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孟子纂疏卷四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a 页 WYG0201-056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纂疏卷四     宋 赵顺孙 撰

  朱子集注

  公孙丑章句下

  凡十四章自第二章以下记孟子出处行实为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谓时日支干孤虚王相之属也(语录曰孤虚以方位言如俗言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b 页 WYG0201-0565d.png
向某方利某方不利之类王相指日时○辅氏曰时十二时也日十日也支十二支也干十干也孤虚星
也王相五气之盛衰也其法具于兵书所由来者远矣○蔡氏曰时四时也日日辰也史记注六甲孤虚
法甲子旬戌亥为孤辰巳为虚甲戌旬申酉为孤寅卯为虚甲申旬午未为孤子丑为虚甲午旬辰巳为
孤戌亥为虚甲辰旬寅卯为孤申酉为虚甲寅旬子丑为孤午未为虚王相如东方木王相于卯之类○
愚谓孤虚之法以一画为孤无画为虚二画为实以六十甲子日定东西南北四方然后知其孤虚实而
向背之即知吉凶矣)地利险阻城池之固也人和得民心之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a 页 WYG0201-0566a.png
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夫音扶)
三里七里城郭之小者郭外城环围也言四面攻围
旷日持久必有值天时之善者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
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革甲也(愚谓古者之甲以革为之故函人为攻皮之工后世始用金曰铠)粟谷也委
弃也言不得民心民不为守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b 页 WYG0201-0566b.png
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
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域界限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言不战则巳战则必胜(辅氏曰此帝王常胜之道而夫子所谓我战必克者皆为
是也)○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
孟子纂疏卷四 第 3a 页 WYG0201-0566c.png
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
而有疾不能造朝(章内朝音潮唯朝将之朝如字造七到反下同)

  王齐王也孟子本将朝王王不知而托疾以召孟子
故孟子亦以疾辞也(或问孟子本欲朝王矣王召之则辞而不往何也曰孟子于齐
实处宾师之位而未尝受禄盖非齐王之所得臣也其相见之节王就而见孟子则可孟子自往而见王
则不可王而召之则既失礼矣而其托疾者又不诚也则若之何而可往哉○语录曰问莫是以齐王
合托疾否曰未论齐王托疾看孟子之意只说他不合来召盖在他国时诸侯无越境之理只得以币来
聘故贤者受其币而往见之所谓答礼行义是也如见梁惠王是惠王先来聘之既至其国或为宾师有
孟子纂疏卷四 第 3b 页 WYG0201-0566d.png
事则王自来见或自往见王但召之则不可召之则有自尊之意故不往见也答陈代如不待其招而往
何哉此以往他国而言答万章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此以在其国而言○辅氏曰孟子本将朝王者
礼也王不知而托疾以召孟子故孟子亦以疾辞者义也于此可见孟子之心至公无私因事制宜如权
衡然物有重轻则权亦从而前却也)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
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东郭氏齐大夫家也昔者昨日也或者疑辞辞疾而
出吊与孔子不见孺悲取瑟而歌同意(辅氏曰孔子以疾辞孺悲
孟子纂疏卷四 第 4a 页 WYG0201-0567a.png
而不出见然又取瑟而歌使之知其非疾所以警教孺悲也孟子以疾辞齐王而不往朝然又出吊东郭
而使之知其非疾者亦所以警教齐王也此皆圣贤至诚应物而得乎时中之义也)

  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
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使
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要平声)

  孟仲子赵氏以为孟子之从昆弟学于孟子者也采
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谦辞也仲子权辞以对又使
人要孟子令勿归而造朝以实己言(辅氏曰仲子虽学于孟子然未
孟子纂疏卷四 第 4b 页 WYG0201-0567b.png
免于世俗之习慑于𫝑之尊而不知在己之有义眩于仪之多而不察其意之不诚故作此态是亦世俗
之常情也)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
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
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
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
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
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恶平声下同)

