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610-0095d.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三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田赋考三
  历代田赋之制
元宗开元八年颁庸调法于天下
 是时天下户未尝升降监察御史宇文融献策括籍
 外羡田逃户自占者给复五年每丁税钱千五百以
卷三 第 1b 页 WYG0610-0096a.png
 摄御史分行括实阳翟尉皇甫憬上书言其不可帝
 方任融乃贬憬为盈川尉诸道所括得客户八十馀
 万田亦称是州县希旨张虚数以正田为羡编户为
 客岁终籍钱数百万缗
  沙随程氏曰按唐令文授田每年十月一日里正
  预造簿县令总集应退应授之人对共给授谓如
  里正管百丁田万亩立法之意欲百家仰事俯育
  不致困乏耳因制租调以禄君子而养民之意为
卷三 第 2a 页 WYG0610-0096b.png
  多律文脱户者有禁漏口者有禁浮浪者有禁占
  田违限者有禁官司应授田而不授应课农桑而
  不课者有禁但使后世谨守高祖太宗之法其为
  治岂易量哉中间法度废弛凡史臣所记时弊皆
  州县不举行法度耳时天下有户八百万而浮客
  乃至八十万此融之论所以立也使融检括剩田
  以授客户责成守令不收限外之赋虽古之贤臣
  何以加诸虽有不善其振业小民审修旧法所得
卷三 第 2b 页 WYG0610-0096c.png
  多矣故杜佑作理道要诀称融之功当是时姚崇
  宋璟张九龄辈皆在岂雷同默默者耶故唐人后
  亦思之然陆贽称租调法曰不校阅而众寡可知
  是故一丁之授田决不可令输两丁之赋非若两
  税乡司能开阖走弄于其间也史臣曰州县希融
  旨空张其数务多其获盖与陆贽之说背驰岂史
  臣未稽其实邪
开元十六年诏每三岁以九等定籍
卷三 第 3a 页 WYG0610-0096d.png
 先是扬州租调以钱岭南以米安南以丝益州以罗
 䌷绫绢供春䌽因诏江南以布代租凡庸调租资课
 皆任土所宜以江淮转输有河洛之艰而关中蚕桑
 少菽麦常贱乃命庸调资课皆以米凶年乐输布绢
 者从之河南北不通运州租皆以绢代关中庸课诏
 度支减转运
天宝五载诏贫不能自济者每乡免三十丁租庸
天宝中应受田一千四百三十万三千八百六十二顷
卷三 第 3b 页 WYG0610-0097a.png
十三亩
  按十四年有户八百九十万馀计定垦之数每户
  合得一顷六十馀亩至建中初分遣黜陟使按比
  垦田田数都得百十馀万亩
代宗宝应元年租庸使元载以江淮虽经兵荒其民比
诸道犹有赀产乃按籍举八年租调之违负及逋逃者
计其大数而徵之择豪吏为县令而督之不问负之有
无赀之高下察民有粟帛者发徒围之籍其所有而中
卷三 第 4a 页 WYG0610-0097b.png
分之甚者十取八九谓之白著有不服者严刑以威之
民有蓄谷十斛者则重足以待命或相聚山林为群盗
县不能制(盗袁晁起浙东攻陷诸郡众近/二十万经二年李光弼讨平之)
广德元年诏一户三丁者免一丁庸税地税依旧凡亩
税二升男子二十五为成丁五十五为老以优民
大历元年诏天下苗一亩税钱十五市轻货给百官手
力课以国用急不及秋苗方青则徵之号青苗钱又有
地头钱亩二十通名青苗钱 又诏上都秋税分二等
卷三 第 4b 页 WYG0610-0097c.png
上等亩税一斗下等六升荒田亩税二升五年始定法
夏上田亩税六升下田亩四升秋上田亩税五升下田
亩三升荒田如此青苗钱亩加一倍而地头钱不在焉
大历四年敕天下及王公以下今后宜准度支长行旨
条每年税钱上上户四千文上中户三千五百上下户
三千中上户二千五百中中户二千中下户千五百下
上户一千下中户七百下下户五百文其见任官一品
准上上户税九品准下下户税馀品并准此依户等税
卷三 第 5a 页 WYG0610-0097d.png
若一户数处任官亦每处依品纳税其内外官仍据正
员及占额内阙者税其试及同正员文武官不在税限
百姓有邸店行铺及炉冶应准式合加本户二等税者
依此税数勘责徵纳其寄庄户准旧例从八等户税寄
住户从九等户税比𩔖百姓事从不均宜递加一等税
其诸色浮客及权时寄住田者无问有官无官亦在所
为两等收税稍殷有者准八等户税馀准九等户税如
数处有庄田亦每处税诸道将士庄田既缘防禦勤劳
卷三 第 5b 页 WYG0610-0098a.png
不可同百姓例并从九等输税
  按以钱输税而不以谷帛以资力定税而不问身
  丁人皆以为行两税以后之弊今观此则由来久
  矣
德宗时杨炎为相遂作两税法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
过十一月置两税使以总之凡百役之费先度其数而
