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通典 卷七十二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a 页 WYG0603-083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典卷七十二
  唐 京 兆 杜 佑 君 卿 纂
 礼三十二 嘉十七
  天子追尊祖考妣(上尊号附○周/ 宋 齐 梁) (汉/陈) (魏魏晋/后)
   (北齐/) (后周/) (隋/) (大唐/)
周武王追尊王太王亶父王季历文王昌(卢植曰太王/王季之父也)
(美大故号之王季文王之父也太王实始剪商王季绥/和文王怀保王业所兴故追王也三妣亦同尊其号)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b 页 WYG0603-0836b.png
所以追之不以卑临尊也(不用诸侯之号临天子也追/王太王王季以下者以王迹)
(之所由也文王称王早矣/于殷犹为诸侯于是著焉)○汉高帝五日一朝太公太
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太公虽父乃人
臣也奈何使人主朝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矣后上朝
太公太公拥彗迎门却行上大惊下扶太公太公曰帝
人主奈何以我乱天下法上善家令言赐黄金五百斤
诏曰人之至亲莫大于父子故父有天下傅之于子子
有天下归尊于父此人道极也朕平暴乱以安天下此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2a 页 WYG0603-0836c.png
皆太公之教训也乃尊太公为太上皇(后汉荀悦曰孝/经曰故虽天子)
(必有尊也言有父也王者父事三老以示天下所以明/孝也无父犹设三老之礼况其存者乎孝莫大于严父)
(故子尊不加于父母家令之言于是过矣晋悯怀太子/令问中庶子刘宝云太公家令说太公为是为非对曰)
(荀悦论赐家令为非臣以悦不识高帝意高帝虽贵为/天子事父不失子之礼时即位已六年而不加父号是)
(以家令言虽父乃人臣也言无可尊改名号当与人臣/同礼欲以此感动之帝闻家令言乃悟即立号太上皇)
(得人子尊父之道若不闻家令/言父终无号矣家令说是也)又追尊妣曰昭灵后○
魏文帝即王位尚书令柏阶等奏臣闻尊祖敬宗古之
大义故六代之君未尝不追崇始祖显彰所出先王应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2b 页 WYG0603-0836d.png
期拨乱启魏大业然祢庙未有异号非崇孝敬示无穷
之义也太尉公侯宜有尊号所以表功崇德发事显名
者也故易言乾坤皆曰大德言大人与天地合臣等以
为太尉公侯诞育圣哲以济群品可谓资始其功德之
号莫过于太王诏曰前奏以朝车迎中常侍大长秋特
进君侯神主然君侯不宜但依故爵乘朝车也礼有尊
亲之义为可依诸王比更议博士祭酒孙钦等议按春
秋之义五等诸侯卒葬皆称公与王者之后宋公同号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3a 页 WYG0603-0837a.png
乃臣子褒崇其君父以此言之中常侍大长秋特进君
侯诞育太王笃生武王奄有四方其功德之号莫过太
王今迎神主宜乘王车又宜先遣使者上谥号为太王
于是汉帝追谥为太王及受禅追尊太王为太皇帝考
武王为武皇帝尊王太后为皇太后明帝泰和三年六
月司空陈群等议以为周武追尊太王王季文王皆为
王是时周天子以王为号追尊即同故谓不以卑临尊
也魏以皇帝为号今追号皇高祖中常侍大长秋特进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3b 页 WYG0603-0837b.png
君为王乃以卑临尊也故汉祖尊其父为上皇自是以
后诸侯为帝者皆尊其父为皇也大长秋特进君宜追
号高皇载主宜以金根车可遣大鸿胪持节乘大使车
从驺骑奉印绶即邺庙以太牢告祠从之又诏曰盖闻
尊严祖考所以成汤文武寔造商周克昌王业而诗书
之义追尊稷契自我魏室上承天序既发迹于高皇高
皇之父处士君精神幽远号称罔记非所以崇孝重夲
也其令公卿以下会议号谥侍中刘晔议周王所以后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4a 页 WYG0603-0837c.png
稷为祖者以其唐之诸侯佐尧有大功名在祀典故也
至于汉氏之初追谥之义不过其父上比周室则大魏
𤼵迹自高皇而始下论汉氏则追谥之礼不及其祖晔
思以为追尊之义宜齐高皇而已侍中缪袭议以为元
者一也首也气之初也是以周文演易以冠四德仲尼
作春秋以统三正又谥法曰行义悦人曰元尊仁贵德
曰元处士君宜追加谥号曰元皇太傅钟繇议按礼小
记曰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4b 页 WYG0603-0837d.png
矣乃唐尧之所以敦叙于九族也其礼上杀于五非不
孝敬于祖也下杀于五非不慈爱于其孙也旁杀于五
非不笃友于昆弟也故为族属以礼杀之处士君其数
在六于属已尽其庙当毁其主当迁今若追崇帝王之
号天下素不闻其受命之符则是武皇帝栉风沐雨勤
劳天下为非功也推以人情普天率土不袭此议处士
