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三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一百三
  鄱陽馬端臨貴與
 宗廟考十三
  功臣配享
殷盤庚若曰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動用非罰(言古君臣相與同勞子孫所宜法之我豈敢動用非常之罰脅汝乎)世選爾勞予不掩爾善(選數也掩蔽也)兹予大享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古者天子功臣配食於廟大享烝嘗所以不掩汝善)
周禮夏官司勲王功曰勲(輔成王業周公)國功曰功(保全國家伊尹)民功曰庸(法施於人若后稷)事功曰勞(以勞定國若禹)治功曰力(制法成治若咎繇)戰功曰多(克戰出竒韓信陳平司馬法曰尚多前勇謂敵功多)凡有功者銘書於王之太常祭於大烝司勲詔之(銘之言名也生則書於王旌以識其人與其功也死則於烝先王祭之詔謂告其神以辭也)
漢制功臣於庭生時侍讌於堂死則降在庭位與士庶為列
公元264年
魏齊王景元五年詔祀故尚書令荀攸太祖庭(臣以為魏氏配享不及荀彧蓋以其末年異議又位非魏臣故也至於程昱而遺郭嘉鍾繇而後荀攸則末詳厥極也徐佗謀逆許禇心動忠誠之至逺同於日磾且潼闗之危非不濟功烈有過典韋今祀不及文之所未達也)
 魏髙堂隆議曰按先典祭祀之禮皆依生前尊卑之叙以為位次功臣配享先王像生侍讌讌禮大夫以上升堂以下位於庭其餘則與君同牢至於俎豆薦羞唯君備矣公降於君卿大夫降於公士降於大夫使功臣配食於烝祭所以尊崇其徳明其勲以勸嗣臣也議者欲從漢氏祭之於庭此為貶損寵異之謂也貴者取貴骨賤者取賤骨(凡牲體貴後賤)今使配食者因君之牢以貴賤為俎庻合事周志曰勇則害上不登眀堂共用為之勇(共用死國用)言有勇而無義不登堂而配食此即配食之義位在堂眀證也下為北面三公朝立之位耳讌則脫屨升堂不在庭也凡獻爵有十二九七五三之差君禮大夫三獻太祝令三爵配食可也
散騎常侍任茂議按魏功臣配食之禮敘六功之勲祭陳五事之品或祀之於一代或傅之於百代社稷五祀所謂傅之於百代者古之王臣有眀大功勾龍之能平水土柱之能殖百榖祀社異代不廢也昔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乃遷稷而周棄徳可代柱勾龍莫廢也若四敘之屬分主五方則祀為貴神傅之異代載之春秋非此之𩔖則雖眀如咎繇勲如伊尹功如吕尚各於當代祀之不祭異代然則伊尹於殷雖有王功不配食於周之清廟矣今之功臣論其勲蹟咎繇伊尹呂尚猶或未及凡云配食配食於主也今主遷廟臣宜從享大司馬石苞等議魏氏功臣宜歸之陳留國使修常祀允合事理
梁武帝何佟之議曰禘於夏首物皆未成故為小祫於冬萬物皆成其禮斯大近代禘祫並及功臣有乖古典請唯祫祭不及功臣從之
唐太宗貞觀祫享功臣配享廟庭禘享則不配後又令禘祫之日功臣並得配享太常卿韋縚等議功臣祫享之日配享廟庭及時享則皆不預其議遂行開元初禘之日亦皆配享舊典配享位在各太階之東少南西向以北為上
公元640年
髙祖六人司空淮安靖王神通司空河間元王孝㳟尚書右僕射節公殷開山民部尚書渝襄公劉政㑹並貞觀十四年十月十五日敇贈司徒周定公武士彠顯慶四年三月七日文眀元年停贈太子太師魏國公裴寂禮部尚書魯國公劉文靖天寳六載正月十三日敇(開元禮武士彠裴寂劉文静)
公元649年
太宗七人太尉梁文昭公元齡司徒申文獻公髙士㢘尚書左僕射忠公屈突通貞觀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敇至永徽四年二月元齡以子遺愛反停配享太尉文貞公魏徴神龍二年閏二月十五日太尉趙國公長孫無忌司徒景武公李靖司空成公杜如晦天寳六載正月十二日敇(開元禮長孫無忌李靖杜如晦)
公元686年
髙宗六人太尉貞武公李勣開府儀同三司北平定公張行成揚州大都督髙陽㳟公許敬宗尚書右僕射髙唐忠公馬周垂拱二年正月十一日敇其許敬宗神龍二年閏二月一日有敇停尚書右僕射河南忠公禇遂良司徒蓚縣憲公髙季輔司空樂成文獻公劉仁軌天寳六載正月十二日敇(開元禮許敬宗禇遂良髙季輔劉仁軌)
公元718年
中宗八人侍中譙國公桓彦範侍中平陽愍王敬暉中書令南郡張柬之太尉博陸文獻王崔元暐中書令南郡王袁恕已並開元六年六月二十二日司空梁文恵公狄仁傑尚書左僕射齊正公魏元忠贈太子少保琅琊郡公王同皎天寳六載正月十二日敇(開元禮狄仁傑魏元忠王同皎)
