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论语纂笺卷十
论语纂笺卷十 第 1a 页 WYG0204-02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纂笺卷十

  元 詹道传 撰

  子张第十九

  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子夏为多子贡次之盖
孔门自颜子以下颖悟莫若子贡自曾子以下
笃实无若子夏故特记之详焉凡二十五章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
论语纂笺卷十 第 1b 页 WYG0204-0294b.png


  致命谓委致其命犹言授命也四者立身之大节一
有不至则馀无足观故言士能如此则庶乎其可矣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焉于
虔反亡读作无下同)

  有所得而守之太狭则德孤(二字本易坤文言敬义立而德不孤)有所
闻而信之不笃则道废焉能为有亡犹言不足为轻


论语纂笺卷十 第 2a 页 WYG0204-0294c.png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
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
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
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贤与之与平声)
子夏之言迫狭子张讥之是也但其所言亦有过高
之弊盖大贤虽无所不容然大故亦所当绝不贤固
不可以拒人然损友亦所当远(去声)学者不可不察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
论语纂笺卷十 第 2b 页 WYG0204-0294d.png
不为也(泥去声)

  小道如农圃医卜之属(金氏曰农如许行为神农之言汉书艺文志农家者流诸
书圃如种树之书畜牧之方医如方脉诸书卜则龟书周礼三兆今亡史记龟策传略存一二)泥不
通也 杨氏曰百家众技犹耳目鼻口皆有所明而
不能相通(庄子天下篇曰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法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
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非无
可观也致远则泥矣故君子不为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纂笺卷十 第 3a 页 WYG0204-0295a.png
(亡读作无好去声)

  亡无也谓已之所未有 尹氏曰好学者日新而不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四者皆学问思辨之事耳未及乎力行而为仁也然
从事于此则心不外驰而所存自熟故曰仁在其中
矣 程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何以言仁在
其中矣学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又
论语纂笺卷十 第 3b 页 WYG0204-0295b.png
曰学不博则不能守约志不笃则不能力行切问近
思在己者则仁在其中矣又曰近思者以类而推苏
氏曰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泛问远思则劳而
无功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肆谓官府造作之处致极也工不居肆则迁于异物
而业不精君子不学则夺于外诱而志不笃尹氏曰
学所以致其道也百工居肆必务成其事君子之于
论语纂笺卷十 第 4a 页 WYG0204-0295c.png
学可不知所务哉愚按二说相须其义始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文去声)

  文饰之也小人惮于改过而不惮于自欺故必文以
重其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


  俨然者貌之庄温者色之和厉者辞之确 程子曰
他人俨然则不温温则不厉惟孔子全之谢氏曰此
论语纂笺卷十 第 4b 页 WYG0204-0295d.png
非有意于变盖并行而不相悖也如良玉温润而栗
(记聘义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已也信
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已也

  信谓诚意恻怛而人信之也厉犹病也事上使下皆
必诚意交孚而后可以有为

  ○子夏曰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

  大德小德犹言大节小节闲阑也所以止物之出入
论语纂笺卷十 第 5a 页 WYG0204-0296a.png
言人能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节虽或未尽合理亦无
害也 吴氏曰此章之言不能无弊学者详之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
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洒色卖反扫素报反)

  子游讥子夏弟子于威仪容节之閒则可矣然此小
学之末耳推其本如大学正心诚意之事则无有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
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
论语纂笺卷十 第 5b 页 WYG0204-0296b.png
者其惟圣人乎(别彼列反焉于虔反)

  倦如诲人不倦之倦区犹类也言君子之道非以其
末为先而传之非以其本为后而倦教但学者所至
自有浅深如草木之有大小其类固有别矣若不量
其浅深不问其生熟而槩以高且远者强(上声)而语(音御)
之则是诬之而已君子之道岂可如此若夫(音扶)始终
本末一以贯之则惟圣人为然岂可责之门人小子
乎 程子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
论语纂笺卷十 第 6a 页 WYG0204-0296c.png
教以大者远者非是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
也又曰洒扫应对便是形而上者理无大小故也故
君子只在谨独(集注引程子慎独凡三章仲弓问仁章云惟慎独便是守之之法子在川
上章云其要只在慎独及此章为三)又曰圣人之道更无精粗从洒扫
应对与精义入神(易下系云精义入神以致用也)贯通只一理虽洒
扫应对只看所以然如何又曰凡物有本末不可分
本末为两段事洒扫应对是其然必有所以然又曰
自洒扫应对上便可到圣人事愚按程子第一条说
论语纂笺卷十 第 6b 页 WYG0204-0296d.png
此章文意最为详尽其后四条皆以明精粗本末其
(扶问反)虽殊而理则一学者当循序而渐进不可厌
末而求本盖与第一条之意实相表里非谓末即是
本但学其末而本便在此也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优有馀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
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馀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
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

