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五十七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a 页 WYG0613-0507d.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七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兵考九
  教阅
周礼大司马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如战
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王执路鼓诸侯执贲鼓军将执
晋鼓师帅执提旅帅执鼙卒长执铙两司马执铎公司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b 页 WYG0613-0508a.png
马执镯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遂以蒐田有司
表貉誓民鼓遂围禁火弊献禽以祭社中夏教茇舍如
振旅之陈群吏撰车徒读书契辨号名之用帅以门名
县鄙各以其名家以号名乡以州名野以邑名百官各
象其事以辨军之夜事其他皆如振旅遂以苗田如蒐
之法车弊献禽以享礿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阵王载
太常诸侯载旂军吏载旗师都载旃乡遂载物郊野载
旐百官载旟各书其事与其号焉其他皆如振旅遂以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a 页 WYG0613-0508b.png
狝田如蒐田之法罗弊致禽以祀祊中冬教大阅前期
群吏戒众庶修战法虞人莱所田之野为表百步则一为
三表又五十步为一表田之日司马建旗于后表之中
群吏以旗物鼓铎镯铙各帅其民而致质明弊旗诛后
至者乃陈车徒如战之陈皆坐群吏听誓于陈前斩牲
以左右徇陈曰不用命者斩之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
三鼓司马振铎群吏作旗车徒皆作鼓行鸣镯车徒皆
行及表乃止三鼓摝铎群吏弊旗车徒皆坐又三鼓振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b 页 WYG0613-0508c.png
铎作旗车徒皆作鼓进鸣镯车骤徒趋及表乃止坐作
如初遂以狩田以旌为左右和之门群吏各帅其车徒
以叙和出左右陈车徒有司平之旗居卒间以分地前
后有屯百步有司巡其前后险野人为主易野车为主
既陈乃设驱逆之车有司表貉于陈前中军以鼙令鼓
鼓人皆三鼓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遂鼓行徒衔枚而
进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及所弊鼓皆駴车
徒皆噪徒乃弊致禽馌兽于郊入献禽以享烝(以上注/并见田)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a 页 WYG0613-0508d.png
(猎门此/不再录)
 臧僖伯曰春蒐夏苗秋狝冬狩(蒐索择取不孕者苗/为苗除害也狝杀也)
 (以杀为名顺秋气也狩围守也/冬物毕成获则取之无所择也)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各随时/事之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虽四时讲武犹复三/年而大习出曰治兵)
 (始治其事入曰振旅治兵礼/毕整众而还振整也旅众也)归而饮至以数军实(饮/于)
 (庙以数车徒器/械及所获也)昭文章(车服/旌旗)明贵贱辨等列(等列/行伍)
 少长(出则少者在前还/则在后所谓顺也)习威仪也
 鲁桓公六年大阅 公羊曰大阅者何简车徒也(大/简)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b 页 WYG0613-0509a.png
 (阅兵车使可/任用而习之)何以书盖以罕书也(比年简徒谓之蒐/三年简车谓之大)
 (阅五年大简车/徒谓之大蒐) 榖梁曰大阅者何阅兵车也脩教
 明谕国道也平而脩戎事非正也(礼因四时田猎以/习用戎事平谓不)
 (因田猎无/事而脩之)
 庄公八年正月师次于郎甲午治兵 榖梁出曰治
 兵习战也入曰振旅习战也治兵而陈蔡不至矣(师/次)
 (于郎以俟/陈人蔡人)兵事以严终故曰善陈者不战此之谓也
 善为国者不师(道政齐礼邻国望之/欢如亲戚何师之为)善师者不陈(师/众)
卷一百五十七 第 4a 页 WYG0613-0509b.png
 (素严不须/耀兵列陈)善陈者不战(军陈严整敌望而/畏之莫敢与战)善战者不
 死(投兵胜地/故无死者)善死者不亡(民尽其命无/奔敌背亡) 公羊祠兵
 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皆习战也
 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暌(子文时不为令尹故/使之治兵习号令也)
 (暌楚/邑也)终朝而毕不戮一人(子文欲委重于/子玉故略其事)子玉复治
 兵于蔿(蔿/邑)楚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国老皆贺
 子文子文饮之酒(贺子玉/堪其事)蔿贾尚幼后至不贺子文