睿宗二人司空許文正公蘇瓌尚書左丞相文獻公劉幽求開元六年六月二十三日
元宗三人太師文正公張說太子太師代國公郭元振中書令趙國公王琚(檢年月未獲)
公元769年
肅宗二人太師文憲公苗晋卿大歴四年十月七日敇贈太尉獻穆公裴冕元和四年八月
公元781年
代宗一人太尉汾陽忠武王郭子儀建中二年十一月
公元809年
宗廟三人太師西平忠武王李晟太尉忠烈公段秀實元和四年八月敇贈太師忠武公渾瑊元和四年九月四日
公元846年
憲宗四人司徒宣懿公杜黄裳太師裴度㑹昌六年十月敇贈司徒威武公髙崇文太尉李愬㑹昌六年十一月
 唐開元
  祫禘功臣配享
諸座各設版於座首(其版文各具題官爵姓名)每座各設壺罇二於北向元酒在西加勺羃置爵於罇下設洗終獻罍洗東南向太廟令良醖令以齊實罇如常堂上設饌訖太官令進饌者出奉饌入祝迎引於座左各設於座前太官令以下出祝還罇所亞獻將軍贊引引獻官詣罍洗盥手洗爵詣酒罇所執罇者舉羃獻官酌酒諸助奠者皆酌酒贊引引獻官進詣首座東面奠爵贊引引還位於獻官進奠諸助奠者各進奠於座還罇所堂上徹豆祝進首座前徹豆還罇所
 順宗既葬議祧中宗有司疑曰五王有安社稷功若遷中宗配享永絶判集賢院事蔣乂禘祫功臣合食太廟中宗雖毁而禘祫並陳太廟此則五王配食初一由是遷廟遂定
公元931年
後唐眀宗長興二年詔故昭義節度使李嗣昭幽州節度使周徳威汴州節度使符存審配享莊宗宋真宗咸平二年以故太師尚書令追封韓王趙普配享太祖庭仍遣官奏告本室太常禮院言凖詔定配功臣禘祫日祀儀請令有司先事幄次褥位廟庭東門内道南當所配室西向設位版方七寸一寸籩豆各二簠簋俎各一知廟卿奠爵再拜詔可
公元1080年
神宗元豐三年詳定郊廟奉祀禮文言謹按書盤庚曰兹予大享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周禮司勲凡有功者祭於大烝然則書之所謂大享即禮之所謂大烝也烝冬祭也謂之大者衆多之時其祭比三時大也是時百物皆報焉祭有功宜矣禮記祭統衞孔悝鼎銘曰勤大命施於烝彛後世烝祭不及功臣不合禮而禘祫及之事不經見梁初誤禘功臣何佟之以謂夏物未成而禘功臣為非典禮唐韋挺亦云今禘祫功臣配享冬烝不及與經不合蓋因仍之誤也伏請每遇冬烝功臣配享禘祫配享罷之詔凡冬享禘祫及親功臣配享
公元1134年
髙宗紹興四年太常少卿江端友眀堂前一日差官七祀功臣位行禮緣即今權於温州真華宫奉安宗比在京事體不同欲依紹興元年眀堂更不排辦從之
公元1148年
十八年監登聞鼓院徐璉國家逺稽三代肇建原廟凡是佐命配享與夫當時輔弼勲勞之臣繪像廟庭以示不㤀崇徳報功之意累朝佐命配享功臣不過十餘人今之臣僚與其之子孫必有存其繪像者望詔有司尋訪復摹於景靈宫庭之壁非獨假寵諸臣之子所以増重祖宗徳業以為臣子之勸禮部討論欲下諸路轉運司委所管州尋訪配享功臣之家韓王趙普周王曹彬太師薛居正石熙載鄭王潘美太師李沆王旦李繼隆王曾吕夷簡侍中曹瑋司徒韓琦太師曽公亮富弼司馬光韓忠彦各令摹寫貌像投納繪畫景靈宮庭壁從之
公元1169年
孝宗乾道五年太常少卿林栗等言孟冬祫享在近欽宗皇帝配享臣僚尚虚其位當時遭值艱難莫救淪胥臣僚䍐可稱述而以身狥國名節著者不無其人雖生前官品不應配享之科然事變非常拘定制(意指李若水)乞特詔侍從臺諌集議以聞從之
 右侍郎曽逮言昔元祐中神宗未有配享朝廷依例權塑二侍臣吏部尚書汪應辰欽宗所圖共政之臣皆未有能勝其任者若應故事姑令備數非所以尊宗廟非所以勸有功誠如太常所言當時死事之臣非一今欲令配享考究本末差次輕重有所取捨不可以輕易唐文宗武宗無配功臣本朝太祖英宗既無御集亦不建閣蓋崇奉祖宗必審其實必當於理不虚尚文飾以苟塞人而已無可配享者乞更不集議從之
公元1190年
光宗紹熙元年呂頤浩趙鼎韓世忠張俊並已配享髙宗皇帝繪像訖各許長房陳乞恩一名
公元1082年
 中書門下檢㑹元豐五年景靈宮繪像舊臣推恩本支兩房以上不食祿者均有無齒長者若子孫繪像本房不食禄更不取别房應推恩人願與以次别房者聼元祐七年詔故相富弼配享神宗庭其子紹延特差江陵府通判仍與子孫一名恩澤崇寜二年哲宗皇帝神御殿繪像文武臣僚並與子若孫一人品官故有是命
配享功臣
太祖太師尚書令韓王趙普樞宻使中書令濟陽郡王曹彬
太宗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尉中書令薛居正 右僕射侍中石熙載忠武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潘美
