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610-0306d.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十三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职役考二
  历代乡党版籍职役
元祐元年二月门下侍郎司马光言按因差役破产者
惟乡户衙前有之自馀散从承符弓手手力耆户长壮
丁未闻有破产者其乡户衙前所以破产者盖由山野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610-0307a.png
愚戆之人不能干事或因水火损破官物或为上下侵
欺乞取是致欠折备偿不足有破产者至于长名衙前
在公精熟每经重难别得优轻场务酬奖往往致富何
破产之有又向者役人皆上等户为之其下等单丁女
户及品官僧道夲来无役今更使之一槩输钱则是赋
敛愈重也故自行免役法来富者差得自宽而穷者困
穷日甚又监司守令之不仁于雇役人之外多取羡馀
以希恩赏此农民之所以重困也臣愚以为莫若直降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610-0307b.png
命敕应天下免役钱一切并罢其诸役人并依熙宁以
前旧法人数委夲县令佐亲自揭五等丁产簿定差之
人若正身自愿充役者即令入役不愿充役者任便选
雇有行止人自代其雇钱多少私下商量若所雇人逃
亡即勒正身别雇若将带官物勒正身赔填如此则诸
色公人尽得其根柢行止之人少敢作过官中百事无
不修举其见雇役人候差到新役人各放逐便如衙前
一役虽号重难近来条贯颇为优假诸公库设厨酒库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610-0308a.png
茶酒司并差将校勾当诸上京纲运召得替官员或差
使臣殿侍军将管押其杂色及畸零之物差将校或节
级管押衙前若无差遣不闻更有破产之人若今日差
充衙前料民间赔备亦少于向日若犹以衙前为力难
独任即乞依旧于官户僧道寺观单丁女户有屋业每
月掠钱及十五贯庄田中年所收斛斗及百石以上者
随贫富等第出助役钱不及此数者与免放其助役钱
令逐州桩管约夲州衙前重难分数即行支给然尚虑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610-0308b.png
天下役人利害逐处不同乞指挥下诸路转运司下诸
州县限五日内具利害申夲州州限一月申转运司夲
司𩔖聚限一季奏闻委执政官参详施行
 是日三省枢密院同进呈得旨依初光上奏左仆射
 蔡确言此大事当与枢密院共之故同进呈知枢密
 院章惇取光所奏凡疏略未尽者枚数而驳奏之尚
 书左丞吕公著言光所建明大意已善其间不无疏
 略未备惇所言专欲求胜不顾朝廷大体乞选差近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610-0308c.png
 臣三四人专切详定闻奏从之始司马光奏乞复行
 差役旧法既得旨依奏知开封府蔡京即用五日限
 令开封祥符两县如旧役人数差一千馀人充役亟
 诣东府白光光喜曰使人人如待制何患法之不行
 议者谓京但希望风旨苟欲媚光非事实也 苏辙
 言京明知熙宁以前旧法役人数目显有冗长并不
 依近降指挥相度申请便尽数差拨及朝旨夲无日
 限辄敢差人监勒于数日内蹙迫了当故意扰民以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610-0308d.png
 害成法乞赐行遣以示惩戒
 监察御史王岩叟言请复差乡户主管天下官物公
 家则免侵陷在私亦脱刑祸宜独可于衙前大役立
 夲等相助法以尽变通之利借如一邑之中当应大
 役者百家而岁取十人则九十家出力为助明年易
 十户复如之则大役无偏重之弊矣其于百色无名
 之差占一切非理之资陪悉用熙宁新法禁之虽不
 助犹可为今所谓助者不过助受役之家岁用而已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610-0309a.png
 无厚敛也
 中书舍人苏轼言先帝初行役法取宽剩钱不得过
 二分以备灾伤而有司奉行过当通计天下乃十四
 五然行之几十六七年常积而不用至三十馀万贯
 石先帝圣意固自有在今日所当追探其意以兴长
 世无穷之利熙宁中尝行给田募役法其法以系官
 田如退滩户绝没纳之𩔖及用宽剩钱买民田以募
 役人大略如边郡弓箭手臣知密州亲行其法先募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610-0309b.png
 弓手民甚便之曾未半年此法复罢盖大臣利于速
 成且利宽剩钱以为他用故不果行因列其五利诏
 并送详定所
 右司諌苏辙言复行差役其应议者有五其一曰旧
 差乡户为衙前破散人家甚如兵火自新法行天下
 不复知有衙前之患然而天下反以为苦者其弊自
 是农家岁出役钱为难及许人添刬见卖坊场遂有
 输纳不纳者耳向使止用官卖坊场一色课入以雇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610-0309c.png
 衙前自可足办而他色役人止如旧法则为利较然
 矣初疑衙前多是浮浪投雇不如乡差税户可托然
 行之十馀年投雇者亦无大败阙不足以易乡差衙
 前之害今略计天下坊场钱一岁可得四百二十馀