 问之对曰不知所贺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
卷一百五十七 第 4b 页 WYG0613-0509c.png
 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举
 以败国将何贺焉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过三
 百乘其不能以入矣苟入而贺何后之有(三百乘二/万二千五)
 (百/人)
 晋文公蒐于被庐作三军军闵(元年晋献公作二/今复大国之礼)谋元
 帅赵衰曰郤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
 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夲也君其
 试之乃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
卷一百五十七 第 5a 页 WYG0613-0509d.png
 于狐毛而佐之(毛偃/之兄)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使
 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犨为右
汉承秦制三时不讲唯十月车驾幸长安水南门会五
营士为八阵进退名曰乘之
武帝太初二年令天下膢五曰(如淳曰立秋貙膢伏俨/日膢音刘刘杀也师古)
(曰续汉书作貙刘膢刘义各通耳汉仪注云立秋之日/斩牲于郊东门外以荐陵庙武官肄兵习战阵之仪)
 汉制常以九月都试太守都尉令长丞相会都试课
 殿最 韩延寿为东郡太守都试骑士治饰兵车画
卷一百五十七 第 5b 页 WYG0613-0510a.png
 龙虎朱爵延寿黄袍方领驾四马传总建幢棨植羽
 葆鼓车歌车功曹引车皆驾四马载棨戟五骑为伍
 分左右部军假司马千人持幢旁毂歌者先居射室
 望见延寿车噭咷楚歌延寿坐射室骑吏持戟夹陛
 列立骑士从者带弓鞬罗后令骑士兵车四面营陈
 被甲鞮鞪居马上抱弩负兰又使骑士戏车弄马盗
 骖及治饰车甲三百万以上于是萧望之劾延寿上
 僭不道坐弃市
卷一百五十七 第 6a 页 WYG0613-0510b.png
东汉制以立秋之日自郊礼毕始扬威武斩牲于郊东
门以荐陵庙其仪乘御戎路白马朱鬣躬执弩射牲牲
以鹿麛太宰令谒者各一人载获车驰驷送陵庙还宫
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武官武官肄兵习战阵之仪斩牲
之礼名曰貙刘兵官皆肄孙吴兵法六十四阵名曰乘
之立春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文官貙刘之礼祠先虞执
事告先虞已烹鲜时有司乃逡巡射牲获车毕有司告
事毕
卷一百五十七 第 6b 页 WYG0613-0510c.png
明帝永平元年六月初令百官貙膢
安帝延光二年十一月校猎上林苑
 安帝初邓太后临朝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
 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纵横乘此
 无备马融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材之用无或
 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依旧文重述蒐狩
 之义作颂一篇并封上
灵帝中平五年望气者言以为京师当有大兵两宫流
卷一百五十七 第 7a 页 WYG0613-0510d.png
血大将军司马凉假司马伍岩说大将军何进曰太公
六韬有天子将兵事可以威厌四方进以为然入言之
于帝于是乃诏进大发四方兵讲武于平乐观下起大
坛上建十二重五采华盖高十丈坛东北为小坛复建
九重华盖高九文列步兵骑士数万人结营为陈天子
亲出临军驻大华盖下进驻小华盖下礼毕帝躬擐甲
介马称无上将军行陈三匝而还诏使进领兵屯于观
下是时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
卷一百五十七 第 7b 页 WYG0613-0511a.png
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都尉鲍鸿为下军校
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校尉淳于琼为
佐军校尉又有左右校尉帝以蹇硕壮健而有武略特
亲任之以为元帅督司𨽻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
 帝自黄巾之起留心戎事问讨虏校尉盖勋曰吾讲
 武如是何如对曰臣闻先王耀德不观兵今寇在远
 而设近陈不足以昭果毅祗黩武耳
献帝建安二十一年有司奏古四时讲武按汉西京承
卷一百五十七 第 8a 页 WYG0613-0511b.png
秦制三时不讲唯十月都试金革今兵戈未偃士众素
习可无四时讲武但以立秋择吉日大朝车骑号曰阅
兵上合礼名下承汉制是冬阅兵魏王曹操亲执金鼓
以令进退
魏文帝嗣魏王位其年秋阅兵于郊公卿相仪王御华
盖亲金鼓之节
明帝太和元年十月阅兵于东郊
晋武帝太始四年九月咸宁元年太康四年六年冬皆
卷一百五十七 第 8b 页 WYG0613-0512a.png
自临宣武亲大阅习众军然不自令进退自惠帝以后
其礼遂废
东晋元帝太兴四年诏左右卫及诸营教习依大习仪
成帝咸和中诏内外诸军戏兵于南郊之场其地因名
斗场自后藩镇相仿诸方伯往往阅习然朝廷无事焉
宋文帝依故事肄习众军兼用汉魏之礼其后以时讲