论语纂笺卷十 第 7a 页 WYG0204-0297a.png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致极其哀不尚文饰也杨氏曰丧与其易也宁戚不
若礼不足而哀有馀之意愚按而止二字亦微有过
于高远而简略细微之弊学者详之

  ○子游曰吾反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子张行(去声)过高而少诚实恻怛之意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鸡与并为仁矣

  堂堂容貌之盛言其务外自高不可辅而为仁亦不
论语纂笺卷十 第 7b 页 WYG0204-0297b.png
能有以辅人之仁也 范氏曰子张外有馀而内不
足故门人皆不与其为仁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宁外
不足而内有馀庶可以为仁矣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致尽其极也盖人之真情所不能自己者 尹氏曰
亲丧固所自尽也(孟子语)于此不用其诚恶乎用其诚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
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论语纂笺卷十 第 8a 页 WYG0204-0297c.png
  孟庄子鲁大夫名速其父献子名蔑献子有贤德而
庄子能用其臣守其政故其他孝行(去声)虽有可称而
皆不若此事之为难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
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阳肤曾子弟子民散谓情义乖离不相维系谢氏曰
民之散也以使之无道教之无素故其犯法也非迫
于不得已则陷于不知也故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论语纂笺卷十 第 8b 页 WYG0204-0297d.png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
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恶居之恶去声)

  下流地形卑下之处众流之所归喻人身有污贱之
实亦恶名之所聚也子贡言此欲人常自警省(悉井反)
不可一置其身于不善之地非谓纣本无罪而虚被
恶名也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
更也人皆仰之(更平声)

论语纂笺卷十 第 9a 页 WYG0204-0298a.png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朝音潮焉于虔反)

  公孙朝卫大夫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
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
常师之有(识音志下焉字于虔反)

  文武之道谓文王武王之谟训功烈与凡周之礼乐
文章皆是也在人言人有能记之者识记也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语去声朝音潮)
论语纂笺卷十 第 9b 页 WYG0204-0298b.png
武叔鲁大夫名州仇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诸宫墙赐之墙也及肩
窥见室家之好

  墙卑室浅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


  七尺曰仞不入其门则不见其中之所有言墙高而
宫广也

论语纂笺卷十 第 10a 页 WYG0204-0298c.png
  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此夫子指武叔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
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量去
声)

  无以为犹言无用为此土高曰丘大阜曰陵日月喻
其至高自绝谓以谤毁自绝于孔子多与祗同适也
论语纂笺卷十 第 10b 页 WYG0204-0298d.png
不知量谓不自知其分(扶问反)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为恭谓
为恭敬推(吐雷反)逊其师也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
(知去声)

  责子禽不谨言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阶梯也大可为也化不可为也故曰不可阶而升也

论语纂笺卷十 第 11a 页 WYG0204-0299a.png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
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道去声)
立之谓植其生也道引也谓教之也行从也绥安也
来归附也动谓鼓舞之也和所谓于(音乌)变时雍言其
感应之妙神速如此荣谓莫不尊亲哀则如丧(如字)
妣程子曰此圣人之神化上下与天地同流者也
谢氏曰观子贡称圣人语乃知晚年进德盖极于高
远也夫子之得邦家者其鼓舞群动捷于桴鼓影响
论语纂笺卷十 第 11b 页 WYG0204-0299b.png
(记明堂位土鼓蒉桴音浮左传成公二年右援枹而鼓枹鼓槌音浮本作桴汉书枹鼓之枹音桴风无反
则此桴字不音孚若音孚者乃乘桴浮海之桴筏也)人虽见其变化而莫窥
其所以变化也盖不离(去声)于圣而有不可知者存焉
此殆难以思勉及也

