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a 页 WYG0719-023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三
  士之孝
   事君忠
 唐姚思廉隋时为代王侍读高祖定京师府僚皆奔亡
 独思廉侍王兵将升殿思廉厉声曰唐公起义兵本安
 王室若等不宜无礼于王众皆却布列阶下帝义之听
 扶王至顺阳阁泣辞去观者叹曰仁者有勇其此人乎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b 页 WYG0719-0231b.png
 俄受秦王府文学王讨徐圆朗尝语隋事慨然叹曰姚
 思廉蒙素刃以明大节古所难者时思廉在洛阳遣使
 遗物三百段致之曰景想义节故有是赠
   (臣/)按思廉太宗朝以藩邸旧恩凡政事得失许密
   以闻因尽展无讳太宗将幸九成宫思廉以为离
   宫游幸是秦皇汉武事非尧舜禹汤所为其在隋
   表父察遗言修梁陈二史及为著作时推究综括
   诸儒之言以卒父业可谓忠孝出于其性其奋然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a 页 WYG0719-0232a.png
  蒙素刃以伸大义者又非激于一时之意气为可
  知也
马周初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五年诏百官言
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馀事皆当世所切太
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
孝人也帝即召之未至道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
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使职称帝以
何得人赐帛三百疋周上疏臣每读前史见忠孝事未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b 页 WYG0719-0232b.png
尝不废卷长想思履其迹臣不幸早失父母犬马之养
已无所施事可为者惟忠义而已是以徒步二千里归
于陛下陛下不以臣愚擢臣不次窃自惟念无以论报
辄竭区区惟陛下所择
  (臣/)按周疏首言大安宫墙宇门阙方紫极为卑小
  太上皇虽志清俭爱惜人力陛下不敢违而四方
  观听者不足愿营雉堞门观务从高显称四方之
  望以昭大孝又言太上皇春秋高陛下宜朝夕视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3a 页 WYG0719-0232c.png
  膳今避暑九成宫去京三百里而远太上皇思感
  欲即见陛下何以能逮且太上皇留热处而陛下
  走凉处温凊之道有所未安又言圣人之化天下
  莫不以孝为本故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
  配天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孔子亦言吾不与祭如
  不祭自陛下践祚宗庙之享未尝亲事窃惟圣情
  以乘舆一出所费无艺故忍孝思以便百姓而一
  代史臣不书皇帝入庙何以贻厥孙谋示来叶耶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3b 页 WYG0719-0232d.png
  臣知大孝诚不在俎豆之间然圣人训人必以己
  先之示不忘本也凡周所敷奏动中事会而以辅
  翼圣孝为先常何曰客忠孝人也知人哉
狄仁杰初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
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
珠矣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
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
乃得去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谓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4a 页 WYG0719-0233a.png
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蔺仁基请代行仁基咨
美其谊时方与司李孝廉不平相语曰吾等可少愧矣
则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臣/)按武后攘窃神器仁杰蒙耻奋忠以权定谋卒
  复唐室功盖一时盖天下后世知其忠在于反周
  为唐而观过知仁之称斗南一人之目自其为参
  军时已少见其概也夫以孤云瞻怅则思其亲绝
  域请行欲代其友一致之性可以无所不通斯其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4b 页 WYG0719-0233b.png
  周旋女主之朝神人谅之矣取日虞渊洗光咸池
  固掌握中事尔
元结少不羁十七乃折节向学举进士擢上第复举制
科会天下乱沈浮人间国子司业苏源明见肃宗问天
下士荐结可用时史思明攻河阳帝将幸河东召结诣
京师问所欲言结自以始见轩陛拘忌讳恐言不能悉
情乃上时议三篇帝悦曰卿能破朕忧擢右金吾兵曹
参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募义士于唐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5a 页 WYG0719-0233c.png
