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868-012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明梦馀录卷十三
          吏部左侍郎孙承泽撰
  皇史宬
皇史宬在重华殿西建于嘉靖十三年门额以史为㕜
以成为宬左右小门曰历以龙为皆上自制字而
手书也中贮列朝实录及宝训每一帝山陵则开局纂
修告成焚稿椒园正本贮此实录中诸可传诵宣布者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868-0127d.png
曰宝训宬中四周上下俱用石甃中具二十台永陵定
陵各占二台
  周礼宰夫八职有史以赞治汉法太史公位丞相
  上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唐宋宰相皆
  兼史官自成周有左右史汉有起居注唐宋之起
  居舍人著作郎皆史官也明初犹设起居注如洪
  武中宋濂为起居注刘基条答天象之问命付史
  馆永乐中王直以右春坊右庶子兼记起居后不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868-0128a.png
  知废于何时惟以脩撰编脩检讨掌国史遇有纂
  修以勋臣爵高者一人监脩阁学士为总裁翰林
  学士为副总裁至万历初阁学士张居正言国初
  设起居注后定官制设翰林院脩撰编检等官以
  记载事重故设官加详非有所罢废也但自职名
  更定之后遂失朝夕记注之规以致累朝史文阙
  略世宗皇帝尝谕大学士张璁曰古左右史即今
  编检等官今居此职者弗尽乃事何也是记录之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868-0128b.png
  职本自备官而臣下旷废之耳迩者纂修世宗穆
  宗实录臣等秪是总裁凡所编辑不过诸司章奏
  稍加删润檃括成篇至于仗前柱下之语章疏所
  不及者即有见闻无凭增入是以两朝之大经大
  法罔敢或遗而二圣之嘉谟嘉猷多所未备此皆
  史官职废致然也今日讲官密迩天颜见闻真切
  又每从阁臣后出入便殿即有密勿谋议非禁秘
  不可宣泄者皆得知闻宜令讲官日轮一员专记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868-0128c.png
  起居录圣谕诏敕册文及内阁题稿其朝廷政事
  见诸司章奏者另选年深文学素优史官六员编
  纂仍遵照祖制除御殿外例内史官侍班常朝列
  班六科给事中之上午门列御座西稍南专记注
  言动凡郊祀耕籍幸学大阅诸大典有举辄书至
  不时宣召及大臣秘殿独对恐有宣泄则自纪圣
  谕及奏对始末封送史馆诠次其诸司章奏该科
  奉旨发部即全抄送阁转发史馆其纪录体例祗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868-0128d.png
  备事由颠末日月先后待异日之考求所贵核实
  不尚文词不得妄以已意及轻信传闻为褒贬每
  月终史官编草稿为七册一起居六册六曹于册
  面记年月记史官姓名送阁验讫即投小匮用文
  渊阁印封锁岁终内阁同各史官开取各月草稿
  收入大匮印封如前永不开视旨允行一日神宗
  顾见史官还宫偶有戏言虑外闻自失曰莫使起
  居闻知闻则书矣起居之有益于主德如此元宰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868-0129a.png
  相拜珠言朝廷虽设起居注所录皆臣下闻奏事
  目上之言动宜悉书付史馆盖起居之废其职自
  元已然观通鉴续编所纪元人事实与明之实录
  规格不甚相远以此知明之实录乃国初诸人袭
  元人之法而成所以远不及古
  大学士王鏊云前代修史有起居注左史记言右
  史记动如晋董狐齐南史皆以死守职司马迁班
  固皆世史官通知典故所纪君臣言动皆得之亲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868-0129b.png
  睹记后世读之如在目前我朝翰林皆称史官立
  班虽近螭头然犹远在殿下未能执笔左右成化
  以来职纂修者惟取六部前后章奏分为十馆以
  年月编次成书总裁官惟略加删削便称实录不
  知后世将何凭以成信史乎窃惟国家二百馀年
  制度文为咸正罔缺惟正史未有成编将来何所
  考信王文恪虑之甚是至万历年间阁臣陈于陛
  请修正史诏从之于是开馆分局集累世之实录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868-0129c.png
  采朝野之见闻纪传书志颇有成绪忽遭天灾化
  为煨烬史事益属茫然矣然古今正史自迁固外
  如左邱明范煜陈寿王隐于宝裴子野习凿齿袁
  宏之伦各有藏史传之永久不必皆世史也倘一
  日开弘文延儒硕宽忌讳之网采稗官家乘之言
  博览广询宁无左邱明辈赞成笔削盛典者乎
  史贵世官官废则贵世才司马谈之子迁刘向之
  子歆班彪之子固尚矣后尚有王铨之子隐姚察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868-0129d.png
  之子简李太师之子延寿刘知几之子鍊以后更
  无闻矣史之职坏于宋之李昉宋琪建议复时政
  记自送史馆先进御而后付有司史遂不敢有直
  笔
  唐修史例
  后唐同光二年四月敕史馆司本朝旧例中书并
  起居院诸司及诸道州府合录事件报馆如左时
  政记中书门下录送起居注左右起居郎录送两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868-0130a.png
  省转对入阁待制刑曹法官文武两班上封章者
  各录一本送馆天文祥变占候徵验司天台逐月
  录报并每月俱送历日一本祥瑞礼节逐季录报
  并诸道合画图申送蕃客朝贡使至鸿胪寺勘风
  俗衣服贡献物色道里远近并具本国王名录报
  外藩入寇来降表状中书录报露布兵部录报军
  还日并主将姓名具攻陷虏杀级数并所因繇录
