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六十九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二百六十九
  鄱陽馬端臨貴與
 封建考十
  東漢列侯
公元107年
舊制列侯奉朝請長安者皆位次三公中興以來惟以功徳賜位特進者在三公下次車騎將軍賜位朝侯九卿下次校尉賜位侍祠其次下土小國侯以肺腑親公主子孫奉墳墓京師隨時朝見是為猥諸侯也(漢官儀皇后父兄率為特進朝㑹位次三公故章帝啓馬太后曰漢典舅氏之封侯猶皇子之為王其功臣四姓諸侯侍祠侯皆在卿校之下)明帝四姓小侯開立學校五經師(外戚樊氏郭氏隂氏馬氏四姓以非列侯故曰小侯)列侯歸國不受茅土不立宫室户數租入為節諸紹封者皆食故國半租罪侯歸不得吏民漢制皇女皆封縣公主儀服同列侯其尊崇加號長公主儀服同蕃王諸王女皆封鄉亭翁主儀服同鄉亭侯(漢書齊厲王姊為紀翁主以紀氏所生以為號)章帝惟特封東平憲王蒼瑯琊孝王京女為縣公主其後安帝帝妹亦封長公主同之皇女皇女封公主者所生之子襲母封為列侯傳國於後鄉亭之封則不傳襲(永初元年鄧太后詔封清河孝王慶十一人皆為鄉公主食邑俸)列侯國置相(其秩各如本縣主治如令不臣也但納租於侯以户數為限)其官隨國大小為増減食邑千户以上家丞庶子一人(此家臣也使理家事)不滿千户則不家丞舊置行人馬門大夫等官又悉省諸公主各置家令一人(東觀書曰其主薨無子置傅一人守其家)
  功臣
公元25年
太傅高宻侯鄧禹南陽新野人以杖䇿從帝渡河運籌將兵入闗大司徒建武元年酇侯食邑萬户二年更封梁侯食四縣十三年功高定封高密侯永平元年薨謚元侯帝分禹封為三國長子震為高密侯襲為昌安侯珍為夷安侯子鴻永平中小侯
 高密侯震子乾成褒子某嗣爵昌(某弟)襲母爵為舞隂侯昌安侯襲子藩夷安侯子良無後康(珍子)紹封
公元31年
太守全椒侯馬成南陽棘陽人世祖討河北從征伐以擊斬李憲建武七年平舒侯二十七年定封全椒侯三十二年卒子衞香徙封棘陵侯豐元
公元159年
 邑醜桓帝時罪失國昌延熹二年成元
復封為益陽亭侯
大司馬廣平侯吳漢南陽人世祖討王郎漁陽太守彭寵以郡歸帝賜號建䇿侯擊羣賊先登陷陣即位大司馬更封舞陽侯建武二年廣平侯四縣十一年公孫述滅之二十年薨諡忠侯子哀侯成嗣為奴所殺二十八年分封為三國成子旦為灈陽侯奉嗣旦弟盱為筑陽侯弟國為新蔡兄尉為將軍從征戰死封尉子彤為安陽侯帝以漢功大復封弟翕為褒親侯吳氏侯者五國旦無子國除
盱子勝
河南尹阜成侯王梁漁陽安陽人為郡吏太守彭寵漁陽光武從平河北㓂恂南拒洛陽北守天井闗即位大司空武强侯十三年増邑定封阜成侯十四年卒官子禹嗣堅石坐父弟與楚王英謀反
公元26年
左將軍膠東侯賈復南陽冠軍人為縣掾下江兵起復聚衆數百人漢後北渡河從光武青犢五校羣盜破之帝即位執金吾冠軍侯渡河朱鮪降之建武二年益封朝陽二縣十三年定封膠東侯郁秩壯武下密即墨挺胡觀陽六縣三十一年卒諡剛侯子忠嗣敏坐誣告母殺人國除肅宗更立小子邯為膠東侯邯弟宗為即墨侯一縣育(邯子)長
參(宗子)
瑯琊太守祝阿侯陳俊南陽西鄂人少為郡吏光武河北安集掾從擊銅馬五校破之建武二年新處侯張步董憲十三年増邑定封祝阿侯二十三年卒子浮嗣專諸
公元25年
