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三
卷四十三 第 1a 页 WYG0868-074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明梦馀录卷四十三
          吏部左侍郎孙承泽撰
  兵部二
  舆图考
  周礼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
  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
  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卷四十三 第 1b 页 WYG0868-0742b.png
  掌天下之地图而隶于司马何也谨之也战国策
  士每言窥周室则可以按图籍争天下汉大将军
  王凤亦云太史公书有地形阨塞不宜在诸侯王
  然则古人图志虽司徒营之即藏之司马秘不必
  见所以弭奸而防患也萧何入秦独收图书自汉
  掌之司空浸以泄露当时如淮南诸王皆按舆地
  图谋变以此知古人之虑远矣
  凡用兵制胜以识形势为先然有天下之形势有
卷四十三 第 2a 页 WYG0868-0743a.png
  一方之形势有战阵间之形势得之则成失之则
  败成败之为利害有不可胜计者矣今之儒者鲜
  或谈兵要之钱谷甲兵皆吾人分内事何可以不
  讲也且如唐安禄山既犯东京眷留不去李泌郭
  子仪皆请先取范阳以覆其巢穴此真识形势者
  也肃宗急于收复不从其策河北之地由此失之
  终唐之世而不能复黄巢横行入广高骈请分兵
  守郴循梧昭桂永数州之险自将由大庾度岭击
卷四十三 第 2b 页 WYG0868-0743b.png
  之此真识形势者也使从其言巢直罝中兔尔而
  当国曾莫之省巢果覆出为恶遂致滔天然则形
  势之所系岂小哉
  京城北九十里昌平州州东北九十里黄花镇自
  镇历白马陈家吊马等峪关口四十八而古北口
  又一十四关口至峨嵋寨中历黄松峪将军石凡
  五口而蓟州东岸峪自关以东历宽峪等关凡十
  口而遵化县之马兰峪乃历沙皮罗文松青龙井
卷四十三 第 3a 页 WYG0868-0743c.png
  儿潘家口团亭寨关口三十一而喜峰口又七十
  口而迁安县之青山口又十二口而冷口又三口
  而刘家口又四口而卢龙县之桃林口又四口而
  昌黎县之界岭箭杆等六口而抚宁县之义院口
  又石门等五口而董家口历大毛山小青山等十
  口而山海关
  明初于古会州之地设大宁都司为外藩篱又收
  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黄花镇潮河川一带为内
卷四十三 第 3b 页 WYG0868-0743d.png
  藩篱永乐中迁都北平掣回大宁以其地委诺延
  福馀泰宁三卫而以内藩篱为界
  大宁既弃则开平兴和不容于不失宣德中移守
  独石势然也
  兴和在万全都司野狐岭之外乃阴山之脊元之
  中都地宜耕牧居民亦盛宣德间弃守龙门西人
  踰野狐岭过宣府又开平去独石马营三四百里
  宣德间弃守独石遂失桓州兴州兴安宜兴肥要
卷四十三 第 4a 页 WYG0868-0744a.png
  边地开平四日程则有玻璃谷诸要地兴和四日
  程则有哈喇罕之险哈喇罕即五云关关内诸山
  乃阴山之脊涧壑天堑能守玻璃谷以卫开平戍
  五云关以固兴和大兴耕牧则万全势重京师益
  壮紫荆关易州西南保定界倒马关龙泉关并井
  陉故关皆真定界此通燕山前后东西路偏头宁
  武雁门三关乃通南北之路为大同太原所达
  废东胜则大同宁夏不为援废大宁则辽东宣府
卷四十三 第 4b 页 WYG0868-0744b.png
  不为援以榆林援大同宁夏则偏头关花马池等
  处所以孤弱以诺延三卫代大宁则喜峰古北口
  黄花镇等处所以单薄
  九边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复设宁夏甘肃蓟
  州皆文武大臣镇守提督又以山西镇巡控固原
  共为九镇弘治间设总制于固原嘉靖间设专督
  于三关权任差异而边防则九
  都金陵者守淮以防外庭守武昌九江以蔽上游
卷四十三 第 5a 页 WYG0868-0744c.png
  守淮之势东固淮安泗州自丹阳而扬州而淮安
  而泗州乃全淮之右臂也西固凤阳寿州自采石
  而和州而凤阳而寿州乃全淮之左臂也东无淮
  安虽得泗州而不为用西无凤阳虽得合肥而不
  为用上游之势沅湘诸水合洞庭之波而输之江
  则武昌为之都会固湖广省所以蔽九江江西诸
  水与鄱阳之浸汇于湓口则九江为之都会固九
  江所以接武昌而蔽金陵若用于天下则徐邳临
卷四十三 第 5b 页 WYG0868-0744d.png
  清淮安之应也洛阳钧郑凤阳之应也荆州武昌
  之应也而襄阳又荆州之应也固荆州可以开蜀
  道固襄阳可以控川陜固临清可以通燕冀固洛
  阳可以制潼关其西南守江西以运百粤其东南
  守浙江以治闽吴皆金陵之门庭帑藏尔
  欲联属南北以制天下于扬州临清徐州置重臣
  镇之其联属徐临而执其中则济宁为之要辖其
  联属徐扬而执其中则淮安为之要辖临为梁冀
卷四十三 第 6a 页 WYG0868-0745a.png
  青兖之会扬为江淮汴海之交徐为梁冀青兖江
  淮汴海之限
  金陵十卫陈列江北浦子口五卫和阳龙虎应天
  横海武德直当龙江下关处东西之中江淮卫设
  江浦县沈阳右卫设和州以防上游英武卫设红
  心驿飞雄卫设池河驿广武卫设朱龙桥凤阳滁
  州之中以防北冲仪真之东镇江之北有扬州重
  镇不为虑也甘州古张掖郡肃州古酒泉郡极西
卷四十三 第 6b 页 WYG0868-0745b.png
  北重镇北倚合黎山山丹界甘肃之中焉支山在
  山丹东南五十里祁连山在酒泉张掖南连亘一
  带古丐奴失此地尝曰亡我祁连使我六畜不蕃
  亡我焉支使我妇女无姿本朝设行都司于甘州
  以肃州为都司门庭肃州城西六十里为嘉峪关
  乃𦍑人要涂关外即沙州卫古三危山在焉有羁
  縻六镇古燉煌地土番所居西北有镇番所尤孤
  危其地虽险溥于盐利外所垂涎紫荆倒马大关
卷四十三 第 7a 页 WYG0868-0745c.png
  在北龙泉故关小在南龙泉把总成化二年设原
  系倒马提调故关参将嘉靖二十二年设则并制
  龙泉而龙泉不属倒马盖往年敌犯紫荆倒马故
  龙泉为急后每犯山西则故关为重故设故关参
  将住劄真定当二关之中若警在五台繁峙赴龙
