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a 页 WYG0719-00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八十五
卿大夫之孝
法言
易乾文言曰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臣/)按人之不诚尤易于言语见之不但修饰言辞
出于伪为即言其所当言者而见之事有一毫之
不称即为不诚而无可居之业矣九三终日乾乾
御定孝经衍义卷八十五
卿大夫之孝
法言
易乾文言曰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臣/)按人之不诚尤易于言语见之不但修饰言辞
出于伪为即言其所当言者而见之事有一毫之
不称即为不诚而无可居之业矣九三终日乾乾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b 页 WYG0719-0094b.png
夕惕若一言之发必归诸实程颐所谓体当自家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实事则虽先王之法言有
不敢轻出诸口者而敢有非法之言乎
系辞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縻/同)之子
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
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臣/)按居其室为在阴之象出其言为鸣鹤之象千
里之外应之为其子和之象应固和也和其善者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实事则虽先王之法言有
不敢轻出诸口者而敢有非法之言乎
系辞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縻/同)之子
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
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臣/)按居其室为在阴之象出其言为鸣鹤之象千
里之外应之为其子和之象应固和也和其善者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a 页 WYG0719-0094c.png
傅之四方为风动之具垂诸简策而昭如日星和
其不善者悖而出亦悖而入矣可不慎乎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
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蔡渊曰渐三所系将叛者之辞也睽上所系中心疑
者之辞也临二所系吉人之辞也睽三所系躁人之
辞也中孚三所系诬善之人之辞也节上所系失其
守者之辞也
其不善者悖而出亦悖而入矣可不慎乎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
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蔡渊曰渐三所系将叛者之辞也睽上所系中心疑
者之辞也临二所系吉人之辞也睽三所系躁人之
辞也中孚三所系诬善之人之辞也节上所系失其
守者之辞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b 页 WYG0719-0094d.png
(臣/)按类万物之情者莫备于易玩卦爻之辞而人
情之见乎词者大槩尽之矣然辞有六而躁叛疑
诬失居其五吉一而已言之凶悔吝何其多也孟
子诐淫邪遁一章诐类枝淫类游邪类惭遁类屈
然则知言之道无他知易而已矣立言之道亦无
他学易而已矣
书吕刑敬忌罔有择言在身
(臣/)按此虽主典狱而言然大较敬忌之至大公至
情之见乎词者大槩尽之矣然辞有六而躁叛疑
诬失居其五吉一而已言之凶悔吝何其多也孟
子诐淫邪遁一章诐类枝淫类游邪类惭遁类屈
然则知言之道无他知易而已矣立言之道亦无
他学易而已矣
书吕刑敬忌罔有择言在身
(臣/)按此虽主典狱而言然大较敬忌之至大公至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a 页 WYG0719-0095a.png
正纯乎天德自然身无可择之言若使德未至于
是而惟其言之辄发鲜有不召尤祸者则固不若
择而后言之为无口过也
诗大雅板其二章曰辞之辑(和/也)矣民之洽(合/也)矣辞之怿
(悦/也)矣民之莫(定/也)矣
朱子集传曰辞辑而怿则言必以先王之道矣所以
民无不合无不定也
(臣/)按古昔盛时君歌臣𢋫昌言交拜其所谋谟一
是而惟其言之辄发鲜有不召尤祸者则固不若
择而后言之为无口过也
诗大雅板其二章曰辞之辑(和/也)矣民之洽(合/也)矣辞之怿
(悦/也)矣民之莫(定/也)矣
朱子集传曰辞辑而怿则言必以先王之道矣所以
民无不合无不定也
(臣/)按古昔盛时君歌臣𢋫昌言交拜其所谋谟一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b 页 WYG0719-0095b.png
堂之上者播之天下而民皆悦从傅之后世而皆
可为体要所谓言出而世为天下法者也自周之
衰小人盈朝君子疏弃为谋不臧正论不闻缉缉
幡幡者谗言也喋喋利口听其言若可用用之辄
败事者巧言也匪先民是程匪大猷是经祇争于
卑末浅近刀笔筐箧之际而一不知国体者迩言
也朝廷之上噂沓已极四海之势羹沸已成诗人
深知其不可救药而犹有属望之心焉曰辞之辑
可为体要所谓言出而世为天下法者也自周之
衰小人盈朝君子疏弃为谋不臧正论不闻缉缉
幡幡者谗言也喋喋利口听其言若可用用之辄
败事者巧言也匪先民是程匪大猷是经祇争于
卑末浅近刀笔筐箧之际而一不知国体者迩言
也朝廷之上噂沓已极四海之势羹沸已成诗人
深知其不可救药而犹有属望之心焉曰辞之辑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a 页 WYG0719-0095c.png
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大较劝其言必
称先王之道庶不咈乎天理之正深快乎人心之
公而民之涣者可洽乱者可定也然则任卿大夫
之责者诚当三复乎此而无使出话一有不然以
贻祸于国家其可矣
抑(篇/名)其五章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
也其六章曰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扪持也无/人为我执)
(持其/舌者)言不可逝(放/也)矣
称先王之道庶不咈乎天理之正深快乎人心之
公而民之涣者可洽乱者可定也然则任卿大夫
之责者诚当三复乎此而无使出话一有不然以
贻祸于国家其可矣
抑(篇/名)其五章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
也其六章曰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扪持也无/人为我执)
(持其/舌者)言不可逝(放/也)矣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b 页 WYG0719-0095d.png
孔颖达正义曰政教一失谁能反覆谓已往者不可
更反论语所谓驷不及舌是也孝经重述法言亦此
类也
(臣/)按武公之致谨于言者如此其知祸之门耶其
深有忧患耶孔子入周后稷之庙有金人焉三缄
其口而铭其背孔子既读其文也而谓弟子曰此
言实而中情而性三复白圭与铭意绝类然武公
耄年闻道实有得于戒慎恐惧之旨而非徒欲执
更反论语所谓驷不及舌是也孝经重述法言亦此
类也
(臣/)按武公之致谨于言者如此其知祸之门耶其
深有忧患耶孔子入周后稷之庙有金人焉三缄
其口而铭其背孔子既读其文也而谓弟子曰此
言实而中情而性三复白圭与铭意绝类然武公
耄年闻道实有得于戒慎恐惧之旨而非徒欲执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5a 页 WYG0719-0096a.png
雌内藏为近于老氏之学也
礼记曲礼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
言库在朝言朝
(臣/)按郑国侨有言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
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
鲜矣盖古之君子居其位则职思其忧先事而谋
之不俟吾君之临朝而问而不知所对也临事而
复揆度审处之又不以习之已熟谋之素定而卒
礼记曲礼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
言库在朝言朝
(臣/)按郑国侨有言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
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
鲜矣盖古之君子居其位则职思其忧先事而谋
之不俟吾君之临朝而问而不知所对也临事而
复揆度审处之又不以习之已熟谋之素定而卒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5b 页 WYG0719-0096b.png
然轻发贻不可追之悔也夫然将兢兢业业日夜
勤于其职之不暇而暇言其他乎古之君子志效
一官而不愿迁即老于其官而犹不自为能良以
此也自后世人臣受若职怠若事无不可处之官
无不能胜之任一身而遍历诸曹一岁而迁转数
秩假令上农而欲艺十夫之田其亦不至化为污
莱不止矣臣又以知古者大夫与士肄盖必言其
远者大者夫自公卿之任以至于监当筦库之职
勤于其职之不暇而暇言其他乎古之君子志效
一官而不愿迁即老于其官而犹不自为能良以
此也自后世人臣受若职怠若事无不可处之官
无不能胜之任一身而遍历诸曹一岁而迁转数
秩假令上农而欲艺十夫之田其亦不至化为污
莱不止矣臣又以知古者大夫与士肄盖必言其
远者大者夫自公卿之任以至于监当筦库之职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6a 页 WYG0719-0096c.png
士君子治之莫不有体处之莫不有道若徒理文
书行条例而已则委之一吏而足亦何必大夫与
士屑屑焉肄之哉
在朝言礼问礼对以礼
(臣/)按此所以尊朝廷而重礼也即何独在朝君子
何有一非礼之言乎
(臣/)又按集说朝廷之上凡所当言皆礼也则在朝
正是当言之地而特无出位即无越礼非有取乎
书行条例而已则委之一吏而足亦何必大夫与
士屑屑焉肄之哉
在朝言礼问礼对以礼
(臣/)按此所以尊朝廷而重礼也即何独在朝君子
何有一非礼之言乎
(臣/)又按集说朝廷之上凡所当言皆礼也则在朝
正是当言之地而特无出位即无越礼非有取乎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6b 页 WYG0719-0096d.png
慎重寡言也孔子居乡党恂恂如不能言而在朝
廷则便便言唯谨可以为万世法矣
仪礼士相见礼与君言言使臣与大夫言言事君与老
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与众言言忠
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
(臣/)按郑注此博陈燕见言语之仪大较士君子与
人言问贵贱长幼各言其所当尽者务纳之于
善而不使陷于不义南蒯筮遇坤之比以为大吉
廷则便便言唯谨可以为万世法矣
仪礼士相见礼与君言言使臣与大夫言言事君与老
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与众言言忠
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
(臣/)按郑注此博陈燕见言语之仪大较士君子与
人言问贵贱长幼各言其所当尽者务纳之于
