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a 页 WYG0718-04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
  天子之孝
   恤征戍
   (臣/)按古之用师者以踰时为留顿以千里为永久
   无有期戍不至长征不返也然而还归之日闵其
   劳叙其情代其父母室家致其相望之意者备至
   也古之节制持重之师北而不远败而不亡然而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b 页 WYG0718-0448b.png
   失一战斗之士即失一耕桑之民圣人之心哀矜
   惨怛以为无异于怀抱之赤子而不免于水火云
   耳佳兵不祥黩武不震非所语于圣人之世以之
   伐不敬讨不庭其用至希阔矣犹以为鞠育之于
   堂奥之中者无故而驱迫之于锋镝之下也所谓
   推其爱亲之心也不宁惟是诗有之吉日惟戊(用/刚)
   (日/)既伯(马祖谓天驷/房星之神)既祷于物也将用其力犹有
   祷焉欲其弗死伤也而况于人乎述恤征戍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2a 页 WYG0718-0448c.png
易师贞丈人吉无咎
 朱熹本义曰师兵众也下坎上坤坎险坤顺坎水坤
 地古者寓兵于农伏至险于大顺藏不测于至静之
 中丈人长老之称用师之道利于得正而任老成之
 人乃得吉而无咎
彖傅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能左/右之)众正可以王矣刚中
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朱熹本义曰刚中谓九二应六五应之行险谓行危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2b 页 WYG0718-0448d.png
 道顺谓顺人心此非有老成之德者不能也毒害也
 师旅之兴不无害于天下然以其有是才德是以民
 悦而从之也
  (臣/)按周官自五人为伍积之至于二千五百人为
  师五师为军万二千五百人故处则为比闾族党
  州乡出则为伍两卒旅师军大象所谓容民畜众
  也天子六军大国三军师者犹未成军古者无倾
  国之师有番休而无竭作故以悉索敝赋以从为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3a 页 WYG0718-0449a.png
  不堪奔命也管子之作内政也曰君有此士也三
  万人以方行于天下而圣人曰能以此二千五百
  人可以王天下盖仁义节制以少积多偏师即可
  敌百万也宋李舜臣曰师止言贞而不及元亨利
  者凡兵出似非一元生育之事故不言元不以亨
  利诲天下者惧其贪功困生灵也要之师之为用
  惟守一贞足矣臣则以为圣人取残救民杀以止
  杀又事已兵休布德行惠严寒之后继以阳春贞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3b 页 WYG0718-0449b.png
  之中有元也丈人者程传以为尊严之称帅师总
  众非众所尊信畏服则不能得人心之从又谓不
  必素居崇贵但其才谋德业为众所畏服则是也
  如司马穰苴推自微贱既诛庄贾则众心畏服乃
  丈人矣吕祖谦以为老成持重谙练之人如赵充
  国言无踰于老臣者是也臣则以为彖辞所言如
  诗言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言方叔元老克壮其猷与
  其君同有此聪明睿知神武不杀之德故夫子以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4a 页 WYG0718-0449c.png
  为刚中而应吉且无咎也若穰苴充国之伦犹不
  足以当之能左右之曰以如春秋言齐侯以诸侯
  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之类盖讨贰伐畔方伯连
  帅奉天子之命而诸侯之师皆为所总统左之则
  左右之则右无有不奉命者胡炳文曰以之归于
  正则为王者之师以之微冇不正则为霸者之术
  要皆师克在和未冇群帅不共命于上将而能克
  者也文王但言贞而夫子又谓以此毒天下如毒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4b 页 WYG0718-0449d.png
  药之攻坚决溃外足以腐体肤内足以伤元气不
  可妄施于无疾病之处师旅之兴虽号令谨严而
  所过有供亿之费所加有杀戮之惨亦如是矣民
  之所以从之者兴师之名既正帅师之人亦正而
  行师之律又正也然则承天宠怀万邦授钺以往
  生民之休戚系之吉而旡咎其惟九二矣
(卦/名)彖传曰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
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5a 页 WYG0718-0450a.png