  泉警在太原榆次赴故关又西可援广昌南可趋
  顺德诸路
  宁武处三关之中当内外之要冲为东西之援应
卷四十三 第 7b 页 WYG0868-0745d.png
  实阳方温岭神池义并之门户外接八角堡内维
  岢岚一守备一千户居之自偏头徂雁门似落寞
  套人渡河而东焦家坪娘娘滩羊圈子等处为冲
  其要在偏头关
  三受降城唐所筑禦敌于河外中城南直朔方西
  城南直灵武东城南直榆林三叠相距各四百馀
  里
  花马池极要地成化前外患在河西敌据套而河
卷四十三 第 8a 页 WYG0868-0746a.png
  东为敌冲花马池居其中都宪徐公廷璋杨公一
  清王公琼新旧城控禦得宜花马池西至兴武营
  一百二十里又西至横城堡一百四十里一漫沙
  漠寇路拆墙颇易入灵韦掠环庆犯平固则清水
  营铁柱泉小盐池一带为捷径又自大坝广武渡
  河而下至灵韦亦易
  兰州重地行都司八镇自此出宋张叔夜以天都
  山为守界我朝守在定火城今亦弃去止就河外
卷四十三 第 8b 页 WYG0868-0746b.png
  作金城关关外即倚山较前易守榆林地乏耕牧
  所藉河套自套失弘治正德间数千里膏腴尽为
  敌有榆林由是失所养榆林无险可据左右大同
  宁夏势非所及虽设迤左烽墩五十六迤右烽墩
  九十二而军食两艰诸边镇榆林最忠义每怀复
  套之愤究之志以时移渐委无事
  固原西北二百里海纳都城控鸣沙州路东北三
  百里葫芦峡城控灵韦州路
卷四十三 第 9a 页 WYG0868-0746c.png
  宋种世衡城清涧成化九年余子俊城榆林去清
  涧外二百馀里是为大镇东起黄甫川西至定边
  营长亘一千二百里横绝河套之口内复堑山湮
  谷以为夹道地利亦多
  大河三门之上有小河可通延绥应运粮草各贮
  水次溯流攒发为便且顺带解盐数十万充淮课
  国利亦赖之天顺间户书杨公鼎曾疏议不及行
  延绥边襾抵三山饶阳界与固原相接榆林镇成
卷四十三 第 9b 页 WYG0868-0746d.png
  而延绥警备缓
  议处宣府者补长峪城镇远城之募军益浮图峪
  插箭岭之防守留茂山卫京操以益紫荆筑李信
  屯界堡以固两镇
  大同地势平衍无据且增套警而腹里门道直冲
  京辅其镇西卫朔州诸路四冲保德岢岚河曲及
  太原平阳甚易议者欲于三岔路口八柳树堡严
  戍之若三关𦂳要己巳之变徵调七千馀又河南
卷四十三 第 10a 页 WYG0868-0747a.png
  山西岁运挂筹屯粮逋负给马疲毙昔许襄毅裁
  占役禁掊剋恤调遣有益边务
  甘肃镇自兰州起至嘉峪关几二千里一线绵延
  岁縻边费止欲绝隔羌及戎以息其争其谓断匈
  奴右臂非说之尽乃是宇宙一体之心而今无知
  之者
  四川天下绝险龙川松蕃镇其北播州诸夷列其
  南天全黎州当其西瞿塘守其东江山四塞关峡
卷四十三 第 10b 页 WYG0868-0747b.png
  孤开可守一当百吐蕃西控乌思藏等处风俗朴
  鲁慈教大行法令严饬行人所安非若倭寇乌合
  之众残侵无纪况以重险临之为力又易南邻芒
  部东川乌蒙乌撒诸蛮獠要皆腹里几上肉行都
  司六卫截制民夷可以安业而西之雅威茂灌南
  之崇庆泸嘉马叙北之叠溪绵汉彭石重重绕护
  深藏三窟所虑奸宄内作地饶贮实不能施速定
  之术国初从阶文阴平道入成都取明升盖以计
卷四十三 第 11a 页 WYG0868-0747c.png
  破之苟非瞿塘东守之坚事未易成也
  川之形势北有剑门不足恃而虑在松蕃松蕃以
  孤城介生蕃之域乃待食于龙川悬命千里之外
  设为𦍑戎所截则叠溪以南如建瓴而下直抵茂
  州西有黎州不足恃而虑在维州维州在保县外
  无百里乃为董卜韩胡所据是切近之灾且复有
  自灵关一道可抵雅州自草坡一道可抵汶川县
  自泄里坝一道可抵灌县自清溪口一道可抵崇
卷四十三 第 11b 页 WYG0868-0747d.png
  庆州
  云南领十四府八军民府州惟云南大理临安鹤
  庆楚雄嵌居中腹地颇饶沃馀俱瘠壤警区大抵
  一省夷居十之六七百蛮杂处土酋割据惟黔宁
  遗法沐氏世守较广西贵州省土官差有定志而
  西有澜沧卫联属永宁丽江以控吐蕃南有金齿
  腾冲以持诸甸东有元江临安以扼交趾北有曲
  靖以临乌蛮各先得其所处惟寻甸武定防戍稍
卷四十三 第 12a 页 WYG0868-0748a.png
  疏木邦孟密性习叵测元江景东土酋称桀老挝
  车里姻好安南阿迷罗台瘴疠微梗广南富州界
  临左江不可不加之意也
  云南自贵州乌撒卫入曲靖沾益州为通衢乌撒
  卫实居四川乌撒府之地又自贵州普安州入曲
  靖又有广南府一路出广西安隆上林泗城今英
  国禁不由又有武定一路从金沙江出四川建昌
  卫今亦莽塞
卷四十三 第 12b 页 WYG0868-0748b.png
  自涪陵由达州取西乡路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二
  日杨贵妃生荔枝驰道也
  襄东夔北入汉始略为金州险阻平旷之交也西
  安商州与襄阳上津县止隔金州鹘岭
  地网在秦州吴璘制以拒金因平为险
  北边自燉煌起至辽东一万一千五百馀里地势
  平易又界以山便于水泉便于望瞭部曲相保可
  为屯田
卷四十三 第 13a 页 WYG0868-0748c.png
  甘州可屯次凉州其庄浪西宁俱可屯
  陕西巩昌入阶州文县进青川所江油县至彰明
  县绵州达成都
  六诏乃西南夷云南全省之地夷语谓王为诏其
  都在大理丽江蒙化及四川行都司建昌之地六
  诏俱姓蒙氏凡名嗣代各顶父名下一字蒙舍诏
  在蒙化府浪穹诏在大理浪穹县邓赕诏在大理
  邓川州施浪诏在浪穹县么些诏在丽江府蒙巂
卷四十三 第 13b 页 WYG0868-0748d.png
  诏在建昌卫六诏惟蒙舍居南蒙舍至皮罗阁始
  彊盛灭五诏而王总名南诏迁大理名大和城子
  阁罗凤用段俭魏为相获唐西泸令郑回而尊之
  至其孙异牟寻创立法度修议礼乐设三公九爽
  三托诸府之官以分其任回劝寻归唐蒙氏历年
  二百五十而郑氏赵氏杨氏迭兴皆不久至石晋
  天福间段氏始立元世祖得南诏降段为总𬋩迄
  明朝尚为镇抚不绝
卷四十三 第 14a 页 WYG0868-0749a.png
  黎州安抚司为巴蜀西门外有邛崃飞越青溪之
  险以临吐蕃内复藏雅州之雕门始阳灵关以蔽
  腹里重重要隘出险据险唐韦皋城此成征西之
  功
  贵州省古夷地明初分𨽻湖广广西云南永乐中
  设流以控制土官乃川楚滇桂之衢大路三自镇
  远偏桥兴隆清平平越新添龙里至省而威清平
  坝普定安庄安南为中路自省而威清平坝安顺