善而不使陷于不义南蒯筮遇坤之比以为大吉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7a 页 WYG0719-0097a.png
子服惠伯告以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而蜀严
君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
言依于忠各因势道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盖皆可为知礼者也
左传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太叔
二子石(印段公/孙段)从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
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子展赋草虫赵孟曰善
哉民之主也抑武也不足以当之伯有赋鹑之贲贲赵
君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
言依于忠各因势道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盖皆可为知礼者也
左传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太叔
二子石(印段公/孙段)从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
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子展赋草虫赵孟曰善
哉民之主也抑武也不足以当之伯有赋鹑之贲贲赵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7b 页 WYG0719-0097b.png
孟曰床第之言不踰阈况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闻也
子西赋黍苗之四章赵孟曰寡君在武何能焉子产赋
隰桑赵孟曰武请受其卒章子太叔赋野有蔓草赵孟
曰吾子之惠也印段赋蟋蟀赵孟曰善哉保家之主也
吾有望矣公孙段赋桑扈赵孟曰匪交匪敖福将焉往
若保是言也欲辞福禄得乎卒享文子告叔向曰伯有
将为戮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伯有所赋诗/郑伯无其实)而公怨之
(以讥/刺故)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幸而后亡叔向曰然已侈所
子西赋黍苗之四章赵孟曰寡君在武何能焉子产赋
隰桑赵孟曰武请受其卒章子太叔赋野有蔓草赵孟
曰吾子之惠也印段赋蟋蟀赵孟曰善哉保家之主也
吾有望矣公孙段赋桑扈赵孟曰匪交匪敖福将焉往
若保是言也欲辞福禄得乎卒享文子告叔向曰伯有
将为戮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伯有所赋诗/郑伯无其实)而公怨之
(以讥/刺故)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幸而后亡叔向曰然已侈所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8a 页 WYG0719-0097c.png
谓不及五稔者夫子之谓矣文子曰其馀皆数世之主
也子展其后亡者也在上不忘降(草虫诗我/心则降)印氏其次
也乐而不荒乐以安民不淫以使之后亡不亦可乎(襄/公)
(二十/七年)
(臣/)按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当燕飨之礼成而赋诗
相宠不特合欢而缀淫亦可因言而观其志之何
如春秋贤士大夫博学好古善辞令风流吐纳一
本于先王之教于此可以想见常怪自是以后其
也子展其后亡者也在上不忘降(草虫诗我/心则降)印氏其次
也乐而不荒乐以安民不淫以使之后亡不亦可乎(襄/公)
(二十/七年)
(臣/)按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当燕飨之礼成而赋诗
相宠不特合欢而缀淫亦可因言而观其志之何
如春秋贤士大夫博学好古善辞令风流吐纳一
本于先王之教于此可以想见常怪自是以后其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8b 页 WYG0719-0097d.png
风遂不可复作士大夫群居或酣宴终日言不及
义即席酬赠皆自为倡和而三百篇之旨遂罕有
反覆而讽咏之者窃谓士君子相见诚宜复宏此
风可以见志可以慎辞可以道古盖法言之一也
论语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朱子集注曰雅常也执守也诗以理性情书以道政
事礼以谨节文皆切于日用之实故常言之
(臣/)按诗书礼皆先王之法言也古人之诗吟咏性
义即席酬赠皆自为倡和而三百篇之旨遂罕有
反覆而讽咏之者窃谓士君子相见诚宜复宏此
风可以见志可以慎辞可以道古盖法言之一也
论语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朱子集注曰雅常也执守也诗以理性情书以道政
事礼以谨节文皆切于日用之实故常言之
(臣/)按诗书礼皆先王之法言也古人之诗吟咏性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9a 页 WYG0719-0098a.png
情造端感物大都在人伦之际迩之事父远之事
君乃其大者所遭虽有不同要以温柔敦厚者将
其爱敬于尊亲如赵孟欲郑之七子赋诗以观其
志(见/前)则古卿大夫不达于诗者少矣况圣人乎书
虽下逮鲁秦而典谟誓诰唐虞三代之政事不肃
而成不严而治者存焉执政与从政者所宜早夜
诵说以措施于民者也礼自家庭之间肃肃悚悚
拜伏擎跪大而至于宗庙郊社配天配帝皆有节
君乃其大者所遭虽有不同要以温柔敦厚者将
其爱敬于尊亲如赵孟欲郑之七子赋诗以观其
志(见/前)则古卿大夫不达于诗者少矣况圣人乎书
虽下逮鲁秦而典谟誓诰唐虞三代之政事不肃
而成不严而治者存焉执政与从政者所宜早夜
诵说以措施于民者也礼自家庭之间肃肃悚悚
拜伏擎跪大而至于宗庙郊社配天配帝皆有节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9b 页 WYG0719-0098b.png
文所当讲习者也先王之教春秋礼乐冬夏诗书
此言诗书执礼者诗即乐章行礼亦必用乐也他
如易象春秋或掌于太卜或藏于史官有不得而
雅言者矣后世之诗淫于风云月露拘于对偶声
律适以启人邪僻之志其于谋国秉均则以陈说
唐虞三代为泥古以卑之无甚高论为通今而吉
凶之事则野于礼而无稽淫于俗而莫反所谓邦
之司直者其必有以正之哉
此言诗书执礼者诗即乐章行礼亦必用乐也他
如易象春秋或掌于太卜或藏于史官有不得而
雅言者矣后世之诗淫于风云月露拘于对偶声
律适以启人邪僻之志其于谋国秉均则以陈说
唐虞三代为泥古以卑之无甚高论为通今而吉
凶之事则野于礼而无稽淫于俗而莫反所谓邦
之司直者其必有以正之哉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0a 页 WYG0719-0098c.png
子不语怪力乱神
谢氏曰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
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
(臣/)按不语怪而后世如邹衍五德之事后汉谶纬
之书俱为圣人之所必斥矣不语力乱则凡孙吴
之术纵横权谲之言在所必诛矣不语神则凡神
仙不死因果报应虚无幻妄之谈尤不得以惑世
诬民矣自言曰言答述曰语夫子不惟不自言之
谢氏曰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
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
(臣/)按不语怪而后世如邹衍五德之事后汉谶纬
之书俱为圣人之所必斥矣不语力乱则凡孙吴
之术纵横权谲之言在所必诛矣不语神则凡神
仙不死因果报应虚无幻妄之谈尤不得以惑世
诬民矣自言曰言答述曰语夫子不惟不自言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0b 页 WYG0719-0098d.png
而已即人有问者而亦不语及之此可见圣人为
世道人心计思之远而忧之深也春秋之书纪灾
异纪战争纪篡乱独非语乎臣谓此正不语之指
也春秋于非常事必书此可见怪力乱之必不可
以或有也于易论鬼神亦不语之指也夫子知后
世必有假鬼神之说以惑世诬民者矣故于易一
论其理以晓世人之惑然终非其得已也故答子
路之问则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世道人心计思之远而忧之深也春秋之书纪灾
异纪战争纪篡乱独非语乎臣谓此正不语之指
也春秋于非常事必书此可见怪力乱之必不可
以或有也于易论鬼神亦不语之指也夫子知后
世必有假鬼神之说以惑世诬民者矣故于易一
论其理以晓世人之惑然终非其得已也故答子
路之问则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1a 页 WYG0719-0099a.png
终不欲语世人之所不知者以愚世人也夫鬼神
之说最易以溺人左邱明贤者也而其书辄言鬼
神不置且涉于怪矣而况后之学者乎
畏圣人之言
(臣/)按圣人之言远而三才万物之理近而切于人
伦日用之间广大悉备昌黎韩愈所谓道莫大于
仁义教莫正乎礼乐刑政施之于天下万物得其
宜措之于其躬体安而气平者是也君子得志则
之说最易以溺人左邱明贤者也而其书辄言鬼
神不置且涉于怪矣而况后之学者乎
畏圣人之言
(臣/)按圣人之言远而三才万物之理近而切于人
伦日用之间广大悉备昌黎韩愈所谓道莫大于
仁义教莫正乎礼乐刑政施之于天下万物得其
宜措之于其躬体安而气平者是也君子得志则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1b 页 WYG0719-0099b.png
行其言斟酌损益以成一代之治不得志则言其
言删定修明以俟之将来虽以孔子之圣不敢自
居于作者诚畏之也悲夫三代而后不知而作者
何其妄耶是皆侮圣言者也
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臣/)按春秋之时先王之泽向衰而未至于灭裂然
夫子已忧其渐矣故删诗书系易正礼乐作春秋
以一后世之耳目心志而尤恐其入于异端也尤
言删定修明以俟之将来虽以孔子之圣不敢自
居于作者诚畏之也悲夫三代而后不知而作者
何其妄耶是皆侮圣言者也
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臣/)按春秋之时先王之泽向衰而未至于灭裂然
夫子已忧其渐矣故删诗书系易正礼乐作春秋
以一后世之耳目心志而尤恐其入于异端也尤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2a 页 WYG0719-0099c.png
虑后世之必有述也反复而斥言之抑亦似先觉
者至战国时而其祸烈矣微孟氏则邪说横议诚
若洪水之横流而民其鱼也夫人邪正之辨在义
利而已矣仪衍利也申商利也白圭李悝利也其
祸仁义犹显老氏言清静言无欲亦利也故一变
而为杨之为我墨子之摩顶放踵亦利也之二氏
者其祸仁义尤微而不可破矣孟子七篇之中其
纲领在分别义利史迁作傅独叙其见梁惠王语
者至战国时而其祸烈矣微孟氏则邪说横议诚
若洪水之横流而民其鱼也夫人邪正之辨在义
利而已矣仪衍利也申商利也白圭李悝利也其
祸仁义犹显老氏言清静言无欲亦利也故一变
而为杨之为我墨子之摩顶放踵亦利也之二氏
者其祸仁义尤微而不可破矣孟子七篇之中其
纲领在分别义利史迁作傅独叙其见梁惠王语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2b 页 WYG0719-0099d.png
