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孟子纂笺卷四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a 页 WYG0204-03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纂笺卷四

  元 詹道传 撰

  公孙丑下

  凡十四章自第二章以下记孟子出处(上声)(去声)
实未详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谓时日支干孤虚王相(并去声)之属也(此本赵岐注正义云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b 页 WYG0204-0349b.png
干支所以配时日而用之也史记注六甲孤虚法甲子旬戌亥为孤辰巳为虚后五甲仿此如今人以甲
子旬无戌亥为空亡是以空亡为孤也辰巳与戌亥对辰巳为虚刘歆七略有风后孤虚二十卷王相如
东方木长生于亥相于寅王于卯之类 饶氏曰此大槩以五行衰旺言之五行有孤虚时有旺相时春
属木甲乙木生丙丁火便是木旺而火相旺字即是王字相王之次也金到这里衰所以孤孤者无辅助
之意如今说四废然水为母木为子子实则母虚水到此所以虚或问此说时日或是方所曰二者一般
一个是横一个是直所以天德月德日亦有天德月德方大意如此其间又自有细密处)地利险
阻城池之固也人和得民心之和也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
孟子纂笺卷四 第 2a 页 WYG0204-0349c.png
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夫音扶)
三里七里城郭之小者郭外城环围也言四面攻围
旷日持久必有值天时之善者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
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革甲也粟谷也委弃也言不得民心民不为(去声)守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
孟子纂笺卷四 第 2b 页 WYG0204-0349d.png
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域界限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言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
得民心而已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
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
孟子纂笺卷四 第 3a 页 WYG0204-0350a.png
而有疾不能造朝(章内朝并音潮唯朝将之朝如字造七到反下同)

  王齐王也孟子本将朝王王不知而托疾以召孟子
故孟子亦以疾辞也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
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东郭氏齐大夫家也(齐大夫有车郭氏名偃名书名贾者见于春秋亦有北郭氏南
郭氏皆齐大夫古疏云齐国之东地号曰东郭经云东郭墦间是也氏者未详其人以理测之孟子之所
吊必贤大夫也)昔者昨日也或者疑辞辞疾而出吊与孔子
孟子纂笺卷四 第 3b 页 WYG0204-0350b.png
不见孺悲取瑟而歌同意

  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
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使
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要平声)

  孟仲子赵氏以为孟子之从(去声)昆弟学于孟子者也
采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谦辞也仲子权辞以对又
使人要孟子令(平声)勿归而造朝以实已言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
孟子纂笺卷四 第 4a 页 WYG0204-0350c.png
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
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
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
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
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恶平声)

  景丑氏齐大夫家也景子景丑也恶叹辞也景丑所
言敬之小者也孟子所言敬之大者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
孟子纂笺卷四 第 4b 页 WYG0204-0350d.png
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夫音
扶下同)

  礼曰父命呼唯(以水反)而不诺又曰君命召在官不俟
屦在外不俟车(并出记玉藻篇)言孟子本欲朝王而闻命中
止似与此礼之意不同也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
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
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孟子纂笺卷四 第 5a 页 WYG0204-0351a.png
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
一以慢其二哉(与平声慊口簟反长上声)

  慊恨也少也或作嗛字书以为口衔物也然则慊亦
但为心有所衔之义其为快为足为恨为少则因其
事而所衔有不同耳孟子言我之意非如景子之所
言者因引曾子之言而云夫此岂是不义而曾子肯
以为言是或别有一种(上声)道理也达通也盖通天下
之所尊有此三者曾子之说盖以德言之也今齐王
孟子纂笺卷四 第 5b 页 WYG0204-0351b.png
但有爵耳安得以此慢于齿德乎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
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乐音洛)

  大有为之君大有作为非常之君也程子曰古之人
所以必待人君致敬尽礼而后往者非欲自为尊大
也为(去声)是故耳

  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
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孟子纂笺卷四 第 6a 页 WYG0204-0351c.png
  先从后学师之也后以为臣任之也

  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
臣其所受教(好去声)

  丑类也尚过也所教谓听从于己可役使者也所受
教谓已之所从学者也

  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
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不为管仲孟子自谓也范氏曰孟子之于齐处(上声)
孟子纂笺卷四 第 6b 页 WYG0204-0351d.png
师之位非当仕有官职者故其言如此 此章见宾
师不以趋走承顺为恭而以责难陈善为敬人君不
以崇高富贵为重而以贵德尊士为贤则上下交而
德业成矣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
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
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
居一于此矣

