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
卷三十 第 1a 页 WYG0610-0646b.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三十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选举考三
  举士
梁太祖开平元年𠡠近年举人当秋荐之时不亲试者
号为拔解今后宜止绝 又𠡠礼部贡院每年所放明
经及第不得过二十人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0610-0647a.png
 乾化元年以尚书左仆射杨涉知贡举非常例也开
 元时以礼部侍郎专知贡举其后或以他官领多用
 中书舍人及诸司四品清资官唯会昌中命太常卿
 王起知贡举时亦检校仆射五代时或以兵部尚书
 或以户部侍郎刑部侍郎为之不专主于礼侍矣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𠡠今年新及第进士符蒙正等令
翰林院覆试升王徽桑维翰居魁亚降符蒙正第四今
后礼部所试委中书门下子细详覆奏闻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0610-0647b.png
三年工部侍郎任赞奏请诸色举人不是家在远方水
陆隔越者逐处选宾从官僚中艺学精博一人各于本
贯一例分明比试如非通赡不许妄给文解
明宗长兴三年𠡠今后落第举人所司已纳家状者次
年便赴贡院就试并免再取文解
长兴四年礼部贡院奏新立条件如后
 一九经五经经明呈帖由之时试官书通不后有不
 及格者唱落后请置笔砚将所纳帖由分明却令自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0610-0648a.png
 阅或者试官错书通不当与改正如怀疑者便许请
 本经当面检对如实是错即于帖由上书名而退
 一五科常年駮榜出多称屈塞今年并明书所对经
 书墨义云第几道不第几道粗第几道通任将本经
 书疏照證如考试官去留不当许将状陈诉当再加
 考较如合黜落妄有披述当行严断 一今年举人
 有抱屈落第者许将状披诉于贡院当与重试如贡
 院不理即诣御史台论诉请自试举人日令御史台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0610-0648b.png
 差人受举人诉屈文状并引本身勘问所论事件或
 知贡举官及考试官已下敢受货赂升擢亲朋屈抑
 艺能阴从请托及不依格去留一事有违请行朝典
  一怀挟书策旧例禁止请自今后入省门搜得文
 书不计多少准例扶出殿将来两举 一遥口受人
 回换试处及抄义题帖书时诸般相救准例扶出请
 殿将来三举 一艺业未精准格落下耻见同人妄
 扇屈声拟为将来基址及他人帖对过场数多者便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0610-0648c.png
 生诬玷或罗织讴骂者并当收禁牒送御史台请赐
 𠡠鞠如知贡举官及考试官事涉私徇情屈塞艺士
 请行朝典若虚妄者请严行科断牒送本道重处色
 后仍永不得入举场同保人亦请连坐各殿三举奉
 𠡠宜依
 又奏准会要贡人至元日列在方物之前以备充庭
 之礼近来直至临锁院前赴应天门外朝见今后请
 令举人复赴正仗如旧法或以人数不少请祇取诸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0610-0648d.png
 科解头一人就列其馀续到者俟齐日别令朝见奉
 𠡠依
  石林叶氏曰唐末礼部知贡举有得程文优者即
  以已登第时名次处之不以甲乙为高下也谓之
  傅衣钵和凝登第名在十三后得范鲁公质遂处
  以十三其后范登相位官至太子太傅封国于鲁
  与凝皆同世以为异也
后周太祖广顺三年𠡠礼部贡院于引试之前精加考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0610-0649a.png
校逐场去留无艺者虽应举年深不得饶借场数有艺
者虽遭黜落并许陈诉祗不得街市省门故为喧竞及
投无名文字讪毁主司如有故违必行严断配流边远
同保人永不得赴举主司不得受荐托书题密具姓名
闻奏其举人不得就试 又令今后举人须取本乡贯
文解若乡贯阻隔秪许两京给解
 南唐设科举既而罢之
  先公曰按五代通录自梁开平至周显德未尝无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0610-0649b.png