真宗 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尉中書令李沆太尉贈太師尚書令王旦忠武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李繼隆
宗左僕射尚書令王曽太尉尚書令呂夷簡彰武軍節度使侍中曹瑋
英宗司徒侍中尚書令韓琦太傅侍中贈太師中書令曽公亮
公元1094年
神宗寜武軍節度使守司徒開府儀同三司太師富弼(紹聖元年以故觀文殿大學士集禧觀使司空荆國公太傅王安石配享三年富弼配享髙宗建炎二年詔罷王安石仍以富弼配享)
公元1102年
哲宗左僕射太師温國公司馬光(徽宗崇寜元年詔以觀文殿大學士太師蔡確配享髙宗建炎元年蔡確配享司馬光代之)
宗左光禄大夫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贈太師魏國公韓忠彦
髙宗左僕射太師秦國公呂頤浩左僕射追復特進觀文殿學士趙鼎太傅鎮南武安寧國軍節度使太師蘄王韓世忠太師静江寜武靖海軍節度使贈循王張俊
宗左丞相贈太師魯國公陳康伯 右丞相太師追封越王史浩
光宗 右丞相太師葛邲
  建炎以来朝野雜記祖宗故事大臣配享祔廟後議之若趙韓王曹秦王配享太祖真宗咸平時韓魏王曽魯公配享英宗皆其身薨日降制亦在祔廟十數年後思陵復土翰林學士洪邁聖神武文孝皇帝祔廟有期所有配食臣僚先期議定臣兩䝉宣諭欲用文武臣各兩人文臣宰相太師秦國公忠穆吕頤浩特進觀文殿大學士忠簡趙鼎武臣師蘄王忠武韓世忠太師魯王忠烈張浚四人一時名將相合天下公論望付侍臣詳議以聞議者皆以為宜遂從之秘書少監楊萬里獨謂張丞相不與配食為非宜争之不能補外去國孝宗祔廟以故陳康伯侑食寳文閣待制吳總上疏請以其父璘配享廟庭不報
  祀先代帝王賢士(修陵墓附)
公元1190年
祭法夫聖王之制祭祀法施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菑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是故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榖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共工氏之覇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帝嚳能叙星辰以著衆堯能賞均刑法義終舜勤衆事野死鯀鄣鴻水而殛死禹能修鯀之功黄帝正名百物以眀民共財顓頊修之契為司徒而民成㝠勤其官而水死湯以寛治民而除其虐文王文治武王武功去民之菑此皆有功烈於民者也(厲山力世反左傳烈山共音恭彰音章殛紀力反去起吕反嚳口毒反顓音専頊許玉反厲春秋傳曰封為上公祀為大神厲山氏炎帝也起於山或曰烈山氏后稷名也共工氏無録而王謂之覇在太昊炎帝之間著衆謂使民興事知休作之期也賞賞善謂禪舜封禹稷等也能刑謂去四凶義終謂既禪二十八載乃死也野死謂征有苗死於蒼梧也殛死謂不能成其功也明民謂使之衣服有章也民成謂知五教之禮也㝠契六世之孫也其官元冥水官也虐菑謂桀紂烈業也及疏曰法施民則之者神農后土帝嚳與堯顓頊與契之屬是也以死勤事則祀之者若舜及鯀㝠是也以勞定國則祀之者若禹是也能禦大菑及能捍大患則祀之者若湯及文武是也其子曰農能殖百榖農謂厲山氏後世子孫名柱能殖百榖故國語云神農之名柱作農官因名農是也之衰也周之者夏末湯遭大旱七年變置社稷故廢農祀故祀以為者謂農及皆祀之以配之神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者是共工後世之子為后之官后君也為君而掌土能治九州五土之神故祀以為配社之神鯀鄣洪水而殛死者鯀塞水無功而被堯殛死於羽山是有㣲功人故得祀之若無㣲功烏能治水黄帝正名百物者土雖有百物未有黄帝為物作名正名其體也以明民者謂垂衣裳使貴分眀得其所共財者謂山澤不鄣教民百物自贍其如上事故得祀之顓頊修之者謂能修黄帝之法契為司徒而民成者契為堯之司徒五教故民之五教得成㝠勤其官而水死㝠契六世孫其官元㝠水官也)
  朱子語録問祭先賢先聖如何有功徳在人人自當報之古人五人只是如此後世有箇新生神道衆人心邪向他他便盛如狄仁傑只留泰伯伍子胥壊了許多廟其鬼亦不能為害緣是他見得無這物事了因舉上蔡可者欲人致生之故其鬼神不可者欲人致死之故其鬼不神
