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718-012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十一
  衍要道之义
   夫妇
 易咸(卦/名)亨利贞取女吉
  程颐传曰天地万物之本夫妇人伦之始所以上经
  首乾坤下经首咸继以恒也咸感也以说为主恒常
  也以正为本而说之道自有正也(咸之/利贞)正之道固有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718-0122b.png
  说焉(恒之/利贞)
  宋儒丘富国曰咸二少相交者夫妇之始也以男下
  女为象男先下于女婚姻之道成矣恒二长相承者
  夫妇之终也以男女尊卑为象女下于男居室之伦
  正矣
 恒(卦/名)彖传曰恒久也
  程颐传曰咸夫妇之道夫妇终身不变者也故咸之
  后受之以恒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718-0123a.png
  (臣/)按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
  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由家而国虽非父子而君/尊臣卑之分如父子也)
  君臣然后有上下(由国而天下凡上贵/下贱之分如君臣也)有上下然
  后礼义有所措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
  以恒盖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上经之乾坤天地之
  道而夫子于坤之文言则曰地道也妻道也此二
  老之夫妇化育之功已成者也下经首咸二少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718-0123b.png
  夫妇絪缊之感方始者也继之以恒为二长之夫
  妇主家事者也然自咸恒言之今日之夫妇在他
  日有父母之道自乾坤言之今日之为父母在他
  日则夫妇之道而已其少也说以正故能感其长
  也正而说故能久此咸恒之夫妇所以相与者即
  所以顺其父母者也以父母之道为夫妇之道以
  夫妇之道为事父母之道此咸恒之所以作对于
  乾坤者也于书则妫汭观刑而克谐之孝斯升于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718-0123c.png
  诗则洽阳嗣徽而作求之孝永世昏礼莫大于亲
  迎于夫子答哀公之问而垂戒于春秋不一书而
  已也夫妇之道其要在于孝审矣
(卦/名)彖传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
 吴澄曰巽女在外将入而来归艮止在内方止而未
 往迎有女归以渐之象
归妹(卦/名)彖传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
 程颐传曰卦有男女配合之义者四咸恒渐归妹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718-0123d.png
 渐女归之得其正也男下女而各得其正位止静而
 巽顺其进有渐男女配合得其道也归妹女之嫁归
 也男上女下女从男也而有说少之义以说而动动
 以说则不得其正矣故位皆不当也咸恒夫妇之道
 渐归妹女归之义咸与归妹男女之情也咸止而说
 归妹动而说皆以说也恒巽而动渐止而巽皆以巽
 顺也男女之道夫妇之义备于是矣
归妹人之终始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718-0124a.png
 程颐传曰天地不交则万物何从而生女之归男乃
 生生相续之道男女交而有生息有生息而后其终
 不穷前者有终而后者有始相续不穷是人之终始
 也
  (臣/)按咸恒渐归妹四卦皆言男女夫妇之道而咸
  之二少夫妇而燕尔者也恒之二长夫妇而偕老
  者也渐止而巽男先女则礼不备而不行逆知其
  后之好合者矣归妹说以动柔乘刚则有老说其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718-0124b.png
  少徇情肆欲而卒反为艳妻所制者故夫子以人
  之终始言之谓此日之夫妇乃他日之父母为续
  莫大焉之故非为情欲之感也而又以象戒之曰
  君子以永终知敝者盖于其始合之不正预知其
  有不终之敝奔诱苟合之人既已失身败德华落
  色衰复相背弃则彖所谓无攸利者夫妇同之也
  然则大过(卦/名)之九二何以曰枯杨生稊老夫得其
  女妻无不利盖归妹以妹称是不正其为夫妇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718-0124c.png
  辞大过之九二以老夫匹女妻而言是正其为夫
  妇之辞也正其为夫妇则生生相续而正其为父
  母矣若九五之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则虽生
  而旋枯必不能久正其为夫妇乃可丑之甚也若
  蒙(卦/名)之六三以阴而自求阳其行不顺姤卦以一
  阴而遇五阳女德不贞故皆戒以勿用取女
诗周南(周国名南南方诸侯之国文王使周公为政于/国中后采民俗之诗得之国中者杂以南国之)
(诗谓之/周南)关雎(篇/名)其首章曰关关(雌雄相应/之和声)雎鸠(水鸟挚/而有别)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718-0124d.png
