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通典 卷七十三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a 页 WYG0603-084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典卷七十三
  唐 京 兆 杜 佑 君 卿 纂
 礼三十三 嘉十八
  五宗(孔颖达曰别子之后族人众多继高祖者与/三从兄弟为宗继曾祖者与再从兄弟为宗)
   (继祖者与同堂兄弟为宗继祢者与亲兄弟为/宗族人一身事四小宗并大宗为五也○周)
   (晋/)
周制别子为祖(诸侯庶子别为后代始祖者也别子者/公子不得祢先君也孔颖达曰诸侯庶)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b 页 WYG0603-0845b.png
(子之别于正嫡故称别子也为祖者别子子孙为卿大/夫立此别子为始祖诸侯嫡孙代代为君而第二子以)
(下悉不得襧君故云别子也宜/别为后代之始祖故云为祖也)继别为宗(别子之代代/长子为其族)
(人之宗所谓百代不迁之宗者也孔颖达曰别子之/代代长子恒继别子与族人为百代不迁之大宗)
祢者为小宗(别子庶子之长子也为其昆弟为宗也以/五代则迁之故谓之小宗孔颖达曰谓别)
(子之庶子之长子继此庶子/与兄弟为五代则迁之宗)大傅曰宗其继别子之所
自出者百代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代则迁者也
(孔颖达曰别子之所自出者为别子或由君而出或由/他国而来后代子孙恒继此别子故云继别子之所自)
(出其继高祖至子五代继曾祖至孙五代继祖至曾孙/五代继祢至玄孙五代不复与四从兄弟为宗故云五)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2a 页 WYG0603-0845c.png
(代则迁郑玄曰迁犹变也继高祖者亦小宗也先言继/祢者㩀别子子弟之子也以高祖与祢皆有继者则曾)
(祖及祖亦有也有则/小宗四与大宗五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孔颖达/曰四代)
(之时尚事高祖至五代之时谓高祖之父无服是祖迁/于上也四代之时仍宗三从族人至五代不复宗四从)
(族人各自随近为/宗是宗易于下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则尊祖之义也(宗/者)
(祖祢之/正体)白虎通曰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
也毛苌曰宗将有事族人皆侍所以必有宗者长和睦
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统理
族人也宗其为始祖后者为大宗此百代不迁之宗也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2b 页 WYG0603-0845d.png
宗其为高祖后者五代而迁也故曰祖迁于上宗易于
下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宗其为祖后者为祖宗
宗其为父后者为父宗父宗以上至高祖别子各为其
子孙祖继别者各自为宗所谓小宗有四大宗一凡五
宗人之亲备矣薛综述郑氏礼五宗图曰天子之子称
王子王子封诸侯若鲁卫是也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
还自仕食采于其国为卿大夫若鲁公子季友者是也
则子孙自立此公子之庙谓之别子为祖则嫡嫡相承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3a 页 WYG0603-0846a.png
作大宗百代不绝大宗之庶子则皆为小宗小宗有四
五代而迁已身庶也宗祢宗已父庶也宗祖宗已祖庶
也宗曾祖宗已曾祖庶也宗高祖宗已高祖庶也则迁
而惟宗大宗耳○晋杜元凯宗谱曰别子者君之嫡妻
之子长子之母弟也君命为祖其子则为大宗常有一
主审昭穆之序辨亲疏之别是故百代不迁若无子则
支子为后虽七十无无主妇若殇死缞绖加一等以兄
弟之列代之殇无为父道兄弟昭穆同故也死皆为之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3b 页 WYG0603-0846b.png
