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204-062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通旨卷五     元 朱公迁 撰

  人伦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
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二十章)
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
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卷五 第 1b 页 WYG0204-0622b.png
  右即其常道而言之

  愚谓孟子自教而言故先父子中庸自政而言故
先君臣中庸不言亲义别序信而道之一字足以
兼之矣 又案大学止善之目于五品遗其二则
欲人推类以尽其馀也中庸君子之道四于五品
遗其一则道所当然非所求之闺门妇女也夫妇
之别必君子道之使由之岂待以责彼之道自责


卷五 第 2a 页 WYG0204-0623a.png
  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
舜怨乎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
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
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我竭力
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帝使
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
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为不顺于
卷五 第 2b 页 WYG0204-0623b.png
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
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
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
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
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
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
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父母
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象曰谟
卷五 第 3a 页 WYG0204-0623c.png
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
二嫂使治朕栖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
尔忸怩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识舜不知象之
将杀已与曰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曰然则
舜伪喜者与曰否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
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
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
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
卷五 第 3b 页 WYG0204-0623d.png
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
信而喜之奚伪焉 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
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万章曰舜流共工于
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
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
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曰
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
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
卷五 第 4a 页 WYG0204-0624a.png
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
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
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
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谓也(并万章上) 小弁
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曰固哉高叟之为
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
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
戚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
卷五 第 4b 页 WYG0204-0624b.png
诗也曰凯风何以不怨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
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
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
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告子下)

  右以顺处其变者言之

  愚谓不得乎亲而怨慕者孝之至弟至不仁而诚
信喜之者友之至此其不失乎常者也封之有庳
而富贵之常道之中虽有权而均之不失天理之
卷五 第 5a 页 WYG0204-0624c.png
常也又案旻天之怨怨乎已小弁之怨怨乎亲其
实有不同者然自小弁而言则太子之怨不失乎
亲亲之心可引舜事以为證不必辨其怨之同异
也此孟子论小弁之意也 吾友操公琬之言曰
大舜之于象也诚信喜之则圣人自然之天所以
尽其爱之之心也封之有庳则圣人处事之法所
以全其爱之之道也舜之处象者如此而周公之
处管叔者不同其说则先儒之论备矣(公名)

卷五 第 5b 页 WYG0204-0624d.png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
犹告也(离娄下) 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
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
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
告也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
舜而不告何也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万章上) 汤
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
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
卷五 第 6a 页 WYG0204-0625a.png
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

  右以通其变者言之

  愚谓此类皆当以权言之伊尹放废之事见臣道


  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
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
其容有蹙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识此
语诚然乎哉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
卷五 第 6b 页 WYG0204-0625b.png
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
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无二日民
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
是二天子矣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
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
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
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
卷五 第 7a 页 WYG0204-0625c.png
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孑
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
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
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书曰
祗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
(万章上)

  右以其不可变者言之

  父子(又见孝弟类)

卷五 第 7b 页 WYG0204-0625d.png
  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
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
(离娄下)

  右主乎教育而言之

  愚谓此是父施化于其子若孟子所论父不得而子者是父见化于其子此为众人之事彼为圣人之事

  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
卷五 第 8a 页 WYG0204-0626a.png
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 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
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
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
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离娄上) 舜
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
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
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
卷五 第 8b 页 WYG0204-0626b.png
逃遵海滨而处终身䜣然乐而忘天下(尽心上)

  右主乎恩爱而言之

  愚谓父子相隐即孟子论大舜之心为可见君子
不亲教子即孔子之于伯鱼为可见伯鱼未学诗
礼孔子必问之而后知则其受教于他人也审矣
君臣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八佾) 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
卷五 第 9a 页 WYG0204-0626c.png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
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
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
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
之世此之谓也(离娄上)

  右各以当然之理言之

  愚案孟子汎言君臣之道故以治民事君对言之
卷五 第 9b 页 WYG0204-0626d.png
孔子答定公之问而论君臣之交故以使臣之礼
事君之忠对言之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
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曰谏行言听膏
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
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
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
卷五 第 10a 页 WYG0204-0627a.png
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
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雠寇雠何服之有(离娄下)

