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713-042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学衍义补卷一百二十二
             明 丘浚 撰
 治国平天下之要
  严武备
   器械之利(下/)
荀子曰魏氏武卒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
十个置戈其上冑(与胄/同)带剑嬴(负/担)三日之粮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713-0424d.png
 如淳曰上身一髀禅一胫缴一凡三属
  臣按魏之武卒操弩负矢而置戈其上是盖长短
  之兵兼用也
司马法曰兵不杂则不利长兵以卫短兵以守太长则难
犯太短则不及太轻则锐锐则易乱太重则钝钝则不济
又曰弓矢禦(句/)殳矛守(句/)戈戟助(句/)凡五兵五当长以卫
短短以救长迭战则久皆战则强见物与侔是谓两之
  臣按所谓兵不杂则不利与夫长以卫短短以救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713-0425a.png
  长古今制队伍用兵器其法不出此数言
六韬曰陷坚陈败强敌以大黄参连弩飞凫电景矢自

 注曰飞凫赤茎白羽以铁为首电影青茎白羽以铜
 为首
  臣按周礼六射之目其二曰参连参连云者谓前
  放一矢后放三矢连续而去也考吴越春秋有云
  夫射之道从分望敌合以参连后汉书亦云弩射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713-0425b.png
  以参连为奇夫古人自八岁入小学已学射艺而
  教以参连之法自幼及长习熟其事故仕而为将
  不仕而为卒无不能射者今世古法尽废有能射
  疏及远者已为奇矣若夫参连之法少有知者诚
  能以古参连法教士卒使当矢石之间一射而连
  放三矢则是一人而兼三人之用也意者李广以
  二千骑当胡骑四万之围所谓大黄即六韬所谓
  大黄参连乎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713-0425c.png
汉高祖四年初为算赋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
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兵车马
  臣按此汉以后赋民治兵之始考史成帝建始元
  年立故河间王弟上郡库令良为王注谓北边郡
  库官之兵器所藏故置令则前此边郡各有库库
  有令以掌兵器旧矣然地理志于南阳郡宛下注
  有工官铁官则不独边郡有武库而内地亦有之
  矣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713-0425d.png
高祖时萧何治未央宫立武库以藏兵器
  臣按汉志中尉属中有武库令则是时既立武库
  以藏兵器而设令以司之属之中尉其后光武置
  武库令主兵器则以属执金吾考工令主作兵器
  弓弩之属成则传金吾入武库魏晋一遵其制盖
  始于此也
百官表中尉秦官武帝更名执金吾属官有武库令丞
中尉属官有武库令少府属官有若卢考工室令丞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713-0426a.png
  臣按汉书注若卢以藏兵器考工室主作器械
哀帝时毋将隆言武库兵器天下公用国家武备缮治
造作皆度大司农钱边吏职在禦寇赐武库兵
 林駉曰周之兵器在民汉之兵器在官周之在民以
 兵农为一之时汉之在官以兵农已分之后
  臣按汉自郡国至于京师皆有武备在郡国则有
  库兵或置工官库兵以算赋为之而工官与铁官
  同置于产铁之郡在京师则有武库令掌于中郡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713-0426b.png
  而天子又有若卢考工室以藏兵器以主作器械
  一以少府主之武库则以大司农钱为之也汉制
  财用有二供天子杂用以少府之钱若大司农钱
  非军国之事不得用也兵甲之作以为军国之备
  故亦用大司农钱欤
晁错言于文帝曰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匈奴之弓弗能
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匈奴之
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匈奴之军笥木荐弗
卷一百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713-0426c.png
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匈奴之足弗能
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
  臣按自昔谈兵者皆以弩为中国之长技故汉兵
  器以弩为尚将军有彊弩积弩之名而其用人亦
  有材官蹶张之目平城之围陈平请强弩傅两矢
  外向夏侯婴徐行弩皆因满外向淮南之反亦欲
  以强弩临江而守卜式亦愿与临菑习弩者请行
  死之与夫弓弩持满抱弩负籣(盛弩/箭箙)见于周亚夫
