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三十六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a 页 WYG0614-081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六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经籍考六十三
  集(别集/)
司马文正公传家集
  晁氏曰皇朝司马光君实陕州夏县人初以父荫
  入官年二十举进士甲科故相庞籍荐除馆阁校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b 页 WYG0614-0815b.png
  理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除枢密副
  使力辞而去元祐初拜门下侍郎继迁尚书左仆
  射卒年六十八谥文正好学如饥之嗜食于学无
  所不通音乐律历天文书数皆极其妙晚节尤好
  礼其文如金玉谷帛药石也必有适于用无益之
  文未尝一语及之集乃公自编次公薨子康又没
  晁以道得而藏之中更禁锢迨至渡江幸不失坠
  后以授谢克家刘峤刻板上之今光州有集夲
卷二百三十六 第 2a 页 WYG0614-0816a.png
范蜀公集一百二十卷
  汪玉山序按蜀公墓志云文集一百卷谏垣集十
  卷内制集二十卷外制集十卷正书三卷乐书三
  卷公成都人也应辰守成都凡三年求公文集虽
  搜访殆遍来者不一而竟无全书盖公之没距今
  八十年矣窃意岁月愈久则虽此不全之书亦或
  未易得也于是以意类次为六十二卷曰乐议曰
  使北录不见于墓志亦恐其初文集中未必载也
卷二百三十六 第 2b 页 WYG0614-0816b.png
  而乐议或特出于世俗所裒辑今皆存之又以谏
  疏内制外制正书乐书附之通为一百十二卷正
  书所得止一卷今分为二司马温公论正书其间
  有云舜无焚廪浚井之事而今之正书无此语岂
  亦非全书耶
张少愚白云集三十卷
  晁氏曰张俞字少愚幼通悟于书无不该贯朝廷
  尝以校书郎召表乞授其父隐于岷山之白云溪
卷二百三十六 第 3a 页 WYG0614-0816c.png
  凡六被徵召皆不起为文有西汉风尝赋洛阳怀
  古苏子美见而叹曰优游感讽意不可尽吾不能
  也
文与可丹渊集四十卷
  晁氏曰文同字与可蜀人进士高第以文学名操
  韵高洁画笔尤妙仕至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元丰
  初出守吴兴至宛邱驿忽留不行沐浴衣冠正坐
  而逝
卷二百三十六 第 3b 页 WYG0614-0816d.png
  东坡谓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世
  少知者惟予一见识其妙处又有诗云斯人定何
  人游戏得自在诗鸣草圣馀兼入竹三昧他日观
  其飞白复恨知与可之不尽也
  陈氏曰东坡与之厚善墨君堂记筼筜谷记皆为
  同作司马温公称其襟韵潇洒如晴云秋月尘埃
  不到其为人可知矣
  容斋洪氏随笔曰今人但能知文与可之竹石惟
卷二百三十六 第 4a 页 WYG0614-0817a.png
  东坡公称其诗骚又表出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
  花之句予尝恨不见其全比得蜀本石室先生丹
  渊集盖其遗文也于乐府杂咏有秦王卷衣篇曰
  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丹文映碧镂光彩相钩
  加铜螭逐银猊压屋惊蟠拿洞户锁日月其中光
  景赊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美人却扇坐羞落
  庭下花闲弄玉指环轻冰抱红牙君王顾之笑为
