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四书通證总目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a 页 WYG0203-063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

  四书通證总目     四书类

  大学章句或问通證一卷

  论语集注通證二卷

  孟子集注通證二卷

  中庸章句或问通證一卷

  (臣)等谨案四书通證六卷元张存中撰存中
字德庸新安人初胡炳文作四书通释义理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b 页 WYG0203-0637b.png
而略名物存中因排纂旧说成此书以附其
后故名曰四书通證炳文为之序称北方杜
缑山有语孟旁通平水薛寿之有四书引證
皆失之太繁且各有未完存中能删冗从简
去非取是又曰学者于余之通知四书用意
之深于通證知四书用事之审推之可谓至
矣今核其书凡引经数典字字必著所出而
夏曰瑚商曰琏承包氏之误者乃置此一条
四书通證总目 第 2a 页 WYG0203-0638a.png
不引礼记以證之盖不免有所回护不知朱
子之学在明圣道之正传区区训诂之间不
足为之累亦不必为之讳也又如三让引吴
越春秋泛及杂说而历代史事乃置正史而
引通鉴亦非根本之学然大概徵引详明于
人人习读不察者一一具标出处可省检阅
之烦于学者亦不为无补也乾隆四十三年
五月恭校上

四书通證总目 第 2b 页 WYG0203-0638b.png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四书通證总目 第 3a 页 WYG0203-0638c.png
  四书通證原序

  北方杜缑山有语孟旁通平水薛寿之有四书引證皆
失之太繁且其中各有未完处观者病焉今友人张德
庸精加雠校删冗而从简去非而从是又能完其所未
完者合而名之曰四书通證以附余通之后学者于余
之通知四书用意之深于通證知四书用事之审德庸
此书诚有补云泰定戊辰正月壬辰云峰老人胡炳文

四书通證总目 第 3b 页 WYG0203-0638d.png
















四书通證总目 第 4a 页 WYG0203-063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通證凡例

  一四书集注明理用事简明为尚至集成而理愈晦
矣云峰胡先生去其晦而取其明则理通矣今笺
义出而事益繁矣存中不揆僭越去其繁而从其
简则事亦通矣此二书之所以作也

  一旁通杜氏以朱张语孟为之今只證朱子所引事
者其馀皆不复出

四书通證总目 第 4b 页 WYG0203-0639b.png
  一引證薛氏所集与旁通同时如语孟所引者则一
而薛氏训诂太繁又引四书互證四书似此类皆
不复出

  一标题四书熊氏以旁通增益而已凡旁通未有者
今皆参考增附于此

  一四书笺义赵氏所辑与旁通标题相类而过于繁
冗如集注本自明白者不必引可也今亦参考增


四书通證总目 第 5a 页 WYG0203-0639c.png
  一凡四书通内已注释者此不复出如大学序王宫
有学及礼乐射御书数之类取熊氏标题及齐氏
六艺说已明白矣其馀详其所难知略其所易见
如旁通引證有遗缺者辄纪一二然所引经子史
集则一故不标系某人所纪虑其繁也

  一存中指摘先辈深惧不韪然不从简俾初学之士
夸多务靡玩物丧志至不为心身之求则无益矣
校之旁通诸书此三之一尔然犹自以为繁惟同
四书通證总目 第 5b 页 WYG0203-0639d.png
志之士是正幸甚














四书通證总目 第 6a 页 WYG0203-0640a.png
  四书通證

  群书总目

  周易     尚书

  毛诗     周礼

  仪礼     春秋

  大戴礼    礼记

  尔雅     左氏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四书通證总目 第 6b 页 WYG0203-0640b.png
  尚书大传   韩诗外传

