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0610-0512b.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二十三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国用考一
  历代国用
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
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
为出(通三十年之率当有九/年之蓄出谓所当给为)祭用数之仂(算今年一岁/经用之数用)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0610-0512c.png
(其什/一)丧用三年之仂(丧大事用三/岁之什一)丧祭用不足曰暴有
馀曰浩(暴犹耗也/浩犹饶也)祭丰年不奢凶年不俭国无九年之
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
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
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
以乐
周官太宰以九赋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
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0610-0512d.png
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币馀之
(财泉谷也郑司农云邦中之赋二十而税一各有差/也币馀百工之馀元谓赋口率出泉卿大夫岁时登)
(其夫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征之遂师征其财皆此赋/也邦中在城郭者四郊去国百里邦甸二百里家削三)
(百里邦县四百里邦都五百里此平民也关市山泽谓/占会百物币馀谓占卖国中之斥币盖百官所用官物)
(不尽者归之职币职币得之不入本府恐久藏朽蠹则/有人占卖依国服出息谓之斥币谓指斥与人也此三)
(者皆末作当增赋者若今贾人倍算矣自邦/中至币馀各入其所有榖物以当赋泉之数)
  按此九赋先郑以为地赋后郑以为口赋然关市
  即邦中之地也山泽即四郊以下之地也一地而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0610-0513a.png
  再税之可乎关市即邦中之人也山泽即四郊以
  下之人也一人而再税之可乎后郑虽有末作增
  赋之说然于币馀一项尚觉牵强且居关市及山
  泽之民未必皆能占会百物以取利者也尽从而
  倍征之可乎愚以为自邦中至邦都皆取之于民
  者其或为地赋或为口赋不可知也关市以下则
  非地赋亦非口赋乃货物之税也关市者货之所
  聚故有赋如后世商税是也山泽者货之所出故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0610-0513b.png
  有赋如后世𣙜盐𣙜茶之𩔖是也币馀则如后世
  领官物营运之𩔖故取其息息即赋也故名之曰
  九赋而太宰总其纲焉
以九式均节财用一曰祭祀之式二曰宾客之式三曰
丧荒之式四曰羞服之式五曰工事之式六曰币帛之
式七曰刍秣之式八曰匪颁之式(匪分也谓/颁赐也)九曰好用
之式(燕好所赐予式/谓用财之节)
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颁其货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0610-0513c.png
于受藏之府(若内/府也)颁其贿于受用之府(若职/内也)凡官府都
鄙之吏及执事者受财用焉凡颁财以式法授之关市
之赋以待王之膳服邦中之赋以待宾客四郊之赋以
待稍秣家削之赋以待匪颁邦甸之赋以待工事邦县
之赋以待币帛邦都之赋以待祭祀山泽之赋以待丧
纪币馀之赋以待赐予凡邦国之贡以待吊用(此九贡/之财)
凡万民之赋以充府库(此九职/之财)凡式贡之馀财以供玩
好之用(谓先给九式及吊用足府库而有馀财/乃可以供玩好明玩好非治国之用)凡邦之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0610-0513d.png
赋用取具焉岁终则以货贿之入出会之
