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五十二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a 页 WYG0615-001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二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帝系考三
  太上皇太皇太后皇太后
唐高祖武德九年诏禅位于皇太子称太上皇上皇以
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贞观三年四月乃徙居之
改为大安宫上屡请上皇避暑九成宫上皇以隋文帝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b 页 WYG0615-0015d.png
终于彼恶之乃营大明宫以为上皇清暑之所未成而
上皇寝疾不果居九年崩
高宗崩太子即位诏军国大事听天后处分元年天后
废帝迁之房陵立睿宗幽于别宫五年自称圣母神皇
杀唐宗室诸王又二年自称大周圣神皇帝以睿宗为
皇嗣赐姓武氏追谥祖考为帝立武氏七庙封武三思
等为王又十四年张柬之等奉中宗诛张易之张昌宗
帝复位其年后崩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a 页 WYG0615-0016a.png
韦氏鸩弑中宗立殇帝为皇太后临朝总庶政临淄王
隆基举兵诛之追废为庶人
睿宗在位二年制傅位于太子太子上表固辞太平公
主劝上虽传位犹宜总大政上乃谓太子曰汝以为天
下事重欲朕兼理之邪昔舜禅禹犹亲巡狩朕虽傅位
岂忘国家其军国大事当兼省之八月庚子元宗即位
尊睿宗为太上皇上皇自称曰朕命曰诰五日一受朝
于太极殿皇帝自称曰予命曰制敕日受朝于武德殿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b 页 WYG0615-0016b.png
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决于上皇馀皆决于皇帝明
年七月上诛太平公主及其党上皇诰自今军国政刑
一皆取皇帝处分朕方无为养志以遂素心是月徙居
百福殿开元四年上皇崩
  致堂胡氏曰睿宗每自谓素怀淡泊不乐世务然
  则盍不于传位之时尽释万机则太平亦无所恃
  而谋乱乃有眷眷之情尚知大政昧于亢龙有悔
  之义是以不智处身而以不孝处其子也岂非后
卷二百五十二 第 3a 页 WYG0615-0016c.png
  王之戒哉
  又曰元宗举兵诛讨韦氏雪君愤辱厥功虽大而
  意在自取不得己而归之于父寻又怵惑邪说杀
  父同气至使睿宗尽释大权而问安视膳以天下
  养之事一无闻焉其友爱隆厚独施之五王同寝
  共宴游戏赏乐更奏丝竹亲煮药饵何其至也岂
  非以手足天性均出于父乎施诸手足者如此于
  父宜何如而孝养无闻五月而葬不太薄乎古之
卷二百五十二 第 3b 页 WYG0615-0016d.png
  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善推其所为而已元宗能
  其小而不能其大力于次者而忽于至者不推其
  所为无乃初心有利欲之蔽乎无乃感宋王之让
  己而薄其父乎虽享国日久而天理好还终不可
  逭是故正其义不谋其利者为子则孝为臣则忠
  自天子至于庶人其揆一也
肃宗至德元年即位于灵武尊元宗曰上皇天帝灵武
使者至蜀上皇喜曰吾儿应天顺人吾复何忧制自今
卷二百五十二 第 4a 页 WYG0615-0017a.png
改制敕为诰表疏称太上皇四海军国事皆先取皇帝
进止仍奏朕知俟克复上京朕不复预事命韦见素房
琯崔涣奉传国宝玉册诣灵武傅位二年克复两京使
韦见素入蜀奉迎上皇上皇至凤翔从兵六百馀人上
皇命悉以甲兵输郡库上发精骑三千奉迎十二月丙
午上皇至咸阳上备法驾迎于望贤宫上皇在宫南楼
上释黄袍著紫袍望楼下马趋进拜舞于楼下上皇降
楼抚上而泣上捧上皇足呜咽不自胜上皇索黄袍自
卷二百五十二 第 4b 页 WYG0615-0017b.png
为上著之上伏地顿首固辞上皇曰天数人心皆归于
汝使朕得保养馀齿汝之孝也上不得已受之父老在
仗外欢呼且拜上令开仗纵千馀人入谒上皇曰臣等
今日复睹二圣相见死无恨矣上皇不肯居正殿曰此
天子之位也上固请自扶上皇登殿尚食进食上品尝
而荐之丁未将发行宫上亲为上皇习马而进之上皇
上马上亲执鞚行数步上皇止之上乘马前引不敢当
