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712-007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学衍义补卷五
             明 丘浚 撰
 治国平天下之要
  正百官
   总论任官之道
虞书皋陶谟曰无旷(废/也)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蔡沈曰人君代天理物庶官所治无非天事苟一职
卷五 第 1b 页 WYG0712-0077b.png
 之或旷则天工废矣可不深戒哉
  臣按宋儒陈大猷曰天子能以一心察天下之几
  不能以一身兼天下之务任之庶官而已不可使
  旷非无其人之为旷非其人之为旷也天下之事
  无一不出于天天不自为人代为之一官旷则一
  事阙矣元儒吴澄亦曰天下之事皆天之事天以
  此事付之君君不能自治而分之人是庶官所治
  之事皆代天而为之者也噫人君诚知人臣所治
卷五 第 2a 页 WYG0712-0078a.png
  之事皆天之事而付于我者其必不肯任用非人
  而致天事之旷以得罪于上帝矣
商书伊尹曰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臣为上为德为
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为皆/去声)
 蔡沈曰贤者有德之称才者能也左右者辅弼大臣
 人臣之职为上为德左右厥辟也为下为民所以宅
 师也臣职所系其重如此是必其难其慎难者难于
 任用慎者慎于听察所以防小人也惟和惟一和者
卷五 第 2b 页 WYG0712-0078b.png
 可否相济一者终始如一所以任君子也
  臣按为治之道在于用人用人之道在于任官人
  君之任官惟其贤而有德才而有能者则用之至
  于左右辅弼大臣又必于贤才之中择其人以用
  之非其人则不可用也人臣之职在乎致君泽民
  其为乎上也必陈善闭邪以为乎君之德其为乎
  下也必发政施仁以为乎民之生如此之人然后
  任之于左右俾其上辅君德下济民生既得如是
卷五 第 3a 页 WYG0712-0078c.png
  之人非用之之难察之之谨则其进也易而杂而
  侥倖之小人得以间之矣非待之以协和信之以
  专一则其用也乖而贰而正大之君子不得以久
  安矣吁方用之之初则其难其慎既用之之后则
  惟和惟一其者必然之辞惟者专一之谓人君致
  审于斯则知所以任官之道矣
说命惟治乱在庶官官不及私昵(爱/也)惟其能爵罔及恶
(凶/也)德惟其贤
卷五 第 3b 页 WYG0712-0078d.png
 蔡沈曰庶官治乱之原也庶官得其人则治不得其
 人则乱六卿百执事所谓官也公卿大夫士所谓爵
 也官以任事故曰能爵以命德故曰贤惟贤惟能所
 以治也私昵恶德所以乱也
  臣按蔡沈谓庶官治乱之原盖以为治乱皆本于
  此也夫人君用人以图治惟其贤能而用之则国
  家之治原于此矣苟舍其贤者能者惟已之所亲
  爱者是用虽有可恶之德不问也如此则列之五
卷五 第 4a 页 WYG0712-0079a.png
  等布之庶位者皆不仁不义之人无礼无智之士
  天下岂有不乱者哉
周书武成建官惟贤位事惟能
 蔡沈曰建官惟贤不肖者不得进位事惟能不才者
 不得任
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音/奔)周公曰呜呼
休兹知恤(忧/也)鲜哉
 蔡沈曰王左右之臣有牧民之长曰常伯有任事之
卷五 第 4b 页 WYG0712-0079b.png
 公卿曰常任有守法之有司曰准人三事之外掌服
 器者曰缀衣执射御者曰虎贲皆任用之所当谨者
 周公于是叹息言曰美矣此官然知忧恤者鲜矣言
 五等官职之美而知忧其得人者少也
  臣按常伯常任准人即下文所谓三事三宅诚周
  官之别名也牧民之长曰常伯所谓宅乃牧是也
  其虞廷四岳之任乎任事之公卿曰常任所谓宅
  乃事是也其虞廷典礼典乐百揆之官乎守法之
卷五 第 5a 页 WYG0712-0079c.png
  有司曰准人准之云者掌法之官刑罚当如准之
  平即所谓宅乃准也又非虞廷士师之职乎缀衣
  者掌王之服器居则张设者焉虎贲者执王之器
  械行则防护者焉是常伯常任准人三者国之大
  臣以共理朝廷之政缀衣虎贲二者王之亲臣以
  供奉服御之用宋儒吕祖谦谓职重者有安危之
  寄职亲者有习染之移其系天下之本一也职有
  大小而经纶康济薰陶涵养赖焉知其美而加之
卷五 第 5b 页 WYG0712-0079d.png