卷四十三 第 14b 页 WYG0868-0749b.png
  镇宁永宁州普安为西路自省而劄佐龙场谷里
  水西奢香金鸡阁鸦归化毕节周泥黑章瓦甸乌
  撒为北路小分路自省南五十里为程番自平越
  而南六十里为都匀自镇远而东北为思州为铜
  仁自镇远而北为石阡为思南自镇远而西北为
  黄平自毕节而赤水普市为永宁卫由普安西亦
  资孔驿达云南曲靖平夷卫由乌撒西倘塘驿达
  云南曲靖沾益州由程番南达广西泗城州由都
卷四十三 第 15a 页 WYG0868-0749c.png
  匀南独山丰宁达广西丹州由思州东达湖广沅
  州由思南东达四川酉阳西达四川播州北达四
  川涪州由黄平达四川草塘白泥容山由永宁卫
  北达四川泸州由永宁州南达广西泗城州由省
  北抵寨养龙达四川播州其各小路不能悉载
  黎平门户全贵镇远都会水陆贵州省城统括诸
  衢广西五屯所居荔浦断藤府江藤县之中当断
  藤峡右臂及白石寨十二矶濛江口之冲为诸猺
卷四十三 第 15b 页 WYG0868-0749d.png
  要道其间山泉佳秀兽木丰丽田沙衍沃足以裕
  其居而遏其患洪武间立所近增置城堡集獞兵
  而守之借其力以为用亦一隅雄镇
  广西猺獞獠蛮杂生蕃类然微各有别猺多性槃
  氏初靖江之兴安义宁古田融州之融水怀远有
  之猜忌䡖生烙蹠善奔能忍饥獞初居庆远南丹
  之地人呼为獞今桂之荔浦修仁永福且多而忻
  城荔波天河永顺永定尤厉其庆远思恩分生熟
卷四十三 第 16a 页 WYG0868-0750a.png
  二种以入编籍为熟獠无酋长版籍惟推勇者为
  郎火馀自称火蛮有抚水蛮出庆远酋多蒙姓有
  西原蛮出广容之南邕桂之西酋多宁姓有广原
  蛮出邕州西南今羁縻州峒多古蛮地
  南安在西赣州在东赣州东南为汀州汀州东南
  为漳州赣州南为惠州界龙南县山峒接惠州三
  浰寨安远县东过登头岭即汀州府武平县安远
  县南过打鼓岭皆惠州由峒南安县南二十五里
卷四十三 第 16b 页 WYG0868-0750b.png
  过梅岭为南雄南安西过横水桶冈聂都山为桂
  阳州軬人溪峒连接彬州桂杨州都台总辖
  琼州居浮海中周二千馀里中有黎母山绝峻五
  峰诸蛮盘据号黎人最中者为生黎不与州人交
  其外为熟黎杂耕州地原姓黎后多姓王及符熟
  黎之产今半为湖广福建奸民亡命又南恩藤梧
  高化征夫利其土占居之各称峒酋成化来副使
  徐棐有犁庭之计渐就编差弘治末符南蛇之乱
卷四十三 第 17a 页 WYG0868-0750c.png
  连都震警其小丑漫突无时而息故欲拔其根株
  可编甲食土或迁置高雷湖广奠籍之亦可
  天全六番无险而险在雅州故禁门紫石二关以
  雅州所戍之
  巴蜀地居极高而乌蒙特甚乌蒙南临六诏东控
  诸蛮故毕备诸种罗罗土獠蛮夷人悉聚
  青州城中实外陷惟女墙出土而城埒平地盖因
  地势之旧也不患于攻绍兴城勾践所筑坚致不
卷四十三 第 17b 页 WYG0868-0750d.png
  易攻蔚州城如盂形不能攻
  仪真旧设临江诸闸复新设拦江闸于江口引湖
  水以济诸闸且便停舶瓜洲近设瓜口闸于西江
  觜诸坝之利也亦拦江遗意瓜洲旧有通江闸后
  寻废瓜州既设似与仪真不异辟通江与十坝并
  发不亦可乎里河运船十年一造江南船五年一
  造以往回越坝耳
  贵州偏桥清浪铜鼓五开四卫及黎平中潮龙里
卷四十三 第 18a 页 WYG0868-0751a.png
  新化亮寨新化屯五所俱𨽻湖广据上游也云南
  沾益所𨽻贵州开行道也四川黄平所𨽻贵州厚
  夷防也河南汝宁所𨽻凤阳守中都也河南磁州
  所𨽻山西扼壶关也山西广昌所𨽻万全严紫荆
  也山西平定所𨽻后军谨外应也浙江嘉兴所𨽻
  苏州运海防也潼关卫𨽻中军系亲戌也山西蒲
  州所𨽻潼关卫援关戍也
  嘉靖十五年以四川川南道地旷分眉邛雅三州
卷四十三 第 18b 页 WYG0868-0751b.png
  八县建昌行都司六卫天全招讨黎州安抚二司
  为上川南道兵备驻邛州州近省黎州至省八百
  馀里建昌至省一千五百馀里似远而疏控制
  舟山七十四㠗山绕围不能进芦花㠗在口傍故
  被盗
  府江八百里自梧达桂中度滩泷三百六十至平
  乐稍平以藩省节镇夹于梧桂两端而兵宪署嵌
  平乐两岸猺獞啸集去城不数里辄禦人而鱼肉
卷四十三 第 19a 页 WYG0868-0751c.png
  之堡寨沿江为毒不息三府而北惟全州为乐土
  四川马湖叙州二府逼临蛮獠华与夷杂泸州不
  杂夷实殷夷警成都以省藩重镇控制西番而崇
  庆雅州亦难安堵重庆南接夜郎西通牂牁俗有
  夏邑蛮夷杂处夏为中夏人邑为廪君后蛮为盘
  瓠后夷为白虎种顺庆阒无外防保宁夔州险据
  在我其地沃民殷诸府皆然当是海内乐土马湖
  叙州略次之
卷四十三 第 19b 页 WYG0868-0751d.png
  湖广省南汇交广滇贵诸水于洞庭而受之于前
  北引汉沔诸水而固之于后西承川蜀诸水而折
  而过焉东有武昌县樊山承之而为大回钓台横
  之而为小回水法萦汹而山奔不歇故有不可居
  终之说大率楚广俗悍而易动杂夷种蔓而寡束
  杂之以四方来者东南人以觅利至西北人以避
  地至实能容之其地气固然也
  蕲黄北倚五关前凭大江占淮壖之上腴连云梦
卷四十三 第 20a 页 WYG0868-0752a.png
  之巨薮古豪杰有取焉然非宅中图外之地其水
  要不如武昌其险要不如襄阳其路要不如荆州
  东漫庐安则退无归束中阻江湖则江西不为用
  肘腋之胜殊非所以成大此陈友谅所以得算之
  少也
  永州宝庆正据五岭之背岭南群山四固故瘴为
  独盛两府岭拥如案后旷诸湖故无瘴永州之背
  衡岳为扆故炎气较盛若郴州洼在一隅负之以
卷四十三 第 20b 页 WYG0868-0752b.png
  衡水障之以九疑夹之以袁吉欲其不为瘴不可
  得矣
  诸省惟云南诸夷杂聚之地其为中华人惟各卫
  所戍夫耳百夷种曰𤏡人㸑人各有二种即黑罗
  罗白罗罗么些秃老些门蒲人和泥蛮土獠罗舞
  罗落撒摩都摩察侬人沙人山后人哀牢人哦昌
  蛮懈蛮魁罗蛮博寻蛮色目沵河寻丁蛮栗梦些
  广西及高廉等府山岚蔚荟蒸气成瘴如坐甑中
卷四十三 第 21a 页 WYG0868-0752c.png
  顷间裘扇两用晴雨叠更春为青草瘴夏为黄梅
  瘴夏秋之间为新水瘴中秋为黄茅瘴霜降后始
  无恙炎方阴闭阳泄故治者不宜发表麻黄金沸
  散青龙白虎汤不可用只宜温中正气亦或投以
  姜附沈存中七枣汤用乌头七移七泡亦此意平
  时调摄平胃散正气散节食寡欲戒多七情
  南方蛊毒有数种蛇毒蜥蜴毒蜣螂毒草毒食之
  变乱元气心肠绞痛或吐逆不定面目青黄十指