 程颐传曰解难之道在广大平易以宽易而往济解
 则得众心之归也
 徐几曰乃得中指二盖天下祸乱已散来则反于安
 静之域不事烦扰此以静而吉也往有功亦指二谓
 当时或有未解之难则宜急往而散之夙则有功此
 又以速而吉也
  (臣/)按解之名义取于坎险震动故程传以为不险
  则非难不动则不能出难也坤卦西南得朋又坤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5b 页 WYG0718-0450b.png
  为众九四变坤成震故夫子以往得众释利西南
  也语曰众心成城天下莫险于人心故解难之道
  在于得人之心山川丘陵之险每在西南而以西
  南为平易之地者人心既顺则山川丘陵失其险
  矣如殷武之诗言罙(面规反/冒也)入其阻裒(聚/也)荆之旅
  有截其所(尽平其地使/截然齐一)是也其来复吉乃得中者
  程传以为天下之难已解而安平无事则当修复
  治道正纲纪明法度进复先代明王之治夫祸乱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6a 页 WYG0718-0450c.png
  既平正合修治道求复三代之规模却只便休了
  两汉以来人主还有理会正心诚意否须得人主
  如穷阎陋巷之士治心脩身讲明义理以此应天
  下之务用天下之才方可见次第本义但云若无
  所往则宜来复其所而安静而传意恐难之既解
  则人将苟且偷安不复冇为皆由不知来复之意
  而朱子之意则以为此其本源之地又在人主终
  始典学格物穷理进君子退小人解负乘之悖而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6b 页 WYG0718-0450d.png
  得朋至之孚然后朝廷之上纪纲法度次第修明
  为极盛之世此朱子又据六爻之辞申程子之说
  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者大难既除若尚有当解
  之事则宜夙往除恶务尽毋使滋蔓难图也且君
  德清明用人行政罔或不当命将出师战则必克
  圣人言往则有功所谓惟断乃成若稍有疑惧而
  从事姑息则养奸长乱贻悔将来不可不知也
既济(卦/名)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7a 页 WYG0718-0451a.png
  (臣/)按九三当既济之时以刚居刚用刚之至故取
  象于高宗伐鬼方然三年后克亦劳惫之甚矣计
  三年之间其殷忧震动宵旰不遑必不至于残民
  以逞而犹兢兢以用小人为戒诚以行师之际尤
  在任用得人也非丈人之吉则有舆尸之凶岂可
  不戒惧未济九四云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戒人
  臣也既济九三小人勿用戒人君也人君人臣诚
  熟复于此二卦然后能以众正矣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7b 页 WYG0718-0451b.png
尚书大禹谟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会
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
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
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
克冇勋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
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
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瞍夔夔齐慄瞽
瞍亦允若至諴感神矧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8a 页 WYG0718-0451c.png
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臣/)按舜禹之时薄海内外罔有弗臣三苗之君既
  尝窜之三苗之民又尝分之矣禹以群后之师声
  罪讨逆何难诛其君长歼其种类而一闻谠论下
  令班师盖其始之言一乃心力若似乎以全盛之
  势而加于负固之一偶有摧枯拉朽之易及三旬
  而力未可以成功也益之赞辞微规之以满损谦
  益之说禹亦心知其故师旅不复少留而舜亦默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8b 页 WYG0718-0451d.png
  会其旨而增修厥德两阶干羽雍容閒暇非是故
  为如此至诚盛德纯忠大孝一堂相聚自然而然
  苗之顽梗亦即感化不复勤民于远也此六经言
  用兵之始武功而卒归于文德盖舜为天子故益
