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二十三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a 页 WYG0616-040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三百二十三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舆地考九
  古南越
自岭而南当唐虞三代为蛮夷之国是百越之地亦谓
之南越(或云南越之君亦夏禹之后按瓯越闽越禹后/少康之庶子所封之地即南越非其种也故舆)
(地志云东南有二越其义详矣或曰自交趾至于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故不得尽云少康之后)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b 页 WYG0616-0403d.png
古谓之雕题(谓雕题刻其额也礼记/王制曰南方曰雕题)非禹九州之域又
非周礼职方之限(晋书隋书并谓交广之地为禹贡扬/州之域今稽其封略考其镇薮则禹)
(贡职方皆不及此/故列于九州之外)在天文牵牛婺女则越之分野(得汉/之苍)
(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其分也今南海义/宁海丰恩平南陵招义临贺高要浔江感义临江扶南)
(晋康临封开阳高凉始安之南境平乐蒙山正平开江/连城郁林平琴安城贺水常林象郡龙城融水朗宁南)
(潘怀泽宁仁新兴普宁陵水南昌宁越定川宁浦横山/修德龙池安南武峨龙水忻城九真福禄文阳日南承)
(化铜陵永定玉山合浦安乐海康苍梧/怀德临潭乐古温水汤泉等郡是也)兼得楚之交(汉/零)
(陵桂阳今始安之北/境及始兴皆宜属楚)秦始皇略定扬越谪戍五方南守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a 页 WYG0616-0404a.png
五岭(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岭峤时有五处塞上岭/一也今南安郡大庾岭是骑田岭二也今桂阳郡)
(腊岭是都庞岭三也今江华郡永明岭是氓渚岭四也/亦江华界白芒岭是越城岭五也今始安郡北零陵郡)
(南临源岭是西自衡山之/南东穷于海一山之限也)后遣任嚣攻取陆梁之地遂
平南越置郡此为南海(今南海始兴义宁海丰恩平南/陵临贺高要感义晋康临封开)
(阳高凉连城新兴/铜陵怀德等郡是)桂林(今始安平乐蒙山开江浔江苍/梧临江郁林平琴安城贺水常)
(林象郡龙城融水朗宁怀泽宁/浦横山脩德龙池永定等郡是)(今招义南潘普宁陵/水南昌定川宁越安)
(南武峨龙水忻城九真福禄文阳日南承/化玉山合浦安乐海康温水汤泉等郡是)置南海尉以
典之所谓东南一尉者也(任嚣病且死召赵佗谓曰番/禺负山险阻南北东西数千)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b 页 WYG0616-0404b.png
(里可以为国遂以/赵佗为南海尉)秦末赵佗遂王其地汉因封之佗后
数代其相吕嘉反叛武帝使伏波将军路博德讨平之
(分秦南海桂林象郡置苍梧郁林/合浦日南九真交趾并旧九郡是)元封初又遣军自合
浦徐闻入南海至大洲方千里略得之(置儋耳珠崖二/郡至元帝时以)
(其数反/罢弃之)后兼置交趾刺史(领七/郡)其馀土宇自汉以后历
代开拓(今临潭扶南正平乐古珠崖/昌化延德琼山万安等郡是)后汉建武中交趾
女子徵侧妹徵贰反于是九真日南合浦蛮俚皆应之
自立为交趾帝使马援平定交部始调立城郭置井邑
卷三百二十三 第 3a 页 WYG0616-0404c.png
至献帝乃立为交州(领郡七时张津为交趾刺史士燮/为交趾太守共上表请立为州置)
(牧初理龙编县即今安南府是也乃置交州牧徙理苍/梧广信县即今郡苍梧县也建安十六年又徙理南海)
(番禺县即今郡县/也寻又移理龙编)其边州诏使持莭给鼓吹以重威镇
加九锡六佾之舞汉末其地并属吴仍分为广州(领郡/三理)
(番/禺)后蜀以建宁太守遥领交州晋平蜀亦然及平吴仍
旧交广二州(并因前代交领/郡七广领郡六)宋分为广州(领郡十七/理番禺)
(领郡五/理龙编)越州(领郡三理临/漳今合浦郡)齐并因之(广州领郡三十/三交州领郡九)
(越州领/郡十二)梁陈以来废置混杂不能悉举唐分十五部此
卷三百二十三 第 3b 页 WYG0616-0404d.png
为岭南道五代时为刘氏所据宋乾德四年平南汉始
尽得岭南之地分为广南东路西路
五岭之南人杂夷獠不知教义以富为雄(父子别业父/贫乃有质身)
(于子者其富豪并铸铜为大鼓初成悬于庭中置酒以/招同类又多搆雠怨欲相攻击则叩此鼓到者如云有)
(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尉佗于汉自称蛮夷大长老/夫臣佗故里人呼其所尊为长老也言讹故又称都老)
(云/)珠厓环海尤难宾服是以汉室尝罢弃之(汉元帝时珠/厓数反叛)
(贾捐之上书言不可烦中/国师徒请罢弃命从之)大抵南方遐阻人强吏懦豪
富兼并役属贫弱俘掠不忌古今是同其性轻悍易兴
卷三百二十三 第 4a 页 WYG0616-0405a.png
迷莭(自尉佗徵侧之后无代不有携乱故萧齐志/云凭恃远险隐伏岩障恣行寇盗略无编户)爰自
前代至于唐朝多委旧德重臣抚宁其地也
古南越历代沿革之图
 秦时为郡三
南海郡 桂林郡 象郡
 汉时为郡七县五十五
南海郡六县(番禺/阳) (博罗/) (中宿/) (龙川/) (四会/) (揭/)