齐缞其月数各随亲疏为限虽尊虽出嫁犹不敢降也
属绝则为之齐缞三月若始封君相傅则自祖始封君
其支子孙皆宗大宗然则继体君为宗中之尊支庶莫
敢宗之是以命别子为宗主一宗奉之故曰祖者高祖
也言属逮于君则就君属绝于君则适宗子家也而说
者或云君代代得立大宗或云别子之母弟亦得为祖
或云命妾子为别子其嫡妻子则迁宗于君皆非也别
子之弟子孙无贵贱皆宜宗别子之子孙小宗一家之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4a 页 WYG0603-0846c.png
长也同族则宗之其服随亲疏为比姊妹出嫁不敢降
之五属断服则不宗之矣贺循宗义曰古者诸侯之别
子及起于是邦为大夫者皆有百代祀之谓之太祖太
祖之代则为大宗宗之本统故也其支子旁亲非太祖
之统谓之小宗小宗之道五代则迁当其为宗宗中奉
之加于常礼平居则每事咨告死亡则服之齐缞以义
加也又丧服要记曰公子之二宗皆一代而已庶兄弟
既亡之后各为一宗之祖也(谢徽注曰母弟于妾子则/贵于嗣子则贱与妾子同)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4b 页 WYG0603-0846d.png
(为庶故也既死之后皆成一宗/之始祖即上所谓别子为祖也)嫡继其正统者各自为
大宗乃成百代不迁之宗也(谢徽注曰贺公答庾元规/曰虽非诸侯别子始起是)
(邦而为大夫者其后继之亦成百代不迁之宗郑玄亦/曰大宗谓别子始爵者也虽非别子始爵者亦然愚谓)
(是起是邦始受爵者又问别子有十人一族之中可有/十大宗乎然贺答傅纯云别子为祖不限前后此谓每)
(公之子/皆别也)傅纯问贺曰要记云庶兄弟既死之后各自为
一宗之祖其嫡继之各为大宗此是大傅所谓别子为
祖者也然则别子有十便为十祖宗也而母弟之后独
无大宗母弟夲重而后轻庶弟本轻而后重其义可乎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5a 页 WYG0603-0847a.png
又王氏以别子为祖诸侯母弟则不尽为祖矣杜氏以
为始封之君别子一人为祖二家不同愿闻其说答曰
君之母弟与群庶兄弟为别子之后俱为大宗而难云
母弟之后独无大宗不审此义何所承乎以仆所定母
弟为宗不应有疑则本轻后重之难无所施也又按礼
别子为祖不限前后此为每公之子皆别子也则鲁之
三桓郑之七族尽其人矣王杜二义不同者二儒通识
不应有误傥所言者自有所施不见其文浅学所见谓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5b 页 WYG0603-0847b.png
如上义傅又问曰大傅云其士大夫之嫡公子之宗道
也请解之答曰士大夫者谓庶昆弟之在位也其士大
夫之嫡者谓公子之子孙各祖其别子大宗之道又由
此而成故重言公子之宗道也殷浩问范宣曰其士大
夫之嫡者公子之宗道也请解其义答曰其士大夫之
嫡者言上二宗唯施公子之身至诸公子有子孙各祖
公子以为别子各宗其嫡子以为大宗代代相承然后
乃成别子之后百代不迁之宗者也所以举其士大夫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6a 页 WYG0603-0847c.png
之嫡者明公子之子孙不复宗公子之宗又嫌庶宗昆
弟之子犹复为小宗故特举嫡以晓之也凡母弟及庶
昆弟所称庶宗大宗正论其一代之嫡庶耳至于各有
子之后长子皆成嫡也公子之宗道言公子之宗道成
故重释也曹述初集解明宗义曰其士大夫之嫡者此
为诸侯别子之后也或母弟之子孙或庶弟之子孙位
为大夫者各祖别子为始祖各宗其嫡为大宗嫌庶子
小宗之后犹不得为嫡故通称嫡以明之后代皆应同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6b 页 WYG0603-0847d.png
正也庾亮问贺循曰按礼宗子之服傅代不迁所以重
其统也是以祖宗之正不易则本枝昭穆历代而不乱
此立宗之大旨也然则士大夫及诸从事于典礼者服
宗之义便应相放矣而礼祖宗之文唯著诸侯别子不
列卿大夫之制不审此由诸侯君其族人族人不得宗
其君故祖宗之制指为此欤自卿大夫以下与其宗党
无君臣之悬则宗统有常嫡服宗有成例故不得别著
其制也将由卿大夫位卑则宗服之制厌宗嫡无不迁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7a 页 WYG0603-0848a.png
服纪止五族故不复别见其义也今既无士大夫依诸
