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论语纂笺卷七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論語纂箋卷七
  元詹道傳
  子路第十三
  凡三十章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勞如字)
  蘇氏凡民之行(去聲)以身先之則不令而行凡民
事以身勞之則雖勤不怨
  請益無倦(無古本作毋)
  吳氏曰勇者喜於有為不能持久故以此告之
程子子路問政孔子旣告之矣及請益則曰無倦而已未嘗復(扶又反)有所告姑使之深思
  ○仲弓季氏問政子曰先有司小過賢才
有司衆職也宰兼衆職然事必先之於彼而後考其成功已不勞而事畢舉過失誤也大者於事或有所害不得不懲小者赦之則刑不濫而人心恱矣賢有德者才有能者舉而用之則有司皆得其人而政益修矣
  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所不知人其舍諸(焉於䖍反舍上聲)
  仲弓慮無以盡知一時賢才孔子告之以此
子曰人各親其親然後不獨親其親仲弓焉知賢才而舉之子曰舉爾所知所不知人其舍諸便見仲弓聖人用心大小推此義則一心可以興邦一心可以喪(去聲)邦只在公私之間爾范氏曰不先有司則君行臣職矣不赦小過則下無全人矣不舉賢才則百職廢矣失此三者不可以季氏宰况天下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公元前485年
  衛君謂出公輒也是魯哀公之十年孔子自楚反
乎衛
  子曰必也正名
  是時出公不父其父而禰(乃禮反)其祖(父廟曰禰)名實紊(音問)
矣故孔子正名為先謝氏曰正名雖為(去聲)衛君而言然為政之道皆當以此為先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
  迂謂逺於事情言非今日急務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野謂鄙俗責其不能闕疑率爾妄對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不順則事不成
  楊氏曰名不當其實則言不順不順無以考實
而事不成
  事不成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刑罰不中刑罰不中
則民無所措手足(中去聲)
  范氏曰事得其序之謂禮物得其和之樂事不成
無序不和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施之政事皆失其道故刑罰不中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君子於其言無
所苟而已
  程子名實相須一事苟則其餘皆苟矣胡氏曰
公元前481年
衛世子蒯(苦怪反)聵(五怪反)恥其母南子滛亂欲殺之不果出奔(左定十四年衛侯為夫人南子宋朝太子蒯聵過宋野野人歌之曰旣定
婁豬求子豬也盍歸吾艾豭艾老也豭壯豖太子羞之謂戲許冝反陽速曰使我而朝少君少君見我顧乃殺之速曰諾乃朝夫人夫人大子大子三顧違不進夫人見其色啼而走曰蒯聵將殺余公執其手以登臺大子奔宋盡逐其黨)靈公欲立公子(以井反靈公次子)公卒夫人立之又辭乃立蒯聵之子輒以拒蒯聵(左哀二年初衛
侯游于郊子南僕公曰余無子對曰不足以社稷君其改圖衛靈公夫人曰命公大子君命也對曰異於他子且君没於吾手若有之必聞之且亡人之子輙在乃立輙晉趙鞅納衛大子于戚)夫(音扶)蒯聵欲殺母得罪於父而輒據國以拒父皆無父之人也其不可有國也明矣夫子為政而以正名為先必將具其事之本末告諸天王請于方伯公子而立之則人倫天理名正言順而事成矣夫子告之之詳如此子路終不喻也故事不去卒死其難(去聲下同)徒知食焉不避其難之為義而不知食輒之食為非義也
  ○樊遲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
老圃
  種五穀曰稼種蔬菜曰圃
  樊遲出子小人樊須
  小人細民孟子所謂小人之事者也
  上好禮則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
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好去聲夫音扶襁居丈反焉於䖍反)
  禮義大人之事也好義則事合冝誠實敬服
用情蓋各以其類而應也襁織縷為之以約小兒於背者(博物志織縷為之廣八寸丈二以約小兒於背)楊氏樊須遊聖人之門而問稼圃志則陋矣辭而闢之可也待其出而後言其非何也蓋於其問也自謂農圃不如則拒之者至矣之學疑不及此而不能不能三隅反矣故不復(扶又反下同)及其旣出則懼其終不喻也求老農老圃而學焉則其失愈逺矣故復言之使知前所言者意有在也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
雖多亦奚以為(使去聲)
  專獨詩本人情物理可以風俗盛衰見政
治(去聲)之得失其言温厚和平長於風(去聲)諭故誦之者必達於政而能言程子窮經以致用也世之誦詩者果能從政專對然則其所學者章句之末耳此學者大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子曰魯衛之政兄弟
  魯周公之後衛康叔之後兄弟之國(魯始祖周公旦文王第四
子周公子伯禽魯衛始祖康叔封文王少子)而是時衰亂政亦相似孔子歎之
  ○子謂衛公子荆居室始有曰苟合少有苟完
富有曰苟美矣
  公子荆衛大夫聊且粗(坐五反)略之意合聚完備
也言其循序有節不以欲速盡美累其心楊氏曰務為全美則累物而驕吝之心生公子荆皆曰苟而已則不以外物為心其欲易(去聲)足故也
  ○子適衛冉有
  僕御車也
  子曰庶矣哉
  庶衆也
  冉有曰旣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庶而不富則民生不遂制田里薄賦斂(去聲)以富之
