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868-029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明梦馀录卷二十四
          吏部左侍郎孙承泽撰
  内阁
  卜辅于天
  崇祯元年辅臣施凤来等以枚卜请上允之吏部
  会推十员翼日召阁臣与吏科河南道至乾清宫
  前殿上谕辅臣曰内阁公孤大臣倘得其人社稷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868-0291b.png
  之福朕不敢自定欲求之天施凤来对曰海内多
  事望皇上多点数员上颔之命内臣设香案上举
  香一拜三叩随设小桌置笔砚于香案之左前出
  红纸十方各书一名为阄入金瓶内上举匙拈之
  每拈一阄遍示侍臣然后举笔点之再拈如前共
  点钱龙锡等六员上复拜叩礼毕还御座侍臣趋
  入叩头谢来宗道浙江上虞人任礼部尚书杨景
  辰福建晋江人任吏部侍郎李标北直高邑人原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868-0292a.png
  礼部侍郎起自请告钱龙锡南直华亭人刘鸿训
  山东长山人周道登南直苏州人原礼部侍郎起
  自削夺俱加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起用旧辅
  崇祯元年戊辰三月上谕吏部朕励精化理注意
  端揆近日政本诸臣维朕特简虽庶几和衷师济
  之盛但主持国是尤藉老成旧辅韩爌忠谨直节
  渊识宏猷劻勷绩著寅亮望隆方今时事多艰如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868-0292b.png
  斯良弼岂宜长违禁地兹特从阁臣及台省诸臣
  所请以原官起用入阁特正揆席式资和燮之功
  期佐荡平之治尔部即遣官到家敦请俾刻期就
  道用副朕侧席延伫至意钦哉故谕
  特召密对
  崇祯二年己巳上御文华殿遣内侍特召礼部侍
  郎周宜兴独对移时漏下一鼓始出御史李长春
  毛羽健等上言圣主举动宜慎一臣独召非体我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868-0292c.png
  国家设阁臣以备顾问设九列以课职掌设台省
  以资紏弹主封驳大小相维壅蔽不生皇上之意
  得无谓举朝不足信不堪用惟延儒一人可信可
  用乎如此宜以所问答明布中外宣付记注毋徒
  使人揣摩于不可知之域不报未几同温体仁入
  阁
  辞召不赴
  崇祯七年甲戌二月温体仁借内监王坤逐宜兴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868-0292d.png
  去意在攫其首辅也三月上特召旧辅何桐城入
  朝在道屡引疾不许给事中黄绍杰奏从来君子
  小人不能并立如宠徘徊瞻顾则次辅体仁当知
  所自处矣自体仁为相水旱荐臻盗贼满路燮理
  固如是乎秉政既久窥旨必熟中外诸臣承奉其
  意用一人则曰此与体仁不合也行一事则曰此
  体仁所不乐也凡此皆召变之由乞命体仁引咎
  辞位以回天心慰民望上责其率妄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868-0293a.png
  不传首辅
  首辅温体仁病去时张至发为次辅例应传为首
  辅乃半载不传或劝张宜请病张曰无奈贱体颇
  健时传以为笑一日上偶有宣赐称首臣张翼日
  廷谢吴编修伟业上疏云前事者后事之师今日
  首辅之鉴取之温体仁而足矣体仁学无经术则
  当讲求仁义练达朝章体仁性习险谀则当矢志
  光明立身公正体仁狎昵宵人则当严杜[言*翕]訾之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868-0293b.png
  辈体仁护持逆党则当力继忠孝之经毋如体仁
  之泄沓偷容毋如体仁之游移饰诈庶乎圣恩可
  副众望可塞也乃积习未化近日盛称体仁之美
  曰孤执曰不欺夫体仁有唐世济闵洪学蔡奕
  吴振缨胡士磷之徒参赞密谋有陈履谦张汉儒
  陆文声之徒驱除异己何谓孤庇枢贰则总理可
  不设而事败乃设庇凤抚则镇抚可不移而事败
  乃移何谓执皇上之决去体仁正谓其善欺耳家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868-0293c.png
  窝巨盗产遍苕溪自诡曰清孽子招权匪人入幕
  自诡曰谨何谓不欺然则首臣真以为孤执不欺
  乎夫使聊为尝试之言实作更新之计臣何敢议
  如其不然则必因私踵陋尽袭前人所为将公忠
  正直之风何以复见而海宇祸患何日得平也
  阁试票拟
  崇祯八年乙亥六月二十八日上御中左门召詹
  翰九卿各官入见发御前章奏试以票拟至七月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868-0293d.png
  初二日传谕吏部将尚书等官姜逢元陈子壮文
  震孟张至发蔡奕琛张元佐马之阎仲俨张居
  年籍履历开写来看在籍各官有品望超著实堪
  阁员者也从公会议几员来上谕吏部召在籍礼
  部左侍郎林釬礼部尚书孙慎行顺天府府尹刘
  宗周作速来京越三日上命文震孟张至发俱升
  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时震孟以
  注籍未与票拟盖特典也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868-0294a.png
  御试阁员
  崇祯十一年戊寅上于中极殿御试阁员策题年
  来天象频仍今年为灾甚烈且金星昼见已逾五
  旬将谓主兵耶今方在用兵四月山西大雪冻毙
  人畜将谓边地耶然时已入夏何所致欤朝廷腹
  心耳目托寄臣工今应担当者嫌怨在念司举劾
  者情贿系心以致嚣尤易起直枉难分何所凭欤
  钦限屡违寇尚未灭处分则剿局更张再宽则功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868-0294b.png
  令不信况剿兵难撤敌国生心边饷欠多蠲留未
  已民贫既甚正供犹难侵剥旁出如火益热至于
  重利尚欺分畛去公近多比比即有操守清谨者
  又自傲睨遂非必也俱令处置得宜禁戢有法卿
  等忠能体国才足匡时其悉心以对至六月十八
  日上命杨嗣昌以兵部尚书改礼部尚书程国祥
  以户部尚书改礼部尚书方逢年以礼部侍郎升
  礼部尚书蔡国用以工部侍郎升礼部尚书范复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868-0294c.png
  粹以大理寺少卿升礼部侍郎俱兼东阁大学士