  左传注疏   家语

  老子     列子

  庄子     楚辞

  荀子     贾谊论策

  淮南子    抱朴子

  扬子     史记

  春秋国语   吴越春秋

四书通證总目 第 7a 页 WYG0203-0640c.png
  战国策    两汉书

  魏志     蜀志

  南史     唐书

  帝王通历   资治通鉴

  世说     刘向说苑

  新序     博雅

  黄帝素问   杜少陵诗集

  韩昌黎文集  周濂溪文集

四书通證总目 第 7b 页 WYG0203-0640d.png
  邵康节文集   温公潜虚易

  近思录     正蒙书

  道学语录    宋齐丘化书

  阴阳金匮书   四书标题

  语孟旁通    四书引證

  四书笺义




四书通證总目 第 8a 页 WYG0203-064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学章句或问通證   元 张存中 撰

  章句序

  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
五教在宽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
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
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
四书通證总目 第 8b 页 WYG0203-0641b.png
率舞

  周礼地官司徒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
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
以佐王安扰邦国

  记诵词章之习

  礼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记问谓豫诵杂难杂说至讲时为学
者论之此或时师不心解或学者所未能问按近思录谢显道云尝录古人善行别作一册明道先生曰
是玩物丧志胡安国云谢先生初以记问为学自负该博对明道举史书成篇不遗一字明道曰贤却记
四书通證总目 第 9a 页 WYG0203-0641c.png
得许多可谓玩物丧志谢闻此语汗流浃背及看明道读史又却逐行看过谢甚不服后来省悟却将此
事作话头接引博学之士)

  虚无寂灭之教

  通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过焉(音烟)耆山得休
屠王祭天金人颜师古曰今佛像是其遗法也初帝
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蔡愔等之天竺求其道
得书及沙门以来其书大抵以虚无为宗贵慈悲不
杀以为人死不灭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
四书通證总目 第 9b 页 WYG0203-0641d.png
故所贵修鍊精神以至为佛

  传十章

  楚书楚语

  国语楚语王孙圉聘于晋(圉楚大夫也)定公飨之赵简子
鸣玉以相(赵鞅鸣其佩玉以相礼)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
在乎(珩佩玉之横者)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
尝为宝楚之为宝者曰观射父(言以贤为宝)能作训辞以
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0a 页 WYG0203-0642a.png
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
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说媚也)
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痛疾也)又有薮曰云梦连徒洲
金木竹箭之所生也(楚有云梦薮泽名也连属也徒洲洲名也)龟珠角齿
皮革羽毛所以备赋用以戒不虞者也(龟所以备吉凶珠所以禦
火灾角所以为弓齿所以为弭皮虎豹皮也所以为茵鞬革犀兕也所以为甲胄羽乌羽也所以为旌毛
氂牛尾也所以注竿首)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享献也)
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0b 页 WYG0203-0642b.png
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此楚
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圉闻国之
宝六而已明王圣人能议制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
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祭祀之玉)
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禦火灾则宝之(水精禦火灾)
金足以禦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
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哗嚣刺简子鸣玉以相也)

  事见檀弓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1a 页 WYG0203-0642c.png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平声)耳(献公杀其世子申生
重耳避难出奔是时在狄就吊之)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
恒于斯虽吾子严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
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严本作俨丧去声)以告舅犯(舅犯重耳
之舅狐偃也字子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
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欲反国求为后是利父死)而天下其
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说犹解也)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
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1b 页 WYG0203-0642d.png
(与音预)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
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他志谓私也)子显以致命于
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
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丧祭用冰者也

  礼丧大记君设大盘造冰焉大夫设夷盘造冰焉士
并瓦盘无冰设床袒笫有枕含一床袭一床迁尸于
堂又一床皆有枕席君大夫士一也(造犹纳也袒笫袒箦也谓无席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2a 页 WYG0203-0643a.png
如浴时床也礼自仲春之后尸既袭既小敛先纳冰盘中乃设床于其上不施席而迁尸焉秋凉而止士
不用冰以瓦为盘并以盛水耳)