  先公曰周官天下之财只有三项九贡是邦国之
  贡据经以待吊用九赋是畿内之赋以给九式之
  用九职万民之贡以充府库三者馀财以供玩好
  虽然邦国之贡多矣吊用之费几何愚恐其有馀
  畿内之赋有限矣九式之费何广也愚恐其不足
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凡良货贿之藏凡王之献金玉
兵器文织良货贿之物受而藏之凡王之好赐供其货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0610-0514a.png
贿
 贾山至言昔者周盖千八百国以九州之民养千八
 百国之君用民之力不过岁三日君有馀财民有馀
 力而颂声作秦皇帝以千八百国之民自养力罢而
 不能胜其役财尽而不能胜其求一君之身耳所以
 自养者驰骋弋猎之虞天下弗能供也
汉接秦之弊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天下既定民亡盖藏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醇不/杂也)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0610-0514b.png
法省禁轻田租而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入自天子以
至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不领于天子之经费漕
转关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文帝即位贾
谊说上曰汉之为汉几四十年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云
云上感谊言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
 晁错说上募民入粟边支五岁则入粟郡县支一岁
 则时赦勿收农民租(见田/赋门)
武帝时太仓之米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0610-0514c.png
可校乃外事四夷内兴功利用度不足乃募民入奴婢
得以终身复及入羊为郎又令民买爵置武功爵(见鬻/爵门)
造皮币白金(见钱/币门)置盐铁均输官算商车缗钱𣙜酒酤
(见征/𣙜门)
 西汉财用之司凡三所大司农(官/库)少府水衡(二者天/子之私)
 (藏/)故桑弘羊言山海天地之藏宜属少府陛下勿私
 以属大农毋将隆言大司农钱自乘舆不以给供养
 供养劳赐一出少府盖不以本藏给末用不以民力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0610-0514d.png
 供浮费别公私示正路也又宣帝本始二年以水衡
 钱为平陵民起第宅应劭注县官公作当仰司农今
 出水衡钱宣帝即位为异政也
王莽末边兵二十万人仰县官衣食用度不足数横赋
敛又一切税吏民訾三十而取一又令公卿以下至郡
县黄绶吏皆保养军马(师古曰保者/不许其死伤)吏尽复以与民(转/令)
(百姓/养之)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徭役烦剧旱蝗相因上自
公侯下至小吏皆不得奉禄而私赋敛民无以自存盗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0610-0515a.png
赋蜂起
汉兵攻莽时省中黄金万斤者为一匮尚有六十匮黄
门钩盾藏府中尚方处处各有数匮长乐御府中御府
及都内平准帑藏钱帛珠玉财物甚众莽愈爱之拜将
军九人皆虎为号将精兵而东纳其妻子宫中以为质
赐九虎士人四千钱众重怨无斗志
更始都长安居安乐宫府藏完全独未央宫烧攻莽三
日死则安堵复故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0610-0515b.png
更始至岁馀政教不行明年赤眉入关立刘盆子遂烧
长安宫室市里害更始长安为虚城中无人行
东汉大司农掌诸钱谷金帛诸货币四时上月旦见钱
谷簿其逋未了各具别之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报
给损多益寡取相给足部丞一人主帑藏太仓令一人
主受郡国传漕谷
世祖建武六年诏田租三十税一如旧(见田/赋门)
肃宗时张林请置盐铁均输官(见征/𣙜门)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0610-0515c.png