  入阁办事
  同事水火
  都给事中许誉卿应以资俸升京堂吏部尚书谢
  升紏之谓其争官讲缺也誉卿辩疏言臣屡劾辅
  臣温体仁触忌已深日思所以中臣升为体仁所
  举欲逐臣以报举主体仁竟票旨革誉卿职为民
  文震孟亟挽之不得体仁出一疏称病求去云前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868-0294d.png
  冢臣谢升参许誉卿疏蒙发票拟时同官中有与
  誉卿密交者以臣拟有殊干法纪一语意甚不平
  次日又蒙御批改票商之同官士升述吾驺震孟
  之意谓当拟听勘或令回奏臣不敢徇及拟革职
  为民震孟忽然曰科道官为民是天下极荣的事
  以心膂股肱之臣为悖理蔑法之语臣不知其解
  上怒甚勉令入直令何吾驺致仕文震孟冠带閒
  住回籍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868-0295a.png
  特用阁员
  崇祯十三年庚辰殿试后上召诸士问边腹交讧
  何以复雠雪耻进士魏藻德对曰以臣所见不离
  明问之中内外诸臣皆知所耻则才能自生功业
  自建累数百言朗朗可听上为倾耳久之特定一
  甲一名至壬午十一月上疏陈兵事次年三月上
  召对大加称奖遂升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入阁办事藻德辞侍郎之衔上改为侍读学士再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868-0295b.png
  辞下阁议乃以少詹兼大学士
  闻警求去
  崇祯十七年甲申正月贼氛已逼二十一日上谕
  阁臣陈演等宜调三桂马兵助剿馀兵尚多乘敌
  三边新安顿未定之时此着似不可失原言用间
  系两事即督臣王永吉请召见所言或亦不出兵
  饷两匮关宁不能互援之意此等重大军机应行
  与否原应先生每主持担任未可推诿误事上意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868-0295c.png
  谆切如此阁臣演持一寸山河一寸金之说犹豫
  不决枢臣缙彦曰三桂之调不调视宁远之弃不
  弃两言而决耳计臣吴履中亦以为然而阁臣不
  任也上复谕宁城一事前已经廷议宜速断未可
  犹疑单修中前移宁士马收守关之效成荡寇之
  功虽属下策诚亦不得已之思先生每即拟旨来
  行如必须再议先生每即刻会官密议妥确来奏
  仍将各官议语各行亲书备览谕下内阁集部堂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868-0295d.png
  台省于德政殿之傍而议之阁议如初力言宁远
  当弃三桂当调者数人吏科都给事中吴麟徵争
  之尤力演等乃请行督抚镇再议宁远弃后关门
  作何守法军民作何安顿总欲完其不敢任之局
  也未几贼陷宣云京师震动演以病请允去督臣
  王永吉上疏劾之演入辞谓赞理无效臣罪当死
  上怒斥之曰汝一死不足尽其辜盖深恨关宁一
  事也蓟辽总督王永吉疏曰为乞诛乱贼以正人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868-0296a.png
  心以谢天下万世事本月初四日职行次玉田阅
  邸报该阁臣陈演题为痛念时艰事奉圣旨卿公
  忠敏练佐理有年朕方倚望辅弼宏济时艰乃因
  国事多虞又兼有恙屡行面陈引退兹特允所请
  以成恬让仍赐路费银五十两䌽鞋四表里驰驿
  归里卿还善摄以待后用该部知道钦此职读未
  终愤懑欲绝异哉奸辅敢于欺皇上复忍于背皇
  上至此极矣方今边烽正急寇祸甚张豫楚秦晋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868-0296b.png
  开门揖盗望风纳款川广黔滇政令不通贡赋不
  入问兵则士马凋残战守坐困甚且戕抚杀将反
  操同室之戈问饷则泉府耗竭本折两枯实则财
  尽民穷久无乐生之趣要害不守咽喉将断疆宇
  渐蹙祸变日多此乾坤何等时乎志士饮泣以长
  号忠良吁天而无路我皇上宵衣旰食焦思劳神
  正不知若何忧勤若何愤叹矣匡时定乱全在臣
  工有力者竭其力有财者输其财各办赤心共襄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868-0296c.png
  大计或运筹帷幄助日月之光或尽节疆场作山
  河之气人人同仇处处敌忾势如救焚情同拯溺
  即未必转弱为强转祸为福立见太平亦曰主忧
  臣辱主辱臣死分固无所逃情亦不容己也乃首
  辅臣演者不闻建策定谋输忠排难俄作赋以归
  来忽飘然而飏去既非年已迟暮何曾病入膏盲
  引退无因殊骇观听或者逆料神京孤危急思全
  身远害遂不暇为社稷宗庙计乎若然既明且哲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868-0296d.png
  演诚多算矣其如皇上何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付
  理乱于不闻方将筑沙堤而缓步开绿野以怡情
  寻秋壑之芳踪享郿坞之乐事天理良心灭绝已
  尽尚谓有人臣礼哉且国家全盛之天下一旦破
  坏几于不可收拾皆演之罪也恭绎明旨佐理有
  年则非若百执事之效一官办一职不获与闻枢
  密者比矣又非若新经简任得君行政之未久者
  比矣此数年中若肯公忠体国将天下兵马钱粮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868-0297a.png
  文武将吏经心着意实实打算一番如何禦边如
  何办寇如何清兵如何措饷如何用人早早商量
  急急整顿何遂贫寡决裂至此乃一味欺蒙一句
  不肯直说一事不肯担当把持朝纲变乱成法职
  为外吏宠贿奸状不及深知即如顺抚赵惟岳急
  欲抽身遂谓密抚可裁巧为出脱保督吕大器夤
  缘卸担遂谓保督可撤曲计弥缝江楚寇警留都
  振动高倬求去何遂并操江而裁之计典严重已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868-0297b.png
  露弹章邱祖德不谨何反举东抚而畀之以至江
  督甫任遽登司马之堂则吕大器之神通大也催
  饷不继忽奉回部之旨则庄祖诲之线索灵也他
  如李兆之贪污而优升胡世赏之庸鄙而起用诸
  如此类不可缕指只此香火情深颠倒任意目中
  何曾知有圣明在上乎及见事势倾危委而去之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哉皇上方下
  罪已之诏演为首臣可得脱然事外告无罪于先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868-0297c.png