赋于人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
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
卷三 第 6a 页 WYG0610-0098b.png
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
废其田亩之税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定而均收
之遣黜陟使按诸道丁产等级免鳏寡茕独不济者敢
加敛以枉法论旧户三百八十万五千使者按得主户
三百八十万客户三十万天下之民不土断而地著不
更版籍而得其虚实岁敛钱二千五十馀万缗米四百
万斛以供外钱九百五十馀万缗米千六百馀万斛以
供京师天下便之
卷三 第 6b 页 WYG0610-0098c.png
 租庸调法以人丁为本开元后久不为版籍法度废
 弊丁口转死田亩换易贫富升降悉非向时而户部
 岁以空文上之又戍边者蠲其租庸六岁免归元宗
 事夷狄戍者多死边将讳不以闻故贯籍不除天宝
 中王鉷为户口使务聚敛以其籍存而丁不在是隐
 课不出乃按旧籍除当免者积三十年责其租庸人
 苦无告法遂大弊至德后天下兵起人口凋耗版图
 空虚赋敛之司莫相统摄纪纲大坏王赋所入无几
卷三 第 7a 页 WYG0610-0098d.png
 科敛凡数百名废者不削重者不去吏因其苛蚕食
 于人富人多丁者以宦学释老得免贫人无所入则
 丁存故课免于上而赋增于下是以天下残瘁荡为
 浮人乡居土著者百不四五炎疾其弊乃请为两税
 法以一其制议者以为租庸调高祖太宗之法不可
 轻改而帝方任炎乃行之自是吏奸无所容轻重之
 权始归朝廷矣
  沙随程氏曰开元中豪弱相并宇文融修旧法收
卷三 第 7b 页 WYG0610-0099a.png
  羡田以招徕浮户而分业之今炎创以新意而兼
  并者不复追正贫弱者不复田业姑定额取税而
  已始与孟子之论悖而史臣诋融而称炎可谓浅
  近矣赞称融取隐户剩田以中主欲夫隐户而不
  出剩田而不取则高祖太宗之法废矣流亡浮寄
  者何以振业之乎使贤者当炎之地宜用融之善
  以修旧法以革时弊去融之不善务为简易责成
  守令而不收籍外之税俾高祖太宗之法弊而复
卷三 第 8a 页 WYG0610-0099b.png
  新户口既增租调自广此陆贽之论谆复而发者
  如斯而已也且天宝盛时户八百馀万兵乱之后
  至是三百馀万既曰土著者百无四五是主户十
  五馀万浮客二百八十馀万也宜无是理既不复
  授田虽以见居为簿何益乎
  按宇文融杨炎皆以革弊自任融则守高祖太宗
  之法炎则变高祖太宗之法然融守法而人病之
  则以其逼胁州县妄增逃羡以为功也炎变法而
卷三 第 8b 页 WYG0610-0099c.png
  人安之则以其随顺人情姑视贫富以制赋也融
  当承平之时簿书尚可稽考乃不能为熟议缓行
  之规炎当离乱之后版籍既已隳废故不容不为
  权时施宜之举今必优融而劣炎则为不当于事
  情矣
建中三年诏增天下税钱每缗二百朱滔王武俊田悦
合纵而叛国用不给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增其本道税
钱因诏天下皆增之
卷三 第 9a 页 WYG0610-0099d.png
贞元八年剑南节度使韦皋又增税十二以增给官吏
贞元四年诏天下两税审等第高下三年一定户
自初定两税货重钱轻乃计钱而输绫绢既而物价愈
下所纳愈多绢疋为钱三千二百其后一疋为钱一千
六百输一者过二虽赋不增旧而民愈困矣度支以税
物颁诸司皆折本价为虚估给之而缪以滥恶督州县
剥价谓之增纳复有进奉宣索之名改科役曰召雇率
配曰和市以巧避微文比大历之数再倍又疠疫水旱
卷三 第 9b 页 WYG0610-0100a.png
户口减耗刺史析户张虚数以宽责逃死阙税取于居
者一室空而四邻亦尽户版不缉无浮游之禁州县行
小惠以倾诱邻境新收者优假之唯安居不迁之民赋
役日重
 帝以问宰相陆贽贽上疏请釐革其甚害者大略有
 六其一曰国家赋役之法曰租曰调曰庸其取法远
 其敛财均其域人固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
 则有庸天下法制均一虽转徙莫容其奸故人无摇
卷三 第 10a 页 WYG0610-0100b.png
 心天宝之季海内波荡版图隳于避地赋法坏于奉
 军赋役旧法行之百年人以为便兵兴供亿不常诛
 求隳制此时弊非法弊也时有弊而未理法无弊而
 已更两税新制竭耗编氓日日滋甚陛下初即位宜
 损上益下啬用节财而摘郡邑验簿书州取大历中
 一年科率多者为两税定法此总无名之暴赋而立
 常规也夫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两税以资产为宗不