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三十七年出游十一月雲夢望祀虞舜九疑山㑹稽大禹
公元前205年
漢髙祖二年或言周興而邑立后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於是髙祖制詔天下靈星祠常以嵗時祠以牛(注云后稷而謂之靈星者以靈星)
公元前202年
 漢舊儀五年修復周家舊祀東南常以八月以太舞者七十二人冠者五六三十人童子六七四十二人為民祈榖報功
公元前205年
武帝時有人言古天子觧祠黄帝用一梟破鏡(張晏黄帝五帝之首也嵗之始也梟惡逆之鳥方士云以嵗始祓除凶災神仙帝食惡逆之物梟食母黃帝欲絶其𩔖使百司皆用焉漢使東郡送梟食以二月初五日作羮以賜百官所謂觧祠者謂觧罪求福也)
公元59年
明帝永平二年使者中牢蕭何霍光謁陵過式其墓
公元63年
章帝元和春東廵狩使使者奉一太牢帝堯於濟後主景曜六年詔為丞相諸葛亮立廟沔陽
 先時所在各請為立廟不許百姓私祭之或以為可立京師禪不納歩兵校尉習崇中書侍郎向充等言於禪曰自漢以来小徳圖形立廟者多矣况徳範遐邇勲盖季世烝嘗止於私門廟貌闕而莫立非所以存徳念功逺追在昔也今若盡從人則黷而無典建之京師又逼宗廟宜因近其墓立之沔陽使所屬以時賜祭凡其臣故欲奉祠者皆限至廟斷其私祀從之
公元58年
  何承天周禮凡有功者祭於大烝後代之元配享曽不是式禪又從之盖非禮
公元375年
東晉孝武帝寧康三年七月故事臯陶廷尉寺新禮移祀於律署以同祭先聖太學舊祀以社日新改用孟秋以應秋政(虞摰按虞書臯陶作士惟明克允國重功人思其當是獄官禮其神繫者致其祭功在斷獄之成不在律令之始也太學之祠義重太常故祭於太學律之署卑於廷尉故祀於署是去重而就輕律非正署興廢無常如舊祀於廷尉祭用仲春取重改用孟秋以應刑殺未足相易宜定祭禮如舊制)
公元492年
魏文成帝東廵歴嶠山祀黄帝孝文太和十六年詔曰法施人祀有明立功垂惠祭有常式其孟春應祀者頃以事殷及今日可令以仲月享祀焉凡在祀令者有五帝堯樹則天之功興巍巍之治可祀於平陽虞舜太平風致無為之化可祀於廣寗夏禹洪水之災建天下之利可祀於安邑文公制禮作樂垂範萬葉可祀於洛陽宣尼已於中書别敇有司行事自文以上可令當界牧守各随所近攝行祀事皆用清酌尹祭也(典禮曰脯曰尹祭)
制使先代王公帝堯平陽以契配帝舜河東咎繇夏禹安邑伯益商湯汾隂伊尹文王武王於酆渭之郊周公召公配漢長陵蕭何配各以一太牢無樂配者享於廟庭
公元657年
唐髙宗顯慶二年太尉長孫無忌議祭法堯舜湯文武皆有功烈於人及日月星辰人所瞻仰非此族也不在祀典准此帝王合與日月同例常加祭享義在報功爰及隋代並遵斯典其漢高祖祭法無文以前迄今多行秦漢故事始皇無道所以棄之漢髙祖典章法垂於後自隋已上亦在祠例大唐稽古垂化網羅前典唯此一禮咸秩申令新禮及今無祭先代帝王文今聿遵故實修祔禮三年一祭仍以仲春月祭平陽(以契配)祭虞舜河東(以咎繇配)祭夏禹安邑(以伯益配)祭殷湯偃師(以伊尹配)祭周文王於酆(以太公配)祭武王於鎬(以周公召公配)祭漢祖長陵(以蕭何配)
公元665年
麟徳二年車駕將封岱嶽滎陽頓祭紀信墓贈驃騎大將軍
公元733年
元宗開元二十一年自古聖帝眀王嶽瀆海鎮牲牢餘並以酒脯奠祀
 其年雲州魏孝文帝祠堂有司以時享祭(州有魏故明堂遺跡乃於其上置廟焉)
公元743年
天寳二年追尊咎繇為徳眀皇帝凉武昭王興聖皇帝各與立廟每嵗四孟月享祭(寳應時禮儀使杜鴻漸請停四時獻享)
公元747年
六載三皇五帝創物垂範永言龜鏡宜有欽崇三皇伏羲(以句芒配)神農(以祝融配)黄帝(以風后力牧配)五帝少昊(以蓐收配)顓頊(以元冥配)髙辛(以稷契配)唐堯(以羲仲和叔配)虞舜(以䕫龍配)其擇日及置廟地量事營立樂噐請用宫懸祭請用少牢仍以春秋二時致享共置令丞太常寺檢校
公元748年
七載上古之君存諸氏號事先書契道著皇王緬懐厥功寜㤀咸秩三皇前帝王宜京城内共置一廟仍與三皇五帝相近以時致祭天皇地皇人皇有巢氏燧人氏其祭料及樂請三皇五帝廟以春秋二時享祭歴代王肇基之䖏未有祠宇所由郡置一廟享祭取當將相徳業可稱者二人配享夏王禹都安邑(以虞伯益秩宗伯夷配)殷王湯都亳(今榖熟縣以阿衡伊尹左相仲虺配)周文王都酆(今咸陽縣先有廟以師鬻熊齊太公望配)周武王都鎬請入文王同享(太師周公太保召公配)秦始皇咸陽(丞相李斯將軍王翦配)漢髙祖(今彭城縣太傅張良相國蕭何配)後漢光武皇帝南陽(司徒鄧禹將軍耿弇配)魏武皇帝都鄴(侍中荀彧太尉鍾繇配)晉武帝都故洛陽(司空張華大將軍羊祜配)後魏道武皇帝起雲中(太尉長孫嵩尚書元伯配)周文帝馮翊(尚書蘇綽將軍于謹配)隋文帝隋漢東(僕射髙熲大將軍賀若弼配)郡縣長官春秋二時擇日粢盛蔬饌時果酒脯潔誠致祭忠臣義士孝婦烈女史籍載徳行彌髙者所在祠宇量事致祭