驰道上皇谓左右曰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
卷二百五十二 第 5a 页 WYG0615-0017c.png
子父乃贵耳左右皆呼万岁上皇自开远门入大明宫
御含元殿慰抚百官乃诣长乐殿九庙主恸哭久之即
日幸兴庆宫遂居之上累表请避位还东宫上皇不许
时李辅国暴贵用事上皇左右皆轻之辅国意恨言于
上曰上皇居兴庆宫与外交通陈元礼高力士谋不利
于陛下当为社稷计岂得徇匹夫之孝若迎居大内以
杜绝小人上不应上元元年上寝疾辅国矫诏将五百
骑露刃迎上皇迁居甘露殿上皇惊几坠所留侍卫才
卷二百五十二 第 5b 页 WYG0615-0017d.png
尪老数十人流力士等于远方辅国等诣上请罪上曰
卿防微杜渐以安社稷何惧也自是上皇日以不怿辟
榖成疾上初犹往问安既而但遣人起居宝应元年上
皇崩
  致堂胡氏曰灵武即位之事元宗既有传位之命
  则太子非叛也(范氏唐鉴谓肃宗以皇太子讨贼/遂自称帝此乃太子叛父何以讨)
  (禄山/也)其失在元宗命不亟行而裴冕诸人急于荣
  贵是以致此咎也唐高祖睿元之为上皇非所欲
卷二百五十二 第 6a 页 WYG0615-0018a.png
  也势可以释位而不释遂至逼迫不见几故也而
  太宗明肃不能少待或称兵或借便皆有夺位之
  恶欲速见小利故也父不父子不子昧于春秋首
  恶诛之戒甚矣岂非后世之大鉴欤
  又曰内宠嬖竖合而为一人主不悟又委信之其
  终不至于篡弑逆乱者古无有也肃宗之事亦可
  以为监矣夫祖考所为贤且德也子孙希之鲜能
  及者非贤非德也子孙效之鲜不过焉两汉而下
卷二百五十二 第 6b 页 WYG0615-0018b.png
  继世之君往往柩前即位孰有为天子子亲承大
  宝得问安侍膳举四海之养以全其孝尽其乐如
  唐数君可谓千载一时不可逢之嘉会矣而太宗
  明皇肃宗之孝道无称焉岂非自太宗失之欤高
  祖睿元晚节末路不免兵甲震惊之祸而元宗尤
  酷呜呼悲夫辅国之言曰陛下当为社稷大计岂
  得徇匹夫之孝夫孝以奉父母为先然后上及于
  祖宗今父在也乃困其身怵其心而社稷是安此
卷二百五十二 第 7a 页 WYG0615-0018c.png
  中人以下所能辨者肃宗不察盖自马嵬西行辅
  国已有是言今又云尔是知肃宗为人可诱以利
  故也当是白刃胁迁尽去左右之人而居西内上
  皇辟榖成疾以致殂殒其异于赵武灵王沙邱之
  祸几希矣夫以讨贼之故夺父之位其终至于如
  此使安庆绪史朝义而有知岂不含笑于九泉元
  结颂唐中兴曰盛德曰大业是过誉其始而未知
  其终也
卷二百五十二 第 7b 页 WYG0615-0018d.png
顺宗永贞元年德宗崩即位疾不能视事传位太子纯
称太上皇宪宗元和元年太上皇崩
宪宗立尊顺宗王皇后为皇太后十年崩年五十四
穆宗立尊宪宗郭后为皇太后敬宗立尊为太皇太后
宣宗立母郑故侍儿有曩怨帝奉养后礼稍薄后郁郁
不聊太中二年暴崩
宣宗立尊母郑妃为皇太后懿宗尊为太皇太后咸通
六年崩
卷二百五十二 第 8a 页 WYG0615-0019a.png
敬宗立尊穆宗王后为皇太后文宗时称宝历太后太
和五年宰相建白以太皇太后与宝历太后称号未辨
前代诏令不敢斥言皆以宫为称今宝历太后居义安
殿宜曰义安太后诏可会昌五年崩
文宗立尊母萧氏为皇太后太和中懿安太后居兴庆
(宪宗后文/宗祖母)宝历太后居义安殿(穆宗妃/敬宗母)后居内殿(穆/宗)
(妃文/宗母)号三宫太后帝每五日问安及岁时庆谒率由复
道至南内群臣及命妇诣宫门候起居有司献四时新
卷二百五十二 第 8b 页 WYG0615-0019b.png
物送三宫亦称赐帝曰上三宫何可言赐遽索笔改赐
为奉
  按唐自肃宗张后之后未尝有正位长秋者史所
  载皇后皆追赠其太后则皆所生子为帝而奉上
  尊号者也宪宗以郭汾阳孙女为妃既为令族又
  有淑德可以正位矣乃以其宗强恐既立之后后
  宫不得进遂终身为妃自后人主皆不立后然文
  宗崩既有太子仇士良等废之而立武宗武宗崩
卷二百五十二 第 9a 页 WYG0615-0019c.png
  既有皇子诸宦官废之而立宣宗宣宗崩遗命立
  夔王王宗实等废之而立懿宗虽当时中人专横
  今古所无然亦因椒房虚位宫闱无主所谓皇子
  者皆无宠无威之人故上躬弥留之际宰辅既隔
  在外庭中人遂得以肆行无忌显违诏旨私立所
  厚而莫由禁止也
昭宗为朱全忠所弑哀帝即位尊何后为皇太后徙居
积善宫号积善太后帝既禅位后亦遇害
卷二百五十二 第 9b 页 WYG0615-0019d.png
后唐庄宗既即位册尊母曹氏为皇太后而以嫡母刘
氏为皇太妃往谢太后太后有惭色太妃曰愿吾儿享
国无穷使吾获没于地以从先君幸矣复何言哉帝既