  驻七宝车自卷金缕衣龙鸾蔚纷葩持以赠所爱
卷二百三十六 第 4b 页 WYG0614-0817b.png
  结欢其无涯其语意深入骚人阃域又有王昭君
  三绝句云绝艳生殊域芳年入内庭谁知金屋宠
  只是信丹青几岁后宫尘今朝绝国春君王重恩
  信不欲遣他人极目胡尘满伤心汉月圆一生埋
  没恨长入四条弦令人读之飘飘然感慨无已也
元章简玉堂集二十卷
  陈氏曰参政钱塘元绛厚之撰绛之祖德昭相吴
  越本姓危氏唐末危全讽其伯父也父曰仔倡聚
卷二百三十六 第 5a 页 WYG0614-0817c.png
  众保乡里兵败自临川奔杭州易姓元至今建昌
  抚州邵武多危姓绛能文辞晚岁以王介甫荐入
  翰林甚称职遂柄用
  晁氏曰绛锁厅中进士第为翰林学士参知政事
  立朝无特操晚入翰林谄事王安石及其子弟时
  论鄙之工文辞为流辈所推许卒时年七十六
蒲左丞集十卷
  晁氏曰皇朝蒲宗孟字传正阆州新井人皇祐五
卷二百三十六 第 5b 页 WYG0614-0817d.png
  年进士曾公亮荐除馆职神宗谓宰相曰宗孟有
  史才乃同修国史入为翰林学士除尚书左丞卒
  年六十六为人酷暴奢侈苏子瞻尝规之云一曰
  慈二曰俭世以为中其膏肓之疾
赵懿简集三十卷
  晁氏曰皇朝赵瞻字大观盩厔人少善为古文庆
  历五年登进士第治平中侍御史论濮邸事及贬
  元祐中终于同知枢密院谥懿简学春秋著书十
卷二百三十六 第 6a 页 WYG0614-0818a.png
  卷其他文不皆奇也
鲜于谏议集三卷
  晁氏曰皇朝鲜于侁字子骏阆中人景祐中登进
  士乙科神宗初上书上爱其文以为不减王陶元
  祐中仕至谏议大夫侁治经术有法论著多出新
  意晚年为诗与楚词尤精世以为有屈宋风族侄
  之武编次有序
  东坡苏氏曰鲜于子骏九诵友屈宋于千载上尧
卷二百三十六 第 6b 页 WYG0614-0818b.png
  祠舜祠二章气格高古东汉以来鲜及
  少游秦氏曰公晚年为诗与楚词尤精苏翰林读
  公八咏自谓欲作而不可得读九诵以为有屈宋
  之风
  石林叶氏曰晁无咎尝云顷以诸生见鲜于谏议
  子骏教之为文曰文章但取简易和缓不必奇险
  如诗言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此岂不甚平后
  人因之乃曰援北斗兮酌酒浆一变虽奇以北斗
卷二百三十六 第 7a 页 WYG0614-0818c.png
  为酌无已夸乎其甚遂有言上天揭取北斗柄辞
  至于此则已弊矣极以其言为然子骏在前辈诗
  文亦高古初世未有为骚者自子骏与文与可发
  之后遂有相继得其味者也
吕正献公集二十卷
  陈氏曰丞相东莱吕公著晦叔撰
  汪玉山序曰应辰顷知成都始得申正献吕公集
  盖散逸之馀裒辑补缀非当时全书矣然见所未
卷二百三十六 第 7b 页 WYG0614-0818d.png
  见亦不为少其杂以他人所作者什三四既而以
  授公之曾孙金部员外郎企中金部又属其兄子
  大麟大虬考订刋剟为二十卷方全盛时士大夫
  家集之藏未必轻出中更党禁愈益閟匿故一旦
  纷扰遂不复见而此虽残缺不全未易得也金部
  恻然念之欲以所得锲板庶广其传焉应辰方待
  罪太史论次熙宁元丰以来公卿大夫事实虽前
  修盛德盖有不待言论风旨而可知者然而传信
卷二百三十六 第 8a 页 WYG0614-0819a.png
  垂后不可以无證诏求遗书将以补史氏之缺久
  之无送官者每为之阁笔而叹也
杨元素集四十卷
  晁氏曰杨绘字元素汉州绵竹人幼警敏读书一
  过辄诵至老不忘皇祐初擢进士第二人累擢翰
  林学士沈存中为三司使暴其所荐王永年事因
  贬官终于天章阁待制知杭州尝居无为山号无
  为子为文立就
卷二百三十六 第 8b 页 WYG0614-0819b.png
刘状元东归集十卷
  陈氏曰大理评事铅山刘辉之道撰辉嘉祐四年
  进士第一人尧舜性仁赋至今人所传诵始在场
  屋有声文体奇涩欧阳公恶之下第及是在殿庐
  得其赋大喜既唱名乃辉也公为之愕然盖与前
  所试文如出二人手可谓速化矣仕止于郡幕年
  三十六以卒世传辉既见黜于欧阳公怨愤造谤
