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九
卷三十九 第 1a 页 WYG0610-0841d.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三十九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选举考十二
  辟举
三代以前天下列国有三卿五大夫二十七士大国三
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三卿一卿命于
天子二卿命于其君公侯伯之大夫再命子男之大夫
卷三十九 第 1b 页 WYG0610-0842a.png
一命其士以下皆不命皆国君专之汉初王侯国百官
皆如汉朝唯丞相命于天子其御史大夫以下皆自置
及景帝惩吴楚之乱杀其制度罢御史大夫以下官至
武帝又诏凡王侯吏职秩二千石者不得擅补其州郡
佐吏自别驾长史以下皆刺史太守自辟历代因而不

汉初掾吏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其所不言则为
百石属其后皆自辟除故通为百石云
卷三十九 第 2a 页 WYG0610-0842b.png
世祖诏方今选举贤佞朱紫错用丞相故事四科取士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
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
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
公之行自今以后审四科辟召及刺史二千石察茂才
尤异孝廉之吏务尽实覈选择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
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便习官事书
疏不端正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
卷三十九 第 2b 页 WYG0610-0842c.png
建武二年卫飒辟大司徒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
安帝元初六年诏三府选掾属高第能惠利牧养者五

 旧任三府选令史光禄试尚书郎时皆特拜不复选
 试李固与吴雄上疏选举补置可归有司帝感其言
 自是稀复特拜切责三公明加考察朝廷称善杨秉
 亦言所徵皆特拜不试为非
 翟酺为侍中时尚书有缺诏将大夫六百石以上试
卷三十九 第 3a 页 WYG0610-0842d.png
 对政事天文道术以高第者补之酺自恃能高而忌
 故太史令孙懿恐有先用乃绐懿曰图书有汉贼孙
 登将以才智为中书所害观君表相似当应之因对
 之涕泣懿忧惧移病不试由是酺对第一拜尚书
  按东汉用人多以试取之诸科之中孝廉贤良有
  道皆有试迁官则如博士如尚书皆先试至于辟
  举徵召无不试者李固杨秉所言皆以试为是特
  拜为非然所试率文墨小技固未足以知其贤否
卷三十九 第 3b 页 WYG0610-0843a.png
  也况如翟酺者以市井权谲之术冒取高第又足
  为贤乎
孝灵帝时司徒杨赐大尉桓焉皆坐辟召禁锢党人免
  徐氏曰按公府之有辟命自西京则然矣然东汉
  之世公卿尤以辟士相高卓茂习诗礼为通儒而
  辟丞相府史蔡邕少博学好词章而辟司徒桥元
  府周举博学洽闻为儒者宗而辟司徒李合府又
  有五府俱辟如黄琼者四府并命如陈纪者往往
卷三十九 第 4a 页 WYG0610-0843b.png
  名公钜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
  依乘为重是以誉望日隆名节日著而一洗末世
  苟合轻就之风孟子曰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
  臣以其所主其斯之谓与
州从事史十二人皆州自辟除通为百石
  按鲁恭傅恭再在公位选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
  数十人而其耆旧大姓或不蒙荐举至有怨望者
  恭闻之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诸生不有乡举者
卷三十九 第 4b 页 WYG0610-0843c.png
  乎终无所言盖东汉时选举辟召皆可以入仕以
  乡举里选循序而进者选举也以高才重名躐等
  而升者辟召也故时人犹以辟召为荣云
孙宝为京兆尹故吏侯文以刚直不苟合常称疾不仕
宝以恩礼请文为布衣友日设酒食妻子相对文求受
署为掾进见如宾礼数月以立秋日署文东部督邮入
见敕曰今日鹰隼始击当顺天气取奸恶掾部渠有其
人乎文仰曰无其人不敢受职宝曰谁也文曰霸陵杜
卷三十九 第 5a 页 WYG0610-0843d.png
稚季(云云/)于是稚季不敢犯法宝为京兆三岁京师称
之仕延为会稽都尉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未王莽时
四辅三公连辟不就掾吏白延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
躬德履义都尉扫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
奉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
愿得先死备录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
  按两汉二千石长吏皆可以自辟曹掾而所辟大
  概多取管属贤士之有才能操守者盖必如是乃
卷三十九 第 5b 页 WYG0610-0844a.png
  能知闾里之奸邪黔庶之休戚故治状之显著常
  必由之后世长吏既不与之以用人之权而士自
  一命以上拘于三互之法不使之效职显能于本
  土士之贤者亦以隐情惜已不预郡府之事为高
  而与郡守县令共治其民者则皆凶恶贪饕舞文
  悖理之胥吏大率皆本土人也然则岂三互之法