  科举而偏方小国兵乱之际往往废坠如江南号
  为文雅最盛然江文蔚韩熙载皆后唐时中进士
  第宋齐邱冯延已仕于南唐皆白衣起家为秘书
  郎然则南唐前此未尝设科举科举昉于此时耳
  顾以江文蔚一言罢之如以文蔚之言前朝进士
  公私相半为讥则文蔚固亦前朝进士也然明年
  以徐铉建言复置科举暨我朝开宝中唐之为国
  不一二年将亡而犹命张佖典贡举放进士可悲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0610-0649c.png
  也已
世宗显德二年敕国家设贡举之司求俊茂之士务询
文行以中科名比闻近年以来多有滥进或以年劳而
得第或因媒势以出身今岁所贡举人试令看详果见
纰缪须至去留其李覃何曮杨徽之赵邻几等四人宜
放及第其严说武允成王汾闾邱舜卿任惟吉周度张
慎微王翥马文刘选程浩然李进等一十二人艺学未
精并宜黜落且令苦学以俟再来礼部侍郎刘温叟失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0610-0649d.png
于选士颇属因循据其过尤合行谴谪尚示宽恕特与
矜容刘温叟放罪将来贡举公事仍令所司具条理奏
闻 其年五月尚书礼部侍郎知贡举窦仪奏其进士
请今后省卷限纳五卷以上于中虽有诗赋论各一卷
馀外杂文歌篇并许同纳祇不得有神道碑志文之𩔖
其帖经对义并须实考通三已上为合格将来却覆试
俟考试终场其不及人以文艺优劣定为五等取文字
乖舛词理纰缪最甚者为第五等殿五举其次者为第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0610-0650a.png
四等殿三举以次稍优者为第三等第二等第一等并
许次年赴举其所殿举数并于所试卷子上朱书封送
中书门下请行指挥及罪发解试官监官等其诸科举
人若合解不解不合解而解者监官试官为首罪勒停
见任举送长官闻奏取裁监官试官如受赂及今后进
士如有倩人述作文字应举者许人告言送本处色役
永不得仕进同保人知者殿四举不知者殿两举受倩
者如见在官停任选人殿三选举人殿五举诸色人量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0610-0650b.png
事科罪从之
 又奏诸科举人所试墨义第一场十否者殿五举第
 二场第三场十否者殿三举其三场内凡有九否殿
 一举
  按贡举而以墨义之通否为升黜浅陋殊甚有同
  儿戏然否之多者殿举亦如之犹略有古人简不
  率者示罚之遗意云
 窦仪又奏乞依唐穆宗时考试及第进士先具姓名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0610-0650c.png
 杂文申送中书请奏覆讫下当司与诸科一齐放榜
 五年右谏议大夫知贡举刘涛于东京试士放榜后
 率新及第进士刘坦已下一十五人来赴行在以其
 所试诗赋进呈上以其词多纰缪命翰林学士李昉
 覆试退落郭浚赵保雍等七人涛坐责官
五代登科记总目
 梁太祖开平二年进士十八人诸科五人
 三年进士十九人诸科四人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0610-0650d.png
 四年进士十五人诸科一人
 五年进士二十人诸科十人
 乾化二年进士十一人诸科一人
 三年进士十五人
 四年停举
 五年进士十三人诸科二人
 贞明二年进士十二人诸科一人
 三年进士十五人诸科二人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0610-0651a.png
 四年进士十二人诸科二人
 五年进士十三人诸科一人
 六年进士十二人诸科三人
 七年停举
 龙德二年进士十四人诸科二人
 三年停举
 唐庄宗同光二年进士十四人诸科二人
 三年进士四人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0610-0651b.png
 四年进士八人诸科二人
 明宗天成二年进士二十三人诸科九人
 三年进士十五人诸科四人
 四年进士十三人诸科二人
 长兴元年进士十五人重试落下八人诸科一人
 二年进士四人
 三年进士八人诸科八十一人
 四年进士二十四人诸科一人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0610-0651c.png
 悯帝长兴五年进士十七人诸科一人
 废帝清泰二年进士十四人诸科一人
 三年进士十三人
