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四
卷三百四 第 1a 页 WYG0616-006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三百四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物异考十
  恒旸
春秋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董仲舒刘向以为齐桓既
死诸侯从楚僖尤得楚心外倚强楚炕阳失众又作南
门劳民兴役诸雩旱不雨略皆同说 宣公七年秋大
卷三百四 第 1b 页 WYG0616-0067d.png
旱是夏宣与齐侯伐莱 襄公五年秋大雩先是楚伐
宋取彭城郑畔中国附楚襄与诸侯共围彭城城郑虎
牢以禦楚有炕阳动众之应 八年九月大雩时作三
军季氏盛 二十八年八月大雩先是比年晋使荀吴
齐使庆封来聘是夏邾子来朝襄有炕阳自大之应
昭公三年八月大雩刘歆以为昭公居丧不哀炕阳失
众 六年九月大雩时鲁莒连兵有炕阳动众之应
十六年九月大雩先是昭公母夫人归氏薨昭不戚与
卷三百四 第 2a 页 WYG0616-0068a.png
三年同占 二十四年八月大雩时鲁袭邾师邾愬于
晋晋执我行人叔孙婼 二十五年七月上辛大雩季
辛又雩旱甚也刘歆以为时后氏与季氏有隙公信谗
伐季氏为所败出奔齐 定公十年九月大雩时公侵
郑城中城围郓 庄公三十一年冬不雨是岁一年而
三筑台奢侈不恤民 僖公二年冬十月不雨三年
春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六月雨时南败邾东败莒有
炕阳之应 文公二年自十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文
卷三百四 第 2b 页 WYG0616-0068b.png
公即位天子使叔服会葬毛伯赐命又会晋侯于戚公
子遂如齐纳币又与诸侯盟上得天子外得诸侯沛然
自大跻僖公主大夫始颛事(谓季孙/行父也) 十年自正月不
雨至于秋七月先是公子遂会四国而救郑楚使越椒
来聘秦人归襚有炕阳之应 十三年自正月不雨至
于秋七月先是曹伯把伯滕子来朝郕伯来奔秦伯使
遂来聘季孙行父城诸及郓二年之间五国趋之内城
二邑炕阳失众一日不雨而五谷皆熟异也文公时大
卷三百四 第 3a 页 WYG0616-0068c.png
夫始专盟会公孙敖会晋侯又会诸侯盟于垂陇故不
雨而生者阴不出气而私自行以象施不由上出臣下
作福而私自成一曰不雨近常阴之罚君弱也
秦始皇十二年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
汉惠帝五年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绝先是发民男女
十四万六千人城长安是岁城乃成 文帝三年秋天
下旱是秋匈奴寇边发兵击之出塞其秋济北王兴居
反讨平之 后六年天下大旱时匈奴大入上郡云中
卷三百四 第 3b 页 WYG0616-0068d.png
烽火通长安遣三将军屯边又三将军屯京师 九年
春大旱 景帝中三年秋大旱后二年秋大旱 武帝
建元四年六月旱 元光六年夏大旱是岁四将军征
匈奴 元朔五年春大旱是岁六将军众十馀万征匈
奴 元狩三年夏大旱是岁发天下故吏伐棘上林穿
昆明池 元封六年秋大旱 天汉元年夏大旱其三
