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六
卷二百六 第 1a 页 WYG0614-044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二百六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经籍考三十三
  史(地理/) (时令/)
历代宫殿名一卷
  陈氏曰翰林承旨李昉等纂历代及僭伪宫殿门
  阙楼观园苑池馆名无不毕录
卷二百六 第 1b 页 WYG0614-0444b.png
五岳诸山记一卷
  陈氏曰无名氏多鄙诞不经
王屋山记一卷
  陈氏曰唐乾符三年道士李归一撰
华山记一卷
  陈氏曰不知名氏
西湖古迹事实一卷
  陈氏曰钱塘进士傅牧撰以杨蟠百咏增广共为
卷二百六 第 2a 页 WYG0614-0445a.png
  一百八十三目绍兴壬午序
青城山记一卷
  晁氏曰伪蜀道士杜光庭宾圣撰集蜀山若水在
  青城者悉本道家方士之言
峨眉志三卷
  晁氏曰皇朝张开撰峨眉山名也隋开皇十三年
  以名其邑奇胜冠三蜀郡守吕勤命开考图经及
  传记石刻缀辑成书析为十四门宋白吴中复诗
卷二百六 第 2b 页 WYG0614-0445b.png
  文附于后
茅山记一卷
  陈氏曰嘉祐六年句容令陈倩
幕阜山记一卷
  陈氏曰葛洪撰其山在豫章
豫章西山记一卷
  陈氏曰赞皇李上文撰嘉祐丁酉岁
玉笥山记一卷
卷二百六 第 3a 页 WYG0614-0445c.png
  陈氏曰唐道士令狐见尧撰山在新淦别本又有
  南唐及本朝事后人所益也
湘中山水记三卷
  晋耒阳罗含君章撰范阳卢拯注其书颇及隋唐
  以后事则亦后人附益也
天台山记一卷
  陈氏曰唐道士徐灵府撰元和中人也余假守临
  海就使本道嘉熙丙申十月解郡符趋会稽治所
卷二百六 第 3b 页 WYG0614-0445d.png
  道过之锐欲往游会大雪不果改辕由驿道至今
  以为恨偶见此记录之以寄卧游之意
顾渚山记一卷
  陈氏曰唐陆羽鸿渐撰乡邦不贡茶久矣遗迹未
  必存也
庐山记五卷
  晁氏曰皇朝陈令举舜俞撰先是刘焕尝为记令
  举因而增广之又为俯视图纪寻山先后之次云
卷二百六 第 4a 页 WYG0614-0446a.png
  陈氏曰刘焕凝之李常公择皆为之序令举熙宁
  中谪居所作
续庐山记四卷
  陈氏曰南康守广陵马玕录山中碑记之文以续
  前录
九华拾遗一卷
  陈氏曰山居刘放至和二年自序曰滕天章作新
  录于前沈太守撰总录于后博考传闻复得三十
卷二百六 第 4b 页 WYG0614-0446b.png
  馀节
九华总录十八卷
  陈氏曰邑人程太古撰裒集诸家所记萃为一编
  也
武夷山记一卷
  陈氏曰杜光庭撰
霍山记一卷
  陈氏曰知循州林须撰山在循州境内
卷二百六 第 5a 页 WYG0614-0446c.png
罗浮山记一卷
  陈氏曰庐陵郭之美撰皇祐辛卯序
雁山行记一卷
  陈氏曰永嘉陈谦撰嘉定己巳游山直至绝顶得
  所谓雁荡者前人盖未之识也然继其后者亦未
  有闻焉
庐阜纪游一卷
  陈氏曰开封孙惟信季蕃撰尝大雪登山至绝顶
卷二百六 第 5b 页 WYG0614-0446d.png
  尽得其景物之详嘉定初年也惟信能为诗词善
  谈谑盖尝有官弃去不仕自号花翁游江湖间人
  多爱之
何氏山庄次序本末一卷
  陈氏曰尚书崇仁何异同叔撰其别墅曰三山小
  隐三山者浮石山岩石玲珑山其实一也周回数
  里叙其景物序为此篇自号月湖标韵清绝如神
  仙中人膺高寿而终其山间今芜废矣
卷二百六 第 6a 页 WYG0614-0447a.png
湘江论一卷
  陈氏曰太常博士潘洞撰
海涛志一卷
  陈氏曰唐窦叔蒙撰
太虚潮论一卷
  陈氏曰永泰县令钱栖业述末称天祐六年
海潮图论一卷
  陈氏曰龙图阁学士燕肃撰进
卷二百六 第 6b 页 WYG0614-0447b.png
潮说一卷
  陈氏曰知钱塘县张尹房撰凡三篇
西南备边录十三卷
  巽岩李氏曰唐李德裕撰今特存其第一卷而崇
  文总目亦止载一卷岂嘉祐以前已亡逸乎德裕
  之深谋远虑虽至今可用也而所存止此可惜哉