孟子纂疏卷四 第 5a 页 WYG0201-0567c.png
  景丑氏齐大夫家也景子景丑也恶叹辞也景丑所
言敬之小者也孟子所言敬之大者也(辅氏曰景丑之说擎跽曲
拳奔走承顺之敬世俗之所知故曰敬之小孟子所言陈善闭邪责难于君之敬圣贤之所行故曰敬之
大也○真氏曰景子但知闻命奔走为敬其君不知以尧舜之道告其君者乃敬之大者也仆𨽻之臣唯
唯承命外若敬其君然心实薄之曰是何足与言仁义此不敬之大者也齐人之敬君以猊孟子之敬君
以心)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
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夫音
孟子纂疏卷四 第 5b 页 WYG0201-0567d.png
扶下同)

  礼曰父命呼唯而不诺又曰君命召在官不俟屦在
外不俟车言孟子本欲朝王而闻命中止似与此礼
之意不同也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
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
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
孟子纂疏卷四 第 6a 页 WYG0201-0568a.png
一以慢其二哉(与平声慊口箪反长上声)

  慊恨也少也或作嗛字书以为口衔物也然则慊亦
但为心有所衔之义其为快为足为恨为少则因其
事而所衔有不同耳(大学或问曰孟子所谓慊于心乐毅所谓慊于志则以衔其快
与足之意而言者也孟子所谓吾何慊汉书所谓嗛栗姬则以衔其恨与少之意而言者也读者各随所
指而观之则并行而不悖矣)孟子言我之意非如景子之所言者
因引曾子之言而云夫此岂是不义而曾子肯以为
言是或别有一种道理也(辅氏曰道虽一本而其用则有万不同时异势殊则
孟子纂疏卷四 第 6b 页 WYG0201-0568b.png
圣人处之各自成一样礼经之说固是正理然曾子之说又或别是一般道理也)达通也盖
通天下之所尊有此三者曾子之说盖以德言之也
(辅氏曰自天下有达尊三以下则是孟子自说而集注所谓曾子之说盖以德言者特指吾仁吾义云耳)
齐王但有爵耳安得以此慢于齿德乎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
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乐音洛)

  大有为之君大有作为非常之君也程子曰古之人
所以必待人君致敬尽礼而后往者非欲自为尊大
孟子纂疏卷四 第 7a 页 WYG0201-0568c.png
也为是故耳(辅氏曰以为欲自尊大者世俗之见也不足与有为者君子之心也君子之所
为众人固不识者正谓此也)

  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
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先从受学师之也后以为臣任之也

  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
臣其所受教(好去声)

  丑类也尚过也所教谓听从于己可役使者也所受
孟子纂疏卷四 第 7b 页 WYG0201-0568d.png
教谓己之所从学者也

  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
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不为管仲孟子自谓也(辅氏曰孟子到此不得已而直言之不如是则公孙丑之
徒终不足以知此义也)范氏曰孟子之于齐处宾师之位非当
仕有官职者故其言如此(语录曰问宾师如何曰当时有所谓客卿者是也大
槩尊礼之而不居职任事)○此章见宾师不以趋走承顺为恭而
以责难陈善为敬人君不以崇高富贵为重而以贵
孟子纂疏卷四 第 8a 页 WYG0201-0569a.png
德尊士为贤则上下交而德业成矣(辅氏曰天地交而后万物遂上
下交而后德业成此自然之理也世衰道微君不能止于仁而惟知恃𫝑以骄夫臣臣不能止于敬而惟
知自屈以谄夫君上下之情捍格而不接德之与业涣散而无成天下日趋于大乱极败而世俗犹以孟
子为迂阔于事亦可悲矣)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
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
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
居一于此矣

孟子纂疏卷四 第 8b 页 WYG0201-0569b.png
  陈臻孟子弟子兼金好金也其价兼倍于常者一百
百镒也

  孟子曰皆是也

  皆适于义也(辅氏曰以事言则或受或不受固不一也以义言则受者
义所当受也不受者义所不当受也故曰皆适于义也陈臻只就事上较量孟子则以义为断制也)

  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
不受(赆除刃反)

  赆送行者之礼也

孟子纂疏卷四 第 9a 页 WYG0201-0569c.png
  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
(为兵之为去声)