 万若立定中价不许添刬三分减一尚有二百八十
 馀万贯而衙前支费及召募非泛纲运一岁共不过
 一百五十馀万缗则是坊场之直自可了办衙前百
 费何用更差乡户今制尽复差役知衙前苦无陪备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610-0309d.png
 故以乡户为之至于坊场元无明降处分不知官自
 卖邪抑仍用以酬奖衙前也若仍用以酬奖即召募
 部纲以何钱应用若不与之钱即旧名重难乡户衙
 前仍前自备为害不小其二坊郭人户旧苦科配新
 法令与乡户并出役钱而免科配其法甚便但敷钱
 太重未为经久之法乞取坊郭官户寺观单丁女户
 酌今役钱减定中数与坊场钱用以支雇衙前及召
 募非泛纲运外今桩备募雇诸色役人之用其三乞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610-0310a.png
 用见今在人数定差熙宁未减定前其数实冗长不
 可遵用其四熙宁以前散从弓手手力诸役人常苦
 迓送自新法以来官吏皆请雇钱役人既便官亦不
 至阙事乞仍用雇法其五州县胥吏并量支雇钱募
 充仍罢重法亦许以坊场钱为用不足用方差乡户
 所出雇钱不得过官雇夲数诏送看详役法所详定
 役法所以役法难尽猝就择其要者先奏以行于是
 役人悉用见数为额惟衙前一役用坊场河渡钱雇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610-0310b.png
 募不足方许揭簿定差其馀役人惟该募者得募馀
 悉定差遂罢官户寺观单丁女户出助役法其今夏
 役钱即免输寻以衙前不皆有雇直遂改雇募为招
 募凡熙宁尝立法禁以衙前及役人非理役使及令
 陪备圆融之𩔖悉申行之耆壮依保正长法坊场河
 渡钱量添酒钱之𩔖名色不一惟于法许用者仍以
 支用外并桩备招募衙前支酬重难及应缘役事之
 用如州钱不供用许移别州钱用之一路不足许从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610-0310c.png
 户部通他路移用其或有馀毋得减募增差衙前最
 为重役若已招募足额上一等户有虚闲不差者令
 供次等色役乡差役人在职官如敢抑令别雇承符
 散从承代其役者转运司劾奏重责时提举常平司
 已罢置凡役事改隶提刑司
九月诏诸路坊郭五等已上及单丁女户官户寺观等
三等以上旧输免役钱者减五分馀户下此悉免之输
仍自元祐二年始凡支酬衙前重难及纲运公皂迓送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610-0310d.png
餐钱用坊场河渡钱给赋不足方得取此六色钱助用
而有馀封桩以备不时之须
七年尚书省言近者参行差募之法闻州县奉诏不谨
以致差徭轻重失当或役人有所赔备或占留役钱不
尽雇募诏运使提刑司申饬使之究心如更不虔劾奏
以闻 二月诏应差诸县手力如合一乡休役皆不及
二年者得用助役钱募人为之既终一役别有闲及三
年者复行差法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610-0311a.png
 御史中丞苏辙言臣近奏乞修完弊政以塞异同之
 议其一谓诸州衙前臣请先论今昔差雇衙前利害
 之实盖定差乡户人有家业欺诈逃亡之弊比之雇
 募浮浪其势必少此则差衙前之利也然而每差乡
 户必有避免纠决比至差定州县吏乞取不赀及被
 差使先入重难若使雇募惯熟之人费用一分则乡
 差生疏之人非二三分不了由此破荡家产嘉祐以
 前衙前之苦民极畏之此则差衙前之害也若雇募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610-0311b.png
 情愿自非惯熟必不肯投州县吏人知其熟事乞取
 自少及至勾当动知空便费亦有常虽经重难自无
 破产之患此则雇衙前之利也然浮浪之人家产单
 薄侵盗之弊必甚于乡差熙宁以来多患于此此则
 雇衙前之弊也然则差衙前之弊害在私家而雇衙
 前之弊害在官府若差法必行则私家之害无法可
 救若雇法必用则官府之弊有法可正何者嘉祐以
 前长名衙前除差二大户外许免其馀色役今若许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610-0311c.png
 雇募衙前依昔日长名免役之法则上等人户谁不
 愿投诸州衙前例得实户则所谓官府之害坐而自
 除臣窃谓虽三代圣人其法不能无弊是以易贡为
 助易助为彻要以因时施宜无害于民而已今差法
 行于祖宗雇法行于先帝取其便于民者而用之此
 三代变法之比也
  役次之名 衙前 散从 承符 弓手户 耆
  户长 壮丁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610-0311d.png
  熙宁雇役所取之钱 坊场 当役户 坊郭户
   官户 女户 单丁 寺观 内坊场系官钱
  当役户以下系取之于民谓之六色钱
  取民间六色之钱益以系官坊场钱充雇役之用
  而尽蠲衙前以下诸役熙宁之法也以坊场充衙
  前雇役之用而承符以下诸役仍复轮差民户而
  尽蠲六色之钱元祐之法也然元祐复差役之初
  议者不同故有弓手许募曾充有劳效者指挥则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610-0312a.png
  所谓雇役者不特衙前而已也六色钱虽曰罢徵
  继而诏诸路坊郭五等以上及单丁女户官户自
