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713-047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学衍义补卷一百二十七
             明 丘浚 撰
 治国平天下之要
  严武备
   简阅之教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就/也)(兵/也)
 朱熹曰教民者教之孝弟忠信之行务农讲武之法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713-0476b.png
 民知亲其上死其长故可以即戎
  臣按先儒谓善人有忠爱恻怛之心而其教人又
  尽本末兼该之法孝弟忠信本也务农亦本也讲
  武之法末也本末兼该且必七年而仅可即戎兵
  其可易言哉呜呼夫以忠良易直之善人而教夫
  孝弟忠信之良民然必七年之久而后可以即戎
  未至七年犹未可也可者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
  后世召募乌合之众以禦必死之盗贼衽金革之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713-0477a.png
  戎夷其败也宜哉其克有济者亦幸而已矣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朱熹曰以用也言用不教之民以战必有败亡之祸
 是弃其民也
 张栻曰所谓教者教之以君臣父子长幼之义使皆
 有亲其上死其长之心而又教之以节制如司马法
 是也若未之教而驱之战是弃之死地而已矣
  臣按圣人所谓教民者非但教其武技必先教以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713-0477b.png
  文事也必使斯民知尊君亲上之义然后使之执
  干戈擐甲胄习弓矢以敌王所忾而卫社稷如此
  则心专于内而坚气奋乎外而果有不战战则无
  敌矣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
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
 朱熹曰教民者教之礼义使知入事父兄出事长上
 也用之使之战也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713-0477c.png
 辅广曰能如是而教其民乃可以即戎使之敌忾禦
 侮临陈之际皆如手足之捍头目子弟之卫父兄矣
 不然则是陷之于死地也故谓之殃民在尧舜之仁
 政岂容之哉
  臣按孔孟百世文教之宗而言及武事切切以教
  为言由是观之非独文有教而武亦有教也名虽
  二而教则一要归于明民之性全民之生而已然
  必民性明而后其生可全苟不教民而用之孔子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713-0477d.png
  谓为弃其民孟子谓为殃其民为上人者平日不
  知所以教民乃一旦驱之以临锋镝则虽不加之
  以斥逐施之以刑戮其实与弃之殃之也何异呜
  呼为民父母不能生养之福祐之而弃之殃之矧
  又所争者乃以土地名称之细故是则孟子所谓
  民贼者也尧舜之世岂容如是之人哉如是之人
  尧舜之世尚不之容矧居尧舜之位临尧舜之民
  者乃欲自为尧舜之世所不容之人之所为哉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713-0478a.png
汉制常以九月都试太守都尉令长丞相会都试课殿

东汉制立秋之日自郊礼毕始扬威武斩牲于郊东门
以荐陵庙其仪乘舆御戎路白马朱鬣躬执弩射牲牲
以鹿麛太宰令谒者各一人载获车驰驷送陵庙还宫
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武官武官肄兵习战陈之仪斩牲
之礼名曰貙刘兵官皆肄孙吴兵法六十四陈名曰乘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713-0478b.png
  臣按汉承秦制三时不讲惟十月车驾幸长安水
  南门会五营士为八陈进退名曰乘之而东汉所
  肄者乃六十四陈盖六十四陈即八陈演之为八
  八六十四也所谓貙刘即武帝时太初二年令天
  下五日之膢也膢音刘刘杀也盖欲习战陈之法
  先斩牲以为礼也
灵帝中平五年诏发四方兵讲武于平乐观下起大坛
上建十二重五采华盖高十丈坛东北为小坛复建九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713-0478c.png
重华盖高九丈列步兵骑士数万人结营为陈天子亲
出临军驻大华盖下进驻小华盖下礼毕帝躬擐甲胄
介马行陈三匝而还
 盖勋曰先王耀德不观兵今寇在远而设近陈不足
 以昭果毅秪黩武耳
唐制仲冬之月讲武于都外前期十有一日所司奏请
讲武兵部承诏遂命将帅简军士除地为场四出立五
表又别墠地于北厢南向为车驾停观之处前三日尚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713-0478d.png
舍奉御设大次及御座于墠所建旗为和门如方色都
墠之中及四角皆建以五采牙旗旗鼓甲仗威仪悉备