  报变改音律及新造调曲太常寺具录所因并乐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868-0130b.png
  词牒报法令变革断狱新议赦书德音刑部具有
  无牒报详断刑狱昭雪冤滥大理寺逐季牒报州
  县废置及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有旌表门闾者户
  部录报有水旱虫蝗雷风霜雹户部录报封建天
  下祠庙叙封追封邑号祠封司录报京百司长官
  刺史以上除授文官吏部录报公主百官定谥考
  功录行状并谥议逐月具有无牒报宗室任官课
  绩并公主出降仪制宗正寺录报刺史县令有灼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868-0130c.png
  然政绩者本州官录申奏仍具牒报武官兵部录
  进报诸色宣敕门下中书两省逐月录报应硕德
  殊能高人逸士久在山野著述文章者本州县各
  以官秩勘问的实申奏仍具录报应中外官薨已
  请谥许本家各录行状一本申送此唐故事也后
  之史馆但取办于升遐之后遗漏纰谬已多此当
  脩明典章以补不逮
  宋史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868-0130d.png
  宋元祐中修神宗实录颇不直绍兴中昭慈太后
  孟以诞辰天子置酒上寿欢甚昭慈忽泣数行下
  已慨然曰吾老矣国家多难犹幸见今日也有一
  事当为官家言吾不言死不瞑矣帝顿首请太后
  曰吾逮事宣仁古今母后之贤罕有其比奸臣快
  其私愤厚加谤诬建炎初虽下诏昭雪而国史未
  经刋定谓后世何吾意在天之灵不无望于官家
  也帝顿首受教遂命直史馆范冲等刋定噫后世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868-0131a.png
  诬史安得此贤明太后耶
  曾布修定神宗实录旧本则用墨书新修者用朱
  书之删去者用黄抹之每一卷竟纳禁中将灭其
  迹而使新录独行也及梁师成用事自谓苏氏遗
  体颇招元祐诸家子弟为道之诸家子弟幸其书
  尚存固劝令传录师成如其言而旧本遂传及绍
  兴中以昭慈太后之言令范冲等刋定旧文墨书
  删去者黄书新修者朱书世谓之朱墨史明光庙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868-0131b.png
  实录成于初者大约出侍郎张鼐之手而少师叶
  向高取裁焉及以黄承昊之言魏广微辈复嗾魏
  忠贤令改修及告成之日则崇祯改元之岁矣众
  正未登书仍进呈颁赉送至皇史宬阁臣有欲焚
  旧本者赖大珰王体乾不可而止两存宬中信史
  之不泯皆赖两珰之力亦一奇也
  嘉靖中阁臣李时言宋史当另修上曰修史甚好
  既要公又要出一人之手乃好世宗此言甚确盖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868-0131c.png
  班马荀范诸史出一手故佳即欧阳文忠与宋景
  文同修唐书已不及五代史矣
  宋辽金三史
  元命托克托修三朝史山阴杨维祯上正统辨谓今
  日之修三史宜莫严于正统与大一统之辨矣吾
  尝究契丹之有国自灰牛氏之部落始广其初枯
  骨化形戴猪服豕见于叶隆礼所撰契丹图志中
  八部之雄至于安巴坚披其党而自尊迨耶律光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868-0131d.png
  而其势浸盛契丹之号立于梁贞明之初大辽之
  号复改于汉天福之日自安巴坚讫于天祚凡七
  主历二百一十有五年夫辽固唐之边藩也乘唐
  之衰虎视而起石晋氏通之且割幽燕以与之遂
  得据有地利而石晋氏不得不亡矣而议者以辽
  承晋统吾不知其何统也再考金之有国始于完
  颜氏初实臣属于契丹者也至阿固达攘袂奋发
  于道宗之世遂得因契丹之衰而据有其国改称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868-0132a.png
  国号于宋重和之元相传九主凡历一百一十有
  七年而议者又以金之平辽尅宋帝有中原而谓
  接辽宋之统吾又不知其何统也再考宋祖生于
  丁亥而建国于庚申我太祖之降年与建国之年
  亦同宋以甲戌渡江而平江南于乙亥丙子之年
  而我王师渡江平江南之年亦同故世祖平宋之
  时有过唐不及汉宋统当绝我统当续之谕是世
  祖以历数之正统归之于宋而以今日接宋统之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868-0132b.png
  正者自属也元人不能用于是宋辽金各为史
  金史
  元学士王恽记王鹗事云王承旨名鹗字百一东
  明人金正大元年甲申状元入元授官翰林承旨
  日见宠遇一日以祭葬故主上请允之为位哭汝
  水上哀动左右乃私谥为义宗据法君死社稷曰
  义其忠不忘君如此又上史院奏帖有云自古有
  可亡之国无可亡之史盖前代史册必代兴者与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868-0132c.png
  修盖是非与夺待后人而可公故也上允之然彼
  时有元好问者金亡隐居于家筑野史亭著南冠
  录以载金事元人修史多采之金史不亡二人之
  力也
  欧阳元曰明宗皇帝诏修辽金史揭公傒斯与其
  选人问修史之道何先公曰收书用人又问用人
  何先曰用人先论心术心术者修史之本也心术
  不正其他虽长不可用此千古笃论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868-0132d.png
  元史
  洪武元年上命起居注宋濂漳州府通判王祎为
  总裁徵山林遗逸之士汪克宽胡翰赵汸陶凯高
  启等同修元史自元统至正间事无可据遣儒士
  欧阳佑等诣北平采访明年再修仍濂祎总裁而
  以赵埙朱佑贝琼张孟兼等同修然备员而已笔
  削皆取上裁且见文稍深古者辄芟去曰恶用是