  忧庶不以非人处之矣林之奇亦谓三宅固不可
  不得人然进见有时虎贲缀衣之类则朝夕与王
  处最亲且密苟非其人则主德内蔽大臣虽贤何
  所施其力哉(缀衣即今内司设尚衣等监/之职虎贲即今锦衣卫之职)吁有大
  臣理国之政有亲臣在君之侧二者皆得其人则
  君之左右所闻所见者无非正理国之任用所施
  所行者无非仁政任官如此天下岂有不治哉
礼记王制凡官民材(谓凡民之有/材加以官也)必先论之(论谓考评/其行艺之)
卷五 第 6a 页 WYG0712-0080a.png
(详/也)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臣按此古者官人之法夫民莫不有材也顾上用
  之何如耳然民生草泽中林林总总之多苟非在
  上者有以评论之于先又何以知其材而用之哉
  后世一惟资格用人稽考簿书岁月次序无复先
  王论辨之意此所以任用不得其人而治效不古
  若也
缁衣子曰大臣不亲百姓不宁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
卷五 第 6b 页 WYG0712-0080b.png
过也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私相/亲也)矣故大臣不可不敬也
是民之表也迩臣不可不慎也是民之道也君毋以小
谋大毋以远言近毋以内图外则大臣不怨迩臣不疾
而远臣不蔽矣
 孔颖达曰大臣离贰不与上亲政教烦苛百姓不宁
 是臣不忠于君君不敬于臣所以致然由君与臣富
 贵已过极也大臣不肯为君理治职事由迩臣与上
 相亲比也君无与小臣而谋大臣之事无以远臣共
卷五 第 7a 页 WYG0712-0080c.png
 言近臣之事无以内臣共谋外臣之事所以然者恐
 各为朋党彼此交争转相陷害故不图谋若能如此
 则内外情通小大意合大臣不怨恨于君也近臣不
 为人所非毁远臣不被障蔽也
  臣按先儒谓此章言大臣不信而小臣之比国之
  大患也盖大臣之任国之安危系焉用之斯信
  可也居其任而不亲信之则下之人知其不为上
  所亲信也是以令之而不从制之而不服此百姓
卷五 第 7b 页 WYG0712-0080d.png
  所以不宁也所以然者由臣之忠不足于君君之
  敬不足于臣徒富之贵之至于太过焉耳君以富
  贵豢其臣臣以富贵豢其身为下者不知尽忠以
  启上之敬为上者不复致敬以来下之忠两相乖
  贰不相亲信如此则大臣不得治其事嬖宠之小
  臣相与亲比而大臣之柄反为所移夺矣是故人
  君于大臣必加敬焉而不可轻以其系国之治忽
  而民所瞻望以为仪表者也于迩臣必致慎焉而
卷五 第 8a 页 WYG0712-0081a.png
  不可忽以其系君之好恶而民之所由以为道路
  者也敬之则大臣得以治其事慎之则迩臣不至
  于相比昵矣不以小臣谋大臣则大臣不至于怨
  乎不以不使远臣间近臣则近臣不至于疾视其
  上不使左右宠倖之臣图谋四方宣力之士则远
  臣之贤不为近臣所壅蔽矣先儒谓小谋大远言
  近内图外三者任臣之大害也臣窃以谓远言近
  者百一二小谋大者什三四内图外者什八九人
卷五 第 8b 页 WYG0712-0081b.png
  君任人之际诚能亲信大臣而敬之审择迩臣而
  慎之则股肱得其人而耳目不为人所蔽矣呜呼
  可不念哉
    以上论总论任官之道
  正百官
   定职官之品
舜典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
 朱熹曰二十二人四岳九官十二牧也周官言内有
卷五 第 9a 页 WYG0712-0081c.png
 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盖百揆者所以统庶官而
 四岳者所以统十二牧也
  臣按天下之大非止一方也而统宗会元于国都
  之中朝廷之上必君总治于上臣分治于下然后
  事有统纪民有依归而天下平定焉然君一人而
  已所统之地非一所也所治之民非一人也所行
  之事非一类也必欲事理民安而无一处不到焉
  非立官以分理之不能得也自唐虞之世已设官
卷五 第 9b 页 WYG0712-0081d.png
  二十有二人以分理天下内焉有九官而总之于
  百揆外焉有十二牧而总之于四岳舜之咨命其
  于九官人各为之辞随其职而致其戒勉之意其
  于十二牧也则人共为一辞其所分牧虽有不同
  而所以命之为民之意则无不同也大抵天立君
  以为之子君立官以为之臣无非为乎斯民而已
  盖天生蒸民不能以自治而付之君君承天命不
  能以独理而寄之臣则是臣所治者君之事君所