武于讲武堂(馀见田/猎门)
后魏明帝永兴五年以九月十月帝亲行貙刘之礼
卷一百五十七 第 9a 页 WYG0613-0512b.png
孝成帝和平三年因岁除大傩遂耀兵示武更为制令
步兵陈于南骑士陈于北各击钟鼓以为节度其步兵
所衣青赤黑黄别为部队楯槊矛戟相次周回转易以
相赴就有飞龙腾蛇之变为函箱鱼鳞四门之阵凡十
馀法跪起前却莫不应节阵毕南北二军皆鸣鼓角众
尽大噪各令骑将六千人去来挑战步兵更进退以相
拒击南败北捷以为威观自后以为常
后齐常以季秋皇帝讲武于都外有司先莱野为场为
卷一百五十七 第 9b 页 WYG0613-0512c.png
三军进止之节又别墠于北阳舆驾停观遂命将简士
教众为战阵之法凡为阵少者在前长者在后其还则
长者在前少者在后长者持弓矢短者持旌旗勇者持
钲鼓刀楯为前行战士次之槊者次之弓箭为后行将
帅先教士目使习见旌旗指麾之踪发起之意旗卧则
跪教士耳使习金鼓动止之节声鼓则进鸣金则止教
士心使知刑罚之苦赏赐之利教士手使习持五兵之
便战斗之备教士足使习跪起及行列崄泥之涂前五日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0a 页 WYG0613-0512d.png
皆请兵严于场所依方色建旗为和门都墠之中及四
角皆建五采牙旗应讲武者各集于其军戒鼓一通军
士皆严备二通将士贯甲三通步军各为直阵以相俟
大将各处军中立旗鼓下有司陈小驾卤簿皇帝武弁
乘革辂大司马介胄乘奉引入行殿百司陪列位定二
军迭为客主先举为客后举为主从五行相胜法为阵
以应之
后周仲春教振旅大司马建大麾于莱田之所乡稍之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0b 页 WYG0613-0513a.png
官以旗物鼓铎钲铙各帅其人而致诛其后至者建麾
于后表之中以集众庶质明偃麾诛其不及者乃陈徒
骑如战之阵大司马北面誓之军中皆听鼓角以为进
止之节田之日于所莱之北建旗为和门诸将帅徒骑
序入其门有司居门以平其人既入而分其地险野则
徒前而骑后易野则骑前而徒后既阵皆坐乃设驱逆
骑有司表貉于阵前以太牢祭黄帝轩辕氏于狩地为
墠建二旗列五兵于坐侧行三献礼遂蒐田致禽以祭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1a 页 WYG0613-0513b.png
社仲夏教苃舍如振旅之阵遂以苗田如蒐法致禽以
享礿仲秋教练兵如振旅之阵遂以狝田如蒐法致禽
以祀祊仲冬教大阅如振旅之阵遂以狩田如蒐法致
禽以享烝
隋大业七年征辽东众军将发御临朔宫亲授节度每
军大将亚将各一人骑兵四十队队百人(百人置一纛/十队为一团)
(团有偏将一人第一团皆青丝连光甲铁具装青缨拂/建狻猊旗第二团绛丝连珠犀甲兽文具装赤缨拂建)
(貔貅旗第三团白丝连明光甲铁具装素缨拂建辟邪/旗第四团乌丝连元犀甲兽文具装黑缨拂建六骇旗)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1b 页 WYG0613-0513c.png
(前部鼓吹一部大鼓小鼓及鼙长鸣中鸣等各十八具/棡鼓金钲各二具后部铙吹一部铙二面歌箫及笳各)
(四具节鼓一面筚篥横/笛各四具大角十八具)又步卒八十队分为四团团有
偏将一人(第一团每队给青隼荡幡一第二团每队黄/隼荡幡一第三团每队苍隼荡幡一第四团)
(每队乌隼荡幡一长槊楯/弩及甲鍪等各称兵数)受降使者一人(给二马轺车/一乘白兽幡)
(及节每一骑吏三人/车辐白从十二人)承诏慰抚不受大将制战阵则为
监军军将发候大角一通步卒第一团出营东门东向
阵第二团出营南门南向阵第三团出营西门西向阵
第四团出营北门北向阵阵四面团然后诸团严驾立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2a 页 WYG0613-0513d.png
大角三通则铙鼓俱振第一团引行队间相去各十五
步次第二团次前部鼓吹弓矢一队合二百骑建蹲兽
旗瓟槊二张大将在其次鞬马二十匹次大角次后部
铙吹次第四团次受降使者次及辎重戎车散兵等亦
有四团第一辎重出收东面阵分为两道夹以行第二
辎重出收南面阵夹以行第三辎重出收西面阵夹以
行第四辎重出收北面阵夹以行亚将领五百骑建腾
豹旗殿军后至营则第一团骑陈于东面第二团骑阵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2b 页 WYG0613-0514a.png
于南面鼓翊大将军居中驻马南面第三团骑阵于西
南面第四团骑阵于北面合为方阵四面外向步卒翊
辎重入于阵内以次安营定四面阵者引入营亚将率
骁骑游奕督察其安营之制以车外布间设马枪次施
兵幕内安杂畜事大将亚将等就牙帐马步阵与军中
散兵交为两番五日而代于是每日遣一军发相去四
十里连营渐进二十四日续发而尽首尾相继鼓角相
闻旌旗亘九百六十里天子六军次发两部前后先置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3a 页 WYG0613-0514b.png
又亘八十里通诸路合三十军亘千四十里诸军各以
帛为带长尺五寸阔二寸题其军号为记御营内者合
十卫三台五省九寺并分𨽻内外前后左右六军亦各
题其号不得自言台省王公以下至于兵马私𨽻悉以
缀于衣领各军记带诸军并给幡数百有馀事使人交
相去来执以行执幡而离夲军者他军验记带知非夲
部兵则所在斩之
唐太宗尝引诸卫将卒习射于显德殿(详见/兵制)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3b 页 WYG0613-0514c.png
高宗显庆二年十一月讲武于𣹑水之南行三驱之礼
设次于尚书台以观之(汉南郡太守马融讲尚书于/其地因以得名后改讲武台)
五年三月八日又讲武于并州城北上御飞阁群臣临
观之左卫大将军张延师为左右骁武等六卫左羽林