  独即旧志为书可矣时杨维祯年七十馀亦聘至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868-0133a.png
  修史史成作老客妇吟见意放归
  宋濂修元史记洪武元年秋八月上既平定朔方
  九州攸同而金匮之书悉输于秘府冬十有二月
  乃诏儒臣发其所藏纂修元史以成一代之典而
  臣濂臣祎实为之总裁明年春二月丙寅开局至
  秋八月癸酉书成纪凡三十有七卷志五十有三
  卷表六卷传六十有二卷丞相宣国公臣善长率
  同列表上已经御览至若顺帝之时史官职废皆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868-0133b.png
  无实录可徵因未得为完书上复诏仪曹遣使行
  天下其涉于史事者令郡国上之又明年春二月
  乙丑开局至秋七月丁亥书成又复上进以卷计
  者纪十表二传三十有六凡前书有所未备颇补
  完之其时与编摩者则臣赵埙臣朱佑臣贝琼臣
  朱世廉臣王廉臣王彝臣张孟兼臣高逊志臣李
  𢡟臣张宣臣李汶臣张简臣杜寅臣俞寅臣殷弼
  而总其事者乃臣濂与臣祎焉合前后二书复釐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868-0133c.png
  分而附丽之共成二百一十卷旧所纂录之士其
  名见于表中者或仕或隐皆散之四方独埙能始
  终其事云昔者唐太宗以开基之主干戈甫定即
  留神于晋书敕房元龄等撰次成编人至今传之
  肆惟皇上龙飞江左取天下于群雄之手大统既
  正亦诏修前代之史以为世鉴古今帝王能成大
  业者其英见卓识若合符节盖如是呜呼盛哉第
  臣濂等以荒唐缪悠之学义例不明文词过陋无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868-0133d.png
  以称塞诏旨之万一夙夜揣分无任战兢今镂板
  讫功谨系岁月次第于目录之左庶几博雅君子
  相与刋定焉洪武三年十月十三日史臣金华宋
  濂谨记
  明史
  洪武实录凡三修建文即位初修王景充总裁靖
  难后再修总裁解缙缙得罪后三修总裁杨士奇
  初修再修时士奇皆秉笔以一人而前后依违者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868-0134a.png
  甚多
  明史可议者如建文嗣位颇称贤明乃以靖难之
  故去其年号不存实录之未辑杨文懿守陈曰国
  可灭史不可灭靖难后不记建文君事遂使当时
  政典方黄死事诸臣皆阙落无传及今蒐采犹可
  补辑此伟议也崇祯壬午都尉巩永固给事沈胤
  培俱疏请未行
  景帝已正位号英宗实录犹称郕戾王附夫景帝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868-0134b.png
  与于忠肃再造乾坤有功宗社当时戾字之谥已
  违公议后宪宗追称景帝乃不为之称宗改谥而
  实录仍书郕戾王附
  嘉靖初纂修武宗实录差进士访求事实苏州府
  聘杨循吉主之其所修有吴郡纂修实录册凡例
  可观及隆庆以后改行提学行邑行学学官令礼
  生秀才抄录一二大臣墓志塞责于是史无所取
  材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868-0134c.png
  监修实录惟用元勋一人此非定制考英宗修仁
  宗实录以英国公张辅成山侯王通少师蹇义少
  保夏原吉为监修官则文武并用官不必尽词林
  元勋亦不止用一人此可为修史例
  石民集云列朝皆有宝训如穆宗于隆庆六年正
  月下旬不豫二月十二忽出视朝诸相趋而往则
  已下金台怒而欲出执高文襄拱手语不甚了了
  文襄固请其所以怒曰甚事不是内官坏了此言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868-0134d.png
  何等明切可以式子孙戒后世宝训乃不载
  天启初议修神庙实录御史郭增光疏云请就往
  日辅臣中功罪较然在人耳目者略陈大槩为授
  简佐一得焉高拱以裕邸之旧知受托孤之明命
  虽崎岖于云间江陵两才相阨卒能总持铨衡懋
  建功业所称经济之名流非乎张居正得君行政
  致治精严固自有功于国而夺情起复获罪名教
  则瑕瑜存而名实不相掩可已王家屏以讲幄之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868-0135a.png
  特遇矢建储之孤忠虽徼倖于批鳞抉缨一去为
  恝然而竟令君心感悟嘿定元良所称翼戴之诚
  臣非乎至于王锡爵大略雄才高睨阔步岂不显
  名于时而三王并封几危宗社则得失衡而失浮
  于得多矣赵志皋鄙而荏张位狡而狠皋轻主封
  贡贻害尚在属国位密揭矿税流毒则在生灵二
  臣相较而位之罪大于皋不独以其贪也沈一贯
  之恶莫甚于楚事妖书骈僇诸宗罗织无辜皆一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868-0135b.png
  贯以前所未有朱赓之失又在党助一贯传衣扇
  恶妨贤蔽主皆一贯之后所隐留二臣同传而贯
  之罪重乎赓亦不以其贪也假令于此随人立论
  据事直书则正人一生志行不白于群奸者待信
  史而白奸回无穷过恶不诛于生前者待信史而
  诛授简之光也胪列诸辅功罪可谓史之董狐未
  可以人废言
  崇祯十五年六月有御史吴履中一疏可备授简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868-0135c.png
  者之助其略曰皇上临御初年天下犹未大坏也
  特用一温体仁显托严正之义阴行媢嫉之私凡
  正人君子必百计摧折以致贤士解体救过不遑
  使朝廷不得任人以治事而酿成大害之源者体
  仁之罪状也专任一杨嗣昌以款抚为忠谋以四
  事为实政加练饷以刈割海内致使民怨天怒灾
  旱频仍四海困穷盗贼蜂起而结成大乱之势者
  嗣昌之罪状也又曰皇上治尚严明也而引之于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868-0135d.png