旧大官汤官给用岁且二万万邓太后诏杀省珍费自
是裁数千万汉故事供给南单于岁一亿九十馀万西
域岁七千四百八十万
桓帝时段颎言永初中诸羌反叛十有四年用二百四
十亿永和之末复给七年用八十馀万亿今若以骑五
千步万人车三千两三冬二夏无虑用费五十四亿
灵帝光和元年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
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0610-0515d.png
中平二年敛修宫钱
 中常侍张让赵忠说帝敛天下田亩十钱以修宫室
 又令西园驺分道督趣恐动州郡多受赇赂刺史二
 千石及茂才孝廉迁除皆责助军修宫钱大郡至二
 三千万馀各有差当之官者皆先至西园谐价然后
 得去其守清者乞不之官皆迫遣之时钜鹿太守司
 马直新除以有清名减责三百万直被诏怅然曰为
 民父母而反割剥百姓以称时求吾不忍也辞疾不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0610-0516a.png
 听行至孟津上书极諌当世之失即吞药自杀书奏
 帝为暂绝修宫钱又造万金堂于西园引司农金钱
 缯帛仞积其中又还河间买田宅起第观帝本侯家
 宿贫每叹桓帝不能作家居故聚为私藏复藏寄小
 黄门常侍钱各数千万
帝多蓄私藏收天下之珍每郡国贡献先输中府名为
导行费(中府内府也导引也贡献外别/有所入以为所献希之引导也)
 吕强上疏諌曰天下之财莫不生之阴阳归之陛下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0610-0516b.png
 归之陛下岂有公私而尚方敛诸郡之宝中御府积
 天下之缯西园引司农之藏中厩聚太仆之马而所
 输之府辄有导行之财调广民困费多献少奸吏因
 其利百姓受其弊书奏不省
献帝即位董卓劫迁长安卓诛死李㴶郭泛自相攻伐
于长安城中为战地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二十万人
相食啖白骨盈野帝出太仓米豆为饥民作糜于御前
自加临给及东归至安邑御衣穿败唯以野枣园菜以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0610-0516c.png
为糇粮长安丘墟建安元年驾至洛阳百官披荆棘而
居州郡各拥强兵委输不至尚书郎官自出采稆或不
能自反死于墟巷
晋武帝平吴之后世属升平物流仓府宫闱增饰服玩
相辉于是王君夫武子石崇等更相誇尚舆服鼎俎之
盛连衡帝室布金埒之泉粉珊瑚之树物盛则衰固其
宜也永宁之初洛中尚有锦帛四百万珠宝金银百馀
斛惠后北征荡阴反驾寒桃在御只鸡以给其布衾两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0610-0516d.png
幅囊钱三千以为车驾之资焉怀帝为刘曜所围王师
累败府帑既竭百官饥甚比屋不见烟火饥人自相啖
悯皇西宅馁馑仍多斗米二金死人大半刘曜陈兵
内外断绝拾饼之曲屑而供御君臣相顾挥涕
元帝渡江军事草创蛮陬赕布不可恒准中府所储布
四千疋于时石勒勇锐挺乱淮南帝惧其侵逼乃诏方
镇能斩勒首者赏布千疋云
 苏峻既平帑藏空竭库中唯有练数千端鬻之不售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0610-0517a.png
 而国用不给王导患之乃与朝贤俱制练布单衣于
 是士人翕然竞服之练遂踊贵乃令主者出卖端至
 一金
晋自元帝寓居江左侨立郡县诸蛮陬俚洞沾沭王化
者各随轻重收其赕物以裨国用历宋齐梁陈皆因而
不改(见田/赋门)
后魏自孝明帝正光后国用不足乃先折天下六年租
调而徵之百姓怨苦有司奏断百官当给之酒计一岁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0610-0517b.png
所省米谷曲有差(见𣙜/酤门)尔后寇贼转众诸将出征相继
奔败帑藏空竭有司又奏内外百官及诸蕃客廪食肉
悉三分减一计岁终省肉百五十九万九千八百五十
六斤米五万三千九百三十二石
魏自永安之后政道陵夷寇乱寔繁农商失业官有征
伐皆权调于人犹不足以相资奉乃令所在迭相紏发
百姓愁怨无复聊生六镇扰乱相率内徙寓食齐晋之
郊齐神武因之以成大业魏武西迁连年战争河洛之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0610-0517c.png
间又并空竭迁都于邺时六坊之众从武帝而西者不
能万人馀皆北徙并给常廪逐丰稔之处折绢籴粟以
充国储于诸州缘河津济皆官仓贮积以拟漕运于沧