大将以下各有统帅大将被甲乘马教战队之法凡教
为陈少者在前长者在后其还则反之长者持弓矢短
者持戈矛力者持旌旗勇者持钲鼓刀楯在前行持槊
者次之弓箭为后行旗卧即跪旗举即起声鼓即进鸣
金即止讲武之日皇帝乘革辂至墠所兵部尚书介胄
乘马奉引入自都墠北和门至大次在位者皆再拜谒
卷一百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713-0479a.png
者引诸州使人鸿胪引蕃客立于大次四方观者立于
都墠骑士仗外四周然后讲武吹大角三通中军将各
以鞞令鼓二军俱击鼓三鼓有司偃旗步士皆跪大将
立于旗鼓之东西面诸军将立于其南北面以听大将
誓左右三军各长史二人振铎分循以警众诸果毅各
以誓词告其所部遂声鼓有司举旗士众皆起骑从皆
行及表击钲骑从乃止又击三鼓有司偃旗士众皆跪
又击鼓有司举旗士众皆起骑骤徒趋及表乃止东军
卷一百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713-0479b.png
一鼓举青旗为直陈西军亦鼓举白旗为方陈以应之
次南军亦鼓举赤旗为锐陈东军亦鼓举黑旗为曲陈
以应之次东军鼓而举黄旗为圜陈西军亦鼓而举青
旗为直陈以应之次西军鼓而举白旗为方陈东军亦
鼓而举赤旗为锐陈以应之次东军鼓而举黑旗为曲
陈西军亦鼓而举黄旗为圜陈以应之凡军先举者为
客后举者为主从五行相胜之法为陈以应之每变陈
二军各选刀楯士五十人挑战第一第二挑战迭为勇
卷一百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713-0479c.png
怯之状第三挑战为敌均之势第四第五挑战为胜败
之形每将变陈先鼓而为直陈然后变从馀陈之法五
陈毕两军俱为直陈又击三鼓有司偃旗士众皆跪又
声鼓举旗士众皆起骑驰徒走左右军俱至中表相拟
击而还每退至一行表跪起如前遂复其初侍中跪奏
请观骑军骑军皆如步军之法每军各八骑挑战五陈
毕大击鼓而前盘马相拟击而罢遂投旅侍中奏礼毕
乃还
卷一百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713-0479d.png
  臣按教阅之法备于周礼在春夏有振旅茇舍之
  制在秋冬有治兵大阅之制中春振旅王执路鼓
  中秋治兵王载太常盖一岁四时之教天子再临
  焉文武无二道六礼之中军居其一我国家凡百
  礼制皆循古典独于军礼所谓简众讲武者缺焉
  岁时虽有教阅然止是命将肄习坐作进退之节
  而车驾不亲临焉请下礼官讲究周礼及汉唐宋
  遗制本开元礼仪注而增损之以为一代讲武之
卷一百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713-0480a.png
  礼每岁冬月一行焉以复古礼以讲武事以作士
  气以备一代之制
每岁季冬折冲都尉率五校兵马之在府者置左右二
校尉位相距百步每校为步队十骑队一皆卷槊幡展
刃旗散立以俟角手吹大角一通诸校皆敛人骑为队
二通偃旗槊解幡三通旗槊举左右校击鼓二校之人
合噪而进右校击钲队少却左校进逐至右校立所左
校击钲少却右校逐至左校立所右校复击钲队还左
卷一百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713-0480b.png
校复薄战皆击钲队各还大角复鸣一通皆卷幡摄矢
弛弓匣刃二通旗槊举队皆进三通左右校皆引还是
日也因纵猎获各入其人
  臣按此唐府军教阅之法
玄宗先天二年十月讲武于骊山之下徵兵二十万列
大陈于长川坐作进退以金鼓之声节之帝亲擐戎服
持大鎗立于陈前以亏失军容坐兵部尚书郭元振于
纛下将斩之宰臣跪于马前谏曰元振推戴上皇有大
卷一百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713-0480c.png
功虽违军令不可加刑乃舍之流新州给事中知礼仪
事唐绍以草军仪有失斩之众以元帅及礼官得罪诸
节度颇亦失序惟左军节度薛纳及解琬军不动上令
轻骑召纳等至军门不得入礼毕特加慰劳
开元八年八月敕四方虽安不可忘战故周礼以军禁
纠邦国以蒐狩习戎旅不教人战是谓弃之宜差使于
两京及诸州简取十万人务求灼然骁勇不须限以蕃
汉皆放番役差科惟令团伍教练辨其旗物简其车徒
卷一百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713-0480d.png
习攻取进退之方陈威仪贵贱之等俾少长有礼疾徐
有节将以伐叛怀服保大定功协于师贞以弘武备
  臣按唐玄宗嗣位未久即行讲武其后又诏两京
  诸州简选教练其不忘武备有如此者
宋太祖建隆二年十一月讲武于近郊六军之容甚盛
帝每御讲武殿亲临教阅其法刻木为箭镞裹以毡罽
命强者两两相射避即捶之取其不避者又以木梃为
马檛施诸韦槊俾驰骑相击取其尤胜者各分等级以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713-0481a.png
迁𨽻之自是师旅皆精锐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诏筑讲武堂于西郊九月大阅上
与从官登而观焉是冬又观飞山兵射连弩发机石于
台下又淳化五年八月召天武士卒教射于殿庭弓力
有至石三斗以引强平射者为上等艰于引满者别为
一等其诸浅软者又为一等各量其材力而迁𨽻之至
道元年又阅禁旅有挽强至一石五斗连三十发而有
