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a 页 WYG0718-083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七十八
  诸侯之孝
   不骄
 易大有(卦/名)九三公用亨(如/字)于天子小人弗克
  孔颖达正义曰五为王位三既与之同功则威权之
  盛莫甚于此乃得通乎天子之道小人弗克者小人
  德劣不能胜其位必致祸害程颐传曰三居下体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b 页 WYG0718-0837b.png
  上在下而居人上诸侯人君之象也公侯上承天子
  天子居天下之尊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下者何敢
  专其有故三当大有之时居诸侯之位有其富盛必
  用亨通乎天子谓以其有为天子之有也乃人臣之
  常义也
   (臣/)按诸侯以奉上为职凡土地人民非其有也即
   其处大有之时乘刚健而与五同功亦非其有也
   天子让德于天诸侯归德于天子德亦非其有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a 页 WYG0718-0837c.png
  夫然故虽处威权之极而自能亨通乎天子矣小人德不胜
  位其或有功则威权愈盛泰然不知所处而祸患随之故曰
  小人害也亨春秋传作享盖精白一心竭诚尽慎是内心
  之通也朝贡不失燕飨极欢是外心之通也皆为三之克
  顺承六五之象故盛极而不至亢也
九四匪其彭无咎
 程颐传曰九四居大有之时已过中矣是大有之盛
 者也过盛则凶咎所由生也故处之之道匪其彭则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b 页 WYG0718-0837d.png
 得无咎谓能谦损不处其太盛则得无咎也四近君
 之高位苟处太盛则致凶咎彭盛多之猊诗载驰云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辩晰也
 程颐传曰能不处其盛而得无咎者盖有明辩之智
 也晰明智也贤智之人明辩物理当其方盛则知咎
 之将至故能损抑不敢至于满极也
  (臣/)按九四过中之时席彭彭之盛有而不居其有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3a 页 WYG0718-0838a.png
  此固非智者不能彼昧于盛衰之理盈亏之数者
  真愚者也然而欲求明辩之益须加学问之功仲
  山甫式古训而后有明哲保身之美卫武切磋琢
  磨而始有睿圣之称夫人固未有不学而可以为
  智者也
  (臣/)又按正义云匪其彭无咎者匪非也彭旁也谓
  九三在九四之旁九四若能专心承五非取其旁
  言不用三也如此乃得无咎盖易之为书不可为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3b 页 WYG0718-0838b.png
  典要在九三为公用亨于天子在九四则三为分
  权之臣四上近至尊而下比分权之臣咎之丛也
  能明逆顺之理辩上下之分三虽至盛五不可舍
  一意弃三归五自得旡咎春秋之时诸侯不奉王
  命而惟彊国是从是皆弃五归三者也吴楚七国
  反而梁扼之不得前唐季诸畔连衡独田弘正举
  魏博归朝庶乎其类于匪其彭者与
(卦/名)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4a 页 WYG0718-0838c.png
 程颐传曰三阳刚之德而居下体为众阴所宗履得
 其位为下之上是上为君所任下为众所从有功劳
 而持谦德者也古之人有当之者周公是也
  (臣/)按诸侯太骄之患往往起于有大功故夫以功
  名终者鲜矣程子谓惟周公足以当之臣谓三代
  以后庶几近之者其郭子仪与屡握大镇始终一
  心不矜不伐可谓君子矣
微子之命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恪慎克孝肃恭神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4b 页 WYG0718-0838d.png
人予嘉乃德曰笃不忘
  (臣/)按诗称汤之德曰圣敬日跻微子之恪慎肃恭
  其即成汤之心法与可以事亲可以事神矣若一
  念之不敬而惰慢乘之足以危及宗庙而僇其先
  人其为不孝莫大乎是
文侯之命父义和(文侯/字)汝克绍乃显祖(指唐/叔)汝肇(始/也)
(仪/刑)文武用会(合之使/不离)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亦指/唐叔)
  (臣/)按有国者将以上卫王室下保宗庙惟在法祖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5a 页 WYG0718-0839a.png
  而已周自文武相继典制详明而选贤尚德以造
  有邦俾其后子孙世世守之母陨越也故克绍乃
  显祖乃诸侯之孝而肇刑文武乃所以克绍显祖
  也齐桓公问仲孙湫曰鲁可取乎曰不可犹秉周
  礼秦襄公有存周之功而蒹椴之诗刺不能用周
  礼卒之鲁终为守礼义之国而秦以骄暴亡也有