年夏大旱先是贰师将军征大宛还三将军征匈奴李
陵没不还 征和元年夏大旱是岁始治巫蛊明年卫
卷三百四 第 4a 页 WYG0616-0069a.png
皇后太子败 昭帝始元六年大旱先是大鸿胪田广
明征益州暴师连年 元凤五年夏大旱 宣帝本始
元年夏大旱东南数千里先是五将军众二十万征匈
奴 神爵元年秋大旱是岁后将军赵充国征西羌
元帝建昭二年大旱 成帝永始三年四年夏大旱
平帝建平四年春大旱
后汉世祖建武三年七月洛阳大旱 五年夏旱京房
易传曰欲德不用兹谓张厥灾荒其旱阴云不雨变而
卷三百四 第 4b 页 WYG0616-0069b.png
赤因四阴众出过时兹谓广其旱不生上下皆蔽兹谓
隔其旱天赤三月时有雹杀飞禽上缘求妃兹谓僭其
旱三月大温亡云君高台府兹谓犯阴侵阳其旱万物
根死有火灾庶位踰节兹谓僭其旱泽物枯为火所伤
(春秋考异邮曰国大旱冤狱结旱者阳气移精不施君/上失制奢淫僭差气乱惑天则旱徵见又云阴厌阳移)
(君淫民恶阴精不舒阳偏不施又云阳偏民怨徵也在/所以感之者上奢则求多求多则下竭下竭则溃君不)
(仁管子曰春不收枯骨伐枯木而起去之则夏旱方储/对策曰百姓苦士辛烦碎责租税失中暴师外营经历)
(三时内有怨女外有旷夫王者熟推其祥揆合于天图/之事情旱灾可除夫旱者过日天王无意于百姓恩德)
卷三百四 第 5a 页 WYG0616-0069c.png
(不行万民烦扰/故天应以无泽)是时天下僭逆者未尽诛军多过时(古/今)
(注曰建武六年六月九年春十二年五月二十一年六/月明帝永平元年五月八年冬十一年八月十三年八)
(月十八年/三月并旱) 章帝章和二年夏旱时章帝崩后窦太后
兄弟用事奢僭(古今注曰建初二年夏雒阳旱四年夏/元和元年春并旱按杨终传建初元年)
(大旱谷贵终以为广陵楚淮阳济南之狱徙者数万人/吏民怨旷上疏云久旱孔丛曰建初元年大旱天子忧)
(之侍御史孔丰上疏曰臣闻为不善而灾报得其应也/为善而灾至遭时运也陛下即位日浅视民如伤而不)
(幸耗旱时运之会耳非政教所致也昔成汤遭旱因自/责省畋散积减御损食而大有年意者陛下未为成汤)
(之事焉天子纳其言而从之三日/雨即降转拜黄门郎典东观事) 和帝永元六年秋
卷三百四 第 5b 页 WYG0616-0069d.png
京师旱时雒阳有冤囚和帝幸雒阳寺录囚徒理冤囚
收令下狱抵罪行未还宫澍雨降(古今注曰永元二年/郡国十四旱十五年)
(丹阳郡国二十二并旱或伤稼安帝古今注曰永初元/年郡国八旱分遣议郎请雨按本纪二年五月旱皇太)
(后幸雒阳寺录囚徒即日雨六月京/师郡国四十大水虽得水无救为灾) 安帝永初六年
夏旱(古今注曰三年郡国/八四年五年夏并旱) 七年夏旱 元初元年夏
旱 二年夏旱(三年夏旱时西羌寇乱/军屯相继连十馀年) 六年夏旱(古/今)
(注曰建光元年郡国四旱延/光元年郡国五并旱伤稼) 顺帝永建三年夏旱
五年夏旱 阳嘉二年夏旱时李固对策以为奢僭所
卷三百四 第 6a 页 WYG0616-0070a.png
致也(臣昭按本纪元年二月京师旱郎顗传人君恩泽/不施于民禄去公室臣下专权所致也又周举传)
(三年河南三辅大旱五谷伤灾天/子亲自露坐德阳殿东厢请雨) 冲帝永嘉元年夏
旱时冲帝幼崩太尉李固劝太后及兄梁冀立嗣帝择
年长有德者天下赖之则功名不朽年幼未可知如后
不善悔无所及时太后及冀贪立年幼欲久自专遂立
质帝八岁此不用德(古今注曰本初元/年二月京师旱) 桓帝元嘉元
年夏旱是时梁冀秉政妻子并受封宠踰节 延熹元
年六月旱(京房占曰人君无施泽惠利于下则致旱也/不救必蝗虫害谷其救也贳谪罪行宽大惠)