骑士属焉右武候大将军梁建方为右军左右威领武
候等六卫右羽林骑士属焉一鼓而誓众再鼓而整列
三鼓而交前左为曲直圆锐之阵右为方锐直圆之阵
三挑而五变步退而骑进五合而各复位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4a 页 WYG0613-0514d.png
武太后圣历二年欲以季冬讲武有司请延至孟春王
方庆上疏曰谨按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命将帅讲
武习射御角力此乃三时务农一时讲武盖王者常事
安不忘危之道也孟春之月不可以称兵兵者金也金
性克木春盛德在木金气以害盛德逆生气孟春行冬
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按蔡邕月令章句
太阴休少阳尚微而行冬令以导水气故水潦至而败
生物也雪霜大挚摧伤物也太阴干时雨雪而霜故伤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4b 页 WYG0613-0515a.png
首种(种谓宿麦也麦以秋种故谓之首种入收也为/冱寒所伤故至春不长今月令首种稷非麦)
孟春讲武是行冬令以阴故犯阳气害发生之德臣恐
水潦败物雪霜损稼宿麦不登无所收入也请至明年
孟冬教习以顺天道从之
元宗先天二年十月讲武于骊山之下徵兵二十万戈
鋋金甲照耀天地列大阵于长川坐作进退以金鼓之
声节之帝亲擐戎服持大枪立于阵前以亏失军容坐
兵部尚书郭元振于纛下将斩之宰臣刘幽求张说跪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5a 页 WYG0613-0515b.png
于马前谏曰元振推戴上皇有大功虽违军令不可加
刑乃舍之流新州给事中知礼仪唐绍以草军仪有失
斩之薛讷为左军节度众以元帅及礼官得罪诸节部
颇亦失序唯讷及解琬军不动上令轻骑召讷等至军
门不得入礼毕特加慰劳
 唐开元礼
  皇帝讲武仪注
仲冬之月讲武于都外前期十有一日所司奏请讲武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5b 页 WYG0613-0515c.png
兵部承诏遂命将帅简军士有司先芟莱除地为场方
一千二百步四出为和门又于其内墠地为步骑六军
营域处所左右厢各为三军皆上军在北中军次之下
军在南东西相向中间相去三百步五十步立表一行
凡立五行表间前后各相去五十步为三军进止之节
又别墠地于北厢南向为车驾停观之处前三日尚舍
奉御设大次及御座于其中如常仪前一日讲武将帅
及士卒集于墠所禁止諠哗依方色建旗为和门于都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6a 页 WYG0613-0515d.png
墠之中及四角皆建以五䌽牙旗旗鼓甲仗威仪悉备
于墠所大将以下各有统帅如常式步军入将被甲胄
乘马教骑大将亦乘马教习士众为战阵之法凡教为
阵少者在前长者在后其还则长者在前少者在后长
者持弓矢短者持戈矛力者持旌旗勇者持钲鼓刀楯
为前行持槊者次之弓箭为后行将帅先教士众习见
旌旗指麾之踪旗卧即跪旗举即起金鼓进止之节声
鼓即进鸣金即止知刑罚之害赏赐之利持五兵之便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6b 页 WYG0613-0516a.png
战斗之备习串跪起及行列险隘之路讲武日未明十
刻军士皆严备五刻将士皆贯甲步军各为直阵以相
俟将军依仪各依格备物大将军各依格处分军中立
于旗鼓之下(凡六军鼓各一十二钲一/角四并于其军后表之下)
车驾出宫如常式 讲武日未明七刻搥一鼓为一严
(三严时节前一日侍/中奏裁出宫以刚日)侍中奏开宫殿门及城门未明五
刻搥二鼓为再严侍中版奏请中严文武官应从者俱
先置文武官皆公服所司为小驾依图陈设未明二刻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7a 页 WYG0613-0516b.png
搥三鼓为三严诸卫各督其队与钑戟以次入陈于殿
庭诸侍卫之官各服其器服诸侍臣俱诣西阶下奉迎
(侍中负/玺如式)乘黄令进革辂于太极殿前皇帝服武弁之服
馀并如圜丘仪驾至墠所兵部尚书介胄乘马奉引至
讲武所入自都墠北和门两步军之北当空南向黄门
侍郎奏称请降辂还侍位皇帝降辂入大次而观兵部
尚书停于东厢西向三仗小退以通观路领军减小驾
骑士立于都墠之四周侍臣依左右厢立于大次之前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7b 页 WYG0613-0516c.png
东西北上文武九品以上皆公服文东武西在侍臣之
外十步重行北上诸州使人及蕃客先集于都墠北和
门外东方南方立于道东西方北方立于道西皆向辂
而立于北为上驾至和门奉礼曰可拜在位者皆再拜
皇帝入次谒者引诸州使人鸿胪卿引蕃客东方南方
立于大次东北南向以西为上西方北方立于大次西
北南向以东为上若有观者立于都墠骑士仗外四周
任意然后讲武诸州使人及蕃客立定吹大角三通中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8a 页 WYG0613-0516d.png
军将各以□令鼓二军俱击鼓三鼓有司偃旗步士皆
跪二军诸帅果毅以上各集于中军大将旗鼓之下左
厢中军大将立旗鼓之东西面诸军将立于旗鼓之南
北面东上右厢中军大将立于旗鼓之西东面诸军将
立于旗鼓之南北面西上以听誓大将誓曰今行讲武
以教人战进退左右一如军法用命有常赏不用命有
常刑可不勉之誓讫左右三军各长史二人振铎分循
以警众诸果毅各以誓词遍告其所部遂声鼓有司举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8b 页 WYG0613-0517a.png