  曰旣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富而不教則近於禽獸故必立學校明禮義以教之
胡氏曰天生斯民立之司牧而寄以三事然自三
  代之後能舉此職者百無一二漢之文明唐之太宗
公元59年
亦云庶且富矣西京之教無聞明帝尊師重傅臨雍拜老宗戚子弟莫不受學(東漢禮儀明帝永平二年三月上始帥羣臣
公元632年
躬養三老五更于辟雍三老五更皆齋于太學講堂其日乗輿先到辟雍禮殿御坐東廂使者安車三老五更天子迎於門屏交禮道自阼階三老升自賔階階天子揖如禮親袒割牲執醬而饋執爵而酳以見禮大尊顯故明帝崇尚儒學皇太子諸王侯及大臣子弟功臣子孫莫不受經又為外戚樊氏郭氏隂氏馬氏諸子立學南宫五經師期門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經章句)唐太宗大召名儒増廣生員(唐書儒學貞觀六年詔罷周公更以孔子先聖顔氏為先師
盡召天下惇師考德以為學官臨幸釋菜命祭酒博士講論經義賜以束帛生能通一經者得署吏學舍千二百區諸生員至三千二百自玄武屯營飛騎皆給博士受經)教亦至矣然而未知所以教也三代之教天子公卿躬行上言行(去聲)政事皆可師法二君者其能然乎
  ○子曰苟有用我者朞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朞月謂周一歲之月也可者僅辭言綱紀布也有成
治(去聲)功成尹氏孔子當時莫能用已也故云然愚按史記此蓋為(去聲)衛靈公不能用而發(史記孔子
陳過蒲會公叔氏以蒲叛止孔子弟子公良孺鬭甚疾蒲人懼出孔子衛靈公孔子來喜郊迎問曰蒲可伐乎對曰可云云公曰善然不伐蒲靈公老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嘆曰云云)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
也(勝平聲上聲)
  為邦百年相繼久也勝殘殘暴人使不為
惡也去殺謂民化於善可以不用刑殺也蓋古有是言而夫子稱之程子曰漢自髙至于文景黎民醇厚幾(平聲)致刑措庶乎其近之矣尹氏勝殘去殺不為而已善人之功如是若夫(音扶)聖人則不百年其化亦不止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
  王者聖人受命而興也三十年為一世(說文三十年為一世
從卅而曳長之)仁謂教化浹(即業反)也程子曰周自文至于成王而後禮樂興即其效也或問三年必世遲速不同何也程子三年有成法度紀綱有成化行也漸(將亷反)民以仁摩民以義使之浹於肌膚淪於骨髓禮樂可興所謂仁也此非積久何以能致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
人何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
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朝音潮與去聲)
  冉有時為季氏宰朝季氏私朝也晏晚也政國政
事家事以用也禮大夫不治事猶得與(音預下文當與音同)聞國政是時季氏専魯其於國政蓋有不與同列議於公朝而獨與家臣謀於私室故夫子為不知者而言此必季氏家事若是國政我嘗為大夫不見用猶當與聞今旣不聞則是國政語意魏徴獻陵之對略相似(唐書魏徴文德皇后旣葬帝即苑中層觀以望昭陵
后陵引同升熟視曰臣昬眊不能見帝指示曰臣以為陛下獻陵太宗母陵昭陵則臣固見之矣帝泣為毁觀)其所正名分(扶問反)抑季氏而教冉有之意深矣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
若是其幾也
  幾期也詩曰如幾(音機)如式(見小楚茨篇)言一言之間未可
如此而必期其效
  人之言曰為君難為不易(易去聲)
  當時有此言也
  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一言興邦
  因此言而知為君之難則必戰戰兢兢臨深履薄
一事之敢忽然則此言也豈不可以必期於興邦乎為(去聲)定公言故不及臣也
  曰一言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
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喪去聲同樂
音洛)
  言他無所樂惟樂此
  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
幾乎一言喪邦
  范氏曰如不善而莫之違則忠言不至於耳君日驕
而臣日諂(丑險反)未有喪邦者也謝氏曰知為君之難則必敬謹以持之惟其言而莫予違則讒諂面諛之人至矣邦未必遽興喪也而興喪之源分於此然此非識微君子何足以知之
  葉公問政
  ○音義並見第七篇
  子曰近者說逺者來(說音恱)
  被其澤則說聞其風則來然必近者說而後逺者來
  ○子夏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
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父音甫)
  魯邑欲事速成急遽無序而反不達見
小者之為利則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程子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子夏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子張常過髙而未仁子之病常在近小故各以切已之事告之
  ○葉公孔子吾黨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語去聲)
  直躬直身行者有因而盗曰攘
  孔子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
