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孟子纂笺卷十一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204-044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纂笺卷十一

  元 詹道传 撰

  告子上

  凡二十章

  告子曰性犹把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把
柳为杯棬(杯音杯棬丘圆反)

  性者人生所禀之天理也把柳柜(居旅反)柳杯棬屈木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204-0446d.png
所为若卮匜(音移)之属告子言人性本无仁义必待矫
揉(人九反)而后成如荀子性恶之说也(荀子性恶篇人之性恶其善者
伪也又曰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其性故也此篇反覆辩孟子云)

  孟子曰子能顺把柳之性而以为杯棬乎将戕贼把柳
而后以为杯棬也如将戕贼把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
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
言夫(戕音墙与平声夫音扶)

  言如此则天下之人皆以仁义为害性而不肯为是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204-0447a.png
因子之言而为仁义之祸也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
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湍他端反)

  湍波流潆(音萤)回之貌也告子因前说而小变之近于
杨子善恶混之说(杨子修身篇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气也者所适善恶之马欤愚谓气也者所适善恶之马一句即如告子认气为性而司马公云孟子以为
人性善其不善者外物诱之也荀子以为人性恶其善者圣人之教也是皆得其一偏而遗其本夫性者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204-0447b.png
人之所受于天以生者也善与恶必兼有之犹阴之与阳也是故虽圣人不能无恶虽愚人不能无善善
至多恶至少为圣人恶至多善至少为愚人善恶相半为中人用详著其说庶可合而观之)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言水诚不分东西矣然岂不分上下乎性即天理未
有不善者也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
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204-0447c.png
(夫音扶搏补各反)

  搏击也跃跳也颡额也水之过额在山皆不就下也
然其本性未尝不就下但为搏激所使而逆其性耳
○此章言性本善故顺之而无不善本无恶故反之
而后为恶非本无定体而可以无所不为也

  ○告子曰生之谓性

  生指人物之所以知觉运动者而言告子论性前后
四章语虽不同然其大指不外乎此与近世佛氏所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204-0447d.png
谓作用是性者略相似(语录禅家说如何是佛曰见性成佛如何是性曰作用是
性盖谓目之视耳之听手之执捉足之运奔皆性也只说得个形而下者)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
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与平声下同)
白之谓白犹言凡物之白者同谓之白更无差(初加楚宜
二反)别(必列反)也白羽以下孟子再问而告子曰然则是
谓凡有生者同是一性矣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204-0448a.png
  孟子又言若果如此则犬牛与人皆有知觉皆能运
动其性皆无以异矣于是告子自知其说之非而不
能对也○愚按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生者人
之所得于天之气也性形而上者也气形而下者也
(易大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人物之生莫不有是性亦莫
不有是气然以气言之则知觉运动人与物若不异
也以理言之则仁义礼智之禀岂物之所得而全哉
此人之性所以无不善而为万物之灵也告子不知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204-0448b.png
性之为理而以所谓气者当之是以把柳湍水之喻
食色无善无不善之说纵(将容反)横缪(靡幼反)戾纷纭舛
(尺免反)错而此章之误乃其本根所以然者盖徒知知
觉运动之蠢然者人与物同而不知仁义礼智之粹
然者人与物异也孟子以是折之其义精矣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告子以人之知觉运动者为性故言人之甘食悦色
者即其性故仁爱之心生于内而事物之宜由乎外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204-0448c.png
学者但当用力于仁而不必求合于义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
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长上声下同)

  我长之我以彼为长也我白之我以彼为白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
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
义乎(与平声下同)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204-0448d.png
  张氏曰上异于二字宜衍李氏曰或有阙文焉愚按
白马白人所谓彼白而我白之也长马长人所谓彼
长而我长之也白马白人不异而长马长人不同是
乃所谓义也义不在彼之长而在我长之之心则义
之非外明矣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
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
故谓之外也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204-0449a.png
  言爱主于我故仁在内敬主于长故义在外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
然则耆炙亦有外与(耆音嗜同夫音扶)

  言长之耆之皆出于心也林氏曰告子以食色为性
故因其所明者而通之○自篇首至此四章告子之
辩屡屈而屡变其说以求胜卒不闻其能自反而有
所疑也此正其所谓不得于言勿求于心者所以卒
于卤(音鲁)(莫补莫厚母党三反)而不得其正也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204-0449b.png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孟季子疑孟仲子之弟也盖闻孟子之言而未达故
私论之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所敬之人虽在外然知其当敬而行吾心之敬以敬
之则不在外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酌则谁先曰先酌
乡人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长上声)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204-0449c.png
伯长也酌酌酒也此皆季子问公都子答而季子又
言如此则敬长之心果不由中出也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
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
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
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恶平声)