 晋高祖天福二年进士十九人
 三年进士二十人
 四年五年停贡举
 六年进士十一人诸科四十五人
 七年进士七人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0610-0651d.png
 八年进士七人
 九年进士十三人诸科五十六人
 开运二年进士十五人诸科八十八人
 三年进士二十人诸科九十二人
 汉高祖天福十二年进士二十五人诸科一百五十
 五人
 隐帝乾祐元年进士二十三人诸科一百七十九人
 二年进士十九人诸科八十人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0610-0652a.png
 三年进士十七人诸科八十四人
 周高祖广顺元年进士十三人诸科八十七人
 二年进士十三人诸科六十六人
 三年进士十人内落下二人诸科八十三人
 世宗显德元年进士二十人诸科一百二十一人
 二年进士十六人诸科一百十六人
 三年进士六人诸科二十九人
 四年进士十人诸科三十五人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0610-0652b.png
 五年进士十五人内落下七人诸科七十二人
 六年进士十人诸科五十人
  按五代五十二年其间惟梁与晋各停贡举者二
  年则降𠡠以举子学业未精之故至于朝代更易
  干戈攘抢之岁贡举固未尝废也然每岁所取进
  士其多者仅及唐盛时之半土宇分割人士流离
  固无怪其然但三礼三傅学究明经诸科唐虽有
  之然每科所取甚少而五代自晋汉以来明经诸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0610-0652c.png
  科中选者动以百人计盖帖书墨义承平之时士
  鄙其学而不习国家亦贱其科而不取故惟以攻
  诗赋中进士举者为贵丧乱以来文学废坠为士
  者往往从事乎帖诵之末习而举笔能文者固罕
  见之国家亦姑以是为士子进取之涂故其所取
  反数倍于盛唐之时也国初诸科取人亦多于进
  士盖亦承五季之弊云
  欧阳公什邡陈氏荣乡亭记曰什邡之吏特不喜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0610-0652d.png
  儒必摧辱中伤之民既素饶乐乡里不急禄仕又
  苦吏之为故未尝有儒其业与服以游者甚好学
  者不过专一经工歌诗优游自养为乡丈人而已
  逮陈君岩夫始为进士然亦未尝敢儒衣冠谒县
  门出入闾巷必乡其服已而州下天子诏书索乡
  举秀才岩夫始改服诣门应诏吏方相惊既州试
  之送礼部中丙科以归省其父曰噫吾始恶进士
  之病已而不知其可以为荣也乃筑亭以旌之晁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0610-0653a.png
  归来子序张穆之触鳞集曰五季文物荡尽而鲁
  儒犹往往抱经伏农野守死善道盖五十年不改
  也太祖皇帝既定天下鲁之学者始稍稍自奋白
  袍举子大裾长绅杂出戎马介士之间父老见而
  指以喜曰此曹出天下太平矣方是时厌乱人思
  复常故士贵盖不待其名实加于上下见其物色
  士𩔖而意已悦安之此儒之效也愚尝读此二篇
  而后知五代之时虽科举未尝废而士厄于离乱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0610-0653b.png
  之际不得卒业或有所长而不能以自见老死闾
  阎不为少矣
宋朝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
傅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合
格及第者列名放榜于尚书省凡进士试诗赋杂文各
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九
经帖书一百二十帖对墨义六十条五经帖书八十帖
对墨义五十条三礼对墨义九十条三傅一百一十条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0610-0653c.png
开元三礼三史各三百条学究毛诗对墨义五十条论
语十条尔雅孝经共十条周易尚书各二十五条明法
对律令四十条兼经并同毛诗之制各问经引试通六
为合格仍抽卷问律本科则否皆本贯发解若有乡贯
阻越及在化外得于开封府投牒奏俟朝旨诸州以本
判官试进士录事参军试诸科或不晓经艺即选以次
官充诸科并本判官监试试纸长官印署面给之帖经