卷三百四 第 6b 页 WYG0616-0070b.png
(兆民劳功吏赐鳏寡禀不足按陈蕃上疏宫/女多聚不御忧悲之感以致水旱之困也) 灵帝熹
平五年夏旱(蔡邕作伯夷叔齐碑曰熹平五年天下大/旱祷请名山求获答应时处士平阳苏腾)
(字元成梦陟首阳有神马之使在道明觉而思之以其/梦陟状上闻天子开三府请雨使者与郡县户曹掾吏)
(登山升祠手书要曰君况我圣主以/洪泽之福天寻兴云即降甘雨也) 六年夏旱 光
和五年夏旱 六年夏旱是时常侍黄门僭作威福
献帝兴平元年秋长安旱是时李傕郭汜专权纵肆(献/帝)
(起居注曰建安十/九年夏四月旱)
魏明帝大和二年五月大旱元年已来崇广宫府之应
卷三百四 第 7a 页 WYG0616-0070c.png
也又是春宣帝擒孟达张合破诸葛亮毙马谡亢阳自
大又其应也 太和五年三月自去冬十月至此月不
雨辛巳大雩 齐王正始元年二月自去冬十二月至
此月不雨去岁曹爽白帝转宣帝为太傅外示尊崇内
实欲令事先由己时宣帝功盖魏朝欲德不用之应也
高贵乡公甘露三年正月自去秋至此月旱时文帝围
诸葛诞众出过时之应也初寿春秋夏常雨淹城而此
旱踰年城陷乃大雨咸以诞为天亡
卷三百四 第 7b 页 WYG0616-0070d.png
吴孙权嘉禾四年自十月不雨至于夏 孙亮五凤二
年大旱百姓饥是年征役烦兴军士怨叛此亢阳自大
劳役失众之罚也其役弥岁故旱亦竟年 孙皓宝鼎
元年春夏旱时皓迁都武昌劳役动众之应
晋武帝泰始七年五月闰月旱大雩 八年五月旱是
时帝纳荀勖邪说留贾充不复西镇而任恺渐疏上下
皆蔽之应也及李熹鲁芝李允等并在散职近欲德不
用之谓也 九年自正月旱至于六月祈宗庙社稷山
卷三百四 第 8a 页 WYG0616-0071a.png
川癸未雨 十年四月旱去年秋冬采择卿校诸葛冲
等女是春五十馀人入殿简选又取小将吏女数千人
母子号哭于宫中声闻于外行人悲酸是殆积阴生阳
上缘求妃之应也 咸宁二年五月旱大雩至六月乃
(之戊反/又音树)雨 太康二年旱自去冬至此春 三年四
月旱乙酉诏司空齐王攸与尚书廷尉河南尹录讯系
囚事从蠲宥 五年六月旱此年正月天阴解而复合
刘毅上疏曰必有阿党之臣奸以事君者当诛而不赦
卷三百四 第 8b 页 WYG0616-0071b.png
也帝不答是时荀勖冯紞僭作威福乱朝尤甚 六年
三月青梁幽冀郡国旱六月济阴武陵旱伤麦 七年
夏郡国十三大旱 八年四月冀州旱 九年夏郡国
三十三旱扶风始平京兆安定旱伤麦 十年二月旱
 太熙元年三月旱自太康后虽正人满朝不被亲仗
而贾充荀勖杨骏冯紞等迭居要重所以无年不旱者
欲德不用上下皆蔽庶位踰节之罚也 惠帝元康七
年七月秦雍二州大旱疾疫关中饥米斛万钱因此氐
卷三百四 第 9a 页 WYG0616-0071c.png
羌反叛雍州刺史解系败绩而饥疫荐(与荐同/在见反)臻戎晋
并困朝廷不能振诏听相卖鬻其九月郡国五旱 永
宁元年自夏及秋青徐幽并四州旱十二月又郡国十
二旱是年春三王讨赵王伦六旬之中数十战死者十
馀万人 怀帝永嘉三年五月大旱襄平县梁水淡池
竭河洛江汉皆可涉是年三月司马越归京都遣兵入
宫收中书令缪播等九人杀之皆僭踰之罚也又四方
诸侯多怀无君之心刘元海石勒王弥李雄之徒贼害
卷三百四 第 9b 页 WYG0616-0071d.png
百姓流血成泥又其应也 五年自去冬旱至此春去
岁十一月司马越以行台自随斥黜宫卫无君臣之节
 悯帝建兴元年六月扬州旱去年十二月淳于伯冤
死之应 元帝大兴元年六月又旱干宝曰杀淳于伯
之后旱三年是也刑罚妄加群阴不附则阳气胜之罚