  尸祭祀所主以象神虽子弟为之然敬之当如祖考
也在位弟在尸位乡人在宾客之位也庸常也斯须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204-0449d.png
暂时也言因时制宜皆由中出也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


  此亦上章耆炙之义○范氏曰二章问答大指略同
皆反覆譬喻以晓当世使明仁义之在内则知人之
性善而皆可以为尧舜矣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204-0450a.png
  此亦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之意近世苏氏胡氏之说
盖如此(定字曰苏东坡论性谓自尧舜以来至孔子不得已而曰中曰一未尝分善恶言也自孟
子道性善而一与中支矣胡文定公论性谓性不可以善言才说善时便与恶对非本然之性矣孟子道
性善只是赞叹之辞说好个性如佛言善哉善哉五峰论性云凡人之生粹然天地之心道义全具无适
无莫不可以善恶辨不可以是非分)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
幽厉兴则民好暴(好去声)

  此即湍水之说也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204-0450b.png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
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
子比干

  韩子性有三品之说盖如此(讳子原性篇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
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按此文则微子比干皆纣
之叔父而书称微子为商王元子疑此或有误字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
善矣乃所谓善也(与平声)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204-0450c.png
  乃若发语辞情者性之动也人之情本但可以为善
而不可以为恶则性之本善可知矣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夫音扶)

  才犹材质人之能也人有是性则有是才性既善则
才亦善人之为不善乃物欲陷溺而然非其才之罪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
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204-0450d.png
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
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
之或相倍蓗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铄式灼反恶去声舍上声
蓰音师)

  恭者敬之发于外者也敬者恭之主于中者也铄以
火销金之名自外以至内也算数也言四者之心人
所固有但人自不思而求之耳所以善恶相去之远
由不思不求而不能扩充以尽其才也前篇言是四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204-0451a.png
者为仁义礼智之端而此不言端者彼欲其扩而充
之此直因用以著其本体故言有不同耳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
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
是懿德(好去声)

  诗大雅蒸民之篇蒸诗作烝众也物事也则法也夷
诗作彝常也懿美也有物必有法如有耳目则有聪
明之德有父子则有慈孝之心是民所秉执之常性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204-0451b.png
也故人之情无不好此懿德者以此观之则人性之
善可见而公都子所问之三说皆不辩而自明矣○
程子曰性即理也理则尧舜至于涂人一也才禀于
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学而知
之则气无清浊皆可至于善而复性之本汤武身之
是也孔子所言下愚不移者则自暴自弃之人也又
曰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是
张子曰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204-0451c.png
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愚按程子此说才
字与孟子本文小异盖孟子专指其发于性者言之
故以为才无不善程子兼指其禀于气者言之则人
之才固有昏明强弱之不同矣张子所谓气质之性
是也二说虽殊各有所当(去声)然以事理考之程子为
密盖气质所禀虽有不善而不害性之本善性虽本
善而不可以无省(悉井反)察矫揉(人九反)之功学者所当
深玩也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204-0451d.png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
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富岁丰年也赖藉(慈夜反)也丰年衣食饶足故有所顾
藉而为善凶年衣食不足故有以陷溺其心而为暴

  今夫楚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
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
养人事之不齐也(夫音扶麰音牟耰音忧硗苦交反)

  麰大麦也耰覆(敷救反)(上声)也日至之时谓当成熟之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204-0452a.png
期也硗瘠(音夕)薄也

  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
同类者

  圣人亦人耳其性之善无不同也

  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
天下之足同也(蒉音匮)

  蒉草器也不知人足之大小而为之屦虽未必适中
然必似足形不至成蒉也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204-0452b.png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
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
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
是天下之口相似也(耆音嗜下同)

  易牙古之知味者(齐桓公臣能辨淄渑二水味)言易牙所调之味
则天下皆以为美也

  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
师旷能审音者也言师旷所和之音则天下皆以为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204-0452c.png
美也

  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
姣者无目者也(姣古卯反)