灭梁使人迎太后归洛居长寿宫而太妃独留晋阳同
光三年五月太妃薨七月太后薨谥曰贞简葬坤陵而
太妃无谥葬魏县太妃与太后甚相爱其送太后于洛
也涕泣而别太妃既卒太后悲哀不饮食月馀亦崩
悯帝即位册尊明宗后曹氏为皇太后淑妃王氏为皇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0a 页 WYG0615-0020a.png
太妃而敬瑭兵犯京师废帝与太后俱自燔死晋高祖
立迁太妃于至德宫高祖后事妃如母乃封其所养子
许王从益为郇国公以奉唐祀契丹犯京师召从益与
妃德光北归留萧翰守汴州汉高祖起太原翰欲北去
乃使人召从益迫以来令权知南朝事汉高祖拥兵而
南妃及从益遣人迎之既而俱遇害
晋出帝即位尊高祖后李氏为皇太后契丹入汴北迁
殁于北地建州 安太妃出帝母即位册为太妃北迁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0b 页 WYG0615-0020b.png
殁于虏地
汉悯帝即位尊高祖后李氏为皇太后周太祖入京师
举事皆称太后诰己而议立湘阴公赟为天子未至请
太后临朝已入太祖出征军士拥之以还太祖请事太
后如母于是迁于太平宫上尊号曰昭圣皇太后显德
元年春崩
周太祖皇后柴氏无子养后兄守礼之子以为子是为
世宗守礼字克让以后族拜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1a 页 WYG0615-0020c.png
尚书兼御史大夫世宗即位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
空光禄卿致仕居于洛阳终世宗之世未尝至京师而
左右亦莫敢言第以元舅礼之守礼颇恣横尝杀人于
市有司以闻世宗不问时王溥王晏王彦超韩令坤等
同时将相皆有父在洛阳与守礼朝夕往来惟意所为
洛阳人多畏避之号十阿父守礼卒年七十二官至太

  欧阳公史论曰父子之恩至矣孟子言舜为天子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1b 页 WYG0615-0020d.png
  瞽瞍杀人则弃天下窃负之而逃以为天下可无
  舜不可无至公舜可弃天下不可刑其父此为世
  立言之说也然事固有不得如其意者多矣盖天
  子有宗庙社稷之重百官之卫朝廷之严其不幸
  有不得窃而逃则如之何而可予读周史见守礼
  杀人世宗寝而不问盖天下重矣而子于其父亦
  至矣故宁受屈法之过以申父子之道其所以合
  于义者盖知权也君子之于事择其轻重而处之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2a 页 WYG0615-0021a.png
  耳失刑轻不孝重也刑者所以禁人为非孝者所
  以教人为善其意一也孰为重刑一人未必能使
  下无杀人而杀其父灭天性而绝人道孰为重权
  其所谓轻重者则天下虽不能弃而父亦不可刑
  也然则为舜与世宗者宜何如无使瞽瞍守礼至
  于杀人则可谓孝矣
周恭帝即位尊世宗皇后符氏为皇太后宋太祖既受
禅迁居西宫号周太后太平兴国初入道为尼淳化四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2b 页 WYG0615-0021b.png
年殂
宋昭宪皇太后杜氏定州安喜人太祖之母帝受禅尊
为皇太后建隆二年六月崩
真宗即位尊太宗明德李后为皇太后居西宫嘉庆殿
景德元年崩
仁宗即位尊真宗庄献明肃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
权取处分宰相丁谓等请太后所御殿太后曰皇帝视
事当朝夕在侧何须别御一殿于是请太后与帝五日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3a 页 WYG0615-0021c.png
一御承明殿帝位在太后位右垂帘决事议已定太后
忽出手书第欲禁中阅章疏遇大事即召对辅臣其谋
出于丁谓非太后意也谓既贬冯拯等三上奏请如初
议始御承明殿有司请制令称吾以生日为长宁节出
入御大安辇鸣鞭侍卫如乘舆天下皆避太后父讳群
臣上尊号曰应元崇德仁寿慈圣太后元日帝率百官
上寿谒太庙乘玉辂服衮衣明道二年崩
 天圣二年七月宰臣王钦若等拜表请上皇太后尊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3b 页 WYG0615-0021d.png
 号曰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命宰臣王曾撰册