而叹以为利诚乱之始也迁亦知言哉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
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朱子集注曰告子谓于言有所不达则当舍置其言
而不必反求其理于心于心有所不安则当力制其
心而不必更求其助于气
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
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于其政发于其政害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
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朱子集注曰告子谓于言有所不达则当舍置其言
而不必反求其理于心于心有所不安则当力制其
心而不必更求其助于气
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
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于其政发于其政害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3a 页 WYG0719-0100a.png
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朱子集注曰人之有言皆本于心其心明乎正理而
无蔽然后其言平正通达而无病苟为不然则必有
是四者之病矣即其言之病而知其心之失又知其
害于政事之决然而不可易者如此非心通乎道而
无疑于天下之理其孰能之彼告子者不得于言而
不肯求之心至为义外之说则自不免于四者之病
其何以知天下之言而无所疑哉
朱子集注曰人之有言皆本于心其心明乎正理而
无蔽然后其言平正通达而无病苟为不然则必有
是四者之病矣即其言之病而知其心之失又知其
害于政事之决然而不可易者如此非心通乎道而
无疑于天下之理其孰能之彼告子者不得于言而
不肯求之心至为义外之说则自不免于四者之病
其何以知天下之言而无所疑哉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3b 页 WYG0719-0100b.png
朱熹或问曰张子吕氏四辞之别如何曰诐而不安
则必为淫辞以张其说淫而过实则必有邪辞以离
于道邪必有穷则必为遁辞以自解免凡曰异端无
不具此故程子以为杨墨兼有而张子亦以释氏为
盗
(臣/)按告子知守其心而不知性故其论性第以其
能知觉运动者而言直欲混善恶而外仁义既乃
自知其说之穷犹内仁而外义此其不得于言不
则必为淫辞以张其说淫而过实则必有邪辞以离
于道邪必有穷则必为遁辞以自解免凡曰异端无
不具此故程子以为杨墨兼有而张子亦以释氏为
盗
(臣/)按告子知守其心而不知性故其论性第以其
能知觉运动者而言直欲混善恶而外仁义既乃
自知其说之穷犹内仁而外义此其不得于言不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4a 页 WYG0719-0100c.png
得于心之根正以其平日无集义之功而其不动
心之速亦即所谓直提顿悟而无阶级渐次之可
言者此所以陷于异端而孟子不得不为之辨也
后世西江之学全类此然彼亦固知义之不可以
为外而益精其说矣谓义固在内读书求义理正
是义外又谓义只发于我之先见者便是如饮水
饮汤之类若待外面商量如此便不是义乃是义
袭此又仍以佛氏不得拟议不落思惟者为义其
心之速亦即所谓直提顿悟而无阶级渐次之可
言者此所以陷于异端而孟子不得不为之辨也
后世西江之学全类此然彼亦固知义之不可以
为外而益精其说矣谓义固在内读书求义理正
是义外又谓义只发于我之先见者便是如饮水
饮汤之类若待外面商量如此便不是义乃是义
袭此又仍以佛氏不得拟议不落思惟者为义其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4b 页 WYG0719-0100d.png
内义尤足以祸义也孟子之所谓集者正以其万
物皆备于我无一非内者故其养气一以知言为
先必求心通乎道而无疑于天下之理因四辞之
失以穷其心因四辞之根于心以推之政事言虽
在外而得之于心则皆内也若不读书不求义理
以为内则视天下之物无一非外者而义仍在外
矣彼固讳其为告子而终不出乎告子也然则告
子者固异学之首祸欤
物皆备于我无一非内者故其养气一以知言为
先必求心通乎道而无疑于天下之理因四辞之
失以穷其心因四辞之根于心以推之政事言虽
在外而得之于心则皆内也若不读书不求义理
以为内则视天下之物无一非外者而义仍在外
矣彼固讳其为告子而终不出乎告子也然则告
子者固异学之首祸欤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5a 页 WYG0719-0101a.png
孟子曰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
我敬王也
(臣/)按尧舜之道见于二典三谟乃先王法言之最
大者非是不敢陈犹言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也
他日见滕世子而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又言事君
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孟
子由私淑子思以接孔曾之傅故其言之真切如
此由其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若此经本注所云
我敬王也
(臣/)按尧舜之道见于二典三谟乃先王法言之最
大者非是不敢陈犹言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也
他日见滕世子而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又言事君
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孟
子由私淑子思以接孔曾之傅故其言之真切如
此由其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若此经本注所云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5b 页 WYG0719-0101b.png
非礼法之言则亏孝道故不敢也经曰资父事君
而敬同盖以非法不言为敬大于擎跽曲拳之迹
也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
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朱子曰杨朱乃老子弟子其学专于为己墨子尚检
恶乐所以说邑号朝歌墨子回车想得是个澹泊枯
而敬同盖以非法不言为敬大于擎跽曲拳之迹
也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
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朱子曰杨朱乃老子弟子其学专于为己墨子尚检
恶乐所以说邑号朝歌墨子回车想得是个澹泊枯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6a 页 WYG0719-0101c.png
槁底人其事父母也可想见
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
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
易吾言矣
程子曰杨墨之害甚于申韩佛老之害甚于杨墨盖
杨氏为我疑于义墨氏兼爱疑于仁申韩则浅陋易
见故孟子止辟杨墨为其惑世之甚佛氏之言道理
又非杨墨之比所以其害尤甚
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
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
易吾言矣
程子曰杨墨之害甚于申韩佛老之害甚于杨墨盖
杨氏为我疑于义墨氏兼爱疑于仁申韩则浅陋易
见故孟子止辟杨墨为其惑世之甚佛氏之言道理
又非杨墨之比所以其害尤甚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6b 页 WYG0719-0101d.png
(臣/)按先儒胡氏以为杨朱即庄周所谓杨子居者
与老聃同时墨翟又在杨朱之前宗师大禹而宴
婴学之者然则两家之说已行于春秋时而特至
战国时而益炽圣王不作而横议生欧阳修所谓
乘间而入者也杨学于老故庄周之书皆称之佛
氏之初如不爱其身以济众生之说固近于墨然
朱子以为此说最浅非其深处盖其学亦仍是杨
氏所以其徒后皆窃庄老之说以附之而其说益
与老聃同时墨翟又在杨朱之前宗师大禹而宴
婴学之者然则两家之说已行于春秋时而特至
战国时而益炽圣王不作而横议生欧阳修所谓
乘间而入者也杨学于老故庄周之书皆称之佛
氏之初如不爱其身以济众生之说固近于墨然
朱子以为此说最浅非其深处盖其学亦仍是杨
氏所以其徒后皆窃庄老之说以附之而其说益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7a 页 WYG0719-0102a.png
以精矣弥近理而大乱真虽其害甚于杨墨而实
杨墨之学有以驱天下而为之倡也孟子七篇之
中反覆辟告子辟杨墨而佛氏晚入中国卒兼其
说以祸天下人心之难正如此可胜叹哉
(臣/)又按自老子有道德经而后诸子家大概宗之
法家则有商韩慎到之属名家则有尹文子邓析
之属旁出而为纵横家则鬼谷子书授之仪秦所
为翕张阖辟之几者皆老氏之指也孟子之薄管
杨墨之学有以驱天下而为之倡也孟子七篇之
中反覆辟告子辟杨墨而佛氏晚入中国卒兼其
说以祸天下人心之难正如此可胜叹哉
(臣/)又按自老子有道德经而后诸子家大概宗之
法家则有商韩慎到之属名家则有尹文子邓析
之属旁出而为纵横家则鬼谷子书授之仪秦所
为翕张阖辟之几者皆老氏之指也孟子之薄管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7b 页 WYG0719-0102b.png
仲辟名法也斥妾妇辟纵横也虽绝之犹未数数
然而独于杨墨反覆力辨欲尽根株痛断者盖杨
氏亲有闻于老氏道德之指列庄皆学其学则其
说之煽惑于无穷者固已可见而墨子七十一篇
以贵俭兼爱尊贤右鬼非命上同为说称尧称禹
称周公一依经据礼若非法不言者故其后有相
里氏之墨相芬氏之墨邓陵氏之墨胡非子之墨
而韩愈亦以为与孔子相为用苟非孟子力辟其
然而独于杨墨反覆力辨欲尽根株痛断者盖杨
氏亲有闻于老氏道德之指列庄皆学其学则其
说之煽惑于无穷者固已可见而墨子七十一篇
以贵俭兼爱尊贤右鬼非命上同为说称尧称禹
称周公一依经据礼若非法不言者故其后有相
里氏之墨相芬氏之墨邓陵氏之墨胡非子之墨
而韩愈亦以为与孔子相为用苟非孟子力辟其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8a 页 WYG0719-0102c.png
为二本为无父孰知其似是而非为人道之祸也
晁氏又云墨翟战国时人而晏子春秋则柳氏以为
墨子之徒为之非晏子为墨也与胡氏说异两存
之
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
朱子集注曰墨氏务外而不情杨氏太简而近实故
其反正之渐大略如此
(臣/)按此见好辩本非圣贤之心而与之辩正所以
晁氏又云墨翟战国时人而晏子春秋则柳氏以为
墨子之徒为之非晏子为墨也与胡氏说异两存
之
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
朱子集注曰墨氏务外而不情杨氏太简而近实故
其反正之渐大略如此
(臣/)按此见好辩本非圣贤之心而与之辩正所以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8b 页 WYG0719-0102d.png
厚望其归也然逃者真知其说之非而逃之惟恐
不速斯固可受也若理屈词穷而辗转窃附君子