旗士众皆起骑从皆行及表击钲骑从乃止又击三鼓
有司偃旗士众皆跪又击有司举旗士众皆起骑骤徒
趋及表乃止整列位定东军一鼓举青旗为直阵西军
亦鼓而举白旗为方阵以应之次南军亦鼓举赤旗为
锐阵北军亦鼓而举黑旗为曲阵以应之次东军鼓而
举黄旗为圆阵西军亦鼓而举青旗为直阵以应之次
西军鼓而举白旗为方阵东军亦鼓而举赤旗为锐阵
以应之次东军鼓而举黑旗为曲阵西军亦鼓而举黄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9a 页 WYG0613-0517b.png
旗为圆阵以应之凡阵迭为主客先举者为客后举者
为主从五行相胜之法为阵以应之每变阵二军各选
刀楯之士五十人挑战于两军之前第一第二挑战迭
为勇怯之状第三挑战为敌均之势第四第五挑战为
胜败之形每将变阵先鼓而为直阵然后变从馀阵之
法五阵毕两军俱为直阵又击三鼓有司偃旗士众皆
跪又声鼓举旗士众皆起骑从徒走左右军俱至中表
相拟击而还每退至一行表跪起如前遂复其初侍中
卷一百五十七 第 19b 页 WYG0613-0517c.png
跪奏请观骑军又侍中称制曰可侍中俛伏兴二军吹
角击鼓士众俱进及表乃止皆如步军唯无起跪耳骑
军东西迭为主客为相胜之阵皆如步军之法每阵各
八骑挑战于两阵之间如步军法五阵毕俱大击鼓而
前盘马相拟击而罢遂振旅而还凡步军二军之士备
则满数省则减之损益随时唯不得减将节凡相拟击
皆不得以刃相及凡步士逐退过中表二十步而止不
得过也骑士不在此例(若因田狩则令讲武军士之外/先期为围观讫乘马鼓行亲禽)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0a 页 WYG0613-0517d.png
(如别礼狩讫乘辂/振旅而还如常仪)讲武罢侍中跪奏称侍中臣某言讲
武礼毕请还俛伏兴皇帝降御舆侍卫如常仪皇帝升
辂太仆卿立授绥升讫敕车右升千牛将军升辂陪乘
黄门侍郎奏请銮驾发引以下如圜丘还宫仪唯不作
鼓吹不撞蕤宾解严讫将士各还明日群官奉参起居
如别仪
开元八年八月敕四方虽安不可忘战故周礼以军禁
紏邦国以蒐狩习戎旅不教人战是谓弃之宜差使于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0b 页 WYG0613-0518a.png
两京及诸州简取十万人务求灼然骁勇不须限以蕃
汉皆放番役差科唯令团伍教练辨其旗物简其骑徒
攻取进退之方陈威仪贵贱之等俾少长有礼疾徐有
节将以伐叛怀服保大定功协于师贞以弘武备
肃宗至德二年八月御凤翔府门大阅
五年正月御翔鸾阁习武(自后/遂废)
文宗大中六年五月敕天下军府有兵马处宜选会兵
法能弓马人充教练使每年依礼教习仍于其时申兵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1a 页 WYG0613-0518b.png

梁开平元年十月驾幸繁台讲武至二年七月改为讲
武台(按地理志夲西汉梁孝王所筑谓之吹台/其后有繁氏居其侧故里人呼之为繁台)
宋太祖皇帝建隆三年十一月讲武于近郊六军之容
甚盛
 帝每御讲武殿亲临教阅其法刻木为箭镞裹以毡
 罽命强者两两相射避即捶之取其不避者又以木
 挺为马挝施韦鞘俾驰骑相击取其尤胜者各分等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1b 页 WYG0613-0518c.png
 级以迁𨽻之自是师旅皆精锐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将伐太原诏筑讲武堂于西郊九
月大阅上与从官登而观焉是冬又观飞山兵射连弩
发机石于台下
 帝循太祖旧制亲阅武艺御便坐时召上军观步射
 击刺列为行伍或召宰相亲王临观间亦幸殿前班
 阅马射行幸池苑亦令诸军卫士骑射雕盘截柳枝
 或于庭中令射毛毬淳化五年八月召天武士卒教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2a 页 WYG0613-0518d.png
 射于殿庭弓力有至石三斗以引强平射者为上等
 艰于引满者别为一等其诸浅软者又为一等各量
 其材力而迁𨽻之至道元年九月又阅禁旅有挽强
 至一石五斗连三十发而有馀力又令骑兵步兵各
 数百东西列阵挽强彀弩视其进退发矢如一容止
 中节上曰此殿庭间数百人耳犹兵威可观况堂堂
 之阵数万成列者乎
真宗咸平二年八月大阅诸军于东郊其仪最备诏有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2b 页 WYG0613-0519a.png
司择地于含晖门外之东武村为广场乙丑夜三鼓殿
前侍卫马步军二十万分出诸门丙寅上乘马以出宗
室近臣尚书侍郎御史中丞给谏上将军节度观察防
禦团练刺史并别驾从赐以窄袍上至行宫诸军阵于
台前左右相向步骑交属诸班卫士翼侍于台后有司
奏成列上升台东向召从臣坐而观之殿前都指挥使
王超执方旗以节进退又于两阵中起候台相望使人
执旗以应之初举黄旗则诸军旅拜举赤旗则骑进举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3a 页 WYG0613-0519b.png
青旗则步进每旗动则鼓作鼓作则士进皆三挑而后
退次举白旗则诸军复再拜呼万岁有司奏阵坚而整
士勇而厉欲再举上曰可止矣遂举黑旗以振旅军于
左者略右阵以还由台前出西北隅军于右者略左阵
以还由台前出西南隅以归御东华门阅诸军还营翊
日近臣诸军将校以内职皆赐饮其后又幸飞山教场
观发机石连弩及便坐日阅召募新军时令习战阵之
状率如两朝旧规其事悉见兵志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3b 页 WYG0613-0519c.png