郁林郡十二县(布山/临尘) (安广/定周) (阿林/增食) (广郁/中留) (潭中/桂林)
卷三百二十三 第 4b 页 WYG0616-0405b.png
 (领方/) (雍鸡/)
苍梧郡十县(广信富谢沭荔高要临封阳猛端溪/乘 川 浦 贺 陵) (冯/)
交趾郡十县(嬴𨻻西安定龙苟漏由麋泠朱北带/徐 于 编 昜 鸢) (稽/)
合浦郡五县(徐闻/) (高凉/) (合浦/) (临允/) (朱卢/)
日南郡五县(朱吾/) (比景/) (卢容/) (西捲/) (象林/)
九真郡七县(胥浦无移风/切 编) (都庞/) (馀𤼵/) (咸驩/) (无/)
 晋时为郡十七县一百二十一
南海郡六县(番禺/夷) (四会/) (增城/) (博罗/) (龙川/) (平/)
卷三百二十三 第 5a 页 WYG0616-0405c.png
临贺郡六县(临贺/川) (谢沭/) (冯乘/) (封阳/) (兴安/) (富/)
始安郡七县(始安永始阳/平 丰) (平乐/) (荔浦/) (常安/) (熙/)
高凉郡三县(安宁/) (高凉/) (恩平/)
始兴郡七县(曲江阳桂阳/宿 山) (始兴/) (含洭/) (浈阳/) (中/)
高兴郡五县(广化/) (海安/) (化平/) (黄阳/) (西平/)
苍梧郡十二县(广信/农城) (端溪/元溪) (高要/临允) (建陵/新宁) (鄣平/猛陵)
 (都罗/) (武城/)
郁林郡九县(布山武阿林安新邑始晋平/方 熙 广 建) (郁平/) (领/)
卷三百二十三 第 5b 页 WYG0616-0405d.png
桂林郡八县(潭中武武丰军粟平/阳 城 腾) (羊平/) (龙刚/) (夹/)
合浦郡六县(合浦/官) (南平/) (荡昌/) (徐闻/) (毒质/) (珠/)
日南郡五县(象林/) (卢容/) (朱吾/) (西捲/) (比景/)
交趾郡十四县(龙编/交兴) (苟漏/北带) (望海/稽徐) (嬴𨻻/西于) (曲昜/武宁)
 (朱鸢/) (安定/) (南定/) (海平/)
九德郡八县(九德浦咸驩都南陵/胥 阳 洨) (阳遂/) (扶苓/) (曲/)
九真郡七县(胥浦原移风/ 松) (津梧/) (建初/) (常乐/) (扶乐/)
武平郡七县(武平封武兴/安 溪) (进山/) (根宁/) (安武/) (扶/)
卷三百二十三 第 6a 页 WYG0616-0406a.png
新昌郡六县(麋泠/道) (嘉宁/) (吴定/) (封山/) (临西/) (西/)
宁浦郡五县(宁浦/) (连道/) (吴定/) (昌平/) (平山/)
 隋时为郡十八县一百四十七
南海郡十五县(南海/清远) (曲江/浛洭) (始安/政宾) (翁源/增城) (化蒙/宝安)
 (乐昌/) (四会/) (怀集/) (新会/) (义宁/)
龙川郡五县(归善/) (河源/) (博罗/) (兴宁/) (海丰/)
苍梧郡四县(封川/) (都城/) (苍梧/) (封阳/)
高凉郡九县(高凉吴电白茂杜原连海安/龙 川 名 江) (阳春/) (石/)
卷三百二十三 第 6b 页 WYG0616-0406b.png
永平郡十一县(永平/宁人) (武林/淳人) (隋建/大宾) (安基/隋安) (戎成/普宁)
 (贺川/)
郁林郡十二县(郁林/安成) (郁平/宁浦) (领方/乐山) (阿林/石南) (马度/桂平)
 (岭山/) (宣化/)
合浦郡十一县(合浦/抱成) (南昌/隋康) (北流/扇沙) (封山/定川) (海康/龙苏)
 (铁杷/)
始安郡十五县(始安/义熙) (平乐/龙城) (荔浦/马平) (建陵/阳朔) (隋化富/象)
 (川/) (龙平/) (桂林/) (阳寿/) (豪静/)
卷三百二十三 第 7a 页 WYG0616-0406c.png
信安郡七县(高要铜端溪/林 陵) (平兴/) (乐城/) (新兴/) (博/)
宁越郡六县(钦江/安) (安京/) (内亭/) (南宾/) (遵化/) (海/)
永熙郡六县(泷水/熙) (怀德/) (良德/) (安遂/) (永业/) (永/)
珠崖郡十县(义伦宁感恩澄颜卢昌毗善武吉安/德 远 迈 化 德) (延/)
交趾郡九县(宋平新龙编安朱鸢平隆平/宁 昌 人 道) (交趾/) (嘉/)
九真郡七县(九真日移风/顺 南) (胥浦/) (隆安/) (军安/) (安/)
日南郡八县(九德安咸驩光浦阳/谷 远 安) (越裳/) (金宁/) (交/)
林邑郡四县(象浦/) (金山/) (交江/) (南极/)
卷三百二十三 第 7b 页 WYG0616-0406d.png
比景郡四县(比景/) (朱吾/) (寿冷/) (西捲/)
海阴郡四县(新容/) (真龙/) (多农/) (安乐/)
 唐时为州七十县二百八十九
广州十三县 冈州二县 韶州六县 循州六县
恩州三县 春州三县 贺州六县 端州二县 藤
州四县 康州四县 封州二县 高州三县 南义
州三县 新州二县 窦州四县 桂州十一县 昭
州三县 蒙州三县 富州三县 梧州三县 浔州
卷三百二十三 第 8a 页 WYG0616-0407a.png
三县 龚州三县 郁林州五县 宾州三县 绣州
三县 象州三县 柳州五县 融州三县 邕州七
县 贵州四县 党州四县 横州三县 严州三县
峦州三县 罗州五县 潘州三县 容州六县 化
州三县 白州五县 牢州三县 钦州五县 武峨
州五县 廉州四县 雷州三县 禺州四县 宜州
四县 芝州一县 崖州四县 儋州五县 振州五
县 琼州五县 万安州四县 安南都护府八县
卷三百二十三 第 8b 页 WYG0616-0407b.png
爱州六县 福禄州三县 长州四县 驩州四县