甚恶乎其相乱也如佛氏斋戒之学一变而为义
学则似归杨再变而为禅学则似归儒岂惟入吾
儒竟能招吾儒以归之政如善用兵者险变百出
能以屡遁取胜甚可畏也然则如之何孟子言之
矣曰知其所穷者是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
不速斯固可受也若理屈词穷而辗转窃附君子
甚恶乎其相乱也如佛氏斋戒之学一变而为义
学则似归杨再变而为禅学则似归儒岂惟入吾
儒竟能招吾儒以归之政如善用兵者险变百出
能以屡遁取胜甚可畏也然则如之何孟子言之
矣曰知其所穷者是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9a 页 WYG0719-0103a.png
(臣/)按圣人之言明白显易如粟米麻丝之不可暂
离而愚夫妇皆可得而知之盖道胜则其言质也
索隐行怪之徒侈其诪张雄诞之说茫乎不知其
畔其实乃皆儒者之所知而不欲言者而彼独文
之如此道不胜则其言枝也孟子善言之论为天
下后世之立言者虑至深切矣
公孙鞅好刑名之学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卒定变法之令
离而愚夫妇皆可得而知之盖道胜则其言质也
索隐行怪之徒侈其诪张雄诞之说茫乎不知其
畔其实乃皆儒者之所知而不欲言者而彼独文
之如此道不胜则其言枝也孟子善言之论为天
下后世之立言者虑至深切矣
公孙鞅好刑名之学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卒定变法之令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19b 页 WYG0719-0103b.png
颜师古曰刘向别录云申子学好刑名刑名者循名
以责实其尊君卑臣崇上抑下合于六经说者曰刑
刑家名名家即太史公所论六家之二也此说非刘
原父曰刑名即并学两家术耳
申不害学黄老刑名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
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富兵强
韩非善刑名法术之学见韩之削弱数以书干韩王王
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
以责实其尊君卑臣崇上抑下合于六经说者曰刑
刑家名名家即太史公所论六家之二也此说非刘
原父曰刑名即并学两家术耳
申不害学黄老刑名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
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富兵强
韩非善刑名法术之学见韩之削弱数以书干韩王王
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0a 页 WYG0719-0103c.png
蠹而加之功实之上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
士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
观往者得失之变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难五十六篇
十馀万言
(臣/)按刑名家本于黄老盖老氏之学全类黄帝汉
艺文志黄帝君臣十篇注云与老子相似而太公
兵法引黄帝语如日中不彗是为失时操刀不割
失利之期此政老氏之指朱子曰老子之学最忍
士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
观往者得失之变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难五十六篇
十馀万言
(臣/)按刑名家本于黄老盖老氏之学全类黄帝汉
艺文志黄帝君臣十篇注云与老子相似而太公
兵法引黄帝语如日中不彗是为失时操刀不割
失利之期此政老氏之指朱子曰老子之学最忍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0b 页 WYG0719-0103d.png
閒时似虚无卑弱发出更支吾不得故世之用兵
算数刑名多本于老氏观此则自汉以前亦好言
黄老而不言老庄诚有以也老子之学一衍而为
庄周则其说较佚宕而与老子收敛者异矣故黄
老合而为刑名为清静犹足以理其国老庄合而
为清谈为佛之义学禅学以流祸于无穷此诚异
学源流之辨不可不审也
陆生时时前称说诗书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
算数刑名多本于老氏观此则自汉以前亦好言
黄老而不言老庄诚有以也老子之学一衍而为
庄周则其说较佚宕而与老子收敛者异矣故黄
老合而为刑名为清静犹足以理其国老庄合而
为清谈为佛之义学禅学以流祸于无穷此诚异
学源流之辨不可不审也
陆生时时前称说诗书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1a 页 WYG0719-0104a.png
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
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
王夫差智伯秦始皇皆以极武而亡乡使秦已并天下
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帝有惭色曰试为我
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陆生
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帝未尝不称
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为新语
(臣/)按诗书之文乃自唐虞以来至秦鲁之际所以
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
王夫差智伯秦始皇皆以极武而亡乡使秦已并天下
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帝有惭色曰试为我
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陆生
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帝未尝不称
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为新语
(臣/)按诗书之文乃自唐虞以来至秦鲁之际所以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1b 页 WYG0719-0104b.png
为治之本与其具莫不毕载得之则前世所以盛
失之则后世所以衰圣人定之为经以治万世者
也秦惟无道燔弃诗书灭绝仁义不旋踵而祸亡
乡使高帝鉴秦之失力行先王之道表章六经其
时去古未远诗书之文尚有能称说之者岂待数
世之后其书始稍稍出而汉治之盛不其复古哉
惜乎帝不悦学不喜儒而陆贾犹能于其前说诗
书不夺其所守新语之成虽帝亦为称善可谓能
失之则后世所以衰圣人定之为经以治万世者
也秦惟无道燔弃诗书灭绝仁义不旋踵而祸亡
乡使高帝鉴秦之失力行先王之道表章六经其
时去古未远诗书之文尚有能称说之者岂待数
世之后其书始稍稍出而汉治之盛不其复古哉
惜乎帝不悦学不喜儒而陆贾犹能于其前说诗
书不夺其所守新语之成虽帝亦为称善可谓能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2a 页 WYG0719-0104c.png
正学以言而非曲学以阿世者矣
董仲舒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
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
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
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臣/)按汉初承六国之敝诸子百家殊方异趣乱圣
人之宗后六艺乃稍稍出虽不尽为完书而收拾
董仲舒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
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
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
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臣/)按汉初承六国之敝诸子百家殊方异趣乱圣
人之宗后六艺乃稍稍出虽不尽为完书而收拾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2b 页 WYG0719-0104d.png
残缺各自为家递相祖述而先王之教以复明不
可谓非诸经师之功也仲舒之学精于春秋公羊
先时公羊五傅而至胡母子都始著之竹帛至仲
舒以公羊显榖梁自孙卿申公至蔡千秋江翁亦
五傅至汉宣帝好之遂盛行于世左氏初出张苍
家贾谊为训诂授赵人贯公后刘歆好之欲立之
学移书太常与诸儒争然赖其言至建武中卒立
也易自商瞿子木受之孔子五傅至齐田何何三
可谓非诸经师之功也仲舒之学精于春秋公羊
先时公羊五傅而至胡母子都始著之竹帛至仲
舒以公羊显榖梁自孙卿申公至蔡千秋江翁亦
五傅至汉宣帝好之遂盛行于世左氏初出张苍
家贾谊为训诂授赵人贯公后刘歆好之欲立之
学移书太常与诸儒争然赖其言至建武中卒立
也易自商瞿子木受之孔子五傅至齐田何何三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3a 页 WYG0719-0105a.png
传而分为施孟梁邱之学又有东郡京房自云受
易梁国焦延寿别为京氏学又有东莱费氏之学
凡三家之学田氏始最盛而后则费氏大兴郑康
成王弼之注所起也尚书伏生作传四十一篇授
同郡张生张生授欧阳生因有欧阳之学张又授
夏侯都尉后因有大小夏侯之学至武帝时孔氏
古文尚书出则安国以与伏傅相校合成五十八
篇盖尚书之傅始藉伏生而后有安国也申公受
易梁国焦延寿别为京氏学又有东莱费氏之学
凡三家之学田氏始最盛而后则费氏大兴郑康
成王弼之注所起也尚书伏生作传四十一篇授
同郡张生张生授欧阳生因有欧阳之学张又授
夏侯都尉后因有大小夏侯之学至武帝时孔氏
古文尚书出则安国以与伏傅相校合成五十八
篇盖尚书之傅始藉伏生而后有安国也申公受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3b 页 WYG0719-0105b.png
诗浮邱伯为鲁诗辕固生傅诗为齐诗韩婴亦傅
诗是为韩诗而赵人毛苌善诗自云子夏所傅作
诂训傅后九江谢曼卿又为之傅东海卫敬仲受
学曼卿为之序则后之言诗者咸主毛也高堂生
傅士礼十七篇为仪礼李氏得周官献之河间献
王为周礼献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
百三十一篇刘向校经籍因第而叙之而又得五
种合二百十四篇戴德删其烦重为大戴记戴胜
诗是为韩诗而赵人毛苌善诗自云子夏所傅作
诂训傅后九江谢曼卿又为之傅东海卫敬仲受
学曼卿为之序则后之言诗者咸主毛也高堂生
傅士礼十七篇为仪礼李氏得周官献之河间献
王为周礼献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
百三十一篇刘向校经籍因第而叙之而又得五
种合二百十四篇戴德删其烦重为大戴记戴胜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4a 页 WYG0719-0105c.png
又删之为小戴记今大学中庸二书微戴氏几逸
也独言乐则汉初仅有制氏孝文时有窦公后河
间献王与诸儒作乐记而刘向校书别得乐记互
异其道益微则以乐主音律为节又为郑卫所乱
自无遗法而非诸儒之失也夫以秦燔书籍而汉