其中矣(為去聲)
  父子相隱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為直而直在其
中謝氏曰順理為直父不為子隱不為父隱於理順邪瞽䏂殺人舜竊負而逃遵海濵(上聲)當是愛親之心勝其於直不直何暇計哉
  ○樊遲仁子居處(上聲)恭執事與人忠雖之夷狄
不可棄也
  恭主容敬主事恭見(形甸反)於外敬主乎中之夷狄
可棄勉其固守勿失程子曰此是徹上徹下聖人初無二語也充之則睟(雖醉反)面盎背推而達之則篤恭天下平矣胡氏曰樊遲仁者三此最先先難次之愛人最後
  ○子貢問曰何如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已有恥使於
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使去聲)
  此其志有所不為而其材足以有為者也子貢能言
故以使事告之蓋為使之難不獨貴於能言而已
  曰敢問其次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弟去聲)
  此本立而材不足故為其次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小人哉抑亦可
以為次矣(行去聲硜苦耕反)
  果必行(如字)也硜小石堅確(克角反)者小人言其識量(去聲)之淺狹也此其本末無足觀然亦不害其為自守也故聖人猶有取焉下此則市井之人不復(扶又反)可為士矣
  曰今之從政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筲所交反
算亦作筭悉亂反)
  今之從政者蓋如魯三家之屬噫心不平斗量(去聲)
名容十升竹器容斗二升斗筲之人鄙細算數(上聲)也子貢之問每下故夫以是警之程子子貢之意蓋欲為皎皎之行(去聲)聞於人者夫子告之皆篤實自得之事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狂者進取狷者
所不為也
  行道狂者志極髙而行(去聲)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
有餘蓋聖人欲得中道之人而教之然旣不可得而徒得謹厚之人則未必自振拔而有為也故不若得此狂狷之人猶可因其志節激厲裁抑之以進於道非與其終於而已孟子孔子豈不中道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如琴張曽晳牧皮孔子所謂狂也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潔之士而與之是狷也是其次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巫醫善夫(恒胡
登反夫音扶)
  南人南國之人恒常久也所以鬼神所以
死生故雖賤役而尤不可以無常孔子稱其言而善之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此易恒卦九三爻辭承進也
  子曰不占而已
  復(扶又反)加子曰以别(必列反)易文也其義未詳楊氏
君子於易苟玩其占(平聲)則知無常之取羞矣其為無常也蓋亦不占而已意亦略通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者無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毗至反)之意尹氏
子尚義故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鄉人皆惡
何如子曰未可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好惡去聲)
  一鄉之人宜有公論矣然其間亦各以類自為好惡
也故善者好之而惡(如字)者不惡則必其有苟合之行(去聲)惡(如字)者惡之而善者不好則必其無可好之實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説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
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説也説之雖不以道説也及其使人求備焉(易去聲説音悦)
  器之謂隨其材器而使之也君子之心公而恕小人
之心私而刻天理人欲之間每相反而已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循理故安舒而不矜小人逞欲反是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程子曰木者質樸訥者遲鈍四者質之近乎仁者
楊氏剛毅則不屈於物欲木訥不至於外馳故近
  ○子路問曰何如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
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胡氏曰切切懇到偲偲詳勉也怡怡和悦也皆子
所不足故告之又恐其混於所施則兄弟有賊恩之禍朋友善柔之損故又别(必列反)而言之
公元633年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
  教民者教之孝弟(去聲)忠信之行(去聲)務農講武之法(國語
三時務農一時講武)即就也戎兵也民知親其上死其長(上聲)故可以即戎程子七年云者聖人度(待洛反)其時可矣如云朞月三年百年一世大國五年小國七年之類皆當思其作為如何有益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以用也言用不教之民以戰必有敗亡之禍是棄其
民也
  憲問第十四
  胡氏曰此篇疑原憲所記凡四十七章
