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通典 卷八十
通典 卷八十 第 1a 页 WYG0604-005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典卷八十
  唐 京 兆 杜 佑 君 卿 纂
 礼四十 凶二
  总论丧期(虞东殷/ 晋) (周/宋) (前汉/后魏) (后汉/后周) (魏/隋) (晋/大)
   (唐/)
易云古者丧期无数(贾公彦曰此黄帝时/也是以其心丧终身)虞书称三载
四海遏密八音(尧崩舜谅闇三年故称遏密八音按唐/虞虽行心丧更三年为限三王乃制丧)
通典 卷八十 第 1b 页 WYG0604-0056d.png
(服/)○殷高宗谅闇三年不言檀弓云子张问曰书云高
宗三年不言言乃欢有诸(时人君无行三年之丧礼者/问有此欤怪之也欢喜悦也)
(言乃喜悦则民/臣望其言久)仲尼曰胡为其不然也古者天子崩王
世子听于冢宰(冢宰天官卿贰王理事者/也三年之丧使之听朝)丧服四制曰
王者莫不行此礼何以独善之也曰高宗者武丁武丁
者殷之贤王也继世即位而慈良于丧当此之时殷衰
而复兴礼废而复起故善之善之故载之于书中而高
之故谓之高宗○周武王崩成王十三而嗣立周公居
通典 卷八十 第 2a 页 WYG0604-0057a.png
冢宰摄政明年六月既葬周公冠成王而朝于祖以见
诸侯祝雍作颂又春秋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既葬
则无此称此皆既葬除丧之證也○汉文帝遗制革三
年之丧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颜师古/曰令谓)
(此诏/文)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礼毕罢非旦
夕临时禁无得擅哭临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
七日释服(服虔曰皆当言大功小功布也纤细布衣也/应劭曰凡三十六日而释服矣此以日易月)
(也晋灼曰汉书例以红为功师古曰红与功同服晋二/说是也此丧制者文帝自率已意创而为之非有取于)
通典 卷八十 第 2b 页 WYG0604-0057b.png
(周礼也何为以日易月乎三年之丧其实二十七月岂/有三十六月之文禫又无七月也应氏既失之于前而)
(近代学者因循/谬说未之思也)他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师/古)
(曰言此诏中无文者/皆以类比而行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丧期之制
自后遵之不改(宣帝地节四年诏令百姓或遭缞绖凶/灾而吏徭事不得葬伤孝子之心自今)
(诸有大父母父母丧者勿徭/事使得收敛送终画其子道)成帝时丞相翟方进母终
既葬三十六日除服视事自以为身备汉相不敢踰国
典然而原涉行父丧三年名章天下河间惠王行母丧
三年诏书褒称以为宗室仪表是以丧制三年能行者
通典 卷八十 第 3a 页 WYG0604-0057c.png
贵之矣及平帝崩王莽欲眩惑天下示忠孝使吏六百
石已上皆服丧三年(莽母死但服天子吊诸侯之服一/吊再会而已令子新都侯宗服丧)
(三年及元后崩莽反自/服三年颠倒奸缪若此)○后汉郑玄云书云高宗谅闇
三年不言又曰然而曰言不文者谓臣下也注引孝经
说云言不文指士人也陈铄问高宗谅闇三年不言言
乃欢此则所言也又丧大记云既葬与人立君言王事
不言国事大夫言公事不言家事此天子诸侯俱有言
矣而独谓臣下上句云不言而事行者杖而起注云谓
通典 卷八十 第 3b 页 WYG0604-0057d.png
卿大夫也孝经云言不文指士人也义似不同引之何
明赵商答曰三年之丧天子诸侯不言而事成者冢宰
存也虽亦有所言但希耳至于臣下须言而办为可谓
言但不文耳各有所施不相妨也言臣下时所包者广
孝经云士人注引之者欲微见其小异其大趣亦同也
安帝初长吏多避事弃官乃令自非父母服不得去职
是后吏又守职居官不行三年丧服矣建元元年尚书
孟布奏宜复如建武永平故事(谓光武/明帝时)绝刺史二千石
通典 卷八十 第 4a 页 WYG0604-0058a.png
告宁及父母丧服又从之至桓帝永兴二年复令刺史
二千石行三年服永寿二年又使中常侍已下行三年
服至延熹元年又皆绝之○魏武帝遗诏百官当临殿
