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a 页 WYG0718-046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二
天子之孝
敬亲
(臣/)按圣圣相传之心一敬而已唐虞君臣之交儆
伊尹傅说之告其君与夫文武之家法述之周公
而受之成王昭于书策播于诗歌亦惟反覆于敬
不敬之分以为治乱之攸系而已敬也者一日二
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二
天子之孝
敬亲
(臣/)按圣圣相传之心一敬而已唐虞君臣之交儆
伊尹傅说之告其君与夫文武之家法述之周公
而受之成王昭于书策播于诗歌亦惟反覆于敬
不敬之分以为治乱之攸系而已敬也者一日二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b 页 WYG0718-0467b.png
日万几而未可使此心之一息驰也不泄于迩不
忘于远操之须臾勿懈于终身而孝经特举敬心
之最初极诚无伪而不容己者欲人君识取而扩
充之以完敬之分量故曰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又
曰孝莫大于严父又曰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
严又曰礼者敬而已矣敬一人而千万人悦又曰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教以悌所以敬天
下之为人兄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十有
忘于远操之须臾勿懈于终身而孝经特举敬心
之最初极诚无伪而不容己者欲人君识取而扩
充之以完敬之分量故曰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又
曰孝莫大于严父又曰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
严又曰礼者敬而已矣敬一人而千万人悦又曰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教以悌所以敬天
下之为人兄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十有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a 页 WYG0718-0468a.png
八章之中言敬者较言爱为尤详郑注曰亲爱之
心生于孩幼比及年长渐识义方日加尊严是爱
先而敬后也正义曰父子之道简易则慈孝不接
狎则怠慢生焉圣人因其严亲之心敦以爱敬之
教是敬先而爱后也故教皆先敬而濂溪周子所
谓礼先而乐后者亦此意也夫溯敬心之本然必
自亲始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谓之悖礼然天子敬
亲之心所摄至弘钜也至无罅隙间断也一时一
心生于孩幼比及年长渐识义方日加尊严是爱
先而敬后也正义曰父子之道简易则慈孝不接
狎则怠慢生焉圣人因其严亲之心敦以爱敬之
教是敬先而爱后也故教皆先敬而濂溪周子所
谓礼先而乐后者亦此意也夫溯敬心之本然必
自亲始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谓之悖礼然天子敬
亲之心所摄至弘钜也至无罅隙间断也一时一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b 页 WYG0718-0468b.png
事之有罅隙间断即为不严其亲故敬一人而千
万人悦此敬亲之施也胥千万人悦而后为能敬
一人此敬亲之量也姑以士庶人而言亦岂仅下
气怡声问衣燠寒抑搔痛痒悬衾襡(音独/韬也)簟之节
已哉必也能守其身一举足一动念一出言不敢
忘父母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
贻父母羞辱必不果而况天子有天下之大坛壝
宗庙祖宗之所敬而礼也土地祖宗之辟也人民
万人悦此敬亲之施也胥千万人悦而后为能敬
一人此敬亲之量也姑以士庶人而言亦岂仅下
气怡声问衣燠寒抑搔痛痒悬衾襡(音独/韬也)簟之节
已哉必也能守其身一举足一动念一出言不敢
忘父母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
贻父母羞辱必不果而况天子有天下之大坛壝
宗庙祖宗之所敬而礼也土地祖宗之辟也人民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3a 页 WYG0718-0468c.png
祖宗所养也财用祖宗所积也法度祖宗所垂也
老成贤俊祖宗所贻也畏天勤民讲学立政则祖
宗所歆而逸豫灭德维祖宗所恫也诗曰绍庭上
下陟降厥家言亲之无不在也人子不能视听于
未形声以祗服厥事虽日起居而亲必不怡也虽
致斋戒荐馨香而神必吐弃也以是为敬必不然
矣(臣/)是以胪敬亲之目十有四曰事天地曰法祖
宗曰隆郊配曰严宗庙曰重学校曰崇圣学曰教
老成贤俊祖宗所贻也畏天勤民讲学立政则祖
宗所歆而逸豫灭德维祖宗所恫也诗曰绍庭上
下陟降厥家言亲之无不在也人子不能视听于
未形声以祗服厥事虽日起居而亲必不怡也虽
致斋戒荐馨香而神必吐弃也以是为敬必不然
矣(臣/)是以胪敬亲之目十有四曰事天地曰法祖
宗曰隆郊配曰严宗庙曰重学校曰崇圣学曰教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3b 页 WYG0718-0468d.png
宫闱曰论官材曰优大臣曰设谏官曰正纲纪曰
别贤否曰制国用曰厚风俗而其可以类见者亦
各附著之篇
易家人(卦/名)彖传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
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程颐传曰家人之道必有所尊严而君长者谓父母
也虽一家之内无尊严则孝敬衰无君长则法度废
有严君而后家道正家者国之则也
别贤否曰制国用曰厚风俗而其可以类见者亦
各附著之篇
易家人(卦/名)彖传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
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程颐传曰家人之道必有所尊严而君长者谓父母
也虽一家之内无尊严则孝敬衰无君长则法度废
有严君而后家道正家者国之则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4a 页 WYG0718-0469a.png
(臣/)按经言孝莫大于严父又言亲生之膝下以养
父母日严家人以二五为父母故以五之刚而谓
之严可也以二之柔而亦谓之严者严生于孝子
事亲之心欤故他书皆言父义母慈父尊而不亲
母亲而不尊而家人之义专以严为训嗃嗃而不
嫌于厉威如而终至于吉盖长失尊严少忘恭顺
而不乱者未之有也六爻卒归于反身乃大象之
所谓言有物而行有恒者也故身为父母而家道
父母日严家人以二五为父母故以五之刚而谓
之严可也以二之柔而亦谓之严者严生于孝子
事亲之心欤故他书皆言父义母慈父尊而不亲
母亲而不尊而家人之义专以严为训嗃嗃而不
嫌于厉威如而终至于吉盖长失尊严少忘恭顺