  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原思名穀祿也邦有道不能有為無道不能
善而但知食祿可恥憲之狷介其於邦無道穀之可恥固知之矣至於有道穀之可恥未必知也故夫子因其問而并言之以廣其志使知所以自勉而進於有為
  ○克伐怨欲不行可以為仁矣
  此亦原憲其所能而問也克好(去聲)勝伐自矜怨忿
恨欲貪欲
  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
  有是四者而能制之使不得行可謂難矣仁則天
渾然自無四者之累不行不足以言之也程子曰人而無克伐怨欲仁者能之有之而能制其情使不行斯亦難能也謂之仁則未也此聖人開示之深惜乎憲之不能再問也或曰四者不行不得為仁矣然亦豈非所謂克己之事求仁之方乎曰克去(上聲
下同)已私以復乎禮則私欲不留天理本然者得矣若但制而不行則是未有拔去病根意而容其潛藏隱伏胷中也豈克己求仁之謂哉學者察於二者之間則其所以求仁之功益親切無滲(所禁反)漏矣
  ○子曰士而懐居不足以為士矣
  居謂意所便安處也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無道危行言孫(行孫並去聲)
髙峻也孫卑順尹氏君子持身不可變也至於言則有時不敢盡以避禍然則為國者使士言豈不殆哉
  ○子曰有德者有言有言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
勇者不必有仁
  有德者和順積中英華𤼵外(樂記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云和
積中英華𤼵外唯樂不可以為偽)能言者或便(平聲)佞口而已仁者無私見義必為勇者血氣之强而已尹氏有德者有言能言未必有德仁者必勇能勇未必有仁也
  ○南宫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盪舟不得其死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若人尚德若人(适古活反羿音詣奡五報反盪土浪反金氏曰俗連然字句者非若由
不得其死然於未死前期也則已死之後㫁詞也然字喚起下文便見尚徳之意)
  南宫适即南容也羿有窮之君善射夏后相(去聲)而
公元632年
篡其位其臣寒浞(士角反)又殺羿而代之奡春秋傳作澆(五弔反)之子力能陸地行舟後為夏后少(去聲)康所誅(帝王世紀寒浞殺羿因羿之室生奡及豷奡多力陸地行舟使奡帥師滅斟尋帝相
左襄四年魏絳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于窮石因夏民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滛于原獸寒浞以為行媚於内而施賂於外愚弄其民而虞羿於田樹之詐慝以取其國家羿歸自田家衆殺而烹之靡奔有鬲氏靡之臣羿室生澆及豷音戲恃其纔慝詐偽不德於民使澆用師滅斟灌斟尋氏靡自有鬲氏二國之燼以滅而立少康少康滅澆后杼滅豷有窮遂亡)禹平水土稷播身親稼穡之事禹受舜禪(時戰反)而有天下之後周武王亦有天下(后稷棄生姜嫄舜封於邰别姓
姬氏傳國文王凡十六世)适之意蓋以羿奡當世之有權力者而以禹稷孔子也故孔子不答然适之言如此可謂君子之人而有尚德之心矣不可以不與故俟其出而賛美之
  ○子曰君子不仁有矣未有小人仁者也(夫音
扶)
  謝氏曰君子志於仁矣然毫忽之間心不在焉則未
免為不仁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蘇氏曰愛而勿勞禽犢之愛也忠而勿誨婦寺(音蒔)之
忠也(東漢楊彪修為操所殺操見問曰公何瘦之甚對曰愧無日磾讀作密低先見之明
猶懐老牛神㫖反犢之愛操為之改容)愛而知勞之則其為愛也深矣忠而知誨之則其為忠也大矣
  ○子曰為命禆諶草創世叔討論行人子羽修飾
東里子産潤色之(禆婢之反諶時林反)
  禆諶以下四人鄭大夫草略創造也謂造為
稿也世叔游吉春秋傳作子太叔尋究也論(平聲)講議也行人掌使(去聲)之官子羽公孫揮也修飾増損東里地名子産所居潤色加以文采鄭國之為辭命必更(平聲)此四賢之手而成詳審精密各盡所長是以應對諸侯鮮(上聲)有敗事(左襄三十一年子産從政
擇能而使之馮簡子能㫁大事大叔美秀文公孫揮能知四國之為而辨於其大夫族姓班位貴賤能否而又善為辭令禆諶能謀鄭國將有諸侯之事子産乃問四國之為於子羽且使多為辭令禆諶乘以適野使謀可否而告馮簡子使㫁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應對賔客是以鮮有敗事)孔子言此蓋善之也
  ○或問子産子曰惠人
  子産之政不専於寛然其心則一以愛人為主故孔
公元前522年
以為惠人蓋舉其重而言也(左傳昭公二十年子産有疾謂子大叔
曰我死子為政有德者能以寛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則多死焉故寛難疾數月而卒大叔為政不忍猛而寛鄭國盜取人於萑苻之澤萑苻音丸蒲澤名也大叔悔之曰吾蚤從夫子不及此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盡殺之)
  問子西曰彼哉彼哉
  子西楚公子申能遜楚國昭王而改紀其政亦賢
公元前516年
大夫也(左昭公二十六年楚平王令尹子常欲立子西子西平王之長庶子太子壬弱壬昭
公元前504年
王也子西長而好善子西怒曰國有外援不可瀆也王有適嗣不可亂也敗親速讐亂嗣不祥我受其名賂吾以天下吾滋不從楚國何為必殺令尹懼乃立昭王定公六年吳敗楚師楚國惕懼令尹子西喜曰乃今可為矣於是遷都於婼音若而改紀其政以定楚國)然不能革其僭王之號昭王欲用孔子又沮(在吕反)止之(史記孔子厄於陳蔡昭王興師
孔子將以書社七百里封孔子令尹子西文王武王百里之國王天下孔丘土壌賢子弟為佐非楚之福也乃止索隱古者二十五家為里里有社書其社之人名於籍蓋以七百書社人封孔子也)其後卒召白公以致禍亂(見大學或問)則其為人可知矣彼哉者外之之詞