  时人有欲害孟子者孟子设兵以戒备之薛君以金
馈孟子为兵备辞曰闻子之有戒心也

  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
而可以货取乎(焉于虔反)

  无远行戒心之事是未有所处也取犹致也○尹氏
曰言君子之辞受取予唯当于理而已(辅氏曰理体也义用也当
孟子纂疏卷四 第 9b 页 WYG0201-0569d.png
于理则是适于义也○问孟子但有辞有受有取初无予之事而尹氏并言辞受取予者何也曰学者玩
此章非特可以知辞受之义而亦可以知所予矣)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
失伍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去上声)

  平陆齐下邑也大夫邑宰也戟有枝兵也士战士也
伍行列也去之杀之也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
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0a 页 WYG0201-0570a.png
得为也(几上声)

  子之失伍言其失职犹士之失伍也距心大夫名对
言此乃王之失政使然非我所得专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
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
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为去声死与之与平声)

  牧之养之也牧牧地也刍草也孟子言若不得自专
何不致其事而去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0b 页 WYG0201-0570b.png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
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见音现为王之为去声)

  为都治邑也邑有先君之庙曰都(语录曰古之王者尝为都处便自有
庙如大王庙在岐文王庙在丰武王祭大王则于岐祭文王则于丰镐京却无二王之庙又如晋献公使
申生祭于曲沃武公虽自曲沃入晋而其先君之庙则乃在曲沃而不徙)孔大夫姓也为
王诵其语欲以风晓王也○陈氏曰孟子一言而齐
之君臣举知其罪固足以兴邦矣然而齐卒不得为
善国者岂非说而不绎从而不改故邪(陈氏名旸三山人○辅氏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1a 页 WYG0201-0570c.png
曰孟子一言而齐之君臣举知其罪者理明辞达长于譬喻而能感𤼵于人故也然齐之君臣虽知其罪
而终不能改绎者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盖元不曾有大底规模气轻则多率多率则凡事说过便休都
无那自讼自责之意如此则何缘会改)

  ○孟子谓蚳蛙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
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蚔音迟蛙乌花反为去声与平声)

  蚳蛙齐大夫也灵丘齐下邑似也言所为近似有理
可以言谓士师近王得以谏刑罚之不中者

  蚳蛙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1b 页 WYG0201-0570d.png
  致犹还也

  齐人曰所以为蚳蛙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为去
声)

  讥孟子道不行而不能去也

  公都子以告

  公都子孟子弟子也

  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
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2a 页 WYG0201-0571a.png
然有馀裕㦲

  官守以官为守者言责以言为责者绰绰宽猊裕宽
意也孟子居宾师之位未尝受禄故其进退之际宽
裕如此(辅氏曰在易晋之初六曰罔孚裕无咎程子曰夫子恐后人不达宽裕之意居位者废职
失守以为裕故特云初六裕则无咎者始进未受命当职任故也若有官守不信于上而失其职一日不
可居也由是观之凡始进未受命者苟上未见信犹可以宽裕自守况孟子处宾师之位又未尝受禄乎
宜其进退宽裕如此也一有官守言责则当自尽其职不可知此矣蚳蛙是有言责者孔距心是有官守
者蚳蛙闻孟子之言虽不自以为罪然遂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孔距心虽知其为罪却只说过了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2b 页 WYG0201-0571b.png
便休蛙之资质贤于距心多矣学者须当学蚳蛙则改过勇而进德当日新也)尹氏曰进退
久速当于理而已(辅氏曰尹氏之说与上章君子之辞受取予唯当于理而已同意言
孟子之辞受取予进退久速虽有不同然非有所爱憎适莫于其间也一当乎天理而已矣玩味其言可
𤼵深省尝谓圣贤之晓人常宽裕委曲而无迫切之意人见其如此也则曰圣贤之术也而不知圣贤初
无心也理当然耳故其所为无迹后世妄意圣人之所为而挟术以谏君故其迹露如魏徵望献陵之事
可见虽能济一时之事然怀是心以事君则不恭甚矣)

  ○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
王驩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盖古盍反见音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3a 页 WYG0201-0571c.png
现)