也 元帝大兴四年五月旱是时王敦陵僭已著 永
昌元年夏大旱是年三月王敦有石头之变二宫陵辱
大臣诛死僭踰无上故旱尤甚也其闰十一月京都大
卷三百四 第 10a 页 WYG0616-0072a.png
旱川谷并竭 明帝太宁三年自春不雨至于六月
成帝咸和元年夏秋旱是时庾太后临朝称制言不从
而僭踰之罚也 二年夏旱 五年五月大旱 六年
四月大旱 八年秋七月旱 九年自四月不雨至于
八月 咸康元年六月旱是时成帝冲弱未亲万几内
外之政决之将相此僭踰之罚连岁旱也至四年王导
固让太傅复子明辟是后不旱殆其应也时天下普旱
会稽馀姚特甚米斗直五百人有相鬻者 二年三月
卷三百四 第 10b 页 WYG0616-0072b.png
旱 三年六月旱时王导以天下新定务在遵养不任
刑罚遂盗贼公行频五年亢旱亦舒缓之应也 康帝
建元元年五月旱 穆帝永和元年五月旱是时帝在
襁褓褚太后临朝如明穆太后故事 五年七月不雨
至于十月 六年夏旱 八年夏旱 九年春旱 升
平三年冬大旱 四年冬大旱 哀帝隆和元年夏旱
是时桓温彊恣权制朝廷踰僭之罚也 海西公太和
元年夏旱 四年冬旱凉州春旱至夏 简文帝咸安
卷三百四 第 11a 页 WYG0616-0072c.png
二年十月大旱饥自永和至是嗣主幼冲桓温陵僭用
兵征伐百姓怨苦 孝武帝宁康元年三月旱是时桓
温入觐高平陵阖朝致拜踰僭之应也 三年冬旱
太元四年夏大旱 八年六月旱 十年七月旱饥初
八年破苻坚九年诸将略地有事徐豫杨亮赵统攻讨
巴沔是年正月谢安又出镇广陵使子琰进次彭城频
有军役 十三年六月旱去岁北府遣戍胡陆荆州经
略河南是年夏郭铨置戍野王又遣军破黄淮 十五
卷三百四 第 11b 页 WYG0616-0072d.png
年七月旱 十七年秋旱至冬是时烈宗仁恕信任会
稽王道子政事舒缓又茹千秋为骠骑咨议窃弄主相
威福又邱尼乳母亲党及婢仆之子阶缘近习临部领
众又所在多上春禁囚不以其辜建康狱吏枉暴既甚
此又僭踰不从冤滥之罚 安帝隆安二年冬旱寒甚
 四年五月旱 五年夏秋大旱十二月不雨时孙恩
作乱桓元疑贰迫杀殷仲堪而朝廷即授以荆州之任
司马元显又讽百僚悉使敬已内外骚动兵甲烦兴此
卷三百四 第 12a 页 WYG0616-0073a.png
皆陵僭忧愁之应也 元兴元年七月大饥九月十月
不雨泉水涸 二年六月不雨冬又旱时桓元奢僭十
二月遂篡位 三年八月不雨 义熙四年冬不雨
六年九月不雨 八年十月不雨 九年秋冬不雨
十年九月旱十二月又旱井渎多竭是时军役烦兴
宋文帝元嘉八年夏六月旱大雩 二十八年三月大
旱 孝武大明八年东诸郡大旱甚者米一斗数百都
下亦至百馀钱饿死者十六七
卷三百四 第 12b 页 WYG0616-0073b.png
梁武帝天监元年大旱米斗五千人多饿死洪范五行
传曰君持亢阳之节兴师动众劳人过度故旱灾应初
帝起兵襄阳破张冲败陈伯之及平建康前后连战百
姓劳敝及即位后复与魏交兵不止之应也 简文帝
大宝元年夏大旱人相食都下尤甚
陈宣帝太建十二年春不雨至四月先是周师掠淮北
始兴王叔陵等诸军败绩淮北地皆没于周是其应也
后魏孝文太和十五年自正月不雨至于四月 宣武
卷三百四 第 13a 页 WYG0616-0073c.png
景明四年旱 正始元年旱 永平二年旱 三年冀
定二州旱 延昌元年自二月不雨至五月 孝明神
龟元年自正月不雨至六月 正元二年旱 孝静帝
天平二年大旱
东魏天平四年并肆汾建晋绛秦陜等诸州大旱人多
流散是岁齐神武与西魏战于沙苑败绩死者数万
武定二年冬春旱先是西魏师入洛阳神武亲帅军大
战于邙山死者数万