  可行之于僚掾而独不行之于胥吏可施之于有
  行止之命官而独不可施之于无藉在之恶少乎
卷三十九 第 6a 页 WYG0610-0844b.png
魏王凌为青州刺史青土初定请王基为别驾后召为
秘书郎凌复请还顷之司徒王朗辟基凌不遣朗书劾
州曰凡家臣之良则升于公辅公臣之良则入于王职
是故古者侯伯有贡士之礼今州取宿卫之臣留秘阁
之吏所希闻也凌犹不遣凌流称青土亦由基叶和之
辅也
刘虞备礼署田畴为从事令其奉表行在既而虞为公
孙瓒所杀畴至哭于虞墓北归率宗族附从数百人扫
卷三十九 第 6b 页 WYG0610-0844c.png
地而盟曰君雠不报不可以立于世遂入徐无山中营
深险平敞地而居徵辟皆不就
曹爽辟王沈及羊祜沈劝祜应命祜曰委质事人复何
容易遂不就
  古人之于所为主也有君臣之义焉故难则死之
  羊叔子之贤盖知曹爽之不足以死故也
北齐武平中后主失政多有佞幸乃赐其卖官分占州
郡下及乡官多降中旨故有敕用州主簿郡功曹者自
卷三十九 第 7a 页 WYG0610-0844d.png
是之后州郡辟士之权浸移于朝廷以故外吏不得精
覈由此起也
后周时刺史僚佐州吏则自署府官则命于朝廷
隋文帝时牛弘为吏部尚书高搆为侍郎最为称职当
时之制尚书举其大者侍郎铨其小者则六品以下官
吏咸吏部所掌自是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州郡无复辟
署矣
 弘问于刘炫曰魏齐之时令史从容而已今则不遑
卷三十九 第 7b 页 WYG0610-0845a.png
 宁舍何也炫对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
 令而已其所事具寮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
 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是吏部纤介之绩皆
 属考功所以繁也
唐制二品三品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守五品以下敕授
六品以下旨授其视品及流外官皆判补之(判补即辟/举之类)
肃代以后天下兵兴多故官滥而铨法益坏沈既济上
疏极言之欲请五品以上及群司长官宰臣进叙吏部
卷三十九 第 8a 页 WYG0610-0845b.png
兵部得参议焉六品以下或僚佐之属听州府辟用则
铨择之任委于四方结奏之成归于二部必先择牧守
然后授其权高者先署而后闻卑者听版而不命牧守
将帅或选用非公则吏部兵部得察而举之(有选举杂/议十条详)
(见举/官门)
 既济选举杂议五或曰今人多情故长官许其选吏
 必纲纪紊失不如今已之有伦也答曰不假古义请
 徵目前以明之今诸道节度都团练观察租庸等使
卷三十九 第 8b 页 WYG0610-0845c.png
 自判官副将以下皆使自铨择纵其间或有情故大
 举其例十犹七全则辟吏之法见行于今但未及于
 州县耳利害之理较然可观何纪之失何纲之紊向
 令诸使僚佐尽授于选曹则安获镇方隅之重理财
 赋之殷也六或曰顷年尝见州县有摄官皆是牧守
 所自署置政多苟且不议久长才始到官已营生计
 迎新送故劳弊甚矣今令州郡召辟则其弊亦尔柰
 何答曰国家职员皆禀朝命摄官承乏苟济一时不
卷三十九 第 9a 页 WYG0610-0845d.png
 日不月事必停省人虽流而责不及绩虽著而官不
 成便身而行不苟何待若职无移夺命自州邦所摄
 之官便为已任上酬知已下利班荣争竭智力人谁
 不尽今常调之人远授一职已数千里赴集又数千
 里之官挈携妻孥往复劳苦必一周而在路料间岁
 而停官成名非知己之恩后任可计考而得此之不
 苟而谁为苟
陆贽秉政请令台阁长官各自举其属有不职坐举者
卷三十九 第 9b 页 WYG0610-0846a.png
帝初许之或言诸司所举皆亲党招赂遗无实才帝复
诏宰相自择贽上奏言其非便帝虽嘉之然卒停荐士
(陆贽疏见/举士门)
  按自隋时海内一命之官并出于朝廷州郡无复
  有辟署之事士之才智可效一官者苟非宿登仕
  版则虽见知于方镇岳牧亦不能稍振拔之以收
  其用至唐则仕者多由科目矣然辟署亦时有之
  而其法亦不一有既为王官而被辟者若张建封
卷三十九 第 10a 页 WYG0610-0846b.png
  之辟许孟容李德裕之辟郑畋白敏中之辟王铎
  是也有登第未释褐入仕而被辟者若董晋之于
  韩退之是也有强起隐逸之士者若乌重胤之于
  石洪温造张搏之于陆龟蒙是也有特招智略之
  士者若裴度之于柏耆杜慆之于辛谠是也而所
  谓隐逸智略之士多起自白衣刘贡甫言唐有天
  下诸侯自辟幕府之士唯其才能不问所从来而
  朝廷常收其俊伟以补王官之缺是以号称得人
卷三十九 第 10b 页 WYG0610-0846c.png
  盖必许其辟置则可破拘挛以得度外之士而士
  之偶见遗于科目者亦未尝不可自效于幕府取
  人之道所以广也宋时虽有辟法然白衣不可辟
  有出身而未历任者不可辟其可辟者复拘以资
  格限以举主盖去古法愈远而倜傥跅弛之士其
  不谐尺绳于科目受羁絷于铨曹者少得以自达
  矣
宋太祖皇帝建隆四年诏自前藩镇多奏初官人为掌
卷三十九 第 11a 页 WYG0610-0846d.png
书记颇越资序自今历两任有文学者方得奏举
开宝四年诏自今诸州不得以摄官视事其阙员处即
时以闻当委有司除注 继又诏委有司按其历任经
三摄无旷败者具以名闻(详见举/官门)
太宗雍熙四年诏今后诸路转运使及州郡长吏并不
得擅举人充部内官其有阙员即时具奏
神宗熙宁间内外小职任长吏旧得奏举者悉罢一归
吏部以为选阙已而铨法所授才与职多不相当遂又
卷三十九 第 11b 页 WYG0610-0847a.png
即选阙取其不可专以法注者仍许辟置然亦罕矣至
要司剧任或创有兴建长吏欲得其所亲信者与相协
济则往往特命许之于是辟置亦不能全废也时开封
府许自辟其府曹官自馀如东西审官三班流内铨主
簿陜西湖城镇等监官发运转运司管干文字及掌机
宜文字元丰中三司在京仓库御厨店宅务提举熙河
等路弓箭手营田蕃部司干当公事及差使使臣并川
路买茶起纲场监官之类并许自辟不从吏部注拟
卷三十九 第 12a 页 WYG0610-0847b.png
哲宗元祐元年监察御史上官均言广南摄官凡两经
解发摄簿尉一任无过遂得正授若重加举数亦可少
节其滥
徽宗大观二年诏祖宗销革五代辟置自一命以上非
王命不除自今诸路毋得直牒差官及以待阙得替官