  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䟽食没齒怨言
人也猶言此人也伯氏齊大夫駢邑地名齒年也蓋桓公伯氏之邑以與管仲伯氏自知己罪而心服管仲之功故窮約終身而無怨言荀卿所謂與之書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拒者即此事也(荀子仲尼篇立為
父而貴戚莫之敢妬也與髙國之位而本朝之臣莫之敢惡也與書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或問管仲子産孰優曰管仲之德不勝其才子産之才不勝德然聖人學則槪乎其未有聞也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易去聲)
  處(上聲下同)貧難處富易人之常情然人當勉其難而不
忽其易也
  ○子曰孟公綽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公綽魯大夫趙魏晋卿家老家臣之長(上聲)大家勢重無諸侯之事家老望尊而無官守之責優有餘也滕薛二國大夫國政者滕薛國小政繁大夫位髙責重然則公綽亷静寡欲而短於才者也
楊氏曰知之弗豫枉其才而用之則為棄人此君所以不知人也言此則孔子用人可知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
子之勇冉求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知去聲)成人猶言全人武仲魯大夫名紇(下没反)莊子魯卞邑大夫(劉向新序莊子養母戰而三北及母死齊伐魯莊子赴鬭三獲甲首以獻曰此塞三北遂赴
齊師殺十人而死又荀子大略篇齊人欲伐魯忌卞莊子不敢過卞註莊魯卞邑大夫)言兼此四子之長則知足窮理足以養心足以力行足以泛應而又節之以禮和之樂使德成於内而文見(形甸反)乎外則材全德備渾(上聲)然不見(如字)一善成名之迹中正和樂(音洛)粹然無復(扶又反)偏倚駁雜之蔽而其為人也亦成矣然亦之為言非其至者蓋子路之所可及而語(音御)之也若論其至則非聖人之盡人不足以語(如字)此
  曰今之成人何必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平聲)不
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
  復(扶又反下同)加曰字者旣答而復言授命言不愛其
生持以與人久要舊約平生平日也有是忠信實則雖其才知(去聲)禮樂有所未備亦可以為成人之次也程子曰知之明信篤行之果天下達德也若孔子所謂成人不出此三者武仲知也公綽仁也卞莊子勇也冉求也須是合此四人能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然而論其大成則不於此若今之成人忠信不及禮樂則又其次者也又曰臧武仲知非正也若文之以禮樂無不正矣又曰語成人之名非聖人孰能之孟子曰唯聖人然後可以踐形如此可以稱(去聲)成人之名胡氏曰今之成人以下子路之言蓋不復聞斯行之之勇而有終身誦之之固矣未詳是否
  ○子問公叔文子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
取乎
  公叔文子衛大夫公孫枝公明姓賈名亦衛人文
為人其詳不可知必亷静之士故當時以三者稱之
  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
樂然後笑不厭其笑義然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厭者苦其多而惡(去聲)之之辭事適其可則不厭
不覺其有是矣是以稱之或過而以為不言不笑不取也然此言也非禮充溢中得時措之宜者不能文子雖賢疑未及此但君子與人為善不欲正言其非也故曰其然豈其然乎蓋疑之也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
也(要平聲)
  防地武仲封邑也要有挾而求也武仲得罪
公元649年
邾自邾如防使請立後而避邑以示若不得請則將據邑以叛是要君也(左襄二十三年季武子無適子公鉏長而愛悼子訪於
臧紇臧紇為立之以公鉏為馬正愠而不出莊子之子長曰孺次曰羯其御豐㸃欲立羯謂公鉏曰苟立羯請讐臧氏及孟孫公鉏立羯秩奔邾孟氏閉門告於季孫曰臧氏將為不使我葬季孫命攻臧氏臧紇斬鹿門之闗出奔邾後如防使來告曰紇非能害也知不足也非敢私請苟守先祀無廢二勲敢不避邑乃立臧為臧紇致防而奔齊)范氏曰要君者無上(孝經語)罪之大者武仲之邑受之於君得罪出奔立後在君非己所得專也而據邑以請由其好知(並去聲)而
  不好學也楊氏武仲卑辭請後其跡非要
  君者而意實要之夫子之言亦春秋誅意
  法也
  ○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譎古穴反)
晉文公名重(平聲)耳齊桓公小白譎詭二公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雖其以力假仁心不正桓公伐楚仗義執言不由詭道猶為彼善於此(左僖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伐楚曰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徴昭王南征而不
公元前468年
寡人是問)文公則伐衛以致楚而隂謀取勝其譎甚矣(左僖二十七年楚子諸侯圍宋宋如晉告急狐偃曰楚始得曹新昬於衛若伐曹衛楚必救
公元前467年
則齊宋免矣前年申叔戌榖以逼齊二十八年晉侯侵曹伐衛衛人出其君以説于晉晉侯入曹執曹伯分曹衛之田以畀宋人楚子玉使宛春告於晉師曰請復衛而封曹臣亦釋宋之圍先軫不許楚言是棄宋也救而棄之謂諸侯何不如私許復曹衛以攜之執宛春以怒楚旣戰而後圖之乃拘宛春於衛且私許復曹衛曹衛告絶於楚子玉怒從晉師欒枝使輿曳柴而偽遁楚師馳之原軫中軍公族横擊之楚師敗績)二君他事亦多類此故夫子言此以發其隱