卷三百四 第 13b 页 WYG0616-0073d.png
后齐天保九年夏大旱先是大发卒筑长城四百馀里
劳役之应也 乾明元年春旱先是发卒数十万筑金
凤圣应崇光三台穷极侈丽不恤百姓亢阳之应也
河清二年四月并晋已西五州旱是岁发卒筑轵关突
厥二十万众毁长城寇恒州 后主天统二年春旱是
时大发卒起大明宫
隋开皇四年已后京师频旱时迁都龙首建立宫室百
姓劳敝亢阳之应也 大业四年燕代缘边诸郡旱时
卷三百四 第 14a 页 WYG0616-0074a.png
发卒百馀万筑长城帝亲巡塞表百姓失业道殣相望
 八年天下旱百姓流亡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
军冻饿死者十八九 十三年天下大旱时郡县乡邑
悉遣筑城发男女无少长皆就役
唐武德三年夏旱至于八月乃雨 四年自春不雨至
于七月雨少阴之气其气毁则不雨少阴者金也金为
刑为兵刑不辜兵不戢则金气毁故常为旱火为盛阳
阳气强悍故圣人制礼以节之礼失则僭而骄亢以导
卷三百四 第 14b 页 WYG0616-0074b.png
盛阳火胜则金衰故亦旱于五行土实制水土功兴则
水气壅阏又常为旱天官有东井主水事天汉天江亦
水祥也水与火仇而受制于土土火谪见若日蚀过分
而未至与七曜循中道之南皆旱祥也 七年秋关内
河东旱 贞观元年夏山东大旱 二年春旱 三年
春夏旱 四年春旱自太上皇传位至此而比年水旱
 九年秋剑南关东州二十四旱 十二年吴楚巴蜀
州二十六旱冬不雨至于明年五月 十七年春夏旱
卷三百四 第 15a 页 WYG0616-0074c.png
 二十一年秋陜绛蒲夔等州旱 二十二年秋开万
等州旱冬不雨至于明年三月 永徽元年京畿雍同
绛等州十旱 二年九月不雨至于明年二月 四年
夏秋旱光婺滁颍等州尤甚 显庆五年春河北州二
十二旱 总章元年京师及山东江淮大旱 二年七
月剑南州十九旱冬无雪 咸亨元年春旱秋复大旱
 仪凤二年夏河南河北旱 三年四月旱 永隆二
年关中旱霜大饥 永淳元年关中大旱饥 二年夏
卷三百四 第 15b 页 WYG0616-0074d.png
河南河北旱 永昌元年三月旱 神功元年黄随等
州旱 久视元年夏关内河东旱 长安二年春不雨
至于六月 三年冬无雪至于明年二月 神龙二年
冬不雨至于明年五月京师山东河北河南旱饥 太
极元年春旱七月复旱 开元二年春大旱 十二年
七月河东河北旱帝亲祷雨宫中设坛席暴立三日九
月蒲同等州旱 十四年秋诸道州十五旱 十五年
诸道州十七旱 十六年东都河南宋亳等州旱 二
卷三百四 第 16a 页 WYG0616-0075a.png
十四年夏旱 永泰元年春夏旱 二年关内大旱自
三月不雨至于六月 大历六年春旱至于八月 建
中三年自五月不雨至于七月 兴元元年冬大旱
贞元元年春旱无麦苗至于八月旱甚灞浐将竭井皆
无水 六年春关辅大旱无麦苗夏淮南浙西福建等
道大旱井泉竭人暍且疫死者甚众 七年扬楚滁寿
澧等州旱 十四年春旱无麦 十五年夏旱 十八
年夏申光蔡州旱 十九年正月不雨至七月甲戌乃
卷三百四 第 16b 页 WYG0616-0075b.png
雨 永贞元年秋江浙淮南荆南湖南鄂岳陈许等州
二十六旱 元和三年淮南江南江西湖南广南山南
东西皆旱 四年春夏大旱秋淮南浙西江西江东旱
 七年夏扬润等州旱 八年夏同华二州旱 十五
年夏旱 宝历元年秋荆南淮南浙西江西湖南及宣
襄鄂等州旱 太和元年夏京畿河中同州旱 六年
河东河南关辅旱 七年秋大旱 八年夏江淮及陜
华等州旱 九年秋京兆河南河中陜华同等州旱