对义监官试官对考通否逐场定去取凡试日怀挟所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0610-0653d.png
业经义及遥口相授者即时遣出所试合格取通多业
精者为上馀次之解文首具元请解及已落见解人数
所试经义朱书通否监官试官署名于其下进士文卷
诸科义卷帖由并随解文送贡院其有残废笃疾并不
得预解或应解而不解不应解而解监官试官为首罪
停所任受赂以枉法论长官听朝旨凡见任官应进士
举谓之锁厅试所属官司先以名闻得旨而后解既集
贡院十人或五人同保不许有大逆人缌麻以上亲及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0610-0654a.png
诸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𩔖僧道归俗之徒家状并试
卷之首署年及举数场第乡贯不得增损移易以仲冬
收纳月终而毕将临试期知举官先引问联保与状佥
同而定焉凡就试禁挟书为奸进士试词赋惟切韵玉
篇不禁进士文理纰缪者循旧制殿五举诸科初场十
否殿五举第二第三场十否殿三举第一至第三场九
否并殿一举殿举之数朱书于试卷送中书门下诸已
发解及进士虽有挟书之禁而不搜索
卷三十 第 15a 页 WYG0610-0654b.png
太祖皇帝建隆三年诏及第人不得拜知举官子弟弟
侄及目为师门恩门并自称门生故事知举官将赴贡
院台阁近臣得举所知进士之负艺者号曰公荐上虑
其因缘挟私诏禁之
乾德元年诏曰一经皓首十上千名前史之明文昔贤
之苦节悬科取士固当优容按旧制九经一举不第而
止非所以启迪仕进之路也自今一依诸科举人许令
再应
卷三十 第 15b 页 WYG0610-0654c.png
  按自唐以来所谓明经者不过帖书墨义而已愚
  尝见东阳丽泽吕氏家塾有刋本吕许公夷简应
  本州乡举试卷因知墨义之式盖十馀条有云作
  者七人矣请以七人之名对则对云七人某某也
  谨对有云见有礼于其君者如孝子之养父母也
  请以下文对则对云下文曰见无礼于其君者如
  鹰鹯之逐鸟雀也谨对有云请以注疏对者则对
  云注疏曰云云谨对有不能记忆者则只云对未
卷三十 第 16a 页 WYG0610-0654d.png
  审盖既禁其挟书则思索不获者不容臆说故也
  其上则具考官批凿如所对善则批一通字所对
  误及未审者则批一不字大槩如儿童挑诵之状
  故自唐以来贱其科所以不通者殿举之罚特重
  而一举不第者不可再应盖以其区区记问犹不
  能通悉则无所取材故也艺祖许令再应待士之
  意亦厚矣
乾德五年卢多逊知贡举上复诏参知政事薛居正于
卷三十 第 16b 页 WYG0610-0655a.png
中书覆试皆合格乃赐及第
 先是陶谷子邴擢上第上曰闻谷不能训子邴安得
 登第乃诏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析以闻当令
 覆试
开宝三年诏礼部贡院阅贡士及诸科十五举以上终
场者具姓名以闻至是籍到司马浦等一百六人并赐
本科出身(此特奏名/恩例之始)
五年初岁取进士不过十数人知贡举奏合格人姓名
卷三十 第 17a 页 WYG0610-0655b.png
而已至是礼部试到进士安守亮等十一人及诸科十
七人上召对讲武殿始下制放榜新制也
六年李昉知贡举取宋准等十一人上以进士武济川
三傅刘睿材质最陋黜去之济川昉乡人也上颇不悦
会有诉昉用情取舍者上乃令籍终场下第人姓名得
三百六十人皆召见择其一百九十五人并准以下乃
御讲武殿各赐纸札别试诗赋命殿中侍御史李莹等
为考官得进士二十六人五经四人开元礼七人三礼
卷三十 第 17b 页 WYG0610-0655c.png
三十八人三傅二十六人三史三人学究十八人明法
五人皆赐及第又赐钱二十万以张宴会昉等寻皆坐
责自兹殿试遂为常制
 是岁新修开宝通礼成诏乡贡开元礼宜改称乡贡
 通礼本科并以新书试问
江南进士林松雷说试不中格以其间道来归并赐三
傅出身
 是岁诏贡士之下第者特免将来请解许直诣贡部
卷三十 第 18a 页 WYG0610-0655d.png
八年亲试举人得王嗣宗等三十六人
  按殿前试士始于唐武后然唐制以考功郎中任
  取士之责后不过下行其事以取士誉非于考功
  已试之后再试之也开元以后始以礼部侍郎知
  贡举送中书门下详覆然惟元和间钱徽为侍郎
  知贡举宰相段文昌言其取士不公覆试多不中
  选徽坐免官长庆以后则礼部所取士先详覆而
  后放榜则虽有详覆之名而实未曾再试矣五代
卷三十 第 18b 页 WYG0610-0656a.png
  以来所谓详覆者间有升黜人宋太祖乾德六年