建威大將軍好畤侯耿弇扶風茂陵人父王莽時朔調連率(上谷郡朔調太守連率)更始奉奏詣長安宋子㑹王郎起兵乃馳謁光武説帝𤼵漁陽上谷兵攻邯鄲誅王郎為大將軍從擊銅馬赤眉青犢尢來大槍諸盜破之光武即位建威大將軍好畤侯好畤美陽二縣彭寵張豐張步十三年户邑永平元年卒諡愍侯子忠馮良
 隃麋侯霸弟況少子上谷郡光武後封隃麋侯卒子嗣文金喜顯援
 牟平侯舒弟亦子況初封牟平舒襲封襲
 寶坐自殺國除箕復封牟平侯恒别封陽亭侯
公元59年
驃騎大將軍參蘧侯杜茂南陽冠軍人歸光武河北中堅將軍常從征伐即位大將軍樂鄉侯建武二年苦陘侯擊五校平之驃騎大將軍十三年増邑脩侯十五年坐罪免官户邑定封參蘧鄉侯十九年卒子元嗣坐罪國除奉(茂孫)復封安樂亭侯
公元26年
執金吾雍奴侯㓂恂上谷昌平人王郎起上谷太守耿況以郡歸光武偏將軍號承義侯從破羣賊拜河内太守轉輸軍糧建武二年潁川太守雍奴侯萬户從討隗囂執金吾十二年卒諡威侯子損嗣
 釐襲同産弟及兄子妹以軍功封列侯者八
人終其身不傳於後
積弩將軍昆陽侯傅俊潁川襄城世祖襄城以縣亭長迎軍從破王㝷等世祖河北從軍建武二年昆陽侯三年秦豐七年卒諡威侯子昌坐罪闗内侯鐵(昌子)復封高置亭侯
征南大將軍舞陽侯岑彭南陽棘陽王莽時本縣長漢兵起守宛攻之數月食乃降大司徒伯升之封歸徳侯光武河内太守韓歆迎降刺姦大將軍平河北帝即位洛陽說降朱鮪建武二年征南大將軍討鄧奉擊秦豐之封舞陰侯九年公孫述大破之為刺客所殺諡壯侯子遵嗣伉把熙福世祖思功復封遵弟淮為穀陽
公元50年
左曹合肥侯堅鐔潁川襄城世祖河北主簿平河北擊大槍即位拜揚化將軍㶏强侯與諸將攻洛陽朱鮪六年定封合肥侯二十六年子鴻嗣浮雅
公元26年
征西大將軍夏陽侯馮異潁川父城漢兵以郡掾監五縣城守拒漢間出行屬縣為漢兵所執光武署為主簿渡河北從破王郎封應侯㓂恂合勢朱鮪破之建武二年陽夏侯入闗鄧禹赤眉大破之定闗中隗囂征虜將軍十年薨諡節侯子彰嗣普有罪國除晨安帝時復封世祖功復封彰弟訢為祈鄉侯上谷太守淮陽王霸潁川潁陽漢兵起霸率賓客從光武擊破㝷邑從渡河北討王郎斬之得其璽綬王鄉侯建武二年富波侯討周建擊盧芳破之十三年増邑户更封向上谷太守三十年定封淮陵侯永平二年卒子符嗣度歆
公元25年
建義大將軍鬲侯朱祐南陽宛人漢兵伯升大司徒䕶軍世祖河北力戰陷陣偏將軍安陽侯世祖即位建義大將軍更封堵陽侯擊鄧奉秦豐降之十三年増邑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户二十四年卒子演沖
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南陽宛人漢兵率衆從軍世祖破㝷邑更始洛陽信都太守王郎起郡皆降獨以郡迎世祖左大將軍武成侯共擊郎滅之建武元年更封阿陵侯五年卒子
 勝世
公元26年
征虜將軍潁陽侯祭遵潁川潁陽光武破王㝷等署為門下史從征河北以為刺姦將軍建武二年征虜將軍潁陽侯張滿鄧奉張豐等破之六年與諸將討隴蜀九年卒諡成侯無子國除
章太守中水侯李忠東萊黄人王莽時新博屬長(信都國新博都尉曰屬長)更始立忠任光同奉世祖以為右大將軍封武固侯建武二年更封中水侯食邑三千户從平龎萌董憲十四年遷豫章太守十九年卒子威嗣純廣
驃騎大將軍櫟陽侯景丹馮翊櫟陽人為上谷屬令更始立遣使者上谷世祖引見偏將軍奉義侯從擊王郎破之從征河北即位驃騎大將軍櫟陽侯二年子尚嗣苞臨無子國除遽苞弟封監亭侯
公元410年
右將軍槐里侯萬脩扶風茂陵更始時信都太守任光等迎世祖偏將軍封造義侯從平河北建二年更封槐里侯卒子普嗣徙封泫氏侯親徙封扶柳侯無子國除豐(脩曽孫)復封曲平亭侯熾