而不乱者未之有也六爻卒归于反身乃大象之
所谓言有物而行有恒者也故身为父母而家道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4b 页 WYG0718-0469b.png
整肃人心祗畏者易卦之本旨也身为子弟而居
致其敬祭致其严者孝经之本旨也父尊子卑兄
友弟恭夫制妇听各尽其道斯可谓之尽敬于亲
正家而天下定斯可谓之不敢慢于人定犹孟子
言天下之为父子者定之定经所谓德教加于百
姓刑于四海者也
书无逸(篇名成王即位周公恐/其逸豫故戒以无逸)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
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
致其敬祭致其严者孝经之本旨也父尊子卑兄
友弟恭夫制妇听各尽其道斯可谓之尽敬于亲
正家而天下定斯可谓之不敢慢于人定犹孟子
言天下之为父子者定之定经所谓德教加于百
姓刑于四海者也
书无逸(篇名成王即位周公恐/其逸豫故戒以无逸)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
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5a 页 WYG0718-0469c.png
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蔡沈传曰言视小人其父母勤劳稼穑其子乃生于
豢养不知稼穑之艰难乃纵逸自恣乃习俚巷鄙语
既又诞妄无所不至不然则又讪侮其父母曰古老
之人无闻无知徒自劳苦而不知所以自逸也昔刘
裕奋农亩而取江左一再传后子孙见其服用反笑
曰田舍翁得此亦过矣此正所谓昔之人无闻知也
使成王非周公之训安知其不以公刘后稷为田舍
蔡沈传曰言视小人其父母勤劳稼穑其子乃生于
豢养不知稼穑之艰难乃纵逸自恣乃习俚巷鄙语
既又诞妄无所不至不然则又讪侮其父母曰古老
之人无闻无知徒自劳苦而不知所以自逸也昔刘
裕奋农亩而取江左一再传后子孙见其服用反笑
曰田舍翁得此亦过矣此正所谓昔之人无闻知也
使成王非周公之训安知其不以公刘后稷为田舍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5b 页 WYG0718-0469d.png
翁乎
(臣/)按周语曰天所崇之子孙或在畎亩由欲乱民
也畎亩之子或在社稷由欲靖民也盖一念之敬
肆即以分国脉之延促寿命之脩短小人而侮厥
父母则丧其成劳将不保首领君子而侮厥父母
其所丧者岂其微哉南史宋高祖刘裕孙孝武帝
骏坏高祖所居阴室为玉烛殿床头有土障(土障/如今)
(床头小曲屏风垒/土为之示俭素也)壁上挂葛灯笼(笼罩灯之具/蒙以葛布)麻
(臣/)按周语曰天所崇之子孙或在畎亩由欲乱民
也畎亩之子或在社稷由欲靖民也盖一念之敬
肆即以分国脉之延促寿命之脩短小人而侮厥
父母则丧其成劳将不保首领君子而侮厥父母
其所丧者岂其微哉南史宋高祖刘裕孙孝武帝
骏坏高祖所居阴室为玉烛殿床头有土障(土障/如今)
(床头小曲屏风垒/土为之示俭素也)壁上挂葛灯笼(笼罩灯之具/蒙以葛布)麻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6a 页 WYG0718-0470a.png
蝇拂(拂挥蝇之具/以麻结为之)袁顗因盛称高祖俭德上曰田
舍翁得此已为过矣蔡傅所引本此然不但孝武
有是事也前此者通鉴文帝元嘉四年二月乙卯
帝如丹徒己巳谒京陵初高祖既贵命藏微时耕
具以示子孙帝至故宫见之有惭色近侍或进曰
大舜躬耕历山伯禹亲事水土陛下不睹遗物安
知先帝之至德稼穑之艰难乎二事先后一辙也
然则裕之子孙其为不敬亲也甚矣哉人主诚克
舍翁得此已为过矣蔡傅所引本此然不但孝武
有是事也前此者通鉴文帝元嘉四年二月乙卯
帝如丹徒己巳谒京陵初高祖既贵命藏微时耕
具以示子孙帝至故宫见之有惭色近侍或进曰
大舜躬耕历山伯禹亲事水土陛下不睹遗物安
知先帝之至德稼穑之艰难乎二事先后一辙也
然则裕之子孙其为不敬亲也甚矣哉人主诚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6b 页 WYG0718-0470b.png
念创业之艰传付之重而对祖父所服御之物则
严恭寅畏之意油然勃然见于颜面何为而有惭
色奉以为宝不啻球图琬琰何至于鄙俚诞妄以
田舍翁叹其先世哉
诗周颂闵予小子(篇名成王免丧始朝于/先王之庙而作此诗也)曰闵予小子
(成王/自称)遭家不造(成/也)嬛嬛(嬛与煢同/其倾反)在疚(言丧毕思慕意/气未能平也)
于乎(呜呼/下同)皇考永世克孝(叹武王之/终身能孝)念兹皇考陟降庭
止(言武王之孝思念文王/常若见其陟降于庭)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
严恭寅畏之意油然勃然见于颜面何为而有惭
色奉以为宝不啻球图琬琰何至于鄙俚诞妄以
田舍翁叹其先世哉
诗周颂闵予小子(篇名成王免丧始朝于/先王之庙而作此诗也)曰闵予小子
(成王/自称)遭家不造(成/也)嬛嬛(嬛与煢同/其倾反)在疚(言丧毕思慕意/气未能平也)
于乎(呜呼/下同)皇考永世克孝(叹武王之/终身能孝)念兹皇考陟降庭
止(言武王之孝思念文王/常若见其陟降于庭)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7a 页 WYG0718-0470c.png
王(兼指/文武)继序思不忘(武王能以念兹祖考为孝成/王亦当以思继祖考为孝)
陈栎曰思亲而见其如在者此人子终身慕亲之孝
当亲没而愈笃者也记曰致爱则存致悫则著著存
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惟武王之孝于文王者有
此心故成王之孝于武王者亦惟致敬以不忘乎此
心此武王之达孝所以上无愧于文王而可示法于
成王也
访落(篇名成王既朝于庙因作/诗以道延访群臣之意)曰访(问/也)予落(始/也)止率(循/也)
陈栎曰思亲而见其如在者此人子终身慕亲之孝
当亲没而愈笃者也记曰致爱则存致悫则著著存
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惟武王之孝于文王者有
此心故成王之孝于武王者亦惟致敬以不忘乎此
心此武王之达孝所以上无愧于文王而可示法于
成王也
访落(篇名成王既朝于庙因作/诗以道延访群臣之意)曰访(问/也)予落(始/也)止率(循/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7b 页 WYG0718-0470d.png
时昭考(武/王)于乎悠(远/也)哉朕未有艾(五盖反言/远不可及)将予就之
继犹判涣(判分涣散也将使予勉强以就之而/所以继之者犹恐其分散而不合)维予小
子未堪家多难(乃旦/反)绍庭上下(思继武王/之外事)陟降厥家(思/继)
(武王之/内事)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胡一桂曰自继犹判涣而上言皇皇如有求而弗得
之意自维予小子而下则焄蒿悽怆如或见之也
陈栎曰成王绍武王之上下陟降于家庭者是即武
王念文王而见其陟降于家庭者也如此者岂不由
继犹判涣(判分涣散也将使予勉强以就之而/所以继之者犹恐其分散而不合)维予小
子未堪家多难(乃旦/反)绍庭上下(思继武王/之外事)陟降厥家(思/继)
(武王之/内事)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胡一桂曰自继犹判涣而上言皇皇如有求而弗得