殷相傅說(汲郡)殷太師箕子(汲郡)宋公㣲子(睢陽郡)殷少師比干(汲郡)齊相管夷吾(濟南郡)齊相晏平仲(濟南郡)晋卿羊舌叔向(絳郡)魯卿季孫行父(魯郡)鄭卿東里子産(滎陽郡)燕上將軍樂毅(上谷郡)趙卿藺相如(趙郡)楚三閭大夫屈原(長沙郡)漢大將軍霍光(平陽郡)漢太傅蕭望之(萬年縣)漢丞相丙吉(魯郡)丞相諸葛亮(南陽郡)
  已上忠臣一十六人
周太王吳太伯(吴郡)伯夷叔齊(並河東郡)吴延陵季札(丹陽郡)魏將段干木(陕郡)齊髙士魯仲連(濟南郡)楚大夫申包胥(富水郡)漢將軍紀信(滎陽郡)
  已上義八人
周太王太姜(新平郡)周王季妃大任(扶風郡)周文王太姒(長安縣配享文王)魯大夫妻敬姜(魯郡)鄒孟軻母(魯郡)陳宣孝婦(睢陽郡)曹世叔大家(扶風縣)
  已上孝婦七人
周宣王齊陵(長沙郡)衞太子恭姜(汲郡)楚莊樊姬(富水郡)楚昭正女(富水郡)宋恭伯姬(睢陽郡)梁宣髙行(陳留郡)齊把梁妻(濟南郡)趙將趙括母(趙郡)漢元帝馮昭儀(咸陽郡)漢成帝班媫妤(扶風郡)漢太傅王陵母(彭城郡)漢御史大夫張湯母(萬年縣)河南尹嚴延年母(東海郡)漢淳于緹縈(濟南郡)
  已上烈一十四人
  右並令郡縣長官春秋二時擇日准前致祭歴代帝王廟每所差側近人不課户四人有闕續填仍闗户部䖏分至十二嵗七月二十八日有敇廢九載十一月十六日周武王漢髙祖京城内同置一廟并置官吏
公元770年
代宗大歴五年鄜坊節度使上言坊州軒轅皇帝陵同請置廟四時列於祀典從之
公元766年
永泰二年道州舜廟宜蠲近廟佃户掃除(從刺史元結請)憲宗元和十四年周文王武王祠宇咸陽縣宜令有司精加修飾
公元905年
昭宗天祐二年楚三閭大夫屈原為昭靈侯舜帝二妃祠為懿節
 唐開元
  有司享先代帝王儀
前享五日諸享官各散齋三日正寢致齋二日於其廟所如别儀(無廟者祭於壇其壇制州社壇其祭官以當州長官亦無以次通取也)諸享官致齋之日給酒食眀衣習禮齋所前享一日所管縣官清掃内外整拂神座(無廟者享日未明縣官率其屬入請壇東陛仗設神座壇上北南向席以筦以後設行事體在廟之位)設配座於神座東南西向席以筦又為瘞坎於廟後壬地方深取足容贊禮者設初獻位於東階東南亞獻終獻於初獻之南少退俱西向北上掌事位於終獻東南重行西面以北為上設贊唱者於終獻西南西向北上望瘞位於廟堂東北西向又設贊唱位於瘞坎東北南向東上設享以下位於南門之外東重西面以北為上(無廟者即設享以下位於壇壝之外道南重行北面西上)祭噐之數毎座罇六籩十豆十簋二簠二鈃三爼三縣官帥其屬升設罇於廟堂上前楹間室户之外北向正座之罇在西配座之罇在東(罇皆加勺羃有坫以置爵)設幣篚於罇所設洗東階東南北向東西當中南北堂深罍水洗東篚在洗西南肆實爵三巾二在篚加勺羃執罇罍洗篚者各依於罇罍洗篚之後享日未眀亨牲於厨夙興掌饌者實祭噐(牲體牛羊豕皆載右胖前脚三節一段皆載之後三節一段上節下二節又取正脡脊横脊正脇代脇各二骨以並餘皆不設簋實黍稷簠實梁籩十實石鹽乾魚菱芡鹿脯白餅黒餅十實葅醢醓醢菁葅鹿醢芹葅兎醢笋葅魚醢菜葅豚胉若土無者各以其𩔖充之)諸享官以下各服祭服(三品毳冕四品綉冕五品元冕六品以下爵弁)縣官帥其屬入實罇罍及幣(毎坐之罇一實醴齊一實盎齊一實清酒各實於上罇幣用帛長丈八尺色用白也)祝版各置於坫贊唱先入就位祝與執罍罇篚者入立於庭重行北面以西為上立定贊唱者曰再拜以下再拜執罇者升東階(壇則升自東陛以後准此)立於罇所罇罍篚者各就位升自東階掃除上降掃除下訖各引就位質眀贊禮者引享官以下俱就門外少頃贊禮者引享官以下以次立定贊唱者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贊禮者進初獻之左有司謹具請行事退復位祝跪取幣於篚各立於罇所掌饌者帥執饌者奉饌陳於南門之外(壇則奉饌陳於東壝之外)贊禮者引初獻升自東階(其壇則升自南陛以後初獻升降准此)進當神座北向立祝以幣東向初獻受幣祝還罇所贊禮者引初獻奠於神座出户北向再拜贊禮者引初獻入當配座西壁東面立祝以幣北向初獻受幣祝還罇所贊禮者引初獻東面奠於配座興退復位東面再拜贊禮者引初獻復位掌饌者引饌入升自東階(壇則升自南陛)祝迎引於階上各設於神座前掌饌者帥執饌者各復本位祝還罇所贊禮者引初獻罍洗盥手洗爵升自東階酒罇所執罇者舉羃初獻酌醴贊禮者引初獻入詣神座前跪奠爵興