西南备边志十二卷
  陈氏曰嘉州进士邓嘉猷撰绍兴末犍为有蛮扰
卷二百六 第 7a 页 WYG0614-0447c.png
  边初莫知其何种族也已而有能别识其为虚恨
  蛮者时蜀边久无事既去而朝廷忧之诏有司经
  度嘉猷取秦汉以来讫于本朝凡史传所载蛮事
  皆著于篇时乾道中也其为志九为图一
北边备对六卷
  陈氏曰程大昌撰淳熙中进禹贡图孝庙因以北
  边地理为问对以彼无定居无文史不敢强言绍
  熙退居追采自古中华北边枢纽相关者条列其
卷二百六 第 7b 页 WYG0614-0447d.png
  地而推言之名曰备对
南北攻守𩔖考六十三卷
  陈氏曰监进奏院赵善誉撰进以三国六朝攻守
  之变鉴古事以考今地每事为之图
海外使程广记三卷
  陈氏曰南唐如京使章僚撰使高丽所记海道及
  其国山川事迹物产甚详史虚白为作序己未十
  月盖本朝开国前一岁也
卷二百六 第 8a 页 WYG0614-0448a.png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陈氏曰唐三藏法师元奘译大总持寺僧辩机撰
南诏录三卷
  陈氏曰唐岭南节度巡官徐云虔撰乾符中邕州
  遣云虔使南诏所作上卷记山川风俗后二卷纪
  行及使事
至道云南录三卷
  陈氏曰左侍禁知兴化军辛怡显撰李顺之乱馀
卷二百六 第 8b 页 WYG0614-0448b.png
  党有散入蛮中者怡显往招安之继驰赐蛮酋告
  敕而归遂为此录天禧四年自序或云此书妄也
  余在莆田视壁记无怡显名字恐或然
契丹疆宇图一卷
  陈氏曰不著名氏录契丹诸夷地及中国所失地
辽四京记一卷
  陈氏曰亦无名氏曰东京中京上京燕京
高丽图经四十卷
卷二百六 第 9a 页 WYG0614-0448c.png
  陈氏曰奉议郎徐兢明叔撰宣和六年路允迪傅
  墨卿使高丽兢为之属归上此书物图其形事为
  之说今所刋不复有图矣兢铉之后善篆书亦能
  画尝自题保大骑省世家宣和书学博士又自号
  自信居士
诸蕃志二卷
  陈氏曰福建提举市舶赵汝适记诸蕃国及物货
  所出
卷二百六 第 9b 页 WYG0614-0448d.png
  右地理
夏小正传四卷
  陈氏曰汉戴德传给事中山阴傅崧卿注此书本
  在大戴礼郑元注礼运夏时曰夏四时之书也其
  存者有小正后人以大戴礼抄出别行崧卿以正
  文与传相杂仿左氏经传列正文其前时附以传
  且为之注
荆楚岁时记四卷
卷二百六 第 10a 页 WYG0614-0449a.png
  晁氏曰梁宗懔撰其序云傅元之朝会杜笃之上
  已安仁秋兴之叙君道娱蜡之述其属辞则已洽
  其比事则未弘率为小说以录荆楚岁时风物故
  事自元日至除日凡二十馀事
锦带一卷
  陈氏曰梁元帝撰比事俪语在法帖中章草月仪
  之𩔖也
玉烛宝典十二卷
卷二百六 第 10b 页 WYG0614-0449b.png
  陈氏曰隋著作郎博陵杜台卿少山撰以月令为
  主触𩔖而广之博采诸书旁及时俗月为一卷颇
  号详洽开皇中所上
岁华纪丽四卷
  晁氏曰唐韩谔撰分四时十二月节序以事实为
  偶俪之句附著之
  陈氏曰其书采经子史传岁时事𩔖聚而以俪语
  间之
卷二百六 第 11a 页 WYG0614-0449c.png
保生月录一卷
  晁氏曰唐韦行规撰分十二月杂记每月摄养种
  艺祈禳之术李翱为之序
金谷园记一卷
  陈氏曰题李邕撰馆阁书目云唐中散大夫按邕
  字泰和江都人至北海太守世号李北海其父善
  注文选者也中散大夫唐文散阶本传不载不知
  书目别何所据唐世不应有两李邕也
卷二百六 第 11b 页 WYG0614-0449d.png
秦中岁时记一卷
  陈氏曰唐膳部郎中赵郡李绰撰绰别未见此据
  中兴书目云尔其序曰缅思庚子之岁荐周戊辰
  之年庚子唐广明元年戊辰梁开平二年也又曰
  偶记昔年皇居旧事绝笔自叹横襟出涕然则唐
  之旧臣国亡之后感伤畴昔而为此书也按朱藏
  一绀珠集曾端伯𩔖说载此书有杏园探花使端
  午扇市岁除傩公傩母及太和八年无名子诗数
卷二百六 第 12a 页 WYG0614-0450a.png
  事今皆无之岂别一书乎
咸镐故事一卷
  陈氏曰韦慎微撰其书与前大同小异竟不知何