  所述者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之事禹
  虽居摄而犹为诸侯故益所赞者不骄不溢之事
  也在皋谟言何迁乎有苗而卒乃言君臣之间同
  敬协恭惇典庸礼命德讨罪一惟天理之自然亦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9a 页 WYG0718-0452a.png
  见有苗之昏迷不敬侮慢于人为天所弃比于三
  千莫大之条也然则孝经之义明而韬钤之书与
  法律之学皆在其中矣
立政(周书/篇名)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方行天下至于
海表罔有不服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
  (臣/)按戡乱以武守成以文周公既称嗣王为文子
  文孙而又以克诘戎兵为王告先儒所谓奋张其
  气而不使惰偷操握其众而不使捍格摧压其奸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9b 页 WYG0718-0452b.png
  而不使觊觎者也此以见祖宗付予有家之托建
  威消萌保治未乱未尝废兵若好大喜功穷兵黩
  武得已不已而轻用民命则必隳前业而负前王
  矣
诗郑风清人(篇/名)其一章曰清人(清邑/之人)在彭(河上/地名)驷介(驷/马)
(被/甲)旁旁(驰驱不/息之貌)二矛重英(矛饰/也)河上乎翱翔
 吕祖谦曰言师久而不归无所聊赖姑游戏以自乐
 必溃之势也不言已溃而言将溃其词深其情危矣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0a 页 WYG0718-0452c.png
  (臣/)按春秋闵公二年冬十二月郑弃其师左传曰
  郑人恶高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不召师溃而
  归高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夫驷介旁旁兵威
  非不壮也曾国事之不恤而游戏自娱克之罪固
  无辞而使克者之不恤其劳不作其气以坐视其
  将覆谁实有国而若是恝乎书曰郑弃其师讥郑
  伯也
豳风东山(篇/名)其一章曰我徂东山慆慆(言久/也)不归我来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0b 页 WYG0718-0452d.png
自东零(落/也)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平居/之服)
勿士(事/也)(陈/也)(枚如箸衔/之以止语)蜎蜎(动/猊)者蠋(桑/虫)(发语/辞)在桑
野敦(独处不/移之猊)彼独宿亦在车下
 小序曰一章言其完也二章言其思也三章言其室
 家之望汝也四章乐男女之得及时也君子之于人
 序其情而闵其劳所以说也说以使民民忘其死其
 惟东山乎
 朱熹曰完谓全师而归无死伤之苦思谓未至而思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1a 页 WYG0718-0453a.png
 有怆恨之怀至于男女及时亦皆其心之所愿而不
 敢言者上之人乃先其未发而歌咏以劳苦之则其
 欢欣感激之情为何如哉盖古之劳诗皆如此其上
 下之际情志交孚虽家人父子之相语无以过此其
 所以维持巩固数十百年而无一旦土崩之患也
  (臣/)按东山之诗非周公不能为惟其出于周公之
  所自为以见其曲体人情之极东征即公为上将
  故无劳将率之诗而有劳归士之诗通篇无大夫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1b 页 WYG0718-0453b.png
  美周公之意大抵民有劳苦惟恐君上之不知而
  军士尤甚周公以王叔父之尊极崇高富贵而于
  士卒之纤微必尽殷勤叙述所以令人竭力致死
  若出于大夫美周公之诗则意味索然矣
小雅采薇(篇/名)其一章曰采薇(菜/名)采薇薇亦作(生出/地也)止曰
归曰归岁亦莫(音/暮)
 小序曰采薇遣戍役也命将率遣戍役歌采薇以遣
 之出车以劳还杕杜以勤归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2a 页 WYG0718-0453c.png
 程颐曰古者戍役两期而还今年春暮行明年夏代
 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仲春至春
 暮遣次戍者每秋与冬初两番戍者皆在疆禦若今
 之防秋也
六章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
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孔颖达正义曰此遣戍役豫叙得还之日总述往返
 之辞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2b 页 WYG0718-0453d.png