仁宗时案阅训练之制禁军月奉五百以上皆日习武
技三百以下或习或给役其后别募厢军亦阅武技号
教阅厢军戍川广者旧不训练嘉祐以后稍习焉凡诸
营日习之法以鼓声为节骑兵五习步兵四习以教坐
作进退非施于两军相当者然自祖宗已来中外诸军
皆用之
明道二年枢密使王晓上言天下厢军止给役而未尝
习以武技宜取材勇者训肄升补禁军天子可其奏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4a 页 WYG0613-0519d.png
康定元年帝御便殿阅诸军阵法上封者言诸军止教
坐作进退虽整肃可观然临敌难用请自今遣官阅阵
毕令解镫以弓弩射营置弓三等自一石至八斗弩四
等自二石八斗至二石五斗以次阅习诏行之陜西河
东河北路是岁诏教士不衽带金甲缓急不足以应敌
自今诸军各予铠甲十马甲五令迭披带又命诸军班
听习杂武技勿辄禁止
神宗熙宁三年初置保甲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4b 页 WYG0613-0520a.png
四年始诏以时肄习武事(详见兵/志门)
五年诏以泾原路蔡挺衙教阵队于崇政殿引见仍颁
行于诸路
 其法五伍为队为阵阵横列骑兵二队亦五伍列之
 其出皆以鼓为节束草象人而射焉中则有赏马步
 皆前三行枪刀后二行弓弩附队以虎蹲弩床子弩
 各一射与击刺迭出皆闻金即退预籍人马之强者
 隐于队中遇可用则别出为奇帝以其点阅周悉常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5a 页 WYG0613-0520b.png
 有出野之备故令颁行
六年帝初置内教法旬一御便殿阅武技程其能否而
劝沮之
元丰元年诏立在京秋校试诸军技艺格第为上中下
三等步射六发而三中为一等二中为二等一中为第
三等马射五发骤马直射三矢背射二矢中数第如步
射法弩射自六中至二中床子弩及炮自三中至一中
为及等并赏银有差枪刀并标排手角胜负计所胜第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5b 页 WYG0613-0520c.png
赏其弓弩坠落或纵矢不及堋或挽弓破体或局而不
张或矢不满或弩蹠不上牙或擭不发或身倒足落并
为不合格即射已中赏馀箭不合格者降一等无可降
者罢之十一月京西将刘元上言马军教习不成请降
补步军又不成降厢军诏下令诸军约一季不能学者
如所请降之
二年立府界集教大保长法以昭宣使入内侍省副都
知王中正东上閤门使狄咨兼提举府界教保甲大保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6a 页 WYG0613-0520d.png
长总二十二县为教场十一所大保长凡二千八百二
十五人每十人一色事艺置教头一凡禁军教头二百
七十都教头三十使臣十弓以八斗九斗一石为三等
弩以二石四斗二石七斗三石为三等马射九斗八斗
为二等其材力超拔者为出等当教时月给钱三千日
给食官予戎械战袍又具银楪酒醪以为赏犒三年大
保长艺成乃立团教法以大保长为教头教保丁焉凡
一都保以相近者分为五团即夲团都副保正所居聚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6b 页 WYG0613-0521a.png
教之以大保长艺成者十人衮教五日一周之五分其
丁以其一为骑二为弓三为弩府界法成乃推之三路
各置文武官一人提举
三年内教法格并图其象颁行之步射执弓发矢运手
举足移步及马射马使蕃枪马上野战格斗步用𨭚排
皆有法象凡千馀言使军士习诵焉
 赵卨言今欲大阅汉蕃阵队且以万二千五百人为
 法旌旗麾帜各随方色战国时大将之旗以龟为饰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7a 页 WYG0613-0521b.png
 盖取前列先知之义今中亦宜以龟为号其八队旗
 别绘天地风云熊虎鸟蛇天地则状其方圆风云则
 状其飞扬熊虎则状其猛厉鸟蛇则状其翔盘之势
 以备大阅而枢密院以为阵队旗号若绘八物虑士
 众难辨且其间亦有无形可绘者遂诏大阅旗帜上
 依方色仍异其形制令勿杂而已
 诏枢密院曰唐李靖兵法世无全书杂见通典离析
 讹舛又官号物名与今称谓不同武人将佐多不能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7b 页 WYG0613-0521c.png
 通其意令枢密院检详官与王震曾旼王白郭逢原
 等校正分类解释令今可行
 帝谕近臣曰黄帝始置八阵法败蚩尤于涿鹿诸葛
 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累石为八行晋桓温
 见之曰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此即九军阵
 法也后至隋韩擒虎深明其法以授其甥李靖靖以
 时遇久乱将臣通晓其法者颇多故造六花阵以变
 九军之法便世人不能晓之大抵八阵即九军九军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8a 页 WYG0613-0521d.png
 者方阵也六花阵即七军七军者圆阵也盖阵以圆
 为体方阵者内圆而外方圆阵即内外俱圆矣故以
 圆物验之则方以八包一圆以六包一此九军六花
 阵之大体也六军者左右虞候军各一为二虞候军
 左右厢各二为四厢军与中军共为七军八阵者加
 前后二军共为九军夲朝祖宗以来置殿前马步军
 三帅即中军前后军帅之别名而马步军都虞候是
 为二虞候军天武捧日龙神卫四厢是为四厢军也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8b 页 WYG0613-0522a.png