在河之洲窈窕(幽閒/之意)淑女君子好逑(匹/也)
 匡衡曰妃匹之际生民之始万物之原婚姻之礼正
 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言太
 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则无以奉
 神灵之统而理万物之宜自上世以来三代兴废未
 有不由此者也
  (臣/)按礼国君取夫人之辞曰请君之玉女与寡人
  共有敝邑事宗庙社稷故礼始于谨夫妇所以终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718-0125a.png
  孝道也孔子论诗始于南南始于关雎非独以著
  风化之自所以明文王之致孝于其亲者既内自
  尽又外求助故未得窈窕之淑女则有辗转反侧
  之忧而不至于伤既得之则有琴瑟钟鼓之乐而
  不至于淫一哀一乐而不失其节即孔子之所谓
  非爱弗亲非敬弗正者此固爱亲敬亲之心所推
  也故可以奉神灵之统理万物之宜其诗歌之房
  中而可以被之乡党邦国则加百姓刑四海之效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718-0125b.png
  也
葛覃(篇/名)其三章曰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去其/污也)我私
(燕服/也)薄浣(濯/也)我衣(礼服/也)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朱熹曰师氏导我者也每事询访不敢专也父母生
 我者也及时问安不敢忘也君子宗主我者也因师
 致告不敢亵也
  (臣/)按此章诗朱子以为敬不弛于师傅孝不衰于
  父母(臣/)以为礼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婉于/言)(娩/于)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718-0125c.png
  (容/)听从(有听受/无违逆)学女事共衣服以至观于祭祀礼
  相助奠(礼相长者/而助其奠)之事故曾巩之言曰先王之政
  其闺门之治必为之师傅保姆之助诗书图史之
  戒珩璜琚瑀之节威仪动作之度其教之者有此
  具也然则归宁者人子之心而其必告于师氏者
  即以父母之心为心也与小序以为后妃之本者
  此也此所以贵而能勤富而能俭织纴不废絺绤
  无斁而成其德之厚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718-0125d.png
召南(召地名召公奭之采邑也召公为方伯宣化/于诸侯故以南国之诗系之而谓之召南)何彼
秾矣(篇/名)其一章曰何彼秾(盛/也)矣唐棣(一曰栘也似白/杨一云即薁李)
华曷不肃雍(肃肃然而敬/雍雍然而和)王姬(周王之女姬/姓故曰王姬)之车
 胡安国曰王姬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礼亦隆矣
 夫阳唱而阴和夫先而妇随则虽以王姬之贵当执
 妇道与公侯大夫士庶人之女何以异哉
  (臣/)按夫妇之道自天子达于庶人者也故二南为
  房中之乐而乡党邦国皆得用之此王姬所以有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718-0126a.png
  肃雍之德而不敢挟贵以骄其夫其能相与尽子
  妇事父母舅姑之孝又可知故诗人美之也
二章曰何彼秾矣华如桃李(以桃李二物兴/男女二人也)平王(平正/之王)
(指文/王也)之孙齐侯之子(武王女文王孙/适齐侯之子)
 程鹏飞曰吾于是诗得君子善善之意不惟及其身
 而又及其亲矣美王姬则曰平王之孙齐侯之子美
 庄姜则曰齐侯之子卫侯之妻美太任则曰文王之
 母京室之妇美韩侯取妻则曰汾王之甥蹶父之子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718-0126b.png
 盖曰其子如此以其父母如此也其孙如此以其祖
 父如此也其妻如此以其夫如此也其甥如此以其
 舅如此也君子之善善也周矣
  (臣/)按妇人之德亦推本于所自则夫夫妇妇以成
  其家道者妇之父母子之父母均有显名焉已经
  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迩在夫妇居
  室之间不可以他求者也故文王太姒之为夫妇
  之道在于二南百世之下犹歌诵之而幽王褒姒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718-0126c.png
  之失夫妇之道小雅刺之虽孝于慈孙百世不能
  改也可弗慎哉
弼风柏舟(篇名正风以关雎为首得夫妇人伦之/正变风以柏舟为首处夫妇人伦之变)其五
章曰日(日当常明喻/正嫡当尊)居月(月有时亏喻/众妾当卑)(居诸/语辞)胡迭而
(今众妾反胜正嫡/是日月更迭而亏)心之忧矣如匪浣衣(烦冤愦眊如/衣垢污不濯)
(之/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朱熹曰妇人不得于其夫宜其怨之深矣而曰我思
 古人实获我心(见绿/衣诗)又曰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其词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718-0126d.png