邓汝蔡降剧贼五千瘗战死露胔于泌南名曰哀丘史
思明乱帝将亲征结言贼锐不可与争宜折以谋帝善
之因命发宛叶军挫贼南锋结屯泌阳守险全十有五
城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里行
结参来瑱府时有父母随子在军者结说瑱曰孝而仁
者可与言忠信而勇者可与全义讵有责其忠信义勇
而不劝之孝慈耶将士父母宜给以衣食则义有所存
矣瑱纳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5b 页 WYG0719-0233d.png
  (臣/)按结之议论方略足以制禦剧贼抚绥疲人杜
  甫谓得结辈数十人参错天下为方伯天下可少
  安(臣/)观结之所已试者惜乎犹未竟其用也时议
  三篇忠诚恳切感动人主出参戎幕坐贼全城丐
  养归樊自云漫浪久乃刺州微苏司业且不见轩
  陛天下士以浮沉人间老可胜数哉故人主莫大
  乎勤于求贤而大臣莫先于以人事君也
独孤及儿时读孝经父试之曰儿志何语对曰立身行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6a 页 WYG0719-0234a.png
道扬名于后世宗党奇之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
尉辟李恒府掌书记代宗以左拾遗召既至上疏陈政
  (臣/)按及所上疏忠愤切直有裨时政其他文亦彰
  明善恶长于议论治行历濠舒二州终常州盖其
  甫被召而疏陈得失乃曰陛下有容下之名无听
  谏之实遂使谏者稍稍自钳口饱食相招为禄仕
  此忠鲠之人所以窃叹而臣亦耻之自非其志于
  立身扬名不肯出此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6b 页 WYG0719-0234b.png
吴武陵元和初擢进士第淮西吴少阳闻其才遣客郑
平邀之将待以宾友武陵不答俄而少阳子元济叛武
陵遗以书自称东吴王孙曰夫势有必不得事有必不
疑徒取暴逆之名而珍物败俗一日破亡平生亲爱连
颈就戮不可谓仁支属繁衍因缘磨灭先魂伤馁不可
谓孝数百里之内拘若槛阱常疑死于左右手低徊姑
息不可谓明元济得书不悟
  (臣/)按武陵一书生驰辞以遏横逆之冲其剖析顺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7a 页 WYG0719-0234c.png
  逆利害去就之间何其切也元济虽昏迷不悟固
  已褫其魄而丧其气矣淮西之平固将相大臣之
  力彼武陵之片言亦足以伸君臣之义于天地间
  也
魏谟徵五世孙擢进士第文宗读贞观政要思徵贤诏
访其后同州刺史杨汝士荐为右拾遗谟姿宇魁秀奇
异以邕管经略使董昌龄诬其参军方厚贬淑州司户
俄徙峡州刺史谟谏曰王者赦有罪惟故无赦比昌龄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7b 页 WYG0719-0234d.png
专杀不辜事迹暴章狱穷罪得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
法今又授刺史复使治人紊宪章乖至治不见其可有
诏改洪州别驾宗室李孝本坐李训事诛死其二女没
入官谟上言陛下即位不悦声色于今十年未始采择
数月以来稍留意声伎今又取孝本女纳之后宫不避
宗姓大兴物论臣窃惜之帝即出孝本女诏曰乃祖在
贞观时指事直言无所避每览国史朕与嘉之谟为拾
遗屡有献纳虽居位日浅朕何爱一官增直臣之气其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8a 页 WYG0719-0235a.png
以谟为右补阙
  (臣/)按谟官至宰相先后谏争非一事其议事谠切
  无所回畏其忠无忝乃祖者也此二事在其始授
  拾遗之时刚正敢言之气知其始终不可屈挠者
  矣彼专杀无辜罪不可原渔取声妓君德之累所
  持者诚得大体又非弹射细故以邀忠直之名也
  唐书赞曰谟之议论挺挺有祖风烈诗所谓是以
  似之者欤谟惟念祖故能事君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8b 页 WYG0719-0235b.png
宋张齐贤孤贫力学有远志太祖西幸齐贤以布衣献
策马前条陈十事曰下并汾曰富民曰封建曰敦孝曰
举贤曰大学曰籍田曰选良吏曰慎刑曰惩奸内四说
称旨齐贤坚执以为皆善上怒命武士拽出之及还语
太宗曰我幸西都唯得一张齐贤耳我不欲爵之以官
异时可使辅汝为相也太宗擢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
衡州时州鞫劫盗论皆死齐贤至治其失入者五人自
荆渚至桂州水递夫数千户困于邮役衣食多不给论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9a 页 WYG0719-0235c.png
奏减其半
  (臣/)按齐贤四践两府九居八座以司空致仕其名
  位事业亦如其少所自期负矣其俛首一第出而
  佐州抑何留心民隐不懈于位也夫有贵仕必不
  卑小官有大学必不遗细务也其度量然哉
吴育少奇颖博学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自秦悼王
葬汝后子孙从葬皆出宦官典护岁时上冢者往来呼
索扰州县育在襄城请凡官所须具成数毋容使者妄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9b 页 WYG0719-0235d.png
索羊豕悉出大官由是民省供费殆半宦官过者衔之
或中夜叩县门索牛驾车育拒不应异时宗子所过纵
鹰犬大暴民田入襄城境辄相戒无敢纵者
  (臣/)按史育性明果所至作教条简疏易行而不可
  犯遇事不妄发发即人不能挠辩论明白使人听
  之不疑观襄城之政其信然哉必能终始如一也
  育在二府其父待问以列卿奉朝请育不自安请