  皇耶近来草木皆兵远近风鹤到处倡逃藩王不
  守封疆州县不守城社所以狡贼乘之势如破竹
  京师为四方根本正当镇静坚定以安人心演乃
  先去以为民望所称腹心手足不二心之臣固若
  是欤演元辅也以臣背主则不忠又元子也以子
  弃君父则不孝不孝不忠罪并当诛伏望皇上数
  演之罪立正刑章俾天下万世之人皆知误我皇
  上者有陈演在庶无损于天地之大日月之明耳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868-0297d.png
  职为边臣讨贼禦侮皆职之责岂因天步多艰纪
  纲顿废遂令乱臣贼子肆无忌惮轻朝廷而伤忠
  臣义士之心哉疏入不报
  会推二变
  崇祯元年十一月初六日癸亥上召辅臣并五府
  六部都通大及礼部尚书温体仁侍郎钱谦益翰
  林院记注官二员吏礼等科河南等道掌印官锦
  衣卫堂上官来文华殿召对上御煖阁先召辅臣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868-0298a.png
  李标钱龙锡及冢臣王永光入商确移时三臣出
  上御文华殿诸臣行礼毕召入诸臣肃立召温体
  仁曰卿参钱谦益受钱千秋贿以一朝平步上青
  天为关节结党欺君之罪可是实的么体仁奏曰
  字字都是实的上又问疏中语欲卿贰则卿贰欲
  枚卜则枚卜是怎么说体仁奏此番枚卜都是钱
  谦益事体不曾结不该起升如何起升如今枚卜
  不该推他在里面他就是要枚卜了上召问钱谦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868-0298b.png
  益曰温体仁参卿可是真的么谦益对曰臣才品
  卑下学问荒疏滥与会推之列处非其据温体仁
  参臣极当但钱千秋之事关臣名节不容不辩臣
  于辛酉年典试浙中与科臣暴谦贞矢公矢慎一
  时号称得人初不闻有钱千秋之事臣到京方闻
  其事当时具有疏参他勘问明白现有卷案在刑
  部体仁奏曰钱千秋逃了徐时敏金保元过付之
  人提到刑部如何赖得过谦益曰不敢多辩现有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868-0298c.png
  刑部卷案上召问刑部乔允升奏曰此事在天启
  二年臣三年才到刑部现有卷案体仁曰钱千秋
  并不曾到官谦益曰其实到官岂敢欺皇上上召
  部臣科道曰据体仁奏说不曾结据钱谦益奏结
  了卿等奏来王永光奏曰钱千秋事臣已经奏过
  皇上钱千秋到官结案了吏科章允儒奏曰臣当
  日待罪在科曾见招稿上曰招稿上是甚么人纳
  贿体仁曰钱千秋未曾到官只是照提上命礼部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868-0298d.png
  卷子并刑部招稿俱取来体仁曰当时还有科道
  参他臣在田间失记姓名谦益曰疏在钱千秋未
  参之前后来魏忠贤用事见臣与杨涟道义相交
  崔呈秀使台臣陈以瑞诬疏陷臣体仁曰前疏在
  魏忠贤未用事之前难道也是崔呈秀上命辩疏
  与参疏俱取来体仁奏会推不与臣应避嫌引退
  不当有言不忍见皇上孤立于上是以不得不言
  上命诸臣暂退少顷复御殿命诸臣入召体仁曰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868-0299a.png
  卿参神奸结党奸党是谁体仁曰钱谦益之党甚
  多不敢尽言上问王永光刑部招稿怎么说永光
  曰臣不晓得原招是允儒看见允儒出跪奏曰臣
  先任华亭知县壬戌行取蒙先帝拔入谏垣臣见
  同官顾其仁参疏有钱千秋的事问结了以后假
  满回京见刑部有招稿刋本不记得刑部问官姓
  名今蒙召对顷闻温体仁有疏参钱谦益冢臣云
  这是我们会推中之人曾见招稿未臣云家中偶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868-0299b.png
  有一个刋本因命人取与冢臣看体仁曰可见诸
  臣在外商议来的允儒奏曰枚卜大典诸臣矢公
  矢慎天日临之在上皇上临之在上臣等何敢有
  私温体仁资虽深望原轻诸臣不曾推他如谦益
  有秽迹何不紏之于枚卜之前今会推疏上点与
  不点一听上裁温体仁以不与会推热中鞅鞅体
  仁曰科臣此奏正见其党允儒曰党之一字从来
  小人所以陷君子皆是这等说臣犹记得当日魏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868-0299c.png
  广微欲逐赵南星陈于廷诸臣于会推吏部尚书
  汪应蛟乔允升刑部尚书缺使魏忠贤加一党字
  尽行削夺大抵小人为公论所不容将公论之所
  归者指之为党留传至今为小人害君子榜样上
  怒叱之曰胡说拿了锦衣卫扶出上命王永光奏
  从公会推至于结党臣实不知上命部臣科道过
  来朕先传旨枚卜大典会推要公如何推这等的
  人是公不是公房可壮奏臣等都是公议上曰推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868-0299d.png
  这等人还说公议辅臣奏关节实与钱谦益无干
  上曰关节是真他为正考如何说不是他辅臣曰
  据刑部招是光棍骗钱的千秋文才原是可中的
  光棍知道他可中所以去骗上曰光棍作主考么
  光棍中他的么体仁曰分明满朝都是一党辅臣
  奏前事招问明白上曰招也是闪烁的辅臣曰千
  秋后来拿到了上曰卿等即去与在外文武诸臣
  从公会议不可徇私良久辅臣持疏回奏钱谦益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868-0300a.png
  既有议论回籍听勘钱千秋下法司再问上曰是
  公议的么辅臣李标奏曰臣等确是公议臣等共
  事尧舜之主如何敢党上曰朕岂敢当尧舜只愿
  卿等为皋夔辅臣钱龙锡奏曰这所推诸臣品望
  不同也有才品也有清品如清品人说他偏执有
  才识学问的又说他有党安得人都道好还望皇
  上就中点用上曰通关节是有才么又责令二班
  奏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奏曰钱千秋朱卷招案已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868-0300b.png
  经御览关节已有确据不必又问诸臣上又诘诸
  臣曰今后会议要公若不公不如不会议延儒曰
  大凡会议会推只是相沿故套原无许多人只是
  一两个把持住了诸人都不敢开口就开口也不
  行徒是言出而祸随上目视延儒令奏职名上曰
  只有这官奏了数句李标奏曰关节原是与钱谦
  益不相干钱千秋原是名士中得的只是其人希
  图侥倖被人骗了标又奏曰吏科章允儒奏事言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868-0300c.png