  苛刻刑欲当罪也而引之于从重皇上念与事之
  善无由见于天下而乱臣贼子无知小民遂见为
  朝廷阙失敢于非议而叛背之此亡国之定案
  朱阁学国祯云正德四年孝宗敬皇帝实录成时
  焦芳操笔褒贬任意叶盛何乔新彭韶谢迁天下
  所称正人皆肆诋诬嘉靖元年御史卢瑗奏孝宗
  实录多焦芳曲笔乞改正上曰焦芳任情天下自
  有公论不必改修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868-0136a.png
  又曰我朝攻道学者自焦芳始然只从声音容貌
  描写已不堪读越六十年游居敬攻湛甘泉则进
  一步矣又六十年郭兴治郭允厚朱童蒙连攻邹
  元标允厚比之山东妖贼非所谓愈趋愈下者耶
  三朝要典
  朱阁学大事记曰天启五年礼科给事中杨所修
  请编纂三案事成书如明伦大典例其党起而和
  之六年正月开馆五月书成阁臣请其名曰传信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868-0136b.png
  鸿编曰三大政纪中旨定曰三朝要典梃击始于
  万历乙卯五月红丸始于泰昌庚申八月移宫始
  于是年九月先梃击首列诏谕之关系者为原始
  阁臣顾秉谦黄立极冯铨等总裁掌院施凤来等
  为副刋行颁布天下
  大事记曰甚哉小人之愚自供罪案又代为他人
  发扬盛美也要典一书先叙争者之疏附以史断
  曲诋妄詈无所不至然后缀以驳者之疏主其事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868-0136c.png
  者徐大化等五人由今而观五人何人肉足食乎
  骨之臭可洗乎前之争者不啻百十人或死或废
  其疏稿未必尽存子孙未必能尽守纂者亦安能
  一一搜集而要典收之略备借天子威灵既藏内
  府又下郡邑遍散民间几与六经四书并行可谓
  密矣未几内府告燬而散者不可收人皆得而见
  之于争者无不击节叹赏于驳者无不切齿唾骂
  而史臣数语段段可恨可羞秽莫加焉罪莫甚焉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868-0136d.png
  是殆天夺之魄自投秽厕中唼唼有味而没顶不
  可拔也五人既坐大诟其二又撄大僇如刘廷元
  如岳骏声对质求胜犹曰常情又霍维华者天分
  尽高笔底甚鬯只以一外转愤愤入其中两出疏
  为助既跻崇显欲以视师避逆贼之染计其生平
  果可当此任而事则已无及矣廷元自请南兵亦
  是此意二人与骏声皆有才皆可为平世卿士吾
  甚惜之如逆贼既害多少善人又累多少才人从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868-0137a.png
  古已然立身者不可不察总之功名之念一澹则
  思过半已
  蒋阁学德璟曰嘉靖中明伦大典为议礼诸臣发
  然实出上意若天启中三朝要典则诸人嗾魏珰
  为之以为诸君子罪案中作论断尤多舛倪公元
  璐上疏请燬之时德璟在礼部亦言于内阁谓既
  有实录此书可燬内阁杨公景宸深以为然遂焚
  其板杨公亦与修要典者侍读孙之獬力言不可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868-0137b.png
  燬痛哭失声相传以为怪
  崇祯元年侍读倪元璐上言窃见主梃击者力护
  东宫争梃击者计安神祖主红丸者仗义之言争
  红丸者原情之论主移宫者弭变几先争移宫者
  持平事后六者各有其是不可偏非也未几而魏
  忠贤杀人则借三案群小求富贵则借三案故凡
  推慈归孝于先皇正其颂德称功于义父批根今
  日则众正之党碑免死他年即上公之铁劵由此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868-0137c.png
  而观三案者天下之共议要典者魏氏之私书以
  臣所见惟燬之而已是年五月燬三朝要典谕朕
  惟皇祖皇考洎于熹皇止慈止孝炳若日星载之
  实录自足光昭盛美乃复增三朝要典一书原不
  能于己明之纲常复加扬阐徒尔刻深傅会偏驳
  不伦朕无取焉可将皇史宬内原藏一部取出燬
  之仍传示天下各处官府学宫所有书板尽燬不
  存自今而后官方不以此书定臧否人材不以此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868-0137d.png
  书定进退惟是三朝原无遗议绍明前烈注意编
  摩诸臣各宜捐去成心勿滋异论务襄朕清平之
  治钦哉
  光宗实录
  朱阁学大政纪云实录改修惟文皇行之于建文
  寻以未备重修光宗在位止一月实录先上以三
  案改修盖群奸仗魏逆之势恣行如此首先建议
  者黄承昊也把持涂改者霍维华谢启光徐绍吉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868-0138a.png
  也
  叶文忠向高曰光皇在位仅一月实录所载多潜
  邸时事然其间亦有干碍而难直书牵连而难尽
  书脱草日余与同官互阅皆以为允而自余归后
  言者鬨然以张差进药移宫三事为非是得旨改
  正余思移宫事原未叙及其叙进药亦甚平惟张
  差事则因王之寀疏侵张太宰余偕同官往问张
  曰此事之发生辈皆里居不及知其详公亲谳此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868-0138b.png
  狱虚实云何张曰谋逆事千真万真之采所发觉
  事情无一不实某当时谳奏皆与之采同何以罪
  我余又问当时风癫之说云何张曰此饰辞也安
  有持梃入宫门而可称风癫者此余与同官共闻
  朝绅议论亦皆如是故实录中稍采其说而词亦
  委婉乃当时之言风癫者遂耽耽矣问官如岳骏
  声遂上疏力驳时局已变无敢出片辞言官从风
  而靡皆附会骏声而之采被重谴矣余念事关宫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868-0138c.png
  闱似属暧昧但罪疑惟轻施于他事则可东宫何
  地而持梃突入当时赖有中官格之耳万一进而