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文帝崩国内服三日(蜀刘备/臣下发)
(丧满三日除服至葬复加礼此则魏蜀又异于汉也吴/孙权令诸有居任者遭三年之丧皆须交代犯者定大)
(辟之科又使代未至不得告告者抵罪其后吴令孟/仁闻丧辄去陆逊陈其素行得减死一等自此遂减)
晋武帝泰始元年诏诸将吏二千石已下遭三年丧者
听归终宁庶人复除徭役二年帝遵汉魏改葬除服(按/文)
通典 卷八十 第 4b 页 WYG0604-0058b.png
(帝以魏咸熙二年八月辛卯崩九月癸酉/葬武帝以十二月庚寅受魏禅改元泰始)犹深衣素冠
服降席彻膳太宰司马孚等奏曰臣闻礼典丰杀随时
期于足以兴化而已故未得皆返上古也陛下俯遵汉
魏素冠深衣降席彻膳虽武丁行之于殷代未足以踰
方今荆蛮未歼万几事殷臣等以为宜割哀情以康时
俗敕御府太官易服改膳如旧诏曰每念幽冥不终苴
绖一朝便易此情于所天相违已多孚等重奏干戈未
戢天下至众陛下察愚衷款以慰皇太后之心又诏重
通典 卷八十 第 5a 页 WYG0604-0058c.png
览奏议益以悲割三年之丧自古达礼不宜反覆重伤
其心遂以此礼终三年后居太后之丧亦如之文帝之
崩也(皇太后王氏泰始/四年三月戊子崩)羊祜谓傅玄曰三年之丧虽贵
遂服自天子达而汉文除之毁礼伤义今主上至孝有
曾闵之性实行丧礼除服何为若因此复先王之法不
亦善乎元曰汉文以末代浅薄不能行国君之丧故因
而除已数百年一旦复古恐难行也祜曰且使主上遂
服不犹愈乎玄曰若主上不除而天下除之此谓但有
通典 卷八十 第 5b 页 WYG0604-0058d.png
父子无复君臣三纲之道亏矣习凿齿曰傅玄知无君
臣之伤教而不知无父子之为重且汉废君臣之丧不
崇父子之服况四海黎庶莫不尽情于其亲三纲之道
二服恒用于私室而王者独尽废之岂所以孝理天下
乎仆射卢钦尚书魏舒等奏谨按天子之与群臣虽哀
乐之情若一其所居之宜实异故礼不得同虞书曰三
载遏密八音至周公乃称殷之高宗谅闇三年不言周
景王有后嗣子之丧既葬除丧而乐叔向讥之曰三年
通典 卷八十 第 6a 页 WYG0604-0059a.png
之丧虽贵遂服礼也王虽不遂燕乐已早亦非礼也称
高宗不云服丧三年此释服心丧之文也讥景王不议
其丧而议其燕乐已早明既葬应除而违谅闇之节也
尧丧舜谅闇三年故称遏密八音由此言之天子居丧
齐斩之制既葬而除谅闇以终三年无改父道听于冢
宰丧服己除故更称不言之美明不复寝苫枕块以荒
大政也挚虞以为古者无事故丧三年非讫葬除心丧
也后代一日万几故魏权制晋氏加以心丧非三年也
通典 卷八十 第 6b 页 WYG0604-0059b.png
杜元凯以为古者天子诸侯三年之丧始服齐斩既葬
除丧服谅闇以居心丧终制不与士庶同礼汉氏承秦
率天下为天子终服三年汉文帝见其下不可久行而
不知古典更以意制祥𧝓除丧即吉魏氏直以讫葬为
节嗣君皆不复谅闇终制学者非之久矣然竟不推究
经傅考其行事专谓王者三年之丧当以缞麻终二十
五月嗣君苟若此则天子群臣皆不得除丧虽志在居
笃更逼而不行至今世主皆从汉文经典由处制者非
通典 卷八十 第 7a 页 WYG0604-0059c.png
制也袁准曰周礼太祝祔练祥掌国事若无缞服焉得
祥孔子曰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礼记曰父母之丧
无贵贱一也又云公之丧大夫俟练士卒哭而归此终
丧缞麻之言也春秋左传曰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
言虽贵不得与贱者有异也言服而不言丧缞麻可知
也凡春秋传诸称职除丧皆因时宜耳高宗信默何以
是心丧博士段畅重申杜元凯议曰尚书无逸云高宗
亮阴三年不言诸儒皆云亮阴默也唯郑玄独以谅闇
通典 卷八十 第 7b 页 WYG0604-0059d.png
为凶庐今据诸儒为正明高宗既卒哭即位之后除缞
麻躬行信默听于冢宰以终三年也言即位以明免丧
之后素服心丧谓之谅闇故杜议曰天子居丧齐斩之
情苴杖绖带当其遂服葬而除服谅闇以终三年也周
语楚语及论语礼记坊记(坊音/防)丧服四制皆说高宗之
义大体无异唯尚书大傅以谅闇为凶庐盖东海伏生
所说郑玄之所依博而考之义既不通据经所言是唯
天子居凶庐岂合礼制代俗皆谓大祥后禫时为谅闇
通典 卷八十 第 8a 页 WYG0604-0060a.png
汉记称和熹邓皇后居母丧缟素不食肉亦曰谅闇此
乃古今之通言信默者为得之也范宣曰所以知谅闇
为凶庐者按礼葬后柱楣楣则梁也明葬后居庐所以