  语牵缠心实无他他是言官望皇上宽宥钱龙锡
  奏允儒是言官之长处之恐言官结舌上曰如何
  结舌他是吏科会推是他的事他岂能辞其责他
  是挟私多言卿等看不出么龙锡奏言官皇上只
  要优容他上曰朕有过失科道官奏来朕不惮改
  只是不可挟私上命诸臣起览思片时批旨钱谦
  益关节有据受贿是实又且滥及枚卜有党可知
  祖法凛在朕不敢私着革了职九卿科道从公依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868-0300d.png
  律会议具奏不得徇私党比以取罪责其钱千秋
  着法司严提究问拟罪具奏上曰卿等怎么说辅
  臣奏皇上处分自然至当又曰卿等直言如何说
  自然辅臣曰会推是一件好事如今就处分一个
  恐于大典不光上曰会推好事如何推这样人往
  时阁中也只是一员虽如今多事卿等居中担当
  首辅韩爌到日三员也彀办事了会推且停卿等
  不必奏上命诸臣出谕内臣收前案传入阁时漏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868-0301a.png
  下二鼓馀矣
  崇祯十五年壬午内阁魏照乘谢升张四知先后
  去贺逄圣亦以告得请止首辅周宜兴延儒次辅
  陈井研演在直一日上允阁请下吏部枚卜吏部
  尚书李日宣令选郎卢化鳌约会吏科都给事章
  正宸掌河南道张煊照例内外兼推以蒋少宗伯
  德璟黄詹翰景昉姜南玺卿曰广王少宗伯锡衮
  倪大司成元璐杨少詹汝成杨宫谕观光李少宗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868-0301b.png
  伯绍贤郑大司寇三俊刘少宰宗周吴少司马甡
  惠少司寇世扬王总宪道直于五月十六日列名
  上请至六月初一日旨令再推几员通列来看吏
  部仍持前单令选郎商之掌科掌道再次第得十
  人林宗伯欲楫谢少詹得溥邱詹翰瑜王南司成
  廷垣闫宫庶仲俨徐少司寇石麒房副院可壮宋
  少司空玫沈大银台惟炳张廷尉三谟于六月初
  四日上请初十日召会推诸臣入对既至上赐馔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868-0301c.png
  传免上游西苑召二辅臣随宜兴以足疾辞独井
  研在焉先是井研有亲廖于义为御史及考实授
  井研托房副院为之地房坚拒之而掌道张煊持
  之益力廖于义上疏紏宪臣及掌道不公疏下吏
  部将于义降调井研衔之是日侍宴舟中上问及
  枚卜诸臣井研力奏此番枚卜冢臣滥徇掌科掌
  道把持以不堪房可壮等情面滥推上屏左右令
  之再奏十一日上谕吏部会推有未到者宜促来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868-0301d.png
  陛见十九日召对诸臣中极殿至则仍赐馔上先
  召辅臣延儒演及已允告贺逄圣入德政殿赐坐
  贺忽放声大哭久之上召兵部尚书陈新甲入询
  边事先出又召吏部尚书李日宣谕顺天巡抚王
  文清为巡按梁士济言其病状谁可代者日宣以
  大名道魏公韩对又召都察院王道直谕将新授
  御史王燮苏京王汉差分监军援豫亦命二臣先
  出上即移驾过中左门入中极殿三辅臣亦入殿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868-0302a.png
  坐宴而贺复放声大哭拜跪至数十不止上命之
  出及出殿槛外行五拜三叩头礼复絮哭不止上
  召会推诸臣入对至二十一日奉旨蒋德璟黄景
  昉吴甡俱升礼部尚书入内阁同首辅延儒等办
  事会推大典当矢公矢慎勿滥勿遗况系辅弼重
  臣宜何如敬慎乃任意称诩徇情滥推内如房可
  壮宋玫张三谟等是否皆堪斯任着吏部回话来
  二十二日吏部具疏回话二十三日召五府九卿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868-0302b.png
  京营总协及科道掌印来中左门召对首辅延儒
  以病辞不入赐馔毕上衣青袍皇太子定王永王
  皆衣红侍案前行礼毕上唤吏部尚书李日宣来
  其声甚厉上曰用人为致治之要用人不当吏部
  不得辞其责如今封疆多故督抚屡易天下安望
  治平记得两年前曾面谕诸臣有宁背君父不背
  私交宁隳职业不破情面而今还是这等照管情
  面那能济事昨者枚卜阁臣是何等事如何也徇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868-0302c.png
  情滥举任意扬诩这事如此何况他事日宣伏地
  少许上曰何不奏来日宣曰用人是臣部职掌臣
  入严地两载无小无大无不兢兢从事如督抚不
  得人用天下不得治平臣尝以为愧至会推督抚
  则枢臣科道具在不是臣一人能独行其意但用
  之而当臣不敢居功用之不当臣不敢辞罪昨者
  枚卜一事臣不啻万分兢业即臣微贱姓名亦不
  敢循例轻入若诸臣才品原具在圣鉴中止是臣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868-0302d.png
  才识疏浅未及详确臣该万死上曰吏科章正宸
  河南道张煊来又曰房可壮宋玫张三谟来上曰
  你看三臣是否堪任阁员日宣奏臣初推十三员
  犹以为多后奉旨再推科道诸臣皆欲仰体立贤
  无方之意广收博采以听圣裁如房可壮之峻节
  练识饱历风霜宋玫之英资邃学谙于典故张三
  谟之风节凛然能持正论三臣之事业在后日非
  臣所敢知今日之用否在皇上非臣所敢必臣但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868-0303a.png
  知三臣原不愧枚卜上曰章正宸张煊如何说二
  臣奏冢臣凡事相商臣等亦相规勉如此事有一
  毫徇私纳贿臣等可必其无三臣才品原俱可用
  日宣又奏此事臣亦要说个明白科臣此奏殊为
  不是今日之事只宜论其人之应否堪用如何只
  把不徇私纳贿等语向皇上琐渎臣自入吏部凡
  事一任虚公有何规劝每遇会推必先令选郎与
  掌科掌道商妥然后约会九卿上推至于枚卜尤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0868-0303b.png
  不比寻常所推之人掌科必商之六垣掌道必商
  之十三道大家敲推但有一不当臣部即不启事
  从中酌定不敢纤毫任意臣事皇上十三年自为
  御史至今精白一心若有一毫徇私背公今文武
  诸臣具在皇上一一可问廷臣一一可参良久上
  曰六员都着锦衣卫堂上官拿了次早回话奉旨
  俱革职刑部提问七月初二日部用贡举非其人
  律拟杖具状上请旨竟以吏部掌垣掌道发戌边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0868-0303c.png