  不止则跬步间便成大难而宗社有不测之忧矣
  在礼齿君之路马有诛而春秋于许世子赵盾皆
  书弑君凡以绝干犯之萌为万世立此大防也今
  毋论风癫之真假即使真癫而持梃入宫几危储
  贰可但以风癫蔽罪而遂已乎况禁中千门万户
  他处不入而独闯于东宫乎当王日乾告变已云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868-0138d.png
  刘成庞保二奄有谋今张差所供复与之同似又
  不出于癫者之口而神祖毙二奄于禁中不遣之
  就理亦圣意渊微可以默喻者惟是事体重大难
  以深穷当日圣断处分原自妥当至欲并此一段
  情形而尽没之窃恐千秋万世而下终无以厌人
  心也
  词臣文震孟孝思无穷疏臣猥以菲才备员史局
  顷因纂修熹宗皇帝实录从阁中恭请光宗皇帝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0868-0139a.png
  实录副本较对见其间舛误甚多而悖谬之大者
  如先帝之册立与梃击红丸大事皆祖三朝要典
  之邪说而应和之盖天启三年七月十六日实录
  进呈则礼臣周炳谟等史官庄际昌等所纂修而
  阁臣叶向高韩爌等所总裁者也至天启六年逆
  党崔呈秀等谓实录非实请旨重修则崇祯元年
  二月十七日所进今皇史宬之所藏者也是时皇
  上初登大宝要典未燬逆案未成阁臣黄立极等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0868-0139b.png
  不行奏明含糊从事后来诸臣亦无复发金匮之
  秘洗石渠之秽者要典虽焚邪说未殄凡先帝二
  十年青宫之忧患与夫一月天子万年圣人等事
  俱隐而不彰斯固臣子之所痛心者也臣见皇上
  追念先帝册封敬妃慎嫔以寄永思皇衷纯孝孺
  慕弥殷薄海臣民咸为感动乃先帝纪载尚未清
  明使今日编修将何所据流传后世又安取衷国
  是所关良非细故若谓已入史宬不可复出则逆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0868-0139c.png
  珰之矫旨且能行于当年圣明之独断岂不易于
  反手视为缓图置不上闻亦非臣子之所安也臣
  谨摘其甚者上渎睿览一云当命哲之日诏诰恩
  赉俨然负震器之重储宫既定典制大明而浮议
  外滋无端蔓引皆好事者之过云云臣谨按先帝
  册立一事自万历十四年以至二十八年廷臣羽
  翼国本有贬谪者有削籍者有遣戍者有廷杖者
  忘身殉国九死不移诸臣亦何利于己而为之纵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0868-0139d.png
  皇心有主未忍言夹日之功而精忠自盟岂可没
  回天之力乃为浮议外滋无端蔓引一语抹杀谓
  皆好事者之过此与三朝要典所称奸党搆衅希
  图定策与三案诸奸一脉相贯者同一邪说也宜
  改正者一一云四十三年五月有男子张差持梃
  入东宫殿檐下击伤门者中官共执之巡视皇城
  御史刘廷元回奏张差话不情实语无伦次按其
  迹若涉风魔稽其貌的是黠猾而刑部提牢主事
卷十三 第 26a 页 WYG0868-0140a.png
  王之采捏谋危东宫之说词连二珰科臣何士晋
  行人陆天受主事张廷等附和其说愈加激聒云
  云臣按此即要典中梃击一案也即据刘廷元疏
  亦明言稽其貌的是黠猾而必欲以风癫二字草
  草结局不容王之采奏张差口词指为捏谋何也
  且张差有口举朝岂应默然而一有言者辄曰附
  和曰激聒则必使东宫无一护卫之人而后快乎
  正与要典同一邪说宜改正者二一因工科给事
卷十三 第 26b 页 WYG0868-0140b.png
  中惠世扬疏论刘廷元遂谓初张差狂闯蓟道阑
  入宫门廷元巡视皇城按状风魔皇祖是其奏谳
  决平允自王之采突揭搆衅徒党因以为利借他
  事蔑廷元未几果显攻风癫之案一时邪说世扬
  实为之倡云云臣按王之采摘发张差之逆至于
  察处至于削夺后逮死诏狱莫敢议恤即惠世扬
  身被五毒体无完肤所以不即死者逆珰欲借为
  戎首遍杀天下名流非宥之也幸圣明御宇仅免
卷十三 第 27a 页 WYG0868-0140c.png
  一死尚稽启事乃云徒党因以为利斯亦何利之
  有焉况风癫之案忠臣义士所共明目张胆而攻
  者何俟世杨为倡始显攻之要典邪说宜改正者
  三一云张差闯入东宫言者纷纷御史刘光复言
  致辟行刑一狱吏任似不必言官诧为奇货居为
  元功以此二语为异议者刺骨云云臣按刘光复
  之得罪也实以奏对越次然据其语但言皇上极
  慈爱太子极仁孝两言亦未见其有功于神祖及
卷十三 第 27b 页 WYG0868-0140d.png
  先帝而奇货元功之语不可谓非抹杀忠义矣大
  抵闯宫一事梃及殿檐近侍俱踣亦天下奇变也
  必欲视为平常不当根究以为仅一狱吏之任此
  何心哉要典邪说宜改正者四一云方上疾大渐
  召李可灼并趣和药悉出圣意一时臣工所共闻
  共见其后有造为许世子不尝药之论群小附和
  嚣然鼎沸污蔑君父几成晦暝之世亡何正论大
  明邪说渐灭且云李可灼往来思善门中使以闻
卷十三 第 28a 页 WYG0868-0141a.png
  其传奏姓名莫可得而问云云臣按此即要典中
  红丸一案也昔唐宪宗殁杖杀方士柳泌泌盖为
  宪宗制长生药者彼岂不愿其主之长生而饵药
  不效则杀之而不为过后世亦不以为冤今可灼
  进药而先帝宾天纵谓之误庸医杀人律有明罪
  况误伤天子乎此即肆诸市朝亦人情所惬而乃
  与顾命大臣同赐金帛比屡经论劾仅准致仕回
  籍此何以解于天下后世且宫闱之中传奏姓名
卷十三 第 28b 页 WYG0868-0141b.png
  岂遂不可穷诘稍欲穷诘即曰群小曰污蔑曰晦
  暝此皆要典邪说也宜改正者五以上五条仅摘
  其尤悖谬者伏乞圣裁即敕史馆逐一改正或取
  天启三年所进遗稿再加勘定入皇史宬庶千古
  之是非不悖一代之衮钺可凭而于皇上之达孝
  亦有光矣方今兵戈未靖四郊多垒或谓臣言非
  其时而邪说之害甚于兵戈自古记之矣况目睹
  止孝之圣主永言维则何不俯循职掌仰佐涓埃
卷十三 第 29a 页 WYG0868-0141c.png
  西垣笔记
  光宗实录进于天启三年七月十六日实录八卷