为义畅曰昔武王崩成王立周公摄政明年既葬周公
冠成王而朝于祖以见诸侯此天子卒哭除丧之證也
春秋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既葬则无此称此除服
證也范宣难曰礼葬后饮食衣服皆有降杀设君臣之
称安得不异畅曰春秋文八年秋八月襄王崩九年春
通典 卷八十 第 8b 页 WYG0604-0060b.png
毛伯来求金传曰不书王命未葬也范宣曰礼既葬王
政入于国即君名有渐非一朝顿除除服之义多引益
惑耳畅引僖王崩未再周惠王享晋虢失礼以名位不
同不议丧享而讥公侯同礼又享有笾豆之荐聘则陈
币太庙授玉两楹此闻乐不乐食旨不甘除服證也范
宣曰朝聘之礼国有丧皆有撤损不与平同也周礼掌
客职宾客有丧唯刍稍之受是明主人设飨是仪有等
级之品客受刍稍循情之事是以往往有享文耳且或
通典 卷八十 第 9a 页 WYG0604-0060c.png
有急尊王室或有安卫社稷事出无方归于时宜事讫
反服于礼何伤于啐哜示义而信以为食旨亦其昏矣
畅引春秋僖七年闰月惠王崩九年夏王使宰孔赐齐
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以为王丧再周少五月而犹
事文武明王者卒哭除丧即位而祭庙矣所谓烝尝禘
于庙也宣曰夫祭祀之礼有正有变所以然者或时有
所施不必一也祷类祈祃岂一道乎武王出祔以燎岂
是常郊耶天地犹然况宗庙乎礼不墓祭而尚祭乎毕
通典 卷八十 第 9b 页 WYG0604-0060d.png
又不于宗庙而祀在坶室(坶音牧郑玄/云牧野之室)且礼去祧为坛
去坛为墠而周公请命告太王以下而三坛同墠此岂
非变礼乎当襄王之时逼于王子带不敢发丧潜使使
告于齐常有忧惧之色故或为权礼于文武告请之祀
非其常典故云有事于文武而不称褅祫于宗庙也能
究变正之义始可与谈春秋耳段畅引经传以为诸侯
谅闇申杜议云按春秋僖公九年宋桓公卒未葬而襄
公会诸侯故曰子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傅发宋
通典 卷八十 第 10a 页 WYG0604-0061a.png
公而因释王在丧未葬称在丧葬讫卒哭已除缞麻故
不复名在丧此诸侯除服之證也按礼记诸侯元子既
葬见于天子曰类见将嗣父位除丧见王以受瑞命由
嗣而见故曰类见于是天子礼之太庙赐以命服此诸
侯不以麻终三年之證也杂记麻者不绅执玉不麻麻
不加于采诸侯既卒哭即位则有聘享朝会之礼既执
玉服采不宜复以服麻故去缞麻服缟素缟素之制可
以杂于吉也此除缞麻谅闇之文也丧大记云君既葬
通典 卷八十 第 10b 页 WYG0604-0061b.png
王政入于国既卒哭而服王事大夫士既葬公政入于
家既卒哭弁绖带金革之事无避也然则大夫士皆以
缞麻终三年故虽卒哭称弁绖带以服金革之事诸侯
以上卒哭除缞麻谅闇故特不言弁绖此诸侯缞麻除
之證也又春秋鲁隐公元年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
子之赗左传曰赠死不及尸吊生不及哀既卒哭除服
谅闇此为免丧免丧之后来吊故曰吊生不及哀此诸侯卒
哭除缞之證也文公元年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公羊
通典 卷八十 第 11a 页 WYG0604-0061c.png
传曰命者何加我服也贾逵以为诸侯踰年即位天子
赐以命圭合瑞为信也然则皆得行吉礼文公元年公
孙敖如齐左传曰穆伯如齐始聘焉礼也凡君即位卿
出并聘践脩旧好要结外援好事邻国以卫社稷也僖
公之丧未三年嫌于不可以接吉事故傅发明大义以
正诸侯之礼也春秋襄公十五年冬十一月晋侯周卒
十六年正月葬晋悼公三月公会晋侯于湨梁左传曰
葬晋悼公平公即位改服修官烝于曲沃与诸侯宴于
通典 卷八十 第 11b 页 WYG0604-0061d.png
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诸侯五月而葬今晋悼三
月便葬遂合诸侯燕会使大夫歌舞皆非丧礼也羊舌
肸祁奚韩襄皆晋之贤大夫也平公尚幼宰傅相之命
诸贤傅幼君而若此者盖继好讲信谋事补阙礼之大者
故傅其行事也晋子墨缞绖征秦遂墨缞以葬书春秋
时卒哭之后御军甚多无缞墨文明其服也弁绖金革
礼所权许皆为救危亡者也哀公五年秋九月齐侯杵
臼卒六年公羊传曰除景公之丧诸大夫皆在朝又礼
通典 卷八十 第 12a 页 WYG0604-0062a.png
会于陈乞之家明其皆免丧无复所制也博士谢玩议