 文参知政事鲁宗道书册宝十一月郊祀礼毕帝御
 大安殿受册百僚称贺毕甫序班侍中奏外办礼仪
 使奏请发皇太后尊号册宝皇帝服承天冠绛纱袍
 以出殿中监进圭礼仪使与閤门使前导皇帝随册
 宝降西阶内臣主当职掌捧正殿庭置于东向褥位
 礼仪使奏请皇帝再拜在位官皆再拜(应行事公卿/执事者不拜)
 再拜讫太尉司徒就受册宝位皇帝搢圭跪捧册授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4a 页 WYG0615-0022a.png
 太尉太尉搢笏东向侧身跪受其册文曰嗣皇帝臣
 (仁宗/御名)谨再拜稽首言恭以为天下之母者爱育之功
 博居域中之大者覆载之道均乃有饰盛礼以推崇
 因强名而丕显以恩则尊亲偕极以义则中外一辞
 表德垂鸿非可以缺况乎宁保基绪抚览权纲格万
 宇之治平副舆情之输戴式隆称号以播休铄伏惟
 皇太后陛下聪明淑哲渊穆懿恭袭御龙之遐源启
 曾沙之瑞命辅佐先圣辑睦藩房申翊宫朝协敷阃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4b 页 WYG0615-0022b.png
 教服图史之至戒慕黄老之微言及正宫承天居尊
 治内勤俭之化式于中闱和平之风被于四表王基
 允固睿问载融曩者号弓在辰仍几有命粤以大宝
 付于菲躬煢煢哀荒惧罔攸济实赖慈荫以授洪图
 上奉顾托之明俯慰遐迩之望详录机务咨谋政经
 宪祖宗之旧章厉官师之凝绩本乎子物之惠济乃
 守成之业方今蛮夷款服封宇靖安百度聿修六气
 时若肇禋肆类克展上仪享是休嘉率由保翼故得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5a 页 WYG0615-0022c.png
 公卿庶尹藩岳守臣武旅戎酋缁黄耋艾咸谓周有
 思齐之什播于声歌汉有长乐之谣垂于竹帛斟酌
 前训拟议盛猷允非鸿名莫扬茂烈绵代旷典自我
 而著犹且推美而弗有约已以至谦连袂叩阍露章
 五请臣等以因人之欲拜跪于内甫回冲虑乃徇公
 言夫含章履顺之谓应元诏训逮下之谓崇德体仁
 所以膺寿臧之福宣慈所以隆圣善之懿不胜大愿
 谨与百僚士庶奉玉册琮宝上尊号曰应元崇德仁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5b 页 WYG0615-0022d.png
 寿慈圣皇太后伏惟懋协欢心诞膺洪册承七庙之
 流祥受九旻之敷锡拥佑家邦祉祚无极臣(仁宗/御名)
 欢诚抃稽首顿首谨言又捧宝授司徒如授册仪皇
 帝归御幄改常服乘舆赴文德殿后幄百官班退并
 赴朝堂幕次太尉司徒奉册宝至文德殿门外下奉
 安文武群官宗室客使并集于文德殿中书门下翰
 林学士两省御史台并立于阶下香案前殿侍中奏
 中严外办皇太后服仪天冠衮衣以出奏隆安之乐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6a 页 WYG0615-0023a.png
 行障步障方团扇侍卫垂帘即御座南向乐止太常
 卿前导册案前至殿西阶下太常卿以下各归位典
 仪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分班东西序立吏部侍郎
 押册案礼部侍郎押册弁进至褥位当御座前讫太
 尉跪奉册案稍前中书令读册讫奉册丞北向进至
 于御座前讫中书令举册官俱降还位太尉降阶纳
 舄带剑讫侍中押宝案司徒捧宝侍中读宝并如读
 册之仪毕置于御座前册之南讫司徒太尉诣香案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6b 页 WYG0615-0023b.png
 前分班东西序立尚宫诣皇帝御座前奏请皇帝诣
 皇太后御座前行称贺之礼皇帝服靴𫀆帘内诣皇
 太后御座前奏请再拜讫跪贺曰嗣皇帝臣(仁宗/名)
 皇太后陛下显崇徽号昭涣寰瀛伏惟与天同寿率
 土不胜欣抃俛伏兴又再拜尚宫诣御座承旨答曰
 皇帝孝思至诚贯于天地受兹徽号感慰良深宣答
 讫皇帝再拜归御座幄太尉率文武百僚诣皇太后
 御座前称贺侍中承旨宣答讫在位官俱再拜礼毕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7a 页 WYG0615-0023c.png
 奏隆安之乐皇太后降座还幄次乐止侍中奏解严
 所司放仗文武百僚并再拜讫退皇帝皇太后还内
 应外命妇称贺皇太后皇帝于内殿在外命妇及两
 京留司官并奉表称贺
  石林叶氏曰母后加谥自东汉始本朝后谥初止
  二字明道中以章献明肃尝临朝特加四字元丰