 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税轻多者税重不知有藏于
卷三 第 10b 页 WYG0610-0100c.png
 襟怀囊箧物贵而人莫窥者有场圃囷仓直轻而众
 以为富者有流通蕃息之货数寡而日收其赢者有
 庐舍器用价高而终岁利寡者计估算缗失平长伪
 挟轻费转徙者脱徭税敦本业者因敛求此诱之为
 奸驱之避役也今徭赋轻重相百而以旧为准重处
 流亡益多轻处归附益众有流亡则摊出已重者愈
 重有归附则散出已轻者愈轻人婴其弊愿诏有司
 与宰相量年支有不急者罢之广费者节之军兴加
卷三 第 11a 页 WYG0610-0100d.png
 税诸道权宜所增皆可停税物估贾宜视月平至京
 与色样符者不得虚称折估有滥恶罪官吏勿督百
 姓每道以知两税判官一人与度支参计户数量土
 地沃瘠物产多少为二等州等下者配钱少高者配
 钱多不变法而逋逃渐息矣其二曰播殖非力不成
 故先王定赋以布麻缯纩百谷勉人功也又惧物失
 贵贱之平交易难准乃定货泉以节轻重盖为国之
 利权守之在官不以任下然则谷帛人所为也钱货
卷三 第 11b 页 WYG0610-0101a.png
 官所为也人所为者租税取焉官所为者赋敛舍焉
 国朝著令租出谷庸出绢调出缯纩布麻曷尝禁人
 铸钱而以钱为赋今两税效算缗之末法估资产为
 差以钱谷定税折供杂物岁目颇殊所供非所业所
 业非所供增价以市所无减价以货所有耕织之力
 有限而物价贵贱无常初定两税万钱为绢三疋价
 贵而数不多及给军装计数不计价此税少国用不
 充也近者万钱为绢六疋价贱而数加计口蚕织不
卷三 第 12a 页 WYG0610-0101b.png
 殊而所输倍此供税多而人力不给也宜令有司复
 初定两税之岁绢布疋估为布帛之数复庸调旧制
 随土所宜各修家技物甚贱所出不加物甚贵所入
 不减且经费所资在钱者独月俸资课以钱数多少
 给布广铸而禁用铜器则钱不乏有籴盐以入直𣙜
 酒以纳资何虑无所给哉其三曰廉使奏吏之能者
 有四科一曰户口增加二曰田野垦辟三曰税钱长
 数四曰率办先期夫贵户口增加诡情以诱奸浮苛
卷三 第 12b 页 WYG0610-0101c.png
 法以析亲族所诱者将议薄征则遽散所析者不胜
 重税则又亡有州县破伤之病贵田野垦辟然农夫
 不增而垦田欲广诱以垦殖荒田限年免租新亩虽
 辟旧畬芜矣及至免租年满复为污莱有稼穑不增
 之病贵税钱长数重困疲羸捶骨沥髓苟媚聚敛之
 司有不恤人之病贵率办先期作威残人丝不容织
 粟不暇舂贫者奔迸有不恕物之病四病繇考覈不
 切事情之过验之以实则租赋所加固有受其损者
卷三 第 13a 页 WYG0610-0101d.png
 此州若增客户彼郡必减居人增处邀赏而税数加
 减处惧罪而税数不降国家设考课之法非欲崇聚
 敛也宜命有司详考课绩州税有定徭役有等覆实
 然后报户部若人益阜实税额有馀据户均减十三
 为上课减二次之减一又次之若流亡多加税见户
 者殿亦如之民纳税以去岁输数为常罢据额所率
 者增辟勿益租废耕不降数定户之际视杂产以校
 之田既有常租则不宜复入两税如此不督课而人
卷三 第 13b 页 WYG0610-0102a.png
 人乐耕矣其四曰明君不厚所资而害所养故先人
 事而借其暇力家给然后敛馀财今督收促迫蚕事
 方兴而输缣农功未艾而敛谷有者急卖而耗半直
 无者求假费倍定两税之初期约未详属征役多故
 率先限以收宜定税期随风俗时候务于纾人其五
 曰顷师旅亟兴官司所储唯给军食凶荒不暇赈救
 人小乏则取息利大乏则鬻田庐敛穫始毕执契行
 贷饥岁室家相弃乞为奴仆犹莫之售或缢死道途
卷三 第 14a 页 WYG0610-0102b.png
 天灾流行四方代有税茶钱积户部者宜计诸道户
 口均之谷麦熟则平粜亦以义仓为名主以巡院时
 稔伤农则优价广籴谷贵而止小敛则借贷循环敛
 散使聚谷幸灾者无以牟大利其六曰古者百亩地
 号一夫盖一夫授田不得过百亩欲使人不废业田
 无旷耕今富者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依托强家为
 其私属终岁服劳常患不充有田之家坐食租税京
 畿田亩税五升而私家收租亩一石官取一私取十
卷三 第 14b 页 WYG0610-0102c.png
 穑者安得足食宜为定条限裁租价损有馀优不足
 此安富恤穷之善经不可舍也贽言虽切以谗逐事
 无施行者
 河南尹齐抗复论其弊以为陛下行两税课纳有时
 贪暴无所容奸二十年间府库充牣但定税之初钱
 轻货重故陛下以钱为税今钱重货轻若更有税名
 以就其轻其利有六吏绝其奸一也人用不扰二也
 静而获利三也用不乏钱四也不劳而易知五也农
卷三 第 15a 页 WYG0610-0102d.png