杜元凯注春秋左传云天子诸侯虽卒哭除丧至于当
其练祥之日必设位而哭明不复禫也且先朝故事无
有禫仪盖君子行礼不求变俗而传士徐禅意欲以求
六月二十二三大祥二十五六而禫三日之中衣服无
异而立二节皆背先仪又非简易之法也忌日举哀如
昔成制礼云除丧者卜其远日避不怀也谓当择月末
以还大祥除四起缟冠受以白幍徙月后吉不宜立异
通典 卷八十 第 12b 页 WYG0604-0062b.png
屡改也仲尼曰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思
慕未忘然服以是断者岂不送死有已复生有节也哉
又云天地已易四时已变是以象之而欲二十二三日
除缟弁二十五六日禫哭礼玉藻曰缟冠素纰既祥之
冠也所谓大祥而素缟麻衣也释禫之礼云禫祭则黄
衣玄冠矣既祭乃服禫朝服綅冠踰月玄端以居复乎
常焉如士礼之条又无禫哭也且日时未改忌月未过
便复常节恐非天王情礼大晋之典也今无受禫之服
通典 卷八十 第 13a 页 WYG0604-0062c.png
又无改易之祭三日之间哀乐不变而立无名之哭近
背先帝画一之美远违仲尼殊月之说○议曰按前仪
则礼经云三年之丧自天子达虽有其说无闻服制所
引武王崩既葬成王冠襄王崩嗣王未再周赐齐侯胙
皆可为明徵当以万几至繁百度须理如同臣庶丧制
唯祀与戎多阙汉文弥留之际不详前代旧规深虑大
政之废遂施易月之令若候同轨毕至嗣君然后免丧
俗薄风浇或生衅难执古道者则云齐斩三年适权宜
通典 卷八十 第 13b 页 WYG0604-0062d.png
者遂称以日易月礼经虽云七月而葬汉魏以降多一
两月内山陵礼终窀穸之期不必七月除服之制止于
反虞鲁史足徵可无致惑庶情礼两得政教无亏矣○
东晋康帝建元元年正月晦成恭杜皇后周忌有司奏
至尊周年应改服诏曰君亲名教之重也权制出于近
代耳于是素服如旧非汉魏之典也兴宁元年章皇太
妃薨哀帝欲服重江霦启先王制礼应在缌麻服诏欲
降周霦又启厌屈私情所以上严祖考于是制缌麻三
通典 卷八十 第 14a 页 WYG0604-0063a.png
月孝武宁康中崇德太后褚氏崩后于帝为从嫂或疑
其服博士徐藻议以为资父事君而敬同又礼其夫属
父道者妻皆母道则夫属君道妻亦后道矣服后宜以
资母之义鲁讥逆祀以明尊尊今上躬奉康穆哀皇及
靖后之礼致敬同于所天岂可敬之以君道而服废于
本亲谓宜服齐缞期于是帝制周服安帝隆安四年太
后李氏崩(李氏生孝武/即帝之祖母)帝服齐缞三年百寮疑所服尚
书左仆射何澄等议太皇太后名位允正体同皇极理
通典 卷八十 第 14b 页 WYG0604-0063b.png
制备尽情礼弥伸春秋之义母以子贵既称夫人礼服
从政故成风著夫人之号文公服三年之丧子于父之
所生体尊义重且礼祖不厌孙固宜遂服无屈而缘情
立制若嫌明文不存则宜从重应同为祖母后齐缞周
永安皇后无服但一举哀百官亦一周制诏可于西堂
设菰庐神武门施凶门柏历○宋武帝永初九年黄门
侍郎王准之议郑云丧制二十七月而终学者云得礼
按晋初用王肃议祥禫共月遂以为制江左以来唯晋
通典 卷八十 第 15a 页 WYG0604-0063c.png
朝施用之缙绅之士犹多遵郑义宜使朝野一体诏可
永初三年武帝崩萧太后制三年之服文帝元嘉十七
年七月元皇后崩兼司徒给事中刘温持节监丧神武
门设凶门柏历至西上閤皇太子于东宫崇正殿及永
福省并设庐诸皇子未有府第者西廨设庐太子心丧
三年心丧有禫无禫礼无成文代或两行禫礼皇太子
心丧毕诏使博议有司奏丧礼有禫以祥变有渐不宜
便除即吉故其间服以綅缟也心丧已经十三月大祥
通典 卷八十 第 15b 页 WYG0604-0063d.png
十五月祥禫变除礼毕馀情一周不应复有再禫宣下
以为永制诏可○后魏自道武及诸帝悉依汉魏既葬
公除文帝太和十四年祖母文明冯太后崩将营山陵
安定王休等率百寮诣阙表曰臣等闻先王制礼必随
代变三年之丧虽自上古中代以后未之能行陛下欲
依上古万几事殷不可暂旷三代以下岂无至孝之君
皆以义存百姓是以君丧即位踰月而葬葬而即吉诏
曰自遭祸罚恍惚如昨山陵迁厝所未忍闻十月又表
通典 卷八十 第 16a 页 WYG0604-0064a.png
曰伏惟大行皇太后明诰垂于典册陛下虽欲终上达
之礼其如黎元何诏曰仰寻遗旨俯闻所奏山陵可依
典册缞服情所未忍又表曰天下之至尊莫尊于王业
皇极之至重莫重于万几今山陵告终百礼咸毕愿陛
下悯亿兆之心抑恩割哀遵奉终制谨依前式求定练
日以备禫礼高闾曰君不除服于上臣则释服于下从
服之义有违为臣之道缞麻朝政吉凶事杂诏曰公卿
所议皆服终三旬释缞袭吉情实未忍遂服三年重违
