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九 第 1a 页 WYG0868-059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明梦馀录卷三十九
吏部左侍郎孙承泽撰
礼部一
礼部在阙东户部之南西向宣德五年建时府部公署
皆未营造以典礼之区万方会同有事于此遂首建焉
至六年六月成赐宴落之公侯卿贰皆与焉本部尚书
拟春官掌天下礼乐祭祀封建朝贡宴享之政今叙辨
春明梦馀录卷三十九
吏部左侍郎孙承泽撰
礼部一
礼部在阙东户部之南西向宣德五年建时府部公署
皆未营造以典礼之区万方会同有事于此遂首建焉
至六年六月成赐宴落之公侯卿贰皆与焉本部尚书
拟春官掌天下礼乐祭祀封建朝贡宴享之政今叙辨
卷三十九 第 1b 页 WYG0868-0590b.png
阶秩以赞于天子侍郎为之贰其属初曰仪部曰祠部
曰膳部曰主客部后改为仪制祠祭精膳主客四司俱
称清吏
仪制掌礼文宗封学校举贡之事天子即位天子冠若
纳后若册立皇太子若上慈宫徽号若朝贺朝见若大
宴飨则举诸仪辨其名数条上之报可而今于诸司凡
传制开读表笺学校贡举文移印章官民服舍皆辨仪
式而颁之诸司凡巡狩亲征班师策勋行赏第礼仪条
曰膳部曰主客部后改为仪制祠祭精膳主客四司俱
称清吏
仪制掌礼文宗封学校举贡之事天子即位天子冠若
纳后若册立皇太子若上慈宫徽号若朝贺朝见若大
宴飨则举诸仪辨其名数条上之报可而今于诸司凡
传制开读表笺学校贡举文移印章官民服舍皆辨仪
式而颁之诸司凡巡狩亲征班师策勋行赏第礼仪条
卷三十九 第 2a 页 WYG0868-0591a.png
上凡祥瑞辨其物名类奏大瑞特奏无得请封禅以荡
上心以乡饮酒礼读律诰训礼让以养老尊高年以恤
贫宣仁政以旌表章劝励以建言议利病以连坐谪戍
禁官邪
祠祭掌祭飨献荐天文国恤庙讳之事辨大祀中祀小
祀之等而敬供蠲饬第其牲帛配侑从介差其礼乐凡
王国司府卫所州县祀典神示稽令甲而播之百司督
日官历象而在其徵变日月食起止分而豫移诸司大
上心以乡饮酒礼读律诰训礼让以养老尊高年以恤
贫宣仁政以旌表章劝励以建言议利病以连坐谪戍
禁官邪
祠祭掌祭飨献荐天文国恤庙讳之事辨大祀中祀小
祀之等而敬供蠲饬第其牲帛配侑从介差其礼乐凡
王国司府卫所州县祀典神示稽令甲而播之百司督
日官历象而在其徵变日月食起止分而豫移诸司大
卷三十九 第 2b 页 WYG0868-0591b.png
灾异即闻次类闻并乞脩省凡国丧若品官庶人丧皆
辨其同姓九族异姓母族妻族亲疏之等而为三年期
大功小功缌之制傅古丧礼损益颁行之凡谥帝后妃
太子太子妃王郡王以字为差次勋戚文武大臣请祭
葬赠谥移诸司覈行能傅公论定议以闻其侍从勤劳
死事官品未应谥若藩王贡使得特谥凡帝后悯忌祀
于陵辍朝不废务凡天文地理医药卜筮师巫音乐籍
其人毋得以术越境兴妖妄毋藏谶纬元象凡僧道三
辨其同姓九族异姓母族妻族亲疏之等而为三年期
大功小功缌之制傅古丧礼损益颁行之凡谥帝后妃
太子太子妃王郡王以字为差次勋戚文武大臣请祭
葬赠谥移诸司覈行能傅公论定议以闻其侍从勤劳
死事官品未应谥若藩王贡使得特谥凡帝后悯忌祀
于陵辍朝不废务凡天文地理医药卜筮师巫音乐籍
其人毋得以术越境兴妖妄毋藏谶纬元象凡僧道三
卷三十九 第 3a 页 WYG0868-0591c.png
年一度度必通经咒周知册检其伪冒而严其禁令凡
雅乐属于祠祭太常领之俗乐领于伶人
主客掌外国朝贡往来宴赐之事凡外藩辨其五年三
年比年年至年再至之贡与其贡物贡途贡使丰约遥
径多寡之数王若使至宾待之差其迎送宴劳赏赉室
庐帐幕食料之等嗣封者为请使颁册于其国诸大酋
有保塞功者授册郊封之以信符徵勘合以金敕谕差
发以通事译夷情以开市平交易以折计收番货以刑
雅乐属于祠祭太常领之俗乐领于伶人
主客掌外国朝贡往来宴赐之事凡外藩辨其五年三
年比年年至年再至之贡与其贡物贡途贡使丰约遥
径多寡之数王若使至宾待之差其迎送宴劳赏赉室
庐帐幕食料之等嗣封者为请使颁册于其国诸大酋
有保塞功者授册郊封之以信符徵勘合以金敕谕差
发以通事译夷情以开市平交易以折计收番货以刑
卷三十九 第 3b 页 WYG0868-0591d.png
典禁交通凡赐均赏特赏各有差凡役中岁徵其方物
有常式
精膳掌宴飨牲牢酒膳之事凡膳羞珍品酒醴光禄领
之会其数程其出纳凡貤宴辨职官品秩之等凡外藩
土官辨下程宴次食料多寡之等凡厨役佥诸民次佥
诸王府典膳之久次者凡岁藏冰出冰移所司谨洁之
成周盛时以礼持世凡其所以建国而辨方正位
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者皆谓之礼不徒
有常式
精膳掌宴飨牲牢酒膳之事凡膳羞珍品酒醴光禄领
之会其数程其出纳凡貤宴辨职官品秩之等凡外藩
土官辨下程宴次食料多寡之等凡厨役佥诸民次佥
诸王府典膳之久次者凡岁藏冰出冰移所司谨洁之
成周盛时以礼持世凡其所以建国而辨方正位
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者皆谓之礼不徒
卷三十九 第 4a 页 WYG0868-0592a.png
以祭祀燕享冠婚宾射以为礼也太宰掌建邦之
六典以治典为先而礼典仅居其一然其书不谓
之治而谓之礼秦汉以来凡其所以为治者皆谓
之政特以其所以施于郊庙朝廷学校而有节文
仪则者则谓之礼盖三代以前以礼为治天下之
大纲三代以后以礼为治天下之一事古今治效
有隆污之异者以此
礼制
六典以治典为先而礼典仅居其一然其书不谓
之治而谓之礼秦汉以来凡其所以为治者皆谓
之政特以其所以施于郊庙朝廷学校而有节文
仪则者则谓之礼盖三代以前以礼为治天下之
大纲三代以后以礼为治天下之一事古今治效
有隆污之异者以此
礼制
卷三十九 第 4b 页 WYG0868-0592b.png
夫子遗经皆经诸儒校定独礼无成书朱子于宁
宗四年致仕家居始修礼书名曰仪礼经传通解
其书大要以仪礼为本分章附疏而以小戴诸义
各缀其后其见于他篇及他书可相发明者或附
于义其外如弟子职保傅之属又自别为篇以附
其类其目有家礼乡礼乐礼邦国礼王朝礼丧礼
祭礼大传外传其大体已具者盖十七八先是草
奏欲乞修三礼曰遭秦灭学礼乐先坏汉晋以来
宗四年致仕家居始修礼书名曰仪礼经传通解
其书大要以仪礼为本分章附疏而以小戴诸义
各缀其后其见于他篇及他书可相发明者或附
于义其外如弟子职保傅之属又自别为篇以附
其类其目有家礼乡礼乐礼邦国礼王朝礼丧礼
祭礼大传外传其大体已具者盖十七八先是草
奏欲乞修三礼曰遭秦灭学礼乐先坏汉晋以来
卷三十九 第 5a 页 WYG0868-0592c.png
诸儒补辑竟无全书其颇存者三礼而已周官一
书固为礼之纲领至其仪法度数则仪礼乃其本
经而礼记郊特牲冠义等篇乃其义疏耳前此犹
有三礼通礼学究诸科礼虽不行而士犹得以通
习而知其说熙宁以来王安石变乱旧制废罢仪
礼而独存礼记之科弃经任传遗本宗末其失已
甚而博士诸生又不过采其虚文以供应举至于
其间亦有因仪法度数之实而立文者则咸幽冥
书固为礼之纲领至其仪法度数则仪礼乃其本
经而礼记郊特牲冠义等篇乃其义疏耳前此犹
有三礼通礼学究诸科礼虽不行而士犹得以通
习而知其说熙宁以来王安石变乱旧制废罢仪
礼而独存礼记之科弃经任传遗本宗末其失已
甚而博士诸生又不过采其虚文以供应举至于
其间亦有因仪法度数之实而立文者则咸幽冥
卷三十九 第 5b 页 WYG0868-0592d.png
而莫知其源一有大议率用耳学臆断而已若乃
乐之为教则又绝无师授律尺短长声音清浊学
士大夫莫有知其说者而不知其为阙也臣昔在
山林尝与一二学者考订其说欲以仪礼为经而
取礼记及诸经史杂书所载有及于礼者皆以附
于本经之下具列注疏诸儒之说略有端绪而私
家无书检阅无人抄写久之未成曾蒙除用学徒
分散遂不能就而钟律之制则士友间亦有得其
乐之为教则又绝无师授律尺短长声音清浊学
士大夫莫有知其说者而不知其为阙也臣昔在
山林尝与一二学者考订其说欲以仪礼为经而
取礼记及诸经史杂书所载有及于礼者皆以附
于本经之下具列注疏诸儒之说略有端绪而私
家无书检阅无人抄写久之未成曾蒙除用学徒
分散遂不能就而钟律之制则士友间亦有得其
卷三十九 第 6a 页 WYG0868-0593a.png
遗意者窃欲更加参考别为一书以补六艺之阙
而亦未能具也欲望圣明特诏有司许臣就秘书
省关借礼乐诸书自行招致旧日学徒十馀人踏
逐空閒官屋数间与之居处令其编类可以兴起
废坠垂之永久使士知实学异时可为圣朝制作
之助则斯文幸甚会去国不及上朱子修礼书时
年已六十有八越三年而先生捐馆舍书迄未完
门人黄干杨复补丧祭二礼以成书先儒言后之
而亦未能具也欲望圣明特诏有司许臣就秘书
省关借礼乐诸书自行招致旧日学徒十馀人踏
逐空閒官屋数间与之居处令其编类可以兴起
废坠垂之永久使士知实学异时可为圣朝制作
之助则斯文幸甚会去国不及上朱子修礼书时
年已六十有八越三年而先生捐馆舍书迄未完
门人黄干杨复补丧祭二礼以成书先儒言后之
卷三十九 第 6b 页 WYG0868-0593b.png
言礼者不至弃经而任传违本而逐末赖有此书
临川吴文正澄著三礼考注一书考周官以正六
典以大司徒之半补冬官之阙盖取陈氏俞氏之
论也以仪礼为经礼记为传盖取朱子之论也其
言曰因朱子所分礼章重加伦纪其经后之记依
经章次秩序其文不敢割裂一仍其旧附于篇终
其十七篇次第并如郑氏本更不间以他篇须十
七篇正经不至杂揉二戴之记中有经篇者离之
临川吴文正澄著三礼考注一书考周官以正六
典以大司徒之半补冬官之阙盖取陈氏俞氏之
论也以仪礼为经礼记为传盖取朱子之论也其
言曰因朱子所分礼章重加伦纪其经后之记依
经章次秩序其文不敢割裂一仍其旧附于篇终
其十七篇次第并如郑氏本更不间以他篇须十
七篇正经不至杂揉二戴之记中有经篇者离之
卷三十九 第 7a 页 WYG0868-0593c.png
为逸经礼各有义则经之传也以戴氏所存兼刘
氏所补合之而为传正经居首逸经次之传终焉
皆别为卷而不相紊而外悉以归诸戴氏之记朱
子所辑及黄氏丧礼杨氏祭礼亦参伍以去其重
复名曰朱氏记而与二戴为三凡周公之典其未
坠于地者盖略包举而无遗造化之运不息则天
之所秩未必终古而废坏有议礼制度考文者出
所损所益百世可知也
氏所补合之而为传正经居首逸经次之传终焉
皆别为卷而不相紊而外悉以归诸戴氏之记朱
子所辑及黄氏丧礼杨氏祭礼亦参伍以去其重
复名曰朱氏记而与二戴为三凡周公之典其未
坠于地者盖略包举而无遗造化之运不息则天
之所秩未必终古而废坏有议礼制度考文者出
所损所益百世可知也
卷三十九 第 7b 页 WYG0868-0593d.png
朱文公熹居母忧自始死以至祥禫参酌尽变因
成丧葬祭礼又推之冠婚以成编曰家礼冠礼则
多取司马氏婚礼则参司马氏程氏丧礼本司马
氏后又以礼部侍郎高闶益崇之书为最精多采
用焉书成一侍子窃之亡去文公没而其书始出
自叙曰三代之礼其宫庐器服出入起居之制节
皆已不宜于世世之君子有意乎礼或违其本而
务其末缓其实而急于文苦其难而不能举其要
成丧葬祭礼又推之冠婚以成编曰家礼冠礼则
多取司马氏婚礼则参司马氏程氏丧礼本司马
氏后又以礼部侍郎高闶益崇之书为最精多采
用焉书成一侍子窃之亡去文公没而其书始出
自叙曰三代之礼其宫庐器服出入起居之制节
皆已不宜于世世之君子有意乎礼或违其本而
务其末缓其实而急于文苦其难而不能举其要
卷三十九 第 8a 页 WYG0868-0594a.png
也其困于窭贫者尤患其终不能及于礼熹之愚
盖两病焉是以尝独究观古今之礼少加损益为
一家之书其大体之不可变者则以谨名分崇爱
敬为之本至其施行之际则又略浮文敷本实以
附于孔子从先进之意诚得与同志之士熟讲而
施行之古脩身齐家之道慎终追远之心庶犹可
得复见而国家崇化导民之意或其有小补云
洪武中命儒臣陶安定郊社群祀礼詹同定四庙
盖两病焉是以尝独究观古今之礼少加损益为
一家之书其大体之不可变者则以谨名分崇爱
敬为之本至其施行之际则又略浮文敷本实以
附于孔子从先进之意诚得与同志之士熟讲而
施行之古脩身齐家之道慎终追远之心庶犹可
得复见而国家崇化导民之意或其有小补云
洪武中命儒臣陶安定郊社群祀礼詹同定四庙
卷三十九 第 8b 页 WYG0868-0594b.png
祫祭礼李善长定官民丧礼朱升定祭祀斋戒礼
崔亮定五祀礼刘基定百官朝会礼魏观定祭祀
礼陶凯定军礼而又令天下郡县举高洁博雅之
士年四十以上者于是徐一夔梁寅周子谅胡行
简刘中弼董彝蔡深滕公琰曾鲁至京编集大明
集礼
洪武中所著礼书曰国朝礼制曰稽古定制曰国
朝制作曰大礼要议曰皇朝礼制曰礼仪定式曰
崔亮定五祀礼刘基定百官朝会礼魏观定祭祀
礼陶凯定军礼而又令天下郡县举高洁博雅之
士年四十以上者于是徐一夔梁寅周子谅胡行
简刘中弼董彝蔡深滕公琰曾鲁至京编集大明
集礼
洪武中所著礼书曰国朝礼制曰稽古定制曰国
朝制作曰大礼要议曰皇朝礼制曰礼仪定式曰
卷三十九 第 9a 页 WYG0868-0594c.png
大明礼制曰洪武礼法曰礼制集要曰礼制节文
曰太常集礼曰礼书上之郊庙朝廷次之侯王郡
邑下之闾巷州党制度俱备
洪武五年诏曰朕闻三皇立极导民以时庖厨稼
穑衣服始制民居奠焉五帝教以仁义益未备之
时宜天下从之民用和睦自周至于汉唐宋增损
益周国乃用昌民受时宜家用永康朕蒙皇天后
土眷命祖宗之灵统一天下纪元五年朕本草芥
曰太常集礼曰礼书上之郊庙朝廷次之侯王郡
邑下之闾巷州党制度俱备
洪武五年诏曰朕闻三皇立极导民以时庖厨稼
穑衣服始制民居奠焉五帝教以仁义益未备之
时宜天下从之民用和睦自周至于汉唐宋增损
益周国乃用昌民受时宜家用永康朕蒙皇天后
土眷命祖宗之灵统一天下纪元五年朕本草芥
卷三十九 第 9b 页 WYG0868-0594d.png
失习圣经况摧强附顺二十馀年居无宁日乃理
道未臻民不见化乡闾市里尚染旧俗天下大定
礼仪风俗可不正与兹条画事宜再整彝伦恤念
孤寡务遵先王之法顾以德薄恩泽未孚下民未
说恐贻上天之怒夙夜祇惧若履渊冰咨尔臣庶
体予至怀期臻礼义之风永底升平之治
崔文敏铣曰礼者理也人心之理协之以同然即
百世可通也今王祭无乐大臣无庙仕者不奔祖
道未臻民不见化乡闾市里尚染旧俗天下大定
礼仪风俗可不正与兹条画事宜再整彝伦恤念
孤寡务遵先王之法顾以德薄恩泽未孚下民未
说恐贻上天之怒夙夜祇惧若履渊冰咨尔臣庶
体予至怀期臻礼义之风永底升平之治
崔文敏铣曰礼者理也人心之理协之以同然即
百世可通也今王祭无乐大臣无庙仕者不奔祖
卷三十九 第 10a 页 WYG0868-0595a.png
父母之丧无功缌之假冠婚任俗饮射具文民无
定志而滥士异学而莫止伶人道流秉礼司颂齐
民下贱踰限犯分虽有洪武礼制而废莫或行夫
国无礼犹水无坊人无礼犹室无基冲啮圯毁夫
焉有极哉礼乐积百年而后兴宜诏徵四方明道
奥学之儒萃于京师准以典诰案以三礼参以诗
之咏歌孔氏遗言皆比以今法宁要毋繁宁径毋
易裁成明典行之天下垂后世范俗同德一邦其
定志而滥士异学而莫止伶人道流秉礼司颂齐
民下贱踰限犯分虽有洪武礼制而废莫或行夫
国无礼犹水无坊人无礼犹室无基冲啮圯毁夫
焉有极哉礼乐积百年而后兴宜诏徵四方明道
奥学之儒萃于京师准以典诰案以三礼参以诗
之咏歌孔氏遗言皆比以今法宁要毋繁宁径毋
易裁成明典行之天下垂后世范俗同德一邦其
卷三十九 第 10b 页 WYG0868-0595b.png
永孚于休矣
屠康僖勋论三大典疏臣猥以凡庸叨司风纪兹
当皇上继体改元之初正祈天永命之日百度维
新万化攸始首卜郊祀耤田幸学三者夫郊祀所
以敬天尊祖祀典之载于经者自虞舜肆类上帝
禋六宗望山川遍群神为命而告也虞书而下莫
详于周礼礼记思文之诗郊祀后稷以配天我将
之诗则宗祀文王以配上帝盖以万物本乎天人
屠康僖勋论三大典疏臣猥以凡庸叨司风纪兹
当皇上继体改元之初正祈天永命之日百度维
新万化攸始首卜郊祀耤田幸学三者夫郊祀所
以敬天尊祖祀典之载于经者自虞舜肆类上帝
禋六宗望山川遍群神为命而告也虞书而下莫
详于周礼礼记思文之诗郊祀后稷以配天我将
之诗则宗祀文王以配上帝盖以万物本乎天人
卷三十九 第 11a 页 WYG0868-0595c.png
生本乎祖此郊祀而配祖者大报本反始之道也
至于以时以乐以牲以器之类各有其义降及秦
汉唐宋或郊或不郊或合或不合或祀白帝或祀
黑帝其祀不同或三岁一郊或过期不郊其制不
一甚者或以求仙而行或以祈嗣而行皆出于道
家者流怪诞不经渎乱非礼无复古人报本反始
之意矣殊不知天即帝也帝即天也以其形体而
言故谓之天以其主宰而言故谓之帝其实非有
至于以时以乐以牲以器之类各有其义降及秦
汉唐宋或郊或不郊或合或不合或祀白帝或祀
黑帝其祀不同或三岁一郊或过期不郊其制不
一甚者或以求仙而行或以祈嗣而行皆出于道
家者流怪诞不经渎乱非礼无复古人报本反始
之意矣殊不知天即帝也帝即天也以其形体而
言故谓之天以其主宰而言故谓之帝其实非有
卷三十九 第 11b 页 WYG0868-0595d.png
二也安得有如异端所谓天皇太乙之号哉我圣
祖龙兴定为天地合祀之礼列圣相承以太祖太
宗配享一用古礼参之周制分命群臣各献二十
四坛其仪文制度至精至备三代而下祀典之正
未有如我朝者究其所以宥密缉熙顾諟祗肃此
则历代敬天法祖之大略也耤田者所以重农厚
俗考之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
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
祖龙兴定为天地合祀之礼列圣相承以太祖太
宗配享一用古礼参之周制分命群臣各献二十
四坛其仪文制度至精至备三代而下祀典之正
未有如我朝者究其所以宥密缉熙顾諟祗肃此
则历代敬天法祖之大略也耤田者所以重农厚
俗考之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
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
卷三十九 第 12a 页 WYG0868-0596a.png
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耤天子三推三
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又曰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
郊皆修封疆盖天子耤田千亩收其谷为祭祀之
粢盛而必躬为之者以为天下之农民帅先尔天
子既身为之帅先又必命田畯之官以督其耕其
重农事如此舜命官曰食哉惟时播厥百谷成王
戒农官曰敬尔在公王釐尔成其见于诗有若七
月皆言农桑之候其见于书有若无逸具言稼穑
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又曰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
郊皆修封疆盖天子耤田千亩收其谷为祭祀之
粢盛而必躬为之者以为天下之农民帅先尔天
子既身为之帅先又必命田畯之官以督其耕其
重农事如此舜命官曰食哉惟时播厥百谷成王
戒农官曰敬尔在公王釐尔成其见于诗有若七
月皆言农桑之候其见于书有若无逸具言稼穑
卷三十九 第 12b 页 WYG0868-0596b.png
之艰厥后汉之文帝诏耕耤田以给宗庙粢盛又
亲率群臣农以劝之赐民田租之半景帝亲桑以
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自周以迄唐宋莫不
以此为务然躬耕耤田者必祀先农我朝历圣躬
祀先农亲行耤田礼如古制具有成法诚以民为
邦本本固邦宁民之所恃以生者食食之所赖以
足者农耳幸学者所以崇儒重道天生孔子实万
代帝王之师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
亲率群臣农以劝之赐民田租之半景帝亲桑以
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自周以迄唐宋莫不
以此为务然躬耕耤田者必祀先农我朝历圣躬
祀先农亲行耤田礼如古制具有成法诚以民为
邦本本固邦宁民之所恃以生者食食之所赖以
足者农耳幸学者所以崇儒重道天生孔子实万
代帝王之师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
卷三十九 第 13a 页 WYG0868-0596c.png
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
祭先圣先师盖学校礼义之所在圣贤道德之所
宗万乘所以亲临之也虽曰以聚贤敛才而寔以
崇儒重道也汉明帝初建三雍亲行其礼备法物
之驾盛清道之仪尊养老飨射礼唐高宗幸国子
学亲行释奠太宗召纯儒耆德以为学官数临幸
亲释奠命祭酒博士讲经赐帛增广学舍宋太祖
太宗数幸国子监诏讲易卦尧典说命哲宗诣文
祭先圣先师盖学校礼义之所在圣贤道德之所
宗万乘所以亲临之也虽曰以聚贤敛才而寔以
崇儒重道也汉明帝初建三雍亲行其礼备法物
之驾盛清道之仪尊养老飨射礼唐高宗幸国子
学亲行释奠太宗召纯儒耆德以为学官数临幸
亲释奠命祭酒博士讲经赐帛增广学舍宋太祖
太宗数幸国子监诏讲易卦尧典说命哲宗诣文
卷三十九 第 13b 页 WYG0868-0596d.png
宣殿行释奠礼命祭酒丰稷讲尚书无逸之数君
者虽非三代庠序学校之比而其所以敬仰休风
循古良规者殆亦可取我圣祖首建太学车驾亲
临列圣相承率循是道所以勉励师生者谆切详
备谕以圣人为学之道期以帝王作人之功具载
御制五伦等书贻厥孙谋以燕翼子正在陛下今
日之举耳之三事者其礼相因其事至重不考古
无以证于今不质问无以探其本伏望皇上念兹
者虽非三代庠序学校之比而其所以敬仰休风
循古良规者殆亦可取我圣祖首建太学车驾亲
临列圣相承率循是道所以勉励师生者谆切详
备谕以圣人为学之道期以帝王作人之功具载
御制五伦等书贻厥孙谋以燕翼子正在陛下今
日之举耳之三事者其礼相因其事至重不考古
无以证于今不质问无以探其本伏望皇上念兹
卷三十九 第 14a 页 WYG0868-0597a.png
三事之大不徒循故事之美观必求行三事之实
意特敕馆阁儒臣经筵侍从讲求郊禘配享之礼
思文我将之诗法三代以上所行之善监秦汉以
下所行之失然仪文不备无以合古诚敬不足无
以格天必真知上帝之享享于克诚黍稷之馨不
如明德必仁必孝善继善述则一陟一降在帝左