  为猥亵之词今观杨杰志辉墓称其祖母死虽有
卷二百三十六 第 9a 页 WYG0614-0819c.png
  诸叔援古谊以嫡孙解官承重又尝买田数百亩
  以聚其族而饷给之盖笃厚之士也肯以一试之
  淹而为此憸薄之事哉
古灵集二十五卷
  陈氏曰枢密直学士长乐陈襄述古撰襄在经筵
  荐司马光而下三十三人皆显于时绍兴初诏旨
  布之天下集序李忠定纲作
李诚之集三卷
卷二百三十六 第 9b 页 WYG0614-0819d.png
  晁氏曰李师中字诚之中进士科仁宗朝权广南
  转运使终天章阁待制唐子方贬春州尝有诗送
  行盛传一时
陈都官集三十卷
  陈氏曰都官员外郎嘉禾陈舜俞令举撰舜俞庆
  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制科以言新法谪官南康
  与刘凝之骑牛游庐山诗画皆传于世舜俞居苏
  秀境上初从安定胡先生学熙宁中六客其一也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0a 页 WYG0614-0820a.png
  其墓在城南之苏湾子孙犹宅于乌镇
张文叔集四十卷
  袁州判官张彦博文叔撰曾南丰序略曰文叔年
  未三十喜从余问道理学为文章虽久穷而讲道
  益明属文益工其辞精深雅赡有过人者而比三
  遇之盖未尝为余出其文又知文叔自进为甚强
  自待为甚重皆可喜也
濂溪集七卷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0b 页 WYG0614-0820b.png
  陈氏曰广东提刑营道周敦颐茂叔撰遗文才数
  篇为一卷馀皆附录也本名敦实避英宗旧名改
  焉其仕以舅郑向任晚年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
  庐山前有溪取营道故居濂溪名之二程所从学
  也又夲并太极图为一卷遗事行状附焉
明道集四卷 遗文一卷
  陈氏曰监察御史河南程颢伯淳撰三司使羽之
  后也其父曰珦颢之没文潞公题其墓曰明道先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1a 页 WYG0614-0820c.png
  生
伊川集二十卷
  晁氏曰崇政殿说书程颐正叔撰珦之子也少与
  其兄颢从汝南周茂叔学元祐初司马温公荐于
  朝自布衣擢说书未几罢绍圣中尝谪涪陵颛务
  读经明道深斥辞章之学从其游者多知名于世
  陈氏曰集凡九卷
河南程氏文集十二卷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1b 页 WYG0614-0820d.png
  陈氏曰二程共为一集建宁所刻夲
张横渠崇文集十卷
  晁氏曰张载字子厚京师人后居凤翔之横渠镇
  学者称曰横渠先生吕晦叔荐之于朝命校书崇
  文未几诏按狱浙东既归卒
孙贤良进卷十卷
  晁氏曰孙洙字巨源广陵人欧阳永叔举洙贤良
  上策论五十篇极论时事元丰中直学士院奉诏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2a 页 WYG0614-0821a.png
  作灵津庙碑上称洙学术行谊且大用之暴得风
  缓而卒或云上欲复大理狱洙对合旨由是骤进
钱贤良进卷十卷
  晁氏曰钱公辅字君倚武进人从胡瑗学绍圣末
  知制诰
王直讲集十五卷
  陈氏曰天台县令南城王无咎补之撰无咎嘉祐
  二年进士曾巩之妹夫从王安石游最久将用为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2b 页 WYG0614-0821b.png
  国子学官未及而卒为之志墓曾肇序其集云二
  十卷今惟十五卷
南阳集二十卷
  陈氏曰门下侍郎颍昌韩维持国撰封南阳郡公
  故以名集沈晦元用其外孙也卷首载鲜于绰所
  述行状而晦跋其后南润元吉无咎其四世孙
无为集十五卷 别集十卷
