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a 页 WYG0718-075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七十
  天子之孝
   别贤否
   (臣/)按阴阳消长成否泰贤奸消长成治乱欲亲贤
   而远奸非必古之帝王也然而佞似忠诈似信不
   察其然则忠被谤信见疑反易谬乱皆失其真中
   庸曰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人固不易知也尧钦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b 页 WYG0718-0754b.png
   舜恭而后能文思浚哲贤否之在前若薰莸之臭
   味淄渑之黑白岂有不能辩者哉公孤卿贰皆所
   以致其敬诛殛放流适成其不敢慢而已述别贤
   否
 易泰(卦/名)彖傅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
 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
 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朱熹曰易之阴阳以天地自然之气论之则不可相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2a 页 WYG0718-0755a.png
 无以君子小人之象言之则圣人之意未尝不欲天
 下之尽为君子而无小人也人多言君子小人常相
 半不可大治急迫之却为害不然如舜汤举皋陶伊
 尹不仁者远自是小人皆不敢为非被君子夹持皆
 革面耳
(卦/名)彖傅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
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
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2b 页 WYG0718-0755b.png
道忧也
  (臣/)按宋李舜臣以为天人有相胜之理治乱有可
  易之运特在人所以制之者何如耳否之世虽则
  小人道长君子道忧然所以消小人长君子亦必
  有道矣泰之初三阳在下君子连类而进之象否
  之初三阴在下小人连类而进之象其为拔茅茹
  以其汇则同所谓反其类也君子难进故圣人勉
  之以征小人进而为邪故圣人戒之以贞此正休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3a 页 WYG0718-0755c.png
  否之大人所以别贤否慎举错倾出其否以驯致
  于泰交志同者也
同人(卦/名)象傅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
 程颐傅曰君子观于同人之象而以类族辩物若君
 子小人之党善恶是非之理物情之离合事理之同
 异君子能辩明之故处物不失其方也
大有(卦/名)象傅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傅善顺天
休命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3b 页 WYG0718-0755d.png
 程颐傅曰君子享大有之盛当代天工治养庶类治
 众之道在遏恶扬善而已恶惩善劝所以顺天命而
 安群生也
  (臣/)按同人大有二卦皆有辩别贤否之象所以然
  者天覆无私离火均照然而同人曰天与火是但
  言其性之同九五君位正应为三四所隔至于先
  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故止于类而辩大有曰
  火在天上是为无所不照六五柔中居尊虚己应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4a 页 WYG0718-0756a.png
  贤交之以孚济之以威实能命德讨罪故极于遏
  而扬夫以同人之五之刚而系应止于一人则此
  言其道之未广以大有之五之柔而爱人恶人有
  以极仁者之勇何哉无私故也均照故也
(卦/名)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程颐傅曰田者去害之事孤者邪媚之兽三狐指卦
 之三阴时之小人也获谓能变化除去之如田之获
 狐也获之则得中直之道乃贞正而吉也黄中色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4b 页 WYG0718-0756b.png
 直物黄矢谓中直也群邪不去君心一入则中直之
 道无由行矣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程颐傅曰六五居尊位为解之主人君之解也以君
 子通言之君子所亲比者必君子也所解去必小人
 也故君子维有解则吉也小人去则君子进矣吉孰
 大焉有孚者世云见验也可验之于小人小人之党
 去则是君子能有解也小人去则君子自进正道自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5a 页 WYG0718-0756c.png
 行天下不足治也
  (臣/)按解难之散也然小人不去则天下之险难无
  自而平极小人之恶则有如鸷隼之悖逆窃据穷
  小人之奸则必如媚狐之妖邪隐伏而其党与则
  必如拇指之相为附丽质言之则以负乘之小人
  所以致戎而起祸也于斯时也国有人焉中直守
  正如九二藏器待时如上六用以解去小人无不
  获矣又按邱富国曰小人者难之根然则小人去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5b 页 WYG0718-0756d.png
  而天下之蹇难自解矣故本义以为君子有解以
  小人之退为验也
(卦/名)扬于王庭(去四凶诛三监/声其罪于公朝)孚号(诚信以/呼号也)有厉(心危/厉也)