  三等以上旧输免役钱并减五分馀户下此悉免
  之则所谓雇役之钱元未尝尽除也自是诸贤于
  差雇之议各有所主而朝廷亦兼行之然熙宁尽
  除差法明立雇议而当时无状官吏尚且掯免役
  之钱而不尽支给假他役之名而重复科差况元
  祐差雇兼行议论反复则此免役六色之钱其在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610-0312b.png
  官者不肯尽捐以予民其在民者有时复徵以入
  官固其势也颍滨所谓所在役钱宽剩一二年必
  未至缺用从今放免理在不疑东坡所谓六色钱
  以免役取当于雇役乎尽之然后名正而人服皆
  至当之论
绍圣元年帝始亲政三省言役法尚未就绪帝曰第行
元丰旧法而减去宽剩钱百姓有何不便邪
 右司諌朱勃言输钱免役固有过数多敷者用钱雇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610-0312c.png
 役有立直太重者役色之内又有优便而愿自投募
 不必给雇者苟详为裁省则人情无有不便诏付户
 部详议
诏复免役法凡条约悉用元丰八年见制乡差役人有
应募者可以更代即罢遣之许借坊场河渡及封桩钱
以为雇须有役钱日补足其数所输免役钱自今年七
月始耆户长壮丁召雇不得以保正保长保丁充代其
他役色应雇者放此所敷宽剩钱不过一分昔常过数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610-0312d.png
今应减下者先自下五等人户始复置提举官 九月
用户部言举行元丰条制以保正长代耆长甲头代户
长承帖人代壮丁
 其后又诏诸县无得以催税比磨追甲头保长无得
 以杂事追保正副在任官以承帖为名占破当直者
 坐赃论所管催督租赋州县官辄令陪备输物者以
 违制论
 左正言孙谔言役法之行在官之数元丰多元祐省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610-0313a.png
 虽省未尝废事也则多不若省雇役之直元丰重元
 祐轻虽轻未尝不应募也则重不若轻户部尚书蔡
 京言详谔所论多省轻重明有抑扬是谓元丰不如
 元祐乞行贬黜谔坐黜知广德军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四月户部奏京西北路乡书手杂
职斗子所由库秤拣搯之𩔖土人愿就募不须给之雇
直他路亦须详度施行诏从之
崇宁元年尚书省言民户既输钱免役岂可复差前尝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610-0313b.png
令大保长催税而不给雇直是为差役非免役也诏提
举司以元输雇钱如旧法均给
二年臣僚言常平之息岁取二分则五年有一倍之数
免役剩钱岁取一分则十年有一年之备故绍圣立法
常平息及一倍免役宽剩及三料取旨蠲减以明朝廷
取于民者非为利也乞诏常平司候丰衍日具此制奏
而蠲之
四年臣僚言州县户簿等累经改造故增减失实乞委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610-0313c.png
常平官分行所部不以等第而以田税多寡均敷役钱
户部尚书许几言州县户众而役少则敷钱止于第三
等或户少而役多则均及四五等今若不计家业税钱
不用等第槩以田亩均敷役钱则失输钱代役之意其
议遂格
宣和元年臣僚言役钱一事神宗首防官户免多时责
半输今比户称官州县募役之𩔖既不可减雇令官户
所减之数均入下户下户于常赋之外又代官户减半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610-0313d.png
之输岂不重困诏非泛补官者输赋差科免役并不得
视官户法减免已免者改之进纳人自如夲法
高宗建炎元年臣僚言官户役钱旧法比民户减半今
来诏置弓手以禦暴防患官户所赖犹重欲令官户役
钱更不减而民户比旧役钱量增三分专桩管以助养
给从之
 官旧给庸钱以募户长及立保甲则桩庸钱以助给
 费未几废保甲复户长而庸钱不复给遂拘入总制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610-0314a.png
 窠名焉
 臣僚言州县保正副未尝肯请雇钱并典吏雇钱亦
 不曾给乞行拘收户部看详州县典吏雇钱若不支
 给窃恐无以责其廉谨难以施行其乡村耆户长依
 法系保正长轮差所请雇钱往往不行支给委是合
 行拘收乞下诸路常平司将绍兴五年分州县所支
 雇钱依经制钱例分季发付行在敢隐匿侵用并依
 擅支上供钱法从之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610-0314b.png
  按役钱之在官者以供他用而雇役之直或给或
  否中兴以前已如此矣但尚未曾明立一说尽取
  之耳今乃谓保正副未尝肯请雇钱又谓所请雇
  钱往往不行支给夫当役者岂有不肯请雇钱之
  理而不行支给则州县之过朝廷所当觉察禁治
  使不失立法之初意可也今乃以此之故而拘入
  经制之窠名所谓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也
四年罢催税户长依熙丰法以村疃三十户每料轮差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610-0314c.png
甲头一名催纳租税免役等分物