通典 卷八十 第 16b 页 WYG0604-0064b.png
旨告今将至周一经忌日情结差申按礼卒哭之后将
授服于受日庶人及小官皆令即吉内职羽林中郎已
下虎贲郎已上及外职五品以上无缞服者变从练礼
官三月除诸王三都尉及内职至来年三月朕之练也
除而即吉侍臣君服斯服随朕所降此虽夺式推情即
理有贵贱之差远近之别游明根曰圣慕深远所奏已
不蒙许愿得踰年即吉既历冬政又近遗诏诏曰若不
许朕缞服则当除缞闇嘿委政冢宰二事之中惟公卿
通典 卷八十 第 17a 页 WYG0604-0064c.png
所择东阳王丕曰臣与太尉光历事五帝自圣代以来
大讳之后三日必须迎神于西禳恶于北具行吉礼诏
曰太尉国老诚如所陈恐是先朝万得一失朕情未忍
遂号恸群官亦哭而辞出壬午又诏公卿屡上启事依
据金册遗旨朕仰惟恩重不胜罔极之痛今依既虞卒
哭剋此月二十日授服以葛易麻既表缞服在上公卿
不得独释于下故于朕之授变从练以下复为节降断
度今古以情制哀但取遗旨速除之一节便及变礼也
通典 卷八十 第 17b 页 WYG0604-0064d.png
延昌四年正月宣武帝崩于式乾殿侍中中书监太子
少傅崔光等奏迎太子于东宫入自万岁门至昭阳殿
哭踊久之欲待明乃行即位之礼太尉崔光曰天位不
可暂旷何待至明光等请太子止哭立于东序于忠元
昭扶太子西面哭十数声止光奉册进玺绶太子跪受
服皇帝衮冕之服御太极殿前光等降自西阶夜直群
臣立于庭中北面稽首称万岁孝明帝神龟元年九月
尼高皇太后崩于摇光寺诏曰崇宪皇太后德协坤仪
通典 卷八十 第 18a 页 WYG0604-0065a.png
徽符月景万融一化奄至遐崩但朕幼集荼蓼夙凭德
训乃戡暴定难是赖深谋夫礼沿情制义循事立可特
为齐缞三月以伸追仰之心有司奏按旧事皇太后崩
仪自复魂敛葬百官哭临其礼甚多今尼太后既存委
俗损尊凭居道法凶事简速不依配极之典寺庭局狭
非容百官之位但因葬日衢路奉接成义君臣始终情
礼理无废绝辄立仪如别内外群臣权改常服单衣袤
巾奉迎之墓列位哭拜事讫而除止在京师更不宣下
通典 卷八十 第 18b 页 WYG0604-0065b.png
诏可○后周武帝母叱奴太后崩帝居倚庐朝夕供一
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及葬帝袒跣陵所行三年之
制五服内并依斯礼近古无俦天元帝宣政元年令天
下遭父母丧许终制○隋制皇帝本服大功以上亲及
外祖父母皇后父母诸官正一品丧帝不视事三日本
服五服内百官正二品以上丧并一举哀太阳亏国忌
日本服小功缌麻亲百官三品以上丧不视事一日皇
太后皇后为本服五服内亲一举哀皇太子为本服五
通典 卷八十 第 19a 页 WYG0604-0065c.png
服内亲及东宫三师三少宫臣三品以上一举哀○大
唐元陵遗制其丧仪及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并不以金
银锦䌽饰天下节度观察团练使刺史等并不须赴哀
祭祀之礼亦从节俭其天下人吏敕到后出临三日皆
释服无禁婚娶祠祭酒肉其宫殿中当临者朝夕各十
五举音礼固从宜丧不可久皇帝宜三日听政十三日
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而释服皇帝本服周者
凡二朝哭而止本服大功者晡哭而止本服小功以下
通典 卷八十 第 19b 页 WYG0604-0065d.png
一举哀而止
  奔大丧(奔山陵附○周/ 大唐) (后汉/) (魏/) (晋/) (东晋/)
周制榖梁传云周人有丧鲁人亦有丧周人吊鲁人不
吊周人曰固吾臣也使人可也鲁人曰吾君也亲之者
也使大夫则不可故周人吊鲁人不吊以其下成康为
未久(周道尚明无/嫌于不往)五经通议云凡奔丧者近者先闻先
还远者后闻后还诸侯未葬嗣子闻天子崩不奔丧王
者制礼缘人心而为之节文孝子之思不忍去棺柩故
通典 卷八十 第 20a 页 WYG0604-0066a.png
不使奔也○后汉许慎异义云按左氏之说诸侯藩卫
之臣不得弃其封守诸侯千里之内奔千里之外不奔
四方不可空虚故遣大夫也郑玄駮云礼天子于诸侯
无服诸侯为天子斩缞三年是尊卑异者也春秋文四
年夫人成风薨王使荣叔来归含且赗又王使毛伯来
会葬傅曰礼也至叔孙得臣如京师葬襄王则傅无言
焉天子于鲁既含赗又会葬为得礼是则鲁于天子一
大夫会葬而已为不得礼可知矣按昭三十年晋侯去
通典 卷八十 第 20b 页 WYG0604-0066b.png
疾卒秋葬晋顷公傅曰郑游吉吊且送葬魏献子使士
景伯诘之其对词有灵王之丧我先君简公在楚我先
