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四
卷五十四 第 1a 页 WYG0869-00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明梦馀录卷五十四
          吏部左侍郎孙承泽撰
  国子监
国子监在城东北即元之旧学洪武改为北平郡学永
乐仍为国子学又改为国子监正堂七间曰彝伦堂元
之崇文阁也中一间列圣幸学俱设座于此上悬敕谕
五通东一间祭酒公座面南司业座面西堂前为露台
卷五十四 第 1b 页 WYG0869-0081b.png
台南中为甬路前至太学门长四十三丈圣驾临幸由
之东西为墀诸生列班于此后堂三间东讲堂三间西
讲堂三间药房三间折而东为绳愆厅三间鼓房一间
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各十一间西为博士厅三间钟
房一间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悉如率性堂六堂乃诸
生肄业之所东折而南为廊房九间门一间西亦如之
太学门三间门东敕谕碑一通洪武十五年申明学制
一通洪武三年定学规碑一通洪武初年钦定永乐三
卷五十四 第 2a 页 WYG0869-0081c.png
年申明学规碑一通洪武十六年并三十年钦定庙学
图碑一通庙学规制地界四至丈尺尽勒焉正统十二
年十一月初四日立外东井亭一又东为持敬门以入
庙自中少北为储才门以通启圣祠土地祠及典簿典
籍掌馔厅仓库之路祭酒东厢亦由此入西井亭一又
西为退省号门自西少北为广居门以为司业入厢及
诸生入号之路墀内杂植槐柏共二十株前为集贤门
三间门前为通衢东西牌坊各一题曰国子监监衢东
卷五十四 第 2b 页 WYG0869-0081d.png
西牌坊各一题曰成贤街彝伦堂后斋明所九间格致
诚正号每号计三十七间嘉靖七年作敬一堂御制圣
谕共碑七座前为大门题曰敬一之门祭酒厢房在亭
东司业厢房在亭西会馔堂一所在监东北土地祠五
间在馔堂门之右典籍厅五间在馔堂门之左典簿厅
三间掌馔厅五间退省号及广居门之西为天地人智
仁勇文行忠信规矩准绳纪纲法度凡一十八号并退
省房三连混堂净房各一所
卷五十四 第 3a 页 WYG0869-0082a.png
设官职事祭酒掌国学举人贡生官生恩生功生例生
译生幼勋臣教训之事司业为之贰脩古乐正成均之
政令造以明体适用之学以孝弟礼义忠信廉耻为之
本以六经诸史为业以升堂积分及格叙用之法而励
翼之不率者扑之不悛徙谪之以廪馔膳师生以力役
给厨膳以赐予示恩赉以宁假悉人情以拨历练吏事
以考选汰冗滥岁中春秋上丁日祀先师则总其礼仪
上谒先师幸太学祭酒司业执经进讲有讲章其属有
卷五十四 第 3b 页 WYG0869-0082b.png
监丞坐绳愆厅参领监事诸师生怠教不率教及膳廪
不洁并紏惩书识之而坚明其约束博士坐博士厅分
经训授助教学正学录坐正义崇志广业脩道诚心率
性六堂专教诲严程课讲说经义导纳之规矩典簿典
出纳文移受支金钱为师生馔季报诸生课业仿书以
听于翰林岁杪奏上典籍掌经史子集及制书掌馔掌
饮食于是礼部翰林詹事春坊司经局若国子监官递
相流通而迁补因之独华重矣
卷五十四 第 4a 页 WYG0869-0082c.png
  治天下之大法曰学校农桑而学校尤其本也教
  化出焉天下未有不教不化而能治者也其制莫
  详于周略约言之制于虞曰上庠于夏曰东序于
  殷曰右学养国老在焉于虞曰下庠于夏曰西序
  于殷曰左学养庶老在焉皆太学也周人修而兼
  用之虞学曰米廪以养庶老冬读书在焉夏学曰
  东胶以养国老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在焉殷