 既而言者谓甲头不便者有五一小户丁小催科不
 办二旧每都保正长才四人今甲头凡三十一人破
 产者必众三夏耕秋收一都之内废农业者凡六十
 人则通一路有万万人不容力穑四甲头皆耕夫既
 不识官府且不能与形势豪户争立所差既多争诉
 必倍于是甲头不复差而耆户长役钱因不复给
保正副 十大保为一都保二百五十家内通选才勇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610-0314d.png
物力最高二人充应主一都盗贼烟火之事大保长一
年替保正小保长二年替户长催一都人户夏秋二税
大保长愿兼户长者轮催纳税租一税一替欠数者后
料人催
 以上系中兴以后差役之法已充役者谓之批朱未
 曾充役者谓之白脚
孝宗隆兴二年诏诸充保正副依条只令管烟火盗贼
外并不得泛有科扰差使如违许令越诉知县重行黜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610-0315a.png
责守倅各坐失觉察之罪
 以言者谓近来州县违法保内事无巨细一一责办
 至于承受文引催纳税役抱佃宽剩修葺铺驿置买
 军器科卖食盐追扰赔备无所不至一经执役家业
 随破故有是命
乾道三年三省言役法之害下三等尤甚官户既有限
田往往假名寄产不若一切勿拘限法只选物力高强
官户与民户通差则役户顿增下户必无偏差之害乞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610-0315b.png
此后官户合雇人代役诏依令两浙路先次遵行
宁宗庆元五年右諌议大夫张奎言乞行下州县保正
止许干当夲都贼盗斗殴烟火公事不许非法科配户
长止许专一拘催都内土着租税不许抑勒代纳逃绝
官物违者官吏重罚从之
 又臣僚言户长催纳苗税内有逃绝之家户籍如故
 见存之户恃顽拖欠为户长者迫于期限不免与之
 填纳虽或经官陈诉而乃视为私债不与追理势单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610-0315c.png
 力穷必至破荡此户长之所以重困也乞行下州县
 如有恃顽拖欠之徒即与严行追断仍勒还代输之
 钱庶使充役者不致重困破家从之
嘉定二年殿中侍御史徐范言民赀之重者俾充里正
彼多产之家其输役钱于官亦多既已征其财而又俾
之执二年之役是为重复乞参酌祖宗常平免役之夲
意行下州县姑于役人从役之年蠲其免役之输役满
输钱如故从之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610-0315d.png
 役起于物力物力有升降升降不殽则役法公是以
 绍兴以来讲究推割推排之制最详应人户典卖产
 业推割税赋即与物力一并推割至于推排则因其
 赀产之进退与之升降三岁一行固有赀产百倍于
 前科役不增于今者其如贫乏下户赀产既竭物力
 犹存朝夕经营而应酬之不给者非推排不可也然
 当时推排之弊或以小民粗有米粟仅存屋宇凡耕
 耨刀斧之器鸡豚犬彘之畜纤微细琐皆得而籍之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610-0316a.png
 吏视其赂之多寡以为物力之低昂又有计田家口
 食之馀尽载之物力者上之人忧之于是又为之限
 制除质库房廊停塌店铺租牛赁船等外不得以猪
 羊杂色估纽其贫民求趁衣食不为浮财后耕牛租
 牛亦与蠲免若夫江之东西以田地亩头计税亦有
 不待推排者(惟受产之家有司详于税契而略于割/税倘为之令曰交易固以税契为先后)
 (亦以割税为得业虽已税契而不割税许出产人告/以业还见纳税人则人孰有不割税者乎此亦所以)
 (救役法/之弊也)保正长之立也五家相比五五为保十大保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610-0316b.png
 为都保有保长有都副保正馀及三保亦置长五大
 保亦置都保正其不及三保五大保者或为之附庸
 或为之均并不一也其人户物力如买扑坊场别无
 产业即以夲坊物力就坊充役如有田产物力即并
 就一多处充役其有物力散在邻乡者并归烟㸑处
 又有散在别县数乡者各随县分并归一里为等第
 若夫役次之歇倍则绍兴十四年臣僚奏请以其物
 力增及半倍者歇役十年增及一倍者歇役八年增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610-0316c.png
 及二倍歇役四年皆理为白脚必差遍上三等户方
 许于得替人轮差其窄都不及歇役年限去处即从
 递年体例选差十六年两浙漕臣耿秉申明又以一
 倍歇役十年二倍歇役八年三倍歇役六年庶几疏
 数得中庆元元年徐谊尽破秉之说专用淳熙十四
 年臣僚之议而议者又谓物力有高下之殊乡都有
 宽狭之异其折倍之法可以为宽乡之便适以贻狭
 乡之害可利宽乡之中户适以困狭乡多产之家如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610-0316d.png
 以宽乡言之自物力五百贯而上累至二千贯者则
 三倍五百贯之家矣其在富室虽使之四年一役亦
 未为过若狭乡自物力一百贯而上积至于四百贯
 亦谓之三倍所谓四百贯之户曾不及宽乡之中产
 今亦使之四年一役其利害轻重灼然矣于是从耿
 秉之议务要宽乡狭乡各得其便其析生白脚则庆
 元五年臣僚奏谓若兄弟共有田二三百亩才已分
