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八
卷五十八 第 1a 页 WYG0611-033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五十八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职官考十二
  枢密院
唐代宗永泰中置内枢密使始以宦者为之初不置司
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
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
卷五十八 第 1b 页 WYG0611-0334d.png
永泰中宦官董廷秀参掌枢密事元和中刘光琦梁守
谦为枢密使长庆中王守澄知枢密事旧左右军容多
入为枢密亦无视事之厅后僖昭时杨复恭西门季元
欲夺宰相权乃于堂状后帖黄指挥公事此其始也后
梁革唐世宦官之弊开平元年改枢密院为崇政院命
敬翔为使始更用士人其备顾问参谋议于中则有之
未始专行事于外也唐庄宗同光元年复以崇政院为
枢密院命宰臣郭崇韬兼使又置院使一人然权侔宰
卷五十八 第 2a 页 WYG0611-0335a.png
相矣晋天福中以桑维翰知枢密院事四年废枢密院
(以刘处谦兼枢密奏议多不称/旨及处谦丁内忧遂废其院)开运元年复置以宰臣
桑维翰兼使周显德六年范质王溥并参知枢密院事
宋朝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院在中
书之北印有东院西院之文而共为一院但行东院印
建隆元年以魏仁浦吴兴祚为枢密使赵普为副使周
末阙副使至是始置太平兴国四年以石熙载为枢密
直学士以签书院事直学士六人备顾问应对然未尝
卷五十八 第 2b 页 WYG0611-0335b.png
尽除签书之名始此淳化三年以张逊知院事温仲舒
寇准同知院事同知院之名始此治平中以郭逵同签
书院事同签书之名始此旧制枢密院有使则置副使
有知院则置同知如置知院则当为副使者皆改同知
若置使则同知复改为副使熙宁元年文彦博吕公弼
为使韩绛邵亢为副使时陈升之三至枢府神宗欲稍
异其礼乃以为知院于是知院与使副并置矣元丰改
官制议者欲废密院归兵部神宗曰祖宗不以兵柄归
卷五十八 第 3a 页 WYG0611-0335c.png
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制不从然以密院联职辅
弼非出使之名乃定置知院同知院二人馀悉置职事
多所釐正细务分𨽻六曹专以兵机军政为职而契丹
国信民兵牧马犹总领焉中兴初有知院同知院签枢
同签枢不置枢密使副使绍兴七年张魏公既荐秦桧
未欲其与已并又以故相不可除他官乃先白高宗降
旨以本兵之地事权宜重特除枢密使秦桧首复除枢
使王敏节副之既而张刘二将并除枢密使岳飞副之
卷五十八 第 3b 页 WYG0611-0335d.png
合典故矣近岁张俊汪彻虞允文王炎王淮周必大
蔺赵汝愚继除枢使其副止称同知盖相承之误
  石林叶氏曰梁改枢密院为崇政院唐庄宗复旧
  名遂改为枢密院直学士至明宗时安重诲为枢
  密使明宗既不知书而重诲又武人故孔循始议
  置端明殿学士二人专备顾问以冯道赵凤为之
  班翰林学士上盖枢密院职事官也本朝枢密院
  官既备学士之职寖废然犹会食枢密院每文德
卷五十八 第 4a 页 WYG0611-0336a.png
  殿视朝则升殿侍立亦不多除人官制行乃与职
  事皆为职名为直学士之冠不𨽻枢密院升殿侍
  立为枢密都承旨之任每吏部尚书补外除龙图
  阁学士户部以下五曹则除枢密直学士相呼谓
  之密学
  容斋洪氏随笔曰唐世枢密使专以内侍为之与
  他使均称内诸司五代以来始参用士大夫遂同
  执政按实录所载景德二年三月元德皇后忌中
卷五十八 第 4b 页 WYG0611-0336b.png
  书枢密院文武百官并赴相国寺行香初枢密院
  言旧例国忌行香惟密院使副依内诸司例不赴
  恐有亏恭恪今欲每遇大忌日与中书门下同赴
  行香从之枢密使副翰林枢密直学士并赴自兹
  始也然则枢密之同内诸司久矣隆兴以来定朝
  臣四参之仪自宰臣至于郎官御史皆班列殿庭
  拜舞惟枢密立殿上不预亦此意云
  按枢密之名始于唐代宗宠任宦者故置内枢密
卷五十八 第 5a 页 WYG0611-0336c.png
  使使之掌机密文书如汉之中书谒者令是也若
  内中处分则令内枢密使宣付中书门下施行则
  其权任己侔宰相至僖昭间杨复恭西门季元之
  徒遂至于视事行文书矣昭宗天复元年既诛刘
  季述乃敕近年宰相延英奏事枢密院侍侧争论
  纷然既出又称上旨未允复有改易挠权乱政自
  今并依大中旧制俟宰相奏事毕方得升殿承受
  公事盖当时所谓枢密使者专横如此朱梁惩唐
卷五十八 第 5b 页 WYG0611-0336d.png
  弊不用宦者然徒知宦者之不可用而不知枢密
  院之不必存也乃复改为崇政院以敬翔为使至
  后唐而复枢密院郭崇韬安重诲相继领其事皆
  腹心大臣则是宰相之外复有宰相三省之外复
  有一省矣宋兴始以枢密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
  号称二府然后枢密院之设始专有职掌不为赘
  疣然祖宗时枢密院官虽曰掌兵亦未尝不兼任
  宰相之事景德四年中书命秘书丞杨士元通判
卷五十八 第 6a 页 WYG0611-0337a.png
  凤翔府枢密院命之掌内香药库两府不相知宣
  敕各下乃诏自今中书所行事关军机及内职者
  报枢密院枢密院所行关民政及京朝官者报中
  书是枢密院得以预除授之事也又是年命宰臣
  王旦监修两朝正史知枢密王钦若陈尧叟参知
  政事赵安仁并修国史是枢密院可以预文史之
  事也至庆历以后始以宰相兼枢密使及元丰官
  制行欲各主其名遂不复兼乃诏釐其事大小大
卷五十八 第 6b 页 WYG0611-0337b.png
  事三省与密院同议进呈画旨称三省枢密院同
  奉圣旨三省官皆同签书付枢密院行之小事枢
  密院独取旨行讫关三省每朝三省枢密先同对
  枢密院退待于殿庐三省始留进呈三省事退枢
  密院再上进呈独取旨遂为定例然熙宁初以司
  马温公为枢密副使公以言新法不见听力辞上
  使人谓之曰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
  辞其时文潞公亦在枢府虽持正论终不能抑新
卷五十八 第 7a 页 WYG0611-0337c.png
  法之行至哲宗初即位蔡确为相温公为门下侍
  郎章惇知枢密院温公欲复差役法而确言此大
  事当与枢密院同议取旨惇果驳温公所言然则
  密院虽可以参谋三省之事而又在所以委任之
  者如何温公潞公当熙宁之时与国论不合则欲
  其专任本兵不预他事蔡确当元祐之初欲引章
  惇以自助则欲其共立异议阴排正人至绍圣以
  后则两府皆憸人附会绍述更无异议亦不复闻