  国者可以鉴矣
诗卫风芄兰(篇/名)其一章曰芄兰(草/名)之支(枝/同)童子佩觿(锥/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5b 页 WYG0718-0839b.png
(以象骨为之所以解结成/人之佩非童子之饰也)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容/刀)
(瑞/玉)兮垂带(绅/带)(行止有/节度)
 小序刺惠公也骄而无礼大夫刺之
  (臣/)按人君而不知为政以礼则虽其才能洵美且
  不足观况其不自谓无知以骄慢人也佩其容刀
  瑞玉垂其绅带非不悸悸然行止有节度而无柔
  润温良之德以称之则徒善其威仪而已童子之
  目正如郑诗刺忽为狡童传称鲁昭公有童心大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6a 页 WYG0718-0839c.png
  较状其无知也易之大有戒小人言不臣也芄兰
  刺童子言不君也一骄之害也
小雅采菽(篇/名)其三章曰赤芾在股(后王为芾服之于股/以象大古之蔽膝)
邪幅在下(幅偪也邪缠于/足以自偪束也)彼交匪纾天子所予
 郑康成笺曰彼与人交接自偪束如此则非有解怠
 纾缓之心天子以是故赐予之
  (臣/)按此与桑扈之诗言不戢(敛/也)不难(慎/也)受福不那
  (多/也)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者同成周盛时上之赐其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6b 页 WYG0718-0839d.png
  下者甚厚下之事其上者愈恭赤芾在股谨拜跪
  也邪幅在下承趋跄也皆以状其敛戢畏慎无有
  怙宠而骄之意用能上下相保长永福禄若汉文
  赐吴王几杖愈蓄不臣之心唐之藩镇一赐旌节
  即偃蹇而多背畔悲夫后世之诸侯盖多故矣
大雅抑(篇/名)其一章曰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
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臣/)按楚语左史倚相曰昔卫武公年数九十五矣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7a 页 WYG0718-0840a.png
  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
  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夕以交戒我在
  舆有旅贲(掌执戈盾夹车/而趋车止持轮)之规位(中庭之/左右)(门屏/之间)
  有官师之典倚几有诵训(主诵书/之官)之谏居寝有𥊍
  (音/薛)(谓近/习也)之箴临事有瞽史之道(瞽史知/天道)宴居有
  师工(乐/官)之诵史不失书矇不失诵以训御之于是
  作懿(读为/抑)戒以自儆今按此诗凡十二章首章举
  其凡次章言敬慎也三章言颠覆荒湛即宾之初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7b 页 WYG0718-0840b.png
  筵之指也四章不泄迩不忘远也五六章谨出话
  也七章严屋漏也八章申言慎容仪也九章言恭
  为德基也十章戒满盈十一章惧荒耄末章言天
  命之不易将丧亡无日也一篇之中流连反覆战
  惧靡宁真与帝轩之刻舆几禹之勒笋簴汤之铭
  盘盂武王之为戒书同意千古诸侯之好学者莫
  武公若然臣谓武公不特足为诸侯师万世帝王
  咸所当取法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8a 页 WYG0718-0840c.png
烝民(篇/名)其二章曰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
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顺也顺/承天子)明命使
(布也宣/布王命)
  (臣/)按古训为先王之遗典仲山甫之小心翼翼以
  其能式古训也盖诸侯生而富贵沈溺宴安不知
  法戒此固祸败之所从来也诚使好学不倦熟于
  前世之所以兴亡治乱以其善行以其恶戒自不
  至骄淫失道以取倾覆然臣谓式古训又在礼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8b 页 WYG0718-0840d.png
  贤人使朝夕献善败于古训益讲明习熟不惟享
  令名善一身而已于以出为王腹心股肱爪牙处
  天下事必事与古会无一不得其当而维屏维翰
  国家其永赖之矣
江汉(篇/名)其五章曰釐(赐/也)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文/王)
锡山土田于周(岐/周)受命自召祖(穆公之/祖康公)命虎拜稽首天
子万年
六章曰虎拜稽首对扬王休作召公考(作康公之庙器/而勤王策命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9a 页 WYG0718-0841a.png