  盖齐下邑也王驩王嬖臣也辅行副使也反往而还
也行事使事也(辅氏曰使事谓吊祭之礼邦交之仪凡礼文制数皆是也)

  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反
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夫音
扶)

  王驩盖摄卿以行故曰齐卿夫既或治之言有司巳
治之矣孟子之待小人不恶而严如此(辅氏曰夫既或治之正答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3b 页 WYG0201-0571d.png
公孙丑未尝与之言行事一句也孟子言所谓使事有司既已治之而得其宜矣自不须更与王驩言也
只此句便见孟子之待小人不恶而严之意使有司不能治其事于礼仪制数有旷阙不齐整处而孟子
固不与驩言而正之则非所谓不恶矣今有司既已能治办其事而犹与之言则便有徇之之意而不可
谓之严矣然自常情观之则孟子之不与驩言不以为恶之而不欲与之言则以为易之而不足与之言
矣夫恶之而不欲与之言则隘易之而不足与之言则忽隘与忽孟子无是心也但言有司既已能治办
其事而不与之言则亦是顺理之事而其中自有不恶而严之意耳故愚尝谓君子之待小人有正己而
无屈意有容德而无过礼恶恶之心虽不能无然亦不为己甚之疾也)

  ○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充虞请曰前日不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4a 页 WYG0201-0572a.png
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
木若以美然

  孟子仕于齐丧母归葬于鲁嬴齐南邑充虞孟子弟
子尝董治作棺之事者也严急也木棺木也以已通
以美太美也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
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称去声)

  度厚薄尺寸也中古周公制礼时也(辅氏曰古者棺椁无度者想只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4b 页 WYG0201-0572b.png
是过于厚观十三卦丧葬取之大过可见至周公制礼时始为七寸之制也)椁称之与棺
相称也(辅氏曰谓棺七寸则椁亦七寸)欲其坚厚久远非特为人观
视之美而已(辅氏曰人子之丧亲所以为之棺椁者盖欲其坚厚以历久远而已非是欲为
人观视之美也盖必如此然后于人心为尽耳尽于人心此一句须当自体之若后世之厚葬却只是欲
为人观美之故也)

  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
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

  不得谓法制所不当得得之为有财言得之而又为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5a 页 WYG0201-0572c.png
有财也或曰为当作而(辅氏曰先儒多以七寸之棺自天子达于庶人与下文得
之为有财两句碍故解云所以不得者正谓无财之故耳集注不从者此盖孟子因而泛说葬礼如重累
之数墙翣之饰既有定制则不可得以为悦非独指棺椁言之也盖孟子自做两句分说下来得之为有
财又是总说必竟是两意或者又以为当作而则尤分晓为作而是字误也)

  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比必二反恔音效)
比犹为也化者死者也恔快也言为死者不使土近
其肌肤于人子之心岂不快然无所恨乎(辅氏曰谓厚其棺椁
者正为死者不欲使土近其肌肤耳惟如此则人子之心始以为快而无所慊恨也有所恨则是有所不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5b 页 WYG0201-0572d.png
快处则是其心有不尽也)

  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送终之礼所当得为而不自尽是为天下爱惜此物
而薄于吾亲也(辅氏曰如此则便是倒行逆施不顺理底于所厚者薄则无所不薄矣墨
子之葬以薄为道者即是此意)

  ○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
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
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6a 页 WYG0201-0573a.png
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伐与之与平声下伐与杀与同夫音扶)

  沈同齐臣以私问非王命也(辅氏曰沈同问燕可伐否耳固不问以齐伐燕
为如何也若是以王命来问孟子必当详告之不但曰可而已也)子哙子之事见前
篇诸侯土地人民受之天子传之先君私以与人则
与者受者皆有罪也(辅氏曰此谓不由其道妄取妄予如子哙子之之徒者由其道
则三圣之授受乃先天而天弗违之事不可以罪言矣)仕为官也士即从仕之
人也