大夫印段实往敝邑之少卿也王吏不讨恤所无也晋
人不能诘岂非左氏诸侯奔天子之丧及会葬之明文
也大鸿胪眭生(眭音/虽)说诸侯踰年即位乃奔天子丧春秋
之义未踰年君死不成以人君礼言王者未加其礼故
诸侯亦不得供其礼于王者相报也许氏又按礼不得
以私废公卑废尊如礼得奔丧今以私丧废奔天子之
通典 卷八十 第 21a 页 WYG0604-0066c.png
丧非也又人臣之义不得校计天子未加礼于我亦执
之不加礼也眭生之说非也郑玄按孝经资于事父以
事君言能为人子乃能为人臣也礼问嗣子不为天子
服此则嫌欲速不一于父也丧服四制曰门内之治恩
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此言在父则为父在君则为君
也春秋庄三十二年子般卒时父未葬也子者系于父
之称也言卒不言薨未成君也未成君犹系于父则当
从门内之治恩掩义礼者在于所处此何以私废公何
通典 卷八十 第 21b 页 WYG0604-0066d.png
以卑废尊魏时礼官议奔丧礼有除丧而后归哭于墓
者皆听哭于陵尚书卢毓以礼言遂除者谓有服者耳
无服者则不哭王肃曰既言除丧岂有服哉虽除始见
坟敛发袒绖言除敛发袒绖耳记曰朋友之丧有宿草
而不哭焉朋友未踰年虽无服犹哭之有天子之丧未
踰时始奔赴而得不哭者乎今虽权宜即吉吾本三年
之丧也故三年之后行禘袷之礼又远方吊贡表皆宜
通若有禁乃止此不得与哭陵相妨害也又答难云前
通典 卷八十 第 22a 页 WYG0604-0067a.png
说遂除谓除敛发袒绖耳不谓今之奔者皆须敛发也
责以玄衣冠又其所不能具自可服深衣白帢也○晋
惠帝崩司徒左长史江统议奔赴山陵曰往者荡阴之
役群僚奔散义兵既起而不附从主上旋宫又不归罪
至于晏驾之日山陵即安而犹不到自台郎御史以上
应受议责加贬绝注列黄纸不得叙用至先有他故去
职或以丧疾免散仍遇兵隐遁山泽者宜与上牒异制
按春秋传曰君子避内难不避外孙宁之变蘧瑗出关陈
通典 卷八十 第 22b 页 WYG0604-0067b.png
力就列不能者止未足多责也及至奔赴不及在哀致
身后于山陵故当从时宜以立褒贬依王政而准绳不
可偏抗古义以伤今实也承诏书而制奔赴之期以为
分别远近则典而不畅检校险易则密而不弘故拟七
月之典以议今事达官名问特通者过期不到宜依退
免法注列黄纸三年乃得叙用又自非盟主所授而诸
侯州伯所以用故不得奔赴宜与下牒同罚春秋传曰
不以家事辞王事此上之行乎下也诸侯州伯辄留应
通典 卷八十 第 23a 页 WYG0604-0067c.png
赴之人而令失节于王庭坐于周官九伐之法应在犯
令陵政之条诸台平处正其削黜○东晋成帝咸康中
恭皇后山陵礼得奔丧今以私丧废奔司徒西曹属王
濛议立奔赴之制曰三代垂文观时损益今服教之地
远于古之九服若守七月之断远近一槩者惧非通制
请王畿以外南极五岭非守见职周年不至者宜勒注
黄纸有爵土者削降永嘉中江统议不奔山陵但三年
不叙于义为轻今更立如牒若方伯授用虽未有王命
通典 卷八十 第 23b 页 WYG0604-0067d.png
犹不与停散同今见在官即吉之后去职不及凶事无
所贬责万里外以再周为限自此以内明依前牒虽在
父母丧其责不异黄门郎徐众等驳濛云若如濛议见
在官者已拘于制度不得奔赴至于既去虽不及哀臣
子之情何得不暂致身哉臣谓丧纪虽过去职者故宜
还赴诏可濛又申述前议曰丧纪有数吉凶有断岂可
当于缟素既终而制无限之责哉若除丧使奔当以何
服素服叙哀则在廷已吉陵无哭礼若玄冠致敬宜曰
通典 卷八十 第 24a 页 WYG0604-0068a.png
朝谒非奔丧之谓若服外更立限断则不知所准若不
计远近同服内则立制漫而无断诏又付尚书左丞王
彪之议云昔太宁之难奔赴无过三年之限恭皇后不
宜踰先制礼为君之母妻居处饮食衎尔君已除丧而
后闻丧不税而责其奔此臣所疑也且宜一依濛所上
诏曰今轻此制于名教为不尽矣今宜以议者既众不
必改先制宜依濛所上施行八年成帝崩尚书殷融上
言司徒西曹属王濛以周年为限不及者除名付之乡
通典 卷八十 第 24b 页 WYG0604-0068b.png
论臣以为名教兴于义厚忠孝发于自然不严而著不
肃而成者也旧礼国有大讳外任不得离部冗散之人
发哀公巷初无课限有不奔之制按永平初先帝称宣
帝遗诏乃不得令子弟诣陵唯荡阴奔赴多不逮及始
为其制以笃一时顾观人情未有肃愧徒兴简默正足
以彰至道之不弘表臣子之不义宜遵前代闻凶行丧
三日而已诏曰孝慈起于自然忠厚发于天成若道不
丧岂有今弊弊至醨薄反之何期况以今日之弊而欲
通典 卷八十 第 25a 页 WYG0604-0068c.png