之意自维予小子而下则焄蒿悽怆如或见之也
陈栎曰成王绍武王之上下陟降于家庭者是即武
王念文王而见其陟降于家庭者也如此者岂不由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8a 页 WYG0718-0471a.png
于前诗之夙夜敬止继序思不忘哉维其能敬以思
继武王念文王之心所以能以武王之如见文王于
庭者而绍武王于家庭也
(臣/)按闵予小子访落二诗乃成王将莅政朝于庙
而与群臣谋始事者也王既免丧矣而犹自以嬛
嬛孤特在忧病之中则其著存不忘之敬固足以
为立政之大本矣今皇之所以继皇考与皇考之
所以继皇祖者同此敬矣而犹自以为相去悬绝
继武王念文王之心所以能以武王之如见文王于
庭者而绍武王于家庭也
(臣/)按闵予小子访落二诗乃成王将莅政朝于庙
而与群臣谋始事者也王既免丧矣而犹自以嬛
嬛孤特在忧病之中则其著存不忘之敬固足以
为立政之大本矣今皇之所以继皇考与皇考之
所以继皇祖者同此敬矣而犹自以为相去悬绝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8b 页 WYG0718-0471b.png
弗克负荷欲就而行忧其分散不属不若皇考之
能继志述事以治内治外也成王之敬武王正所
以敬文王敬文王正所以敬肇基王迹之列祖而
严父之义备矣故曰成王能昭明前人之烈者也
礼记坊记善则称亲过则称已则民作孝太誓曰予克
纣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纣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
小子无良
(臣/)按泰誓称文考乃归美于亲之一事其实雅颂
能继志述事以治内治外也成王之敬武王正所
以敬文王敬文王正所以敬肇基王迹之列祖而
严父之义备矣故曰成王能昭明前人之烈者也
礼记坊记善则称亲过则称已则民作孝太誓曰予克
纣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纣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
小子无良
(臣/)按泰誓称文考乃归美于亲之一事其实雅颂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9a 页 WYG0718-0471c.png
所云陈于郊配宗祀史书所纪藏诸金匮石室及
册命臣下诰谕四方之文罔不称述祖训昭明前
烈盖作者之体如是然乃发乎敬心之所诚然而
不容己者故曰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后世如秦
始皇所至刻石颂功德所云皇帝临位皇帝作始
皇帝躬圣之类乃无一字及其先人者秦既已悖
其亲而虐用其民自取覆灭观其刻石之辞与泰
誓相戾亦足以殄厥世矣然则诗书之文信非有
册命臣下诰谕四方之文罔不称述祖训昭明前
烈盖作者之体如是然乃发乎敬心之所诚然而
不容己者故曰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后世如秦
始皇所至刻石颂功德所云皇帝临位皇帝作始
皇帝躬圣之类乃无一字及其先人者秦既已悖
其亲而虐用其民自取覆灭观其刻石之辞与泰
誓相戾亦足以殄厥世矣然则诗书之文信非有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9b 页 WYG0718-0471d.png
德者不能言矣
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
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
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
辅广曰舜既为天子则瞽瞍实为天子之父备享四
海九州之奉而舜为尊亲养亲之至矣故引下武诗
以咏叹之以为如舜者然后可谓长言孝思而为天
下法则者矣岂有使其父北面而朝之理乎
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
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
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
辅广曰舜既为天子则瞽瞍实为天子之父备享四
海九州之奉而舜为尊亲养亲之至矣故引下武诗
以咏叹之以为如舜者然后可谓长言孝思而为天
下法则者矣岂有使其父北面而朝之理乎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0a 页 WYG0718-0472a.png
(臣/)按天子礼绝旁尊而孝莫大于严父故记言虽
天子必有父孟子曰为天子父尊之至也有圣人
之孝复有圣人之遇斯为敬亲之极至哉
汉高祖六年夏五月尊太公为太上皇
诏曰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
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前日天下大乱
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
难平㬥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
天子必有父孟子曰为天子父尊之至也有圣人
之孝复有圣人之遇斯为敬亲之极至哉
汉高祖六年夏五月尊太公为太上皇
诏曰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
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前日天下大乱
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
难平㬥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0b 页 WYG0718-0472b.png
教训也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
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
(臣/)按高祖定天下之后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
子之礼敬亲之心自然而然不假强勉者也激于
家令之言而太公拥彗始上尊号先儒非之以为
太上之称从古未有秦始皇追尊庄襄王为太上
皇盖太上者无上也皇者德大于帝故尊其父号
太上皇此乃亡秦之故事尔夫父子根于天性以
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
(臣/)按高祖定天下之后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
子之礼敬亲之心自然而然不假强勉者也激于
家令之言而太公拥彗始上尊号先儒非之以为
太上之称从古未有秦始皇追尊庄襄王为太上
皇盖太上者无上也皇者德大于帝故尊其父号
太上皇此乃亡秦之故事尔夫父子根于天性以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1a 页 WYG0718-0472c.png