  ○子路桓公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
乎(糾居黝反召音邵)
  按春秋齊襄公無道鮑叔牙公子小白(音舉)
無知襄公管夷吾召忽公子糾奔魯魯人納之未克而小白入是為桓公使魯殺子糾而請管召召忽死之管仲請囚鮑叔牙言於桓公以為相(去聲
八年齊連稱管至父襄公而立公孫無知襄公無常鮑叔牙曰君使民亂將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亂作管夷吾召忽公子糾來奔九年雍廩殺無知公伐齊納子糾桓公先入鮑叔帥師來言曰子糾親也請君討之管召仇也請受甘心焉乃子糾于生竇召忽死之管仲請囚鮑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他活反之歸而以告曰管夷吾治於髙傒音奚使相可也公從之)子路管仲忘君事讎忍心害理不得為仁也
  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
其仁
  九春秋傳作糾督也古字通用(左僖二十六年齊伐我公使展喜犒師
周公太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太師職之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不以兵車不假威力如其仁言誰如其仁者又再言以深許之蓋管仲雖未得為仁人而其利澤及人則有仁之功矣
  ○子貢管仲仁者桓公公子糾不能死又相
之(與平聲相去聲)
  子貢不死猶可相之則已甚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
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被皮寄反衽而審反)
  霸與伯同長(上聲)也匡正也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
天下也微無也衽衣衿被髮左衽夷狄之俗也
  豈若匹夫匹婦為諒自經溝瀆而莫之知也
小信也經縊(壹計反)也莫之知人不知後漢書引此文莫字上有人字(後漢應邵獻帝時奏議曰昔召忽親死子糾之難而孔子曰經
溝瀆人莫之知)程子桓公兄也子糾弟也(按荀子仲尼篇齊桓
公殺兄而爭國其後司馬遷杜元凱皆以子糾為兄獨漢書淮南厲王厲王上書不遜文帝薄昭書云周公管叔霍叔放蔡叔安周齊桓殺其弟以返國韋昭子糾兄也言弟者諱也程子㫁以子糾為弟者雖有薄昭之言可證亦以春秋書法斷之經書小白係之以齊明其當有國而矣)仲私於所事輔之以爭國非義桓公殺之雖過而糾之死實當(去聲)仲始與之同謀遂與之同死可也知輔之爭為不義自免以圖後功亦可也故聖人不責其死而稱其功若使桓弟而糾兄管仲所輔者正桓奪其國而殺之則管仲之與桓不可同世之讐也若計其後功而與其事桓聖人之言無乃害義之甚啟萬世反覆不忠亂乎如唐之王珪魏徴不死建成之難(去聲)而從太宗可謂害於義矣後雖有功何足贖哉(唐書王珪建成皇太子中書舍人中允禮遇良厚太子秦王世民有隙不能輔導
嶲州太子已誅太宗召為諫議大夫魏徴太子引為洗馬秦王功髙隂勸太子蚤為計太子敗王責謂曰爾䦧吾兄柰何答曰太子從徴不死今日之禍王器其直無恨意即位諫議大夫)愚謂管仲有功無罪聖人獨稱其功王魏有罪而後有功則不相掩可也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僎士免反)
家臣公公朝(音潮)謂薦之與已同進為公朝之臣也
  子聞之曰可以為文
  文者順理成章之謂諡法亦有所謂民爵位曰
文者(箋見第五篇)洪氏曰家臣之賤而引之使與已並有三善焉知人一也忘已二也事君三也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夫音
扶喪去聲下同)
  喪失位也
  孔子仲叔圉賔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
如是奚其
  仲叔圉孔文子三人皆衛臣雖未必賢而其才
用靈公用之又各當(去聲)其才尹氏衞靈公之無道宜喪也而能用此三人足以保其國而况有道之君能用天下之賢才者乎詩曰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詩大雅抑之篇)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大言不慚無必為之志而不自度(音鐸)其能否矣欲
踐其言豈不難哉
  ○陳成子簡公
  成子齊大夫名恒(胡登反)簡公齊君名壬事在春秋
公元前468年
公十四年(左傳齊簡公之在魯也闞止有寵焉及即位使為政陳成子憚之五月成子闞止
執公于舒州弑之孔丘三日齊而請伐齊三公魯為齊弱久矣子之伐之將若之何對曰陳恒弑其君民之不與者半以魯之衆如齊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孫孔子辭退告人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也故不敢不言)
  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陳恒弑其君請討之(朝音潮)
是時孔子致仕居魯沐浴齊(側皆反)戒以告君重其事而不敢忽也臣弑其君人倫之大變理所不容人人得而誅之鄰國故夫子雖已告老而猶請哀公討之
  公曰告夫三子(夫音扶下告夫同)
  三子三家時政在三哀公不得自専故使孔子
告之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
  孔子出而自言如此意謂弑君之賊法所必討大夫
謀國義所當告君乃不能自命三子而使我告之邪