  学曰瞽宗以祭乐祖春诵夏弦秋学礼在焉皆太
卷五十四 第 4b 页 WYG0869-0082d.png
  学而统之曰辟雍辟明雍和言学也者所以明和
  天下也又水环泽宫之丘如璧然曰璧雍亦曰成
  均以成其德性均调其过不及而名也胶言在郊
  必于郊于泽中之邱欲耳目不杂安其处而无异
  虑也故亦曰泽宫王择侯国所贡士与大射其中
  简焉国大事出征执讯受胀献馘在焉其侯国命
  立学亦于泽而颇损其制环水如半璧曰泮宫故
  瞽宗东胶辟雍成均其实一也皆天子设太学以
卷五十四 第 5a 页 WYG0869-0083a.png
  教于国者也古圣王之所甚重也故人生十年曰
  幼学于家学于家者就外傅而学之塾也学书计
  学幼仪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是也二
  十曰弱冠简其秀而学于乡学于乡者学于庠序
  校也始学礼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
  出其学也三十壮有室大司徒简其秀而学于国
  大乐正造焉小乐正大胥小胥赞焉朋友移焉四
  术四教春秋礼乐冬夏诗书其学也盖九年而博
卷五十四 第 5b 页 WYG0869-0083b.png
  学无方知明强立矣而后可以材诸位于是乎大
  乐正简而进之王升诸司马故四十曰强而仕而
  论官辨材始此也
  尚书大传曰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之适子十有
  三年始入小学见小节焉践小义焉二十入大学
  见大节焉践大义焉故入小学知父子之道长幼
  之节入大学知君臣之义上下之位故为君则君
  为臣则臣为父则父为子则子董仲舒曰王者正
卷五十四 第 6a 页 WYG0869-0083c.png
  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
  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故养士莫大乎大学大学
  贤士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对亡
  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愿陛下兴大学置明
  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
  得矣
  附元人吴澄国学碑记国朝以神武定天下我世
  祖皇帝以武之不可偏尚也广延四方耆硕之彦
卷五十四 第 6b 页 WYG0869-0083d.png
  与共谋议遂能裨赞皇猷修举百度文治浸浸兴
  焉中统间命儒臣教胄子至元间备监学官成宗
  皇帝光绍祖烈相臣哈喇哈逊钦承上意作孔子
  庙于京师御史台言胄子之教寄寓官舍隘陋非
  宜奏请孔庙之西营建国子监学以御史府所贮
  公帑充其费逮至仁宗皇帝文治日隆佥谓监学
  椟藏经书宜得重屋以庋有旨复令台臣办集其
  事乃于监学之北搆架书阁阁四阿檐三重度以
卷五十四 第 7a 页 WYG0869-0084a.png
  工师之引其崇四常有一尺南北之深六寻有奇
  东西之广倍差其深延祐四年夏经始六年冬绩
  成材木瓦甓诸物之直工役饮食之费一皆出御
  史府雄伟壮丽焕然增监学之辉名其阁曰崇文
  英宗皇帝讲行典礼贲饰太平文治极盛矣台臣
  请勒石崇文阁下用纪告成之岁月制命词臣撰
  文臣澄次当执笔今上皇帝丕纂圣绪动遵世祖
  成宪于崇儒重道惓惓也泰定九年春诞降俞旨
卷五十四 第 7b 页 WYG0869-0084b.png