家人之礼敬其亲故曰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何庸
爵其父乎臣窃谓礼之有作原本人情已为天子
称亲为天子之父可以自慰乎且使天下臣民章
奏亦称为天子之父有是体乎名之必可言殆不
然矣子爵不敢加于父固也然追王之典武王周
公已行之既可推尊于已往独不可推尊于存者
乎且合万国九州同然之情而上尊号于其亲亦
非出一己之私也若云亡秦之制则后世之袭其
爵其父乎臣窃谓礼之有作原本人情已为天子
称亲为天子之父可以自慰乎且使天下臣民章
奏亦称为天子之父有是体乎名之必可言殆不
然矣子爵不敢加于父固也然追王之典武王周
公已行之既可推尊于已往独不可推尊于存者
乎且合万国九州同然之情而上尊号于其亲亦
非出一己之私也若云亡秦之制则后世之袭其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1b 页 WYG0718-0472d.png
名而不改者多矣奚独于此而疑之哉
章帝即位尊明德马皇后为皇太后建初元年欲封爵
诸舅太后不听明年夏大旱有司复以为请太后诏曰
先帝诸子之封裁令半楚淮阳诸国常谓我子不当与
先帝子等今有司奈何欲以马氏比阴氏乎固不许帝
省诏悲叹复重请曰汉兴舅氏之封侯犹皇子之为王
也太后诚存谦虚奈何独不令臣加恩三舅且卫尉年
尊两校尉有大病如令不讳使臣长抱刻骨之恨宜及
章帝即位尊明德马皇后为皇太后建初元年欲封爵
诸舅太后不听明年夏大旱有司复以为请太后诏曰
先帝诸子之封裁令半楚淮阳诸国常谓我子不当与
先帝子等今有司奈何欲以马氏比阴氏乎固不许帝
省诏悲叹复重请曰汉兴舅氏之封侯犹皇子之为王
也太后诚存谦虚奈何独不令臣加恩三舅且卫尉年
尊两校尉有大病如令不讳使臣长抱刻骨之恨宜及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2a 页 WYG0718-0473a.png
吉时不可稽留太后犹不许四年天下丰稔方垂无事
帝遂封三舅廖防光为列侯
(臣/)按明德马太后汉之贤后也迹其峻辞恩泽其
言皆具见肺腑至曰吾素刚急有胸中气不可不
顺也古固有以从命为孝者帝何为坚伸己志而
违慈母之惓惓乎夫章帝非明德之所生也史称
其尽心抚育劳瘁过于所生太后之恩大矣帝欲
报之而太后一身俭约已甚无能罄其乌鸟之情
帝遂封三舅廖防光为列侯
(臣/)按明德马太后汉之贤后也迹其峻辞恩泽其
言皆具见肺腑至曰吾素刚急有胸中气不可不
顺也古固有以从命为孝者帝何为坚伸己志而
违慈母之惓惓乎夫章帝非明德之所生也史称
其尽心抚育劳瘁过于所生太后之恩大矣帝欲
报之而太后一身俭约已甚无能罄其乌鸟之情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2b 页 WYG0718-0473b.png
于是推以及于诸舅氏此帝曲行其敬于爱之中
亦所以为孝也不然王氏五侯之戒太后知之帝
岂不知之非刘氏不侯之制太后念之帝岂不念
之而三舅之封久而必遂帝以为吾敬舅氏犹敬
吾母氏云尔史称章帝孝性惇笃母子慈爱始终
无纤介之间即封三舅一端可观矣尝慨孝文之
于薄昭其事若甚断而论者犹以孝文不善处舅
氏伤母后之心然则事亲之际盖无微而可忽也
亦所以为孝也不然王氏五侯之戒太后知之帝
岂不知之非刘氏不侯之制太后念之帝岂不念
之而三舅之封久而必遂帝以为吾敬舅氏犹敬
吾母氏云尔史称章帝孝性惇笃母子慈爱始终
无纤介之间即封三舅一端可观矣尝慨孝文之
于薄昭其事若甚断而论者犹以孝文不善处舅
氏伤母后之心然则事亲之际盖无微而可忽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3a 页 WYG0718-0473c.png
于章帝己事可以教敬焉
灵帝熹平六年以宣陵孝子为太子舍人蔡邕上封事
言宣陵孝子虚伪小人本非骨肉群聚山陵假名称孝
义无所依至有奸轨之人通容其中太子官属宜搜选
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其为不祥莫大焉宜遣
归田里以明诈伪书奏帝乃诏宣陵孝子为舍人者悉
改为丞尉焉
(臣/)按宣陵孝子之名虚诞不经既以崇长奸伪亦
灵帝熹平六年以宣陵孝子为太子舍人蔡邕上封事
言宣陵孝子虚伪小人本非骨肉群聚山陵假名称孝
义无所依至有奸轨之人通容其中太子官属宜搜选
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其为不祥莫大焉宜遣
归田里以明诈伪书奏帝乃诏宣陵孝子为舍人者悉
改为丞尉焉
(臣/)按宣陵孝子之名虚诞不经既以崇长奸伪亦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3b 页 WYG0718-0473d.png
以渎侮先灵可谓大不敬矣虽置之于理不为过
顾乃官之乎以此为家丞庶子之选是不以奸伪
渎侮为凶德而反以为太子官属异乎君子之孝
永锡尔类者矣又礼言丧称哀子哀孙祭称孝子
孝孙支子不祭则惟嗣君乃得称孝子于陵庙耳
先君之支庶且不敢奸而使丘墓凶丑之人称之
名不正言不顺能无辱亲之惧乎
晋武帝受禅尊母太妃王氏为皇太后宫曰崇化初置
顾乃官之乎以此为家丞庶子之选是不以奸伪
渎侮为凶德而反以为太子官属异乎君子之孝
永锡尔类者矣又礼言丧称哀子哀孙祭称孝子
孝孙支子不祭则惟嗣君乃得称孝子于陵庙耳
先君之支庶且不敢奸而使丘墓凶丑之人称之
名不正言不顺能无辱亲之惧乎
晋武帝受禅尊母太妃王氏为皇太后宫曰崇化初置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4a 页 WYG0718-0474a.png
宫卿重选其职寻以后母辛氏未崇谥号泰始三年下
诏曰昔汉文追崇灵文之号武宣有平原博平之封咸
所以奉尊尊之敬广亲亲之恩也故卫将军兰陵景侯
夫人羊氏含章体顺仁德醇备母仪之教光于邦国皇
太后孝思蒸蒸永慕罔极朕感存遗训追远伤怀其封
夫人为县君依德纪谥有司请追谥为平阳县君及后
崩帝手疏后德行命史官为哀策
(臣/)按人子尊其亲亦必推其亲之所欲尊者而致
诏曰昔汉文追崇灵文之号武宣有平原博平之封咸
所以奉尊尊之敬广亲亲之恩也故卫将军兰陵景侯
夫人羊氏含章体顺仁德醇备母仪之教光于邦国皇
太后孝思蒸蒸永慕罔极朕感存遗训追远伤怀其封
夫人为县君依德纪谥有司请追谥为平阳县君及后
崩帝手疏后德行命史官为哀策
(臣/)按人子尊其亲亦必推其亲之所欲尊者而致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4b 页 WYG0718-0474b.png
其尊焉盖显亲扬名人子之心即父母之心也晋
武帝追崇太后之母羊氏加以显号则所以慰其
亲罔极之思者至矣手疏后德行命史官作哀策
皆可谓得敬亲之大者
宋武帝事萧太后素谨及即位春秋已高每旦入朝太
后未尝失时刻
(臣/)按人君继体传重所谓居致其敬者如礼家所
纪一日三朝寝门视膳皆在储贰之时而即位以
武帝追崇太后之母羊氏加以显号则所以慰其
亲罔极之思者至矣手疏后德行命史官作哀策
皆可谓得敬亲之大者
宋武帝事萧太后素谨及即位春秋已高每旦入朝太
后未尝失时刻
(臣/)按人君继体传重所谓居致其敬者如礼家所
纪一日三朝寝门视膳皆在储贰之时而即位以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5a 页 WYG0718-0474c.png
后惟得祗视慈颜故尊养之隆恒于母后也赤帝
之兴虽以分羹致诮而新丰故人差慰悽怆未央
上寿称臣奉卮亦庶几得自尽焉宋祖自以纂灵
丰谷即位春秋高矣谨事母后循古鸡鸣盥漱之