兴自高帝至文景皆未能表章绝业诸儒区区抱
其遗经讲论不衰其弟子咸守其师说有开阐而
无背叛自是名家者愈多而其源流咸可考而知
也独言乐则汉初仅有制氏孝文时有窦公后河
间献王与诸儒作乐记而刘向校书别得乐记互
异其道益微则以乐主音律为节又为郑卫所乱
自无遗法而非诸儒之失也夫以秦燔书籍而汉
兴自高帝至文景皆未能表章绝业诸儒区区抱
其遗经讲论不衰其弟子咸守其师说有开阐而
无背叛自是名家者愈多而其源流咸可考而知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4b 页 WYG0719-0105d.png
如小宗大宗之不可乱也由今思之秦汉之际一
斯文绝续之会也藉使诸贤扶微继绝之志一有
未力则先王之言涂地无馀后虽有马融贾逵二
郑何休服虔王弼之徒亦孰从而为之笺释训诂
而有宋诸大儒亦奚以集众说之长而考其归哉
故尝论经学之相际有三焉田何焦赣费直伏生
孔安国辕固申韩毛苌仲舒贾谊向歆高堂生后
苍大小戴之属一际也马郑之徒以至唐之孔贾
斯文绝续之会也藉使诸贤扶微继绝之志一有
未力则先王之言涂地无馀后虽有马融贾逵二
郑何休服虔王弼之徒亦孰从而为之笺释训诂
而有宋诸大儒亦奚以集众说之长而考其归哉
故尝论经学之相际有三焉田何焦赣费直伏生
孔安国辕固申韩毛苌仲舒贾谊向歆高堂生后
苍大小戴之属一际也马郑之徒以至唐之孔贾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5a 页 WYG0719-0106a.png
一际也终以二程张子之讨论折衷而朱子为集
其大成焉则为际之大者而直与六经相接矣夫
表章六经始自汉武而昌言于朝独一仲舒仲舒
学以春秋显而其立言醇粹盖深有得于六艺者
宜伊川称其度越诸子也
刘陶著书数十万言又作七曜论匡老子反韩非复孟
轲
(臣/)按圣贤之言主于辅世立教非无为而作也匡
其大成焉则为际之大者而直与六经相接矣夫
表章六经始自汉武而昌言于朝独一仲舒仲舒
学以春秋显而其立言醇粹盖深有得于六艺者
宜伊川称其度越诸子也
刘陶著书数十万言又作七曜论匡老子反韩非复孟
轲
(臣/)按圣贤之言主于辅世立教非无为而作也匡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5b 页 WYG0719-0106b.png
老反韩复孟以视夫发墨守起膏肓针痼疾者其
于辅世立教盖有本末之异矣惜乎其书之不傅
也
张昭傅权(孙/权)尝问卫尉严畯宁念小时所闇书不畯因诵
孝经仲尼居昭曰严畯鄙生臣请为陛下诵之乃诵君
子之事上咸以昭为知所诵
(臣/)按畯尝著孝经傅傅于世其诵仲尼居亦非苟
然者当谓一经之大旨备于首章耳如昭所诵以
于辅世立教盖有本末之异矣惜乎其书之不傅
也
张昭傅权(孙/权)尝问卫尉严畯宁念小时所闇书不畯因诵
孝经仲尼居昭曰严畯鄙生臣请为陛下诵之乃诵君
子之事上咸以昭为知所诵
(臣/)按畯尝著孝经傅傅于世其诵仲尼居亦非苟
然者当谓一经之大旨备于首章耳如昭所诵以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6a 页 WYG0719-0106c.png
对君问则为知要云
晋傅休奕少时避难河内专心诵学后虽显贵而著述
不废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评断得失各为区例
名为傅子为内外中篇凡有四部六录合百四十首数
十万言初作内篇成子咸以示司空王沈沈与休奕书
曰省足下所著书言富理济经纶政体存重儒教足以
塞杨墨之流遁齐孙孟于往代每开卷未尝不叹息也
咸字长虞好属文论虽绮丽不足而言成规鉴颍川庾
晋傅休奕少时避难河内专心诵学后虽显贵而著述
不废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评断得失各为区例
名为傅子为内外中篇凡有四部六录合百四十首数
十万言初作内篇成子咸以示司空王沈沈与休奕书
曰省足下所著书言富理济经纶政体存重儒教足以
塞杨墨之流遁齐孙孟于往代每开卷未尝不叹息也
咸字长虞好属文论虽绮丽不足而言成规鉴颍川庾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6b 页 WYG0719-0106d.png
纯尝叹曰长虞之文近乎诗人之作矣
(臣/)按傅咸作七经诗今所存者孝经论语毛诗周
易周官左传六诗耳诗各分二章惟周易止存一
章其孝经诗一章曰立身行道始于事亲上下无
怨不恶于人(一作不/敢恶人)孝无终始不离其身三者备
矣以临其民二章曰以孝事君不离令名进思尽
忠义则不争匡救其恶灾害不生孝弟之至通于神
明其有功于孔曾也大矣休奕之数十万言归于
(臣/)按傅咸作七经诗今所存者孝经论语毛诗周
易周官左传六诗耳诗各分二章惟周易止存一
章其孝经诗一章曰立身行道始于事亲上下无
怨不恶于人(一作不/敢恶人)孝无终始不离其身三者备
矣以临其民二章曰以孝事君不离令名进思尽
忠义则不争匡救其恶灾害不生孝弟之至通于神
明其有功于孔曾也大矣休奕之数十万言归于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7a 页 WYG0719-0107a.png
崇正道而塞异端宜其有令子为继述也
束晰补亡诗序曰晰与同业畴人肄修乡饮之礼然所
咏之诗或有义无辞音乐取节阙而不备于是遥想既
往存思在昔补著其文以缀旧制南陔云循彼南陔言
采其兰眷恋庭闱心不遑安彼居之子罔或游盘馨尔
夕膳洁尔晨餐循彼南陔厥草油油彼居之子色思其
柔眷恋庭闱心不遑留馨尔夕膳洁尔晨羞有獭有獭
在河之涘凌波赴汨噬鲂捕鲤嗷嗷林乌受哺于子养
束晰补亡诗序曰晰与同业畴人肄修乡饮之礼然所
咏之诗或有义无辞音乐取节阙而不备于是遥想既
往存思在昔补著其文以缀旧制南陔云循彼南陔言
采其兰眷恋庭闱心不遑安彼居之子罔或游盘馨尔
夕膳洁尔晨餐循彼南陔厥草油油彼居之子色思其
柔眷恋庭闱心不遑留馨尔夕膳洁尔晨羞有獭有獭
在河之涘凌波赴汨噬鲂捕鲤嗷嗷林乌受哺于子养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7b 页 WYG0719-0107b.png
隆敬薄惟禽之似勖增尔虔以介丕祉白华云白华朱
萼被于幽薄粲粲门子如磨如错终晨三省匪惰其恪
白华绛趺在陵之陬茜茜士子涅而不渝竭诚尽敬亹
亹忘劬白华元足在邱之曲堂堂处子无营无欲鲜侔
晨葩莫之点(玷/同)辱
夏侯湛作周诗叙曰周诗者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邱
由仪六篇有其义而亡其辞湛续其亡故云周诗也诗
曰既殷斯虔仰说洪恩夕定晨省奉朝侍昏宵中告退
萼被于幽薄粲粲门子如磨如错终晨三省匪惰其恪
白华绛趺在陵之陬茜茜士子涅而不渝竭诚尽敬亹
亹忘劬白华元足在邱之曲堂堂处子无营无欲鲜侔
晨葩莫之点(玷/同)辱
夏侯湛作周诗叙曰周诗者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邱
由仪六篇有其义而亡其辞湛续其亡故云周诗也诗
曰既殷斯虔仰说洪恩夕定晨省奉朝侍昏宵中告退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8a 页 WYG0719-0107c.png
鸡鸣在门孳孳恭诲夙夜是敦
(臣/)按晰诗六篇皆具今特取南陔白华者诗小序
南陔孝子相戒以养白华孝子之洁白故止录此
二篇详湛叙亦当有六篇今所存一篇当是南陔
之辞也故录之按世说湛作周诗成示潘岳岳曰
此非徒温雅乃别见孝弟之性岳因此遂作家风
诗岳之乾没不止陨身辱亲其言岂敢荒宁一日
三省者与所行相剌谬故弗录也又补亡续亡皆
(臣/)按晰诗六篇皆具今特取南陔白华者诗小序
南陔孝子相戒以养白华孝子之洁白故止录此
二篇详湛叙亦当有六篇今所存一篇当是南陔
之辞也故录之按世说湛作周诗成示潘岳岳曰
此非徒温雅乃别见孝弟之性岳因此遂作家风
诗岳之乾没不止陨身辱亲其言岂敢荒宁一日
三省者与所行相剌谬故弗录也又补亡续亡皆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8b 页 WYG0719-0107d.png
以翼经不愧法言而家风祖德自劾戒子孙之类
及家训家诚所述止一身一家弗录可也故夏侯
湛有昆弟诰亦弗录
齐献王攸为太子太傅尝献箴于太子曰伊昔上皇建
国立君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创业恢道以安人承祀祚
延统重故爰立太子尊以宏道固以贰己储德既立邦
有所恃夫亲仁者功成迩佞者国倾故保相之材必择
贤明昔在成周旦奭作傅外以明德自辅内以亲亲立
及家训家诚所述止一身一家弗录可也故夏侯
湛有昆弟诰亦弗录
齐献王攸为太子太傅尝献箴于太子曰伊昔上皇建
国立君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创业恢道以安人承祀祚
延统重故爰立太子尊以宏道固以贰己储德既立邦
有所恃夫亲仁者功成迩佞者国倾故保相之材必择
贤明昔在成周旦奭作傅外以明德自辅内以亲亲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9a 页 WYG0719-0108a.png
固德以义济亲则自然嬴废公族其崩如山刘建子弟
汉祚永传楚以无极作乱宋以伊戾兴难张禹佞给卒
危强汉辅弼不忠祸及乃躬匪徒乃躬乃丧乃邦无曰
父子不间昔有江充无曰至亲匪贰或容潘崇谀言乱
真谮润离亲骊姬之谗晋侯疑申固亲以道勿固以恩
修身以敬勿托以尊自损者有馀自益者弥昏庶事不
可以不恤大本不可以不敦见亡戒危睹安思存冢子
司义敢告在阍
汉祚永传楚以无极作乱宋以伊戾兴难张禹佞给卒
危强汉辅弼不忠祸及乃躬匪徒乃躬乃丧乃邦无曰
父子不间昔有江充无曰至亲匪贰或容潘崇谀言乱
真谮润离亲骊姬之谗晋侯疑申固亲以道勿固以恩
修身以敬勿托以尊自损者有馀自益者弥昏庶事不
可以不恤大本不可以不敦见亡戒危睹安思存冢子
司义敢告在阍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29b 页 WYG0719-0108b.png
(臣/)按攸献箴援引史傅理关孝慈其言痛心刺骨
闻者足戒他如张华女史之类亦以箴时政之失
独存此箴以见所系尤重有父之尊有君之亲者
所当三复攸身为储傅又合于百官官箴王阙之
义诚遵法之言也
何晏与夏侯元荀粲及山阳王弼之徒竞为清谈祖尚
虚无谓六经为圣人糟粕由是天下士大夫争慕效之
遂成风俗不可复制焉
闻者足戒他如张华女史之类亦以箴时政之失
独存此箴以见所系尤重有父之尊有君之亲者
所当三复攸身为储傅又合于百官官箴王阙之
义诚遵法之言也
何晏与夏侯元荀粲及山阳王弼之徒竞为清谈祖尚
虚无谓六经为圣人糟粕由是天下士大夫争慕效之
遂成风俗不可复制焉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0a 页 WYG0719-0108c.png
(臣/)按宴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
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而不存者也阴阳恃
以化生贤者恃以成德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
其说之放旷如此由是士大夫效之皆以浮诞为
美废弛职业以亡其国范宁以为其罪浮于桀纣
者良然也时裴頠著崇有论以释其弊惜乎其意
为己勤矣而未及举圣人之道以告之也夫彼糟
粕六经则表章六经彼幽沈仁义则讲明仁义斯
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而不存者也阴阳恃
以化生贤者恃以成德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
其说之放旷如此由是士大夫效之皆以浮诞为
美废弛职业以亡其国范宁以为其罪浮于桀纣
者良然也时裴頠著崇有论以释其弊惜乎其意
为己勤矣而未及举圣人之道以告之也夫彼糟
粕六经则表章六经彼幽沈仁义则讲明仁义斯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0b 页 WYG0719-0108d.png
有无之说皆举矣如仅以有言也则固未有以胜
夫无之说也
(臣/)又按佛自汉明时入中国其教犹未盛自魏晋
间学士大夫侈谈庄老而佛书日益出其言亦皆
庄老也大抵皆其时文士助之撰集自立讲师孰
