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a 页 WYG0605-054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典卷一百八十五
  唐 京 兆 杜 佑  君 卿 纂
 边防
覆载之内日月所临华夏居土中生物受气正(李淳风/云谈天)
(者八家其三家甘氏石氏浑天之类以度数推之则华/夏居天地之中也又历代史倭国一名日本在中国直)
(东扶桑国复在倭国之东约去中国三万里盖近于日/出处贞观中骨利干国献马使云其国在京师西北二)
(万馀里夜短昼长从天色暝时煮羊胛才熟而东方已/曙盖近于日入处今崖州直南水行便风十馀日到赤)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b 页 WYG0605-0542d.png
(土国其国到五月亭午物影却在南一日三食饭皆旋/炊不然逡巡过时即便臭败热气特甚盖去日较近其)
(地渐远转寒盖去日稍远则洛阳洛城县土圭居覆载/之中明矣唯释氏一家论天地日月怪诞不可知也)
其人性和而才惠其地产厚而类繁所以诞生圣贤继
施法教随时拯弊因物利用三五以降代有其人君臣
长幼之序立五常十伦之教备孝慈生焉恩爱笃焉主
威张而下安权不分而法一生人大贵实在于斯(三代/以前)
(天下列国更相征伐未尝暂宁陪臣制诸侯诸侯陵天/子人毙锋镝月耗岁歼自秦氏罢侯置守两汉及有隋)
(大唐户口皆多于周室之前矣夫天生蒸民而/树君司牧语治道者固当以既庶而安为本也)昔贤有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a 页 WYG0605-0543a.png
言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
礼诚谓削厚为薄散醇为醨又曰古者人至老死不相
往来不交不争自求自足盖疾时浇巧美往昔敦淳务
以激励勉其慕向也然人之常情非今是古其朴质少
事信固可美而鄙风弊俗或亦有之𬗟惟古之中华多
类今之夷狄有居处巢穴焉(上古中华亦穴居野处后/代圣人易之以宫室今室)
(韦国及黔中羁縻东诸夷及附国皆巢居/穴处诸夷狄处巢穴者非少略举一二)有葬无封树
(上古中华之葬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代/圣王易之以棺椁今靺鞨国父母死弃之中野以哺)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b 页 WYG0605-0543b.png
(貂琉球国死无棺椁草裹尸以亲土而葬上不起坟诸/夷狄之殡葬或以火焚或弃水中潭衡洲人蜑取死者)
(骨小函子盛置山岩石间大抵习/俗既殊其法各异不可遍举矣)有手团食焉(殷周之/时中华)
(人尚以手团食故礼记云共饭不泽手盖弊俗/渐改仍未尽耳今五岭以南人庶皆手团食)有祭立
尸焉(三代以前中华人祭必立尸自秦汉则废按后魏/文成帝拓跋浚时高允献书曰祭尸久废今风俗)
(父母亡殁取其状貌类者以为尸而祭焉宴好如夫妻/事之如父母败损风化黩乱情理又周隋蛮夷傅巴梁)
(间风俗每春秋祭祀乡里有美鬓面人迭迎为尸以祭/之今都道州人每祭祀迎同姓丈夫妇人伴神以享亦)
(为尸之/遗法)聊陈一二不能遍举(夏商以前臣不讳君名子/不讳父名自有周方讳耳)
(今夷狄则皆无讳如此/之类甚众不可殚论)其地偏其气梗不生圣哲莫革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a 页 WYG0605-0543c.png
旧风诰训之所不可礼义之所不及外而不内疏而不
戚来则禦之去则备之前代达识之士亦已言之详矣
历代观兵黩武讨伐戎夷爰自嬴秦祸患代有始皇恃
百胜之兵威既平六国终以事胡为弊汉武资文景之
积蓄务恢封略天下危若缀旒王莽获元始之全实志
灭匈奴海内遂至溃叛隋炀帝承开皇之殷盛三驾辽
左万姓怨苦而亡夫持盈固难知足非易唯后汉光武
深达理源建武三十年人康俗阜臧宫马武请殄匈奴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b 页 WYG0605-0543d.png
帝报曰舍近而图远劳而无功舍远而谋近逸而有终