仪抑何谨也要皆起自匹庶所以为异云
宋主(世祖/孝武)骏殂太子子业立年十六蔡兴宗奉玺绶太
子受之傲惰无戚容兴宗出告人曰家国之祸其在此乎
(臣/)按晋惠公执玉卑拜不稽首内史过知其无后
之兴虽以分羹致诮而新丰故人差慰悽怆未央
上寿称臣奉卮亦庶几得自尽焉宋祖自以纂灵
丰谷即位春秋高矣谨事母后循古鸡鸣盥漱之
仪抑何谨也要皆起自匹庶所以为异云
宋主(世祖/孝武)骏殂太子子业立年十六蔡兴宗奉玺绶太
子受之傲惰无戚容兴宗出告人曰家国之祸其在此乎
(臣/)按晋惠公执玉卑拜不稽首内史过知其无后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5b 页 WYG0718-0474d.png
鲁昭公葬齐归无戚容史赵叔向皆知其必去国
子业之不敬其亲与晋惠鲁昭何异逮于王太后
疾笃呼之不往致太后恚怒欲自剖其腹其罪加
于晋鲁之君一等矣
梁武帝天监十六年夏四月诏以宗庙用牲有累冥道
宜皆以面为之于是朝野諠哗以为宗庙去牲乃是不
复血食竟不从八坐(后汉以六曹尚书令仆为八坐魏/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坐)
(宋齐梁/因之)乃议以大脯(牛脩鹿/脯也)代一元大武(牛曰一/元大武)冬十
子业之不敬其亲与晋惠鲁昭何异逮于王太后
疾笃呼之不往致太后恚怒欲自剖其腹其罪加
于晋鲁之君一等矣
梁武帝天监十六年夏四月诏以宗庙用牲有累冥道
宜皆以面为之于是朝野諠哗以为宗庙去牲乃是不
复血食竟不从八坐(后汉以六曹尚书令仆为八坐魏/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坐)
(宋齐梁/因之)乃议以大脯(牛脩鹿/脯也)代一元大武(牛曰一/元大武)冬十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6a 页 WYG0718-0475a.png
月诏以宗庙犹用脯脩更议代之于是以大饼代大脯
其馀尽用蔬果又起至敬殿景阳台置七座庙每月中
再设净馔
(臣/)按古人祭则致其严而牲牷肥腯所以致用孝
享我将之诗曰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此为宗祀
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而作也武王数纣之罪而
屡言其怠弃祀典攘窃牺牲诗书所称盖彰彰矣
梁武本自诸生弃经常之典崇异端之教以面代
其馀尽用蔬果又起至敬殿景阳台置七座庙每月中
再设净馔
(臣/)按古人祭则致其严而牲牷肥腯所以致用孝
享我将之诗曰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此为宗祀
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而作也武王数纣之罪而
屡言其怠弃祀典攘窃牺牲诗书所称盖彰彰矣
梁武本自诸生弃经常之典崇异端之教以面代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6b 页 WYG0718-0475b.png
牲以饼代脯血毛不荐何异馁而殿名至敬本以
奉佛而置七庙之主供其法筵净馔于古何稽乎
可谓敬非其所敬也
唐代宗为太后营章敬寺高郢以白衣上书谏曰传曰
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此天子之孝也又曰无念尔
祖聿脩厥德既受帝祉施于孙子是知王者之孝在于
顺承天地严祖配考恭慎德教以临兆民俾四海之内
欢心助祭延福流祚永之无穷未闻崇树梵宫雕琢金
奉佛而置七庙之主供其法筵净馔于古何稽乎
可谓敬非其所敬也
唐代宗为太后营章敬寺高郢以白衣上书谏曰传曰
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此天子之孝也又曰无念尔
祖聿脩厥德既受帝祉施于孙子是知王者之孝在于
顺承天地严祖配考恭慎德教以临兆民俾四海之内
欢心助祭延福流祚永之无穷未闻崇树梵宫雕琢金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7a 页 WYG0718-0475c.png
玉之为孝者书奏未报复上言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古
之明王积善以致福不费财以求福脩德以销祸不劳
人以攘祸陛下之营作若以为功则天覆地载阳施阴
作未尝有为也若以为名则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未曾
有待也若以致福则通于神明光于四海不在费财若
以攘祸则方懋厥德罔有天灾不在劳人不纳
(臣/)按高郢援据经义可谓明切而惜乎代宗之不
纳也寺曰章敬何敬之为
之明王积善以致福不费财以求福脩德以销祸不劳
人以攘祸陛下之营作若以为功则天覆地载阳施阴
作未尝有为也若以为名则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未曾
有待也若以致福则通于神明光于四海不在费财若
以攘祸则方懋厥德罔有天灾不在劳人不纳
(臣/)按高郢援据经义可谓明切而惜乎代宗之不
纳也寺曰章敬何敬之为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7b 页 WYG0718-0475d.png
德宗初即位礼仪使吏部尚书颜真卿上言上元中政
在宫壸始增祖宗之谥明皇末奸臣窃命累圣之谥有
加十一字者按周之文武言文不称武言武不称文岂
盛德所不优乎盖群臣称其至者故也故谥多不为褒
少不为贬今累圣谥号太广有逾古制请自中宗以上
皆从初谥睿宗曰圣贞皇帝玄宗曰孝明皇帝肃宗曰
宣皇帝以省文尚质正名敦本上命百官集议儒学之
士皆从真卿议独兵部侍郎袁傪官以兵进奏言陵庙
在宫壸始增祖宗之谥明皇末奸臣窃命累圣之谥有
加十一字者按周之文武言文不称武言武不称文岂
盛德所不优乎盖群臣称其至者故也故谥多不为褒
少不为贬今累圣谥号太广有逾古制请自中宗以上
皆从初谥睿宗曰圣贞皇帝玄宗曰孝明皇帝肃宗曰
宣皇帝以省文尚质正名敦本上命百官集议儒学之
士皆从真卿议独兵部侍郎袁傪官以兵进奏言陵庙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8a 页 WYG0718-0476a.png
玉册木主皆已刋勒不可轻改事遂寝不知陵中玉册
所刻乃初谥也
(臣/)按谥号之兴尚矣号者功之表谥者行之迹称
其实而不敢或诬者敬谨之至也或说上古谥
起于成周依白虎通之说则尧舜禹汤皆谥也故
曰谥或一言或两言文者以一言为谥高宗殷宗
也质者以两言为谥故汤崩后称成汤也又曰谥
有七十二品翼善传圣曰尧仁圣威明曰舜慈惠
所刻乃初谥也
(臣/)按谥号之兴尚矣号者功之表谥者行之迹称
其实而不敢或诬者敬谨之至也或说上古谥
起于成周依白虎通之说则尧舜禹汤皆谥也故
曰谥或一言或两言文者以一言为谥高宗殷宗
也质者以两言为谥故汤崩后称成汤也又曰谥
有七十二品翼善传圣曰尧仁圣威明曰舜慈惠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8b 页 WYG0718-0476b.png
爱民曰文强理劲直曰武而他书释文武之处又
不一惟其以一言而包举数言之义使后之人本
原事迹则各附丽于其解而圣帝明王之功德无
所不该则又可以一言而尽此一言之中具有众
理灿然明白故一言者反为文两言者反为质也
据尧舜皆为谥若非各以其至为称则尧岂得不