卷一百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713-0426d.png
  韩延寿之传自古用弩以取胜见于史传者不可
  胜纪今世则惟用弓矢而所谓弩者队伍之间不
  复用矣意者有神机火鎗之用以代之故不复置
  欤然以臣观之二者皆不可偏废也敌惟用弓矢
  一事今我既用弓矢又用火鎗而又复用古人之
  弩则是敌之长兵一而我之长兵三以一制三敌
  骑欲来冲突不待短兵接而我之三技已毙之于
  百步之外矣
卷一百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713-0427a.png
武帝元狩二年李广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匈奴左贤王
将四万骑围广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矢下如雨汉矢
且尽广令持满毋发而广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
 服虔曰黄肩弩也晋灼曰黄肩即黄间也大黄其大
 者也
汉志有远望连弩射法具十五篇
  臣按古者弩之制有七一擘张弩二角弓弩三木
  单弩四大木单弩五竹竿弩六大竹竿弩七伏远
卷一百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713-0427b.png
  弩擘张弩步兵所用角弓弩骑兵所用木单竹竿
  伏远等其力益大所及渐远今世官兵全不用弩
  而四夷亦未闻有用者惟广右猺獞用之然其弩
  不可施于骑殆古所谓擘张者欤炙毂子曰夷牟
  制角弩马上用之则是角弓弩乃可用于骑者今
  不得其制然朝家万一用之天下之大安知其无
  人以意会而为之者欤
李陵传发连弩射单于
卷一百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713-0427c.png
 张晏曰三十絭共一臂
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皆出其意
  臣按魏氏春秋云亮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
  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夫弩而谓之连则非一
  弩也意必数者相连谓之损益者前盖有此弩至
  亮而有所损益于其间耳考史魏司马懿征公孙
  渊军至辽东为发石连弩射城中唐李元谅节度
  陇西筑连弩台卢耽节度四川为大旝连弩南诏
卷一百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713-0427d.png
  惮之则古人攻战以连弩取胜者多矣今连弩之
  制不可考说者谓古时西蜀弩兵尤多大者莫踰
  连弩十矢谓之群鸦一矢谓之飞鎗通呼为摧山
  弩即孔明所谓元戎也今具其法如此万一有巧
  思者出因其名而想其意度以复古人之制是亦
  攻守之一助也
虞诩为武都守令军中彊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并兵
急攻使二十彊弩共射一人发无不胜
卷一百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713-0428a.png
  臣按五兵之利莫利于弓弩而自汉以来而弩之
  取胜者比弓为多虞诩守武都遇有急攻使二十
  强弩共射一人此非但可用之以弩而弓矢之利
  亦宜依此用焉此即俗所谓攒射也宜申谕军中
  习为攒射法临战之际寇中有骁勇出掠陈者攒
  矢而射之蔑不中矣
陈球守零陵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

卷一百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713-0428b.png
  臣按此大木弓后世无有可依其法制之以为守
  城寨之具
明帝永平中北匈奴攻金蒲城耿恭为戊巳校尉以毒
药傅矢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创者必有异虏中矢
者视创皆沸大惊匈奴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

  臣按今唐邓山居者以毒药渍矢以射兽应弦而
  倒谓之毛胡卢元末因用其人为兵立毛胡卢万
卷一百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713-0428c.png
  户府耿恭所用毒药傅矢盖此类也又闻广西徭
  獞所用弩矢皆傅以药中人濡缕即死比唐邓者
  尤毒宜取其方付边城以为毒箭是亦禦敌之一
  技也说者多谓西北地寒而药性不行恐不可用
  然耿恭用之金蒲城岂非冱寒之地耶
唐初置军器监后并入少府监开元初以军器使为监
领领弩甲二坊
  臣按此唐人造军器之所
卷一百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713-0428d.png
府兵之法人具弓一矢三十刀一其介胄戎具皆藏于
库有所征行则给之番上宿卫者给弓矢横刀而已
  臣按此唐人府兵所执之器械也我朝制兵每一
  百户辖百军分为二队每队铳手五名刀牌手十
  名弓箭手十五名鎗手二十名臣愚以为今每队
  之中短兵太多长兵太少宜如唐府兵之法每人