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自
是诸将莫敢复言兵事于戏持盈知足岂特治身之本
亦乃治国之要道欤(宋文元嘉中比西汉文景分命诸/将经略河南致拓跋瓜步之师因)
(而国蹙身弑陈宣令主吴明彻侵吕梁二十万卒悉为/周师所虏由是力殚财竭旋为隋氏削平是皆昧持盈)
(不能知/足故也)我国家开元天宝之际宇内谧如边将邀宠竞
图勋伐西陲青海之戍东北天门之师碛西怛逻之战
云南渡泸之役没于异域数十万人(天宝中哥舒翰尅/吐蕃青海青海中)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a 页 WYG0605-0544a.png
(有岛置二万人戍之旋为吐蕃所攻翰不能救而全没/安禄山讨奚契丹于天门岭十万众尽没高仙芝伐石)
(国于怛逻斯川七万众尽没杨国/忠讨蛮閤罗凤十馀万众全没)向无幽寇内侮天下
四征未息离溃之势岂可量耶前事之元龟足为殷监
者矣
  第一东夷上
    序略 朝鲜 濊(音秽/) 马韩 辰韩 弁
    辰 百济 新罗 倭 夫馀 虾夷
  第二东夷下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b 页 WYG0605-0544b.png
    高句丽 东沃沮 挹娄 勿吉(又曰靺/鞨)
    扶桑 女国 文身 大汉 琉球 闽越
  第三南蛮上
    序略 槃瓠种 廪君种 板楯蛮 南平
    蛮 东谢 西赵 牂牁 充州 獠 夜
    郎 滇(音颠/) 邛都 笮都(笮才各/反) 冉駹
     附国 哀牢 僬侥 掸国 西㸑 昆
    弥 尾濮 木绵濮 文面濮 折腰濮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a 页 WYG0605-0544c.png
    赤口濮 黑僰濮 松外诸蛮
  第四南蛮下
    岭南序略(蛮獠/附) 海南序略 黄支 哥罗
     林邑 扶南 顿逊 毗骞 干陀利
    狼牙脩 婆利 槃槃 赤土 真腊 罗
    刹 投和 丹丹 边斗 杜薄 薄刺
    勃焚 火山 无论 婆登 乌笃 陀洹
    诃陵 多篾 多摩长 哥罗舍分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b 页 WYG0605-0544d.png
  第五西戎一
    序略 𦍑无弋 湟中月氏胡 氐 葱茈
    羌
  第六西戎二
    吐谷浑 乙弗敌 宕昌 邓至 党项
    白兰 吐蕃 大羊同 悉立 章求拔
    泥婆罗
  第七西戎三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a 页 WYG0605-0545a.png
    西戎总序 楼兰 且末 杅弥 车师(高/昌)
    (附/) 龟兹
  第八西戎四
    焉耆 于阗 疏勒 乌孙 姑黑 温宿
     乌秅 难兜 大宛 莎车 罽宾 乌
    弋山离 条支 安息 大夏 大月氏
    小月氏
  第九西戎五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b 页 WYG0605-0545b.png
    康居 漕国 何国 史国(并附见/) 奄蔡
     滑国 嚈哒 挹怛国 天竺 车离
    师子 高附 大秦 小人 轩渠 三童
     泽散 驴分 坚昆 呼得 丁令 短
    人 波斯 悦般 伏卢尼 朱俱波 渴
    槃陁 粟弋 阿钩羌 副货 叠伏罗
    赊弥 石国 女国 吐火罗 劫国 陁
    罗伊罗 越底延 大食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a 页 WYG0605-0545c.png
  第十北狄一
    序略 匈奴上
  第十一北狄二
    匈奴下 南匈奴
  第十二北狄三
    乌桓 鲜卑 轲比能 宇文莫槐 徒河
    段(务勿尘附/) 慕容氏 拓跋氏 蠕蠕
  第十三北狄四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b 页 WYG0605-0545d.png