告自邑(先自/治也)不利即戎(不尚/威武)利有攸往
 胡炳文曰夫以五阳去一阴亦易易尔而彖为危惧
 警戒之词不一盖必扬于王庭使小人之罪明以至
 诚呼号其众使君子之类合不可以小人之衰而遂
 安肆也有危道焉不可以君子之众而事威武也有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6a 页 WYG0718-0757a.png
 自治之道焉必如是乃利有攸往复利往往为临(二/阳)
 (之/卦)为泰(三阳/之卦)为夬也夬利往往则为乾也圣人彖复
 其辞平彖夬其辞危盖阴之势虽微蔓或可滋穷或
 为敌君子固无时不戒惧尤不可于小人道衰之时
 忘戒惧也圣人为君子谋至矣于剥见剥一阳之易
 于夬见决一阴之难君子难进易退小人难退易进
 故也为君子者安可以易心处之也哉
  (臣/)按五为大君之位初二三四皆在朝之君子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6b 页 WYG0718-0757b.png
  同心以决去一小人似乎易矣然而初九则戒其
  壮往九二则戒之惕号九三则戒其见于面目九
  四则戒其不能聪听如此其慎重而不敢轻为者
  五为决阴之主而切近上六之阴心有所比特以
  义之不可而去之夫子象傅所以复尽其意曰中
  未光也盖事虽正而有所系吝则虽今日自夬而
  乾安知他日不自乾而姤乎此众君子之于一阴
  既去之后尚当以君德清明君身强固为深愿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7a 页 WYG0718-0757c.png
  此又夫子小象之微意也
(卦/名)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
 程颐傅曰姤阴始生而将长之卦一阴生则长而渐
 盛阴长则阳消小人道长也制之当于其微而未盛
 之时柅止车之物金为之坚强之至也止之以金柅
 而又系之止之固也固止使不得进则阳刚贞正之
 道吉也使之进往则渐盛而害于阳是见凶也羸豕
 孚蹢躅圣人重为之戒言阴虽甚微不可忽也豕阴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7b 页 WYG0718-0757d.png
 躁之物故以为况羸弱之豕虽未能强猛其中心在
 乎蹢躅蹢躅跳踯也阴微而在下可谓羸矣然其中
 心常在乎消阳也君子小人异道小人虽微弱之时
 未尝无害君子之心防于微则无能为矣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李舜臣曰姤所制在一阴爻中豕鱼瓜皆象阴也杞
 丛生性坚而寿瓜蓏柔而不正附丽而生易以滋蔓
 小人之性初六之才也九五包制之有杞包瓜象阳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8a 页 WYG0718-0758a.png
 明之谓章易遇阴中阳皆曰含章
  (臣/)按姤之九五即乾之云龙风虎之圣人也姤之
  初九本乾之龙德而隐之君子也一变而为阴则
  以确乎不可拔之潜龙而为系于金柅而防中心
  踯躅之羸豕此先儒所谓一小人之进局面顿更
  事体大异者也为九五者至于包瓜含章转姤为
  复则阳长阴消焕然一万物作暏之气象矣有陨
  自天之义诸儒皆以造化言之独程傅以为天祐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8b 页 WYG0718-0758b.png
  生贤佐如高宗感于梦寐文王遇于渔钓要之世
  有傅说吕望其人则为出潜离隐之见龙而踯躅
  之豕亦将驯扰而无能为矣此其所以能回造化
  也
(卦/名)九五孚于剥有厉
 程颐傅曰九五得尊位而处中正尽说道之善矣而
 圣人复设有厉之戒盖尧舜之盛未尝无戒也戒所
 当戒而已虽圣贤在上天下未尝无小人然不敢肆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9a 页 WYG0718-0758c.png
 其恶也圣人亦说其能勉而革面也彼小人者未尝
 不知圣贤之可悦也如四凶处尧朝隐恶而顺命是
 也圣人非不知其终恶也取其畏罪而强仁耳五若
 诚信小人之假善为实善而不知其包藏则危道也
 小人者备之不至则害于善以五在说之时而密比
 于上六故为之戒虽舜之圣且畏巧言令色说之感
 人易入而可惧也如此
  (臣/)按说之感人最为可惧以其所以引人说者必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9b 页 WYG0718-0758d.png
  佞而似忠诈而似信夫子于上六之引兑而曰未
  光正以其说人者包藏祸心乃不可测况兑为口
  舌是巧言之象兑为少女亦令色之象故圣人之
  畏之也如毒药猛兽未尝少假之以狎昵之私也
  上下五爻皆言兑独于九五言剥者系辞曰兑正
  秋也万物之所说也兑秋之终则九月为剥矣兑
  之极未有不至于剥者此又以天道验之人事易
  之所以为君子谋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0a 页 WYG0718-0759a.png
书立政(周书/篇名)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憸利/佞人)不训于德是
罔显在厥世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用劢
相我国家
 吕祖谦曰人主惟以别白君子小人为职国之兴亡
 常必由之此篇反覆于君子小人之际有旨哉文武
 有庶常吉士公复以其惟吉士望王召公之歌诗王
 多吉士亦至于再穆王命伯囧吉士犹在口也是以
 周家祖父所傅师保所训子孙所守惟在吉士一代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0b 页 WYG0718-0759b.png
 治体可识矣憸人者吉士之反周之家法所严恶斥
 绝者也
  (臣/)按憸人者倾巧辩给之人谓其不顺于德者犹
  经言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
  德也故说命爵罔及恶德先儒训曰恶德犹凶德
  也人君当用吉士凶德之人虽有过人之才爵亦