(词以考/其成)天子万寿明明天子令闻(音/问)不己矢其文德洽
此四国
  (臣/)按召穆公有平江汉之功宣王赐之圭瓒秬鬯
  锡之土田勒策书庙器以昭告其先人功业赫然
  播之歌咏然公之勉宣王者曰矢其文德洽此四
  国一不矜伐其武功之盛而惟忧文德之弗昭四
  国之不易洽也古大臣之不以宠利居成功而心
  乎为国者如是而亦以见古诸侯之不欲久假兵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9b 页 WYG0718-0841b.png
  柄而惟愿雍容助致太平也呜呼盛哉
春秋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隐公八年/)
 胡安国传曰莒小国人微者而公与之盟故特言及
 以讥失礼易曰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隐公可谓谦
 矣何以失礼讥之曰谦亨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
 施屈千乘之尊下与小国之大夫盟岂称物平施之
 谓乎太卑而可踰非谦德矣
  (臣/)按恭而无礼君子以为辱执玉卑俯贤者之所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0a 页 WYG0718-0841c.png
  讥是知平施之难也盖谦不中礼矫枉过正其失
  不异于骄矣终鲁之世多大夫之祸其亦公之有
  以启之与
冬十有二月公孙兹帅师会齐人宋人卫人郑人许人
曹人侵陈(僖公四年/)
 胡安国传曰扬子法言或问为政有几曰思斁昔在
 周公征于东方四国是王其思矣夫齐桓公欲径陈
 陈不果纳执辕涛涂其斁矣夫桓公识明而量浅管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0b 页 WYG0718-0841d.png
 仲器不足而才有馀方楚人未帖而齐以为忧也致
 勤于郑振中夏之威会于阳榖惇远国之信按兵于
 陉修文告之辞退舍召陵结会盟之礼何其念之深
 虑之谨也楚方受盟志已骄溢陈大夫一谋不协其
 身见执其国见伐见侵而怒犹未怠也桓德于是乎
 衰矣魏武方得荆州而张松见忽唐庄宗自矜取汴
 而高氏不朝成汤胜夏抚有万方乃曰兹朕未知获
 戾于上下慄慄危惧若将陨于深渊人之度量相越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1a 页 WYG0718-0842a.png
 岂不远哉
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僖公九年/)
 公羊传曰桓之盟不日此何以日危之也何危耳贯
 泽之会桓公有忧中国之心不召而至者江人黄人
 也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震之者何犹
 曰振振然矜之者何犹曰莫若我也
  (臣/)按齐桓侵陈之后会首止以定世子伐郑以讨
  叛盟宁母以斥奸盟洮以谋王室伯业未为衰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1b 页 WYG0718-0842b.png
  即葵丘之会拜受赐胙凛凛乎视诸侯礼焉然桓
  公之时最强者惟楚自盟召陵以后有莫予毒之
  喜而诸侯之不恤于是乎郑叛弦亡暨乎葵丘以
  后楚势益强伐江灭黄伐徐而桓公方内溺于多
  宠外与姜氏会阳榖会卞与国亡而不能救救而
  不能力视昔日之城邢救许迁卫之勤而不德邈
  乎其不相及矣故齐桓伯业之衰已萌于召陵至
  葵丘之会固极盛而衰之际也先儒谓葵丘以前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2a 页 WYG0718-0842c.png
  犹自朔至望之月葵丘以后犹自望至晦之月甚
  矣成功之难居也
冬十一月晋侯周卒(襄公十有五年/)
 李廉曰晋悼公其有君子之资乎不独伯功之美也
 齐桓历变履险以数十年之经营而行事未免过举
 晋文老于奔走晚而复国然血气之骄悍未除悼公
 之齿浅矣乃能忠孝而不迫坚忍而持重有回顾却
 虑之谋无轻逞辄快之举其亦稍知以道养心与八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2b 页 WYG0718-0842d.png
 年九合则勤于安夏也三分四军则谨于用民也六
 卿选德则用人有章也驺御知训则教士有法也此
 其所以能得诸侯服郑而驾楚也使晋以诈力相长
 未必能服诸侯也悼公先以谦德临之雍泽之召诸
 侯曰寡君愿与二三兄弟相见以谋不协故十三国
 相与周旋不令而从无灭谭灭遂执曹执卫之事使
 晋以盟誓为信未必能得郑也悼公纯以诚心行之
 郑子展曰晋君方明必不弃郑故五会之信终于不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3a 页 WYG0718-0843a.png
 盟无逃盟乞盟之烦使晋以战伐为威未为能驾楚
 也悼公一以容量处之楚子囊曰晋不可敌事之而
 后可故三驾之烈不交一旅无城濮鄢陵之劳是三
 者非有君子之资乎
  (臣/)按悼公局量不如桓文而天资近道有过之者
  使其有志于王道得大贤为辅于行仁义也其庶