    高车 稽胡 突厥上
  第十四北狄五
    突厥中
  第十五北狄六
    突厥下 铁勒 薛延陁 仆骨 同罗
    都波 拔野古 多滥葛 斛薛 阿跋
    契苾羽 鞠国 俞□ 大漠 白霫(先立/反)
  第十六北狄七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a 页 WYG0605-0546a.png
    库莫奚 契丹 室韦 地豆于 乌落侯
     驱度寐 霫 拔悉弥 流鬼 回纥
    骨利干 结骨 駮马 鬼国 盐漠念
 边防一
  东夷上
  序略
东夷(白虎通云夷者蹲也言无礼仪或云夷者抵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抵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禦)
有九种曰畎夷方夷干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b 页 WYG0605-0546b.png
夷率皆土著(迟略/反)喜饮酒(喜许/利反)歌舞或冠弁衣锦器用
俎豆所谓中国失礼求之四夷者也(凡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侯伯)
(子男皆号/诸侯也)昔尧命羲仲宅嵎夷曰𤾉谷盖日之所出也
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叛其后至后发即位宾于王
门献其乐舞桀为暴虐诸夷内侵商汤革命伐而定之
至于仲丁蓝夷作寇自是或服或叛三百馀年武乙衰
弊东夷寖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周初封商太师国
于朝鲜(太师为周陈洪范其地今安/东府之东悉为东夷所据)时管蔡畔周乃招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a 页 WYG0605-0546c.png
诱淮夷作乱周公征定之其后徐夷僭号穆王命楚灭
(徐偃/王也)至楚灵王会申亦来同盟后越迁琅琊遂陵暴
诸夏侵灭小国秦并天下其淮泗夷皆散为人户其朝
鲜历千馀年至汉高帝时灭武帝元狩中开其地置乐
浪等郡至后汉末为公孙康所有魏晋又得其地其三
韩之地在海岛之上朝鲜之东南也百济新罗魏晋以
后分三韩地新罗又在百济之东南倭又在东南(倭乌/和反)
隔越大海夫馀在高丽之北挹娄之南其倭及夫馀自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b 页 WYG0605-0546d.png
后汉百济新罗自魏历代并朝贡不绝而百济大唐显
庆中苏定方灭之高丽本朝鲜地汉武置县属乐浪郡
时甚微弱后汉以后累代皆受中国封爵所都平壤城
则故朝鲜国王险城也后魏周齐渐强盛隋文帝时寇
盗辽西汉王谅帅兵讨之至辽水遭疠疫而返炀帝三
度亲征初渡辽水败绩再行次辽水会杨玄感反奔退
又往将达涿郡属天下贼起及饥馑旋师贞观中太宗
又亲征渡辽破之高宗总章初英国公李绩遂灭其国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0a 页 WYG0605-0547a.png
古之肃慎宜即魏时挹娄自周初贡楛矢石砮(楛音/户)
魏常道乡公末东晋元帝初及石季龙时始皆献之后
魏以后曰勿吉国今则曰靺𩏌焉大抵东夷书文并同
华夏其闽越之地秦平天下以为郡及秦乱其帅又自
称王于故地武帝元封初杨仆灭其国迁其人于江淮
虚其地自后虽人庶复集遂为郡县矣
  朝鲜
朝鲜(晋张华曰朝鲜有泉水洌水汕水三水合为/洌水疑乐浪朝鲜取名于此也汕所晏反)周封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0b 页 WYG0605-0547b.png
殷之太师之国太师教以礼义田蚕作八条之教无门
户之闭而人不为盗其后四十馀代至战国时朝鲜侯
准亦僣称王始全燕时尝略属焉为置吏筑障寨秦灭
燕属辽东外徼(秦辽东郡今安/东府之东地)及秦乱中国人往避地
者数万口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