侯别子之明文又不见无得立宗之定制而顷者以来
诸私服于宗嫡者无服者则制缌有服者无加又不详
此为各以非开国代封之家故避嫌谦而不敢私重其
宗耶将此之由自有所承愿告旨要答曰礼宗子之义
所以明夲祖之正统纪百代而不紊者也而宗之义委
曲著见者多在别子非卿大夫之文偏不详悉服之致
疑有如来旨然旧义虽非别子起于是邦而为大夫者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7b 页 WYG0603-0848b.png
便为大宗其嫡继之亦百代不迁礼记王制云大夫三
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郑君解曰太祖别子始
爵者也虽非别子始爵者亦然此其义也此谓起于是
国盛德特兴为一宗之始者也如此则百代不迁统族
序亲及族人服之皆宜如别子之宗也又宗子之服虽
在绝属皆齐缞三月代衰礼替敦之者少吴中略无此
服中土缌而不齐其所由来以政教凌迟人情渐慢非
谓大夫位卑或以非代封为嫌也王冀答问曰其兄是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8a 页 WYG0603-0848c.png
嫡长家有代封弟是庶生遭所生艰先以第二儿后其
嫡兄嫡兄早卒其儿于家为是小宗否答曰记云别子
为祖继别为宗继祢为小宗今此儿乃系数代嫡伯父
所承若是别子则为大宗百代不迁者也所承若是系
祢则为小宗五代则迁者也小大之名系之伯父此非
儿之谓也
  公子二宗(周/) (晋/) (大唐/)
周制大傅云有小宗而无大宗者(王肃曰谓君无嫡/弟以庶弟为小宗)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8b 页 WYG0603-0848d.png
大宗而无小宗者(王肃曰谓大宗/一子无小宗)有无宗亦莫之宗者
公子是也(王肃曰无宗谓君一身者也亦莫之/宗谓君有一弟为宗无宗之者也)公子有
宗道公子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嫡
者公子之宗道也(郑玄云公子不得宗君君命嫡昆弟/为之宗使之宗之是公子之宗者嫡)
(也则如大宗死为之齐缞九月其母则小君也为其妻/齐缞三月若无嫡而宗庶则如小宗死为之大功九月)
(其母妻则无服公子唯己/而已则无所宗亦大宗也)○晋贺循丧服要记曰凡诸
侯之嗣子继代为君君之群弟不敢宗君君命其母弟
为宗诸弟宗之亦谓之大宗死则为齐缞九月(谢徽曰/母弟虽)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9a 页 WYG0603-0849a.png
(贵诸弟亦不敢服既为宗主则齐缞九月其母则/小君也其妻齐缞三月如大宗也以母弟之贵也)若无
母弟则命庶弟之大者为宗诸弟宗之亦如母弟则为
之大功九月(谢徽注曰此大傅之小宗也其母妻则无/服女公子服宗亦与男同注曰此二宗亦)
(不得并/其宗)此二宗者一代而已(谢徽注曰此二宗亦不得/并故大傅曰有大宗而无)
(小宗者有小宗而无大宗者有/无宗亦莫之宗者公子之谓也)庶兄弟既死之后各为
一宗之祖殷浩问范宣曰有小宗而无大宗者有大宗
而无小宗者有无宗亦莫之宗者公子是也公子有宗
道公子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宗请解之答曰有小宗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9b 页 WYG0603-0849b.png
而无大宗者谓君之诸弟同庶者君命庶长为众庶之
宗则名小宗则服大功九月者是也有大宗而无小宗
者谓君有同母弟命以为宗则群庶昆弟宗之则名大
宗服齐缞九月者是也昆弟既亲又是庶中之正者也
有无宗亦莫之宗者谓公子唯己而已则上不敢宗君
下无昆弟宗已者是也公子有宗道者礼诸侯于其非
正嫡一无所服则群昆弟亦不敢相服则无相统领无
相统领则不可不立宗立宗然后有服耳故云公子有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0a 页 WYG0603-0849c.png
宗道也公子之公公者君也此立宗君命所制嫌自相
推故又举公以明之也为其士大夫之庶宗者此独说
庶宗者兼上总谓有小宗而无大宗者为混故复指解
小宗之义则大宗自然了也所以统大夫庶宗者诸侯
庶昆弟有为大夫也所以正举大夫者所宗庶长或可
为士嫌大夫位尊不相宗故云为大夫之庶宗以断疑
也曹述初集解明宗义曰公子有宗道者礼诸侯不服