卷五十八 第 7b 页 WYG0611-0337d.png
  以文马之俦参错其间矣
  枢密使
五代置枢密使
宋朝国初因之(详见枢/密院门)建隆二年以枢密副使兵部侍
郎赵普为检校太保充枢密使不带正官自普始也又
以宣徽北院使李处荣为南院使兼枢密副使(自五代/以来凡)
(枢密院官皆文武参用大中祥符七年以王嗣宗/曹利用并为检校太保充枢密副使亦不带正官)开宝
九年以曹彬为枢密使领忠武军节度使𢃄节度自此
卷五十八 第 8a 页 WYG0611-0338a.png
始也(至道三年以镇国军节度曹彬兼侍/中充枢密使彬自节镇入罢旄钺)太平兴国六
年以枢密副使石熙载为户部尚书充枢密使以文资
正官充使自此始也大中祥符五年以知枢密院王钦
若陈尧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枢密使儒臣为枢使
兼使相自此始也皇祐五年制以枢密使高若讷为尚
书左丞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同群牧制置使
故事罢枢密使当学士降麻及若讷罢但令舍人草词
遂以为例元丰官制行罢使副绍兴七年诏枢密本兵
卷五十八 第 8b 页 WYG0611-0338b.png
之地事权宜重可依故事置枢密使副使闰月诏宰臣
兼使同月诏枢使立班序立依宰相例乾道五年以虞
允文为枢密使立班恩数并依宰臣
  宰相兼枢密使
枢密使带相印为枢相自后唐始
宋初魏仁浦以宰相兼枢密使后罢庆历二年二边用
兵富弼言边事系国安危国初范质王溥以宰相兼知
枢密事今兵兴宜令宰相兼领仁宗然之令中书同议
卷五十八 第 9a 页 WYG0611-0338c.png
枢密院事吕夷简为首相曰恐枢密谓臣夺权时谏官
亦论宰相宜知兵事遂降制以宰相判枢密院或曰二
府体均判字太重乃改为兼枢密使建炎初置御营司
以宰相为之使四年罢之以其事归枢密院机速房以
宰相范宗尹兼知枢密院自庆历后宰相不兼枢密者
八十馀年其兼自此始绍兴七年令宰臣张浚兼枢密
使赵鼎秦桧亦以左右仆射兼绍兴二十五年秦桧死
乃诏依祖宗故事更不兼领其后或兼或否至开禧而
卷五十八 第 9b 页 WYG0611-0338d.png
宰臣兼使为永制矣
  知枢密院
晋天福初桑维翰以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枢密
院事知院之名始此
宋初不置淳化二年枢使王显出镇始以张逊知枢密
院事知枢密院同知院并正二品知院掌佐天子执兵
政而同知院为之副凡边防军务常与三省分院禀奏
事干体要则宰相执政官合奏(神宗正史/职官志)元丰官制行
卷五十八 第 10a 页 WYG0611-0339a.png
废枢密使政和末邓莘公官至少保犹止为知院焉中
兴初宰相兼枢密只兼知院
  容斋洪氏随笔曰国朝枢密之名其长为使则其
  贰为副使其长为知院则其贰为同知院如柴禹
  锡知院向敏中同知及曹彬为使则敏中改副使
  王继英知院王旦同知继冯拯陈尧叟亦同知及
  继英为使拯尧叟乃改签书院事而恩例同副使
  王钦若陈尧叟知院马知节签书及王陈为使知
卷五十八 第 10b 页 WYG0611-0339b.png
  节迁副使其后知节知院则任中正周起同知惟
  熙宁初文彦博吕公弼已为使而陈升之过阙留
  王安石以升之曾再入枢府遂除知院知院与使
  并置非故事也安石之意以沮彦博耳绍兴以来
  唯韩世忠张浚为使岳飞为副使此后除使固多
  而其贰只为同知亦非故事也又使班视宰相而
  乾道职制杂压令副使反在同知之下
  又曰赵汝愚初拜相陈骙自参知政事除知枢密
卷五十八 第 11a 页 WYG0611-0339c.png
  院赵辞不受相印乃改枢密使而陈已供职累日
  朝论谓两枢长又名称不同为无典故然熙宁间
  陈升之知枢密院文彦博吕公弼为使乃知院与
  使并命故事也
  同知枢密院
五代有参知枢密院事(详见枢/密院)
宋朝国初阙淳化二年王显出镇张逊知枢密院事始
以温仲舒寇准同知院同知之名自此始也元丰官制
卷五十八 第 11b 页 WYG0611-0339d.png
行废使副存同知绍兴中高宗以本兵之地事权宜重
依祖宗故事置枢密使而知院同知院亦仍旧由是并

  签书枢密院(同签书院事/)
宋太平兴国四年石熙载以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签
书之名自此始也八年张齐贤王沔并以右谏议大夫
签书枢密院事端拱元年以内客省使杨守一为宣徽
北院使签书密院事景德三年韩崇训检校太傅马知
卷五十八 第 12a 页 WYG0611-0340a.png
节为检校太保并签枢密院事天僖四年以华州观察
使曹玮为宣徽北院使镇国军留后签书枢密院事签
书兼藩镇自此始也元丰官制行使副签书悉罢元祐
初复置签书枢密院事初除皆带密直及罢政乃拜端
明殿学士靖康初李回首拜延康殿学士签书延康今
为端明自是遂为故事
枢密院旧无同签书院事者治平中始以郭逵为之签
书大抵以处资浅之人若签书一经亲祠方进同知及
卷五十八 第 12b 页 WYG0611-0340b.png
枢副若武臣权预国政只除同签书
  容斋洪氏随笔曰枢密使副使知院事同知院事
  签书同签书之别虽品秩有高下然均称为枢密
  明道中王沂公自故相召为检校太师枢密使李
  文定公为集贤相以书迎之于国门称曰枢密太
  师相公予家藏此帖绍兴五年高宗车驾幸平江
  过秀州执政从行者四人在前者传呼宰相赵忠
  简也次呼枢密张魏公也时为知院事次呼参政
卷五十八 第 13a 页 WYG0611-0340c.png
  沈必先也最后又呼枢密则签书权朝美云予为
  检详时叶审言黄继道为长贰亦同一称而二三
  十年以来遂有知院同知之目初出于典谒街卒
  之口久而朝士亦然名不雅古莫此为甚
  都副承旨
五代有承旨副承旨以诸卫将军充(魏仁浦为枢密副/承旨周祖问屯兵)
(之数及将校名氏令取簿参视之仁浦/曰臣悉能记之遂口占以对无一差误)
宋太平兴国中以杨守一充都承旨都承旨自守一始
卷五十八 第 13b 页 WYG0611-0340d.png
也是时都承旨副承旨多用士人真宗后稍稍遂用吏
人欧阳修建言请复旧制不克行熙宁二年始以东上
閤门使李评为枢密都承旨李绶为之副不用院吏而
更用士人自评始也(续会要初评受命文潞公为枢使/以旧制见不为礼评诉于上命检)
(故事不获乃诏都承旨副承旨/见枢密使副并如閤门使礼)熙宁五年以尚书比部
员外郎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曾孝宽为起居舍人充
史馆修撰兼都承旨先是或用士人亦止于右职中选
用文馆兼领自孝宽始也元丰三年用张诚一为客省
卷五十八 第 14a 页 WYG0611-0341a.png
使都承旨自是都承复用武臣元祐中复以文臣𢃄待
制充都承旨(哲宗职/官志)至崇宁以后则专用武臣矣(四朝/志)
绍兴二年权礼部侍郎赵子画充徽猷阁待制密院都
承旨自改官制后除文臣自子画始(中兴系/年录)建炎四年
高宗在会稽以武臣辛宗道为都承旨颇用事绍兴元
年十二月辛宗道既免乃诏依元祐职制置都承旨一