馀力又令骑兵步兵各数百东西列陈挽彊彀弩视其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713-0481b.png
进退发矢如一容止中节上曰此殿庭间数百人耳犹
兵威可观况堂堂之陈数万成列者乎
  臣按宋之太祖太宗起自兵间故知武事不可弛
  而为讲校如此
太宗选军中勇士教以剑舞皆能掷剑凌空绕身承接
妙捷如神每契丹使至赐宴乃出以示之凡数百辈袒
裼鼓噪挺刃而入各献其技霜锋雪锷飞跃满空及亲
征太原巡城耀武必令剑舞前导观者神耸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713-0481c.png
  臣按秦人以讲武为角抵之戏则太宗此举不为
  无所本也是虽非三代之制然亦足以慑伏外夷
  使彼知我中国之人亦有如此巧捷之技能不敢
  自恃其猛鸷而轻我中国也后世所谓角抵之戏
  日巧一日其间有妙捷如神者非积以岁月之久
  演试之勤不能造其极如此也习成之后止以资
  人笑乐顾于训练军伍之法苟应故事有同儿戏
  是以真为假而以假为真也今日操练军士诚使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713-0481d.png
  驰马击刺者皆能如优人之角抵每遇外夷朝贡
  燕享之际出以示之使彼目眩而神耸是亦不战
  而屈人之兵之一计
真宗咸平二年大阅诸军诏有司择地于含晖门外之
东武村为广场凭高为台台上设屋搆行宫其夜三鼓
殿前侍卫马步诸军分出诸门诘旦帝乘马从官并戎
服至行宫诸军陈于台前左右相向步骑交属亘二十
里诸班卫士翼从于后有司奏成列帝升台东向御戎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713-0482a.png
帐召从臣坐观之殿前都指挥使执五方旗以节进退
又于两陈中起候台相望使人执旗如台上之数以相
应初举黄旗诸军旅拜举赤旗则骑进举青旗则步进
每旗动则鼓駴士噪声震百里外皆三挑乃退次举白
旗诸军复再拜呼万岁有司奏陈坚而整士勇而厉欲
再举诏止之遂举黑旗以振旅
仁宗康定元年帝御便殿阅诸军陈法言者谓诸军止
教坐作进退虽整肃可观然临敌难用请自今遣官阅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713-0482b.png
陈毕令解镫以弩弓射营置弓三等自一石至八斗弩
四等自二石八斗至二石五斗以次阅习诏行之陜西
河东河北路是岁诏教士不衽金甲缓急不足以应敌
自今诸军各予铠甲十马甲五令迭披带又命诸军班
听习杂武技勿辄禁止
  臣按议者谓诸军止教坐作进退虽整肃可观临
  敌难用可谓切中教阅之弊夫战必用兵而五兵
  皆莫利于弓矢故操练以弓矢为大用请凡军士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713-0482c.png
  各执一器如鎗刀之类然皆必兼以弓矢焉是则
  长短之兵各具于一人矣每月三操之际而以一
  日专习长兵校其能否高下以为赏罚必全军皆
  善射之人则可以无敌于天下矣又人情由难及
  易易由轻入重难今之操兵者往往不擐甲而轻
  衣而所执之兵又用轻物代之一日遇敌骤加以
  厚甲重器必至于颠踬矣此亦操兵者之所当知
种世衡知环州课吏民射有过失射中则释其罪有辞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713-0482d.png
某事请某事辄因中否而予夺之人人自厉皆精于射
自是数年敌不近环境
仁宗时赋近畿户出马备边民以为病沈括言北地多
马而人习骑战犹中国之工彊弩也今舍我之长技强
所不能何以取胜又边人习兵惟以挽彊定最而未必
贯革谓宜以射远入坚为法
吴玠论所以制胜金人之策谓金人弓矢不若中国之
劲利中国士卒不及金人之坚耐吾常以长技洞重甲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713-0483a.png
于数百步外则其冲突固不能相及
  臣按自古以弓弩为中国之长技古之名将所以
  守边禦敌者往往以是取胜载之史册可考也沈
  括谓舍我之长技强所不能何以取胜吴玠谓常
  以长技洞重甲于数百步外使其冲突不能相及
  观二人言则知中国技之所长者诚在于射然非
  教之有素而激劝之有方则亦不能使之射远入
  坚而洞重甲也请以常时教阅之外许边将用种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713-0483b.png
  世衡课吏民射法于过失之轻者差役之冗者以
  射中否为赏罚操纵则人人自励皆精于射而中
  国之兵无敌于天下矣
张方平言于仁宗曰臣闻太祖训齐诸军法制甚严军
人不得衣皂岂有红紫之服葱韭不得入营门岂知鱼
肉之味每请月粮时营在城西者即于城东支营在城
东者即于城西给之须令自负以劳役之今则异矣臣
尝入朝见诸军帅从卒一例新紫罗衫红罗把肚白绫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713-0483c.png
裤丝鞋青纱帽拖长绅带鲜华烂然计其所受廪给不
足一身之费若有妻子争得不饥寒此军情所以易动

  臣按军情所以易动者由其无恒心也何也盖上
  之所以给予之者有限而下之所以用度者不赀
  用度不赀则衣食不给衣食不给则无恒心矣用
  无恒心之人以待不可测之变欲保其临事不变
  难矣宋太祖起自戎伍熟知军情所以训齐之者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713-0483d.png
