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0718-033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二十九
  天子之孝
   课农桑
   (臣/)按经文言五等之孝既毕即发天经地义民行
   之旨所谓天经者邢炳疏以为日月星辰以时转
   运于天所谓地义者邢炳疏以为地有常利山川
   原隰动植物产人事因之以为晨羞夕膳也经以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0718-0335b.png
   此继庶人之孝用天之道分地之利之后若似乎
   言之重词之复者何哉夫耕而食织而衣者黔庶
   之事戒休董威授时别土使不懈于耕织者司牧
   者之事也作课农桑而耕藉田尤教孝之大者故
   亦以类附焉
 易井彖传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象传曰
 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臣/)按君子以劳民劝相者劳谓劳来相犹助也井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0718-0335c.png
  之为义汲养而不穷君子以劳来之恩勤恤民隐
  劝助百姓使有成功此则养而不穷也以井愈汲
  愈生给养于人为义而建安丘氏以为君劳乎民
  民助乎君古者井田之制取诸此然则百亩之田
  五亩之宅相友相助乃所谓改邑不改井也
书舜典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臣/)按周本纪后稷始生母欲弃之因名曰弃儿时
  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0718-0335d.png
  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
  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于邰其后公刘古
  公修其业至文武受命此生民之诗所为作也论
  者谓周家以农事开国故其祚最长得之矣舜即
  位之后咨牧之始即以食哉惟时发端惟是伯禹
  以司空宅百揆而次即以旧官申命弃然则宰相
  之下无过农官为急也当此时民岂复忧阻饥弃
  久于田正岂其怠于播榖而呼其名称其官重相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0718-0336a.png
  警戒盖唐虞重农桑之意如此
洪范次三曰农用八政
三八政一曰食
  (臣/)按虞九官周六卿之事备于八者之中八政惟
  食属农而统言农用八政论其初则农务重榖以
  开其先而馀事可得而举要其终则农于彼七政
  有交资也可弗劝哉
诗豳风(公刘居豳周公作诗/陈其风俗以戒成王)七月(篇/名)其一章曰七月(夏/正)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0718-0336b.png
流火(大火/心星)九月授衣一之日(夏正十/一月)觱发(风寒/也)二之日
(夏正十/二月)栗烈(气寒/也)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夏正/正月)
耜四之日(夏正/二月)举趾同我妇子馌(饷田/者)彼南亩田畯(劝/农)
(之/官)至喜
二章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始温/和也)有鸣仓庚
(黄/鹂)女执懿(深美/也)筐遵彼微行(小/径)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
(白蒿所/以生蚕)祁祁(众/多)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章曰九月筑场圃(物生耕地为圃/物成筑地为场)十月纳禾稼黍稷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0718-0336c.png
重穋(先种后熟曰重音直容/反后种先熟曰穋音六)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
既同(聚/也)上入执宫(邑居/之宅)(葺治/之事)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
其乘(升/也)屋其始播百谷
 朱善曰七月之诗以衣食为急而衣食所资以豫备
 为贵必以七月为首者三阴之月阴气始盛故于是
 而豫为禦寒之备三阳之月阳气始盛故于是而豫
 为治田之备先衣后食故以七月为首也大寒之候
 在于丑月而图之于建申之时收成之候在于酉月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0718-0336d.png