员并差两制为之然但闻一二人而已淳熙中王抃久
用事孝宗恶焉遂复用士人
卷五十八 第 14b 页 WYG0611-0341b.png
  检详
检详之职古无之宋熙宁四年诏以编脩经武要略官
四人王存陈侗陈奉世苏液检详枢密院诸房文字礼
遇视中书检正官元丰三年诏定置三员及改官制检
详官寻罢建炎三年枢密院请依祖宗朝置检详诸房
文字两员叙位在左右司之下绍兴二年诏枢密院已
置都承旨一员减检详一员枢密请置二员从之三十
二年诏枢密院诸房令检详书拟从左右司请也乾道
卷五十八 第 15a 页 WYG0611-0341c.png
二年诏枢密院检详系掌朝廷机要文字不许出谒及
接见宾客亦令遵两省官施行
  编修官
编脩官古无之庆历四年史馆王洙承旨单士宁编脩
例册编修之名自此始熙宁二年枢密院乞将祖宗以
来法制所宜施行于久远者并与删取大旨著为画一
及圣政釐革检寻本院文书以次记录其事目曰兵制
凡招拣屯戍训练之𩔖皆附焉曰马政曰边防曰夷狄
卷五十八 第 15b 页 WYG0611-0341d.png
曰属国曰守城曰器械曰捕盗曰选材曰责效各以其
事𩔖相从一如兵制候编成策仍于逐门各留空纸以
备书载将来处置事件从之诏以经武要略为名熙宁
三年以馆职王存顾临等同编经武要略兼删定诸房
例册元祐四年诏密院条例久未编修又自官制后旧
事例他司所存者亦未删正命承旨司取索编修以奉
议郎蔡骃宣德郎卫规充编修官旧以四员为额绍兴
兵兴裁省其半三年枢密请置检详二员编修止存一
卷五十八 第 16a 页 WYG0611-0342a.png
员后复编修官随事置无定员以本院官兼者不入衔
  宣徽院
唐置宣徽南北院使有副使(宦者严季实杨/复恭皆尝为之)梁因之后
唐省副使院在枢密院北二使共院而各设厅事使各
一人以检校官为之或领节度及两使留后阙则枢密
副使一人兼领二使亦有兼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者
南院使资望比北院使稍优然事皆通掌只用南院印
掌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飨供帐
卷五十八 第 16b 页 WYG0611-0342b.png
之事应内外进奉悉检视其名物分掌四案曰兵案曰
骑案曰仓案曰胄案其吏史则有都勾押官前行后行
其给使则有知客押衙道引行首之属故事与参知政
事枢密副使同知枢密事以先后入叙位
宋熙宁四年诏位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下
著为令九年诏今后遇以职事侍殿或中书枢密院合
班问圣体及非次庆贺并特叙二府班官制行罢宣徽
院以职事分𨽻省寺而使号犹存初王拱辰治平中知
卷五十八 第 17a 页 WYG0611-0342c.png
宣徽院神宗即位拜太子少保明年检校太傅改宣徽
北院使寻迁南院立班序位视签枢元丰六年拱辰除
安武军节度使再任自此遂罢使名不复除独太子少
师张方平许依旧领南院使致仕哲宗即位始迁太子
太保而罢使名元祐三年复置南北院使仪品恩数如
旧制在京人从视签枢六年以冯京为南院使而张方
平亦复使名中书舍人韩川言祖宗设此官礼均二府
以待勋旧未尝带以致仕且宣徽武官也宫保文官也
卷五十八 第 17b 页 WYG0611-0342d.png
不宜混并不听方平亦固辞不拜七年冯京亦以使致
仕绍圣三年议者言官名虽复而无所治之事乃罢之
  按枢密宣徽院皆始于唐然唐之职官志及会要
  略不言建置本末盖因肃代以后特设此官以处
  宦者其初亦无甚司存职业故史所不载及其后
  宦者之势日盛则此二官日尊及五代以来至于
  宋朝则皆以大臣为之然枢密既专掌兵事繁任
  重故其官不可一日废而副贰属官亦不容不备
卷五十八 第 18a 页 WYG0611-0343a.png
  宣徽位尊而事简故常以枢密院官兼之或以待
  勋旧大臣之罢政者及官制行而事各有所𨽻则
  愈觉赘疣故遂废罢云
  将军总叙
三代之制天子六军其将皆命卿故夏书曰大战于甘
乃召六卿盖古之天子寄军政于六卿居则以田警则
以战所谓入使治之出使长之之义其职在国则以比
长闾胥族师党正州长乡大夫为称在军则以卒伍司
卷五十八 第 18b 页 WYG0611-0343b.png
马将军为号所以异军国之名诸侯之制大国三军次
国二军小国一军其将亦命卿也晋献公初作二军公
将上军未有其号魏献子卫文子始有将军之称(左传/曰晋)
(阎没女宽谓魏子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注曰献/子为中军率故谓之将军又礼记曰将军文子之丧)
战国置大将军周末又置前后左右将军秦因之位上
卿金印紫绶汉兴置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
将军卫将军左右前后将军皆金印紫绶位次上卿(后/汉)
(志曰汉将军比公者四谓/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掌京师兵卫四夷屯警孝武
卷五十八 第 19a 页 WYG0611-0343c.png
征闽越东瓯又有伏波楼船及伐朝鲜大宛复置横海
度辽贰师宣帝增以蒲𩔖破羌权时之制若此非一亦
不常设光武中兴诸将军皆称大及天下已定武官悉
省四征兴于汉代四安四平起于魏初后汉有三镇之
称魏有镇北之号晋武帝重兵官故军校多选朝廷清
重之士居之置中军将军以统宿卫七军及五王作难
东海王越以顷兴事皆由殿省乃奏宿卫有侯爵者皆
罢之时殿中武官并封侯由是出者略尽皆涕泣而去
卷五十八 第 19b 页 WYG0611-0343d.png
乃以东海国官领左右卫以国兵宿卫晋宋以来以领
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将军谓之六军(宋舆服志/曰骠骑车)
(骑卫将军及诸将军加大者皆金章紫绶武/冠佩水苍玉诸军司马银章青绶朝服武冠)其四安四
平左右前后征虏等将军及四中郎将晋代荀羡王胡
之并居此官宋齐以来唯处诸王素族无为者齐以二
卫四军五校骁骑游击积射强弩殿中员外殿中武卫
七将军殿中司马左右及虎贲中郎将冗从仆射羽林
监武骑常侍谓之西省而散骑为东省梁武帝以将军
卷五十八 第 20a 页 WYG0611-0344a.png
之名高下舛杂命更加釐定于是有司奏置一百二十
五号将军以镇卫骠骑车骑为二十四班四征四中为
二十三班八镇为二十二班八安为二十一班四平四
翊为二十班凡三十六号为重号将军又有五德将军
(忠勇军师武臣瓜牙龙骑云麾镇兵翊师宣惠果毅知/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智武仁武勇武信武严武是为)
(五德将/军也)以班多者为贵凡十品二十四班品取其盈数
班法气候之数制簿悉以大号居后以为选法自小迁
大也前史所记以位得从公故将军之名次于台槐之
卷五十八 第 20b 页 WYG0611-0344b.png
下至是备其班品叙于百官之外凡一百二十五将军
后魏将军之名多矣谓骠骑军骑卫为三将军末年有
八柱国大将军其中六人各督二大将军凡十二大将