卷五 第 10a 页 WYG0712-0082a.png
  治者天之事也帝舜于受终告摄之后首询四岳
  次咨十有二牧然后及于百揆九官者岂不以百
  揆九官所治者事而四岳十二牧所牧者民凡夫
  朝廷之间百官庶务何者而非为民者乎帝既分
  命之又总告之而要其终于钦哉惟时亮天功之
  一语以见臣之事即君之事君之事即民之事民
  之事即天之事也我朝内设六部即虞廷之九官
  外建十三布政司即虞世之十有二牧名虽不同
卷五 第 10b 页 WYG0712-0082b.png
  而所理之事则一地虽有异而分牧之意则同其
  所以立制度明纪纲真可以为万世法者也
商书说命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顺/也)天道建邦设
都树后王(天子/也)君公(诸候/也)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
以乱(治/也)
 蔡沈曰明王奉顺天道建邦设都立天子诸侯承以
 大夫师长制为君臣上下之礼以尊临卑以下奉上
 非为一人逸豫之计而已也惟欲以治民焉耳
卷五 第 11a 页 WYG0712-0082c.png
 熊禾曰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
 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至哉斯言千万世为
 人君者之龟鉴也桀惟不知此而汤有鸣条之师纣
 惟不知此而武有孟津之会师旷言于晋侯曰天之
 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纵/也)其淫而弃
 天地之性为人君者闻此言可以悚然惧矣
  臣按天立乎君君奉乎天天固非以一人之故而
  立其人以为君人君亦非以其人之故而以之为
卷五 第 11b 页 WYG0712-0082d.png
  诸候大夫师长人君则当奉顺天道人臣则当承
  顺君命天之道在生民人君之命亦在生民人君
  知天之道为生民立我以为君则必爱天之民而
  不肆虐于天之所生者而竭其力尽其财以为私
  奉人臣知君之命为生民设我以为诸侯大夫师
  长则必恤君之民而不敢肆毒于君之所付者而
  竭其力尽其财以为私用君则奉乎天而顺之臣
  则承乎君而行之则生民无不得其所者矣是则
卷五 第 12a 页 WYG0712-0083a.png
  上天所以立君而明王所以顺天道定职官以为
  民者大意盖如此世之为君臣者恶可不知其所
  以然之故哉
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
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治/也)明王立
政不惟其官惟其人
 蔡沈曰百揆四岳总治于内州牧侯伯总治于外内
 外相承体统不紊故庶政惟和而万国咸安夏商之
卷五 第 12b 页 WYG0712-0083b.png
 时世变事繁观其会通制其繁简官数加倍亦能用
 治明王立政不惟其官之多惟其得人而已
  臣按此唐虞夏商四代之官是即上文所谓制治
  未乱保邦未危之事明王所以立政者也盖官不
  在多惟在得人得其人则一人可以兼数人之事
  不得其人虽丛数人不如得一人也此唐虞之官
  惟百而治继而夏商倍之为二百亦克用治用是
  以保邦用是以制治所以上下相承内外相维而
卷五 第 13a 页 WYG0712-0083c.png
  永无危乱之患也欤(以上总/论设官)
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周礼少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其亲疏
 陈傅良曰尧典言九族而周礼言三族三族父子孙
 也九族高祖至玄孙也三族举其本九族极其末举
 三族则九族见矣
  臣按施仁之序亲亲而后仁民为治之道齐家而
  后治国故史臣纪尧之典于治效被格之后即继
卷五 第 13b 页 WYG0712-0083d.png
  之以明德亲族之言盖以出治之本在此也当时
  虽未设官观其叙亲睦九族于平章百姓协和万
  邦之前则其立言之序轻重可见矣自成周以三
  族之别掌于少宗伯之官后世因之列宗正于九
  寺之中殊失帝尧睦亲之道我圣祖超然远见特
  立宗人府于六部之上其秩一品专以皇亲掌之
  可谓得帝尧亲族之深意而足以为万世法矣
汉高祖七年初置宗正官以叙九族
卷五 第 14a 页 WYG0712-0084a.png