卷三百四 第 17a 页 WYG0616-0075c.png
开成二年春夏旱 四年夏旱浙东尤甚 会昌五年
春旱 六年春不雨冬又不雨至明年二月 大中四
年大旱 咸通二年秋淮南河南不雨至于明年六月
 九年江淮旱 十年夏旱 十一年夏旱 广明元
年春夏大旱 中和四年江南大旱饥人相食 景福
二年秋大旱 光化三年冬京师旱至于四年春
宋建隆二年京师夏旱冬又旱 三年京师春夏旱河
北大旱霸州苗皆焦仆又河南河中府孟泽濮郓齐济
卷三百四 第 17b 页 WYG0616-0075d.png
澶滑延隰宿等州并春夏不雨 四年京师夏秋旱又
怀州旱 乾德元年冬京师旱 二年正月京师旱夏
不雨冬无雪是岁河南府陜虢麟博灵州旱河中府旱
甚 四年春至夏京师不雨江陵府华州涟水军旱
五年正月京师旱秋复旱冬无雪 开宝元年冬京师
无雪 二年夏至七月京师不雨 三年春夏京师旱
冬无雪邠州夏旱 五年春京师旱冬又旱 六年冬
京师旱 七年京师春夏旱冬又旱河南府晋解州夏
卷三百四 第 18a 页 WYG0616-0076a.png
旱滑州秋旱 八年春京师旱是岁关西饥旱甚 太
平兴国二年正月京师旱 三年春夏京师旱 四年
冬京师旱 七年春京师旱孟虢绛密瀛卫曹淄州旱
 九年夏京师旱秋江南大旱 雍熙二年冬京师旱
 三年冬京师旱 四年冬京师旱 端拱二年五月
京师旱秋七月至十一月旱上忧形于色蔬食致祷是
岁河南登莱深冀旱甚民多饥死诏发仓粟贷之人五
斗 淳化元年正月至四月不雨京师民饥上蔬食祈
卷三百四 第 18b 页 WYG0616-0076b.png
雨河南凤翔大名京兆府许沧单汝乾郑同州旱 二
年春京师大旱蝗冬复大旱是岁河南北河东陜西及
亳建淮阳等三十六州军旱 三年夏京师不雨河南
府许汝亳滑商州旱 五年六月京师旱疫遣太医和
药救之 至道元年京师春旱冬无雪 二年春夏京
师旱冬无雪 咸平元年春夏京畿旱又江浙淮南荆
湖四十六州军旱 二年春京师旱甚又广南西路江
浙荆湖及曹单岚州淮阳军旱 三年春京师旱江南
卷三百四 第 19a 页 WYG0616-0076c.png
频年旱歉多疾疫 四年京畿正月至四月不雨 景
德元年京师夏旱人多暍死 三年夏京师旱 大中
祥符二年春夏京师旱河南府及陜西路潭邢州旱
三年夏京师江南路及宿润州旱 八年春京师旱
九年秋京师旱又大名府澶相州旱 天禧元年京师
春旱秋又旱夏陜西旱 四年春利州路旱夏京师旱
 五年冬京师旱 天圣二年春不雨 八年辛未开
封府言阳武等一十三县大旱伤苗 六年四月不雨
卷三百四 第 19b 页 WYG0616-0076d.png
 明道元年畿县久旱伤苗 明道二年南方大旱种
饷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官作粥糜以
饲之得食辄死 宝元元年益州路自夏至秋不雨两
蜀大旱 庆历三年京师自春至夏不雨 四年春京
师及诸路久不雨 七年正月京师不雨 皇祐三年
恩冀诸州旱 嘉祐五年梓州路夏秋不雨 七年春
旱 治平元年春京师踰时不雨郑滑蔡汝颍亳曹濮
洺磁晋耀登等州河中府庆成军旱 二年春不雨
卷三百四 第 20a 页 WYG0616-0077a.png
熙宁二年三月旱甚 三年畿内及诸路旱八月卫州
旱 五年五月北京自春至夏不雨 七年自春至夏
河北河东陜西京东西淮南诸路久旱九月诸路复旱
时新复洮河亦旱羌户多殍死 八年四月真定府旱
八月淮南两浙江南荆湖等路旱 九年八月河北京
东西河东陜西旱 十年春诸路旱 元丰二年春河
北陜西京东西诸路旱 三年春西北诸路旱 五年