  皆具弓刀则长短兼用也或曰国家承平于今百
  年内外慑伏何用变更为臣非敢变乱成法也亦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713-0429a.png
  惟循而用之特于定制队伍中执短兵者加以长
  兵执长兵者加以短兵尔于旧制固无所更变也
玄宗开元中择宿卫勇者为番头习弩射又有羽林军
飞骑亦习弩凡伏远弩自能弛张纵矢三百步
  臣按昔人谓弩者中国之劲兵四夷所畏服者也
  古有黄连百竹八担双弓之号绞车擘张马弩之
  差后世亦有参弓合蝉手射小黄皆其遗法盖射
  坚及远争险守隘怒声劲势遏冲制突者非弩不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713-0429b.png
  克
马燧为河南节度使造甲必为长短三等称其所衣便
于进趋
  臣按马燧所造之甲可以为后世法则
宋太祖开宝二年冯义升岳义方上火箭法试之赐束

真宗咸平元年马军都头石归宋进木羽弩箭以木为
簳为翎长尺馀入铠甲则簳去而箭留牢不可拔五年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713-0429c.png
石普言能发火毬火箭
  臣按古所谓火攻者因风纵火也而无有今世所
  谓火药者宋太祖时始有火箭真宗时始有火毬
  之名然或假木箭以发未知是今之火药否也今
  之火药用硝石硫黄柳炭为之硝之名见于本草
  汉张仲景方论中已用为剂则是汉时已有矣然
  陶隐居日华子及宋图经衍义等注未尝言其可
  为兵用也硫黄自舶上来唐以前海岛诸夷未通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713-0429d.png
  中国则唐以前无此也自古中国所谓炮者机石
  也用机运石而飞之致远尔近世以火药实铜铁
  器中亦谓之炮又谓之铳铳字韵书无之盖俗字
  也其以纸为之者俗谓之爆爆者如以火烧竹而
  有声如竹爆然也今炮之制用铜或铁为具如筒
  状中实以药而以石子塞其口旁通一线用火发
  之其石子之所及者无问人物皆糜烂然惟用之
  攻与守也战则资其声以为号令焉近有神机火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713-0430a.png
  鎗者用铁为矢镞以火发之可至百步之外捷妙
  如神声闻而矢即至矣永乐中平南交交人所制
  者尤巧命内臣如其法监造在内命大将总神机
  营在边命内官监神机鎗盖慎之也历考史册皆
  所不载不知此药始于何时昉于何人意者在隋
  唐以后始自西域与俗所谓烟火者同至中国欤
  天祚国家锡以自古所无之兵器五兵而加以一
  五行而用其三可以代矢石之施可以作鼓角之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713-0430b.png
  号可以通斥候之信一物而三用具焉呜呼神矣
  哉自有此器以来中国所以得志于四夷者往往
  藉此然用久而人玩敌人习知其故或出其巧智
  以为之避就者亦不能无也何也盖士卒执此鎗
  而用之也人持一具临时自实以药一发之后仓
  卒无以继之敌知其然凡临战陈必伏其身俟我
  火发声闻之后即冲突而来请自今以后凡火鎗
  手必五人为伍就其中择一人或二人心定而手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0713-0430c.png
  捷目疾者专司持放其三四人者互为实药番递
  以进专俾一人司放或高或下或左或右应机迁
  就则发无不中者矣其视一发即退心志不定而
  高下无准者有间矣又宜用纸为爆其声与火鎗
  等者每发一鎗必连放三五纸爆或前或后以混
  乱之使敌不知所避如此则其用不测而无敌于
  天下矣书生不经战陈以意消息而为此说乞下
  曾经战陈者议其可否以闻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0713-0430d.png
太宗至道二年上部分诸将攻讨李继迁以方略授诸
将先阅兵崇政殿引陈著为攻击之状刺射之法且令
多设强弩及贼布陈万弩齐发贼无所施其技矢才一
发贼皆散走凡十六战而抵其巢穴
  臣按此前代用弩取胜之效
真宗景德元年幸澶州王师成列李继隆等伏劲弩分
据要害周文质部下以连弩射杀达兰
  臣按宋澶渊之役所以退敌而成和者达兰一矢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0713-0431a.png
  之功也由是观之则弩之为用其于守尤不可无
  焉城寨之守环之万弩张其机而驾以矢动辄发
  焉其视炮铳必待点火弓矢必待开张其用为速
  矣
欧阳修言于仁宗曰诸路州军分造器械工作之际已
劳民力辇用般送又苦道途然而铁刃不刚筋胶不固
长短大小多不中度造作之所但务充数而速了不计
所用之不堪经历官司又无检责此有器械之虚名而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0713-0431b.png
无器械之实用也以草草之法教老怯之兵执钝折不
堪之器百战百败理在不疑临事而悔何可及乎
  臣按修此言切中官府造作之弊今世管工监造
  兵器者得无有近似之者乎宜严加戒饬庶不虚
  费民财物料工力官俸而无益于兵用也
熙宁中内副都知张若水进神臂弓初民李宏献此弓
其实弩也以檿为身檀为弰铁瞪鎗头铜为马面牙麻