  陈氏曰礼部郎濡须杨杰次公撰嘉祐四年进士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3a 页 WYG0614-0821c.png
  元祐中为郎杰善谈禅别集皆为释老而释又十
  之九
清江三孔集四十卷
  陈氏曰中书舍人新淦孔文仲经父礼部侍郎武
  仲常父户部郎中平仲毅父撰实先圣四十八世
  孙嘉祐六年八年治平二年连三科兄弟以次登
  第文仲举贤良对策切直忤时宠举官范镇景仁
  因求致仕而制科亦自此废武仲为礼部第一人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3b 页 WYG0614-0821d.png
  中甲科平仲亦尝举制科其著述各数十篇多散
  逸弗传今其存者文仲才二卷武仲十七卷平仲
  二十一卷而已庆元中濡须王□少愚守临江裒
  辑刋行而周益公必大为之序序略曰遗文虽存
  一二于千百然读之者知其为有德之言非雕篆
  之习也昔黄太史颂当时人才有曰二苏联璧三
  孔分鼎张丞相天觉在元符中诋元祐词臣极其
  荒唐谓两苏为狂率则刚直也谓公兄弟配之文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4a 页 WYG0614-0822a.png
  行如何哉
西溪集十卷
  陈氏曰翰林学士钱塘沈遘文通撰初以郊社斋
  郎举进士第一执政谓已宦者不应先多士遂居
  其次实皇祐元年自是为故事文通吏事精明强
  敏为杭州开封府皆有能名从容閒暇夙兴治事
  及午而毕卒时年四十馀其孙晦元用宣和中亦
  魁天下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4b 页 WYG0614-0822b.png
长兴集四十一卷
  陈氏曰翰林学士沈括存中撰括于文通为叔而
  年少于文通世传文通常称括叔今四朝史夲传
  以为从弟者非也文通之父扶扶之父同括之父
  曰周皆以进士起家官皆至太常少卿王荆公志
  周与文通墓及辽志其伯父振之墓可考括坐永
  乐事贬晚居京口自号梦溪翁自叙甚详云
  山谷黄氏曰沈存中博极群书至于左氏春秋传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5a 页 WYG0614-0822c.png
  班固汉书取之左右逢其源真笃学之士也
云巢集十卷
  陈氏曰审官西院主簿沈辽睿达撰遘亲弟也以
  兄任为京官坐法流贬事见挥麈录自永徙池筑
  室齐山号云巢竟不复起以上三集刋于括苍号
  三沈集其次序如此
苏魏公集七十二卷
  陈氏曰丞相魏国公温陵苏颂子容撰绅之子也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5b 页 WYG0614-0822d.png
  绅在两禁人称其险诐而颂器局宏厚未尝与人
  较短长其为相在元祐末大臣奏事多禀宣仁独
  颂必以白哲庙其后免于迁谪盖上以为识君臣
  之礼故也年逾八十薨于建中靖国之初自草遗
  表却医屏药死生之际了然集前后序汪藻周必
  大撰
吕晋伯辋川集五卷 奏议十卷
  晁氏曰皇朝吕大忠字晋伯蓝田人汲公之兄皇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6a 页 WYG0614-0823a.png
  祐中进士除检详枢密院吏房文字为河北转运
  判官累迁宝文阁直学士三帅秦凤晋伯博极群
  书为文尚理致有益于用章奏皆亲为文
吕汲公文录二十卷 文录掇遗一卷
  晁氏曰皇朝吕大防微仲京兆蓝田人皇祐初中
  进士第哲宗即位召知制诰翰林学士拜尚书左
  仆射兼门下侍郎绍圣初责授舒州团练副使循
  州安置未踰岭卒大防既拜相常分其俸之半以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6b 页 WYG0614-0823b.png
  录书故所藏甚富其在翰林书命典丽议者谓在
  元绛之上云
吕和叔诚德集三十卷
  晁氏曰皇朝吕大钧和叔嘉祐二年中进士第大