卷四十三 第 21b 页 WYG0868-0752d.png
  俱黑验蛊法吐于水沉而不浮含黑豆豆胀烂脱
  皮嚼之不腥嚼白矾味甘皆是治蛊法饮白水牛
  血为效王氏博济方归魂散必用方雄朱丸皆可
  断藤峡即大藤峡韩都宪雍平贼改今名甲藤绝
  流蔓生韩断之周六百馀里下口浔州府西北境
  上口接柳州府勒马峡两崖壁立丛樾蔽天中流
  奔汇猺獞哨聚行者患之近设有上隆州以控上
  口五屯所以控下口风气天成举动犹昨陈都宪
卷四十三 第 22a 页 WYG0868-0753a.png
  金处行旅鱼盐瓦器以给之数年盗息复改永通
  峡然恐非事体今复不能守于其终议者谓摘其
  酋而授之职以居之税啇以充厩廪或为可久处
  兴安六峒宾州八寨亦须此意
  廉州人作闽语福宁人作四明语海上相距不远
  风气相关
  杭之西湖高据上流陈同甫骇为可灌上书宋孝
  宗
卷四十三 第 22b 页 WYG0868-0753b.png
  福州城外海洲名河口居十九姓交往琉球全谙
  其国姓
  赣州龙南界惠州兴宁微瘴微癞惠之长乐龙川
  兴宁界赣林深山㠗寒少暑多其俗巾缟纯素为
  群岂有所为以镇之程番俗亦然
  闽中有流民佘种潘蓝吕三姓旧为一祖所分不
  入编户凡荒崖弃地居之耕猎以自食不供赋役
  椎髻跣足各统于酋长酋长名老人具网巾长服
卷四十三 第 23a 页 WYG0868-0753c.png
  诸府游处不常
  松蕃地极寒不产五榖惟青稞一种如麦粒炒而
  磨酥和以食或以熬茶又有芫根白茎青叶煮为
  菜
  庄浪土官鲁经忠勇驭下严静部曲以万计其下
  甚感而服其子孙虽幼有调即用命本朝混一河
  陇胜国遗姓鲁赵汪三氏赵汪今微惟鲁贤盛至
  此
卷四十三 第 23b 页 WYG0868-0753d.png
  无襄阳则荆州不足以用武无汉中则巴蜀不能
  以存险无关中则河南不能以豫居无巴蜀则吴
  楚不得以奠枕
  广西府江即漓江发源兴平县海阳山经桂林平
  乐至梧州左江源广源州右江源峨利州经太平
  南宁之合江镇二江合是为郁江又黔江源牂牁
  界经柳州象州至浔州与郁江合是为浔江至梧
  州与府江合东注封川县德庆州肇庆府至番禺
卷四十三 第 24a 页 WYG0868-0754a.png
  县入海三江为经其馀诸水各附焉是梧州乃两
  广轮辐八桂门户水陆要冲民夷总节开设三堂
  自成化元年始其设镇守总兵永乐间始总制都
  御史景泰三年始
  沔湖广八百六十里袤五百四十里为江汉诸水
  所汇潴于太白湖泄于沌口设河泊所三十六以
  课鱼成化弘治以来汉淤江溢湖水渟注积滓所
  澄洲沙渐起佃民估客日集因攘为业由是湖平
卷四十三 第 24b 页 WYG0868-0754b.png
  强半今省所为二十一水患日甚夏秋之交沱潜
  溢道车木堤排沙头班家湾等处利害切要且缮
  功未至百年后将莫知谁何
  云南二大水俱源吐蕃一金沙江自西北来经丽
  江鹤庆武定东北出四川马湖一澜沧江自西北
  来经丽江大理蒙化临安车里东南入海地势中
  邛然也其滇池西洱海抚迁湖泸沽河石地河鲁
  窟海子俱周广三五百里山脉局厄然也
卷四十三 第 25a 页 WYG0868-0754c.png
  梧州开总宪府初意重广西其广东山海警事渐
  生则两广之备不得兼而遥制又雇募打手自梧
  州始其初行颇可应用后渐流玩局成虚器矣
  赣榆外有神山海州外青峰山有一所十八村登
  莱外浮岛其比如栉沙门岛渡辽者必泊舟长山
  岛四十馀里多产鹿田横岛可居千馀人唐岛唐
  太宗征辽驻跸石臼岛金主宋高营寨古镇岛有
  巡司薛岛武阳侯故居不能悉纪故自淮海渡山
卷四十三 第 25b 页 WYG0868-0754d.png
  东者只岛内行不放大洋
  山东泉独多为其地高拥下流而河南土疏水势
  所控遂成伏流至山东乃出
  山东平度州东南境有南北新河元时所开以避
  海运放洋之险其水源发高密至胶州分流为南
  北新河自胶州入新河二百四十里至莱州之海
  仓口入海自迤北新河店置闸以达安东止八十
  里河通海岁久尽塞近王副使献方御史远宜力
卷四十三 第 26a 页 WYG0868-0755a.png
  主开复并于马家濠凿山麓通海人溺便安不遂
  此议不可终已也
  海运惮文登南之成山登州北之沙门此两险多
  碛又成山突出当东阳之冲沙门旋扼处北洋之
  腹宜无靖势新河一开可避两险不尔则古潍水
  及沽尤河稍致力皆可免于两险
  辰州当夷蛮咽喉西际施州南际靖州东际永顺
  保靖乃五溪所出能溪明溪西溪武溪辰溪惟东
卷四十三 第 26b 页 WYG0868-0755b.png
  为常德古武陵桃源之境由是而五溪注之洞庭
  故洞庭诸溪洞之庭除也
  海匮乃荆州北险筑横堤引水作三海绵亘数百
  里又为八匮蓄泄水势今尽占为民田非惟失荆
  州之险其地十年六七涝苦于无所泻潴
  金衢徽诸水入江至严州一峡口诸山水若齐发
  严州辄罹水患至盈五丈馀
  太湖介苏常湖三府之中北纳荆溪百渎南纳霅
卷四十三 第 27a 页 WYG0868-0755c.png
  溪七十二溇荆溪百渎上受金溧常广诸水东坝
  既立宣徽应天之水皆出大江霅溪七十二溇港
  口日淤苕川势渀嘉兴分以东泄湖之所潴自吴
  江长桥出合庞山湖以南入海为松江自大姚分
  支过淀山湖以东入海为东江自鲇鱼口北经苏
  郡之娄门东北入海为娄江又有胥口白洋湾鲇
  鱼口三支流惟吴江长桥筑而茭生沙壅松江之
  势缓惟大石赵屯等浦淤而淀山水阻东江之势
卷四十三 第 27b 页 WYG0868-0755d.png
  缓惟七浦盐铁等塘滞而阳城水阻娄江之势缓
  近来三支流盛泻白茅港北入于大江以达海而
  白茅港遂致淤浅
  震泽注海三江淞江一流已久为淤上海之南跄
  浦口即吴淞江嘉定之刘家港即娄江常熟之白
  茅港乃震泽馀流向北注之扬子江者水势东南
  为顺今盛流白茅港渐渀于北则长桥所为害其
  明验也故阳城昆承流壅复浚吴淞江南北两岸
卷四十三 第 28a 页 WYG0868-0756a.png
  定安诸浦閒道北注刘家白茅二港又大黄浦流
  壅傍浚范家浜间道注跄口皆引水北流以顺其
  势而三吴势占水利日盛莫知于何底止也
  保宁汉江客舟可直溯汉中再上徽州徽州以上
  止通浮筏保宁又一水自西北来至巴州可通舟
  下渠县历入大江
  夔江平近重庆有险上叙江又平近马湖又有险
  江势至京口颇下丹阳一带运河每患浅练湖高
卷四十三 第 28b 页 WYG0868-0756b.png
  据欲厚所潴而时泄之可济缓急
  琼州东畔水道文昌之铺前清澜会同之调懒乐
  会之传敖万州之运塘南山之李村崖州之临川