  远与推三人赎罪为民是日上初欲行大法赖冢
  臣奏对详明而止犹记是年余楚闱事竣遇贺公
  对扬于九江问以近事贺曰大臣谋国不忠主上
  振作无绪天下事万不可为矣余亦言楚中之事
  祸在眉睫相对洒泣在路闻余以户科左转刑科
  都比至都自念身为刑垣朝廷失政孰有如枚卜
  一案者遂补牍上谏奉旨疏内吞声荷戈士论共
  惜是成何语孙承泽着吏部议处原疏发垣见疏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0868-0303d.png
  上朱抹二行然抹处用红纸贴之纸痕尚在始知
  非上意也冢宰李公遇知持之不肯处久之闻上
  稍悔其事仅获罚俸
  纶扉药石
  吏科给事中章允儒阁臣忠告疏从来内阁票拟
  必有专属凡有得失六科得而驳之自魏广微交
  结逆党专擅票拟一时辅臣依阿淟涊而中旨夺
  封驳之权至黄立极专取易者与已难者与人而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0868-0304a.png
  票拟乃分后遂为固然假令票拟未当甲乙可移
  臣等又何据封驳乎臣谓目前韩爌未至宜专责
  居前者担当而更不废参酌庶一旨出而是非晓
  然辅臣亦不得交诿则几宜一也皇上亲裁庶政
  动法祖制辅臣当取祖宗典故礼乐兵刑用人理
  财大端一一讲求凡遇召对如叩洪钟毋以不知
  仰谢明问盖辅臣平章军国苟云不知谁当知者
  昔姚崇事中主尚能设十事以坚上意况遇圣明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0868-0304b.png
  可无伟略所谓重救时之相则识宜练也先臣薛
  瑄为御史三杨为相求识面不可得若是乎言路
  之不敢与政府亲也犹忆臣昔典试入朝罪辅广
  微令人至臣寓求臣往见臣坚拒之乃贾试录奇
  祸今实封具奏自矢勿欺循例送揭已非古道况
  可踵门乎即或未有此事然渐不可开也愿辅臣
  以集思广益为心勿以疏亢而抑嘉猷勿以亲近
  而增褒赏庶几作忠鲠之气披吐握之诚则心宜
卷二十四 第 27a 页 WYG0868-0304c.png
  虚也臣所为辅臣忠告者以此
  兵部员外华允诚可惜可忧疏窃见三四年来皇
  上焦劳于上群百工执事鞅掌拮据于下勿勿孜
  孜日不暇给而法令滋章臣民解体人材荡尽根
  本受伤此臣所谓可惜可忧者也以皇上圣德加
  之励精何难手握大权坐跻至治乃当事者借皇
  上刚严而佐以舞文击断之术借皇上综核而骋
  其讼逋握算之能遂使和恒之世竞尚刑名清明
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WYG0868-0304d.png
  之躬浸成丛脞以皇上图治之盛心为诸臣斗智
  之捷径可惜者一人臣典干展采止此精气今但
  以窥微指为尽心抉摘细瑕为快意乃至率属
  大僚惊魂于回奏认罪封驳重臣奔走于接本守
  科直指风裁徒徵事件长吏考课惟问钱粮遂使
  官守言责止归牒牍之繁吏治民生尽成勾较之
  务以多士修职之精神为小夫趋办之能事可惜
  者二今何时乎非大小臣工同舟遇风之时乎而
卷二十四 第 28a 页 WYG0868-0305a.png
  庙堂不以人心为忧政本不以人才为重四海渐
  成土崩瓦解之形诸臣但有角户分门之见意见
  互觭议论滋烦遂使佹剿佹抚等于筑舍忽用忽
  舍有若举棋以兴邦启圣之日时为即聋从昧之
  举动可惜者三国家所据以总一天下者法也今
  雷霆所及几莫知其方矣丧师误国之王化贞何
  以与杨镐异辟洁己爱民之余大成何至与孙元
  化并逮甚而一事偏误一言偶咈执讯随之反使
卷二十四 第 28b 页 WYG0868-0305b.png
  轻猾者不以捍罔为惧而矜矫者且以对吏为荣
  刑罚不中鈇钺无威可忧也国家所恃以为元气
  者公论也今直言敢谏之士一鸣立斥指佞荐贤
  之章非讦则党不惟不用其言并锢其人不惟锢
  其人又加之罪遂使诸臣相戒拱嘿喑塞求容是
  非共蔽忠谗互淆可忧也国家所赖以为防维者
  廉耻也今大臣握重权大官而有徒𨽻之心小臣
  惟望气占风而鲜特立之操近者中使一遣妄自
卷二十四 第 29a 页 WYG0868-0305c.png
  尊倨与之抗衡者仅二三人耳其馀奔走期会惟
  恐后时謟曲趋承犹虞获戾皇上以为近臣可倚
  而不知倖窦已开以为内臣可惟吾操纵而不知
  其屈辱士大夫已如此矣贪竞成风羞恶尽丧可
  忧也国家所藉以进贤退不肖者铨衡也古者宰
  相之职实兼今之阁部权太重而易以为奸国家
  罢设丞相于是用人之职吏部掌之而阁臣不得
  侵焉今次辅与冢臣以同邑为朋比惟异己之驱
卷二十四 第 29b 页 WYG0868-0305d.png
  除阁臣兼操吏部之权吏部惟阿阁臣之意线索
  呼吸机关首尾造门请命夜以为常统均大臣甘
  作承行之吏加膝堕渊惟其所欲黜陟大柄祗供
  报复之私卿贰美官两手握定而私人遍布脉暗
  通乎南北封疆重寄一味游移致覆辙相寻忧独
  遗于君父甚至庇同乡则逆党可公然保举而白
  简翻为罪案排正类则讲官可借题逼逐而荐剡
  遂作爰书皇上恶诸臣之欺欺莫大于此矣皇上
卷二十四 第 30a 页 WYG0868-0306a.png
  怒诸臣之擅擅莫专于此矣皇上厌诸臣之党党
  莫固于此矣威福下移举错倒置权焰薰灼正气
  消靡可忧也臣区区之心愿皇上尚德缓刑用贤
  去佞勿以至圣至神之资为臣下所误勿以治人
  治法之大为奸回所牵勿过用严而使士气人心
  日趋于顽懦勿偏为任而使名流善类永锢于清
  时使臣言得行即加臣以出位僭言之罪有馀荣
  矣
卷二十四 第 30b 页 WYG0868-0306b.png
  给事中冯元飏政本名实宜稽疏臣惟今日边氛
  未熄寇焰旋张涓涓江河驯致大戚所恃圣明哀
  痛率土同雠卧薪枕戈谊无再计然以臣私忧过
  虑固非一端积痼未瘳为患方大则独谓政本一
  席治乱所繇实以表率之司而为弛诿之首尤而
  效之其祸安极当此主忧臣辱灾并剥肤岂复微
  臣畏咎怵威喑默不言之日耶每见一二孤戆之
  流遇事抒忠时多齿路顾皆紏绳欺误摘及细微
卷二十四 第 31a 页 WYG0868-0306c.png
  斯则国人之所皆知明主之所必察但关名节无
  系安危臣所鳃鳃窃不在此特以今日政本大臣
  往往居实避名受功辞罪平时养威贾重是其固
  然一至朝廷有事如汉制所谓天地大变天下大
  过者辄云昭代本无相名吾曹止供票拟上则诿
  之圣裁下则推之六部持兹片语遂丛百欺安得
  复有定识吁谟为中外文武倡其忠恳者乎夫中
  外之责则谁复有大于票拟者即以皇上神明天
卷二十四 第 31b 页 WYG0868-0306d.png
  纵每出独裁者以辅臣所拟视之诸曹条奏其为
  俞咈不啻倍蓰果若所云必如国初之制或以疏
  逖遽补访咨或自纶扉仍还卑秩可云事权不在
  肩任为难今则体绝百僚任兼庶事有汉唐宰相