  几乎惟其不能然故仅以霸然迹其始终盖以柔
  道行之者甚类黄老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3b 页 WYG0718-0843b.png
  (臣/)又按悼公七年之中九合诸侯三驾而后楚不
  敢争其功伟矣而终无矜伐之心此固其少历艰
  难又承厉公骄侈克敌速之祸败为戒而亦其能
  用贤纳谏之力多焉观其好田魏绛即陈周辛甲
  虞人之箴其既服郑绛复以安其乐而思其终为
  规迨至晚年卫人出君师旷复告以司牧之责与
  官师工瞽规诲箴谏之事君臣上下动色相戒始
  终不替固宜其不自满假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4a 页 WYG0718-0843c.png
楚子伐徐(昭公十有二年/)
  (臣/)按方楚围之未动于恶入预夏盟缉蒲为宫(在/会)
  (特缉蒲为王殿屋/屏蔽以自殊异)设服离卫(设君服二人执戈陈/于前以自卫离陈也)
  其僭逼已甚及代郏敖后益骄始求诸侯于晋而
  即示之侈既灭陈灭蔡迁许其恶固以远矣伐徐
  之役狩于州来将问周鼎求郑田雄心过于穆王
  (周穆王欲肆极/其心遍行天下)锐志穷于厉刃(子革将谏王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
  (将斩矣喻欲以/词锋斩王淫慝)虽复感悔嗟其晚矣盖十年之间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4b 页 WYG0718-0843d.png
  天稔其恶而甚其毒叔向知之(言不义而强/其毙必速)司马
  侯知之(言楚之方侈天将/厚其毒而降之罚)子产左师知之(子产见/左师曰)
  (吾不患楚矣汰而愎谏/不过十年左师曰然)楚之臣椒举(谏王宜示/诸侯以礼)
  启疆(王欲辱晋使/启疆谏止)申无宇(言楚祸之首正/在诸侯无与争)子革无
  不知之独灵王不悟也夫骄盈之积哲者亦愚诗
  曰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视尔梦梦我心惨惨楚灵
  之谓夫
左传天王使召武公内史过赐晋侯命受玉惰过归告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5a 页 WYG0718-0844a.png
王曰晋侯其无后乎王赐之命而惰于受瑞先自弃也
已其何继之有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
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僖公十有一年/)
  (臣/)按惰慢邪僻之气设于身体而中之存焉者寡
  矣故古之君子视不过襘袺行必协璜瑀所以养
  其外以齐其内也晋侯之受瑞成子之受脤邾隐
  之执玉郑伯之视流行速晋厉之视远步高皆以
  骄而无礼祸亡不旋踵恭为德基信矣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5b 页 WYG0718-0844b.png
国语晋语文公学读书于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也咫
闻则多矣对曰然而多闻以待能者不犹愈乎
文公问于郭偃曰始也吾以国为易今也难对曰君以
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矣
  (臣/)按文公十九年于外险阻艰难民之情伪既已
  熟知即位后犹学读书于臼季若以多闻为未足
  宜其益知为君之难而谓始者之犹有易心也为
  国者固不可以不学即不能尽行而愈于肆意妄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6a 页 WYG0718-0844c.png
  行者多矣
厉公反自鄢范文子谓其宗祝曰君骄泰而有烈夫以
德胜者犹惧失之而况骄泰乎君多私今以胜归私必
昭昭私难必作吾惧及焉
  (臣/)按此范文子以厉公之骄盈而滋惧也多欲之
  君方其有敌国外患之时未敢以逞也迨天益其
  疾而使骤胜以骄之则私欲弘侈不可复制矣邪
  謟小人所以长之逢之者自无所不至如长鱼蟜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6b 页 WYG0718-0844d.png
  之属是也难至无日矣晋武平吴而耽内宠庄宗
  灭梁而昵伶官一私之昭也可不痛哉
郑语桓公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
以逃死对曰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
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是皆有骄侈怠慢之心而加
之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帑与贿焉不敢不许周
乱而弊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