公元26年
虎牙大將軍安平侯蓋延漁陽要陽人為彭寵䕶軍王郎起與吳漢等同光武平河北帝即位虎牙將軍建武二年更封安平侯劉永董憲龎萌等皆平之十三年増封定食萬户十五年薨子扶嗣側坐謀反國除恢(曽孫)復封盧亭侯遂
公元25年
太常靈夀侯邳彤信都人初為王莽和成卒正(鉅鹿和成郡)世祖河北彤舉城降王郎起彤與信都不附郎以二郡世祖軍拜後大將軍邯鄲武義侯建武元年更封靈夀侯大司空事帝入洛陽太常六年卒子湯嗣某無子國除音(彤孫)復封平臺侯柴
公元34年
衞尉安成侯銚期潁川陜人光武略地潁川召署賊曹掾從徇薊拜偏將軍從擊王郎破之拜虎牙大將軍擊破銅馬赤眉青犢等帝即位安成侯食邑五千户五年衞尉十年卒諡忠侯子丹嗣舒羽蔡帝復封丹弟統為建平侯
驍騎將軍昌城侯劉植鉅鹿昌城人王郎起宗族聚兵數千人昌城世祖以為驍騎將軍説降真定王劉揚從平河北建二年封植昌城侯密縣戰歿子向嗣述坐與楚王英反謀國除喜(弟)與同謀迎帝以功封觀津侯歆(兄)亦同謀浮陽侯二人傳國於後
公元37年
東郡太守東光侯耿純鉅鹿騎都尉世祖渡河迎謁王郎反邯鄲宗族從帝封耿鄉侯平王郎破銅馬帝即位高陽侯東郡太守六年定封東光侯十三年卒諡成侯子阜嗣坐罪國除盱復封高亭侯
 騰忠緒植(從弟)為輔將軍武邑侯宿(從弟)至代郡太守封遂鄉侯訢(弟)為赤眉將軍封著武侯
横野大將軍山桑侯王常(事跡已見更始所立諸王下)
公元26年
城門校尉朗陵侯臧宫潁川陜人少為亭長游徼率賔客入下江兵中為校尉光武征戰河北以為偏將軍從破羣賊數陷却敵建武二年成安侯岑彭吳漢共滅公孫述十三年増邑更封酇侯十五年定封朗陵侯永平元年卒諡愍侯子信嗣震坐罪國除由(弟)紹侯
大司空固始侯李通(事跡更始所立諸王下)
公元35年
捕虜將軍揚虚侯馬武南陽湖陽王莽末入緑林中遂與漢兵世祖破王尋拜振威將軍謝躬等攻王郎從擊羣賊常為軍鋒即位以為侍中騎都尉山都侯劉永隗囂十三年定封揚虚侯永平四年卒子檀嗣坐兄與楚王英謀國除震(孫)紹封漻亭侯
公元29年
大司空安豐侯竇融扶風平陵王莽末從王邑軍敗於昆陽亡以軍降更始大司馬趙萌鉅鹿太守更始新立東方尚擾不欲出闗累世河西乃辭鉅鹿為言得為張掖屬國都尉更始武威張掖酒泉金城燉煌共推河西五郡大將軍建武五年遣使奉書獻馬於洛陽與五郡太守㑹兵隗囂八年西征朝見高平第一詔以安豐陽泉安風四縣安豐侯隴蜀平與郡太守奏事京師大司空永平二年卒諡戴侯坐罪死嘉
萬全㑹宗
公元305年
驃騎將軍愼侯劉隆南陽宗室更始拜為騎都尉世祖河内與諸將共拒朱鮪建武二年亢父侯四年討平李憲十三年増邑竟陵侯坐罪明年復封為扶樂鄉侯以擊交趾功更封長平侯三十年定封愼侯中元二年卒諡靖侯子安嗣
公元25年
傅宣徳侯卓茂南陽宛人初辟為丞相孔光府史後遷密令王莽居攝病免更始立以侍中祭酒年老乞骸骨世祖即位訪求河陽謁拜太傅褒徳侯食邑二千户建武四年卒子崇嗣徙封鄉侯棽訢無子國除
公元50年
建武二年正月悉封諸功臣列侯梁侯鄧禹廣平侯吳漢皆食四縣餘各有差下詔曰諸將業逺功大誠欲傳於無窮顯效未酬名籍未立者大鴻臚趣上朕將差而録之博士丁恭議曰古帝王諸侯不過百里强幹弱枝所以治也封四不合法制帝曰古之亡國皆以無道未嘗功臣地多滅亡者也乃遣謁者即授印綬䇿曰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敬之戒之傳爾子孫長為漢藩鄉侯陰識貴人之兄也以軍功増封叩頭天下初定將帥有功衆臣托屬掖庭加爵不可以天下此為親戚受賞國人計功也帝從之帝令諸將各言所樂皆占美縣河南太守丁綝求封本鄉或問其故能薄功微得鄉亭厚矣帝從其志封新安鄉侯帝使郎中馮勤諸侯封事差量功次輕重國土逺近地勢豐薄不相踰越莫不厭服