出户北向立祝持版進於神座之右東面讀祝文曰(帝嚳氏云唯某年嵗次月朔日子開神武皇帝謹遣具官姓名昭告於帝髙辛氏惟帝能序星辰功施萬物式遵祀典敬以制幣犧齊粢盛庶品祗薦於帝髙辛氏尚享帝堯云敢昭告於帝陶唐氏帝則天而行光四表式遵祀典敬以制幣云云配座云敢昭告唐司徒惟公敬敷五教弘贊彛倫率由舊章配享於帝陶唐氏云云帝舜云敢昭告於帝有虞氏帝道七政績宣五式遵故實云云配座云敢昭告臯陶氏惟神爰定五刑載敷九徳率由舊章云云夏王禹云敢昭告夏王禹惟王克平九土功施萬代式遵故實云云配座云敢昭告伯益氏惟公贊敷下土克蕃庶率由舊章配享夏王禹云云殷王湯云惟王革命黜暴功濟天下式遵祀典云云座云敢昭告伊尹氏惟公弼政道格天率由故實云云周文王云惟王受命作周經緯天地式遵祀典云云座云敢昭告太公惟公純徳孔眀翼成周室率由舊典云云周武王應天順人克定禍亂式遵祠典云云配座昭告於周文公召康公公道十亂功著分陕率由舊典云云漢髙帝神武膺期撫安區夏式遵祠典云云配座敢昭告蕭相國惟公翼成漢業厥功惟茂率由舊章云云)初獻再拜祝進奠版於神座興還罇所贊禮者引初獻官詣配座酒罇所取爵於坫執罇者舉羃初獻酌醴贊禮者引初獻東西奠於配座前興進立於西壁東面立祝持版入立於配座之左北面讀祝文訖興初獻再拜祝進奠版於配座興還罇所贊禮者引初獻出户北向立祝各以爵酌清酒合置一爵太祝持爵進於初獻之右西向初獻再拜受爵祭酒啐酒奠爵興祝各帥執饌者以爼神座前三胙肉各取前脚第二節共置一爼上以授初獻初獻受以授掌饌者初獻取爵遂飲卒爵祝進受爵復於坫初獻再拜贊禮者引初獻復位初獻飲福贊禮者引亞獻罍洗盥手洗爵升自東階酒罇所執罇者舉羃亞獻盎齊贊禮者引亞獻入詣神座北面奠爵興出户北向再拜贊禮者引亞獻詣配座酒罇所取爵於坫執罇者舉羃亞獻盎齊贊禮者引亞獻入詣配座前東向奠爵興退於西壁東面再拜出户北向立祝各以爵酌清酒合置一爵太祝持爵進於亞獻之右西向亞獻再拜受爵祭酒遂飲卒爵受爵復於坫亞獻再拜贊禮者引亞獻復位亞獻將畢贊禮者引終獻盥洗升獻飲福亞獻贊禮者引終獻復位祝各進神座前跪徹豆興還罇所贊唱者曰再拜(非飲福受胙者皆再拜)再拜贊唱者又曰再拜獻官以下再拜贊禮者進初獻之左曰請就望瘞贊禮者引初獻望瘞西向贊唱轉立望瘞東北初獻官拜訖祝各進神位前跪取幣興降自西階(壇則降自南陛)詣瘞塪北南面以幣置於塪贊唱者曰可瘞塪東西面各二人填土半塪贊禮者進初獻之左曰禮畢遂引初獻以下贊唱還本位祝與執罇罍者俱復執事立定贊唱者曰再拜以下再拜以出祝版焚於齋所
公元961年
宋太祖皇帝建隆二年先代王陵寢宜令所屬州府遣近户守視冢墓有墮毁者亦加修葺
公元963年
乾徳元年詔曰歴代王國有常享著於甲令可舉而行五代亂離率多廢墜匱神乏祀闕禮甚焉其髙辛廟(在宋州榖熟縣)堯廟(在晋州臨汾縣稷契配)舜廟(在河中府臯陶配)夏禹(在陜州夏縣伯益配)商湯(在河南府偃師縣伊尹配)周文王(在酆今京兆府咸陽縣以太公配)武王(在鎬今京兆咸陽縣周公召公配)漢髙祖長陵(在京兆咸陽縣界以蕭何配)宜令有司准令毎三年一享嵗仲春月行牲用太牢羊豕代祀官以本州長吏有故賓佐行事仍令造祭噐送之陵側嚴禁樵采又詔後漢光武南陽舊廟祭享鄧禹漢賈復耿弇配立唐太宗京兆醴泉縣長孫無忌元齡杜如晦魏元成李靖配並畫像廟壁二年十一月太常博士聶宗義上言准祠令周文王以太公配唐天寳七載以師鬻熊太公望配伏緣太公已封武成王春秋釋奠自今止以鬻熊配享奏可
公元966年
四年詔曰歴代帝王功濟生民道光史載垂於祀典惟舊章兵興以来日不暇給有司廢職因循曠墮或廟貌攸設牲牷㒺薦或陵寢雖存樵蘇靡禁仄席興念兹用惕然太昊(葬宛邱陳州)女媧(葬趙城縣東南晋州)炎帝(葬長沙潭州)黄帝(葬橋山坊州)顓頊(葬臨河縣澶州)髙辛(葬濮陽頓邱城南在澶州)唐堯(葬城陽榖林鄆州)虞舜(葬九疑山永州)夏禹(葬㑹稽越州)成湯(葬汾隂河中府)周文王武王(並葬京兆咸陽縣)漢髙祖(長陵)後漢世祖(原陵河南洛陽縣)唐髙祖(獻陵耀州三原縣東)太宗(昭陵京兆醴泉縣九嵕山)十六各給守陵五户其他長吏春秋奉祀他䖏祠廟者亦如祭享商中宗大戊(葬大名内黄縣東南)髙宗武丁(葬陳州西華縣北)周成王康王(並葬京兆咸陽縣)漢文帝(覇陵京兆萬年縣東界)宣帝(杜陵京兆萬年東南)魏太祖(髙平相州鄴縣西南)晉武帝(峻陽陵河南洛陽東南)後周太祖(成陵耀州富平縣西北)墮髙祖(太鳯翔扶風東南)十帝各給三户嵗一享秦始皇帝(京兆昭應縣)漢景帝(陽陵京兆咸陽縣界)武帝(茂陵京兆西平縣)後漢眀帝(顯節陵河南洛陽東南)章帝(恭河南洛陽東南)魏文帝(首陽孟州首陽山)後魏孝文帝(長陵耀州富平縣東南)唐