 中军帅总制九军即殿前都虞候专总中军一军之
 事务是其名实与古九军及六花阵相符而不少差
 也今论兵者俱以唐李筌太白阴经中所载阵图为
 法失之远矣朕尝览近日臣僚所献阵图皆妄相眩
 惑无一可取果如此辈之说则两敌相遇必须遣使
 豫约战日择一宽平之地仍夷阜塞壑诛草伐木如
 射圃教场方可尽其法耳以理推之知其不可用也
 决矣今可约李靖法为九军营阵之制然李筌之图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9a 页 WYG0613-0522b.png
 乃营法非阵法也朕采古之法酌今之宜曰营曰阵
 夲出于一法而已止曰营行曰阵在奇正言之则营
 为正阵为奇也于是以八月大阅九军阵于城南荆
 家陂已事坼营回军赐遂等下指挥马步诸军银绢
 有差
哲宗元祐元年高翔上言乞依旧教阅御阵与新阵法
相兼从之
 元丰七年诏已降五阵法令诸将教习其旧教阵法
卷一百五十七 第 29b 页 WYG0613-0522c.png
 并罢盖九军营阵为方圆曲直锐凡五变是为五阵
 至是复令与旧教御阵互教
四年右司谏苏辙上言诸道禁军自置将以来日夜按
习武艺将兵皆早晚两教新募之士或终日不得休息
今平居无事朝夕虐之以教阅使无遗力以治生事衣
食殚尽憔悴无聊缓急安得其死请使禁军除新募未
习之人其馀日止一教朝请郎任公裕言军中诵习新
法愚懵者颇以为苦夫射志于中而击刺格斗期于胜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0a 页 WYG0613-0522d.png
岂必尽能如法枢密院亦以为元降教阅新法自合教
者指授不当令兵众例诵诏从之
徽宗宣和八年诏州军禁军出戍外常留五分在州教

高宗建炎元年始颁密院教阅格法专习制禦铁骑摧
锋破敌之艺习全副执带出入短桩神臂弓长柄膊刀
马射穿甲施用棍棒并每年比拟春秋教阅法别立新
格行下一日短桩神臂弓给箭十只射亲去垛一百二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0b 页 WYG0613-0523a.png
十步长柄膊刀谓长一丈二尺以上用毡皮裹为头者
馀教阅振华军称膊刀准此引斗五十次不令刀头低
坠至地并每营拣选二十人阅习放炮打亲旨长柄膊
刀手夲色相斗并短桩神臂弓手长柄膊刀手施用棍
棒各击虚三十次炮手阅习施放七稍大炮排日就营
教阅凡经两阅者每五十人为一队全副执带教习分
合一次教习分合随队多少分𨽻五军谓如五百人每
队五人人即每军两队之类人多依此每军各置旗号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1a 页 WYG0613-0523b.png
以颜色样制物号为别谓前军用绯旗以飞鸟为号后
军用皂旗以龟为号左军用青旗以蛟为号右军用白
旗以虎为号中军用黄旗以神人为号又别以颜色样
制物号错招旗分旗差教头掌之举招旗则五军以旗
相应合而成阵举分旗则五军以旗相应分而成队左
右前却或分藏为伏或分出为奇并举旗为号并更鸣
小金应鼓为号以备瞻望旗号不及预约伏藏之处慢
打小金即伏急打应鼓即奇兵出阵趋战急打小金即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1b 页 WYG0613-0523c.png
伏兵出所有春秋大教推赏自依海行格法诏依
孝宗乾道二年十一月诏以二十四日幸白石教场大
阅其日上幸候潮门外大教场进早膳次幸白石教场
登台上御甲胄三衙统制统领官等起居毕举黄旗诸
军皆三呼万岁拜讫三衙合教为三阵马军上马打团
教场举白旗三司马军首尾相接举红旗向台合围听
一金止军马各就围地作圆形排立射生官兵随鼓声
出马射獐兔再一金止叠金射生官兵各归阵队举黄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2a 页 WYG0613-0523d.png
旗射生官兵就御台下献所获是日有将校能只手运
大刀者数入刀皆重数十斤赏赉诸将及士卒有差
四年十月四日殿前司言准已降旨令三司祗备教阅
今躬亲相视龙王堂北江岸以东茅滩一带平地可作
教场已修筑将坛将来三司马步军并各全装披带衣
甲执色器械至日先赴教场下方营排办候圣驾升台
听金鼓起居毕依资次变阵教阅所有圣驾出郊除禁
卫所窠差仪卫外欲于夲司入阵马军内摘差护圣马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2b 页 WYG0613-0524a.png
军八百人骑执枪旗带弓箭军器作十六队于仪卫前
后各分八队队各五十人往回沿路各动随军鼓笛大
乐及摘差夲司入教阵队内诸军步亲随一千人统领
将官三员执弓枪带刀斧军器至日先赴将台下各分
左右于后壁周围留空地三十步以容禁卫外作三重
环立依已降旨窠差入教及从驾往回并围台摆龊二
千人骑外有用不足千一百十三人又两忠毅军寨马
军共二百十人骑欲于内拨三百人骑前一日于赭山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3a 页 WYG0613-0524b.png
以来打围射獐兔俟教阵毕以射到獐兔至御台下进
献从之十六日上幸茅滩抽摘诸军人马全装执仗前
一日于教场东列幕宿营是日三衙管军与各军统制
统领将佐全装披带导驾乘马至护圣步军大教场亭
更御甲胄到滩上登台三衙起居毕权主管殿前司王
达奏三司人马齐举黄旗诸军呼拜者三达奏请以次
变阵教阅中军鸣角倒门角旗出营马步军簇队收鼓
讫连三鼓马军上马步人撮起旗枪四鼓举白旗中军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3b 页 WYG0613-0524c.png
鼓声旗应变方阵为备敌之形别高一鼓步军四向作
禦敌之势且战且前马军出阵作战斗之势别高一鼓
各分归地分五鼓举黄旗变圆阵为自环内固之形如