  致堂胡氏曰古之亡國皆以無道帝言是也未聞以地多亡者則有中否先王分土三等百里而殺柄制輕重足以有邦小則財賦甲兵亦能自守大則禮樂征伐不得僭行自唐虞三代襲為成法漢初既不能光武再造稽古有為丁恭之言立善制而又率意所欲苟簡建置且是時以功勲茅土豈皆有道之人邪土宇既廣所入既厚滿而不溢克臻兹故聖王之法必闗盛衰
十三年大饗將士頒爵冊勲功臣増邑更封凡三百六十五人
  范曄論曰中興二十八將前世以為上應二十八宿未之詳也然咸能感㑹風雲奮其智勇稱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議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職至使英姿茂勲委而勿用然原夫深圖逺算固將有以焉爾若乃王道既衰降及霸徳猶能授受惟庸勲賢皆序如管隰迭升桓世先趙之同列文朝可謂兼通矣降自秦漢世資戰力至於翼扶王運武人崛起亦有鬻繒屠狗輕□之徒或崇以連城之賞或任以阿衡之地故勢疑則隙生力侔則亂起蕭樊且猶縲紲信越終見葅戮不其然自兹以降迄於孝武宰輔五世莫非公侯遂使縉紳塞賢蔽壅朝有世及私下抱闗之怨其懐道無聞委身草莽亦何可勝言故光武前事之違存矯枉之志雖㓂鄧高勲耿賈鴻烈分土不過大縣數四加特朝請而已觀其治平臨政課職責咎所謂導之以政齊之以刑者乎若格之功臣其傷已甚何者直繩虧䘮恩舊撓情違廢禁典選徳則功不必厚舉勞則人或未賢參任羣心難塞並列則其蔽未逺不得不校其勝否即以事相權高秩厚禮允答元功文深責成吏職建武之世侯者百餘若夫數公者則與參國議分均休咎其餘並優以寛科全其封禄莫不終以功名延慶於後昔留侯以為高祖悉用蕭曹故人郭伋亦譏南陽多顯鄭興又戒功臣專任崇恩偏授易啓私溺之失至公鈞被必廣招賢之路意者不其然永平中顯宗追感前世功臣圖畵二十八將南宮雲臺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三十二人故依其本第係之篇末以志功臣之次云爾
廷尉西華侯鄧晨南陽新野人娶光武姊元漢兵賔客更始以為偏將軍擊破尋邑王郎反與光武鉅鹿下從邯鄲即位房子侯中山汝南太守徵為廷尉西華侯二十五年卒諡恵侯子棠嗣固國福無子國除光武復封長子汎為吳房侯公主之祀
中郎將征羌侯來歙南陽新野光武祖姑之子更始即位為吏以病去更始東詣洛陽大中大夫奉詔隗囂遣子入質叛與祭遵等征之十一年攻公孫述破其兵刺客害之贈中郎將征羌侯帝以平羌隴之功故改汝南之當鄉縣征羌國諡節侯子裒嗣歴定虎帝嘉忠節復封弟由為宜西
伏波將軍新息侯馬援扶風茂陵王莽時為新成大尹避地涼州隗囂光武使奉書洛陽遣子入質𤼵兵拒漢不從從帝西征平之隴西太守擊羌破之交趾討平之拜伏波將軍新息侯後征溪蠻病卒為梁松所譖收侯印肅宗時忠成侯子廖等見外戚侯
  按史言伏波輔佐中興之功不減雲臺諸將獨以椒房之戚不得預焉然鄧晨光武姊壻來歙光武祖姑之子之捨宗從義捐軀徇國功烈雖劣於㓂鄧馮耿而賢於臧宮馬武邳彤銚期之流逺矣盖三公者俱非泛之外戚而徒以依乘恩澤侯之比也故叙其事於雲臺功臣侯者之次
公元27年
慶吾劉永建武三年以斬首來降封列侯