 桑自劝六也百姓本出布帛而税反配钱至输时复
 取布帛更为三估计折州县升降成奸若直定布帛
 无估可折盖以钱为税则人力竭而有司不之觉今
 两税出于农人农人所有唯布帛而已用布帛处多
 用钱处少又有鼓铸以助国计何必取于农人哉疏
 入亦不报
  东莱吕氏曰赋役之制自禹贡始可见禹贡既定
  九州之田赋以九州之土地为九州之土贡说者
卷三 第 15b 页 WYG0610-0103a.png
  以谓有九州之土贡然后以田赋之当供者市易
  所贡之物考之于经盖自有證何者甸服百里赋
  纳总至于五百里米自五百里之外其馀四服米
  不运之京师必以所当输者上贡于天子以此知
  当时贡赋一事所以冀州在王畿甸服之内全不
  叙土贡正缘已输粟米以此相参考亦自有證盖
  当时寓兵于农所谓贡赋不过郊庙宾客之奉都
  无养兵之费故取之于畿甸而足自大略而言之
卷三 第 16a 页 WYG0610-0103b.png
  三代皆沿此制夏后氏五十而贡商人七十而助
  周人百亩而彻三代之赋略相当周官所载九畿
  之贡而已九州之贡所谓食者半或三之一或四
  之一或以半输王府或以三之一输王府或以四
  之一输王府所谓土贡未必能当贡赋之半留之
  于诸侯之国以待王室之用皆是三代经常之法
  所谓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说者以为
  二千五百人为师亦是一时权时之役所谓经常
卷三 第 16b 页 WYG0610-0103c.png
  之役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豳诗所谓我稼既同
  上入执宫功皆是经常之役法如此用兵军役寓
  之井赋乘马之法无事则为农有事则征役至汉
  有所谓材官践更过更卒更三等之制当时有干
  戈之征及至魏晋有户调之名凡有户者出布帛
  有田者出租赋后魏亦谓之户调在后魏以一夫
  一妇出帛一疋在北齐则有一床半床之制已娶
  者则一床未娶者则半床当时有户调之名然役
卷三 第 17a 页 WYG0610-0103d.png
  法尚存古制但至南北朝增三代之三日至于四
  十五日自汉至南北朝其赋役之法如此至唐高
  祖立租庸调之法承袭三代汉魏南北之制虽或
  重或轻要之规摹尚不失旧德宗时杨炎为相以
  户籍隐漏徵求烦多变而为两税之法两税之法
  既立三代之制皆不复见然而两税在德宗一时
  之间虽号为整办然取大历中科徭最多以为数
  虽曰自所税之外并不取之于民其后如间架如
卷三 第 17b 页 WYG0610-0104a.png
  借商如除陌取于民者不一杨炎所以为千古之
  罪人大抵田制虽商鞅乱之于战国而租税犹有
  历代之典制惟两税之法立古制然后扫地要得
  复古田制不定纵得薄敛如汉文帝之复田租荀
  悦论豪民收民之资惟能惠有田之民不能惠无
  田之民田制不定虽欲复古其道无由兵制不复
  古民既出税赋又出养兵之费上之人虽欲权减
  兵又不可不养兵制不定此意亦无由而成要之
卷三 第 18a 页 WYG0610-0104b.png
  寓兵于农赋役方始定
  按自秦废井田之制隳什一之法任民所耕不计
  多少于是始舍地而税人征赋二十倍于古汉高
  祖始理田租十五而税一其后遂至三十而税一
  皆是度田而税之然汉时亦有税人之法按汉高
  祖四年初为算赋注民十五以上至六十五出赋
  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七岁至十五出口赋人钱二
  十此每岁所出也然至文帝时即令丁男三岁而
卷三 第 18b 页 WYG0610-0104c.png
  一事赋四十则是算赋减其三之二且三岁方徵
  一次则成丁者一岁所赋不过十三钱有奇其赋
  甚轻至昭宣帝以后又时有减免盖汉时官未尝
  有授田限田之法是以豪强田连阡陌而贫弱无
  置锥之地故田税随占田多寡为之厚薄而人税
  则无分贫富然所税每岁不过十三钱有奇耳至
  魏武初平袁绍乃令田每亩输粟四升又每户输
  绢二疋绵二斤则户口之赋始重矣晋武帝又增
卷三 第 19a 页 WYG0610-0104d.png
  而为绢三疋绵三斤其赋益重然晋制男子一人
  占田七十亩女子及丁男丁女占田皆有差则出
  此户赋者亦皆有田之人非凿空而税之宜其重
  于汉也自是相承户税皆重然至元魏而均田之
  法大行齐周隋唐因之赋税沿革微有不同史文
  简略不能详知然大槩计亩而税之令少计户而
  税之令多然其时户户授田则虽不必履亩论税
  只逐户赋之则田税在其中矣至唐始分为租庸
卷三 第 19b 页 WYG0610-0105a.png
  调田则出粟稻为租身与户则出绢布绫绵诸物
  为庸调然口分世业每人为田一顷则亦不殊元
  魏以来之法而所谓租庸调者皆此受田一顷之