  国子监立碑如台臣所奏臣澄谨录所撰之文以
  进臣闻若古有训戡定祸乱曰武经纬天地曰文
  武之与文各适所用然戡定祸乱用于一时而已
  经纬天地则亘古今不可无也何也日月星辰天
  之文也山川草木地之文也人与天地相为经纬
  则亦与天地相为长久而可一日无也哉我世祖
  匆匆用武日不暇给而汲汲崇文惟恐或后此其
  高识深虑度越百王宏规远范垂示万世以为圣
卷五十四 第 8a 页 WYG0869-0084c.png
  子神孙法程夫岂常人所能测知盖创业之初非
  武无以弭乱守成之后非文无以致治武犹毒药
  之治病病除即止文犹五谷之养生无时可弃也
  有文治之君必有文治之臣文治之臣苟非教习
  之有其素彼亦惘然孰知文之所以为文者故建
  学以兴文教畅文风涵育其人将与人主共治也
  斯文也小而修身齐家大而治国平天下言动之
  仪伦纪之叙事物理义之则礼乐刑政之具凡灿
卷五十四 第 8b 页 WYG0869-0084d.png
  然相接焕然可述皆文也古圣贤用世之文载在
  方册不考古人之所以用世不知今日之所以为
  世用者也然则圣朝之崇文岂虚为是名也哉阁
  之所庋古圣贤之文也立之师使之以是而教设
  弟子员使之以是而学教之而成学之而能则游
  居监学者济济然彬彬然人人闲于言动之仪察
  于伦纪之叙博通乎事物理义之则详究乎礼乐
  刑政之具他日辅翼吾君跻一世文治于尧舜三
卷五十四 第 9a 页 WYG0869-0085a.png
  代之盛由此其选也夫如是其可谓不负圣天子
  崇文之明命休德已若夫不能潜心方策真有得
  于古圣贤之所谓文而涉猎乎浅末炫耀乎葩华
  曾是以为文乎上之所以为世用者盖不在是臣
  澄再拜稽首而献颂曰皇元肇兴于赫厥声天戈
  所指如雷如霆圣圣继承六合混一威命远加丕
  冒出日神谋英略敷遗后人征诛以义持守以仁
  既成武功大阐文治遵道隆儒劝学讲艺京师首
卷五十四 第 9b 页 WYG0869-0085b.png
  善教胄设官孔庙巍巍四方来观执法之臣职务
  紏慝爰矢嘉谟称我文德于庙之西黉舍翚飞于
  黉之北杰阁云齐其阁伊何有经有史广采旁罗
  有集有子昔在中古郁郁乎文式克至今用宏兹
  贲诜诜多士被服圣术凤翥鸾翔虎炳豹蔚维身
  之章维国之光匡扶盛化上跻虞唐民物阜蕃礼
  乐明备允显崇文昌运万世
  国子师
卷五十四 第 10a 页 WYG0869-0085c.png
  明兴之初未即正位即建国子监兴学以元国子
  生梁贞为太子宾客兼祭酒掌监事仿周制以六
  德六艺训迪务底于成有异才出类者即奏闻擢
  用之初国学既建诸博士皆就职胄子在内府者
  令布衣高启谢徽教之至是诸生方序立右顺门
  内贞传旨下敕诸生出受业太学既而以学制未
  广谕中书省曰太学育贤之地所以兴礼乐明教
  化贤人君子所自出古帝王建国以此为重今太
卷五十四 第 10b 页 WYG0869-0085d.png
  学虽建斋舍卑隘不足以居其令工部增益学舍
  必高明轩敞俾讲习有所游息有地庶达材成德
  者有可望焉庙成上幸学行释菜礼初礼部奏增
  国子生上曰扬雄言务学不如求师师得其人则
  材盛不得其人广生徒何益今民间俊秀可充选
  者甚众而祭酒乏人卿等其为朕询采天下通今
  博古才德兼备足为人师者以名闻于是起致仕
  尚书侍郎及四辅官驿召至皆手敕署祭酒司业
卷五十四 第 11a 页 WYG0869-0086a.png
  官十四年以文渊学士宋讷为祭酒敕谕之曰太
  学天下贤士所关礼义之所自出也自建学而来
  历选师儒以居迄今未臻其效岂士习之难变与
  抑师道之不立莫为变与此朕所夙夜究心者也
  卿宿学耆德兹特命为祭酒尚体朕志使诸生有
  成士习丕变庶国家有赖焉时初设学学徒众师