韓湛為吳漢校尉擊斬董憲封列侯
安邱侯張步王莽起兵瑯琊既而劉永命後斬蘇茂來降封安邱侯八年謀反
漁浦侯意李憲軍士敗走帛斬其首來降
建忠侯彭寵漁陽太守王郎之起獨以郡歸光武建忠侯後反誅
不義侯子密彭寵蒼頭子密斬其首來降
鐫羌侯隗恂隗囂長子囂入侍胡騎校尉甘侯後叛帝數遣書諭之不從乃誅恂而討之
向義侯王遵隗囂將數勸歸漢叛諫辭甚切不從乃與家屬東詣京師大中大夫封上洛侯
陽都侯伏湛瑯琊東武建武三年大司徒後徙不其侯邑三千六百户十三年卒子嗣光
 無忌質完為曹操所殺國除
公元28年
則鄉哀侯侯霸河南密人建武四年大司徒十三年追封則鄉侯食二千六百户子昱建昌
  袁氏曰漢初丞相選用列侯武帝公孫宏起自疏未有爵邑於是平津侯丞相封侯自此光武中興仍前伏湛鄧禹大司徒陽都侯湛免以侯霸代之止封闗内侯凡歴九年而薨帝始下詔漢家舊制丞相拜日封為列侯朕以軍師暴露功臣未封縁忠臣之義不欲相踰未及爵命奄然而終因追封則鄉侯其比西京之制雖未鐫削亦淹緩自是之後三公者皆不復茅土之封靈帝陳蕃為太傅録尚書竇太后優詔封為高鄉侯固辭不受自是宰相封侯之制遂廢
扶陽侯韓歆南陽人以大司徒封坐直言自殺
公元26年
栒邑宋宏京兆長安建武二年大司空後徙宣平侯卒無子國除
公元51年
鄉正趙熹南陽建武二十七年太尉帝崩受遺詔典喪禮肅宗即位進為傅録尚書建初五年子代嗣直淑無子國除
公元26年
陽武侯朱浮沛國蕭人以從光武北邊建武二年舞陽侯食三後徙父城侯二十年大司徒徙封新息侯永平中單辭所告賜死
成義侯梁統安定烏氏人以武威太守河西大將軍竇融等同歸漢封後更封高山侯後定陵鄉侯子松嗣坐誹謗下獄死國
公元56年
富平侯張純京兆杜陵高祖父安世大司馬富平侯襲爵土遭王莽簒封者多廢敦謹保全前封建武初先來詣闕復國二十三年為大司空中元元年薨諡節侯子奮嗣甫吉無子國除
陽平侯桓焉沛郡龍亢人榮之孫順帝皇太子被廢力爭不能順帝既立太傅以前廷議正封後為太尉順典賜爵闗内侯
公元79年
陵陽侯鴻潁川定陵人父王莽世祖略地潁川説其宰降後征伐有功定陵新安鄉後徙陵陽食邑五千户建初四年徙封魯陽鄉侯和帝時司徒六年薨子湛嗣浮
平鄉侯謝安下邳順帝末羣盜起率衆盜首徐鳳封邑三千户
右鄉侯度尚山陽湖陸桓帝時荆州刺史坐破平羣盜封
烏程東鄉侯抗徐丹陽人為沙太守度尚俱坐平盜封
鄳侯鄧邯南陽新野中興初以功封仕至渤海太守子鳳嗣
公元106年
安鄉侯張禹趙國襄國安帝即位以定䇿功食邑千二百户後拜太尉子盛龍鄉侯徐防沛國銍人安帝即位以定䇿封千一百户拜太尉卒子衡嗣
育陽安樂鄉侯胡廣南郡華容以定策立桓帝梁冀誅坐爵土
安國亭侯袁湯汝南南陽袁安子以豫定䇿立桓帝封後遷太尉逢基
定潁侯郭鎭潁川陽翟郭躬子為尚書坐與孫程等誅江京閻景立順帝功封食邑二千户廷尉卒子賀嗣
福亭侯尹勤南陽人為司空以定䇿立安帝封無子國除
定逺侯班超扶風平陵人坐使西域都䕶安集諸國納質内屬封邑千户卒子雄嗣始坐罪
公元206年
臨晉侯楊賜弘農華陰楊震靈帝時為太傅司徒師傅恩封千五百户薨子彪嗣建安十一年奪封
蓩亭侯楊衆曽孫獻帝時侍中以步從帝東還封宜陽鄉侯尹勲河南人為尚書令坐預誅梁冀功與僕射霍諝尚書張敬歐陽李偉虞放周永封亭侯
高陽鄉侯蔡邕陳留圉獻帝時左中郎將遷都長安封後董卓誅為王允所殺
邟鄉侯黄瓊江夏安陸桓帝時太尉師傅不阿梁氏封邑千户固辭之後司空孫琬獻帝初為司徒封陽泉鄉侯
夀成亭侯皇甫規安定朝那人為度遼將軍平賊討羌功封邑二百户