峰州五县 陆州三县 岩州四县 汤州三县 瀼
州四县 笼州七县 环州八县 古州三县 田州
五县 山州二县 演州二县 林州三县 景州三

 宋时为州三十七县一百一十二
广州八县 韶州五县 南雄州二县 英州二县
循州三县 惠州四县 南恩州二县 贺州三县
卷三百二十三 第 9a 页 WYG0616-0407c.png
肇庆府二县 藤州二县 德庆府二县 封州二县
 高州三县 新州一县 静江府十二县 昭州四
县 梧州一县 浔州二县 郁林州二县 宾州三
县 象州四县 柳州三县 融州三县 邕州二县
 贵州一县 横州二县 容州三县 化州二县
白州一县 钦州二县 廉州二县 雷州一县 宜
州五县 儋州三县 吉阳州二县 琼州四县 万
安州三县
卷三百二十三 第 9b 页 WYG0616-0407d.png
广州 秦置南海郡二汉因之兼置交州(领郡七后汉/州治于此)
吴因之孙休以交州土壤太远乃徙交州治龙编分交
州置广州领郡十治番禺晋宋齐因之梁陈并置都督
府隋平陈置总管府后又置番州炀帝置南海郡唐改
为广州或为南海郡属岭南道武德二年分新会义宁
二县置冈州贞观废冈州复以二县来𨽻后以广桂容
邕安南五府皆𨽻广州以广州为岭南五府莭度五管
经略使治所后为清海军莭度领县十三(南海城番禺/ 增 四)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0616-0408a.png
(会远化蒙洭怀集阳荐水会东莞宁/清 浛 浈 新 义)南汉置咸宁以浈
阳属英州宋开宝四年以含光𨽻连州五年废咸宁番
禺化蒙荐水四县大观元年升为帅府领广南东路兵
马钤辖兼本路经略安抚使 贡胡椒石发糖霜肉豆
蔻丁香母子零陵香补骨脂茴香没药没石子沉香甲
香詹糖香石斛龟壳水马鼊皮藤簟领县八治南海
南海(隋县有番禺山罗/浮山练洲沉香浦)增城(汉县有猊/山增水)怀集(宋县有骠/山建溪)
清远(隋县有中/宿峡金锁)东莞(唐县有/珊瑚洲)四会(汉/县)新会(晋/县)信安(本义/宁县)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0616-0408b.png
(宋/改)
韶州 春秋战国皆属楚地秦属南海郡二汉属桂阳
吴分置始兴郡晋因之宋改为广兴郡齐又为始兴郡
隋平陈废始兴郡并其地属南海郡唐置韶州或为始
兴郡属岭南道领县六(始兴/仁化) (曲江/翁源) (浈昌/乐昌)后改浈昌
为保国南汉以保国𨽻南雄州宋开宝四年以始兴属
南雄州属广东南路宣和三年以岑水场析曲江翁源
地置建福县 贡绢钟乳领县五治曲江 曲江(汉县/有桂)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0616-0408c.png
(山曲江灵/芝山韶石)乐昌(隋县有昌/山武溪)翁源(梁县有/灵池山)仁化(唐县有白/星山潼溪)
(五渡/水)建福
南雄州 南汉以韶州保昌县置雄州宋开宝四年加
南字以韶州始兴来属宣和时赐郡名曰保昌属广东
路 贡绢领县二治保昌 保昌(唐县有大庾岭/楼船水保水)始兴
(梁县有东峤/山修仁水)
英州 南汉以广州浈阳县置英州宋开宝六年以连
州浛光来属宣和二年赐郡名曰浈阳属广东路 贡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0616-0408d.png
纻布领县二治浈阳 浈阳(唐县有始/兴江沱水)浛光(汉县有尧/山淮水)
循州 秦二汉南海郡地晋亦然宋属南海东莞永平
三郡地齐因之隋平陈置循州炀帝初州废置龙川郡
唐复为循州或为海丰郡属岭南道领县六(归善兴河/源 宁)
(罗海丰乡博/ 雷)南汉以归善博罗海丰河源属惠州宋因
之属广南东路熙宁四年置长乐县 贡绢藤盘领县
三治龙川 龙川(唐雷乡县南汉改有/龙川触湖博罗山)兴宁(晋县有揭/阳山兴宁)
(江左师山/别别溪)长乐(熙宁四年析/兴宁县置)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0616-0409a.png
惠州 南汉以循州归善县置祯州以归善海丰博罗
河源四县来属宋天禧四年以州名犯仁宗御名改为
惠州属广东路宣和二年赐郡名博罗 贡甲香藤箱
领县四治归善 归善(隋县有/鳄池)海丰(宋县有龙/山南海)博罗(秦/县)
(有罗浮山/罗浮水)河源(南齐县有龙/穴山新丰江)
南恩州 秦属南海郡二汉为合浦郡地唐贞观中置
恩州或为恩平郡属岭南道领县三(阳江杜恩/平 陵)宋开宝
九年废恩平杜陵二县庆历八年改河北路贝州为恩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0616-0409b.png
州乃加南字熙宁六年废春州以阳春县来𨽻属广南
东路 贡银领县二治阳江 阳江(唐县有龙龟/山恩平江)阳春
(梁县有/浮云山)
春州 秦属南海郡二汉属合浦郡地隋属高凉郡唐
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春州或为南陵郡属岭南道领县
(阳春流罗/水 南)宋开宝五年州废其地入恩州六年复置
州废罗水流南二县又以勤州之铜陵来属并勤州之
富林入铜陵为一县景德元年移治于阳春界石津古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0616-0409c.png
城大中祥符九年又并入新州为新春州天禧四年复
置领县二治阳春熙宁六年复废以铜陵并入阳春为
县属南恩州(详见南/恩州下)
贺州 秦属南海郡二汉属苍梧郡吴分置临贺郡晋
因之宋文帝改为临庆国齐复为临贺郡陈因之隋平
陈置贺州(因贺水/为名)炀帝初废为县属始安熙平二郡唐