孟子纂笺卷四 第 7a 页 WYG0204-0352a.png
  陈臻孟子弟子兼金好金也其价兼倍于常者一百
百镒(音逸)也(国语二十四两为镒礼云朝一溢米注同赵岐孟康皆曰二十两郑玄曰三十两凡
三说 金氏曰按前注二十两为镒则一镒巳是一斤四两七十镒是九十八斤古者以黄金为上币白
金为中币青金为下币古今称轻重不同且以汉秤较之汉之一斤当今四两三钱强)

  孟子曰皆是也

  皆适于义也

  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
不受(赆徐刃反)

孟子纂笺卷四 第 7b 页 WYG0204-0352b.png
  赆送行之礼也

  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
(为兵之为去声)

  时人有欲害孟子者孟子设兵以戒备之薛君以金
馈孟子为兵备辞曰闻子之有戒心也

  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
而可以货取乎(焉于虔反)

  无远行戒心之事是未有所处(上声)也取犹致也 尹
孟子纂笺卷四 第 8a 页 WYG0204-0352c.png
氏曰言君子之辞受取予(通作与)唯当(去声)于理而已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
失伍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去上声)

  平陆齐下邑也大夫邑宰也戟有枝兵也(周礼考工记殳长寻有四
尺车戟常崇于殳四尺八尺曰寻倍曰常是长丈六尺广寸有半双枝为戟单枝为戈)士战士
也伍行(音杭)列也去之杀之也(金氏曰去之谓杀之本古注按持戟止是阶前
庭下执戟之人庶人之在官者去止是废弃之)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
孟子纂笺卷四 第 8b 页 WYG0204-0352d.png
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
得为也(几上声)

  子之失伍言其失职犹士之失伍也距心大夫名对
言此乃王之失政使然非我所得专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
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
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为去声死与之与平声)

  牧之养之也牧牧地也刍草也孟子言若不得自专
孟子纂笺卷四 第 9a 页 WYG0204-0353a.png
何不致其事而去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
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见音现为王之为去声)
为都治邑也邑有先君之庙曰都(左庄二十八年筑郿非都也凡邑有
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周礼四县为都四井为邑然宗庙所在虽邑曰都尊之也)
孔大夫姓也为王诵其语欲以风(去声)晓王也 陈氏
(名旸字晋臣三山人)曰孟子一言而齐之君臣举知其罪固足
以兴邦矣然而齐卒不得为善国者岂非说(音悦)而不
孟子纂笺卷四 第 9b 页 WYG0204-0353b.png
绎从而不改故邪

  ○孟子谓蚳蛙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
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蚳音迟蛙乌花反为去声与平声)
蚳蛙齐大夫也灵丘齐下邑似也言所为近似有理
可以言谓士师近王得以谏刑罚之不中(去声)

  蚳蛙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

  致犹还也

  齐人曰所以为蚳蛙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为去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0a 页 WYG0204-0353c.png
声)

  讥孟子道不行而不能去也

  公都子以告

  公都子孟子弟子也

  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
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
然有馀裕哉

  官守以官为守者言责以言为责者绰绰宽貌裕宽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0b 页 WYG0204-0353d.png
意也孟子居宾师之位未尝受禄故其进退之际宽
裕如此尹氏曰进退久速当(去声)于理而已

  ○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
王驩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盖古盍反见音
现)

  盖齐下邑也王驩王嬖臣也辅行副使(去声下同)也反往
而还也行事使事也

  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反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1a 页 WYG0204-0354a.png
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夫音
扶)

  王驩盖摄卿以行故曰齐卿(孔颖达曰春秋有使大夫摄卿之法如文七年
传称晋使先蔑如秦逆公子雍荀林父谓蔑曰摄卿以往可也何必子)夫既或治之言
有司已治之矣孟子之待小人不恶而严如此(此句出易
遁卦大象传文)

  ○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充虞请曰前日不
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1b 页 WYG0204-0354b.png
木若以美然

  孟子仕于齐丧(去声)母归葬于鲁嬴齐南邑(今泰山嬴县)
虞孟子弟子尝董治作棺之事者也严急也木棺木
也以已通以美太美也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
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称去声)

  度厚薄尺寸也中古周公制礼时也椁称之与棺相
称也(记檀弓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而丧大记云君之棺八寸上大夫棺八寸下大夫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2a 页 WYG0204-0354c.png
棺六寸士棺六寸注云皆周制舍此未见有七寸之文此章旧注云天子至庶人厚薄皆然乃未详)欲
其坚厚久远非特为人观视之美而已