废准式于颓俗求慈仁于吾朝其于理化也无乃迂乎
融又重启依王濛所上为条制康帝建元初融又议定
不应奔赴山陵据周鲁有丧而鲁人不吊孔子所答曾
子当谓国内卿大夫耳非如今日见在方外者也尚书
仆射顾和议按礼记曾子问父母之丧既引及涂闻君
薨如之何榖梁传曰周人鲁人各有丧周人吊鲁人不
吊周人虽有丧遣人可也鲁人当亲行事故不吊也○
大唐元陵仪注诏问宗子在外州府合赴京师不所司
通典 卷八十 第 25b 页 WYG0604-0068d.png
奏曰按礼文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庶人冠娶妻必
告死必赴练祥则告不忘亲之义也又曰四世而缌服
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又传云天
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据此则宗子五等以上不限远
近尽同奔赴山陵
  未踰年天子崩诸侯薨议(后汉/)
后汉安帝崩立北乡侯未踰年薨以王礼葬于春秋何
义也何休答曰春秋未踰年鲁君子野卒降成君称子
通典 卷八十 第 26a 页 WYG0604-0069a.png
从大夫礼可也孝顺皇帝永和中诏公卿校尉尚书曰
昔者周公摄天子事成王欲以公礼葬天为动变更以
天子之礼天即反风岁即大熟北乡王亲为天子而以
王礼葬故天数灾异宜加尊谥列于昭穆群臣皆疑谓
当如常司隶校尉周举议以为北乡本非正统奸臣所
授立未踰载年号未改孔子作春秋王子猛不称崩鲁
子野不书葬昔周公有请命之功太平之勋故薨之日
天动威以彰其德故成王以王者礼葬之以应天命北
通典 卷八十 第 26b 页 WYG0604-0069b.png
乡王无他功德恐非所以应天消灾北乡本侯也已加
王礼于礼已崇不宜追加尊谥诏从之
  天子为继兄弟统制服议(东晋/)
东晋穆帝升平五年五月崩皇太后令立琅琊王丕(哀/帝)
(也/)仪曹郎王琨议今立之于大行皇帝属则兄弟凡奠
祭之文皆称哀嗣斯盖所以仰参昭穆自同继统在兹
一人不以私害义专以所后为正今皇太后德训弘著
率母仪于内主上既纂业承统亦何得不述遵于礼尚
通典 卷八十 第 27a 页 WYG0604-0069c.png
书谢奉议夫帝位次自以君道相承至于昭穆之统礼
兄弟不相为后明义也今应上继康帝意谓不疑此国
之大事将垂之来代仆射江霦(音/斌)议兄弟不相为后虽
是旧说而经无明据此语不得施于王者王者虽兄弟
既为君臣则同父子故鲁跻僖公春秋所讥左传曰子
虽齐圣不先父食闵公弟也而同于父僖公兄也而齐
于子既明尊之道不得复叙亲之本也公羊传曰逆祀
者何先襧而后祖榖梁传曰先亲后祖逆祀也君子不
通典 卷八十 第 27b 页 WYG0604-0069d.png
以亲亲害尊尊兄弟也由君臣而相后三傅之明义如
此则承继有叙而上下洽通于义为允应继大行皇帝
扬州刺史蓝田侯臣述议推宗立君以为人极上古风
淳必托有道洎乎后代争乱渐兴故继体相传居正守
位以塞旁统非私其亲或时有艰难而嗣胤幼劣故有
立长成皇帝深达帝道不私亲爱越授天伦庙无毁迁
统业恒固康皇帝既受命于成帝宗庙社稷之重已移
于所授主上宜为康帝嗣谢奉又议五帝之道以天下
通典 卷八十 第 28a 页 WYG0604-0070a.png
为公唯德与贤不私其亲逮殷周则继代承业虽百王
迭建而典谟不易所以镇系人心闲邪息乱今大晋宗
祀配天成帝疾痛皇嗣幼冲深惟社稷迁于康皇轨同
唐虞高义大行天祚不永还嗣本位考之先典求之人
情咸谓主上应继成帝太常臣夷等五人议曰夫大道
之行天下为公成皇帝舍胤嫡之爱而义重天伦道崇
先代康皇帝祗承明命正统既移至尊应继康帝嗣诏
从述议
通典 卷八十 第 28b 页 WYG0604-0070b.png
  天子不降服及降服议
魏田琼云天子不降其祖父母曾祖父母后太子嫡妇
姑姊妺嫁于二王后皆如都人按白虎通云天子为诸
侯绝期者何示同爱百姓明不独亲其亲也(吴射慈云/天子之子)
(封为诸侯天/子皆不服也)
  天子为皇后父母服议(皇后为父母服附○东晋/ 宋 陈 后魏)
东晋王朔之问范宁云至尊为后之父母服不意谓虽
居尊位亦当不以已尊而便降也宁答曰王者之于天
通典 卷八十 第 29a 页 WYG0604-0070c.png
下与诸侯之于一国义无以异今谓粗可依准孝武泰
元元年正月王镇军薨按即后父也尅举哀而不成出
制服三日仆射已下皆从服○宋孝武建安三年有司
奏义阳王师王偃丧逝至尊为服缌麻三月成服仍即
公除至三月竟未详当服除服不与又皇后朝制服心
丧行丧三十日公除至祖丧葬日临丧当著何衣服又
