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713-044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学衍义补卷一百二十四
             明 丘浚 撰
 治国平天下之要
  严武备
   牧马之政(中/)
庾人掌十有二闲之政教以阜马(句/)佚特(句/)教駣(句/)
(句/)及祭马祖祭闲之先牧(句/)及执驹(句/)散马耳(句/)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713-0445d.png
(句/)正挍人员选(句/)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
六尺以上为马
 郑玄曰阜盛壮也佚特者用之不使甚劳安其血气
 也三岁曰駣始教乘习之也二岁曰驹攻騬之也散
 马耳以竹栝押马耳其头动摇则括中物后遂串习
 不复惊也正员选者选择可备员者平之也
  臣按此九者马之政教也
圉师掌教圉人养马春除蓐衅厩始牧夏庌(庑/也)马冬献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713-0446a.png

  臣按古人之养马必顺其四时冬之寒也则藉之
  以蓐春之煖也则除去之然又恐其所居之厩积
  粪秽之久而或足以致马疾故杀牲以血涂之而
  后以居焉冬之寒也则燠之以厩夏之炎也则凉
  之以庌其养也殆无异于人则其马安得而不壮
  盛哉
圉人掌养马刍牧之事以役圉师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713-0446b.png
  臣按刍以食马牧以放马皆所以养之也周官设
  官以掌王马之政不惟有政而又有教有养焉政
  以正之教以导之而养以安之也养之则生息多
  而壮健教之则性习驯而调和是故马质挍人掌
  其政者也趣马巫马牧师圉师圉人则以养之而
  庾人则又所以教之者焉
月令季春之月乃合累(平/声)牛腾马游牝于牧牺牲驹犊
举书其数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713-0446c.png
 陈浩曰春阳既盛物皆产育故合其累系之牛腾跃
 之马而游纵之使牡者就牝者于刍牧之地欲其孳
 生之蕃也养其中牺牲之用者及马之驹牛之犊皆
 书其数者以备稽校多寡也
  臣按先儒谓游牝则牡虽在牧不得游也盖嗜欲
  不制则虽有龙牡犹将耗矣游虽牛马之真性若
  牡则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亦岂可少哉于此
  可见先王于牛马固欲遂其生育之性而亦不使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713-0446d.png
  之得以纵其欲而损其真如此则牝者生育多而
  不失其时牡者气力全而咸得其用是亦至诚圣
  人尽物之性之一事也
仲夏之月游牝别群则絷腾驹班马政
 陈浩曰季春游牝于牧至此妊孕已遂故不使同群
 拘絷腾跃之驹者止其踶齧也班马政布养马之政
 令也
 方悫曰马政者若周官趣马之简其节巫马之治其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713-0447a.png
 疾校人之辨其属庾人之掌其闲以至圉师之所教
 圉人之所养莫不有政焉故班之也班则制而分之
 之谓欤
  臣按月令仲夏之月班马政则其政以养为主季
  秋之月班马政则其政以御为主养之欲得其蕃
  息御之欲得其调习各因其时而班其政令各有
  其宜焉
季秋之月班马政命仆(戎仆/也)及七驺咸驾载旌(旂羽/曰旌)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713-0447b.png
(龟蛇/曰旐)授车以级整设于屏外司徒搢扑(即夏/楚也)北面誓之
 郑玄曰马政谓齐其色度其力使同乘也七驺谓趣
 马主为诸官驾说(音/税)者也
 孔颖达曰七驺者天子马有六种种别有驺则六驺
 也又有总主之人并六驺为七既班马政乃命戎仆
 及七驺等皆以马驾车又载旌旗既毕授此七戎之
 车以其尊卑等级正其行列设于军门屏之外东西
 厢以为行陈
卷一百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713-0447c.png
  臣按月令虽吕氏所作然其所载者皆先王之故
  典季秋之月班马政而命戎仆驾车载旌以设行
  陈盖以操习天子之六种马也先王之练兵不惟
  习其人而又习其马不惟命典兵之官而又命掌
  教之职吁三代之兵人与马相习三代之政文与
  武兼用此所以兵威所及而功无不成而武不至
  黩也欤
魏武侯问吴起曰凡畜率骑岂有方乎起对曰夫马必