  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沈同问燕可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6b 页 WYG0201-0573b.png
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
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
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
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天吏解见上篇言齐无道与燕无异如以燕伐燕也
史记亦谓孟子劝齐伐燕盖传闻此说之误(语录曰孟子居
齐许久伐燕之事必亲见之齐王乃无一语谋于孟子而孟子亦无一语谏之何也想得孟子亦必以伐
之为是但不意齐师之暴虐耳不然齐有一大事如此而齐王不相谋孟子岂可更居齐邪史记云邹人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7a 页 WYG0201-0573c.png
孟轲劝齐王伐燕云此汤武之举也想承此误然亦有不可晓者○又曰孟子言伐燕有四须合而观之
燕之父子君臣如此固有可伐之理然孟子不曾教齐不伐亦不曾教齐必伐但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
○杨氏曰燕固可伐矣故孟子曰可使齐王能诛其
君吊其民何不可之有乃杀其父兄虏其子弟而后
燕人畔之乃以是归咎孟子之言则误矣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齐破燕后二年燕人共立太子平为王

  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7b 页 WYG0201-0573d.png
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
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
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恶监皆平声)

  陈贾齐大夫也管叔名鲜武王弟周公兄也武王胜
商杀纣立纣子武庚而使管叔与弟蔡叔霍叔监其
国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管叔与武庚畔周公讨
而诛之(蔡氏曰周公摄政管叔于周公为兄尤所觊觎故流言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避位居东
后成王悟迎周公归叔惧遂与武庚叛成王命周公征讨而诛戮之)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8a 页 WYG0201-0574a.png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
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
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
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与平声)

  言周公乃管叔之弟管叔乃周公之兄然则周公不
知管叔之将畔而使之其过有所不免矣(语录曰周公当初也
看那兄弟不过本是怕武庚叛故遣管蔡霍叔去监他为其至亲可恃不知他反去与那武庚同作一党
○辅氏曰周公以亲之故不忍料其兄之恶而使之故不免有过是以孟子亦以为周公之过不亦宜乎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8b 页 WYG0201-0574b.png
不说周公为无过也)或曰周公之处管叔不如舜之处象何也
游氏曰象之恶己著而其志不过富贵而已故舜得
以是而全之若管叔之恶则未著而其志其才皆非
象比也周公讵忍逆探其兄之恶而弃之邪周公爱
兄宜无不尽者管叔之事圣人之不幸也舜诚信而
喜象周公诚信而任管叔此天理人伦之至其用心
一也(辅氏曰此是集注采程子游氏两说合而成之可谓曲尽人情矣舜与周公皆是处圣人之不
幸使其易地而处则皆然也此乃是以天理处人伦之极至处)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9a 页 WYG0201-0574c.png
  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
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
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更平声)

  顺犹遂也更改也辞辩也更之则无损于明故民仰
之顺而为之辞则其过愈深矣责贾不能勉其君以
迁善改过而教之以遂非文过也○林氏曰齐王
于孟子盖羞恶之心有不能自己者使其臣有能因
是心而将顺之则义不可胜用矣而陈贾鄙夫方且
孟子纂疏卷四 第 19b 页 WYG0201-0574d.png
为之曲为辩说而沮其迁善改过之心长其饰非拒
谏之恶故孟子深责之然此书记事散出而无先后
之次故其说必参考而后通若以第二篇十章十一
章置于前章之后此章之前则孟子之意不待论说
而自明矣(辅氏曰林氏说得齐王之心𤼵处与陈贾之意邪处孟子责陈贾之言深切处皆甚
分明有以启𤼵万世之为君臣者有能因是心而将顺之者则如孟子因齐王见牛不忍之心而引之
使保民者是也)

  ○孟子致为臣而归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0a 页 WYG0201-0575a.png
  孟子久于齐而道不行故去也

  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
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
耳固所愿也(朝音潮)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
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盍
为我言之(为去声)

  时子齐臣也中国当国之中也万钟榖禄之数也钟
量名受六斛四斗(愚案四豆为区区受斗六升四区为釜釜受六斗四升十釜为钟受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0b 页 WYG0201-0575b.png
六斛四斗)矜敬也式法也盍何不也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陈子即陈臻也