复置贺州或为临贺郡属岭南道领县六(临贺山桂岭/ 荡 富)
(川封冯乘/ 阳)宋开宝四年废荡山封阳冯乘属广东路大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0616-0409d.png
观间改属广西 贡银领县三治临贺 临贺(汉县有/荡山祥)
(山临水贺/水锡溪)富川(汉县有/富水)桂岭(隋县有/桂岭山)
肇庆府 秦属南海郡两汉并属苍梧郡晋亦然宋齐
并属南海郡陈置高要郡属岭南道领县二(高要/平兴)宋开
宝五年废平兴元符三年升兴庆军莭度徽宗即位以
潜藩升为肇庆府属广东路又以广州四会县来𨽻
贡银石砚领县二治高要 高要(汉县有烂柯山端/溪高要峡新江)
(见广/州)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0616-0410a.png
藤州 秦属南海郡二汉并属苍梧郡晋属永平郡隋
平陈置藤州炀帝初州废后置永平郡唐复为藤州或
为感义郡属岭南道领县四(宁风/义昌) (感义/镡津)宋开宝五年
废宁风感义义昌三县熙宁四年废南仪州为岑溪县
𨽻藤州属广西路 贡银领县二治镡津 镡津(隋县/有铅)
(穴山镡/江瘴江)岑溪(有苏罗山/龙骧水)
德庆府 秦属南海郡二汉属苍梧郡晋分置晋康郡
宋齐以下因之隋平陈废晋康并入信安郡(今高要/郡也)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0616-0410b.png
复为康州或为晋康郡属岭南道领县四(端溪/晋康) (悦城/都城)
宋开宝五年废州以悦城晋康都城并入端溪以𨽻端
州寻复置州以废泷州之泷水来属以泷州之开阳建
水岭南三县并入泷水为一县绍兴元年以高宗潜藩
升为德庆府永庆军莭度属广东路 贡银领县二治
端溪 端溪(汉县有端山/西江郁水)泷水(隋县有灵阳/山罗田水)
封州 晋以前土地与康州同梁置梁信郡兼置成州
隋平陈废梁信郡改成州为封州炀帝初州废为封川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0616-0410c.png
县属苍梧郡唐复置封州或为临封郡属岭南道领县
(封川/开建)宋属广南东路 贡银领县二治封川 封川
(隋县有/西江)开建(唐县有忠议/山封溪水)
高州秦以前土地与晋康郡同二汉属合浦郡吴置
高凉郡晋因之初吴又立高兴郡晋亦有之其后悉并
于高凉郡齐亦为高凉郡梁兼置高州隋平陈郡废而
高州如故炀帝初州废属高凉永熙二郡地唐复为高
州或为高凉郡属岭南道领县三(良德电保/定 白)宋开宝五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0616-0410d.png
年废良德保定又废潘州以其南巴潘水二县并入茂
名来属景德元年并入窦州移治荗名三年复置以二
县还𨽻熙宁四年废窦州以其怀德潭峨特亮并入信
义县来属属广西路 贡银领县三治电白 雷白(隋/县)
(有高/凉山)信义(唐窦州四县有/罗窦洞潭峨水)茂名(唐潘州三县有/潘山潘水毛山)
南仪州 秦属南海郡二汉属苍梧郡唐武德四年置
南仪州贞观初废以其地属南建州二年复置义州其
后或为连城郡属岭南道领县三(岑溪连永/业 城)宋开宝四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0616-0411a.png
年改为南仪州属广西路五年废州以其地入窦州六
年复废连城永业二县并入岑溪熙宁四年州废以岑
溪入藤州(详见藤/州下)
新州 秦属南海郡二汉属合浦郡晋分置新宁郡宋
齐因之梁置新州隋属信安郡唐为新州或为新兴郡
属岭南道领县二(新兴/永顺)宋开宝五年废永顺属广东路
 贡银领县一 新兴(唐县有露山利/山新江封水)
窦州 秦属南海郡二汉属苍梧郡隋属永熙郡唐武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0616-0411b.png
德五年置南扶州贞观八年改为窦州或为怀德郡属
岭南道领县四(信义/潭峨) (怀德/特亮)宋开宝五年废潭峨怀德
特亮熙宁四年州废以县𨽻高州(详见高/州下)
静江府 战国时楚国及越之交秦为桂林郡地二汉
属零陵苍梧二郡吴分置始安郡晋因之宋改始安为
始建国齐复为始安郡梁置桂州隋平陈置总管府炀
帝初府废复置始安郡唐为桂州或为始安郡有越城
岭今谓之临源岭即五岭之一自荔浦以北为楚以南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7a 页 WYG0616-0411c.png
为越今静江有中州清淑之气荔浦相距才百馀里遂
入瘴乡是天所以限楚越也属岭南道领县十一(临桂/ 理)
(定水灵川仁阳朔化永福/丰 修 恭 古) (荔浦/全义)后为下都督静江军
莭度桂管都防禦观察使湖南马氏置义宁县宋大观
时升为帅府领广南西路兵马钤辖兼本路经略安抚
使绍兴三年以高宗初潜升为静江府 贡银桂心领
县十二治临桂 临桂(唐县有独秀/山维山桂江)灵川(唐县有灵岩/川银江甘水)
兴安(唐全义县宋改有/海阳山漓江湘水)阳朔(梁县有阳朔山乌/诈夷人竹王祠)永福(唐/县)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7b 页 WYG0616-0411d.png
(有永福山/白石水)修仁(唐县有崇仁/山骆驼水)理定(唐县有橄榄山/兰麻山古东水)慕化
(唐恭化县后唐改/后并入临桂县)荔浦(汉县有荔/江方山)义宁(本义宁镇马/氏置有思江)
(唐丰水县梁改有丰/水后废为镇入荔浦)(唐县有/常安水)