政和六年吏部侍郎韩粹彦言三年患官久阙则乏事
尝诏见官若当终更已及三月或创阙及非次阙而经
卷三十九 第 12b 页 WYG0610-0847c.png
三季无辟牍来上则不俟长吏奏报吏部径自用阙有
明命矣今奏举阙如防河捕盗𣙜盐三路沿边掌兵欲
俟所委举官自列无人乃从吏部用阙从之
 赦文举其所知古之道也比臣僚妄请尽罢举辟意
 谓遵奉元丰而不知元丰一时之命寻已复旧盖事
 有繁简人有能否若不令长吏荐举天下之大人才
 之众朝廷何由尽知必致滞才废事
宣和七年臣僚言在部右选员猥多无阙可受而法须
卷三十九 第 13a 页 WYG0610-0847d.png
急纲运差使者所差不得过一二百人额差不足至于
借差至再三而又不足遂借及大使臣每被差讼诉纷
拿争欲求免此其弊在于干求辟举莫肯参选固有连
三任自初官以至升朝足未尝蹑吏部门故在部者多
遭役使今欲须用部阙足一任乃许就辟自后部授外
辟常令相间苟不如式受辟与辟之者皆坐罪诏议立

高宗建炎初兵革方殷诏河北招抚使河东经制使及
卷三十九 第 13b 页 WYG0610-0848a.png
安抚等使皆得辟置将佐官属行在五军并御营司将
领亦辟大小使臣于是负才略武勇者或以簪笏从戎
或以布衣授官入幕不可胜数而诸道郡县自戎马侵
轶盗贼残扰之馀官吏解散诸司诱人填阙皆先领职
而后奏给付身于是江浙州郡守将皆假军兴之名换
易官属占使窠阙又有罪籍未该叙复守选未合参部
者竞趋焉朝论患之乃下吏部尽令改正使归部依格
注拟除陜西五路两河两淮京东等路经略安抚司属
卷三十九 第 14a 页 WYG0610-0848b.png
官听举辟馀路皆罢诸道巡检县尉刑狱官阙许提刑
司具名奏辟
四年臣僚上言南渡以来土宇未复宦游之所睥睨者
江浙闽广数路而已朝廷既侵用吏部阙员而提领安
抚司又奏辟其亲旧贵游子弟稍有党援则足不至铨
部辄得便地占善阙凌迈超越无复资格长奔竞之风
塞寒俊之路臣谓大郡守倅及军旅之事或须择人任
使者自从朝廷除授其馀员阙与诸司所辟举一皆付
卷三十九 第 14b 页 WYG0610-0848c.png
之铨曹使有司以法授之如郡县常经兵燬吏部榜阙
无愿就者即许权行辟举从之
起居郎朱震言方今经营荆楚控制上流远方之民理
宜绥抚如闻峡州四县多用军功或胥吏补知县拦吏
补监务民被其害愿取各州官阙委安抚奏辟从之
绍兴二年吕颐浩以左仆射都督诸军请辟参谋官以
下文武七十七人户部尚书李弥大秘书少监傅崧卿
预焉而李弥大言于上曰东晋王导谢安为都督未尝
卷三十九 第 15a 页 WYG0610-0848d.png
离朝廷今边圉幸无他颐浩不宜轻动且臣为天子侍
从非颐浩可辟请于诸军悉置军正如汉朝故事察官
郎为之陛下必欲遣臣请与崧卿别为一司专伺其过
失以闻弥大遂改命吕颐浩又言督府属官不限员数
徒以开请谒縻禄廪请以准备差遣辟文资以准备差
使辟武资臣各以十五人为限诏可七月议者言比年
帅守监司辟官搀夺部注朝廷不能夺铨曹不能违又
多畀以添差不釐务之阙上自监司倅贰以下至掾属
卷三十九 第 15b 页 WYG0610-0849a.png
给使一郡之中兵官八九员一务之中监当六七员较
祖宗朝殆三四倍存无事之官食至重之禄生民安得
不重困乎请敕有司裁省其阙不得已则以宫庙之禄
畀之奏可自今已就辟差理资任者毋得据旧阙以妨
下次
三年敕不曾经吏部注授参选及虽有请受历之类而
别无省部手照文字人明敕诸路监司郡守并不许奏
辟差遣
卷三十九 第 16a 页 WYG0610-0849b.png
六年诏诸道宣抚司属官许本司奏辟内京官以二年
为任愿留再任者取旨自兵兴所辟官有更十年不退
者故条约焉
  考课
虞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三载考绩三
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
卷三十九 第 16b 页 WYG0610-0849c.png
周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诸
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
冢宰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会大/计也)听其政
事而诏王废置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
汉法刺史以六条察二千石岁终奏事举殿最(六条强/一条)
(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利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 侵渔百姓聚)
(敛为奸赏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 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
(妖讹讹言二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好蔽贤宠/顽 五条 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六条二)
卷三十九 第 17a 页 WYG0610-0849d.png
(十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
 儿宽为左内史有军发以负租课殿当免民恐失之
 输租不绝课更以最
宣帝始亲政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
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二
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励公卿阙则选诸所表以
次用之
 丙吉傅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 朱邑为北
卷三十九 第 17b 页 WYG0610-0850a.png
 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 尹翁归为扶风
 盗贼课常为三辅最 韩延寿为东郡太守断狱大
 减为天下最 河南太守召信臣治行常为第一荆
 州刺史奏信臣为百姓兴利赐黄金四十斤 陈万
 年郑昌皆以守相高第入为右扶风 义纵朱博尹
 赏皆县令高第入为长安令
地节四年诏令郡国岁上系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
各县爵里丞相御史课殿最闻
卷三十九 第 18a 页 WYG0610-0850b.png
黄龙元年诏曰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
三公不以为意朕将何任御史察计簿疑非实者按之
使真伪毋相乱
元帝时京房言古帝王以功举贤则万化成瑞应著末
世以毁誉取人故功业废而致灾异宜令百官各试其
功灾异可息诏使房作其事房奏考功课吏法(晋灼曰/令丞尉)
(治一县崇教化亡犯法者辄迁有盗贼满三日不觉/则尉事也令觉之自除二尉负其罪率相准如此法)
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温室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相
卷三十九 第 18b 页 WYG0610-0850c.png
伺不可许上意乡之时部刺史奏事京师上召见诸刺
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唯御史大夫郑
弘光禄大夫周堪初言不可后善之上令房上弟子晓
知考功课吏事者欲试用之房上中郎任良姚平愿以
为刺史试考功法臣得通籍殿中为奏事以防壅塞石
显五鹿充宗皆疾房欲远之建言宜试以房为郡守上
乃以房为魏郡太守秩八百石房得以考功法治郡房
自请愿无属刺史得除用他郡人自第吏千石以下岁
卷三十九 第 19a 页 WYG0610-0850d.png
竟乘傅奏事天子许焉房去月馀为显等所谮下狱坐

  按考课之法汉行之久矣今房始以是为言而帝
  善之则其所陈必有异乎人者史文不详无以订
  其得失但既曰考课则必黜幽陟明立为一定之
  法使一皆可行又必上下之间体统相维而后可
  以举行今房欲使其弟子二人为刺史而已居中
  通籍为其奏事以防壅塞及其为太守则又请无
卷三十九 第 19b 页 WYG0610-0851a.png
  属刺史则是以考课之法为其一家之学而他人
  皆不能行且已欲自课第吏千石以下而不欲刺
  史课已则体统隳矣此所以来谗贼之口而杀其
  身也
 萧育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而漆令郭舜殿见责问
 育为之请扶风怒曰君课第六裁自脱何暇欲为左
 右言
永光元年诏丞相御史举质朴淳厚谦逊有行者光禄
卷三十九 第 20a 页 WYG0610-0851b.png
岁以此科第郎从官 又使尚书选第中二千石而大
鸿胪卿野王能行第一
东汉之制太尉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
行赏罚司徒掌人民事凡四方民事功课岁尽则奏其
殿最而行赏罚司空掌水土事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
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李忠为丹阳守垦田增多三公考课为天下第一贾
 琮为交趾刺史在事三年为十三州最
卷三十九 第 20b 页 WYG0610-0851c.png
明帝永平九年令司𨽻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
事三岁以上理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及尤不政理
者亦以闻
旧制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任位者事皆下三公三公
遣掾吏按验然后黜退光武时用明察不复委任三府
而权归刺举之吏朱浮上疏曰陛下即位以来不用旧
典信刺举之官黜鼎辅之任至于有所效奏便加退免
覆案不关三府罪谴不蒙澄察陛下以使者为腹心使
卷三十九 第 21a 页 WYG0610-0851d.png
者以从事为耳目是谓尚书之平决于百石之吏故群
下苛刻各自为能兼以私情容长憎爱故有罪者心不
厌服无咎者坐被空文非所以经盛衰贻后王也
魏明帝时以士人毁称是非混杂难辨遂令散骑常侍
刘邵作都官考课之法七十二条考覈百官其略欲使
州郡考士必由四科皆有效然后察举或辟公府为亲
人长吏转以功次补郡守者或就秩而加赐爵焉至于
公卿及内职大臣率考之事下三府是时大议考课之
卷三十九 第 21b 页 WYG0610-0852a.png
制散骑黄门侍郎杜恕以为用不尽其人虽文具无益
上疏曰书称明试以功三考黜陟帝王之盛制然历六
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要未立臣诚以
为其法可粗依其详难备举故也语曰世有乱人而无
乱法若使法可专任在唐虞可不须稷契之佐殷周无
责伊吕之辅矣今奏考功者陈周汉之云为掇京房之
本旨可谓明考课之要至于崇揖让之风兴济济之理
臣以为未尽善也古之三公坐而论道内职大臣纳言
卷三十九 第 22a 页 WYG0610-0852b.png
补阙无善不纪无过不举且天下至大万几至众诚非
一明所能遍照故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一体相资而
成也后考课竟不行
晋武帝泰始初务崇理本诏河南尹杜预为黜陟之课
其略曰臣闻上古之政因循自然虚已委诚而信顺之
道应神感心通而天下之理得其后敦朴渐散彰美显
恶设官分职以颁爵禄弘宣六典以详考察然独倚明
哲之辅建忠贞之司使名不得越功而独美功不得后
卷三十九 第 22b 页 WYG0610-0852c.png
名而独隐皆畴咨博访敷纳以言及至末代不能纪远
而求于密微疑诸心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简书简书
愈繁官方愈伪法令滋彰巧饰弥多昔汉之刺史亦岁
终奏事不制算课而清浊粗举魏氏考课即京房之遗
意其文可谓至密然由于累细故历代不能通也岂若
申唐尧之旧典去密就简则简而易从也今科举优劣
莫若委任达官各考所统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
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因计偕以名闻如此六
卷三十九 第 23a 页 WYG0610-0852d.png
载主者总集采按其六岁处优举者超用之六岁处劣
举者奏免之其优多劣少者叙用之劣多优少者左迁
之今考课之品所对不均诚有难易若以难取优以易
而否主者固难准量轻重微加降杀不足复曲以法书