  中庆寿太皇太后上仙章子厚为谥议请于朝诏
  以太皇太后功德盛大四字犹惧未尽始仍故事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7b 页 WYG0615-0023d.png
  遂谥慈圣光献自是宣仁圣烈与钦圣宪肃皆四
  字云
章献太后崩遗诏以皇太妃杨氏为皇太后居宫中参
断军国事御史中丞蔡齐白执政以为不可乃诏勿颁
预政遗诰第存后号即所居殿号曰保庆太后景祐三
年崩
英宗即位尊仁宗慈圣光献皇后为皇太后帝感疾请
权同处分军国事御内东门小殿听政帝康复乃撤帘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8a 页 WYG0615-0024a.png
敕有司崇峻典礼下令称圣旨神宗立尊为太皇太后
名宫曰庆寿元丰二年崩
神宗立尊英宗宣仁圣烈皇后为皇太后居宝慈宫哲
宗嗣位尊为太皇太后同御延和殿诏书称吾以生日
为坤成节令天下避后父讳元祐八年崩
 元丰八年三月哲宗即位太皇太后权同听政三省
 枢密院按仪注未释服已前遇只日皇帝御迎阳门
 日参官并赴起居依例奏事每五日遇只日于迎阳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8b 页 WYG0615-0024b.png
 门垂帘皇帝坐于帘内之北宰臣执政官升殿奏事
 权屏去左右侍卫事有几速许非时请对及赐宣召
 亦许升殿礼部御史台閤门奏讨论御殿及垂帘仪
 制每朔望六参皇帝御前殿百官起居三省枢密院
 奏事应见谢辞班退各令诣内东门进榜子皇帝双
 日御延和殿垂帘日参官起居太皇太后移班少西
 起居皇帝并再拜三省枢密院奏事三日已上四拜
 不舞蹈候祔庙毕起居如常仪帘前通事以内侍殿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9a 页 WYG0615-0024c.png
 下以閤门吏部磨勘奏举人垂帘日引应见辞谢臣
 僚遇朔望参日不坐并先诣殿门次内东门应抬赐
 者并门赐从之是月帝御迎阳门幄殿同太皇太后
 垂帘宰臣亲王以下合班起居常例分班十六至是
 合班以閤门奏请故也四月三省枢密院言续讨论
 垂帘故事仪注应合告谢臣僚并垂帘日引依閤门
 见行仪制从之八月御史中丞黄履言朔望皇帝御
 前殿合赴起居官次日赴延和殿垂帘起居从之元
卷二百五十二 第 19b 页 WYG0615-0024d.png
 祐元年闰二月右谏议大夫孙觉右谏议苏辙进对
 有旨俟帘下内臣尽出方得敷奏
哲宗立尊神宗钦圣宪肃皇后为皇太后哲宗崩决策
迎立徽宗帝请权同处分军国事辞帝固请乃从令外
间不避家讳不立诞节名不通使辽国辅臣不于小殿
奏事才六月即还政明年崩
 元符三年正月徽宗即位皇太后权同听政三省枢
 密院聚议故事嘉祐末英宗请慈圣同听政五月同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0a 页 WYG0615-0025a.png
 御内东门小殿垂帘至七月十三日英宗间日御前
 后殿辅臣奏事退诣内东门帘前覆奏明年手书还
 政又故事惟慈圣不立生辰节名不遣使契丹若天
 圣元丰则御殿垂帘立诞节名遣使与北敌往还及
 避家讳等曾布曰今上长君岂可垂帘听政请如嘉
 祐故事施行蔡卞曰天圣元丰与今日皆遗制处分
 与嘉祐末英宗请听政不同布曰今日之事虽载于
 遗制实出自德音又皆长君正与嘉祐事相似既奏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0b 页 WYG0615-0025b.png
 得旨并依嘉祐治平政事施行布又谓同列曰奏事
 先奏太后次覆奏皇帝如今日所得指挥遂为定式
 皇太后手诏付中书省曰皇帝践祚之初勉从勤请
 非久便当退归房闼除不御前后殿已指挥外如避
 家讳等并勿行
哲宗立尊生母朱德妃为皇太妃时宣仁钦圣二太后
皆居尊故称号未得其极至元祐三年宣仁诏母以子
贵舆盖仗卫冠服悉侔皇后绍圣中钦圣复即閤建殿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1a 页 WYG0615-0025c.png
改乘车为舆上设行龙出入由宣德门百官上笺称殿
下名所居为圣瑞宫崇宁初崩追尊为皇后
靖康二年二帝北狩金人僭立张邦昌邦昌迎哲宗元
祐皇后入禁中垂帘听政后遣使迎康王降手书播告
天下王即位于南京后撒帘上尊后为元祐太后奉迎
至行在所以元字犯后祖讳改称隆祐太后从上幸维
扬幸杭州苗傅刘正彦作乱请后听政上复辟撤帘建
炎三年避敌如虔州绍兴元年崩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1b 页 WYG0615-0025d.png