  其严如此然不得衣红紫可也而亦不许衣皂及
  葱韭不得入营门则甚矣无故不许群饮可也
欧阳修言于仁宗曰数年以来点兵不绝然有点兵之
虚名而无得兵之实数新集之兵所在教习追呼上下
民不安居主教者非将领之才所教者无旗鼓之节往
来州县愁叹嗷嗷既多多病小怯之人又无训齐精练
之法此有教兵之虚名而无训兵之实艺也
  臣按修此言切中时弊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713-0484a.png
神宗元丰三年诏枢密院曰唐李靖兵法世无全书又
官号物名称谓不同武人将佐多不能通其意今枢密
院检详官校正分类解释令今可行
 朱熹曰陈者定也八陈图中有奇正前面虽未整猝
 然遇敌次列便已成正军矣又曰大凡有兵须有陈
 不成有许多兵马相战斗只滚作一团排作一行必
 须左右前后部伍行陈各有条理方得
  臣按行军不可无陈而陈法必有据依自昔以来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713-0484b.png
  所传者虽多然皆以八陈图为得其法说者谓八
  陈始于黄帝用之以破蚩尤于涿鹿诸葛亮造八
  陈图于鱼腹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桓温见之曰
  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此即九军陈法
  隋韩擒虎得其法以授李靖靖为六花陈以变九
  军之法大抵八陈即九军九军者六陈也宋蔡元
  定为八陈图说朱子谓其分开方图陈法不相混
  杂亦有取而又尝与之论陈法元定曰譬如一个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713-0484c.png
  十分雄壮人与一个四五分人厮打雄壮的只有
  力四五分的却识相打法对副雄壮的更不费力
  只指点将去这见得八陈之法有以寡敌众之理
  由此言观之则训练之间不可不知古人陈法也
  明矣
哲宗元祐元年司谏苏辙言诸道禁军日夜按习武艺
将兵皆蚤晚两教新募之士或终日不得休息今平居
无事朝夕虐之以教阅使无遗力以治生事衣食殚尽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713-0484d.png
憔悴无聊缓急安得其死请使禁军除新募未习之兵
其馀止一教朝请郎任公裕言军中诵习新法愚懵者
颇以为苦夫射志于中而击刺格斗期于胜岂必尽能
如法
  臣按军士之所以善战非但熟于技亦必养其力
  非但养其力亦必得其心苟于无事之时未战而
  先失其心耗其力一旦驱之以禦敌心不在焉而
  气力不足以继之彼虽熟于技而精于艺而不为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713-0485a.png
  吾用用之而不尽其心亦安能成功哉本朝之制
  每月三操而于极寒极暑之候皆停焉其为法也
  可谓得中矣
苏辙进策于其君有所谓安万民者其别曰教战守有
所谓训兵旅者其别曰倡勇敢教战守之策曰生民之
患在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
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713-0485b.png
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
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
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
惊溃及至后世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
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
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开元天
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
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是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713-0485c.png
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
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因以微矣且夫天下固
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
而有此亦不然矣天下固不免于用兵所不可知者有
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
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陈之节役民之司盗
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