新豐縣侯段熲武威姑臧人為并州刺史坐討羌胡封邑萬户後為太尉王甫誅下獄
逯鄉侯劉寬弘農華陰人代段熲太尉以先黄巾逆謀六百户子松
公元168年
高陽鄉侯陳蕃汝南平輿靈帝即位太傅輔政封與竇武謀誅宦官曹節等所殺温侯王允太原祁獻帝遷都長安司徒以從遷功封二千户後誅董卓部曲李傕等所殺
槐里侯皇甫嵩安定朝那人以左中郎將討平張角封食槐里美陽兩縣八千户後拜太尉
西鄉侯朱雋㑹稽上虞人以右中郎將討平張角功封後更封錢塘侯
公元184年
斄鄉侯董卓隴西臨洮靈帝中平元年為破虜將軍坐討𦍑功封邑千户靈帝大將軍何進將兵太后宦官入廢少主獻帝太尉更封郿侯改拜太師封弟旻為鄠侯西遷王允與士孫端等討而誅之
容邱侯劉虞東海郯人為幽州討平反者張純等功後拜大司馬進封襄賁侯公孫瓚襲而殺之
薊侯公孫瓚遼西令支人為奮武将軍以討黄巾有功封後殺劉虞幽州袁紹攻而殺之
溧陽侯陶謙徐州刺史擊破黄巾功封遷徐州後為曹操所擊敗死
邟鄉侯袁紹汝南汝陽人為司隸校尉何進謀召董卓兵誅宦官以事忤出奔渤海太守封侯渤海起兵冀州獻帝都許以太尉鄴侯後拜大將軍兼督冀青幽并四州引兵攻許為曹操敗死
公元208年
武成侯劉表山陽高平人為荆州刺史討平宗賊李傕長安遣使入貢荆州武成侯建安十三年曹操取其地温侯吕布五原九原人為董卓騎都尉都亭侯司徒王允宻謀既誅拜奮威將軍温侯後據兗州曹操取其地而殺之
公元25年
被陽侯歐陽歙樂安千乘人王莽時長社世祖即位河南尹被陽侯九年更封夜侯徴為大司徒後坐下獄死子復嗣無子國除
公元37年
褒成侯孔志魯人平帝時孔子封王失國建武十三年以志襲封卒子損嗣曜完
  外戚侯
公元39年
夀張恭侯樊宏南陽湖陽人世祖舅即位光禄大夫長羅侯十五年更封夀張二十七年卒子儵嗣徙封燕侯汜時建盼尚
公元37年
 射陽侯建武十三年
 元鄉侯兄子建武十三年
 更父侯忠族兄建武十三年
公元51年
 平望侯茂宏子建二十七年
公元41年
陽安節侯郭况眞定郭后建武十七年永平二年卒子璜嗣竇憲坐死
新郪侯竟后從兄以從征伐功封永平中卒子嵩嗣
勤無子國除
發干侯匡竟弟建武末卒子勲嗣駿無子國除
南䜌陳茂郭后叔父梁之壻以恩澤
公元25年
原鹿貞侯隂識南陽新野光烈皇后之前母兄更始時陰徳侯建武元年封陰鄉侯十五年原鹿侯永平二年卒子躬嗣璜淑(璜弟)鮪
 吳房侯姪孫和帝陰后之父後坐事綱自殺
公元58年
 鮦陽侯慶弟興之子永平元年卒子琴嗣萬全
 㶏强侯永平元年
公元79年
陽安侯馬廖明徳皇后之兄建初四年永平四年卒子遵嗣徙封程鄉侯卒無子國除鄧太后詔封孫度為潁陽侯
 潁陽侯防建初四年封六千户後坐徙封翟鄉侯卒子鉅嗣
 許陽侯建初四年封六千户竇憲誣告光罪自殺光子鄧太后詔紹封合鄉侯
公元76年
章帝建初元年封爵諸舅太后不聼明年夏旱言事以為不封外戚故有因此上奏宜依舊太后詔曰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昔王氏五侯同日俱封其時黄霧四塞不聞霔雨之應又田蚡竇嬰寵貴横恣傾覆之禍為世所傳故先帝舅氏不令樞機之位諸子之封裁令半楚淮陽國常謂我子不當先帝子等今有司奈何欲以馬氏比陰氏乎吾為天下母身服大練食不求甘左右皆著帛布無香薫之飾者欲身率下以為外親見之當傷心自勑但笑言太后素好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蒼頭綠褠領袖正白顧視御者不及逺矣故不加譴怒但絶歲