罪无不克矣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7a 页 WYG0718-0845a.png
  (臣/)按恃势险而骄尤为不知所恃四岳三涂岂一
  姓乎即史伯之说欲前莘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
  (音浮騩山名主/为之神主也)而食溱洧犹以形势为言然其大
  指归于慎典刑以守之斯则所可恃者故曰在德
  不在险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
四方贤士多归之
  (臣/)按战国诸侯王皆以下士相倾如拥彗先驱开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7b 页 WYG0718-0845b.png
  第康庄者祇以揽天下诸侯宾客而非果能尊显
  之也虽不敢以富贵骄士又将以得士骄人若文
  侯之于子夏也犹庶几焉
楚元王好书与鲁申公穆生白生俱受诗于浮丘伯及
王楚以三人为中大夫穆生不嗜酒每置酒常为穆生
设醴及孙戊即位常设后乃忘失焉穆生退曰可以逝
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遂称疾
卧申公白生强起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与今王一旦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8a 页 WYG0718-0845c.png
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
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先王之
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
道之人胡可与久处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公
白生独留王戊稍淫㬥太傅韦孟作诗讽谏不听亦去
居于邹戊因坐削地事遂与吴通谋申公白生谏戊戊
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于市
  (臣/)按敬胜怠必敦诗书近贤士而善日以长怠胜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8b 页 WYG0718-0845d.png
  敬必恶闻正言见正人而恶日以长王戊之淫㬥
  其几见于忘设醴矣至于谏之不从而胥靡先王
  之耆寿俊怙恶斯极也其得祸宜矣
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淮南王淮南王归国益骄
恣出入称警跸称制拟于天子袁盎谏曰诸侯太骄必
生患上不听
  (臣/)按淮南厉王志复母仇椎辟阳侯阙下迹其怨
  怒激乎天性盖可悯伤由无贤傅相辅以古谊知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9a 页 WYG0718-0846a.png
  善败卒以怙宠不轨废蜀道死盖袁盎之言曰上
  素骄淮南王不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王亦自谓
  吾以骄不闻过故至此自前世诸侯所以祸亡其
  成辙可睹矣彼昏不知诚有足为厉王悲者甚哉
  人不可以不学彭城之所以读其传而太息也
班固曰昔鲁哀公有言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
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信哉斯言也虽欲不危亡不
可得已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无德而富贵谓之不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19b 页 WYG0718-0846b.png
幸汉兴至于孝平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淫失道何则
沈溺放恣之中居势使然也凡人犹系于习俗而况哀
公之伦乎夫惟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臣/)按献王笃学好古从民间得善书必好写与之
  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四方道术之士不远千
  里或有先祖旧书多以奉献王献王得书与汉朝
  等而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招致率多浮辩献王
  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乐记孟子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0a 页 WYG0718-0846c.png