卷一百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713-0447d.png
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冬则温厩夏则凉庑刻
剔毛鬣谨落四下戢其耳目无令惊骇习其驰逐闲其
进止人马相亲然后可使车骑之具鞍勒衔辔必令完
坚凡马不伤于末必伤于始不伤于饥必伤于饱日暮
道远必数上下宁劳于人慎无劳马常令有馀备敌覆
我能明此者横行天下
  臣按古人调养战马之法无出此矣畜战马者所
  宜用心观玩
卷一百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713-0448a.png
秦之先有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
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于是
孝王曰昔柏翳为舜主畜之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
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
氏之祀
  臣按人性各有所能因其能而用之鲜有不济周
  穆王因非子善养马而使之主马于汧渭之间而
  马大蕃息是知为政在人惟在乎人君之善任使
卷一百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713-0448b.png
  也
汉制太仆掌舆马属官有太厩未央家马三令又车府
路軨骑马骏马四令丞又龙马闲驹橐泉騊駼承华五
监长丞
  臣按太仆周官掌正服位出入大命及左右御仆
  而专命以司马政则始于汉焉本朝初于南京设
  太仆寺专掌马政及于北平山西陜西辽东各设
  行太仆寺以司一方之马政其后建都于北革去
卷一百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713-0448c.png
  北平行寺又设太仆寺以总司天下马政
汉初铸筴钱马匹至百金自天子不能具□(与醇/同)驷而
将相或乘牛车
文帝二年诏太仆见马遗财足馀皆以给传置又令民
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
景帝时造苑马以广用太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
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匹
孝武时众庶街巷有马仟伯(即阡/陌)之间成群乘㹀牝者
卷一百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713-0448d.png
摈而不得会聚
武帝于口赋钱人增三钱以补车骑马
建元元年罢苑马以赐贫民
元朔五年以后大将军卫青比岁十馀万众击胡汉军
士马死者十馀万后与霍去病两将军之出塞塞阅官
马及私马凡十万匹而后入塞者不满三万匹
元鼎元年令民畜边县(得畜牧/于边县)官假马母三岁而归及
息什一明年车骑乏马县官钱少买马难得乃著令令
卷一百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713-0449a.png
封君以下至三百石吏以上差出壮马天下亭亭有畜
字马岁课息
征和中帝下诏深陈既往之悔修复马令
宣帝五凤二年令郡国毋敛今年马口钱
 林駉曰汉初稍复古制劝民养马有一匹者复卒三
 人盖居閒则免三人之算有事则当三人之卒此内
 郡之制也至于边塞则纵民畜牧而官不禁乌氏居
 塞则致马数千群桥桃居塞则致马千匹于时内郡
卷一百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713-0449b.png
 之盛则众庶有马阡陌成群边郡之盛则三十六苑
 分置西北武帝初年单于入塞见马布野而无人牧
 者征伐四夷而马往来食长安者数万匹既数出师
 马大耗乏乃行一切之令自封君以下至三百石吏
 以次出马则内郡庶民之有马者欲望复卒难矣又
 令民得畜边者从官假马母而归其息什一则边郡
 之欲蓄牧者难矣又匿马者有罪有以列侯匿马而
 腰斩者有以民或匿马马不具而长安令几坐死者
卷一百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713-0449c.png
 故内郡不足则藉民马以补车骑边郡不足则发酒
 泉驴驼负出玉门关轮台之悔始修马令此汉牧于
 民而用于官之制也
  臣按林駉之言西汉之马政始末盛衰之故备于
  此矣
唐之初起得突厥马二千匹又得隋马三千于赤岸泽
徙之陇右其官领以太仆其属有牧监副监监有丞有
主簿直司团官牧尉排马牧长群头有正有副凡群置