  命中书覆试则以帝疑陶谷之子不能文而中选
  故覆之亦未尝别为之升黜也至开宝六年李昉
  知举放进士后下第人徐士廉等打鼓论榜上遂
  于讲武殿命题重试御试自此试始昉等所取十
  一人重试共取二十六人然于昉等所取十一人
  内只黜武济川一人馀十人则高下一依元次而
  续取到二十六人不过附名在此十人之后共为
卷三十 第 19a 页 WYG0610-0656b.png
  一榜然则是年虽别试而共为一榜亦未尝有省
  试殿试之分也至八年覆试礼部贡院合格举人
  王式等于讲武殿内出试题得进士三十六人而
  以王嗣宗为首王式者礼部所定合格第一人则
  居其四盖自是年御试始别为升降始有省试殿
  试之分省元状元之别云
九年诏翰林学士李昉等阅诸道所解孝弟力田等人
试问所业毋可采乃悉退去诏劾本部官滥举之罪(见/孝)
卷三十 第 19b 页 WYG0610-0656c.png
(廉/门)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上初即位思振淹滞顾谓侍臣曰
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
亦可为致治之具矣于是礼部上所试合格人姓名上
御讲武殿覆试内出诗赋题赋韵平仄相间依次用命
李昉扈蒙定其优劣为三等得吕蒙正以下一百九人
越二日覆试诸科得三百馀人并赐及第又诏礼部阅
贡籍得十举以上至十五举进士诸科一百八十馀人
卷三十 第 20a 页 WYG0610-0656d.png
并赐出身九经七人不中格亦怜其老特赐同三傅出
身凡五百馀人皆赐绿袍靴笏赐宴开宝寺上自为诗
二章赐之第一第二等进士及九经授将作监丞大理
评事通判诸州其馀皆优等注拟宠章殊异历代未有
也薛居正等言取人太多用人太骤不听
 唐朝有𠡠赐及第以表特恩至是御试中第者皆称
 之其后文学之臣有不由科第者或献文别试亦𠡠
 赐进士及第
卷三十 第 20b 页 WYG0610-0657a.png
  按是年诸道所发贡士得五千二百馀人赐第者
  共五百馀人为十取其一
  石林叶氏曰国初取进士循唐故事每岁多不过
  三十人太宗初即位天下已定有意于脩文尝语
  宰相薛文惠公治道长久之术因曰莫若参用文
  武之士是岁御试题以训练将为赋主圣臣贤为
  诗盖示以参用之意特取一百九人自唐以来未
  之有也遂得吕文穆公为状头李参政至第二人
卷三十 第 21a 页 WYG0610-0657b.png
  张仆射齐贤王参政化基等数人皆在其间自是
  连放五榜通取八百一人一时名臣悉自兹出矣
三年九月上御讲武殿试礼部贡士举人进士加论一
首自是以三题为准故事礼部惟春放榜至是秋试非
常例也是冬诸州举人并集会将亲征北汉罢之自是
每间一年或二年乃贡举
  按选举志言是年试进士始加论一首然考登科
  记所载建隆以来逐科试士皆是一赋一诗一论
卷三十 第 21b 页 WYG0610-0657c.png
  凡三题非始于是年也
五年覆试进士得苏易简以下一百二十一人并分甲
乙之第赐宴
 时颜明远刘昌言张观乐史等四人皆以见任官举
 进士上惜科第不与特授近藩掌书记
 是岁有赵昌国者求应百篇举(谓一日作诗百篇不/设此科求应者即试)
 (之/)上出杂题二十字曰松风雪月天花竹鹤云烟诗
 酒春池雨山僧道柳泉各令赋五篇篇八句逮日旰
卷三十 第 22a 页 WYG0610-0657d.png
 仅成数十首率无可观上以此科久废特赐及第以
 劝来者仍诏有司今后应百篇举约此题为式
七年诏诸州长吏解送举人取版籍分明为乡里所推
仍十人为保保内有行止踰违者连坐不得赴举
八年诏曰岁千秋赋是曰彝章爰自近年遂隳前制止
一偕于计吏许常赴于贡闱岂足程功颇容徼倖复归
旧贯允叶至公宜令诸道下第举人依旧重请文解
是年试进士始分三甲第一甲并知县
卷三十 第 22b 页 WYG0610-0658a.png
雍熙二年令考官亲戚别试是年亲试举人初唱名赐
第得梁颢以下一百七十馀人诸科一百馀人李昉吕
蒙正之子皆入等上以势家不宜与孤寒竞进罢之左
右言尚有遗材复试又得洪湛等七十馀人诸科三百
馀人并赐及第
四年先是上阅试举人累日方毕宰相屡请以春官之
职归有司如唐故事乃诏岁命春官知举
端拱元年礼部放进士程宿以下二十八人诸科一百
卷三十 第 23a 页 WYG0610-0658b.png
一十人榜既出而谤议蜂起上意其遗材遽召下第人
覆试于崇政殿得进士马国祥以下及诸科凡七百人
以试中为目用白诏纸书其名氏以赐之令权知诸县
簿尉 六月又命右正言王世则等召诸下第进士及
诸科于武成王庙重试得合格数百人上覆试诗赋又
拔进士叶齐以下三十一人诸科八十九人并赐及第
