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a 页 WYG0713-043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学衍义补卷一百二十三
             明 丘浚 撰
 治国平天下之要
  严武备
   牧马之政(上/)
易说卦乾为天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
 胡一桂曰乾为天而贯四时纯阳而健为马在春为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b 页 WYG0713-0434b.png
 良夏为老秋为瘠冬为驳乾取象无所不包不可与
 诸卦例论
 吴澄曰马加良老瘠驳四字以见纯阳无阴异于震
 坎阴阳相杂之马也良谓纯阳健之最善者也老谓
 老阳健之最久者也瘠谓多骨少肉健之最坚彊者
 也驳马锯牙食虎豹健之最威猛者也
震为雷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
 蔡渊曰阳动于下故为雷气始亨故于马为善鸣阳
卷一百二十三 第 2a 页 WYG0713-0435a.png
 在下故又为馵足为作足阴在上故为的颡的白也
 而颡在上也诗所谓白颠传所谓的颅是也
坎为水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
 徐几曰三画之卦上画为马颡下画为马足其中画
 阳故为美脊为亟心上柔故又为下首下柔故又为
 薄蹄为曳
  臣按易之为书以明阴阳其取诸物也无所不有
  而于马独详焉孔子于坤既以利牝马之贞以取
卷一百二十三 第 2b 页 WYG0713-0435b.png
  象而于大畜又取乾之象以称马盖以天地间动
  物莫健如龙而马次之龙非可畜之兽而世不常
  有就地用论之健而不息者皆莫如马也故于大
  畜之马则谓之良良者禀纯阳之气而有刚健之
  才者也其间坤之牝者虽曰其阴之质而其所以
  为性者则从一而不变亦有健德存焉良以马之
  健者属乾而牝则属坤坤者乾之对言马于坤明
  其为乾之配也是以杂卦之中八卦所取之物惟
卷一百二十三 第 3a 页 WYG0713-0435c.png
  一二见独于马凡三取之于物惟取其一体至于
  马则其质之良齿之老形之瘠色之异性之偏无
  所不具以见马之为物于畜类中最健而且大人
  世所不可无而有天下国家者必畜之以为治具
  者也
周书司马掌邦政
 蔡沈曰军政莫急于马故以司马名官
  臣按周六官其五者之卿皆以人为名而独于夏
卷一百二十三 第 3b 页 WYG0713-0435d.png
  官卿以马名焉者盖以见国之大事虽在于戎而
  戎之大用则在于马所谓五官者皆主于文事而
  此一官独用于武备武备之说所以平诸侯正天
  下无马则无以驾车辂而以为礼无马则无以整
  戎行而以即戎邦政有所不行矣
周人因井田而制军赋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十六井也
有马一匹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有戎马四匹兵车一
乘一同百里提封万井定出赋六千四百井戎马四百
卷一百二十三 第 4a 页 WYG0713-0436a.png
匹一封三百一十六里提封十万井定出赋六万四千
井戎马四千匹天子畿方千里提封百万井定出赋六
十四万井戎马四万匹
 林駉曰马政之说古今凡几变以官民通牧者周也
 成周以民牧者如丘甸岁取马四匹之类平时则官
 给刍牧有警则民供调发然而在天子之都诸侯之
 国士大夫之家未尝不自畜马此盖在官养之耳何
 以知之如周礼以天子十有二闲先儒论数谓不过
卷一百二十三 第 4b 页 WYG0713-0436b.png
 三千馀匹卫文公承夷狄所灭新造之后末年亦至
 騋牝三千若以制度论之卫以诸侯之国又当残乱
 之馀其他固不及论安得遽如成周全盛乘马之数