春旱 六年夏畿内旱 八年旱 元祐二年春旱
卷三百四 第 20b 页 WYG0616-0077b.png
三年秋诸路旱京西陜西尤甚 四年春京师及东北
旱 五年旱 八年秋旱 绍圣元年春旱 三年江
东大旱溪河涸竭 四年夏两浙旱 元符元年东南
旱 二年春京畿旱 建中靖国元年衢信州旱 大
观三年淮南江东西诸路大旱六月不雨至于十月
政和元年淮南旱 三年江东旱疫 宣和元年淮南
秋旱 四年东平府旱 五年夏秦凤路旱是岁燕山
府路旱 建炎二年夏旱 绍兴二年常州大旱 三
卷三百四 第 21a 页 WYG0616-0077c.png
年四月旱至于七月 五年五月浙东西旱五十馀日
六月江东湖南旱秋四川郡县旱甚 六年夔潼成都
郡县及湖南衡州皆旱 七年春旱七十馀日六月又
旱 八年冬不雨 九年六月旱六十馀日 十一年
七月旱 十二年三月旱六十馀日秋京西淮东旱
十八年浙东西旱 二十九年二月旱七十馀日秋江
浙郡国旱 三十年春阶成凤西和州旱秋江浙郡邑
旱浙东尤甚 隆兴元年江浙郡县旱京西大旱 三
卷三百四 第 21b 页 WYG0616-0077d.png
年台州春旱兴化军漳福州大旱首种不入自春至于
八月 乾道三年春四川郡县旱至于秋七月绵剑汉
州石泉军尤甚 四年六月旱襄阳隆兴建宁俱旱
五年夏秋淮东旱盱眙淮阴为甚 六年夏浙东福建
路旱温台福漳建为甚 七年春江东西湖南北淮南
浙婺秀州皆旱至于夏秋江洪筠潭饶南康兴国临江
尤甚首种不入冬不雨 九年浙东婺处温台州江西
吉赣临江南安湖北江陵府皆久旱无麦苗 淳熙元
卷三百四 第 22a 页 WYG0616-0078a.png
年浙东湖南郡县旱台处郴桂为甚蜀关外四州旱
二年秋江浙淮皆旱绍兴镇江宁国建康常和滁真扬
盱眙广德为甚 三年夏浙西常昭复随郢金洋州江
陵德安兴元荆门汉阳皆旱 四年春襄阳旱首种不
入 五年浙西镇江常州蜀绵州及淮南江东西旱
六年衡永楚高邮旱 七年湖南旱诸道自四月不雨
行都自七月不雨皆至九月越台婺常润秀隆兴兴国
临江江筠抚吉饶信徽池建康南康舒蕲黄和无为潭
卷三百四 第 22b 页 WYG0616-0078b.png
衡永江陵皆大旱 八年正月甲戌积旱始雨七月不
雨至于十一月越婺衢严湖常临安镇江江阴建康饶
信徽南康广德兴国江陵德安鄂复汉阳信阳荆门昌
长宁京西淮郡皆旱徽楚严越尤甚 九年五月不雨
至于七月润婺处温洪吉抚筠袁临江建昌江陵德安
潭鄂复汉阳荆门信阳恭合昌普资渠利阆忠涪万梁
山南平广安襄阳皆旱 十年六月旱至于七月江淮
建康和兴国恭涪泸合金南平旱 十一年四月不雨
卷三百四 第 23a 页 WYG0616-0078c.png
至于八月吉赣建昌福泉汀漳潮梅循邕宾象兴元金
洋西和皆旱吉兴元尤甚冬不雨至明年二月 十四
年五月旱临安镇江严常湖秀绍兴衢婺处明台饶信
隆兴江吉抚筠袁临江兴国建昌皆旱 十五年舒州
旱 绍熙元年重庆蕲州池州旱 二年五月真扬通
泰楚滁和高邮盱眙及蜀普隆涪渝遂富顺监皆旱简
资荣州大旱 三年夏郢扬和三州大旱秋简资普荣
叙隆富顺监复大旱 四年绵州大旱亡麦简资普渠
卷三百四 第 23b 页 WYG0616-0078d.png
合州广安军旱江浙自六月不雨至于八月婺台信镇
江江陵江西淮东旱 五年浙东西自去冬不雨至于
夏秋常秀镇江江阴大旱淮东西旱庐和濠楚为甚江
西七郡秋旱 庆元三年潼利夔路十五郡旱自四月
至于九月金蓬普州大旱 六年四月旱常州镇江府
大旱水竭淮郡自春无雨首种不入及京襄皆旱 嘉
泰元年夏五月旱浙西郡县及蜀郡十五皆大旱 二
年春旱至于夏秋浙西湖南江东旱常秀潭永镇江建