  人所出也中叶以后法制隳弛田亩之在人者不
  能禁其卖易官授田之法尽废则向之所谓输庸
  调者多无田之人矣乃欲按籍而徵之令其与豪
  富兼并者一例出赋可乎又况遭安史之乱丁口
  流离转徙版籍徒有空文岂堪按以为额盖当大
卷三 第 20a 页 WYG0610-0105b.png
  乱之后人口死徙虚耗岂复承平之旧其不可转
  移失陷者独田亩耳然则视大历十四年垦田之
  数以定两税之法虽非经国之远图乃救弊之良
  法也但立法之初不任土所宜输其所有乃计绫
  帛而输钱既而物价愈下所纳愈多遂至输一者
  过二重为民困此乃掊刻之吏所为非法之不善
  也陆宣公与齐抗所言固为切当然必欲复租庸
  调之法必先复口分世业之法均天下之田使贫
卷三 第 20b 页 WYG0610-0105c.png
  富等而后可若不能均田则两税乃不可易之法
  矣又历代口赋皆视丁中以为厚薄然人之贫富
  不齐由来久矣今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
  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
  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缪今两税之法人无
  丁中以贫富为差尤为的当宣公所谓计估算缗
  失平长伪挟轻费转徙者脱徭税敦本业不迁者
  困敛求乃诱之为奸殴之避役此亦是有司奉行
卷三 第 21a 页 WYG0610-0105d.png
  者不明不公之过非法之弊盖力田务本与商贾
  逐末皆足以致富虽曰逐末者易于脱免务本者
  困于徵求然所困犹富人也不犹愈于庸调之法
  不变不问贫富而一概按元籍徵之乎盖赋税必
  视田亩乃古今不可易之法三代之贡助彻亦只
  视田而赋之未尝别有户口之赋盖虽授人以田
  而未尝别有户赋者三代也不授人以田而轻其
  户赋者两汉也因授田之名而重其户赋田之授
卷三 第 21b 页 WYG0610-0106a.png
  否不常而赋之重者已不可复轻遂至重为民病
  则自魏至唐之中叶是也自两税之法行而此弊
  革矣岂可以其出于杨炎而少之乎
  又按古今户口之数三代以前姑勿论史所载西
  汉极盛之数为孝平元始二年人户千一百二十
  三万三千东汉极盛之时为桓帝永寿三年户千
  六十七万七千九百六十(此通典所载之数据东/汉书郡国志计户一千)
  (六百七万九百六则多通典五百/八十三万有奇是又盛于前汉矣)三国鼎峙之时
卷三 第 22a 页 WYG0610-0106b.png
  合其户数不能满百二十万昔人以为才及盛汉
  时南阳汝南两郡之数盖战争分裂户口虚耗十
  不存一固宜其然然晋太康时九州攸同不可谓
  非承平时矣而为户只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
  自是而南北分裂运祚短促者固难稽据姑指其
  极盛者计之则宋文帝元嘉以后户九十万六千
  八百有奇魏孝文迁洛之后只五百馀万则混南
  北言之才六百万隋混一之后至大业二年户八
卷三 第 22b 页 WYG0610-0106c.png
  百九十万七千有奇唐天宝之初户八百三十四
  万八千有奇隋唐土地不殊两汉而户口极盛之
  时才及其三之二何也盖两汉时户赋轻故当时
  郡国所上户口版籍其数必实自魏晋以来户口
  之赋顿重则版籍容有隐漏不实固其势也南北
  分裂之时版籍尤为不明或称侨寄或冒勋阀或
  以三五十户为一户苟避科役是以户数弥少隋
  唐混一之后生齿宜日富休养生息莫如开皇贞
卷三 第 23a 页 WYG0610-0106d.png
  观之间考覈之详莫如天宝而户数终不能大盛
  且天宝十四载所上户总八百九十一万四千七
  百九而不课户至有三百五十六万五千五百夫
  不课者鳏寡废疾奴婢及品官有荫者皆是也然
  天下户口岂容鳏寡废疾品官居其三之一有奇
  乎是必有说矣然则以户口定赋非特不能均贫
  富而适以长奸伪矣又按汉元始时定垦田八百
  二十七万五千三十六顷计每户合得田六十七
卷三 第 23b 页 WYG0610-0107a.png
  亩百四十六步有奇隋开皇时垦田千九百四十
  万四千二百六十七顷计每户合得田二顷有馀
  夫均此宇宙也田日加于前户日削于旧何也盖
  一定而不可易者田也是以乱离之后容有荒芜
  而顷亩犹在可损可益者户也是以虚耗之馀并
  缘为弊而版籍难凭杜氏通典以为我国家自武
  德初至天宝末凡百三十八年可以比崇汉室而
  人户才比于隋氏盖有司不以经国驭远为意法
卷三 第 24a 页 WYG0610-0107b.png
  令不行所在隐漏之甚其说是矣然不知庸调之