后魏孝文帝太和中诏曰三载考绩自古通经三考黜
陟以彰能否今若待三考然后黜陟可黜者不足为迟
可进者大成赊缓是以朕今三载一考考即黜陟欲令
卷三十九 第 23b 页 WYG0610-0853a.png
愚滞无妨于贤者才能不壅于下位各令当曹考其优
劣为三等六品以下尚书重问五品以上朕将亲与公
卿论其善恶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本
任时否臧必举赏罚大行其薄赏者犹锡车马器服以
申奖劝后帝临朝堂顾谓录尚书兼廷尉卿广陵王羽
曰凡考绩上下二等可为三品中等但为一品所以然
者上下是黜陟之科故旌丝发之美恶中等守本事理
大通帝又谓尚书等曰卿等在任年垂二周未尝进一
卷三十九 第 24a 页 WYG0610-0853b.png
贤退一不肖此二事罪之大者谓羽曰汝居枢端之任
在职以来功勤之绩不闻于朝阿党之音频于朕听今
黜汝录尚书廷尉但居特进太保自尚书令仆射以下
凡黜退二十馀人皆略举遗阙诸如此黜官者令一年
之后任官如初
宣武帝时太尉侍中高阳王雍上表曰窃惟三载考绩
百王通典今任事上中者三年升一阶散官上第者四
载登一级闲冗官本非虚置或以贤能而进或因累勤
卷三十九 第 24b 页 WYG0610-0853c.png
而举如其无能不应忝兹高选以勤以能进之朝伍或
征官外戍远使绝域催督逋悬察检州镇皆是散官以
充剧使乃于考陟排同闲伍检散官之人才非皆劣称
事之辈未必悉贤而考闲以多课烦以少上乖天泽之
均下生不等之苦复寻正始之格汎后任事上中者三
年升一阶汎前任事上中者六年进一级三年一考自
古通经今以汎前六年升一阶检无愆犯倍年成级以
此推之明以汎代考也徐州刺史萧宝寅又论曰方今
卷三十九 第 25a 页 WYG0610-0853d.png
守令厥任非轻及考课悉以六载为程既而限满代还
复经六年而叙是则岁周十二始得一阶于东西两省
文武闲职公府散佐无事冗官或数旬方应一直或弦
朔止于暂朝及其考日更得四年为限是则一纪之内
便登三级彼以实劳剧任而迁贵之路至难此以散位
虚名而升陟之方甚易何内外之相悬令厚薄之如是
孝明帝延昌二年又将大考百寮散骑常侍领三公郎
中崔鸿以考令于体例不通乃建议曰窃惟王者为官
卷三十九 第 25b 页 WYG0610-0854a.png
求才使人以器黜陟幽明扬清激浊故绩效能官才必
称位者朝升夕进年岁数迁岂拘一阶半级阂以同寮
等位者哉二汉以降太和以前苟必官须此人人称其
职或超腾转陟数岁而至公卿故能时收多士之称国
号丰贤之美窃见景明以来考格三年成一考转一阶
贵贱内外万有馀人自非犯罪不问贤愚莫不上中才
与不肖比肩同转虽有善政如龚黄儒学如王郑才史
如班马文章如张蔡得一分一寸必为常流所攀选曹
卷三十九 第 26a 页 WYG0610-0854b.png
亦抑为一槩不曾甄别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
行犹宜消息时不从
  虞书言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此古帝王考课
  之法董仲舒言古之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
  非谓积日累久也故小才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
  才虽未久不害为辅佐今则不然累日以取贵积
  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淆未得其真
  此后世年劳之法二法虽相似而其意实相反考
卷三十九 第 26b 页 WYG0610-0854c.png
  课是以日月验其职业之修废年劳是以日月计
  其资格之深浅后世之所谓考课者皆年劳之法
  耳故贤者当陟或反以资浅而抑之不肖者当黜
  或反以年深而升之故考课之法行则庸愚畏之
  年劳之法行则庸愚便之崔鸿所言即崔亮所行
  也(亮奏立停年之/格见举官门)
宋文帝元嘉时守宰以六期为断及宋末以治民之官
六年过久乃以三年为断谓之小满
卷三十九 第 27a 页 WYG0610-0854d.png
唐考功之法凡百司之长岁较其属功过差以九等大
合众而读之流内之官叙以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
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
二十七最一曰献可替否拾遗补阙为近侍之最二曰
铨衡人物擢尽才良为选司之最三曰扬清激浊褒贬
必当为考较之最四曰礼制仪式动合经典为礼官之
最五曰音律克谐不失节奏为乐官之最六曰决断不
滞与夺合理为判事之最七曰部统有方警守无失为
卷三十九 第 27b 页 WYG0610-0855a.png
宿卫之最八曰兵士调习戎装充备为督领之最九曰
推鞫得情处断平允为法官之最十曰雠校精审明于
刋定为校正之最十一曰承旨敷奏吐纳明敏为宣纳
之最十二曰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十三曰
赏罚严明攻战必胜为军将之最十四曰礼义兴行肃
清所部为政教之最十五曰详录典正词理兼举为文
史之最十六曰访察精审弹举必当为紏正之最十七
曰明于勘覆稽失无隐为句检之最十八曰职事修理
卷三十九 第 28a 页 WYG0610-0855b.png
供承彊济为监掌之最十九曰功课皆充丁匠无怨为
役使之最二十曰耕耨以时收穫成课为屯官之最二
十一曰谨于盖藏明于出纳为仓库之最二十二日推
步盈虚究理精密为历官之最二十三曰占候医卜效
验多著为方术之最二十四曰检察有方行旅无壅为
关津之最二十五曰市廛弗扰奸滥不行为市司之最
二十六曰牧养肥硕蕃息孳多为牧官之最二十七曰
边境清肃城隍修理为镇防之最一最四善为上上一
卷三十九 第 28b 页 WYG0610-0855c.png
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无最而有二善为中
上无最而有一善为中中职事粗理善最不闻为中下
爱憎任情处断乖理为下上背公向私职务废阙为下
中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凡定考皆集于尚书省
唱第然后奏亲王及中书门下京官三品以上都督刺
史都护节度观察使则奏功过状以覈考行之上下每
岁尚书省诸司具州牧刺史县令殊功异行灾蝗祥瑞
户口赋役增减盗贼多少皆上于考司监领之官以能
卷三十九 第 29a 页 WYG0610-0855d.png
抚养役使者为功有耗亡者以十分为率一分为一殿
博士助教计讲授多少为差亲勋翊卫以行能功过为
三等亲勋翊卫备身东宫亲勋翊卫备身王府执仗亲
事执乘亲事及亲勋翊卫主帅校尉直长品子杂任飞
骑皆上中下考有二上第者加阶番考别为簿以侍郎
颛掌之流外官以行能功过为四等清谨勤公为上执
事无私为中不勤其职为下贪浊有状为下下凡考中
上以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
卷三十九 第 29b 页 WYG0610-0856a.png
退一等夺禄一季中品以下四考皆中中者进一阶一
中上考复进一阶一上下考进二阶计当进而参有下
考者以一中上覆一中下以一上下覆二中下上中以
上虽有下考从上第有下下考者解任凡制敕不便有
执奏者进其考贞观初岁定京官望高者二人分校京
官外官考给事中中书舍人各一人涖之号监中外官
考使考功郎中判京官考员外郎判外官考其后屡置
监考校考知考使故事考簿朱书吏缘为奸咸通十四
卷三十九 第 30a 页 WYG0610-0856b.png
年始以墨 又制若于善最之外别有可加尚及罪虽
成殿而情状可矜或不成殿而情状可责者省校之日
皆听考官临事量定
高祖武德二年上亲阅群臣考绩以李纲孙伏伽为上