徽宗既立尊哲宗元符皇后为皇太后殿为崇恩宫政
和三年暴崩
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上内禅以道君号退居龙德宫
皇太子即皇帝位尊道君为太上皇帝靖康元年上皇
如南京避敌到镇江三月兵退命李纲迎上皇于南京
十一月京城失守二年二月上皇北狩绍兴五年崩于
五国城
钦宗既受禅尊徽宗显肃皇后为太上皇后迁居宁德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2a 页 WYG0615-0026a.png
宫称宁德太后京城失守从上皇北迁留于彼五年崩
高宗既即位遥尊母韦贤妃为宣和皇后绍兴十年遥
上皇太后册宝于慈宁殿自后每遇诞日至朔皆遥行
贺礼十二年八月始自北归至临安入居慈宁宫二十
九年崩
绍兴三十二年六月上内禅称太上皇退处德寿宫八
月加上尊号为光尧寿圣太上皇帝乾道七年再加上
尊号为光尧寿圣宪天体道太上皇帝淳熙二年再加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2b 页 WYG0615-0026b.png
上尊号为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
上皇帝是年以圣寿七十行庆寿礼十二年再加绍业
兴统明谟盛烈八字十三年以圣寿八十行庆寿礼赦
天下十四年冬十月崩
 三十二年六月十一日内禅十二日上诣德寿宫欲
 以是日率百官朝太上皇于德寿殿以雨百僚免入
 见上就宫中行礼自后上诣宫行礼即不集百官陪
 十三日诏令宰臣率百官于初二日十六日诣德寿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3a 页 WYG0615-0026c.png
 宫起居又诏朕欲每日一朝德寿宫面奉慈旨恐废
 万几烦群下不许如前代朔望之礼太简令礼官重
 定其期礼部请依汉高帝五日一朝太公故事每五
 日一诣德寿宫朝见如宫中礼从之乃诏自今后诣
 德寿宫惟经过官司起居馀并免十七日太上宣谕
 车驾每至宫必于门外降辇既行家人之礼自宜至
 殿上降辇又不须五日一朝只朝朔望于是有司请
 除朔望朝外于每月初八日二十二日诣德寿宫起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3b 页 WYG0615-0026d.png
 居如宫中仪从之自后皆遵此制如值雨及盛暑祁
 寒临期承太上特旨仍免诣十二月冬至上诣德寿
 宫称贺上寿礼毕入见太后如宫中之仪(自后正/至并同)
 道元年二月朔上诣德寿宫请太上太后至延祥观
 烧香次幸聚景园次幸玉津园太上圣旨日晚免车
 驾从还德寿宫臣僚止从驾还内沿路并免起居(除/管)
 (军官从驾外执/政官以下并免)以后或恭请幸南内或幸聚景园玉
 津园延祥观灵隐天竺寺其仪并同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4a 页 WYG0615-0027a.png
  皇帝朝德寿宫仪注
前期仪銮司设大次于德寿宫门内小次于殿东廊西
向其日俟皇帝出即御座从驾臣僚禁卫等起居如常
仪皇帝降御座乘辇将至德寿宫报文武百僚诣宫门
外迎驾起居讫前导官太常卿閤门官太常博士礼直
官先入诣大次前分左右立定俟皇帝诣德寿宫大次
降辇入次御史台閤门太常寺报文武百僚入诣殿庭
北向立定前导官导皇帝入小次帘降俟太上皇帝即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4b 页 WYG0615-0027b.png
御座小次帘捲前导官导皇帝升殿东阶诣殿上折槛
前奏请拜皇帝再拜讫前导官导皇帝稍前躬奏圣躬
万福讫导皇帝复位又奏请拜皇帝再拜讫导皇帝诣
太上皇帝御座之东西向立前导官于殿上随地之宜
少立揖班首以下躬典仪曰拜赞者承傅曰拜在位官
皆再拜讫直身搢笏躬身三舞蹈跪左膝三叩头出笏
就一拜又两拜拜讫且躬身班首不离位奏圣躬万福
讫典仪曰拜赞者承传曰拜在位官皆再拜又两拜拜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5a 页 WYG0615-0027c.png
讫直立身捲班出前导官以次退(从驾官归幕次/以俟从驾还内)太上
皇帝驾兴皇帝从入见太上帝后如宫中之仪讫以俟
皇帝还内如来仪(每遇正旦冬至及/朔望并依上仪)
淳熙二年十一月诏太上皇帝圣寿无疆新岁七十用
十一月冬至加上尊号册宝十二月十七日立春行庆