  诸港不可泊舟其西畔水道澄迈之东水临高之
  博浦儋之洋浦昌化之乌泥感恩之抱罗崖州之
  保平诸港有湾汊俱可泊舟
  黄河自兰州入中国五千馀里至开封界不为患
  决溢惟开封大名居多二府地夷斥孟津而下无
卷四十三 第 29a 页 WYG0868-0756c.png
  山冈束隘且土疏善崩又下流所受已多旁无渟
  潴而河身易淤冬春止丈许其湍驶不能遏固势
  也古黄河周定王五年徙砱砾始失故道汉而下
  徙决无常汉武帝时已通淮泗宋太宗时始入淮
  自是南北交注今河水全达淮入海一道自开封
  兰阳县赵皮寨口东南流由杞县睢州宁陵归德
  夏邑宿州下符离桥出宿迁县小河口至清河县
  入淮乃嘉靖七年新开赵皮寨口今盛流一道自
卷四十三 第 29b 页 WYG0868-0756d.png
  赵皮寨口至宁陵县南入涡河经亳州蒙城怀远
  县出荆山口之西开赵皮寨口今由焉一道自仪
  封县北折经黄陵冈蔡家口缕水堤入梁靖口出
  徐州小浮桥下清河县入淮其梁靖之行自宋初
  今流渐微梁靖以上至仪封北乃黄河东行旧道
  此三流之南又正统十三年徙开封西北荥泽县
  孙家渡口入汴河至寿州入淮弘治二年塞三流
  之北又新开榆林集口经虞城县砀山县四口冲
卷四十三 第 30a 页 WYG0868-0757a.png
  出萧县出小浮桥今塞又正统四年决曹县单县
  直冲沛县出飞云桥今塞又嘉靖九年决单县东
  北流冲出谷亭运河今塞又弘治二年决荆隆黄
  陵冈口经曹州濮州出张秋运河今塞
  自祁连合黎北张掖河诸水俱北注亦集乃河而
  西总入硖口穿沙碛绕出为黑水放于南海禹导
  弱水不言其所极有黑水为续耳
  居延海青海乌海皆在碛石西倾岷山冈脊之西
卷四十三 第 30b 页 WYG0868-0757b.png
  之北大势既不能东复为山阜所扼不得直趋以
  南遂成大潴
  海潮应月浙广福等处潮俱有信琼州潮半月东
  流半月西流其大小应长短星不随月
  岳州西境慈利县诸蛮门户今立九豁等二卫四
  所及桑植安抚领美坪等十八峒
  过江运道之径自常州西得胜新河或孟渎出江
  入泰兴白塔河出扬州湾头镇省瓜洲搬坝之费
卷四十三 第 31a 页 WYG0868-0757c.png
  若江洋畏警暂分掣镇江仪真通州军截守漕艎
  无虑也海运三道初元巴延建议自上海刘家港
  入海经扬州海门黄连沙头万里长滩开洋沿山
  㠗而行抵盐城县历西海州东海县密州胶州放
  灵山洋投东北路多浅沙行月馀抵成山计水程
  至杨村马头一万三千三百五十里至元二十九
  年朱清等陈便道自刘家港开洋至撑脚沙转沙
  觜至三沙洋子江过匾担沙大洪又过万里长滩
卷四十三 第 31b 页 WYG0868-0757d.png
  血沙放大洋清水洋黑水洋至成山过刘岛至芝
  罘沙门二岛放莱州大洋抵界河口其道差径至
  正十三年千户殷明略又开新道刘家港入海至
  崇明州三沙放洋向东行入黑水大洋取成山转
  西至刘家岛登州沙岛门于莱州大洋入界河口
  舟行风信有时自浙西至京师不旬日比二道尤
  便
  通惠河元郭守敬议开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过
卷四十三 第 32a 页 WYG0868-0758a.png
  双塔榆河引一亩玉泉诸水进都城绕至通州置
  闸以宣节之后渐淤废嘉靖间御史吴仲议修筑
  立五闸闸置剥船六十每米一担减陆挽费银四
  分五釐岁省漕价十万馀两
  明初安插降人于云南广福等处有事则调用
  江南东海之防守在崇明吴松江口而要在苏州
  故崇明吴松江设所而苏州重镇设三卫江北淮
  南海防守在泰州通州兴化盐城而要在扬州高
卷四十三 第 32b 页 WYG0868-0758b.png
  邮淮安故泰州通州兴化盐城各设所而惟扬州
  高邮淮安设卫淮安当大渎通海为重镇设三卫
  淮北海防患在东海守在海州而要在邳州故东
  海海州设所而邳州设卫
  左右二江之中设奉议驯象南丹三卫以断其运
  奉议居贵县为浔州西徼驯象居横州为南宁东
  徼南丹居宾州为柳州南徼
  松蕃游击一员领松蕃游兵一千住劄龙州上下
卷四十三 第 33a 页 WYG0868-0758c.png
  江油县汉关墩往来又游击一员领叠茂游兵一
  千驻劄叠溪往来镇平归化等堡及扺茂州疏通
  道路松蕃威茂各专设兵备安绵兵备辖安县绵
  州石泉江油县龙州一带总兵官守松蕃控制诸
  路左参将恊守松蕃东路自小河以下直抵南路
  茂州土地岭地方右参将恊守松蕃南路分管威
  茂叠北至永镇南至保县堡并茅迭六关驻劄茂
  州
卷四十三 第 33b 页 WYG0868-0758d.png
  太原周七百馀里无山太原北至代州三百里代
  州又北三十里始入山过雁门雁门山厚四十五
  里偏头雁门宁武三关乃通此山之隔也偏头至
  雁门三百五十里至宁武一百四十里雁门宁武
  一山两口雁门山中三关十八隘口代州过山至
  大同三百六十里大同东南为蔚州东为浑源州
  正南为应州西南为朔州朔州西南一百四十里
  为偏头关大同以西偏头关以北皆卤地总督雁
卷四十三 第 34a 页 WYG0868-0759a.png
  门驻劄代州所以防其入总制宣大驻劄朔州所
  以便其运
  庐州舒城北峡关八蕲黄巢县东关西关为江淮
  要路山由岷蜀来至此始断开一峡口舒城又有
  龙卧石索二山寨险要
  滁州西通庐凤有二关一清流大关要路又北小
  马鞍关
  弘治间巡抚童轩疏议捐弃叠溪自松蕃高屯堡
卷四十三 第 34b 页 WYG0868-0759b.png
  迤南茂州镇西镇迤北移叠溪千户所于高屯茂
  州卫守戍宿于镇西桥馀所轮戍放回岁省兵粮
  七万馀广州府清远设兵备遏襾北山寇东莞设
  兵备当东南海警清远之北为英德其西为连州
  连州北与西逼迩临武江华及怀集贺县深山桀
  徒所集故连州设守备都指挥又布列巡司东莞
  当虎头门之正冲东连惠州山海而大鹏鹿步切
  邻警地故大鹏有所又白坟南冈营有守备指挥
卷四十三 第 35a 页 WYG0868-0759c.png
  韶州北境乐昌仁化北界桂杨郴州林深俗梗故
  湖广设兵备于郴杨广东设兵备于清远夹立两
  镇东南翁源界惠州事颇缓列黄冈桂山丫二巡
  司及六关隘
  潮州府饶平之柘林澳惠来之梅林海寇巢穴程
  乡员子岭通江福大埔诸隘通上杭永定饶平黄
  冈通诏安政和峒谷险邃且猺獞满前编户殊少
  海上五㠗诸番过东之窟
卷四十三 第 35b 页 WYG0868-0759d.png
  肇庆西恩平阳江会处鹿围黄竹桥乃高廉雷琼
  要冲
  封川之罗傍营襾三十里峒民下城地衍田腴天
