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七
卷六十七 第 1a 页 WYG0869-024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明梦馀录卷六十七
          吏部左侍郎孙承泽撰
  石刻
周宣王石鼓文在国子监庙门内京师石刻莫古于宣
王猎碣矣其形如鼓其数盈十盖周宣田猎之事史籀
之迹也旧在陈仓野中韩昌黎为博士时请于祭酒欲
舆之太学不从郑馀庆迁之凤翔孔子庙经五代之乱
卷六十七 第 1b 页 WYG0869-0242b.png
遂至散失宋司马池知凤翔复辇至府学庑已失其一
皇祐四年向传师搜足大观二年归于汴京诏以金填
其文初致之辟雍后移至宝和殿金人破汴辇至于燕
置王宣抚家复移大兴府学元皇庆移至文庙戟门内
其文漫灭不可读潘迪音训载四百九十四字薛尚功
帖载四百五十一字今存三百二十五字
  杨用脩慎曰此文在太学潘迪有音训凡四百九
  十四字予得唐人拓本于李文正先生凡七百二
卷六十七 第 2a 页 WYG0869-0243a.png
  字盖全文也尝刻之木以传矣然都元敬金薤篇
  刘梅国广文选所收仍是残缺四百九十四字本
  盖亦未见此也
  陆文裕深曰石鼓诗先儒辨论至多盖风雅之遗
  云鼓今在北监子为司业祭酒时虑其泐也欲扃
  钥之而不果别有树碑一元司业潘迪以今文写
  之仍其旧阙潘碑与鼓积有存亡矣潘仕大德间
  虞文靖公集助教成均时尝谓十鼓其一已无字
卷六十七 第 2b 页 WYG0869-0243b.png
  其一惟存数字潘虞相去不远其言如此今去之
  又将二百年石可知矣诗之存者颇赖诸家文字
  集录以传石顾足恃哉慱洽之儒如王顺伯郑渔
  仲又好古而搜访训释靡馀力矣咸存断阙焉欧
  阳公集古所录才四百六十有五字胡世将资古
  所录仅多九字乃称先世藏本集古录之前孙巨
  源于佛龛中得唐人所录古文乃有四百九十七
  字视资古又前矣又前之则韩公所见纸本已谓
卷六十七 第 3a 页 WYG0869-0243c.png
  毫发备尽复有年深阙画之叹韦应物亦谓风雨
  阙讹而杜工部直云陈仓石鼓久已讹其上下世
  数如此近世吾衍子行尤号慱雅自谓以甲秀堂
  谱图随鼓形补阙字列钱为文以求章句又参以
  薛尚功款识诸作斯已勤矣亦仅得四百三十馀
  字每鼓列行裁分为十而章句次第又与诸家不
  同子行介士未尝入燕止于画中见鼓尔不知近
  日何缘得此十诗完好乃尔耶此诗出于修撰杨
卷六十七 第 3b 页 WYG0869-0243d.png
  用修慎若所从来果有的㨿岂非千古之一快哉
  如以补缀为奇固不若阙疑之为愈也
  石鼓文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我车既好我马既𩢿君子云猎云
猎云游麀鹿速速君子之求弯弯𠧧弓弓兹以时我驱
其时其来炱炱即御即时麀鹿速速其来大
垐我驱其仆其来□□射其豚属
  右甲鼓
卷六十七 第 4a 页 WYG0869-0244a.png
汧繄泛泛丞波潮渊鰋鲤处之君子渔之漫漫有鲨其