  臣按班固汉书表宗正秦官掌亲属盖汉因秦制
  而设之也(以上/宗人)
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官不必备惟其人
 贾谊曰保者保其身体傅者傅之德义师者道之教
 训
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特/也)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

卷五 第 14b 页 WYG0712-0084b.png
 胡安国曰古者三公无其人则以六卿之有道者上
 兼师保之任冢宰或阙亦以三公下行端揆之任禹
 自司空进宅百揆又曰作朕股肱耳目是以宰臣上
 兼师保之任也周公为师又曰位冢宰正百工是以
 三公下行端揆之职也所以然者三公与王坐而论
 道故难其人而冢宰总百官均四海亦不易处也
 吕祖谦曰案顾命太保领冢宰毕公领司马毛公领
 司空别有芮伯为司徒彤伯为宗伯卫侯为司寇则
卷五 第 15a 页 WYG0712-0084c.png
 周时三公兼六卿三公无职六卿则有职者也三公
 论道而六卿行道者也以三公兼六卿合本末精粗
 于一原也
 陈傅良曰周之三公多是六卿兼之但其人足以兼
 公则加其公之职位无其人则止为卿而已三公三
 孤皆无其人则阙焉而已而六卿自若也要之成周
 以三公三孤待非常之德故曰官不必备惟其人
  臣按公孤之职夏商以前未有也其名始见于此
卷五 第 15b 页 WYG0712-0084d.png
  昔大舜命伯禹总百揆高宗爰立傅说作相则成
  周之世未闻有是名意者立公孤而以六卿兼之
  是即揆相之任欤我朝稽古定制革去前代中书
  省仿六典立六部而公孤之职间以六卿兼之其
  亦成周此意也呜呼是职也未易称也必其人果
  能论道经邦燮理阴阳然后可以当三公之寄果
  能贰公弘化寅亮天地然后可以当三孤之任不
  然宁阙毋备可也(以上/公孤)
卷五 第 16a 页 WYG0712-0085a.png
(大/也)(治/也)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蔡沈曰天官卿治官之长是为冢宰内统百官外均
 四海盖天子之相也百官异职管摄使归于一是之
 谓统四海异宜调剂使得其平是之谓均
  臣按冢宰今吏部尚书之职
司徒(徒者众也主民/众故曰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驯/也)兆民
 蔡沈曰地官卿主国教化敷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
 友五者之教以驯扰兆民之不顺者而使之顺也
卷五 第 16b 页 WYG0712-0085b.png
  臣按司徒今户部尚书之职但周时所掌者教化
  后世则专理户口财赋之事焉呜呼唐虞三代之
  时其民淳朴其于天理民彝无甚相悖焉者犹且
  设官以掌之俾其敷布教条以驯扰夫亿兆之民
  后世风气日漓民心不古顾无有大臣以专掌教
  事所以禁之者仅见于刑官弼教之设此亦可以
  观世变矣
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卷五 第 17a 页 WYG0712-0085c.png
 蔡沈曰春官卿主邦礼治天神地祗人鬼之事和上
 下尊卑等列春于四时之序为长故其官谓之宗伯
 成周合乐于礼官谓之和者盖以乐而言也
  臣按宗伯今礼部尚书之职
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
 蔡沈曰夏官卿主戎马之事掌国征伐统御六军平
 治邦国平谓彊不得陵弱众不得暴寡而人皆得其
 平也军政莫急于马故以司马名官何莫非政独戎
卷五 第 17b 页 WYG0712-0085d.png
 政谓之政者用以征伐而正彼之不正王政之大者
 也
  臣按司马今兵部尚书之职夫国之大事在戎宋
  以枢密院专掌兵政与中书省并谓之两府今制
  设兵部以掌兵政所以统军旅专征伐则归之五
  军都督府焉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征伐之权五
  军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彼此相维内外相
  制其法制之善前代所未有者也
卷五 第 18a 页 WYG0712-0086a.png
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