  右专以报施之道言之(亦曰有为而言之)

  君位

  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
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以行与
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
卷五 第 10b 页 WYG0204-0627b.png
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
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
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
事示之而已矣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
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
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
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
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
卷五 第 11a 页 WYG0204-0627c.png
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
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
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
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
自我民听此之谓也(万章上)

  右专明禅受之义

  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孟子
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
卷五 第 11b 页 WYG0204-0627d.png
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
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
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
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
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
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
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
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
卷五 第 12a 页 WYG0204-0628a.png
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
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
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
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
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大甲颠覆汤之典
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大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
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已也复归于亳周公之不有
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
卷五 第 12b 页 WYG0204-0628b.png
殷周继其义一也(万章上)

  右兼明继禅之义

  君道(又见治道王道)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
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其身正而天
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并离娄上) 其身正不令
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卷五 第 13a 页 WYG0204-0628c.png
  右专以出治之本言之

  愚案孟子两章之旨不同一自天下国家推至于
身是反推其本一言反求诸已而天下归之是极
言其效论语之言则劝戒之意具焉

  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
不足(尽心下)

  右通以致治之要言之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
卷五 第 13b 页 WYG0204-0628d.png
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
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
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
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
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告子上)

  右论养心之道专以用人言之

  定宇陈氏曰此章两段前谓交修者不得常用其
卷五 第 14a 页 WYG0204-0629a.png
力后谓自修者不肯专用其力(陈氏名栎)

  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
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
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
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
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
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望之不似
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
卷五 第 14b 页 WYG0204-0629b.png
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
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閒旱则
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
是孰能禦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
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
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禦之(并梁惠王上) 邹与
鲁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
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
卷五 第 15a 页 WYG0204-0629c.png
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
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
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
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下) 桀纣之失天
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
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
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
卷五 第 15b 页 WYG0204-0629d.png
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
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
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
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
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
溺此之谓也(离娄上) 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
民虽死不怨杀者(尽心上)

  右论得民之道专以爱民言之

卷五 第 16a 页 WYG0204-0630a.png
  愚案言率兽食人者欲其持俭德以足民言不嗜
杀人者欲其推仁心以育民言以佚道使民者欲
其为所当为以服民言上慢而残下者欲散其所
敛以救民若谓所欲与之聚之者则兼此四章之
意也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
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
卷五 第 16b 页 WYG0204-0630b.png
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
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
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
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梁惠王上)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
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
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卷五 第 17a 页 WYG0204-0630c.png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
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
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
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
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
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
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
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
卷五 第 17b 页 WYG0204-0630d.png
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
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
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
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
兴发补不足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
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王语暴
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
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
卷五 第 18a 页 WYG0204-0631a.png
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
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
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
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
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
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
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卷五 第 18b 页 WYG0204-0631b.png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
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
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
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
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
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文王之囿方七
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
卷五 第 19a 页 WYG0204-0631c.png
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
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
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
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
(并梁惠王下)

  右专以与民同乐言之

  定宇陈氏曰沼上之对就贤者乐此说雪宫之对
卷五 第 19b 页 WYG0204-0631d.png
就有此乐说不答贤者字愚谓沼上之对引诗书
语则具有劝戒之意雪宫之对引晏子语所以作
其仿古爱民之心好乐之论姑以正夫乐之本四
十里之囿所以正其刑之失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
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秦伯)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
(卫灵公) 禹吾无閒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
卷五 第 20a 页 WYG0204-0632a.png
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泰伯)
右举其标准而言之 已上皆总为人君言

  愚案尧之大哉以德业言舜之恭己以君人气象
言禹之无閒然兼德行事实言 馀如定公问一
言可以兴邦章法语之言能无从乎章皆即君道
而言之一言人君当存谨畏而远谄谀恒言之是
非不可不察也一言面悦面从非难而真知实行
为难为人君者当有诚心以受教也