  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
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夫音扶恶平声)

  孟子既以道不行而去则其义不可以复留而时子
不知则又有难显言者(辅氏曰显言之则讦剔齐王之失而有戾于我固所愿之
言)故但言设使我欲富则我前日为卿尝辞十万之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1a 页 WYG0201-0575c.png
禄今乃受此万钟之馈是我虽欲富亦不为此也(辅氏曰谓
时子不知我之去乃为道之不行而于义不可不去耳今乃以是诱我设使我诚欲其富则前日方辞十
万之禄今日乃受万钟之馈则岂欲富者乎齐王时子之事是皆就人欲计较中来若孟子之意则道合
则从不可则去恶用是多端也哉)

  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已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
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
断焉(龙音垄)

  此孟子引季孙之语也季孙子叔疑不知何时人龙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1b 页 WYG0201-0575d.png
断冈垄之断而高也义见下文盖子叔疑者尝不用
而使其子弟为卿季孙讥其既不得于此而又欲求
得于彼如下文贱丈夫登龙断者之所为也孟子引
此以明道既不行复受其禄则无以异此矣(辅氏曰举季孙
所讥子叔疑之事以见我不敢效此之意辞禄而受馈虽多寡之不同毕竟是既不得于此而又求得于
彼也)

  古之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
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2a 页 WYG0201-0576a.png
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孟子释龙断之说如此治之谓治其争讼左右望者
欲得此而又取彼也罔谓罔罗取之也从而征之谓
人恶其专利故就征其税后世缘此遂征商人也(辅氏
曰文王关讥不征是三代之初皆如是也)○程子曰齐王所以处孟子者
未为不可孟子亦非不肯为国人矜式者但齐王
非欲尊孟子乃欲以利诱之故孟子拒而不受(辅氏曰程
子恐读书者不察误认孟子之意故辨明之)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2b 页 WYG0201-0576b.png
  ○孟子去齐宿于昼(昼如字或曰当作昼音𫉬下同)

  昼齐西南近邑也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为去声下同隐于靳反)
隐凭也客坐而言孟子不应而卧也

  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
敢见矣曰坐我明语子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
则不能安子思泄柳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
其身(齐侧皆反复扶又反语去声)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3a 页 WYG0201-0576c.png
  齐宿齐戒越宿也缪公尊礼子思常使人候伺道
达诚意于其侧乃能安而留之也(辅氏曰好贤之心切唯恐有不
当其意故其计必出于此也)泄柳鲁人申详子张之子也缪公
尊之不如子思然二子义不苟容非有贤者在其
君之左右维持调护之则亦不能安其身矣(或问二子
之贤其心固如是乎曰非谓二子之心为然也语其势则然耳若二子之心如此则与世之垢面污
行而事君侧便嬖之人者何以异乎○辅氏曰此李先生说也谓若谓二人必欲常有人誉已于君
侧乃能自安则是奸道也岂足为贤况泄柳尝闭门以避缪公岂既仕而若此乎盖二子直道以事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3b 页 WYG0201-0576d.png
君义不苟合非有贤者为之主持必不见容非欲人之誉己者是也泄柳申详无人乎缪公之
侧则不能安其身恐缪公不察己之诚也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恐子思弗察
己之诚也臣而惟恐君之弗察其诚则其合也难其行道也不易使其君唯恐己之弗察其诚
则其合也易其行道也不难缪公之待二子固不若子思矣然子思之与二子事皆其所自取
如形影之相似也德若子思则亦应有此若只及得泄柳申详则又只得如此耳下是则苟容以徇
君者也)

  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者乎长者绝子乎
(长上声)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4a 页 WYG0201-0577a.png
  长者孟子自称也言齐王不使子来而子自欲为王
留我是所以为我谋者不及缪公留子思之事而先
绝我也我之卧而不应岂为先绝子乎(辅氏曰孟子之自处不在
子思之下故意或人之为我谋不及缪公留子思之事也盖有欲为王留行者虽有爱贤之意而不知待
贤之礼故孟子告之如此)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
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
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语去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4b 页 WYG0201-0577b.png
声)