  不可及吉士而谓之常者天地间止此经常之理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所谓常者犹经言言思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1a 页 WYG0718-0759c.png
  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
  退可度也所用在此而所舍在彼所以保国乂民
  者无他道矣成王惟能用周公之所戒故卷阿之
  诗称蔼蔼王多吉士而既醉之诗以为昭明有融
  永锡尔类则其光显厥世为何如也
囧命(周书篇名穆王命其臣名伯/囧者为太仆正此其策书)昔在文武聪明齐圣
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
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1b 页 WYG0718-0759d.png
祗若万邦咸休
 陈大猷曰出入起居发号施令就太仆职掌而言盖
 太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掌诸侯之复逆
 复王之答报逆下之敷奏君之起居号令皆与有职
 焉
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绳
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
群仆侍御之臣懋乃后德交修不逮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2a 页 WYG0718-0760a.png
 蔡沉傅曰大正大仆正也周礼太仆下大夫也群仆
 谓祭仆𨽻仆戎仆齐仆之类或曰周礼下大夫不得
 为正汉孔氏以为太御中大夫盖周礼太御最长下
 又有群仆与此谓正于群仆者合且与君同车最为
 亲近也
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僻侧媚其惟吉士仆臣正
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后德惟臣不德惟臣
尔无眤于憸人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非人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2b 页 WYG0718-0760b.png
其吉惟货其吉若时瘝厥官惟尔大弗克祗厥辟惟予
汝辜
 吕祖谦曰后世近习更相表里鲜不以利合舍人才
 而论货贿近习之通弊也自盘庚总货宝之戒至此
 复见之成汤文武之隆未数数以货防其臣也其商
 周之衰乎
  (臣/)按左傅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
  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周卿/士)作祈招之诗(祈父周/司马世)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3a 页 WYG0718-0760c.png
  (掌甲兵之职祭公方谏游/故指司马官而言此逸诗)以止王心吕祖谦以为
  穆王望伯囧者深且长此心不继造父(赵氏之/祖善御)
  御周游天下道其侈者果出于仆御之间抑不知
  伯囧犹在职乎否也臣以为囧命或出于祭公谋
  父之徒因策命之辞以箴王阙盖御者与君同车
  最为亲近故又以戒伯囧也
诗大雅卷阿(篇名卷曲也/阿大陵也)其五章曰有冯有翼有孝有
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3b 页 WYG0718-0760d.png
 孔颍达疏曰凭者可以委仗翼者可以辅助凭重于
 翼故先凭后翼孝者德之本故亦先孝后德
 谢枋得曰求贤不取非常之才而止曰有孝有德何
 也曰孝于亲者必忠于君取其孝正取其忠也唐虞
 以上取人以德无才德之分皋陶谟九德皆才也舜
 举八元八凯之才皆德也有德则才在其中矣
  (臣/)按孝德即所云吉士吉人也陈栎曰孝者百行
  之原也既有孝德其为吉德莫大焉故反是则谓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4a 页 WYG0718-0761a.png
  之凶德矣知人固不易而知之以其孝德则未始
  不易也
瞻邛(篇/名)其三章曰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朱熹集傅曰其言虽多而非有教诲之益者是惟妇
 人与奄人耳岂可近哉上文但言妇人之祸末句兼
 以奄人为言盖二者常相倚而为奸不可不并以为
 戒也欧阳公常言宦者之祸甚于女宠其言尤为深
 切有国家者可不戒哉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4b 页 WYG0718-0761b.png
  (臣/)按欧阳修之言曰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
  也女色之惑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
  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去也孔颖达曰奄人防
  守门阁亲近人主常以其少小贯习朝夕给使顾
  访无猜惮之心恩狎有可悦之色且其人久处宫
  掖颇晓旧章常近床第探知主意或乃色和貌厚
  挟术怀奸或乃捷对敏才饰巧乱实于是邪正并
  行情貌相越遂能迷罔视听因惑人主谓其智足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5a 页 WYG0718-0761c.png
  匡时忠能辅国信而使之亲而任之国之灭亡多
  由于此合二说观之可畏甚矣
大学傅十章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