卷五 第 20b 页 WYG0204-0632b.png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尽下)
右举其大务而言之 已下皆专为诸侯言

  愚案此与不信仁贤一章相对彼言治国此言治
国有仁贤乃有礼义有土地乃有人民若政事者
则又本于礼义而加诸人民者也此二章所言之
序也

  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
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
卷五 第 21a 页 WYG0204-0632c.png
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
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
威于时保之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
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
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
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
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
卷五 第 21b 页 WYG0204-0632d.png
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
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
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梁惠王下)

  右因其非心而格之

  饶子曰齐王交邻国欲以术孟子说出来浑是义
理愚谓恤小事大正是交邻国之道恭者不侮俭
者不夺亦是交邻国之道不侮即能事大不夺即
能事小仁智恭俭未尝不相表里也

卷五 第 22a 页 WYG0204-0633a.png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
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
閒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
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
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
閒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已求
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
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
卷五 第 22b 页 WYG0204-0633b.png
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
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
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禦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
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
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
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并公孙丑
上) 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
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
卷五 第 23a 页 WYG0204-0633c.png
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今也
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
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
为政于天下矣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
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孔子
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
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谁能执
热逝不以濯(离娄上)

卷五 第 23b 页 WYG0204-0633d.png
  右因其愧怍之心而勉之

  愚谓此皆勉诸侯为仁之辞为仁则不受辱受役
矣然其旨意亦有不同仁则荣章言荣辱在所自
取而祸福当知向背矢人岂不仁章言择术不可
不慎而仁道所当自勉天下有道一章言事理不
可不明而当求圣人以为师

  滕小国也閒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
吾所能及也无己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
卷五 第 24a 页 WYG0204-0634a.png
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齐人将筑薛吾甚
恐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
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
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
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彊为善而已矣 滕小国也竭力
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
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
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
卷五 第 24b 页 WYG0204-0634b.png
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
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踰
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
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
君请择于斯二者(并梁惠王下)

  右因其疑惧之心而解之

  愚谓此皆国君处忧患之道然必民不忍叛而后
可与效死而弗去民不忍离而后可与迁国而图
卷五 第 25a 页 WYG0204-0634c.png
存事虽不同而皆以得民心为本也

  臣道(附宾师)

  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
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
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尽心上)

  右以人品言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
伍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
卷五 第 25b 页 WYG0204-0634d.png
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
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
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
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
罪也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
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公孙丑下)
右以职任言

  愚谓居其位则当保其民不能保民则当去其位
卷五 第 26a 页 WYG0204-0635a.png
孟子与距心言而又为王诵之亦有儆戒人君之
意焉

  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
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
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曰王勿异也王问臣
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曰君有
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万章下)

  右以亲疏势分言

卷五 第 26b 页 WYG0204-0635b.png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
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泰伯)

  右以才能节操言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八佾)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卫灵
公)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宪问) 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
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閒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
卷五 第 27a 页 WYG0204-0635c.png
(离娄上) 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
能谓之贼(离娄上) 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
于仁而已矣(告子下) 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
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
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
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閒数年虽
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
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
卷五 第 27b 页 WYG0204-0635d.png
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
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滕文公下)

  右以事君之道言

  愚案圣贤之言有以谦卑顺承为主者有以维持
调护为主者盖事君之礼匡君之义莫非臣道之
当然也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
(微子) 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
卷五 第 28a 页 WYG0204-0636a.png
年仲壬四年大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
大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
训己也复归于亳(万章上) 伊尹曰子不狎于不顺放大
甲于桐民大悦大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
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
伊尹之志则篡也(尽心上)

  右以处变之道言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
卷五 第 28b 页 WYG0204-0636b.png
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阳货) 长君之恶其罪小逢
君之恶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
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告子下)