寿礼是日早文武百僚并簪花赴文德殿立班听宣庆
寿赦赦文太极之功不宰其可赞者两仪之生大明之
照无疆所能推者千载之至钦惟圣父诞保我家二百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5b 页 WYG0615-0027d.png
馀载而中天定神器于欹侧艰虞之始三十六年而宅
位授朕师于康强暇豫之时上穹绵有永之年下土洽
无为之化兴言菲质日侍慈颜竭幅员之富而未足伸
至养之诚极尊美之称而未足表难名之德兹载新于
岁律庸展庆于耆龄前殿奉卮企高皇而踵武大安进
膳迈贞观之弥文锵金奏以充庭俨臣工而在列和气
遄周于宇宙盛容创见于古今仍内奉于母仪庸备殚
于子道为酒以介眉寿诞膺纯嘏之常立春而下宽书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6a 页 WYG0615-0028a.png
更广庶民之富可大赦天下于戏建无穷之基则享无
穷之乐命方仆于万年有非常之事则侈非常之休恩
盍推于四海矧群黎百姓夙依于覆育而耆老大夫咸
自于甄陶今而仁寿之同跻必也安荣之共保谅尔有
邦之众知予锡类之心赦书日行五百里敢以赦前事
言者以其罪罪之主者施行宣赦讫从驾官并赴后殿
起居谢花再拜从驾至德寿宫行庆寿礼
   陈设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6b 页 WYG0615-0028b.png
前期仪銮司陈设德寿宫殿上当中南向设大次于德
寿宫内南向小次于殿东廊西向设皇帝褥位二一于
御座之东西向一于御座之南北向尚酝设御酒器于
御座之东有司又设御茶床于御座之西俱稍北
   上寿
其日后殿入官喝排立俟催班立定(应从驾应奉宫禁/卫等并簪花不系)
(从驾官径赴德寿宫并/簪花以俟迎驾起居)閤门报班齐皇帝服靴袍出宫
门禁卫诸班亲从等并迎驾自赞常起居自赞谢花两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7a 页 WYG0615-0028c.png
(入内省执骨朵使臣迎/驾常起居谢花两拜)皇帝座知閤门以下御带环
卫官诸司祗应官等一班斗班宣名常起居次赞谢花
两拜讫知閤门官升殿读奏目(馀官/并退)次舍人引应从驾
官一班赴当殿宣名常起居次赞谢花两拜(执政有奏/事如仪皇)
(太子内中起居/簪花以俟从驾)次管军一班宣名常起居次赞谢花两
拜讫皇帝升辇将至德寿宫文武百僚迎驾常起居赞
谢花两拜讫前导太常卿閤门官太常博士礼直官并
管军御带环卫官等诣大次前分左右立文武百僚入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7b 页 WYG0615-0028d.png
诣德寿殿下东西相向立俟皇帝至大次降辇入次帘
降簪花服靴袍閤门御史台太常寺分引皇太子以下
应从驾官入诣德寿殿下东西相向立大次帘捲前导
官前导皇帝入小次帘降(前导太常卿閤门官太常博/士礼直官并管军御带环卫)
(官等俟太上皇帝出宫/迎太上皇帝四拜起居)太上皇帝出宫行门禁卫诸班
亲从等迎太上皇帝自赞常起居太上皇帝升御座鸣
鞭小次帘捲前导官前导皇帝升殿东阶诣殿上折槛
前北向褥位奏请拜皇帝再拜讫躬奏圣躬万福讫又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8a 页 WYG0615-0029a.png
奏请拜皇帝再拜讫前导皇帝诣太上皇帝御座之东
褥位西向立前导官于殿上随地之宜立閤门御史台
太常寺分引皇太子并文武百僚并横行北向立舍人
揖皇太子以下躬典仪曰拜赞者承传在位官皆再拜
搢笏舞蹈又再拜讫且躬身班首不离位奏圣躬万福
讫典仪曰拜赞者承傅在位官皆再拜讫直身立分东
西相向立礼直官引奉盘盏参知政事受盘盏参知政
事承旨宣答签书枢密院事奏礼毕户部尚书殿中监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8b 页 WYG0615-0029b.png
少监升殿东阶(奉盘盏参知政事受盘盏参知政事殿/中监少监诣酒稍北南向立承旨宣答)
(签书枢密院事并奏礼毕户/部尚书诣折槛之东西向立)舍人通乐人姓名已下四
拜起居次看盏人稍前赞拜两拜赞上殿祗候内特进
御茶床殿侍酹酒讫尚酝典御以盘盏酒注授殿中监
少监次礼直官引奉盘盏参知政事诣酒樽所北向搢
笏殿中监奉盘盏参知政事捧盘盏西向立殿中监启
盏殿中少监以酒注于盏奉盘盏参知政事奉酒诣皇
帝前北向(礼直官引受盘盏参知政事诣/太上皇帝御座前西向立定)閤门御史台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9a 页 WYG0615-0029c.png