(元赞元育元廓侯莫陈顺宇文遵达奚武李/远豆卢宁宇文贵贺兰祥杨忠王雄等是也)又各分
统开府一人一开府领一军兵是为二十四军分掌禁
旅当瓜牙禦侮之寄自大统十六年以后功臣位至柱
国及大将军者众矣咸是散秩无复统禦(后周武帝三/年改诸军军)
(士并为/侍官)隋炀帝以左右卫左右屯卫左右禦卫左右候
卷五十八 第 21a 页 WYG0611-0344c.png
卫凡十二卫各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以总府事(每/卫)
(各置长史录事参军司仓兵骑/铠等参军员军人总名卫士)盖魏周十二大将军之
遗制唐武德初秦王既平王世充及窦建德高祖以秦
王功殊今古自昔位号不足以为称乃特置天策上将
军以拜焉位在王公上及升储宫遂废天策府二年七
月高祖以天下未定事资武力将举关中之众以临四
方乃置十二军分关中诸府以𨽻焉(以万年道为参旗/军长安道为鼓旗)
(军富平道为元戈军醴泉道为丹钺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军宁州道为折威军岐州道为平道)
卷五十八 第 21b 页 WYG0611-0344d.png
(军豳州道为招摇军麟州道为苑游军/泾州道为天纪军宜州道为天节军)每军将一人副
一人取威名素重者为之(杨恭仁刘弘基长/孙顺德等为其将)督耕战之
备自是士马强劲无敌于天下五年省七年以突厥寇
掠复置十二军后又省之其后定制有左右卫左右骁
左右武左右威左右领军左右金吾左右监门左右千
牛凡十六卫大将军各一人(左右卫及左右金吾总谓/之四卫其馀谓之杂卫)
将军总三十人(左右千牛卫将军各/一人馀卫各二人)左右羽林左右龙
武左右神武六军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三人皆有卫
卷五十八 第 22a 页 WYG0611-0345a.png
署其骠骑辅国镇军冠军四大将军云麾勇武壮武宣
威明威定远宁远游骑游击等九将军并为五品以上
武散官先天二年正月十日诏往者卫士计户取充使
二十一入幕六十出军既惮劬劳咸欲避匿今改取二
十五以上充十五年即放出频经征镇者十年放出自
今已后羽林飞骑先于卫士中简择开元六年始诏折
冲府兵每六岁一简自高宗武后时天下久不用兵府
兵之法寖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去匿至是
卷五十八 第 22b 页 WYG0611-0345b.png
益耗散宿卫不能给宰相张说乃请一切募士宿卫十
一年取京兆蒲同岐华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长从
兵共二十万号长从宿卫岁一番命左丞萧嵩与州刺
史共选之明年更号曰彍骑也肃宗以后有左右神策
军各置大将军一人统军各二人将军各四人后唐长
兴三年敕卫军神威雄威及魏府广捷以下指挥宜改
为左右羽林置四十指挥每十指挥立为一军每一军
置都指挥使一人兼分为左右厢应顺元年改左右羽
卷五十八 第 23a 页 WYG0611-0345c.png
林四十指挥为严卫左右军龙武神武四十指挥为捧
圣左右军清泰元年改捧圣马军为彰圣左右军严卫
步军为宁卫左右军
宋朝承前代之制有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左右
骁卫屯卫领军卫监门卫千牛卫上将军诸卫大将军
诸卫将军并为环卫官无定员皆命宗室为之亦为武
臣之赠典大将军以下又为武臣责降散官政和中改
武臣官制而环卫如故盖虽有四十八阶别无所领故
卷五十八 第 23b 页 WYG0611-0345d.png
也至于禁旅则有殿前司都副指挥使侍卫步军马军
都副指挥总之孝宗时始令节度使领左右金吾卫上
将军承宣使领左右卫上将军在内则兼带在外不𢃄
  左右卫(并亲卫/)
汉京师有南北军掌理禁卫(南军若唐诸卫北军若唐/羽林等军周勃驰入北军)
(是/也)初有卫将军魏末晋文王又置中卫将军武帝受禅
分中卫为左右卫将军(以羊琇为左/赵序为右)并置佐吏皆掌宿
卫营兵银章青绶武冠绛朝服佩水苍玉宋齐谓之二
卷五十八 第 24a 页 WYG0611-0346a.png
卫各领营兵每暮一人宿直后增二卫仪从为九十人
陈因之后魏永光初又增置左右卫将军各二人北齐
二人分掌左右厢所主朱华阁以外各武卫将军二人
贰之隋初左右卫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又各统
亲卫炀帝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又加置亲卫并领勋/武三卫炀帝改三卫)
(为三侍非翊卫/府皆无三侍)其所领军士名为骁骑唐复为左右卫
大将军各一人(掌宫掖禁禦/督摄队伍)将军各二人(贰大将/军事)
宋有左右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并为环卫
卷五十八 第 24b 页 WYG0611-0346b.png
官无定员皆命宗室为之亦为武臣之赠自大将军以
下又为武臣责降散官
长史(左右卫各一人晋武帝置左右卫各有长史司马/东晋省长史历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并同隋左右)
(卫各置长史/一人唐因之)
录事参军(左右卫各一人东晋元帝初为镇东大将军/置录事参军自后无闻梁皇弟皇子府有中)
(录事参军及录事参军各一人后魏二大公府及第一/第二第三品将军府及始蕃王二蕃王三蕃王府各有)
(录事参军官北齐因之隋左右卫/府各有录事参军一人唐因之)
仓曹参军(左右卫各二人东晋元帝为镇东大将军有/仓曹参军宋武帝相府亦置后魏与录事参)
卷五十八 第 25a 页 WYG0611-0346c.png
(军同置北齐因之隋左右卫府各/有仓曹参军一人唐因之置二人)
兵曹参军(左右卫各二人历/代皆与仓曹同置)
骑曹参军(左右卫各一人魏司马景王为大将军有骑/兵宋武帝为相有骑兵参军隋左右卫府有)
(骑兵参军唐初因/之其后改为骑曹)
胄曹参军(左右卫各一人东晋元帝为镇束大将军有/铠曹参军宋武帝为相亦有之齐有左右铠)
(曹各一人隋左右卫府有铠曹行参军事一人唐因之/长安初改为胄曹神武初复为铠曹开元初复为胄曹)
(凡自十六卫及东宫十率府录事及兵仓骑胄等曹参/军通谓之卫佐并为美职汉魏以来诸将军有长史以)
(下官属及唐诸卫所置盖亦因其旧号考/其资位则全校微矣其下诸卫官属并同)
卷五十八 第 25b 页 WYG0611-0346d.png
左右亲卫中郎将府(中郎将之名秦汉以来有之隋每/卫各置开府一员以统之唐武德)
(七年改开府为中郎将亲卫为一府勋卫翊卫各为一/府 中郎将各一人掌领校尉以下宿卫总判府事唐)
(武德七年改亲卫骠骑将军为之其勋翊二卫亦然德/左右郎将一人隋备身府置左右郎将唐因其名武)
(七年改亲卫车骑将军为之其勋卫翊卫亦然掌二中/郎将之职 录事参军一人掌受府事 兵曹参军一)