  子都古之美人也姣好也(疏山有扶苏诗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
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
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
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204-0452d.png
  然犹可也草食曰刍牛羊是也榖食曰豢(音患○二句本尔雅)
犬豕是也程子曰在物为理处(上声)物为义体用之谓
也孟子言人心无不悦理义者但圣人则先知先觉
乎此耳非有以异于人也程子又曰理义之悦我心
犹刍豢之悦我口此语亲切有味须实体察得理义
之悦心真犹刍豢之悦口始得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
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204-0453a.png
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
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蘖五割反)
牛山齐之东南山也邑外谓之郊言牛山之木前此
固尝美矣今为大国之郊伐之者众故失其美耳息
生长(上声下同)也日夜之所息谓气化流行未尝间(去声)
(徒玩反)故日夜之间凡物皆有所生长也萌芽也蘖芽
之旁出者也濯濯光洁之貌材材木也言山木虽伐
犹有萌蘖而牛羊又从而害之是以至于光洁而无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204-0453b.png
草木也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
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
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
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
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
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好恶并去声梏工毒反)
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平旦之气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204-0453c.png
谓未与物接之时清明之气也好恶与人相近言得
人心之所同然也几希不多也梏械(下戒反)也反覆展
转也言人之良心虽已放失然其日夜之间亦必有
所生长故平旦未与物接其气清明之际良心犹必
有发见(形甸反下同)者但其发见至微而旦昼所为之不
善又已随而梏亡之如山木既伐犹有萌蘖而牛羊
又牧之也昼之所为既有以害其夜之所息夜之所
息又不能胜其昼之所为是以展转相害至于夜气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204-0453d.png
之生日以寖(音浸)薄而不足以存其仁义之良心则平
旦之气亦不能清而所好恶遂与人远矣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长上声)
山木人心其理一也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
(舍音舍与平声)

  孔子言心操之则在此舍之则失去其出入无定时
亦无定处如此孟子引之以明心之神明不测得失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204-0454a.png
之易(去声)而保守之难不可顷刻失其养学者当无时
而不用其力使神清气定常如平旦之时则此心常
存无适而非仁义矣程子曰心岂有出入亦以操舍
而言耳操之之道敬以直内而已○愚闻之师曰人
理义之心未尝无唯持守之即在尔若于旦昼之间
不至梏亡则夜气愈清夜气清则平旦未与物接之
时湛然虚明气象自可见矣孟子发此夜气之说于
学者极有力宜熟玩而深省(悉井反)之也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204-0454b.png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或与惑同疑怪也王疑指齐王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
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
(易去声暴步卜反见音现)

  暴温之也我见王之时少犹一日暴之也我退则谄
谀杂进之日多是十日寒之也虽有萌蘖之生我亦
安能如之何哉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204-0454c.png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
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
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夫音扶缴音灼射食亦反为是之为去声若与之与平声)

  弈围棋也数技也致极也弈秋善弈者名秋也缴以
绳系矢而射也○程子为讲官言于上曰(元祐经筵奏劄)
主一日之间接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宦官宫妾之时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204-0454d.png
少则可以涵养气质而薰陶德性时不能用识者恨
之范氏曰人君之心惟在所养君子养之以善则智
小人养之以恶则愚然贤人易(去声下同)疏小人易亲是
以寡不能胜众正不能胜邪自古国家治(去声)日常少
而乱日常多盖以此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上声)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204-0455a.png
  鱼与熊掌皆美味而熊掌尤美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
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恶辟皆去声下同)
释所以舍生取义之意得得生也欲生恶死者虽众
人利害之常情而欲恶有甚于生死者乃秉彝义理
之良心是以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204-0455b.png
设使人无秉彝之良心而但有利害之私情则凡可
以偷生免死者皆将不顾礼义而为之矣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由其必有秉彝之良心是以其能舍生取义如此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丧去声)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但众人汩(音骨)于利欲而忘之惟
贤者能存之而不丧耳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204-0455c.png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
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食音嗣嘑呼故反蹴子六反)
豆木器也嘑咄(当没反)(七内反)之貌行道之人路中凡
人也蹴践踏也乞人丐乞之人也不屑不以为洁也
言虽欲食之急而犹恶无礼有宁死而不食者是其
羞恶之本心欲恶有甚于生死者人皆有之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
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去声与平声)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204-0455d.png
  万钟于我何加言于我身无所增益也所识穷乏者
得我谓所知识之穷乏者感我之惠也上言人皆有
羞恶之心此言众人所以丧之由此三者盖理义之
心虽曰固有而物欲之蔽亦人所易昏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
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乡为并去声为之之为并平声)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204-0456a.png
  言三者身外之物其得失比生死为甚轻乡为身死
犹不肯受嘑蹴之食今乃为此三者而受无礼义之
万钟是岂不可以止乎本心谓羞恶之心○此章言
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
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而不省
(悉井反)察于斯焉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仁者心之德程子所谓心如榖种(上声)仁则其生之性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204-0456b.png
是也然但谓之仁则人不知其切于已故反而名之
曰人心则可以见其为此身酬酢(音昨)万变之主而不
可须臾失矣义者行事之宜谓之人路则可以见其
为出入往来必由之道而不可须臾舍(上声)

  舍其路而不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舍上声)