太宗贞观三年尚书右仆射房元龄侍中王圭掌内外
官考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奏其不平追按勘问王圭不
伏举按上付侯君集推问秘书监魏徵奏称必不可推
卷三十九 第 30b 页 WYG0610-0856c.png
鞫且元龄王圭国家重臣俱以忠直任使其所考者既
多或一人两人不当终非有阿私若即推绳此事便不
可信任何以堪当委重假令错谬有实未足亏损国家
穷鞫若虚失委大臣之体且万纪比来恒在考堂必有
乖违足得论正当时鉴见切无陈说身不得考方始紏
弹徒发在上瞋怒非是诚心为国无益于上者有损于
下所惜伤于理体不敢有所阿为遂释不问
六年监察御史马周上疏曰臣窃见流内九品以上令
卷三十九 第 31a 页 WYG0610-0856d.png
有等第而自比年入多者不过中上未有得上下以上
考者臣谓令设九等正考当今之官必不施之于异代
也纵朝廷实无好人犹应于见在之内比较其尤善者
以为上第岂容皇朝之士遂无堪上下之考者朝廷独
知贬一恶人可以惩恶不知褒一善人足以劝善臣谓
宜每年选天下政术尤最者一二人为上上其次为上
中次为上下其次为中上则中人已上可以自劝
高宗时滕王元婴为全州刺史颇纵骄逸动作无度帝
卷三十九 第 31b 页 WYG0610-0857a.png
戒之且曰朕以王骨肉至亲不能致于理今书王下下
考以愧王心
 司列太常伯卢承庆尝考内外官有一人督运遭风
 失米承庆考之曰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容色自若
 无言而退承庆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
 其人既无喜色亦无愧词又改曰宠辱不惊考中上
  致堂胡氏曰考士者当较其平素今以一时容止
  而进退之厚貌深情者得以蒙其奸矣然观承庆
卷三十九 第 32a 页 WYG0610-0857b.png
  判注之语则知古者考课有所毁誉而得之者以
  为荣辱此亦山公启事之馀俗也后世课最负犯
  立为定目依式而书于吏文无谬则善矣其人有
  异绩美行无由察录而贪贼素害幸免按举者即
  以无过著于官簿贤否混乱功罪同区未之有改
  也岂非激扬之阙政乎
中宗神龙中御史中丞卢怀慎上疏曰臣闻孔子曰为
邦百年可以胜残去杀又曰苟有用我者期月已可三
卷三十九 第 32b 页 WYG0610-0857c.png
年有成故书云三载考绩校其功也子产贤者也其为
政尚累年而化成况常材乎窃见比来州县官佐下车
布政有多者一二年少者三五月遽即迁除不论课考
或历时未改便倾耳而听企踵而睹争求冒进不顾廉
耻亦何暇宣风布化求瘼恤人哉户口流散百姓凋敝
职为此也何则人知吏之不久则不从其政吏知迁之
不遥又不尽其能偷安苟且脂韦而已又古之为吏者
长子孙仓氏庾氏即其后也臣请都督刺史上佐两畿
卷三十九 第 33a 页 WYG0610-0857d.png
县令等在任未经四考不许迁除察其课效尤异或锡
以车裘或就加禄秩或降使临问并玺书慰勉若公卿
有阙则擢以劝能政绩无闻抵犯贪暴者放归田以明
赏罚致理救弊莫过于此
元宗开元三年敕内外官考未满所司预补替人名为
守阙特宜禁断纵后有阙所司不得令上
二十五年命诸道采访使考课官人善绩三年一奏永
为常式
卷三十九 第 33b 页 WYG0610-0858a.png
二十七年赦文三载考绩黜陟幽明允叶大猷以劝天
下比来诸道所通善状但优仕进之辈与为选调之资
责实循名或乖古义自今以后诸道使更不须通善状
每至三年朕自择使臣观察风俗有清白政理著闻者
当别擢用之
天宝二年考功奏准考课令考前釐事不满二百日不
成合考者釐事谓都论在任日至考时有二百日即成
考请假停务并不合破日比来多不会令文以为不入
卷三十九 第 34a 页 WYG0610-0858b.png
曹局即为不釐事因此破考臣等参量但请俸禄即同
釐事请假不满百日停务不至解免事须却上其考并
合不破若有停务逾年不可更请禄料兼与成考从之
肃宗乾元二年御制郭子仪李光弼苗晋卿李辅国考

代宗宝庆元年吏部奏州县官三考一替如替人不到
请校四考后停
二年考功奏请立京外按察京察连御史台分察使外
卷三十九 第 34b 页 WYG0610-0858c.png
察连诸道观察使各访察官吏善恶其功过稍大事当
奏者使司案成便奏每年九月三十日以前具状报考
功其功过虽小理堪惩劝者案成即报考功至校考日
参事迹以为殿最
德宗贞元元年以刑部尚书关播吏部侍郎班宏为校
内外官考使七年考功奏准诸司皆据功过论其考第
自至德后至今三十年来一例申中上考今请覆其能
否以定升降从之又言准考课令三品已上及同中书
卷三十九 第 35a 页 WYG0610-0858d.png
门下平章事考并奏取裁亲王及大都督亦同伏详此
文则职位崇重考绩褒贬不在有司皆合上奏今缘诸
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及上中下都督都护等有带节
度观察使者方镇既崇名礼当异每岁考绩亦请奏裁
其非节度观察等州府长官有带台省官者请不在此