(人掌判府事/ 校尉五人)
  左右骁卫
汉有骁卫将军谓之杂号将军武帝以李广为之后省
后汉初改屯卫为骁骑魏置为中军晋领营兵兼统宿
卷五十八 第 26a 页 WYG0611-0347a.png
卫梁以来其任愈重天监六年置左右骁骑领朱衣直
閤并给仪从北徐州刺史昌义之首为此职出则羽仪
清道入则与二卫通直临轩则升殿夹侍改旧骁骑曰
云骑陈有左右骁骑及云骑后魏北齐并有骁骑将军
之职后周有左右骁骑率上士隋开皇十八年置备身
府炀帝即位改左右备身府为左右骁卫府所领军士
名曰豹骑其备身府又别置焉唐因隋置左右骁卫府
龙朔二年去府字光宅元年改左右骁卫为左右武威
卷五十八 第 26b 页 WYG0611-0347b.png
神龙元年复旧大将军各一人所掌与左右卫同将军
各二人以副之(领官属并隋置唐/因之同左右卫)
宋制见总序
  左右武卫
后汉末曹公为丞相有武卫营及魏文帝乃置武卫将
军以主禁旅晋宋齐梁陈隋又有建武奋武广武等将
军至隋采诸武之名置左右武卫大将军一人将军各
二人以总府事炀帝改所领军士名熊骑唐光宅元年
卷五十八 第 27a 页 WYG0611-0347c.png
改为左右鹰扬卫神龙元年复为武卫其制与隋同所
掌如左右卫(领官属并隋置唐/因之同左右卫)
宋制见总序
  左右威卫
隋初有领军府炀帝改为左右屯卫唐因之贞观十二
年左右屯卫始置飞骑出游幸即衣五色袍乘六闲马
赐猛兽衣鞯而从焉龙朔二年改左右屯卫为左右威
卫而别置左右屯营亦有大将军等官(寻改左右屯/营为羽林)
卷五十八 第 27b 页 WYG0611-0347d.png
宅元年改威卫为豹韬卫神龙元年复旧所掌如左右
(领官属并隋置唐因之同左右卫龙朔二年左右威/卫旧官之员外各置录事参军一人府三人史四人)
(并𨽻左右羽林/军统本司事)
  左右领军卫
初魏武为汉丞相相府自置领军非汉官也建安十二
年改为中领军以史涣为之与护军韩浩皆领禁兵文
帝受汉禅始置领军将军以曹休为之主五校中垒武
卫三营晋武帝初省使中军将军羊祜统二卫前后左
卷五十八 第 28a 页 WYG0611-0348a.png
右骁骑七军营兵即领军之任也祜迁罢复置北军中
候怀帝永嘉中改中军为中领军元帝永昌元年复改
曰北军中候寻复为领军成帝时复以为中候而陶侃
居之寻复为领军魏晋领护皆金章紫绶中领中护银
章青绶武冠绛朝服佩水苍玉(晋㕁鉴庾亮纪瞻卞壸/陆晔褚翼王彪之会稽)
(王道子沈嘉武陵王导孔/安国谢鲲等并为领军)宋置领军将军一人掌内军
护军将军一人掌外军齐有领军及中领军梁领军将
军管天下兵要谓之禁司与左右仆射为一流中领军
卷五十八 第 28b 页 WYG0611-0348b.png
与吏部尚书为一流陈因之后魏有领军护军(二职若/侍臣带)
(者加/中)又有领军将军护军将军二军与领护不并置北
齐领军府凡禁卫官皆主之以高归彦为领军大将军
领军加大自归彦始隋有左右领军府各掌十二军籍
帐差科辞讼之事不置将军惟有长史司马诸曹掾属
等官炀帝改领军为左右屯卫(即唐左/右威卫)唐复采旧名别
置领军卫分为左右龙朔二年改为左右戎卫咸亨元
年复旧光宅元年改为左右玉钤卫神龙元年复旧各
卷五十八 第 29a 页 WYG0611-0348c.png
置大将军一人掌宫掖禁备督摄队伍与左右诸卫同
将军各二人以副之(长史齐梁陈并有之北齐有长史/司马隋置录事以下诸曹唐因之)
(同左/右卫)
宋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事皆命宗室为之(详见/总叙)靖康
元年御史中丞陈过庭言请遵艺祖开宝初罢诸节度
使归环卫故事于是节度使钱景臻等并为左右金吾
卫上将军孝宗隆兴初诏学士院讨论环卫官制欲参
酌祖宗时及唐太宗制如节度使则领左右金吾卫上
卷五十八 第 29b 页 WYG0611-0348d.png
将军承宣使则领左右卫上将军在内则兼𢃄在外则
不带正任为上将军遥郡为大将军正使为将军副使
为中郎将使臣以下为左右郎将通以十员为额宗室
不在此例馀管军则解或领閤门皇城之𩔖则仍带虽
戚里子弟非战功不除上谓宰相谓欲以此储将才重
环卫如文臣储才于馆阁也
  左右金吾卫
秦有中尉掌徼循京师(如淳曰所谓游徼徼循禁备/盗贼也颜师古曰徼谓遮绕)
卷五十八 第 30a 页 WYG0611-0349a.png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颜师古曰金吾鸟名也按/起居注天子出职主先导)
(以禦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缇骑二百人(缇骑无秩/比史食俸)五百二十人
舆服导从光生满路群僚之中斯最壮矣(光武微时叹/曰仕宦当为)
(执金/吾)旧掌京师盗贼考按疑事后汉掌宫外戒司非常
水火之事(卫尉巡行宫内金吾徼巡宫/外相为表里以擒奸捕猾)月三绕行宫外
及主兵器自中兴但专徼循不与他政魏武秉政复为
中尉晋初罢直至后周置武环率武候率下大夫各二
人隋置左右武候府大将军一人将军三人掌车驾出
卷五十八 第 30b 页 WYG0611-0349b.png
入先驱后殿昼巡夜察执捕奸非烽候道路水草所宜
巡狩师田则掌其营禁炀帝大业三年改为左右武候
卫所领军士名佽飞(汉百官表曰汉有左武右武卫太/初元年更名佽飞掌弋射属少府)
(光武省之隋/氏采旧名)唐初又为左右武候府龙朔二年改为左
右金吾卫置大将军一人所掌与隋同将军二人副其
(领官属并隋/置唐因之)
宋制见左右领军卫门
  左右监门卫
卷五十八 第 31a 页 WYG0611-0349c.png
隋初有左右监门府将军各一人掌宫殿门禁及守卫
事各置郎将二人校尉直长各三十人(有长史司马录/事及仓兵二曹)
(参军铠曹行参军各一人二汉有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非唐时任)炀帝改将军为郎
将各一人正四品置官属并同备身府唐左右监门府
置大将军中郎将等官龙朔二年改府为卫大将军各
一人所掌与隋同将军各二人以副之中郎将各四人
分掌诸门以时巡检(领官属并隋/置唐因之)
宋制见总叙
卷五十八 第 31b 页 WYG0611-0349d.png
  左右千牛卫
千牛刀名后魏有千牛备身掌执御刀因以名职(谢绰/宋拾)
(遗有千牛刀即人君防身刀也齐尚书杨玉夫取千牛/刀杀苍梧王是也其义盖取庄子云庖丁解牛十九年)
(所割者数千牛而刀刃若/发于硎因以为备身刀名)北齐千牛备身属左右将军
隋有左右领左右府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掌侍卫左
右供御兵仗领千牛备身十二人掌执千牛刀备身左
右十二人掌供御刀箭备身十六人掌宿卫侍从(左右/置长)
(史司马录事及仓兵二/曹参军事铠曹行参军)炀帝改左右领左右府为左右
卷五十八 第 32a 页 WYG0611-0350a.png
备身府置备身郎将等官唐贞观中复为左右领左右
府显庆五年始置左右千牛府龙朔二年改左右千牛
府为左右奉宸卫后改为左右千牛卫神龙二年各置
大将军一人所掌与隋同总判卫事将军各一人以副