 辅广曰莫知我哀此句尤切夫上之人既已述其情
 之如此则其知之可谓尽矣而犹曰莫知我哀可见
 其体悉之心无有穷极也且于其遣戍之初而遽言
 如此则亦不忧上之人不我知矣
 范祖禹曰予于采薇见先王以人道使人后世则牛
 羊而已矣
出车(篇/名)其一章曰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
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3a 页 WYG0718-0454a.png
 谢枋得曰此章有尊敬王命之礼有忧勤王事之意
 有整暇勇决之才有奔走犯难之忠
二章曰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龟蛇/曰旐)矣建彼旄矣
彼旟(鸟隼/曰旟)旐斯胡不旆旆(飞扬/猊)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辅广曰兵阴事也必如此然后与阴气合而严重方
 整为谋必深图功必成不然轻佻率易殆同儿戏耳
 乌能有所为哉
 谢枋得曰子行三军必也临事而惧兵凶器战危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3b 页 WYG0718-0454b.png
 不可以易心处之为将帅者忧心则悄悄为仆夫者
 情况则憔悴皆临事而惧善于用兵者也
四章曰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王事
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策命临/遣之辞)
 辅广曰此章述其往来时久启处不遑之情且曰当
 此之时非不思归也畏此简书而不敢耳此可见其
 体悉之详也
杕杜(篇/名)其三章曰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4a 页 WYG0718-0454c.png
父母檀车幝幝(敝/貌)四牡痯痯(疲/貌)征夫不远
 李樗曰此言王事靡盬忧我父母何以异于鸨羽王
 事靡盬不能稷黍父母何怙然鸨羽下人自诉其劳
 苦此下之人劳苦而上知之
四章曰匪载(装/也)匪来(言征夫不装/载而来归)忧心孔疚期逝(归期/已过)
不至(而犹/不至)而多为恤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刘瑾曰前三章皆述其室家私情而兼公义为言卒
 章则又专劳之以私情大概与四牡采薇出车同本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4b 页 WYG0718-0454d.png
 于私情公义以慰之也
  (臣/)按先王之时歌采薇以遣戍役歌出车以劳将
  率之还歌杕杜以勤戍役之归故作此三篇之诗
  也李樗以为其遣也则预述其怀归之事其还归
  也又不忘其行役之劳故三诗遣劳帅役之事虽
  不同而叙其往返终始之情则一也采薇序云遣
  戍役而又兼言命将率遣戍役者一则主忧臣辱
  四郊多垒士大夫怀敌忾之心受命之日则忘其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5a 页 WYG0718-0455a.png
  家固不待于勉强一则师出之日将率与士卒均
  服同食所以一众志郑所谓同歌同时欲其同心
  者也及振旅之日将还公朝而戍役亦还于比闾
  族党其有劳赐体统自殊因以辩上下定民志郑
  所谓异歌异日殊尊卑者也臣以为将率戍役均
  有其劳故序于本诗则言劳还率劳还役而于采
  薇章则云出车劳还杕杜勤归以见于将率则纪
  其功绩于戍役则恤其勤苦故范祖禹曰出车劳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5b 页 WYG0718-0455b.png
  率故美其功杕杜劳众故极其情先王以己之心
  为人之心故能曲尽其情使民忘其死以忠于上
  也夫以战陈之危行役之苦父母之忧念室家之
  怀思谁不然者先王知其然而反覆称道与之同
  其哀乐故采薇八章而终之以莫知我哀一句则
  出车杕杜二诗之旨且先自言之矣固不待其悲
  伤怨抑无可告诉自为咏歌也读采薇出车杕杜
  之三诗可以知小雅所以盛读渐石苕华草黄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6a 页 WYG0718-0455c.png
  三诗可以知小雅之所以亡自是以降杨水见于
  王风鸨羽作于侯国而世变愈亟矣先王之所以
  感人以言者岂其微哉
(书作/圻)(篇/名)其三章曰祈父(司马掌封圻之/兵甲故以为号)亶不聪胡
转予(六军/之士)于恤有母之尸(主/也)(熟食也言不得奉养/而使母主劳苦之事)
 吕祖谦曰越句践伐吴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皆
 遣归魏公子无忌救赵亦令独子无兄弟者归养则