  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其学举
  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修礼乐被服造次
  必于儒者夫秦燔书籍学士大夫目不及见古文
  而能穷探而力致之者固已廑矣献王生长天家
  独能出遗经于煨烬散乱残脱之中而几使之完
  今学者所传毛氏诗固献王好之最先也左传又
  王立之博士者也周官王得之李氏者也礼记王
  得之以献所为一百三十一篇者而二戴从而删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0b 页 WYG0718-0846d.png
  之者也乐记又王所作而雅乐久废王考而献之
  犹得𨽻于太常者也六经之仅存得王表章为多
  不独于汉藩辅为卓尔而功于儒者亦伟矣迹王
  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盖得于经籍者深可谓躬行
  之而效者而非徒以其文已也若淮南之溺于神
  仙黄白楚王之好伊蒲塞桑门好非其所可好既
  以致祸亡而江左诸侯王多从容文艺登高吟咏
  率有制作邸第客省宾朋尤盛斯所谓务华绝根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1a 页 WYG0718-0847a.png
  者亦无足观矣
后汉书东平王苍传论曰孔子称贫而无謟富而无骄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若东平宪王可谓好礼者
也若其辞至戚去母后岂欲苟立名行而忘亲遗义哉
盖位疑则隙生累近则丧大斯盖明哲之所为叹息呜
呼远隙以全忠释累以成孝夫岂宪王之志哉
  (臣/)按东平王苍好经书能文章值汉中兴赞定礼
  乐多所匡益既惧盛满恳辞归藩历明章两朝宠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1b 页 WYG0718-0847b.png
  锡弥蕃而谦退弥至敬贤下士常若不及真有得
  于为善之乐者夫位望疑逼而能远宠全身享有
  禄位此非独天资近道盖得之稽古之力为多斯
  固非明哲者不能也自汉世诸贤王前有河间后
  有东平以之并称良不诬矣
魏中山恭王衮少好学年十馀岁能属文每读书文学
左右常恐以精力为病数谏止之然性所乐不能废也
黄初二年进爵为公宦属皆贺衮曰夫生深宫之中不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2a 页 WYG0718-0847c.png
知稼穑之艰难多骄逸之失诸贤既庆其休宜辅其阙
  (臣/)按黄初时检切藩国法令峻迫诸侯皆汲汲无
  欢独衮好学畏惧诏书屡嘉临终戒世子汝幼少
  早为人君知乐不知苦必将以骄奢为失接大臣
  以礼事兄以敬恤弟以慈慎修乃身奉圣朝以忠
  贞事太妃以孝敬若衮者岂不善始善终哉贤于
  陈思远矣
宋江夏王义恭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2b 页 WYG0718-0847d.png
帝与义恭书戒之曰天下艰难家国事重虽曰守成实
亦未易隆替安危在吾曹耳岂可不追寻王业大惧负
荷汝性褊急志之所滞其欲必行意所不存从物回改
此最敝事宜念裁抑卫青遇士大夫以礼与小人有恩
西门安于矫性齐美关与张飞任偏同弊行已举事深
宜鉴此若事异今日嗣子幼蒙司徒当周公之事汝不
可不尽祇顺之理尔时天下安危决汝二人耳汝一月
日用钱不可过三十万若能省此益美西楚府舍略所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3a 页 WYG0718-0848a.png
谙究计当不须改作日求新异讯狱多决当时难可逆
虑此实为难至讯日虚怀博尽慎无以喜怒加人能择
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已不可专意自决以矜独断之明
也名器深宜慎惜不可妄以假人眤近爵赐尤应裁量
吾于左右虽为少恩如闻外论不以为非也以贵凌物
物不服以威加人人不厌此易达事耳声乐嬉游不宜
令过蒱酒渔猎一切勿为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
器不宜兴长又宜数引见佐史相见不数则彼我不亲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3b 页 WYG0718-0848b.png
无因得尽人情人情不尽复何由知众事也
  (臣/)按周之宗盟常入为卿士王朝而出为牧伯当
  其在朝则佐天子议政庙堂之上董正治官平均
  万事如周公召公太公之为师保傅股肱周室夹
  辅成王者是已其出也则统六师之权分九州之
  任务巡行劳来万民宣布朝廷德威征讨不庭为
  职如周公左召公右而后则有毕公君陈又其后
  则有方叔召虎皆允文允武为宪万邦炳炳麟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4a 页 WYG0718-0848c.png
  不朽史册自秦罢侯置守汉初颇因之诸侯王皆
  就国衣租食税不与朝廷事永平间亲藩之令者
  仅与闻大政然益谦让天子亦不欲久劳之而自
  晋世惩汉魏以来孤立之弊始大封宗子各畀重