之中郎将各一人通判卫事(领官属即隋左右领左/右府长史以下唐改之)
右千牛备身各十二人掌执御刀宿卫侍从(皆以高荫/子弟年少)
(姿容美丽者补之为/贵胄起家之良选)备身左右十二人(执御刀弓箭/宿卫侍省)
身各一百人(掌宿卫/侍从)
卷五十八 第 32b 页 WYG0611-0350b.png
宋制见总叙
  左右羽林卫
汉武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象天文羽/林星主车)
(骑/也)宣帝令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谓之羽林中郎将领
郎百人谓之羽林郎选陇西汉阳安定北地西河上郡
良家子便弓马者以为之一名岩郎(后汉志曰言从游/猎还宿殿阶岩下)
(室中故/号岩郎)又置羽林左右监(后汉志曰羽林左监一人主/羽林左骑羽林右监一人主)
(羽林右骑/皆六百石)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之羽林官教以五兵
卷五十八 第 33a 页 WYG0611-0350c.png
号曰羽林孤儿光武中兴以所征伐士劳苦者为之其
后复简五营高手别为左右监羽林父死子继与虎贲
同所居之处谓之寺(延熹六年减虎贲羽林/住寺不任事者半俸)二汉并属
光禄勋(后汉窦固邓/彪并为羽林)魏羽林左右监与汉同(夏侯元为/右桓范为)
(左/)晋罢羽林中郎将又省一监置一监而已哀帝省宋
武帝永初初复置江右领营兵江左无复营兵羽林监
及虎贲中郎将并铜印墨绶武冠绛朝服其在陛列则
鹖尾冠(鹖鸟每斗/死不止)绛纱縠单衣江左不复著鹖冠齐因
卷五十八 第 33b 页 WYG0611-0350d.png
之后魏有羽林监北齐置监十五人后周有左右羽林
率属大司马隋炀帝改左右领军为左右屯卫所领兵
为羽林唐贞观十二年于元武门置左右屯营以诸卫
将军领之其兵名曰飞骑又于飞骑中简材力骁捷善
战者号为百骑扈从游幸则衣五色袍乘六闲马赐猛
兽衣鞯龙朔二年改左右屯营为左右羽林军武太后
临朝永昌元年改百骑为千骑天授中改军为卫中宗
景龙元年改千骑为万骑大将军一人(大足元年左右/羽林卫各增置)
卷五十八 第 34a 页 WYG0611-0351a.png
(将军/一人)所掌与左右卫同将军各三人以副之(领官属/并唐置)
  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附/)
唐初有禁兵号为百骑属羽林永昌元年改羽林百骑
为千骑景龙元年改千骑为万骑仍分为左右营开元
二十六年析羽林军置左右龙武军以左右万骑营隶
焉官属并唐置至德中分置左右神武军各置官属如
羽林之制
  左右神策军
卷五十八 第 34b 页 WYG0611-0351b.png
唐上元中以北衙军使卫伯玉为神策军节度使镇陜
州中使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监其军初哥舒翰破吐蕃
临洮西之磨环川即其地置神策军以成如璆为军使
及安禄山反如璆以伯玉将兵千人赴难伯玉与朝恩
皆屯于陜时边土陷蹙神策故地沦没即诏伯玉所部
兵号神策军以伯玉为节度使与陜州节度使郭英义
皆镇陜其后伯玉罢以英义兼神策军节度英义入为
仆射军遂统于观军容使广德元年代宗避吐蕃幸陜
卷五十八 第 35a 页 WYG0611-0351c.png
朝恩举在陜兵与神策军迎扈悉号神策军天子幸其
营京师平朝恩遂以军归禁中自将之然尚未与北军
齿也(南衙诸卫兵/北衙禁军)永泰元年吐蕃复入寇朝恩又以神
策军屯苑中自是寖盛分为左右厢势居北军右遂为
天子禁军非他司比朝恩领之又请以京兆之好畤凤
翔之麟游普润皆𨽻神策军明年又以兴平武功天兴
隶之及朝恩罪诛以刘希暹代为神策军使希暹复得
罪以朝恩旧校王驾鹤代将德宗即位以白志贞代之
卷五十八 第 35b 页 WYG0611-0351d.png
及李希烈反河北盗起数出禁军征伐神策之士多斗
死者下诏募兵而志贞阴以市人补之名隶籍而身居
市肆及泾卒溃变皆戢伏不出帝遂出奔及志贞流贬
神策都虞候李晟与其军之他将皆自飞狐道西赴难
遂为神策行营节度屯渭北军遂振贞元二年改神策
左右厢为左右神策军特置勾当左右神策军以宠宦
者而益置大将军以下又令左右神策军皆加将军二
员以待诸道大将有功者其后京畿之西多以神策军
卷五十八 第 36a 页 WYG0611-0352a.png
镇之以窦文场霍仙鸣为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又诏左
右神策置统军以崇亲卫时边兵衣饟多不赡而神策
军廪赐赢三倍繇是诸将多请遥隶神策军往往称神
策行营皆内统于中人矣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欲取
神策兵柄以夺宦者权而不克元和时废左右神武左
右神威军以吴兵骑分隶左右神策军及僖宗幸蜀田
令孜募神策新军为五十四都离为十军令孜自为左
右神策十军兼十二卫观军容使(肃宗以后营卫惟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神)
卷五十八 第 36b 页 WYG0611-0352b.png
(威最盛皆隶北军/亦名左右十军)以左右神策大将军为左右神策诸
都指挥使诸都又领以都将亦曰都头景福二年昭宗
以藩臣跋扈天子孤弱议以宗室典禁兵及伐李茂贞
乃用嗣覃王允为京西招讨使神策诸军五十四军悉
隶之屯兴平已而兵自溃茂贞逼京师又与王行瑜韩
建连兵犯阙天子为之斩中尉杀宰相乃去后又诏诸
王阅亲军收拾神策亡散得数万置殿后四军嗣覃王
允与嗣延王戒丕将之茂贞再犯京师覃王战败昭宗
卷五十八 第 37a 页 WYG0611-0352c.png
幸华州明年韩建畏诸王有兵请皆归十六宅于是四
军二万馀人皆罢又请诛都头李筠遂杀十一王及还
长安左右神策军稍复置之以六十人为定是岁左右
神策中尉刘季述等废帝幽之季述等诛而昭宗召朱
全忠兵入诛宦官宦官觉劫天子幸凤翔全忠围之岁
馀天子乃诛中尉韩全诲等以解梁兵乃还长安于是
悉诛宦官而神策左右军繇此废矣诸司悉归尚书省
郎官两军兵皆𨽻六军而以崔允判六军十二卫事六
卷五十八 第 37b 页 WYG0611-0352d.png
军者左右龙武神武羽林其名存而已自是军司以宰
相领
  按通典叙唐十六卫建置官将之事详矣而左右
  神策军独阙焉盖杜公所言多至德天宝以前事
  而神策虽萌芽于肃代之时实磐固于德宗幸奉
  天之后其初也则劫制天子专擅策立而其末也
  则外召贼臣覆亡宗社盖唐自中叶以后强藩擅
  兵禁卫寡弱而其仅存者复为神策所并视同中
卷五十八 第 38a 页 WYG0611-0353a.png
  人之私属至昭宗之时外不足以定寇而内徒以
  胁君逮中人诛神策废而唐遂亡矣新史职官志
  亦以神策大将军叙于诸卫之后但不言其兴废
  之本末故摭史传所言以补之
  殿前司
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使副都虞候掌殿前诸