  生相讦教尼不行上令曹国公李文忠以勋臣亲
  重领监事助绳纠讷性严重不妄言笑以矩矱自
卷五十四 第 11b 页 WYG0869-0086b.png
  捡抚士恩义并至恒寝食堂厢房不休沐私第谆
  切训诏不遗馀力而上时时召与问对亦时时至
  太学临观一日上召问卿昨午默坐厢房色颇厉
  何也讷顿首言臣荷皇上恩厚念欲为国家效犬
  马竭力造士昨生徒有造次步倾跌失容者皆臣
  不能教迪所致故静自刻责上嘉叹讷顿首曰主
  臣犬马臣动息圣明何从知上曰朕欲时见卿念
  学事烦不欲为数数故遣画工图卿像以来因出
卷五十四 第 12a 页 WYG0869-0086c.png
  像示讷讷感泣顿首谢讷滑县人举元进士知盐
  山县徵为助教升学士内阁转祭酒能躬修教率
  规绳整肃故其时国学人才卓有可观
  永乐三年谕礼部申明国学洪武旧规俾师教无
  阙士学有成庶几国家得贤才之用时以内阁胡
  俨为祭酒俨南昌人以举人授华亭教谕荐知桐
  城入为检讨入阁以其学行堪为师表出为祭酒
  率以身教士心翕然向慕上北征以祭酒掌翰林
卷五十四 第 12b 页 WYG0869-0086d.png
  院事太子宾客致仕自处淡薄衣食仅足方岳重
  臣俱待以师礼宣德后以师道著者北为李忠文
  时勉南为陈祭酒敬宗于是有南陈北李之称时
  勉崇廉耻抑奔竞别贤否为劝惩士习丕变诸生
  数千人开导训诲语经义必穷旨趣俾涣然领解
  诸生有贫不能婚病不能医死不能丧者节缩餐
  钱为赈给仁义之风行矣督诸生学甚劬旦五鼓
  令起诵读夜漏定二鼓方敢寝时潜行省其勤惰
卷五十四 第 13a 页 WYG0869-0087a.png
  一时人士皆感奋兴起共诵称之曰天地之量父
  母之心太师英国公辅偕侯伯二十馀人请告诣
  国子监听讲既至时勉令诸生各讲五经一章讲
  罢燕饮酒诸侯伯咸让坐惟英国公以耆年与祭
  酒抗礼馀皆列坐诸生雅歌投壶如古仪迨暮乃
  散盖其风也敬宗力以师道自任严条教革旧习
  励诸生于进学成德瞽宗之政肃于朝廷僚属挟
  忿私有诋诬周文襄为草疏申理辞少骫敬宗曰
卷五十四 第 13b 页 WYG0869-0087b.png
  不可被诬事小欺君事大持不上而事亦竟白时
  大阉振权重震天下时勉特与抗礼振生日诸大
  臣皆往贺又独否振恚遣人日廉迹其过莫得也
  彝伦堂故有大树时勉嫌其一面阴翳颇妨诸生
  班稍伐其傍枝振以为擅伐官树供私㸑遂矫旨
  与司业赵琬掌馔金鉴俱逮方逮时时勉方坐东
  厢考业锦衣官校猝至掩卷起免冠受桎梏诸监
  生皆眙愕失次时勉神色自若呼诸生前徐语曰
卷五十四 第 14a 页 WYG0869-0087c.png
  某人某处讲是某处非是某胜某缕缕如平时因
  顾嘱僚属令终事乃行已矫旨荷校国子前校重
  百斤时勉尪老不任校惫甚诸生司马询等百千
  人伏阙请宽宥有石大用者独奋请以身代会事
  闻皇太后乃得解寻致仕去而敬宗考绩至都下
  不诣振振以礼币求书程子四箴走笔书而归其
  礼币竟不往故官太学者二十馀年竟不调敬宗
  意豁如也盖一时风尚肃正者如此
卷五十四 第 14b 页 WYG0869-0087d.png
  弘治中诏起侍讲谢铎为北祭酒佥事章懋南祭
  酒皆宿儒懋以父丧力辞特旨为增置司业一人
  署监事以待以编修罗钦顺为之听懋终制日赴
  官时士多放逸有差拨争先者钦顺念以为放心
  宜收非管摄之严不可争风宜息非精稽考公予
  夺镇之不能持甚力而谤作已乃肃然及懋至与
  谨矩度尚德化励廉耻明道术著功令祁寒暑雨
  具冠服危坐终日以听事诸生翕然日执经质疑
卷五十四 第 15a 页 WYG0869-0088a.png
  问业人人自以为得师也铎先后祭酒两雍律已
  率人皆严立规约监故有羡金为祭酒费铎尽籍
  于官均赡僚属搆东西楼刻经史列其上北监庙