  宝训四卷合目录凡例十四册监修英国公张惟
  贤总裁内阁大学士叶向高韩爌何宗彦史继偕
  孙承宗朱国祯顾秉谦朱延禧副总裁尚书林尧
  俞侍郎郑以伟周如盘钱象坤纂修侍郎周炳谟
  来宗道汪煇张鼐少詹董其昌谕德蔡毅中洗马
  成基命赞善李康先中允姜逄元罗喻义孟绍虞
卷十三 第 29b 页 WYG0868-0141d.png
  王祚远曾楚卿修撰庄际昌张翀侯恪傅冠丁乾
  学其书立论颇正而又忠厚不尽人之情良史也
  自经改修人鲜有见其原本者谨录其大要以备
  采择
   国本
  万历十四年丙戌正月皇第三子生贵妃郑氏出
  也贵妃进封皇贵妃时主鬯未定而贵妃最爱幸
  廷臣不无私忧会辅臣申时行等请册立神宗谕
卷十三 第 30a 页 WYG0868-0142a.png
  以元子婴弱少待再请再谕如前旨礼臣沈鲤有
  折衷典礼疏请加封恭妃得旨子显母贵待元子
  册立加封科臣姜应麟疏请首册恭妃次及贵妃
  明诏册立元嗣为东宫以定天下之本有旨谓其
  疑君卖直降极边杂职已吏部员外郎沈璟刑部
  主事孙如法连疏言之俱被谪科臣杨廷相等论
  救奉旨立储以长幼为序祖宗家法朕仰遵成宪
  俯察舆情岂肯以私意拂公论姜应麟等揣摩上
卷十三 第 30b 页 WYG0868-0142b.png
  意置朕于有过之地故特降处示惩非为奏请册
  立之故国本有归朕已明白晓示待期举行毋得
  妄疑渎扰又传谕内阁亦云然盖神宗英明沉毅
  修纪叙伦以为天性至亲储宫大典权统一尊事
  宜独断至于宫闱伦序祖宗旧章宸虑先定矣
  十五年丁亥正月申时行等请并举建储封王吉
  典皇长子正位东宫皇第三子宜封大国圣谕候
  旨行御史许守恩更申前封妃之说不报十八年
卷十三 第 31a 页 WYG0868-0142c.png
  庚寅正月朔日神宗召见辅臣于毓德宫谈论良
  久乃共以册立豫教请将退有旨令宣长哥来与
  先生每一见时上至皇三子亦至上侍立榻右神
  宗手携之辅臣仰视睿容称贺神宗悦谕以此祖
  宗德泽圣母恩庇所致辅臣再进谛视神宗手引
  上向南正立辅臣因再请早定大计神宗颔之出
  再疏申请慰答不必烦扰以间天性礼部寻上疏
  请有如何纷纷奏扰意欲离间之旨十月两京九
卷十三 第 31b 页 WYG0868-0142d.png
  卿科道合词恳请而辅臣请之益力礼部尚书于
  慎行以催激夺俸三月谕内阁以皇子长幼之序
  岂有摇动朕意必待朕自处不喜于聒激耳凡谆
  谆数百言辅臣锡爵又上疏申言凡称间者贵而
  使贱之亲而使疏之也今上亲挈元子明示臣等
  以长幼之序臣等因劝册立以成上之所欲贵又
  因请豫教以成上之所欲亲何名为间也且建储
  一事前有皇长子始生之明诏后有屡奉之明旨
卷十三 第 32a 页 WYG0868-0143a.png
  公有两部臣僚之合奏私有皇亲郑国泰之专请
  近有京城之流言远有海内之喁望重以九庙之
  神灵两宫之属望皇上岂可差举一念臣等亦岂
  敢苟顺一言词尤剀切神宗谕朕以诚实待天下
  岂有溺爱偏执之理侯过十龄册立豫教当并举
  十月内阁共疏请册立有诏切责三辅臣各引疾
  辅臣王家屏独当直谓欲释众疑莫若大信之蚤
  全欲解摇乱莫若圣志之蚤定疏凡再上神宗遣
卷十三 第 32b 页 WYG0868-0143b.png
  内官传谕以明年春夏科道等衙门不来渎扰便
  于冬册立而又传各衙门造办钱粮俟后年春举
  行是时圣意已定盖前诏所云自处者也而科臣
  胡汝宁以渎奏罚俸
  明年辛卯秋工部主事张有德以大礼仪物未备
  疏请有诏谓其邀功催激夺俸改册立期于次年
  会内阁臣合疏争之有旨诘责时首辅时行以病
  在告密揭言故科臣罗大统中书黄正宾遂连疏
卷十三 第 33a 页 WYG0868-0143c.png
  劾首辅皆削籍正宾仍下诏狱杖百时行去国亦
  寻去家屏乞与国同去不允
  又明年壬辰科臣李献可等以请豫教降职列名
  者夺俸辅臣家屏封还御批疏救不报会申救者
  皆获谴家屏凡五疏争之盖念明主可以理夺引
  义决去事宜少济神宗虽听家屏去而圣心益动
  时以申救削籍者科臣钟羽正舒弘绪陈尚象张
  栋丁懋逊叶初春吴之佳杨其休李周策御史邹
卷十三 第 33b 页 WYG0868-0143d.png
  德咏钱一本而科臣孟养浩杖一百为民贾名儒
  降边方杂职
  又明年癸巳有三皇子进封之旨时首辅王锡爵
  以召至密揭建储事言前皇上业有今春举行之
  旨乃兹届期廷臣未有先发一言者故臣具疏手
  封以进乞乘此时从中降谕决于春月举行使盛
  美尽归于独断神宗复称引祖训立嫡条谓中宫
  年尚少朕欲三皇子并封王而虚储位以待嫡即
卷十三 第 34a 页 WYG0868-0144a.png
  令辅臣拟谕锡爵拟二谕以进随疏言待嫡之说
  臣未之前闻安敢奉诏昔汉宋母后有养育庶子
  故事无已请令元子母中宫而正储位神宗不许
  曰奈何以伪乱真遂下前拟而并封之争起光禄
  寺寺丞朱维京科臣王如璧戍边俄免戍光禄寺
  卿涂杰寺丞王学曾削籍部科诸臣皆言与历年
  成命不合语侵锡爵辅臣请九卿会议及面陈可
  否不允而科臣史孟麟上所撰条议锡爵以三误
卷十三 第 34b 页 WYG0868-0144b.png
  自劾神宗报曰卿自引咎置朕何地议乃寝是时
  争者则郎中于孔兼主事张纳陛顾允成陈泰来
  贾严薛敷教岳元声若而人云
  二十二年甲午二月上出阁讲读告于奉先殿朝
  谒两宫上之御讲筵也仪度熟闲举止凝重儒臣
  进说经旨潜心听受间有问答旁通大旨一日讲
  官焦竑仰叩以维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
  大义上应曰只天命之谓性是已讲官董其昌讲
卷十三 第 35a 页 WYG0868-0144c.png
  择可劳而劳之上答曰此所谓不轻用民力也讲
  官惊喜叹服时神宗深拱静摄上习读经典皆有
  恒度神宗喜悦间与诸王子偕召防护有加焉而
  先是科臣张贞观以请备出讲仪仗降黎道照磨
  以论救罢
  二十八年庚子三月诏议移皇长子居于慈庆宫
  再谕内阁以册立有期而恶刑部主事谢廷赞之
  疏渎且曰使天下臣民晓然知出自朕心断不惑
卷十三 第 35b 页 WYG0868-0144d.png
  于奸小之口也会是时天雨传谕凡遇雨皇长子