昭州 秦桂林郡地二汉属苍梧郡晋末属始建国齐
属始安郡隋亦然唐武德四年置乐州贞观八年改为
昭州(取昭潭为名长沙郡本潭州亦取昭潭为名则彼/此皆有昭潭郡地有昭冈潭只在江中盖因冈为)
(名/)或曰平乐郡属岭南道领县三(平乐恭永/平 城)宋开宝五
年废永平以废富州之思勤开江二县并入龙平来属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8a 页 WYG0616-0412a.png
熙宁五年废蒙州以东区蒙山二县并入立山来属属
广西路 贡银领县四治平乐 平乐(吴县有萦山平/乐江荔浦昭冈)
(潭/)恭城(唐县有银/殿水乐水)龙平(本富州二县有/富豪山恩负水)立山(本象州三/县有东区)
(山象/山)
蒙州 秦桂林郡地二汉属苍梧郡地梁为开江武成
二郡地陈置静州改开江武成二郡为逍遥郡隋平陈
并废为县属始安郡唐又置静州贞观间改为富州(因/富)
(水/名)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8b 页 WYG0616-0412b.png
梧州 秦属桂林郡二汉为苍梧兼置交州(领郡十/治于此)
以后并因之梁属成州隋平陈改为封州炀帝初州废
属苍梧水平二郡地唐为梧州或为苍梧郡地属岭南
道领县三(苍梧孟戎/城 陵)宋开宝五年废孟陵熙宁四年省
戎城为镇并入苍梧属广西路 贡银白石英领县一
 苍梧(隋县有火山火泉桂江/永水鳄鱼池士燮冢)
浔州 秦属桂林郡二汉以后并属郁林郡隋属永平
郁林二郡地唐置浔州或为浔江郡属岭南道领县三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9a 页 WYG0616-0412c.png
(桂平大宣/化 宾)后废大宾宋开宝五年废宣化绍兴六年废
龚州以地来𨽻属广西路 贡银领县二治桂平 桂
(梁县有浔/江郁江)平南(本龚州领六县开宝五年并为一县/又以思明州之武郎县来属俄复废)
(武郎只作平南一县绍兴时/废龚州来𨽻有石劳山龚江)
龚州 秦属桂林郡二汉属苍梧郁林二郡地晋因之
唐置龚州或为临江郡属岭南道领县六(平南林大同/ 武 隋)
(建宁阳川/ 风)宋开宝五年废阳川武林隋建大同宁风以
武明州之武郎来属嘉祐二年废武郎入平南绍兴六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9b 页 WYG0616-0412d.png
年废龚州以其地入浔州
郁林州 秦为桂林郡汉改为郁林郡后汉亦同梁置
定州后改为南定州隋平陈改为尹州寻改为郁林郡
唐为郁林州或为郡属岭南道领县五(石南/郁平) (兴业/潭栗)
(兴德/)后废石南潭栗宋开宝五年废郁平兴德并入兴
业为一县又废牢州以定川宕川并入南流又废平琴
州之容山怀义党州之抚安善劳并入南流为一县属
广西路 贡银缩砂领县二治南流 南流(本牢州平/琴州党州)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0a 页 WYG0616-0413a.png
(之地有牢/江马援营)兴业(唐县有北/斗山小江)
宾州 秦属桂林郡二汉为郁林郡晋宋齐因之隋属
郁林郡唐置宾州或为安城郡属岭南道领县三(领方/ 琅)
(邪城/保)宋开宝二年废琅邪保城二县废澄州以止戈无
虞贺水三县并入上林县来属天禧四年置迁江县属
广西路 贡银藤器领县三治领方 领方(汉县有宾/水浮江古)
(漏/关)上林(本唐澄州三县/有贺水莫耶关)迁江(本邕州羁縻州/有都泥山贺水)
绣州 秦属桂林郡二汉属郁林郡晋以后因之唐平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0b 页 WYG0616-0413b.png
萧铣置绣州或为常林郡属岭南道领县三(常林阿罗/绣 林)
宋开宝五年废绣州以其地入容州普宁县(详见容/州下)
象州 秦属桂林郡二汉属郁林郡地吴又分置桂林
郡晋宋齐皆因之隋平陈置象州因象山为名炀帝废
入始安郡唐复置象州或为象郡(秦之象郡今合浦/郡是也非今象郡)
岭南道领县三(武化武阳/寿 仙)宋开宝七年废严州以其来
宾县来属属广西路 贡金藤器领县四治阳寿 阳
寿(唐县有象/水山阳水)武仙(唐县有仙/人山郁水)武化(唐/县)来宾(本严州县开/宝中废以归)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1a 页 WYG0616-0413c.png
(化并入有/牂牱江)
柳州 秦土地与象郡同晋以后属桂林郡隋属始安
郡唐平萧铣置昆州贞观八年改为柳州或为龙城郡
领县五(马平洛龙城象洛/封 容)宋淳化元年以洛封属宜州
嘉祐四年废象县入洛容属广西路 贡银领县三治
马平 马平(隋县有鹅山浔/江罗池神祠)柳城(梁龙城县宋改/有乌蛮山龙江)洛容
(唐县有洛青山/蹄江黄洞江)
融州 土地与龙城郡同唐置融州或为融水郡属岭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1b 页 WYG0616-0413d.png
南道领县三(融水武黄/水 阳)后并黄水入武阳宋开宝五年
置罗城县大观间升为清远军莭度属广西路 贡金
桂心领县三治融水 融水(唐县有融山/灵岩山浔江)武阳(唐县有/灵山永)
(平水熙宁初废/为镇入融水)罗城(宋县本珠州洞地熙/宁初废为镇入融水)
邕州 秦属桂林郡二汉以后属郁林郡唐武德四年
置南晋州贞观五年改为邕州或为朗宁郡建武军莭
度邕管经略使属岭南道领县七(宣化缘朗宁龙如和/ 武 思 晋)