瀛幽青四州之境傍海置盐官以煮盐每岁收钱军国
之资得以周赡
北齐武成时用度转广赐予无节府藏不足以供乃减
百官之禄彻军人常廪并省州郡县镇戍之职又制刺
史守宰行兼者并不给干(南齐以有僮干若/今驱使门仆之𩔖)以节国用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0610-0517d.png
之费焉
隋文帝开皇时百姓承平渐久虽遭水旱而户口岁增
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至于京师相
属于道昼夜不绝数月帝又躬行节俭益宽徭赋平江
表师还赐物甚广其馀出师命赏莫不优崇十二年有
司上言库藏皆满帝曰朕既薄赋于人又大经赐用何
得尔也对曰用处常出纳处常入略计每年赐用至数
百万段曾无减损乃更开左藏之院构屋以受之诏曰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0610-0518a.png
既富而教方知廉耻宁积于人无藏府库乃蠲河北河
东今年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炀帝即位户
口益多府库盈溢乃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之课其后征
伐巡游不息租赋之入益减百姓怨叛以至于亡
  按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然考之史传则未
  见其有以为富国之术也盖周之时酒有𣙜盐池
  盐井有禁入市有税至开皇三年而并罢之夫酒
  𣙜盐铁市征乃后世以为关于邦财之大者而隋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0610-0518b.png
  一无所取则所仰赋税而已然开皇三年调绢一
  疋者减为二丈役丁十二番者减为三十日则行
  苏威之言也继而开皇九年以江表初平给复十
  年自馀诸州并免当年租税十年以宇内无事益
  宽徭赋百姓年五十者输庸停放十二年诏河北
  河东今年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则其
  于赋税复阔略如此然文帝受禅之初即营新都
  徙居之继而平陈又继而讨江南岭表之反侧者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0610-0518c.png
  则此十馀年之间营缮征伐未尝废也史称帝于
  赏赐有功并无所爱平陈凯旋因行庆赏自门外
  夹道列布帛之积达于南郭以次颁给所费三百
  馀万段则又未尝啬于用财也夫既非苛赋敛以
  取财且时有征役以糜财而赏赐复不吝财则宜
  用度之空匮也而何以殷富如此史求其说而不
  可得则以为帝躬履俭约六宫服浣濯之衣乘舆
  供御有故敝者随令补用非燕享不过一肉有司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0610-0518d.png
  尝以布袋贮乾姜以毡袋进香皆以为费用大加
  谴责呜呼夫然后知大易所谓节以制度不伤财
  不害民孟子所谓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者信利国之良规而非迂阔之谈也汉隋二文帝
  皆以躬履朴俭富其国汉文师黄老隋文任法律
  而所行暗合圣贤如此后之谈孔孟而行管商者
  乃曰苟善理财虽以天下自奉可也而其党遂倡
  为丰亨豫大惟王不会之说饰六艺文奸言以误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0610-0519a.png
  人国家至其富国强兵之效则不逮隋远甚岂不
  缪哉
唐贞观时马周上疏曰隋室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
都积布帛而王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
今未尽向使洛口东都无粟帛则王世充李密未能聚
大众但贮积固有司之常事要当人有馀力而后收之
若人劳而强敛之更以资寇积之无益也
唐天宝以来海内富实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馀万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0610-0519b.png
缗粟千九百八十馀万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疋绵百