白鱼鱳鱳其菹底鲜黄白其鳊有鲋有白其
孔庶脔之㚟㚟洋洋其鱼惟何惟鱮惟鲤何以橐
之惟杨及柳
  右乙鼓
田车孔安鋚勒駻駻六师既简左骖翻翻左骖騝騝我
以隮于原我戎止陆宫车其写秀弓时射麋豕孔庶麀
鹿雉兔其原有陈其戎奔奔大车出洛亚兽白泽我执
卷六十七 第 4b 页 WYG0869-0244b.png
而勿射多庶君子乃乐
  右丙鼓
帅彼銮车勿速填如秀弓孔硕彤矢䒨䒨四马其写六
辔沃若徒骈孔庶廓骑宣慱酋车载道如徒如章原隰
阴阳趋趋六马射之簇簇有貙如虎兽鹿如兕怡尔多
贤陈禽奉雉我兔允异
  右丁鼓
我来自东灵雨奔流逆涌盈盈渫隰君子既涉我马流
卷六十七 第 5a 页 WYG0869-0244c.png
汧汧繄洎栖丞士驾言西归舫舟自廓徒骈逴逴惟舟
以道或阴或阳扱深以户出于水一方丞徒徨止其奔
我以阻其乃事
  右戊鼓
宣猷作原作周导遄我辞攸除帅彼阪田为世里希
微□□乃罟漆栗柞棫其拔棕庸庸鸣条亚其华
何为所斿□□水盩导旨树幽晤
  右已鼓
卷六十七 第 5b 页 WYG0869-0244d.png
徒御啴啴然而师旅填然会同又绎以左戎障弓矢孔
庶焰焰是炽射夫写矢具夺举㧘其徒肝来或群或友
悉率左右燕乐天子来嗣王始振振复古我来攸止
  右庚鼓
彼走䮺䮺马麃晰晰华华雉㲋位多庶微我师氏宪宪
文武何其一之
  右辛鼓
我水既净我道既平我行既止嘉树则里天子永宁日
卷六十七 第 6a 页 WYG0869-0245a.png
惟丙申旭日杲杲我其旁导乘马既陈夏康康驾彼
四黄左骖□□右骖駷駷棨戟以奕汝不执德幡翰黎
黎□斿施施公谓大来余及如兹邑曷不余及
  右壬鼓
吴人怜亟朝夕儆惕载西载北勿奄勿伐若而出奇进
献用特归格艺祖告于太祝禘尝受享致其方艺寓逢
中囿孔庶麀鹿原隰既坦疆理疃疃大田不蒐君子何
求有谋有始周爰止于是
卷六十七 第 6b 页 WYG0869-0245b.png
  右癸鼓
  张怀瑾曰按籀文者周史籀所作也与古文大篆
  小异后人以名称书谓之籀文七略曰史籀者周
  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鄄酆
  定六书二曰奇字是也其迹有石鼓文存焉陈仓
  李斯小篆兼采其意史籀即籀文之祖也
汉韩延寿碑在京西南罕山延寿汉循吏世居于此人
呼为韩家山碑漶灭不可读
卷六十七 第 7a 页 WYG0869-0245c.png
汉冀州刺史王纯碑延熹四年碑在京西北昌平境上
汉崔实颂德碑在涿州大鸿胪袁隗撰实字真长桓帝
时为尚书免归著月令十二篇
汉将马成碑在平谷县南五里
魏征南将军建城乡侯刘靖碑在燕故城东门晋元嘉
四年
晋康王碑在涿州
晋范阳王虓庙碑在涿州
卷六十七 第 7b 页 WYG0869-0245d.png
晋范阳王诲碑在涿州孝武帝太昌元年
定武本兰亭叙在国学东厢
  唐太宗留心右军之迹因魏徵言兰亭叙真迹在
  僧辨才处特遣御史萧翼赚得武德四年收入秦
  府贞观十年始命汤普彻冯承素诸葛贞欧阳询
  褚遂良各有临本而欧褚流传最著后之所谓定
  武本欧临是也所谓唐绢本褚临是也定武本当
  时石刻禁中每纸已值钱数万迨后石晋之乱契
卷六十七 第 8a 页 WYG0869-0246a.png