  周礼天官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
如之祭祀共冰鉴宾客共冰(凌冰室也鉴如甀大口以盛冰置食物酒醴于
中以禦热气防变色失味也甀音缒今大瓦盆属)大丧共夷盘冰(郑氏曰夷之言尸也
实冰于盘中置之尸床之下所以寒尸尸之盘曰夷槃床曰夷床衾曰夷食移尸曰夷于堂皆依尸而为
言)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2b 页 WYG0203-0643b.png
  或问

  经一章

  其所以固其肌肤之会筋骸之束

  礼礼运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
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

  周子所谓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者

  太极图说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3a 页 WYG0203-0643c.png
穷焉

  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

  书舜典

  弊车羸马亦为人耳

  唐书循吏传贾敦颐(曹州人)贞观时数(音朔)历州刺史资
廉絜入朝常尽室行车一乘(去声)敝甚羸马绳羁(羸瘦羁鞅
以绳为之不用装饰昭其俭也)

  传二章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3b 页 WYG0203-0643d.png
  周武王践祚之初受师尚父丹书之戒退而于其几席
觞豆刀剑户牖莫不铭焉今其遗语尚幸颇见于礼书
大戴礼武王践祚篇武王践祚三日(践犹登也祚位也人君登宝位
谓之践祚也)召士大夫而问焉曰恶(平声)有藏之约而行之
万世可以为子孙常者乎皆曰未得闻也然后召师
尚父而问焉(尚父大公望吕氏详见孟子离娄上)曰黄帝颛帝之道可
得而见与(平声)师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齐(侧皆反下
同)矣王齐三日王端冕师尚父亦端冕奉书而入王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4a 页 WYG0203-0644a.png
东面而立尚父西面道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吉怠胜
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弗
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王闻书之言惕若恐
惧而为戒书于席四端为铭焉铭曰安乐必敬无行
可悔一反一侧亦不可不志殷监不远视尔所代
几铭曰皇皇惟敬口口生敬口生垢口戕口 鉴铭
曰见尔前虑尔后 盘铭曰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
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楹铭曰毋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4b 页 WYG0203-0644b.png
曰胡残其祸将然毋曰胡害其祸将大毋曰胡伤其
祸将长 杖铭曰于乎危亡于忿疐于乎失道于嗜
欲于乎相忘于富贵(于乎之于音乌) 带铭曰火灭修容慎
戒必共共(并音恭)则寿 屦铭曰慎之劳劳则富 觞
豆铭曰食自杖食自杖戒之骄骄则逸 户铭曰夫
名难得而易失无勤弗志而曰我知之乎无勤弗及
而曰我知之乎扰阻以泥之若风将至先摇摇虽有
圣人不能为谋 牖铭曰随天之时以地之财敬祀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5a 页 WYG0203-0644c.png
皇天敬以先时 剑铭曰带之以为服动必行德行
德则兴倍德则崩 弓铭曰屈申(与伸同)之义废之行
之无忘息过 矛铭曰造矛造矛少间弗忍终身之
羞余一人所闻以戒万世子孙