用而已兾以黙愧其心而猶懈怠憂國忘家之慮知臣莫若君親屬乎吾豈可上負先帝之㫖下虧先人之徳重襲西京敗亡之禍哉固不許帝省詔悲歎復重請曰漢興舅氏之封侯猶皇子之為王也太后誠存謙虚奈何令臣獨不加恩三舅乎且衞尉年尊校尉大病如令不諱使臣長抱刻骨之恨宜及吉時不可稽留太后報曰吾反覆念之思令兩善豈徒欲獲謙謙之名而使帝受不外施之嫌哉昔竇太后欲封王皇后之兄丞相條侯言受髙祖約無軍功非劉氏不侯今馬氏無功於國豈得陰郭中興之后等邪常觀富貴家禄重疊再實之木其根必傷且人所以封侯者欲上奉祭下求温飽耳今祭祀則受四方之珍衣食則䝉御府餘資斯豈不足而必當得一縣乎吾計之熟矣勿有也夫至孝行安親為上今數遭變異穀價數倍憂惶晝夜不安坐卧而欲先營外封違慈母拳拳乎吾素剛急胷中不可不順也陰陽調和邊境清淨然後行子之志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闗政四年天下豐稔方陲無事帝遂封三舅廖光皆為列侯廖等辭遜不得已受封爵而退
公元88年
武陽侯竇憲章徳皇后之兄和帝即位后臨朝拜大將軍食邑二萬户後坐自殺
 郾侯篤汝陽侯景夏陽侯瓌同時敗皆自殺
樂平侯梁棠和帝梁貴人父竦之子和帝親政後封卒子安國嗣
 乗氏侯單父侯翟皆棠弟與棠同時
公元107年
上蔡侯鄧隲南陽和熹皇后永初元年食邑萬户后崩中黄門誣告弟悝罪坐羅侯
公元118年
 葉侯悝同時元初五年卒子廣宗嗣封葉侯后崩中黄門譖而殺之
公元115年
 西平侯同時元初二年卒子廣德嗣甫德廣德封都鄉侯
 西華侯同時卒子忠嗣廣德甫德忠並為中黄門譖死
公元116年
宜春侯閻暢安思皇后元初三年封邑五千户四年卒子顯嗣更封長社縣食邑萬三千五百户後坐罪誅
公元147年
乗氏侯梁商順烈皇后之父襲父雍封子嗣拜大將軍建和元年益封萬三千户永興二年坐罪
公元151年
桓帝元嘉元年梁冀援立之功欲褒崇殊典大㑹公卿議其禮特進胡廣太常羊溥司隸校尉祝恬大中大夫邊韶等咸稱勲德制度賚賞宜比周公賜之山川土田附庸司空黄瓊建議前以親迎之勞増邑三千又其子亦加封賞昔相成制禮作樂化致太平是以大啟土宇開地七百今諸侯户邑為制不以里數為限蕭何高祖泗水霍光定傾危以興國皆益户増封以顯其功可比鄧禹合食四縣賞賜之差同於霍光朝廷從之
 潁陽侯不疑潁陰侯不疑襄邑侯冀子城侯桃允子西平侯弟冀並坐
南頓侯鄧演桓帝鄧后之兄后立封子康
 沘陽侯昆陽侯淯陽侯秉皆演兄弟同時
槐里侯竇武桓思皇后之父后立封五千户桓帝靈帝輔政大將軍更封聞喜侯陳蕃等謀誅宦官為所害
脩侯董重河間人靈帝母仁董后兄即位何進奏其罪自殺
不其鄉侯宋鄷扶風平陵靈帝宋皇后之父后立封后廢坐死
愼侯何進南陽宛人靈皇后兄后立以功封崩為大將軍輔政謀誅宦官不克張譲等所殺
 濟陽侯苗弟進敗俱死
  宦者
公元101年
鄛鄉侯鄭衆南陽犫人和帝十四年以誅竇憲功封食邑千五百户永初元年和熹皇后益封三百户元初元年養子嗣安石讎(曽孫)封闗内侯龍亭侯蔡倫桂陽元初元年鄧太后宿衞封邑三百户安帝時坐罪死國
雍鄉侯李閏安帝時小黄門譖鄧悝等廢平原王坐是封三百户
都鄉侯江京安帝時李閏同封帝崩孫程等誅之而順帝
公元132年
浮陽侯孫程涿郡新城安帝時江京等譖廢太子等誅迎太子立之為順帝萬户陽嘉元年養子夀嗣
華容侯王康孫程同立順帝功封九千户
酈侯王國孫程功封九千户
湘南侯黄龍孫程功封五千户
西平昌侯彭愷與孫程功封四千二百户
中廬侯孟淑與孫程功封四千二百户