 盖所谓天子十有二闲是养之于官者卫之騋牝三
 千举官民通数而言之也
  臣按今之中国即古之中国万古此天地则万古
  此山川万古此山川则万古此人物成周之世于
  天子畿内千里之地而可以得马四万匹诸侯国
卷一百二十三 第 5a 页 WYG0713-0436c.png
  三百十六里之地可以得马四千匹大夫家采地
  百里之地而可以得马四百匹今而一郡之地视
  古者一国一邑之地视古者一家成周盛时不闻
  其乏马之用而马之在民者亦未闻其为害后世
  则不然岂今古土地生牧相辽绝哉虽然不特成
  周盛时为然也若夫古之卫地即今怀庆彰德大
  名滑濮等郡之境鲁地即今兖州宁海高密等处
  之境卫乃有牝之騋者至于三千牡而小者不计
卷一百二十三 第 5b 页 WYG0713-0436d.png
  焉鲁乃有牡之纯者至于十六色牝而驳者不与
  焉孔子曰其人存则其政举又曰为政在人则是
  马政之兴举实在乎人今无其人耳岂其地之牧
  畜宜于古而不宜于今也
诗鄘风定之方中序曰美卫文公也其卒章曰灵(善/也)
既零(落/也)命彼倌人(主驾/者也)(见/星)言夙驾说(舍/止)于桑田匪直
也人秉(操/也)心塞(实/也)(深/也)騋牝三千
 朱熹曰马七尺以上为騋言方春时雨既降而农桑
卷一百二十三 第 6a 页 WYG0713-0437a.png
 之务作文公于是命主驾者晨起驾车亟往而劳劝
 之然非独此人所以操其心者诚实而渊深也盖其
 所畜之马七尺而牝者亦已至于三千之众矣盖人
 操心诚实而渊深则无所为而不成其致此富盛宜
 矣记曰问国君之富数马以对今言騋牝之众如此
 则生息之蕃可见而卫国之富亦可知矣
 又曰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
卷一百二十三 第 6b 页 WYG0713-0437b.png
 乘
  臣按苏轼有言富彊之业必深厚者为之非轻扬
  浅露者之所能致也谢枋得亦言秉心也实故事
  事朴实不尚高虚之谈秉心也渊故事事深长不
  为浅近之计富国彊兵岂谈高虚务浅近者之所
  能办哉是知为国者固欲其富彊然而富彊之业
  实繇乎人必得人以尽地力则富可致必得人以
  蕃畜产则彊可期然地生物虽各有所宜而无不
卷一百二十三 第 7a 页 WYG0713-0437c.png
  生物之地惟畜产则地有宜有不宜焉是以古人
  问国之富数马以对而设官以掌邦政者舍人而
  以马名其官则富彊尤在于兹也可知已是故有
  文公诚实渊深之心乃能致牝马三千之盛王安
  石创为保马之法国家未必得马之用而生民先
  受马之害此无他其心不诚而虑不远也与其得
  安石之徒而用之孰若得王毛仲张万岁而用之
  哉二人者高谈虽不足而犹忠实而近厚也
卷一百二十三 第 7b 页 WYG0713-0437d.png
吉日之首章曰吉日维戊既伯既祷
 孔颖达曰伯者长也马之祖也夏官挍人春祭马祖
 天驷龙为天马故房四星谓之天驷常祭在春将用
 马力则又备礼祷之
 朱熹曰戊刚日也伯马祖也谓天驷房星之神也言
 田猎将用马力故以吉日祭马祖而祷之
  臣按晋天文志曰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
  驾本朝每岁春秋遣太仆寺官祭马神而于州县
卷一百二十三 第 8a 页 WYG0713-0438a.png
  皆立马神庙本诸此
鲁颂駉颂僖公也其首章曰駉駉(腹干肥/张貌)牡马在坰(林/外)
(曰/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黑骊/白跨)有皇(黄白/曰皇)有骊(纯/黑)有黄(黄/而)
(微/赤)以车彭彭(盛/貌)思无疆(深广/无穷)思马斯臧(善/也)其二章曰駉
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苍白/杂色)有駓(黄白/杂色)有骍
(赤/黄)有骐(青/黑)以车伾伾(有力/也)思无期思马斯才(材/也)其三章
曰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青骊驎曰驒/驎今连钱骢)