  传三章

  亦未必不为尾生白公之为也

  庄子盗蹠篇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尾生一本作微生与女子相期
约于桥梁之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又出抱朴子)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5b 页 WYG0203-0644d.png
左传哀公十六年楚太子建之遇谗也(楚平王太子名建费无极
为少师不得宠爱于太子故谗谮太子于平王)自城父奔宋(城父今襄城城父县故使太子
居之无极言于楚王曰建与伍奢将以方城之外叛自以为犹宋郑也王信之使城父司马奋扬杀太子
末至奋扬知大子冤故遣令去太子建弃城父而出奔宋)
又辟华氏之乱于郑(宋华氏向
氏为乱建辟而奔郑)郑人甚善之又适晋与晋人谋袭郑乃
求复焉郑人复之如初晋人使谍于子木(子木即太子建晋人
使谍伺之)请行而期焉子木暴虐于其私邑邑人诉之郑
人省之得晋谍焉遂杀子木其子曰胜在吴子西欲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6a 页 WYG0203-0645a.png
召之(楚令尹子西即公子申)(音摄)公曰(即叶公子高沈诸梁也)吾闻胜也
诈而乱无乃害乎子西曰吾闻胜也信而勇不为不
利舍诸边竟(音境)使卫藩焉叶公曰周仁之谓信率义
之谓勇吾闻胜也好复言(言之所许必欲复行之不顾道理)而求死
士殆有私乎复言非信也期死非勇也子必悔之弗
从召之使处吴竟为白公(白楚邑楚邑宰皆僭称公)请伐郑子西
曰楚未节也(言楚国新复政今犹未得节制)不然吾不忘也他日又
请许之未起师晋人伐郑楚救之与之盟胜曰郑人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6b 页 WYG0203-0645b.png
在此雠不远矣胜自厉剑子期之子平见之曰王孙
何自厉也曰胜以直闻不告女(音汝)庸为直乎将以杀
尔父平以告子西子西曰胜如卵余翼而长之楚国
(且楚国用士之次第)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胜闻之曰令
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子西不悛胜谓石乞(石乞胜之徒党)
曰王与二卿士皆五百人当之则可矣乞曰不可得
也曰(白公曰)市南有熊宜僚者若得之可以当五百人
矣乃从白公而见之与之言说告之故辞承之以剑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7a 页 WYG0203-0645c.png
不动胜曰不为(去声)利谄不为威惕不泄人言以求媚
者去之吴人伐慎白公败之请以战备献(白公请以与吴战之
所得铠仗兵器皆出而献之欲因以作乱)许之遂作乱秋七月杀子西子
期于朝而劫惠王

  传五章

  所谓思曰睿睿作圣董子所谓彊勉学问则闻见博而
智益明

  书洪范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7b 页 WYG0203-0645d.png
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
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思而作睿则无所不通而成圣)

  西汉董仲舒传(广川人也)仲舒以贤良对策曰彊(上声)勉学
问则闻见博而智益明彊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
功此皆可使还至而立有效者也

  文言所谓学聚问辨

  易乾卦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
(学聚问辨进德事也宽居仁行居业事也)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8a 页 WYG0203-0646a.png
  刘子所谓天地之中(刘子周顷王季子定王弟)

  左传成公十三年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伐秦(刘成食采
之邑名康肃皆谥)成子受脤(市轸反)于社(成子即成肃公脤宜社之肉也盛以脤器
故曰脤)不敬刘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
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则法也)以定命也能
者养之以福不能者败以取祸

  程子所谓天然自有之中

  近思录伊川曰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8b 页 WYG0203-0646b.png
洒扫应对是其然也必有所以然杨子拔一毛不为
墨子又摩顶放踵为之此皆是不得中至如子莫执
中欲执此二者之中不知怎么执得识得则事事物
物上皆天然有个中在那上不待人安排也安排着
则不中矣

  张子所谓万物之一原

  正蒙书诚明篇性者万物之一原非有我之得私也
惟大人为能尽其道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9a 页 WYG0203-0646c.png
  邵子所谓道之形体者

  文集性者道之形体也道妙而无形性则仁义礼智
具而体著矣

  欲藏形匿景

  庄子渔父篇人有畏影恶(去声)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
(音朔)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
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
亦甚矣

四书通證总目 第 19b 页 WYG0203-0646d.png
  速贫速朽之论(详见滕文公上)

  乐毅所谓慊于志

  史记列传乐毅遗燕惠王书略曰(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将后为灵寿人)
自五伯已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慊于志