 蔡沈曰秋官卿主寇贼法禁群行攻劫曰寇诘奸慝
 刑彊暴作乱者掌刑不曰刑而曰禁者禁于未然也
  臣按司寇今刑部尚书之职
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蔡沈曰冬官卿主国空土以居士农工商四民顺天
 时以兴地利
  臣按司空今工部尚书之职但周时所掌者度地
卷五 第 18b 页 WYG0712-0086b.png
  居民量地制邑之事后世则专理营造工作之事
  焉
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
 吕祖谦曰六卿者万事之纲也为天下者始于立纲
 纪故一曰邦治纲纪既立首教之以人道之大故二
 曰邦教人道立则必有节文之者故三曰邦礼教立
 礼行而犹有干纪乱常者焉则将帅之事也故四曰
 邦政大罪陈之原野降此则有司之法在故五曰邦
卷五 第 19a 页 WYG0712-0086c.png
 禁民迁善远罪然后可以永奠其居故六曰邦土终
 焉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为治体
 统上下相统内外交应本末具举丝牵绳联无一节
 不相关处天下虽广会头都在六卿上冢宰相天子
 而统百官则司徒以下无非冢宰之所统乃均列一
 职而并数之为六卿何也纲固在网之中而首亦岂
 处乎身之外哉乾坤之与六子并列于八方也冢宰
 之与五卿并居于六职也一也
卷五 第 19b 页 WYG0712-0086d.png
 蔡沈曰六卿分职各率其属官以倡九州之牧自内
 达之于外政治明教化洽兆民之众莫不阜厚而化
 成也
  臣按周礼每卿六十属六卿三百六十属六卿所
  分之属在唐分为二十四司今制吏部四司文选
  验封稽勋考功户部十二司则分𨽻浙江等十三
  藩仍量繁简带领直𨽻府州每一司内仍各分为
  民度金仓四科礼部四司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兵
卷五 第 20a 页 WYG0712-0087a.png
  部四司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刑部十三司如户部
  之制仍各分为宪比司门都官四科工部四司则
  营缮虞衡都水屯田也司设郎中员外郎主事以
  分主各部所掌之职而统于尚书侍郎吏部所掌
  则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户部所掌则
  天下人民田土户口钱粮之政令礼部则掌天下
  礼仪祭祀宴享贡举之政令兵部则掌天下军卫
  武官选授戎马之政令刑部则掌天下刑名徒𨽻
卷五 第 20b 页 WYG0712-0087b.png
  句覆关禁之政令工部则掌百工山泽之政令六
  部统各司各司分掌天下之务如网之有纲如丝
  之有纪上下相承钜细毕举其官属虽无三百六
  十之多其间脉络相通体统不紊深得周官六典
  之遗意自有周礼以来二千馀年仅见行于今日
  者也臣伏睹皇明祖训有曰自古三公论道六卿
  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
  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
卷五 第 21a 页 WYG0712-0087c.png
  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
  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
  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
  武群臣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呜呼此我圣
  祖高见远虑超出百王之上是诚有合于成周设
  官分职以为民极之意则是今日之五府六部卿
  佐与夫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皆前代三省两府
卷五 第 21b 页 WYG0712-0087d.png
  执政之官也虽无宰执之名实理宰执之事但其
  事一总于朝廷而不颛颛任于一人是以百年以
  来朝廷无纷更之弊臣宰无专擅之祸上安其政
  下保其位如一日也说者犹云政权必有所在不
  有所统必有所归其中不无旁落下移之处潜持
  默运之人苟非其人其弊有不可胜言者是以我