为阿难孰为迦叶各相问难笔之于书及达摩东
来又扫而为禅学然朱子以为其始也亦出于晋
宋清谈议论之馀习而稍务反求静养以默證之
夫无之说也
(臣/)又按佛自汉明时入中国其教犹未盛自魏晋
间学士大夫侈谈庄老而佛书日益出其言亦皆
庄老也大抵皆其时文士助之撰集自立讲师孰
为阿难孰为迦叶各相问难笔之于书及达摩东
来又扫而为禅学然朱子以为其始也亦出于晋
宋清谈议论之馀习而稍务反求静养以默證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1a 页 WYG0719-0109a.png
而已夫驱老庄而归佛空讲义而为禅皆清谈使
然呜呼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宴等之罪可胜诛哉
王导以江夏李充为丞相掾充以时俗崇尚浮虚乃著
学箴以为老子云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岂仁义之道绝
然后孝慈乃生哉盖患乎怀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将
寄责于圣人而遣累乎陈迹也凡人见形者众及道者
鲜逐迹愈笃离本愈远故作学箴以袪其蔽曰名之攸
彰道之攸废乃损所隆乃崇所替非仁无以长物非义
然呜呼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宴等之罪可胜诛哉
王导以江夏李充为丞相掾充以时俗崇尚浮虚乃著
学箴以为老子云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岂仁义之道绝
然后孝慈乃生哉盖患乎怀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将
寄责于圣人而遣累乎陈迹也凡人见形者众及道者
鲜逐迹愈笃离本愈远故作学箴以袪其蔽曰名之攸
彰道之攸废乃损所隆乃崇所替非仁无以长物非义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1b 页 WYG0719-0109b.png
无以齐耻仁义固不可远去其害仁义者而已
(臣/)按正始能言之流波荡一时惟羊祜最先恶之
以为败俗伤化渡江以后其风未息则陶侃尤深
嫉之谓非先王之法言无益实用二公功业卓卓
良由所见者笃不回于时也充以一掾慨然有箴
时之言倘所谓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耶然味
充之言犹右老子也
延笃传时人或疑仁孝前后之證笃乃论之曰观夫仁
(臣/)按正始能言之流波荡一时惟羊祜最先恶之
以为败俗伤化渡江以后其风未息则陶侃尤深
嫉之谓非先王之法言无益实用二公功业卓卓
良由所见者笃不回于时也充以一掾慨然有箴
时之言倘所谓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耶然味
充之言犹右老子也
延笃传时人或疑仁孝前后之證笃乃论之曰观夫仁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2a 页 WYG0719-0109c.png
孝之辨纷然异端互引典文代取事据可谓笃论矣夫
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非复铢两轻重必定前后之数
也如欲分其大较体而明之则孝在事亲仁施品物施
物则功济于时事亲则德归于己夫仁人之有孝犹四
体之有心腹枝叶之有根本也圣人知之故曰夫孝天
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
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然体大难备物性好偏故所施
不同事少两兼者也仁以枝叶扶疏为大孝以心体本
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非复铢两轻重必定前后之数
也如欲分其大较体而明之则孝在事亲仁施品物施
物则功济于时事亲则德归于己夫仁人之有孝犹四
体之有心腹枝叶之有根本也圣人知之故曰夫孝天
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
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然体大难备物性好偏故所施
不同事少两兼者也仁以枝叶扶疏为大孝以心体本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2b 页 WYG0719-0109d.png
根为先仁孝同质而生纯体之则互以为称(或仁或孝/随其所称)
若偏而体之则各有其目(以仁纪德以孝称贤各自/为目不能总兼其美也)
(臣/)按此亦论语孝弟为仁之本之义疏也前乎濂
洛关闽者尚远而笃著论于圣贤之微言大义多
所发明而又引经文以启有子之言可以知其尊
信之至矣
北史侍御史李谔以当时属文体尚轻薄上书曰魏之
三祖崇尚文辞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
若偏而体之则各有其目(以仁纪德以孝称贤各自/为目不能总兼其美也)
(臣/)按此亦论语孝弟为仁之本之义疏也前乎濂
洛关闽者尚远而笃著论于圣贤之微言大义多
所发明而又引经文以启有子之言可以知其尊
信之至矣
北史侍御史李谔以当时属文体尚轻薄上书曰魏之
三祖崇尚文辞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3a 页 WYG0719-0110a.png
上遂成风俗江右齐梁其弊弥甚竞一韵之奇争一字
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惟是风云之
状举世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
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诵五言
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
耳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指儒素为古拙周词
赋为君子故文章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规模
搆无用以为用也
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惟是风云之
状举世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
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诵五言
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
耳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指儒素为古拙周词
赋为君子故文章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规模
搆无用以为用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3b 页 WYG0719-0110b.png
(臣/)按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有韵之文固文之著者
韩愈言易奇而法诗正而葩易诗皆有韵者也词
赋盖亦风雅之遗然其感物造端托喻连类以道
其忠君爱亲之情故为不悖于先王之法言也及
齐梁诸人为之祇以供献䛕导淫之具而建安黄
初之体且为听之恐卧之古音矣况于上焉者乎
然则别裁伪体轨于典则亦卿大夫之责矣
唐韩愈原道篇曰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
韩愈言易奇而法诗正而葩易诗皆有韵者也词
赋盖亦风雅之遗然其感物造端托喻连类以道
其忠君爱亲之情故为不悖于先王之法言也及
齐梁诸人为之祇以供献䛕导淫之具而建安黄
初之体且为听之恐卧之古音矣况于上焉者乎
然则别裁伪体轨于典则亦卿大夫之责矣
唐韩愈原道篇曰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4a 页 WYG0719-0110c.png
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
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
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
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
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
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得
其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
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
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
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
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
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
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得
其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
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4b 页 WYG0719-0110d.png
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傅之舜舜以是傅之禹禹
以是传之汤汤以是傅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傅之孔
子孔子傅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傅焉荀与扬也择焉
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
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然则如之何而可也
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
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
也
以是传之汤汤以是傅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傅之孔
子孔子傅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傅焉荀与扬也择焉
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
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然则如之何而可也
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
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