(兴陵/封)宋开宝五年废朗宁封陵思龙景祐三年废如和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2a 页 WYG0616-0414a.png
县入宣化乐昌县入武缘又管羁縻州四十四县五洞
十一 贡银领县二治宣化 宣化(隋县有如和山郁/水邕水骆越水武)
(离水罗/陆水)武缘(唐县有武缘/水昆崙寨)
贵州 古西瓯骆越之地秦属桂林郡徙谪人居之自
汉以下与郁林郡同唐置贵州或为怀泽郡属岭南道
领县四(郁平山怀泽水/ 义 潮)宋开宝五年废怀泽潮水义山
属广西路 贡银领县一 郁林(唐郁平县宋改/有龙马山石平)
党州 秦桂林郡地唐永淳元年开古党洞置党州或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2b 页 WYG0616-0414b.png
为宁仁郡属岭南道领县四(善劳/善文) (抚安/宁仁)宋开宝七年
废党州以其地入郁林州之南流县(详见郁/林州下)
横州 秦桂林郡二汉郁林合浦二郡地吴置宁浦郡
晋因之宋齐不改梁又分置简阳郡隋平陈二郡并废
置简州后又为缘州炀帝废州属郁林唐为横州或为
宁浦郡属岭南道领县三(宁浦乐淳/风 山)宋开宝二年废乐
山淳风又废峦州以武罗灵竹并入永定来属 贡银
领县二治宁浦 宁浦(晋县有峦山鸣/石山郁江鳄江)永定(本峦州三/县开宝中)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3a 页 WYG0616-0414c.png
(废州并为/一县来属)
严州 秦桂林郡地唐乾封三年置严州或为修德郡
属岭南道领县三(来宾修归/化 德)宋开宝七年废严州以修
德归化属来宾𨽻象州(详见象/州下)
峦州 秦属郁林郡唐置淳州天宝九年改为永定郡
乾元元年复为淳州永贞元年改为峦州属岭南道领
县三(永定灵武/罗 竹)宋开宝二年废峦州以其地属横州(详/见)
(横州/下)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3b 页 WYG0616-0414d.png
罗州 秦属象郡二汉属合浦郡地宋属高凉郡齐因
之梁陈置罗州(因宋置罗/县为名)及高兴郡隋平陈郡废罗州
如故炀帝初州废并其地入高凉郡唐复为罗州或为
招义郡属岭南道领县五(石城招吴川零南/河 义 绿)宋开宝四
年废罗州以其地并为吴川一县入化州(详见化/州下)
潘州 秦属象郡二汉属合浦唐武德四年置南宕州
八年改为潘州或为南潘郡属岭南道领县三(茂名/南巴)
(潘水/)宋开宝五年废潘州以其地并入茂名一县入高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4a 页 WYG0616-0415a.png
(详见高/州下)
容州 秦属象郡二汉属合浦郡隋为合浦永平二郡
地唐平萧铣后置铜州贞观八年改为容州(州有/容山)或为
普宁郡(州南去三十馀里有两石相对状若关门阔三/十步俗号鬼门关汉伏波将军马援讨林邑蛮)
(由此路立碑石龟尚在昔时往交阯皆由此关其南尤/多瘴疠去者罕得生还谚云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
属岭南道为下都督经略领县六(北流窦渭龙道普宁/ 罗 欣 陵)
(城/)宋属广西路为宁远军莭度开宝五年废欣道渭龙
陵城又废绣州顺州禺州以其地入焉 贡银朱砂领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4b 页 WYG0616-0415b.png
县三治普宁 普宁(隋县宋废绣州以常林阿林/罗绣三县并入有容山绣江)陆川
(唐县宋废顺州以龙淳温水龙化/南河四县并入有鸡笼山龙化水)北流(隋县宋废禺州/以峨石扶莱罗)
(辨三县并入有/勾漏山鬼门关)
化州 秦属象郡二汉属合浦郡唐置辩州或为陵水
郡属岭南道领县三(石龙化陵罗/ 龙)后废龙化宋开宝五
年废陵罗又以废罗州之吴川来属太平兴国五年改
名化州属广西路 贡银高良姜领县二治石龙 石
(隋县有石龙/江陵水罗水)吴川(本罗州宋废其州并入吴川/一县来属有黎山吴川水)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5a 页 WYG0616-0415c.png
白州 秦属象郡二汉属合浦郡唐平萧铣于此置南
州寻改为白州或为南昌郡属岭南道领县五(博白/龙豪)
(南昌周建/宁 罗)后废龙豪宋开宝五年废南昌建宁周罗并
作博白一县政和元年废以其地𨽻郁林州三年复绍
兴间复废为县𨽻郁林州 贡银缩砂领县一 博白
(唐县有博白山博白水周罗/山周罗水绿珠江绿珠井)
牢州 秦为象郡地二汉属日南郡吴省晋平吴复置
宋分置南流郡齐梁曰定川郡隋属合浦郡唐置义州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5b 页 WYG0616-0415d.png
后改为智州又改为牢州或为定川郡属岭南道领县
(南流宕定/川 川)宋开宝五年废牢州以定川宕川并入南
流为一县属郁林州(详见郁/林州下)
钦州 晋以前与白州同宋齐以来置宋寿郡梁又置
安州隋平陈郡废而安州如故后改安州为钦州炀帝
初州废置宁越郡唐为钦州或为宁越郡属岭南道领
县五(钦江内灵山保遵/化 亭 京)宋属广西路开宝五年废遵化
钦江内亭三县 贡高良姜翡翠毛领县二治灵山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6a 页 WYG0616-0416a.png
灵山(唐县有桂山/钦水罗弥水)安远(唐保京县宋改有安京/山如洪江罗浮山水)
武峨州 土地与安南府同唐置武峨州或为武峨郡