右而感通之妙上帝居歆亿万年之丕基兆于此
矣所以耤田者必求古人分井经界之法豳风七
意特敕馆阁儒臣经筵侍从讲求郊禘配享之礼
思文我将之诗法三代以上所行之善监秦汉以
下所行之失然仪文不备无以合古诚敬不足无
以格天必真知上帝之享享于克诚黍稷之馨不
如明德必仁必孝善继善述则一陟一降在帝左
右而感通之妙上帝居歆亿万年之丕基兆于此
矣所以耤田者必求古人分井经界之法豳风七
卷三十九 第 14b 页 WYG0868-0597b.png
月之诗周公无逸之篇我列圣重农之训必崇节
俭以为裕财之本必薄税敛以为足食之原禁游
惰则为之者众省力役则不夺其时正经界不为
外戚之所占均田里不为豪户之所侵贵五谷贱
金玉务农桑益种树如此而帅先天下宣其德意
作其农功劝相有方贪暴不作则仁心仁闻天下
被其泽而劝农之政行矣所以幸学者必尊德乐
道以正天下之人心亲贤纳谏以厚天下之风俗
俭以为裕财之本必薄税敛以为足食之原禁游
惰则为之者众省力役则不夺其时正经界不为
外戚之所占均田里不为豪户之所侵贵五谷贱
金玉务农桑益种树如此而帅先天下宣其德意
作其农功劝相有方贪暴不作则仁心仁闻天下
被其泽而劝农之政行矣所以幸学者必尊德乐
道以正天下之人心亲贤纳谏以厚天下之风俗
卷三十九 第 15a 页 WYG0868-0597c.png
师严道尊如学记之所存敬怠吉凶如丹书之所
戒如此而帅先学校则人伦明教化兴风俗丕变
人才汇兴矣窃见先儒真德秀大学衍义一编具
载脩齐治平之道依经据史引物连类言天必有
徵于人语事而不遗于理善恶必录纲目详明诚
君天下者之律令格例也陛下于经筵讲论书史
之中常以此书进讲仍以别册置之便殿以备清
燕之览则所以事天重农崇学以隆圣治之礼举
戒如此而帅先学校则人伦明教化兴风俗丕变
人才汇兴矣窃见先儒真德秀大学衍义一编具
载脩齐治平之道依经据史引物连类言天必有
徵于人语事而不遗于理善恶必录纲目详明诚
君天下者之律令格例也陛下于经筵讲论书史
之中常以此书进讲仍以别册置之便殿以备清
燕之览则所以事天重农崇学以隆圣治之礼举
卷三十九 第 15b 页 WYG0868-0597d.png
不出于此矣
宗伯沈鲤议从祀疏臣等裒集众论较量其间预
廷议者共四十一人除注有原疏外内注胡居仁
从祀者二十五人注王守仁陈献章者俱十五人
蔡清五人罗伦二人吕楠一人居仁则仍有专举
且无疵议在石星则议二臣不宜立门户讲学在
邱蕣则议守仁乃禅家宗旨在吏部右侍郎王家
屏则又谓从祀重典非真能信今传后者未可轻
宗伯沈鲤议从祀疏臣等裒集众论较量其间预
廷议者共四十一人除注有原疏外内注胡居仁
从祀者二十五人注王守仁陈献章者俱十五人
蔡清五人罗伦二人吕楠一人居仁则仍有专举
且无疵议在石星则议二臣不宜立门户讲学在
邱蕣则议守仁乃禅家宗旨在吏部右侍郎王家
屏则又谓从祀重典非真能信今传后者未可轻
卷三十九 第 16a 页 WYG0868-0598a.png
议非见其能信今传后者亦未可轻议若使后日
议黜恐反为盛典之累故未敢遽拟其人也臣等
反复参详看得从祀一事持久不决必烦廷议者
则以在廷之臣可以尽天下之公议而众言佥同
人品自定所以要之于归一之论也今预议诸臣
举从祀者莫不以胡居仁第一即有次及居仁与
其不举者亦毫无异议及臣等考其平生与其论
著亦大都渊源孔孟纯粹笃实一时名士如罗伦
议黜恐反为盛典之累故未敢遽拟其人也臣等
反复参详看得从祀一事持久不决必烦廷议者
则以在廷之臣可以尽天下之公议而众言佥同
人品自定所以要之于归一之论也今预议诸臣
举从祀者莫不以胡居仁第一即有次及居仁与
其不举者亦毫无异议及臣等考其平生与其论
著亦大都渊源孔孟纯粹笃实一时名士如罗伦
卷三十九 第 16b 页 WYG0868-0598b.png
张吉娄统周瑛高明贺钦罗钦顺张元桢之类皆
极口称道比于薛瑄而次其论著与瑄之读书录
并传焉斯其为孔子之徒已彰明较著有归一之
论矣如蒙俯赐采纳容令臣等以居仁行实撰议
上览特允从祀自足以仰承德意增重儒林岂必
求备盖我明道化翔洽人文辈出二百年间侑食
孔庙者仅薛瑄一人诚慎之矣今距祀瑄之后未
二十年而又得居仁与之并祀亦所谓旦暮遇之
极口称道比于薛瑄而次其论著与瑄之读书录
并传焉斯其为孔子之徒已彰明较著有归一之
论矣如蒙俯赐采纳容令臣等以居仁行实撰议
上览特允从祀自足以仰承德意增重儒林岂必
求备盖我明道化翔洽人文辈出二百年间侑食
孔庙者仅薛瑄一人诚慎之矣今距祀瑄之后未
二十年而又得居仁与之并祀亦所谓旦暮遇之
卷三十九 第 17a 页 WYG0868-0598c.png
比肩而立者虽一人不可谓少也至如守仁之学
在致良知献章之学在于主静皆所谓豪杰之士
但预议诸臣与之者仅十三四不与者已十六七
甲可乙否殊未有归一之论以称上意指臣等亦
何敢轻议查得嘉靖十九年亦曾廷议薛瑄彼其
时固毫无间言也而庶子童承叙赞善浦应麒犹
以为事体重大莫若少缓竟以报罢至隆庆元年
复下廷议则在议诸臣或挽或推惟恐其不预于
在致良知献章之学在于主静皆所谓豪杰之士
但预议诸臣与之者仅十三四不与者已十六七
甲可乙否殊未有归一之论以称上意指臣等亦
何敢轻议查得嘉靖十九年亦曾廷议薛瑄彼其
时固毫无间言也而庶子童承叙赞善浦应麒犹
以为事体重大莫若少缓竟以报罢至隆庆元年
复下廷议则在议诸臣或挽或推惟恐其不预于
卷三十九 第 17b 页 WYG0868-0598d.png
泽宫尸祝者何人心之同也夫惟人无异议故盛
典一举至今为俎豆之光今守仁献章既不能毫
无间言又一时与议之臣亦多有耆旧老成直亮
多闻之士而不皆为二臣左袒者是舆论未协而
事久论定尚非其时也臣等有感于承叙应麒之
言故辄敢效其愚亦请暂缓之以少候公论之定
而徐议于后似亦未晚盖事可垂千万年而不朽
者即迟回数载而不为逾时礼有垂千百世而示
典一举至今为俎豆之光今守仁献章既不能毫
无间言又一时与议之臣亦多有耆旧老成直亮
多闻之士而不皆为二臣左袒者是舆论未协而
事久论定尚非其时也臣等有感于承叙应麒之
言故辄敢效其愚亦请暂缓之以少候公论之定
而徐议于后似亦未晚盖事可垂千万年而不朽
者即迟回数载而不为逾时礼有垂千百世而示
卷三十九 第 18a 页 WYG0868-0599a.png
法者即详审再三而不为过慎与其祀也而有议
岂若议定而后祀乎盖可祀不祀者其失怠怠犹
可补于将来未可祀而祀者其失诬诬则贻讥于
后世拾沈反汗势岂能及是不可不为深计也昔
者孟轲氏之告其君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盖至
于左右皆曰贤诸大夫皆曰贤而犹未敢信必至
国人皆贤也而后察又亲见其贤也而后用彼固
一人之进退一时之是非耳而犹然若是矧是举
岂若议定而后祀乎盖可祀不祀者其失怠怠犹
可补于将来未可祀而祀者其失诬诬则贻讥于
后世拾沈反汗势岂能及是不可不为深计也昔
者孟轲氏之告其君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盖至
于左右皆曰贤诸大夫皆曰贤而犹未敢信必至
国人皆贤也而后察又亲见其贤也而后用彼固
一人之进退一时之是非耳而犹然若是矧是举
卷三十九 第 18b 页 WYG0868-0599b.png
也在朝廷则象贤崇德见道揆法纪之公在天下
则章轨作人为俗易风移之渐所关甚钜可尝试
而漫为之耶如皇上以我朝人文远轶前代不宜
寥寥焉若是臣等谓居仁而祀不可谓寥寥矣盖
隆古以还士之以行谊道德令闻长世者非托之
于显位则托之于门阀非托之于文章则托之于
勋业顺风疾呼声闻易达所藉然耳如居仁者固
深山穷谷之士而布衣韦带之夫自非其德有过
则章轨作人为俗易风移之渐所关甚钜可尝试
而漫为之耶如皇上以我朝人文远轶前代不宜
寥寥焉若是臣等谓居仁而祀不可谓寥寥矣盖
隆古以还士之以行谊道德令闻长世者非托之
于显位则托之于门阀非托之于文章则托之于
勋业顺风疾呼声闻易达所藉然耳如居仁者固
深山穷谷之士而布衣韦带之夫自非其德有过
卷三十九 第 19a 页 WYG0868-0599c.png
人负一代之斗山于当世择地而趋哕心而语其
谁为倾耳而听正目而视者惟皇上超然远览拔
之于俦伍之中荣之于崇祀之位则日月之光贲
及丰蔀虽在齐民无不兴起比于祀瑄尤为盛事
兹臣等之所谓一不为少也至如蔡清罗伦章懋
黄仲昭陈真晟吕楠罗钦顺邹守益中间或未有
专祀者仍望推广德意专祀于乡通候论定之日
另议从祀则仁至义尽可为天下万世之法将见
谁为倾耳而听正目而视者惟皇上超然远览拔
之于俦伍之中荣之于崇祀之位则日月之光贲
及丰蔀虽在齐民无不兴起比于祀瑄尤为盛事
兹臣等之所谓一不为少也至如蔡清罗伦章懋
黄仲昭陈真晟吕楠罗钦顺邹守益中间或未有
专祀者仍望推广德意专祀于乡通候论定之日
另议从祀则仁至义尽可为天下万世之法将见
卷三十九 第 19b 页 WYG0868-0599d.png
薪槱之道以光蘋藻之礼不滥一举而二物具矣
再照讲学为致知之事圣门之所谓条理之始也
夫学亦安可不讲也顾臣等之所谓讲学者殊无
甚高论盖六经孔孟之道既昭如日星而汉宋诸
儒之书又发明殆尽后虽有述何以复加所贵乎
学者亦守其师说慎思明辨如何为格致诚正如
何为齐治均平随事精察敦行不怠虽暗室无愧
必白首一节如是焉而已世之学者不务为平易
再照讲学为致知之事圣门之所谓条理之始也
夫学亦安可不讲也顾臣等之所谓讲学者殊无
甚高论盖六经孔孟之道既昭如日星而汉宋诸
儒之书又发明殆尽后虽有述何以复加所贵乎
学者亦守其师说慎思明辨如何为格致诚正如
何为齐治均平随事精察敦行不怠虽暗室无愧
必白首一节如是焉而已世之学者不务为平易
卷三十九 第 20a 页 WYG0868-0600a.png
而厌薄古训欲自名家至为续凫颈以见长添蛇
足以工画于子臣弟友日用常行之道反视为弁
髦不讲焉其又有奇者则片言单词树之赤帜而
天下之喜为名高者亦苟见前茅之所在遂靡然
裹粮而趋之口耳一言反复辨难至穷年不能殚
其说其流之弊将有内弃其事而外弃其主之事
以酿成清谈之俗者此不可不为早辨也伏愿皇
上既慎简可祀之人又涣发德音使天下知朝廷
足以工画于子臣弟友日用常行之道反视为弁
髦不讲焉其又有奇者则片言单词树之赤帜而
天下之喜为名高者亦苟见前茅之所在遂靡然
裹粮而趋之口耳一言反复辨难至穷年不能殚
其说其流之弊将有内弃其事而外弃其主之事
以酿成清谈之俗者此不可不为早辨也伏愿皇
上既慎简可祀之人又涣发德音使天下知朝廷
卷三十九 第 20b 页 WYG0868-0600b.png
之所以崇祀者意在此不在彼则世道人心不胜
幸甚按孔庙从祀为礼之大者龙江先生此疏欲
止祀薛胡两公而白沙阳明徐俟论定又推广枫
山整庵诸先生先祀于乡此正论亦定论也乃陈
王从祀阁中竟以密揭中旨行之此何等事而可
如是与
乐音
宋周元公惇颐之论乐曰古者圣王制礼法修教
幸甚按孔庙从祀为礼之大者龙江先生此疏欲
止祀薛胡两公而白沙阳明徐俟论定又推广枫
山整庵诸先生先祀于乡此正论亦定论也乃陈
王从祀阁中竟以密揭中旨行之此何等事而可
如是与
乐音
宋周元公惇颐之论乐曰古者圣王制礼法修教
卷三十九 第 21a 页 WYG0868-0600c.png
化三纲正九畴叙百姓太和万物咸若乃作乐以
宣八风之气以平天下之情故乐声淡而不伤和
而不淫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优柔平中德之
盛也天下化中治之至也是谓道配天地古之极
也
宋建阳蔡元定著律吕新书二卷其上卷以汉志
斛铭文定长九寸空围九分积八百一十分为黄
钟第一以淮南子汉前志本黄钟之律以三历十
宣八风之气以平天下之情故乐声淡而不伤和
而不淫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优柔平中德之
盛也天下化中治之至也是谓道配天地古之极
也
宋建阳蔡元定著律吕新书二卷其上卷以汉志
斛铭文定长九寸空围九分积八百一十分为黄
钟第一以淮南子汉前志本黄钟之律以三历十
卷三十九 第 21b 页 WYG0868-0600d.png
二辰积之得一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为黄钟
之实第二以黄钟三分为损益定生十二律第三
次十二律之实四次变律五次律生五声图六次
变声七次八十四声图八次六十调图九于是候
气审度嘉量权衡次焉为十三篇其下卷述前史
书志经传疏注吕氏春秋淮南子下至历代龠尺
款识用以明造律和声均调候气制器之事朱文
公称其书明白而渊深缜密而通畅凿凿可见之
之实第二以黄钟三分为损益定生十二律第三
次十二律之实四次变律五次律生五声图六次
变声七次八十四声图八次六十调图九于是候
气审度嘉量权衡次焉为十三篇其下卷述前史
书志经传疏注吕氏春秋淮南子下至历代龠尺
款识用以明造律和声均调候气制器之事朱文
公称其书明白而渊深缜密而通畅凿凿可见之
卷三十九 第 22a 页 WYG0868-0601a.png
行也其后文公考订礼书定钟律诗乐乐制乐舞
等篇而钟律篇大率本元定所著而互演之称明
邃矣
自南宋及元以至于今皆用大晟乐考大晟乐乃
方士魏汉津之所造取徽宗指寸为律故考亭曰
崇宣之季奸䛕之会黥涅之馀不足以语天地之
和然金太宗取汴得之改为太和乐流传入元及
明破燕京得其乐工今太常雅乐与学宫所谓大
等篇而钟律篇大率本元定所著而互演之称明
邃矣
自南宋及元以至于今皆用大晟乐考大晟乐乃
方士魏汉津之所造取徽宗指寸为律故考亭曰
崇宣之季奸䛕之会黥涅之馀不足以语天地之
和然金太宗取汴得之改为太和乐流传入元及
明破燕京得其乐工今太常雅乐与学宫所谓大
卷三十九 第 22b 页 WYG0868-0601b.png
晟乐者皆汉津之遗而徽宗之指也至其百戏队
舞亦元声之遗乐章又近浅无尔雅之辞太祖一
革元政而此事却谓金得之宋先王之遗不复改
创而当时儒者亦愦然不知所自世宗制礼作乐
而止于仪文之末略其元声之本亦张夏诸人之
过也
元人吴莱大晟乐论乡予北游京师闻太常所用
乐本大晟之遗法也自东都失守大乐氏奉其乐
舞亦元声之遗乐章又近浅无尔雅之辞太祖一
革元政而此事却谓金得之宋先王之遗不复改
创而当时儒者亦愦然不知所自世宗制礼作乐
而止于仪文之末略其元声之本亦张夏诸人之
过也
元人吴莱大晟乐论乡予北游京师闻太常所用
乐本大晟之遗法也自东都失守大乐氏奉其乐
卷三十九 第 23a 页 WYG0868-0601c.png
器北趋燕都燕都丧乱又徙汴蔡汴蔡陷没而东
李严侯独得其故乐部人国初有旨徵乐东平太
常徐公遂典乐向日月山奏观乞增宫县登歌文
武二舞令旧工教习以备大祀故今乐户子孙犹
世籍河汴间仅能肄其钟鼓铿锵不复能究其义
矣予因考求前代议乐自和岘以下更六七钜公
而议论莫之有定前日之宿县者本谓乐和曾未
几时倏已改铸或云乐失之清或云乐过于浊乐
李严侯独得其故乐部人国初有旨徵乐东平太
常徐公遂典乐向日月山奏观乞增宫县登歌文
武二舞令旧工教习以备大祀故今乐户子孙犹
世籍河汴间仅能肄其钟鼓铿锵不复能究其义
矣予因考求前代议乐自和岘以下更六七钜公
而议论莫之有定前日之宿县者本谓乐和曾未
几时倏已改铸或云乐失之清或云乐过于浊乐
卷三十九 第 23b 页 WYG0868-0601d.png
工冶卒且深厌其炉鞲鼓铸之劳则或自取其乐
之协时加铜齐以济之当轩临试虽以老师宿儒
终不能心悟其铜齐之轻重而徒论其铜律之清
浊也迨夫崇宁之世魏汉津乃以蜀一黥卒为造
大晟乐府遂颁其乐书于天下盖谓古之制乐者
惟黄帝夏禹得乐之正何则圣主之禀赋上与天
地阴阳为一体声则为律身则为度故夫黄帝夏
禹之制乐实自其身而得之臣今请以圣主中指
之协时加铜齐以济之当轩临试虽以老师宿儒
终不能心悟其铜齐之轻重而徒论其铜律之清
浊也迨夫崇宁之世魏汉津乃以蜀一黥卒为造
大晟乐府遂颁其乐书于天下盖谓古之制乐者
惟黄帝夏禹得乐之正何则圣主之禀赋上与天
地阴阳为一体声则为律身则为度故夫黄帝夏
禹之制乐实自其身而得之臣今请以圣主中指
卷三十九 第 24a 页 WYG0868-0602a.png
三节三寸定黄钟之律中指之径围又即据而定
为度量权衡乐以是制则臣将见其合天地之正
备阴阳之和而得夫金石清浊之宜矣当是时惟
丞相蔡京最神其说先铸帝鼐八鼎复造金石钟
虡雕几刻镂盖极后世之选已然以崇宁之指尺
既长而乐律遂高惟汉津亦自知之尝私谓其弟
子任宗尧曰乐律高北方元鼎水又溢出律高则
声过哀而国乱水溢出则国有变而境土丧没是
为度量权衡乐以是制则臣将见其合天地之正
备阴阳之和而得夫金石清浊之宜矣当是时惟
丞相蔡京最神其说先铸帝鼐八鼎复造金石钟
虡雕几刻镂盖极后世之选已然以崇宁之指尺
既长而乐律遂高惟汉津亦自知之尝私谓其弟
子任宗尧曰乐律高北方元鼎水又溢出律高则
声过哀而国乱水溢出则国有变而境土丧没是
卷三十九 第 24b 页 WYG0868-0602b.png
不久矣呜呼汉津所制岂复有加于和岘以下诸
人所论之乐哉然且至今沿袭相承未闻有所改
作乐殊不可以草创苟且而遽定也虽然崇宁之
乐亦可变矣盖古之论乐者一曰古雅乐二曰俗
部乐三曰番部乐古雅乐更秦乱而废汉世惟采
荆楚燕代之讴稍协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不复古
矣晋宋六代以降南朝之乐多用吴音北国之乐
仅袭旧俗及隋平江左魏三祖清商等乐存者什
人所论之乐哉然且至今沿袭相承未闻有所改
作乐殊不可以草创苟且而遽定也虽然崇宁之
乐亦可变矣盖古之论乐者一曰古雅乐二曰俗
部乐三曰番部乐古雅乐更秦乱而废汉世惟采
荆楚燕代之讴稍协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不复古
矣晋宋六代以降南朝之乐多用吴音北国之乐
仅袭旧俗及隋平江左魏三祖清商等乐存者什
卷三十九 第 25a 页 WYG0868-0602c.png
四世谓为华夏正声盖俗乐也至是沛国公郑译
复因龟兹人白苏祇婆善弹琵琶而翻七调遂以
制乐故今乐家犹有大石小石大食般涉等调大
石等国本在西域而般涉即是般瞻华言羽声隋
人且以是为大簇羽矣由是观之汉世徒以俗乐
定雅乐隋氏以来则复悉以番乐定雅乐唐至元
宗番部与俗部并乐工肄乐坐技不通然后发为
立技立技不精然后使教雅乐天下后世卒不复
复因龟兹人白苏祇婆善弹琵琶而翻七调遂以
制乐故今乐家犹有大石小石大食般涉等调大
石等国本在西域而般涉即是般瞻华言羽声隋
人且以是为大簇羽矣由是观之汉世徒以俗乐
定雅乐隋氏以来则复悉以番乐定雅乐唐至元
宗番部与俗部并乐工肄乐坐技不通然后发为
立技立技不精然后使教雅乐天下后世卒不复
卷三十九 第 25b 页 WYG0868-0602d.png
知有古雅乐之正声矣自唐历宋大扺皆然是犹
未能究夫乐律之元而仅拳拳于黍尺指尺之同
异及乎大晟乐府之立吾殆未知其尚有番俗之
杂耶抑果雅乐之正也夫以雅乐平淡而声缓番
俗繁碎而声急今大晟之乐律太高乐声急矣当
大晟乐书之行教坊色长张俣曾制大乐元机赋
论七音六十律八十四调本不脱乎龟兹白苏祇
婆之旧正行四十大曲常行小令四部弦管犹或
未能究夫乐律之元而仅拳拳于黍尺指尺之同
异及乎大晟乐府之立吾殆未知其尚有番俗之
杂耶抑果雅乐之正也夫以雅乐平淡而声缓番
俗繁碎而声急今大晟之乐律太高乐声急矣当
大晟乐书之行教坊色长张俣曾制大乐元机赋
论七音六十律八十四调本不脱乎龟兹白苏祇
婆之旧正行四十大曲常行小令四部弦管犹或
卷三十九 第 26a 页 WYG0868-0603a.png
尚循乎大唐五代梨园法曲之遗此非番俗之杂
行者乎宜雅乐之未易遽复也然吾就俣之所学
尝谓乐工肄乐先须通达强记巧妙干旋复穷十
载晓夜之思而务谙前人格犯之正故不可以草
茅无识而轻议乐又况汉津蜀一黥卒稍窥范景
仁司马君实之议论而且得与夫黄帝夏禹配食
于乐成之庙尚可至今沿袭而不变耶呜呼诚以
世之通音晓律者或少也夫何天下四方之所尚
行者乎宜雅乐之未易遽复也然吾就俣之所学
尝谓乐工肄乐先须通达强记巧妙干旋复穷十
载晓夜之思而务谙前人格犯之正故不可以草
茅无识而轻议乐又况汉津蜀一黥卒稍窥范景
仁司马君实之议论而且得与夫黄帝夏禹配食
于乐成之庙尚可至今沿袭而不变耶呜呼诚以
世之通音晓律者或少也夫何天下四方之所尚
卷三十九 第 26b 页 WYG0868-0603b.png
番俗伎乐率多轻儇剽杀嗥呶纵肆前缓后骤不
中音节他则倡优杂剧类且青红涂抺子女杂獶
导淫教媟不得禁止然以番俗之乐音节不中则
声气浅浮而日趋于薄倡优之伎禁止不行则风
俗流荡而不知所返此虽小节所系甚大汉谚有
云宫中好高髻城中高一尺宫中好长袖城中全
匹帛意者朝廷合议先正雅乐然后天下四方悉
更番俗二部之不正者悉归于正而后止殆不可
中音节他则倡优杂剧类且青红涂抺子女杂獶
导淫教媟不得禁止然以番俗之乐音节不中则
声气浅浮而日趋于薄倡优之伎禁止不行则风
俗流荡而不知所返此虽小节所系甚大汉谚有
云宫中好高髻城中高一尺宫中好长袖城中全
匹帛意者朝廷合议先正雅乐然后天下四方悉
更番俗二部之不正者悉归于正而后止殆不可
卷三十九 第 27a 页 WYG0868-0603c.png
视是为千古之绝学也然古者律历二事更相为
用太史郭公一尝定历诚旷世所未有子谓宜依
古法缇室葭灰随月候气天地之中气既应则钟
律之中声当无有不应者要在久而后验乐殊不
可以草创苟且而遽定也呜呼崇宁之乐亦可变
矣吾又安得夫伶伦荣缓之徒而与之共论乐哉
礼乐笺曰说者论大晟乐为宋方士魏汉津所制
此未考本末不知乐律者也宋濂议汉津制乐为
用太史郭公一尝定历诚旷世所未有子谓宜依
古法缇室葭灰随月候气天地之中气既应则钟
律之中声当无有不应者要在久而后验乐殊不
可以草创苟且而遽定也呜呼崇宁之乐亦可变
矣吾又安得夫伶伦荣缓之徒而与之共论乐哉
礼乐笺曰说者论大晟乐为宋方士魏汉津所制
此未考本末不知乐律者也宋濂议汉津制乐为
卷三十九 第 27b 页 WYG0868-0603d.png
乱世之音在洪武四年而冷谦所定乐舞为洪武
之六年乐章犹宋之旧而乐音非宋之音矣以何
知之以律而知之盖谦所制者为太簇之羽中吕
调也汉津所制其迎神初奏为南吕之角大吕变
调也与谦之乐如参辰黔晰之不相合矣盖谦之
七均自太簇夷则夹钟无射中吕皆正调也惟清
黄清林巧为变调然此二变音也固无妨于变也
汉津之林钟为宫者仅商角二音为正调其徵羽
之六年乐章犹宋之旧而乐音非宋之音矣以何
知之以律而知之盖谦所制者为太簇之羽中吕
调也汉津所制其迎神初奏为南吕之角大吕变
调也与谦之乐如参辰黔晰之不相合矣盖谦之
七均自太簇夷则夹钟无射中吕皆正调也惟清
黄清林巧为变调然此二变音也固无妨于变也
汉津之林钟为宫者仅商角二音为正调其徵羽
卷三十九 第 28a 页 WYG0868-0604a.png
变宫变徵皆属变调是七均之中而变者居四矣