  丹辇之而北路弃杀狐林庆历中李学究得之其
  子负官缗无偿时宋景文守定武乃以帑金代偿
  纳石于库熙宁间薛师正出牧刋一别本以应求
  者此郡真𧸛已有二刻矣其子绍彭字道祖又模
  之他石潜易古刻乂剔损古刻湍流带左右五字
  为识大观中诏向其子嗣昌取龛宣和殿后靖康
  之乱金人取石鼓及兰亭叙重毡辇至于燕见宋
  人姜白石兰亭考中石鼓在国学而兰亭不知所
卷六十七 第 8b 页 WYG0869-0246b.png
  在矣今存国学者疑是定州薛师正翻刻本或薛
  绍彭所刻本虽非古刻然元人不能也此石一云
  明初出天师庵土中一云元顺帝北还重毡裹载
  弃之于路徐中山取置国学
唐紫阳观碑元宗御制在涿州道士边洞元修真成仙
于此
唐云麾将军李秀碑灵昌郡太守李邕文并书逸人太
原郭卓然模勒并题额
卷六十七 第 9a 页 WYG0869-0246c.png
  李秀字元秀范阳人唐元宗朝以功拜云麾将军
  左豹韬卫翊府中郎将封辽西郡开国公卒于开
  元四年葬范阳福禄乡碑刻于天宝元年李北海
  有两云麾碑一为李思训在陕西一为此碑其官
  同其姓同也然此碑笔法遒逸大胜陕碑秦人有
  著石墨镌华者乃以为一碑且以北碑为赵松雪
  所临误矣此碑旧贮良乡县库中不知何时入都
  城宛平令李荫掘地得六础洗视乃云麾碑建古
卷六十七 第 9b 页 WYG0869-0246d.png
  墨斋以覆之后移少京兆署中止二础其四础传
  谓万历中王京兆惟俭携去汴中
范阳郡悯忠寺御史大夫史思明奉为大唐光天大圣
文武孝感皇帝敬元垢净光宝塔颂范阳府功曹参军
兼莭度掌书记张不矜撰承奉郎守经略军胄曹参军
苏灵芝书至德二载十一月十五日建其文书丹于石
故以后为前
  按唐史肃宗至德二载安禄山已死安庆绪忌史
卷六十七 第 10a 页 WYG0869-0247a.png
  思明之强遣安守忠阿史那承庆往徵兵因密图
  之思明纳判官耿仁智等之谋乃囚承庆以所部
  十三郡及兵八万来降上大喜以思明为归义王
  范阳莭度使此碑盖建于初归附之时而借以媚
  唐也灵芝书法整洁较所书诸碑此为最胜其碑
  完好乃近人著景物略者谓碑上半断裂不可读
  且苏灵芝原有其人乃谓为李北海自镌名尤误
  之甚北海自镌名乃伏灵芝也
卷六十七 第 10b 页 WYG0869-0247b.png
隋天宁寺塔前石幢开皇时置书体遒美杨升庵云最
似欧褚笔法
隋房山石经开皇中释静琬凿石刻经一藏仅成而卒
唐宋皆有续刻
隋立幽州智泉寺舍利塔仁寿元年内史令王臣暕宣
隋智泉寺舍利感应记王邵撰
唐秀峰寺石幢心经贞观二十二年书
唐重藏舍利记景福元年沙门南叙述僧知常书
卷六十七 第 11a 页 WYG0869-0247c.png
唐石磴庵心经广德二年赵偃书
唐重藏舍利记会昌六年采师伦书
唐草书千文僧亚栖书自云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唐云居寺石浮屠铭王大悦撰开元十五年
唐云居寺石浮图铭梁高望书开元十年
唐石经堂记刘济撰元和四年
唐金仙公主奏请庄田记王守泰撰
唐𨽻书心经天宝十五年二月一日朝议大夫行尚书
卷六十七 第 11b 页 WYG0869-0247d.png