  之三子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君命往告而三子魯之强臣有無君之心實與陳氏聲勢相倚故沮(在吕反)其謀而夫子復(扶又反下同)以此應之其所以警之者深矣程子左氏孔子之言曰陳恒弑其君民之不予(與同)者半以魯之衆加齊之半可也此非孔子之言誠若此言是以不以義也若孔子之志必將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與國以討之至於所以勝齊者孔子之餘事也豈計魯人衆寡當是天下之亂極矣因是足以正之周室復興乎魯之君臣終不從之可勝(平聲)惜哉胡氏曰春秋之法弑君賊人得而討之仲尼此舉先發後聞可也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犯謂犯顔諫爭(去聲)范氏曰犯非子路所難也而
以不為難故夫子告以先勿欺而後犯也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君子天理日進髙明小人徇人欲故日究乎
汙(音烏)下
  ○子曰古之學者為已今之學者為人(為去聲)
  程子曰為己欲得之於己也為人見知於人也
程子曰古之學者為已其終至於成物今之學者為人其終至於喪已愚按聖賢論學用心得失之際其説多矣然未有如此言之切而要者於此明辨日省(悉井反)之則庶乎不昧所從
  ○蘧伯玉使人孔子(使去聲下同)
  蘧伯玉衞大夫名瑗(于眷反)孔子居衞嘗主於其家(史記
孔子陳適衞衞不能用將西見趙簡子至於河間簡子竇鳴犢舜華乃反乎衞入蘧伯玉家)旣而反魯故伯玉使人來也
  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
而未能也使者出子使乎使乎
  與之坐敬其主以及其使也夫子指伯玉也言其但
寡過而猶未能則其省身克己若不及之意可見矣使者之言愈自卑約而其主之賢益彰亦可謂深知君子之心而善於詞令者矣故夫子再言使乎以重(直用反)美之莊周稱伯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又曰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淮南子蘧伯玉
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莊子則陽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嘗不始於是之而卒詘之以非也)蓋其進德之功老而不倦是以踐履篤實光輝宣著不惟使者之而夫子亦信之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重出
  ○曽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此艮卦之象辭也(易艮卦大象傳辭曰兼山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曽子
嘗稱之記者上章之語而類記之也范氏曰物各止其所天下理得故君所思不出其位而君臣上下大小皆得其職也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行去聲)
  恥者不敢盡之意過者欲有餘之辭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仁者不憂知者不惑
者不懼(知去聲)
  自責以勉人也
  子貢夫子自道
  道言也自道猶云謙辭尹氏成德以仁為先進
學以知為先故夫子之言其序有不同以此
  ○子貢方人子曰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夫音扶)
方比乎哉疑辭方人物而較其短長雖亦窮理之事然専務為此則心馳於外而所以自治者疎矣故褒之而疑其辭復(扶又反)自貶以深抑之謝氏曰聖人責人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如此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
  凡章指同而文不異一言而重(平聲)出也文小異
屢言而各出也此章凡四見而文皆有異(學而不患人之不
已知患不知人也里仁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衞靈公君子無能焉不病人不已也與此章為四)則聖人於此一事蓋屢言之其丁寧意亦可見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逆未至而迎之也億未見而意之也詐謂人欺已不
信謂人疑已抑反語辭言雖不逆不億而於人之情偽自然先覺乃為賢也楊氏君子一於誠而已未有誠而不明者故雖不逆詐不億不信而常先覺若夫不逆不億而卒為小人所罔焉斯亦不足也已
  ○微生畝孔子何為是栖栖者無乃為佞乎(與平聲)
  微生名也名呼夫子而辭甚倨(居御反)蓋有齒
徳而隱者栖栖依依為佞言其務為口給悦人
  孔子曰非敢為佞疾固
  疾惡(去聲)也固執一而不通聖人之於達尊禮恭而
直如此其警之亦深矣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驥善馬名德調良尹氏曰驥雖有力其稱
在德有才無德則亦奚足尚哉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或人所稱今見老子書德謂恩恵也(老子道德經恩始章曰大小
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子曰何以報德
  言於其所旣以德報之矣則人之有德於我者又
何以報之乎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於其所怨者愛憎取舍(上聲)一以至公而無私所謂
也於其所德者則必以德報之不可忘也或人之言可謂厚矣然以聖人言觀之則見其出於有意之私而怨德之報皆不得其平也必如夫子之言然後二者之報各得其所然怨有不讎而德無不報則又未嘗不厚也此章之言明白簡約而其指意曲折反復(芳服反)如造化簡易易(並去聲)知而微妙無窮學者所宜詳玩
  ○子曰莫我知也夫(夫音扶)
  夫子自歎以𤼵子貢之問也