  尧曰第二十

  凡三章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
禄永终

论语纂笺卷十 第 12a 页 WYG0204-0299c.png
  此尧命舜而禅(时战反)以帝位之辞咨嗟叹声历数帝
王相继之次第犹岁时节气之先后也允信也中者
无过不及之名四海之人困穷则君禄亦永绝矣戒
之也

  舜亦以命禹

  舜后逊位于禹亦以此辞命之今见于虞书大禹谟
比此加详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
论语纂笺卷十 第 12b 页 WYG0204-0299d.png
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
罪在朕躬

  此引啇书汤诰之辞盖汤既放桀而告诸侯也与书
文大同小异曰上当有汤字履盖汤名(疏世本云汤名天乙孔安
国云至为王改名履)用玄牡夏尚黑(见记檀弓上)未变其礼也简阅
也言桀有罪已不敢赦而天下贤人皆上帝之臣已
不敢蔽简在帝心惟帝所命此述其初请命而伐桀
之词也又言君有罪非民所致民有罪实君所为见
论语纂笺卷十 第 13a 页 WYG0204-0300a.png
其厚于责已薄于责人之意此其告诸侯之辞也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赉来代反)

  此以下述武王事赉予(通作与)也武王克商大赉于四
海见周书武成篇此言其所富者皆善人也诗序曰
赉所以锡予善人(诗周颂赉大封于庙也赉予也言所以锡予善人也)盖本于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此周书泰誓之辞孔氏曰(孔氏名安国西汉曲阜人)周至也言纣
论语纂笺卷十 第 13b 页 WYG0204-0300b.png
至亲虽多不如周家之多仁人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权称(去声)锤(直垂反)也量(去声)斗斛也(古注引汉律历志云权者铢两斤钧石也
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
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五权谨矣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
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五量嘉矣又云度者
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
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而此不言度者从可知也)法度礼乐制度皆是
论语纂笺卷十 第 14a 页 WYG0204-0300c.png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兴灭继绝谓封黄帝尧舜夏商之后举逸民谓释箕
子之囚复商容之位三者皆人心之所欲也(乐记武王克殷
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把投殷
之后于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

  所重民食丧祭

  武成曰重民五教惟食丧祭

论语纂笺卷十 第 14b 页 WYG0204-0300d.png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说音悦)

  此于武王之事无所见恐或泛言帝王之道也 杨
氏曰论语之书皆圣人微言而其徒传守之以明斯
道者也故于终篇具载尧舜咨命之言汤武誓师之
意与夫(音扶)施诸政事者以明圣学之所传者一于是
而已所以著明二十篇之大旨也孟子于终篇亦历
叙尧舜汤文孔子相承之次皆此意也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
论语纂笺卷十 第 15a 页 WYG0204-0301a.png
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
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费芳味反)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
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
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
而不猛乎(焉于虔反)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
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
论语纂笺卷十 第 15b 页 WYG0204-0301b.png
纳之吝谓之有司(出去 按韵书屏字上声者注云蔽声  也去声者注云除也屏四恶
之屏当去声读而旧音丙可疑)

  虐谓残酷不仁暴谓卒(仓没反)遽无渐致期刻期也贼
者切(金氏曰当作窃)害之意缓于前而急于后以误其民而
必刑之是贼害之也犹之犹言均之也均之以物与
人而于其出纳之际乃或吝而不果则是有司之事
而非为政之体(言掌财之官收支俟命不敢自专者此有司之职非人君为政之体也)
所与虽多人亦不怀其惠矣项羽使人有功当封刻
论语纂笺卷十 第 16a 页 WYG0204-0301c.png
印刓(吾官反)忍弗能予(通作与)卒以取败亦其验也(见通鉴汉
高祖元年韩信云云) 尹氏曰告问政者多矣未有如此之备
者也故记之以继帝王之治(去声)则夫子之为政可知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程子曰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命则见害
必避见利必趋何以为君子

  不知礼无以立也

论语纂笺卷十 第 16b 页 WYG0204-0301d.png
  不知礼则耳目无所加手足无所措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言之得失可以知人之邪正 尹氏曰知斯三者则
君子之事备矣弟子记此以终篇得无意乎学者少
(去声)而读之老而不知一言为可用不几(平声)于侮圣言
者乎夫子之罪人也可不念哉



  论语纂笺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