属岭南道领县五(武劳武如马梁武/缘 峨 山)宋为邕州所管右
江道羁縻州
廉州 秦象郡地汉置合浦郡后汉同吴改为珠官晋
又为合浦郡宋因之兼置临瘴郡及越州(领郡三治于/此时西江督)
(护陈伯绍请置遂以为刺史始/立州镇穿山为城门威服狸獠)齐又因之炀帝改为禄
州寻改为合州又废州置合浦郡唐置廉州(州界有/瘴江)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6b 页 WYG0616-0416b.png
为合浦郡属岭南道领县四(合浦/蔡龙) (封山/大廉)宋开宝五年
废封山蔡龙大廉移州治于长沙场置石康县太平兴
国八年改太平军移治海门镇咸平元年复旧属广西
路 贡银领县二治合浦 合浦(汉县有合浦/铜船湖珠池)石康(本/常)
(乐州宋/并为县)
雷州 秦象郡地二汉以后并属合浦郡地梁分置合
州大同末以合肥为合州此为南合州隋平陈不改炀帝
初州废属合浦郡唐置雷州或为海康郡属岭南道领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7a 页 WYG0616-0416c.png
县三(海康徐遂/溪 闻)宋开宝五年废徐闻遂溪属广西路
贡斑竹领县一 海康(有擎雷山擎雷/水冠头一寨)
禺州 秦属象郡唐置宕州后改为东峨州又改为禺
州或为温水郡属岭南道领县四(峨石/陆川) (温水/扶莱)宋开宝
五年废禺州以其四县并作北流一县属容州(详见容/州下)
宜州 土地与安南府同秦属象郡后没于蛮夷唐开
置粤州乾封中更名宜州天宝元年曰龙水郡属岭南
道领县四(龙水/东玺) (崖山/天河)五代时为楚马氏所有后入南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7b 页 WYG0616-0416d.png
汉省崖山东玺宋淳化元年以柳州洛曹县来属庆历
三年废芝州以其地来属属广西路 贡生豆䓻草豆
䓻银领县五治龙水 龙水(唐县有武鹅/山龙口江)洛曹(唐县有/洛棱山)
天河(唐县有/溪江)忻城(唐芝/州治)思恩(唐环州地后没蛮/夷庆历八年来属)
芝州 土地与安南府同唐为芝州或为忻城郡属岭
南道领县一 忻城 宋庆历三年𨽻宜州(详见宜/州下)
崖州 海中之洲也(其洲方/千里)汉武置珠崖儋耳二郡昭
帝省儋耳并珠崖元帝又罢珠崖郡以其阻绝数反故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8a 页 WYG0616-0417a.png
罢弃之与今海康郡之徐闻县对自徐闻径渡便风扬
帆一日一夕即至梁置崖州隋置珠崖郡唐为崖州属
岭南道领县四(舍城/文昌) (澄迈/临高)宋废属琼州而以唐之振
州为崖州(详见琼/州下)
儋州 土地与珠崖郡同汉置儋耳郡唐置儋州或为
昌化郡属岭南道领县五(义伦洛昌化富感/恩 阳 罗)南汉废富
罗宋废洛阳熙宁六年降为昌化军属广西路 贡高
良姜银领县三治宜伦 宜伦(隋义伦县宋改有/毗耶山耶山伦江)昌化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8b 页 WYG0616-0417b.png
(隋县有昌化/石南崖江)感恩(隋县有感劳/山湳龙江)
吉阳军 土地与崖州同隋置临振郡唐置振州或为
延德郡领县五(宁远临延德落吉/阳 川 屯)南汉省延德临川落
屯宋开宝五年改振州为崖州熙宁六年降为珠崖军
政和七年改吉阳郡今军城非崖与振之旧乃旧吉阳
县基也 贡高良姜领县二治宁远 宁远(隋/县)吉阳(唐/县)
熙宁六年二县并省为镇绍兴复为县
琼州 土地与珠崖郡同唐割崖州置琼州或为琼山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9a 页 WYG0616-0417c.png
郡属岭南道领县五(琼山乐曾口颜容/琼 会 罗)自乾封后没山
洞蛮贞元五年复七年省容琼五代时省曾口颜罗宋
开宝五年废崖州以舍城文昌澄迈三县来属熙宁四
年省舍城大观元年割乐会𨽻万安军是年以黎母山
夷峒建镇州赐军额为靖海军莭度政和元年州废以
其地及军额来归属广西路 贡银槟榔领县四治琼
山 琼山(唐县有/琼山)澄迈(隋县有/澄迈山)文昌(唐县有紫贝/山那射水)临高
(唐县有/南归水)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9b 页 WYG0616-0417d.png
万安州 土地与珠崖同唐置万安州或为万安郡属
岭南道领县四(万安/富云) (陵水/博辽)南汉省富云博辽宋属广
西路至大观元年以琼州乐会县来𨽻 贡银领县三
治万宁 万宁(唐县有赤陇/山金仙水)陵水(唐县有灵/山陵栅水)乐会(唐县/有湳)
(泰/水)
安南都护府 古骆越之地秦属象郡汉交趾日南二
郡界(今南方夷人其足大指开广若/并足而立其趾则交故名交趾)后汉因之兼置交
(领郡七/治于此)晋宋齐并因之(晋领郡七家领郡五/齐领郡九皆治于此)宋又置
卷三百二十三 第 30a 页 WYG0616-0418a.png
宋平郡齐因之亦为交趾郡地梁因之隋平陈废郡置
交州炀帝初州废置交趾郡唐为交州后改曰安南都
护府属岭南道 贡蕉槟榔鲛革蚺蛇胆翠羽领县八
 宋平(宋置宋平/郡在此)朱鸢(吴军晋县地旧置/武平郡鸢以专反)龙编(汉旧/县)
平 交趾(汉龙编/县地)武平(吴旧/县)平道(齐置昌/国县)南定(唐/县)宋初
为丁琏所据其后黎氏李氏陈氏世据安南之地
 石湖范氏桂海虞衡志曰余按交趾之名其来最久
 王制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盖涅其
卷三百二十三 第 30b 页 WYG0616-0418b.png