谓之仁圣威明舜岂得不谓之翼善传圣乎尧典
言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舜典言重华协
不一惟其以一言而包举数言之义使后之人本
原事迹则各附丽于其解而圣帝明王之功德无
所不该则又可以一言而尽此一言之中具有众
理灿然明白故一言者反为文两言者反为质也
据尧舜皆为谥若非各以其至为称则尧岂得不
谓之仁圣威明舜岂得不谓之翼善传圣乎尧典
言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舜典言重华协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9a 页 WYG0718-0476c.png
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必若后世之为尊号则宜
连举放勋重华包下数言尽载于册且所谓广运
圣神文武之数字必唐虞两朝并用之也周德莫
盛于文武考之于诗筑城伊淢作丰伊匹文王之
武也镐京辟雍武王之文也必若后世之为尊号
则二王当并冠以文武而益之以徽柔懿恭执竞
也夫使古之人以是为当然则忠臣之欲尊其君
孝子之思敬其亲何所不至何以前无故事而必
连举放勋重华包下数言尽载于册且所谓广运
圣神文武之数字必唐虞两朝并用之也周德莫
盛于文武考之于诗筑城伊淢作丰伊匹文王之
武也镐京辟雍武王之文也必若后世之为尊号
则二王当并冠以文武而益之以徽柔懿恭执竞
也夫使古之人以是为当然则忠臣之欲尊其君
孝子之思敬其亲何所不至何以前无故事而必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19b 页 WYG0718-0476d.png
待上元之朝开元之末始启其端哉后世为臣子
者不容不增加谥号以伸其无穷之心窃虑褒美
之词有数一世再世不能不致相同则若何恐臣
子之所以尊其君敬其亲者或亦不在乎此也
晋王克用临薨以三矢付庄宗曰一矢讨刘仁恭汝不
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一矢击契丹且曰阿保机与
吾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梁汝
必伐之一矢灭朱温汝能成吾志死无恨矣庄宗藏三
者不容不增加谥号以伸其无穷之心窃虑褒美
之词有数一世再世不能不致相同则若何恐臣
子之所以尊其君敬其亲者或亦不在乎此也
晋王克用临薨以三矢付庄宗曰一矢讨刘仁恭汝不
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一矢击契丹且曰阿保机与
吾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梁汝
必伐之一矢灭朱温汝能成吾志死无恨矣庄宗藏三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0a 页 WYG0718-0477a.png
矢于武皇庙庭及讨刘仁恭以少牢告庙请一矢盛以
锦囊使亲将负之前驱伐契丹灭朱氏亦如之
(臣/)按孝莫善于继志庄宗谨奉三矢卒能灭燕灭
梁败契丹以酬父志亦敬之属也
周主(世/宗)之父光禄卿致仕柴守礼犯法周主不问
守礼及当时将相王溥王晏韩令坤之父游处恃势
恣横洛人畏之谓之十阿父世宗既为太祖嗣人无
敢言守礼子者但以元舅处之优其俸给未尝至大
锦囊使亲将负之前驱伐契丹灭朱氏亦如之
(臣/)按孝莫善于继志庄宗谨奉三矢卒能灭燕灭
梁败契丹以酬父志亦敬之属也
周主(世/宗)之父光禄卿致仕柴守礼犯法周主不问
守礼及当时将相王溥王晏韩令坤之父游处恃势
恣横洛人畏之谓之十阿父世宗既为太祖嗣人无
敢言守礼子者但以元舅处之优其俸给未尝至大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0b 页 WYG0718-0477b.png
梁常以小忿杀人有司不敢诘世宗知而不问
(臣/)按世宗受天下于周而不敢以私故尊其父然
处之元舅则非名也置之洛阳则非地也以光禄
卿致仕则直臣之也皆非礼也至于杀人不问则
挠法而亦非所以伸恩盖两失之矣昔尧授天下
于舜舜虽不敢以尊其父然而孝养之礼则有加
焉父其父而不君其父此舜之大孝而孟子所谓
尊养之至也书曰烝烝乂不格奸岂至于有杀人
(臣/)按世宗受天下于周而不敢以私故尊其父然
处之元舅则非名也置之洛阳则非地也以光禄
卿致仕则直臣之也皆非礼也至于杀人不问则
挠法而亦非所以伸恩盖两失之矣昔尧授天下
于舜舜虽不敢以尊其父然而孝养之礼则有加
焉父其父而不君其父此舜之大孝而孟子所谓
尊养之至也书曰烝烝乂不格奸岂至于有杀人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1a 页 WYG0718-0477c.png
之恶假使杀人然亦必不以恩故掩法亦必不以
法故伤恩故孟子权之以为必将䜣䜣然乐而忘
天下也世宗惟不能敬之于其始故及其犯法遂
无以处之尹氏以为宜筑宫严密之地尽其父事
之礼盖平居极尊养之欢有过尽几谏之道守礼
虽顽岂不底豫哉若胡氏谓宜复姓曰柴尊守礼
为太上皇者则又过矣
宋太祖尊母杜氏为皇太后后定州安喜人治家严而
法故伤恩故孟子权之以为必将䜣䜣然乐而忘
天下也世宗惟不能敬之于其始故及其犯法遂
无以处之尹氏以为宜筑宫严密之地尽其父事
之礼盖平居极尊养之欢有过尽几谏之道守礼
虽顽岂不底豫哉若胡氏谓宜复姓曰柴尊守礼
为太上皇者则又过矣
宋太祖尊母杜氏为皇太后后定州安喜人治家严而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1b 页 WYG0718-0477d.png
有法生五子曰匡济曰匡胤光义光美匡赞匡济匡赞
早卒陈桥之变后闻之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矣及
尊为皇太后帝拜于殿上群臣称贺后愀然不乐帝曰
臣闻母以子贵今子为天子胡为不乐后曰吾闻为君
难天子置身兆民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
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帝再拜曰谨受
教
神宗事太后极诚孝(太皇太/后曹氏)后亦慈爱天至故事外家
早卒陈桥之变后闻之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矣及
尊为皇太后帝拜于殿上群臣称贺后愀然不乐帝曰
臣闻母以子贵今子为天子胡为不乐后曰吾闻为君
难天子置身兆民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
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帝再拜曰谨受
教
神宗事太后极诚孝(太皇太/后曹氏)后亦慈爱天至故事外家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2a 页 WYG0718-0478a.png
男子毋得入谒帝以后春秋高数请召弟佾入见久之
乃许及见少顷后谓佾曰此非汝所当得留趣遣出帝
常有意于燕蓟已与大臣定议乃诣太后白其事后曰
储蓄赐予备乎铠仗士卒精乎帝曰固已办之矣后曰
事体至大吉凶悔吝生乎动得之不过南面受贺而已
万一不谐则生灵所系未易以言苟可取之太祖太宗
收复久矣何待今日帝曰敢不受教
(臣/)按开国承家之始必有宫闱之助诗人称大任