南吕为宫者仅商音为正调其徵羽角变宫变徵
皆属变调是七均之中而变者居五矣又况汉津
之律即李照之律下古乐二律所谓黄钟者仅中
太簇则其林钟之宫仅中南吕南吕之宫仅中应
钟应钟管长四寸六分有奇而商角以下六均无
一不出于变矣君则其细已甚而臣民事物靡然
不振哀淫怨咽此真亡国之音也岂可与谦之乐
南吕为宫者仅商音为正调其徵羽角变宫变徵
皆属变调是七均之中而变者居五矣又况汉津
之律即李照之律下古乐二律所谓黄钟者仅中
太簇则其林钟之宫仅中南吕南吕之宫仅中应
钟应钟管长四寸六分有奇而商角以下六均无
一不出于变矣君则其细已甚而臣民事物靡然
不振哀淫怨咽此真亡国之音也岂可与谦之乐
卷三十九 第 28b 页 WYG0868-0604b.png
同年而语哉大扺乐律乐章本为二道由宋以降
乐章屡易而所用者皆王朴之律也政和以降乐
章屡易而所用者皆汉津之律也至冷谦定乐乐
章无改而所用者则非宋元之律也改其律而不
变其章者声音道微政合严重律正其元曲袭其
旧此谦之所以为明哲也谦旧有乐书在南太常
函史曰李教授文利祖吕氏春秋三寸九分为黄
钟曰含少之文辨黄钟九寸之误以太极阴阳五
乐章屡易而所用者皆王朴之律也政和以降乐
章屡易而所用者皆汉津之律也至冷谦定乐乐
章无改而所用者则非宋元之律也改其律而不
变其章者声音道微政合严重律正其元曲袭其
旧此谦之所以为明哲也谦旧有乐书在南太常
函史曰李教授文利祖吕氏春秋三寸九分为黄
钟曰含少之文辨黄钟九寸之误以太极阴阳五
卷三十九 第 29a 页 WYG0868-0604c.png
行繇一生二繇少及多见黄钟数少为极清辨宫
声极浊之误以左右对待各得百二十九分辨三
分损益上生下生至仲吕而穷之误其法由十一
月黄钟三寸九分至十二月大吕则增六分由大
吕至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皆各增九分由五
月蕤宾至六月林钟亦减六分由林钟夷则南吕
无射应钟以复于黄钟皆各减九分而适合三寸
九分之数由此而如环无端焉以相生其说曰阳
声极浊之误以左右对待各得百二十九分辨三
分损益上生下生至仲吕而穷之误其法由十一
月黄钟三寸九分至十二月大吕则增六分由大
吕至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皆各增九分由五
月蕤宾至六月林钟亦减六分由林钟夷则南吕
无射应钟以复于黄钟皆各减九分而适合三寸
九分之数由此而如环无端焉以相生其说曰阳
卷三十九 第 29b 页 WYG0868-0604d.png
数始于一成于三终于九故律之为数三九尽之
矣黄钟一阳初升气微数少故其管三寸九分三
寸乃阳数之少九分乃阳数之成以三涵九故黄
钟之宫命之曰涵少此其證也十一律皆从以生
而增减亦各以九分惟黄钟之于大吕蕤宾之于
林钟其增减视他律特异者大吕当五阴之盛一
阳始生则阳虽进而尚弱林钟当五阳之盛一阴
始生则阳虽退而尚强其增减宜仅得三分之二
矣黄钟一阳初升气微数少故其管三寸九分三
寸乃阳数之少九分乃阳数之成以三涵九故黄
钟之宫命之曰涵少此其證也十一律皆从以生
而增减亦各以九分惟黄钟之于大吕蕤宾之于
林钟其增减视他律特异者大吕当五阴之盛一
阳始生则阳虽进而尚弱林钟当五阳之盛一阴
始生则阳虽退而尚强其增减宜仅得三分之二
卷三十九 第 30a 页 WYG0868-0605a.png
也律管长短一本阴阳升降之气所谓律历同道
者也作律吕元声书二篇范副使辂等信其说从
受学杨学士廉爱其书以为天授而王尚书廷相
韩尚书邦奇皆大儒通解音律皆不谓然以为乐
律音调之承传在中原依古往而来非他方及知
非可以臆见卜度决也
杨忠悯继盛为韩苑洛志乐序世之谈经学者必
称六经然五经各有专业而乐则灭绝无传论治
者也作律吕元声书二篇范副使辂等信其说从
受学杨学士廉爱其书以为天授而王尚书廷相
韩尚书邦奇皆大儒通解音律皆不谓然以为乐
律音调之承传在中原依古往而来非他方及知
非可以臆见卜度决也
杨忠悯继盛为韩苑洛志乐序世之谈经学者必
称六经然五经各有专业而乐则灭绝无传论治
卷三十九 第 30b 页 WYG0868-0605b.png
法者必对举礼乐然议礼者于天然不易之外犹
深求立异可喜之说至于乐则废弃不讲全德之
微风俗之敝恒必由之良可悲夫然律吕与天地
相为终始方其隐而未彰也天既生哲人以作之
则于其既晦也天忍任其湮没已乎阐明之责盖
必有所寄者先生自做秀才时便抱古乐散亡之
忧当其岁试藩司闻诸督学虎谷王公云律吕之
学今虽失传然作之者既出于吾人则在人亦无
深求立异可喜之说至于乐则废弃不讲全德之
微风俗之敝恒必由之良可悲夫然律吕与天地
相为终始方其隐而未彰也天既生哲人以作之
则于其既晦也天忍任其湮没已乎阐明之责盖
必有所寄者先生自做秀才时便抱古乐散亡之
忧当其岁试藩司闻诸督学虎谷王公云律吕之
学今虽失传然作之者既出于吾人则在人亦无
卷三十九 第 31a 页 WYG0868-0605c.png
不可知之理特未有好古者究心焉耳先生于是
惕然省悟退而博极群书凡涉于乐者无不参考
其好之之专虽发疽寻愈不知也既而见其说矣
于是有直解之著然作用之实未之悉也自是苦
心精思或脱悟于载籍之旧或神会于心得之精
或见是于群非之中若天有以启其衷者终而观
其深矣于是有志乐之作曰志云者先生自谦之
辞也非徒志而已也是故律生声钟生律马迁著
惕然省悟退而博极群书凡涉于乐者无不参考
其好之之专虽发疽寻愈不知也既而见其说矣
于是有直解之著然作用之实未之悉也自是苦
心精思或脱悟于载籍之旧或神会于心得之精
或见是于群非之中若天有以启其衷者终而观
其深矣于是有志乐之作曰志云者先生自谦之
辞也非徒志而已也是故律生声钟生律马迁著
卷三十九 第 31b 页 WYG0868-0605d.png
之矣而律经声纬之递变体十用九之明示则未
之及也围九分积八百一十分班固著之矣而管
员分方旋宫环转乘除规圆则未之及也六十调
八十四声蔡子著之矣而起调则例及正变全半
子倍之交用调均首末长短相生之互见则未之
及也六变八变九变之用周礼载之矣而以黄钟
祀天神以蕤宾祭地祗以太簇享人鬼一造化之
自然以黄钟一均之备布之于朝廷宫闱实古今
之及也围九分积八百一十分班固著之矣而管
员分方旋宫环转乘除规圆则未之及也六十调
八十四声蔡子著之矣而起调则例及正变全半
子倍之交用调均首末长短相生之互见则未之
及也六变八变九变之用周礼载之矣而以黄钟
祀天神以蕤宾祭地祗以太簇享人鬼一造化之
自然以黄钟一均之备布之于朝廷宫闱实古今
卷三十九 第 32a 页 WYG0868-0606a.png
之绝唱则又有出乎周礼之外者也宏纲细目一
节万变信手拈来触处皆合乐之为道尽于是矣
志云乎哉其于先儒世儒之图论备录不遗者是
固先生与善之心然亦欲学者考见得失焉耳方
其始刻之日九鹤飞舞先生之庭者久之识者以
为是书感通所致观仰秣出听之说则鹤之来舞
也固宜而其得乐之正也此非其明验矣乎昔人
谓黄帝制律吕与伏羲画卦畴得程朱数子而始
节万变信手拈来触处皆合乐之为道尽于是矣
志云乎哉其于先儒世儒之图论备录不遗者是
固先生与善之心然亦欲学者考见得失焉耳方
其始刻之日九鹤飞舞先生之庭者久之识者以
为是书感通所致观仰秣出听之说则鹤之来舞
也固宜而其得乐之正也此非其明验矣乎昔人
谓黄帝制律吕与伏羲画卦畴得程朱数子而始
卷三十九 第 32b 页 WYG0868-0606b.png
著律吕得先生是书而始明则其功当不在数子
下岂曰小补云乎呜呼太和在成化宇宙间故先
生所由生太和在弘治宇宙间故是书所由始太
和在嘉靖宇宙间故是书所由成则其作诚不偶
然也后之有志于乐者苟能讲求而举行之则太
和将在万世之宇宙而先生之功至是为益大矣
然不苦心以求之何以知是书之正不得其说而
精之又何以知盛之言不为阿私也哉噫盛不敏
下岂曰小补云乎呜呼太和在成化宇宙间故先
生所由生太和在弘治宇宙间故是书所由始太
和在嘉靖宇宙间故是书所由成则其作诚不偶
然也后之有志于乐者苟能讲求而举行之则太
和将在万世之宇宙而先生之功至是为益大矣
然不苦心以求之何以知是书之正不得其说而
精之又何以知盛之言不为阿私也哉噫盛不敏
卷三十九 第 33a 页 WYG0868-0606c.png
虽学之而未能也讲求之责深有望于同志君子
云
姑苏王焕如曰周礼太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
之声播之八音以为乐器孔子曰易有圣人之道
四以制器者尚其象八音者圣人致中和之器也
其制之长短广狭小大轻重皆有数三三迭运九
九相乘天地万物之所生也太和元气之所钟也
声律家谓之元声黄钟者天地阴阳之和也五声
云
姑苏王焕如曰周礼太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
之声播之八音以为乐器孔子曰易有圣人之道
四以制器者尚其象八音者圣人致中和之器也
其制之长短广狭小大轻重皆有数三三迭运九
九相乘天地万物之所生也太和元气之所钟也
声律家谓之元声黄钟者天地阴阳之和也五声
卷三十九 第 33b 页 WYG0868-0606d.png
之本生于黄钟之律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
吕律法也律以统气类物吕侣也吕以助宣阳气
为道不同其中一也今按黄钟之长九寸寸积九
十分分十釐釐十毫二十忽忽方五十九万口四
百九十万得寸十寸为尺十尺曰丈十丈曰引黄
钟之管其容子粟秬黍中者一千二百为龠龠十
抄抄十撮撮二十圭圭六粒粒凡一千二百得龠
十龠曰合十合曰升十升曰斗十斗曰斛黄钟之
吕律法也律以统气类物吕侣也吕以助宣阳气
为道不同其中一也今按黄钟之长九寸寸积九
十分分十釐釐十毫二十忽忽方五十九万口四
百九十万得寸十寸为尺十尺曰丈十丈曰引黄
钟之管其容子粟秬黍中者一千二百为龠龠十
抄抄十撮撮二十圭圭六粒粒凡一千二百得龠
十龠曰合十合曰升十升曰斗十斗曰斛黄钟之
卷三十九 第 34a 页 WYG0868-0607a.png
龠所容千二百黍其重十二铢两龠则二十四铢
为两两四分分六铢铢十累累十黍黍凡二千四
百得两十六两曰斤二斤曰裹十五斤曰称二称
曰均四均曰石三之九之损之益之以合阴阳之
中以通律吕之和长短广狭小大轻重以十有二
律为之度数以十有二声为之齐量纪之以三平
之以六成之以十二天之道也凡八音之器莫不
以是为准是以声出于器器得则声得器失则声
为两两四分分六铢铢十累累十黍黍凡二千四
百得两十六两曰斤二斤曰裹十五斤曰称二称
曰均四均曰石三之九之损之益之以合阴阳之
中以通律吕之和长短广狭小大轻重以十有二
律为之度数以十有二声为之齐量纪之以三平
之以六成之以十二天之道也凡八音之器莫不
以是为准是以声出于器器得则声得器失则声
卷三十九 第 34b 页 WYG0868-0607b.png
失也八音惟革木无当于五音不系于律国语曰
革木一声此之谓也其馀六器清浊高下莫不随
器审察而齐一之夫金匪改煎齐量不成石匪旁
耑摩铝不协竹有穴窍疏密之异匏有安山卑崇
之殊土惟頫仰启闭而契歌惟依永比律而和总
众音而言之金欲应石石欲应丝丝欲应竹竹欲
应匏匏欲应土而八器之音根祖出一黄钟器虽
万有不同未尝不克谐也祇患仅知七律为一均
革木一声此之谓也其馀六器清浊高下莫不随
器审察而齐一之夫金匪改煎齐量不成石匪旁
耑摩铝不协竹有穴窍疏密之异匏有安山卑崇
之殊土惟頫仰启闭而契歌惟依永比律而和总
众音而言之金欲应石石欲应丝丝欲应竹竹欲
应匏匏欲应土而八器之音根祖出一黄钟器虽
万有不同未尝不克谐也祇患仅知七律为一均
卷三十九 第 35a 页 WYG0868-0607c.png
而未知度曲之义仅知一律配一字而未知永言
之旨耳所谓七律者如以黄钟为宫即以林钟为
徵太簇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应钟为变宫蕤
宾为变徵其七律自为一均而声相谐应古人欲
合声先须吹律使众音皆合如一律所出乃可近
世不解多以黄钟奏而声或林钟林钟奏而声或
太簇七音之协四声各有条理今以平入配重浊
以上去配轻清奏之多不谐协六器之定琴瑟尤
之旨耳所谓七律者如以黄钟为宫即以林钟为
徵太簇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应钟为变宫蕤
宾为变徵其七律自为一均而声相谐应古人欲
合声先须吹律使众音皆合如一律所出乃可近
世不解多以黄钟奏而声或林钟林钟奏而声或
太簇七音之协四声各有条理今以平入配重浊
以上去配轻清奏之多不谐协六器之定琴瑟尤
卷三十九 第 35b 页 WYG0868-0607d.png
难琴必每调而改弦瑟必每调而徙柱上下相生
其理至妙又琴瑟声微常见蔽于钟磬匏革竹土
声长金石常不能以相待矧旷不习闲击钟磬者
不知声吹匏竹者不知穴操琴瑟者不知弦同奏
则启手不均迭奏则发声不属失之远矣故妙达
音律者必于此而干旋之度律均钟以耳齐声以
声定律而订黄钟之宫准此中声均瑟十六声次
第又以十六声而齐六器声高者抑而下之声下
其理至妙又琴瑟声微常见蔽于钟磬匏革竹土
声长金石常不能以相待矧旷不习闲击钟磬者
不知声吹匏竹者不知穴操琴瑟者不知弦同奏
则启手不均迭奏则发声不属失之远矣故妙达
音律者必于此而干旋之度律均钟以耳齐声以
声定律而订黄钟之宫准此中声均瑟十六声次
第又以十六声而齐六器声高者抑而下之声下
卷三十九 第 36a 页 WYG0868-0608a.png
者引而上之过不及者损益而酌中之使众器之
间音音翕和不相凌夺然后被之于丝弹者纯然
如出一手吹之于匏土者翕然如出一口声以和
乐律以平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
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革木以节之合作
于一堂之上将见八风从律气无滞阴亦无散阳
风雨时至神民和说制物备而乐成庶几不失夔
旷之遗教云
间音音翕和不相凌夺然后被之于丝弹者纯然
如出一手吹之于匏土者翕然如出一口声以和
乐律以平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
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革木以节之合作
于一堂之上将见八风从律气无滞阴亦无散阳
风雨时至神民和说制物备而乐成庶几不失夔
旷之遗教云
卷三十九 第 36b 页 WYG0868-0608b.png
乐书曰昔太史公为律书其始不言律而言兵不
言兵之用而言兵之偃以为天下庶富百姓嬉游
此和乐之本也盖亦深达制律之意者哉乐之用
不外乎声音律吕通典云以子声比正声则正声
为倍以正声比子声则子声为半如仲吕之管长
六寸五分有奇上生黄钟三分益一不及正律九
寸之数但得八寸七分有奇以为黄钟之变律半
之得四寸三分有奇为子声此声有倍半之略也
言兵之用而言兵之偃以为天下庶富百姓嬉游
此和乐之本也盖亦深达制律之意者哉乐之用
不外乎声音律吕通典云以子声比正声则正声
为倍以正声比子声则子声为半如仲吕之管长
六寸五分有奇上生黄钟三分益一不及正律九
寸之数但得八寸七分有奇以为黄钟之变律半
之得四寸三分有奇为子声此声有倍半之略也
卷三十九 第 37a 页 WYG0868-0608c.png
淮南子云姑洗生应钟比于正音故为和应钟生
蕤宾不比于正音故为谬盖五音相生至于角位
则其数六十有四隔八下生当得宫前一位以为
变宫又自变宫隔八上生当得徵前一位其数五
十有六以为变徵变者与正比则为和变者与正
不比则为谬此音有和谬之略也汉书律历志天
地人及四时为七始此合而言之也又以黄钟为
天始林钟为地始太簇为人始此分而言之也盖
蕤宾不比于正音故为谬盖五音相生至于角位
则其数六十有四隔八下生当得宫前一位以为
变宫又自变宫隔八上生当得徵前一位其数五
十有六以为变徵变者与正比则为和变者与正
不比则为谬此音有和谬之略也汉书律历志天
地人及四时为七始此合而言之也又以黄钟为
天始林钟为地始太簇为人始此分而言之也盖
卷三十九 第 37b 页 WYG0868-0608d.png
黄钟居子为天统林钟居未冲丑为地统太簇居
寅为人统故为三始姑洗为春蕤宾为夏南吕为
秋应钟为冬以三合四是谓七始此三始七始之
略也以七音因十二律为八十四调除二变声不
得为调以五因十二则为六十调然二变不调则
冬夏声阙四时不备蔡子之说非而郑译之议是
也此六十调与八十四调之略也以径象言之黄
钟长九寸为乾林钟长六寸为坤乃邵子皇极经
寅为人统故为三始姑洗为春蕤宾为夏南吕为
秋应钟为冬以三合四是谓七始此三始七始之
略也以七音因十二律为八十四调除二变声不
得为调以五因十二则为六十调然二变不调则
冬夏声阙四时不备蔡子之说非而郑译之议是
也此六十调与八十四调之略也以径象言之黄
钟长九寸为乾林钟长六寸为坤乃邵子皇极经
卷三十九 第 38a 页 WYG0868-0609a.png
世声起于多乾之甲也音起于古乾之子也此理
之可通于易者也以娶妻生子言之黄钟为阳大
吕为阴犹甲子之娶乙丑皆同位者也黄钟之生
林钟林钟之生太簇犹甲子金之生庚辰金皆隔
八者也乃沈重钟律议用京房之术求之得三百
六十律当一期之日随日建律依次运行当日者
以天为宫而商徵以次从焉此义之有符于历者
也乐必用五音然周三大祭皆无商音说者谓周
之可通于易者也以娶妻生子言之黄钟为阳大
吕为阴犹甲子之娶乙丑皆同位者也黄钟之生
林钟林钟之生太簇犹甲子金之生庚辰金皆隔
八者也乃沈重钟律议用京房之术求之得三百
六十律当一期之日随日建律依次运行当日者
以天为宫而商徵以次从焉此义之有符于历者
也乐必用五音然周三大祭皆无商音说者谓周
卷三十九 第 38b 页 WYG0868-0609b.png
德木也故祭鬼神之乐去金开元诸臣言唐土德
王请加商调去角调以土德王初作洪武正韵声
起于东从角也后见礼部韵会而遵用之不起于
东而起于公此则从宫矣岂非深达造化者哉律
止于十二是矣然十二者律之本声而四者应声
也本声重大为君为父应声轻清为臣为子故四
声曰清声即夹钟大吕黄钟太簇之应也苟不用
四清声是有本而无应矣冷谦议用四清声故编
王请加商调去角调以土德王初作洪武正韵声
起于东从角也后见礼部韵会而遵用之不起于
东而起于公此则从宫矣岂非深达造化者哉律
止于十二是矣然十二者律之本声而四者应声
也本声重大为君为父应声轻清为臣为子故四
声曰清声即夹钟大吕黄钟太簇之应也苟不用
四清声是有本而无应矣冷谦议用四清声故编
卷三十九 第 39a 页 WYG0868-0609c.png
钟编磬皆为十六岂非洞达音律者哉诗称定之
方中谓测日景以辨方也土圭之法祖冲之之论
备矣然候气者使按日景之子午以布律则气必
不应何也天气微偏于左地气微偏于右所谓不
参差则不能生物者也故土圭测日景常在子午
之中此天之正位也以针定南北常在丙午壬子
之中此地之正位也故冬至置黄钟之律于壬子
之中夏至置林钟之律于丙午之中然后飞灰应
方中谓测日景以辨方也土圭之法祖冲之之论
备矣然候气者使按日景之子午以布律则气必
不应何也天气微偏于左地气微偏于右所谓不
参差则不能生物者也故土圭测日景常在子午
之中此天之正位也以针定南北常在丙午壬子
之中此地之正位也故冬至置黄钟之律于壬子
之中夏至置林钟之律于丙午之中然后飞灰应
卷三十九 第 39b 页 WYG0868-0609d.png
律今元定乃欲一室之中多截管以候黄钟岂非
臆说哉黄钟起于子之一以三倍之历十二辰而
终于亥之一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汉志盖借
十二辰以列三因之算位耳蔡子乃据以为真张
皇铺衍谬矣自黄钟之管阳皆生下阴皆生上自
蕤宾之管阳反生上阴反生下此非空言也从子
至巳阳生阴退故律生吕言下生吕生律言上生
从午至亥阴生阳退故律生吕言上生吕生律言
臆说哉黄钟起于子之一以三倍之历十二辰而
终于亥之一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汉志盖借
十二辰以列三因之算位耳蔡子乃据以为真张
皇铺衍谬矣自黄钟之管阳皆生下阴皆生上自
蕤宾之管阳反生上阴反生下此非空言也从子
至巳阳生阴退故律生吕言下生吕生律言上生
从午至亥阴生阳退故律生吕言上生吕生律言
卷三十九 第 40a 页 WYG0868-0610a.png
下生盖班志隔八相生一下一上则终于仲吕其
长止三寸三分有奇京房之法至蕤宾重上生凡
五十六上终于仲吕其长六寸六分有奇若仲吕
止三寸三分有奇虽三分益一不能复生黄钟之
律故用六寸六分则三分益一可以复生黄钟耳
蔡子乃讥其阴阳错乱亦未之思耳近世儒者乃
曰黄钟非九寸之管而引外纪吕氏春秋所载含
少之说为证曰黄钟音始也象则君也其律宜短
长止三寸三分有奇京房之法至蕤宾重上生凡
五十六上终于仲吕其长六寸六分有奇若仲吕
止三寸三分有奇虽三分益一不能复生黄钟之
律故用六寸六分则三分益一可以复生黄钟耳
蔡子乃讥其阴阳错乱亦未之思耳近世儒者乃
曰黄钟非九寸之管而引外纪吕氏春秋所载含
少之说为证曰黄钟音始也象则君也其律宜短
卷三十九 第 40b 页 WYG0868-0610b.png
其气宜微其声宜清者也夫黄钟以八十一分为
管而吹三寸九分以为声故谓之含少乃遂以三
寸九分为黄钟之律而执含少以为清管焉是此
律一差大吕而下十一律者皆无由取正矣盖太
史公之言曰细若气微若声圣人神而明之虽妙
必效今圣主当阳能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
众是乐之本也区区之器与数何足论哉
黄太史道周乐律论衡乐律史记所载极为详悉
管而吹三寸九分以为声故谓之含少乃遂以三
寸九分为黄钟之律而执含少以为清管焉是此
律一差大吕而下十一律者皆无由取正矣盖太
史公之言曰细若气微若声圣人神而明之虽妙
必效今圣主当阳能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
众是乐之本也区区之器与数何足论哉
黄太史道周乐律论衡乐律史记所载极为详悉
卷三十九 第 41a 页 WYG0868-0610c.png
杨子云太元只是说历耳天地之体四方各百二
十八周而围之五百一十二因而圆之四百八十
凡方圆相割十有八变而归于极体四则用三体
三则用四以四为寔以三损益割方即为损割圆
即为益考其纤微皆方不止于径一周四圆不止
于径一围三约长馀分是日月差法之所由生也
律历之妙皆于此径一围三上察其微差以为相