  罢去不听及出帅永兴时待问尚无恙肩舆迎侍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0a 页 WYG0719-0236a.png
  时人荣之其既贵而禄逮养使人有愿然幸哉之
  慕亦可云孝也
俞献卿调昭州军事推官会宜州陈进乱象州守不任
事转运使檄献卿往佐之及至守谋弃城献卿曰临难
苟免可乎贼至尚当力击不胜有死而已奈何弃去初
昭州积缗钱钜万献卿尽用平籴至积谷数万及是大
兵至赖以馈军
  (臣/)按献卿非独有吏干方略也其谏救象州守不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0b 页 WYG0719-0236b.png
  使弃城逃死曰临难苟免可乎置守令诚皆若是
  是何足忧贼之攻剽城邑而吏望风遁哉献卿非
  独自为忠又教人忠也可尚也史称献卿立朝微
  卓荦大节臣以为卓荦大节固已见于此
张述举进士调咸阳县主簿改大理寺丞迁太常博士
皇祐中仁宗未有嗣述上书曰生民之命系于宗庙社
稷而继嗣为之本匹夫有百金之产犹能定谋托后事
出于素况有天下者哉陛下承三圣之业傅之千万年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1a 页 WYG0719-0236c.png
斯为孝矣宗庙社稷未有托焉此臣所以夙夜彷徨而
为陛下忧也谓宜慎择宗亲才而贤者异其礼秩试以
职务俾内外知圣心有所属则天下大幸述前后七上
疏最后语尤激仁宗终不以为罪
 史氏曰人臣之职当奋不顾身而庸人怯夫于国事
 则喑噎而不言如张述者其亦忠且果矣
  (臣/)按继统傅重国之事固莫大乎此人主之孝亦
  莫大乎此也述能勉其君以孝亦自尽以忠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1b 页 WYG0719-0236d.png
王济雍熙中上书自陈死事之孤得试学士院补龙溪
主簿时调福建输鹤翎鹤非常有物有司督责急一羽
至直数百钱民甚苦之济谕民取鹅翎代输仍驿奏其
事因诏旁郡悉如济所陈县有陂塘数百顷为乡豪干
其利会岁旱济悉导之分溉民田汀州以银冶搆讼十
年不决逮系数百人转运使使济鞫之才七日情得止
坐数人再调胙城尉徙临河主簿转运使王嗣宗被诏
举法官以济名闻通判镇州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2a 页 WYG0719-0237a.png
下济未尝挠屈戍卒颇恣暴不法夜或焚民舍为盗一
夕报有火济部壮士数十潜往侦伺果得数辈并所盗
物即斩之驰奏其事太宗大悦都挍孙进使酒无赖殴
折人齿济不俟奏杖脊送阙下由是军士畏肃
  (臣/)按史称济议论挺特无所畏避盖自其拜监察
  御史上书言事以至于遗奏犹以进贤退谀佞罢
  土木不急之费为言诚不愧于斯称也济方少时
  其伏棺号恸恨不能杀贼以报父仇者其忠孝出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2b 页 WYG0719-0237b.png
  于性哉其佐州县为不挠于守令豪贵而得行其
  志非夫士之果者不能也
李肃之通判澶州契丹泛使将过郡而楼堞圯坏肃之
谓郡守曰吾州为景德破敌之地当示雄彊今保障若
是且奈何遂鸠工搆城屋千间已而中贵人衔命来视
规置一新惊赏嗟异闻之朝擢知德州
  (臣/)按肃之仁宗时相迪之犹子也一门忠孝天语
  褒称荣矣哉其规置澶州楼堞易坏为成雄彊声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3a 页 WYG0719-0237c.png
  实此亦非人意计所不及特郡守之忠不逮肃之
  姑缓置之耳弟承之为明州司法参军郡守任情
  骫法人莫敢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守怒曰曹掾
  敢如是耶承之曰事始至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
  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守惮其言史称肃之诲道
  承之能自树立又可谓友恭也已
韩琦举进士名在第二授将作监通判淄州入直集贤
院监左藏库时方贵高科多径去为显职琦独滞筦库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3b 页 WYG0719-0237d.png
众以为非宜琦处之自若禁中需金帛皆内臣直批旨
取之无印可验琦请复旧制置傅宣合同司以相防察
又每纲运至必俟内臣监涖始得受往往数日不至暴
露庑下衙校以为病琦奏罢之
  (臣/)按琦相三朝立二帝有宋社稷之臣科名甚高
  乃滞卑琐在筦库则言筦库此孔子之为委吏乘
  田亦必称其职者也夫忠臣之事君也惟其所使
  岂徒以处之自若而人服其量哉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4a 页 WYG0719-0238a.png
范纯仁擢进士第调知武进县以远亲不赴易长葛又
不往父仲淹曰汝昔日以远为言今近矣复何辞纯仁
曰岂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耶仲淹没始出仕以著
作佐郎知襄城县兄有心疾奉之如父药膳居服皆躬
亲时节之贾昌朝守北都请参幕府以兄辞宋庠荐试
馆职谢曰辇毂之下非兄养疾地也卒不就襄城民不
蚕织劝使植桑有罪而情轻者视所植多寡除其罚民
益赖慕后呼为者作林再知襄邑县县有牧地卫士牧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4b 页 WYG0719-0238b.png
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
曰天子宿卫令敢尔耶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
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