 气忠厚恻怛怨而不怒如此所谓止乎礼义而中喜
 怒哀乐之节者所以虽为变风而继二南之后者以
 此臣之不得于君子之不得于父弟之不得于兄朋
 友之不相信皆当以此为法
  (臣/)按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皆卫庄公夫人姜
  氏所作朱熹定其先后以终风次绿衣日月次终
  风燕燕则庄公薨后送归妾之诗也柏舟之于庄
  公之不见答词气之间未尝及也但以日月之迭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718-0127a.png
  微隐言嫡妾之分而已绿衣黄里之喻稍激切于
  日月迭微矣至比类终风则庄公之狂荡㬥疾甚
  矣而犹不忍斥言之也至于日居月诸之卒章而
  曰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见绝于其夫而呼诉于父
  母此亦可谓妇人之贤处变而不失其正者矣然
  则庄公之蔽惑贤非所宜贤而贵非所宜贵祸起
  衽席延于后嗣观孔子之所以对鲁哀公者(事见/礼记)
  (载/后)则卫庄不孝之罪奚其可逭哉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718-0127b.png
郑风女曰鸡鸣(篇/名)其一章曰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将旦/昧爽)
(之/交)子兴视夜明星(启明/之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臣/)按此诗章首女曰鸡鸣士曰昧旦乃夫妇相警
  之词此所以琴瑟之乐同于关雎也礼记内则曰
  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妇事舅姑如事父母鸡
  鸣者固孝子事亲之节候此而或爽不特夫妇道
  将不可久亦非致爱敬于亲之道古之贤女所以
  不敢怀安而常存警惕者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718-0127c.png
礼记哀公问孔子对曰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三者正
则庶物从之矣
  (臣/)按五伦以父子为首者乾称父坤称母以天地
  统万物之义也三纲以夫妇为首者有夫妇然后
  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之序也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
为大敬之至矣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
迎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已亲其人乃/以使人亲矣)是故君子兴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718-0127d.png
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
政之本与
 陈浩集说曰爱敬之道其始本于闺门之内及扩而
 充之其爱至于不敢恶于人其敬至于不敢慢于人
 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故曰爱与敬其政之本
 与
孔子遂言曰昔者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
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君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718-0128a.png
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
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
亡三者百姓之象也(百姓象具行莫不敬其/身亦莫不敬其妻子)身以及身
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行此三者则忾乎天下矣(忾犹/至也)
(暨/也)
  (臣/)按人道莫大于父子而父子以夫妇为始夫妇
  之道弗爱不亲弗敬不正故爱亲敬亲之心即夫
  妇而在也吾之有子又父母之续子之于父父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718-0128b.png
  于子何间之有身虽在我其气与性则受于亲己
  爱人人亦爱己己敬人人亦敬己故不敢恶于人
  不敢慢于人者不敢伤其亲也经曰终于立身则
  爱敬之心自父母妻子暨于百姓之众四海之广
  一以贯之故夫子之言施之于政要归于身集说
  引经文以释之善解经者也
春秋秋七月天王(周平/王)使宰(冢/宰)(名/也)来归惠公(鲁君名/不皇)
仲子(宋武公女/惠公之妾)之赗(抚凤反归死曰赗归生曰/赙车马曰赗 隐公元年)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718-0128c.png
 吕祖谦曰夫妇人之始也死丧人之终也人道始终
 之际莫严焉故夫妇之典实天所叙而凶礼则五礼
 之一也陵嫡妾之分则天叙之典废焉滥赗赙之恩
 则天秩之礼废焉夫妇之典废是人道不得而始也