  汉书所谓嗛栗姬

  西汉外戚传景帝立齐栗姬男为太子而王夫人男
为胶东王长公主嫖有女欲与太子为妃栗姬妒而
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得贵幸栗姬日怨谢长
四书通證总目 第 20a 页 WYG0203-0647a.png
公主不许长公主欲与王夫人王夫人许之会薄皇
后废长公主日谮栗姬短景帝尝属诸姬子曰吾百
岁后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心衔之而
未发也长公主日誉王夫人男之美帝亦自贤之又
耳曩者梦日符计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嗛栗姬又阴
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大行奏事文曰子以母
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号宜为皇后帝怒曰是乃所
当言耶遂案诛大行而废太子为临江王栗姬愈恚
四书通證总目 第 20b 页 WYG0203-0647b.png
(于避反)不得见以忧死卒立王夫人为皇后男为太子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唐杜少陵漫成诗

  传九章

  汉之光武亦贤君也一旦以无罪黜其妻(云云)

  后汉郅(音质)(音蕴)(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为太子侍讲再迁长沙太守)郭皇后废
(后光武之后也讳圣通真定橐人以宠衰数怀怨怼上怒建武十七年十月废为中山王太后立贵人阴
氏为皇后诏曰异常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恽乃言于帝曰臣闻夫妇
四书通證总目 第 21a 页 WYG0203-0647c.png
之好父不能得之于子况臣能得之于君乎是臣所
不敢言虽然愿陛下念其可否之计无令天下有议
社稷而已帝曰恽善恕已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
而轻天下也

  所谓絜之百围

  庄子人间世篇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
蔽牛絜之百围

  贾子所谓度长絜大

四书通證总目 第 21b 页 WYG0203-0647d.png
  过秦论(贾子名谊洛阳人汉文帝时官至博士)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
(音铎)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赵由之为守则易尉而为尉则陵守

  史记酷吏传周阳由者其父赵兼以淮南王舅(兼厉王母
弟也)父侯周阳故因姓周阳氏由以宗家任为郎(按与国家
有外戚因属比于宗室故曰宗家也)事孝文及景帝景帝时由为郡守
武帝即位吏治尚循谨甚然由居二千石中最为暴
酷骄恣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所居
四书通證总目 第 22a 页 WYG0203-0648a.png
郡必夷其豪为守视都尉如令为都尉必陵太守夺
之治与汲黯俱为忮司马安之文恶俱在二千石列
同车未尝敢均茵伏(均等也茵车伏凭轼也)由后为河东都尉
时与其守胜屠公争权相告言罪(胜屠即申屠也)胜屠公当
抵罪义不受刑自杀而由弃市自宁成周阳由之后
事益多民巧法大抵吏之治类多成由等矣

  传十章

  王肃事上而好人佞已

四书通證总目 第 22b 页 WYG0203-0648b.png
  魏志王肃传肃太和中拜散骑常侍(肃朗之子字子雍东海郡人)
史评曰刘实以为肃方事上而好下佞已此一反也

  洪范八政食货为先

  书洪范三八政一曰食(谓务农重谷之政也)二曰货(谓阜通货财之政)
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


  后世头会箕敛

  西汉陈馀传秦为乱政外内骚动百姓罢(音疲)敝头会
四书通證总目 第 23a 页 WYG0203-0648c.png
箕敛以供军费(秦法吏到民家计人头数出粟以箕敛之为军需之资)财匮力


  商纣以自焚而起钜桥鹿台之财

  史记纣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
税以实鹿台之财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
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
鬼神大最乐戏于沙丘(徐广曰最一作聚)以酒为池县肉为
林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周武王于
四书通證总目 第 23b 页 WYG0203-0648d.png
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曰纣兵
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
斩纣头县之白旗

  书武成乃反商政政由旧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
容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
悦服