卷一百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713-0449d.png
长一人十五长置尉一人岁课功进排马又有掌闲调
马习上
  臣按监牧之制始于此
尚乘掌天子之御左右六闲一曰飞黄二曰吉良三曰
龙媒四曰騊駼五曰駃騠六曰天苑总十有二闲为二
厩一曰祥麟二曰凤苑以系饲之其后禁中又增置飞
龙厩
  臣按此唐一代天子御马之制所谓飞龙厩即今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713-0450a.png
  御马监也
初用太仆少卿张万岁领群牧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
间马七十万六千匹置八坊岐豳泾宁间地广千里一
曰保乐二曰甘露三曰南普闰四曰北普闰五曰岐阳
六曰太平七曰宜禄八曰安定八坊之田千二百三十
顷募民耕之以给刍秣八坊之马为四十八监而马多
地狭不能容又析八监列布河西丰旷之野凡马五千
为上监三千为中监馀为下监监皆有左右因地为之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713-0450b.png
名方其时天下以一缣易一马万岁掌马久恩信行于
陇右
  臣按唐人牧马置八坊四十八监其牧地在岐豳
  泾宁间即今陜西凤翔府及西安之邠州平凉之
  泾州庆阳之宁州其地也募民所耕以为刍秣者
  其地止于一千二百三十顷而用其地出以饲七
  十万六千匹马而马之直至以一缣易一匹今其
  地固在其中閒田民所不耕者何止一千二百三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713-0450c.png
  十顷而已本朝于此地立行太仆寺一及苑马寺
  一以司蓄牧而苑马之所辖者凡三十监监皆有
  马然监之立百年于兹矣而其马之蕃盛略不及
  唐人之一二岂无其故欤臣考唐制始曰置八坊
  岐豳泾宁间其后又曰其始置四十八监也据陇
  西金城平凉天水员广千里繇京度陇置八坊为
  会计都领其间善水草腴田皆肄之由此以观则
  其所牧之地又若不专在岐豳泾宁也盖跨数州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713-0450d.png
  之地凡其善水草膏腴之田皆以为牧放之所而
  又得人以司之是宜其马蕃盛至七十万之多也
  今其地固在然皆齐民耕种纳租之地一旦夺之
  以为耕牧刍秣之所其势有不可者然当唐之世
  民皆不耕田纳租乎何养马如此之多也乞敕有
  司循唐人之故迹由京兆度秦陇以求夫可以放
  牧之地必不夺之民必不亏于官然后行唐人监
  牧之政万一有可行者其于马政不为无助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713-0451a.png
后以太仆少卿鲜于匡俗检校陇右监牧仪凤中以太
仆少卿李思文检校诸牧监使后又有群牧都使有闲
厩使使皆置副有判官又立四使南使十五西使十六
北使七东使九其后益置八监于盐州三监于岚州
  臣按监牧有使自仪凤中李思文始
玄宗开元初国马益耗太常少卿姜晦乃请以空名告
身市马于六胡州率三十匹雠一游击将军
  臣按此后世以官爵易马之始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713-0451b.png
玄宗以王毛仲领内外闲厩马稍稍复始二十四万至
十三年乃四十三万其后突厥款塞玄宗厚抚之岁许
朔方军西受降城为互市以金帛市马于河东朔方左
右牧之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天宝后诸军战马动以万
计议者谓秦汉以来唐马最盛
 林駉曰唐府兵之制当给马者官与其直市之每匹
 钱二万五千刺史折冲果毅岁周不任战者鬻之以
 其钱更市不足则府供之此给钱以市也至府兵渐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713-0451c.png
 坏兵贫难致乃给以监牧之马此给马以用也大抵
 唐之马政皆给于官民无与焉始唐接周隋乱离之
 后承天下征伐之馀鸠括残骑仅得牝牡二千匹于
 赤岸泽徙之陇右始命太仆张万岁葺其政肇自贞
 观讫于麟德四十年间至七十万馀匹于时天下以
 一缣易一马秦汉之盛未始闻也垂拱以后马耗大
 半开元始命王毛仲为内外闲厩使牧养百法云锦
 成群此唐牧马于官而给于民之制也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713-0451d.png
  臣按议者谓秦汉以来唐之马最盛原其所以盛
  者盖以监牧之置得其地而监牧之官得其人而
  牧养之有其法也唐都关中其地宜马我朝都燕
  冀亦是良马所生之地然马之蕃息不及唐之盛
  者岂无其地与其人欤盖袭用宋人保马之法牧