  太宗皇帝即位之初即选文学之臣七人者俾居
  内阁专掌制诏凡国家大典礼大政令大事几皆
卷五 第 22a 页 WYG0712-0088a.png
  得以预闻谟谋既定然后付所司行之不予之以
  名而予之以实自是以为故事馀七十年于兹矣
  夫不予之以名则下无作福作威之具予之以实
  则上赖询谋咨访之益其处置之善防虑之深汉
  唐以来所未有者也(以上/六部)
舜典帝曰龙朕望(疾/也)谗说殄(绝/也)(谓伤绝善/人之事也)震惊朕师
(众也其言不/正骇众听也)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朱熹曰纳言官名命令政教必使审之既允而后出
卷五 第 22b 页 WYG0712-0088b.png
 则谗说不得行而矫伪无所托矣敷奏复(奏事/也)(受/下)
 (奏/也)必使审之既允而后入则邪僻无自进而功绪有
 所稽矣周之内史汉之尚书魏晋以来所谓中书门
 下者皆此职也
  臣按纳言今通政司之职我太祖高皇帝命曾秉
  正为通政使谕之曰壅蔽于言者祸乱之萌专恣
  于事者权奸之渐故必有喉舌之司以通上下之
  情以达天下之政昔者虞之纳言唐之门下省皆
卷五 第 23a 页 WYG0712-0088c.png
  其职也官以通政为名政犹水也欲其常通无壅
  遏之患其审命令以正有司达幽隐以通庶务当
  执奏者勿忌避当驳正者勿阿随当敷陈者毋隐
  蔽当引见者毋留难毋巧言以取容毋苛察以邀
  功毋谗间以欺罔公清直亮以处厥心庶不负委
  任之意呜呼后世人臣有居此职者服膺圣祖此
  训则非惟其职任之修举而于辅成国家太平之
  治实亦有赖焉(以上通/政司)
卷五 第 23b 页 WYG0712-0088d.png
尧典乃命羲和(羲氏和氏主历/象授时之官)(敬/也)(顺/也)(广大/之意)天历
(纪数/之书)(观天/之器)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耕作之候凡民事/早晚之所关者)
周礼冯相氏(冯乘也相视也言/登台以视天文也)掌十有二岁(岁星所在/十有二次)
十有二月(谓斗柄/所建)十有二辰(谓日月/所会)十日(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癸)
二十有八星之位(星即/宿也)辨其叙事以会天位
保章氏(保守也/章文也)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
下之迁(谓灾祥祸福/之迁动者)辨其吉凶以星土(星所主/之土)辨九州
之地所封(封犹/界也)封域皆有分星(如角亢氐兖州/房心豫州之类)以观妖祥
卷五 第 24a 页 WYG0712-0089a.png
  臣按唐尧之羲和成周之冯相保章即今钦天监
  之职夫陶唐以前法制未立占步之术未详天道
  幽远非有神圣之德不足以知之故帝尧命官以
  羲和为第一义自是以后纪数之书则有一定之
  历观天之器则有一定之制故成周冯相氏保章
  氏皆世其官以专其业不过春官宗伯一属吏而
  处于群僚之中而其所以命之之始亦不复有如
  尧之钦敬也已虽然尧之所以钦顺乎天道即所
卷五 第 24b 页 WYG0712-0089b.png
  以敬授乎民时也不徒总命之于朝廷而又分命
  之于四方盖象以正历历以定时无非以为民而
  已成周之制则专主于天而不及于民此尧舜所
  以为万世法欤近代制历观象之官往往以司天
  为名噫巍巍乎惟天为大在人君者日当敬而顺
  之夫岂一事一物之职而臣下可司之乎我圣祖
  改前代司天台为钦天监得帝尧钦若之心于数
  千载之上其敬天勤民之心可以为万世帝王法
卷五 第 25a 页 WYG0712-0089c.png
  虽然钦之一言非但人君所当尽而任职之臣尤
  不可不尽也夏书曰先王克谨天戒臣人克有常
  宪谨者恐惧修省以消变异也常宪者奉法修职
  以供乃事也为人君者固当谨天戒于上然非涖
  职之臣奉法修职以供其事则天戒之垂人君容
  有不尽知者矣故先王尤严于畔官离次俶扰天
  纪之诛夫谓之天纪者岁日月星辰历数也历数
  之法久则不能无差我朝之历承元之旧今用之
卷五 第 25b 页 WYG0712-0089d.png
  百年馀矣天道参差不齐久则有变所以釐正之
  而使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者政有在于今日(以/上)
  (钦天/监)
天官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