  之重而更代天言有国初顾问之荣而特隆位号
  地亲势峻言听志行是从古柄用之专且重莫如
  今之辅臣矣若以经自上裁便可过归君父则凡
  百司庶府远近巨细所见施行固无有不取进止
卷二十四 第 32a 页 WYG0868-0307a.png
  得自矫擅者使其得失尽诿朝廷纪官以来未闻
  斯义臣以为票拟一事辅臣生平人品心术邪正
  公私于此毕露皇上第静以照之严以呈之某事
  为某辅所误某事为某辅所挠某人为某辅所奖
  某人为某辅所抑他日某票而当则某宜任功某
  票不当则某宜任罪揭其肺肝公诸耳目不许以
  闪烁游移之故智阴阳其词不许以刻忮险仄之
  深机高下其手则议任自清谋断自定恩雠自不
卷二十四 第 32b 页 WYG0868-0307b.png
  得徇功过自无所逃庶已棼之土宇犹可复萃所
  以慰祖宗之恫怨酬圣主之焦劳端无有踰此者
  治乱之分是在今日若仍悠悠忽忽佹谢佹承如
  顷者所以谋流寇载胥及溺当不知所底止矣昔
  唐太宗命谏官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所以
  贞观之治声施不泯岂其事至今日犹可更忌人
  言区区诚无所避伏望皇上留意垂察
  御史詹尔选辅臣以去明心疏顷臣具疏驳陈启
卷二十四 第 33a 页 WYG0868-0307c.png
  新因而责备冢臣与诸辅臣盖为大臣担荷不力
  循默不言而发也乃近阅邸报大学士钱士升有
  微臣职分看详等事一疏奉旨诘问不胜惊异及
  得辅臣与李琎疏合观之而后知辅臣有不忍不
  言之情且有不得不疾呼之势也俄而辅臣引咎
  求斥矣俄而遽奉回籍调理之旨矣明乎辅臣之
  以票拟去执争去也夫大臣所以不肯言也其源
  在不肯去耳今辅臣肯言矣去矣上可对九庙之
卷二十四 第 33b 页 WYG0868-0307d.png
  式凭下可质后世之清议隐以去就悟明主显以
  气节风百僚臣实荣之而独不能不为朝廷惜此
  一举也盖皇上所不满于辅臣者为其以心膂之
  臣而致疑于圣明之主耳臣则有说焉孔子曰君
  有诤臣父有诤子夫臣子之有诤皆从疑起也不
  疑而又何诤古来一德之世孰如唐虞维时皋陶
  矢知人安民之谟而禹辄曰惟帝其难之然则千
  古以上之能疑其君者莫如禹而舜未尝以此贬
卷二十四 第 34a 页 WYG0868-0308a.png
  圣且鳃鳃焉惟恐禹言之不尽也故从显处谏者
  小臣之事也而从疑处谏者是谓几諌此真大臣
  事而不意其以过虑无当于皇上也且辅臣所言
  者为何事乎李琎不识皇上为尧舜之君而敢导
  以非情非法荼毒富民乡绅从来庸主所不屑为
  之事此关一错大乱将兴正辅臣忧心如焚之时
  而忽又奉有改票之命因是揣摩未当亦由惊惧
  愈深遂不觉抗章之汲汲耳窃谓辅臣此举差强
卷二十四 第 34b 页 WYG0868-0308b.png
  人意皇上方嘉许以示鼓舞之不暇顾以为相疑
  以为要誉耶夫人臣无故而敢疑其君非忠也若
  乃全不敢疑谓吾君为万举万当以是为信其君
  也恐只容悦之借名亦非忠也人臣而习于沽名
  义所不敢出也乃人主不以名誉鼓天下使其臣
  争为尸位保宠习成寡廉鲜耻之世界又岂国家
  之利也况今天下疑皇上者恐亦不少也何哉以
  天下人对皇上者皆中材以下之品也知常而不
卷二十四 第 35a 页 WYG0868-0308c.png
  知变知平而不知奇知法后王而不知遵远代如
  尚方剑不灵将卒骄懦日甚圣意恩礼感激威于
  斧钺也而人见亿万之生灵徒以供韎韐之逗遛
  则或疑过于右武穿札与操觚并课非是者弗录
  圣意取聪明才技分注于骑射以助武臣之不振
  也而人见卖牛而买马绌德而齐力徒使强寇溷
  迹于道途而父兄莫必其子弟则疑缓于敷文免
  觐之说行上意在暂苏民困臣亦以为苏民困也
卷二十四 第 35b 页 WYG0868-0308d.png
  而或疑朝宗之大义不值数万路费之金钱驳问
  之日烦上意在痛惩奸顽臣亦以为惩奸顽也而
  或疑明启之刑书能当几番加等之纷乱其君子
  忧驱策之无当其小人惧陷累之多门明知一切
  苟且之政或拊心愧恨或对众欷歔种种隐情有
  难殚述辅臣不过偶因一事代天下而发愤耳而
  竟郁志而去也辅臣之去以言而自后之大臣恐
  无复敢言矣大臣不敢言而小臣愈难望其言矣
卷二十四 第 36a 页 WYG0868-0309a.png
  所日与皇上言者惟此苛细刻薄不识大体之徒
  似忠似直如狂如痴售则挺身招摇败则潜形逋
  窜骇心志而爚耳目毁成法而酿隐忧天下事尚
  忍言哉伏乞皇上以远大宅心以简静率宪责大
  臣弼违之义作言官敢谏之风严敕下内阁部院
  大臣不得以去辅臣士升为戒宁献可赞否无藉
  口圣明独断掩皇上之谦冲宁进礼退义无藉口
  君恩未酬饰自家之濡滞务期上下交格志气聿
卷二十四 第 36b 页 WYG0868-0309b.png
  新于以睹廓清平治之猷成纲纪风俗之美庶几
  有日矣
  中书陈龙正特阐揆职疏本朝不设宰相然今之
  辅臣上效启沃下倡寅恭职无不统世庙宝训云
  此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洋洋圣谟至矣哉古人
  每言如某者宰相才也夫明相职然后可辨相才
  相职云何居恒则位置六卿有事则谋定大将是
  也英宗皇帝谕辅臣李贤曰今六部尚书庶皆得
卷二十四 第 37a 页 WYG0868-0309c.png
  人盖知天下治安由六卿而独与贤面商正谓贤
  之职事宜与闻乎此也他日又曰吏部乃天下人
  物权衡命举左右侍郎贤遂举姚夔举崔泰是则
  六卿称职皆贤之能使当年六卿有不称而贤徇
  顾情面不以入告皆贤罪也故位置六卿者揆职
  也世宗皇帝谕辅臣张孚敬李时曰六部须要得
  人吏部都察院尤为紧要因传谕分别诸臣才品
  他日又因吏兵二尚书缺与时及翟銮面议其人
卷二十四 第 37b 页 WYG0868-0309d.png
  遂以王琼居冢宰王宪居本兵盖深明致治得人
  之纲领而独与辅臣议者以辅臣又吏兵部院之
  纲领也下至群僚贤否草野逸才皆辅臣所宜留
  心而不得专以票拟章疏遂足尽帷幄论思之职
  业也所谓谋定大将亦以近事验之正嘉之间有
  杨廷和张孚敬则能信本兵王琼能一再起用王
  守仁而南昌定思田平诸苗荡矣万历初有张居
  正则能委王崇古专制而谙达款和数世矣能委
卷二十四 第 38a 页 WYG0868-0310a.png
  戚继光修守禦而诸边十八年不闻警矣故能定
  大将然后可以为辅臣史迁云兴圣统在择将相
  特为孝武言之其实天子之事惟在择任辅臣辅
  臣得则诹谋大将者亦辅臣事而天子无烦拊髀
  也李敬告世宗皇帝云人君以论相为职谓此也
  顷者辅臣常数人不为不盛然未闻有以搜访异
  才足民裕国赈灾弭患为己任而分至尊之忧者
  岂真无心报主退然甘让古名臣亦多谓票拟之
卷二十四 第 38b 页 WYG0868-0310b.png
  外无他司习惯而安耳臣愚以为今后凡遇卿贰
  专阃员缺会推既上宜各以保举之事责之俾得