  马于民而官之所以牧者徒有其名而政则未尝
  举焉必欲举其政请下户部查究永乐以来牧马
  草场为官民所耕佃者尽以还官及所在閒田未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713-0452a.png
  经开垦者亦俾报官遣官经量创为牧马之所而
  俾谙练民事臣僚讲求其利害以闻必上有益于
  国下无害于民真有利而无害然后立为一代经
  久之制以为国家安民足兵之良法
宋之马政凡御马之等三给用之等十有五群号之字
十有七毛物之种九十有二其官司之规则太祖初置
左右飞龙二院以二使领之后改为天厩坊又改为骐
骥院以天驷监𨽻焉真宗置估马司凡市马掌辨其良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713-0452b.png
驽平其直以分给诸监三年置群牧使景德二年改诸
州牧龙坊悉为监在外之监十有四置群牧制置使及
群牧使副都监判官厩牧之政皆出于群牧司自骐骥
院而下皆听命焉诸州有牧监知州通判兼领之
 林駉曰宋朝马政蓄于监牧者曰官马散于编户者
 曰户马市于边郡者曰戎马
太宗淳化二年通利军上十牧草地图上虑畜牧之地
多侵民田乃遣中使检视画其疆界又从赵守伦之请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713-0452c.png
于诸州牧龙坊畜牝马万五千匹逐水草牧放不费刍
秣生驹可资军用自是诸牧马颇蕃息
  臣按马以资军用诚国家之急务然用军欲何为
  哉卫民而已本欲卫民未有事乃先害民可乎宋
  太宗虑牧马侵民田遣使检视良是也然不遣文
  吏而遣中使何哉夫天下土地何者而非国家之
  有在民犹在官也而在官者则非民有矣其疆界
  之彼此诚不可不为画定也疆界不定则官田日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713-0452d.png
  广民田日削马虽蕃而民日耗而用马以谁卫哉
国子博士李觉言于太宗曰冀北燕代马之所生胡戎
之所恃也制敌以骑兵为急议者以为欲国之多马在
乎啖戎以利而市其马然市马之费岁益而厩牧之数
不加者失其生息之理也且戎人畜牧转徙驰逐水草
腾驹游牝顺其物性所以蕃滋其焉至于中国絷之维
之饲以枯藁离析牝牡制其生性玄黄虺隤因而减耗
宜然矣古皆因田赋出马马皆生于中国不闻市之于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713-0453a.png
戎今所市戎马直之少者匹不下二十千往来资给赐
予复在数外是贵市于外夷而贱弃于中国非理之得
也今宜减市马之半直赐畜驹之将卒增为月给俟其
后纳马则止焉是则货不出国而马有滋也大率牝马
二万而驹收其半亦可岁获万匹况夫牝又生驹十数
年间马必倍矣昔猗顿穷士也陶朱公教以畜五牸乃
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间其息无算况以
天下之马而生息乎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713-0453b.png
  臣按觉疏引猗顿畜牸之事尤为切于事情由是
  以观牧马之政以畜牝为先牝得其养则生育多
  矣积以岁年牝又生牝驹又生驹不出十年马大
  蕃息矣觉又言中国之马食枯刍处华厩故多生
  息而无耗今官散马于编民户丁分日而饲各家
  分次而牧委之以老稚食之以芜杂处之以污秽
  而欲其生息之蕃多体力之壮健性习之调伏难
  矣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713-0453c.png
仁宗庆历中知谏院余靖言谨按诗书以来中国养马
蕃息故事不独出于戎狄也秦之先曰非子居犬丘好
马及畜养息之周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
息犬丘今之兴平汧渭今之秦陇州界也卫文公居河
之湄以建国而诗人歌之曰騋牝三千不言牡而言牝
则牝为蕃息之本也卫则今之卫州也诗人又颂鲁僖
公能遵伯禽之业亦云駉駉牡马鲁今属兖州左氏云
冀之北土马之所生今镇定并代其地也汉之太原有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713-0453d.png
家马厩一厩万匹又楼烦胡北皆出名马即今之并岚
石隰界也唐以沙苑最为宜马即今之同州也开元中
置七坊四十八监半在秦陇绥银则知古来牧马之政
修之由人不在于地臣切见今之同州及太原以东相
卫邢洺皆有马监其馀州军牧地七百馀所乞于群牧
使副都监判官等内差一员往监牧旧地相度水草丰
茂去处选择孳生堪牧养马专差人员牧于四远牧放
一依周官月令之法务令蕃息别立赏罚以明劝沮庶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713-0454a.png