生之律如黄钟全律百二十馀一分七釐有强因
十八周而围之五百一十二因而圆之四百八十
凡方圆相割十有八变而归于极体四则用三体
三则用四以四为寔以三损益割方即为损割圆
即为益考其纤微皆方不止于径一周四圆不止
于径一围三约长馀分是日月差法之所由生也
律历之妙皆于此径一围三上察其微差以为相
生之律如黄钟全律百二十馀一分七釐有强因
卷三十九 第 41b 页 WYG0868-0610d.png
而裁之八十有一为黄钟之上宫其下宫三十有
九馀分不尽以起下生而淮南子吕不韦俱称黄
钟三寸九分此是讹黄钟之下宫以为上宫我朝
李文利郑世子之流又祖其说以三寸九分起黄
钟则黄钟之声宜极短而清毋复牛鸣窌中者矣
管子亦称黄钟有大洒之音此皆于变宫上说黄
钟非就黄钟本位起实数也如就本位起实数则
六律六吕皆百有二十分如大吕七十有二则其
九馀分不尽以起下生而淮南子吕不韦俱称黄
钟三寸九分此是讹黄钟之下宫以为上宫我朝
李文利郑世子之流又祖其说以三寸九分起黄
钟则黄钟之声宜极短而清毋复牛鸣窌中者矣
管子亦称黄钟有大洒之音此皆于变宫上说黄
钟非就黄钟本位起实数也如就本位起实数则
六律六吕皆百有二十分如大吕七十有二则其
卷三十九 第 42a 页 WYG0868-0611a.png
馀宫四十有九又有馀分不与仲吕相乱今以子
未寅酉辰亥午丑申卯戍巳分为娶妻生子之序
上下损益终于南吕之六十而百二十分之律分
中所谓律之一终也京房六十律亦从此始如用
三寸九分之律则管分极短吹不成声应不动气
又益五寸二分以为大吕颠倒极矣某自少时常
用文利之律以比于淮南吕览之说久而知其不
然乃复求之史记知太史所藏去古未远置一而
未寅酉辰亥午丑申卯戍巳分为娶妻生子之序
上下损益终于南吕之六十而百二十分之律分
中所谓律之一终也京房六十律亦从此始如用
三寸九分之律则管分极短吹不成声应不动气
又益五寸二分以为大吕颠倒极矣某自少时常
用文利之律以比于淮南吕览之说久而知其不
然乃复求之史记知太史所藏去古未远置一而
卷三十九 第 42b 页 WYG0868-0611b.png
十一三之以三为实以四为积不可易也伶州鸠
所论六间六正大不踰宫细不过羽从来已旧安
得指极短之律以起至大之宫使钟量衡度皆无
所从始乎凡乐言钟吕为人生致用之大端鬼神
所用进退亥为应钟卯为夹钟未为林钟此三钟
者三甲所治易之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谓是物也
巳为南吕丑为大吕酉为仲吕此三吕者为三庚
所治易之先庚三日后庚三日谓是物也黄钟为
所论六间六正大不踰宫细不过羽从来已旧安
得指极短之律以起至大之宫使钟量衡度皆无
所从始乎凡乐言钟吕为人生致用之大端鬼神
所用进退亥为应钟卯为夹钟未为林钟此三钟
者三甲所治易之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谓是物也
巳为南吕丑为大吕酉为仲吕此三吕者为三庚
所治易之先庚三日后庚三日谓是物也黄钟为
卷三十九 第 43a 页 WYG0868-0611c.png
子子与亥而从阳治阳者为主治阳而主钟蕤宾
为午午与巳从阴治阴者为客故言宾而治吕主
客之分出入之序六府三事之所为治也礼祀天
神则用圜钟为宫以相次为序祀地祗则用函钟
为宫以相生为序祀人鬼则用黄钟为宫以相合
为序其以黄钟代应钟亦犹之尊于而绌亥也凡
道之本于礼乐者皆与天行之度一一相追礼退
而绌乐进而盈乐动而升礼让而反日之让天月
为午午与巳从阴治阴者为客故言宾而治吕主
客之分出入之序六府三事之所为治也礼祀天
神则用圜钟为宫以相次为序祀地祗则用函钟
为宫以相生为序祀人鬼则用黄钟为宫以相合
为序其以黄钟代应钟亦犹之尊于而绌亥也凡
道之本于礼乐者皆与天行之度一一相追礼退
而绌乐进而盈乐动而升礼让而反日之让天月
卷三十九 第 43b 页 WYG0868-0611d.png
之让日进而称顺退而数逆藏往知来其致一也
日月律度之差各十三有馀为日月交食之会析
之为六分有半为律法之所从极蔡元定称子丑
寅卯辰巳上得全分午未申酉戍亥不得全杪犹
未有定论唯以十二差之自三分九釐损益上下
以至于一分而极而半声间起之法亦于是而出
矣木上云然则太师吹铜听律以知师之善败如
何某云予非瞽史安知吹律然诗称其军三单大
日月律度之差各十三有馀为日月交食之会析
之为六分有半为律法之所从极蔡元定称子丑
寅卯辰巳上得全分午未申酉戍亥不得全杪犹
未有定论唯以十二差之自三分九釐损益上下
以至于一分而极而半声间起之法亦于是而出
矣木上云然则太师吹铜听律以知师之善败如
何某云予非瞽史安知吹律然诗称其军三单大
卷三十九 第 44a 页 WYG0868-0612a.png
国一军万二千五百人三军之数与天地参六师
之义倍而用之用众之律而过于天道未有不败
者也然则律数十有七万八千馀强何也曰置十
而十一三之是大易之偶数也因而三之五十三
万馀强而与天俱周律之与礼乐天道兵师其槩
一也
崇祯十五年礼部议覆太常寺乐疏云蒙谕太常
寺有神乐观及给赐净衣取其精洁今郊庙祭乐
之义倍而用之用众之律而过于天道未有不败
者也然则律数十有七万八千馀强何也曰置十
而十一三之是大易之偶数也因而三之五十三
万馀强而与天俱周律之与礼乐天道兵师其槩
一也
崇祯十五年礼部议覆太常寺乐疏云蒙谕太常
寺有神乐观及给赐净衣取其精洁今郊庙祭乐
卷三十九 第 44b 页 WYG0868-0612b.png
亦多疏涩如琴瑟并无指法舞容尤乖古制宜访
求知乐之人细加参究因及郑世子所进乐书及
原任礼部尚书黄汝良乐律考大要以黄钟为主
仰见皇上留心上理于礼乐精微无不洞悉臣等
谨察得黄钟候气实为律历之本而自汉唐以来
或为三寸九分或为九寸其说不同前议历法时
臣等以古葭灰候气之法令钦天监与新局并试
皆不甚晓至乐舞生则琴瑟搏拊尚未能辨矧黄
求知乐之人细加参究因及郑世子所进乐书及
原任礼部尚书黄汝良乐律考大要以黄钟为主
仰见皇上留心上理于礼乐精微无不洞悉臣等
谨察得黄钟候气实为律历之本而自汉唐以来
或为三寸九分或为九寸其说不同前议历法时
臣等以古葭灰候气之法令钦天监与新局并试
皆不甚晓至乐舞生则琴瑟搏拊尚未能辨矧黄
卷三十九 第 45a 页 WYG0868-0612c.png
钟乎周时以舞教国子令大胥正舞位小胥正舞
列节八音而行八风盖五行之义皆寓于其中至
汉大乐律则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庙之酬凡除吏
二千石至六百石关内侯至大夫之适子取为舞
生其教之豫而选之精如此以能发扬功德孚格
人天而今皆伶人下贱为之去古寔远宜令太常
仿周汉意选舞士不得仍以倡优充数仍将律书
正声所纂舞图舞节重加翻习庶足复三代之旧
列节八音而行八风盖五行之义皆寓于其中至
汉大乐律则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庙之酬凡除吏
二千石至六百石关内侯至大夫之适子取为舞
生其教之豫而选之精如此以能发扬功德孚格
人天而今皆伶人下贱为之去古寔远宜令太常
仿周汉意选舞士不得仍以倡优充数仍将律书
正声所纂舞图舞节重加翻习庶足复三代之旧
卷三十九 第 45b 页 WYG0868-0612d.png
又辅臣奏庙堂上不宜用教坊乐圣意亦以为然
察会典凡祭祀用太常寺乐舞凡朝会宴飨等礼
用教坊司奉銮而相沿既久疏舛成习所当严行
申饬至古者房中之乐歌关雎诸诗燕射之乐歌
鹿鸣诸诗笙奏由庚诸诗即汉人乐府亦特为古
雅当时音容必有可观自唐始分太常与教坊为
二实郑声乱雅之始惜古乐残缺未易顿议亦宜
访求知乐之人徐加订定以副圣天子复古致治
察会典凡祭祀用太常寺乐舞凡朝会宴飨等礼
用教坊司奉銮而相沿既久疏舛成习所当严行
申饬至古者房中之乐歌关雎诸诗燕射之乐歌
鹿鸣诸诗笙奏由庚诸诗即汉人乐府亦特为古
雅当时音容必有可观自唐始分太常与教坊为
二实郑声乱雅之始惜古乐残缺未易顿议亦宜
访求知乐之人徐加订定以副圣天子复古致治
卷三十九 第 46a 页 WYG0868-0613a.png
之盛心
律尺
崇祯十四年上欲考定乐律命工部察周尺之制
工部不能定移闻礼部礼部覆云周尺之说古今
推求不一有用累黍者汉书律历志云以子谷秬
黍中者度之九十分为黄钟之长一黍为分十分
为寸十寸为尺尔雅云秬黑黍也颜师古云中者
不大不小后周时牛弘等议曰上党羊头山黍其
律尺
崇祯十四年上欲考定乐律命工部察周尺之制
工部不能定移闻礼部礼部覆云周尺之说古今
推求不一有用累黍者汉书律历志云以子谷秬
黍中者度之九十分为黄钟之长一黍为分十分
为寸十寸为尺尔雅云秬黑黍也颜师古云中者
不大不小后周时牛弘等议曰上党羊头山黍其
卷三十九 第 46b 页 WYG0868-0613b.png
色至乌其形圆重唐礼乐志曰黍真则尺定尺定
则律均宋窦俨司马光等考定周尺用上党黍十
黍为一寸是也有用指者古人按指知寸布手知
尺舒臂知寻大禹声为律身为度用左手中指三
节三寸谓之君指裁为宫声之管许慎说文曰中
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尺即周尺也有用璧羡者
考工记曰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盖璧径九寸
羡而长之纵十寸横八寸周谓之度尺则周之十
则律均宋窦俨司马光等考定周尺用上党黍十
黍为一寸是也有用指者古人按指知寸布手知
尺舒臂知寻大禹声为律身为度用左手中指三
节三寸谓之君指裁为宫声之管许慎说文曰中
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尺即周尺也有用璧羡者
考工记曰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盖璧径九寸
羡而长之纵十寸横八寸周谓之度尺则周之十
卷三十九 第 47a 页 WYG0868-0613c.png
寸八寸皆为尺也有用蔈粟者蔈禾穗芒也淮南
子曰律数十二故十二蔈当一粟十粟而当一寸
是也有用蚕丝者孙子算术云蚕吐丝为忽自丝
毫釐分而成一寸是也有用马尾者易纬以十马
尾为分是也详考之窃谓人指则长短不同璧羡
则古璧难得粟有轻重马尾有巨细蚕丝秒忽亦
难辨惟累黍之法为正而又有谓圭璧之属用指
尺冠冕尊彝之属用黍尺者又有谓岁有丰歉地
子曰律数十二故十二蔈当一粟十粟而当一寸
是也有用蚕丝者孙子算术云蚕吐丝为忽自丝
毫釐分而成一寸是也有用马尾者易纬以十马
尾为分是也详考之窃谓人指则长短不同璧羡
则古璧难得粟有轻重马尾有巨细蚕丝秒忽亦
难辨惟累黍之法为正而又有谓圭璧之属用指
尺冠冕尊彝之属用黍尺者又有谓岁有丰歉地
卷三十九 第 47b 页 WYG0868-0613d.png
有肥硗累黍较验亦复不齐者故前代制尺非特
用累黍又必求古器以杂较焉隋书所载历代之
尺十有五种第一种即周尺与西汉刘歆铜斛尺
东汉建武铜尺晋荀勖律尺祖冲之铜尺皆合今
去古既远欲求确据惟我高皇帝时命宋濂冷谦
等所定乐律及刘基等所定钦天监晷景可凭而
晷景尤其显者宋和岘用西京铜望臬即司天台
影表铜臬下石尺也影表上可测天度数不爽况
用累黍又必求古器以杂较焉隋书所载历代之
尺十有五种第一种即周尺与西汉刘歆铜斛尺
东汉建武铜尺晋荀勖律尺祖冲之铜尺皆合今
去古既远欲求确据惟我高皇帝时命宋濂冷谦
等所定乐律及刘基等所定钦天监晷景可凭而
晷景尤其显者宋和岘用西京铜望臬即司天台
影表铜臬下石尺也影表上可测天度数不爽况
卷三十九 第 48a 页 WYG0868-0614a.png
其他乎唐顺之曰今钦天监表尺乃元郭守敬所
造比市尺止得八寸强守敬精于律历决非妄作
尝取黑黍中者一千二百粒日乾之秤量重五钱
者以九十粒横之命为九寸与表尺果合于今欲
求周尺似不能舍是而他求矣抑又有说焉高皇
帝创制垂法贻谋万世当时制为镇圭定按周尺
莫若以镇圭之尺为主若欲别造准尺是必博搜
古器如表尺之属兼求真黍参互考定非可悬虚
造比市尺止得八寸强守敬精于律历决非妄作
尝取黑黍中者一千二百粒日乾之秤量重五钱
者以九十粒横之命为九寸与表尺果合于今欲
求周尺似不能舍是而他求矣抑又有说焉高皇
帝创制垂法贻谋万世当时制为镇圭定按周尺
莫若以镇圭之尺为主若欲别造准尺是必博搜
古器如表尺之属兼求真黍参互考定非可悬虚
卷三十九 第 48b 页 WYG0868-0614b.png
臆决也工部据以回奏奉旨既说周尺即镇尺著
照镇圭式造尺
审度嘉量权衡皆出于律自积黍之法不明黄钟
之说始纷然如聚讼近代郑世子考羊头山秬黍
以时等则称之百粒得二分五釐至两龠二千四
百重六钱则今之六钱为古一两以约度量今之
八寸即古一尺今之三斗即古之一斛度以八为
率量以三为率权以六为率
照镇圭式造尺
审度嘉量权衡皆出于律自积黍之法不明黄钟
之说始纷然如聚讼近代郑世子考羊头山秬黍
以时等则称之百粒得二分五釐至两龠二千四
百重六钱则今之六钱为古一两以约度量今之
八寸即古一尺今之三斗即古之一斛度以八为
率量以三为率权以六为率
卷三十九 第 49a 页 WYG0868-0614c.png
大祀
郊庙社稷先农为大祀已而改先农及山川帝王
先师旗纛为中祀诸皆小祀大祀致斋三日中祀
二日祀有牲牲四等曰犊曰牛曰太牢曰少牢色
尚骍或黝天地日月加玉焉玉三等曰苍璧曰黄
琮曰玉牲大祀入涤九旬中祀三旬小祀一旬杀
礼不用牲用果脯从其族或用素羞祀有帛大祀
中祀京师用制帛制帛五等曰郊祀曰奉先曰礼
郊庙社稷先农为大祀已而改先农及山川帝王
先师旗纛为中祀诸皆小祀大祀致斋三日中祀
二日祀有牲牲四等曰犊曰牛曰太牢曰少牢色
尚骍或黝天地日月加玉焉玉三等曰苍璧曰黄
琮曰玉牲大祀入涤九旬中祀三旬小祀一旬杀
礼不用牲用果脯从其族或用素羞祀有帛大祀
中祀京师用制帛制帛五等曰郊祀曰奉先曰礼
卷三十九 第 49b 页 WYG0868-0614d.png
神曰展亲曰报功小祀素帛礼佛帛王国司府州
县亦用帛小祀则否凡祀有乐乐四等曰九奏曰
八奏曰七奏曰六奏舞皆八佾先师六佾小祀则
否凡助祭文臣五品武臣四品以上小祀则否
礼部寅清堂有嘉靖十五年秋钦定大报诸祀礼
仪碑每岁大宗伯以大报日期等日告于皇帝前
期于本衙门宿鸿胪卿具请御殿及设案奉天殿
中是日百官公服侍班皇帝服皮弁大宗伯具朝
县亦用帛小祀则否凡祀有乐乐四等曰九奏曰
八奏曰七奏曰六奏舞皆八佾先师六佾小祀则
否凡助祭文臣五品武臣四品以上小祀则否
礼部寅清堂有嘉靖十五年秋钦定大报诸祀礼
仪碑每岁大宗伯以大报日期等日告于皇帝前
期于本衙门宿鸿胪卿具请御殿及设案奉天殿
中是日百官公服侍班皇帝服皮弁大宗伯具朝
卷三十九 第 50a 页 WYG0868-0615a.png
服自午门中道行捧祀日册立置于案皇帝就案
先立定大宗伯跪奏曰嘉靖几年分大报等祀日
册请敬之皇帝搢圭取而恭视讫序班举案于华
盖殿中皇帝升座百官叩头如常礼毕
正祀典
倪文毅岳疏释迦牟尼文佛三清三境天尊谨按
传记西方有佛国曰天竺有五中天竺乃释迦所
生之地后汉明帝时其法始入中国后之宗其教
先立定大宗伯跪奏曰嘉靖几年分大报等祀日
册请敬之皇帝搢圭取而恭视讫序班举案于华
盖殿中皇帝升座百官叩头如常礼毕
正祀典
倪文毅岳疏释迦牟尼文佛三清三境天尊谨按
传记西方有佛国曰天竺有五中天竺乃释迦所
生之地后汉明帝时其法始入中国后之宗其教
卷三十九 第 50b 页 WYG0868-0615b.png
者遂以释迦为师其曰三世佛者则以释迦之本
性为法身德业为报身并其真身而为三其实本
止一人耳今乃分为三像而并列之失其旨矣唐
儒韩愈有曰三代之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
中国未有佛也明帝时始有佛法其后乱亡相继
运祚不长宋齐梁陈以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
梁武帝舍身施佛其后饿死台城事佛求福乃更
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至于道家以
性为法身德业为报身并其真身而为三其实本
止一人耳今乃分为三像而并列之失其旨矣唐
儒韩愈有曰三代之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
中国未有佛也明帝时始有佛法其后乱亡相继
运祚不长宋齐梁陈以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
梁武帝舍身施佛其后饿死台城事佛求福乃更
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至于道家以
卷三十九 第 51a 页 WYG0868-0615c.png
老子为师其所谓三清者盖仿释氏三身而为之
尤为谬妄宋儒朱熹有曰玉清元始天尊既非老
子之法身上清太上老君又非老子之报身设有
二像又非与老子为一而老子又自为上清太上
老君盖仿释氏之失而又失之者也况庄子明言
老聃之死则聃亦人鬼耳岂可僭居昊天上帝之
上哉由此观之三清三境天尊实无所据况躬亲
祠醮倾心崇奉如宋徽宗者可谓至矣卒之陷身
尤为谬妄宋儒朱熹有曰玉清元始天尊既非老
子之法身上清太上老君又非老子之报身设有
二像又非与老子为一而老子又自为上清太上
老君盖仿释氏之失而又失之者也况庄子明言
老聃之死则聃亦人鬼耳岂可僭居昊天上帝之
上哉由此观之三清三境天尊实无所据况躬亲
祠醮倾心崇奉如宋徽宗者可谓至矣卒之陷身
卷三十九 第 51b 页 WYG0868-0615d.png
沙漠覆亡宗社千载之下可为明戒但缘异端佛
老之徒转相模仿惑世诬民历代因之莫之有废
是以递年以来凡遇万寿千秋等节奉钦依脩建
吉祥好事或遇丧礼七七脩建荐扬好事俱先期
一日遣官诣大兴隆寺祭告释迦牟尼文佛朝天
宫祭告三清三境天尊此皆因袭而行不合祀典
今议斋醮既合停止其前项祭告俱各罢免
北极中天星主紫微大帝谨按象纬书有曰北极
老之徒转相模仿惑世诬民历代因之莫之有废
是以递年以来凡遇万寿千秋等节奉钦依脩建
吉祥好事或遇丧礼七七脩建荐扬好事俱先期
一日遣官诣大兴隆寺祭告释迦牟尼文佛朝天
宫祭告三清三境天尊此皆因袭而行不合祀典
今议斋醮既合停止其前项祭告俱各罢免
北极中天星主紫微大帝谨按象纬书有曰北极
卷三十九 第 52a 页 WYG0868-0616a.png
五星在紫微垣中一名天极一名北辰其北第五
星名天枢盖极星之在紫微垣万星所宗七曜三
垣二十八宿众星所拱为天文之正中又曰紫微
大帝之座天子之常居也即今朝廷宫殿所在乃
其象焉国朝正统初年建紫微殿一所于大德观
之东设立大帝之象每遇万寿圣节正旦冬至俱
遣大臣一员祭告今议得日月星辰并曜于天故
古有大明祭日夜明祭月幽宗祭星之文祖宗以
星名天枢盖极星之在紫微垣万星所宗七曜三
垣二十八宿众星所拱为天文之正中又曰紫微
大帝之座天子之常居也即今朝廷宫殿所在乃
其象焉国朝正统初年建紫微殿一所于大德观
之东设立大帝之象每遇万寿圣节正旦冬至俱
遣大臣一员祭告今议得日月星辰并曜于天故
古有大明祭日夜明祭月幽宗祭星之文祖宗以
卷三十九 第 52b 页 WYG0868-0616b.png
来每岁南郊大祀内坛已有星辰坛合祭之礼今
乃象之如人称之为帝以极星之正祠于异端之
宫稽之祀典诚无所据所有前项祭祀伏乞罢免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谨按传记有曰凡阴气
凝聚阳气在内而不得出则奋击而为雷霆非如
异端所谓龙车石斧鬼鼓火鞭怪诞之说也雷声
普化天尊者道家以为玉霄一府总司五雷而雷
部诸神皆其所主而又托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天
乃象之如人称之为帝以极星之正祠于异端之
宫稽之祀典诚无所据所有前项祭祀伏乞罢免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谨按传记有曰凡阴气
凝聚阳气在内而不得出则奋击而为雷霆非如
异端所谓龙车石斧鬼鼓火鞭怪诞之说也雷声
普化天尊者道家以为玉霄一府总司五雷而雷
部诸神皆其所主而又托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天
卷三十九 第 53a 页 WYG0868-0616c.png
尊现示之日故朝廷遂以是日遣官诣大德显灵
宫致祭今议得雷雨风云皆阴阳之妙用鬼神之
盛德祖宗以来每岁南郊大祀外坛已有合祭之
礼而八月望后山川坛复有秋报之祭况自二月
发声之后无非雷霆奋震之日顾乃定于六月二
十四日于义何取至于像设名称礼亦无据所有
祭告伏乞罢免
梓潼帝君谨按图志英显王庙在剑州即梓潼神
宫致祭今议得雷雨风云皆阴阳之妙用鬼神之
盛德祖宗以来每岁南郊大祀外坛已有合祭之
礼而八月望后山川坛复有秋报之祭况自二月
发声之后无非雷霆奋震之日顾乃定于六月二
十四日于义何取至于像设名称礼亦无据所有
祭告伏乞罢免
梓潼帝君谨按图志英显王庙在剑州即梓潼神
卷三十九 第 53b 页 WYG0868-0616d.png
姓张讳亚子其先越巂人因报母雠徙居剑州之
七曲山仕晋战没人为立庙唐元宗西狩追封左
丞僖宗入蜀封济顺王宋咸平中改封英显又按
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为天之六府道家谓上帝
命梓潼神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故元加号为
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而天下学校亦多
立祠以祀之京师之庙在北安门外景泰五年间
辟而新之敕赐文昌宫额每以二月初三日为帝
七曲山仕晋战没人为立庙唐元宗西狩追封左
丞僖宗入蜀封济顺王宋咸平中改封英显又按
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为天之六府道家谓上帝
命梓潼神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故元加号为
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而天下学校亦多
立祠以祀之京师之庙在北安门外景泰五年间
辟而新之敕赐文昌宫额每以二月初三日为帝
卷三十九 第 54a 页 WYG0868-0617a.png