卷三百四 第 24a 页 WYG0616-0079a.png
康为甚 四年五月不雨至七月浙东江西旱 开禧
元年夏浙东西不雨百馀日衢婺严越大旱澧忠涪亦
大旱 二年南康军江西湖南北旱 三年二月不雨
 嘉定元年夏旱至七月乃雨 二年四月旱首种不
入至七月乃雨浙西大旱常润为甚淮东西江东湖北
皆旱 四年资昌普合州旱 六年五月不雨至七月
江陵德安汉阳旱 八年春旱首种不入至八月乃雨
江浙淮闽皆旱衢婺温台明徽池真太平建康宁国广
卷三百四 第 24b 页 WYG0616-0079b.png
德兴国南康盱眙安丰为甚 十年七月不雨 十一
年秋不雨至于冬淮郡及常州镇江建康江阴广德旱
蔬麦皆枯 十四年浙闽广旱明台衢婺温福为甚江
西旱赣吉建昌为甚 十五年五月不雨至七月赣州
大旱 十六年五月不雨岳州旱
  恒燠
春秋桓公十五年春亡冰刘向以为周春今冬也 成
公元年二月亡冰 襄公二十八年春无冰说曰水旱
卷三百四 第 25a 页 WYG0616-0079c.png
之灾寒暑之变天下皆同故曰无冰天下异也桓公杀
兄弑君外成宋乱与郑易邑背叛周室成公时楚横行
中国王札子杀召伯毛伯晋败天子之师于贸戎天子
皆不能讨襄公时天下诸侯之大夫皆埶国权君不能
制渐将日甚善恶不明赏罚不行周失之舒秦失之急
故周衰亡寒岁秦灭亡燠年
汉武帝元狩六年冬亡冰先是比年遣大将军卫青霍
去病攻祁连绝大幕穷追单于斩首数十万级还大行
卷三百四 第 25b 页 WYG0616-0079d.png
庆赏乃闵海内勤劳遣博士褚大等六人持节巡行天
下存赐鳏寡假予困乏举遗逸独行君子郡国有以便
宜上者丞相御史以闻天下咸喜 昭帝始元二年冬
亡冰是时上年九岁大将军霍光秉政始行宽缓欲以
说下
后齐天保八年三月大热人或暍死刘向五行传曰视
不明用近习贤者不进不肖不退百职废坏庶事不从
其过在政教舒时帝狂躁荒淫无度之态
卷三百四 第 26a 页 WYG0616-0080a.png
唐天宝元年冬无冰谓阴失节也又曰知罪不诛其罚
燠夏则暑杀人冬则物华实盖当寒反燠象宜刑而赏
之也 贞元十四年夏大燠 元和九年六月大燠
长庆二年冬少雪不冰冻草木萌荑如正月 广明元
年十一月煖如仲春
宋淳化二年冬京师无冰 大中祥符二年京师冬温
无冰 天圣五年夏秋大暑毒气中人占者曰此洪范
所谓恒燠也 嘉祐六年冬京师无冰 治平四年冬
卷三百四 第 26b 页 WYG0616-0080b.png
无雪 元丰八年冬无雪 元祐元年冬无雪 四年
冬无雪 五年冬无冰雪 绍兴五年五月大燠四十
馀日草木焦槁山石可灼人死于暑者甚众 三十一
年冬无雪 乾道三年冬温少雪无冰 五年冬温亡
雪 六年冬复温无雪无冰 绍熙三年潼川路不雨
气燠如仲夏日月皆赤荣州尤甚 庆元元年冬无雪
 四年冬无雪越岁春燠而雷 六年冬燠无雪桃李
华蛰虫不藏管子曰臣乘君威则阴侵阳盛冬不冰时
卷三百四 第 27a 页 WYG0616-0080c.png
韩侂胄擅朝阴胁阳之象 开禧三年冬少雪 嘉定
元年春燠如夏 六年冬燠无冰有雷昆虫不蛰 八
年夏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行都斛水百钱江
淮杯水数十钱暍死者甚众 九年冬无雪 十三年
冬无冰腊无雪越岁春暴燠土燥泉竭
 
 
 
卷三百四 第 27b 页 WYG0616-0080d.png
 
 
 
 
 
 
 
 文献通考卷三百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