 面额至今犹然太史公书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
 西至于龙沙东至于蟠木日月所照莫不砥属言极
 南也汉武帝始置交趾郡在洛阳南万一千里历代置
 守今独为蛮方记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
 者矣记与雕题同言则其人形必小异交州记云交
 趾之人出南定县足骨无莭身有毛卧者更扶始得
 起山海经亦言交胫国人交胫郭璞云脚胫曲戾相
 交故谓之交趾今安南地乃汉唐郡县其人百骸与
卷三百二十三 第 31a 页 WYG0616-0418c.png
 华无异爱州唐姜公辅实生之何尝有交胫等说或
 传安南有播流山环数百里皆如铁围不可攀跻中
 有土田惟一窍可入而常自窒之人物诡怪不与外
 人通疑此是古交趾地必有能辩之者
爱州 秦象郡地汉武帝置九真郡后汉同晋亦属九
真郡宋齐因之梁置爱州隋为九真郡唐为爱州或为
九真郡属岭南道 贡纱絁孔雀尾领县六 九真
安顺 崇平 日南(并汉居/县地)无编(汉旧县又有汉西于/县故城今在县东)
卷三百二十三 第 31b 页 WYG0616-0418d.png
军宁宋无此州
福禄州 土地与九真郡同唐总章初智州刺史谢
法成招慰生獠昆明北楼等七千馀落以故唐林州地
置福禄州或为福禄郡属岭南道 贡白蜡紫□领县
三 柔远 唐林 福禄 宋无此州
长州 历代地理与福禄州同唐立长州天宝元年曰
文阳郡 贡金领县四 文阳 铜蔡 长山 其常
 宋无此州
卷三百二十三 第 32a 页 WYG0616-0419a.png
驩州 古越裳氏国重九译者也秦属象郡二汉属九
真郡吴分置九德郡晋宋齐因之隋置驩州后为日南
郡唐为驩州或为日南郡属岭南道 贡金金泊黄屑
象牙犀角沉香斑竹领县四 九德(晋/县)越裳(吴/县)怀驩
浦阳(晋/县)宋无此州
峰州 古文朗国(有文/朗水)亦陆梁地秦属象郡二汉属交
趾郡吴分置新兴郡晋改为新昌郡宋齐因之陈置兴
州隋平陈郡废改为峰州炀帝初州废并入交趾郡唐
卷三百二十三 第 32b 页 WYG0616-0419b.png
武德四年以交趾郡之嘉宁置峰州属岭南道 贡银
藤器白蜡蚺蛇胆豆蔻领县五 嘉宁 承化 新昌
(并汉麋泠县/地麋音麋)嵩山 珠禄 宋无此州
陆州 秦象郡地汉以来属交趾郡梁分置黄州及宁
海郡隋平陈郡废改黄州为玉州炀帝初州废并地入
宁越郡唐复置玉州上元二年改为陆州(州界有/陆水)或为
玉山郡属岭南道 贡银玳瑁鼊皮翠羽甲香领县三
 乌雷 宁海 华清 宋无此州
卷三百二十三 第 33a 页 WYG0616-0419c.png
岩州 土地与合浦郡同唐调露中析横贵二州立以
岩冈之地因以为名天宝时曰常乐郡属岭南道 贡
金领县四 常乐 恩封 高城 石岩 宋无此州
汤州 秦属象郡唐置汤州或为汤泉郡属岭南道
贡金领县三 汤泉 渌水 罗韶 宋无此州
瀼州 隋大将军刘方始开此路置镇守寻废不通唐
贞观中清平公李宏莭寻刘方故道开置瀼州以达交
趾今州在郁林之西南交趾之东北(州界有/瀼水)其后或为
卷三百二十三 第 33b 页 WYG0616-0419d.png
临潭郡属岭南道贞元后没于蛮夷名存而已领县四
 瀼江 波零 鹄山 弘远 宋无此州
笼州 唐贞观十二年清平公李宏莭招降生蛮置笼
州或为扶南郡属岭南道领县七 武勒 武礼 罗
笼 扶南 龙赖 武观 武江 宋无此州
环州 唐李宏莭开招生蛮置或为正平郡属岭南道
领县八 福零 正平 龙源 饶勉 思恩 武名
 歌良 蒙都 宋无此州
卷三百二十三 第 34a 页 WYG0616-0420a.png
古州 土地与瀼州同唐李宏莭开夷獠置属岭南道
 贡蜡领县三 乐山 古书 乐兴 宋无此州
田州 唐开元中开蛮洞立田州或为横山郡属岭南
道领县五 都救 惠佳 武龙 横山 如赖 宋
无此州
山州 历代地理与驩州同唐立山州或为龙池郡属
岭南道领县二贞元末废 龙池 盆山 宋无此州
演州 历代地理与驩州同唐武德五年立驩州贞观
卷三百二十三 第 34b 页 WYG0616-0420b.png
九年改为演州而别立驩州十六年州废入驩州广德
二年析驩州复立本忠义郡亦曰龙池郡又曰演水郡
元立六县后废思农武郡武容金四县属岭南道领县
二 忠义 龙池 宋无此州
林州 秦象郡汉日南地东汉因之晋宋以后为林邑
所据隋大业中平林邑立冲州寻改为林邑郡唐初立
林州贞观九年绥怀林邑乃寄治于驩州之南境(汉末/日南)
(郡象林县功曹区连杀县令自立为林邑王后有范熊/范文范诸农相继自立累世不宾至隋平之立冲州后)
卷三百二十三 第 35a 页 WYG0616-0420c.png
(改为林邑郡唐贞观中其君长修职贡乃于驩州/南境侨立林州及林邑县以羁縻之非正林邑也)属岭
南道贞元末废领县三 林邑(汉象/林县)金龙 海界 宋
无此州
景州 历代地理与林州同隋大业元年平林邑立荡
州寻改为比景郡唐初并为七州又更名曰南景州贞
观二年绥怀林邑乃寄治于驩州之南境八年曰景州
(比景汉晋属日南郡后为林邑所据比读如芘荫之芘/晋九真太守灌邃讨林邑其王范佛降乃于其国五月)
(五日立八尺表日景在表南九寸一分故自比景以南/皆开北户以向日唐于驩州南境侨立景州及比景县)
卷三百二十三 第 35b 页 WYG0616-0420d.png
(非正比/景也)属岭南道贞元末废领县三 比景 由文
朱吾 宋无此州
  按演林景三州秦汉为郡县汉末没于林邑隋复
  取之唐初置此三郡至贞元间方废而唐史地理
  志及杜氏通典俱不载故取欧阳忞舆地广记中
  所载以补之
 
 文献通考卷三百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