  征愈增则户口之数愈灭乃魏晋以来之通病不
  特唐为然也汉之时户口之赋本轻至孝宣时又
  行蠲减且令流徙者复其赋故胶东相王成遂伪
  上流民自占者八万馀口以徼显赏若如魏晋以
  后之户赋则一郡岂敢伪占八万口以贻无穷之
  逋负乎 陆宣公又言先王制赋入必以丁夫为
  本无求于力分之外无贷于力分之内故不以务
卷三 第 24b 页 WYG0610-0107c.png
  穑增其税不以辍稼减其租则播种多不以殖产
  厚其征不以流寓免其调则地著固不以饰励重
  其役不以窳怠蠲其庸则功力勤如是故人安其
  居尽其力此虽名言然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均是
  人也而才艺有智愚之不同均营生也而时运有
  屯亨之或异盖有起穷约而能自致千金其馀力
  且足以及他人者亦有蒙故业而不能保一簪一
  身犹以为累者虽圣人不能比而同之也然则以
卷三 第 25a 页 WYG0610-0107d.png
  田定赋以家之厚薄为科敛之轻重虽非盛世事
  而救时之策不容不然未宜遽非也
 贞元三年时岁事丰稔上因畋入民赵光奇家问百
 姓乐乎对曰不乐上曰时丰何故不乐对曰诏令不
 信前云两税之外悉无他徭今非税而诛求者殆过
 于税诏书优恤徒空文耳 宪宗末年度支盐铁与
 诸道贡献尤甚有助军及平贼贺礼上尊号贺物穆
 宗即位一切罢之两税外加率一钱以枉法赃论然
卷三 第 25b 页 WYG0610-0108a.png
 务姑息赏赐诸军不可胜纪用不能节
自建中定两税而物轻钱重民以为患至穆宗时四十
年当时为绢二疋半者为八疋大率加三倍豪家大商
积钱以逐轻重故农人日困末业日增帝亦以货轻钱
重民困而用不充诏百官议革其弊议者多请重挟铜
之律户部尚书杨于陵言大历以前淄青太原魏博杂
铅铁以通时用岭南杂以金银丹砂象齿今一用泉货
故钱不足今宜使天下两税榷酒盐利上供及留州送
卷三 第 26a 页 WYG0610-0108b.png
使钱悉输以布帛谷粟则人宽于所求然后出内府之
积收市廛之滞广山铸之数限边裔之出禁私家之积
则货日重而钱日轻矣宰相善其议由是两税上供留
州皆易以布帛丝纩租庸课调不计钱而纳布帛惟盐
酒本以𣙜率计钱与两税异不可去钱
 时货轻钱重与留州送使所在长吏又降省估使就
 实估以自封殖而重赋于人裴垍为相奏请天下留
 州送使物一切令就省估其所在观察使仍以其所
卷三 第 26b 页 WYG0610-0108c.png
 莅之郡租赋自给若不足方许徵于支郡其诸州送
 使额变为上供故疲人稍息肩
会昌元年敕今后州县所徵科斛斗一切依额为定不
得随年检责数外如有荒闲陂泽山原百姓有人力能
垦辟耕种州县不得辄问所收苗子五年不在税限五
年之外依例纳税于一乡之中先填贫户欠阙如无欠
阙则均减众户合徵斛斗但令不失元额不得随田加
率仍委本道观察使每年收成之时具管内垦田顷亩
卷三 第 27a 页 WYG0610-0108d.png
及合徵科斗数分析闻奏数外有剩纳人户斛斗刺史
以下重加惩贬
大中二年制诸州府县等纳税祗合先差优长户车牛
近者多是权要富豪悉请留县输纳致使贫单之人却
须雇脚搬载今后其留县并须先饶贫下不支济户如
有违越官吏重加科殿
四年制百姓两税之外不许分外更有差率委御史台
纠察其所徵两税疋段等物并留州留使钱物纳疋段
卷三 第 27b 页 WYG0610-0109a.png
虚实估价及见钱从前皆有定制如闻近日或有于虚
估疋段数内实徵估物及其间分数亦不尽依敕条宜
委长吏郡守如有违越必议科惩又青苗两税本系田
土地既属人税合随去从前赦令累有申明豪富之家
尚不恭守以后州县觉察如有此比须议痛惩地勒还
主不理价直
  按两税不徵粟帛而徵钱吏得为奸以病民穆宗
  时尝复旧制徵粟帛矣今复有此令岂又尝变易
卷三 第 28a 页 WYG0610-0109b.png
  邪计货徵钱必有估直而估乃有虚实之异舞文
  如此今禁其于定制外多科固不若仍复粟帛之
  徵则自不能多求于定数之外也
昭宗末诸道多不上供惟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与
其弟荆南留后匡明委输不绝(详见国/用门)
光启三年张全义为河南尹初东都经黄巢之乱遗民
聚为三城以相保继以秦宗权孙儒残暴仅存坏垣而
已全义初至白骨蔽地荆棘弥望居民不满百户全义
卷三 第 28b 页 WYG0610-0109c.png
麾下才百馀人乃于麾下选可使者十八人命曰屯将
人给一旗一榜于旧十八县中令招农户自耕种流民
渐归又选可使者十八人命曰屯副民之来者绥抚之
除杀人者死馀但加杖无重刑无租税归者渐众又选
谙书计者十八人命曰屯判官不一二年每屯户至数
千于农隙选壮者教之战阵以禦寇盗关市之赋迨于
无籍刑宽事简远近趋之如市五年之后诸县户口率
皆归复桑麻蔚然野无旷土其胜兵大县至七千人小