 析便令各户充役则前役未苏而后役踵至实为中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610-0317a.png
 产之害须以其分后物力参之其在二等以上者合
 作析生白脚充应役次若在三等以下许将未分前
 充过役次于各户名下批朱理为役脚与都内得替
 人比并物力高下歇役久近通行选差品官限田有
 制死亡子孙减半荫尽差役同编户(一品五十顷二/品四十五顷三)
 (品四十顷四品三十五顷五品三十顷六品二/十五顷七品二十顷八品一十顷九品五顷)封赠
 官子孙差役同编户(谓父母生前无曾任官/伯叔或兄弟封赠者)应非泛
 及七色补官不在限田免役之数其奏荐弟侄子孙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610-0317b.png
 原自非泛七色而来者仍同差役进纳军功捕盗宰
 执给使减年补授转至升朝官即为官户身亡子孙
 并同编户太学生及得解及曾经省试人虽无限田
 许募人充役单丁女户及孤幼户并免差役庶几孤
 寒得所存恤凡有夫有子不得为女户无夫子则生
 为女户死为绝户女适人以奁钱置产仍以夫为户
 坑冶户遇采打矿宝免夲身诸般差役盐亭户家产
 及二等以上与官户编户一般差役不及二等依绍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610-0317c.png
 兴十七年七月指挥蠲免民兵万弩手免户下三百
 亩税赋及诸般差役不及三百亩辄隐他人田亩许
 人告湖北京西民义勇第四等户与免非泛差科外
 其合差保正长以家业钱数多寡为限将限外之数
 与官编户轮差总首部将免保正长差役文州义士
 已免之田不许典卖老疾身亡许承袭凡募人充役
 并募土著有行止人其故停军人及曾系公人并不
 许募既有募人官司不得复追正身募人不管于雇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610-0317d.png
 役之家非理需索或凭藉官司之势奸害善人断罪
 外坐募之者以保伍有犯知而不纠之罚且保正副
 所职在于烟火盗贼桥梁道路今或使之督赋租备
 修造供役使皆非所役而执役者每患参役有钱知
 县到罢有地理钱时节参贺有节料钱官员过都醋
 库月息皆于是而取之抑有弓兵月巡之扰透漏禁
 物之责捕盗出限之罚催科填代之费承判追呼之
 劳至于州县官吏收买公私食用及土产所有皆其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610-0318a.png
 所甚惧也若夫户长所职催夏税则先期借绢催秋
 税则先期借米坍溪落江之田逃亡死绝之户又令
 填纳凡此之弊皆上之所当察也高宗皇帝身履艰
 难在河朔亲知闾阎之苦尝叹知县不得人一充役
 次即便破家是以讲究役法至中兴而大备乾道五
 年处州松阳县首倡义役众出田榖助役户轮充守
 臣范成大嘉其风义为易乡名自是所在推行浸广
 而当时浮议胥动多有伺其隙而败其谋者十一年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610-0318b.png
 御史谢谔言义役之行当从民便其不愿义役者乃
 行差役上然之且美其言为法意圆备及朱文公熹
 亦谓义役有未尽善者四上户官户寺观出田以充
 义役善矣其间有下户只有田一二亩者亦皆出田
 或令出钱买田入官而上户田多之人却计会减缩
 所出殊少其下户今既被出田将来却不免役无缘
 复收此田之租乃是困贫民以资上户此一未尽善
 也如逐都各立役首管收田租排定役次此其出纳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610-0318c.png
 先后之间亦未免有不公之弊将来难施刑罚转添
 词诉此二未尽善也又如逐都所排役次今日已是
 多有不公而况三五年后贫者或富富者或贫临事
 未免却致争讼此三未尽善也所排役次以上户轮
 充都副保正中下户轮充夏秋户长上户安逸而下
 户陪费此四未尽善也固尝即此四未尽善者而求
 之盖始倡义役者多乡闾之善士惟恐当时议之未
 详而虑之未周及踵接义役者未必皆乡闾之善士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0610-0318d.png
 于是其弊日开其流日甚或以其材智足以把握而
 专义役之利或以其气力足以凌驾乃私差役之权
 曰倍法曰析生等第法皆无所考而雇募人亦不与
 置置必受约束任驱使于义首者可以教号乡曲厌
 酒肉而有馀否则佣钱不支而当役者困矣是以虐
 贫而优富凌寡而暴孤义役之名立而役户不得以
 安其业雇役之法行而役户不得以安其居信乎朱
 熹未尽善之弊固如此也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0610-0319a.png
  水心叶氏义役跋曰保正长法不承引帖催二税
  今州县以例相驱诃系鞭挞遂使差役不行士民
  同苦至预醵钱给费逆次第其先后以应期会名
  曰义役然则有司失义甚矣余尝问为保正者曰
  费必数百千保长者曰必百馀千不幸遇意外事
  费辄兼倍少不破家荡产民之恶役甚于寇雠余
  尝疑之官人以牧养百姓为职当洁身驭吏除民
  疾苦且追则有期约日以集使贿必行应追者任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0610-0319b.png
  之可也民实有产视税而输使赋必重应输者任
  之可也保正长会最督促而已何用自费数百千