 而虑之于建寅之日其为豫备可知若寒至而后索
 衣饥至而后索食则其为计亦晚矣
  (臣/)按张栻曰周家建国自后稷以农事为务历世
  相传其君子则重稼穑之事其室家则躬织纴之
  勤相与咨嗟叹息服习乎艰难歌咏其劳苦此实
  王业之根本如周公之告成王其见于诗有若七
  月皆言农桑之候也其见于书有若无逸则欲其
  知稼穑之艰难知小人之依也帝王所传心法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0718-0337a.png
  要端在乎此夫治常生于敬畏而乱常起于骄肆
  使为国者而每念乎稼穑之劳而其后妃又不忘
  乎织纴之事则心不存焉寡矣何者其必严恭朝
  夕而不敢怠也其必怀保小民而不敢康也其必
  思天下之饥寒之无告也是心常存则骄矜放肆
  何自而生岂不治之所由兴也欤此栻在经筵进
  讲之词也豳风所云虽豳之民自营其衣食之计
  纪其耕织之候然其沐膏泽而咏勤苦由君上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0718-0337b.png
  劝教使然故知豳先公重稼穑而君夫人亦躬织
  纴也由是而推之豳雅豳颂则有洁其粢盛祭服
  以致其报本之诚奉先之孝威仪品物中礼合度
  诚非骄矜放肆所自生也成王于是乎知稼穑之
  艰难小人之依矣抑(臣/)又以为农桑之事意莫厚
  于豳诗而法莫备于周礼此皆祖宗以来所垂之
  典故所成之风俗因而播之为声歌勒之于官守
  循之则治违之则乱战于千亩而王师败绩妇休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0718-0337c.png
  蚕织而宗周以倾此周道之所以盛衰而后人于
  成王则称其念祖德于宣幽则谓之贪天祸也
礼记月令是月也(孟/春)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
木萌动王命布农事命田(田/畯)(居/也)东郊皆修封疆审端
(步道/曰径)(与遂/同)善相丘(土之/高者)(平而/可陵)(阪而/不平)(水之使/行者)
(广/平)(下/湿)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
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
  (臣/)按古者设田官以教民其人必特精于树艺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0718-0337d.png
  人所谓土地所宜五谷所殖非泛然农人之所习
  见闻者若黍之利高燥稌之利下湿之类是非农
  人之所惑也假于一井之内一夫所治其间更能
  精别土性何处宜黍何处宜稌早熟晚熟不失其
  利此所以必躬亲教道使之无所疑惑也以豳国
  晚寒之地而黍稷重穋禾麻菽麦无所不种禾又
  兼稻黍菰粱之属而言盖后稷之成法公刘所脩
  明而田畯遵奉之者也种树之书秦所未焚后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0718-0338a.png
  失其传而又无性之所好而特精于其理者其为
  不能尽地理可胜道哉
是月也(季/春)命野虞毋伐桑柘鸣鸠拂其羽戴胜(织纴/之鸟)
(若自天降/重之也)于桑具(备/也)曲植籧筐(皆蚕/具)后妃齐戒亲东乡
躬桑禁妇女毋观(不为/容饰)省妇使(减其针线/缝制之事)以劝蚕事蚕
事既登分茧(分于众妇/之缫者)称丝效功(以多寡为/功之上下)以共郊庙
之服毋有敢惰
 方悫曰野虞周官之山虞以主在野之事故曰野齐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0718-0338b.png
 戒则所以神明其事矣东乡则以顺时气也以致曲
 而织故曰曲以取直而立故曰植籧则席之粗者筐
 则筥之方者凡此皆蚕具省妇使不烦以他役欲一
 意于蚕以勤其事而已蚕事既登者事毕而登比年
 之数也分茧所以使之缲称丝所以效其功之多少
 以供郊庙之服无有敢惰敬之至也
  (臣/)按亲耕以劝农亲蚕以劝桑而御廪所入即供
  粢盛副祎所受即成祭服所谓天子诸侯非莫耕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0718-0338c.png
  也王后夫人非莫蚕也孝子之祭必夫妇亲之也
  三代以下千亩之藉时或举行而亲蚕之典则绝
  无而仅有卿大夫之妻视古之诸侯夫人而勤于
  蚕织亦鲜矣非惟怠于民事其于致孝鬼神之道
  亦莫之思也
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
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陈浩集说曰蜡祭八神先啬(智足创物/立于其先)一司啬(因人/成法)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0718-0338d.png