  防仲弟也终于宣义郎鄜延路漕司属官师张子
  厚赡学博文无所不该其文非义理不发
吕与叔玉溪集二十五卷 玉溪别集十卷
  晁氏曰皇朝吕大临字与叔汲公季弟也登进士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7a 页 WYG0614-0823c.png
  第尝历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从程正叔张子厚
  学通六经尤精于礼解中庸大学等篇行于世尝
  赋诗云学如元凯方成癖辞类相如始近俳独倚
  圣门无一事愿同回也日心斋正叔可之
  朱子语录曰吕与叔文集煞有好处他文字极是
  实说得好处如千兵万马饱满伉壮
傅献简集七卷
  陈氏曰中书侍郎献简公河阳傅尧俞钦之撰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7b 页 WYG0614-0823d.png
赤城集十卷
  陈氏曰两浙提刑宁海罗适正之撰治平二年进
  士学于四明楼郁为吏健敏颇为苏子瞻刘贡父
  诸公所知台士有闻于世自适始
西塘集二十卷
  陈氏曰监安上门三山郑侠介夫撰治平四年甲
  科小臣劘上言人所不敢言上为之感动略施行
  其言不惟不怒而已既而竟堕深谴良由吕惠卿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8a 页 WYG0614-0824a.png
  欲倾王安石而侠与安国游从厚善遂起狱并陷
  之侠既得罪新法遂不罢而夲朝之祸夲成矣小
  人勿用之戒可不畏哉安石亲惠卿而疏侠岂惟
  误国亦以危身后之君子可以监矣
范忠宣集二十卷
  陈氏曰丞相忠宣公吴郡范纯仁尧夫撰文正公
  之次子也文正子四人长纯佑尤俊有贤行早年
  病废以死富文忠志其墓近时礼部尚书之柔者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8b 页 WYG0614-0824b.png
  其四世孙也次纯礼纯粹皆显用至大官
刘忠肃集四十卷
  陈氏曰丞相忠肃公东光刘挚莘老撰凡四举于
  乡试礼部为第一登嘉祐四年甲科刘元城为集
  序述其出处大槩
范子功集五十卷
  晁氏曰范百禄字子功镇之侄也终于中书侍郎
张浮休画墁集一百卷 奏议十卷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9a 页 WYG0614-0824c.png
  晁氏曰张舜民芸叟邠州人庆历中范仲淹帅邠
  见其文异之用温公荐为谏官仕至吏部侍郎后
  羁置房陵政和中卒其文豪重有理致而最刻意
  于诗晚年为乐府百馀篇自序称年踰耳顺方敢
  言诗百世之后必有知音者云自号浮休先生唐
  张鷟称浮休子芸叟盖袭之
  陈氏曰舜民初用于元祐至元符末为谏议大夫
  居职七日所上事六十章崇宁初坐谢表言绍圣
卷二百三十六 第 19b 页 WYG0614-0824d.png
  逐臣有云脱禁锢者何止一千人计水陆者不啻
  一万里又云古先未之或闻毕竟不知其罪以为
  讥谤坐贬
范太史集五十五卷
  陈氏曰翰林学士成都范祖禹淳夫撰
  朱子语录曰范淳夫文字纯粹下一个字便是合
  当下一个字东坡所以服他东坡轻文字不将为
  事微时只胡乱写去又曰四六语佳莫如范淳夫
卷二百三十六 第 20a 页 WYG0614-0825a.png
灌园集三十卷
  陈氏曰乡贡进士吕南公次儒撰熙宁初试礼部
  不利会以新经取士遂罢举欲修三国志题其斋
  曰衮斧书将成而死其书亦不传元祐初诸公欲
  荐进之不及
伐檀集一卷
  陈氏曰知康州豫章黄庶亚夫撰自为序庭坚其
  子也世所谓山魈水怪著薜荔之诗集中多此体
卷二百三十六 第 20b 页 WYG0614-0825b.png
  庭坚诗律盖有自来也庶庆历二年进士
黄鲁直豫章集三十卷 别集十四卷
  晁氏曰黄庭坚鲁直也幼警悟读书五行俱下数
  过辄记苏子瞻尝见其诗于孙莘老家叹绝以为
  世久无此作矣因以诗往来会子瞻以诗得罪亦
  罚金元祐中为校书郎先是秦少游晁无咎张文