前节次讫三鼓举赤旗变锐阵诸军相属鱼贯斜列前
利后张为冲敌之形亦依前节次讫王达奏人马教绝
取旨摆当头举青旗变放教直阵收鼓讫一金止重鼓
三马军上马步人龊落旌坐击刺无不中节上大悦犒
赏倍之士卒欢呼谢恩如仪鸣角簇队讫放教拽队步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4a 页 WYG0613-0524d.png
人分东西引拽马军交头于御台下随队呈试骁锐大
刀武艺继而进呈车炮烟枪及赭山打围射生马步军
统制萧鹧巴以所获獐鹿等就御台下进献人马拽绝
大阅仪注 其日皇帝至祥曦殿行门禁卫等并戎服
迎驾常起居皇帝至知閤门官以下修注御带环卫官
等并戎服常起居宰执以下并戎服常起居讫皇帝乘
马出从驾官从驾至候潮门大教场御幄殿下马入幄
更衣讫(依已降旨惟宰执管军知閤御带/环卫官从驾侍从已下免从驾)皇帝被金甲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4b 页 WYG0613-0525a.png
出幄行门禁卫等迎驾奏万福(从驾官应奉臣/僚并免奏万福)皇帝乘
(皇太子亲王并自大教场带全装甲乘马从驾宰/执使相正任管军知閤御带环卫官并戎服从驾)
教场台下马升台入幄从驾官宰执亲王使相正任知
閤御带环卫官升台于幄殿分东西相向立管军并令
全装衣甲带御器械执骨朵升台于幄殿稍南面西立
俟入内官唱排立皇帝出幄行门禁卫等迎驾奏万福
皇帝出閤门分引殿前马步三司统制统领官常起居
讫次三司将佐以下听鼓声常起居次殿帅执骨朵赴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5a 页 WYG0613-0525b.png
御座前奏教直阵俟教阅毕再赴御座前奏教圆阵俟
教阅毕再赴御座前奏教锐阵俟教阅毕再赴御座前
奏教阅毕归侍立内侍传旨与殿前太尉某诸军谢恩
承旨讫转与拨发官引三司统制统领将佐再拜谢恩
讫各归夲军皇帝起入幄更衣讫皇帝出幄皇帝坐舍
人引宰执墩后立俟进御茶床舍人赞就坐宰执躬身
应喏讫直身立就座进第一盏酒起立墩后俟皇帝饮
酒讫舍人赞就座躬身应喏讫直身立俟宰执酒至接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5b 页 WYG0613-0525c.png
盏饮酒讫付殿侍次舍人赞吃食并如仪至第四盏传
旨宣劝讫御药传旨不拜舍人承旨赞不要拜赞就座
第五盏宣劝如第四盏仪酒食毕举御茶床舍人分引
宰执于幄殿重行立御药传旨不拜舍人承旨讫揖宰
执躬身赞不要拜各祗候直身立降踏道归幕次皇帝
起乘马至车子院下马皇帝出幄至车子院门楼上(亲/王)
(使相正任并戎服俟驾至车子院门楼上相向立得旨/宣管军知閤御带环卫官饮酒并戎服于御座前相向)
(立/)出赐亲王酒再拜谢讫次赐使相正任并管军知閤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6a 页 WYG0613-0525d.png
御带环卫官酒讫逐班再拜谢讫依旧相向立次亲王
执盏进皇帝酒皇帝饮酒讫一班再拜谢讫俟皇帝观
看毕起降车子院门楼归幄亲王已下退(从驾臣僚免/奏万福乘马)
(从/驾)皇帝乘马出车子院门行门禁卫等迎驾奏万福皇
帝乘马至候潮门外大教场(应从驾臣僚/免奏万福)应从驾官并
戎服乘马从驾回皇帝乘马入和宁门至祥曦殿上下
马还宫(馀仿/此)
淳熙四年十二月大阅殿步两司诸军于茅滩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6b 页 WYG0613-0526a.png
十年十一月上幸龙山教场大阅
淳熙间立定枪手及射射铁帘赏格枪手以窜刺多寡
为十二等支银两高下有差殿步行司江上诸军亦如
之射射铁帘以步数远近犒赏缗钱亦有差 江南西
路安抚司将领陈植言军中升加添进事艺的在硬弓
劲弩有如弓弩手百步取胜使敌人不敢轻进而谓之
长兵者是也万一弓弩射不及远致敌人冲突我阵之
前则与无矢同矣今所在按拍唯务持满为合格殊不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7a 页 WYG0613-0526b.png
知不过垛者为不应法既不应法虽合格复何所用乞
自今以往弓手以六十步为额弩手止以一百步为额
庶几弯拾有力施放和易按拍之时必期于满镞合格
过垛应法如是则朝廷可以得实效而无滥赏矣望以
弓弩手降付有司重别参校择而行之诏令承旨司同
殿前步军司看详申枢密院
十六年光宗即位诏以十月内择日幸城南大教场大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7b 页 WYG0613-0526c.png
绍熙二年枢密院言殿步司诸军弓箭手带甲六十步
射一石二斗力箭十二只六箭中垛为夲等弩手带甲
一百步射射四石力箭十二只五箭中垛为夲等枪手
驻足举手撺刺以四十窜并为夲等令各处主帅委统
制统领官精加比较夲等外取升加最多人每军五千
五百人以上弓手取一十五名弩手取一十五名枪手
取一十五名保明解赴主帅审实解密院取旨再试各
选取出等高强二名特与补转两官资其馀元解到比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8a 页 WYG0613-0526d.png
试不中人令各司每名犒设钱五贯候将来衮同再试
如事艺一同弓弩手令射远躬亲比较枪手令格斗胜
负比较殿步军司就来春拍试一次校副尉以下至白
转至承信郎住拍军兵自长行转至副都头住拍诏从

宁宗庆元二年诏以今冬幸茅滩教阅
嘉泰二年十月上幸候潮门外教场大阅
 
卷一百五十七 第 38b 页 WYG0613-0527a.png
 
 
 
 
 
 
 
 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