  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
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

  不得谓法制所不当得得之为有财言得之而又为
有财也或曰为当作而

  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比必二反恔音效)
比犹为(去声下同)也化者死者也恔快也言为死者不使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2b 页 WYG0204-0354d.png
土亲近其肌肤于人子之心岂不快然无所恨乎

  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送终之礼所当得为而不自尽是为(去声)天下爱惜此
物而薄于吾亲也

  ○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
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
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
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伐与之与平声下伐与杀与同夫音扶)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3a 页 WYG0204-0355a.png
沈同齐臣以私问非王命也子哙子之事见(形甸反)
篇诸侯土地人民受之天子传之先君私以与人则
与者受者皆有罪也仕为官也士即从仕之人也

  ○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沈同问燕
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
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
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
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3b 页 WYG0204-0355b.png


  天吏解见上篇言齐无道与燕无异如以燕伐燕也
史记亦谓孟子劝齐伐燕(见燕世家)盖传闻此说之误
杨氏曰燕固可伐矣故孟子曰可使齐王能诛其君
吊其民何不可之有乃杀其父兄虏其子弟而后燕
人畔之乃以是归咎孟子之言则误矣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齐破燕后二年燕人共立太子平为王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4a 页 WYG0204-0355c.png
  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
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
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
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恶监皆平声)

  陈贾齐大夫也管叔名鲜武王弟周公兄也武王胜
商杀纣立纣子武庚而使管叔与弟蔡叔霍叔监其
国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管叔与武庚畔周公讨
而诛之(史记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管叔鲜武王弟周公兄蔡叔度周公弟武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4b 页 WYG0204-0355d.png
王克商封叔鲜于管在荥阳封叔度于上蔡二人相纣子武庚治殷遗民武王崩成王少二叔流言周公
不利于孺子乃挟武庚作乱周公承王命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与车七乘徒七十人从而分殷馀民
为二其一封微子启于宋以续殷祀其一封康叔为卫君)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
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
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
周公之过不亦宜乎

  言周公乃管叔之弟管叔乃周公之兄然则周公不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5a 页 WYG0204-0356a.png
知管叔之将畔而使之其过有所不免矣或曰周公
之处(上声下同)管叔不知舜之处象何也游氏曰象之恶
已著而其志不过富贵而已故舜得以是而全之若
管叔之恶则未著而其志其才皆非象比也周公讵
忍逆探(平声)其兄之恶而弃之邪周公爱兄宜无不尽
者管叔之事圣人之不幸也舜诚信而喜象周公诚
信而任管叔此天理人伦之至其用心一也

  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5b 页 WYG0204-0356b.png
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
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更平声)

  顺犹遂也更改也辞辩也更之则无损于明故民仰
之顺而为之辞则其过愈深矣责贾不能勉其君以
迁善改过而教之以遂非文(去声)过也 林氏曰齐王
惭于孟子盖羞恶(去声)之心有不能自己者使其臣有
能因是心而将顺之则义不可胜(平声)用矣而陈贾鄙
夫方且为(去声)之曲为辩说而沮(在吕反)其迁善改过之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6a 页 WYG0204-0356c.png
心长(上声)其饰非拒谏之恶故孟子深责之然此书记
事散出而无先后之次故其说必参考而后通若以
第二篇十章(齐人伐燕胜之章)十一章(齐人伐燕取之章)置之前章
之后此章之前则孟子之意不待论说而自明矣

  ○孟子致为臣而归

  孟子久于齐而道不行故去也

  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
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6b 页 WYG0204-0356d.png
耳固所愿也(朝音潮)

  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
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盍为我言之(为去声)
时子齐臣也中国当国之中也万钟榖禄之数也钟
(去声)名受六斛四斗矜敬也式法也盍何不也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陈子即陈臻也

  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7a 页 WYG0204-0357a.png
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夫音扶恶平声)

  孟子既以道不行而去则其义不可以复(扶又反)留而
时子不知则又有难显言者故但言设使我欲富则
我前日为卿尝辞十万之禄今乃受此万钟之馈是
我虽欲富亦不为此也

  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
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
断焉(龙音垄)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7b 页 WYG0204-0357b.png
  此孟子引季孙之语也季孙子叔疑不知何时人龙
(徒玩反)冈垄之断而高也义见下文盖子叔疑者尝
不用而使其子弟为卿季孙议其既不得于此而又
欲求得于彼如下文贱丈夫登龙断者之所为也孟
子引此以明道既不行复(扶又反)受其禄则无以异此