  权入则窃执太阿恣弄威福出则握强兵拥大镇
  皆愚騃骄㬥不恤国事弄兵喋血而晋随以亡然
  自是以后诸王之任相循不改终五季之世预国
  政典诸州者非同姓莫与也而诸王皆年少闇于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4b 页 WYG0718-0848d.png
  大谊不知创业之艰难不知万民之劳苦耽于逸
  乐眤于嬖倖谓天下事可专意独行断决在己志
  之所欲虽违必行意所不存即善必弃弗虞于众
  弗稽于古以此执政其有济乎而其受任方岳者
  则多殖货财广作府舍委政签帅信眤便辟倡优
  子女不绝于前樗蒱弋猎斗鸡走狗之娱略无辍
  曰佐史莫敢进其言大将罕得见其面士卒逍遥
  怨望时时有清人祈父之忧而犹以为兵强财富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5a 页 WYG0718-0849a.png
  莫可谁何也然而强臣跋扈于内叛将豖突于外
  不闻陈一兵发一矢以恤君父之难而顾以观望
  取利或乃自相禽灭以惂于不孝不弟之大恶如
  有梁之末造岂不痛哉夫识卑而地高才短而任
  钜知乐而不知忧从己而不从众未有不上下解
  体而事随以偾者也文帝之戒义恭可谓尽睹斯
  弊矣
魏彭城王协雅好恬素不乐势利高祖重其事干故委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5b 页 WYG0718-0849b.png
以权任虽有遗诏复为世宗所留协每乖情愿常悽然
叹息敦尚文史物务之暇披览不辍小心谨慎初无过
失虽閒居独处亦无惰容爱敬儒雅倾心礼待清正俭
素门无私谒
  (臣/)按魏宗室藩之贤彭城为冠史称其孝以为质
  忠而树行在安处危之操送往事居之节周旦匪
  他之旨霍光异姓之诚事实兼之者洵矣其谦挹
  之性欲避位者数矣然终不免所居之势然也夫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6a 页 WYG0718-0849c.png
  惴惴小心者犹或失之况如咸阳北海以骄汰济
  之者乎
北史南安王桢性忠谨其母疾笃忧毁异常遂有白雉
游其庭前帝闻其致感赐帛千匹以褒美之引见于皇
信堂戒之曰公孝行著于私庭令闻彰于邦国既国之
懿亲终无贫贱之患所宜慎者略有三事一者恃亲骄
矜违礼僣度二者傲谩贪奢不恤政事三者饮酒逸游
不择交友三者不去祸患将生而桢不能遵奉后乃聚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6b 页 WYG0718-0849d.png
敛肆情孝文以桢孝养闻名内外特加原恕
  (臣/)按经以事亲事君立身为始中终之序南安身
  为藩辅而暗于守贵之义盖其天性肇始而不能
  勉厥中慎厥终则其孝养亦不足言矣
唐霍王元轨所至闭阁读书以吏事委长史司马谦慎
未尝与物忤数引见处士刘元平为布衣交或问王所
长于元平答曰无长问者不解元平曰人有短所以见
长若王无所不备吾何以称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7a 页 WYG0718-0850a.png
  (臣/)按元轨经学文雅比于间平孝行几乎曾闵卑
  躬礼贤练达故实常遣国令督封租令请贸易取
  赢答曰汝当正吾失乃反诱吾以利耶盖其识量
  过人远矣时虢王元嘉亦好学藏书至万卷以古
  文字参定同异闺门孝谨尤为世所称云
宁王宪尤谨畏未尝干政而与人交帝益信重常以书
赐宪等曰魏文帝诗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
仙童不饮亦不食赐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之四五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7b 页 WYG0718-0850b.png
日身轻生羽翼朕每思服药而求羽翼宁如兄弟天生
之羽翼乎陈思王之才足以经国绝其朝谒卒使忧死
魏祚未终司马氏夺之岂神丸效也虞帝至圣舍象傲
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今数千载天下归善焉
此朕废寝忘食所慕叹也顷因馀暇选仙录得神方云
饵之必寿今持此药愿与兄弟共之偕至长龄永无极

  (臣/)按史称明皇友悌近古未有列第宫侧连榻燕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8a 页 WYG0718-0850c.png
  饮劳赐相望岁尽付史官赐目必数百纸致鹡鸰
  集麟德殿树者千盛矣哉寻五王独隋王隆悌早
  薨宪与申岐薛俱令终夫岂独帝友爱亦其有以
  善居之也然岐坐与善谶纬者游薛坐妃弟言休
  咎几获罪宪终始一无间言岂非尤谨畏者与
宋濮王允让天资浑厚内宽外庄喜怒不见于色知大
宗正寺二十年宗子有好学者勉进之以善若不率教
则劝戒之至不变始正其罪故皆畏服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8b 页 WYG0718-0850d.png
  (臣/)按宋世宗室多矣鲜以骄贵败者濮王之子孙
  众多尤皆有令誉好学笃行多以贤孝称夫亦其
  教之之力与故夫敬宗收族之法教育选举之方
  所宜深讲而知大宗正者尤宜妙简亲贤为宗室