  右以小人心术言

  馀如孟子论今之事君者及善战者连诸侯者辟
草莱任土地者皆谓当时人臣各以异端小道事
其君亦鄙夫罪人之徒也故特深辟之见异端类
又有陈贾为齐王文过一章亦责贾以小人之

卷五 第 29a 页 WYG0204-0636c.png
  道事其君也贾之为人也内而有患得患失之心
外而有长恶逢恶之术故顺之而又为之辞如此
三章之旨自可互相发也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
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
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
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
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
卷五 第 29b 页 WYG0204-0636d.png
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
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
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
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
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
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
卷五 第 30a 页 WYG0204-0637a.png
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
似然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
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
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
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
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
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
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
卷五 第 30b 页 WYG0204-0637b.png
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
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
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
况不为管仲者乎(公孙丑)

  右言宾师自处之道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曰无寓人于我
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
反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则先去以为
卷五 第 31a 页 WYG0204-0637c.png
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沈犹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
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子思居
于卫有齐寇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伋去君谁与
守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
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离娄下) 子之辞灵丘而请
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蚳
蛙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蚳蛙则
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公都子以告曰吾闻之也
卷五 第 31b 页 WYG0204-0637d.png
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
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裕哉
(公孙丑下)

  右言宾师臣道之不同

  朋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
善柔友便倿损矣(季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
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 君子以
卷五 第 32a 页 WYG0204-0638a.png
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无友不如己者(学而) 一
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
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
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万章下)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
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
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
卷五 第 32b 页 WYG0204-0638b.png
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
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张)

  右自取友而言之

  愚谓孔曾之言以知人为本而取友不可以不慎
孟子之言以进善为本而取友不可以自足凡此
皆主乎修己而言进德之事也若朋来远方则主
乎及人而言成德之事也 馀有逢蒙学射一章
亦自取友而言但其人其事无足论者今不具

卷五 第 33a 页 WYG0204-0638c.png
  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传三章)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
(公冶)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颜渊) 朋友
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乡党) 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
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
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
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
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
卷五 第 33b 页 WYG0204-0638d.png
君亦有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
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
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
云则坐食云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
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
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见
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
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
卷五 第 34a 页 WYG0204-0639a.png
其义一也(万章下)

  右自交友而言之

  愚谓不可有挟者交友之诚主乎敬信者交友之
本车马不拜者交友之义不可则止所以全其友
也死于我殡所以尽其交也此则友道之变也
馀如切切偲偲责善朋友之道朋友数斯疏矣皆
是此类

  名分

卷五 第 34b 页 WYG0204-0639b.png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季氏旅
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
之矣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并八佾) 天下有
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
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
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
卷五 第 35a 页 WYG0204-0639c.png
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
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并季氏)

  右圣人悯乱之心

  愚案此皆为诸侯大夫强僣而发而其辞则有轻
重不同孰不可忍责之也奚取于三家之堂讥之
也夷狄之有君伤之也呜呼于泰山之旅不观于
既灌之后叹之也五世三世希不失以至三桓子
孙之微则皆儆戒之微意也

卷五 第 35b 页 WYG0204-0639d.png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
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
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
君亦不从也(先进)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
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子路)

  右圣人防乱之意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
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
卷五 第 36a 页 WYG0204-0640a.png
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
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宪问)

  右圣人拨乱之志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
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
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
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卷五 第 36b 页 WYG0204-0640b.png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

  右圣人救乱之本

  愚案卫辄之事两见于论语必也正名是夫子正
言其义不为卫君是因论夷齐而知夫子不与之
心大抵卫辄之事非夫子不能正夫子之心非子
贡不能知

  世俗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射不主皮为力不同
卷五 第 37a 页 WYG0204-0640c.png
科古之道也(并八佾) 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
乎免于今之世矣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
(并雍也)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三章) 鲁卫之
政兄弟也(子路) 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
今亡已夫(卫灵公) 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
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
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阳货) 古之为关也将以
禦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
卷五 第 37b 页 WYG0204-0640d.png
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并尽心下)

  右叹时之衰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
易也宁戚(八佾)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
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 以约失之者鲜矣(里仁) 奢
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述而)