八十馀万屯布千三十五万馀端天子骄于佚乐而用
不知节大抵用物之数常过于所入于是钱谷之臣始
事朘削太府卿杨崇礼句剥分铢有欠折渍损者州县
督送历年不止其子慎矜专知太府次子慎名知京仓
亦以苛刻结主恩王鉷为户口色役使岁进钱百亿万
缗非租庸正额者积百宝大盈库以供天子燕私及安
禄山反杨国忠以为正库物不可以给士遣御史崔众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0610-0519c.png
至太原纳钱度僧尼道士旬日得万缗而已自两京陷
没民物耗弊肃宗即位籍江淮富商訾(见訾/算门)时第五琦
以钱谷得见请于江淮置租庸使明年宰相裴冕以天
下用度不足诸道得召人纳钱给空名告身授官勋邑
号度道士僧尼不可胜计纳钱百千赐明经出身商贾
助军者给复
 故事天下财赋归左藏而太府以时上其数尚书比
 部覆其出入时京师豪将假取不能禁第五琦为度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0610-0519d.png
 支盐铁使请皆归大盈库供天子给赐主以中官自
 是天下之财为人君私藏有司不得程其多少
 杨炎既相德宗上言曰财赋邦国大本生人之喉命
 天下治乱轻重系焉先朝权制以中人领其职五尺
 宦竖操邦之柄丰俭盈虚虽大臣不得知无以计天
 下利害臣请出之以归有司度宫中给费一岁几何
 量数奉入不敢阙帝从之乃诏岁中裁取以入大盈
 库度支具数先闻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0610-0520a.png
初转运使掌外度支使掌内永泰二年分天下财赋铸
钱常平转运盐铁置二使东都畿内河南淮南江东西
湖南荆南山南东道以转运使刘晏领之京畿关内河
南剑南山南西道以京兆尹判度支第五琦领之及琦
贬以户部侍郎判度支韩滉与晏分治时回纥有助收
西京功代宗厚遇与为婚岁送马十万疋酬以缣帛百
馀万疋而中国财竭岁负马价鱼朝恩元载擅权帝诛
朝恩复与载贰君臣猜间不恊边计兵食置而不议者
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WYG0610-0520b.png
几十年诸镇擅地结为表里日治兵缮垒天子不能绳
其法专留意祠祷焚币玉写浮屠书度支廪赐僧巫岁
钜万计时朝多留事经岁不能遣置客省以居上封事
不足采者蕃夷贡献未报及失职未叙者食度支数千
百人德宗即位用宰相崔祐甫拘客省者出之食度支
者遣之岁省费万计
自至德以后天下兵起因以饥厉百役并兴人户凋耗
版图空虚军国之用仰给于度支转运使四方征镇又
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WYG0610-0520c.png
自给于节度都团练使赋敛之司数四莫相统摄纲目
大坏朝廷不能覆诸使诸使不能覆诸州四方贡献悉
入内库权臣巧吏因得旁缘公托进献私为赃盗动万
万计河南山东荆襄剑南重兵处皆厚自奉养王赋所
入无几科敛凡数百名废者不削重者不去新旧仍积
不知其涯百姓竭膏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有休息吏
因其苛蚕食于人富者得免贫者丁存故课免于上而
赋增于下杨炎为相乃请为两税法以均之自此吏不
卷二十三 第 18a 页 WYG0610-0520d.png
能容奸权归朝廷(详见田/赋门)
初德宗居奉天储蓄空窘尝遣卒视贼以苦寒乞𥜗不
能致剔亲王𢃄金而鬻之朱泚既平乃属意聚敛常赋
之外进奉不息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有日进江西观
察使李兼有月进他如杜亚刘赞王纬李锜皆徼射恩
泽以常赋入贡名为羡馀至代易又有进奉户部钱物
所在州府及巡院皆得擅留或矫密旨加敛或减刻吏
禄或贩鬻蔬果往往私自入所进才什二三无敢问者
卷二十三 第 18b 页 WYG0610-0521a.png
刺史及幕僚至以进奉得迁官继而裴延龄用事益为
天子积私财生民重困又为宫市(见征/𣙜门)
 朱泚僭位长安既据府库之富不爱金帛以悦将士
 公卿家属在城者皆给月俸神策及六军从车驾及
 哥舒曜李晟者皆给其衣粮加以缮完器械日费甚
 广及长安平府库尚有馀蓄见者皆追怨有司之横
 敛焉
 裴延龄领度支奏左藏库司多有失落近因检阅使
卷二十三 第 19a 页 WYG0610-0521b.png
 置簿书乃于粪土之中得银十三万两其疋段杂货
 百万有馀此皆已弃之物即是羡馀悉应移入杂库
 以供别敕支用太府少卿韦少华不伏抗表称此皆
 每月申奏见在之物请加推验执政请令三司详覆
 上不许亦不罪少华
  司马温公有言天之生财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