  人作也末卷却有神鬼大者号傩公母一语按馆
  阁书目秦中岁时记一名咸镐岁时记
辇下岁时记一卷
  晁氏曰唐李绰撰绰经黄巢之乱避地蛮隅偶记
  秦地盛事传之晚学
卷二百六 第 12b 页 WYG0614-0450b.png
千金月令三卷
  陈氏曰唐孙思邈撰
国朝时令十二卷
  晁氏曰皇朝贾昌朝撰景祐初复礼记旧文其唐
  月令别行三年诏昌朝与丁度李淑采国朝律历
  典礼百度昏晓中星祠祀配侑岁时施行约唐月
  令定为时令一卷以备宣读后昌朝注为十二卷
  奏上颁行
卷二百六 第 13a 页 WYG0614-0450c.png
  陈氏曰唐因礼记旧文增损为礼记首篇天宝中
  改名时令景祐初始命复礼记旧文其唐之时令
  别为一篇遂命礼院修书官丁度等约唐时令撰
  定为国朝时令以便宣读盖自唐以来有明堂读
  时令礼也及昌朝解相印治郡五臣皆已沦没乃
  采经史诸书及祖宗诏令典式为之集解而上之
  两朝艺文志诏因入閤读时令问礼官五月朔日
  夏至百官入閤可否皆曰五月朔朝会合唐旧制
卷二百六 第 13b 页 WYG0614-0450d.png
  虽是大祠比冬至圜丘礼成受贺在质明后无嫌
  然据易象月令及蔡邕有闭关静事不贺之说郑
  康成据乐纬春秋之说夏至有前殿从八能作乐
  后汉尝行其仪入閤读令既属嘉礼在朔与假本
  无所碍惟夏至则于经义有妨移用七月朔又罢
  宝元二年宋庠论入閤之非两制议入閤者是唐
  朝只日紫宸殿受常朝仪若隔日行礼颇为烦况
  今殿宇与旧不同乃止庆历七年复诏来年四月
卷二百六 第 14a 页 WYG0614-0451a.png
  一日读时令礼院约定仪注以通礼参用唐宣政
  殿朔望朝参仪草定御文德殿皇帝服靴袍百官
  公服减正仗半不设乐寻停皇祐初又诏立夏读
  时令礼官邵必请四时皆读然亦不果
岁时杂咏 续岁时杂咏
  宣献公宋庠及其孙刚叔撰济北晁无咎补之作
  序曰余元丰六年六月遇毕公叔于京师公叔言
  宋氏藏诗曰岁时杂咏者盖宣献公所集唐以前
卷二百六 第 14b 页 WYG0614-0451b.png
  诗人之作髣髴具在公叔曰夫天地变化其情至
  微有不可道以辞者四时之间气候物色俯仰辄
  异使一人言之虽其巧如簧恐不得与造物者争
  功于是杂众言而观之不亦可乎宋氏故多贤而
  宣献之孙曰刚叔尤笃志于学不愧其先人又常
  集宋诗人之所为为续岁时杂咏以成其祖之意
  盖若干篇且诗之作患言不能称物者以得之偏
  也尝试丹青众言凭几肆目于方尺之间而四时
卷二百六 第 15a 页 WYG0614-0451c.png
  气候物色惨舒荣槁所以过乎吾前者每观每异
  其致亦足乐也因以其集属补之为序补之复于
  公叔曰诗之亡久矣豳诗七月其记日月星辰风
  雨霜露草木鸟兽之事盛矣屈原宋玉为离骚最
  近于诗而所以托物引𩔖其感在四时可以慷慨
  而太息想见其忠洁刚叔于宋诗所取若此其亦
  有得于昔人之意乎宋有天下百年而诗之作中
  间尤盛盖叔之所取小大咸备今观其录一时显
卷二百六 第 15b 页 WYG0614-0451d.png
  人用是名世其尤宏杰者虽以磅礴天地呼吸阴
  阳而成岁功可也其下者亦因所长而传犹之一
  气候至生者皆作灼然而华嘤然而鸣以谓天地
  之巧尽此矣
岁时杂记二卷
  陈氏曰侍讲东莱吕希哲原明撰希哲正献公公
  著之子吕荥阳公在历阳时与子孙讲诵遇节日
  则休学者杂记风俗之旧然后团坐饮酒以为乐
卷二百六 第 16a 页 WYG0614-0452a.png
  久而成编承平旧事犹有考焉
  周平园序曰本朝承平岁久斯民安生乐业凡遇
  节物随时制宜虽有古有今或雅或鄙所在不同
  然上而朝廷次而郡国下逮民庶驩娱熙洽未尝
  虚度则一也侍讲吕公当全盛时食相门之德既
  目击旧礼又身历外官四方风俗皆得周知追记
  于册殆无遗者惟上元一门多至五十馀条百年
  积累之盛故家文献之馀兹可推矣庆元戊午秋
卷二百六 第 16b 页 WYG0614-0452b.png
  公之元孙仙游邑大夫祖平以示平园老叟周某
  窃有生晚不及见之叹云
  右时令
 
 
 
 
 文献通考卷二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