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713-0485d.png
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
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
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怨然孰与夫
 旦之危哉
  臣按苏氏之策欲无事之时士大夫皆尚武勇习
  兵法教庶人之在官者以行陈之节役民之司盗
  者以击刺之术岁终试之较其胜负以为赏罚一
  旦有事免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臣窃以谓今天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0713-0486a.png
  下州郡凡要害处皆设卫所以养列屯坐食之官
  军以为民卫民既出赋税以衣食之而又使之执
  干戈以从事乎军旅则民有辞矣然则今日官军
  之外民兵不可用欤曰有事之秋祸变有必至之
  理彼此同之于此教而用之非但为国亦以为民
  也彼又将何辞乎不得已什伍之以协助官军事
  已即休可也
苏轼倡勇敢之策曰战以勇为主以气为决天子无皆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0713-0486b.png
勇之将而将军无皆勇之士是故致勇有术致勇莫先
乎倡倡莫善乎私均是人也皆食其食皆任其事天下
有急而有一人焉奋而争先而致其死则翻然者众矣
弓矢相及剑盾相交胜负之势未有所决而三军之士
属目于一夫之先登则勃然者相继矣谚曰一人善射
百夫决拾苟有以发之及其翻然勃然之间而用其锋
是之谓倡倡莫善乎私天下之人怯者居其百勇者居
其一是勇者难得也捐其妻子弃其身以蹈白刃是勇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1a 页 WYG0713-0486c.png
者难能也以难得之人行难能之事此必有难报之恩
者矣天子必有所私之将将军必有所私之士视其勇
者而阴厚之人之有异材者虽未有功而其心莫不自
异自异而上不异之则缓急不可望其为倡故凡缓急
而肯为倡者必其上之所异也
  臣按苏轼此言真得夫激劝用人之道但其所谓
  视其勇者而阴厚之阴之为言岂王道荡荡光明
  正大之谓哉臣窃以为其言虽不能无偏而其策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1b 页 WYG0713-0486d.png
  则为甚善请如宋人厢禁军之制分军为二等择
  其一等强壮精锐者以为正军以备征战之用其
  次者以为副军以应工作之役军士每月支粮一
  石其正军全支副军每名减其二斗有役则否积
  其减下之数以为赏费军士有材力过人试合式
  者定为赏格如射十矢中八矢者为上五矢以上
  者为中则赏之三四矢者为平不赏不及二矢者
  有罚合格者月支加米三斗或五斗其他技能以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2a 页 WYG0713-0487a.png
  此为准用苏氏之策校其技能而赏以倡之得赏
  者既以自负惟恐一旦不得赏不徒失利而且为
  人所訾而益致其操习之功彼不得赏者遇有缓
  急则责之曰尔平日受厚赏今日正尔报效之秋
  虽欲随众退避不可得已如是则军士之中有才
  者为上所用有勇者为上所私缓急之际必有为
  众人之倡者矣
胡寅言于高宗曰减汰其疲老病弱升择其壮健骁勇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2b 页 WYG0713-0487b.png
分屯在所置营房以安其家室聚粟帛以足其衣食选
众所畏信者以董其部伍申明阶级之制以变其骄恣
悍悖之习然后被之以精甲付之以利器进战获酋人
则厚赏死则恤其妻孥退溃则诛其身降敌则戮其族
令在必行分毫不贷者乃治军之实也无所别择一切
安养姑息之惟恐一夫变色不悦幸无事则曰大幸矣
教习击刺有如聚戏纪律荡然虽其将帅不敢自保者
为治军之虚文也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3a 页 WYG0713-0487c.png
  臣按寅所言治军虚实非但一时事也人君以诚
  为治凡事皆然而于治军旅尤不可务虚文而不
  崇实效
孝宗淳熙十四年枢密同知赵雄奏昨日大阅车甲鲜
明纪律严整十万之众一一少壮上曰前此虞允文行
拣汰之法其初谤议纷然今诸军皆无老弱乃见成效
雄奏凡造事之初众口难一惟圣明不惑乃能集事
  臣按人君惟不惑于群议乃能成事况军旅之事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3b 页 WYG0713-0487d.png
  尤难于逆料遥度往往有意外之变报复之祸人
  臣非真有为国之心者不敢建议自非上人持志
  之坚见理之的临事之断而不为群议所移动者
  鲜矣赵雄谓造事之初众口难一惟圣明不惑乃
  能集事岂但拣汰一事然哉
    以上论简阅之教(下/)
 
 大学衍义补卷一百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