(白马/黑鬣)有骝(赤身/黑鬣)有雒(黑身/白鬣)以车绎绎(不绝/貌)思无斁(厌/也)
卷一百二十三 第 8b 页 WYG0713-0438b.png
思马斯作(奋起/也)其四章曰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
者有骃(阴白/杂毛)有騢(彤白/杂毛)有驔(毫在骭/而白)有鱼(二目白/似鱼)以车
祛祛(彊健/也)思无邪思马斯徂(行/也)
 朱熹曰此诗言僖公牧马之盛繇其立心之远故美
 之曰思无疆则思马斯臧矣卫文公秉心塞渊而騋
 牝三千亦此意也
 吕大临曰僖公修政以诚心行之故言思无彊思无
 期思无斁思无邪马之所以臧才作徂者其效也与
卷一百二十三 第 9a 页 WYG0713-0438c.png
 卫风秉心塞渊騋牝三千之意同古之贤君诚心以
 行善政其效皆若此非独牧马而已
  臣按先儒谓诗人美文公之马则言其騋而牝者
  有三千匹之众多美僖公之马则言其駉而牡者
  有十六种之毛色盖各极其盛而言皆以见其国
  之殷富也盖马有牝牡而形质有高下腹干有肥
  瘠马之牝者取其形质必高而大使所育者皆骐
  骥之种马之牡者取其腹干必肥而张使所驾者
卷一百二十三 第 9b 页 WYG0713-0438d.png
  皆骠骑之良卫之马诗人咏其牝之騋鲁之马诗
  人颂其牡之駉意者说于桑田者不分牝牡举牝
  最高者以见其馀之皆然牧于坰野者特取其牡
  而牝不与焉各随其毛色而分别之以见其成群
  如此也虽然牧马者将以资军马之用固必以牡
  为贵然非其牝之良则亦不能以致其马之彊而
  盛也卫诗之騋特言牝而不及牡岂无意哉
周礼马质(质平也主买/马平其价直)掌质马马量三物(量其材质之/高下而知其)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0713-0439a.png
(价/)一曰戎马(供武/事马)二曰田马(供田/猎马)三曰驽马(下材而供/冗事者)
皆有物贾(材有美恶/价有高下)纲恶马(驾不驯者以索/维之禁其奔踶)凡受马于
有司者(谓校人之属受马/谓国事当用马者)书其齿毛与其贾(书其年齿/毛色及价)
(直/)马死则旬之内更(受马在十日之内/死者偿之更偿也)旬之外入马耳
以其物更(十日之外马死者割其马耳入官见其/实死就以其皮肉筋骨来偿不计价)其外
(十日之外则不/偿虽皮肉不取)马及行则以任齐其行(若马之行则/以所任载之)
(轻重道里之远近别识/之以齐其劳逸而后行)若有马讼则听之(有争马之讼/则听其曲直)
禁原蚕者(原再也一年不/许两次养蚕)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0713-0439b.png
 郑玄曰天文辰为马蚕书蚕为龙精月值大火则浴
 其种是蚕与马同气物莫能两大禁再蚕者为伤马
 欤
  臣按周人之马买于民间故立官以为马质质之
  为言平也专以质平马之价直盖马之材质有高
  下气力有彊弱年齿有老壮毛色有纯驳故其价
  直不无多少之异焉而其用之大要有三上焉者
  以供戎事之用次焉者以供田猎之用下焉者以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0713-0439c.png
  供冗杂之用马生于民间而用之于公上不可以
  空取之也不可以槩取之也空取之则民不复私
  畜矣槩取之则民不加刍秣矣是以三代盛时其
  于马也于民常赋之外有馀畜者则官以价直易
  之焉养之闲厩之中以备不时之用卒有国事民
  之无马者则于是领给焉其给之也必书其马之
  年齿毛色与原所买之价使民受之者有定色则
  不敢以驽易良有常齿则不敢以老易壮有原价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0713-0439d.png
  则不敢以贱易贵所受马在十日内死者则责其
  陪偿受之未久在十日外死者惟取其皮耳恐其
  诈伪也在十日之外死者则予之民而官不取矣