  潜皆以文学游苏氏之门至是同入馆世号四学
  士鲁直之诗尤奇世又谓之苏黄云绍圣初责置
卷二百三十六 第 21a 页 WYG0614-0825c.png
  戎州至徽宗即位召还尝因嘲谑忤赵正夫及正
  夫为相谕部使者以风旨所作承天院塔记中语
  以为幸灾谤国遂除名编𨽻宜州以死崇宁四年
  也
  家传曰公既孤从舅尚书李公公择学公择尝过
  家塾见其书帙纷错因乱抽架上书问之无不通
  大惊以为一日千里苏公尝荐公自代其略曰瑰
  玮之文绝妙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世以为实
卷二百三十六 第 21b 页 WYG0614-0825d.png
  录公学问文章天成性得落笔妙天下晚节位益
  黜名益高世以配眉山苏公谓之苏黄公尝游灊
  皖乐山谷寺石牛洞之林泉因自号山谷道人
  史赞曰自李杜没而诗律衰唐末以及五季虽有
  以比兴自名者然格下气弱么么骫骳无以议为
  也宋兴杨文公始以文章莅盟然至为诗专以李
  义山为宗以渔猎掇拾为博以俪花斗果为工号
  称昆崙体嫣然华靡而气骨不存嘉祐以来欧公
卷二百三十六 第 22a 页 WYG0614-0826a.png
  称太白为绝唱王文公推少陵为高作而诗格大
  变高风之所扇作者间出班班可述矣元祐间苏
  黄并出以硕学宏材鼓行士林引笔行墨追古人
  而与之俱世谓李杜歌诗高妙而文章不称李翱
  皇甫湜古文典雅而诗独不传惟二公不然可谓
  兼之矣然世之论文者必宗东坡言诗者必右山
  谷其然岂其然乎山谷自黔州以后句法尤高笔
  势放纵实天下之奇作自宋兴以来一人而已
卷二百三十六 第 22b 页 WYG0614-0826b.png
豫章别集一卷
  陈氏曰皆集中所遗者如承天塔记黄给事行状
  毁璧盖其显显者也诸孙㽦子耕集而传之
  后村刘氏曰山谷文不如诗诗律不如古古不如
  乐府其文则专学西汉惜其才力褊局不能汪洋
  趍趄如其纪事立言颇时有类处
晁无咎鸡肋编七十卷
  晁氏曰族父吏部公也公讳补之字无咎幼豪迈
卷二百三十六 第 23a 页 WYG0614-0826c.png
  英爽不群七岁能属文日诵千言王安国名重天
  下慎许可一见大奇之在杭州作文曰七述叙杭
  之山川人物之盛丽时苏子瞻倅杭州亦欲有所
  赋见其所作叹曰吾可以阁笔矣子瞻以文章名
  一时称其博辩俊伟于文无所不能屈辈行与之
  交由此声名藉甚举进士礼部别试第一而考官
  谓其文辞近世未有遂以进御神宗曰是深于经
  可革浮薄元祐中除校书郎绍圣初落职监信州
卷二百三十六 第 23b 页 WYG0614-0826d.png
  酒后知泗州终于官大观四年也张耒尝言无咎
  于文章盖天性读书不过一再终身不忘自少为
  文即能追考屈宋班扬下逮韩愈柳宗元之作促
  驾而力鞭之务与之齐而后已其凌厉奇卓出于
  天才非酝酿而成者自韩柳而还盖不足道也
  山谷黄氏曰晁补之文章有汉唐间风味可以名
  世往未识晁无咎时见其作安南罪言天辩纵横
  跋遮曲奥雅奇丽常恨同时而不相识其后得相
卷二百三十六 第 24a 页 WYG0614-0827a.png
  从甚密今不见遂十五年计其文字皆当大进恨
  随食南北不能相见耳
  石林叶氏集序公少警悟绝人读太史公书而善
  之以为可至遇有所得皆不由町畦自以意会其
  后益纵观百家驰骋上下数千载无不咀其华而
  摘其实故公之文缓急丰约隐显乘除猝不可以
  捕诘如终南太华峻拔连络虎豹龙蛇腾攫变化
  至于优柔宏衍疏宕邃远则朱弦疏越停云渊泉
卷二百三十六 第 24b 页 WYG0614-0827b.png
  可听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挹也盖尝自谓喜左
  邱明檀弓屈原庄周司马迁相如枚乘及唐韩柳
  氏天下亦以为兼得数子之奥莫敢与之争卒能
  自成一家晚惟文潜与之抗衡是以后世谓之晁
  张云
 
 
 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