  讲学暂免一日十月戚畹郑国泰疏欲先请冠婚
  次举册立科臣王士昌纠之礼部署部事侍郎朱
  国祚以国泰颠倒其词与明旨相背恐酿国家无
  穷之祸无何科臣王德元请笃厚中宫之疏上神
  宗震怒杖之百且传谕廷臣无渎救以致迟延册
  期
  二十九年辛丑二月上移居慈庆宫是年辅臣沈
卷十三 第 36a 页 WYG0868-0145a.png
  一贯屡揭催请谕以俟即择日举行九月十八日
  漏下二鼓谕内阁传示礼部上册立冠婚仪注十
  月十五日册上为皇太子并封诸王上圣母徽号
  大赦天下
   妖书
  楚宗室讦奏楚王事行勘勘上事皆有迹于是物
  论纷然以楚藩为假王下廷议独户部尚书赵世
  卿总督仓场尚书谢杰谓王非假馀皆如楚宗言
卷十三 第 36b 页 WYG0868-0145b.png
  郭正域请再勘神宗意殊难之沈一贯亦从中阻
  格与正域相口语正域疏侵一贯且言其受楚王
  金辅臣鲤颇右正域彼此之嫌生矣其后楚王复
  讦奏正域勒归听勘楚事竟寝楚王遣人奏谢因
  遗书谢诸贵人楚宗率众途夺之备兵副使周应
  治鄞人也恐事露遣兵捕楚宗械而系之狱诸宗
  群诉于巡抚赵可怀可怀谯责之中有一人发愤
  突起以手械击可怀立毙传者遂以楚宗为谋叛
卷十三 第 37a 页 WYG0868-0145c.png
  捕治坐死斩绞者六七人禁高墙者数十人议者
  多以为冤正域行至扬村属妖书事起诸献䛕遂
  言此正域所为一贯意动故揭言此书必出于臣
  下相倾之诡计特借国本为名而自请绝私为公
  以身讨贼必得真正主使之人殄灭之以泄庙社
  之愤其言甚危神宗览之仓惶故下令大索缇骑
  兵番四出追捕而给事中钱梦皋遂露章攻正域
  且及鲤御史康丕扬佐之随发卒围正域舟尽捕
卷十三 第 37b 页 WYG0868-0145d.png
  其仆𨽻佐书乳媪等下诏狱严行考讯无所得其
  株连波及夺官削籍几毙杖下者甚众逻卒又围
  辅臣鲤第日夜侦伺长安中人皆重足屏息无敢
  偶语又行文天下搜捕骚然烦扰矣最后乃得皦
  生光业已款服然非一贯意故狱久不成礼部侍
  郎李廷机及赵世卿皆告辅臣赓谓即此可以具
  狱毋他求语甚切至赓亦力劝一贯如廷机言得
  旨廷鞫生光仍款服而刑部尚书萧大亨不欲坐
卷十三 第 38a 页 WYG0868-0146a.png
  生光再三诱令扳扯同谋主使之人生光抗言我
  自为之谁为主使廷机与御史沈裕汤兆京牛应
  元辈皆言生光宜坐大亨曰脱他日获有真犯谁
  当其辜廷机曰某请任之沈裕等亦曰某愿同坐
  大珰陈矩方主谳深然之拱手曰朝廷有人议遂
  定乃具奏神宗亦心悟磔生光于市其狱乃得解
  梦皋等后挂察典复奉旨留用物论愈喧彼此纷
  挐缙绅之衅卒从此起焉
卷十三 第 38b 页 WYG0868-0146b.png
   挺击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乙卯有男子张差持赤挺突
  入东宫殿檐下并伤门者珰辈共执之东宫奏闻
  下法司提问御史刘廷元疏言其迹涉风魔貌是
  黠猾刑官胡士相等及一二言官缘此遂有风癫
  之说提牢主事王之采详加诘问乃言有马三道
  诱至庞刘二中官处与以枣木棍令至东宫逄人
  即打语多涉翊坤宫之采以闻科臣何士晋力言
卷十三 第 39a 页 WYG0868-0146c.png
  当穷其事太常少卿史孟麟亦有疏神宗不得已
  召上慰谕因率上及皇长孙诸皇孙诣慈宁宫圣
  母几筵行告慰礼召见群臣于宫门外神宗白衣
  冠立左檐前上青袍侍于右神宗召群臣谕曰皇
  太子国家根本朕岂有不爱诸皇孙振振众多朕
  喜甚何外廷疑朕有他也时御史刘光复从班后
  抗称皇上东宫慈孝语不甚明神宗责其恣肆震
  惊几筵令缇骑捉出笞杖乱下上亟止之得旨下
卷十三 第 39b 页 WYG0868-0146d.png
  法司神宗复谆谆理前谕命决张差庞保刘成等
  上从旁请无株连以伤天和神宗复命上代谕群
  臣上承旨谕尔等毋得流言为不忠之臣使本宫
  为不孝之子神宗悦命阁臣速拟谕以进寻诛张
  差于市毙庞刘二珰内廷比狱上率从宽典方事
  初起中外闻者心知其故而难于言至风癫之说
  倡则议者谓其意有所为而王之采直发逆状刑
  部尚书张问达深以为然形迹愈露顾必欲穷究
卷十三 第 40a 页 WYG0868-0147a.png
  其由来则所伤实多神宗默念大臣中无足与计
  不得已而自行召谕其不下二珰于理亦有深意
  而主风癫者遂齮龁王之采罢其官史孟麟谪何
  士晋补外人甚不平焉
   红丸
  八月二十一日丙寅召太医院官诊视进方赏银
  六十两次日大学士方从哲以未获入宫候安上
  疏曰臣询医官知圣体御膳减少兼有疾喘必须
卷十三 第 40b 页 WYG0868-0147b.png
  一意调养除每日发票本章外俱宜暂辍至于进
  药一节尤宜十分谨慎昔人谓治病者以服药有
  效为上策以不服药保养为中策盖欲寡心清元
  气自固用之不当其害更不可言惟圣明留意
  兵科给事中杨涟疏陈圣躬违和之由保摄万安
  之法先是十二日诸臣见天颜顿减不似登极之
  初至十六日诸臣到宫问安旋奉有头目眩晕身
  体软弱不能动履之谕各相惊骇不知其故及十
卷十三 第 41a 页 WYG0868-0147c.png
  七日诸臣敬问圣安因大选问内官以违豫之故
  因知外廷所传进御不节流言绝谬乃是崔文升
  用药差误所致至是上召见大臣亲奉天语两夜
  未睡米粥日不多食困顿至此于是给事中杨涟
  言文升不知医不宜以宗社托重之身妄为尝试
  如其知医则有馀者泄之不足者补之其事明白
  易见以皇上之日日万几煢煢哀痛精神耗费于
  法止宜清补文升何投相反相伐之剂然则外传
卷十三 第 41b 页 WYG0868-0147d.png
  流言必文升藉口以盖其误药之奸耳既益圣躬
  之疾又损圣明之名且皇上初用文升一剂泄补
  倒置若此有心之误耶无心之误耶有心则齑粉
  不足赎或其无心一误宁堪再误臣念皇上睡少
  食少此岂是大小诸臣安枕之时阁部大臣各宜
  寻诸臣中有知医者日于宫门前齐心候问同钦
  召御医细细讲求药饵多方斟酌封付忠顺内官
  如法煎和以进至如文升者宜发司礼监究问处
卷十三 第 42a 页 WYG0868-0148a.png