  右救时之弊

  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
卷五 第 38a 页 WYG0204-0641a.png
虽违众吾从下(子罕)

  右明处世之道

  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

  右明政俗美恶之不同

  知人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

  右明知人之本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
卷五 第 38b 页 WYG0204-0641b.png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

  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
人焉廋哉(离娄上)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
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 观过斯知仁矣(里仁) 始吾于
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公冶长)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先进)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
知也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并卫灵公) 乡人皆
卷五 第 39a 页 WYG0204-0641c.png
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 好名之人
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尽心下)
右明观人之道

  愚谓自知言而言之则知言可以知人自观人而
言之则容貌辞气乃观人之一节故孔子于论笃
犹有疑孟子谓听其言而又必观其眸子也 又
知言知人是汎言其理听言观行是因宰我而言
卷五 第 39b 页 WYG0204-0641d.png


  用人

  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
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微子)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
踰尊疏踰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
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
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为巨室则必使
卷五 第 40a 页 WYG0204-0642a.png
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
人斲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
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
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彫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
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彫琢玉哉(梁惠王下)
右明用人之道

  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
直则民不服(为政)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
卷五 第 40b 页 WYG0204-0642b.png
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
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泰伯)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
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渊)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
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
是奚其丧 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
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并宪问)

卷五 第 41a 页 WYG0204-0642c.png
  右明用人之效

  交际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亦可宗也(学而)

  右明持身取友之道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

  右明上下相与之道

  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可与言而
卷五 第 41b 页 WYG0204-0642d.png
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卫灵公)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里仁)
右明见几之智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
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

  右明事上之礼

  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阳货)
右明御下之道

卷五 第 42a 页 WYG0204-0643a.png
  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尽心上)

  右明待贤之礼

  愚案此章是君交乎臣所主者在爱敬之实万章
问交际一章是臣交乎君所主者在礼义之正若
缪公之于子思亟问亟馈鼎肉是知爱敬而不知
所以爱敬之道子思以为君之犬马畜伋也此谓
君之于臣不以私惠而为礼臣之于君不以小恩
而为德此与豕交兽畜之旨相发云

卷五 第 42b 页 WYG0204-0643b.png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
未达不敢尝(乡党)

  右圣人待物之诚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
厌之(雍也)

  右圣人事上之礼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
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
卷五 第 43a 页 WYG0204-0643c.png
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
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阳货) 阳
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
则往拜其门阳货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
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滕文公下)
 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处于
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他日由邹之任见
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问
卷五 第 43b 页 WYG0204-0643d.png
曰夫子之任见季子之齐不见储子为其为相与曰非
也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为其
不成享也屋庐子悦或问之屋庐子曰季子不得之邹
储子得之平陆(告子下)

  右圣贤处物之义

  愚谓子见南子是委曲以尽当时之礼往拜阳货
而时其亡是于礼之中而裁之以义也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
卷五 第 44a 页 WYG0204-0644a.png
之闻之(阳货)

  右圣人教人之道

  馀如孟子隐几以绝留行者亦是此类

  或谓孔子于卫主痈疽于齐主侍人瘠环有诸乎孟子
曰否不然也好事者为之也于卫主颜雠由弥子之妻
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我卫卿可
得也子路以告孔子曰有命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
不得曰有命而主痈疽与侍人瘠环是无义无命也孔
卷五 第 44b 页 WYG0204-0644b.png
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
是时孔子当阨主司城贞子为陈侯周臣吾闻观近臣
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痈疽与侍人
瘠环何以为孔子(万章上)

  右圣人亲贤之实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
也惟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述而)
右圣人容物之仁

卷五 第 45a 页 WYG0204-0644c.png
  馀如孟子与匡章游亦是此类

  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王
驩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公孙丑曰
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反之而未尝
与言行事何也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公孙丑下) 公行
子有子之丧右师往吊入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
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
曰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孟子
卷五 第 45b 页 WYG0204-0644d.png
闻之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踰阶而相揖也我
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离娄下)