(浿音滂/拜反)属燕王卢绾反入匈奴燕人卫满亡命聚党
千馀人魋结(魋杜/回反)蛮夷服而东走出塞度浿水击破朝
鲜王准居秦故空地上下障后稍役属真蕃朝鲜诸夷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1a 页 WYG0605-0547c.png
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在浿水/之东)会孝惠高后时
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以故满得
兵威财物侵降其旁小邑真蕃临屯皆来服属地方数
千里傅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武帝元封三年
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兵五万左将军荀彘出
辽东讨之朝鲜人相与杀王右渠来降遂以朝鲜为真
蕃临屯乐浪(音/郎)玄菟四郡(今悉为东/夷之地)昭帝时罢临屯真
蕃以并乐浪玄菟自内属以后风俗稍薄法禁亦寖多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1b 页 WYG0605-0547d.png
至于六十馀条
  濊
濊亦朝鲜之地南与辰韩北与高句丽(卢溪/反)沃沮接东
穷大海西至乐浪后汉光武建武六年悉封其渠帅为
县侯皆岁时朝贺无大君长自汉以来其官有侯邑君
三老统主下户其耆旧自谓与高丽同种言语法俗大
抵相类其人性谨愿少嗜欲有廉耻男女衣皆着曲领
男子系银花广数寸以为饰其俗重山川山川各有部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2a 页 WYG0605-0548a.png
分不得辄相干涉同姓不婚多所忌讳疾病死亡即弃
旧宅更作新居知种麻养蚕绵布晓候星宿先知年岁
丰约不以珠玉为宝又祭虎以为神其邑落有侵犯者
辄相罚责生口牛马名之为责祸少寇盗作矛长三丈
或数人共持之能步战乐浪檀弓出其地又多文豹有
果下马高三尺乘之可于果树下行也其海出斑鱼皮
汉时尝献之魏齐王正始六年不耐濊侯等举邑降四
时诣乐浪带方二郡朝谒(并今东/夷之地)有军征赋调如中华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2b 页 WYG0605-0548b.png
人焉
  马韩
马韩后汉时通焉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
辰马韩在西五十有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
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濊貊接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
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凡七十八国或云百济是其一
国焉大者万馀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
千馀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马韩最大共立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3a 页 WYG0605-0548c.png
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其诸国王先皆
是马韩种人焉马韩人知田蚕作绵布出大栗如梨又
出长尾鸡其尾皆长五尺馀邑落杂居亦无城郭作草
屋土室形如冢开户在上不知跪拜无长幼男女之别
少纲纪国邑虽有王师不能相制御其葬有棺无椁不
知骑乘牛马牛马尽于送死不贵金宝锦罽唯重璎珠
以缀衣为饰及悬颈垂耳大率皆魁头露紒(魁头犹科/头也谓挽)
(发萦绕成科/结也紒音计)布袍草履其人壮勇少年有筑室作力者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3b 页 WYG0605-0548d.png