  后世兵民既分马养之民而收之于官然后散之
  于军官府无复有质买之政而马之死者一切责
  军之偿在官者未必实得马之用而军民俱受其
  弊矣近时马政亦有科钱买马之令然所得者未
  必良而给之于军遇有倒死陪偿如故而西北之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0713-0440a.png
  边苦之尤甚至有鬻子女而不能偿者吁可叹也
  已臣请自今以后朝廷酌为中制定为马价马之
  价公私交易皆不许过二十缗违者马与价俱入
  官牙行之人坐以违制罪说者若谓物之不齐物
  之情大屦小屦同价孰肯为其大者臣窃谓天生
  之物与人为之物不同马之良乃天所生人力不
  与焉官府既为定价则民间有马者不过求多直
  而皆市之官矣惟其市之官所得有限他市则可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0713-0440b.png
  多得以此官之所易者未必得良也若夫马之倒
  死不责之偿则彼蔑视其马而死者愈多若责之
  偿则士卒贫窘何由得钱臣愚以为待其死而责
  其偿不若先其生而为之备凡有受马者请如周
  制书其年齿毛色及其原价而又量其材质之高
  下肥瘠并书之册其马有死者诚瘠且老则不责
  其偿若其马实壮肥而齿未老驯致瘦损而死者
  则责其同伍者合力偿之同伍有先首及其督责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0713-0440c.png
  之实状则免其人而惟责偿所受者与夫其马因
  公事而死及其人本善调息而马忽然不意暴死
  者皆不在偿数此外又立为马病及瘦损豫告医
  治之法其马实病而死非由人致医證明白亦不
  偿
挍人(马官/之长)掌王马之政(谓差择乘/养之数)辨六马之属种马一
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驽马一物
凡颁良马而养乘之乘马(四匹/曰乘)一师四圉(养马/曰圉)三乘为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0713-0440d.png
(马十/二匹)皂一趣马(下士一/人主之)三皂为系(马三十/六匹)系一驭夫
(中士一/人主之)六系为厩(马二百/十六匹)厩一仆夫(上士一/人主之)六厩成挍
(六马各一厩共成一挍/马千二百九十六匹)挍有左右(一挍分/左右)驽马三良马
之数(六马其五皆良惟驽马/物独三倍良马之数也)
 郑玄曰挍人者马官之长挍之为言挍也主马者必
 仍挍视之
 吴澄曰良马谓五路之马皆良善者也六厩成挍六
 马各一厩共成一挍挍有左右则良马一种者四百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0713-0441a.png
 三十二匹五种合二千一百六十匹然后王马大备
 也
  臣按挍人之职郑氏解挍为比挍之挍或者又谓
  用木相交为圈槛以制禽兽之出入谓之挍因谓
  主马者为挍人观挍人所掌者始于乘积而为皂
  为系为厩而成于挍或者之解未必非也六马之
  属注谓玉路驾种马戎路驾戎马金路驾齐马象
  路驾道马田路驾田马驽马给宫中之役臣窃以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0713-0441b.png
  为不然谨考马质量马三物一曰戎马即此戎马
  也二曰田马即此田马也三曰驽马即此驽马也
  其所谓齐马者以驾齐车者也齐车云者先儒以
  为王自整齐之车所谓道马者以驾道车者也道
  车云者先儒以为王行道德之车意者马之足力
  齐者则择以为一类而谓之齐马之范驱驰者则
  择以为一类而谓之道欤且挍人掌王马之政辨
  六马之属六者之马皆谓之物先儒谓其毛其足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0713-0441c.png
  其力皆所谓物也辨其物使之皆以类而相从可