  街湫隘益市地辟其斜侧又市庐舍三十馀区居
  博士助教诸学官诸生贫者赡给死者赙襚皆羡
  金不自私一钱
  师道立则善人多国子祭酒司业非他官比也昔
  皆以德望素著者为之如宋讷以文渊大学士胡
卷五十四 第 15b 页 WYG0869-0088b.png
  俨以内阁侍读李敬以致仕刑部尚书陶凯以礼
  部尚书出为湖广参政致仕召为祭酒寻复以参
  政致仕何铎以礼部侍郎掌国子祭酒乐韶凤以
  兵部尚书改侍读学士拜国子司业升祭酒刘崧
  以致仕吏部尚书为司业弘治正德中蔡清王鸿
  儒俱以致仕提学起拜王云凤以提学内转嘉靖
  中殷迈屠羲英成宪以太常卿转周怡以给事中
  建言谪隆庆初起山东海道迁国子司业不拘资
卷五十四 第 16a 页 WYG0869-0088c.png
  品惟主得人故成贤之地于斯为盛即博士学正
  亦必简宿学硕望者以充其后往往补馆职列坊
  局已乃寘内台此真足为王者之取法也
  洪武中上以公侯子弟在太学者多骄慢不习训
  诏曹国公李文忠提督国子监是以国公而理太
  学事也二十九年因学正吴启言上命魏国公徐
  辉祖率礼部翰林院官诣监考试诸生等第吏部
  以次录用是以国公而试太学士也洪武中起致
卷五十四 第 16b 页 WYG0869-0088d.png
  仕刑部尚书李敬为国子祭酒致仕试吏部尚书
  刘崧为司业是以尚书而起太学官也其时太学
  之重如此
  附元人以许教官衡改授国子祭酒诏懿德素全
  经学洞贯视听言动皆合礼宜进退周旋举皆中
  道所在满禦寇之屦畴非趋董子之帷宜处成均
  以全乐育可特授其官务讲明于圣道为矜式于
  国人元人初立国学即得一代大儒而为之师词
卷五十四 第 17a 页 WYG0869-0089a.png
  臣王恽尝云至元七年命许衡为祭酒选朝中贵
  近子弟令教授之不满五岁其诸生俱能通经达
  礼彬彬然为文学之士及其入仕皆明敏疏通果
  于从政其成效彰彰如是真开国之盛事也元能
  有国百年岂偶然哉
  监规
  洪武十六年定监生三等高下凡通四书未通经
  者居正义崇志广业堂一年半之上文理条畅者
卷五十四 第 17b 页 WYG0869-0089b.png
  升修道诚心堂一年半之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
  者升率性堂升率性者方许积分积分之法孟月
  试本经义仲月试论及内科诏诰表一章季月试
  史策及判语二每试文理俱优与一分理优文省
  者与半分文理纰缪者无分岁内积至八分者为
  及格与出身不及分者仍坐堂肄业有轮差于内
  外诸司俾其习于政事半年回学昼则趋事于各
  司夕则归宿于斋舍优游之以岁月琢磨之以义
卷五十四 第 18a 页 WYG0869-0089c.png
  理约束之以规法廪食学校则俾其习经史历事
  各司则俾其习政法遇大比科许其就试其为教
  法可为本末兼举矣
  积分之法始于宋备于元按元延祐初齐履谦在
  国学行积分之法每季考其学行以次递升既升
  上斋踰再岁始为私试词理俱优者为一分词平
  理优者为半分岁终积至八分为高第礼部集贤
  岁选六人以贡此即宋人积分之法而节目稍有
卷五十四 第 18b 页 WYG0869-0089d.png
  不同至明一依其制
  礼书李时曰国初监生俱由广业堂肄业积渐升
  率性堂始得积分故天顺以前监生必作养十馀
  年然后拨历后积滞人多节将拨历岁量减至弘
  治八年国子监有坐班人少不敷拨历之请本部
  尚书倪岳题称权宜救弊之法有二增贡额以足
  坐班生徒议差历以久坐班岁月拟将府学岁二
  贡州学二岁三贡县学岁一贡行四岁而止其各
卷五十四 第 19a 页 WYG0869-0090a.png