  险四设议者谓宜移兵署巡司控之
  高廉处置营屯甚密然猺峒骄肆要是孽子孤臣
  法玩情疏耳廉虽以生珠之地气钟于物且南海
  北梧西交东高又四民为俗系全广轻重以兵宪
  镇灵山必有可运制之者
卷四十三 第 36a 页 WYG0868-0760a.png
  雷州直出海中有围洲周广七十馀里内有八村
  专业采珠
  下海大船倭国禁严不敢造皆仰给中国地方造
  者饶安之梅林漳州之海阳
  榆林饷道出鱼河堡榆林命脉一鱼河持之
  吐鲁番自肃州外西宁而南至云南西北之境皆
  其地洪武初立为乌斯藏都司卫所宣慰宣抚司
  凡三十三以羁縻之岁通朝贡有警遣西僧谕之
卷四十三 第 36b 页 WYG0868-0760b.png
  即已其岷州洮州河州在陕襾境者旧亦吐蕃地
  今久内属惟差南近四川松蕃地险而易生梗
  甘肃以西番夷相界北额伯尔阿尔图窜居西海
  乃西宁西境西宁卫地方番帐凡千馀一十三大
  族番人渐以南徙中国茶马之利大为减失
  叠州生吐蕃界四川松蕃陕西洮州之中且东接
  陕西岷州其地山多层叠番夷出没为患不细洪
  武十五年指挥马晔以三万卒擒获其酋锡哷格
卷四十三 第 37a 页 WYG0868-0760c.png
  五千馀众全师以归要渠三面受敌势不能应故
  取之甚易今复为番族有其地自后周置州历隋
  唐宋元皆为中国郡县宜不可终弃但今林密道
  塞内犯少息可姑置之
  云南所辖夷民率𤏡罗二种𤏡人与汉人杂居充
  役公府罗罗性多疑深居山寨人得绐害之
  云南通贵州商道东路白水平夷亦资孔一带如
  分水岭炒铁沟龙井铺小哨儿等处西路南宁松
卷四十三 第 37b 页 WYG0868-0760d.png
  林炎方沾益州一带如老雅林桐居埧石灰窑梭
  罗湾等处夷罗不时出没抢掠商货又贵州倚兰
  寨等处贼徒互相勾引官兵势难禁捕各驱本地
  夷守护称其既廪费出于商而官为取发两全之
  道也旧曾有议兴辍不时并官费口粮及令夷自
  索商保路钱皆非善计
  江淮之形合则表里之势成寿春合肥之守坚则
  南北限而江淮互为蔽故魏得寿春合肥而吴不
卷四十三 第 38a 页 WYG0868-0761a.png
  敢窥后出广陵吴乃可以为擒东晋至陈彭城盱
  眙江东庐寿皆入南境及陈宣帝尽以归周而陈
  亡
  贵州宣慰家水西所辖长官司四十八每司锐卒
  数千
  云南惟丽江富饶
  温州东南福宁南南纪㠗海盗巢穴至冬俱归泊
  又宫前㠗上马溪曲溪口俱漳州对出双屿港在
卷四十三 第 38b 页 WYG0868-0761b.png
  定海外一潮可到
  定海一潮下舟山起陆八十里至沈家口出港十
  里许至乌家口出莲花洋半潮至普陀
  自安吉独松关陆路至杭城元大军取宋路
  自杭由长兴之金竺关入南都为捷径
  终南山产山花火头根仙人掌黄精百合山柰山
  药芋头可食竹山房县一带出蜂蜜花椒木耳又
  金州以南生红花皆自然之利可随取
卷四十三 第 39a 页 WYG0868-0761c.png
  川路坝底堡左邻白草龙藏独坪三溪青冈坡甘
  松第坡野猪坪等寨右邻青片板舍白若罗打鼓
  巴地赤土神村永楉曹磨蒿坪等寨近何总兵所
  开
  滇池出郡甸至松花坝下盘龙江今坝筑挽其水
  沿山散流七十馀里能灌田数万亩其馀流绕碧
  鸡山西南而出
  碉桥在碉门外以铁索为桥
卷四十三 第 39b 页 WYG0868-0761d.png
  黄河济具名横脱乃羊皮也系于两腋之间以手
  划渡大江济具名浮环如带匣斜负肩侧可游
  褒城县北即连云栈栈南口为褒谷北口为斜谷
  谷中水名黑龙江县北八里过鸡头关十三里陟
  七盘岭入栈谷北口为宝鸡县中历凤县褒城县
  南一百二十里过松梁关二百七十里过米仓关
  俱巴县界饶风关在襾乡石泉之间大散关武休
  关陈仓和尚原俱在凤县宋绍兴中金破凤县和
卷四十三 第 40a 页 WYG0868-0762a.png
  尚原进攻略阳仙人关
  沔县东北通秦岭西南控川蜀金牛峡县西一百
  七十里陈仓古道县西二十五里汉中前控六路
  之师后据两蜀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
  马
  城固县南木曹关可通西乡及通江萧何守汉中
  修城固北通关山道由盩厔鄠县入关中盩厔小
  道老子青牛所过令尹喜授经之地
卷四十三 第 40b 页 WYG0868-0762b.png
  自商州商南蓝田咸宁武功长安鄠县扶风岐山
  一带山俱谓之终南
  骆谷自盩厔东南三十里有道入洋县北三十里
  为灙谷南口曰灙北口曰骆实一谷也中距八十
  四盘唐德僖幸兴元由此
  金州为秦头楚尾
  征蛮法全剿不如歼魁明捕不如暗执征戎法避
  锐不避归杀众不杀降
卷四十三 第 41a 页 WYG0868-0762c.png
  峨眉抵镇西新开路自峨嵋县至箭坪公馆金口
  堡猡𤞑公馆入水路至嘉定自嘉定至板房堡一
  碗水堡龙溪沟堡木坪公馆麻沟堡舒快公馆小
  菩萨堡不一百五六十里至镇西
  大相公岭邛郲山俱在荣经县为黎雅之隔山高
  甚又险隘相公岭山接瓦屋相公岭县西百里瓦
  屋山县南百二十里邛郲山县东四十里
  由相公岭渡河入建昌瘴毒且盛猓铁口生番
卷四十三 第 41b 页 WYG0868-0762d.png
  时发自来有峨眉抵镇西别由之路洪武初景川
  侯议复寻废嘉靖间各兵备议复亦寻废
  鄱湖口殊旷赣瑞闽广之盗所出没如登陆则池
  之建德徽之祁门可以四达两邑宜于设戌今沿
  湖建巡司十有四虽足讥捕而寇盗每时发
  营阵
  史记于韩信世家中其平生阵法如囊沙背水木
  罂渡军拔赵帜立汉赤帜诸事一一详载无有遗
卷四十三 第 42a 页 WYG0868-0763a.png
  者盖古来用兵未有如信之神异莫测者太史公
  委曲如此盖重之也战国时惟孙膑斩庞涓一事
  差可与信比肩馀皆不逮也
  兵家时日之法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
  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干干支所以配时
  日而用之也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也金旺在巳午
  未申酉木旺在亥子丑寅卯水旺在申酉戌亥子
  火旺在寅卯辰巳午土旺在申酉戌亥孤虚之法
卷四十三 第 42b 页 WYG0868-0763b.png
  以一画为孤无画为虚二画为实以六十甲子日
  定东南西北四方然后占其孤虚实而向背之即