  及百馀千甚或兼倍以至破家荡产乎且此钱合
  而计之岁以千百巨万既不归公上官人知自爱
  又不敢取谁则有此余欲以其言为妄然余行江
  淮闽浙洞庭之南北盖无不为此言者矣呜呼此
  有司之所宜陈者也余忝为长吏不得为令佐自
  试其术以破余疑而不能意殊惨然因孙君义役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0610-0319c.png
  书成辄题于后以告其得为者
  按差役古法也其弊也差设不公渔取无艺故转
  而为雇雇役熙宁之法也其弊也庸钱白输苦役
  如故故转而为义义役中兴以来江浙诸郡民户
  自相与讲究之法也其弊也豪强专制寡弱受凌
  故复反而为差盖以事体之便民者观之雇便于
  差义便于雇至于义而复有弊则末如之何也已
  窃尝论之古之所谓役者或以起军旅则执干戈
卷十三 第 26a 页 WYG0610-0319d.png
  冒锋镝而后谓之役或以营土木则亲畚锸疲筋
  力然后谓之役夫子所谓使民以时王制所谓岁
  不过三日皆此役也至于乡有长里有正则非役
  也柳子厚言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
  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
  而后有天子然则天子之与里胥其贵贱虽不侔
  而其任长人之责则一也其在成周则五家设比
  长二十五家设里宰皆下士也等而上之则曰闾
卷十三 第 26b 页 WYG0610-0320a.png
  胥(掌二十五/家六乡)曰酂长(掌一百/家六遂)皆中士也曰族师(掌/一)
  (百家/六乡)曰鄙师(掌五百/家六遂)皆上士也曰党正(掌五百/家六乡)
  县正(掌二千五/百家六遂)皆下大夫也曰州长(掌二千五/百家六乡)
  中大夫也周时邻里乡党之事皆以命官主之至
  汉时乡亭之任则每乡有三老孝悌力田掌观导
  乡里助成风俗每亭有亭长啬夫掌听狱讼收赋
  税又有游徼掌巡禁盗贼亦皆有禄秩而三老孝
  悌力田为尤尊可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繇
卷十三 第 27a 页 WYG0610-0320b.png
  戍(古之所谓复除者复其繇戌耳如三老盖/亦在复除之科然则谓三老为役可乎)尝以
  岁十月赐酒肉或赐民爵一级则三老孝悌力田
  必二级赐民帛一匹则三老孝悌力田必三匹或
  五匹其尊之也至矣故戾太子得罪而壶关三老
  得以言其冤王尊为郡而东郡三老得以奏其治
  状至于张敞朱博鲍宣仇香之徒为显宦有声名
  然其猷为才望亦皆见于为亭长啬夫之时盖上
  之人爱之重之未尝有诛求无艺迫胁不堪之举
卷十三 第 27b 页 WYG0610-0320c.png
  下之人亦自爱自重未尝有顽钝无耻畏避苟免
  之事故自汉以来虽叔季昏乱之世亦未闻有以
  任乡亭之职为苦者也隋时苏威奏置五百家乡
  正令理人间词讼而李德林以为夲废乡官判事
  为其里闾亲识剖断不平今令乡正专理五百家
  恐为害更甚诏集议而众多是德林遂废不置然
  则隋时乡职或设或废夲无关于理乱之故而其
  所以废者盖上之人重其事而不轻置非下之人
卷十三 第 28a 页 WYG0610-0320d.png
  畏其事而不肯充也至唐睿宗时观监察御史韩
  琬之疏然后知乡职之不愿为故有避免之人(琬/言)
  (往年两京及天下州县学生佐史里正坊正每一/员阙先拟者辄十人顷年差人以充犹致亡逸即)
  (知政令风化/渐以弊也)唐宣宗时观大中九年之诏然后知
  乡职之不易为故有轮差之举(诏以州县差役不/均自今每县据人)
  (贫富及差役轻重作差科簿送刺史检署/讫锁于令厅每有役事委令据簿轮差)自是以
  后所谓乡亭之职至困至贱贪官污吏非理徵求
  极意凌蔑故虽足迹不离里闾之间奉行不过文
卷十三 第 28b 页 WYG0610-0321a.png
  书之事而期会追呼笞箠比较其困踣无聊之状
  则与以身任军旅土木之徭役者无以异而至于
  破家荡产不能自保则徭役之祸反不至此也然
  则差役之名盖后世以其困苦卑贱同于徭役而
  称之而非古人所以置比闾族党之官之夲意也
  王荆公谓免役之法合于周官所谓府史胥徒王
  制所谓庶人在官者然不知周官之府史胥徒盖
  服役于比闾族党之官者也苏文忠公谓自杨炎
卷十三 第 29a 页 WYG0610-0321b.png
  定两税之后租调与庸两税既兼之矣今两税如
  故奈何复欲取庸钱然不知唐之所谓庸乃征徭
  之身役而非乡职之谓也二公盖亦习闻当时差
  役之名但见当时差役之贱故立论如此然实则
  误举以为比也上之人既贱其职故叱之如奴𨽻
  待之如罪囚下之人复自贱其身故或倚法以为
  奸或匿贼以规免皆非古义也成周之事远矣汉
  之所以待三老啬夫亭长者亦难以望于后世如
卷十三 第 29b 页 WYG0610-0321c.png
  近代则役法愈弊役议愈详元祐间讲明差雇二
  法为一大议论然大槩役之所以不可为者费重
  破家耳苏黄门言市井之人应募充役家力既非
  富厚生长习见官司吏虽欲侵渔无所措手耕稼
  之民性如麋鹿一入州县已自慑怖而况家有田
  业求无不应自非廉吏谁不动心凡百侵扰当复
  如故以是言之则其所以必行雇役者盖虽不能
  使充役之无费然官自任雇募之责则其役与民
卷十三 第 30a 页 WYG0610-0321d.png