宪宗元和二年中书门下举今年正月赦文上言国家
故事于中书直具员簿以序内外庶官爰自近年因循
卷三十九 第 35b 页 WYG0610-0859a.png
遂废清源正本莫急于斯今请京常参官五品以上前
资见任起元和二年量定考数直具员簿应诸州刺史
次赤府少尹次赤令诸陵令五府司马及东宫官除右
左庶子王府官四品已下并请五考其台官先定月数
今请侍御史满十三月殿中侍御史满十八月监察御
史依前一十五个月与转三省官并三考外馀官并四
考外其文武官四品已下并五考商量与改尚书省四
品已上馀文武官三品已上缘品秩已崇不可限以此
卷三十九 第 36a 页 WYG0610-0859b.png
例须有进改并临时奏听进止其权知官须至两考然
后正授未经正授不得用权知官资改转其中缘官阙
要人及缘事须有移者即不在常格叙迁之限诸道及
诸使副使行军司马判官参谋掌书记支使推官巡官
等有敕充职掌带检校五品已上官及台省官三考与
改转馀官四考与改转
 李渤为考功员外郎岁终当考校自宰相而下升黜
 之名第其考以宰相段文昌等为下考奏入不报会
卷三十九 第 36b 页 WYG0610-0859c.png
 渤请急冯宿领考功以考课令取岁中善恶为上下
 郎中校京官四品以下黜陟之由三品以上为清望
 官岁进名听内考非有司所得专渤举旧事为褒贬
 违朝廷制请如故事渤议遂废
十四年考功奏今后应注考状但直言某色行能某色
异政或树劳效或推断紏举便书善恶不得更有虚美
闲言注考并不得失于褒贬如违据所失轻重准令降
书考官考又准敕御史台分察及诸道观察使访察官
卷三十九 第 37a 页 WYG0610-0859d.png
吏善恶功过具状报考功近日都不见牒报今后诸司
不申报者州府本判官便与下考从之
宣宗大中五年吏部奏刺史县令如赋税毕集判断不
滞户口无逃散田亩守常额差科均平𪠘宇修饰馆驿
如法道路开通之类皆是寻常职分不合计课自今后
但云所勾当常行公事并无败阙唯职分乖缺及开田
招户辨狱雪冤及新制置之事则任录其由申上亦须
简要不得繁多又近年以来刺史皆自录课绩申省务
卷三十九 第 37b 页 WYG0610-0860a.png
衒者则张皇其事谦退者则缄默不言今后其巡内刺
史请并委本道观察使定其考第然后录申本州不得
自录课绩申省又州府申官人覆得冤狱书殊考者其
元推官人多不惩殿或云书考日当书下考至时又不
提举请自今以后书辨狱官人殊考日便须书元推官
下考如元推官自以为屈任经廉使及台省陈论其官
人先有殿犯官长断云至书考日与下考者如至时不
举其本判官当书下考其所申到下考省司校其所犯
卷三十九 第 38a 页 WYG0610-0860b.png
如与令式相符便校定申奏至敕下后并须各牒州府
又近日诸州府所申奏录课绩至两考三考以后皆重
具从前功课申省以冀褒升省司或检勘不精便有侥
倖今后不得更具从前功绩申上又近日诸州府所申
考解皆不指言善最或漫称考秩或广说门资既乖令
文实为繁弊今后如有此色并请准令降其考第从前
以来应得考之人并给考牒以为凭据近年考事容易
给牒不一或一人考牒数处请假或数年之后方始来
卷三十九 第 38b 页 WYG0610-0860c.png
请自今以后校考敕下后其得殊考及上考人省司便
据人数一时与修写考牒请准吏部告身及礼部春关
牒每人各出钱收赎其得殊考者出一千文上考者出
五百文其钱便充写考牒纸笔杂用以前件事条等或
出于令文或附以近敕酌情揣事不致乖张谨并条例
进上奉敕依
周世宗显德五年尚书考功奏奉新敕起今年正月一
日后授官并以三周年为限闰月不在其内者当司所
卷三十九 第 39a 页 WYG0610-0860d.png
书校内外六品以下赴选官员考第今后以一周年校
成一考如欠日不计限满三周年校成三考如考满后
未有替人在任更一周年与成第四考欠日不在计限
兼逐年月日自上以来课绩功过第二考须具经考后
课绩不得重叠计功其末考须是具得替年月日比类
升降自今年正月一日以前授官到任者准格例三十
个月书校三考今年正月一日后来授官到任者准新
敕三周年为月限每一周年书校一考闰月不在其内
卷三十九 第 39b 页 WYG0610-0861a.png
所有诸道州府校考申发考帐及当司校奏各依前后
格敕施行
  按周以前皆以三十月为三考至是始令三周年
  云
宋太祖皇帝建隆二年旧制文武常参官各以曹务闲
剧为月限考满即迁上谓宰相非循名责实之道会监
门卫将军魏仁涤等以治市征有羡诏并增秩因罢岁
月叙迁之制非有劳者未尝进秩矣
卷三十九 第 40a 页 WYG0610-0861b.png
  止斋陈氏曰太祖置审官院考课中外职事受代
  京朝官引对磨勘盖复序进之制其后稍立法文
  臣五年武臣七年(咸平五年十二月令审官院考/校京朝官令任及五年以上无)
  (赃私罪者以名闻当迁其秩诸路转运使令中书/进拟景德三年六月令三班院考校使臣以七年)
  (为/限)曾犯赃罪则文臣七年武臣十年(天禧三年十/一月郊赦京)
  (朝官犯赃罪经七年者委中书门下取旨/五行曾犯赃罪经十年者委枢密院取旨)治平三
  年九月诏待制以上六岁至谏议大夫止(今太中/大夫)
  京朝官四岁至前行郎中止(今朝请/大夫)少卿监以七
卷三十九 第 40b 页 WYG0610-0861c.png
  十员为额(今朝议/大夫)于是始有止法元丰四年中书
  拟定磨勘转官諌议大夫待制以上自通直郎至
  太中大夫三年太中大夫以上进士八年馀十年
  (今考功令改諌议大/夫为权六曹侍郎)承务郎以上至朝请大夫进
  士八年馀十年崇宁四年改朝请大夫至中散大
  夫七年中大夫非两制不得转太中大夫绍兴四
  年修立承务以上四年即转奉直朝议中散中奉
  中大夫者七年(绍兴八年添/入中大夫)诸朝议奉直大夫并
卷三十九 第 41a 页 WYG0610-0861d.png
  特恩人以八十员为额馀如旧法武臣大使臣修
  武郎至武德大夫五年武功大夫七年转遥郡刺
  史以后十年至遥郡防禦使止而止法尤为严密
  矣进纳人至从义郎止吏职非泛补授至训武郎
  止枢密院人亦至训武止三省人至朝请大夫止
  已出官不得转中大夫内侍至武功郎止驸马都
  尉至承宣使止而医官不过和安大夫太史局官
  不过春官大夫横行非战功不得除授
卷三十九 第 41b 页 WYG0610-0862a.png
三年诏吏部流内铨南曹门下省令议成长定格一卷
循资格一卷制敕一卷凡二十二道
  止斋陈氏曰选人七阶祖宗朝以考第资历无过
  犯或有劳绩者递迁谓之循资若磨勘应格自令
  录以上(今从/政郎)及六考者皆改著作佐郎无出身及
  十考者改大理寺丞(今宣教郎旧宣德/郎政和改今名)其有功赏
  者减一考若未该磨勘循格至支使(今文/林郎)及八考
  者有出身人改太子中允馀改太子中舍(今通/直郎)
卷三十九 第 42a 页 WYG0610-0862b.png
  四色判官(今承/直郎)及九考以上者改秘书丞(今承/议郎)
  出身人止殿中丞(今奉/议郎)十二考以上改太常博士
  (今奉/议郎)自仁宗始以考第改官者猥多遂诏用帅守
  通判监司保举以岁改百员为额元丰稍镌改官
  之额观察判官以上改奉议郎无出身人改通直
  郎掌书记改通直郎支使以下一例改宣德郎
 先是令文州县官抚育有方户口增益者各准见户
 十分加一分刺史县令各进考若户口耗者准增户
卷三十九 第 42b 页 WYG0610-0862c.png
 法减一分降考一等主司因循例不进考唯按视缺
 失不以轻重便书下考至是有司上言请以减损户
 口一分科内系欠一分以上并降考一等如以公事
 旷遗有制殿罚者亦降一等又置县尉颁捕贼条给
 以三限限各二十日三限内获者令尉等第议赏三
 限不获者尉罚一月俸令半之尉三罚令四罚皆殿
 一选三殿停官令尉与贼斗而能尽获者赐绯升擢
六年诏诸州县官今后罢任具治所𪠘舍仓库有无坏
卷三十九 第 43a 页 WYG0610-0862d.png
隳及所增修著为籍受代则书于考课之文其损坏不
完者殿一选完葺建置而不烦民力者减一选凡考第
之法内外选人周一岁为一考欠日不得成考三考未
替更周一岁书为第四考已书之绩不得重计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先是诸州掾曹及县令簿尉皆户
部南曹给印纸历子俾州郡长吏书其绩用愆过秩满
有司详视差其殿最诏有司申明其诸州有别给公据
者罢之继又诏申明有司批书凡漏书一事者殿一选
卷三十九 第 43b 页 WYG0610-0863a.png
三事降一资及不得增减功过阿私罔上违事者书考
之官议罪
端拱三年以户部侍郎王沔度支副使谢泌秘书承王
仲华同磨勘京朝官功过吏部侍郎张宏户部副使高
象先膳部员外郎范正辞同磨勘幕职州县官枢密院
都承旨赵镕李著左赞善大夫魏廷式同磨勘三班自
是考绩之司各有条制矣
四年磨勘京朝官之司曰审官院幕职州县官曰考课
卷三十九 第 44a 页 WYG0610-0863b.png
院诏翰林学士钱若水枢密直学士刘昌言同知审官
院事凡京朝官考较功过以定任使之升降皆其职也
又以判流内铨翰林学士苏易简虞部员外郎知制诰
王旦等同知考课院凡常调选人流内铨主之奏举及
历任有私累官考课院主之
  按考课之任唐则属之吏部专以考功郎中主之
  宋兴之初祖宗特重其事故不但委之司存而特
  命清望之官同任其事如五年之命王沔谢泌之
卷三十九 第 44b 页 WYG0610-0863c.png
  流是也至是年始立审官院考课院于是专有司
  存然所命同知院事者亦皆名流贵官为之比唐
  制为重矣
真宗咸平四年旧制每郊祀推恩百僚多获序进谏官
孙何等请罢之至是诏郊祀礼行庆成止加勋阶爵邑
而命审官院考课朝官殿最引对迁秩京朝官磨勘始