  知吉凶矣又如周武王犯岁以伐商魏太祖以甲
  子日破慕容用师之道有太史以占天时太史之
  执同律之类是也
  史记注六甲孤虚法甲子旬戌亥为孤辰巳为虚
  后五甲仿此如今人以甲子旬无戌亥为空亡是
  以空亡为孤也辰巳与戌亥对辰巳为孤虚
卷四十三 第 43a 页 WYG0868-0763c.png
  金仁山曰兵家用日时方位法支即十二枝干即
  十干十甲如木之有干十二时如木之有枝唐李
  靖用兵精风角孤虚空亡也虚空亡对宫岁孤虚
  太岁后二辰为孤前四辰为虚日孤虚正月以子
  丑为孤午未为虚旬孤虚如甲子旬则戌亥为孤
  午未为虚馀仿此王相占算家所谓吉凶臧否平
  王相休囚死又五行十二宫生旺八卦冬至坎王
  震相立春震王巽相之类皆是总言以之属二字
卷四十三 第 43b 页 WYG0868-0763d.png
  其用非一兵家八门遁甲逐时分开休生伤闭景
  死惊方立太乙局逐日分主客胜负又出城布阵
  逐时占斗柄天角所指之方又如六壬遁甲以支
  加支范蠡以占岁占兵此皆其属也
  赵德曰战阵之法背孤击虚则吉史记律书以十
  干十二支配五音十二律而序云六律为万事根
  本其于兵机尤所重故云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
  负此虽以律言而不外乎十干十二支是皆兵书
卷四十三 第 44a 页 WYG0868-0764a.png
  所尚也
  兵之制始于轩辕其道贵一曰一者阶于道几于
  神故谓握奇盖言一也以天地风云为四正龙虎
  鸟蛇为四奇正以出兵立老营以为家奇以禦敌
  设阵势以为战风后轩辕之臣乃司兵故谓风后
  握奇经正者所常居握而运之其惟所馀之奇奇
  随时应用零出而不二故谓馀音
  阵之为八谓因井田以制非也握奇之握谓九开
卷四十三 第 44b 页 WYG0868-0764b.png
  方而将居中增一阵非也八八成行则阵六十四
  何得言八奇无不握流行于六十四阵中不以九
  握其八也故四为正四为奇以是而为八盖并言
  其用正以言体用即遇敌以出战天有冲本圆而
  立为方地有轴本方而运为圆天地各前后冲所
  以驻之为出队之具风云附于天地所以挟而助
  天地之为变衡重列各四前后之冲各四风接居
  四维圆之所为圆也轴单列各三前后之冲各三
卷四十三 第 45a 页 WYG0868-0764c.png
  云接居四角方之所为方也圆之所设以禦方方
  之所设以禦圆此皆言其体于是遇敌设战用无
  定形而龙而虎而鸟而蛇各以时出虚实以为二
  垒动静以为措宜化裁以为战胜
  阵势虽八不得分而视之天惟主冲而无阴不能
  行地自成轴而无阳不能配风云之附藉于天于
  地言有所起也而天与地无其附则未足以成全
  用于是而四奇所由生皆四正之宗嫡千变万化
卷四十三 第 45b 页 WYG0868-0764d.png
  不脱本母故古之奇兵兵在阵内求奇兵于阵外
  则形露必溃大将明赏罚为首事欲明赏罚必由
  好恶之公学问最难处是公好恶此处未消磨不
  可以言大将
  游军选锐先出游军定两端先锋策先锋所以为
  阵始阵讫游军从后蹑敌殿后策殿后所以当敌
  遇或惊其左或惊其右所以助跳荡听音望麾独
  往独来力不可轻故当正阵三分之一
卷四十三 第 46a 页 WYG0868-0765a.png
  正奇一物营阵一事营为居生阵为战作居而为
  正战而为奇正以守其常奇以应其变神而明之
  化而裁之不以动静有无有所息战无正形形随
  时而立然而未尝无一定之体居无奇设设无时
  可袭然而未尝无必守之法故神明而化裁流行
  于动静有无之间以正合以奇胜两相为用故为
  一物以必然者视正任意者名奇又非正奇之实
  世复冇以游军作奇则远之甚矣
卷四十三 第 46b 页 WYG0868-0765b.png
  止则为营出则为阵皆以言其体所谓正也因其
  所遇以为出则随人随地随敌随时变化无常是
  谓奇八阵之正可图可言奇不可豫言豫图广都
  土垒鱼腹石碛一也如人立家各任其基局其惟
  天冲其惟地轴其惟附天之风其惟附地之云则
  两端中央前后之所生以之为自固为可守其惟
  龙飞其惟虎翼其惟蛇蟠鸟翔皆由是出以之为
  设局为应敌䡖重之权镇于中外刚柔之节列于
卷四十三 第 47a 页 WYG0868-0765c.png
  阴阳取舍之宜生于方面以之而订虚实等主宾
  量进止随在以为用然后为奇则是合战之阵
  阵之行次先右兵尚阴道先虞候兵尚探先角声
  兵尚一耳必于角兵尚木求其生先马军兵尚速
  右而前前而中中而后后而左凡中不使离乎中
  兵尚主主尚权
  李筌言曰兵犹水水因地以制形兵因敌以制胜
  能与敌变化取胜谓之神庸将以教习之法为战
卷四十三 第 47b 页 WYG0868-0765d.png
  敌之阵不亦谬乎宋人有不然其说盖筌能言其
  意所以䡖迹古法云善用兵者教正不教奇
  古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合用三军二军有成算后
  世兵无一定之数各随多寡可为阵必以若干成
  队若干成军则拘矣惟平时练意不可不备
  古名将李广窦婴祭遵李绩等皆极廉约不私财
  故蓄惠不倦爱士能得其用这是世人命根此处
  得则我之根培于御人得则人之根益培根根相
卷四十三 第 48a 页 WYG0868-0766a.png
  培造化日盛
  校士先结伍法左传云先偏后伍司马法五人为
  伍尉缭子有束伍令汉制定尺籍伍符左传郑子
  元请为左右二拒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先偏
  后伍伍承弥缝以败王师偏车乘也先车而后伍
  以伍乘车之隙而弥缝其缺漏穰苴以五人为一
  伍尉缭子五人为伍共一符收于将令之所亡伍
  而得伍当之得伍而不亡有赏亡伍不得伍身死
卷四十三 第 48b 页 WYG0868-0766b.png
  家残汉制尺籍伍符尺籍书斩首之功于尺板伍
  符伍伍相承
  李靖六花阵本诸葛八阵而变后世谓八阵以九
  宫为法六花阵以七军为法大阵包小阵大营包
  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是八阵制外画之方内
  环之圆是六花法方是立局圆是结伍此说非也
  变是变其形局其为正其为奇其制营其结伍其
  周意为钩连其委情为曲折一也而未尝变也
卷四十三 第 49a 页 WYG0868-0766c.png
  曹操兵法战骑居前陷骑居中游骑居后前后中
  为三覆不言两厢军何也舍藏变化曹术所寓四
  头八尾散合正奇不定当其转战彻游骑而前退