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5a 页 WYG0719-0111a.png
(臣/)按释氏自达磨东来一花五叶只履西归其神
怪既足以衒流俗而其宗旨以净智妙圆体自空
寂为言一扫从前义理而务反求默證之功其后
傅之既久聪明才智之士更出己意益求前人之
所不及者以阴佐之于是其说重深极妙而非复
如佛之始来者不过清虚缘业之论神通变现之
术而已故尝论之以为禅学之所以盛者非禅者
能然而皆儒者之为之也傅奕言于太宗曰佛入
怪既足以衒流俗而其宗旨以净智妙圆体自空
寂为言一扫从前义理而务反求默證之功其后
傅之既久聪明才智之士更出己意益求前人之
所不及者以阴佐之于是其说重深极妙而非复
如佛之始来者不过清虚缘业之论神通变现之
术而已故尝论之以为禅学之所以盛者非禅者
能然而皆儒者之为之也傅奕言于太宗曰佛入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5b 页 WYG0719-0111b.png
中国孅儿幻夫摸象庄老以文饰之盖唐人取经
至京使僧人翻译必使文士润色如心经后注元
奘译于志宁许敬宗薛元超李义府等润色润色
者群集寺中某为佛某为阿难设为问答一改再
改取庄列之言更加幻杳而止然其所攘者庄老
也犹未敢显然以周孔之言佐之也而沈溺既久
恣无忌惮至有宋而益不可制矣如苏辙注老子
后序曰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
至京使僧人翻译必使文士润色如心经后注元
奘译于志宁许敬宗薛元超李义府等润色润色
者群集寺中某为佛某为阿难设为问答一改再
改取庄列之言更加幻杳而止然其所攘者庄老
也犹未敢显然以周孔之言佐之也而沈溺既久
恣无忌惮至有宋而益不可制矣如苏辙注老子
后序曰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6a 页 WYG0719-0111c.png
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此佛法
也六祖谓不思善不思恶则喜怒哀乐之未发也
盖中者佛性之异名和者六度万行之总目其说
一出轼极赞之以为奇特而一时程门高弟如吕
大临之论未发游酢之论归仁杨时之从僧常总
问性善谢良佐之言知觉皆不能笃于其师说以
入于禅僧杲黠者也窥吾儒之意已动而易入也
则语杨之门人张九成曰左右既得把柄入手开
也六祖谓不思善不思恶则喜怒哀乐之未发也
盖中者佛性之异名和者六度万行之总目其说
一出轼极赞之以为奇特而一时程门高弟如吕
大临之论未发游酢之论归仁杨时之从僧常总
问性善谢良佐之言知觉皆不能笃于其师说以
入于禅僧杲黠者也窥吾儒之意已动而易入也
则语杨之门人张九成曰左右既得把柄入手开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6b 页 WYG0719-0111d.png
导之际当改头换面随宜说法使殊涂同归则世
出世间两不恨矣杲之学惟主无事省缘静坐体
究每用儒家言语说向士大夫故其语张如此自
此凡张氏所论著皆阳儒而阴释视苏氏之显然
以儒佛为同者其机尤工而隐矣至陆九渊辟释
氏以为自私自利而其学以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穷究磨炼一朝自省亦禅学也其弟子如詹阜民
下楼之觉徐仲诚镜中之见杨慈湖双明阁上扇
出世间两不恨矣杲之学惟主无事省缘静坐体
究每用儒家言语说向士大夫故其语张如此自
此凡张氏所论著皆阳儒而阴释视苏氏之显然
以儒佛为同者其机尤工而隐矣至陆九渊辟释
氏以为自私自利而其学以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穷究磨炼一朝自省亦禅学也其弟子如詹阜民
下楼之觉徐仲诚镜中之见杨慈湖双明阁上扇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7a 页 WYG0719-0112a.png
讼之證夜中黑幕脱去之悟一禅机也盖南渡以
前士大夫之好佛也显不讳其为佛南渡以后士
大夫之好佛也谲讳其为佛而阴主之主之既久
而亦终不可掩也故西江之学禅机最深离合出
入之间使人不觉而其徒则显然逗露矣呜呼为
释氏之徒者恐其说之坏常欲附于吾儒至于呵
佛骂祖以巧护其说而儒之入于释者亦恐其说
之坏至于改头换面以自乱其宗幸而有大贤出
前士大夫之好佛也显不讳其为佛南渡以后士
大夫之好佛也谲讳其为佛而阴主之主之既久
而亦终不可掩也故西江之学禅机最深离合出
入之间使人不觉而其徒则显然逗露矣呜呼为
释氏之徒者恐其说之坏常欲附于吾儒至于呵
佛骂祖以巧护其说而儒之入于释者亦恐其说
之坏至于改头换面以自乱其宗幸而有大贤出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7b 页 WYG0719-0112b.png
排之甚力然而如傅奕韩愈辟之于儒佛判然之
日其势已艰有宋诸大儒辟之于儒佛混一日其
艰不更甚而其势不更急哉然而周惇颐言诚程
颐言敬张载言礼朱熹言涵养致知力行皆直揭
圣学之统宗刋落异端之纰缪如河海之有源委
也如日月之丽于天而萤爝之光息也千有馀年
之间圣人之傅得以复明虽于释氏不能人其人
火其书而其人不至于入吾儒其书不至于入吾
日其势已艰有宋诸大儒辟之于儒佛混一日其
艰不更甚而其势不更急哉然而周惇颐言诚程
颐言敬张载言礼朱熹言涵养致知力行皆直揭
圣学之统宗刋落异端之纰缪如河海之有源委
也如日月之丽于天而萤爝之光息也千有馀年
之间圣人之傅得以复明虽于释氏不能人其人
火其书而其人不至于入吾儒其书不至于入吾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8a 页 WYG0719-0112c.png
书矣有明之初师无异教家无异说曹端薛瑄胡
居仁以理学显皆循循诵法先王之言服膺程朱
之说陈献章江门之学一倡而禅学兴矣自程敏
政道一编出而儒释又混矣至王守仁起而其说
乃大盛其指一陆氏也然终赖程朱之说具在可
因是以得先王之教故一时后先起而辟之者有
章懋罗钦顺吕原魏校崔铣顾宪成冯从吾高攀
龙诸君子而王氏之学讫不能相胜云
居仁以理学显皆循循诵法先王之言服膺程朱
之说陈献章江门之学一倡而禅学兴矣自程敏
政道一编出而儒释又混矣至王守仁起而其说
乃大盛其指一陆氏也然终赖程朱之说具在可
因是以得先王之教故一时后先起而辟之者有
章懋罗钦顺吕原魏校崔铣顾宪成冯从吾高攀
龙诸君子而王氏之学讫不能相胜云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8b 页 WYG0719-0112d.png
韦处厚穆宗立为翰林侍讲学士处厚以帝冲怠不向
学即与路隋合易书诗春秋礼孝经论语掇其粹要题
为六经法言二十篇上之冀助省览帝称善
(臣/)按法言之称见于经而扬雄用法以应当世之
问故名其书法言韦路二子掇六经之粹要以进
御览亦曰法言其为不悖于先圣一揆也
薛放穆宗为太子拜侍读及即位参赞机命帝尝问朕
尝欲学经与史何先放曰六经者圣人之言孔子所发
学即与路隋合易书诗春秋礼孝经论语掇其粹要题
为六经法言二十篇上之冀助省览帝称善
(臣/)按法言之称见于经而扬雄用法以应当世之
问故名其书法言韦路二子掇六经之粹要以进
御览亦曰法言其为不悖于先圣一揆也
薛放穆宗为太子拜侍读及即位参赞机命帝尝问朕
尝欲学经与史何先放曰六经者圣人之言孔子所发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9a 页 WYG0719-0113a.png
明天人之极也史记道成败得失亦足以鉴然谬于是
非非六经比帝曰吾闻学者白首不能一经安得其要
乎对曰论语六经之菁华也孝经人伦之本也汉时论
语首立于学宫光武令虎贲士皆习孝经明皇为注训
盖人知孝慈则气感和乐也帝曰圣人以孝为至德要
道信然
(臣/)按放知史非经比使人主先经后史学问为有
根柢矣论语六经之菁华亦程朱以前仅有之说
非非六经比帝曰吾闻学者白首不能一经安得其要
乎对曰论语六经之菁华也孝经人伦之本也汉时论
语首立于学宫光武令虎贲士皆习孝经明皇为注训
盖人知孝慈则气感和乐也帝曰圣人以孝为至德要
道信然
(臣/)按放知史非经比使人主先经后史学问为有
根柢矣论语六经之菁华亦程朱以前仅有之说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39b 页 WYG0719-0113b.png
也人知孝慈气感和乐故乃仰前规于汉室稽祖
训于石台圣教王章阐扬斯极法莫大焉
宋真宗时天书封禅事将起帝幸秘阁骤问杜镐曰古
所谓河出图洛出书果何事耶镐老儒不测其旨漫应
之曰此圣人以神道设教尔帝由此意决
(臣/)按真宗耻于澶渊之盟而惑王钦若之说欲托
符瑞以誇示天下河图洛书神道设教钦若方言
之而镐言乃与之合其亦有所受之矣嗣后陈尧
训于石台圣教王章阐扬斯极法莫大焉
宋真宗时天书封禅事将起帝幸秘阁骤问杜镐曰古
所谓河出图洛出书果何事耶镐老儒不测其旨漫应
之曰此圣人以神道设教尔帝由此意决
(臣/)按真宗耻于澶渊之盟而惑王钦若之说欲托
符瑞以誇示天下河图洛书神道设教钦若方言
之而镐言乃与之合其亦有所受之矣嗣后陈尧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0a 页 WYG0719-0113c.png
叟陈彭年丁谓之徒益以经义附和而天下争言
符瑞矣史称镐不测上旨而漫应云尔者恐未必
然(臣/)窃有感于张禹之畏王根也而曰灾变之意
深远难见圣人罕言命不语怪性与天道自子贡
之属不得闻汉成由此不疑王氏周天元(周主/赟)之
将立五后也博士何妥曰帝喾四妃虞舜二妃先
代之数何常之有天元大悦此二人者皆引经义
以成其佞与钦若镐皆可谓之侮圣人之言孝经
符瑞矣史称镐不测上旨而漫应云尔者恐未必
然(臣/)窃有感于张禹之畏王根也而曰灾变之意
深远难见圣人罕言命不语怪性与天道自子贡
之属不得闻汉成由此不疑王氏周天元(周主/赟)之
将立五后也博士何妥曰帝喾四妃虞舜二妃先
代之数何常之有天元大悦此二人者皆引经义
以成其佞与钦若镐皆可谓之侮圣人之言孝经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0b 页 WYG0719-0113d.png
所谓非圣者无法正此等也善乎槐里令朱云之
上书斥言禹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
之无所不至者也小宗伯辛彦之之对天元曰皇
后与天子敌体不宜有五与夫待制孙奭之言曰
以臣愚所闻天何言哉岂有书也庶几于非先王
之法言不敢道者乎
朱熹近思录序曰淳熙乙未之夏东莱吕伯恭来自东
阳过予寒泉精舍留止旬日相与读周子程子张子之
上书斥言禹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
之无所不至者也小宗伯辛彦之之对天元曰皇
后与天子敌体不宜有五与夫待制孙奭之言曰
以臣愚所闻天何言哉岂有书也庶几于非先王
之法言不敢道者乎
朱熹近思录序曰淳熙乙未之夏东莱吕伯恭来自东
阳过予寒泉精舍留止旬日相与读周子程子张子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1a 页 WYG0719-0114a.png
书叹其广大闳博若无津涯而惧夫初学者不知所入
也因共掇取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以为此编总
六百二十二条分十四卷盖凡学者所以求端用力处
己治人之要与夫辨异端观圣贤之大略皆粗见其梗
槩以为穷乡晚进有志于学而无明师良友以先后之
者诚得此而玩心焉亦足以得其门而入矣如此然后
求诸四君子之全书沈潜反覆优柔厌饫以致其博而
反诸约焉则其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庶乎其有以尽得
也因共掇取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以为此编总
六百二十二条分十四卷盖凡学者所以求端用力处
己治人之要与夫辨异端观圣贤之大略皆粗见其梗
槩以为穷乡晚进有志于学而无明师良友以先后之
者诚得此而玩心焉亦足以得其门而入矣如此然后
求诸四君子之全书沈潜反覆优柔厌饫以致其博而