  官譬如雨泽夏潦则秋旱善哉言也后世多欲之
  君聚敛之臣苛征横敛民力不堪而无所从出于
卷二十三 第 19b 页 WYG0610-0521c.png
  是外则擅留常赋以为进奉内则妄指见存以为
  羡馀直不过上下之间自相欺蔽耳德宗借军兴
  用度不足之名而行间架陌钱诸色无艺之征敛
  乃复不能稍丰泾原军士之廪饷以致奉天之难
  至委其厚藏以遗朱泚泚平而府库尚盈人皆追
  怨横敛而帝方惩奉天储蓄空窘益务聚蓄不知
  所以致难之由非因乏财盖知聚而不知散乃怨
  府也不明之君可与言哉
卷二十三 第 20a 页 WYG0610-0521d.png
宪宗时分天下之赋以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
留州宰相裴垍又令诸道观察节度调费取于所治州
不足则取于属州送使之馀与其上供者皆输度支时
因德宗府库之积天子颇务俭约及刘辟李锜平赀藏
皆入内库方镇于頔王锷进献甚厚帝受之李绛言其
非宜帝喟然曰诚知非至德事然两河中夏贡赋之地
朝觐久废河湟陷没烽候列于郊甸方刷祖宗之耻不
忍重敛于人也然不知进献之取于人重矣其后皇甫
卷二十三 第 20b 页 WYG0610-0522a.png
镈王遂李翛程异用事益务聚敛诸道贡献尤甚
会昌末置备边库收度支户部盐铁钱物宣宗更号延
资库初以度支郎中判之至是以属宰相其任益重户
部岁送钱帛二十万度支盐铁送者三十万诸道进奉
助军钱皆输焉
元和中供岁赋者浙西浙东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
湖南八道户百四十四万比天宝四之一兵食于官者
八十三万加天宝三之一通以二户养一兵京西北河
卷二十三 第 21a 页 WYG0610-0522b.png
北以屯田广无上供至长庆户三百三十五万而兵九
十九万率三户以奉一兵至武宗即位户二百一十一
万四千九百六十会昌末户增至四百九十五万五千
一百五十一宣宗既复河湟天下两税𣙜酒茶盐岁钱
入九百二十二万缗岁之常费率少三百馀万有司远
取后年乃济及群盗起诸镇不复上计云
 李吉甫为元和国计簿及中书奏疏以天下郡邑户
 口财赋之入较吏禄兵廪商贾僧道之数大率以二
卷二十三 第 21b 页 WYG0610-0522c.png
 户而资一兵以三农而养七游手
后唐庄宗既灭梁宦官劝帝分天下财赋为内外府州
县上供者入外府充给费方镇贡献者入内府充宴游
及给赐左右于是外府常虚竭无馀而内府山积及有
司办郊祀乏劳军钱郭崇韬颇受藩镇馈遗或諌之崇
韬曰吾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藉外财但伪梁之世贿
赂成风今河南藩镇皆梁旧臣主上之仇雠也若拒其
意能无惧乎吾特为国家藏之私室耳至是首献劳军
卷二十三 第 22a 页 WYG0610-0522d.png
钱十万缗因言于上曰臣已倾家所有以助大礼愿陛
下亦出内府之财以赐有司上默然久之曰吾晋阳自
有储蓄可令租庸辇取以相助于是取李继韬私第金
帛数十万以益之(继韬时/以诛死)军士皆不满望始怨恨有离
心矣
潞王之发凤翔也许军士以入洛人赏钱百缗既至阅
府库实金帛不过三万疋两而赏军之费应用五十万
缗乃率京城民财数日仅得数万缗执政请据屋为率
卷二十三 第 22b 页 WYG0610-0523a.png
无问士庶自居及僦者预借五月僦直百方敛民财仅
得六万帝怒下军巡使狱昼夜督责囚系满狱贫者至
自经死而军士游市肆皆有骄色时竭左藏旧物及诸
道贡献乃至太后太妃器服簪珥皆出之才及二十万
缗帝患之李专美言于帝曰窃思自长兴之季赏赉亟行
卒以是骄继以山陵及出师帑藏遂涸虽有无穷之财
终不能满骄卒之心故陛下拱手于危困之中而得天
下夫国之存亡不专系于厚赏亦在修法度立纪纲陛
卷二十三 第 23a 页 WYG0610-0523b.png
下苟不改覆车之辙臣恐徒困百姓存亡未可知也今
财力尽于此矣宜据所有均给之何必践初言乎帝以
为然军士无厌犹怨望
宋太祖皇帝乾德三年诏诸州支度经费外凡金帛悉
送阙下无得占留自唐末兵兴方镇皆留财赋自赡名
曰留使留州其上供殊鲜五代疆境迫蹙藩镇益强率
令部曲主场院厚敛以自奉太祖周知其弊后藩郡有
阙稍命文臣权知所在场务或以京朝官廷臣监临于
卷二十三 第 23b 页 WYG0610-0523c.png
是外权削而利归公上条禁文簿渐为精密
六年诏诸州通判官粮料院至任并须躬自检阅帐籍
所列官物不得但凭主吏管认文状
是岁置封桩库国初贡赋悉入左藏库及取荆湖下西
蜀储积充羡始于讲武殿别为内库号封桩库以待岁
之馀用
 帝尝曰军旅饥馑当预为之备不可临事厚敛于人
 乃置此库太宗又置景福殿库𨽻内藏库拣纳诸州
卷二十三 第 24a 页 WYG0610-0523d.png