  古之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
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8a 页 WYG0204-0357c.png
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孟子释龙断之说如此治之谓治其争讼左右望者
欲得此而又取彼也罔谓罔罗取之也从而征之谓
人恶(去声)其专利故就征其税后世缘此遂征商人也

  程子曰齐王所以处(上声)孟子者未为不可孟子亦
非不肯为国人矜式者但齐王实非欲尊孟子乃欲
以利诱之故孟子拒而不受

  ○孟子去齐宿于昼(昼如字或曰当作画音获下同)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8b 页 WYG0204-0357d.png
  昼齐西南近邑也(按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燕乐毅伐齐闻昼邑人王烛贤令军中环
昼三十里无入释文云齐西南邑疑此即昼邑也故又引或曰云云)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为去声下同隐于靳反)
隐凭也客坐而言孟子不应而卧也

  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
敢见矣曰坐我明语子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
则不能安子思泄柳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
其身(齐侧皆反复扶又反语去声)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9a 页 WYG0204-0358a.png
  齐宿齐戒越宿也缪(音穆)公尊礼子思常使人候伺(音笥)
(去声)达诚意于其侧乃能安而留之也泄柳鲁人申
详子张之子也(见檀弓郑注云子张子)缪公尊之不如子思然
二子义不苟容非有贤者在其君之左右维持调护
之则亦不能安其身矣

  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者乎长者绝子乎(长上
声)

  长者孟子自称也言齐王不使子来而子自欲为(去声
孟子纂笺卷四 第 19b 页 WYG0204-0358b.png
下以为同)王留我是所以为我谋者不及缪公留子思之
事而先绝我也我之卧而不应岂为先绝子乎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
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
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
尹士齐人也干求也泽恩泽也濡滞迟留也

  高子以告

  高子亦齐人孟子弟子也

孟子纂笺卷四 第 20a 页 WYG0204-0358c.png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
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夫音扶下同恶平声)

  见王欲以行道也今道不行故不得已而去非本欲
如此也

  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
诸则必反予

  所改必指一事而言然今不可考矣

  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
孟子纂笺卷四 第 20b 页 WYG0204-0358d.png
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
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杨氏曰齐王天资朴实如
好勇好货好色好世俗之乐皆以直告而不隐于孟
子故足以为善若乃其心不然而谬为大言以欺人
是人终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何善之能为

  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
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悻形顶反见音现)

孟子纂笺卷四 第 21a 页 WYG0204-0359a.png
  悻悻怒意也穷尽也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此章见圣贤行道济时汲汲之本心爱君泽民惓惓
(音权)之馀意李氏(昭武人名郁字光祖学于龟山杨公)曰于此见君子忧
则违之之情而荷蒉者所以为果也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
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路问于路中问也豫悦也尤过也此二句实孔子之
孟子纂笺卷四 第 21b 页 WYG0204-0359b.png
言盖孟子尝称之以教人耳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彼前日此今日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自尧舜至汤自汤至文武皆五百馀年而圣人出(通鉴
外纪尧在位九十八年舜在位五十年大禹至履癸共十七王合四百三十二年而为商是尧舜至汤共
五百八十年殷纪成汤至纣共三十王合六百二十八年而周兴下文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笺见篇首)
名世谓其人德业闻(去声)望可名于一世者为之辅佐
孟子纂笺卷四 第 22a 页 WYG0204-0359c.png
若皋陶稷契(私列反)伊尹莱朱太公望散(素亶反)宜生之


  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
则可矣

  周谓文武之间数谓五百年之期时谓乱极思治(去声)
可以有为之日于是而不得一有所为此孟子所以
不能无不豫也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
孟子纂笺卷四 第 22b 页 WYG0204-0359d.png
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夫音扶舍上声)

  言当此之时而使我不遇于齐是天未欲平治天下
也然天意未可知而其具又在我我何为不豫哉然
则孟子虽若有不豫然者而实未尝不豫也盖圣贤
忧世之志乐(音洛)天之诚有并行而不悖者于此见矣

  ○孟子去齐居休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
休地名

  曰非也于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
孟子纂笺卷四 第 23a 页 WYG0204-0360a.png
崇亦地名孟子始见齐王必有所不合故有去志变
谓变其去志

  继而有师命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

  师命师旅之命也国既被兵难请去也 孔氏曰仕
而受禄礼也不受齐禄义也义之所在礼有时而变
公孙丑欲以一端裁之不亦误乎


孟子纂笺卷四 第 23b 页 WYG0204-0360b.png

















  孟子纂笺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