之且听牧地隶县时旱久不雨纯仁集境内贾舟谕之
曰民将无食尔所贩五榖贮之佛寺候食阙时吾为籴
之众贾从命所蓄十数万斛至春诸县皆饥独境内民
不知也
  (臣/)按纯仁之葬也御书碑额云世济忠直其遗表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5a 页 WYG0719-0238c.png
  云盖尝先天下而忧期不负圣人之学此先臣所
  以教子而微臣资以事君臣观其以父兄之养故
  不苟于禄位而襄城襄邑之治行则立朝之大节
  始基之矣盖自布衣以至宰相率此资父事君之
  心也
赵抃为武安军节度推官人有赦前伪造印更赦而用
者法吏当以死抃曰赦前不用赦后不造不当死谳而
生之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濠守给士卒廪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5b 页 WYG0719-0238d.png
不如法声欲变守惧日未入辄闭门不出转运使檄抃
摄治之抃至从容如平时州以无事
唐介擢第武陵尉调平江令民李氏赀而吝吏有求不
厌诬为杀人祭鬼岳守捕其家楚掠不肯承更属介讯
之无他验守怒白于朝遣御史方偕徙狱别鞫之其䆒
与介同守以下得罪偕受赏介未尝自言知沈丘当辽
使往来道驿吏以破家为苦介坐驿门令曰非法所应
给一切勿与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皆帖服以去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6a 页 WYG0719-0239a.png
  (臣/)按抃介皆刚正大臣名位显赫然其能声已著
  于为小吏之日也故夫为士碌碌而后致于卿大
  夫之地能卓然自立者少矣
沈起知海门县县负海地卑间岁海潮至冒民田舍民
徙以避弃其业起为筑堤百里引江水灌溉其中田益
辟民相率以归至立祠
  (臣/)按起能兴其县之利为天子抚循百姓忠之属
  也本以父疾弃官被劾顾得迁用宜其资以事君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6b 页 WYG0719-0239b.png
  者欤
邓肃少警敏能文李纲见而奇之相倡和为忘年交入
大学所与游皆天下名士时东南贡花石纲肃作诗十
一章言守令搜求扰民用事者见之屏出学钦宗嗣召
对便殿补承务郎授鸿胪主簿金人犯阙肃被命诣敌
营留五十日而还张邦昌僭位肃义不屈奔赴南京
  (臣/)按史称朱弁张邵洪皓奉使全节高宗亦谓皓
  苏武不能过然三人者皆假大官以行而肃被命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7a 页 WYG0719-0239c.png
  不过寺簿而已孔子称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
  士矣肃也有焉
虞允文通判彭州权知黎州渠州秦桧当国蜀士多屏
弃桧死高宗欲收用之中书舍人赵达首荐允文召对
谓人君必畏天必法祖宗又论士风之弊以文章进必
抑其轻浮以言语进必黜其巧伪以政事进必去其苛
刻庶可任重致远且极论四川财赋科敛之弊上嘉纳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7b 页 WYG0719-0239d.png
  (臣/)按允文出入将相忠勤无二采石之功转危为
  安要其任重致远之器早见于召对数语史著其
  笃孝其资以事君大本立矣
李焘甫弱冠著反正议十四篇皆救时大务擢第知双
流县仕族张氏子居丧而争产焘曰若忍坠先训乎盍
归思之三日复来迄悔艾无讼又有不白其母而鬻产
者焘置之理豪强敛迹
  (臣/)按焘之在双流盖以教孝为先务者也焘耻为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8a 页 WYG0719-0240a.png
  王氏学著长篇一书其他著述甚众反正议十四
  篇出于弱冠之笔岂非霜松雪柏之姿其始固已
  异于凡卉者耶
李衡知溧阳县专以诚意化民民莫不敬夏秋二税以
期日榜县门乡无吏迹而输送先他邑办因任历四年
狱户未尝系一重囚隆兴二年金犯淮堧人相惊曰寇
深矣官沿江者多送其孥衡独自浙右移家入县民心
大安盗猬起旁境而溧阳靖宴自如帅汪澈转运使韩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8b 页 WYG0719-0240b.png
元吉等列上治状诏进一秩
  (臣/)按衡家学渊源本于程子其曰与其进而负于
  君孰若退而合其道其朴忠盖由学刀也登第授
  吴江主簿有部使者怙势作威侵刻下民衡不忍
  以敲扑迎合投劾去官溧阳之政信于民寇果至
  自足与守故人且送孥而已独移家也民心已安
  境内无盗职斯之故夫为吏其平时非有德泽下
  究于民而临事又不能以身任之鲜不败矣声实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9a 页 WYG0719-0240c.png
  既丧于卑微而欲收桑榆于贵显之日又曷有是
  理哉
孔宗旦为邕州司户参军侬智高未反时州有白气出
庭中江水溢宗旦以为兵象度智高必反以书告知州
陈珙珙不听后智高破横州即载其亲往桂州曰吾有
官不得去无为俱死也既而州破被执贼欲任以事宗
旦叱贼且大骂遂被害
  (臣/)按曾巩与孙司封书云凡宗旦之于珙以书告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19b 页 WYG0719-0240d.png
  者七以口告者至不可胜数当其初使宗旦言不
  废则邕之祸必不发发而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
  独有一善固不可以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使