班直及步骑诸指挥之名籍及训练之政
宋初有都点检副都点检之名在都指挥使之上后不
卷五十八 第 38b 页 WYG0611-0353b.png
复置入则侍卫殿陛出则扈从乘舆大礼则提点编排
整肃禁卫卤簿仪仗掌宿卫之事都指挥使以节度为
之而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以刺史以上充资序浅则主
管本司公事马步军亦如之备则通治阙则互摄凡军
事皆行以法而治其狱讼若情不中法则禀奏听旨骑
军有殿前指挥使内直散员散指挥散都头散祗候金
鎗班东西班散直钧容直及捧日以下诸军指挥步军
有御龙直骨朵子直弓箭弩直及天武以下诸军指挥
卷五十八 第 39a 页 WYG0611-0353c.png
诸班有都虞候都虞候指挥使诸知副都知押班御龙
诸直有四直都虞候本直各有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
使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骑军步军有捧日天武左
右四厢都指挥使捧日天武左右厢各有都指挥使每
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指挥使副指挥使每
都有军使副兵马使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各以其职
𨽻于殿前司政和四年诏殿前都指挥使在节度使之
上副都指挥使在正任承宣使之上殿前都虞候在正
卷五十八 第 39b 页 WYG0611-0353d.png
任防禦使之上中兴后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间虚不
除则以主管殿前司一员任其事其属有干办公事主
管禁卫二员准备差遣准备差使点检医药饭食各一
员书写机宜文字一员本司掌诸班直禁旅扈卫之事
捧日天武四厢𨽻焉训齐其众振饬其艺通轮内宿并
宿卫亲兵并听节制其下有统制统领将佐等分任其
事凡诸军班功赏转补行门拍试换官阅日排连以诏
于上诸殿侍差使年满出职抵应参班核其名籍以时
卷五十八 第 40a 页 WYG0611-0354a.png
教阅则谨鞍马军器衣甲之出入军兵有狱讼则以法
鞫治初渡江草创三衙之制未备稍稍招集填置三帅
资浅者各有主管某司公事之称又别置御营司擢王
渊为都统制其后外州驻劄又有御前诸军都统制之
名又并入神武军以旧统制统领改充殿前统制统领

  石林叶氏曰殿前司与侍卫司马军步军为三衙
  其实两司而侍卫司都指挥使外又置马步军都
卷五十八 第 40b 页 WYG0611-0354b.png
  指挥使耳殿前司亦参马步军而总于都指挥使
  故殿前司都指挥副都虞候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副都虞候与马军步军都指挥使副使虞候两司
  三卫合十二员分天下兵而领之此祖宗制兵之
  大要也始唐制有十二卫兵后又有六军十二卫
  兵为南衙汉之南军也六军为北衙汉之北军也
  末年常以大臣一人总之如崔允判六军十二卫
  是也都指挥使本方镇军校之名自梁起宣武军
卷五十八 第 41a 页 WYG0611-0354c.png
  乃以其镇兵因仍旧号置在京马步军都指挥使
  而自将之盖于唐六军诸卫之外别为私兵至后
  唐明宗遂改为侍卫亲军以康义诚为马步军都
  指挥使秦王从荣以河南尹为大元帅典六军此
  侍卫司所从始也及从荣以六军反入宫义诚顾
  望不出兵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朱弘实击之其
  后遂不废殿前军起于周世宗是时太祖为殿前
  司都虞候初诏天下选募壮士送京师命太祖择
卷五十八 第 41b 页 WYG0611-0354d.png
  其武艺精高者为殿前诸班而置都检点位都指
  挥使上太祖实由此受禅见于国史欧阳文忠公
  为五代史号精详乃云不知所始盖考之未详也
  自有两司六军诸卫渐废今但有其名则两司不
  独为亲军而已天下之兵柄皆在焉其权虽重而
  军政号令则在枢密院与汉周之间史弘肇之徒
  为之者异矣此祖宗之微意非前世所可及也(熙/宁)
  (九年殿前都指挥郝质言往军器监与判监刘奉/世会议军器上批殿前马步三帅朝廷待遇礼继)
卷五十八 第 42a 页 WYG0611-0355a.png
  (二府事体至重寺监小官岂/可呼召自今止令移文定议)
  沈氏笔谈曰三衙内中见宰执皆横杖于文德殿
  后立廊阶下唱喏宰相出立阶揖之外遇从官于
  通衢皆避焉此礼久废惟内中横杖之礼至今不
  废
  欧阳氏归田录曰宝元康定予自贬所还京见王
  君贶初作舍人在坐见殿前马步军联骑立门外
  呈榜称不敢求见舍人遣人谢之而去庆历三年
卷五十八 第 42b 页 WYG0611-0355b.png
  余作舍人三衙军相逢而敛马驻立前呵者传声
  太尉立马急遣人谢之比舍人马过然后敢行后
  余官于外十年而还遂入翰林与学士相逢分道
  而过更无敛避之礼盖两制渐轻三衙渐重
 洪迈论三衙军制劄子臣仰惟陛下天资神武留意
 治军将士感恩用命非复前比然臣区区管见独以
 为犹有可议者军制不立名位不正是也请以祖宗
 之制大略论之三衙军职之大者凡八等除都指挥
卷五十八 第 43a 页 WYG0611-0355c.png
 使或不常置外曰殿前副都指挥使马军副都指挥
 使步军副都指挥使曰殿前都虞候马军都虞候步
 军都虞候曰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龙神卫四厢
 都指挥使秩秩有序若登梯然不可一级辄废一或
 有阙即以功次递迁降此而下则分营分厢各置都
 副指挥使如捧日左厢第一军都指挥使天武右厢
 第二军都指挥使之𩔖边境有事命将讨捕则旋立
 总管钤辖都监之名使各将其所部以出事已则复
卷五十八 第 43b 页 WYG0611-0355d.png
 初二百年之间累圣相承皆用此术以制军诘禁自
 南渡以后触事草创于是三帅之资浅者始有主管
 某司公事之称而都虞候以下不复设置乃以天子
 宿卫虎士而与在外诸军同其名号以统制统领为
 之长又使遥𢃄外路总管钤辖之名考之旧制则非
 法稽之事体则非是以陛下圣明能知人善任使所
 谓爪牙之士岂无数十人以待用者若法祖宗之制
 正三衙之名改诸军为诸厢改统制以下为都虞候
卷五十八 第 44a 页 WYG0611-0356a.png
 指挥使使宿卫之职预有差等士卒之心明有所系
 异时拜将必无一军皆惊之举于以销压未萌循名
 责实则环卫将军虽不置可也如蒙圣慈或以为然
 乞下枢密讨论故实图议其当恐或可以少赞陛下
 布昭圣武之意兹事体大愿陛下深念之
  侍卫马军司
马军都指挥使一人以节度使充副都指挥使都虞候
皆无定员副都指挥使以观察使以上充都虞候以防
卷五十八 第 44b 页 WYG0611-0356b.png
禦使以上充掌骑兵之名籍及训练之政令所领马军
自龙卫而下有左右四厢都指挥使龙卫左右厢各有