 上供物尝谓左右曰此盖虑司计之臣不能约节异
 时用度有阙当复赋率于民耳朕终不以此自供嗜
 好也自乾德开宝以来用兵及水旱赈给庆泽赐赉
 有司计度之所缺者必籍其数以贷于内藏俟课赋
 有馀则偿之淳化后二十五年间岁贷百万有至三
 百万者累岁不能偿则除其籍
  止斋陈氏曰国初平僭伪尽得诸国所藏之赋入
  内藏是后时时以州县上供掯拨入库而不齐集
卷二十三 第 24b 页 WYG0610-0524a.png
  守藏之臣每以为言上亦不察察也盖祖宗盛时
  内藏库止是收簇给费之馀或坊场课利不以多
  寡初无定额熙宁二年始命三司户部判官张讽
  核实讽取自嘉祐至治平十年以来输送之数见
  得川路金银自皇祐三年并纳内库馀福建广东
  淮南江南东则各有窠名分𨽻而十年之间所入
  殊不等乃诏今后并令纳左藏库逐年于左藏库
  拨金三百两银五十万两入内藏遂为永额然讽
卷二十三 第 25a 页 WYG0610-0524b.png
  元奏治平以前诸路所进坑冶山泽河渡课利悉
  在其中既合为元额矣在后中书再取旨以诸路
  提点银铜坑冶司所辖金银场冶课利并依久例
  尽数上供入内库则坑冶之入不理为左藏库年
  额之数自是条制益严密皆王安石之为也元丰
  元年敕诸路上供金银钱帛令赴内藏库内者委
  提刑拘催擅折变那移截留者徒二年不以赦原
  元祐诏令诸路坑冶课利七分起发赴内藏库三
卷二十三 第 25b 页 WYG0610-0524c.png
  分充漕计靖康改元三分复尽输内藏矣
开宝元年诏诸道给州车辇送上供钱帛
  止斋陈氏曰国初上供随岁所入初无定制而其
  大者在粮帛银钱诸路米纲会要开宝五年令汴
  蔡河岁运江淮米数十万石赴京充军食太平兴
  国六年制岁运三百五十万石景德四年诏淮南
  江浙荆湖南北路以至道二年至景德二年终十
  年酌中之数定为年额上供六百万石米纲立额
卷二十三 第 26a 页 WYG0610-0524d.png
  始于此银纲自大中祥符元年诏五路粮储已有
  定额其馀未有条贯遂以大中祥符元年以前最
  为多者为额则银纲立额始于此钱纲自天禧四
  年四月三司奏请立定钱额自后每年依此额数
  起发则钱纲立额始于此绢绵纲虽不可考以咸
  平三年三司初降之数则亦有年额矣然而前朝
  理财务在宽大随时损益非必尽取上供增额起
  于熙宁虽非旧贯犹未为甚崇宁三年十一月始
卷二十三 第 26b 页 WYG0610-0525a.png
  立上供钱物新格于是益重宣和元年户部尚书
  唐恪稽考诸路上供钱物之数荆湖南路四十二
  万三千二百二十九万疋两利州路三万二千五
  百一十八贯疋两荆湖北路四十二万七千二百
  七十七贯疋两夔州路一十二万三百八十九贯
  疋两江南东路三百九十二万四百二十一贯疋
  两福建路七十二万二千四百六十七贯疋两京
  西路九万六千三百五十一贯疋两河北路一十
卷二十三 第 27a 页 WYG0610-0525b.png
  七万五千四百六十四贯疋两广西路九万一千
  九百八十贯疋两京东路一百七十七万二千一
  百二十四贯疋两广南东路一十八万八千三十
  贯疋两陜西路一十五万七百九十贯疋两江南
  西路一百二十七万六千九十八贯疋两成都路
  四万五千七百二十五贯疋两潼川路五万二千
  一百二十贯疋两两浙路四百四十三万五千七
  百八十八贯疋两两淮南路一百一十一万一千
卷二十三 第 27b 页 WYG0610-0525c.png
  六百四十三贯疋两而斛斗地杂科不与焉其取
  之民极矣方今版图仅及承平之半而赋入过宣
  和之数虽曰饟军出不得已要非爱惜邦本之道
  此宽民力之说所以为最先务也
  按止斋此段足以尽宋朝上供之委折上供之名
  始于唐之中叶盖以大盗扰乱之后赋入失陷国
  家日不暇给不能考覈加以强藩自擅朝廷不能
  制是以立为上供之法仅能取其三之一宋兴既
卷二十三 第 28a 页 WYG0610-0525d.png
  已削州镇之权命文臣典藩奉法循理而又承平
  百年版籍一定大权在上既不敢如唐之专擅以
  自私献入有程又不至如唐之隳乱而难考则虽
  按籍而索锱铢皆入朝廷未为不可然且犹存上
  供之名取酌中之数定为年额而其遗利则付之
  州县桩管盖有深意一则州郡有宿储可以支意
  外不虞之警急二则宽于理财盖阴以恤民承流
  宣化者幸而遇清介慈惠之人则上供输送之外
卷二十三 第 28b 页 WYG0610-0526a.png
  时可宽假以施仁不幸而遇贪饕纵侈之辈则郡
  计优裕之馀亦不致刻剥以肆毒所谓损上益下
  者也呜呼仁哉
六年令诸州旧属公使钱物尽数系省毋得妄有支费
以留州钱物尽数系省始于此
  止斋陈氏曰自唐末方镇厚敛以自利上供殊鲜
  或私纳货赂即名贡奉至是始尽系省按后唐天
  成年宣命于系省曲钱上每贯止二百文充公使