  仪表庶乎好学者知所劝而宗子之材者彬彬辈
  出矣(臣/)尝读魏了翁宗藩文类序曰古之待同姓
  为之宗法以统之为庙室以序之为氏族以别之
  为国邑以处之然而非立师以教之明善以养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9a 页 WYG0718-0851a.png
  则是数者未知其何如也学诵弦于瞽宗诏论说
  于东序见道德于成均考中失于王闱无一时而
  非学也习射于泽助祭于庙燕毛于寝友之以俊
  士造士行之于公族公路无一事而非学也夫统
  之以宗则分有别序之以庙室则亲有等系之以
  姓氏则族有别处之以国邑则才有试此莫非教
  也又必使之朝夕有观动息有养则其生斯世也
  不为十六才子周召毛原有不可得矣自周之季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29b 页 WYG0718-0851b.png
  恶嫌畏偪自剪其类本根无庇以取孤危者无世
  无之汉初惩秦晋初创魏唐初鉴隋若知所以亢
  其宗矣然而仅以利害言非有诚悫之心深长之
  虑故封疆过制教养无法不骄佚以丧己则僭踰
  以覆国乃使生乎帝王之胄者反以敛名远势韬
  光晦明为保身之良图世所称贤不过储思经术
  寄情词翰若同姓之卿与国共休戚者反若非己
  所知呜呼相承至此亦不思甚矣国朝厚伦之意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30a 页 WYG0718-0851c.png
  已非前代所及至裕陵以后又增为教育选举之
  法文武之彦彬彬辈出其冠进士擢词学举童子
  者是犹以词艺称三百年间内而宰辅侍从外而
  监司牧守功施社稷德被生灵者代不乏人呜呼
  菁莪丰芑之积棠棣鄂华之盛乃至此而况有衍
  未艾者乎了翁之论如此抑臣又读明郑晓同姓
  诸王传序明初大启宗封错布万国择选诸子周
  匝三垂燕宁辽谷代晋庆秦肃九王皆近塞下城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30b 页 WYG0718-0851d.png
  郭富于曹滕兵车雄于鲁卫莫不傅以元侯翊以
  宿将若乃周楚齐潭鲁蜀诸王并列内郡亦皆秉
  钺麾旄部兵耀武盖斟酌周汉而衣食于县官宁
  有尾大之忧惩创宋唐而缀旒于六国必无坑沈
  之祸迨其弊也盘石虽坚髋髀莫解建文数年间
  雉罹龙跃利害相寻靖难以后矫枉鉴覆益笃因
  心骄恣复萌稍申裁抑而齐谷不悛二叔不靖自
  是以后彝臬日严一不律夺禄再不律夺兵三夺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31a 页 WYG0718-0852a.png
  爵贤傅终老于梁园懿亲绝踪于魏阙今载属籍
  者王二等将军三等中尉三等主君五等若未名
  未封疏庶人罪庶人盖四万有奇至有共蓬而居
  分饼而膳四旬而未婚十年而不葬者矣嗟乎骄
  溢则横困穷则滥一也而不为之所可乎合二臣
  之言观之有宋教育之方为庶几焉明世诸藩富
  贵者多以骄淫失道亡而贫者至无以自存敬宗
  之意衰矣臣于亲九族条已备言之兹复窃申教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31b 页 WYG0718-0852b.png
  之之义以为折骄萌之本云
金豫王永成明昌二年坐率军民围猎解职奉表谢罪
上赐手诏略曰经云在上不骄高而不危是以知节慎
者修身之本骄矜者败德之源朕每自励今以戒卿
永成喜读书晚年所学益醇每暇日引文士相与切磋
接之以礼未尝有骄色自号乐善居士
  (臣/)按永成初以游畋猎获戾诏书称引经文戒谕
  恳恻晚年进德服训不骄倘亦文士切磋之助乎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32a 页 WYG0718-0852c.png
  位在藩臣高危是惧三复经文而不克保者未之
  有也
元太子珍戬初封燕王世祖七年秋受诏巡抚青海至
冬还京间谓诸王札拉呼及从官巴延等曰吾属适有
兹暇宜各悉乃心慎言所守俾吾闻之于是色埒默曰
太祖有训欲治身先治心欲责人先责己巴延曰皇上
有训欺罔盗窃人之至恶一为欺罔则后虽出善言人
终弗信一为盗窃则事虽未觉心常惴惴若捕者将至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32b 页 WYG0718-0852d.png
扎拉呼曰我祖有训长者梢深者底盖言贵有终始长
必极其杪深必究其底不可中辍也王曰皇上有训毋
持大心大心一持事即隳败吾观孔子之语即与圣训
合也
  (臣/)按珍戬奉藩与诸臣军中各言所志能凛奉君
  父之训惟恐失坠可谓孝矣大心者骄之萌也危
  之阶也珍戬所谓孔子之语其即经意乎
  以上不骄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33a 页 WYG0718-0853a.png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八 第 33b 页 WYG0718-0853b.png
 
 
 
 
 
 
 
御定孝经衍义卷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