復陽侯李建孫程功封四千二百户
廣宗王成祝阿侯張賢臨沮侯史汎廣平侯馬國范縣侯王褒信侯李元山都侯楊佗
下雋侯陳予析縣侯趙封枝江侯李剛俱與孫程同功封四千户
夷陵侯魏猛與孫程功封二千户
東阿侯苗光與孫程同功千户是為十九侯孫程賜諡侯王王國彭愷王成趙封魏猛六人皆早卒黄龍楊佗孟淑李建張賢史汎王道李元李剛九人坐罪減租四分之一惟馬國陳予苗光保全封邑
東鄉侯都鄉侯良賀二人順帝太子小黄門立以勞封
費亭侯曹騰沛國譙人以預定䇿立桓帝功與長樂太僕州輔等七人皆封亭侯養子嵩嗣
新豐侯單超河南人以預誅梁冀功封二萬户
武侯徐璜下邳良城人以預誅梁冀功封萬五千户東武陽侯具瑗魏郡元城人以預誅梁冀功封萬五千户上蔡侯左悺河南平隂人以預誅梁冀功封萬三千户後坐自殺
汝陽侯唐衡潁川郾人以預誅梁冀功封萬三千户
 誅梁冀時又封小黄門劉普趙忠八人鄉侯
高鄉侯侯覽山陽防東人以預誅梁冀功封後坐罪自殺
育陽侯曹節南陽新野人以預定䇿立靈帝功封長安鄉侯後以誣奏陳蕃竇武等罪將兵之封育陽侯邑三千户又誣奏渤海王悝反殺之増封七千六百户
公元179年
冠軍侯王甫曹節同惡誣殺陳蕃竇武渤海王悝等封七千六百户光和二年司隸校尉陽球奏其罪誅朱瑀共普張亮王尊騰是皆以誣殺陳蕃竇武功封瑀華容侯千五百户普亮五人三百户
都鄉侯吕强河南成臯靈帝時例封宦者强為鄉侯辭讓懇惻不敢當帝聽之後趙忠誣譖自殺
都鄉侯趙忠安平人以預誅梁冀功封後與張讓等殺何進作亂袁紹勒兵誅之
張讓潁川靈帝時趙忠同封列侯後與趙忠作亂何進刼質天子追兵所急投河死
公元37年
  右東漢列侯姓名見於史傳可考者按范史世祖本紀所載建武十三年功臣増邑更封者已該三百六十五人外戚恩澤封者已該四十五人今考之自世祖獻帝十三傳凡二百年間功勲位望封侯者纔一百二十九人外戚四十一人宦者六十五人然則姓名湮没無傳者多矣
  王侯
靈夀王(彭城靖王封賜靈夀王未有國邑取其美名)重熹王(樂成靖王封賜號重熹王)
承義侯(寇恂)成義侯(梁統)興義侯(景貺)奉義侯(景丹)輔義侯(厙鈞)扶義侯(辛彤)助義侯(竺曽)
褒義侯(史苞)褒親侯(吳翕)褒德侯(卓茂)歸德侯(劉諷)褒成侯(孔志孔僖)顯親侯(竇友)建䇿侯(吳漢)
建功侯(蓋延)宣恩侯(陰陸)討姦侯(杜習)折姦侯(燕廣)征羌侯(來歙)破虜侯(須沈)不義侯(蒼頭子宻)
破羌侯(榆鬼)率衆王(烏倫)率衆侯(其至鞬)
  徐氏曰按漢世封侯皆以縣邑其後或以鄉亭皆視其所食之邑而名之至於功名顯著則有特加美名西都信武冠軍富民博陸之類是也東漢因之時有美號至於彭寵蒼頭以奴弑主而封之不義侯夫果不義則不封爵使其功可封則非可言不義光武於是失之
  按秦漢以來所謂列侯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吏民可以布政令若闗内侯則惟以虚名受廪而已西都景武而後始令諸侯王不得治民漢置内史治之自是以後諸侯王亦無君國子民之實不過其所邑入列侯乎然所謂侯者裂土之也至東都始有未與國邑先賜美名例如靈夀王征羌侯之類是也明帝時四姓小侯乃樊氏郭氏陰氏馬氏外戚子弟小年者又肅宗東平王蒼列侯印十九枚令王子年五嵗以上趨拜者皆令帶之此二者往往皆是未有土地先佩侯印俸廪至此列侯有同闗内侯者矣
 文獻通考卷二百六十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