  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
  赏况陈珙以下皆覆其家而宗旦独以其亲遁则
  其有先知之效可知若宗旦者全亲以成孝授命
  以成忠两得之矣
程颢举进士调上元主簿民有借兄宅居者发地得瘗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0a 页 WYG0719-0241a.png
钱兄之子诉曰父所藏颢问几何年曰四十年彼借居
者几何曰二十年矣遣吏取十千视之谓诉者曰今官
所铸钱不五六年即遍天下此皆未藏前数十年所铸
何也其人不能答茅山有地产龙如蜥蜴而五色祥符
中尝取二龙入都半途失其一中使云飞空而逝民俗
严奉不懈颢捕而脯之为晋城令富人张氏父死且有
老叟踵门曰我汝父也子惊疑莫测相与诣县叟曰身
为医远出治疾而妻生子贫不能养以与张颢质其验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0b 页 WYG0719-0241b.png
取怀中一书进其所记曰某年某月抱儿与张三翁家
颢问张是时才四十岁安得有翁称叟骇谢民税粟多
移近边载往则道远就籴则价高颢择富而可任者预
使贮粟以待费大省民以事至县者必告以孝悌忠信
入所以事其父兄出所以事其长上度乡村远近为五
保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恤而奸伪无所容凡孤煢残
废者责之亲戚乡党使无失所行旅出于其途者疾病
皆有所养时亲至召父老与之语儿童所读书亲为正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1a 页 WYG0719-0241c.png
句读教者不善则为易置择子弟之秀者聚而教之乡
民为社会为立科条旌别善恶使有劝有耻在县三岁
民爱之如父母
  (臣/)按颢遇事优为其为政盖以真儒而出善治也
  其教人自洒扫应对至于穷理尽性循循有序常
  病世之学者因其高明自谓之穷神知化而不足
  以开物成务此大学之道所以自格物致知而治
  国平天下者也以吕公著荐为太子中允监察御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1b 页 WYG0719-0241d.png
  史里行未得行其道也臣独以为颢有父母之爱
  于其县之人其为吾君致其抚循之意以尽司牧
  者之所得为者圣贤固未尝以秩卑禄薄而少或
  不尽心于是也
张载为祁州司法参军云岩令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
每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
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及告所以训戒子弟之意
熙宁初吕公著言其有古学神宗方一新百度思得才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2a 页 WYG0719-0242a.png
哲士谋之召见问治道对曰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
也帝悦
  (臣/)按载平生之精蕴在西铭一书以西铭之理举
  而措之则参军县令虽小官岂无所可施其尊高
  年慈孤幼民胞物与之度量乎使事君者率是心
  其必能与人为善矣载弟戬常为阌乡主簿知金
  堂县诚心爱人养老慈幼与云岩之政相似盖以
  兄为师法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2b 页 WYG0719-0242b.png
刘子翚通判兴化寇杨就犯闽境子翚与郡将张当画
计备禦如素服戎事者贼不敢犯
  (臣/)按刘子翚官无贵仕年仅中寿然其制行孝友
  君子也未服戎事而备禦画策如素习之者由其
  忠诚所著自能暗合者矣子翚尝以易不远复之
  义告朱熹盖其见道最早云
陆九龄登第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未
上会湖南茶寇剽庐陵声摇旁郡旧有义社以备寇郡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3a 页 WYG0719-0242c.png
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九龄曰文事武备一
也古者有征讨公卿即为将帅比闾之长则伍两之率
也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遂领其事调度屯
禦有法寇虽不至郡县倚以为重及至兴国地滨大江
俗俭啬而鲜知学九龄不以职閒自佚益严规矩肃衣
冠如临大众劝绥引翼士类兴起
  (臣/)按九龄以继母忧去兴国服除调全州教授未
  得上官卒盖以士终也于其主义社见不辞难避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3b 页 WYG0719-0242d.png
  患之美焉而兴国之士且服其教也士死曰不禄
  其九龄之谓乎
徐积楚州山阳人孝行出于天禀中年有聩疾而四方
事无不知客从南越来积与论岭表山川险易镇戍疏
密口诵手画若数一二客叹曰不出户而知天下徐公
是也元祐初近臣言积事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
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
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乃以扬州司法参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4a 页 WYG0719-0243a.png