卷三 第 29a 页 WYG0610-0109d.png
县不减二千人乃奏置令佐以治之全义明察人不能
欺为政宽简出见田畴美者辄下马与僚佐共观之召
田主劳以酒食有蚕麦善收者或亲至其家悉呼出老
幼赐以茶䌽衣物民间言张公不喜声伎见之未尝笑
独见佳麦良茧则笑耳有田荒秽者则集众杖之或诉
以乏人牛则召邻里责之曰彼诚乏人牛何不助之由
是邻里有无相助比户有积蓄在洛四十年遂成富庶
  按唐末盗贼之乱振古所未有洛阳四战之地受
卷三 第 29b 页 WYG0610-0110a.png
  祸尤酷全义本出群盗乃能劝农力本生聚教诲
  使荒墟为富实观其规画虽五季之君号为有志
  于民者所不如也贤哉
后唐庄宗即位推恩天下除百姓田租放诸场务课利
欠负者而租庸使孔谦悉违诏督理更制括田竿尺尽
率州使公廨钱天下怨苦民多流亡租税日少
  容斋洪氏随笔曰朱梁之恶最为欧阳公五代史
  记所斥詈然轻赋一事旧史取之而新书不为拈
卷三 第 30a 页 WYG0610-0110b.png
  出其语云梁祖之开国也属黄巢大乱之馀以夷
  门一镇外严𤇺候内辟污莱厉以耕桑薄其租赋
  士虽苦战民则乐输二纪之间俄成霸业及末帝
  与庄宗对垒于河上河南之民虽困于辇运亦未
  至流亡其义无他盖赋敛轻而丘园可恋也及庄
  宗平定梁室任吏人孔谦为租庸使峻法以剥下
  厚敛以奉上民产虽竭军食尚亏加以兵革因以
  饥馑不三四年以致颠陨其义无他盖赋役重而
卷三 第 30b 页 WYG0610-0110c.png
  寰区失望故也予以事考之此论诚然有国家者
  之龟鉴也资治通鉴亦不载此一节
 吴徐知诰为淮南帅以宋齐邱为谋主先是吴有丁
 口钱又计亩输钱民甚病之齐邱以为钱非耕桑所
 得使民输钱是教之弃本逐末也请蠲人口钱自馀
 税悉收谷帛䌷绢疋直千钱者税三十知诰从之由
 是旷土尽辟国以富强
  容斋洪氏随笔曰自用兵以来民间以见钱纽纳
卷三 第 31a 页 WYG0610-0110d.png
  税直既为不堪然于其中所谓和买折帛尤为名
  不正而敛最重偶阅大中祥符间太常博士许载
  著吴唐拾遗录所载多诸书未有者其劝农桑一
  篇正云吴顺义年中差官兴贩簿定租税厥田上
  上者每一顷税钱二贯一百文中田一顷税钱一
  贯八百下田一顷千五百皆足陌见钱如见钱不
  足许依市价折以金银并计丁口课调亦科钱宋
  齐邱时为员外郎上策乞虚抬时价而折䌷绢绵
卷三 第 31b 页 WYG0610-0111a.png
  本色曰江淮之地唐季以来战争之所今兵革乍
  息黎氓始安而必率以见钱折以金银此非民耕
  凿可得也必兴贩以求之是为教民弃本逐末耳
  是时绢每疋市价五百文䌷六百文绵每两十五
  文齐邱请绢每疋抬为一贯七百䌷为二贯四百
  绵为四十文皆足钱丁口课调亦请蠲除朝议喧
  然沮之谓亏损官钱万数不少齐邱致书于徐知
  诰曰明公总百官理大国督民见钱与金银求国
卷三 第 32a 页 WYG0610-0111b.png
  富庶所谓拥彗救火挠水求清欲火减水清可得
  乎知诰得书曰此劝农上策也即行之自是不十
  年间野无闲田桑无隙地自吴变唐自唐归宋民
  到于今受其赐齐邱之事美矣徐知诰亟听而行
  之可谓贤辅相而九国志齐邱傅中略不书资治
  通鉴亦佚此事今之君子为国唯知浚民以益利
  岂不有腼于偏闰之臣乎
同光三年敕魏府小菉豆税每亩减收三升城内店宅
卷三 第 32b 页 WYG0610-0111c.png
园圃比来无税顷因伪命遂有配征后来以所徵物色
添助军装衣赐将令通济宜示矜蠲令据𦂳慢去处于
见输税丝上每两作三等酌量纳钱贵与充本回图收
市军装衣赐其丝永与除放
 吏部尚书李琪上疏曰臣闻古人有言谷者人之司
 命地者谷之所生人者君之所理有其谷则国力备
 定其地则人食足察其人则徭役均如此三者为国
 之急务也轩黄以前不可详记自尧堙洪水禹作司
卷三 第 33a 页 WYG0610-0111d.png
 空于是辩九等之田收什一之税其时户口一千三
 百馀万定垦田约九百二十万顷为太平之盛及殷
 革夏命重立田制每私田十亩种公田一亩水旱同
 之亦什一之义也洎周室立井田之法大约百里之
 国提封万井出车千乘戎马四千匹畿内兵车万乘
 马四万匹以田法论之亦什一之制也故当成康之
 时比尧舜之朝户口更增二十馀万非他术也盖三
 代之前皆量入以为出计农以立军虽逢水旱之灾
卷三 第 33b 页 WYG0610-0112a.png
 而有凶荒之备降及秦汉重税工商急关市之征倍
 舟车之算人口既以减耗古制犹复兼行按此时户
 口尚有一千二百馀万垦土亦一千八百万馀顷至
 乎三国并兴两晋之后则农夫少于军众战马多于
 耕牛供军须夺于农粮秣马必侵于牛草于是天下
 户口秪有二百四十馀万洎隋文之代与汉比崇及
 炀帝之年又三分去二唐太宗文皇帝以四夷初定
 百姓未丰延访群臣各陈所见惟魏徵独劝文皇力