  容斋洪氏随笔曰太宗雍熙二年端拱元年礼部
  放进士之后虑有遗材至于再试再放雍熙复试
卷三十 第 23b 页 WYG0610-0658c.png
  凡百七十六人端拱复试诸科因此得官者至于
  七百一时待士可谓至矣然太平兴国末孟州进
  士张雨光以试不合格纵酒大骂于街衢中言涉
  指斥上怒斩之同保九辈永不得赴举恩威并行
  至于如此
二年亲试举人有中书吏人及第上令夺所授敕牒乃
诏禁吏人应举
淳化三年是岁诸道举人凡万七千馀人苏易简知举
卷三十 第 24a 页 WYG0610-0658d.png
殿试始令糊名考校内出卮言日出赋题试者不能措
辞相率叩殿槛上请有钱易者日未中三题皆就以其
轻俊特命黜之得孙何以下三百馀人诸科八百馀人
就宴赐御制诗三首箴一首又诏刻礼记儒行篇赐近
臣及京朝官受任于外者并以赐何等初内殿策士例
赐御诗以宠之至陈尧叟始易以箴至是诗箴并赐
 旧制三史通礼各试三十场每场墨义十道制自今
 只试墨义十五场馀十五场抽卷令面读能知义理
卷三十 第 24b 页 WYG0610-0659a.png
 分辨其句识难字者为合格不合者落
 自端拱元年试士罢进士击鼓诉不公后次年苏易
 简知贡举固请御试是年又知贡举既受诏径赴贡
 院以避请求后遂为例
  容斋洪氏随笔曰淳化三年太宗试进士出卮言
  日出赋题孙何不得知所出相率叩殿槛乞上指
  示之上为陈大义景德二年御试天道犹张弓赋
  后礼部贡院言近进士惟钞略古今文赋怀挟入
卷三十 第 25a 页 WYG0610-0659b.png
  试昨者御试以正经命题多懵所出则知题目不
  示以出处也大中祥符元年试礼部进士内出清
  明象天赋等题仍录题解摹印以示之至景祐元
  年始诏御药院御试日进士题目具经史所出摹
  印给之更不许上请
  按艺祖太宗皆留意于科目然开宝八年王嗣宗
  为状元止授秦州司理参军尝以公事忤知州路
  冲冲怒械系之于狱然则当时状元所授之官既
卷三十 第 25b 页 WYG0610-0659c.png
  卑且不为长官所礼未至如后世荣进素定要路
  在前之说也至太平兴国二年始命第一第二等
  进士及九经授将作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诸州其
  次皆优等注拟凡一百三十人淳化二年试士第
  一甲至三百二人皆赐及第太宗时惟此二年科
  目恩数最为优渥涑水记闻言太平兴国之事以
  为太祖幸西都张齐贤以布衣献策帝善之归语
  太宗曰吾幸西都得一张齐贤我不欲官之汝异
卷三十 第 26a 页 WYG0610-0659d.png
  日可收以自辅是榜齐贤中选适在数十人后及
  注官乃诏尽与超除如此则是通榜恩数之厚是
  太宗欲曲为张齐贤之地马永卿语录载淳化二
  年之事则以为武当山道士邓若拙尝出神见二
  仙官相语曰来春进士榜有宰相三人而一人极
  低如何对曰高低不可易也独甲科可易不若以
  第二甲为第一甲道士觉以告人既而唱名上适
  有宫中之喜因谓近臣第一甲多放几人言止则
卷三十 第 26b 页 WYG0610-0660a.png
  止遂唱第一甲上意亦忽忽忘之至三百人方悟
  是年榜三百五十三人而第一甲三百二人第二
  甲五十一人丁谓第四人王钦若第十一人张士
  逊第二百六十人后丁谓王张皆为宰相如此则
  是黄甲人数之多是神物欲曲为张士逊之地二
  说颇涉偏私诡异故李大性所著典故辨疑深言
  其不然愚以为太宗寤寐英贤如恐不及时出特
  恩以示奖励故初无一定之例有如太平兴国二
卷三十 第 27a 页 WYG0610-0660b.png
  年三年第一等第二等并授通判而五年则前二
  十三名授通判八年则第一甲授知县雍熙二年
  第一等为节察推官淳化三年则止前四名授通
  判则累科授官之崇庳无定例也分甲取人始于
  太平兴国八年然是年第三甲五十四人第二甲
  一百五十七人反三倍于第三甲之数端拱元年
  二年则又不分甲淳化三年第二甲五十一人第
  一甲三百二人反六倍于第二甲之数则累科分
卷三十 第 27b 页 WYG0610-0660c.png
  甲人数之多少无定例也好事者徒见二张致身
  宰辅而不擢高科而二科恩例适尔优厚故必以
  为曲为二人之地耳
真宗咸平元年诏礼部放榜得进士孙仅以下五十人
高丽宾贡一人自淳化五年停举凡五年至是始行之
其年密州发解官坐荐送非人当入金特诏停任因诏
告谕诸路以警官吏
  容斋洪氏曰按登科记孙仅榜五十人自第一至
卷三十 第 28a 页 WYG0610-0660d.png
  十四人惟第九名刘煜为河南人馀皆贯开封府
  其下二十五人亦然不应都人士中选如是其多
  疑外方寄名托籍为进取之便耳