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掌王之食(饭/也)(酒/浆)(牲/肉)
(也/)(有滋/味者)以养王及后世子
  臣按膳夫即今光禄寺官之职膳夫食官之长自
  膳夫以下庖人内饔外饔亨(烹/同)人等官皆以士为
卷五 第 26a 页 WYG0712-0090a.png
  之属于冢宰秦时为大官令汉始有光禄勋然乃
  持戟宿卫之官以之司膳羞始于南北朝唐宋因
  之今制光禄寺有四署曰大官即周官庖饔之任
  曰珍羞即周官笾人之职曰良酝周官酒正是也
  曰掌醢周官醢人是也夫人君一身为天地民物
  之主宗庙社稷之所关是尤不可以无所养要必
  内养其德外养其体可也膳夫所掌食饮膳羞之
  类虽以养君之体而君之德亦于是乎系焉故用
卷五 第 26b 页 WYG0712-0090b.png
  之必以其道行之必以其时苟肥甘鲜美之是耽
  而贪冒沈酣之弗职则所掌之人为有罪矣晋平
  公之宰夫责司聪司明之罪其以此欤虽然是职
  也又非特供王后世子之膳与其荐羞而已凡祭
  祀之牲体荐俎宾客饔餐飨食皆在所司虽曰饮
  食口腹之奉而皆大有关系焉屈到以荐芰致讥
  陈平以恶具反间专诸以七首进食生祸乱是皆
  由于饮食之微也是亦不可不戒(以上光/禄寺)
卷五 第 27a 页 WYG0712-0090c.png
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五毒/也)(五药/也)以共医事凡邦之
有疾病者(轻曰疾/重曰病)疕疡者(头疮曰疕/身疮曰疡)则使医分而治之
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
疾医掌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以五味(酸苦甘/辛咸)
(稻麦黍/稷豆)五药(草木虫/石谷)养其病以五气(心肝脾肺肾/所藏之气)
(五脏所/发之声)五色(五脏所/发之色)(视/也)其死生
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
  臣按周礼医师即今太医院之职疾医今所谓内
卷五 第 27b 页 WYG0712-0090d.png
  科也疡医今所谓外科也医之说见于经典始于
  商书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之一语盖药所以攻
  病故医师所掌之政令所聚之药以毒为先而疡
  医所疗五毒之攻亦在五气之养之前其意可见
  矣夫治病用药而用其毒如人之驭恶人控猛兽
  非善于驾驭制伏者往往反受其害苟非有传授
  之素讲贯之功一旦而付之斯人死生之命不至
  于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馀而夭阏人生也者几
卷五 第 28a 页 WYG0712-0091a.png
  希今世之业医者挟技以诊疗者则有之矣求其
  从师以讲习者何鲜也我祖宗内设太医院外设
  府州县医学医而以学为名盖欲聚其人以敩学
  既成功而试之然后授以一方卫生之任由是进
  之以为国医其嘉惠天下臣民也至矣臣愿究成
  周所以谓之医师国朝所以立为医学之故精择
  使判以上官聚天下习医者俾其教之养之读轩
  岐之书研张孙之技试之通而后授之职因其长
卷五 第 28b 页 WYG0712-0091b.png
  而专其业稽其事以制其禄则天下之人皆无夭
  阏之患而跻仁寿之域矣是亦王者仁政之一端
  也(以上太/医院)
    以上论定职官之品臣按国朝设官不止于
    六部通政司光禄寺钦天监太医院也而以
    定职官之品不及五军都督府(见本条司马/下及严武备)
    (类本兵/之柄条)都察院(见本类重台/谏之任条)大理寺(见慎刑/宪类设)
    (典狱之/官条)太常寺(见秩祭/祀类)翰林院中书舍人(见/本)
卷五 第 29a 页 WYG0712-0091c.png
    (类简侍从/之臣条)六科(见本类重台/諌之任条)国子监(见崇教/化类设)
    (学校以/立教条)太仆寺(见严武备类/牧马之政条)禁卫(见严武备/类宫卫之)
    (禁/条)京尹监司府州县(见固邦本类/择民之长条)者各从其
    类也
 
 
 
 
卷五 第 29b 页 WYG0712-0091d.png
 
 
 
 
 
 
 
 大学衍义补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