武部郎中上柱国徐浩书都人孙氏从墨迹勒石
唐太尉朱怀圭碑元载撰李融书
宋仁宗篆书针灸经石刻在太医院三皇庙内旧在汴
中移此燕中无宋迹以其地未奉宋正朔也
采魏院石塔记辽景福元年建燕京宝塔寺讲律沙门
如正述塔在今蕃育署
石经碑在旧燕城南金国子学碑碑刻春秋礼记今磨
灭不完
卷六十七 第 12a 页 WYG0869-0248a.png
佑圣王灵应碑金贞元元年许复书
戒坛聚慧寺碑大定元年建
大悯忠舍利函记大安十年义中书
潭柘寺碑大定十三年
香山寺碑李晏撰
大兴隆寺碑李晏撰又章宗书飞虹桥飞渡桥六大字
平辽碑立燕都丰宜门外史臣韩昉撰宇文虚中书旧
有诗云十丈丰碑势倚空风云犹忆下辽东百年功业
卷六十七 第 12b 页 WYG0869-0248b.png
秦皇帝一代文章太史公石断龙鳞秋雨后苔封鳌背
夕阳中行人立马空惆怅禾黍离离满故宫韩昉燕京

双塔寺碑党怀英撰并书旧在西长安门外寺中为内
监取置神道怀英奉符人善篆籀人称李阳冰之后一

栖云啸台字章宗游驻跸山题刻于石
重脩蜀先主庙记金王庭筠书在涿州庙中
卷六十七 第 13a 页 WYG0869-0248c.png
云居寺续镌石经记辽赵遵仁撰清宁四年
云居寺续秘藏石经塔记辽沙门志才撰天庆八年镌
华严堂经本记贾志道撰并书至元元年
通惠河碑元翰林欧阳元文
  碑略首导昌平白浮之水次绪太行西山之麓会
  马眼诸泉潴为七里河东流入自城西水门汇集
  成潭又东并宫墙环大内之左合金水河南流东
  至潞水之阳南会白河又南会直沽入海凡三百
卷六十七 第 13b 页 WYG0869-0248d.png
  里是为通惠河置闸二十有四延祐中易木以石
  云
改脩庆丰石闸碑至元宋褧撰
奉安四国公配享碑至元十六年潘迪八分书
云居禅寺藏经记释法植撰陈颢篆额至元三年
重脩崇国寺碑至元十一年沙门雪涧法稹撰
石鼓文音释碑潘迪注并八分书
崇文阁藏书记吴澄撰并书
卷六十七 第 14a 页 WYG0869-0249a.png
佑圣王灵应碑至元任拭撰张礼书
天庆寺碑至元九年学士王恽撰并书
隆禧观碑在大都东南数里漷州地漷州本汉泉州地
辽称镇金为县建观元学士王恽撰文
大都路总治碑皇庆二年王构撰刘赓书
延祐二年进士题名记赵孟頫书在国学
崇教大师演公碑皇庆五年赵孟頫书
张天师像赞赵孟頫书
卷六十七 第 14b 页 WYG0869-0249b.png
张天师大道歌赵孟頫书
争座位帖赵孟頫临
黄庭经赵孟頫临
乐毅论赵孟頫临
金丹四百字赵孟頫书以上四刻俱在国学
庆寿寺碑编脩所次二官王万庆撰
真人留国公碑延祐四年赵孟頫书
城隍庙碑至治四年庄文昭书
卷六十七 第 15a 页 WYG0869-0249c.png
大都城隍佑圣王碑泰定三年
黄箓大醮碑泰定二年虞集书
真人张留孙碑天历二年赵孟頫书
昭德殿碑天历三年赵世延书
加封先圣父母并夫人及四配制祠碑至顺元年
大都城隍庙碑至顺二年虞集撰喀喇库库书
碧云庵碑至顺二年
仁圣宫碑至顺二年虞集八分书
卷六十七 第 15b 页 WYG0869-0249d.png
碧云庵碑元统三年
万宁寺神御殿碑至正四年欧阳元撰寺在鼓楼东内
有番字碑二座丰甚
潭柘字碑至正八年葛天麟