  不同而横费可以省虽不能使官吏之不贪然民
  既出雇募之费则其身与官无预而贪毒无所施
  此其相与防闲之术虽去古义远甚然救时之良
  策亦不容不如此然熙丰间言其不便者则谓差
  役有休歇之时而雇役则年年出费差役有不及
  之户而雇役则户户徵钱至有不愿输钱而情愿
  执役者盖当时破家者皆愚懦畏事之人而桀黠
  之徒自能支吾而费用少者反以出雇役钱为不
卷十三 第 30b 页 WYG0610-0322a.png
  便又当时各州县所徵雇役钱除募人应役之外
  又以其馀者充典吏俸给之用又有宽剩钱可以
  备凶旱赈救可以见当时充役之费夲不甚重故
  雇役之钱可以备此三项支用也若夫一承职役
  羁身官府则左支右吾尽所取办倾囷倒廪不足
  赔偿役未满而家已罄事体如此则雇役之法岂
  复可行雇役之金岂复能了然则此法所以行之
  熙丰而民便之元祐诸君子皆以为善者亦当时
卷十三 第 31a 页 WYG0610-0322b.png
  执役之费夲少故也礼义消亡贪饕成俗为吏者
  以狐兔视其民睥睨朵颐惟恐堕阱之不早为民
  者以寇戎视其吏潜形匿影日虞怀璧之为殃上
  下狙伺巧相计度州县专以役户之贫富为宦况
  之丰杀百姓亦专以役籍之系否验家道之兴衰
  于是民间视乡亭之职役如蹈汤火官又以复除
  之说要市于民以取其赀其在复除之科者苟延
  岁月而在职役之列者立见虚耗虽有智者不能
卷十三 第 31b 页 WYG0610-0322c.png
  为谋矣所谓正夲澄源之论必也朝廷以四维励
  士大夫饩廪称事无俾有多藏之恶士大夫以四
  维自励力行好事稍能以泽物存心然后锄奸贪
  之胥吏以去其蠹害削非泛之支备以养其事力
  赋敛之簿书必覈无使代逋欠之输勾呼之期会
  必明毋使受稽慢之罚夫然故役人者如父母之
  令其子弟恩爱素孚役于人者如臂指之护其腹
  心劬劳不惮既无困苦之忧不作避免之念则按
卷十三 第 32a 页 WYG0610-0322d.png
  籍召而役之可矣奚必曰雇曰义之纷纷哉不然
  举三代以来比闾族党之法所以联属其民上下
  相维者反藉为厉民之一大事愚不知其说矣
  复除
周乡大夫之职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
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
之其舍者国中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
(舍役除不收役事也贵若今宗室及关内侯皆复也/服公事者若今吏有复除也老者谓若今八十九十)
卷十三 第 32b 页 WYG0610-0323a.png
(复羡/卒也)
旅师凡新氓之治皆听之使无征役(新徙来者/复之也)均人凶
札则无力政(政读/作征)
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
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
不征于司徒曰造士(不征不给/其徭役)
五十不从力政(力政城道/之役也)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
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父母之丧
卷十三 第 33a 页 WYG0610-0323b.png
三年不从政齐缞大功之丧三月不从政将徙于诸侯
三月不从政自诸侯来徙家期不从政(大夫采地之民/徙于诸侯为民)
(以其新徙当须复除但诸侯地宽役少故三月不从政/自诸侯来徙大夫之家邑大夫役多地狭故期不从政)
汉高祖二年蜀汉民给军事劳者复勿租税二岁关中
卒从军者复家一岁乡三老县三老复勿徭戍
五年诏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军
吏卒赐爵非七大夫已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
七年民产子复勿事二岁
卷十三 第 33b 页 WYG0610-0323c.png
八年令吏卒从军至平城及守城邑者皆复终身勿事
十一年诸县坚守不降反寇者复租三岁丰人徙关中
者皆复其身士卒从入蜀汉关中者皆复终身
十二年诏吏二千石入蜀汉定三秦者皆世世复以沛
为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请复丰乃并
复丰比沛 又诏秦始皇帝守冢二十家楚魏齐各十
家赵及魏公子无忌各五家令视其冢复无与他事
惠帝四年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
卷十三 第 34a 页 WYG0610-0323d.png
文帝礼高年九十者一子不事八十者二算不事募民
守塞皆赐高爵复其家(令民入粟至五/大夫乃复一人)西边北边之郡
虽有长爵不轻得复
三年幸太原复晋阳中都民三岁租
四年复诸刘有属籍者家无所与
景帝遗诏出宫人归其家复终身
武帝建元元年民年八十复二算九十复甲卒 又诏
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给米粟为糜/鬻之六反)为复子若孙
卷十三 第 34b 页 WYG0610-0324a.png
令得身率妻妾遂其供养之事