君诞生之辰遣官致祭今议得道家谓梓潼以孝
德忠仁显灵于蜀庙食其地于礼为宜祠之京师
不合祀典至于文星与梓潼无干今乃合而为一
诚出傅会所有前项祭祀伏乞罢免仍行天下学
校如旧有文昌宫者亦合拆毁
祖师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真君谨按传记张道
陵字元辅汉光武十年生于吴之天目山善以符
水治病桓帝永寿元年于灵峰白日上升百二十
德忠仁显灵于蜀庙食其地于礼为宜祠之京师
不合祀典至于文星与梓潼无干今乃合而为一
诚出傅会所有前项祭祀伏乞罢免仍行天下学
校如旧有文昌宫者亦合拆毁
祖师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真君谨按传记张道
陵字元辅汉光武十年生于吴之天目山善以符
水治病桓帝永寿元年于灵峰白日上升百二十
卷三十九 第 54b 页 WYG0868-0617b.png
岁唐天宝七年册赠太师中和四年封三天扶教
大法师宋熙宁中加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大
观三年册号正一靖应真君子孙历代相传皆有
封号迨入国朝仍令传袭正一嗣教真人之封秩
正二品岁以正月十五日为祖师示现之辰遣官
诣大德灵显宫告祭又按宋邵伯温闻见录建安
二十年曹操破张鲁定汉中鲁祖陵顺帝时客蜀
学道鸣鹤山中造作符书惑百姓从授其教者辄
大法师宋熙宁中加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大
观三年册号正一靖应真君子孙历代相传皆有
封号迨入国朝仍令传袭正一嗣教真人之封秩
正二品岁以正月十五日为祖师示现之辰遣官
诣大德灵显宫告祭又按宋邵伯温闻见录建安
二十年曹操破张鲁定汉中鲁祖陵顺帝时客蜀
学道鸣鹤山中造作符书惑百姓从授其教者辄
卷三十九 第 55a 页 WYG0868-0617c.png
出五斗米时谓之米贼陵子衡衡子鲁以法相授
受自号师君其众曰鬼卒曰祭酒大抵与黄巾相
类朝廷不能讨就拜鲁汉宁太守镇巴中观此则
陵本非异人而道家祖陵为天师者特因天宝诏
称汉天师而然尔今议得正月十五日乃其生辰
自宜其子孙祭于其家所有前项祭祀伏乞罢免
大小青龙之神谨按碑记昔有僧名卢自江南来
寓西山之尸陀林秘魔岩一日二童子来拜于前
受自号师君其众曰鬼卒曰祭酒大抵与黄巾相
类朝廷不能讨就拜鲁汉宁太守镇巴中观此则
陵本非异人而道家祖陵为天师者特因天宝诏
称汉天师而然尔今议得正月十五日乃其生辰
自宜其子孙祭于其家所有前项祭祀伏乞罢免
大小青龙之神谨按碑记昔有僧名卢自江南来
寓西山之尸陀林秘魔岩一日二童子来拜于前
卷三十九 第 55b 页 WYG0868-0617d.png
卢纳之鬻薪供奉虽寒暑无怠时久旱不雨二童
子白于卢能限雨期言讫即委身龙潭须臾化青
龙一大一小至期果得甘雨事闻赐卢师号曰感
应禅师建寺设像立碑以记其事又别设祠于龙
潭之上春秋遣官祭青龙神国朝宣德中敕建大
圆通寺青龙出现祷之有应于是加以封号至今
春秋二时遣顺天府官致祭及遇岁旱遣官祭告
盖因旧传二龙能致云雨故累朝崇奉如此然虽
子白于卢能限雨期言讫即委身龙潭须臾化青
龙一大一小至期果得甘雨事闻赐卢师号曰感
应禅师建寺设像立碑以记其事又别设祠于龙
潭之上春秋遣官祭青龙神国朝宣德中敕建大
圆通寺青龙出现祷之有应于是加以封号至今
春秋二时遣顺天府官致祭及遇岁旱遣官祭告
盖因旧传二龙能致云雨故累朝崇奉如此然虽
卷三十九 第 56a 页 WYG0868-0618a.png
称二青龙其实蛇也蛇有神蛇其名曰蜦亦能致
雨今此二蛇西山寺院处处有之略无灵异近者
京师连年亢旱累累祭告祈祷杳无应验则此亦
非蜦蛇乃凡蛇耳盖妖由人兴久自衰息无足崇
矣昔宋祥符中天庆观有蛇极怪异人以为龙孔
道辅以手板击其首死之其患遂息程明道为上
元主簿茅山池有小青龙如蜥蜴崇奉以为神物
明道捕而脯之使人不惑后亦不闻如何则此二
雨今此二蛇西山寺院处处有之略无灵异近者
京师连年亢旱累累祭告祈祷杳无应验则此亦
非蜦蛇乃凡蛇耳盖妖由人兴久自衰息无足崇
矣昔宋祥符中天庆观有蛇极怪异人以为龙孔
道辅以手板击其首死之其患遂息程明道为上
元主簿茅山池有小青龙如蜥蜴崇奉以为神物
明道捕而脯之使人不惑后亦不闻如何则此二
卷三十九 第 56b 页 WYG0868-0618b.png
蛇之怪诞正此类也所有前项春秋祭告之礼伏
乞罢免
东岳泰山之神谨按图志东岳鲁之泰山今在山
东济南府泰安州山下有庙自黄帝以来封禅者
七十二君唐宋元皆加神以封号曰王曰帝若祀
人鬼国朝洪武三年诏去封号称为东岳泰山之
神有司春秋致祭有事则遣廷臣祭告今京师朝
阳门外亦有东岳庙盖自元延祐中元教宗师张
乞罢免
东岳泰山之神谨按图志东岳鲁之泰山今在山
东济南府泰安州山下有庙自黄帝以来封禅者
七十二君唐宋元皆加神以封号曰王曰帝若祀
人鬼国朝洪武三年诏去封号称为东岳泰山之
神有司春秋致祭有事则遣廷臣祭告今京师朝
阳门外亦有东岳庙盖自元延祐中元教宗师张
卷三十九 第 57a 页 WYG0868-0618c.png
留孙买地为宫奉祀东岳齐天仁圣帝国朝仍而
不废岁以三月二十八日及万寿圣节遣官致祭
夫岳镇海渎以其山川灵气有发生润泽之功故
历代祀之而泰山在鲁封内岁时已有常祀况每
岁南郊大祀坛八月山川坛俱有合祀之礼所有
前项祭告稽之祀典烦渎无据今当罢免
北极佑圣真君谨按传记北极佑圣真君盖真武
神也真武本元武宋真宗尚道教避圣祖讳改元
不废岁以三月二十八日及万寿圣节遣官致祭
夫岳镇海渎以其山川灵气有发生润泽之功故
历代祀之而泰山在鲁封内岁时已有常祀况每
岁南郊大祀坛八月山川坛俱有合祀之礼所有
前项祭告稽之祀典烦渎无据今当罢免
北极佑圣真君谨按传记北极佑圣真君盖真武
神也真武本元武宋真宗尚道教避圣祖讳改元
卷三十九 第 57b 页 WYG0868-0618d.png
为真元龟也武蛇也此本北方元武七宿虚危星
形似之故因而名后乃以元武为真武而作龟蛇
于下靖康初诏加号助顺曰佑顺助圣真武灵应
真君及考图志乃云真武为靖乐王太子也生而
神灵长而勇猛志除邪魔遇紫虚元君授以道秘
东游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武当山修炼功成白日
飞升奉上帝命往镇北方披头跣足建皂纛元旗
统摄元武之位此则道家傅会之说殊为诞妄再
形似之故因而名后乃以元武为真武而作龟蛇
于下靖康初诏加号助顺曰佑顺助圣真武灵应
真君及考图志乃云真武为靖乐王太子也生而
神灵长而勇猛志除邪魔遇紫虚元君授以道秘
东游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武当山修炼功成白日
飞升奉上帝命往镇北方披头跣足建皂纛元旗
统摄元武之位此则道家傅会之说殊为诞妄再
卷三十九 第 58a 页 WYG0868-0619a.png
考国朝御制碑文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兵戈所
向神阴祐为多及定鼎金陵乃于鸡鸣山建庙以
崇祀事载在祀典太宗文皇帝肃靖内难以神有
显相又于京城艮隅并武当山各重建庙宇而两
京岁时春秋及京师每月朔望各遣官致祭武当
山则命内外官员专一在彼提督列圣崇奉之意
可谓至矣宪宗纯皇帝在位常范金为像遣内官
陈善赍往武当安奉盖亦不过承先志以祈神庥
向神阴祐为多及定鼎金陵乃于鸡鸣山建庙以
崇祀事载在祀典太宗文皇帝肃靖内难以神有
显相又于京城艮隅并武当山各重建庙宇而两
京岁时春秋及京师每月朔望各遣官致祭武当
山则命内外官员专一在彼提督列圣崇奉之意
可谓至矣宪宗纯皇帝在位常范金为像遣内官
陈善赍往武当安奉盖亦不过承先志以祈神庥
卷三十九 第 58b 页 WYG0868-0619b.png
耳岂期陈善援引左道之人邓常恩等上则荧惑
圣听糜费内帑下则骚扰道路虐害生民且又奏
请重修京师庙宇改号灵明显佑宫日居其间引
进邪术遂使香火之地几为奸盗之区固非朝廷
崇奉之本意使元武有神亦岂其所乐闻哉今议
得神既有功于国则累朝崇奉之礼固不可废但
本以一人而一岁之间两京俱有春秋之祭京师
复有朔望等祭过于烦渎合无照依南京洪武年
圣听糜费内帑下则骚扰道路虐害生民且又奏
请重修京师庙宇改号灵明显佑宫日居其间引
进邪术遂使香火之地几为奸盗之区固非朝廷
崇奉之本意使元武有神亦岂其所乐闻哉今议
得神既有功于国则累朝崇奉之礼固不可废但
本以一人而一岁之间两京俱有春秋之祭京师
复有朔望等祭过于烦渎合无照依南京洪武年
卷三十九 第 59a 页 WYG0868-0619c.png
间以来例应每年三月初三日九月初九日各用
素修遣太常等官祭祀其馀祭礼并行停止其武
当山神像之类频年赍送不无太繁况已有内外
官员领敕在彼一应供奉之物自合责令各官严
加整办所有襄阳府县三年一次额办给散道士
阔白绵布二千四百疋阔白苧布二千四百疋祀
神油蜡香烛三万七千八十四斤虽称送日久皆
系正税所出即今民力惫敝亦宜量为裁革减省
素修遣太常等官祭祀其馀祭礼并行停止其武
当山神像之类频年赍送不无太繁况已有内外
官员领敕在彼一应供奉之物自合责令各官严
加整办所有襄阳府县三年一次额办给散道士
阔白绵布二千四百疋阔白苧布二千四百疋祀
神油蜡香烛三万七千八十四斤虽称送日久皆
系正税所出即今民力惫敝亦宜量为裁革减省
卷三十九 第 59b 页 WYG0868-0619d.png
合行湖广巡抚巡按官员径自酌量奏请定夺今
后差遣内官铸送神像等事并乞一例禁革庶几
神祠不替而国用少节矣
崇恩真君隆恩真君谨按道家之言有曰崇恩真
君姓萨氏讳守坚西蜀人在宋徽宗时尝从虚靖
天师张继先及王侍宸林灵素传学道法累有灵
验而隆恩真君则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也又尝
从萨真君传授符法国朝永乐中有杭州道士周
后差遣内官铸送神像等事并乞一例禁革庶几
神祠不替而国用少节矣
崇恩真君隆恩真君谨按道家之言有曰崇恩真
君姓萨氏讳守坚西蜀人在宋徽宗时尝从虚靖
天师张继先及王侍宸林灵素传学道法累有灵
验而隆恩真君则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也又尝
从萨真君传授符法国朝永乐中有杭州道士周
卷三十九 第 60a 页 WYG0868-0620a.png
思得以灵官之法显于京师附体降神祷之有应
乃于禁城之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宣德中改庙
为火德观封萨真人为崇恩真君王灵官为隆恩
真君又建一殿崇奉二真君左曰崇恩殿右曰隆
恩殿成化初年改观曰宫加显灵二字递年四季
更换袍服三年一小焚化十年一大焚化又复易
以新制珠玉锦绮所费不赀每年万寿圣节正旦
冬至及二真君示现之日皆遣官致祭其崇奉可
乃于禁城之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宣德中改庙
为火德观封萨真人为崇恩真君王灵官为隆恩
真君又建一殿崇奉二真君左曰崇恩殿右曰隆
恩殿成化初年改观曰宫加显灵二字递年四季
更换袍服三年一小焚化十年一大焚化又复易
以新制珠玉锦绮所费不赀每年万寿圣节正旦
冬至及二真君示现之日皆遣官致祭其崇奉可
卷三十九 第 60b 页 WYG0868-0620b.png
谓至矣今就其言议之萨真人之法因王灵官而
行王灵官之法因周思得而显其法之所自皆宋
徽宗时林灵素辈之所传一时傅会之说浅谬如
此本无可信况近年附体降神者乃钦发充军顾
珏顾纶之父子其为鄙亵尤甚往往祷雨祈晴杳
无应验则其怪诞可知但经累朝创建一时难便
废毁所有前项祭告之礼俱各罢免其四时袍服
宜令本宫住持并库役人等于每年应换之日仍
行王灵官之法因周思得而显其法之所自皆宋
徽宗时林灵素辈之所传一时傅会之说浅谬如
此本无可信况近年附体降神者乃钦发充军顾
珏顾纶之父子其为鄙亵尤甚往往祷雨祈晴杳
无应验则其怪诞可知但经累朝创建一时难便
废毁所有前项祭告之礼俱各罢免其四时袍服
宜令本宫住持并库役人等于每年应换之日仍
卷三十九 第 61a 页 WYG0868-0620c.png
会同道箓司掌印官照旧依期更换如法收贮不
必焚化永为定例伏乞敕内府衙门以后袍服等
件不必再行制造如此则国用不至于妄费而邪
术亦可以少贬矣
金阙上帝玉阙上帝谨按大明一统志福州府闽
县南旧有洪恩灵济宫一所祀二徐真人即今之
金阙玉阙二真人也真人五代时徐温子曰知證
封江王知谔封饶王常提兵定福建父老戴之图
必焚化永为定例伏乞敕内府衙门以后袍服等
件不必再行制造如此则国用不至于妄费而邪
术亦可以少贬矣
金阙上帝玉阙上帝谨按大明一统志福州府闽
县南旧有洪恩灵济宫一所祀二徐真人即今之
金阙玉阙二真人也真人五代时徐温子曰知證
封江王知谔封饶王常提兵定福建父老戴之图
卷三十九 第 61b 页 WYG0868-0620d.png
像以祀宋赐今额又考之御制碑文云太宗文皇
帝临御之十有五年适遇疾弗愈百药罔效或有
言神灵验者祷之辄应脱然平复于是大新闽地
庙宇命有司春秋致祭岁时易衣给户洒扫又于
京师立庙以祀之加封金阙真人玉阙真人十六
年又加封金阙真君玉阙真君赐庙额名洪恩灵
济宫正统初年重新宫宇进号金阙崇福真君玉
阙隆福真君成化二十二年重加尊号伯曰九天
帝临御之十有五年适遇疾弗愈百药罔效或有
言神灵验者祷之辄应脱然平复于是大新闽地
庙宇命有司春秋致祭岁时易衣给户洒扫又于
京师立庙以祀之加封金阙真人玉阙真人十六
年又加封金阙真君玉阙真君赐庙额名洪恩灵
济宫正统初年重新宫宇进号金阙崇福真君玉
阙隆福真君成化二十二年重加尊号伯曰九天
卷三十九 第 62a 页 WYG0868-0621a.png
金阙总督魁神洪恩灵济慈惠高明上帝仲曰九
天玉阙总督罡神洪恩灵济仁惠宏靖上帝递年
以来每月朔望并万寿圣节元旦冬至及二真君
诞辰俱有祭祀遣官行礼及时食献新至今不缺
四时已有皮弁冠大红纱罗纻丝织锦云龙朝服
近又加以平天冠明黄纱罗纻丝衣服其黄服五
年一次更换红服十年一次更换焚化夫神之世
系年代可考如此本非有甚异也先年只因有功
天玉阙总督罡神洪恩灵济仁惠宏靖上帝递年
以来每月朔望并万寿圣节元旦冬至及二真君
诞辰俱有祭祀遣官行礼及时食献新至今不缺
四时已有皮弁冠大红纱罗纻丝织锦云龙朝服
近又加以平天冠明黄纱罗纻丝衣服其黄服五
年一次更换红服十年一次更换焚化夫神之世
系年代可考如此本非有甚异也先年只因有功
卷三十九 第 62b 页 WYG0868-0621b.png
于闽庙食一方后以保护太宗文皇帝圣躬故京
师有别庙之奉祀但本处既有春秋二祭而京师
一年之间复有前项数次祭祀不无烦渎且惟皇
上帝主宰于天而兄弟并称上帝其为僭拟可知
至袍服等件在京更换焚化差遣内官前往福建
赍送道路骚扰虐害人民不可胜言今议得庙之
创造既始于闽则神如有灵固当往来于闽所有
福建旧时祭祀宜仍其旧其京师圣节并朔望等
师有别庙之奉祀但本处既有春秋二祭而京师
一年之间复有前项数次祭祀不无烦渎且惟皇
上帝主宰于天而兄弟并称上帝其为僭拟可知
至袍服等件在京更换焚化差遣内官前往福建
赍送道路骚扰虐害人民不可胜言今议得庙之
创造既始于闽则神如有灵固当往来于闽所有
福建旧时祭祀宜仍其旧其京师圣节并朔望等
卷三十九 第 63a 页 WYG0868-0621c.png
项祭祀及时食献新俱乞罢免若以有庙无祭为
嫌则于二真君诞辰各遣本宫住持致祭一次仍
乞革去帝号照依永乐年间加封事例止称真君
冠服仍用本等服色在京者听令本宫住持庙户
人等于每年应换之日会同道箓司掌印官依期
更换如法收贮不必焚化直待敝坏之日方许奏
请更制将不堪者照旧火焚其在福建者亦同此
例但遇有敝坏者听令布政司督属就彼处置修
嫌则于二真君诞辰各遣本宫住持致祭一次仍
乞革去帝号照依永乐年间加封事例止称真君
冠服仍用本等服色在京者听令本宫住持庙户
人等于每年应换之日会同道箓司掌印官依期
更换如法收贮不必焚化直待敝坏之日方许奏
请更制将不堪者照旧火焚其在福建者亦同此
例但遇有敝坏者听令布政司督属就彼处置修
卷三十九 第 63b 页 WYG0868-0621d.png
理以后再不差人前去永为定例所有现在平天
冠明黄袍服责付本宫库内收贮仍行内府各该
衙门无得再行制造如此既不失报功之典而祀
亦不至于烦渎矣
神父圣帝神母元君金阙元君玉阙元君谨按徐
仙真箓及国朝御制碑文神父神母者即二真君
之父母金阙玉阙元君者盖其配也宋理宗朝封
父齐王为忠武真人母白氏仁寿仙妃配许氏助
冠明黄袍服责付本宫库内收贮仍行内府各该
衙门无得再行制造如此既不失报功之典而祀
亦不至于烦渎矣
神父圣帝神母元君金阙元君玉阙元君谨按徐
仙真箓及国朝御制碑文神父神母者即二真君
之父母金阙玉阙元君者盖其配也宋理宗朝封
父齐王为忠武真人母白氏仁寿仙妃配许氏助
卷三十九 第 64a 页 WYG0868-0622a.png
顺仁忠仙妃陶氏助善慈懿仙妃国朝永乐中加
封父翊亮真人母淑善仙妃许氏真应仙妃陶氏
恭靖仙妃继又进封其父为真君成化二十二年
神父加封高上神主慈悲圣帝神母加封安宁护
国恭靖元君金阙妃天房卫保节靖元君玉阙妃
天房众母显祐元君每岁万寿圣节正旦冬至俱
遣官致祭而金阙玉阙君前又有诞辰之祭皆二
真一时祷应之功故推及而崇奉之如此今议得
封父翊亮真人母淑善仙妃许氏真应仙妃陶氏
恭靖仙妃继又进封其父为真君成化二十二年
神父加封高上神主慈悲圣帝神母加封安宁护
国恭靖元君金阙妃天房卫保节靖元君玉阙妃
天房众母显祐元君每岁万寿圣节正旦冬至俱
遣官致祭而金阙玉阙君前又有诞辰之祭皆二
真一时祷应之功故推及而崇奉之如此今议得
卷三十九 第 64b 页 WYG0868-0622b.png
神父徐温乃五代时误国专权弑主殊无功德祀
以报功岂宜滥及况父母并妃并受隆名称帝称
君僭拟益甚所有名号乞照永乐间封者为正以
后加增一切祭祀俱各罢革
京都城隍之神谨按易坎卦有曰王公设险以守
其国盖谓人君者观坎之象知险不可陵也故设
为城郭沟池以守其国以保其民人传记谓其制
自黄帝始历代建国必有高城深隍上以保障宗
以报功岂宜滥及况父母并妃并受隆名称帝称
君僭拟益甚所有名号乞照永乐间封者为正以
后加增一切祭祀俱各罢革
京都城隍之神谨按易坎卦有曰王公设险以守
其国盖谓人君者观坎之象知险不可陵也故设
为城郭沟池以守其国以保其民人传记谓其制
自黄帝始历代建国必有高城深隍上以保障宗
卷三十九 第 65a 页 WYG0868-0622c.png
社朝廷下以卫捍百官万姓其所系甚重其为功
不少故国朝之制天下府州县皆有城隍庙之祭
京都城隍庙旧在顺天府西南累朝皆加修葺岁
以五月十一日为神之诞辰及万寿圣节各遣官
致祭夫庙祀城隍之神本非人鬼安得诞辰可谓
谬妄况每岁南郊大祀坛八月山川坛俱有合祭
之礼事体已重此与天下府州县之祭不同所有
前项祭告烦渎无据俱各罢免奉旨是
不少故国朝之制天下府州县皆有城隍庙之祭
京都城隍庙旧在顺天府西南累朝皆加修葺岁
以五月十一日为神之诞辰及万寿圣节各遣官
致祭夫庙祀城隍之神本非人鬼安得诞辰可谓
谬妄况每岁南郊大祀坛八月山川坛俱有合祭
之礼事体已重此与天下府州县之祭不同所有
前项祭告烦渎无据俱各罢免奉旨是
卷三十九 第 65b 页 WYG0868-0622d.png
商文毅辂谏祀玉皇疏窃惟圣上嗣守祖宗大业
十有三年夙夜忧勤图惟治理天下之人无不感
仰圣德视前代嗣统之君远过万万是宜天道协
和雨旸时若休徵毕应而妖孽不作也夫何近年
以来灾变日多去岁宫门火灾秋大雨水一冬无
雪今春严寒河冰重结郊祀之际大风怒号二月
朔望日月连蚀南京地震陜西天鸣即日又有妖
物害人之异此皆阴盛阳微非常之变也夫天道
十有三年夙夜忧勤图惟治理天下之人无不感
仰圣德视前代嗣统之君远过万万是宜天道协
和雨旸时若休徵毕应而妖孽不作也夫何近年
以来灾变日多去岁宫门火灾秋大雨水一冬无
雪今春严寒河冰重结郊祀之际大风怒号二月
朔望日月连蚀南京地震陜西天鸣即日又有妖
物害人之异此皆阴盛阳微非常之变也夫天道
卷三十九 第 66a 页 WYG0868-0623a.png
不远感召在人观此则今日人事之不修政德之
有亏军民之怨困莫伸国家之事变叵测不言可
知此诚皇上侧身修行之时所宜深省远虑以安
宗社为念增修德政讲求阙失疏远私昵节省冗
费以回天意可也臣等又惟人君应天以实不以
文事神以诚不以物祖宗创为郊祀之礼每年一
次举行极为慎重迩者臣闻皇上推广敬天之心
又于宫北建祠奉祀玉皇取郊祀所用祭服祭器
有亏军民之怨困莫伸国家之事变叵测不言可
知此诚皇上侧身修行之时所宜深省远虑以安
宗社为念增修德政讲求阙失疏远私昵节省冗
费以回天意可也臣等又惟人君应天以实不以
文事神以诚不以物祖宗创为郊祀之礼每年一
次举行极为慎重迩者臣闻皇上推广敬天之心
又于宫北建祠奉祀玉皇取郊祀所用祭服祭器
卷三十九 第 66b 页 WYG0868-0623b.png
乐舞之具依式制造并新编乐章命内臣习之欲
于道家神降之日举行祀礼臣窃详皇上为此非
有他故无非上为母后祝釐下为生民锡福用图
保安宗社于万万年之久圣心诚敬人所共知但
稽之于古未为合礼昔傅说之告高宗曰黩于祭
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释之者曰祭不
欲黩黩则不敬礼不欲烦烦则扰乱皆非所以交
神明之道也况天者至尊无对尤非其他神明可
于道家神降之日举行祀礼臣窃详皇上为此非
有他故无非上为母后祝釐下为生民锡福用图
保安宗社于万万年之久圣心诚敬人所共知但
稽之于古未为合礼昔傅说之告高宗曰黩于祭
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释之者曰祭不
欲黩黩则不敬礼不欲烦烦则扰乱皆非所以交
神明之道也况天者至尊无对尤非其他神明可
卷三十九 第 67a 页 WYG0868-0623c.png
比事之之礼宜简而不宜烦可敬而不可黩乃别
立玉皇之祠祀并用南郊之礼乐则是相去一月
之间连行三祭未免人心懈怠诚意不专且郊祀
所用执事并乐舞生皆神乐观道士为之谓其离
族出尘清心寡欲刑丧病疾之人一切不预祖宗
制礼盖有深意存焉皇上为天之子其于事天之
礼岂可不斟酌典故而致有纤毫之不谨乎臣等
伏望圣明将前项神祠停罢神像送宫观侍奉祭
立玉皇之祠祀并用南郊之礼乐则是相去一月
之间连行三祭未免人心懈怠诚意不专且郊祀
所用执事并乐舞生皆神乐观道士为之谓其离
族出尘清心寡欲刑丧病疾之人一切不预祖宗
制礼盖有深意存焉皇上为天之子其于事天之