辄以绳贯脊皮缒以大木嚾呼为健(嚾音/唤)善用弓楯矛
橹虽有斗争攻战而贵相屈服俗信鬼神常以五月耕
种毕昼夜酒会群聚歌舞数十人俱起相随踏地低昂
手足相应为节十月农工毕亦复如之诸国邑各以一
人主祭天地号为天君又立苏涂(苏涂有/似浮屠)建大木以悬
铃鼓事鬼神其南界近倭亦有文身者又有州胡在马
韩之西海中大岛上其人差短小言语不与韩仝皆髡
头如鲜卑但衣韦衣有上无下略如祼势养牛豕乘船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4a 页 WYG0605-0549a.png
往来货市韩中
  辰韩
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来适韩国马韩割其
东界地与之有城栅其言语有类秦人由是或谓之为
秦韩其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世相傅袭辰韩不得自
立为王明其为流移之人故也其名国为邦弓为弧贼
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皆为徒诸小邑各有渠帅大者
名臣智次有险侧次有樊濊次有杀奚次有邑借(皆其/官名)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4b 页 WYG0605-0549b.png
土地肥美宜五榖知蚕桑作缣布乘驾牛马嫁娶以礼
其俗男女有别以大鸟羽送死其意欲使死者飞扬国
出铁韩濊倭皆从取之诸市买皆用铁如中国用钱又
以供给二郡俗喜歌舞饮酒鼓琴瑟其瑟形似筑弹之
亦有音曲儿生便以石厌其头欲其匾故辰韩人皆匾
(匾音/扁)男女近倭亦文身便步战兵仗与马韩同其俗
行者相逢皆住让路
  弁辰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5a 页 WYG0605-0549c.png
弁辰与辰韩杂居亦有城郭衣服居处与辰韩同言语
风俗相似祠祭鬼神有异施灶皆在户西初朝鲜王准
为卫满所破乃将其馀众数千人走入海攻马韩破之
自立为韩王准后灭绝马韩人复立为辰王后汉光武
建武中韩人廉斯人苏马諟等诣乐浪贡献(諟音/是)帝封
苏马諟为汉廉斯邑君使属乐浪郡四时朝谒灵帝末
韩濊并盛郡县不能制百姓苦乱多流亡入韩者献帝
建安中公孙康分屯有有盐县(屯有有盐并汉辽东/属县今并为东夷地)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5b 页 WYG0605-0549d.png
南荒地为带方郡遣公孙模张敞等收集遗民兴兵伐
韩濊旧民稍出是后倭韩遂属带方魏景初中明帝密
遣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大守鲜于嗣越海定二郡诸韩
国臣智加赐邑君印绶其次为邑长其俗好衣帻下户
诣郡朝谒皆假衣帻自服印绶衣帻千有馀人部从事
吴林以乐浪本统韩国分割辰韩八国以与乐浪晋武
帝咸宁中马韩王来朝自是无闻三韩盖为百济新罗
所吞并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6a 页 WYG0605-0550a.png
  百济
百济即后汉末夫馀王尉仇台之后(后魏时百济王上/表云臣与高丽先)
(出夫/馀)初以百家济海因号百济晋时句丽既略有辽东
百济亦据有辽西晋平二郡(今柳城安/平之间)自晋以后吞并
诸国据有马韩故地其国东西四百里南北九百里南
接新罗北拒高丽千馀里西限大海处小国之南国西
南海中有三岛出黄漆树似小棕树而大六月取汁漆
器物若黄金其光夺目自晋代受蕃爵自置百济郡义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6b 页 WYG0605-0550b.png
熙中以百济王夫馀腆(陀典/反)为使持节百济诸军事宋
齐并遣使朝贡授官封其人土著地多下湿率皆山居
其都理建居拔城王号于罗瑕百姓呼为鞬吉支(鞬音/乾)
夏言并王也王妻号于陆夏言妃也官有十六品左率
一品达率二品恩率三品德率四品捍率五品柰率六
品以上冠饰银花将德七品紫带施德八品皂带固德