  衙门历事三月考勤之后仍历一年其馀写本一
  年清黄写诰清军清匠三年以至出巡等项俱如
  旧例日月为满今国学缺人视弘治时为甚所有
  前项事例似应参酌举行得旨在监坐班人少皆
  因近来将历事日月减少而杂历长差等项增多
  既天顺年间十年以上方得拨历今乃未及一年
  已夤缘拨出大坏祖宗教养之法吏部查各衙门
  历事旧额人数明白开奏著为定例不许仍前滥
卷五十四 第 19b 页 WYG0869-0090b.png
  拨及今出限写本无名差用各项历事月日俱照
  倪岳题准事例满日方许更替凡历事及出巡奏
  内既该监生监生佥名一应事务许其公平议论
  举察所司奸弊以称祖宗设立历事深意以后考
  选岁贡入监务遵旧规由广业堂渐升率性堂然
  后积分出身果有才学超越奏闻擢用贡额不必
  增恐致异日选法壅滞其监生给假者趣复班
  礼部题教世胄疏该兵部咨该本部题国子监司
卷五十四 第 20a 页 WYG0869-0090c.png
  业兼司经局较书王同祖奏内开一曰教世胄臣
  请自今公侯伯子弟年十八以上者该部具名上
  请送监读书习礼本监仍每名选拨友伴监生二
  名与之讲学相资薰陶规劝每五日一赴监候诸
  生立班定友伴引至阶下恭揖而退侍立两傍以
  观揖让周旋之节候堂仪毕赴厢授书讲习其有
  不率教者凭本监堂上官奏闻区处三年之后学
  有成效者本监奏闻该部注记候异时袭封之后
卷五十四 第 20b 页 WYG0869-0090d.png
  有所委任据以甄别贤否等因奉圣旨该部知道
  该本部查照节年事例议拟覆题勋臣之家子孙
  得以承袭爵禄或遇蒙任使管理军务责任匪轻
  书曰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言立教之不可不早
  也况公侯伯子弟出自膏粱素养富贵易生骄惰
  苟非预养而善教之欲望其能不变于习而成其
  德也难矣我国家慎重典礼凡将官子弟年幼者
  送监读书见诸洪武五年成化弘治年间节经举
卷五十四 第 21a 页 WYG0869-0091a.png
  行皇上嘉靖元年又因该部建白申明前例题请
  凡公侯伯等爵无分已袭未袭已任未任年三十
  以下十四以上通行查出开送本部转送国子监
  行祭酒司业将大学论孟诸书相举点授令其在
  家讲读仍每十日赴营观操等因嘉靖八年十二
  月二十二日题奉圣旨已经通行去后今本官奏
  要疏名上请送监备诸劝典无非修明礼教至意
  相应议处合候命下将见在公侯伯等爵及应袭
卷五十四 第 21b 页 WYG0869-0091b.png
  子弟年十四以上三十以下未任者通行查出备
  具年甲籍贯径自开送礼部类具姓名上请分送
  两京国子监照依嘉靖八年题准教法分拨习礼
  肄业等因题奉圣旨咨部送司随准后军都督府
  手本开送襄城伯李应臣等前来案呈到部理合
  疏名上请伏候命下本部将各爵具劄送国子监
  肄业行令本监堂上官查照嘉靖八年题准事例
  教习务俾学有成效庶文武兼济他日可备干城
卷五十四 第 22a 页 WYG0869-0091c.png
  之用而不坠其先世阀阅之风矣
  祭酒吕楠疏岁贡入监即古乡举里选六德六行六
  艺之士故礼称四十强仕道明而德立近年有岁贡
  二十上下者其德行焉考甚且礼让未娴遇事莫名
  各提学惟取词章不顾行检遂使质朴沦坠乞敕该
  部转行提学官当岁贡期于食廪年深二三名内遵
  照祖宗卧碑参取德行必注其平日某德某行纵无
  完人庶几近实所校文惟取其不悖经传理明辞
卷五十四 第 22b 页 WYG0869-0091d.png
  达而止不专于富丽有蹈袭六朝人语奇怪难读
  者俱从黜落而遐荒鄙邑亦取士以充用昭圣明
  一视无外之心又举人在监本以观光皇极薰陶
  德性今查在监实数天下之广仅止二三十人盖