景德元年令诸路转运使辨察所部官吏能否为三等
卷三十九 第 45a 页 WYG0610-0863d.png
公勤廉干惠及民者为上干事而无廉誉清白而无治
声者为次畏懦贪猥者为下四年初令见任京朝官及
三年方得磨勘迁官后又令京朝官在外任满三年当
考课考者附驿上状
仁宗尤矜怜下吏以铨法选人有私罪皆未听磨勘谕
近臣凡衙谢弗至与对扬失仪旧尝论罪其勿论其后
吏部铨引选人九人瀛州束鹿县尉王得说历官寡过
书考最多而无保任者帝察其孤寒特擢为大理寺丞
卷三十九 第 45b 页 WYG0610-0864a.png
天圣时诏自今两地臣僚非有勋德善状不得非时进
秩非次罢免者毋以转官带职为例两省以上旧法四
年一迁官今具履历听旨京朝官磨勘年限有私罪及
历任尝有罪先以情重轻及勤绩与举者数奏听旨
庆历三年从辅臣范仲淹等所奏定磨勘保任之法自
朝官至郎中少卿须清望官五人保任始得迁其后御
史刘元瑜以为适长奔竞非所以养士廉耻乃罢之
 八年诏近臣言时政翰林学士张方平言祖宗之时
卷三十九 第 46a 页 WYG0610-0864b.png
 文武官不立磨勘年岁不为升迁次序有才用名实
 之人或从下位便见超擢无才用名实之人有守一
 官十馀年不改转者其任监当或知县通判知州有
 至数任不得迁者故当时人皆自勉非有劳效知不
 得进自祥符之后朝廷之议益循宽大故令自监当
 入知县知县入通判通判入知州皆以两任为限又
 守官及三年即例得磨勘先朝行之人始知恩未见
 有弊及今岁年深久习以为常皆谓本分合得无贤
卷三十九 第 46b 页 WYG0610-0864c.png
 不肖莫知所劝愿陛下稍革此制其应磨勘叙迁者
 必有劳绩可褒或朝廷特敕择官保任者即与转迁
 如无劳绩又不因保任者更增展年考其保任之法
 不当一例应须选择清望有才识之人即命举之如
 此则是委执政之臣举清望官委清望官举亲民官
 官有阙员随员数举之又足以见圣恩急才爱民之
 意也
至和元年以贾黯判流内铨时承平日久百官职业皆
卷三十九 第 47a 页 WYG0610-0864d.png
有常宪度乐于因循而铨衡徒文书备具而已黯始欲
以风义整救其弊益州推官桑泽在蜀三年不知其父
死后代还举者甚多应格当迁方投牒自陈人皆知其
尝丧父莫肯为作文书泽知不可乃去发丧制服以不
得家问为解泽既除丧求磨勘黯谓泽三年不与其父
通问亦有人子之爱于其亲乎使泽虽非匿丧犹为不
孝也言之于朝泽坐废归田里不齿终身晋州推官李
亢初以入钱得官已而有私罪默自引去匿所得官以
卷三十九 第 47b 页 WYG0610-0865a.png
白衣应举及第积十岁当应勘乃自首言其初事黯以
为此律所谓罔冒也奏罢之夺其劳考
  容斋洪氏随笔曰国朝尚存唐制考课之法庆历
  皇祐中黄亚夫庶佐一府三州幕其集所载考词
  十四篇黄司理者曰治许狱岁再周矣论其罪弃
  市者五十四流若徙三百十有四杖百八十六皆
  得其情无有冤隐不伸非才也其孰能其考可书
  中舞阳尉者曰舞阳大约地广他盗往往囊橐于
卷三十九 第 48a 页 WYG0610-0865b.png
  其间居一岁为窃与强者凡十一前件官捕得之
  其亡者一而已矣非才焉固不能可书中法曹刘
  昭远者曰法者礼之防也其用之以当人情为得
  刻者为之则拘而少恩前件官以通经举进士始
  掾于此若老于为法者每抱具狱必傅之经义然
  后处故无一不当其情其考可书中他皆类此不
  知其制废于何时今但付之士案吏据定式书于
  印纸比者又令郡守定县令臧否高下人亦不知
卷三十九 第 48b 页 WYG0610-0865c.png
  所从出若使稍复旧贯似为得宜虽未必人人尽
  公得实然思过半矣
嘉祐二年诏文武官旧皆陈乞磨勘有伤廉节截自今
岁满令审官三班院举行之
 同知諌院司马光言自古得贤之盛莫若唐虞之际
 然稷任播种益主山林垂为共工龙作纳言契敷五
 教皋陶明刑伯夷典礼后夔典乐皆各守一官终身
 不易苟使之更来迭去易地而居未必能尽善也今
卷三十九 第 49a 页 WYG0610-0865d.png
 以群臣之材固非八人之比乃使之遍居八人之官
 远者三年近者数月辄以易去如此而望职事之修
 功业之成必不可得也非特如是而已设有勤恪之
 臣悉心致力以治其职群情未洽绩效未著在上者
 疑之同列嫉之在下者怨之当是时朝廷或以众言
 而罚之则勤恪者无不解体矣奸邪之臣衒奇以哗
 众养交以市誉居官未久声闻四达蓄患积弊以遗
 后人当是之时朝廷或以众言而赏之则奸邪者无
卷三十九 第 49b 页 WYG0610-0866a.png
 不争进矣所以然者其失在于国家采名不采实诛
 文不诛意夫以名行赏则天下饰名以求功以文行
 罚则天下巧文以逃罪矣
英宗治平三年考课院言知磁州李田再考在劣等降
监淄州盐酒税务坐考劣降等自田始
考绩之制旧无审定殿最格法自发运使率而下之至
于知州皆归考课院专以监司所第等级为据至考监
司则总其甄别吏部能否副以采访才行合二事为课
卷三十九 第 50a 页 WYG0610-0866b.png
悉书中等无所高下神宗即位凡职皆有课凡课皆责
实监司所上守臣谓不占等者展年降资而治状优异
者增秩赐金帛以玺书奖励之若监司以上则命御史
中丞侍御史考校 又诏立考课县令之法以断狱平
允赋入不扰均役止盗劝课农桑赈恤饥穷导修水利
户籍增衍整治簿书为最而参用德义清谨公平勤恪
为善参考县令治行分定上中下等至其能否尤殊绝
者别立优劣二等岁上其状以诏赏罚其入优劣者赏
卷三十九 第 50b 页 WYG0610-0866c.png
罚尤峻 继又令一路长吏无甚臧否不须别为优劣
二等止因上中下三等区别以闻随内外官职司以考