九品赤带季德十品青带对德十一品文督十二品皆
黄带武督十三品佐军十四品振武十五品克虞十六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7a 页 WYG0605-0550c.png
品皆白带统兵以达率德率捍率为之人庶及馀小城
咸分𨽻焉其衣服男子略同于高丽拜谒之礼以两手
据地为敬妇人衣似袍而袖微大在室者编发盘于首
后垂一道为饰出嫁者乃分为两道焉兵有弓箭刀槊
俗重骑射兼爱坟史其秀异者颇解属文又解阴阳五
行用宋元嘉历以建寅月为岁首亦解医药卜筮占相
之术有投壶摴蒲等杂戏然尤尚奕棋僧尼寺塔甚多
而无道士赋税以布绢麻米等婚娶之礼略同华俗父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7b 页 WYG0605-0550d.png
母及夫死者三年持服馀亲则葬讫除之气候温暖五
榖杂果菜蔬及酒醴肴馔乐器之属多同于内地唯无
驼骡驴羊鹅鸭等云其王以四仲之月祭天又每祭岁
四祠其先祖仇台之庙大姓有八族沙氏燕氏劦氏(劦/音)
(夹/)解氏真氏国氏木氏苩(音/白)氏国西南人岛居者十五
所皆有城邑后魏孝文遣众征破之后其王牟大为高
句丽所破衰弱累年迁居南韩地隋文开皇初其王夫
馀昌遣使贡方物拜带方郡公百济王○大唐武德贞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8a 页 WYG0605-0551a.png
观中频遣使朝贡显庆五年遣苏定方讨平之旧有五
部分统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万户至是以其地分
置熊津马韩东明等五都督府仍以其酋渠为都督府
刺史其旧地没于新罗城傍馀众后渐寡弱散投突厥
及靺鞨其王夫馀崇竟不敢还旧国土地尽没于新罗
靺鞨夫馀氏君长遂绝
  新罗
新罗国魏时新卢国焉其先本辰韩种也辰韩始有六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8b 页 WYG0605-0551b.png
国稍分为十二新罗则其一也(初曰新卢宋时曰/新罗或曰斯罗)其国
在百济东南五百馀里(亦在高句丽东南兼/有汉时乐浪郡之地)东滨大海
魏将毋邱俭讨高丽破之奔沃沮其后复归故国留者
遂为新罗焉故其人杂有华夏高丽百济之属兼有沃
沮不耐韩濊之地其王本百济人自海逃入新罗遂王
其国其国小不能自通使聘苻坚时其王楼寒遣使卫
头朝贡坚曰卿言其海东之事与古不同何也答曰亦
犹中国时代变革名号改易今焉得仝梁武帝普通二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9a 页 WYG0605-0551c.png
年王姓慕名秦始使人随百济献方物其俗呼城曰健
牟罗其邑在内曰喙评(喙呼/秽反)在外曰邑勒亦中国之言
郡县也国有六喙评五十二邑勒土地肥美宜植五榖
多桑麻果菜鸟兽物产略与华同至隋文帝时遣使来
贡其王姓金名真平(隋东蕃风俗记云金/姓相承三十馀叶)文帝拜为乐
浪郡公新罗王(其王至今亦姓金按梁史云/姓慕未详中间易姓之由)其先附属
于百济后因百济征高丽人不堪戎役相率归之遂致
强盛因袭加罗任那诸国灭之(并三韩/之地)其西北界犬牙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9b 页 WYG0605-0551d.png
出高丽百济之间官有十六等其一曰伊罚于贵如相
次伊尺于次迎于次破弥于次大河尺于次河尺于次
乙吉次沙咄于(咄都/骨反)次及伏于次大奈摩次大舍次小
舍次吉次大乌次小乌次达位外有郡县文字甲兵同
于中国选人壮健者悉入军烽戍逻(郎佐/反)俱有屯营风
俗刑政衣服略与高丽百济同○大唐贞观二十二年
其王金春秋来朝拜为特进请改章服以从华制
  倭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0a 页 WYG0605-0552a.png
倭自后汉通焉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
馀国光武中元二年倭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