  各出目力各吐赤心并其平日胸中所识不拘大
  小文武山林隐逸但系真才悉令分别行能堪何
  事之任堪居何职随时开奏岁月之间皇上总计
  其所荐孰当所当孰多多称职即某辅也知人少
  称职即某辅也不逮将得人而兵戢寇弭即某辅
  也功将非才而兵骄寇炽即某辅也咎宋儒程颐
卷二十四 第 39a 页 WYG0868-0310c.png
  言天下治乱责宰相而孚敬疏谓今之内阁宰相
  职也宣流德化必始自内阁谓此也至于他事小
  有得失未足以定辅臣之优劣也如此不惟朝廷
  可得多才又可因荐才以别辅臣不惟已用诸辅
  分量因兹较然即欲求良辅于方来亦可以此法
  预试而储之矣取人图治岂不至简至要欤所谓
  谋定大将亦须先辨大将之才将才有二要能戢
  士也能用间也夫士卒戢之平日甚易临阵驱之
卷二十四 第 39b 页 WYG0868-0310d.png
  必死甚难诿其易而能其难万不然之数也今客
  兵所过城守望风披靡岂兵真不可禁也将不能
  御耳故曰将才以戢士卒为第一义至于军中机
  要则在用间年来我屡为敌人所间而我曾未闻
  一人能间敌人者敌为客而反明我为主而恒暗
  溃师失守曷足怪乎盖知己莫先戢士知彼无过
  用间所谓智仁勇信严与一切因时因地出奇合
  变之道举包其中辅臣与枢臣论辨将才为推毂
卷二十四 第 40a 页 WYG0868-0311a.png
  之纲领惟宜精考于斯二者或曰本朝权归六部
  遴拟文官吏部事推举将帅兵部事孰敢冒侵官
  之嫌不知拟推文武原出铨枢但所当推则宜入
  告尔后允而行之不当则宜入告尔后驳而更之
  惟夙昔注心临时始能辨其当否设铨枢所推终
  缪虽辅臣自举所知可也更议铨枢亦可也至自
  举之更议之而必无不当则非古人之论相所云
  一心正两目明者孰能堪其任哉襄密勿忠国家
卷二十四 第 40b 页 WYG0868-0311b.png
  惟斯事为最大不然以用人得失直委铨枢辅臣
  一身超然长立于是非担当之外盍思蒙鉴赏独
  深受恩数独隆其于报礼酬知究竟所主者何事
  耶伏见我皇上十馀年求治谋兵谋饷忧劳万端
  窃谓宜且勿忧饷而忧兵兵精则饷自省又且勿
  忧兵而忧将将良则兵自精又且勿忧将而忧辅
  臣辅臣贤则铨枢部院多贤而良督抚良将帅自
  出故特阐揆职以为明主聚精会神地而治效可
卷二十四 第 41a 页 WYG0868-0311c.png
  岁月计矣
  再阐揆职疏窃惟票拟一事未足尽辅弼大臣之
  职而今日辅弼大臣果欲就票拟一事以尽厥职
  则亦有道焉凡诸司章奏其言非当则违其事非
  可即否其意非私即公未有介于两者之间茫无
  定持而可低昂二三其断者也所藉于票拟者正
  谓为诚心观理折衷求平使票拟果当虽偶值发
  改亦宜详悉敷陈某事理合何如天心至虚必能
卷二十四 第 41b 页 WYG0868-0311d.png
  转圜是则票拟之中具有启沃之道若随发随改
  至于再三谓原拟者非耶岂其始有未竭之心谓
  原拟者是耶继何以不坚其信皇上孜孜求治无
  问巨细槩期精详所以一再发改者不过欲事理
  得平晓然见其斟酌裁处之故原非必尽更初拟
  始可允惬圣怀且以外间事理喻之郡县词讼申
  报抚按其稍重大者抚按必一驳再驳盖亦致详
  致慎岂欲槩翻初招郡县抱公心持定见者覆报
卷二十四 第 42a 页 WYG0868-0312a.png
  明确原招允行十固八九以圣明天纵岂有辅臣
  能覆申前说果平如权衡洞若指掌而不逌然乐
  从者乎说命曰后从谏则圣皇上于群臣葑菲时
  赐裒收况委以股肱心膂之重论道经邦又非若
  亲臣小臣补阙拾遗之难为力者耶唐宰相李绛
  有云知而不言臣负上言而不用上负臣今愿诸
  辅臣皆以绛之志为志可也顷自行人司司副倪
  元珙疏称阁臣票拟各自注名料今日诸辅已无
卷二十四 第 42b 页 WYG0868-0312b.png
  不殚厥心之患惟念可否有一定是非无屡迁谓
  宜深体圣明发改之心求至是于初拟矢至诚于
  复奏则诸辅品职各可自见而皇上亦得洞见诸
  辅之能明良交赓庶事康哉孟子曰责难于君谓
  之恭臣以尧舜期君因以益稷期辅臣今一日而
  再效责难之说固臣所以致其恭也若乃本朝相
  业首称三杨三杨当日惟以保举众才商确六卿
  为务如掌院刘观贪士奇与荣劾去之而举顾佐
卷二十四 第 43a 页 WYG0868-0312c.png
  代卒为名臣自后杨一清翟銮共举胡世宁掌院
  而请罢原拟王时中费宏亦举姚镆为兵部尚书
  总制三边世宗即传谕行不待部推是辅臣之克
  举其职者于中外大僚时时仰赞庙断固不止票
  拟为司明甚而况或少旷于票拟之内其可哉臣
  再考国初罢中书省历朝止称阁臣欲名与事相
  符也迩者阁员有缺廷臣章请恒借枚卜为名详
  稽禹谟枚者指大功臣卜者谋及龟筮非谋及乃
卷二十四 第 43b 页 WYG0868-0312d.png
  心卿士也与今推点阁臣事体非类语称舜汤选
  于众举皋陶伊尹帝典曰使宅百揆于此参酌其
  间因义定名自有攸当或云选辅犹简在帝心之
  义也或云命揆犹俞往汝谐之义也或径云推举
  阁员则爵人众共之义也务使名与事符以仰追
  圣祖不设宰相本意并备末议供采纳焉
  御史吴履中攻补阙失疏皇上仁明威断锐意几
  康好学勤政敬天法祖嘉猷懿德史不胜书有何
卷二十四 第 44a 页 WYG0868-0313a.png
  阙失尚需攻补虽然皇上虚己责躬臣子匿心献
  谀则惭负圣明之盛矣臣谓皇上之失有二一曰
  大奸之罪状未彰而身为受过一曰图治之纲领
  未挈而用志多分皇上临御初年天下犹未大坏
  也特简一温体仁显托严正之义阴行媢嫉之私
  凡正人君子必百计摧折以致贤士解体救过不
  遑使朝廷不得任人以治事而酿成大乱之源者
  体仁之罪状也专任一杨嗣昌以款抚为忠谋以
卷二十四 第 44b 页 WYG0868-0313b.png
  四事为实政加练饷以刈割海内致使民怨天怒
  灾旱频仍四海困穷盗贼蜂起而结成大乱之势
  者嗣昌之罪状也皇上所信任无如此二人二人
  恃皇上之信任以售其奸欺不知如何忠爱如何
  匪躬以自结于皇上迨深信不疑然后得为所欲
  为无不如意其所欲为者先做成一不得不为之
  机彀待皇上发一意旨而遂见诸行事有执以罪
  彼彼不任受曰皇上自为之皇上亦曰彼实未尝
卷二十四 第 45a 页 WYG0868-0313c.png
  专擅也乃益深信不疑是以二奸误皇上而反卸
  责于皇上皇上为二奸所误而反为二奸代受过
  也夫臣子为君父受过分也谊也岂有君父为臣
  子受过之理皇上自君临以来无一念不善无一
  事不善而奸邪辄借以济其恶如治尚严明也而
  引之于苛刻刑欲当罪也而引之以从重皇上念
  与事之善无由见于天下而乱臣贼子无知小民
  遂见为朝廷阙失敢于非议而叛背之孰知皇上
卷二十四 第 45b 页 WYG0868-0313d.png
  固十五年如一日哉今即下罪己之诏俾父老扶
  杖往观相顾流涕亦祗曰天子至今日始翻然悔
  悟孰知其十五年如一日哉诚以两奸罪状暴白