庶子先君之所不服子亦不敢私相服也夫兄弟之恩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0b 页 WYG0603-0849d.png
既不可以无报亲戚群居又不可以无主故君必命长
弟以为之宗宗立而后相服相服之义由于其宗故曰
公子有宗道公子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宗者公子之
公谓君之庶弟受命为宗者也其有功德王复命为诸
侯尊群庶所不敢宗故此君复命其次庶代已为宗主
士大夫群庶之在位者也○大唐孔颖达曰礼云有无
宗亦莫之宗者按公子唯一无他公子无可为已宗是
有无宗也亦无他公子来宗于己是亦莫之宗也公子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1a 页 WYG0603-0850a.png
有宗道者言公子有人来与之为宗敬之道此句为下起
文公子之公者公君也谓公子之君是嫡兄弟为君为
其士大夫之庶者则君之庶兄弟为士大夫所谓公子
者也宗其士大夫之嫡者谓立公子嫡者士大夫之身
与庶公子为宗故云宗其士大夫之嫡也此嫡即君同
母弟嫡夫人之子也公子之宗道也者言此嫡公子为庶
公子宗是公子之宗道结上公子有宗道之文
  继宗子议(宗子孤为殇附○周/) (汉/)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1b 页 WYG0603-0850b.png
周制曾子问云孔子曰宗子为殇而死庶子不为后也
(族人以其伦代之明不序于昭穆之庙也其祭之就其/祖而已代者主其礼也卢植曰殇无为人父之道宗族)
(无子但主其/丧不为后也)○汉石渠礼议曰经云宗子孤为殇言孤
何也闻人通汉曰孤者师傅曰因殇而见孤也男子二
十冠而不为殇亦不为孤故因殇而见之戴圣曰凡为
宗子者无父乃得为宗子然为人后者父虽在得为宗
子故称孤圣又问通汉曰因殇而见孤冠则不为孤者
曲礼曰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此孤而言冠何也对曰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2a 页 WYG0603-0850c.png
孝子未曾忘亲有父母无父母衣服辄异记曰父母存
冠衣不纯素父母殁冠衣不纯采故言孤言孤者别衣
冠也圣又曰然则子无父母年且百岁犹称孤不断何
也通汉曰二十而冠不为孤父母之丧年虽老犹称孤
  事宗礼
晋贺循宗议曰奉宗加于常礼平居即每事咨告凡告
宗之例宗内祭祀嫁女娶妻死亡子生行求改易名字
皆告若宗子时祭则宗内男女毕会丧故亦如之若宗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2b 页 WYG0603-0850d.png
内吉凶之事宗子亦普率宗党以赴役之若宗子时祭
则告于同宗祭毕合族于宗子之家男子女子以班宗
子为男主宗妇为女主故宗子虽七十无无主妇以当
合族纪宗故也凡所告子生宗子皆书于宗籍大宗无
后则支子以昭穆后之后宗立则宗道存而诸义有主
也立主义存而有一人不惇者则会宗而议其罚族不
可以无统故立宗宗位既定则常尊归之理其亲亲者
也是故义定于本自然不移名存于政而不继其人宗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3a 页 WYG0603-0851a.png
子之道也故为宗子者虽在凡才犹当佐之佑之而奉
以为主虽有高明之属盛德之亲父兄之尊而不得干
其任者所以全正统而一人之情也若奸回淫乱行出
轨道有殄宗废祀之罪者然后乃告诸宗庙而改立其
次亦义之权也
  九族
白虎通云九族者何族者凑也聚也上凑高祖下至玄
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3b 页 WYG0603-0851b.png
有会聚之道故谓为族(尚书曰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族所以九
者九为言究也亲疏恩爱究竟谓之九族也父族四母
族三妻族二父族四者谓父之姓为一族父女昆弟适
人者子为二族已女昆弟适人者子为三族已女适人
者子为四族母族三者母之父母为一族母之昆弟为
二族母之女昆弟为三族在外亲故合言之也妻族二
者妻之父为一族妻之母为二族妻之亲略故父母各
为一族孔安国注虞书则云九族者从高祖下至玄孙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4a 页 WYG0603-0851c.png