军为楚州教授每升堂训诸生曰诸君欲为君子而劳
己之力费己之财如此而不为君子犹之可也不劳己
之力不费己之财何不为君子乡人贱之父母恶之如
此而不为可也乡人荣之父母欲之何不为君子闻者
敛衽敬听居数岁使者又交荐之转和州防禦推官改
宣德郎监中岳庙卒赐谥节孝
  (臣/)按积在卓行傅然其不出户而知天下盖非无
  志于四方者升堂之训教人以为君子其言有味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4b 页 WYG0719-0243b.png
  哉夫官为教授斯其称职效忠岂复有大于教人
  为君子者其于岭表之山川险易镇戍疏密尚能
  历历言之所资乎敬以事君者其才又未可测也
  当时之知积者盖浅矣
吴渊幼端重寡言苦志力学嘉定七年举进士调建德
县主簿丞相史弥远馆留之语竟日大悦谓渊曰君国
器也今开化新置尉即日可上欲以此处君渊对曰甫
得一官何敢躁进况家有严君所当禀命弥远为之改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5a 页 WYG0719-0243c.png
容不复强至官就辟令江东九郡之冤讼于诸使者皆
乞送渊改差浙东置制使干办公事丁父忧诏以前职
起复力辞弗许再辞且贻书政府曰人道莫大于事亲
事亲莫大于送死苟冒哀求荣则平生大节已扫地矣
他日何以事君时丞相史嵩之起复或曰得无碍时宰
乎渊弗顾诏从之
  (臣/)按史论渊才具优长而严酷累累然其始何以
  能平反九郡之冤讼也亦岂以严酷胜任乎其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5b 页 WYG0719-0243d.png
  亲也生必禀命死则致哀诚哉其大节固在于此
  事君庶乎其可也
元廉希宪幼魁伟举止异凡儿九岁家奴四人盗五马
盗逃去既获时于法当死父怒将付有司希宪泣谏止
之俱得免死又尝侍母居中山有二奴醉出恶语希宪
曰是以我为幼也即送系府狱杖之皆奇其有识世祖
为皇弟希宪年十九得入侍见其容止议论恩宠殊绝
希宪笃好经史手不释卷一日方读孟子闻召急怀以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6a 页 WYG0719-0244a.png
进世祖问其说遂以性善义利仁暴之旨为对世祖嘉
之目为廉孟子从子惠山哈雅弱冠大臣欲俾入宿卫
曰吾大父事世祖以通经号廉孟子今方设科取士愿
读书以科第进乃入国学积分至治元年登进士第承
事郎同知顺州事有弓匠提举默都勒者怙势夺州民
田同列畏之惠山哈雅至即治其事在官期年用荐者
召入史馆
  (臣/)按廉氏可谓以忠孝世其家矣希宪以入侍受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6b 页 WYG0719-0244b.png
  知世祖而惠山哈雅固辞宿卫欲以科第进世教
  所尚士亦以是为荣也希宪自比皋夔稷契伊傅
  周召尚矣惠山哈雅之于经术当亦有得于家学
  者乎其历官治行故有可称也
布呼密一名时用字用臣资禀英特进止详雅世祖奇
之命给事裕宗东宫师事太子赞善王恂恂从北征乃
受业于国子祭酒许衡日记数千言衡每称之以为有
公辅器世祖尝欲观国子所书字布呼密年十六独书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7a 页 WYG0719-0244c.png
贞观政要数十事以进帝知其寓规谏意嘉叹久之衡
纂历代帝王名谥统系岁年为书授诸生布呼密读数
过即成诵帝召试不遗一字至元十三年与同舍生戬
通达塔图噜等上疏言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为今之计如欲人材众多通习汉法必如古昔遍立学
校然后可若曰未暇宜且于大都弘阐国学学政无弊
而天下之材亦皆观感而兴起然后续立郡县之学求
以化民成俗无不可者臣等愚幼见于书闻于师者如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7b 页 WYG0719-0244d.png
此未敢必其可行伏望圣慈下臣此章令诸老先生商
议条奏施行书奏帝览之喜其平居服儒素不尚华饰
禄赐有馀即散施亲旧明于知人多所荐拔以天下之
重自任每侍燕閒必陈说古今治要世祖临崩以白璧
遗之曰他日持此以见朕也
  (臣/)按布呼密性笃孝尚廉洁师事大儒渊源濂洛
  建学一疏即生平所设施本于是矣其忠悃始终
  无瑕携白璧以见先君于地下又何愧焉子库库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8a 页 WYG0719-0245a.png
  幼𨽻国学其正心修身之要亦得诸许衡及其父
  兄家傅尝拆一达官不爱儒者曰儒者之道从之
  则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人伦咸得家国咸治违之
  则人伦咸失家国咸乱汝欲乱而家吾弗能禦慎
  勿以斯言乱我国也旨哉言乎
刘容幼颖悟喜读书中统初以国师荐入侍皇太子于
东宫命专掌库藏每退直即诣国子祭酒许衡衡亦与
进之至元七年世祖驻跸镇海闻容知吏事召至命权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8b 页 WYG0719-0245b.png
中书省掾事毕复前职以忠直称十五年奉旨使江西
抚慰新附之民或劝其颇受送遗归赂权贵可立致荣
宠容曰剥民以自利吾心何安使还惟载书籍数车献
之皇太子
  (臣/)按刘容以谗见疏官不甚达其不肯剥民以赂
  遗权贵此其得于许衡之学为有本哉知其忠直
  而不致于大位为可惜也
董文炳以父任为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9a 页 WYG0719-0245c.png
吏亦不之惮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
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