  于天下使天下皆知皇上为二奸所误而未尝自
  有阙失则圣明之戴翕然无间亦收拾人心大机
  括也至于图治自有纲领圣人抚世酬物因时制
  宜世治则润色太平为制治保邦之计世乱则干
  济屯蹇为拨乱兴治之谋要惟相天下大势缓急
卷二十四 第 46a 页 WYG0868-0314a.png
  而轻重布之如今日者乱极当治之会也内治缺
  而后戎马生民生促而后寇盗起向者𤇺急于外
  而政治愈棼寇起于内而赋敛愈急是以生乱策
  救乱何惑乎乱无已而益甚也近始反其所为省
  躬厉翼治有纪绪蠲租解网民有生机乱源已塞
  急宜求治兵之人真能禦边者任边隅真能剿寇
  者办内地先了此两大事而治功可次第举矣选
  贤自辅敦勉臣工司调燮者以平格理阴阳秉枢
卷二十四 第 46b 页 WYG0868-0314b.png
  衡者以公衷董僚属庶官蒸乂百职交修渐至天
  心降顺大有书年便可整顿皇猷恢张化理将国
  家数百年之纪纲法度陵夷而坏乱者悉行修举
  千百世之基图统绪缺略而废坠者从此创垂皇
  上为法今传后之主群工为干蛊开泰之臣千古
  盛明拭目可俟若委托非人纷丝求理臣未卜成
  功于何日也皇上以天下为一身其精神当无所
  不周贯以古今为一堂其学问当无所不并包兢
卷二十四 第 47a 页 WYG0868-0314c.png
  业万几间值閒暇何可用心于元虚无益之事况
  释宗道𣲖不过为我兼爱之源流孟子所谓无父
  无君之教圣人之徒所当禁而辟之皇上甚不可
  惑志于此也唐贞观中引学士番宿更休与讨论
  古今宋亦令名儒夜直禁中不时召对盖圣贤义
  理所以栽培此心神明之地时加灌溉则与天地
  民物自然不相间隔而精神默运无弗贯通时复
  翻阅经史触发理趣考证事变无事而静有感辄
卷二十四 第 47b 页 WYG0868-0314d.png
  通阙失无自来矣
  吏科都给事中章正宸忻闻下济疏履端肇庆群
  寀呼嵩有喜天颜忽遣中使宣阁臣入殿一时鹓
  鹭咸愕眙为希有盛事引伫良久导驾导表同官
  班散臣始窃闻梗概不胜手额曰有是哉端冕以
  临之折节以下之调和以望之师保以称之股肱
  心膂以托之志同道合以叮咛之学焉后臣帝王
  盛轨而不世遭逄也顾阁臣何德堪此以矢报我
卷二十四 第 48a 页 WYG0868-0315a.png
  皇上哉今时势最大且急者兼裕公私澄清吏治
  内平流寇外制四裔孰非阁臣仔肩能不急商办
  此四者之法而访求办此四者之人乎若夫感孚
  帝衷赞襄庙谟宏开言路收拾人心此四者不由
  阁臣身亲为之更谁任乎以汉陈平犹知理阴阳
  顺四时遂万物之宜镇抚四裔诸侯亲附百姓使
  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为相务也而况亲见尧舜者
  乎昔商宗之命傅说也首言启心沃心今阁臣所
卷二十四 第 48b 页 WYG0868-0315b.png
  造膝请者必无敢有祖述刑名媢嫉之说掊克聚
  敛之文者矣而夙夜靖共其果藏身以恕乎从来
  先格君而后事功可建亦必先积诚而后君心可
  格何以故凡人主菲薄左班朝士必因外廷无一
  人一事足称意旨苟能不与中官作缘不凭恩怨
  起见不以宠利居成功不以爵䘵私亲昵而任一
  二大事不惊料一二大事不惑自足以起皇上敬
  信敬信则宫府通委任专而百事办矣阁臣事办
卷二十四 第 49a 页 WYG0868-0315c.png
  总在知人吕公著见士大夫以人物为意者必问
  其所知所闻参互考实以达于上王淮问杨万里
  先务万里曰人才因疏朱熹以下六十八人虞允
  文为相尝籍人才为三等有所见闻即记之号材
  馆录是国计边防非不吃𦂳揆之用人似犹第二
  义而所用之人惟吏兵二部尚书最急如皆贤也
  则阁臣当与同心共理有不贤者则必更置之何
  悠悠忽忽为也其次讲官其次谏官其次督抚其
卷二十四 第 49b 页 WYG0868-0315d.png
  次提学其次总镇至于文选职方两郎须精择而
  久任焉更得贤掌院注意巡按御史严为殿最则
  州县长吏孰不化枉为直若是者然后百姓亲附
  群才奋庸而诸事就理矣以今扆宁配羲轩之德
  社城绝狐鼠之缘时际道行躬逄圣作赞平章而
  翼协和俾天下犹有纳沟饥溺阁臣岂不抱耻实
  欲式酬天奖惟在以人事君罄伊吕之衷蹀皋夔
  之轨奏太平之绩斯真万世一时也臣方斋韨缮
卷二十四 第 50a 页 WYG0868-0316a.png
  疏间又有愓于天人之际焉是夕也同云忽合雨
  雪载涂道路欢呼有年叶卜和气致祥于兹徵信
  臣惟日祝皇上以天自处下济光明而已
  给事中傅朝佑论内臣不宜参阁臣疏夫公论国
  之元气也故为台谏者以天下公论为主臣读王
  坤一疏为岌岌乎有履霜坚冰之惧也昔太祖高
  皇帝垂训有曰为政必先谨内外之防庶得朝廷
  清明纪纲振肃大哉王言实万世治平之鉴历汉
卷二十四 第 50b 页 WYG0868-0316b.png
  唐宋以暨我朝其间治乱相寻往辙未有或易之
  者也我皇上虑周边境用王坤监视宣大而未尝
  令其操弹劾之权司中朝之议论也乃一参再参
  近且浸淫几于阁臣试思阁臣之上更有何人日
  进不已长此安穷是几于轻朝廷矣易有之由来
  者渐言不可不辨之蚤也纵令阁臣有过朝廷有
  缺上有典章下有清议今朝廷耳目之司不乏人
  乃令中官漫言天下事书之史册其何以示子孙
卷二十四 第 51a 页 WYG0868-0316c.png
  而传后世哉臣于是乎不能不为首辅咎焉当遣
  内臣之始满朝諌官何不近援祖制远援汉唐宋
  之覆辙以力谏即不然相率以去就争之皇上神
  圣聪明当必转圜而听而柰何泄泄沓沓坐视其
  至此极也臣于是乎又不能不为诸辅咎焉当令
  票拟王坤之疏曷不直言奏上正义责坤为皇上
  遵祖制为朝廷持大权为天下昭公论而奈何唯
  唯以听也失今不争后将何及矣臣盖不意王坤
卷二十四 第 51b 页 WYG0868-0316d.png
  为此言也廷臣佥谓为此言者非必王坤也其文
  词练达机锋挑激是必有阴邪憸人附之而起而
  借王坤为发端以尝试皇上此臣不特为阁臣一
  时惜而深为国体惜深为天下治乱之大关惜也
  夫臣之言迂言也亦正言也祈皇上幸听臣言褫
  斥之生死之惟命乃臣之心区区忧国之心也臣
  不惟爱朝廷爱世道并爱中官夫中官权盛亦非
  中官之福也方今搆结者渐起中外皇皇无敢为
卷二十四 第 52a 页 WYG0868-0317a.png
  皇上言者天下事不堪再坏矣诗云不愆不忘率
  由旧章书曰鉴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愿皇上遵
  祖训提公论以上稽往古正责王坤而撤回内遣
  于以清议论而正国体消隐祸而课实功其于治
  平之计岂细故哉
 
 
 
卷二十四 第 52b 页 WYG0868-0317b.png
 
 
 
 
 
 
 
 春明梦馀录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