国之极南界也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
百六十人桓灵间倭国大乱更相攻伐历年无主有一
女子名曰卑弥呼年长不嫁事鬼道能以妖惑众于是
共立为王侍婢千人少有见者唯有男子一人给饮食
傅辞语出入居处宫室楼观城栅严设常有人持兵守
卫魏明帝景初二年司马宣王之平公孙氏也倭女王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0b 页 WYG0605-0552b.png
始遣大夫诣京都贡献魏以为亲魏倭王假金印紫绶
齐王正始中卑弥呼死立其宗女台舆为王(魏略云倭/人自谓太)
(伯之/后)其后复立男王并受中国爵命晋武帝太始初遣
使重译入贡宋武帝永初二年倭王赞修贡职至曾孙
武顺帝升明二年遣使上表曰封国偏远作蕃于外自
昔祖祢躬擐甲胄跋涉山川不遑宁处东征毛人五十
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臣虽下
愚忝胤先绪驱率所统归宗天极道径百济装船理舫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1a 页 WYG0605-0552c.png
而句丽无道图欲见吞虔刘不已每致稽迟臣欲练甲
理兵摧此强敌尅靖方难无替前功窃自假开府仪同
三司其馀咸各假授诏除武使持节安东大将军倭王
其王理邪马台国(或云邪/摩堆)去辽东万二千里在百济新
罗东南其国界东西五月行南北三月行各至于海大
较在会稽闽川之东亦与朱崖儋耳相近其国土俗宜
禾稻麻纻蚕桑知织绩为缣布出白珠青玉其山出铜
有丹土气温煖冬夏生菜茄无牛马虎豹羊有姜桂橘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1b 页 WYG0605-0552d.png
椒蘘荷不知以为滋味出黑雉有兽如牛名山鼠又有
大蛇吞此兽蛇皮坚不可斫其上孔乍开乍闭时或有
光射中之蛇则死其兵有矛楯木弓竹矢或以骨为镞
男子皆黥面文身自谓大伯之后衣皆横幅结束相连
无缝女人披发屈紒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著之
并以丹朱涂其身如中国之用粉也有城栅屋室父母
兄弟异处唯会同男女无别饮食以手而用笾豆俗皆
徒跣以蹲踞为恭敬人性唯嗜酒多寿考国多女大人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2a 页 WYG0605-0553a.png
皆有四五妻其馀或两或三女人不媱不妒又俗不盗
窃少争讼其婚嫁不娶同姓妇入夫家必先跨火乃与
夫相见其死停丧十馀日家人哭泣不进酒食肉亲宾
就尸歌舞为乐有棺无椁封土作冢举大事灼骨以卜
用决吉凶其行来渡海诣中国常使一人不栉沐不食
肉不近妇人名曰持衰若在途吉利则共顾其财物若
有疾病遭暴害以为持衰不谨便共杀之官有十二等
一曰大德次小德次大仁次小仁次大义次小义次大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2b 页 WYG0605-0553b.png
礼次小礼次大智次小智次大信次小信员无定数有
军尼百二十人犹中国牧宰八十户置一伊尼翼如里
长也十伊尼翼属一军尼其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尤
信巫觋每至正月一日必射戏饮酒其馀节略与华仝
乐有五弦琴笛好棋博握槊摴蒲之戏隋文帝开皇二
十年倭王姓阿每名多利思比孤其国号阿辈鸡弥华
言天儿也遣使诣阙其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
天子无恙云云帝览之不悦谓鸿胪卿曰蛮夷书有无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3a 页 WYG0605-0553c.png
礼者勿复以闻明年帝遣文林郎裴清使于倭国渡百
济东至一支国又至竹斯国又东至秦王国其人同于
华夏以为夷洲疑不能明也又经十馀国达于海崖自
竹斯以东皆附庸于倭清将至王遣小德阿辈台从数
百人设仪仗鸣鼓角来迎又遣大礼哥多毗从二百馀
骑郊劳既至彼都其王与清相见设宴享以遣复令使
者随清来贡方物其国跣足以幅布蔽其前后椎髻无