覈而中书皆置之籍每岁竟或有除授则稽差殿最取
其尤甚者而进绌之
元丰三年诏御史台六察案官以所紏劾官司稽违失
职事多寡为殿最中书置簿以时书之任满取旨升黜
已而中书上所修法以朝廷用其言断罚人方为紏劾
帝批曰或上簿亦可
卷三十九 第 51a 页 WYG0610-0866d.png
高宗绍兴二年臣僚言守令有四善四最考课之法虽
具载条格欲明诏监司守臣遵行诏令吏部申明行下
三年礼部员外郎舒清国言诸道郡县顷罹兵燬请以
户口增否别立守令考课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为
三甲置籍考校县令课绩知通考之知州课绩监司考
之考功会其已成较其优劣而赏罚焉从其议
六年王弗请令江淮官久任而课其功过上曰朕昔为
元帅时见州县官言在官者以三年为一任一年立威
卷三十九 第 51b 页 WYG0610-0867a.png
信二年守规矩三年则务收人情以为去计今止以二
年为任虽有葺治之心亦无暇矣可如所奏(中兴之初/赴调之士)
(萃于东南令权以二年为/任以纾留滞兵休日仍旧) 又诏自今监司分上下半
年开具所部知县有无善政显著缪懦不职申省
十四年司封郎中李涧言今知县再任六考乃升通判
而丞与诸司属官初无吏责反以四考关升故人皆有
所择而不愿就又因民事得罪之人虽微罪亦终身废
弃故人皆有所惧而不敢就请自今应理亲民者并通
卷三十九 第 52a 页 WYG0610-0867b.png
及六考关升而应缘民事之人自徒以上乃取旨
二十五年监察御史何溥言州县之间贪吏为虐监司
不问郡守不诃甚失陛下委任之意臣请郡守不治而
监司得以按之则郡守当坐纵容之罪监司不按而台
諌得以劾之则监司当受失察之罪而又每岁校其所
按之多寡以为殿最之课从之
二十七年校书郎陈俊卿上言人之才性各有所长稷
契皋陶垂益伯夷在唐虞之际各守一官至终身不易
卷三十九 第 52b 页 WYG0610-0867c.png
此数君子者使之更来迭去易地而居未必尽其能况
其馀乎今也监司帅臣小州换大州东路易西路送迎
扰扰内而朝廷百执事亦往往计日待迁视所居之官
有如傅舍臣尝考太祖朝任魏丕掌作坊十年刘温叟
为台丞十有二年太宗朝刘蒙正掌内藏二十馀年此
祖宗之良法也望令监司帅守有政术优异者或增秩
赐金或待终秩而后迁使久于其职察其勤惰而升黜
之庶几人安其分而万事举矣诏三省行之
卷三十九 第 53a 页 WYG0610-0867d.png
孝宗隆兴元年先时以恩例减磨勘者率以四年为一
官有初官部数纲而径转朝郎者至是始著对用之令
凡一年减年对一年实历乃得
四年臣僚言有其事斯有其劳有其劳斯谓之考今有
丐祠于私室受禄于公家秩终则计考书历用以升改
甚不称陛下劝勤责实之意乃诏选人任岳祠并不理
为考
乾道三年廷臣上言我祖宗盛时有京朝官考课有幕
卷三十九 第 53b 页 WYG0610-0868a.png
职州县官考课其后为审官院为考课院皆命中书或
两制臣僚校其能否以施赏罚百馀年如一日也独熙
宁中始罢之自此州县之吏苟简自恣不复知有殿最
虽有批书徒为文具至若身为侍从则并与批书俱亡
矣尚何考焉今陛下励精庶政综核名实望遵故事应
监司郡守朝辞日别给御前历子如荐贤才为几人使
各录其政绩若为治钱榖若为理狱讼兴某利除某害
各为条目使之祗奉新书黾勉从事每考令当职官吏
卷三十九 第 54a 页 WYG0610-0868b.png
从实批书代还使藉手以见陛下然后诏执事精加考
覈其风绩有闻者优与增秩所莅无状者罚自无赦薄
海内外风俗丕变贤者效职而中下之才亦皆强于为
善上乃诏经筵官参照祖宗考课之法讲而行之
 广西提刑张维考察本部守令以政平讼理为臧以
 政不平讼不理为否而臧否之中复有优劣凡臧之
 品有三臧之最臧之次臧之下否之品有二否之最
 否之次天子嘉其法颁之诸道视以为式令监司帅
卷三十九 第 54b 页 WYG0610-0868c.png
 臣岁终各以其能否之实闻于朝其有贪墨庸懦庇
 而不发致台諌论列者各有罚其冬礼部郎官胡元
 质论其法犹未尽上问其故元质曰治效赫然职事
 废弛臧否定矣其有治状隐而未著无功过可书一
 切名之以否则何武之平平阳城之下下今日皆否
 也愿令监司帅臣置之臧否之外无强名之上曰善
八年诏臧否为三等治效显著为臧贪刻庸缪为否无
功无过为平令详加考察明著事实如不公令御史台
卷三十九 第 55a 页 WYG0610-0868d.png
弹奏
 张栻胡铨久不理年劳上嘉其廉静诏栻特迁两官
 铨磨勘四官
光宗初言者谓臧否之法多由请托缪者营救其入否
平者侥倖其为臧况观其初而未安于政者先在所否
待久而后见其过者预以为臧臧否一定则臧者虽有
疵而终不指否者虽有美而终不录愿诏各举所知而
罢其令
卷三十九 第 55b 页 WYG0610-0869a.png
宁宗庆元三年右正言应武言祖宗以一郡之官总之
太守诸郡之官总之监司而又以诸道之监司总之御
史朝廷以殿最三等察监司监司以三科考郡守而下
皆辨其职而进退之今郡国按刺之权寖轻多徇私情
而废公法臣尝考承平旧制于御史台别立考课职司
一司以刺举多者为中无所刺举为下盖监司受察则
郡守不得苟安郡守振职则僚属莫敢自肆愿陛下遵
而行之申严其令岁终各以能否之实闻于上以诏升
卷三十九 第 56a 页 WYG0610-0869b.png
黜其贪墨昏懦致台諌奏劾者坐监司郡守以容庇之
罪诏行焉
 
 
 
 
 
 
卷三十九 第 56b 页 WYG0610-0869c.png
 
 
 
 
 
 
 
 文献通考卷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