解索札丝为弦弩身通长三尺二寸两弭各长九寸二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0713-0431c.png
分两闪各长一尺一寸七分弝长四寸通长四尺五寸
八分弦长二尺五寸箭木羽长数寸时于玉津园校验
射二百四十馀步穿榆木没长簳有司并箭奏御诏依
式制造
大观中吴择仁奏神臂弓实乃天授以甚利之器徽宗
御笔谓射远攻坚所向无前可谓利器使敌人习而能
之非中国利令民间不得习制
  臣按自古弓弩之制其最善者汉称大黄唐称伏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0713-0431d.png
  远宋之神臂克敌其最也其制略见于史谨录于
  此使后世留心边事者或因其名而得其遗法想
  像而造之以为中国之长技是亦禦边卫民之一
  助也
神宗时有臣僚上言曰方今外禦两边之患内虞盗贼
之变而天下岁课弓弩甲胄之类入充武库之积以千
万数乃无一坚好精利实可以为武备者臣尝观诸州
作院有兵匠乏少而拘市人以备役所作之器但形质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0713-0432a.png
具而已矣武库吏亦惟计其多寡之数藏之未有贵其
实用者故所积虽多大抵敝恶为政如此而欲抗威决
胜外慑夷狄之强犷内沮奸凶之窃发未见其可臣私
计其便莫若更制法度敛数州之作而聚以为一处每
监择知工事之臣使专于其职且募天下之良工散为
匠师而朝廷内置工官以总制其事察其精窳而赏罚
之则人人务胜不加责而皆精矣
  臣按此王雱所上之疏其言虽为宋神宗时发然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0713-0432b.png
  今日亦可依此而行焉
又熙宁六年置军器监凡产材州置都作院凡天下知
军器监利害者听诣监陈述于是吏民献器械法式者
甚众是岁又置内弓箭南库而军器监奏遣使以利器
颁诸路作为式
  臣按设官以造军器是诚严武备之要务我祖宗
  以来以其事属之工部凡军器专设军器局军装
  设针工局鞍辔设鞍辔局掌管时常整点若有缺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0713-0432c.png
  少随即行下本局计料委官监督定立工程如法
  造完进纳内帑内帑遇有关支奏闻支给其外藩
  府州县呈禀成造具奏行下依式造完支拨若各
  处有司岁造之数起解到部辨验堪中送库交收
  有不堪者坐监造者以罪其所边军器弓有二等
  曰二意角弓曰交阯弓鎗有二等曰鱼肚鎗曰芦
  叶鎗刀之制有马军雁翎刀步军腰刀将军刀凡
  三等又有马军叉黑漆鈚子箭红油团牌等器械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0713-0432d.png
  若夫甲胄则有水磨头盔水磨镴子护项头盔红
  漆齐腰甲水磨齐腰钢甲水磨柳叶钢甲水银摩
  挲长身甲并鎗马赤甲之类此皆国初所造之制
  其后内兵仗局各以巧计加添新样者又不止是
  臣考汉之史臣称颂宣帝综核名实至谓其技巧
  工匠咸精其能此虽有司之事然亦上系朝廷之
  政盖有是君则有是臣有是臣则有是政治政治
  之大者不徒在文事而亦有武功焉文事有一物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0713-0433a.png
  之或遗则是其文之未明武功有一器之或亏则
  是其武之未备是故经武之有五兵犹修文之有
  六藉也六藉未明固是文之缺典五兵未具岂非
  武之失策乎汉宣帝于技巧工匠犹且留心况此
  兵戎之器所以修武备立战功以卫国家安生灵
  而保国祚于亿万年者哉
宋高宗绍兴中诏有司造克敌弓弓乃韩世忠所献者
命殿前司阅习诏能贯甲踰三石弓施二十矢者进秩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0713-0433b.png
一等帝谓宰执曰此弓最为强劲虽被重甲亦须洞彻
若得万人习熟何可当也其后杨存中以为克敌弓虽
劲而士病蹶张之难乃增损旧制造马黄弩制度精密
彼一矢未竟而此发三矢矣
  臣按观其所谓施二十矢及病蹶张之难之语则
  克敌虽以弓名其实弩也窃惟自古论兵者莫不
  以弩为中国长技臣故备载之以贻后世
元西域人伊斯玛音善造炮世祖时与阿尔威丹同至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9a 页 WYG0713-0433c.png
京师从攻襄阳未下伊斯玛音相地势置炮于城东南
隅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
七尺宋吕文焕遂以城降元人渡江宋兵陈于南岸拥
舟师迎战元人于北岸陈炮以击之舟悉沈没后每战
用之皆有功
  臣按元人始造此炮以攻破襄阳世因目曰襄阳
  炮考唐史李光弼作驳飞巨石一发辄毙二十馀
  人疑即此炮盖古原有此制流入西番伊斯玛音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9b 页 WYG0713-0433d.png
  仿而为之也自有此驳用以攻城城无不破用以
  击舟舟无不沈今民间多有知其制度者宜行天
  下俾民间有传其式样者许具其图本赴官投献
  给赏有私藏习制者罪之而赏其首者仍将其式
  样给与边将收藏非警急不许辄造亦犹宋徽宗
  禁民不许习制神臂弓然
    以上器械之利(下/)
 大学衍义补卷一百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