卷二十三 第 29a 页 WYG0610-0526b.png
  同光二年庸租院奏诸道如更妄称简置官员即
  勒令自备请给不得正破系省钱物则系省之名
  旧矣然初未尝立拘辖钩管之制要不使妄费而
  已淳化五年十二月初置诸州应在司具元管新
  收已支见在钱物申省景德元年复立置簿拘辖
  累年应在虽有此令不过文具三司使丁谓奏立
  转运司比较闻奏省司进呈增亏赏罚之法然承
  平日久国家益务宽大诸郡钱物往往积留漕臣
卷二十三 第 29b 页 WYG0610-0526c.png
  靳惜吝于起发而省司殊不究知其详魏羽在咸
  平则言淳化以来收支数目攒簇不就名为主计
  而不知钱出纳王随在景德则言咸平以来未见
  钱物着落诸州受御指挥多不供申或有申报多
  是卤莽以致勘会勾销了绝不得范雍在天圣则
  又言自太平兴国以来未尝除破更有桩管倍万
  不少天圣至嘉祐四十年间理财之令数下徒有
  根括驱磨之文设而不用以此见得开国以来讫
卷二十三 第 30a 页 WYG0610-0526d.png
  于至和天下财物皆藏州郡祖宗之深仁厚泽于
  此见矣熙宁五年看详编修中书条例检正五房
  公事判司农寺曾布奏伏以四方财物乾没差谬
  漫不可知三司虽有审覆之名不复省阅但为空
  文自天圣九年上下因循全无检点纵有大段侵
  欺亦无由举发为弊滋多遂乞专置司驱磨天下
  帐籍自专置司继以旁通目子而天下无遗利而
  公使钱始立定额自二百贯至三千贯止州郡所
卷二十三 第 30b 页 WYG0610-0527a.png
  入才醋息房园祠庙之利谓之收簇守臣窘束屡
  有奏陈(谓如本州额定公使钱一千贯则先计其/州元收坊场园池等项课利钱若干却以)
  (不系省钱贴足额数然诸项课钱逐年所收不等/或亏折不及元数而所支不系省贴足之钱更正)
  (增添则比额定数有不及/一半者此其所以窘束也)后又以在州诸色钱𩔖
  为一体封桩入便以便不尽钱起发初嘉祐茶通
  商于是以六路茶本钱茶租茶税钱封桩入便若
  辄有支动即当职黜降不以自首迁官去官赦降
  原减之限至是遂以七路诸色钱并依通商茶法
卷二十三 第 31a 页 WYG0610-0527b.png
  矣元丰五年又以上供年额外凡琐细钱定为无
  额上供(谓坊场税钱增添盐酒钱卖香矾钱卖秤/斗钱卖铜钖钱披剃钱封赠钱淘寻野料)
  (钱额外铸到钱铜铅木脚钱竹木税钱误支/请受钱代支失陷赏钱赃罚钱户绝物帛钱)盖自
  系省而后有应在司有应在司而后有封桩有封
  桩而后起发盖至熙丰系省初无窠名应在司最
  为冗长此元祐群臣所以深罪王安石之纷更也
又诏诸州守臣非圣节进奉自馀诸般进奉钱物并留
本州管系不得押领上京圣节进奉始此
卷二十三 第 31b 页 WYG0610-0527c.png
  止斋陈氏曰谨按李焘续通鉴熊克九朝要略皆
  于乾德三年三月平蜀后书诏诸州计度经费外
  凡金帛悉送阙下于是外权削而利归公上矣盖
  约本志修入而实录不著窃考建隆以来凡上供
  纲皆有元降指挥独不见上件条贯唯至道四年
  二月十四日敕川陜钱帛令本路转运司计度只
  留一年支备其剩数计纲起发上京不得占留盖
  平蜀后事也自馀诸州常切约度在州以三年准
卷二十三 第 32a 页 WYG0610-0527d.png
  备为率外县镇二年偏僻县镇一年河北陜西缘
  边诸州不在此限江浙荆湖淮南西六路自来便
  钱州月帐内将见钱除半支遣外并具单状申奏
  诸州应系钱物合供文帐并于逐色都数下具言
  元管年代合系本州支用申省候到省日或有不
  系本州支用及数目浩大本处约度年多支用不
  尽时下转运司及本州相度移易支遣三司据在
  京要用金银钱帛诸般物色即除式样遍下诸州
卷二十三 第 32b 页 WYG0610-0528a.png
  府具金银钱帛粮草收支见在三项单数其见在
  项内开坐约支年月省司即据少剩数目下诸路
  转运司移易支遣及牒本州般送上京如有约度
  不足去处许以收至诸色课利计置封桩以此参
  考是岁进奉约束并景德元年李涛所奏足见国
  初未尝务虚外郡以实京师今从实录
  按乾德三年有诸州金帛悉送阙下之诏今复有
  此诏疑若异同而止斋遂以实录不载前诏为疑
卷二十三 第 33a 页 WYG0610-0528b.png
  盖唐末而方镇至于擅留上供之赋威令不行故
  也宋兴而州郡不敢私用留州之钱纪纲素立故
  也既欲矫宿弊则不容不下乾德之诏然纪纲既
  已振立官吏知有朝廷则不妨藏之州郡以备不
  虞固毋烦悉输京师而后为天子之财也
诏官受仓场头子钱之半(头子钱本末/见田赋门)
 
 
卷二十三 第 33b 页 WYG0610-0528c.png
 
 
 
 
 
 
 
 文献通考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