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
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
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
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5b 页 WYG0718-0761d.png
  (臣/)按自古有天下国家者用君子未尝不兴用小
  人未尝不亡盖好善恶恶厥有恒性顺人之性所
  以致治拂人之性所以致乱惟仁人能爱恶人则
  亲君子远小人而天下后世赖其利好人所恶恶
  人所好则亲小人远君子而祸且及其身引秦誓
  见君子小人之分也仁人用舍能尽其道者也举
  不先退不远用舍之不尽其道者也拂人之性用
  舍之失其道者之甚者也傅者之意全在决去小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6a 页 WYG0718-0762a.png
  人以为登进君子之地也
汉元帝时石显与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
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耶石耶五鹿客
耶印何累累绶若若耶显内自知擅权事柄在掌握恐
天子一旦纳用左右耳目以间己乃时归诚取一言以
为验显尝使至诸官有所徵发显先自白恐后漏尽宫
门闭请使诏吏开门上许之显故投夜还称诏开门后
果有上书告显颛命矫诏开宫门天子闻之笑以其书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6b 页 WYG0718-0762b.png
示显显因泣曰陛下过私小臣属任以事群下无不嫉
妒欲陷害臣者事类如此非一唯独明主知之愚臣微
贱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臣愿归枢机
职受后宫扫除之役死无所恨惟陛下哀怜财(裁/同)择以
此全活小臣天子以为然而怜之数劳勉显加厚赏赐
及赂遗訾一万万初显闻众人匈匈言已杀前将军萧
望之恐天下学士讪已以谏大夫贡禹明经著节乃使
人致意深自结纳因荐禹天子历位九卿礼事之甚备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7a 页 WYG0718-0762c.png
议者于是或称显以为不妒谮望之矣显之设变诈以
自解免取信人主者皆此类也
  (臣/)按石显之设变诈以自解免取信人主者其术
  可谓工矣彼赵高之说二世天子之所以贵者称
  朕固不闻声群臣莫能见其面居禁中决事苟非
  天下之至愚未有从而信之者也如显之请使诏
  吏开门故投夜还既杀望之更荐贡禹其于谮愬
  甚矣哉非必闇且暴如二世也非知德之奥知言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7b 页 WYG0718-0762d.png
  之要其不为汉元者鲜矣臣因是叹后世之君子
  其不若古之圣贤者多而后世之小人其为过于
  古之奸回者远矣
桓帝永康元年六月赦天下改元党人二百馀人皆归
田里书名王府禁锢终身
灵帝建宁二年冬复治钩党杀前司𨽻校尉李膺等百
馀人
 司马光曰天下有道君子傅于王庭以正小人之罪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8a 页 WYG0718-0763a.png
 而莫敢不服天下无道君子囊括不言以避小人之
 祸而犹或不免党人生昏乱之世不在其位而欲以
 口舌救之臧否人物激浊傅清撩虺蛇之头践虎狼
 之尾以至身被淫刑士类歼灭不亦悲乎
  (臣/)按朋党之说起于此彼小人者岂足复道哉夫
  诸君子盖亦未可深咎也司马光悲其不能囊括
  避祸要亦春秋责备贤者之辞夫至于身虽废锢
  而高节令名希之者惟恐不及死徙相望而更以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8b 页 WYG0718-0763b.png
  不与为耻岂非天理民彝之不容泯灭而诸君子
  之自反而缩其浩然之气充塞天地哉唐自李德
  裕宗闵各以其声援相倾轧而人主患之至谓去
  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宋之党禁成于熙丰小
  人之遗孽至于指斥天下之大贤君子以为之魁
  而立党人碑于端礼门其南也则又有道学之禁
  久而始解臣独异夫君子之于君子必有针芥(磁/石)
  (引针琥/珀拾芥)之投也如之何有洛蜀之不相能君子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9a 页 WYG0718-0763c.png
  于小人判然薰莸之别也如之何欲调停而与共
  事此其咎固不在小人而在夫用小人之人矣然
  自唐宋以来名臣达士先后或著书立说或奏疏
  或面陈要在于反覆开道如李绛之言则曰自古
  人君所甚恶者莫若人臣为朋党故小人谮君子
  必曰朋党何则朋党言之则可恶寻之则无迹故
  也夫君子固与君子合岂可必使之与小人合然
  后谓之非党耶裴度之言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19b 页 WYG0718-0763d.png
  君子小人志趣同者势必相合君子为徒谓之同
  德小人为徒谓之朋党外虽相似内实悬殊在圣
  主辩其所为邪正耳德裕亦言致理之要在于辩
  群臣之邪正夫邪正二者势不相容正人指邪人
  为邪邪人亦指正人为邪人主辩之甚难苏辙之
  言曰亲君子远小人则主尊国安疏君子任小人
  则主忧国殆此理之必然且君子小人势同冰炭
  同处必争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子必败何者小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20a 页 WYG0718-0764a.png