元宗(泰陵同州蒲城縣東南)肅宗(建陵京兆醴泉縣)憲宗(同州蒲城縣西北)宣宗(正耀州雲陽縣西北)梁太祖(宣河南伊闕縣東北)後唐莊宗(雍河南新安縣東)眀宗(徽河南洛陽縣東北)晉髙祖(顯陵河南夀安西北)十五各給二户三年一祭周桓王(葬河南澠池縣東北)靈王(葬河南城西亭西山上)景王(葬河南洛陽太倉中)威烈王(葬河南城陽城西北隅)漢元帝(渭陵京兆咸陽縣)成帝(延陵京兆咸陽縣)哀帝(義陵京兆咸陽縣)平帝(康京兆咸陽縣)後漢和帝(慎河南洛陽東南)殤帝(康在慎陵塋中庚地)安帝(恭河南洛陽東北)順帝(憲)冲帝(懐並在河南洛陽縣東西)質帝(静河南洛陽東南)獻帝(樿懐州修武縣涿鹿城西北)魏眀帝(平陵河南河清大石山)髙貴鄉公(葬河南洛陽瀍澗之濱)陳㽞王(葬相州鄴縣西)晋惠帝(太陽河南洛陽東南)懐帝愍帝(並葬晋州平陽縣)西魏文帝(永耀州富平縣東南)東魏孝靖帝(葬相州鄴縣西漳水北)唐髙宗(乾陵乾州奉天西北)中宗(定陵耀州富平縣西北)睿宗(橋陵同州蒲城縣西北)徳宗(耀州雲陽縣北)順宗(豊耀州富平縣東北)穆宗(光同州蒲城縣北)恭宗(耀州三原縣)文宗(章陵耀州富平縣西北)武宗(端耀州三原縣東)懿宗(簡耀州富平縣西北)僖宗(乾州奉天縣東北)昭宗(和河南緱氏縣)梁少帝(葬河南伊闕縣)後唐末帝(葬河南洛陽縣東北)三十八州縣常禁樵采仍詔吴越國王錢俶修奉
公元970年
開寳三年河南鳯翔京兆府耀州周文王武王康王秦始皇漢髙祖文帝景帝武帝元帝成帝哀帝魏孝文西魏文帝後周太祖唐髙祖太宗中宗肅宗代宗徳宗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凡二十七並經唐末兵亂開發有司衮冕服及常服一襲棺槨以葬掩坎所在長吏致祭十月前代功臣烈士宜令有司詳其勲業優劣以聞
 有司言齊孫臏晏嬰公杵臼樂毅漢曹參陳平韓信周亞夫衞青霍去病霍光蜀主劉備闗羽張飛諸葛亮唐房元齡長孫無忌魏元成李靖李勣尉遲敬徳渾瑊段秀實等皆勲徳髙邁為當時之冠晉趙簡子齊孟嘗君趙奢漢丙吉唐髙士亷岑文本馬周為之次南燕慕容徳唐裴寂元稹其次孫臏各置守冢三户趙簡子等各兩户悉蠲其役慕容徳等禁樵采有為盗賊所發者皆具棺槨朝服以葬掩坎致祭長吏奉其事
公元973年
六年許州鼂錯
公元998年
真宗咸平元年辰州伏波將軍新息侯馬援水旱祈禱應詔封新息王
公元1001年
四年西京後唐河南尹張全義祠堂遣使益州諸葛亮
公元1007年
景徳四年贈漢將軍紀信太尉後漢司徒魯恭太師唐刑部尚書白居易利用河南府助教常令修奉墳塋影堂又詔河南府漢髙祖以時致祭鄭州給唐相裴度守墳三户
公元1008年
大中祥符元年十月詔曰周文公制禮作樂禀聖煥乎舊章垂之千載以上岱岳按蹕魯郊遊遺風緬懐前烈始公胙土寔惟是邦故其嗣君得用王祭而祠宇未設闕孰甚焉特議褒崇以申旌顯追封文憲王曲阜縣建廟春秋本州長吏致祭
公元1010年
三年西京後唐莊宗
公元1011年
四年汾隂駐蹕河中府伯夷叔齊遣官致祭路帝王名臣祠廟神帳畫壁並加葺治禁唐相婁師徳墳墓樵采衡州神農
公元1013年
六年詔諸州有黄帝祠廟並加崇葺又令常州周䖏
公元1068年
神宗熙寜元年七月濮州韓鐸堯陵本州雷澤縣榖林山陵南有堯母慶都靈臺廟請敇本州春秋致祭守陵户免其租俾奉灑掃詔給守陵五户
公元1071年
四年周嵩慶懿三陵柏子户七戸放歸農仍命嵗時修葺
公元1077年
十年權御史中丞鄧閏甫言嘗有興利之臣議前代帝王陵寝許民請射耕墾司農可之唐之諸陵悉見芟刈熙寜前代帝王陵寝並禁樵采耕墾并絀責創議之人詔唐諸陵除已頃畝之外其餘許仍舊耕佃為守陵户餘並禁止後又詔永興軍自漢以来陵下閒地嵗收州縣以其錢修葺陵墓
公元1080年
元豐三年前代百辟卿士載於祀典者皆不名
公元1081年
四年承議郎吴䖏厚程嬰公杵臼保全趙孤加封爵詔河東河北漕臣訪其祠墓成信杵臼忠智立祠於墓側載祀典
 判應天府張方平言司農寺近降新制募人承買祠廟閼伯主祀大火為國盛徳所乗㣲子開國於宋亦本朝受命建號所因張廵許逺孤城死賊能捍大患請免此三廟以稱國家嚴奉之意
司農寺天下祠廟辱國黷神莫此為甚可亟寢之令開封府官吏以聞
公元1090年
哲宗元祐五年定州請以韓琦載祀典從之又詔相州商王河亶甲冢泝州一縣顔真卿並載祀典
公元1092年
七年詔賜唐韓愈潮州廟為昌黎伯唐栁宗元羅池廟為靈文廟又詔蘇州㤗伯至徳為額
公元1093年
八年安州雲夢縣令尹鬪榖於莵子文祠為忠應廟封崇徳侯
公元1096年
紹聖三年徳州大中大夫東方朔達隠為額又封辯智西京左藏庫使榮州刺史思齊請立韓王普廟於真定府從之