太常寺分引皇太子并文武百僚横行北向立俟奉盘
盏参知政事躬进皇帝皇帝奉酒诣太上皇帝御座前
躬进讫少后受盘盏参知政事躬接讫复授奉盘盏参
知政事前导官导皇帝诣御座前褥位北向俛伏跪殿
下皇太子并百僚并躬身皇帝致词曰皇帝臣(御/名)稽首
言天祐君亲锡兹难老维春之吉年德加新臣(御/名)与群
臣等不胜大庆谨上千万岁寿伏兴奏请拜皇帝再拜
典仪曰拜赞者承传在位官皆再拜讫直身立分东西
卷二百五十二 第 29b 页 WYG0615-0029d.png
相向立前导官导皇帝诣御座东西相向立奉盘盏参
知政事以盘北向躬进皇帝讫(奉盘盏参知/政事复位立)皇帝奉盘
诣御座东西向立乐作俟太上皇帝饮酒讫皇帝躬接
盏乐止少后受盘盏参知政事躬接讫以授尚酝典御
各复位立閤门御史台太常寺分引皇太子并文武百
僚横行北向立前导官导皇帝诣褥位北向奏请拜皇
帝再拜典仪曰拜赞者承传在位官皆再拜讫直身立
前导官导皇帝诣御座之东褥位西向立舍人揖皇太
卷二百五十二 第 30a 页 WYG0615-0030a.png
子已下躬典仪曰拜赞者承传在位官皆再拜搢笏舞
蹈又再拜讫直身立内侍举御茶床礼直官引户部尚
书诣御座前北向俛伏跪奏具官臣某言礼毕伏兴退
复位立典仪曰拜赞者承传在位官皆再拜讫直身立
分相向立次舍人赞乐人谢祗应两拜讫太上皇帝驾
兴皇帝从入宫文武百僚前导应奉官等以次退皇帝
皇太子入贺太上皇后于宫中行礼执政率文武百僚
拜笺贺太上皇后讫以俟驾兴从驾并应奉官禁卫等
卷二百五十二 第 30b 页 WYG0615-0030b.png
并簪花从驾还内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昭慈圣献皇后之在建康也
  有司月奉千缗而止后生辰别奉缗钱万时朝廷
  用度不给故其礼不及承平时其后显仁后自北
  来归岁奉钱二十万缗(月奉万缗冬年/寒食生辰倍之)帛二万馀
  疋(生辰绢万疋春冬端午/各三千疋绫罗二千疋)冬绵五千两酒日一斗
  羊三牵高宗在德寿宫孝宗命有司月供十万缗
  高宗以养兵多费诏减其六万及孝宗在重华命
卷二百五十二 第 31a 页 WYG0615-0030c.png
  月进三万缗而已上受禅诏太皇太后月奉缗钱
  二万皇太后万五千上皇太后五万而重华别给
  二万焉
  右光尧之寿祉寿皇之孝养古今罕俪故具载其
  事于此
孝宗既受禅尊宪圣皇后为皇太后居德寿宫上尊号
曰寿圣太上皇后每遇诞节上诣宫上寿至朔望朝上
皇毕入见后如宫中之仪乾道七年加寿圣慈明尊号
卷二百五十二 第 31b 页 WYG0615-0030d.png
淳熙二年以上皇庆寿礼又加号寿圣齐明广慈十年
后年七十行庆寿礼十三年加尊号备德二字上皇崩
遗诏改称皇太后上欲迎还大内太后以上皇几筵在
德寿宫不许因筑夲殿名慈福光宗即位后当为太皇
太后以寿皇故更号曰寿圣皇太后绍熙四年庆寿八
十加号隆慈备福孝宗崩始称太皇太后光宗疾不能
行丧礼宰臣请后于寿皇梓宫前垂帘宣光宗手批立
宁宗庆元元年加尊号光祐二字二年迁居重华宫易
卷二百五十二 第 32a 页 WYG0615-0031a.png
名曰慈福三年崩
  容斋洪氏随笔曰唐德宗即位访求其母沈太后
  历顺宗及宪宗时曾祖母故称为曾太皇太后盖
  别于祖母也旧新二唐书纪皆载之今慈福太皇
  太后在寿康太上时已加尊称若于主上则为曾
  祖母当用唐故事加曾字向者尝已告宰相而省
  吏以为典故所无天子逮事三世安得有前比亦
  可谓不知礼矣又嗣濮王士歆在隆兴为从叔祖
卷二百五十二 第 32b 页 WYG0615-0031b.png
  在绍熙为曾叔祖庆元为高叔祖矣而仍称皇叔
  祖如故士歆视嗣秀王伯圭为从祖今圭称皇伯
  祖而歆但为皇叔祖乃是弟尔礼寺亦以为国朝
  以来无称曾高者彼盖不知累朝尊属元未有之
  也
淳熙十六年二月内上禅皇太子即位移御重华宫上
尊号曰至尊寿皇圣帝至绍熙五年崩
光宗既受禅上成肃皇后尊号曰寿成皇后孝宗崩上
卷二百五十二 第 33a 页 WYG0615-0031c.png
皇太后尊号庆元初加号惠慈嘉泰二年上太皇太后
尊号
绍熙五年六月寿皇崩光宗以疾不能行丧礼七月宪
圣太皇太后命皇子嘉王即皇帝位尊光宗为太上皇
居泰安宫(以内中寝/殿为之)庆元元年上尊号曰圣安寿仁六
年崩
宁宗既即位尊慈懿皇后为皇太后退居寿康宫慈宁
殿上尊号曰寿仁庆元六年崩
卷二百五十二 第 33b 页 WYG0615-0031d.png
 
 
 
 
 
 
 
 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