 (谨司/其职)二农(古之/田畯)三邮表畷(邮亭之舍造于标表田/畔相连畷处田畯居之)
 猫(食田/鼠)(食田/豕)五坊(堤以蓄/水障水)六水庸(沟以受/水泄水)七昆虫
 (螟蝗/之属)八伊耆氏尧也索求索其神也合犹闭也闭藏
 之月万物各已归根复命圣人欲报其人之有功者
 故求索而享祭之也
 马希孟曰万物之所以成者神有以相其功于幽民
 有以致其力于明神有功以相其幽则报之民有力
 以致其明则劳之所谓百日之蜡一日之泽是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0718-0339a.png
  (臣/)按此即周官所谓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
  息老物也伊耆氏始为蜡故明堂位土鼓苇籥伊
  耆氏之乐也万物无所不索享而八者于人为尤
  有功故以此八神为主物老则息之而田夫亦于是
  休息也息老物者报之息田夫者劳之于报之中
  而又有祈焉于劳之时而又将勤焉先王之用情
  忠厚而寓意深远也以天子之尊而所祭者下逮
  于禽兽昆虫之属与黄冠野服之徒击土鼓吹苇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0718-0339b.png
  籥相共为一日之乐若亦自劳其耘耔之时亲行
  田亩与尝粗粝至此亦得少休也作之于始息之
  于终易曰终则有始天行也息之日少而作之日
  多非息之也则道苦而何以鼓舞之以尽神非作
  之也则即安而何以振起之以更始此固圣人顺
  天道物情之妙用故夫子以为子贡犹不足以知
  此也
周礼地官遂人(王国之外二百里为六遂司/徒不能遍教特设遂人分理)凡治野以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0718-0339c.png
下剂致氓以田里安氓以乐昏扰氓以土宜教氓稼穑
以兴锄利氓以时器劝氓以彊予任氓以土均平政
  (臣/)按大小司徒主六乡皆言民而遂人独变民言
  氓者郑注以为异内外也此懵冥无知之人虽受
  一廛及会致之以下剂为率家任二人其外则为
  馀夫也对六乡之中其家一人为正卒已下皆为
  羡卒而六遂之中但一正一羡以其远而宽之故
  曰下剂也田者百亩之田里者五亩之宅耕桑有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0718-0339d.png
  地是以安也男女人之大欲故昏姻以时以顺扰
  之黍稷谷麦土地高下异宜稼穑之事当是民自
  知之犹必教之者月令所谓农乃不惑也兴锄之
  锄一读为藉一读为助皆谓兴起其民令相佐助
  与民为利也时器农具耒耜钱镈之属以未可枚
  举也家有馀夫复予之田是彊任之也政训为征
  土均(司徒/之属)掌平均其税也凡六遂之人但劝课其
  耕桑而不闻教之以德行道艺者岂先王降德于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0718-0340a.png
  众庶兆民而独外之乎先王之教法固升秀者于
  近而移愚者于远也然而其力可任其情宜恤岂
  非以其懵冥无知也而黍稷稻麦之宜耒耜钱镈
  之器犹当劝教之耶然其田里之安男女之乐犹
  夫人也生齿众而力作敏犹夫人也苦会致之烦而
  畏赋税之重犹夫人也先王岂以懵冥无知也而
  不为之经理督率哉
遂师(分治六遂下夫人四/人二人共三遂之事)巡其稼穑而移用其民以救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0718-0340b.png
其时事
 郑康成注曰移用其民使转相助救时急事也四时
 耕耨敛艾芟地之宜晚早不同而有天期地泽风雨
 之急
 贾公彦疏曰地之宜晚早不同者其地有宜早种早
 收晚种晚收故云早晚不同云有天期地泽风雨之
 急者山出云雨大风有隧皆由天期而有故以天期
 为言此并须移用其民救其时事故并言之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0718-0340c.png
  (臣/)按此即所谓兴锄利氓也但遂师止自巡其所
  治耳以此知通力合作虽在一井之中而转移救
  助则遂师别有调度也地泽或是水㬥至毁堤防
  立须修筑必藉众力先王之劝农田救其急事虑
  之至详故于遂人既当总理而于遂师又申明职
  守也
旅师(主敛县师所徵/野之赋榖者也)掌聚野之锄粟屋粟间粟而用之
以质剂致民平颁其兴积施其惠散其利而均其政令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0718-0340d.png
 郑康成注曰野谓远郊之外也锄粟民相助作一井
 之中所出九夫之税粟也屋粟民有田不耕所罚三
 夫之税粟间粟间民无职事者所出一夫之征粟
 贾公彦疏曰郑读而为若所聚之粟民有艰阨乃用
 之无则贮待凶年则若为不定之辞以质剂致民者
 所聚之粟拟凶年赈恤所输入之人欲与之粟还按
 入税者之人名会计多少以贷之簿书若市劵有长
 短故云质剂也兴是积聚之义均其政令者皆以国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0718-0341a.png