卷三 第 34a 页 WYG0610-0112b.png
 行王道由是轻徭薄赋不夺农时进贤良悦忠直天
 下粟斗直两钱自贞观至于开元将及九百万户五
 千三百万口垦田一千四百万顷比之近古又多增
 加是知救人瘼者必重敛为病源料兵食者以惠能
 为军政仲尼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臣之此言是魏
 徵所以劝文皇也伏惟深留宸鉴如以六军方阙未
 可轻徭两税之馀犹须重敛则但不以折纳为事一
 切以本色输官又不以细配为名止以正税加纳则
卷三 第 34b 页 WYG0610-0112c.png
 天下幸甚敕本朝徵科唯有两税至于折纳比不施
 为宜依李琪所论应逐税合纳钱物斛斗及盐钱等
 宜令租庸司指挥并准元徵本色输纳不得改更若
 合有移改即须具事由闻奏
  按同光三年是为庄宗既灭梁蜀之后骄侈自恣
  赏赉无节仓廪空虚军民咨怨孔谦复行尅剥之
  政民力重困而国用不支将以危亡之时也然则
  琪言虽美诏敕虽再祗虚文耳以此疏叙述历代
卷三 第 35a 页 WYG0610-0112d.png
  劝农宽征生聚之事辞简而义备故录之
明年以军食不足敕河南尹预借夏秋税民不聊生
明宗天成元年赦节文应纳夏秋税子先有省耗每斗
一升今后祗纳正税数不量省耗
二年敕率土黎氓并输王税逐年生计祗在春时深虞
所在之方无知之辈不自增修产业辄便搅扰乡邻既
挠公门须严定制自今后凡关论认桑土二月一日后
州县不得受状十月务开方许论对准格据理断割
卷三 第 35b 页 WYG0610-0113a.png
三年敕应三京邺都诸道州府县村人户自今年七月
后于夏秋田苗上每亩纳曲钱五文足陌
长兴二年人户每田亩纳农器钱一文五分
四年五月五日户部奏三京邺都诸道州府逐年所徵
夏秋税租兼盐曲折徵诸般钱谷等起徵条流如后
四十七处节候常早大小麦𪍿麦豌豆五月十五日起
徵八月一日纳足正税疋帛钱鞋地头㰌曲蚕盐及诸
色折科六月五日起徵至八月二十日纳足河南府华
卷三 第 36a 页 WYG0610-0113b.png
州耀陜绛郑孟怀陈齐棣延兖沂徐宿汝申安滑濮澶
襄均房雍许邢洺磁唐隋郢蔡同郓魏汴颍复鄜宋亳
蒲等州 二十三处节候差晚随本处与立两等期限
  一十六处校晚大小麦𪍿麦豌豆六月一日起徵至
八月十五日纳足正税疋帛钱鞋地头㰌曲蚕盐及诸
色折科六月十日起徵至八月二十五日纳足幽定镇
沧晋隰慈密青邓淄莱邠宁庆衍 七处节候尤晚大
小麦豌豆六月十日起徵至九月纳足正税疋帛钱鞋
卷三 第 36b 页 WYG0610-0113c.png
地㰌曲钱等六月二十日起徵九月纳足并潞泽应威
塞军大同军振武军 其月敕百姓今年夏苗委人户
自供通手状其顷亩多少五家为保委无隐漏攒连状
送本州具帐送省州县不得差人检括如人隐欺许令
陈告其田并令倍徵
长兴二年六月敕委诸道观察使属县于每村定有力
人户充村长与村人议有力人户出剩田苗补贫下不
追顷亩自首者即据状徵收有词者即排段检括自今
卷三 第 37a 页 WYG0610-0113d.png
年起为定额有经灾沴及逐年逋处不在此限
三年十二月三司奏诸道上供税物充兵士衣赐不足
其天下所纳斛斗及钱除支赡外请依时估折纳绫罗
绢帛从之
长兴九年敕天下州府受纳秆草每束约一文足一百
束纳枸子四茎充积年供使枣针一茎充稕场院其草
并柴蒿一束其纳绢絁布绫罗每疋纳钱十二文足丝
绵䌷线麻皮等每一十两纳耗半两鞋每量纳钱一文
卷三 第 37b 页 WYG0610-0114a.png
足见钱每贯纳七文足省库收纳上件钱物元条流见
钱每贯纳二文足丝绵纳子每一百两纳耗一两其诸
色疋段并无加耗二年敕今后诸州府所纳秆草每二
十束别纳加耗一束充场司耗折
潞王清泰元年刘煦命判官钩考穷覈积年逋欠之数
奸吏利其徵责丐取故存之煦具奏其状且请察其可
徵者急督之必无可偿者悉蠲之韩昭允极言其便乃
诏长兴以前户部及诸道逋租三百三十八万虚烦簿
卷三 第 38a 页 WYG0610-0114b.png
籍咸蠲免勿徵贫民大悦而三司悉怨之
  致堂胡氏曰胥吏利于督租固小人常情也长民
  者士大夫也不恤百姓而以胥吏所利者为生财
  之术无穷之源则于胥吏何责焉前代著令曰凡
  言放税者不得过四分每有水旱许诉灾伤或下
  赦令尽蠲之而有司徵督如故农氓不谕乃有黄
  纸放白纸催之谣盖不知令甲之文也是则赦令
  行一时之恩以收人心令甲著永久之制恐失财
卷三 第 38b 页 WYG0610-0114c.png
  赋阴行虐政阳行惠泽岂先王之用心哉三司吏
  不肯释除逋负非独其利在焉亦以在上之意吝
  于与而严于取也此百姓膏肓之病也明宗能蠲
  二百万缗潞王能蠲三百万石岂非衰乱之时盛
  德之事哉
 
 
 文献通考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