  右圣贤恶恶之义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
为贼以杖叩其胫(宪问)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乐正子
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曰子来几日矣曰昔者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
乎曰舍馆未定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卷五 第 46a 页 WYG0204-0645a.png
曰克有罪 子之从于子敖来徒餔啜也我不意子学
古之道而以餔啜也(并离娄上)

  右圣贤责善之道

  愚谓孔子之于原壤是待故人之意故犹忠诚恺
切以责之也孟子之于右师是待小人之道则严
以自持绝之而已矣 馀见孔子气象类

  义命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
卷五 第 46b 页 WYG0204-0645b.png
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
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
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
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
鹄反求诸其身(中庸十四章)

  右兼义命言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 君子思不出其位(宪问)

  右专以分义言

卷五 第 47a 页 WYG0204-0645c.png
  愚谓思不出位汎以地位言不在其位专以职位


  富贵贫贱

  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
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
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
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 有天爵
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
卷五 第 47b 页 WYG0204-0645d.png
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
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
终亦必亡而已矣(并告子上) 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
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
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
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上) 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卷五 第 48a 页 WYG0204-0646a.png
(卫灵公)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
仁知者利仁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閒违仁造次必于
是颠沛必于是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
议也(并里仁) 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
远矣 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
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
卷五 第 48b 页 WYG0204-0646b.png
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并尽心上)

  右以内外轻重而言之

  富贵在天(颜渊)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
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先进)

  右以命分而言之

  馀如孔子得之不得曰有命亦是此意但圣人于
此初不以命决之顾义理何如耳其以命言者皆
儆人之辞也

卷五 第 49a 页 WYG0204-0646c.png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
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尽心上)
右兼义命而言之

  馀如君子素位而行一章亦是此类若孟子乞墦
之喻则为不知义命者言之使知所戒焉又此类
之反对也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宪问)

  右自常情而言之

卷五 第 49b 页 WYG0204-0646d.png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
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
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
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尽心下)
右即其所守而言之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
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
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卷五 第 50a 页 WYG0204-0647a.png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
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子罕)
右即其所能而勉之

  愚谓无谄无骄是子贡之所能不受命而货殖者
是子贡之所失夫子以不受命之语儆之无谄无
骄必因是而后有得也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
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回也其庶乎屡空(先进)

卷五 第 50b 页 WYG0204-0647b.png
  右即其所能而称之

  愚谓颜渊子路子贡孟子皆为以理自守者然守
之近于自然者颜子也守之笃而其进未己者子
贡也守之固而自许其能者子路也守之严而不
免以已方人者孟子也是其所守者虽同而其气
象不同则如此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泰伯) 舜之饭糗茹
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
卷五 第 51a 页 WYG0204-0647c.png
若固有之(尽心下)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右即其心之所安而言之

  愚谓有天下不与者是不为外物所役若将终身
若固有之者是不为外物所迁饭疏食饮水乐在
其中者是不为外物所累安土敦仁圣之至也
又案孔子浑然天理故贫富不能动其心颜子能
克己复礼故不以贫富动其心此孔颜之所以分
卷五 第 51b 页 WYG0204-0647d.png


  困穷患难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 文不在兹乎天之将
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
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右圣人知天之智

  愚谓二章之旨一以道自任一以德自任圣人于
此不待决之于天而后泰然特以晓当时从行者
卷五 第 52a 页 WYG0204-0648a.png
而安其心耳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右圣人安土之仁

  已上三章见孔子处困厄之道若孟子言无上下
之交则明孔子离困厄之由其如予何是知天之
智微服过宋是处物之义思患豫防正以顺乎天
也此所谓并行而不相悖也 又孔子两言其如
卷五 第 52b 页 WYG0204-0648b.png
予何一言其如命何饶子曰如命何是我之命在
天如予何是天之命在我在天者不可必在我者
可必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
(先进)