  为育种者为一类可供戎事者为一类毛足齐一
  者为一类善于驰走者为一类可供田猎者为一
  类材下而供杂役者为一类挍人用其材质高下
  毛色纯驳辨之各为一类而共有六类焉况所掌
  者王马之政谓之政则非但分类以驾车一事可
  知也六马之用以种马为先后世乘舆惟牡是用
  汉人乘牝者为世所摈况以驾天子之辂乎郑氏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0713-0441d.png
  解种马谓马之上善似母者贾公彦谓马亦有似
  父者主母而言也臣窃以谓古人质朴所谓种马
  者安知非谓牝哉吴澄谓马之至良可为种者丘
  葵亦谓马之善育者所谓为种善育非牝而何夫
  用以乘惟取其质之良色之纯而力足以任者尔
  又何牝牡之拘哉盖马之性牡者多有不驯而牝
  则多驯焉故用之以驾天子之辂虑其或有奔踶
  而致倾轶耳后世马惟用牡所以驾乘而征战者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0713-0442a.png
  未尝用牝而其所谓牡者又往往去其势而绝其
  生道马之所以不蕃硕者坐此故也盍观卫诗所
  谓騋牝三千言牝不言牡可见矣臣请今日除战
  马外凡公私所乘之马皆许以牝有牡者官以价
  售之以为内厩及官府营伍边方之用如此则习
  以成风人皆仿效非惟官得其用而私亦得其利
  而国家马政修举生息日多武备日盛而中原之
  民不受保马之害矣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0713-0442b.png
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
种凡马特(牡/马)居四之一
 郑玄曰此降杀之差也凡马每厩一闲诸侯有齐马
 道马田马大夫有田马各一闲其驽马则皆分为三
 焉
 贾公彦曰天子十二闲分为左右每马各分为两厩
 诸侯与大夫每马直一厩不分左右
 吴澄曰闲犹阑也以木距门防马者也六厩成挍挍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7a 页 WYG0713-0442c.png
 有左右故十二闲也特居四之一特牡马也三牝一
 牡欲其生之众也
  臣按成周之世其马之牧于官者牝牡皆具而牡
  居四之一则是马百匹而有七十五匹之牝矣后
  世在官之马惟有牡而无牝而民间所畜者虽有
  牝然亦牡多而牝少孳牧所以不蕃而马政所以
  不举武备所以不修者坐此故也譬则人焉惟育
  男而不育女而欲户口蕃息难矣臣愿朝廷复古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7b 页 WYG0713-0442d.png
  昔王马之政特敕有司修举废典凡马之在官在
  民者皆必牝多于牡则刍豆不徒费而国马日以
  蕃息矣
春祭马祖执(拘/也)(马二岁/曰驹)夏祭先牧(始养/马者)颁马攻特秋
祭马社臧(善/也)仆冬祭马步(神为马/灾害者)献马(见成马/于王)(简/习)
(驭车/者)
 郑玄曰马祖天驷也房为龙马执驹无令近母春通
 淫之时驹弱血气未定为其乘四恐伤之也先牧谓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8a 页 WYG0713-0443a.png
 始养马者夏通淫之后攻其特为其蹄齧不可乘用
 故騬之马社始乘马者臧仆谓简练驭者令皆善也
  臣按周人于马不惟养于人而又祷之于神盖国
  之大事在戎而戎之大政在马然马之为物所以
  遂其性者虽系乎人之养而有人力之所不及者
  非神以相之安能得其孳育多而臕息壮哉此成
  周所以有四时之祭而其祭也又各因其祭而有
  所攻执简习焉不徒责之人而又求之神不专恃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8b 页 WYG0713-0443b.png
  乎神而又任乎人古之帝王合天人而一之非但
  以之治人虽畜类之贱亦无不然此治古之政后