几数年之后马畜蕃盛
  臣按我朝奄有四海之大凡中国所谓宜马之地
  皆在焉非若唐人自中叶以后失去河北宋人失
  幽燕宁夏之地其后也并中原而失之然是时未
  尝去兵而用兵也未尝乏马今天下无事所谓马
  政者特以为操习豫备之具耳司戎行者往往以
  乏马为忧掌国计者切切以扰民为虑何哉不行
  先王之政而袭用王安石之弊政故也噫无事之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713-0454b.png
  时且尔一旦事出仓卒又将何以济哉臣闻天下
  无难处之事君子怀先事之忧当閒暇之时而豫
  为之处置稽之于古验之于今广询访于众谋不
  拘泥于陈迹其间必有一不亏官不损民之良法
  行之有利而无害者出焉
宋祁言于仁宗曰天下久平马益少臣请多用步兵夫
鬨然聚忽然散云奔飙驰钞后掠前此马之良也彊弩
巨梃长鎗利刀什什相联伍伍相缝大呼薄战此步之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713-0454c.png
良也臣料朝廷与敌相攻必不深入穷追驱而去之及
境而止然则不待马而步可用矣臣请损马而益步故
马少则骑精步多则斗健我惟用步所长契丹马多无
所用之
  臣按中国之马不如敌马之良非徒无其良而孳
  生之多亦不及也今天下无事之秋欲为武备内
  疲齐民外苦边卒皆以马之故马之弊极矣而
  讫无善政宋祁谓朝廷与敌相攻必不深入穷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713-0454d.png
  追驱而去之及境而止不待马而步可用请损
  马益步马少则骑精步多则斗健祁之言盖有
  得于周人薄伐之意其策诚莫有过焉者也臣
  请于西北沿边一带凡屯戍之所率以守疆界
  为重扼要害为主惟限敌使不得入不必穷追
  惟制敌使不敢越不必深入十兵之中步八而
  骑二骑以为奇而驱驰必精健之足步以为正
  而什伍皆健斗之卒如此则马虽不多而皆得其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713-0455a.png
  用内可以宽保户之孳生外可以免骑士之倍备
英宗治平中欧阳修言唐之牧地西起陇右金城平凉
天水外暨河曲之野内则岐豳泾宁东接银夏又东至
于楼烦今则没入蕃界惟河东岚石之间山荒甚多汾
河之侧草地亦广其间水甘草软最宜牧养乃唐楼烦
监地臣往年出使尝行威胜以东及辽州平定军其地
率多閒旷河东一路水草甚佳地势高寒必宜马性又
京西唐汝之间荒地亦广请下河东京西转运司遣官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713-0455b.png
审度兴制监牧
  臣按今日马政两京畿及山东河南牧之于民山
  西陜西辽束牧之于官在官者有名而无实在民
  者有损而无益国家承平踰百年于兹矣正居安
  思危之日修政举废之时乞下本兵柄大臣推求
  祖宗立法养马之意寺监之养必循名而责实民
  间之畜必无损而有益立为通融之法两京畿及
  山东河南于民养之外择地以立监牧山西陜西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713-0455c.png
  辽东于官养之外设法以为俵散制畜养之规修
  厩牧之所勘牧地之数广收市之利分支免之等
  宽追陪之限如此则名称其实有益而无损矣
神宗熙宁中王安石因曾孝宽言庆历中尝诏河北民
户以物力养马备非时官买乞参考申行之而户马法
始此
文彦博言汉唐之盛苑监实繁祖宗以来修举甚至七
八十年蒐补取用源源不绝近时议者多不深究本末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713-0455d.png
熟详利害乃欲赋牧地与农民敛其租课散国马于编
户责其孳息即不知所赋之地肥瘠皆可耕乎所敛租
赋丰凶皆可得乎复不知户配一马絷之维之皆可蕃
息乎既不蕃息则后将可继乎
  臣按彦博兹言虽言当时户马之弊殆有若为今
  日设也但宋时户马是散官马于民今日乃令民
  自买马养耳宋时赋牧地与民今日乃民自用其
  地所出以养耳其中所谓维之絷之皆可蕃息乎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713-0456a.png
  之一言尤为有见盖马所以蕃息者以其群聚之
  相资腾游之有道今小民一家各絷一马而欲其
  生息固难矣况求其皆良乎
    以上论牧马之政(中/)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713-0456b.png
 
 
 
 
 
 
 
 大学衍义补卷一百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