礼岂可不斟酌典故而致有纤毫之不谨乎臣等
伏望圣明将前项神祠停罢神像送宫观侍奉祭
卷三十九 第 67b 页 WYG0868-0623d.png
服祭器乐舞之具送太常寺收贮凡内庭一应斋
醮之事悉宜停止今后圣节等项脩斋悉照旧例
施行勿为亵渎庶几天心昭鉴可以变灾而为祥
转祸而为福宗社万万年无疆之庆端在于此
徐文靖溥谏祀三清疏近司礼监传示圣谕递出
祭三清乐章令臣等改补进呈臣等谨按天子祀
天地天者至尊无对尽天下之物不足以报其德
惟诚意可以格之故礼以少为贵物以简为诚祭
醮之事悉宜停止今后圣节等项脩斋悉照旧例
施行勿为亵渎庶几天心昭鉴可以变灾而为祥
转祸而为福宗社万万年无疆之庆端在于此
徐文靖溥谏祀三清疏近司礼监传示圣谕递出
祭三清乐章令臣等改补进呈臣等谨按天子祀
天地天者至尊无对尽天下之物不足以报其德
惟诚意可以格之故礼以少为贵物以简为诚祭
卷三十九 第 68a 页 WYG0868-0624a.png
不过南郊时不过孟春牲不过一牛盖祭非不欲
频频则反黩物非不欲丰丰则反亵书曰黩于祭
祀时谓勿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正此谓也汉祀
五帝儒者尚非之以为天止一天岂有五帝况三
清者乃道家邪妄之说谓一天之上有三天帝至
以周时柱下史李耳当之是以人鬼而加于天之
上理之所必无者也若夫乐器之清浊乐音之高
下有制度有节奏毫釐之际不容少差差则反以
频频则反黩物非不欲丰丰则反亵书曰黩于祭
祀时谓勿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正此谓也汉祀
五帝儒者尚非之以为天止一天岂有五帝况三
清者乃道家邪妄之说谓一天之上有三天帝至
以周时柱下史李耳当之是以人鬼而加于天之
上理之所必无者也若夫乐器之清浊乐音之高
下有制度有节奏毫釐之际不容少差差则反以
卷三十九 第 68b 页 WYG0868-0624b.png
召祸况制为时俗词曲以享神明亵渎尤甚以此
获福又岂有是理哉我朝天地合祭祭用正月皆
太祖所亲定乐器乐章皆太祖所亲制足以传之
万世当此之时岂有三清之祭俗曲之音今所递
出乐章虽云出乎永乐大典盖是书之作博采兼
收欲以尽天下之事初未闻以此施之朝廷见诸
行事以为后世法也陛下纯诚至孝嗣统守成一
以太祖为法以上追二帝三王之盛不宜黩礼事
获福又岂有是理哉我朝天地合祭祭用正月皆
太祖所亲定乐器乐章皆太祖所亲制足以传之
万世当此之时岂有三清之祭俗曲之音今所递
出乐章虽云出乎永乐大典盖是书之作博采兼
收欲以尽天下之事初未闻以此施之朝廷见诸
行事以为后世法也陛下纯诚至孝嗣统守成一
以太祖为法以上追二帝三王之盛不宜黩礼事
卷三十九 第 69a 页 WYG0868-0624c.png
天臣等读儒书穷圣道道家邪妄之说未尝究心
至于鄙亵词曲尤所不习不当以非道事陛下所
以连日忧惶不敢奉命者实不愿陛下此举也且
古之帝王必资辅弼以成治化舜大圣也其命禹
之辞曰予违汝弼汝无面从伊尹之告太甲曰有
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盖惟恐臣之不尽言也仰
惟祖宗所以置文渊阁简命学士居之者寔欲其
谋议政事论讲经史培养本原弼正阙失非欲其
至于鄙亵词曲尤所不习不当以非道事陛下所
以连日忧惶不敢奉命者实不愿陛下此举也且
古之帝王必资辅弼以成治化舜大圣也其命禹
之辞曰予违汝弼汝无面从伊尹之告太甲曰有
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盖惟恐臣之不尽言也仰
惟祖宗所以置文渊阁简命学士居之者寔欲其
谋议政事论讲经史培养本原弼正阙失非欲其
卷三十九 第 69b 页 WYG0868-0624d.png
阿谀顺旨惟其言而莫之违也臣等待罪此地积
岁累时今经筵早休日讲久旷异端邪说得以乘
间而入此皆臣等讲读不勤辅导无状不能事事
规正以启陛下之圣心保陛下之初政忧愧之至
无以自容近数月来凡奉中旨处分其合理者自
当仰承德意不敢违越间于民情有干治体相碍
亦不敢苟且应命以误陛下未免封还执奏至再
至三迹似违忤情寔忠爱似此者多伏愿陛下垂
岁累时今经筵早休日讲久旷异端邪说得以乘
间而入此皆臣等讲读不勤辅导无状不能事事
规正以启陛下之圣心保陛下之初政忧愧之至
无以自容近数月来凡奉中旨处分其合理者自
当仰承德意不敢违越间于民情有干治体相碍
亦不敢苟且应命以误陛下未免封还执奏至再
至三迹似违忤情寔忠爱似此者多伏愿陛下垂
卷三十九 第 70a 页 WYG0868-0625a.png
日月之明廓天地之量俯加鉴察曲赐依从臣等
益当勉策驽钝庶几少有裨益非但乐章一事而
已
刘文靖健革除滥祀疏今月十七日冬至节灵济
宫祭金阙真君玉阙真君奉旨遣尚书李东阳行
礼臣等切有愚悃谨昧死为陛下陈之佛老二教
圣王所必禁儒者所不谈中世以来正道不明人
心久溺如秦始皇宋徽宗好仙汉楚王英梁武帝
益当勉策驽钝庶几少有裨益非但乐章一事而
已
刘文靖健革除滥祀疏今月十七日冬至节灵济
宫祭金阙真君玉阙真君奉旨遣尚书李东阳行
礼臣等切有愚悃谨昧死为陛下陈之佛老二教
圣王所必禁儒者所不谈中世以来正道不明人
心久溺如秦始皇宋徽宗好仙汉楚王英梁武帝
卷三十九 第 70b 页 WYG0868-0625b.png
好佛唐宪宗仙佛俱好求福未得皆以得祸载在
史册事迹甚明若灵济宫所奉二真君乃南唐徐
温二子知證知谔谨按正史所载徐温养子知诰
篡伪吴王杨氏诸子皆为节度使知證夭死知谔
病死五代石晋时无故立庙称之为神国朝虽有
庙宇然亦止称为真人令道士供奉香火成化末
年加为上帝礼官失职不能规正先帝初年革去
帝号天下传闻以为圣政真君旧称尚未尽革至
史册事迹甚明若灵济宫所奉二真君乃南唐徐
温二子知證知谔谨按正史所载徐温养子知诰
篡伪吴王杨氏诸子皆为节度使知證夭死知谔
病死五代石晋时无故立庙称之为神国朝虽有
庙宇然亦止称为真人令道士供奉香火成化末
年加为上帝礼官失职不能规正先帝初年革去
帝号天下传闻以为圣政真君旧称尚未尽革至
卷三十九 第 71a 页 WYG0868-0625c.png
于神父神母仙妃皆是僭叛家属滥冒美名尤为
非礼每岁三大节分官祭祀不知何时复遣内阁
儒臣臣等初承遣命未敢固违因循至今勉强从
事恭遇孝宗皇帝崇儒访治舍已听言方欲具奏
论列而龙驭上升徒深怅慕近者文华殿所供佛
像有旨令臣等撰文祝告臣等以为事关治体据
理上陈荷蒙圣断即时撤去仰见陛下聪明正大
远过百王善推所为虽尧舜之治不难致矣灵济
非礼每岁三大节分官祭祀不知何时复遣内阁
儒臣臣等初承遣命未敢固违因循至今勉强从
事恭遇孝宗皇帝崇儒访治舍已听言方欲具奏
论列而龙驭上升徒深怅慕近者文华殿所供佛
像有旨令臣等撰文祝告臣等以为事关治体据
理上陈荷蒙圣断即时撤去仰见陛下聪明正大
远过百王善推所为虽尧舜之治不难致矣灵济
卷三十九 第 71b 页 WYG0868-0625d.png
真君生为叛臣死为逆鬼而冒名僭礼享祀无穷
惑世诬民莫此为甚臣等读圣贤书当劝陛下行
帝王之道心知邪伪而身与周旋则讲读者皆为
虚文辅导者更为何事且有其诚则有其神无其
诚则无其神纵使有之亦须诚心对越乃能感格
臣等心既不信诚从何生强使驱驰虽祭无益若
先师孔子遣祭旧规臣等自当竭诚奉命其一应
寺观祭告自来并不干预伏乞圣明洞察俯听愚
惑世诬民莫此为甚臣等读圣贤书当劝陛下行
帝王之道心知邪伪而身与周旋则讲读者皆为
虚文辅导者更为何事且有其诚则有其神无其
诚则无其神纵使有之亦须诚心对越乃能感格
臣等心既不信诚从何生强使驱驰虽祭无益若
先师孔子遣祭旧规臣等自当竭诚奉命其一应
寺观祭告自来并不干预伏乞圣明洞察俯听愚
卷三十九 第 72a 页 WYG0868-0626a.png
言将前项祭祀通行革罢免令臣等行礼先帝革
号于涖政之初陛下革祭于嗣位之始传之后世
于前有光庶祀典不愆治体无累而臣等瘝官失
职之咎亦少逭于万一矣
内阁杨廷和请停斋醮疏夫斋醮之事乃异端邪
说诳惑时俗假此名目以为衣食之计佛教三宝
道家三清名虽不同其实同一虚诞诬罔圣王之
所必禁在昔梁武帝宋徽宗崇信尊奉无所不至
号于涖政之初陛下革祭于嗣位之始传之后世
于前有光庶祀典不愆治体无累而臣等瘝官失
职之咎亦少逭于万一矣
内阁杨廷和请停斋醮疏夫斋醮之事乃异端邪
说诳惑时俗假此名目以为衣食之计佛教三宝
道家三清名虽不同其实同一虚诞诬罔圣王之
所必禁在昔梁武帝宋徽宗崇信尊奉无所不至
卷三十九 第 72b 页 WYG0868-0626b.png
一则饿死台城一则累系金国庙社邱墟生灵涂
炭求福未得反以召祸史册所载其迹甚明若使
二君当时左右随侍皆得正人何至受祸如此哉
二君且未暇详论只如近日刘瑾建元明宫钱宁
建石经山祠张雄建大慧寺张锐建寿昌寺于经
建碧云寺张永建隆恩宫所费金银不可胜计其
心本欲求福也然皆身被诛窜家底败亡略不蒙
佛与天尊之庇佑由此观之则其不足信也明矣
炭求福未得反以召祸史册所载其迹甚明若使
二君当时左右随侍皆得正人何至受祸如此哉
二君且未暇详论只如近日刘瑾建元明宫钱宁
建石经山祠张雄建大慧寺张锐建寿昌寺于经
建碧云寺张永建隆恩宫所费金银不可胜计其
心本欲求福也然皆身被诛窜家底败亡略不蒙
佛与天尊之庇佑由此观之则其不足信也明矣
卷三十九 第 73a 页 WYG0868-0626c.png
夫何谗邪小人公私眩惑不遵祖宗法度不畏天
下议论至使宫闱之内修建斋醮万乘之尊亲涖
坛场上惑宸聪下诳愚俗以为福田可种利益可
求灾患可除祥瑞可致不知年来远近亢旱风霾
灾变彼何不诵一经不念一咒以消弭之乎南北
直隶山东河南流贼往来焚劫杀戮彼何不驱神
兵鬼将以扫平之乎陛下试以此验之则其无益
有损不待辨矣况陛下亲涖坛场行香拜箓亦甚
下议论至使宫闱之内修建斋醮万乘之尊亲涖
坛场上惑宸聪下诳愚俗以为福田可种利益可
求灾患可除祥瑞可致不知年来远近亢旱风霾
灾变彼何不诵一经不念一咒以消弭之乎南北
直隶山东河南流贼往来焚劫杀戮彼何不驱神
兵鬼将以扫平之乎陛下试以此验之则其无益
有损不待辨矣况陛下亲涖坛场行香拜箓亦甚
卷三十九 第 73b 页 WYG0868-0626d.png
劳矣何不移之以御讲筵修设斋醮糜费钱粮亦
甚多矣何不移之以赈穷困正道异端不容并立
心既系于彼则必不系于此邪说既入圣贤之经
训自疏播之天下传之后世其为陛下圣德之累
不少非止亏损圣治耗蠹民财而已
宗伯夏言议瘗佛疏比者恭遇皇上咨及群臣欲
除去禁中释殿奉建两宫以备一代之制一时廷
议翕然仰赞皇上笃养尽制之孝辟邪崇正之化
甚多矣何不移之以赈穷困正道异端不容并立
心既系于彼则必不系于此邪说既入圣贤之经
训自疏播之天下传之后世其为陛下圣德之累
不少非止亏损圣治耗蠹民财而已
宗伯夏言议瘗佛疏比者恭遇皇上咨及群臣欲
除去禁中释殿奉建两宫以备一代之制一时廷
议翕然仰赞皇上笃养尽制之孝辟邪崇正之化
卷三十九 第 74a 页 WYG0868-0627a.png
盛德大业光前振后已今月十一日伏奉圣旨命
大学士李时同臣言入看即所谓大善殿者臣等
看得殿内有金银铸像钜细不下千百且多邪鬼
淫亵之状伏惟圣明烛其诞妄不经一且奋然举
而除之甚盛举也但臣见诸几案之上及悬庋梁
栱之间与夫金函之所藏贮者为物尚多不可识
辨问之守者且云是为佛骨是为佛牙枯朽摧裂
奇离磈礧计不下千斤臣惟佛法之入中国自汉
大学士李时同臣言入看即所谓大善殿者臣等
看得殿内有金银铸像钜细不下千百且多邪鬼
淫亵之状伏惟圣明烛其诞妄不经一且奋然举
而除之甚盛举也但臣见诸几案之上及悬庋梁
栱之间与夫金函之所藏贮者为物尚多不可识
辨问之守者且云是为佛骨是为佛牙枯朽摧裂
奇离磈礧计不下千斤臣惟佛法之入中国自汉
卷三十九 第 74b 页 WYG0868-0627b.png
明帝时始然不过人诵其书习其教而已至唐宪
宗朝乃迎佛骨至京师其臣韩愈上表极言其邪
秽不祥不宜以入宫禁宪宗不能听且深罪愈竟
远斥之臣意自是厥后人莫敢矫其非凡番僧持
以诳惑中国之人而名为佛颅佛骨者相属于道
由是流入天子宫禁之内历世皆然而不以为异
今殿中所有未必非胜国所遗国朝以来亦必以
为彼法则然未尝深究以延至今兹者恭惟皇上
宗朝乃迎佛骨至京师其臣韩愈上表极言其邪
秽不祥不宜以入宫禁宪宗不能听且深罪愈竟
远斥之臣意自是厥后人莫敢矫其非凡番僧持
以诳惑中国之人而名为佛颅佛骨者相属于道
由是流入天子宫禁之内历世皆然而不以为异
今殿中所有未必非胜国所遗国朝以来亦必以
为彼法则然未尝深究以延至今兹者恭惟皇上
卷三十九 第 75a 页 WYG0868-0627c.png
躬尧舜禹汤文武之资行尧舜禹汤文武之道始
议撤佛屋毁除秽像使诡异之形不得渎留清禁
此真卓越千古之见出于寻常万万者也然殿宇
像设既除所有前项佛头佛牙之类皆属污秽不
宜使之尚存臣请乞以此物敕下所司瘗之草野
一切扫而净之以杜愚冥疑惑之端实为大圣人
非常作为有补名教甚大功德罔极臣不胜幸甚
后世幸甚疏入答曰大善殿所贮佛骨诸不经之
议撤佛屋毁除秽像使诡异之形不得渎留清禁
此真卓越千古之见出于寻常万万者也然殿宇
像设既除所有前项佛头佛牙之类皆属污秽不
宜使之尚存臣请乞以此物敕下所司瘗之草野
一切扫而净之以杜愚冥疑惑之端实为大圣人
非常作为有补名教甚大功德罔极臣不胜幸甚
后世幸甚疏入答曰大善殿所贮佛骨诸不经之
卷三十九 第 75b 页 WYG0868-0627d.png
物瘗之草野恐后日好事之人仍为启视不如焚
之以杜永患遂命礼部俱于城外焚之
宗伯沈鲤拆毁寺观疏看得户部尚书王遴条议
要将近日私创寺观庵院尽数拆毁僧道年四十
以下无度牒者尽数驱逐归农流寓者递归本籍
土著者收入里户白莲罗道等会惑众糜财者悉
从重惩治一节为照异端之术足以惑世诬民苟
非礼教素明未有不蛊于福田利益之说者在昔
之以杜永患遂命礼部俱于城外焚之
宗伯沈鲤拆毁寺观疏看得户部尚书王遴条议
要将近日私创寺观庵院尽数拆毁僧道年四十
以下无度牒者尽数驱逐归农流寓者递归本籍
土著者收入里户白莲罗道等会惑众糜财者悉
从重惩治一节为照异端之术足以惑世诬民苟
非礼教素明未有不蛊于福田利益之说者在昔
卷三十九 第 76a 页 WYG0868-0628a.png
已然其风犹未甚也迩来游手游食之辈布满中
外此倡彼和莫可收拾以致梵宇琳宫星列棋布
而无知之民约会进香建帜号佛者日充斥于道
途岂直民财糜费上亏惟正之供且风俗渐偷酿
成地方之祸臣等目击兹弊方欲申饬今尚书王
遴条奏及此深得移风易俗足国裕民之计相应
酌议题请恭候命下移咨两京都察院转行五城
内外及天下司府州县地方大小寺观庵院除系
外此倡彼和莫可收拾以致梵宇琳宫星列棋布
而无知之民约会进香建帜号佛者日充斥于道
途岂直民财糜费上亏惟正之供且风俗渐偷酿
成地方之祸臣等目击兹弊方欲申饬今尚书王
遴条奏及此深得移风易俗足国裕民之计相应
酌议题请恭候命下移咨两京都察院转行五城
内外及天下司府州县地方大小寺观庵院除系
卷三十九 第 76b 页 WYG0868-0628b.png
古刹及奉有钦依建置照旧存留听其焚修外若
系近日私创庵院招集僧尼渎祀不经者悉行拆
毁入官以后再不许新立增置违者依律问遣僧
道曾经给有度牒年四十以上者照旧存留其年
四十以下未经给度牒者查果戒行无碍姑准查
照见行事例申送纳给度牒如不行给度牒削剃
不守清规与流寓游食之徒一并驱逐原籍务农
当差一切白莲罗道募缘僧道及约会烧香头戴
系近日私创庵院招集僧尼渎祀不经者悉行拆
毁入官以后再不许新立增置违者依律问遣僧
道曾经给有度牒年四十以上者照旧存留其年
四十以下未经给度牒者查果戒行无碍姑准查
照见行事例申送纳给度牒如不行给度牒削剃
不守清规与流寓游食之徒一并驱逐原籍务农
当差一切白莲罗道募缘僧道及约会烧香头戴
卷三十九 第 77a 页 WYG0868-0628c.png
甲马口称佛号等项愚民在内听缉事衙门在外
著巡逻员役严加禁捕务得会首倡率之人依律
枷号治罪知情故纵者罪亦如之勿视虚文务臻
实效然臣等犹有过计者夫礼之禁于未然者易
为力而已然者难为功查得僧道之禁节经言官
建白本部议覆不啻三令五申矣而斋醮施舍愈
昌愈炽俾异端者流安坐而享富厚岂尽左道之
愚人抑亦崇尚者之自愚耳崇之于彼而欲禁之
著巡逻员役严加禁捕务得会首倡率之人依律
枷号治罪知情故纵者罪亦如之勿视虚文务臻
实效然臣等犹有过计者夫礼之禁于未然者易
为力而已然者难为功查得僧道之禁节经言官
建白本部议覆不啻三令五申矣而斋醮施舍愈
昌愈炽俾异端者流安坐而享富厚岂尽左道之
愚人抑亦崇尚者之自愚耳崇之于彼而欲禁之
卷三十九 第 77b 页 WYG0868-0628d.png
于此犹聚膻而去蝇增薪而止沸耳其将能乎今
宜于禁令之外仍以礼教堤防之乞敕各抚按严
督各该守令母专以簿书期会为急而务以移风
易俗为要申明圣谕劝化愚民教以君臣父子之
常道示以农桑衣食之恒业晓以惠迪从逆之实
理丧葬必依家礼有擅作佛事者必罚祈年必于
方社有揭榜消禳者必罪大经既正邪慝渐消行
之既久果于风化有裨不为俗吏吏部开著上考
宜于禁令之外仍以礼教堤防之乞敕各抚按严
督各该守令母专以簿书期会为急而务以移风
易俗为要申明圣谕劝化愚民教以君臣父子之
常道示以农桑衣食之恒业晓以惠迪从逆之实
理丧葬必依家礼有擅作佛事者必罚祈年必于
方社有揭榜消禳者必罪大经既正邪慝渐消行
之既久果于风化有裨不为俗吏吏部开著上考
卷三十九 第 78a 页 WYG0868-0629a.png
脱有奉行未至亦宜罚治以示创惩庶几教化与
法制并行民风与世道咸赖矣奉神宗旨各处寺
观庵院除古刹及敕建有名的照旧存留其馀私
创无名黩祀不经的两京著五城御史在外抚按
官严行稽查应改应毁酌量区处具奏馀依拟
礼部侍郎蒋德璟纠张真人疏臣惟古帝王天保
治内采薇治外治内在省刑薄赋以固民心治外
在选将练兵以巩国势并无所谓异教也比者敌
法制并行民风与世道咸赖矣奉神宗旨各处寺
观庵院除古刹及敕建有名的照旧存留其馀私
创无名黩祀不经的两京著五城御史在外抚按
官严行稽查应改应毁酌量区处具奏馀依拟
礼部侍郎蒋德璟纠张真人疏臣惟古帝王天保
治内采薇治外治内在省刑薄赋以固民心治外
在选将练兵以巩国势并无所谓异教也比者敌
卷三十九 第 78b 页 WYG0868-0629b.png
寇交讧民不聊生幸皇上神武英断清理冤狱蠲
免旧逋近复再行亲耕劝农颁诏民始有再生之
望而于边腹二寇宵旰惓切中外翘首伫见廓清
乃有真人张应京乞涣发三官徽号一疏则臣等
不能无骇者㨿道藏并无三官之说近世始有之
其经以天官地官水官为陈子椿之子有无不可
知然既经晋号而应京复请赍谕中外一体遵奉
共奉庆贺则不惟例所不载其意欲以何为得无
免旧逋近复再行亲耕劝农颁诏民始有再生之
望而于边腹二寇宵旰惓切中外翘首伫见廓清
乃有真人张应京乞涣发三官徽号一疏则臣等
不能无骇者㨿道藏并无三官之说近世始有之
其经以天官地官水官为陈子椿之子有无不可
知然既经晋号而应京复请赍谕中外一体遵奉
共奉庆贺则不惟例所不载其意欲以何为得无
卷三十九 第 79a 页 WYG0868-0629c.png
借以簧鼓愚民使之奔走供奉以为利乎抑几倖
差遣招摇诳耀以为名乎近年异教盛行游惰奸
民弃农不务逃入二氏之徒脱漏户口消减丁粮
不啻千万别有白莲无为等教夜聚晓散所在充
塞若复许之庆贺其惑乱有不忍言者汉末之黄
巾以妖术授徒及应京之祖道陵以五斗米设教
是也道陵旧事姑不深言自晋及唐其子孙并无
封号宋崇宁中始赐号张继先为虚靖先生亦并
差遣招摇诳耀以为名乎近年异教盛行游惰奸
民弃农不务逃入二氏之徒脱漏户口消减丁粮
不啻千万别有白莲无为等教夜聚晓散所在充
塞若复许之庆贺其惑乱有不忍言者汉末之黄
巾以妖术授徒及应京之祖道陵以五斗米设教
是也道陵旧事姑不深言自晋及唐其子孙并无
封号宋崇宁中始赐号张继先为虚靖先生亦并
卷三十九 第 79b 页 WYG0868-0629d.png
无品级至元始加真人称嗣天师高皇帝以天岂
有师斥之且以清理释道二教责之臣部大哉圣
谟一洗元人之陋矣应京酒肉俗流前春祈雪不
效而归此来沿途祈雨亦不效反以得雨诳告盖
与诵华严经咒蝗者并笑破天下之口而尚久恋
京邸耗蠹不訾长愚民左道之心短边兵血战之
气无益有害断可知矣似宜急逐归山以清辇毂
至其妄渎宸听容臣等照左道惑众例依律究处
有师斥之且以清理释道二教责之臣部大哉圣
谟一洗元人之陋矣应京酒肉俗流前春祈雪不
效而归此来沿途祈雨亦不效反以得雨诳告盖
与诵华严经咒蝗者并笑破天下之口而尚久恋
京邸耗蠹不訾长愚民左道之心短边兵血战之
气无益有害断可知矣似宜急逐归山以清辇毂
至其妄渎宸听容臣等照左道惑众例依律究处
卷三十九 第 80a 页 WYG0868-0630a.png
伏乞圣断施行
礼部谏殇王不宜加道号疏为传奉事祠祭清吏
司案呈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奉本部送该
内府递出揭帖奉圣旨皇五子悼灵王追赠为孺
孝悼灵王通元显应真君礼部择日具仪来行钦
此钦遵传奉到部送司案呈到部恭照皇五子孝
敬性成神灵天授诚为千古希遘皇上以孺孝二
字弁于王封用表岐嶷而复赐以道号盛典也亦
礼部谏殇王不宜加道号疏为传奉事祠祭清吏
司案呈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奉本部送该
内府递出揭帖奉圣旨皇五子悼灵王追赠为孺
孝悼灵王通元显应真君礼部择日具仪来行钦
此钦遵传奉到部送司案呈到部恭照皇五子孝
敬性成神灵天授诚为千古希遘皇上以孺孝二
字弁于王封用表岐嶷而复赐以道号盛典也亦
卷三十九 第 80b 页 WYG0868-0630b.png
异典也臣等方手额赞叹岂敢复有异议但臣部
历稽职掌所载册封典礼皆有王号而无道号盖
王号以世法垂仪阐懿易名皆古今共遵之典道
号以神道设教元感灵通实不可思议之事皇五
子俨然王也自古帝王至德要道未有不以孝为
首称皇上以儒道治天下表章孝经垂训万世而
皇五子年甫五岁孝本生知诚有成立屏藩所不
能及者称为孺孝悼灵王传之中外洵足光昭孝
历稽职掌所载册封典礼皆有王号而无道号盖
王号以世法垂仪阐懿易名皆古今共遵之典道
号以神道设教元感灵通实不可思议之事皇五
子俨然王也自古帝王至德要道未有不以孝为
首称皇上以儒道治天下表章孝经垂训万世而
皇五子年甫五岁孝本生知诚有成立屏藩所不
能及者称为孺孝悼灵王传之中外洵足光昭孝
卷三十九 第 81a 页 WYG0868-0630c.png
治惟是追封真君之仪遍察大明会典集礼国朝
典汇正续文献通考杜佑通典及本部职掌等书
皆茫无可循臣等礼官也礼所已行者自当恪为
遵依仰成懿美若其未经行者亦不敢擅自撰拟
致有乖违万一使好异者以臣部为嚆矢而循常