  世所以不能及也今国家每岁春秋太仆寺有马
  神之祭而各州县皆立马神庙亦周人意也但所
  谓执驹攻特臧仆讲驭夫之政尚缺焉诚随其时
  举其祭因其祭而行其政则马得其养国赖其用
  矣或曰春之执驹秋之臧仆冬之讲驭夫无非马
  政也而独于夏之攻特谓之颁何也盖特之为言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9a 页 WYG0713-0443c.png
  牡也攻之为言治也郑司农所谓騬之是也韵书
  騬犗也(俗谓/之骟)马之驹者春则拘执之使其体全而
  不伤其血气马之特者夏则攻治之使其性驯而
  不至于蹄齧是以所牧之马神全而力健性驯而
  质良然后简择其饲养之人练习其驾驭之卒此
  所以独谓之颁也意者六马之中惟种与驽有牝
  曰戎曰田曰道皆所攻之特欤不然所谓特居四
  之一者牝多而牡少其牝之多如此将置之何所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9b 页 WYG0713-0443d.png
  也
趣马(趣养/马者)掌赞正良马而齐其饮食简其六节掌驾说
(音/税)之颁辨四时之居治以听驭夫
 吴澄曰简其六节谓差择良马以为六等也驾以行
 说以止有劳逸之节故叙而颁之也居谓牧庌所处
 之宜治谓执驹攻特之属
  臣按此可见古人养马适饥渴之宜顺劳逸之节
  辨寒温之时先儒谓辨四时之居者二月之后盛
卷一百二十三 第 20a 页 WYG0713-0444a.png
  阳处外则在牧而有庌八月之后阳在地中则在
  厩而有闲也
巫马下士二人医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贾(主买/卖者)二人徒二
十人掌养疾马而乘治之相(助/也)医而药攻马疾受财(以资/医马)
(之/费)于挍人马死则使其贾粥(卖/也)之入其布(泉也泉/即钱也)于挍人
 贾公彦曰巫知马祟医知马病故连类在此
 吴澄曰巫马知马祖先牧马社马步之神者马疾若
 有犯焉则知之是以使与医同职乘治之者谓驱马
卷一百二十三 第 20b 页 WYG0713-0444b.png
 以知其疾之所在而治之也
  臣按先儒谓巫所以通鬼神医所以寄生死非但
  于人为然而于畜类亦莫不然也周官设巫马之
  官专掌疾马而乘治之乘治云者盖以马之疾难
  知必驱步之以发其疾而后验而疗之也其职虽
  主于乘治然以其药而攻马之疾者则有医四人
  焉巫马不过祷之神以相助之而已非专主于巫
  祷也本朝设马神庙太仆寺及州县皆设兽医盖
卷一百二十三 第 21a 页 WYG0713-0444c.png
  得周人意也近世有安骥集等书专主马病乞下
  大医院挍正刻板颁布有司俾专其业者讲而用
  之则马无有不得其死者矣
牧师掌牧地皆有厉禁而颁之孟春焚牧中春通淫掌
其政令凡田事赞焚莱
 郑玄曰颁之者授圉者以牧地孟春焚牧地以除陈
 生新草也中春通淫以阴阳交合之时合马之牝牡
 也
卷一百二十三 第 21b 页 WYG0713-0444d.png
 贾公彦曰言厉禁者谓可牧马之处亦使其地之民
 遮护禁止不得使人辄牧牛马
  臣按古人养马处处皆有牧田即今之草场也可
  耕则授之于农不可耕者则留以养马盖耕垦之
  地草莱不生留其地所以蓄草蓄草所以养马养
  马所以备武事备武事所以安边方壮王室非小
  故也昔人谓农事弗扰则马政自修故诗人称马
  政必归之农鲁颂美僖公亦曰务农重谷牧于坰
卷一百二十三 第 22a 页 WYG0713-0445a.png
  野岂不以农政既修则马政自举乎我祖宗于畿
  甸之间民耕之外辄择有水草处以为草场近日
  尽为权贵所有民间之马无地可牧请一切复之
  立为厉禁政令异日欲行周人牧师之政举而措
  之云耳
    以上论牧马之政(上/)
 
 
卷一百二十三 第 22b 页 WYG0713-0445b.png
 
 
 
 
 
 
 
 大学衍义补卷一百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