凡九皆同姓也许慎按礼云缌麻三月以上服恩之所
及也礼为妻父母有服明在九族中也九族不得但施
同姓郑玄駮曰按小记云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以
此言之高祖至玄孙明矣王朗论丧服书曰郑玄兄弟
犹曰族亲也无所不关之辞也吾以为古学以九代之
亲为九族谓兄弟者亦九代兄弟也凡属乎父道者则
父之兄弟在乎祖道者则祖之兄弟在乎子道者则子
之兄弟在乎孙道者则孙之兄弟故族亲亦可谓为兄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4b 页 WYG0603-0851d.png
弟者也
  敦疏远外亲
晋何𤦺曰闻诸训典凡在常交贵在人情所笃而况先
人中表绸缪因缘结由来者哉角弓之叙幽王不亲九
族而其章曰兄弟婚姻无胥远矣乃曰洽比其邻婚姻
孔云言情义之甚近也礼有外宗之亲书称九族既睦
说者解九族虽各不同既曰旁亲亦将通外内之谓乎
郑君以为上至高祖下及玄孙九代之亲亦不蠲别外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5a 页 WYG0603-0852a.png
亲也若但谓内宗斯不足以叹帝尧敦叙之美也玄孙
以下又有来昆云仍四代之目若寿踰期颐则有相及
之道尊者崇修于上卑者晏然于下虽旷代事希邂逅
遇之理将安居纵不相逮事亡如存义不得徒然矣而
曾高外属均之路人简薄之怀不亦甚乎历观时俗家
殊门异准格不立高下在心或乃希慕贵盛攀附自昵
或轻忽寒悴耻相提挈各怀斯图莫适相非仲尼所谓
轻绝贫贱重绝富贵虽曰不利吾不信也代有以外亲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5b 页 WYG0603-0852b.png
方内于内无服而外敬绝造次言之如有断例然则母
氏无服之亲将如之何春秋盟会辞称舅甥之国徼福
先君以要结恩好绝婚之辞亦云不得嗣为兄弟故曰
婚姻者万代之始明义好同故永著不朽引而敦之以
醇凉薄和一之道于是乎在是以谓崇亲之义不宜有
限若二门之末统裔稍远俱不明为亲之数不识尊卑
之序并无长老以审其详名无所托则不论也
  乡饮酒(周/) (后汉/) (晋/) (大唐/)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6a 页 WYG0603-0852c.png
周制乡饮酒礼主人朝服就先生而谋宾介(主人谓诸/侯之乡大)
(夫也朝服者冠玄端缙带素韠白屦先生乡中致仕者/宾介处士贤者也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
(名曰父师士名曰少师而教学焉恒知乡人之贤者是/以就而谋之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而与)
(之饮/酒)宾席牖前南面主人席阼阶上西面介席西阶上
东面众宾之席皆不属焉(敷众宾席于宾席西不属不/相续也皆独坐明其德各特)
(也/)樽两壶于房户间玄酒在西(玄酒在/西上也)设洗于阼阶东
南主人与宾三揖至于阶三让主人升宾升主人阼阶
上当楣北面再拜宾西阶上当楣北面答拜(三揖者将/进揖当涂)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6b 页 WYG0603-0852d.png
(揖当阶揖也楣前梁也复/拜拜宾至此堂尊之也)主人坐取爵实之宾席前西
北面献宾(献进也进/酒于宾也)宾西阶上拜主人少退(退避/也)宾进
受爵复位主人阼阶上拜送爵宾少退(复西阶/上位也)荐脯醢
脯五脡(荐进也进之者主人/有司脡膱也膱音职)宾升席自西方(升由下也/升必中席)
乃设折俎宾坐左执爵祭脯醢(坐坐于席也祭脯/醢者以右手也)奠爵
于荐西卒爵兴宾实爵主人之席前东南面酢主人主
人阼阶上拜宾少退主人进受爵复位宾西阶上拜送
爵荐脯醢主人升席自北方设折俎祭如宾礼(祭者祭/荐俎及)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7a 页 WYG0603-0853a.png
(酒亦/哜啐)自席前适阼阶上北面坐卒爵兴奠爵遂拜执爵
兴宾西阶上答拜(自席前者啐酒席末/因从北方降由便也)主人坐奠爵于
序端主人实觯酬宾阼阶上北面坐奠觯遂拜执觯兴
宾西阶上答拜(酬劝酒也酬之言/周也忠信为周)坐祭遂饮主人实觯
宾之席前北面宾西阶上拜主人进坐奠觯于荐西主