崇国寺敕谕碑至正十四年
隆安选公传戒碑至正二十四年危素书
潭柘寺碑危素书
护国佑圣王记至正二十五年吴云书
卷六十七 第 16a 页 WYG0869-0250a.png
长明灯记至正二十六年
医无闾山碑在蓟州城平津门外洪武三年御制
重脩顺天府学碑宣德三年大学士杨荣
文丞相祠碑永乐杨士奇
朝天宫记事碑宣德时建
潭柘寺碑正统学士胡濙
大国师智光功行碑天顺时建
弘光寺碑内侍高丽郑同
卷六十七 第 16b 页 WYG0869-0250b.png
法藏寺碑沙门道孚
重脩悯忠寺碑正统七年陈贽
脩顺天府学碑正统十一年陈循
文丞相祠碑罗伦撰
西天达尔玛约格资哩行实碑天顺二年
大国师智光功行碑天顺时建
脩朝天宫记事碑成化时建
报国寺碑成化刘定之
卷六十七 第 17a 页 WYG0869-0250c.png
大隆善护国寺敕碑成化七年
龙华寺碑成化八年僧道深撰
真觉寺御制碑成化九年
古像观音大士碑成化二十一年程敏政
潭柘寺碑弘治大学士谢迁
大隆善寺敕碑正德七年
昭应宫碑大学士费宏
脩顺天府学碑万历府尹李损
卷六十七 第 17b 页 WYG0869-0250d.png
万寿寺碑万历大学士张居正
脩龙华寺碑万历朱之蕃
脩火德真君庙碑万历朱之蕃书翁正春撰文
重脩悯忠寺碑万历公鼐
坛北药王庙碑恭顺侯吴惟英
慈慧寺碑陶万龄撰黄辉书
蜘蛛塔记黄辉书
正阳门汉前将军关侯庙碑焦竑撰董其昌书
卷六十七 第 18a 页 WYG0869-0251a.png
长椿寺水斋传米万钟书
明因寺传道记董其昌书
  燕都有虞帝庙不知始于何代其碑则唐贞元间
  颜真卿书谓之复庙碑至元时尚在元人王恽文
  集有大都复虞帝庙碑记谓此碑人屡欲易去砻
  焉以他用主者心惝恍若有儆动乃已后有道士
  陈志元起长春别院复购之约不犯原刻用石背
  及来徙碑与趺坼身挺植重不克举道士惕息不
卷六十七 第 18b 页 WYG0869-0251b.png
  敢徙仍安原处其碑著异如此今不可考
  元人又有脩理大都南京石经事状云窃见大都
  南京庙学所有九经石刻刋琢极精近年以来旧
  制既废举皆散乱于荒烟草棘间日就摧圯甚可
  宝惜且经之遗制自汉唐至今历代圣王无不尊
  崇修理盖重夫经世大法故也今海宇混一方息
  马论道之时㨿上项石经理合脩立以彰国容按
  九经石刻旧在汴梁学宫金人移置于燕今不复
卷六十七 第 19a 页 WYG0869-0251c.png
  存余官汴城于开封府学又见有篆书九经似是
  唐人手迹已残剥不全余捐赀脩理列于两庑今
  亦在深泥中矣
  石刻在世可以考證逸事补史之讹缺然所存者
  极鲜旧记载景祐时姜遵奉太后意悉取长安碑
  石为塔材又雒阳天渊池中有魏文帝九华楼殿
  基悉是雒中故碑金陵街衢半是六朝旧碑余向
  在汴梁搜阅旧碑止相国寺宋白一碑张孝廉民
卷六十七 第 19b 页 WYG0869-0251d.png
  表曰国初欲建都于此悉取烧灰筑城燕京旧碑
  多为中贵取置神道或重脩庙宇改勒新文亦古
  今之所同慨也
 
 
 
 
 春明梦馀录卷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