旧事皇后心丧服终除之日更还著未公除时服然后
就除未详今皇后除心制日当依旧更服为但释心制
通典 卷八十 第 29b 页 WYG0604-0070d.png
著布素而已敕礼官详正大学博士王膺之议尊卑殊
制轻重有级五服虽同降厌则异礼天子正降旁亲外
舅缌麻本在服例但缞绖不可以临朝享故有公除之
议虽释麻袭冕尚有缌麻之制愚谓至尊服三月既竟
犹宜除释又议吉凶异容情礼相称皇后一月之限虽
过二红之服已释哀情所极莫深于尸柩亲见之重不
可以无服按礼为兄弟既除丧及其葬也反服轻丧虽
除犹齐缞以临葬举轻明重则其礼可知也愚谓王右
通典 卷八十 第 30a 页 WYG0604-0071a.png
光禄祖葬之日皇后宜反齐缞又议丧礼即远变除渐
轻情与日杀服随时改权礼既行服制已变岂容终制
之日而更重服乎按晋泰始二年武帝以周除之月欲
反重服拜陵朝议不遂太常丞朱膺之议凡云公除非
全除之称今朝臣私服亦有公除犹自穷其本制膺之
云晋武拜陵不遂反服此是权制既除缞麻不可以重
制耳与公除不同谓皇后除心制日宜如旧反服未公
除服以申创巨之情馀同膺之议国子助教苏玮生议
通典 卷八十 第 30b 页 WYG0604-0071b.png
按三日成服即除及皇后行丧三十日礼无其文若并
谓之公除则可粗相依准凡诸公除之设盖以王制夺
礼葬及祥除皆宜反服未有服之于前不除于后虽有
齐斩重制犹为功缌麻除丧夫公除暂夺岂可遂以即
吉邪愚谓至尊三月服竟故应准礼除释皇后临祖及
一周祥除并宜反服齐缞尚书令建平王宏议谓至尊
缌制终止举哀而已不须释服馀同朱膺之议大明二
年有司奏光禄大夫王偃丧依格皇后服周心丧三年
通典 卷八十 第 31a 页 WYG0604-0071c.png
应再周来二月晦检元嘉十九年旧事武康公主出适
二十五月心制终尽从礼即吉昔国哀再周孝建二年
二月其月末诸公主心制终则应从吉于时犹心禫素
衣二十七月乃除二事不同领曹郎朱膺之议详寻礼
文心丧不应再禫皇代考检已为定制元嘉季年祸难
深酷圣心天至丧纪过哀是以出适公主还同在室即
情变礼非革旧章今皇后三月晦宜依元嘉十九年制
释素即吉以为永准诏可○陈文帝天嘉元年尚书仪
通典 卷八十 第 31b 页 WYG0604-0071d.png
曹谓今月晦皇太后服安吉君禫除仪注沈深谓至亲
周断加崇故再周之丧断二十五月但重服不可顿除
故变之以纤缟创巨不可便愈故称之以祥禫禫者淡
也所以渐袪至情如父在为母屈嫡后之子则屈降之
以周周而除无复缞麻缘情有本同之义许以心制心
制既无杖绖可除不容复改玄綅既是心忧则无所更
淡其心也宜禫杖周者十五月已有禫制今申其免怀
之感正断以再周止二十五月而已所以宋元嘉立义
通典 卷八十 第 32a 页 WYG0604-0072a.png
心丧以二十五月为限大明中王皇后父丧又申明其
制按齐建元中太子穆妃丧亦同用此礼惟王俭古今
集记云心制终二十七月又为王逡所难何佟之仪注
用二十五月而除按古循今宜以周二十五月为断今
皇太后于安吉君心丧之周宜除于再周无复心丧之
礼诏可○后魏神龟二年元会高阳王雍以灵太后临
朝太上秦公丧制未毕欲罢百戏丝竹之乐清河王怿
以为万国庆集天子临享宜应备设太后访之于侍中
通典 卷八十 第 32b 页 WYG0604-0072b.png
崔光光从雍所执怿谓光曰宜以经典为證光据礼记
缟冠玄武子姓之冠父母有重丧子不纯吉安定公亲
为外祖又有师恩太后不许公除缞麻在体正月朔日
还家哭临至尊舆驾奉慰礼云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
哭焉是则朋友有周年之哀子贡云夫子丧颜回若丧
子而无服丧子路亦然颜回之丧馈祥肉夫子出受之
入弹琴而后食之若子之丧则容一周不举乐也孔子
曰既祥五日弹琴父母之丧也是弟子丧夫子若丧父
通典 卷八十 第 33a 页 WYG0604-0072c.png
而无服心丧三年由此而制虽古义难追比来发诏每
言师祖之尊是则一周之内犹有馀哀且礼母有丧服
声之所闻子不举乐今太后更无别宫嘉福去太极不
为太远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况在内密迩也君之卿佐
是谓股肱股肱或亏何痛如之智悼子之丧未葬杜蒯
所以谏晋平公也今国相虽已安厝才三月矣陵坟未
乾怿以理證为然乃从雍议
 
通典 卷八十 第 33b 页 WYG0604-0072d.png
 
 
 
 
 
 
 
 通典卷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