  尹士齐人也干求也泽恩泽也濡滞迟留也

  高子以告

  高子亦齐人孟子弟子也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
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夫音扶下同恶平声)

  见王欲以行道也今道不行故不得已而去非本欲
如此也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5a 页 WYG0201-0577c.png
  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
诸则必反予

  所改必指一事而言然今不可考矣(辅氏曰度孟子之于齐王必有
为之兆者王不能用故去之然孟子不言其事故不可考其所以不言者或是当时人自知之也)

  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
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
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杨氏曰齐王天资朴实如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5b 页 WYG0201-0577d.png
好勇好货好色好世俗之乐皆以直告而不隐于孟
子故足以为善若乃其心不然而谬为大言以欺人
是人终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何善之能为(辅氏曰齐宣王
资质大略与齐桓公汉高祖相似朴实不欺又与孟子问答不忍之心时亦有所𤼵明故孟子拳拳然以
为足用为善然终是志不足以帅气道不足以胜习故孟子不得已而去之)

  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
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悻形顶反见音现)

  悻悻怒意也穷尽也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6a 页 WYG0201-0578a.png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此章见圣贤行道济时汲汲之本心爱君泽民惓惓
之馀意(辅氏曰本心谓其初本欲如此也馀意则后来不得已之意耳详玩此两句便可见圣贤
之心千里见王王如用予岂特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此其行道济时汲汲之本心三宿出昼王庶几改
之予日望之此其爱君泽民惓惓之馀意)李氏曰于此见君子忧则违之
之情而荷蒉者所以为果也(语录曰孟子与荷蒉皆是忧则违之但荷蒉果
于去不若孟子之迟迟吾行盖得时行道者圣人之本心不遇而去者圣人之不得已此与孔子去鲁之
心同盖圣贤忧世济时之诚心非若荷蒉之果于去也)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6b 页 WYG0201-0578b.png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
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路问于路中问也豫悦也尤过也此二句实孔子之
言盖孟子尝称之以教人耳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彼前日此今日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閒必有名世者

  自尧舜至汤自汤至文武皆五百馀年而圣人出名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7a 页 WYG0201-0578c.png
世谓其人德业闻望可名于一世者为之辅佐若皋
陶稷契伊尹莱朱太公望散宜生之属

  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
则可矣

  周谓文武之间数谓五百年之期时谓乱极思治可
以有为之日于是而不得一有所为此孟子所以不
能无不豫也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7b 页 WYG0201-0578d.png
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夫音扶舍上声)

  言当此之时而使我不遇于齐是天未欲平治天下
也然天意未可知而其具又在我我何为不豫哉然
则孟子虽若有不豫然者而实未尝不豫也(辅氏曰自五百
年至则可矣观之则孟子不能无不豫然也自夫天未欲平治以下观之则孟子实未尝不豫也)盖
圣贤忧世之志乐天之诚有并行而不悖者于此见
矣(辅氏曰不能无不豫者忧世之心也所谓与民同患之仁也实未尝不豫者乐天之事也所谓与天
为一之诚也忧乐自常情观之则相反自圣贤言之则并行而不悖也即此章之事则可见矣)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8a 页 WYG0201-0579a.png
  ○孟子去齐居休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
休地名

  曰非也于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
崇亦地名孟子始见齐王必有所不合故有去志变
谓变其去志

  继而有师命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

  师命师旅之命也国既被兵难请去也(语录曰或谓师友之师非
师旅之师曰欲授孟子室乃孟子辞去时所谓于崇吾得见王则初见齐王时事以此考之则师旅为当)
孟子纂疏卷四 第 28b 页 WYG0201-0579b.png
○孔氏曰仕而受禄礼也不受齐禄义也义之所在
礼有时而变公孙丑欲以一端裁之不亦误乎(辅氏曰仕
受禄礼之常也孟子之不受齐禄礼之变也君子以义起礼故义之所在礼有时而变也盖礼则一定义
则权其礼之可否者也可则行否则变如此然后得乎时措之宜也公孙丑之学未能造此故欲以一端
裁之此其所以误也)





  孟子纂疏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