  战骑而后而化分陷骑以为用故兵法须识意不
  识势识势不识形在神其妙
  兵形五变方圆曲直锐因地而为之者也李绩兵
  法有牝牡方圆伏因人而生之者也
  范蠡兵法先用阳后用阴尽敌阳节盈吾阴节以
卷四十三 第 49b 页 WYG0868-0766d.png
  夺之其曰设右为牝益左为牡早晏以顺天道盖
  深于计者也
  田单为燕所围命一人假为神师拜而祠之神言
  燕可破遂出火牛大破燕此以天官时日为我用
  不用于天官时日者也
  赵盾帅师伐秦交绥而退司马法逐奔不远纵绥
  不及盖我军既有节制彼众亦正行伍岂可轻合
  光武收铜马铁胫五幡大彤尤来大鎗时按行贼
卷四十三 第 50a 页 WYG0868-0767a.png
  营贼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这是兵家本钱
  太公云分不分为糜军聚不聚为孤旅散合无常
  形要须识辨
  孙子曰可胜者攻也不可胜者守也皆以敌言之
  也敌有间则攻不以我强弱为攻守其自治则当
  先为待矣
  兵法以伍为要小列之为五人大列之二十五人
  参列之七十五人又五参其数得三百七十五人
卷四十三 第 50b 页 WYG0868-0767b.png
  其卒三百人为正六十人为奇奇之于正如五而
  一盖重本也兵之要不虚内以役外重末以䡖本
  洞当胜中黄中黄胜龙骧龙骧胜鸟翔鸟翔胜折
  冲折冲胜握机握机胜虎翼虎翼胜衡阵衡阵胜
  洞当言得用奇之道也用奇之道惟先自识为难
  吾见定知彼知已彼诚中黄也而吾能诚洞当也
  则胜彼非中黄也而吾之洞当敝过时而用近似
  而用士不精而用艺不备而用也则不惟不胜而
卷四十三 第 51a 页 WYG0868-0767c.png
  累而以责阵法不验可乎哉
  十二辰阵成都棋盘市江田植芋法九曲灯详整
  周匝总是布阵一理虽一一备具简以御烦坚以
  待渗若坚而不简令人难守烦而有渗令人易窥
  李靖阵裴绪阵穰苴阵弥牟鱼复阵会得分数明
  只一法李筌杨师晋独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均
  列而为八后世异之若真会得已为名识
  安营九法九地十八避随形随时警备只一心生
卷四十三 第 51b 页 WYG0868-0767d.png
  于警备之心无形无法疏密生于时非守前人故
  套
  盖凡老营立可守可攻如人之有家否则是游夫
  路旅
  裴绪新令数尚十只从五法起每部前后曲总是
  两其伍百人曰队二队曰官二官曰曲二曲曰部
  部以前后曲相次曲以左右官相当官以前后队
  相随队百人为列列十人为对对则伍也队分为
卷四十三 第 52a 页 WYG0868-0768a.png
  团团合为队团则十之伍也方圆牝牡冲方罘罝
  军轮雁行阵虽八皆自方为变已为知要后尾常
  山杨奇备伏且以应权
  阵方以备旷圆以御险偃月之情险之所生偃月
  为圆之半圆当用而半所补于圆者地也
  虎钤四阵即四奇而言之不言以正合也飞鹗为
  冲重霞为细长虹为扼八卦为周以飞鹗当湾以
  重霞当直以长虹当突以八卦当围随变化生形
卷四十三 第 52b 页 WYG0868-0768b.png
  于敌者阵不可疏疏难应不可密密难用首欲捷
  翼欲䡖腹欲实尾欲正捷不可使过轻不可使凌
  实不可使不应正不可使不知变此虎钤之法也
  李靖以正兵为应敌之阵诸葛擒孟获马隆讨树
  机能药师平突厥皆为正兵以胜又言兵以前向
  为正后却为奇又以兵少地遥而用正乃知其正
  兵之阵因行远深入敌境即其所布之行阵以应
  敌不待更作转发而变化因生其间者可盖惟专
卷四十三 第 53a 页 WYG0868-0768c.png
  倚车用且战且前奇即是正正即是奇
  教武之功愈习而愈无穷教武之器更述而更不
  尽种种安排只三官不谬五教不乱是简易包括
  教须以寡传众以暇寓忙当事三令五申又曰阅
  以成家校以习意悠而优之使自得之
  品武孙吴为名家然两家不同局若详战事孙诚
  精吴论意在威国以运于用而以兵为绪馀其无
  王心则同
卷四十三 第 53b 页 WYG0868-0768d.png
  用众必素有练以不教民战为弃民近世乃不得
  已而兴召募此非用众正法兵专重选将将得而
  练成将选虽重才贤尤贵习久与士卒相便近易
  于转擢突临新卒恐非所以为选也
  乐毅不下齐两城不下云者知七十馀城之皆下
  之也不以德威自服而待勤于兵刀曾曰下之乎
  此毅兵法之善也开弥广之路长容善之风其为
  道光而贤智托心盖意兼天下者也
卷四十三 第 54a 页 WYG0868-0769a.png
  太史公谓田单兵法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守之慎
  而难也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发之决而勇也当家
  无虑济济独于单发之单不专于技击筴深而功
  易施也
  李广军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
  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此深得
  古兵法故敌屡犯而不为害其远斥堠疏于近而
  密于外有所以当其处者若程不识谨严同出机
卷四十三 第 54b 页 WYG0868-0769b.png
  轴特宏狭蕴露可以见才力浅深其受成显拜系
  诸过而已君子不道也
  文中子有言强国战兵伯国战智王国战义帝国
  战德皇国战无为言战而至无为则战法无所施
  不得已而受命焉知其所从事不可苟也斯意刘
  诚意盖知之曰善战者省敌汤武之所以无敌以
  我之敌敌敌
  司马法诚是周家兵典节节不忘所本杀人安人
卷四十三 第 55a 页 WYG0868-0769c.png
  以战止战王者不得已之意盎然具见虽严位用
  众篇专发明治兵应敌总不脱这意后世有谓出
  于穰苴穰苴岂能见到于此
  圣人神武而不杀性立而弛张时仁义具武士惯
  家手熟不免横刺之惨积以成见发之而不自由
  所以强兵有制即其所有事坚束之使不得擅施
  犯者必罹重刑练既成虽非性出习与性成故曰
  小人而和于君子勉意以事上岂其性哉接物而
卷四十三 第 55b 页 WYG0868-0769d.png
  变已者也
 
 
 
 
 
 
 春明梦馀录卷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