以旱馑而徵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千石与县
县得以宽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数
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吾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
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
县閒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民食
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29b 页 WYG0719-0245d.png
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我所
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
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
炳尝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人
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或谗之府
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臣/)按董文炳以忠勤致高位预大政领机务其卒
  也还葬槁城亦犹朱邑之于桐乡也岂生平政绩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30a 页 WYG0719-0246a.png
  举不如其治县时乎夫其始仕之所尽心于是而
  因以发闻者也
李德辉世祖在潜藩用刘秉忠荐使侍裕宗讲读乃与
窦默等皆就辟宪宗亲割京兆𨽻世祖潜藩择廷臣能
理财赋者俾调军食立从宜府以德辉与伯特乃为使
时汪世显宿兵利州扼四川衿喉以规进取数万之师
仰哺德辉乃募民入粟绵竹散钱币给盐券为直陆挽
兴元水漕嘉陵未期年而军储充羡取蜀之本基于此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30b 页 WYG0719-0246b.png

  (臣/)按德辉威信行于西南而慈惠著于守相其治
  狱用兵所全活人者多矣其亦亲其亲以及于人
  之意出乎其性又有得于学也夫理财赋调军食
  亦必以爱人为本所以从宜设法亦不忍吾民之
  丁男老弱胥毙于水漕陆挽之奔命也不然而兵
  民交困何以规进取哉故称德辉之忠者必以是
  为先矣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31a 页 WYG0719-0246c.png
张养浩字希孟幼有义行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
其人已去追而还之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
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
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平章布呼密
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仍荐入御史台一日病布呼密
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及为丞相
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首
毁淫祠三十馀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不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31b 页 WYG0719-0246d.png
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
之路也众皆感泣互相戒无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
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
之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臣/)按养浩笃行君子朴直敢言其为礼部侍郎知
  贡举进士诣谒皆不纳但使人戒之曰诸君但思
  报效奚劳谢为此其用意合于古之大臣以人事
  君者也英宗初参议中书省事后以父老弃官养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32a 页 WYG0719-0247a.png
  迄终父丧累以美官召皆不起及拜关中之命登
  车就道慨然有己饥己溺之心到官四月未尝家
  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
  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哭遂得疾不起卒关中
  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原始要终而后知堂邑之政
  威爱各当其可者其诚亦足以感人矣
王结年二十馀游京师上执政书陈时政八事曰立经