公元1100年
元符三年臣僚言按史記韓厥之功不在程嬰杵臼下請於祚徳廟設位從祀從之
公元1113年
徽宗政和三年禮儀局上五禮新儀仲春仲秋歴代帝王女媧氏晉州無配太昊氏於陳州金提勾配帝神農氏衡州祝融配帝髙陽氏澶州元㝠配帝髙辛氏應天府無配陶唐氏濮州唐司徒配帝有虞氏道州以虞相庭堅夏王大禹越州伯益商王成湯慶成軍以商相伊尹商王中宗大名府以商相伊陟臣扈商王髙宗陳州以商相甘盤傅說周文王周師鬻熊武王周太保召康公成王冢宰文公唐侯太叔康王周太師畢公秦始皇帝丞相李斯内史䝉恬將軍王剪漢髙皇帝相國文終侯蕭何太宗孝文皇帝丞相曲逆獻侯陳平太尉武侯周勃衞將軍宋昌城陽景王劉章孝景皇帝丞相魏其侯竇嬰丞相節侯申屠嘉世宗孝武皇帝丞相平津侯公孫弘大將軍長平烈侯衞青驃騎將軍冠軍景恒霍去病車騎將軍秺侯金日磾中宗孝宣皇帝丞相博陽定侯丙吉丞相髙平憲侯魏相大司馬大將軍博陸霍光大司馬衞將軍富平侯張安世配自周文王漢宣帝並於永興軍漢世祖光武皇帝於河安府以太髙宻元侯鄧禹大司馬廣平忠侯吴漢左將軍膠東剛侯賈復建威大將軍好畤愍侯耿弇魏文皇帝河南府太尉夀鄉肅侯賈詡司徒蘭陵成侯王景興大司馬邵陵元侯曹真衞尉頴鄉肅侯辛毗後周太祖文皇帝耀州大冢宰上柱國齊煬王憲行臺尚書邳國公蘇綽太傅燕國文公于謹大將軍范陽公盧辯隋髙祖文皇帝鳯翔府右光禄大夫章憲公牛里仁左僕射上柱國髙熲右武大將軍宋公賀若弼唐髙祖神堯皇帝耀州以贈司空揚州都督河間元王孝恭右僕射鄖國節公殷開山民部尚書邢國襄公劉政㑹司空淮安靖王神通太宗文皇帝永興軍太尉趙公長孫無忌太尉梁國文昭公房喬司空莱國公杜如晦司空鄭國文貞公魏元成司徒衞國景武公李靖明皇帝華州以贈太師燕國文正公張說贈太子少保代公郭元振肅宗宣孝皇帝永興軍以贈太師文正公苗晉卿太尉冀公裴冕憲宗章武皇帝華州中書令晉公裴度太傅岐國安簡公杜佑太尉凉國武公李愬宣宗獻文皇帝耀州門下侍郎平章事夏侯孜中書令太尉白敏中中書侍郎平章事馬植後唐莊宗皇帝侍中樞宻使郭崇韜中書令太師隴西郡王李嗣昭開府儀同三司尚書令符存審明宗皇帝中書令太師晉國忠武公霍彦威工部尚書平章事太傅任圜晉髙祖皇帝中書令魏公桑維翰中書令趙瑩漢髙祖皇帝無配後唐莊宗漢髙祖皇帝並於河南府周嵩太祖皇帝慶陵世宗皇帝鄭州
 封濵州齊將段干木為善應侯濰州昌樂縣昭賢廟孤山伯夷清恵漢州徳陽縣姜詩孝感楚州漣水縣唐侍御史王義方曰顯節賜綿州羅江縣龎統忠利連州伏波將軍路博徳忠勇晉州趙城縣造父慶祚廟賜臨江軍灌嬰祠為顯忠廟賜興元府曹參逺廟封蔡唐顔真卿貞烈崔瑗為䕶國顯應昭恵王封河南府
 陽縣神澤廟神頴考叔為純孝伯後唐死節禆將廟額列於祀典(已上封爵並係徽宗朝日不等祔此)
公元1127年
髙宗建炎元年十一月丙寅郊赦歴代聖帝明王忠臣烈士有功於民載在祀典者命所在有司祭之(後凡赦皆如之)紹興元年言者春秋仲月祠禹於越州告成觀享越王句踐於其廟以范蠡移蹕則命郡祀如故事
公元1132年
二年員外郎李愿程嬰公杵臼於趙最為有功神宗皇帝初年皇嗣建封成信杵臼忠智侯命絳州立廟奉祀其後皇嗣衆多垂祐萬世今来廟宇隔絶祭亦弗舉欲令禮官討論行在春秋設位望祭從之
公元1141年
十一年中書舍人朱翌程嬰杵臼雖存趙孤然不趙祀而卒立武者韓厥也請以韓厥載祀典與杵臼宇下禮官討論太常寺檢㸃國朝㑹要絳州祚徳廟太平縣晋程嬰公杵臼韓厥在墓側元豐四年封侯賜額崇寜三年韓厥義成侯討論欲從所乞於行在卜地權創祠宇契勘旌忠廟係秦州伏羗城之神昨来朝廷已降㫖揮臨安府建廟今来祚徳廟欲乞比附旌忠廟例令臨安府踏逐地歩修建施行祠宇日就本廟春秋二仲小祠致祭
公元1146年
十六年忠節成信杵臼通勇忠智定義成侯
公元1152年
二十二年又改封濟公杵臼英畧啟佑公命兩浙漕臣廟宇升為中祀廟在净戒故址太一宫之南
公元1168年
孝宗乾道四年加封楚州顯濟廟靈感王乃吴主孫皓汪大猷等使敵還言靈感加封命使徃来前期祭之
公元1177年
淳熙四年江守臣張拭謂臣所領州有唐帝祠去城二十里而近其山曰堯山髙廣一境望祠不詳所始然有唐衡嶽道士明詩刻即知其来舊矣有虞帝祠去城五里而近其山曰虞山灕江匯其左曰皇澤之灣有大歴中磨崖碑刺史李昌修祠事臣已肇修祠宇請著之祀典長吏檢校葺治從之
公元1187年
十四年衡州守臣劉清之奏史載炎帝陵長沙茶陵衡州茶陵縣是也陵廟皆在康樂鄉白鹿源距縣百里祠宇祖宗時給近陵七戸守視禁其樵牧宜復建廟給陵户禮官如故事命守臣行之
 
 
 
 
 
 
 文獻通考卷一百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