  自会试之后支称他故骏奔原籍有志者固不废
  学馀多交际郡邑开治产业侵陵乡曲比及试期
  方攒监簿计水程用规拨历未仕若此居官可知
  己敕该部称己未入监告回举人移文行取违限
卷五十四 第 23a 页 WYG0869-0092a.png
  作旷计月加旷不许会试之条庶士类知儆众向
  于学矣纳银例贡近奉钦依听其依亲原籍与考
  科举此以待志士可矣其无志者一旦还里抗揖
  守令兼服商贾肆行乡闾他日入官殃民非浅乞
  敕该部将依亲例贡行各提学官考行业类报其
  逃监及患病给假三月之外许臣查治重则奏报
  削其名籍夫士必知古斯可通今仪礼一书乃成
  周致太平之具世行高堂隆所传十七篇宋儒杨
卷五十四 第 23b 页 WYG0869-0092b.png
  复为之图解皆可习行近臣等选诸士按图学步
  自冠射乡燕至士相见诸仪使士子闲于周旋进
  退之节养其中正和平之气而此书稀少靡所正
  据礼乐诸器旧多未完乞敕该部重刋礼仪并造
  前项礼乐诸器以便诸生游业准古大雅鼓钟辟
  雍周礼乐语之义
  生徒
  宋庆历四年判国子王拱辰言汉太学千八百间
卷五十四 第 24a 页 WYG0869-0092c.png
  生徒三万唐六千二百间今国子监房二百楹制
  度狭小不足以容乃改建太学增同舍生二百犹
  未及汉唐之盛也明制太学号舍与宋相仿当教
  典方兴生徒或至三千后人数萧萧非初制矣郭
  正域云谨按往牒洪武四年诏选府州县诸生俊
  秀者入国子监得陈如奎等二千七百八十二人
  二十六年监生悦慈等八千一百二十四人永乐
  十九年监生方瑛等九千八百八十四人宣德四
卷五十四 第 24b 页 WYG0869-0092d.png
  年监生程宪等四千八百九十三人正统十四年
  监生金聪等四千四百二十六人景泰五年监生
  黄梦麒等五千一百七十九人天顺八年监生徐
  福等五千八百三十三人成化二年监生任兰等
  六千二十人正德三年监生洪濡等一千三百二
  十六人嘉靖十九年监生徐甸等二千一百五十
  一人及至今日寥寥如此非所以风四方示后世
  也
卷五十四 第 25a 页 WYG0869-0093a.png
  初建国学令品官子弟及民间俊秀充国子学生
  于是有官民生之目自一品至七品皆得与叙荫
  皆谓官生民生则郡县中诸生论其秀而岁升之
  者也洪武三年始设科举士五年选会试下第年
  少质美者令入学皆曰民生当是时启教虽弘而
  任官不易非强学登科则积分将至十馀载而后
  得历事授官成化初始诏三品大臣以上子孙许
  一人送监照监例出身荫而得举复得以次子补
卷五十四 第 25b 页 WYG0869-0093b.png
  荫而自洪武来死王事者之嗣时有特荫其经筵
  储邸讲导之臣有稽劳叙荫边境大臣以功荫皆
  曰恩生边境豪长以及海外君长梯航相望遣子
  入学附之官生其勋戚习读昉自洪武初令公侯
  伯及武官子弟承袭者入国学肄业是时盖二百
  馀人景泰天顺间戚畹诸公主子孙听乞恩入监
  成化十年令公侯伯驸马初袭授者送监读书习
  礼祭酒依学规教之不率者奏闻今上设礼部主
卷五十四 第 26a 页 WYG0869-0093c.png
  事一员专教驸马因不复入监
  明初人才辈出太学为盛朝廷所用内而台諌外
  而藩臬率以授太学生之成材者自正统以后此
  制遂废嘉靖八年廷议复申祖制三途并用于是
  以举人监生孙翥为给事中举人监生阮徽岁贡
  监生张澍为监察御史及万历初张文忠居正秉
  政屡申饬而未能行也
  洪武时国子生殷敏选入武英殿纪事授监察御
卷五十四 第 26b 页 WYG0869-0093d.png
  史盖其时储养国学有出使历事之任又有大本
  堂读书武英殿纪事等清要之责故贤才辈多出
  其中
  国子生往往有上书谏诤者弘治十一年三月监