乃许及见少顷后谓佾曰此非汝所当得留趣遣出帝
常有意于燕蓟已与大臣定议乃诣太后白其事后曰
储蓄赐予备乎铠仗士卒精乎帝曰固已办之矣后曰
事体至大吉凶悔吝生乎动得之不过南面受贺而已
万一不谐则生灵所系未易以言苟可取之太祖太宗
收复久矣何待今日帝曰敢不受教
(臣/)按开国承家之始必有宫闱之助诗人称大任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2b 页 WYG0718-0478b.png
之思齐大姒之嗣美而邑姜又在十乱之列盖母
教非一世也杜氏开基圣善治家有严君之义观
为君难数语岂非堂构播穫之心哉帝之再拜受
教于是乎怵惕祗畏涉春冰驭朽索思其艰以图
其易奕世载其忠厚焉又世有贤母述其家法一
时号为女中尧舜寔嗣美思齐矣观累朝之恪共
懿训敬同乾父抑亦太祖之贻谋也要之人主之
事亲既已处崇高富厚之势虽四海九州之奉不
教非一世也杜氏开基圣善治家有严君之义观
为君难数语岂非堂构播穫之心哉帝之再拜受
教于是乎怵惕祗畏涉春冰驭朽索思其艰以图
其易奕世载其忠厚焉又世有贤母述其家法一
时号为女中尧舜寔嗣美思齐矣观累朝之恪共
懿训敬同乾父抑亦太祖之贻谋也要之人主之
事亲既已处崇高富厚之势虽四海九州之奉不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3a 页 WYG0718-0478c.png
过养口体而已惟尝存兢业之心以治兆姓无疆
惟恤无疆惟休乃可谓先意承志善继善述夙夜
匪懈无忝所生云尔若唐穆宗奉养太后过为华
靡虽朔望诣宫上寿于家人父子之礼则严而于
有天下者之大孝未为克尽也
英宗治平二年诏议崇奉濮王典礼
初知谏院司马光以帝必将追隆所生常因奏事言
汉宣帝为孝昭后终不追尊卫太子史皇孙光武上
惟恤无疆惟休乃可谓先意承志善继善述夙夜
匪懈无忝所生云尔若唐穆宗奉养太后过为华
靡虽朔望诣宫上寿于家人父子之礼则严而于
有天下者之大孝未为克尽也
英宗治平二年诏议崇奉濮王典礼
初知谏院司马光以帝必将追隆所生常因奏事言
汉宣帝为孝昭后终不追尊卫太子史皇孙光武上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3b 页 WYG0718-0478d.png
继元帝亦不追尊钜鹿南顿君此万世法也既而韩
琦等言礼不忘本濮安懿王德盛位隆所宜尊礼请
下有司议王及夫人王氏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合行
典礼用宜称情诏礼官与待制以上议翰林学士王
圭等相视莫敢先发光议略云为人后者为之子不
得顾私亲若亲爱之心分于彼则不得专于此秦汉
以来帝王有自旁支入承大统者或推尊其父母以
为帝后皆见非当时取讥后世臣等窃以为濮王宜
琦等言礼不忘本濮安懿王德盛位隆所宜尊礼请
下有司议王及夫人王氏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合行
典礼用宜称情诏礼官与待制以上议翰林学士王
圭等相视莫敢先发光议略云为人后者为之子不
得顾私亲若亲爱之心分于彼则不得专于此秦汉
以来帝王有自旁支入承大统者或推尊其父母以
为帝后皆见非当时取讥后世臣等窃以为濮王宜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4a 页 WYG0718-0479a.png
准先朝封赠期亲尊属故事尊以高官大国谯国襄
国仙游并封太夫人考之古今为宜称于是圭即以
光议上中书奏濮王当称何亲名与不名圭等议濮
王于仁宗为兄于皇帝宜称皇伯而不名欧阳修引
丧服大记以为为人后者为其父母降服三年为期
而不没父母之名以见服可降而名不可没也若本
生之亲改称皇伯历考前世皆无典据进封大国则
又礼无加爵之道乃诏有司博求典故以闻
国仙游并封太夫人考之古今为宜称于是圭即以
光议上中书奏濮王当称何亲名与不名圭等议濮
王于仁宗为兄于皇帝宜称皇伯而不名欧阳修引
丧服大记以为为人后者为其父母降服三年为期
而不没父母之名以见服可降而名不可没也若本
生之亲改称皇伯历考前世皆无典据进封大国则
又礼无加爵之道乃诏有司博求典故以闻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4b 页 WYG0718-0479b.png
三年诏称濮王为亲立园庙
濮王崇奉之议久而未定侍御史吕诲范纯仁监察
御史吕大防固争以为王圭议是章七上不报中书
请明诏中外以皇伯无稽决不可称今所欲定者正
名号耳至于立庙京师干乱统纪之事皆非朝廷本
意帝意不能不向中书然未即下诏也既而皇太后
手诏中书宜尊濮王为皇夫人为后皇帝称亲帝下
诏谦让不受尊号但称亲即园立庙以王子宗朴为
濮王崇奉之议久而未定侍御史吕诲范纯仁监察
御史吕大防固争以为王圭议是章七上不报中书
请明诏中外以皇伯无稽决不可称今所欲定者正
名号耳至于立庙京师干乱统纪之事皆非朝廷本
意帝意不能不向中书然未即下诏也既而皇太后
手诏中书宜尊濮王为皇夫人为后皇帝称亲帝下
诏谦让不受尊号但称亲即园立庙以王子宗朴为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5a 页 WYG0718-0479c.png
濮国公奉祠事仍令臣民避王讳时论以为太后之
追崇及帝之谦让皆中书之谋也
程颐曰言事之臣知称亲之非而不明尊崇之礼使
濮王与诸父等若尊称为皇伯父濮国大王则在濮
王极尊崇之道于仁宗无嫌贰之失矣
(臣/)按宋之濮园明之兴国皆以入继大统尊崇本
生异议纷然在宋则吕诲范镇等争之甚激在明
则杨廷和毛澄等持之甚坚明诸儒之切齿裂眦
追崇及帝之谦让皆中书之谋也
程颐曰言事之臣知称亲之非而不明尊崇之礼使
濮王与诸父等若尊称为皇伯父濮国大王则在濮
王极尊崇之道于仁宗无嫌贰之失矣
(臣/)按宋之濮园明之兴国皆以入继大统尊崇本
生异议纷然在宋则吕诲范镇等争之甚激在明
则杨廷和毛澄等持之甚坚明诸儒之切齿裂眦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5b 页 WYG0718-0479d.png
于张桂犹宋儒之指目欧阳修为奸邪也然修之
濮议及论濮安懿王典礼劄子本原经术而处之
以情理之中固不若张桂之论之阿也程氏之作
濮议与曾氏之作为人后议各有所主而廷和澄
等所引据者程氏之议也臣独有取于曾氏之议
焉曾氏即本仪礼丧服子夏传如之何而可为之
后同宗则可为之后之文以解为其父母报之义
其说以为自古为人后者不必将亲昆弟之子族
濮议及论濮安懿王典礼劄子本原经术而处之
以情理之中固不若张桂之论之阿也程氏之作
濮议与曾氏之作为人后议各有所主而廷和澄
等所引据者程氏之议也臣独有取于曾氏之议
焉曾氏即本仪礼丧服子夏传如之何而可为之
后同宗则可为之后之文以解为其父母报之义
其说以为自古为人后者不必将亲昆弟之子族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6a 页 WYG0718-0480a.png
人之同宗者皆可为之则有以大功小功昆弟之
子而为之者矣有以缌麻袒免无服昆弟之子而
为之者矣若当从所后者为属则亦当从所后者
为服从所后者为服则于其父母有宜为大功为
小功为缌麻为袒免为无服者矣而圣人制礼皆
为其父母期使足以明所后者重而已非遂以谓
当变其亲也亲非变则名固不得而易矣凡曾氏
所證据前世议论称本亲本生父母考妣咸有精
子而为之者矣有以缌麻袒免无服昆弟之子而
为之者矣若当从所后者为属则亦当从所后者
为服从所后者为服则于其父母有宜为大功为
小功为缌麻为袒免为无服者矣而圣人制礼皆
为其父母期使足以明所后者重而已非遂以谓
当变其亲也亲非变则名固不得而易矣凡曾氏