  右圣贤处物之义

  馀如孔子言杀身成仁孟子言舍生取义皆明处
忧患之道也朱子曰孔子之言是以仁决之孟子
卷五 第 53a 页 WYG0204-0648c.png
之言是以义决之盖仁人不以所恶伤所好之体
义士不以所贱易所贵之宜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
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
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卷五 第 53b 页 WYG0204-0648d.png
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告子下) 人
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
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尽心上)

  右以困穷患难为修省之几

  辞受取予

  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离娄
下)

  右正言取与之义

卷五 第 54a 页 WYG0204-0649a.png
  愚案舍生取义一章自一箪食以下可与此章互
相发明此欲人于取与之际审夫义理之中彼欲
人于辞受之际存其本心之正

  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尽心下)

  右专论观人之法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
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
卷五 第 54b 页 WYG0204-0649b.png
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
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雍也) 颜渊死颜路请
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
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
可徒行也(先进)

  右因用财而见处物之义

  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
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
卷五 第 55a 页 WYG0204-0649c.png
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
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
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
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公孙丑下) 士之不
托诸侯何也孟子曰不敢也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
礼也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万章曰君馈之粟则受之
乎曰受之受之何义也曰君之于氓也固周之曰周之
卷五 第 55b 页 WYG0204-0649d.png
则受赐之则不受何也曰不敢也曰敢问其不敢何也
曰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无常职而赐于上
者以为不恭也曰君馈之则受之不识可常继乎曰缪
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子思不悦于卒也摽使
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后知
君之犬马畜伋盖自是台无馈也悦贤不能举又不能
养也可谓悦贤乎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
养矣曰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继粟庖
卷五 第 56a 页 WYG0204-0650a.png
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已仆仆尔亟
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
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
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万章下) 孟子去齐
居休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曰非也于崇
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继而有师命
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 孟子致为臣而归王就
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
卷五 第 56b 页 WYG0204-0650b.png
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耳固
所愿也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
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盍为我言之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孟
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
受万是为欲富乎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己为政不用
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
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古之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
卷五 第 57a 页 WYG0204-0650c.png
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
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
贱丈夫始矣(并公孙丑下)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
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
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
以为泰乎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曰子不通功易事
以羡补不足则农有馀粟女有馀布子如通之则梓匠
轮舆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弟守先王
卷五 第 57b 页 WYG0204-0650d.png
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
而轻为仁义者哉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
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
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
曰否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滕文公下) 诗曰不素餐
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
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弟忠信不素餐兮
卷五 第 58a 页 WYG0204-0651a.png
孰大于是(尽心上)

  右因论辞受而见处物之义

  愚谓仕不受禄与不受万钟则义之中有见几之
智孟子之于齐宋薛子思之于鲁缪公则义之中
见交际之礼传食诸侯一章则言人之有功者我
当食其人主于食人者而言也不素餐兮一章则
言见食于人者必有功于人主于食人之食者而
言也是皆孟子自道之辞所以解门人之惑者如
卷五 第 58b 页 WYG0204-0651b.png
此万章问交际一章亦兼辞受之义与交际之礼
而言之而阙文疑义居多故不具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
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
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万章上)
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公冶长) 陈
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于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
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
卷五 第 59a 页 WYG0204-0651c.png
后耳有闻目有见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
巨擘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
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
筑与抑亦盗蹠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
亦盗蹠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屦
妻辟纑以易之也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
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
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于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
卷五 第 59b 页 WYG0204-0651d.png
生鹅者已频蹙曰恶用是鹢鹢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
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鹢鹢之肉也出而哇
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于陵
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
操者也(滕文公下) 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
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
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尽心上)

  右因论人而见处物之义

卷五 第 60a 页 WYG0204-0652a.png
  愚谓伊尹之一介不取与亦其义之合于圣人者
故孟子称之如此若微生之与害于直仲子之操
害于廉则皆不合于义者也是故夫子以微事断
之孟子以大节断之欲人以之为戒耳




卷五 第 60b 页 WYG0204-0652b.png



















  四书通旨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