 死丧之礼废是人道不得而终也终始俱失天下岂
 复有人道乎此孔子所为惧春秋所为作也
  (臣/)按此夫子所以正夫妇之伦也以妾为夫人者
  惠公之过故书惠公仲子又以讥隐公成先君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718-0128d.png
  恶以从令为孝
公子翚(鲁大夫/字羽父)如齐逆女(公不亲迎/使大夫往)九月齐侯(襄公/诸儿)
姜氏于欢(音呼端反鲁地诸侯/越境送女非礼也)公会齐侯于欢(为齐侯/来乃往)
(会/之)夫人姜氏至自齐(桓公三年/)
  (臣/)按吴澄曰逆女书讥不亲迎而使公子翚也送
  姜氏书讥齐侯亲送之也会欢书讥不亲迎而亲
  会齐侯也夫人至不书翚以至讥鲁桓初使翚逆
  而中自受姜氏于欢也盖无所不失故无所不讥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718-0129a.png
  所以正夫妇之伦也臣又按古者昏礼虽奉时君
  之命其言必称先君以为礼辞不敢忘其亲也今
  鲁齐之君行礼如此其苟也忘亲莫大焉卒之敝
  笱猗嗟之刺兴(诗齐风敝笱小序刺文姜也猗嗟/刺鲁庄公也恶鲁庄公微弱不能)
  (防闲其母使至淫乱失人/子道人以为齐侯之子焉)而祸延于嗣辱及先君
  已兆于此矣
夏公如齐逆女
 谷梁传曰不正其亲迎于齐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718-0129b.png
秋公至自齐八月丁酉夫人姜氏入(庄公二十有四年/)
 孙复曰公亲迎于齐不俟夫人而至失夫之道也妇
 人从夫者也夫人不从公而入失妇之道也夫不夫
 妇不妇何以为国不乱何待故曰入以恶之
 高闳曰夫妇人伦之本所以成孝敬也孝敬备然后
 夫人之职举桓公见杀于齐而庄公乃以齐女为夫
 人欲责其孝则彼尝贼我臣子之所疾也欲责其敬
 则我方仇彼鬼神之所弃也不可奉祭祀不可以当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718-0129c.png
 夫人之职矣
  (臣/)按此所以正夫妇之伦也公不与夫人皆至姜
  氏不从公而入已失夫妇之道而又妻齐襄之女
  忘其父而好合于仇人不孝之大故详书之
秋郯伯姬来归(出也/) (宣公十有八年/)
 汪克宽曰春秋书郯伯姬杞叔姬来归所以讥父母
 之训育弗至致内女之妇德有亏而亦书郯杞之君
 失齐家之道而弃其伉俪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718-0129d.png
  (臣/)按女行制于其父妇道刑于其夫其父无教戒
  可从其夫无德义可则则夫妇之道苦而淫僻之
  罪多矣未可以专责其身也故参讥之与杞叔姬
  来归同例所以正夫妇之伦也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哀公十有二年/)
 公羊传曰孟子者何昭公之夫人也其称孟子何讳
 娶同姓盖吴女也(讳之使若宋/女子姓然)
  (臣/)按礼记坊记曰子云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别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718-0130a.png
  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以此坊民鲁春秋犹去
  夫人之姓曰吴其死曰孟子卒盖娶同姓乃乱伦
  渎理之甚者史讳内恶故为隐辞而夫子仍史之
  旧文而坊记复发明之此所以正夫妇之伦也传
  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则又自绝其续莫大焉之
  道不孝之罪莫大焉矣
程颐曰正伦理笃恩义家人之道也 家人上九爻辞
谓治家当有威严而夫子又复戒云当先严其身也威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718-0130b.png
严不先行于己则人怨而不服
  (臣/)按夫妇之间情易胜理恩易掩义流而不节则
  渎而无别矣宁威克厥爱毋爱克厥威此反身之
  君子所尚于刚德者非以加于人也自克焉尔
朱熹曰男女居室人事之至近而道行乎其间此君子
之道所以费而隐也然幽闇之中衽席之上或亵而慢
之则天命有所不行矣此君子之道所以造端乎夫妇
之微密而察乎天地之高深也然非知几慎独之君子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718-0130c.png
 其孰能体之易首于乾坤而终于咸恒礼谨大昏而诗
 以二南为正始之道其亦以此与
   (臣/)按情欲宴私之际人情之所易溺者惟孝子之
   心战战兢兢临深履薄饮食男女之事于以精理
   不以极情
 真德秀曰夫之道在敬身以帅其妇妇之道在敬身以
 承其夫故父之醮子必曰勉帅以敬亲之送女必曰敬
 之戒之夫妇之道尽于此矣
御定孝经衍义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718-0130d.png
   (臣/)按敬身之义本礼记哀公问夫子之言释礼记
   者因以经文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
   于人为證据德秀之言又举父母醮子送女之辞
   以实其义盖使人念及于父母之训苟或不敬斯
   获罪于父母则夫妇相敬无有懈时也
   以上夫妇之道之要
 
御定孝经衍义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