 服为之息亦如泉府凡民之贷者以国服为之息郑
 彼注云以其国服事之税而出息也
凡用粟春颁而秋敛之
 贾公彦疏曰上经所云是贷而生利此经所云是直
 给不生利也官得旧易新民得济其乏官民俱益也
  (臣/)按此二条之法见盛世上下相亲惟恐小民当
  农作之时有所空乏以致不能尽力于田亩出粟
  贷之或收其国服之息或但以陈易新其间虽曰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0718-0341b.png
  平颁不得多少偏颇原非抑配郑注而读为若最
  有意见若者不定之辞必凶年民有艰厄乃用之
  如无凶年则贮以待虽凶年民之能自食者所弗
  强予所以按入税者之名而贷之者亦就愿贷之
  家而会计其人之多少非家至而户给之也其所
  贮贷之陈粟则但春颁秋敛无所取息故民间得
  与官府流通春耕夏耘得以善其田事此盖先王
  之世官得其人为旅师者亦公忠勤敏克胜其任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0718-0341c.png
  法既善而行之存乎其人者也王安石为鄞县起
  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立息以偿俾
  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及知政事则行农田水利青
  苗均输之法天下骚然故知法制非不善而非其
  人亦不可行也抑臣反覆玩味于若之一字则通
  变宜民之道在行法者加之意焉安石之执拗盖
  未之思此一字也
草人(除草粪/种之职)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0718-0341d.png
 郑康成注曰土化之法化之使美若汜胜之术也以
 物地占其形色为之种黄白以种禾之属
 贾公彦疏曰化之使美者谓若骍刚(色赤/土刚)用牛粪种
 (煮取牛骨/汁渍其种)化骍刚之地使美也云若汜胜之属也者
 汉时农书有数家汜胜为上故月令注亦引汜胜黄白
 以种禾也者郑依孝经纬援神契而言也
  (臣/)按骍刚之属凡有九等皆是化不美使之美如
  骍刚用牛赤缇(縓/色)用羊之类此其术盖汉时犹有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0718-0342a.png
  存者故郑氏得引汜胜为证后之治民者不能留
  心农事为之讲求术不传矣
稻人掌稼下地
 郑康成注曰水泽之地种榖也谓之稼者有似嫁女
 相生
以潴畜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
浍泻水以涉扬其芟作田
 郑康成注曰偃潴者畜流水之陂也防潴旁堤也遂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0718-0342b.png
 田首受水小沟也列田之畦㽟也浍田尾去水大沟
 作犹治也开遂舍水于列中因涉之扬去前年所芟
 之草而治田种稻
凡稼泽夏以水殄(病也/绝也)草而芟夷之
 郑康成注曰将以泽地为稼者必于夏六月之时以
 水病绝草之后生者至秋水涸芟之明年乃稼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郑司农云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0718-0342c.png
  (臣/)按此条专言水泽之地宜于种稻而先郑引春
  秋传楚蔿掩书土田法以授子木之事彼云町原
  防规偃猪是楚之恶地有防猪之法与此防偃同
  而又须殄绝水草芟之至明年乃稼则知本是水
  泽未尝为稼今以防猪畜泄之为新田也稻田之
  利于农最溥规防偃猪宜令有司经纪时脩其废
  坏毋令已治之田风雨㬥至遂成巨浸则亦劝农
  之要务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0718-0342d.png
秋官司寇薙(音/替)(掌薙五地之草/以待耕种者)掌杀草春始生而萌
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绳(音/孕)而芟之冬日至而耜之若欲
其化也则以水火变之掌凡杀草之政令
 郑康成注曰谓以火烧其所芟萌之草已而水之则
 其土亦和美矣
  (臣/)按疏此薙人所掌治地从春至冬亦一年之事
  后年乃可种也此亦是开垦荒地为新田或即所
  谓一易再易之地汉赵过仿其法为代田者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0718-0343a.png
   以上课农桑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0718-0343b.png
 
 
 
 
 
 
 
御定孝经衍义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