二年诏天下贡举人应三举者今岁并免取解自馀依
例举送
三年亲试举人上临轩三日无倦色得进士陈尧咨以
下四百九人诸色四百三十馀人又试进士五举诸科
八举及尝经御试或年踰五十者得进士及诸科凡九
卷三十 第 28b 页 WYG0610-0661a.png
百馀人共千八百馀人其中有晋天福随计者较艺之
详推恩之广近代未有也
 诏曰孔门四科德行为贵言念近岁偷薄成风务扇
 朋游以图进取潜相诟病指摘瑕疵有玷士伦颇伤
 俗化自今两京诸路所解举人宜先廉访行实或艺
 文可采而操履有亏投书匿名饰词讪上之𩔖并严
 加惩断勒归乡县课役永不得就举如辄敢解送所
 由官吏必当论罪仍令御史台觉察之
卷三十 第 29a 页 WYG0610-0661b.png
 又亲试河北贡举人赐进士齐革等十三人诸科三
 百四十五人及第同出身既下第求试武艺及量材
 录用者又五百馀人悉赐装钱慰遣之命礼部叙为
 一举
  容斋洪氏随笔曰国朝科举取士及太平兴国以
  来恩典始重然各出一时制旨未尝辄同士子随
  所得而受之初不以官之大小有所祈诉也太平
  之二年进士一百九人吕蒙正以下四人得将作
卷三十 第 29b 页 WYG0610-0661c.png
  丞馀皆大理评事充诸州通判三年七十四人胡
  旦以下四人将作丞馀并为评事充通判及监当
  五年一百二十一人苏易简以下二十三人皆将
  作丞通判八年二百三十九人自王世则以下十
  八人评事知县馀授判司簿尉未几世则等移通
  判簿尉改知令录明年并迁守评事雍熙二年二
  百五十八人自梁颢以下二十一人才得节察推
  官端拱元年二十八人自程宿以下但权知诸县
卷三十 第 30a 页 WYG0610-0661d.png
  簿尉二年一百八十六人陈尧叟曾会至得光禄
  丞直史馆而第三人姚揆但防禦推官淳化三年
  三百五十三人孙何以下二人将作丞二人评事
  第五人以下皆吏部注拟咸平元年孙仅但得防
  推二年孙暨以下但免选注官盖此两榜真宗在
  谅闇礼部所放故杀其礼及三年陈尧咨登科然
  后六人将作丞四十二人评事第二甲一百三十
  四人节使推官军事判官第三甲八十人防团军
卷三十 第 30b 页 WYG0610-0662a.png
  事推官
四年诏淄青齐州及河北经蕃寇蹂践处贡举许免取
(此泛免/之始)
五年亲试举人得进士王曾以下三十八人九经诸科
百八十人是岁贡举人集阙下万四千五百馀人陈恕
知贡举所取士甚少(进士诸科共取二百一十/八人约六十六人取一人)诸州举
送官被黜责者甚众
景德二年亲试举人得进士李迪等二百四十馀人特
卷三十 第 31a 页 WYG0610-0662b.png
奏一百馀人诸科五百馀人诸科特奏七十馀人先是
迪与贾边皆有声场屋及礼部奏名而两人皆不与考
官取其文观之迪赋落韵边论当仁不让于师以师为
众与注疏异特奏令就御试参知政事王旦议落韵者
失于不详审耳舍注疏而立异不可辄许恐士子从今
放荡无所准的遂取迪而黜边当时朝论大率如此
 虞部员外郎知郑州王矩上书自荐求进士第上以
 矩自燕蓟归化居官清白而自强学业特赐及第驿
卷三十 第 31b 页 WYG0610-0662c.png
 召赴闻喜宴上以去岁河朔用兵民甚惊扰其乘城
 捍寇多出士人故广示甄采
诏应试进士诸科同出身试将作监主簿者并令守选
故事登科皆有选限近制及第即命以官上初复廷试
赐出身者亦免选至是策名之士尤众多设等级以振
淹滞虽义不及格悉赐同出身试秩解褐故令有司循
用常调以示甄别 又诏贡举之门因循为弊躁竞斯
甚缪滥益彰宜令权住二年庶使服勤更专学问无失
卷三十 第 32a 页 WYG0610-0662d.png
大成之术式符虚伫之怀仍委礼部贡院自今科场务
精考试无容滥进用革浇风比又有州郡全无解送是
谓旷官其诸路府州将来秋赋当职官如依前顾避全
不解人致有上言必行朝典
礼部贡院上言请诸色举人各归本贯取解不得寄应
及权买田产立户诸州取解发寄应举人长吏以下请
依例科罪犯者罪亦如之有乡里遐远久住京师许于
国子监取解仍须本乡命官委保判监引验乃得附学
卷三十 第 32b 页 WYG0610-0663a.png
发解日奏
三年诏进士就试不许继烛自今开封府国子监诸路
州府据秋赋投状举人解十之四如艺业优长或荒缪
至甚则不拘多少今岁秋赋止解旧人新人且令习业
川广旧取解人并许免解
翰林学士晁迥等议令诸州约分数解送或自来举子
止有三两人欲听全解或其间才业卓然不群者别以
名闻其文武升朝官适亲许附国学(此胄试/之始)
卷三十 第 33a 页 WYG0610-0663b.png
贡院言昨详进士所纳公卷多假借他人文字或用旧
卷或为佣书人易换文本是致考校无准请自今并令
举人亲自投纳于试纸前亲书家状如将来程试与公