筵以养君德行仁政以结民心育英才以备贡举择守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32b 页 WYG0719-0247b.png
令以正铨衡敬贤士以厉名节革冗官以正职制辩章
程以定民志务农桑以厚民生其言剀切纯正皆治国
之大经大法宰相不能尽用之时仁宗在潜邸或荐充
宿卫乃集历代君臣行事善恶可为鉴戒者日陈于前
仁宗嘉纳焉
  (臣/)按史结立言制行皆法古人故相张圭称其非
  圣贤之书不读非仁义之言不谈观其所上时政
  八事信非根极于性命道德之蕴不能为是言其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33a 页 WYG0719-0247c.png
  入侍潜邸辅导献纳其即八事之首务乎其他措
  诸事业者盖犹未竟其蕴也
张起岩年弱冠以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值县官捕蝗
移摄县事久之听断明允其民相率曰若得张教谕为
真县尹吾属何患焉
欧阳元为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元察其情皆为
平反豪右不法虐其驱奴元断之从良贡赋徵发及时
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控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33b 页 WYG0719-0247d.png
制溪洞蛮獠杂居抚驭稍乖辄弄兵犯顺元至踰月赤
水大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元
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其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
未己獠人熟元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
缘诉其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繇役横敛掊克之情
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元喻以
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臣/)按起岩元皆发闻于延祐设科取士之始皆以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34a 页 WYG0719-0248a.png
  文章道学为一时所宗然其始仕之时受牧民之
  寄聪明忠爱又可谓循吏哉古之命为士盖任事
  之称而四十始仕亦谓使之治官府烦琐之事以
  试其才之堪与否耳今以百里之地拟于古之诸
  侯以付之一书生而少年高科者且鄙不屑为汲
  汲乎其思欲去而官于朝也又未知其文章道学
  果何如夫怀忠欲尽者必不尔矣
余阙少丧父授徒以养母与吴澄弟子张恒游文学日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34b 页 WYG0719-0248b.png
进元统元年赐进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
吏皆惮之俄召入应奉翰林文字转中书刑部主事以
不阿权贵弃官焉
  (臣/)按阙以行省参知政事守安庆至正十八年正
  月丙午城陷死之妻伊伯氏及子德生女福童皆
  赴井死同时俱死者以千计其知名十有八人议
  者谓自兵兴以来死节之臣阙为第一初阙死贼
  义之求其尸具棺敛葬于西门之外明太祖嘉阙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35a 页 WYG0719-0248c.png
  之忠诏立庙于忠节坊有司岁时致祭先是或欲
  挽阙入翰林者阙以国步艰难辞不往其许国之
  忠盖素定也惟阙不肯阿权贵可以审其能死患
  难苟依托势要挽之即前则其屈膝稽首失身丧
  节以偷生苟得者岂顾问哉
伊噜布哈生而容貌魁伟咸以令器期之父托克特穆尔
以千户职戍越因受业于韩性先生为文下笔立就粲
然成章就试浙江乡闱中其选居右榜第一登元统元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35b 页 WYG0719-0248d.png
年进士第授将仕郎台州路录事司达噜噶齐县未有
学乃首建孔子庙既又延儒士为之师以教后进
  (臣/)按伊噜布哈后除浙西肃政廉访使会张士诚
  据浙西僭号度弗可与并处谓其侄同寿曰吾家
  世受国恩恨不能刺贼以报国矧乃与贼同处令
  同寿具舟载妻子而匿身木匮中蔽以槁秸脱走
  至庆元士诚部下察知之遣铁骑百馀追至曹娥
  江不及而返俄改山南廉访使浮海北而道阻还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36a 页 WYG0719-0249a.png
   抵铁山遇倭贼船甚众乃挟同舟人力战拒之倭
   贼绐言投降弗纳于是贼即登舟攫伊噜布哈令
   拜伏伊噜布哈骂曰吾朝廷重臣宁肯为贼拜耶
   遂遇害遇害时犹麾家奴那哈喇杀首贼次子枢
   密院判官老安侄伯嘉努捍敌亦死之同舟死事
   八十馀人盖其少受业于韩明善故为有本之学
   不徒以文辞取科第其为县首以建学崇儒为事
   可谓知所先后其必死而得死所非激于一时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九十三 第 36b 页 WYG0719-0249b.png
   意气然也谥曰忠肃盖与余阙争烈又不愧于同
   年登第矣
 
 
 
 
 
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