  德宗以出走而丰琼林大盈之积

  唐书陆贽传(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事德宗官中书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兵部尚书谥
四书通證总目 第 24a 页 WYG0203-0649a.png
曰宣)始帝播迁府藏委弃(帝德宗也讳适代宗长子朱泚反帝出走在外)至是
天下贡奉稍至乃于行在夹庑署琼林大盈二库别
藏贡物贽諌以为琼林大盈于古无传今师旅方殷
疮痛呻吟之声未息遽以珍贡私别库恐群下有所
觖望(不满所望)请悉出以赐有功给军赏瑰怪纤丽无得
以供帝悟即撤其署

  公仪子拔园葵去织妇

  史记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休即公仪
四书通證总目 第 24b 页 WYG0203-0649b.png
子也)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食其菜曰茹谓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
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燔焚也)云欲令
农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雠售也)

  董子因有与之齿者去其角傅之翼者两其足之喻
西汉董仲舒传仲舒以贤良对策曰夫天亦有所分
(去声)予(上声)予之齿者去其角(言天生万物赋予有分定谓牛无上齿则有角其馀
无角者则有上齿)傅其翼者两其足(傅读曰附附著也言鸟不四足)是所受
大者不得取小也古之所予禄者不食于力不动于
四书通證总目 第 25a 页 WYG0203-0649c.png
(末谓工商之业也)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与天同意者也

  犹有用桑弘羊孔仅宇文融杨慎矜陈京裴延龄之徒
以败其国

  桑弘羊(洛阳贾人之子汉武帝时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管天下盐铁作平准之法令远方各以
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
贵即卖之贱则买之欲使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又请令吏得入粟补官及罪人赎罪于是赐爵左庶长
是时小旱上令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烹弘羊乃雨
后为御史大夫昭帝朝与燕王旦谋反坐诛并宗族悉诛之)

四书通證总目 第 25b 页 WYG0203-0649d.png
  孔仅(汉武帝朝为大农丞领盐铁事南阳大冶致生累千金后为大农令同桑弘羊稍置均输以通
货物白金稍贱民不宝用竟废之于是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
宇文融(京兆万年人隋平昌公㢸裔孙辨给多诈唐玄宗朝为富平主簿由监察御史陈便宜请
校天下籍取匿户羡田佐用度玄宗除为覆田劝农使钩检帐符得伪勋亡丁甚众擢兵部员外郎兼侍
御史括正州县丘亩招徕户口而分业之又兼租地安辑户口使于是诸道收没户八十万田亦称是岁
终羡钱数百万缗帝悦引拜御史中丞广置使额以侈上心百姓怨恐有司劾融交不逞作威福其息受
赇馈狼藉乃贬融平乐尉岁馀司农发融在汴州给隐官息钱巨万给事中冯绍烈深文推證诏流于嵓
州道广州惶恐而卒)

四书通證总目 第 26a 页 WYG0203-0650a.png
  杨慎矜(隋齐正暕曾孙唐玄宗朝为御史知杂事议输物有汗伤责州县偿所直转轻赍入京师
自此天下调发始烦后拔御史中丞以蓄谶纬妖言赐死)

  陈京(字庆复陈宜都王叔明五世孙事唐德宗帝讨李希烈财用阙京为给事中与户部侍郎赵赞
请税民屋架籍贾人赀力以率贷之内怨外忿后以事罢为秘书少监卒)

  裴延龄(河中河东人唐德宗朝为司农少卿领度支不善财计乃广钩距取宿奸老吏与谋以固
帝幸因建言左藏天下岁入不赀耗登不可校请列别舍以检盈虚于是以天下宿负八万缗析为负库
抽贯三百万缗为剩库样物三十万缗为季库帛以素出以色入者为月库帝皆可之然天下负皆穷人
偿入无期抽贯与给皆尽样物与帛固有籍又请以京兆苗钱市草千万俾民输诸苑延龄资苛刻又劫
四书通證总目 第 26b 页 WYG0203-0650b.png
于利专剥下附上肆骋谲怪时人侧目属疾卧第载度攴官物输之家无敢言死人语以相安惟帝悼不
已册赠太子太傅上柱国谥曰缪)











  大学章句或问通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