者复以臣部为射的则臣等之罪大矣
章服
学士宋濂议歙儒有议章服之制者其言曰公之
典汇正续文献通考杜佑通典及本部职掌等书
皆茫无可循臣等礼官也礼所已行者自当恪为
遵依仰成懿美若其未经行者亦不敢擅自撰拟
致有乖违万一使好异者以臣部为嚆矢而循常
者复以臣部为射的则臣等之罪大矣
章服
学士宋濂议歙儒有议章服之制者其言曰公之
卷三十九 第 81b 页 WYG0868-0630d.png
服山龙华虫火宗彝五章在衣藻粉黼黻四章在
裳五章则五列也四章则四列也四列之外杂以
云朵间之礼官驳之曰九章之名则是也其谓五
列四列则历代之制无有也非也自轩辕氏肇为
章服有虞氏从而明之各章或一或两而已恶取
所谓五若四哉假使其言可行则天无二日天子
之服当绘三辰无乃有数日乎矧三辰者咸法天
而成章云亦天物也设用以间之无乃又益之以
裳五章则五列也四章则四列也四列之外杂以
云朵间之礼官驳之曰九章之名则是也其谓五
列四列则历代之制无有也非也自轩辕氏肇为
章服有虞氏从而明之各章或一或两而已恶取
所谓五若四哉假使其言可行则天无二日天子
之服当绘三辰无乃有数日乎矧三辰者咸法天
而成章云亦天物也设用以间之无乃又益之以
卷三十九 第 82a 页 WYG0868-0631a.png
一章乎盖曲说之无据者也是未可信也宋濂曰
礼官之议皆傅经而辨善则善矣至谓历代之制
无有则不能有以降其心也窃按唐制衮冕之服
衣绘而裳绣自山龙而下每章一行为等每行十
二夫行犹列也天子之衣既云每章分为十二则
公之服似可以类推但不知五四之分又别何所
见也若自山龙而下始然则日月星者必仍其旧
而无所加强诬天子之章当有数日亦不能通矣
礼官之议皆傅经而辨善则善矣至谓历代之制
无有则不能有以降其心也窃按唐制衮冕之服
衣绘而裳绣自山龙而下每章一行为等每行十
二夫行犹列也天子之衣既云每章分为十二则
公之服似可以类推但不知五四之分又别何所
见也若自山龙而下始然则日月星者必仍其旧
而无所加强诬天子之章当有数日亦不能通矣
卷三十九 第 82b 页 WYG0868-0631b.png
又按宋制章服并织成间以云朵而补其空地夫
间以云者不过藉为文章而周饰之亦非益之以
一章也由是观之歙儒其果有据乎无据乎若不
待知者而后决所可憾者好奇之过舍先王之法
坏侈靡之习迨于六代极矣至有议画凤于衮以
示差降饰圆花于裳而云于礼无碍者况于唐宋
之世哉岂惟衮衣为然也冠冕之制古者以采藻
为旒前后邃延延冕上覆也元表纁里后世则用
间以云者不过藉为文章而周饰之亦非益之以
一章也由是观之歙儒其果有据乎无据乎若不
待知者而后决所可憾者好奇之过舍先王之法
坏侈靡之习迨于六代极矣至有议画凤于衮以
示差降饰圆花于裳而云于礼无碍者况于唐宋
之世哉岂惟衮衣为然也冠冕之制古者以采藻
为旒前后邃延延冕上覆也元表纁里后世则用
卷三十九 第 83a 页 WYG0868-0631c.png
龙鳞锦表缀玉为七星旁施犀屏金丝网之属又
外作翠旒使碧凤衔之古者以旒数为降杀极于
十二而止后世则或增为二十四焉使歙儒举以
为言则群起扼其吭矣不观其会通而遽斥人以
曲说岂亦可哉然则将安从之曰章服当准有虞
氏之制古之人有是言也宜以礼官为正
嘉靖中上谕张孚敬曰兹者光泽王奏请冠服之
式以便遵服朕已允其言今思其制当以燕弁为
外作翠旒使碧凤衔之古者以旒数为降杀极于
十二而止后世则或增为二十四焉使歙儒举以
为言则群起扼其吭矣不观其会通而遽斥人以
曲说岂亦可哉然则将安从之曰章服当准有虞
氏之制古之人有是言也宜以礼官为正
嘉靖中上谕张孚敬曰兹者光泽王奏请冠服之
式以便遵服朕已允其言今思其制当以燕弁为
卷三十九 第 83b 页 WYG0868-0631d.png
准亲王用九世子郡王用八郡王长子用七
俱去簪与五玉后山皆一扇为之分画为四服
用青身青缘前后方龙补各一身用素地边用云
带用青衣缘里履用皂白袜其补子郡王以上许
䌽妆郡王长子止许织金为之未知可否卿其详
看来闻张孚敬回奏云臣谨按国朝定制天子冕
冠十二旒皮弁十二缝皆象十二月也今燕弁十
二缝正如其数又亲王冕冠九旒皮弁九缝今燕
俱去簪与五玉后山皆一扇为之分画为四服
用青身青缘前后方龙补各一身用素地边用云
带用青衣缘里履用皂白袜其补子郡王以上许
䌽妆郡王长子止许织金为之未知可否卿其详
看来闻张孚敬回奏云臣谨按国朝定制天子冕
冠十二旒皮弁十二缝皆象十二月也今燕弁十
二缝正如其数又亲王冕冠九旒皮弁九缝今燕
卷三十九 第 84a 页 WYG0868-0632a.png
弁宜用九亲王世子冕冠八旒皮弁八缝今燕
冠宜用八郡王冕冠七旒皮弁七缝燕冠亦用
七兹圣谕世子郡王俱用八郡王长子用七
窃谓郡王冠冕皮弁既俱用七旒七缝今燕冠
若同亲王世子八恐燕服之制独于公服等数
不合或宜用七庶与冠弁之数相合其郡王长
子或宜杀用六自镇国将军以下各依原忠靖
冠品官之制服之可也又思燕弁冠服及忠靖冠
冠宜用八郡王冕冠七旒皮弁七缝燕冠亦用
七兹圣谕世子郡王俱用八郡王长子用七
窃谓郡王冠冕皮弁既俱用七旒七缝今燕冠
若同亲王世子八恐燕服之制独于公服等数
不合或宜用七庶与冠弁之数相合其郡王长
子或宜杀用六自镇国将军以下各依原忠靖
冠品官之制服之可也又思燕弁冠服及忠靖冠
卷三十九 第 84b 页 WYG0868-0632b.png
服俱钦定名今诸王冠服宜更立名伏乞裁示上
曰卿回奏具见详明夫朝冠公服止于七数閒常
所用反重之可乎郡王之冠仍宜七数其郡王长
子既无冕弁只可同镇国将军之制可也惟冠五
以分等差一如忠靖之制式又其名当异于朝
廷庶别天子诸侯也或名之曰保和曰宁义孚敬
请用保和从之
崇祯庚辰上传礼部今百官燕居皆用世庙所制
曰卿回奏具见详明夫朝冠公服止于七数閒常
所用反重之可乎郡王之冠仍宜七数其郡王长
子既无冕弁只可同镇国将军之制可也惟冠五
以分等差一如忠靖之制式又其名当异于朝
廷庶别天子诸侯也或名之曰保和曰宁义孚敬
请用保和从之
崇祯庚辰上传礼部今百官燕居皆用世庙所制
卷三十九 第 85a 页 WYG0868-0632c.png
忠靖冠服赐阁臣五人一袭复以二袭下部为式
上燕弁冠元端服衬以深衣素带元履冠用乌纱
上分金线十二瓣前饰五采五云各一后列四山
双玉簪 服即古元端制身用元边缘青两肩绣
日月前蟠圆龙一后蟠方龙二边加龙文八十一
领与两袪共龙文五九衽同前后齐共龙文四九
深衣黄色袂圆袪方下齐负绳及踝十二幅
素带衣里青表绿缘边腰围饰以玉龙九片 元
上燕弁冠元端服衬以深衣素带元履冠用乌纱
上分金线十二瓣前饰五采五云各一后列四山
双玉簪 服即古元端制身用元边缘青两肩绣
日月前蟠圆龙一后蟠方龙二边加龙文八十一
领与两袪共龙文五九衽同前后齐共龙文四九
深衣黄色袂圆袪方下齐负绳及踝十二幅
素带衣里青表绿缘边腰围饰以玉龙九片 元
卷三十九 第 85b 页 WYG0868-0632d.png
履朱缘红缨黄结袜用白
考衣服之制汉天子冠通天冠服衮龙袍唐冠翼
善冠服赭黄袍宋一大裘冕二衮冕三通天冠绛
纱袍四履袍五衫袍六御阅服洪武中学士奏古
者五冕祭天地宗社诸神各有所用请制之上曰
五冕礼太繁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
天冠绛纱袍
洪武乙酉赐各朝臣袍带凡二千八百一十三人
考衣服之制汉天子冠通天冠服衮龙袍唐冠翼
善冠服赭黄袍宋一大裘冕二衮冕三通天冠绛
纱袍四履袍五衫袍六御阅服洪武中学士奏古
者五冕祭天地宗社诸神各有所用请制之上曰
五冕礼太繁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
天冠绛纱袍
洪武乙酉赐各朝臣袍带凡二千八百一十三人
卷三十九 第 86a 页 WYG0868-0633a.png
礼部奏准唐制服色皆以散官为准元制散官职
事各从其高者故服色亦因之今各官服色宜依
所授散官与唐制同
百官衣服自十月初四日至次年三月初三日穿
纻丝自三月初四日至四月初三日穿罗自四月
初四日至九月初三日穿纱自九月初四日至十
月初三日穿罗俱司礼监预题以中旨行之
孝宗时令礼部申禁服色阁臣请应禁花样上谕
事各从其高者故服色亦因之今各官服色宜依
所授散官与唐制同
百官衣服自十月初四日至次年三月初三日穿
纻丝自三月初四日至四月初三日穿罗自四月
初四日至九月初三日穿纱自九月初四日至十
月初三日穿罗俱司礼监预题以中旨行之
孝宗时令礼部申禁服色阁臣请应禁花样上谕
卷三十九 第 86b 页 WYG0868-0633b.png
若蟒龙飞鱼斗牛皆不许用亦不许私织间有赐
者或久而损坏亦自织用均为不可又谕云黄紫
皂是正禁若柳黄姜黄等色皆须禁之又谕元色
可禁至黑绿乃人间常服不必禁但内人不许用
文职官读书明理犹不敢僭内官不知道理多僭
要严加缉访
阁臣王锡爵请传戴煖耳疏臣伏见连日雪后风
寒异常百官尚未蒙恩传戴煖耳在圣主或深居
者或久而损坏亦自织用均为不可又谕云黄紫
皂是正禁若柳黄姜黄等色皆须禁之又谕元色
可禁至黑绿乃人间常服不必禁但内人不许用
文职官读书明理犹不敢僭内官不知道理多僭
要严加缉访
阁臣王锡爵请传戴煖耳疏臣伏见连日雪后风
寒异常百官尚未蒙恩传戴煖耳在圣主或深居
卷三十九 第 87a 页 WYG0868-0633c.png
煖阁不知外寒在微臣则历事先朝颇谙旧典盖
祖宗二百年来岁传煖耳示体恤于等威之外乃
故事中之特恩所以百官传衣不谢而传煖耳独
谢此燔肉醴酒之类物微礼重古人以此窥君心
之取舍验政事之勤替不可忽也大抵人臣有不
公不法之罪宁峻其谴诃之法不可无故而贱厌
若无故而贱厌则重道义识廉耻之人日远而谗
謟面谀厮舆牧养之人日近臣窃惧焉为此不惮
祖宗二百年来岁传煖耳示体恤于等威之外乃
故事中之特恩所以百官传衣不谢而传煖耳独
谢此燔肉醴酒之类物微礼重古人以此窥君心
之取舍验政事之勤替不可忽也大抵人臣有不
公不法之罪宁峻其谴诃之法不可无故而贱厌
若无故而贱厌则重道义识廉耻之人日远而谗
謟面谀厮舆牧养之人日近臣窃惧焉为此不惮
卷三十九 第 87b 页 WYG0868-0633d.png
琐屑具揭上请伏望皇上少思足寒之伤心毋爱
饩羊而废礼臣等幸甚四方闻之亦幸甚
宗室
马文升保全宗室疏窃惟亲莫亲于宗室法莫严
于祖训宗室奉藩循理恪遵祖训者朝廷亲亲之
恩为益笃纵欲败度有违祖训者朝廷黜罚之典
所必加昔周武王克商之后以其弟管叔蔡叔监
殷后二叔挟殷之武庚以叛流言以倾王室故周
饩羊而废礼臣等幸甚四方闻之亦幸甚
宗室
马文升保全宗室疏窃惟亲莫亲于宗室法莫严
于祖训宗室奉藩循理恪遵祖训者朝廷亲亲之
恩为益笃纵欲败度有违祖训者朝廷黜罚之典
所必加昔周武王克商之后以其弟管叔蔡叔监
殷后二叔挟殷之武庚以叛流言以倾王室故周
卷三十九 第 88a 页 WYG0868-0634a.png
公奉命东征诛管叔而囚蔡叔孔子恕之郑庄公
弟叔段母宠爱之庄公不早防闲封之于京纵彼
所为候其恶深举兵伐之如克常人春秋讥之一
则事于宗社而示天讨之公一则不预防闲而亏
亲亲之义或恕或讥此天下至公之法而万世之
所不可易者也洪惟我太祖高皇帝天生圣武袪
除群雄奄有中夏扫一时之陋俗回百代之醇风
功德之盛远符尧舜有非后世之所能及故本枝
弟叔段母宠爱之庄公不早防闲封之于京纵彼
所为候其恶深举兵伐之如克常人春秋讥之一
则事于宗社而示天讨之公一则不预防闲而亏
亲亲之义或恕或讥此天下至公之法而万世之
所不可易者也洪惟我太祖高皇帝天生圣武袪
除群雄奄有中夏扫一时之陋俗回百代之醇风
功德之盛远符尧舜有非后世之所能及故本枝
卷三十九 第 88b 页 WYG0868-0634b.png
繁衍亦非前代之所能比封建诸王藩屏王室藩
王之子封为郡王郡王之子袭封郡王诸子俱为
镇国将军以渐而降世为奉国中尉藩王府内官
设承奉正副各一员典宝典膳典服各所正副各
一员内使六名各门正门副各一员内使司乐二
名司弓矢二名外官设长史司左右长史二员典
簿一员其馀审理典膳奉祀典宝纪善良医典仪
所各有正副官二员伴读四员教授一员内外各
王之子封为郡王郡王之子袭封郡王诸子俱为
镇国将军以渐而降世为奉国中尉藩王府内官
设承奉正副各一员典宝典膳典服各所正副各
一员内使六名各门正门副各一员内使司乐二
名司弓矢二名外官设长史司左右长史二员典
簿一员其馀审理典膳奉祀典宝纪善良医典仪
所各有正副官二员伴读四员教授一员内外各
卷三十九 第 89a 页 WYG0868-0634c.png
设官以理一国之政彼时俱遴选才识老成之人
以充其任而辅导之方甚严王若有过先责辅导
官员所以各王读书乐善保守其国而称贤王者
甚多纵欲败度而被黜罚者间有自正统年间至
今除秦晋蜀襄淮德吉徽崇等府并新封兴岐等
府内官不缺外其馀王府内官有缺不行具奏有
一府止有承奉一员者甚至全缺不补者宫门有
传事多系女人其他郡王府亦无火者往来传事
以充其任而辅导之方甚严王若有过先责辅导
官员所以各王读书乐善保守其国而称贤王者
甚多纵欲败度而被黜罚者间有自正统年间至
今除秦晋蜀襄淮德吉徽崇等府并新封兴岐等
府内官不缺外其馀王府内官有缺不行具奏有
一府止有承奉一员者甚至全缺不补者宫门有
传事多系女人其他郡王府亦无火者往来传事
卷三十九 第 89b 页 WYG0868-0634d.png
俱系外人凡百出入尤无禁忌虽有藩王其郡王
并将军有系尊属或族属颇疏者虽知所为非礼
不敢戒谕辅导官员不敢谏正其镇巡三司官惧
其妄奏欺侮离间差官勘问亦不敢具奏所以肆
其所为有潜畜异谋而烝淫不道者有强抬军民
子女而打死人命者有骨肉相残而至成仇敌者
有密取外人之子为嗣者有呼唤乐妓入府奸用
者甚至宫阃不肃致生外议其他将军潜入富乐
并将军有系尊属或族属颇疏者虽知所为非礼
不敢戒谕辅导官员不敢谏正其镇巡三司官惧
其妄奏欺侮离间差官勘问亦不敢具奏所以肆
其所为有潜畜异谋而烝淫不道者有强抬军民
子女而打死人命者有骨肉相残而至成仇敌者
有密取外人之子为嗣者有呼唤乐妓入府奸用
者甚至宫阃不肃致生外议其他将军潜入富乐
卷三十九 第 90a 页 WYG0868-0635a.png
院宿倡者或与市人饮酒赌博者以致衣食之不
足欠负于人鞍马全无徒步于市虽有禄米不能
供其浪费矣及至事发差官行勘事多不虚因违
祖训事干宗社有不终其天年者有幽之高墙者
有削去爵秩者有革去禄米者况丑恶之事传之
中外闻之天下又恐史册书之贻讥后世诚有玷
于朝廷若使原设辅导外官内官各得其人早为
谏正藩府亲王肯为戒谕镇巡等官预为具奏岂
足欠负于人鞍马全无徒步于市虽有禄米不能
供其浪费矣及至事发差官行勘事多不虚因违
祖训事干宗社有不终其天年者有幽之高墙者
有削去爵秩者有革去禄米者况丑恶之事传之
中外闻之天下又恐史册书之贻讥后世诚有玷
于朝廷若使原设辅导外官内官各得其人早为
谏正藩府亲王肯为戒谕镇巡等官预为具奏岂
卷三十九 第 90b 页 WYG0868-0635b.png
有前项之事哉与其惩治于已败而示黜罚之典
莫若保全于未然以全亲亲之仁如蒙乞敕各藩
王除本府内官不缺不必具奏其馀缺少内官内
使者明白具奏缺内官若干员内使若干名仍乞
敕司礼监于相应内官内使择其老成读书者具
奏照缺给赐前去以后有缺具奏除补互相维持
府事其合用衣服饮食等项本府照例关给使之
得所不许凌辱陷害其郡王府每府给赐内使二
莫若保全于未然以全亲亲之仁如蒙乞敕各藩
王除本府内官不缺不必具奏其馀缺少内官内
使者明白具奏缺内官若干员内使若干名仍乞
敕司礼监于相应内官内使择其老成读书者具
奏照缺给赐前去以后有缺具奏除补互相维持
府事其合用衣服饮食等项本府照例关给使之
得所不许凌辱陷害其郡王府每府给赐内使二
卷三十九 第 91a 页 WYG0868-0635c.png
名专管宫闱事务及关防门禁其长史纪善伴读
教授乞敕吏部今后有缺务要访察国子监并在
外有学行儒官除授若藩王所为未善长史等官
从容谏正如其不听再三匡谏如再不听密切具
奏其郡王所为不合礼度者教授藩王密切戒勉
如再不听藩王具奏情轻者降敕切责若干宫闱
重事差内官皇亲前去体勘密切处置不宜露泄
于外若系外事仍差内官并法司官前去勘问藩
教授乞敕吏部今后有缺务要访察国子监并在
外有学行儒官除授若藩王所为未善长史等官
从容谏正如其不听再三匡谏如再不听密切具
奏其郡王所为不合礼度者教授藩王密切戒勉
如再不听藩王具奏情轻者降敕切责若干宫闱
重事差内官皇亲前去体勘密切处置不宜露泄
于外若系外事仍差内官并法司官前去勘问藩
卷三十九 第 91b 页 WYG0868-0635d.png
王有过专罪辅导官员郡王有过专罪内使教授
如此防闲自无过举其藩府辅导官员亦要逐日
请王于书堂内讲读习礼王子王孙亦要讲读习
礼若各府将军有前项所为者各府郡王自行禁
治若藩王郡王府互相容隐不行禁治许镇巡等
官将所为不法之事会本著实具奏上请区处其
藩王府选用妾媵务要具奏奉有明文定其名数
不许于本府军校之家选用不许过数亦不许强
如此防闲自无过举其藩府辅导官员亦要逐日
请王于书堂内讲读习礼王子王孙亦要讲读习
礼若各府将军有前项所为者各府郡王自行禁
治若藩王郡王府互相容隐不行禁治许镇巡等
官将所为不法之事会本著实具奏上请区处其
藩王府选用妾媵务要具奏奉有明文定其名数
不许于本府军校之家选用不许过数亦不许强
卷三十九 第 92a 页 WYG0868-0636a.png
买民间子女郡王将军使女俱照会官奏准事例
名数若擅自买用女子及名数过多或令外人入
府者许镇巡官参奏长史教授降调远方任用若
乐工纵容女子擅入郡王府及容留各府将军在
家潜行及军民旗校人等敢有与将军赌博诓哄
财物及擅入王府教诱为非者事发发边远充军
色长依律问罪革去管事保全宗室莫过于此臣
叨任大臣每见宗室所为不善事发容之则违祖
名数若擅自买用女子及名数过多或令外人入
府者许镇巡官参奏长史教授降调远方任用若
乐工纵容女子擅入郡王府及容留各府将军在
家潜行及军民旗校人等敢有与将军赌博诓哄
财物及擅入王府教诱为非者事发发边远充军
色长依律问罪革去管事保全宗室莫过于此臣
叨任大臣每见宗室所为不善事发容之则违祖
卷三十九 第 92b 页 WYG0868-0636b.png
训所以不能保全者多臣窃悯之故敢冒昧上言
崇祯八年礼部左侍郎陈子壮宗才换授非易疏
臣伏睹陛下求贤图治之盛心致甄拔乎宗才明
援祖训凡郡王子孙有文武才能堪任用者宗人
府具以名闻朝廷考验换授官职其升转如常选
法至再至三必欲见诸举行臣待罪礼官二年矣
从府部科诸臣参议此事佥谓三百馀年之旷举
宜加详慎然臣恭承节次之明谕实非寻常所能
崇祯八年礼部左侍郎陈子壮宗才换授非易疏
臣伏睹陛下求贤图治之盛心致甄拔乎宗才明
援祖训凡郡王子孙有文武才能堪任用者宗人
府具以名闻朝廷考验换授官职其升转如常选
法至再至三必欲见诸举行臣待罪礼官二年矣
从府部科诸臣参议此事佥谓三百馀年之旷举
宜加详慎然臣恭承节次之明谕实非寻常所能
卷三十九 第 93a 页 WYG0868-0636c.png
测度者盖易之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
亲诸侯尧典睦九族以平章百姓人徒见官人以
族一若有亲比之迹者殊不知圣人立贤无方一
平章百姓之心也圣人之待九族也与天下士庶
同其亲亲而贤贤义有兼该者也比者圣谕通行
保举之法令两京文职三品以上于进士举贡监
中各举堪任知府一人五品以上及翰林科道抚
按司道知府官于举贡监生士民中各举堪任知
亲诸侯尧典睦九族以平章百姓人徒见官人以
族一若有亲比之迹者殊不知圣人立贤无方一
平章百姓之心也圣人之待九族也与天下士庶
同其亲亲而贤贤义有兼该者也比者圣谕通行
保举之法令两京文职三品以上于进士举贡监
中各举堪任知府一人五品以上及翰林科道抚
按司道知府官于举贡监生士民中各举堪任知
卷三十九 第 93b 页 WYG0868-0636d.png
州知县一人亦何尝有私于天下之才乎陛下之
意诚以科目所以举才而有不尽于科目者今乃
四出弓旌广张罗网即使诸臣有内举犹且不避
厥亲而况于天潢之派乎曩所谕臣部至称贤才
不外于科目殊属偏见者正此之谓而当四方多
故人材落落求所谓疏附后先奔走禦侮于宗子
维城之中即拔十得五讵不胜任而愉快然而事
有未必尽然者三有不可行者五请沥其愚为陛
意诚以科目所以举才而有不尽于科目者今乃
四出弓旌广张罗网即使诸臣有内举犹且不避
厥亲而况于天潢之派乎曩所谕臣部至称贤才
不外于科目殊属偏见者正此之谓而当四方多
故人材落落求所谓疏附后先奔走禦侮于宗子
维城之中即拔十得五讵不胜任而愉快然而事
有未必尽然者三有不可行者五请沥其愚为陛
卷三十九 第 94a 页 WYG0868-0637a.png
下筹之国家设资格以处常才而又不纯用资格
以待非常之才盖不特非常之才不胜常才之多
也亦以非常之事不胜常事之多也是故文职四
品及在京堂以上官在外方面五品以上官有缺
员皆具名以闻自五品以下吏部斯得铨注今进
士初任亦止循其甲第迨不次擢用又往往超越
常调焉若非有殊庸异绩及国家异常猝变未闻
拔卒为将徒步而至卿相者济济克生非多于万
以待非常之才盖不特非常之才不胜常才之多
也亦以非常之事不胜常事之多也是故文职四
品及在京堂以上官在外方面五品以上官有缺
员皆具名以闻自五品以下吏部斯得铨注今进
士初任亦止循其甲第迨不次擢用又往往超越
常调焉若非有殊庸异绩及国家异常猝变未闻
拔卒为将徒步而至卿相者济济克生非多于万
卷三十九 第 94b 页 WYG0868-0637b.png
邦之黎献也将资格可以不论而非常之才亦可
辈出乎臣窃以为未必然也自宗藩四民之业开
其有文才则于文科见有武才则于武科见宜已
倘谓二科不足以尽才倍宜致重于二科之中自
不宜因重才而轻二科也典礼虽大封拜未尝朝
贺独朝贺于策士传胪之后致辞天开文运贤俊
登庸何如其重也今谓进士岂必贤于举人则举
人亦岂必贤于贡监贡监亦岂必贤于齐民夫然
辈出乎臣窃以为未必然也自宗藩四民之业开
其有文才则于文科见有武才则于武科见宜已
倘谓二科不足以尽才倍宜致重于二科之中自
不宜因重才而轻二科也典礼虽大封拜未尝朝
贺独朝贺于策士传胪之后致辞天开文运贤俊
登庸何如其重也今谓进士岂必贤于举人则举
人亦岂必贤于贡监贡监亦岂必贤于齐民夫然
卷三十九 第 95a 页 WYG0868-0637c.png
则天下胥为齐民已矣又何必辛勤偕计以縻有
司续食乎而臣部奉功令所日厉饬于科场文义
字句之间凛乎其不可轻贷者又何如其重也然
则谓科目之外遂足以尽才臣亦以为未必然也
夫科目之制本六经诗书之文用濂雒关闽之说
汉人所谓经术宋人所谓道学不出乎此其获俊
者节义勋伐于此乎生其即不获俊者于以耗雄
心消馀年亦不失为白首穷经之士此祖宗磨砻
司续食乎而臣部奉功令所日厉饬于科场文义
字句之间凛乎其不可轻贷者又何如其重也然
则谓科目之外遂足以尽才臣亦以为未必然也