  子貢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不尤人下學而
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不得於天而不怨不合於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學
自然上達此但自言其反已自修循序漸進無以甚異於人而致其知也然深味語意則見其中自有人不及知而天獨知之之妙蓋在孔門子貢之智幾(平聲)足以及此故特語(音御)以𤼵之惜乎其猶有所未達程子不怨不尤人在理當如此又曰下學上達意在言表又曰學者須守下學上達之語乃學之要蓋凡下學人便是上達天理習而不察則亦不能以上達矣
  ○公伯寮愬子路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
惑志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朝音潮)
  公伯魯人子服氏景諡伯字魯大夫子服何也夫
子指季孫言其有疑於寮之言也肆陳尸也(周禮有罪旣殺
陳其尸曰肆)言欲誅寮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
其如命何(與平聲)
  謝氏曰雖寮之愬行亦命也其實無如之何愚謂
此以曉景安子路而警伯寮耳聖人利害之際則不待決於命而後泰然
  ○子曰賢者辟世(辟去聲)
  天下無道而隱若伯夷太公是也
  其次辟地
  去亂國適治(去聲)邦
  其次辟色
  禮貌衰而去
  其次辟言
  有違言而後去也程子曰四者雖以大小次第
之然非有優劣也所遇不同
  ○子曰作者七人
  李氏曰作起也言起而隱去者今七人不可知
誰何必求其人以實之則鑿矣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
不可而為之者與(與平聲)
  石門地晨門晨啟門蓋賢人隱於抱闗者也自
從也問其何所從來也胡氏曰晨門知世之不可不為故以是譏孔子然不聖人之視天下不可為之時也
  ○子擊磬於衞有而過孔氏之門者有心哉擊
磬乎(去聲)
  磬樂器荷擔也(按韻書負荷在上聲下可反又去聲)蕢草器也此
者亦隱士聖人之心未嘗天下此人聞其磬聲而知之則亦非常人
  旣而鄙哉硜硜乎莫已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則厲淺
則揭(硜苦耕反莫己之已音紀餘音以揭起例反)
  硜硜石聲亦専確之意以衣涉水曰厲攝衣涉水
揭(二語見爾雅水文孫炎曰揭衣褰裳衣涉濡禪也)此兩句衞風匏有苦葉之詩也譏孔子不知己而不止不能淺深之冝
  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果哉歎其果於忘世也末無也聖人心同天地視天
下猶一家中國一人不能一日忘也故聞之言而歎其果於忘世且言人之出處若但如此則亦無所難
  ○子張書云髙宗諒隂三年不言何謂
  髙宗商武丁諒隂天子居喪之名未詳其義(蔡氏
模曰喪服四制諒闇三年鄭注云諒古作梁楣謂之梁闇讀如鶉䳺之䳺闇謂廬也即倚廬之廬儀禮翦屏柱楣鄭氏註柱楣所謂梁闇是也書云王宅諒隂居喪梁闇也模按諒隂之義先人得於先師晩年面命如此)
  子曰何必髙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緫已以聽於冢
三年
  言君薨則諸侯亦然緫己緫攝己職冢宰大(音泰)宰
百官聽於冢宰故君得以三年不言也胡氏曰位有貴賤而生於父母無以異者故三年之喪天子子張非疑此也殆以為人君三年不言臣下無所稟令禍亂由以起也孔子告以聽於冢宰禍亂非所憂矣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好易去聲)
  謝氏曰禮達而分(去聲)定(此句出禮運)故民易使
  ○子路君子曰修以敬如斯而已曰修
安人如斯而已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修己以敬夫子之言至矣盡矣子路少之故再以
充積之盛自然及物者告之無他道也人者對己而言百姓則盡乎人矣堯舜猶病言不可以有加於此以抑子路使反求諸近也蓋聖人之心無窮世雖極治(去聲下同)然豈能必知四海之内果無一物不得其所哉故堯舜猶以安百姓為病若曰吾治己足則非所以為聖人程子君子修己以安百姓篤恭天下平唯上下一於恭敬則天地自位萬物自育氣無不和而四靈畢至矣(記禮運四靈以為畜許六反飲食有由何謂
麟鳳龜龍謂之四靈)此體信達順之道(禮運云先王能修禮達義體信達順
故此順之實也)聦明睿知由是以此事天饗帝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無述老而不死
是為賊以杖叩其脛(孫弟並去聲長上聲叩音口脛其定反)
  原壤孔子故人母死而歌(記檀弓孔子故人原壤其母死孔子
沐椁原壤登木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歌曰貍首班然執女手之卷然夫子為弗聞也者過之)蓋老之流自放禮法之外夷蹲踞(音存據)也俟待也言見孔子來而蹲踞待之也(古註夷蹲踞蹲即坐也禮揖
必違其位今原壤孔子來乃兩足箕踞以待)述猶稱也賊者害人之名以其自㓜至老無一善狀而久生於世徒足以敗常亂俗則是而已矣脛(按韻書形定反集註云其定反音小異)足骨也孔子旣責之而因以所曳之杖微擊其脛若使蹲踞
  ○闕黨子將或問之曰益者與(與平聲)
  闕黨黨名童子未冠(去聲)者之稱將命謂傳賔主之言
或人疑此童子學有進益孔子使之傳命寵異之也
  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
也欲速成者也
  禮童子隅坐隨行(記檀弓曾子童子隅坐執燭王制父之齒隨行)孔
子言吾見此童子不循此禮非能求益但欲速成爾故使之給使令(平聲)之役觀長(上聲)少(去聲)之序習揖遜容蓋所以抑而教之非寵而異之也
  論語纂箋卷七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