冠带隋炀帝时始赐衣冠并以䌽锦为冠饰裳皆施撰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3b 页 WYG0605-0553d.png
(音/馔)缀以金玉衣服之制颇同新罗○大唐贞观五年遣
新州刺史高仁表持节抚之浮海数月方至仁表无绥
远之才与其王争礼不宣朝命而还由是遂绝又千馀
里至侏儒国人长三四尺自侏儒东南行船行一年至
祼国黑齿国使驿所傅极于此矣倭一名日本自云国
在日边故以为称武太后长安二年遣其大臣朝臣真
人贡方物真人者犹中国地官尚书也颇读经史解属
文首冠进德冠其顶有花分而四散身服紫袍以帛为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4a 页 WYG0605-0554a.png
腰带容止温雅朝廷异之拜为司膳员外郎(天宝末卫/尉少卿朝)
(衡即其/国人)
  夫馀
夫馀国后汉通焉初北夷索离国王(按后汉魏二史皆/云夫馀国在高句)
(丽北又案后魏及隋史高句丽在夫馀国南而隋史云/百济出于夫馀夫馀出于高句丽国王子东明之后也)
(又谓索离国即高丽国乃夫馀国当在句丽之南矣若/详考诸家所出疑索离在夫馀之北别置一国然未详)
(孰/是)有子曰东明长而善射王忌其猛而欲杀之东明奔
走南渡掩㴲水因至夫馀而王之顺帝永和初其王始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4b 页 WYG0605-0554b.png
来朝帝作黄门鼓吹角抵戏以遣之夫馀本属玄菟至
汉末公孙度雄张海东威服外夷其王始死子尉仇台
立更属辽东时句丽鲜卑强度以夫馀在二虏之间妻
以宗女至孙位居嗣立正始中幽州刺史毋丘俭将兵
讨句丽遣玄菟太守王颀(音/其)诣夫馀位居遣大加郊迎
供军粮自后汉时夫馀王葬用玉匣常先以付玄菟郡
王死则迎取以葬及公孙渊伏诛玄菟库犹得玉匣一
具晋时夫馀库有玉璧圭瓒数代之物傅以为宝耆老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5a 页 WYG0605-0554c.png
言先代之所赐也其印文言濊王之印国有故城名濊
城盖本濊貊之地其国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
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可方二千
里有户八万土宜五榖不生五果有宫室仓库牢狱多
山陵广泽其人性强勇谨厚不寇抄以六畜名官有马
加牛加猪加狗加大使大使者使者邑落有豪民名下
户皆为奴仆诸加别主四出道大者数千家小者数百
家会同拜爵揖让升降有似中国以腊月祭天译人傅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5b 页 WYG0605-0554d.png
辞皆跪手据地窃语用刑严急杀人者死没其家人为
奴婢窃一责十二男女媱妇人妒皆杀之兄死妻嫂与
北狄同俗出名马赤玉貂豽美珠大者如酸枣以弓矢
刀矛为兵家家自有铠仗作城栅皆圆有似牢狱行人
无昼夜好歌吟通日声不绝有军事亦祭天杀牛观蹄
以占吉凶蹄解者为凶合者为吉有敌诸加自战下户
但担粮食(音/嗣)之其死夏月皆用冰杀人殉葬多者百数
厚葬有棺无椁(其居丧曰男女不婚娶妇人着布/面衣去环佩大体与中国髣髴)至大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6a 页 WYG0605-0555a.png
康六年为慕容廆所袭破(廆呼/罪反)其王依虑自杀子弟走
保沃沮武帝以何龛为护东夷校尉明年夫馀后王依
罗遣使诣龛求索见人还复旧国龛遣督邮贾沉以兵
送之尔后每为廆掠其种人卖于中国帝又以官物赎
还禁市夫馀之口自后无闻
  虾夷
虾夷国海岛中小国也其使须长四尺尤善弓矢插箭
于首令人戴之而立四十步射之无不中者大唐显庆
通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6b 页 WYG0605-0555b.png
四年十月随倭国使人入朝
 
 
 
 
 
 
 通典卷一百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