夫科目之制本六经诗书之文用濂雒关闽之说
汉人所谓经术宋人所谓道学不出乎此其获俊
者节义勋伐于此乎生其即不获俊者于以耗雄
心消馀年亦不失为白首穷经之士此祖宗磨砻
卷三十九 第 95b 页 WYG0868-0637d.png
一代之善物也故庸有通科目之义而不能穷理
致用者矣未有不通科目之义而能穷理致用者
也今宗藩中非将军则中尉有食禄之贵其所以
屈首读书者为有科目之资格可更进更荣耳使
见不屈首读书亦得掇拾奇荣以去谁肯避逸而
趋劳乎而谓将有刘向李勉赵汝愚之才不由屈
首读书而进者臣亦以为未必然也臣谨按洪武
三年开科十七年始颁科举定制犹在或行或罢
致用者矣未有不通科目之义而能穷理致用者
也今宗藩中非将军则中尉有食禄之贵其所以
屈首读书者为有科目之资格可更进更荣耳使
见不屈首读书亦得掇拾奇荣以去谁肯避逸而
趋劳乎而谓将有刘向李勉赵汝愚之才不由屈
首读书而进者臣亦以为未必然也臣谨按洪武
三年开科十七年始颁科举定制犹在或行或罢
卷三十九 第 96a 页 WYG0868-0638a.png
祖宗之意未尝以换授官职与科目出身并著当
是时也亲郡王将军才四十九位高皇帝亲历民
间果见有怀才抱德如叶琛章溢之流虑有遗逸
异日子孙千亿亦宜有以致详乎此也而非必谓
已经开科复有换授之如此其多途也故当时任
用则燕晋代辽宁谷六王勒兵备边兄之子文正
然且不效况今时势视高皇帝为何如换授之议
臣期期知其不可矣乃至齐黄诸臣冒晁错之祸
是时也亲郡王将军才四十九位高皇帝亲历民
间果见有怀才抱德如叶琛章溢之流虑有遗逸
异日子孙千亿亦宜有以致详乎此也而非必谓
已经开科复有换授之如此其多途也故当时任
用则燕晋代辽宁谷六王勒兵备边兄之子文正
然且不效况今时势视高皇帝为何如换授之议
臣期期知其不可矣乃至齐黄诸臣冒晁错之祸
卷三十九 第 96b 页 WYG0868-0638b.png
我成祖非不心高皇帝之心而时异势殊也尝驻
跸东平州谓侍臣曰汉东平王苍开国于此其对
明帝曰为善最乐当时诸王泯没惟苍有贤名至
今朕尝以此励诸王卿等勿忘斯语列圣缵承因
是而饬越关奏扰之禁因是而严王亲任京官之
条目列圣非不心高皇帝之心亦时异势殊也不
特此也国初亲王有每年朝觐之礼凡遣使至朝
廷不须经繇各衙门直诣御前且有守镇兵有护
跸东平州谓侍臣曰汉东平王苍开国于此其对
明帝曰为善最乐当时诸王泯没惟苍有贤名至
今朕尝以此励诸王卿等勿忘斯语列圣缵承因
是而饬越关奏扰之禁因是而严王亲任京官之
条目列圣非不心高皇帝之心亦时异势殊也不
特此也国初亲王有每年朝觐之礼凡遣使至朝
廷不须经繇各衙门直诣御前且有守镇兵有护
卷三十九 第 97a 页 WYG0868-0638c.png
卫兵而又许岁时出城演练者此大都开创之体
制则然谓换授为祖训将议而行之如前数者独
非祖训乎亦将议而行之否也而臣固有以知其
不可矣高皇帝之时亲王之禄五万石鞋绢盐菜
之用亦复万计不数年而止给禄米不给杂用又
不数年而减为万石又不能给而代庆辽肃宁谷
诸王且岁给五百石高皇帝令自巳出而前后巳
如此夫禄与爵一也乃禄犹可视物力为盈虚爵
制则然谓换授为祖训将议而行之如前数者独
非祖训乎亦将议而行之否也而臣固有以知其
不可矣高皇帝之时亲王之禄五万石鞋绢盐菜
之用亦复万计不数年而止给禄米不给杂用又
不数年而减为万石又不能给而代庆辽肃宁谷
诸王且岁给五百石高皇帝令自巳出而前后巳
如此夫禄与爵一也乃禄犹可视物力为盈虚爵
卷三十九 第 97b 页 WYG0868-0638d.png
则名器所系一假不可复收吴王几杖之赐叔段
京鄙之求又将何所限量乎当敌入河套而襄陵
王冲秋愿率子孙及婿与总兵官从征请也宪宗
皇帝复书曰朕已命将出师征讨矣兹得王奏见
忠爱之诚忧时之意但宗室子孙名分尊崇难与
总兵官从事自祖宗以来藩邦无从兵共讨之例
夫从兵共讨与勒兵备边几希矣而先朝致谨于
此今宗室中忠爱忧时如襄陵者不乏也而其才
京鄙之求又将何所限量乎当敌入河套而襄陵
王冲秋愿率子孙及婿与总兵官从征请也宪宗
皇帝复书曰朕已命将出师征讨矣兹得王奏见
忠爱之诚忧时之意但宗室子孙名分尊崇难与
总兵官从事自祖宗以来藩邦无从兵共讨之例
夫从兵共讨与勒兵备边几希矣而先朝致谨于
此今宗室中忠爱忧时如襄陵者不乏也而其才
卷三十九 第 98a 页 WYG0868-0639a.png
能又以文武举也假设以此来奏陛下又何以复
之乎抑亦概许之否也而臣固有以知其不可矣
亲王之耳目未免寄之长史今也长史考察不属
之该抚按而属之亲王亲王以为贤长史不得而
异同也长史不得异同而该抚按又孰从而核实
乎故亲王以为贤核实贤则可如或不然巡方之
参差多有不便者矣核实以为贤考验贤则可如
或不然馆驿之伴送多有不便者矣考验以为贤
之乎抑亦概许之否也而臣固有以知其不可矣
亲王之耳目未免寄之长史今也长史考察不属
之该抚按而属之亲王亲王以为贤长史不得而
异同也长史不得异同而该抚按又孰从而核实
乎故亲王以为贤核实贤则可如或不然巡方之
参差多有不便者矣核实以为贤考验贤则可如
或不然馆驿之伴送多有不便者矣考验以为贤
卷三十九 第 98b 页 WYG0868-0639b.png
至授职任用也始终皆贤则可如或不然参劾之
瞻顾考功之连坐多有不便者矣而臣已知其不
可矣在外之八省有王府也在京而六部风宪衙
门之多有关于王府也进士举人三年一试贡士
一年一试将来铨法推升已不知何如其衡量矣
文武才能之目是未可以数计者也既皇皇而招
之将源源而来悬人以待缺乎悬缺以待人乎抑
权宜以处之也而臣又以知其不可矣盖公家之
瞻顾考功之连坐多有不便者矣而臣已知其不
可矣在外之八省有王府也在京而六部风宪衙
门之多有关于王府也进士举人三年一试贡士
一年一试将来铨法推升已不知何如其衡量矣
文武才能之目是未可以数计者也既皇皇而招
之将源源而来悬人以待缺乎悬缺以待人乎抑
权宜以处之也而臣又以知其不可矣盖公家之
卷三十九 第 99a 页 WYG0868-0639c.png
事总为公家计万全非徒取销缴于一时也臣观
大凡见有所未明学有所不及有未必然而不碍
于行者则宁姑从而申之有非甚利于行而犹冀
其然者则无遽难以阻之今也有一于是乎贵臣
之议其何以议之臣部诸务经理宗藩是其大端
故有善必扬有请即覆者职掌之宜也虽臣之愚
视篆三月名封婚婿惟恐后时旌奖恤谥惟恐缺
典条议恩诏恤贫矜罪惟恐不尽而独为此换授
大凡见有所未明学有所不及有未必然而不碍
于行者则宁姑从而申之有非甚利于行而犹冀
其然者则无遽难以阻之今也有一于是乎贵臣
之议其何以议之臣部诸务经理宗藩是其大端
故有善必扬有请即覆者职掌之宜也虽臣之愚
视篆三月名封婚婿惟恐后时旌奖恤谥惟恐缺
典条议恩诏恤贫矜罪惟恐不尽而独为此换授
卷三十九 第 99b 页 WYG0868-0639d.png
一事私忧过计反复嗫嚅以告同官欲以入告者
屡矣又恐万有一分涉离间之嫌斧锧不足赎罪
然臣参侍讲筵仰窥睿听虽至迂疏无当之论偶
涉忌嫌尚且倾注不懈矧兹事件斟酌远大实非
轻易故宁冒昧竭其狂瞽毋宁画诺以旁观模棱
于两可欺此心以欺陛下异日将谓臣在事之久
有所知而不言言而不尽犹斧锧不足赎罪也臣
乡之先达辅臣梁储当武宗皇帝威严同列引避
屡矣又恐万有一分涉离间之嫌斧锧不足赎罪
然臣参侍讲筵仰窥睿听虽至迂疏无当之论偶
涉忌嫌尚且倾注不懈矧兹事件斟酌远大实非
轻易故宁冒昧竭其狂瞽毋宁画诺以旁观模棱
于两可欺此心以欺陛下异日将谓臣在事之久
有所知而不言言而不尽犹斧锧不足赎罪也臣
乡之先达辅臣梁储当武宗皇帝威严同列引避
卷三十九 第 100a 页 WYG0868-0640a.png
之时代草泰王牧地一诏竟以回天而事遂寝臣
每叹息当日感格之奇转成下济光明之美况今
遇神圣之主乎事即少异所以防微杜渐之意则
一伏惟陛下俯赐采纳允罢前议藩规铨政所全
良多国家磐石之重于焉永安祖孙继述之隆亦
为尽善臣愚幸甚如或微诚不足以孚鉴谫识无
当于远猷则请敕下五府大小九卿翰林科道等
官各抒共议以凭裁断或俟保举知府州县之法
每叹息当日感格之奇转成下济光明之美况今
遇神圣之主乎事即少异所以防微杜渐之意则
一伏惟陛下俯赐采纳允罢前议藩规铨政所全
良多国家磐石之重于焉永安祖孙继述之隆亦
为尽善臣愚幸甚如或微诚不足以孚鉴谫识无
当于远猷则请敕下五府大小九卿翰林科道等
官各抒共议以凭裁断或俟保举知府州县之法
卷三十九 第 100b 页 WYG0868-0640b.png
行之有效然后推仿其意以保举宗才亦未为晚
敷衍冗长有踰限式更望圣慈宽宥臣不胜悚切
祈恳之至
僧道
宗伯倪岳疏该都御史马文升奏我朝定制每府
僧道各不过四十名每州各不过三十名每县各
不过二十名今天下一百四十七府二百七十七
州一千一百四十五县共该额设三万七千九十
敷衍冗长有踰限式更望圣慈宽宥臣不胜悚切
祈恳之至
僧道
宗伯倪岳疏该都御史马文升奏我朝定制每府
僧道各不过四十名每州各不过三十名每县各
不过二十名今天下一百四十七府二百七十七
州一千一百四十五县共该额设三万七千九十
卷三十九 第 101a 页 WYG0868-0640c.png
名成化十二年度僧一十万成化二十年度僧二
十馀万以前各年所度僧道不下二十万共该五
十馀万以一僧一道一年食米六石论之共该米
三百六十馀万可勾京中一年岁用之数况有不
耕而食不蚕而衣且又不当本等差役可谓食之
众而为之不舒矣其军民壮丁私自披剃而隐于
寺观者不知其几何民食不足府藏之空职此之
由若不通查僧道之数以示再度之禁则游食之
十馀万以前各年所度僧道不下二十万共该五
十馀万以一僧一道一年食米六石论之共该米
三百六十馀万可勾京中一年岁用之数况有不
耕而食不蚕而衣且又不当本等差役可谓食之
众而为之不舒矣其军民壮丁私自披剃而隐于
寺观者不知其几何民食不足府藏之空职此之
由若不通查僧道之数以示再度之禁则游食之
卷三十九 第 101b 页 WYG0868-0640d.png
徒何有纪极伏乞敕下礼部通查天下并在京寺
观共若干处僧道共若干名如果数多既已关有
度牒难以追夺明白具奏不许额外再度僧道直
至额数不足之时方许各该有司具结照数起送
关给度牒敢有无故再言度僧者许六科十三道
官纠劾拿问等因前件本部查得永乐十三年十
一月二十七日节该钦奉太宗皇帝圣旨今后为
僧道的府不过数十名州不过三十名县不过二
观共若干处僧道共若干名如果数多既已关有
度牒难以追夺明白具奏不许额外再度僧道直
至额数不足之时方许各该有司具结照数起送
关给度牒敢有无故再言度僧者许六科十三道
官纠劾拿问等因前件本部查得永乐十三年十
一月二十七日节该钦奉太宗皇帝圣旨今后为
僧道的府不过数十名州不过三十名县不过二
卷三十九 第 102a 页 WYG0868-0641a.png
十名额外不许滥收续于天顺二年五月十五日
节该钦奉英宗皇帝圣旨今后有愿为僧者务从
有司取勘户内三丁以上年十五以下方许出家
如额外有缺许照正统十四年榜例保送赴部考
通经典然后给与度牒仍定与则例每十年一次
开度许照缺依期来关敢有故违悉发边卫充军
又查得成化二年给度过僧道一十三万二千二
百馀名成化十二年一万三千三百馀名成化二
节该钦奉英宗皇帝圣旨今后有愿为僧者务从
有司取勘户内三丁以上年十五以下方许出家
如额外有缺许照正统十四年榜例保送赴部考
通经典然后给与度牒仍定与则例每十年一次
开度许照缺依期来关敢有故违悉发边卫充军
又查得成化二年给度过僧道一十三万二千二
百馀名成化十二年一万三千三百馀名成化二
卷三十九 第 102b 页 WYG0868-0641b.png
十二年二十二万四千五百馀名为因十年一度
兼且各处纳银赈济等项多有不查额数不由有
司保送一槩请给以此额外增添数将十倍是以
军民之籍日削异端之徒日盛侵夺民食耗费民
财其为治道之蠹莫此为甚诚有如都御史马文
升所言者合无准其所奏行移两京僧道录司并
各布政司直隶府州县各边卫有寺观去处通查
给度过僧道共若干备造文册送部存照以后各
兼且各处纳银赈济等项多有不查额数不由有
司保送一槩请给以此额外增添数将十倍是以
军民之籍日削异端之徒日盛侵夺民食耗费民
财其为治道之蠹莫此为甚诚有如都御史马文
升所言者合无准其所奏行移两京僧道录司并
各布政司直隶府州县各边卫有寺观去处通查
给度过僧道共若干备造文册送部存照以后各
卷三十九 第 103a 页 WYG0868-0641c.png
年有为事病故等项追缴度牒者照名开除仍将
十年一度之例请乞停止待后各处额数不足之
日方计所在官司照依额内名缺起送赴部考中
给与度牒再不许内外衙门指以救荒纳粟为由
奏请给度庶得不致亏损国体僧道官亦不敢贪
图侥倖敢有故违许科道官紏劾拿问等因具题
节该奉圣旨准册少见缴到诚恐无知小人止以
十年一度为期不知巳有前项禁例以致各处僧
十年一度之例请乞停止待后各处额数不足之
日方计所在官司照依额内名缺起送赴部考中
给与度牒再不许内外衙门指以救荒纳粟为由
奏请给度庶得不致亏损国体僧道官亦不敢贪
图侥倖敢有故违许科道官紏劾拿问等因具题
节该奉圣旨准册少见缴到诚恐无知小人止以
十年一度为期不知巳有前项禁例以致各处僧
卷三十九 第 103b 页 WYG0868-0641d.png
道行童互相煽诱辄便预先来京潜住各寺宫观
设礼僧道官住持以图至期可以夤缘请给一时
不免蚕食京师将来米价日渐踊贵未必不由于
此查得成化十二年节有奏准预期出榜禁约僧
道不许来京骚扰事例理合早为照例查处案呈
到部看得天下各处地方灾伤数多民不聊生盗
贼窃发劫财杀人在在有之中间解到贼徒多有
僧人在内皆因先年给度泛滥所致及查先该锦
设礼僧道官住持以图至期可以夤缘请给一时
不免蚕食京师将来米价日渐踊贵未必不由于
此查得成化十二年节有奏准预期出榜禁约僧
道不许来京骚扰事例理合早为照例查处案呈
到部看得天下各处地方灾伤数多民不聊生盗
贼窃发劫财杀人在在有之中间解到贼徒多有
僧人在内皆因先年给度泛滥所致及查先该锦
卷三十九 第 104a 页 WYG0868-0642a.png
衣卫指挥朱骥等奏称奉敕巡捕盗贼今为盗之
人多系各处无藉僧徒昼在沿街乞食夜则相聚
劫掠得赃即分各行远遁虽有巡捕人员无从追
捕等因奉行都察院出榜禁约此为明验况天下
僧道额数不过三万有馀而成化年间所度已该
三十五万有馀此非天地别生一种之人不过出
于军民匠籍之家即今天下军卫有司工役衙门
军多缺伍匠多缺役里甲籍册日见凋耗皆由此
人多系各处无藉僧徒昼在沿街乞食夜则相聚
劫掠得赃即分各行远遁虽有巡捕人员无从追
捕等因奉行都察院出榜禁约此为明验况天下
僧道额数不过三万有馀而成化年间所度已该
三十五万有馀此非天地别生一种之人不过出
于军民匠籍之家即今天下军卫有司工役衙门
军多缺伍匠多缺役里甲籍册日见凋耗皆由此
卷三十九 第 104b 页 WYG0868-0642b.png
等之徒躲重投轻舍此入彼若不早为限量将恐
天下之人皆流而为僧道之归其为贻患不可胜
言合无本部查照先次奏准事理及累朝奉有钦
依事例通行天下司府州县掌印官督属查勘原
先给度过僧道数目见在若干事故等项若干比
于钦定额数有无多少务照先次奏准事理造册
缴报除额数尚多去处外果有额数不足去处许
待丰年有收之日径自具奏本部查照成化十二
天下之人皆流而为僧道之归其为贻患不可胜
言合无本部查照先次奏准事理及累朝奉有钦
依事例通行天下司府州县掌印官督属查勘原
先给度过僧道数目见在若干事故等项若干比
于钦定额数有无多少务照先次奏准事理造册
缴报除额数尚多去处外果有额数不足去处许
待丰年有收之日径自具奏本部查照成化十二
卷三十九 第 105a 页 WYG0868-0642c.png
年奏准给度事例另行奏请定夺施行仍要通行
禁约各处寺观僧道行童不许指以请给为由预
先来京搅扰各该关津把截去处严加盘诘阻当
仍行锦衣卫五城巡视监察御史严督各兵马司
僧道录司逐一挨查各处寺观不许容留在外僧
道行童在内潜住取具住持人员不致扶同容隐
结状缴报违者坐赃问罪无度牒之人发回原籍
当差京城内外官员军民之家亦不许容留僧俗
禁约各处寺观僧道行童不许指以请给为由预
先来京搅扰各该关津把截去处严加盘诘阻当
仍行锦衣卫五城巡视监察御史严督各兵马司
僧道录司逐一挨查各处寺观不许容留在外僧
道行童在内潜住取具住持人员不致扶同容隐
结状缴报违者坐赃问罪无度牒之人发回原籍
当差京城内外官员军民之家亦不许容留僧俗
卷三十九 第 105b 页 WYG0868-0642d.png
混杂有坏风俗事发一体究治其有内外衙门及
僧道人员或假救荒等项为由妄行奏扰者仍听
科道官指实参劾问罪
净身男子
宗伯沈鲤疏稽古内官之设载之周礼曰内小臣
曰阍人曰侍人曰内竖虽其职掌不过守王宫中
门之禁掌女宫之戒令与内外之通令然必求正
人居之如巷伯之伦是已降及秦汉而下乃以罪
僧道人员或假救荒等项为由妄行奏扰者仍听
科道官指实参劾问罪
净身男子
宗伯沈鲤疏稽古内官之设载之周礼曰内小臣
曰阍人曰侍人曰内竖虽其职掌不过守王宫中
门之禁掌女宫之戒令与内外之通令然必求正
人居之如巷伯之伦是已降及秦汉而下乃以罪
卷三十九 第 106a 页 WYG0868-0643a.png
人充之我朝法制高出前代伏睹大明律一款凡
官民之家不得乞养他人之子阉割火者违者杖
一百流三千里又条例一款先年净身男子曾经
发回若不候朝廷收取官司明文起送私自来京
图谋进用者问发边卫充军臣等仰窥祖宗盛心
即古除肉刑之意所以重绝人道预抑奸慝也至
弘治五年节奉孝宗皇帝圣旨今后敢有私净身
的本身并下手之人处斩全家发边远充军两邻
官民之家不得乞养他人之子阉割火者违者杖
一百流三千里又条例一款先年净身男子曾经
发回若不候朝廷收取官司明文起送私自来京
图谋进用者问发边卫充军臣等仰窥祖宗盛心
即古除肉刑之意所以重绝人道预抑奸慝也至
弘治五年节奉孝宗皇帝圣旨今后敢有私净身
的本身并下手之人处斩全家发边远充军两邻
卷三十九 第 106b 页 WYG0868-0643b.png
及歇家不举首的问罪其里老人等仍要时常访
察但有此等之徒即便捉拿送官如或容隐一体
治罪不饶钦此但私净之禁虽严而报官之路未
开故自宫者旋即如旧至万历十一年节奉圣旨
自宫禁例载在会典皇祖明旨甚严乃无知小民
往往犯禁私割致伤和气著都察院便行五城御
史及通行各省直抚按衙门严加禁约自今五年
以后民间有四五子以上愿以一子报官阉割者
察但有此等之徒即便捉拿送官如或容隐一体
治罪不饶钦此但私净之禁虽严而报官之路未
开故自宫者旋即如旧至万历十一年节奉圣旨
自宫禁例载在会典皇祖明旨甚严乃无知小民
往往犯禁私割致伤和气著都察院便行五城御
史及通行各省直抚按衙门严加禁约自今五年
以后民间有四五子以上愿以一子报官阉割者
卷三十九 第 107a 页 WYG0868-0643c.png
听有司造册送部候收补之日选用如有私割的
照例重治邻佑不举的一并治罪不饶钦此但报
官之路虽开起送之例未定故自来者纷然不已
犹有曾万寿等辈也夫以孝皇之明例皇上之严
旨奚啻三令五申乃十数年来有司有造一册送
部者乎有拿一私割照例惩治者乎法令不行德
泽不布又何怪此辈之群聚奏扰乎伏望敕下臣
部严行各省直抚按官行令各州县以文到之日
照例重治邻佑不举的一并治罪不饶钦此但报
官之路虽开起送之例未定故自来者纷然不已
犹有曾万寿等辈也夫以孝皇之明例皇上之严
旨奚啻三令五申乃十数年来有司有造一册送
部者乎有拿一私割照例惩治者乎法令不行德
泽不布又何怪此辈之群聚奏扰乎伏望敕下臣
部严行各省直抚按官行令各州县以文到之日
卷三十九 第 107b 页 WYG0868-0643d.png
为始以前见在阉割者许令报名到官查系三十
岁以下精壮可用者姑免追究准其记籍其衰老
不堪者行令各里族拘收以后凡情愿阉割者报
官查明果四五子以上方与记籍通前类造清册
限半年一次送部候各监局缺人听司礼监奏请
本部通行在外各该衙门查系在册人数取其官
吏里邻不扶甘结起送赴部听候选用其册籍无
名及儇巧凶恶泼赖无耻者不许一槩滥送如有
岁以下精壮可用者姑免追究准其记籍其衰老
不堪者行令各里族拘收以后凡情愿阉割者报
官查明果四五子以上方与记籍通前类造清册
限半年一次送部候各监局缺人听司礼监奏请
本部通行在外各该衙门查系在册人数取其官
吏里邻不扶甘结起送赴部听候选用其册籍无
名及儇巧凶恶泼赖无耻者不许一槩滥送如有
卷三十九 第 108a 页 WYG0868-0644a.png
仍前私自阉割私自来京者在外抚按有司在内
五城御史严加访拿照例问以重罪如抚按等官
不行访拿及有司不行造册违例起送者听本部
查参请旨究治务在必行无事姑息庶黎庶免伤
残之苦而慈惠旁流宦寺皆端正之人而隙窦永
塞仁至义尽万世无弊矣再照死者人之所最重
也今自宫之徒加以死刑而不惧者内臣之员数
太多富贵太骤选进太频有以惑其心耳我太祖
五城御史严加访拿照例问以重罪如抚按等官
不行访拿及有司不行造册违例起送者听本部
查参请旨究治务在必行无事姑息庶黎庶免伤
残之苦而慈惠旁流宦寺皆端正之人而隙窦永
塞仁至义尽万世无弊矣再照死者人之所最重
也今自宫之徒加以死刑而不惧者内臣之员数
太多富贵太骤选进太频有以惑其心耳我太祖
卷三十九 第 108b 页 WYG0868-0644b.png
高皇帝深鉴前代之失祖训条章内府各监局内
官俱有定员各有职掌一监常职止五员一局正
副止二员官不过四品所掌不过洒扫供奉之事
洪武永乐间未尝额外滥设其太监等官非历练
老成虽有聪明才俊亦不轻授近年以来则有不
然矣皇城之内通名籍者不止万有馀人而仓厂
场库牟利无算蟒衣玉带滥赏不惜又不三五年
辄有一选选辄数千以故无知小民贪图富贵入
官俱有定员各有职掌一监常职止五员一局正
副止二员官不过四品所掌不过洒扫供奉之事
洪武永乐间未尝额外滥设其太监等官非历练
老成虽有聪明才俊亦不轻授近年以来则有不
然矣皇城之内通名籍者不止万有馀人而仓厂
场库牟利无算蟒衣玉带滥赏不惜又不三五年
辄有一选选辄数千以故无知小民贪图富贵入
卷三十九 第 109a 页 WYG0868-0644c.png
骨薰心奈何欲以死刑禁之乎臣等更望皇上恪
遵祖制凡监局冗员非祖宗之旧者悉为裁革一
切侵渔科索等弊悉为釐正蟒玉等服非效劳年
久忠勤不欺者勿轻赐予仍著为定例必十年以
外方行收选一次务使宫府一体赏罚有章规制
既定侥倖不萌前项无知之徒将不禁自息不终
为圣化之累矣
遵祖制凡监局冗员非祖宗之旧者悉为裁革一
切侵渔科索等弊悉为釐正蟒玉等服非效劳年
久忠勤不欺者勿轻赐予仍著为定例必十年以
外方行收选一次务使宫府一体赏罚有章规制
既定侥倖不萌前项无知之徒将不禁自息不终
为圣化之累矣
卷三十九 第 109b 页 WYG0868-0644d.png
春明梦馀录卷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