人揖降宾降立于阶西当序东面(主人将与介为礼宾/谦不敢居堂上也)
主人以介揖让升拜如宾礼主人坐取爵于东序端实
爵介之席前西南面献介主人少退介进北面受爵复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7b 页 WYG0603-0853b.png
位主人介右北面拜送爵介少退(主人拜于介右/降尊就卑也)主人
立于西阶东荐脯醢介升席自北方设折俎祭如宾礼
自南方降席北面坐卒爵兴坐奠爵遂拜执爵兴主人
介右答拜(不哜啐/下宾也)介授主人爵于两楹之间(就樽南授/之也介不)
(自酌下宾也酒/者宾主共之)介西阶上立主人实爵以酢于西阶上
介右坐奠爵遂拜执爵兴介答拜主人复阼阶揖降介
降立于宾南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三/拜)
(一拜者示遍不备/礼也不升拜贱也)主人揖升坐取爵于西楹下实爵献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8a 页 WYG0603-0853c.png
众宾众宾之长升拜受者三人(长其老者也言三/人则众宾多矣)主人
拜送(于众/宾右)坐祭立饮授主人爵降复位(贱者礼/简也)众宾献
则不拜受爵坐祭立饮(弥简/也)每一人献则荐诸其席主
人以爵降奠于篚(不复/用也)揖让升即席设席于堂廉东上
(为工布席也/侧边曰廉)乐正先升立于西阶东(正/长)工入升自西阶
北面坐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者皆/小雅篇)笙入堂下磬
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笙吹笙者也以笙吹此诗/以为乐也南陔白华华黍)
(小雅篇/也今亡)乃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8b 页 WYG0603-0853d.png
山有台笙由仪(间代也谓一歌一/吹也六者小雅篇)乃合乐周南关雎葛
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蘋(合乐谓歌乐与众声俱作/也周南召南国风篇也王)
(后国君夫人房/中之乐歌也)工告于乐正曰正歌备乐正告于宾司正
洗觯升自西阶阼阶上北面受命于主人主人曰请安于
宾司正告于宾司正实觯降自西阶阶间北面坐奠觯
退共(音/拱)少立(阶间北面东西节也其南北当中/庭共拱手也少立自正慎其位也)坐取觯
不祭遂饮坐奠觯于其所退立于觯南(洗觯奠之示洁/敬也立于其南)
(以察/众也)宾北面坐取俎西之觯阼阶上北面酬主人主人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9a 页 WYG0603-0854a.png
降席立于宾东(初起/旅酬)主人受觯宾拜送于主人之西(旅/酬)
(同阶/礼杀)主人西阶上酬介介立于主人之西如宾酬主人
之礼主人揖复席司正升相旅曰某子受酬受酬者降
(旅序也介酬众宾/众宾又以序酬也)司正退立于序端东面受酬者拜
兴饮皆如宾酬主人之礼(嫌宾以/下异也)司正降复位(觯南/之位)使
二人举觯于宾介司正升自西阶受命于主人主人曰
请坐于宾遂彻俎乃羞(羞进也所进者狗胾醢也享设/骨体所以致敬也今进羞所以)
(尽爱也敬之爱/之所以厚贤也)无算爵(算数也宾主燕饮爵/行无数醉而止也)宾出奏陔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19b 页 WYG0603-0854b.png
(陔夏也陔之言戒终日宴饮/酒罢以陔为节明无失礼也)主人送于门外再拜(门东/西面)
(拜也宾介不答/拜礼有终也)○说曰按周礼司徒职云以三物教万
民而宾兴之(三物者一曰六德智仁圣义中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
(数/也)郑玄曰诸侯之乡大夫正月吉日受法于司徒退而
颁于乡吏及三年大比而兴其贤者能者以宾礼礼之
献于王庭曰乡饮酒(按乡饮酒之礼其义有四此则宾/贤能乡饮酒也又云六十者坐五)
(十者立侍以听政役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正齿位此乃党正饮酒)
(亦谓之乡饮酒又按州长春秋习射于序先乡饮酒之/礼亦谓之乡饮酒又有乡大夫饮国中之贤者酒用乡)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20a 页 WYG0603-0854c.png