 古者有亲老而无兄弟者其当免征役必有成法故责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6b 页 WYG0718-0455d.png
 司马之不聪
  (臣/)按久役劳苦先王悯其勤而道其情则所以休
  息之者当非口惠而实不至如亲老而无兄弟免
  役必有成法而即或漏遗亦将说其劳而忘其死
  必不敢以将母之情轻怨其长上矣至于呼祈父
  而告之恤咎岂独在祈父哉故序以为刺宣王也
  夫以王之爪牙士而使之嗟叹如此则以之自守
  必逍遥以之临敌必畏缩不用命说者以为王师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7a 页 WYG0718-0456a.png
  败绩于千亩故军士作此诗盖其魄兆已先见之
  矣
大雅江汉(篇/名)其三章曰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
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郑康成注曰浒水涯也式法疚病棘急极中也王于
 江汉之水上命召公使以王法征伐开辟四方治我
 疆界于天下非可以兵病害之也非可以兵急操切
 之也使来王国受政教之中正而已召公于有叛戾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7b 页 WYG0718-0456b.png
 之国则往正其境界修其分理周行四方至于南海
 而功大成事终也
 严粲曰古人伐叛讨贰之后必去其苛政平其赋敛
 以慰民心故此章言彻法之事然武事仅定即行疆
 理税赋之法疑于病民且疑于急迫矣宣王谓我非
 疾也非棘也盖什一天下之中正乃我周之定制欲
 天下皆于王国来取中焉耳召公于是往而疆之以
 正其疆界往而理之以分其土宜推而至于南海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8a 页 WYG0718-0456c.png
 远
六章曰矢(陈/也)其文德洽此四国
 朱熹集传曰劝其君以文德而不欲其极意于武功
 古人爱君之心于是可见矣
  (臣/)按宣王江汉之师甫得宁定即以治疆界井田
  为急务者叛乱之国互相侵夺疆理湮废其民苦
  于战斗不事田作赋税亦必有重于什一之制者
  故郑康成所言乃土宇版章之大经界必复其旧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8b 页 WYG0718-0456d.png
  而严粲所言乃沟涂畛遂之小经界必复其旧一
  以裁制其君长一以安集其人民皆为偃武修文
  之渐而召穆公又劝之以陈其文德以洽于四方
  之国以此为天子之令闻然后足以使天下之人
  知朝廷用兵之非得已也夫所任之将如此所以
  为爱民之主也
常武(篇/名)其二章曰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郑康成注曰绪业也王又使军将豫告淮南徐土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9a 页 WYG0718-0457a.png
 民云不久处于是也汝三农之事皆就其业为其惊
 怖先以言安之
 曹居贞曰师之所处荆棘生焉故必不留不处然后
 三农得以就绪
  (臣/)按三代仁义之师然雷霆之威震惊者众久处
  于是则三农失业虽王师舒徐安行而人心未免
  惊怖宣王庙算已定度无踰时之役故先为告谕
  其民使之安堵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19b 页 WYG0718-0457b.png
礼记王制受成于学
 郑康成注曰定兵谋也
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
 陈浩集说曰获罪人而反则释奠于先圣先师而讯
 焉讯谓其魁首当讯问者馘者所截彼人之左耳
 陈祥道曰受成于学则谋始于朝可知又曰征者威
 武之事于其文德之地告以成武之功以明用武以
 文任威以德而已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20a 页 WYG0718-0457c.png
   (臣/)按兵谋至密谋始于朝而必于学宫之中论其
   可否乃为成定者既使人知声罪致讨之名则不
   疑于兴师动众之故且以示成大事藉群策群力
   虽君若相不敢专仁义之师堂堂正正无所庸于
   诡秘也又此虽武事然不离乎先师先圣所己言
   己行是故祗奉古法而出征俘执有罪而归告所
   以有军礼亦有释菜奠币明所受之成谋罔或不
   臧云尔然则威武固不可以偏任而必济之以文
御定孝经衍义 卷四十 第 20b 页 WYG0718-0457d.png
   德者司马掌政典者也而辩论官材司徒掌教典
   者也而有发则教士以车甲文武岂二途哉在师
   则为伍两卒旅师军之率在国则为比闾族党州
   乡之长治兵治民同归于相亲相爱而已矣
 
 
 
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