反诸约焉则其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庶乎其有以尽得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1b 页 WYG0719-0114b.png
之若惮烦劳安简便以为取足于此而可则非今日所
以纂集此书之意也
(臣/)按周程张子之书其开阐圣言大醇而无小疵
者也而熹复掇其要者为近思录欲学者由此以
求诸四君子之全书而东莱吕祖谦复序其意谓
自卑升高自近及远庶几不失纂集之指若乃躐
等陵节流于空虚无所据依则岂所谓近思者耶
盖由熹之意将使学者言行满天下而无择言过
以纂集此书之意也
(臣/)按周程张子之书其开阐圣言大醇而无小疵
者也而熹复掇其要者为近思录欲学者由此以
求诸四君子之全书而东莱吕祖谦复序其意谓
自卑升高自近及远庶几不失纂集之指若乃躐
等陵节流于空虚无所据依则岂所谓近思者耶
盖由熹之意将使学者言行满天下而无择言过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2a 页 WYG0719-0114c.png
行由祖谦之意惟恐学者之入于非法非道其义
交相发也
朱熹名臣言行录序曰予读近代文集及记事之书观
其所载国朝名臣言行之迹多有补于世教者然以其
散出而无统也既莫究其始终表里之全而又汨于虚
浮怪诞之说予常病之于是掇取其要聚为此书以便
记览尚恨书籍不备多所遗阙嗣有所得当续书之
(臣/)按名臣言行录前后集共载九十有六人始于
交相发也
朱熹名臣言行录序曰予读近代文集及记事之书观
其所载国朝名臣言行之迹多有补于世教者然以其
散出而无统也既莫究其始终表里之全而又汨于虚
浮怪诞之说予常病之于是掇取其要聚为此书以便
记览尚恨书籍不备多所遗阙嗣有所得当续书之
(臣/)按名臣言行录前后集共载九十有六人始于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2b 页 WYG0719-0114d.png
赵普终于陈师道所录格言懿行盖详而要矣迹
熹之用心深欲补裨世教以救虚浮怪诞之失盖
与近思录一书相表里云
熹提点江西刑狱公事入奏有要之于路以为正心诚
意之学上所厌闻戒勿以为言熹曰吾平生所学惟此
四字岂可隐默以欺吾君乎
(臣/)按熹在孝光宁三朝疏凡数十上切劘时政不
忌讳屈挠而其旨要在于格君心不徒人适政间
熹之用心深欲补裨世教以救虚浮怪诞之失盖
与近思录一书相表里云
熹提点江西刑狱公事入奏有要之于路以为正心诚
意之学上所厌闻戒勿以为言熹曰吾平生所学惟此
四字岂可隐默以欺吾君乎
(臣/)按熹在孝光宁三朝疏凡数十上切劘时政不
忌讳屈挠而其旨要在于格君心不徒人适政间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3a 页 WYG0719-0115a.png
也平生所学惟正心诚意即孟子所谓非尧舜之
道不陈也熹尝谓圣贤道统之傅散在方册圣经
之旨不明而道统之傅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
穷圣贤之经训盖自汉之马郑唐之贾孔之徒各
以其师说解经而未粹然一归于正周惇颐始为
太极图通书以言易程颐于易诗书春秋有傅有
说至熹则尤详易有本义有启蒙书有说有书古
经及序诗集傅有诗序辨说礼有经傅通解集傅
道不陈也熹尝谓圣贤道统之傅散在方册圣经
之旨不明而道统之傅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
穷圣贤之经训盖自汉之马郑唐之贾孔之徒各
以其师说解经而未粹然一归于正周惇颐始为
太极图通书以言易程颐于易诗书春秋有傅有
说至熹则尤详易有本义有启蒙书有说有书古
经及序诗集傅有诗序辨说礼有经傅通解集傅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3b 页 WYG0719-0115b.png
集注有大学中庸章句或问论语孟子集注集义
指要中庸辑略孝经刋误盖先王之法言自此大
显而后世其永赖之矣
冯椅曰左传云仲尼曰古语有之曰克己复礼仁也盖
古有此语惟颜子可以从事于此又曰出门如宾承事
如祭仁之则也亦古有此语惟仲弓可以语之
(臣/)按圣人之言仁罕矣独其告颜子仲弓者约而
尽先儒以为此二章乾坤之义备焉而要皆古语
指要中庸辑略孝经刋误盖先王之法言自此大
显而后世其永赖之矣
冯椅曰左传云仲尼曰古语有之曰克己复礼仁也盖
古有此语惟颜子可以从事于此又曰出门如宾承事
如祭仁之则也亦古有此语惟仲弓可以语之
(臣/)按圣人之言仁罕矣独其告颜子仲弓者约而
尽先儒以为此二章乾坤之义备焉而要皆古语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4a 页 WYG0719-0115c.png
非别有所指授也圣人一话一言必则古昔称先
王而于其言之粹者尤不啻己言之而心得之而
即以为教如此也夫六经皆夫子之所手定而其
出于夫子之作者盖亦仅矣于易系以十翼要亦
解经而不可以为作春秋一笔一削则皆鲁史之
旧文也论语一书圣人之言甚详特门弟子之所
记而亦非圣人之作也天下万世仰夫子之言炳
炳麟麟光于日星永于金石而夫子亦惟明先王
王而于其言之粹者尤不啻己言之而心得之而
即以为教如此也夫六经皆夫子之所手定而其
出于夫子之作者盖亦仅矣于易系以十翼要亦
解经而不可以为作春秋一笔一削则皆鲁史之
旧文也论语一书圣人之言甚详特门弟子之所
记而亦非圣人之作也天下万世仰夫子之言炳
炳麟麟光于日星永于金石而夫子亦惟明先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4b 页 WYG0719-0115d.png
之道言先王之言而已终身以述者自处也经曰
非法言不言谓夫子之自道可也抑臣感于此而
又有以知夫先王之教之深也曾巩有言曰至治
之一教化既成道德一而风俗同言理者虽异人
殊世未尝不同其指理当故无二也是以诗书之
文自唐虞以来至秦鲁之际相去千馀载作者非
一人其文数万而其所发明更相表里如一人之
说由今思之即何独诗书哉克己复礼出门如宾
非法言不言谓夫子之自道可也抑臣感于此而
又有以知夫先王之教之深也曾巩有言曰至治
之一教化既成道德一而风俗同言理者虽异人
殊世未尝不同其指理当故无二也是以诗书之
文自唐虞以来至秦鲁之际相去千馀载作者非
一人其文数万而其所发明更相表里如一人之
说由今思之即何独诗书哉克己复礼出门如宾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5a 页 WYG0719-0116a.png
承事如祭不知何人之语而其所发明即唐虞以
来神圣之授受岂复过此哉盖自后世异端之学
最惮言理此不独言理而直示之礼初无有直提
本心虚灵知觉之可以为仁也异学常惺惺法亦
似敬以直内此云出门承事云宾祭仍然敬义夹
持内外交养初无有无寸之尺无星之秤之可以
为敬也斯二语者言简理至而已逸其人盖亦非
独其人之能为是语而先王之时学者无异教异
来神圣之授受岂复过此哉盖自后世异端之学
最惮言理此不独言理而直示之礼初无有直提
本心虚灵知觉之可以为仁也异学常惺惺法亦
似敬以直内此云出门承事云宾祭仍然敬义夹
持内外交养初无有无寸之尺无星之秤之可以
为敬也斯二语者言简理至而已逸其人盖亦非
独其人之能为是语而先王之时学者无异教异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5b 页 WYG0719-0116b.png
说虽其所得浅深之不同而其指趣则一而已矣
古诗自三百篇而外逸者犹皆可傅而民谣舆诵
尝有至理与圣贤之言相发明况学者之言乎(臣/)
是以益知先王之教之深而必无有不言其言者
也道德衰而辞说繁其在春秋之世乎其诸索隐
行怪之徒始之与
(臣/)又按读论语一书不特可以识圣人之言又可
以见门弟子之记圣言者简重而有体也先儒以
古诗自三百篇而外逸者犹皆可傅而民谣舆诵
尝有至理与圣贤之言相发明况学者之言乎(臣/)
是以益知先王之教之深而必无有不言其言者
也道德衰而辞说繁其在春秋之世乎其诸索隐
行怪之徒始之与
(臣/)又按读论语一书不特可以识圣人之言又可
以见门弟子之记圣言者简重而有体也先儒以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6a 页 WYG0719-0116c.png
为出于曾子有子子夏之徒所记盖皆得于圣人
之深者其序次圣言谨严尔雅绝有体要今其书
煌煌乎与六经相为表里发明矣孟氏之书亦非
其自著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其所言耳今七
篇者是也臣窃异夫后之学者之仅知记其师之
说而不知所以傅世而行远也夫言以足志文以
足言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文固言语自然之节必
不可以已也所谓辞达而已者亦谓其辞则然而
之深者其序次圣言谨严尔雅绝有体要今其书
煌煌乎与六经相为表里发明矣孟氏之书亦非
其自著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其所言耳今七
篇者是也臣窃异夫后之学者之仅知记其师之
说而不知所以傅世而行远也夫言以足志文以
足言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文固言语自然之节必
不可以已也所谓辞达而已者亦谓其辞则然而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6b 页 WYG0719-0116d.png
非方言里语亦可以为辞也自夫子没千有馀年
得程朱而道益大显其言无不可以羽翼圣经发
皇幽渺而独其弟子无有能整齐比属使有文章
伦理便于诵读而寻绎者也此固尊信其师之深
亲承其謦欬不敢有一毫增损恐不得其真而独
不知其不可以傅世而行远也夫程朱之书其所
自著虽其小小题叙亦皆有法度不独书疏劄子
而已傅世行远亦足与六经表里发明而独其平
得程朱而道益大显其言无不可以羽翼圣经发
皇幽渺而独其弟子无有能整齐比属使有文章
伦理便于诵读而寻绎者也此固尊信其师之深
亲承其謦欬不敢有一毫增损恐不得其真而独
不知其不可以傅世而行远也夫程朱之书其所
自著虽其小小题叙亦皆有法度不独书疏劄子
而已傅世行远亦足与六经表里发明而独其平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7a 页 WYG0719-0117a.png
日之言记自弟子者方言里语随得辄录此诚未
成之书而不无有待于后者也抑尤有不可者弟
子之尊其师说曰语录佛氏之书亦曰语录夫左
氏有国语夫子论语有齐鲁两家亦有家语语录
之称虽于义无害然而释氏之书始亦讳其不文
而尝取庄老之书以文之矣后枝分𣲖别其说益
繁而不能文焉又其问答所参即事指喝本属不
经故直录其语不加剪截独怪儒者服圣教言圣
成之书而不无有待于后者也抑尤有不可者弟
子之尊其师说曰语录佛氏之书亦曰语录夫左
氏有国语夫子论语有齐鲁两家亦有家语语录
之称虽于义无害然而释氏之书始亦讳其不文
而尝取庄老之书以文之矣后枝分𣲖别其说益
繁而不能文焉又其问答所参即事指喝本属不
经故直录其语不加剪截独怪儒者服圣教言圣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7b 页 WYG0719-0117b.png
言而其书一如释氏之书无为也自诸儒语录盛
行与佛书交杂其言之无文同其书之义例同要
为以儒而入于释之渐不可不慎也昔扬雄作太
元拟经法言拟论语王通著文中子亦拟经学者
非之今程朱之说非雄通比也学者诚不能及曾
子有子子夏而岂必出万章公孙丑下哉整齐比
属以次于六经语孟之后而凡诸儒之言之足以
羽翼发明者率仿此义例以成书而姑置其语录
行与佛书交杂其言之无文同其书之义例同要
为以儒而入于释之渐不可不慎也昔扬雄作太
元拟经法言拟论语王通著文中子亦拟经学者
非之今程朱之说非雄通比也学者诚不能及曾
子有子子夏而岂必出万章公孙丑下哉整齐比
属以次于六经语孟之后而凡诸儒之言之足以
羽翼发明者率仿此义例以成书而姑置其语录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8a 页 WYG0719-0117c.png
之名若此者所以傅世而行远也(臣/)是以备论之
以上法言
以上法言
御定孝经衍义 卷八十五 第 48b 页 WYG0719-0117d.png
御定孝经衍义卷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