卷全异及所试文字与家状书体不同并駮放之或假
用他人文字辨认彰露即依例扶出永不得赴举其知
举官亦望先一月差入贡院考较公卷分为等第如事
业殊异者至日更精加试验所冀抱艺者不失搜罗躁
进者难施伪滥
卷三十 第 33b 页 WYG0610-0663c.png
四年令礼部糊名考较先是上尝问辅臣以天下贡举
人数王旦曰万三千有馀约常例奏名十一而已上曰
若此则当黜者不啻万人矣典领之官必须审择晁迥
兢畏当以委之且谓滕元晏少交游命迥等知贡举元
晏等封印卷首凡封卷首及点检详试别命官皆始此
先糊名用之殿试今复用之礼部也初陈彭年举进士
以轻俊为宋白所出于是彭年与迥等更定条制设关
防不复㨂择文行虽杜绝请托然寘甲科者多非人望
卷三十 第 34a 页 WYG0610-0663d.png
自彭年始也
大中祥符元年南省下第举人周叔良等百二十人讼
知贡举官朋附权要抑塞孤寒列上势家子弟四十馀
人文字浅近非合奏名上曰贡举谤议前代不免朕今
召所谓势家子弟者别坐就试既而叔良等所陈皆妄
命配𨽻许州
二年礼部贡院言准诏议定国子监两京诸路以五次
解到举人内取一岁数多者自今解十之三永为定式
卷三十 第 34b 页 WYG0610-0664a.png
诏令于五年最多数中特解十之五庸振淹滞以广搜

三年亲试东封路服勤词学经明行修赐进士梁固以
下三十一人
四年亲试祀汾阴路服勤词学经明行修赐进士张师
德以下三十一人
  按自雍熙端拱而后取士之法省试之后乃有殿
  试已为定例独此二年会要所载乃停贡举年分
卷三十 第 35a 页 WYG0610-0664b.png
  礼部未尝放进士然则此六十馀人者乃是封禅
  特恩所试如后来免省到殿之𩔖是也
四年开封府进士郭颜孙硕等同保赴举硕预荐颜被
黜诣府自首有服纪不当赴举欲以累硕上恶其险躁
无儒行令配颜蔡州勿齿儒籍 又诏曰如闻河朔诸
州解送举人难于考覈颇多黜落宜令转运使于落解
举人最多处内有显负苦辛者遣官别加考试及格人
送礼部
卷三十 第 35b 页 WYG0610-0664c.png
五年上闻贡院监门官以诸科举人挟书为私悉解衣
阅视失取士之体亟令止之又令贡院录诸州发解试
题以闻以将廷试虑或重复自是用以为例 又诏令
自今贡举人曾预南省试者犯公罪特听罚赎
 先是挟书赴试者并同保人殿一举是岁试诸科以
 挟书扶出者十八人计同保九十三人而十二人当
 奏名有司以闻上特令赴殿试乃诏礼部裁定殿举
 之制礼部言诸科怀挟书策比对义十不词理纰缪
卷三十 第 36a 页 WYG0610-0664d.png
 者情理稍轻其进士所挟未必全是所试文字请自
 今挟书犯者依条殿举其同保殿举指挥更不施行
 奏可
八月诏诸卫将军诸司使副三班知州处贡举人令通
判幕职录事参军及考试官发解知州止同署解状所
解不当亦免其罪
七年诏诸州解送举人内黜落多处宜令本州选官覆
试取艺业优长者送礼部以二月一日为限进士诸科
卷三十 第 36b 页 WYG0610-0665a.png
其曾经殿试并河北陕西诸科曾至终场及他州两至
终场下第者悉免取解
  容斋洪氏随笔曰天禧三年京西转运使胡则言
  滑州进士王世质等诉本州黜落即取元试卷付
  许州通判崔立看详立以为世质等所试不至纰
  缪已牒滑州依例解发诏转运司具析不先奏裁
  直令解发缘由以闻其试卷仰本州缴进世质等
  仍未得解发及取到试卷诏贡院定夺乃言词理
卷三十 第 37a 页 WYG0610-0665b.png
  低次不合充荐复黜之而劾胡则崔立之罪盖是
  时贡举条制犹未坚定故有被黜而来诉其枉者
  至于省试亦然如叶齐之𩔖由此登第后来无此
  风矣
八年始制誊录院
 时怀卫滨州以部内官属少进士登科者因聚数州
 进士都试之乃诏自今诸州发解如乏试官宜令转
 运司选邻州官充不得移举就他州并试
卷三十 第 37b 页 WYG0610-0665c.png
天禧二年诏自今锁厅应举人所在长吏先考试艺业
合格者始听取解如至礼部不及格当停见任其前后
考试官举送长官皆重寘罪至天圣时除其法
二年诏以近年开封府举人稍多屡致词讼令翰林学
士承旨晁迥等议定条制迥等上言诸州举多以身有
服制本贯难于取解遂奔凑京毂寓籍充赋人数既众
混而为一有司但考其才艺解送之际本府土著登名
者甚少交构喧竞亦由于此欲请自今举人有期周卑
卷三十 第 38a 页 WYG0610-0665d.png
弱以下服者听取文解寄应举人实无户籍者计召官
保任于本府户籍人数外别定分数荐送诏从之
 
 
 
 
 
 
卷三十 第 38b 页 WYG0610-0666a.png
 
 
 
 
 
 
 
 文献通考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