(饮酒之礼故王制云习射尚功习/乡尚齿并乡射党正饮酒之法也)乡饮酒义曰主人拜
迎宾于庠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
致尊让也盥洗扬觯所以致洁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
拜既所以致敬也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
君子尊让则不争洁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辨
矣不斗辨则无暴乱之祸矣斯君子之所以免于人祸
也故圣人制之以道乡人士君子樽于房户之间宾主
共之(共樽者人臣卑不专/大惠故不别设樽)尊有玄酒贵其质也教人不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20b 页 WYG0603-0854d.png
忘本也(本古也古者无/酒用水而已)牲用狗烹于东方祖阳气之𤼵
于东方也(祖法也狗所以养宾阳/气主养万物狗主择人)羞出自东房主人共
之也(燕私可以自/专也共音恭)洗当东荣主人之所以自洁而以事
宾也水在洗东祖天地之左海也宾主象天地也介僎
象阴阳也三宾象三光也让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
魄也四面之坐象四时也(阴阳助天地养成万物三宾/象天三光者三光系之于天)
(也又曰介僎以象日月日出于束僎所在也月生于/西介所在也三光三大辰也天之政教出于大辰)
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天地温厚之气始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21a 页 WYG0603-0855a.png
于东北而盛于东南主人尊宾故坐宾于西北而坐介
于西南以辅宾宾者接人以义者也故坐于西北(言宾/来以)
(成主人/之德也)主人者接人以仁以德厚者也故坐于东南而
坐僎于东北以辅主人也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
之易易也(乡乡饮酒也易易谓教/化之本尊贤尚齿也)饮酒之节朝不废朝
暮不废夕宾出主人拜送节文终遂焉知其能安燕而
不乱(朝夕朝暮听事也不废之者既朝乃/饮先夕则罢其正也终遂犹充满也)饮酒之义君
子所以相接尊让洁敬之道行焉是贵贱明隆杀辨和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21b 页 WYG0603-0855b.png
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者足以正身
安国矣○后汉永平二年郡县行乡饮酒于学校祀先
圣先师周公孔子牲以太牢○晋武帝太始六年十二
月帝临辟雍行乡饮酒之礼诏曰礼仪之废久矣乃令
复讲肄旧典赐太常绢百疋丞博士及学生牛酒咸宁
三年及惠帝元康九年复行其礼○大唐贞观六年诏
曰比年丰稔闾里无事乃有堕业之人不顾家产朋游
无度酣宴是耽危身败德咸由于此自非澄源正本何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22a 页 WYG0603-0855c.png
以革兹弊俗可先录乡饮礼一卷颁示天下每年令州
县长官亲率长幼依礼行之庶乎时识廉耻人知敬让
开元十八年宣州刺史裴耀卿上疏曰州牧县宰所主
者宣扬礼乐典册经籍所教者返古还淳上奉君亲下
安乡族外州远郡俗习未知徒闻礼乐之名不知礼乐
之实窃见以乡饮酒礼颁行于天下比来唯贡举之日
略用其仪闾里之间未通其事臣在州之日率当州所
管一一与父老百姓劝遵行礼奏乐歌至白华华黍南
通典 卷七十三 第 22b 页 WYG0603-0855d.png
陔由庚等章言孝子养亲及物遂性之义或有泣者则
人心有感不可尽诬但以州县久绝雅声不识古乐伏
计太常具有乐器太常久备和声请令天下三五十大
州简有性识人于太常调习雅声仍付笙竽琴瑟之类
各三两事令此州转次造习每年各备礼仪准令式行
稍加劝奖以示风俗其仪具开元礼
 
 通典卷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