所證据前世议论称本亲本生父母考妣咸有精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6b 页 WYG0718-0480b.png
义而此段尤为辨晰盖仪礼之云为其父母立文
甚明伯叔之称实无所考必谓当变其名则是无
服昆弟之子为大宗后有降本亲为无服之伯叔
者矣安得概云为其父母期乎父母之名不可变
则施于诏策直谓本生父某国王于私恩公义固
无毫发之憾也璁之说最谬者如汉哀宋英立为
皇嗣育之宫中犹有父子之道等语此非学士大
夫之言子夏传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
甚明伯叔之称实无所考必谓当变其名则是无
服昆弟之子为大宗后有降本亲为无服之伯叔
者矣安得概云为其父母期乎父母之名不可变
则施于诏策直谓本生父某国王于私恩公义固
无毫发之憾也璁之说最谬者如汉哀宋英立为
皇嗣育之宫中犹有父子之道等语此非学士大
夫之言子夏传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7a 页 WYG0718-0480c.png
母何算焉都邑之士则知尊祢矣大夫及学士则
知尊祖矣诸侯及太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
推此义也所为入继大统者以始祖太祖之故而
尊其所后之父母岂待平日养育始有父子之道
哉若如璁言收养异姓即有父子之道何必同宗
野哉璁也定陶恭皇但称皇而不称帝兴献帝既
称帝而复欲称皇以礼揆之则称帝甚于称皇也
且魏相所谓宜称尊号曰皇考犹云皇之考耳惟
知尊祖矣诸侯及太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
推此义也所为入继大统者以始祖太祖之故而
尊其所后之父母岂待平日养育始有父子之道
哉若如璁言收养异姓即有父子之道何必同宗
野哉璁也定陶恭皇但称皇而不称帝兴献帝既
称帝而复欲称皇以礼揆之则称帝甚于称皇也
且魏相所谓宜称尊号曰皇考犹云皇之考耳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7b 页 WYG0718-0480d.png
去其本生之号是以有两统二父之嫌也如曰皇
本生考则何伤乎施之于考之上为从其子之称
加谥于皇之上是追爵之为皇也故论称皇之不
可则又莫如曾氏言之详也曰加考以皇号与礼
及古之称皇考者有异乎曰皇考一名而为说有
三礼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
是则以皇考为曾祖之庙号也魏相谓汉宣帝父宜称
尊号曰皇考既非礼之曾祖之称又有尊号之文
本生考则何伤乎施之于考之上为从其子之称
加谥于皇之上是追爵之为皇也故论称皇之不
可则又莫如曾氏言之详也曰加考以皇号与礼
及古之称皇考者有异乎曰皇考一名而为说有
三礼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
是则以皇考为曾祖之庙号也魏相谓汉宣帝父宜称
尊号曰皇考既非礼之曾祖之称又有尊号之文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8a 页 WYG0718-0481a.png
故魏明帝非其加悼考以皇号至于光武亦于南
顿君称皇考庙义出于此是以加皇号为事考之
尊称也屈原称朕皇考曰伯庸又晋司马机为燕
王告祢庙文称敢昭告于皇考清惠亭侯是又达
于群下以皇考为父殁之通称也以为曾祖之庙
号者于古用之以为父殁之通称者至今用之然
则称之犹有可不可者乎曰以加皇号为事考之
尊称者施于为人后之义是干正统此求之于礼
顿君称皇考庙义出于此是以加皇号为事考之
尊称也屈原称朕皇考曰伯庸又晋司马机为燕
王告祢庙文称敢昭告于皇考清惠亭侯是又达
于群下以皇考为父殁之通称也以为曾祖之庙
号者于古用之以为父殁之通称者至今用之然
则称之犹有可不可者乎曰以加皇号为事考之
尊称者施于为人后之义是干正统此求之于礼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8b 页 WYG0718-0481b.png
而不可者也达于群下以皇考为父殁之通称者
施于为人后之义非干正统此求之于礼而可者
也然则以为父殁之通称者其不可如何曰若汉
哀帝之亲称尊号曰恭皇安帝之亲称尊号曰孝
德皇是又求之于礼而不可者也由此言之彼称
为恭皇孝德皇者去帝著皇并非魏相冠皇字于
考上之称矣称为兴献帝者去皇著帝特又甚焉
何也秦人始合皇帝为称而后人因之然临文者
施于为人后之义非干正统此求之于礼而可者
也然则以为父殁之通称者其不可如何曰若汉
哀帝之亲称尊号曰恭皇安帝之亲称尊号曰孝
德皇是又求之于礼而不可者也由此言之彼称
为恭皇孝德皇者去帝著皇并非魏相冠皇字于
考上之称矣称为兴献帝者去皇著帝特又甚焉
何也秦人始合皇帝为称而后人因之然临文者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9a 页 WYG0718-0481c.png
或二字并称或但称帝惟云秦皇始皇耳其他无
独称皇者而天子之父尊为太上皇亦不著帝也
若全称帝则竟帝矣而廷和与澄等始争帝号不
得后仅欲以不加皇字别于正统之亲固其不得
已而抑以末矣臣故节较曾氏之议为入继大统
者折衷焉
孝宗乾道七年上太上皇尊号帝寻谕辅臣曰前日奉
上册宝上皇圣意甚悦翌日过宫侍宴邦家非常之庆
独称皇者而天子之父尊为太上皇亦不著帝也
若全称帝则竟帝矣而廷和与澄等始争帝号不
得后仅欲以不加皇字别于正统之亲固其不得
已而抑以末矣臣故节较曾氏之议为入继大统
者折衷焉
孝宗乾道七年上太上皇尊号帝寻谕辅臣曰前日奉
上册宝上皇圣意甚悦翌日过宫侍宴邦家非常之庆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29b 页 WYG0718-0481d.png
汉唐所无也又曰本朝家法远过汉唐惟用兵一事未
及朕日不遑暇如宫中台殿上皇时为之朕未敢增益
上皇到宫徘徊周览为之兴叹颇讶其不饰也
(臣/)按宋孝宗之于太上皇盖始终不失其敬者也
自隆兴元年而后常朝德寿宫每行上寿礼必肆
赦加恩洎太上有疾罢朝侍侧居丧号痛擗踊力
违群臣之议衰绖三年经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
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宗
及朕日不遑暇如宫中台殿上皇时为之朕未敢增益
上皇到宫徘徊周览为之兴叹颇讶其不饰也
(臣/)按宋孝宗之于太上皇盖始终不失其敬者也
自隆兴元年而后常朝德寿宫每行上寿礼必肆
赦加恩洎太上有疾罢朝侍侧居丧号痛擗踊力
违群臣之议衰绖三年经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
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宗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30a 页 WYG0718-0482a.png
之事高宗其谥为孝也宜哉
以上天子之敬亲
以上天子之敬亲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二 第 30b 页 WYG0718-0482b.png
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