  哀哉二字最宜详味令(平声)人惕然有深省(悉井反)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程子曰心至重鸡犬至轻鸡犬放则知求之心放则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204-0456c.png
不知求岂爱其至轻而忘其至重哉弗思而已矣愚
谓上兼言仁义而此下专论求放心者能求放心则
不违于仁而义在其中矣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学问之事固非一端然其道则在于求其考心而已
盖能如是则志气清明义理昭著而可以上达不然
则昏昧放逸虽曰从事于学而终不能有所发明矣
故程子曰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人将已放之心约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204-0456d.png
之使反复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上达也此
乃孟子开示切要之言程子又发明之曲尽其指学
者宜服膺而勿失也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
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信与伸同
为去声)

  无名指手之第四指也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204-0457a.png
类也(恶去声)

  不知类言其不知轻重之等也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
甚也

  拱两手所围也把一手所握也桐梓二木名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
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204-0457b.png
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已取之而已矣

  人之一身固当兼养然欲考其所养之善否者惟在
反之于身以审其轻重而已矣

  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
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贱而小者口腹也贵而大者心志也

  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舍上声槚音价
樲音贰)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204-0457c.png
  场师治场圃者梧桐也槚梓也皆美材也樲棘小枣
非美材也

  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
狼善顾疾则不能故以为失肩背之喻

  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为去声)
饮食之人专养口腹者也

  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此言若使专养口腹而能不失其大体则口腹之养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204-0457d.png
躯命所关不但为尺寸之肤而已但养小之人无不
失其大者故口腹虽所当养而终不可以小害大贱
害贵也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
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钧同也从随也大体心也小体耳目之类也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
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204-0458a.png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
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官之为言司也耳司听目司视各有所职而不能思
是以蔽于外物既不能思而蔽于外物则亦一物而
已又以外物交于此物其引之而去不难矣心则能
思而以思为职凡事物之来心得其职则得其理而
物不能蔽失其职则不得其理而物来蔽之此三者
皆天之所以与我者而心为大若能有以立之则事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204-0458b.png
无不思而耳目之欲不能夺之矣此所以为大人也
然此天之此旧本多作比而赵注亦以比方释之今
本既多作此而注亦作此乃未详孰是但作比字于
义为短故且从今本云○范浚(字茂明婺州人)心箴曰茫茫
堪舆俯仰无垠(音银)人于其间眇然有身是身之微太
仓稊(杜兮反)米参为三才曰惟心耳往古来今孰无此
心心为形役乃兽乃禽惟口耳目手足动静投閒(去声)
抵隙(乞逆反)为厥心病一心之微众欲攻之其与存者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204-0458c.png
呜呼几希君子存诚克念克敬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
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乐音洛)

  天爵者德义可尊自然之贵也

  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修其天爵以为吾分之所当然者耳人爵从之盖不
待求之而自至也

  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204-0458d.png
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要平声)

  要求也修天爵以要人爵其心固已惑矣得人爵而
弃天爵则其惑又甚焉终必并其所得之人爵而亡
之也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


  贵于己者谓天爵也

  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204-0459a.png
人之所贵谓人以爵位加已而后贵也良者本然之
善也(丛说天爵亦是天命则义理之命故思则得之人爵乃气数之命各有分定求之无益)
孟晋卿也能以爵禄与人而使之贵则亦能夺之而
使之贱矣若良贵则人安得而贱之哉

  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
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
(闻去声)

  诗大雅既醉之篇饱充足也愿欲也膏肥肉粱美榖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204-0459b.png
令善也闻亦誉也文绣衣之美者也仁义充足而闻
誉彰著皆所谓良贵也○尹氏曰言在我者重则外
物轻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
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
与于不仁之甚者也

  与犹助也仁之能胜不仁必然之理也但为之不力
则无以胜不仁而人遂以为真不能胜是我之所为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204-0459c.png
有以深助于不仁者也

  亦终必亡而已矣

  言此人之心亦且自怠于为仁终必并与其所为而
亡之○赵氏曰言为仁不至而不反诸己也

  ○孟子曰五榖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
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荑音蹄稗蒲卖反夫音扶)

  荑稗草之似榖者其实亦可食然不能如五榖之美
也但五榖不熟则反不如荑稗之熟犹为仁而不熟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204-0459d.png
则反不如为他道之有成是以为仁必贵乎熟而不
可徒恃其种(上声)之美又不可以仁之难熟而甘为他
道之有成也○尹氏曰日新而不已则熟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彀古
候反)

  羿善射者也志犹期也彀弓满也满而后发射之法
也学谓学射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204-0460a.png
  大匠工师也规矩匠之法也○此章言事必有法然
后可成师舍(上声下同)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
曲艺且然况圣人之道乎





孟子纂笺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204-0460b.png




















  孟子纂笺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