  生汪镕劾大学士刘健李东阳上下镕诏狱健等
  疏力救得释天启七年十月监生胡焕猷劾大学
  士黄立极等下法司诸公救不力上意不深罪之
  也得以赎论四相继去三相皆极辩而李高阳独
卷五十四 第 27a 页 WYG0869-0094a.png
  引罪不辩人称其得体至涂仲吉救黄中允词气
  侃侃廷杖遣戍可称朝阳鸣凤矣
  纳粟
  崇祯五年十二月谕朝廷分职设官原以任贤用
  能非可别开倖滥其典制所载纳粟输赀并与选
  授止为科目正途之外未尽乏才因以此鼓舞俊
  秀招徕㥯公立法未尝不善乃十馀年来军务烦
  兴群议足饷计臣屡经条奏事件从此频开虽俯
卷五十四 第 27b 页 WYG0869-0094b.png
  从士民好义之心少助国家师徒之费然而一时
  偶属权宜事久必滋弊蠹吏途纷杂名器混淆有
  赀即可博官才品俱在勿论甚而俨然民牧掊克
  取偿阶厉尤为不堪朕方欲慎稽流品抚恤痌瘝
  而开纳不除则源之不清流何能洁兹特谕尔户
  工二部从今为始将近年新开各项事例尽行停
  止其以前曾经纳过者准与照例序选此后不得
  再行援纳仍将议停款目开列明白奏请裁定传
卷五十四 第 28a 页 WYG0869-0094c.png
  示吏部遵守不许朦胧影借致滋铨弊
  马文升疏仰惟我皇上法古为治凡庶官用人惟
  由科目出身进士举人及岁贡监生得以除授此
  外杂流者不得并用前时三年大比各布政司设
  科取士乡试所取举人不多会试进士亦为有数
  其岁贡生员每府一年贡一人州则每三年贡二
  人县则每二年贡一人其岁贡生员入监后不数
  年即取历事通共不过六七年吏部就为选用在
卷五十四 第 28b 页 WYG0869-0094d.png
  部听选举人监生无淹滞久积之患所以年未衰
  老志亦清明一旦任官知守法度罔敢贪污迨至
  天顺年间宪臣建议起送天下在学年四十以上
  生员送监读书奈各生员夤缘作弊有方三十五
  六或方三十者亦作四十起送赴京之弊通有五
  千之上既而陜西边情𦂳㥯缺战马又许生员纳
  马入监读书其纳马之数又有七千馀名以后四
  川陜西地方荒歉军民缺食乏粮赈济守臣具奏
卷五十四 第 29a 页 WYG0869-0095a.png
  又开生员上粮亦许入监通前共有数万中间多
  系幼男自来不曾在学读书既作监生须拨历事
  其举人监生虽年壮气豪者亦与彼一同挨次取
  选始终二十馀年方得出身长者老耄壮者衰弱
  家道贫难未免负债于人授官到任债主相逼因
  此负人财物岂能展布行事所以官不得人民多
  受害至今未选纳粟监生尚有七千馀名大坏选
  法壅滞人才率由于此本部虽有奏准不许生员
卷五十四 第 29b 页 WYG0869-0095b.png
  纳粟入监事例一遇兵荒府藏空虚未免又要奏
  开况蠲富民之徭役以重困穷民所损国体甚大
  不可不严为禁止
  监例
  洪武中钦定官吏监生会馔之制掌馔预备椅桌
  器皿于馔堂祭酒南向司业北向监丞博士六堂
  等官东西向坐诸生分东西班坐其后大约膳夫
  一人管监生二十五人馔先食则鸣铎传唱曰食
卷五十四 第 30a 页 WYG0869-0095c.png
  不语坐必安日以为常十五年命凡监生正妻月
  支米六斗监生有家人者三月至十月日支米二
  升二合六勺十一月至二月日支米一升九合二
  勺监生俱给冬夏衣工部制衣被十三年准监生
  读书灯油每人月一斤课仿纸月大尽三十一张
  小尽三十张造保安堂处监生疾病者病故给殡
  殓银行文顺天府支给及行兵部起关应付
 
卷五十四 第 30b 页 WYG0869-0095d.png
 
 
 
 
 
 
 
 春明梦馀录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