  分传示中外使知圣躬不安全是药饵之误以解
  道路纷纷之口并祈皇上召皇长子同众皇子承
  颜导喜于前以发天性之真和又择一二通书史
  大义内臣时在左右说诵古圣帝明王通快可喜
  之事以清宸听以醒脾神如此自获勿药之庆矣
  又臣接都督佥事郑养性一本为恳乞天恩收回
  封后成命此一事也祖宗典制难干圣明当已有
  裁决第无上尊称告播中外必有其名今所称封
卷十三 第 42b 页 WYG0868-0148b.png
  尊之以嫡母乎则于大行皇后有碍尊之为生母
  乎则于本生皇太后有碍或以往日之恩当酬耶
  今日之请难已耶当年主鬯未定实不闻调护之
  深心而此时长君践祚尽无取于沾沾承奉之虚
  文矣总之皇后非可以轻乞恩之名天子无可以
  轻自卑之理宫嫔无可以妄自尊之事贵妃试思
  圣母仁慈配天育圣辛苦劳劬垂四十春秋我皇
  上孝思无极止能崇上此皇后二字之追尊如贵
卷十三 第 43a 页 WYG0868-0148c.png
  妃当年今日旧眷新恩已是隆厚无涯柰何又多
  生此必不可萌之妄念故养性前日之请收成命
  正所以善安其始在皇贵妃今后养老别宫省心
  回念凡朝见必须启请侍御无相搀越更所以善
  保全先帝之明德于有终与殊恩于无已也有旨
  所奏朕母皇贵妃郑进封皇后朕遵皇考遗嘱昨
  览都督佥事郑养性所奏收回封后成命以全体
  制特允所奏已辍旨不行外庭不得再行渎扰其
卷十三 第 43b 页 WYG0868-0148d.png
  御药房提督崔文升已有旨皇长子择用端人朕
  已知之
  二十八日癸酉上疾弥留召大学士方从哲刘一
  燝韩爌及英国公张惟贤尚书周嘉谟李如华孙
  如游黄嘉善黄克缵左都御史张问达给事中范
  济世杨涟御史顾慥于乾清宫上御东煖阁倚榻
  凭几今上侍立诸臣问安毕上命诸臣前降色连
  谕云朕见卿等甚喜又云朕在东宫感寒症调理
卷十三 第 44a 页 WYG0868-0149a.png
  未痊值皇考妣相继大丧典礼殷繁悲伤劳苦朕
  不进药已两旬馀卿等大臣勿听小臣言令上承
  旨再申前谕上又谕册封皇贵妃礼臣言二后封
  谥东宫册立诸大典礼当次第行诸臣叩头退先
  是给事中杨涟疏陈保摄参论内监崔文升医药
  之误故召见部院吏科河南道外特及涟因谕及
  此云
  甲戌上再召见辅臣方从哲等十三员于乾清宫
卷十三 第 44b 页 WYG0868-0149b.png
  诸臣问安毕上乃谕册立皇贵妃从哲等对以册
  储原卜期宜移近蚤竣吉典以慰圣怀上因顾今
  上谕曰卿等辅佐为尧舜又语及寿宫辅臣以皇
  考山陵工有次第对则自指云是朕寿宫诸臣言
  圣寿无疆何遽及此上仍谕𦂳要者再因问有鸿
  胪寺官进药何在辅臣奏鸿胪寺寺丞李可灼自
  云仙丹臣等未敢轻信上即命中使传宣诸臣退
  出可灼至同进诊视具言病源及治法甚合上喜
卷十三 第 45a 页 WYG0868-0149c.png
  命进药诸臣复出令李可灼与御医各官啇确未
  决辅臣一燝言其乡两人同用此丸一损一益非
  万全药礼臣如游言此大有关系未可轻易乳妪
  至上趣和药诸臣复入可灼调药进上饮汤辄喘
  逆药进乃受喜称忠臣者再诸臣出宫门外俟少
  顷中使传圣体用药后暖润舒泰思进饮膳诸臣
  欢跃而退可灼及御医各官留时日巳午比申未
  可灼出辅臣邀询之可灼言上恐药力竭欲再进
卷十三 第 45b 页 WYG0868-0149d.png
  一丸诸医言不宜骤传趣益急因再进讫辅臣亟
  问药后何状云圣躬传安如前先是可灼来阁门
  言有仙丹欲具本进辅臣出所具问安揭中有进
  药宜慎及不效伤害等语遂谕之去是早辅臣恭
  视写篆大行皇帝册宝两内监在云有鸿胪官李
  某在思善门具本进药辅臣应以难信俄蒙召见
  盖可灼时从诸御医往来思善门中使遍闻以达
  于上其传奏姓名莫可得而问是日仍以问安赐
卷十三 第 46a 页 WYG0868-0150a.png
  诸臣钱币烧割可灼与焉次日五鼓内宣召急诸
  臣趋进而龙驭以卯刻上宾矣盖九月一日也
  崇祯九年礼科给事中冯元飙熹朝信史急宜纂
  成疏臣待罪礼科与闻掌故每见钜重诸务类多
  废弛习为固然莫之省究如谥法五年一举所以
  风世也今或有再访而无一报历法终古不易所
  以奉天也今或持各是而滋大疑积怠成荒盖难
  枚举第以四郊多垒未敢一切具陈至若实录一
卷十三 第 46b 页 WYG0868-0150b.png
  书则万世是非之衡亦一时劝惩所恃也凡礼乐
  沿革征伐次第刑政施设群臣功过四裔朝贡之
  类莫不具载太祖高皇帝曰国史贵于直笔是非
  善恶皆当书之使后世观之不失其实世宗肃皇
  帝曰史之可否一出于公非公则鬼神亦察之在
  祖宗之世重史若此而又虑其书藏之金匮副在
  秘书人欲见之有不可得更就其事辑为宝训以
  传于天下贤者有所劝而不忠不孝之臣有所畏
卷十三 第 47a 页 WYG0868-0150c.png
  至盛典也故历朝以来虽御世长久事迹繁重实
  录之成无踰至数年者今熹庙之政前后七载实
  录故事以月系年总其成书不过八十馀卷耳夫
  古之修史者或访诸故老或采及輶轩故其编次
  至烦折衷匪易若我昭代则法制既详官事毕具
  在翰林有起居之职在六垣有章奏之抄在内阁
  有票拟之籍纂辑磨对岂待九年何徇何疑坐成
  废阁此固非一政一事之蛊惰也臣尝诵孟子曰
卷十三 第 47b 页 WYG0868-0150d.png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天启之间是称阳九
  其为忠逆殆亦多途法诫所陈至非渺小徒以实
  录未上宝训弗传遂使众志纷营犹思扰溷保奸
  举逆蝇集兔爰外患未宁其渐方长臣所窃窃良
  抱深忧非敢过执硁迂徒于奋武之秋漫作揆文
  之论也伏乞皇上毅然独断即敕所司将实录宝
  训立行竣役如宝训颁而是非曲直有不合匹夫
  匹妇之公者许廷臣据实纠正按治如法如此则
卷十三 第 48a 页 WYG0868-0151a.png
 人心自定政体肃然天下幸甚万世幸甚
 
 
 
 
 
 
 
卷十三 第 48b 页 WYG0868-0151b.png
 
 
 
 
 
 
 
 春明梦馀录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