都指挥使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指挥使
副指挥使每都有军使副兵马使十将将虞候承局押
官各以其职𨽻于马军司中兴后常出戍建康所设官
属如殿前司
  侍卫步军司
掌步军之政令凡出入扈卫守宿以奉上开收阅习转
卷五十八 第 45a 页 WYG0611-0356c.png
补以励下所设官置属及所领步军自神卫而下左右
四厢如马军司
  知閤门事
即古者摈相之职也周礼大行人掌九仪及宾客之位
汉有通事舍人
宋朝横班有内客省使(崇政殿受朝则升东阶侍立掌/四方进奉及四夷朝贡牧伯朝)
(觐酒馔饔饩宰相近臣禁卫将校/节仪诸州进奉赐物回诏之事)引进使四方馆使(唐/四)
(方馆以通事舍人判𨽻中书省石晋始有为卿监专掌/判馆者皇朝初以检校官判馆淳熙四年改置使名掌)
卷五十八 第 45b 页 WYG0611-0356d.png
(文武官正谢辞国忌赐香诸道月旦正至章表郊祀朝/蕃官贡举人进奉使京官致仕官道释父老陪位之事)
东上閤门使西上閤门使(凡取禀旨命供奉乘舆朝会/游宴及赞导三公群臣蕃国)
(朝见辞谢纠弹失仪之事使副专/之舍人以下但通班赞名而已)其供职于内者多用
国戚世族号为华要礼均侍从政和官制横班使副之
名既改为大夫而其职任则命内外官知焉其后所除
总名知閤门事仍兼客省四方馆之职焉靖康元年诏
閤门并立员额(监察御史胡舜陟奏閤门之职祖宗所/重宣赞不过三五人熙宁间通事舍人)
(十三员祗候看班祗候六人当时议者犹以为多今舍/人一百八员祗候七十六员看班四员内免职者二百)
卷五十八 第 46a 页 WYG0611-0357a.png
(三员由宦侍恩倖以求财朱勔父子交卖尤多富商豪/子往往得之真宗时诸王夫人因圣节乞补閤门帝曰)
(此职非可以恩泽授不许神宗即位之初用宫邸直省/官郭昭选为閤门祗候司马光言此祖宗以畜养贤才)
(在文臣为馆职其重如此今岂可/卖以求财乞赐裁省故有是诏)绍兴元年上以宋篯
孙藩邸旧人稍习仪注命转行横行一官主管閤门绍
兴五年诏右武大夫以上并称知閤门事兼客省四方
馆事官未至者即称同知閤门事仍兼客省四方馆事
以除授为序称同知者在知閤门之下
  同知閤门事
卷五十八 第 46b 页 WYG0611-0357b.png
宋朝东西上閤门副使虽无定员然选任不及疏远而
所置常少于正使之数政和官制以左武右武郎易二
閤副使而閤门事乃命横行知焉则同知之职乃昔时
所谓副使也
  閤门宣赞舍人(閤门祗候/)
故事閤门无通事舍人而通事舍人沿唐制自𨽻中书
省如抽赴閤门并称閤门祗候其后直授閤门通事舍
人非旧制也天禧中去閤门二字政和六年改为宣赞
卷五十八 第 47a 页 WYG0611-0357c.png
舍人又旧以閤门通事舍人閤门祗候二等谓之閤职
盖武臣之清选也(閤门通事舍人閤门祗候二等比馆/职清流为进取之基非熟于朝仪不)
(在此选又有看班祗候以命世家新进及擢閤门点检/使臣为之而点检官乃知班使之长者二年无过遂改)
(看班政和间改通事作宣赞且不复选/人才而滥除不知其数人不以为贵也)旧止三五员(天/禧)
(初上与辅臣语及减吏员向敏中曰太祖太宗朝閤门/祗候不过三五员宣导赞谒而已今踰数百而除授未)
(已上曰此盖相承/为例当渐省之)熙宁四年閤门请择武臣子弟六人
前后殿日祗应以閤中看班祗候为名候五年熟识仪
数乃除閤门祗候绍兴中许令供职注授内外合入差
卷五十八 第 47b 页 WYG0611-0357d.png
遣阙到然后免供职其后供职舍人员数稍冗裁定以
四十员为额乾道六年上欲清閤门之选除宣赞舍人
閤门祗候仍旧通掌赞引之职外置閤门舍人十员以
待武举之入官者掌诸殿觉察失仪兼侍立驾出行幸
亦如之六参常朝后殿引亲王起居仿儒人馆阁之制
召试中书省然后命之又许转对如职事官供职满二
年与边郡淳熙间置看班祗候令忠训郎以下充秉义
郎以上始除閤门祗候又增重荐举閤门祗候之制必
卷五十八 第 48a 页 WYG0611-0358a.png
廉干有方略善弓马两任亲民无遗阙及曾历边任者
充绍熙以来立定员额庆元初申严閤门长官选择其
属之令非右科前名之士不与召试閤门为右列清选
之职盖先后维持之力云
  干办皇城司
周虎贲氏舍则守王闲王在国则守王宫汉北军即今
之皇城司也汉置羽林郎材官取三辅良家之子自给
鞍马唐谓之北衙左右羽林军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
卷五十八 第 48b 页 WYG0611-0358b.png
将军各三人从三品掌统北衙禁兵督摄左右厢飞骑
仪仗大朝会则周卫阶陛巡幸则夹驰道为内仗凡飞
骑南上者配其职有敕上南衙者大将军承墨敕白移
于金吾引驾仗官与监门奏覆降墨然后乃得入
宋朝因之旧号武德司大平兴国诏改今名政和官制
改皇城使为武功大夫而其职任则选内外通领焉(皇/城)
(司以入内两都知主内判内定事入内都知无不与知/者惟宿直诸班禁卫略无统摄而皇城司亲从官数千)
(人乃命武臣二员同两都知主之而/殿前复不预此祖宗处军政深意也)绍兴中诏行宫禁
卷五十八 第 49a 页 WYG0611-0358c.png
卫所改为行在皇城司三年诏皇城司系专掌禁庭出
入依祖宗法不𨽻台察
  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
宋初但曰军头引见司端拱元年改军头司为御前忠
佐军头司引见司为御前忠佐引见司军头司掌崇班
供奉及诸州驻泊捕捉之事引见司掌军头名籍诸军
搜阅引见之事中兴以来提点官干办官并以閤门官
充绍兴三十二年诏知閤门官兼则称提点宣赞舍人
卷五十八 第 49b 页 WYG0611-0358d.png
閤门祗候兼则称干办乾道三年诏提点干办共以四
员为额
  带御器械
宋初尝选三班以上武干亲信者佩櫜鞬御剑或以内
臣为之初是职止名御带咸平元年改为御𢃄器械景
祐二年诏自今无得过六人庆历元年诏遇阙员以历
边任有功者补之(旧制外任带御器械过阙朝见不宿/卫熙宁六年向宝移真定府路总管)
(过京师特/命宿直)中兴初诸将在外者多带职盖假禁近之名
卷五十八 第 50a 页 WYG0611-0359a.png
为军旅之重(绍兴七年枢密院言𢃄御器械官合带插/上曰祖宗置此官所以卫不虞也今乃佩)
(数只骹箭不知何用方承平时至饰以珠珍车/驾每出为观美而已他日恢复此等事当尽去)二十九
年诏中外举荐武臣无阙可处增置带御器械四员然
近侍亦或得之乾道以来诏𢃄御器械立班在枢密院
检详文字之上淳熙间凡正除军中差遣或外任者不
许衔内带行又须供职一年方与解带恩例于是属鞬
之职益加重矣
  按唐承前代置十六卫皆所以命武臣掌禁旅也
卷五十八 第 50b 页 WYG0611-0359b.png
  宋兴以来环卫官特以处宗亲无限员无职事而
  禁旅则仍五代之制属之三衙有都副指挥虞候
  为之长其次则有閤门御带其所职亦皆唐十六
  卫之任然三衙则专掌兵以大将主之而御带閤
  门则或以处戚畹内臣不专为将帅之任而其职
  掌皆在京师故俱次序其事于十六卫将军之后
 
 文献通考卷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