武帝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登礼中岳以山
下户凡三百封崇高为之奉邑独给祠复无有所与府
库并虚乃募民能入奴婢者得以终身复桑弘羊请令
民入粟甘泉各有差以复终身时兵革数动民多买复
及五大夫千夫调发之士益鲜
宣帝地节二年诏博陆侯功德茂盛复其后世世毋有
所与功如萧相国
卷十三 第 35a 页 WYG0610-0324b.png
地节三年诏流民还归者且勿算事
地节四年诏有大父母丧者勿徭事使得送终尽子道
元康元年复高皇帝功臣绛侯周勃等百三十六人家
子孙令奉祭祀世世勿绝其毋嗣者复其次
元帝好儒能通一经者复数年以用度不足更为设员
千人
永光三年用度不足民多复除无以给中外徭役
世祖建武五年诏复济阳二年徭役(帝生于济/阳故复之)
卷十三 第 35b 页 WYG0610-0324c.png
十九年幸汝南南顿县赐吏人复南顿岁租一岁
 父老叩头言愿赐复十年帝曰天下重器常恐不任
 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年乎吏人又言陛下实惜之
 何言谦也帝大笑复增一岁
二十年复济阳县徭役六岁
三十年复济阳县徭役一岁
明帝永平五年常山三老言上生于元氏愿蒙优复诏
曰丰沛济阳受命所由加恩报德适其宜也今永平之
卷十三 第 36a 页 WYG0610-0324d.png
政百姓怨结而吏人求复令人愧笑重逆此县之拳拳
其复元氏田租更赋六岁劳赐县掾史及门阑走卒
桓帝永康元年复博陵河间二郡比丰沛
灵帝光和六年复长陵县比丰沛
  徐氏曰按汉之有复除犹周官之有施舍皆除其
  赋役之谓也然西京时或以从军或以三老或以
  孝悌力田或以明经或以博士弟子或以功臣后
  以至民产子者大父母父母之年高者给崇高之
卷十三 第 36b 页 WYG0610-0325a.png
  祠者莫不得复其间美意至多至东都所复不过
  济阳元氏南顿数邑为天子之私恩矣
  按周官及礼记所载周家复除之法除其征役而
  已至汉则并赋税除之岂汉之法优于周乎曰非
  也盖赋税出于田而周人之田则皆受之于官其
  在复除之例者如所谓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即
  公卿大夫以及庶人在官之流皆受公田之禄以
  代耕未尝予之田而使之躬耕者也所谓老者疾
卷十三 第 37a 页 WYG0610-0325b.png
  者则不能耕而不复给以田且仰常饩于官者也
  所谓新氓之迁徙者则是未及授以田者也此数
  色之人既元无田则何有于赋税故只除其征役
  至汉则田在民间官不执授受之柄亦无复应受
  与不应受之法矣故在复除之例者并除其赋役
  也然汉以后则官户之有荫至单丁或老疾者除
  其役则有之亦不复闻有除税之事矣
魏黄初元年之后始开太学至太和青龙中中外多事
卷十三 第 37b 页 WYG0610-0325c.png
人怀避就虽性非解学多求诣太学诸生有千数而诸
博士率皆粗疏无以教弟子弟子夲亦避役竟无能习
学冬来春去岁岁如是
 王褒门人为夲县所役求褒为属褒曰卿学不足以
 庇身吾德薄不足以荫卿属之何益且吾不捉笔已
 四十年乃步担乾饭儿负盐豉门徒从者千馀人安
 邱令以为见已整衣出迎之于门褒乃下道至土牛
 磬揖而立云门生为县所役故来送别执手涕泣而
卷十三 第 38a 页 WYG0610-0325d.png
 去令即放遣诸生
唐制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缌麻以上亲内命妇一品
以上亲郡王及五品以上祖父兄弟职事勋官三品以
上有封者若县男父子国子太学四门学生俊士孝子
顺孙义夫节妇同籍者皆免课役凡主户内有课口者
为课户若老及废疾笃疾寡妻妾部曲客女奴婢及视
九品以上官不课四夷降户附以宽乡给复十年奴婢
纵为良人给复三年役外蕃人一年还者给复三年二
卷十三 第 38b 页 WYG0610-0326a.png
年者给复四年三年给复五年又诏诸宗姓未有职任
者不在徭役之限
元宗初立求治蠲徭役者给蠲符以流外及九品京官
为蠲使岁再遣之
 白履忠召拜朝散大夫乞还吴兢谓之曰子素贫不
 沾斗米匹帛虽得五品何益履忠曰往契丹入寇家
 取排门夫吾以读书县为免今终身高卧宽徭役岂
 易得哉
卷十三 第 39a 页 WYG0610-0326b.png
唐制诸司捉钱户皆给牒蠲免徭役(详见杂/征𣙜门)
宋真宗皇帝乾兴元年臣僚上言官势户及将校衙前
占田避役之害(见差/役门)
仁宗时初官八品已下死者子孙役同编户诏特蠲之
民避役者或窜名浮图籍号为出家赵州至千馀人州
以为言遂诏出家者须落发为僧乃可免役
神宗熙宁二年颁募役法于天下诏崇奉圣祖及祖宗
陵寝神御寺院宫观免纳役钱
卷十三 第 39b 页 WYG0610-0326c.png
诸旌表门闾有敇书及前代子孙于法有荫者所出役
钱依官户法赐号处士非因技授者准此
  按自熙宁助役之法既行凡品官形势以至僧道
  单丁该免役之科者皆等第输钱无所谓复除矣
  然数者之输钱轻重不等其详见户役门兹更不
  备录
 中兴以后差役之法品官限田有制死亡子孙减半
 荫尽差役同编户(详并见/户役门)
卷十三 第 40a 页 WYG0610-0326d.png
 
 
 
 
 
 
 
 
卷十三 第 40b 页 WYG0610-0327a.png
 
 
 
 
 
 
 
 文献通考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