  人贪利忍耻击之则难去君子洁身重义污之则
  引退也司马光之言曰君子得位则斥小人小人
  得势则排君子此自然之理也然君子进贤退不
  肖其处心也公其指事也实小人誉其所好毁其
  所恶其处心也私其指事也诬公且实者谓之正
  直私且诬者谓之朋党在人主所以辩之耳是数
  君子者之用意勤矣不若欧阳修朋党论之善于
  立言也修之论曰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20b 页 WYG0718-0764b.png
  人君辩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
  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唯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
  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
  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
  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
  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21a 页 WYG0718-0764c.png
  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
  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恒当退小人之伪
  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善哉论乎
唐太宗时魏徵上疏曰自王道休明十有馀年然而德
化未洽者由待下之情未尽诚信故也今立政致治必
委之君子事有得失或访之小人其待君子也敬而疏
遇小人也轻而狎狎则言无不尽疏则情不上通夫中
智之人岂无小慧然才非经国虑不及远虽竭力尽诚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21b 页 WYG0718-0764d.png
犹未免有败况内怀奸宄其祸岂不深乎夫虽君子不
能无小过苟不害于正道斯可略矣既谓之君子而复
疑其不信何异立直木而疑其影之曲乎陛下诚能慎
选君子以礼信用之何忧不治
  (臣/)按小人未尝无才君子不能无过委政治于君
  子而访得失于小人岂任贤勿贰之谓乎以太宗
  之贤而犹以疏君子狎小人为规以贞观之全盛
  而犹以危亡之期未可保为惧斯以见徵之尽忠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22a 页 WYG0718-0765a.png
  为日中丰蔀(易丰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蔀障蔽也)之忧而有唐之
  子孙亦可以永终知敝有所法戒矣而天宝以后
  小人宦官参决机务掌握兵柄蟊贼内讧威福下
  移始于明皇循于肃代固于德极于昭国命以之
  终始昔宪宗盖尝问宰相明皇之政先理而后乱
  何也崔群对曰明皇用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韩
  休张九龄则理用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
  用人得失所系非轻司马光曰太宗鉴前世之弊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22b 页 WYG0718-0765b.png
  深抑宦官无得过四品明皇始隳旧章是崇是长
  晚节令高力士省决章奏乃至进退将相时与之
  议自太子王公皆畏之宦官自此炽矣易曰履霜
  坚冰阴始凝也有国家者其惟慎厥始哉
范祖禹曰才有君子之才有小人之才古之所谓才者
君子之才也后世之所谓才者小人之才也高阳氏有
子八人天下以为才其所以谓才者曰齐圣广渊明允
笃诚高辛氏有子八人天下以为才其所以谓才者曰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23a 页 WYG0718-0765c.png
忠肃恭懿宣慈惠和周公制礼作乐孔子以为才然则
古之所谓才者兼德行而言也后世之所谓才者辩给
以禦人诡诈以用兵僻邪险诐趋利就事是以天下多
乱职斯人之用于世也在易师之上六曰开国承家小
人勿用象曰小人勿用必乱邦也未济曰高宗伐鬼方
三年克之小人勿用王者创业垂统敷求哲人以遗后
嗣故能长世也岂以天下未定而可专用小人之才与
  (臣/)按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忠肃恭懿宣慈惠和皆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23b 页 WYG0718-0765d.png
  德之目而上古不谓之德人而谓之才子四凶如
  鲧恃才悻直而列于不才子之中周公制礼作乐
  而自谓多才多艺孔子不以太公之鹰扬燮伐为
  才而称周公之才然则圣贤之微旨有可得而窥
  者矣君子之才武定祸乱文致太平者也古者君
  子之仕也入为卿士出为将率者也古者君子之
  学也艺则善射御舞则习干戚者也天下而无事
  则已天下不幸而有事惟君子为能已之而有馀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24a 页 WYG0718-0766a.png
   至于小人者庸或有才而不能见利思义见危授
   命此其不可恃为缓急审矣用人者可不以是为
   鉴戒乎
   以上别贤否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 第 24b 页 WYG0718-0766b.png
 
 
 
 
 
 
 
御定孝经衍义卷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