君明神不安此礼今诸博士以礼断之其义可从诏从
之○晋武帝受禅后太始元年追尊皇祖宣王曰宣皇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5a 页 WYG0603-0838a.png
帝伯考景王曰景皇帝皇考文王曰文皇帝宣王妃张
氏为宣穆皇后尊太妃王氏为皇太后○宋武帝受禅
追尊皇考为孝穆皇帝皇妣为孝穆皇后策曰维永初
元年七月皇帝谨遣某官某奉策上皇考尊号曰孝穆
皇帝仰惟圣灵邈焉徂远昔有周丕崇祚兴昌季其在
魏晋亦申情礼所以遹追来孝所因者本谨稽式上代
考诸令准称谓既极情典攸遂所以仰顺天人俯穆率
土在心远慕庶云有慰追尊先后策曰维年月朔皇帝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5b 页 WYG0603-0838b.png
谨遣某官某奉策上皇妣尊号曰孝穆皇后伏惟皇妣
资坤厚之性体母仪之德等美姜嫄齐列任姒训穆中
闺化流自远膺历运期飨兹天位谨依前典敬奉大礼
仰慕圣善之爱俯增蓼莪之思○齐高帝受禅追尊皇
考曰宣皇帝皇妣曰孝皇后○梁武帝受禅追尊考曰
文皇帝妣曰献皇后○陈武帝受禅追尊考曰景皇帝
妣董氏曰安皇后○后魏道武帝称尊号后追尊远祖
二十馀代皆称皇帝则历代未闻也不复更载谥号焉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6a 页 WYG0603-0838c.png
○北齐文宣帝受东魏禅追尊祖为文穆皇帝妣为文
穆皇后考为献武皇帝兄为文襄皇帝母为皇太后○
后周闵帝受西魏禅称天王追尊考曰文王后其弟明
帝立称帝号追尊文王曰文皇帝后其弟武帝立追尊
曰德皇帝○隋文帝受禅追尊考曰武元皇帝妣曰元
明皇后○大唐武德元年五月追谥高祖为宣简公曾
祖为懿王祖为景皇帝父为元皇帝天宝二年三月追
尊咎繇为德明皇帝凉武昭王为兴圣皇帝仍各立庙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6b 页 WYG0603-0838d.png
每岁四孟月享祭至宝应中礼仪使杜鸿渐请停四时
献享
  天子崇所生母议(追崇附○东晋/) (宋/)
东晋孝武帝大元中崇进所生母李氏为皇太妃(徐邈/与范)
(宁书访其事宁答谓子不得以爵命母妃是太子妇号/必也正名宁可以称母也邈重与宁书曰礼天子之妃)
(曰后关雎称后妃之德妃后之名可谓大同所以宪章/皇极礼崇物备者在于此也故太后之号定于前朝而)
(当今所率由也若必欲章服同于后而名号异于妃则/可因夫人之称而加皇太以明尊尊虽一理然于文物)
(之章犹未尽崇高之极此又今之所疑不可得行也足/下嫌太子妻称妃然古无此称出于后代今有皇太之)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7a 页 WYG0603-0839a.png
(别可例论邪宁又答曰按公羊傅母以子贵当以此义/为允礼有君之母非夫人者以此推之王者之母亦何)
(必皆后乎所为尊母非使极尊号也并后匹嫡讥存春/秋谓宜称皇太夫人下皇后一等位比三公此君母之)
(极号也称夫人则先后之臣也加皇太则至尊之母也/皇君之谓也君太夫人岂不允乎殷仲堪与徐邈书云)
(后者妇人之贵号在妻则言后在母则加太礼天子之/妃称后关雎曰后妃之德后妃二名其义一也设使皇)
(后处内贵妾必不可称妃邈又答徐乾书云母以子贵/谷梁亦有其义故曰赗人之母则可又会成风葬著言)
(礼也但名虽夫人而实殊同体故不敢配厌群臣无服/所服以为异也郑云近臣从服唯君所服若嫡夫人殁)
(则有制重者故曰唯君所服之耳与君同重自施近臣/骖仆而下三卿五大夫内有宗庙之祭外有侯伯之命)
(何得以私服废正故庶母为夫人上之不得以干宗庙/外之不得以接侯伯唯国内申其私而崇其仪亦如侯)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7b 页 WYG0603-0839b.png
(伯子男之臣于内称君曰公耳虽人君肆情行服而卿/大夫不从所以知上有天王也邈往来答释范武子以)
(诗序云后妃义一是以太妃车旗服章备如太后唯不/敢从于宗庙礼又曰百官不称臣所以合无服之制也)
(范于时都谓不应同皇后服章以尊议难之自塞矣书/傅无天子庶母之文且妾上无女君则夫人可为通称)
(如五等爵皆称公耳天王之与王后未闻二其号者所/以关之情礼而定太妃之称良有由矣体同至极故上)
(比称皇屈于郊庙故远避伉俪不曰后而曰妃因名求/实可谓至矣礼太后与太妃义无异者假令国君在时)
(妾母自当称夫人但王典无二/名不得以国公夫人为喻耳)太元十九年又诏追崇
郑太后尚书令王珣奏下礼官详正按太常臣允等议
以春秋之义母以子贵故仲子成风咸称夫人经云考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8a 页 WYG0603-0839c.png
仲子之宫明不配食也且汉文昭二太后并系子号宜
远准春秋考宫之义近摹二汉不配之典尊号既正宜
改筑新庙显崇尊称则罔极之情申别建寝庙则严祢
之道著系子为称兼明贵之所由一举而三义以允固
哲王之高致可如允等议追尊会稽太妃为简文皇太
后也○宋文帝元嘉元年司空录尚书事臣羡之等言
伏惟先婕妤柔明塞渊光备六列德昭坤范训洽母仪
用能启祚圣明奄宅四海而天祚永违严亲莫逮臣等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8b 页 WYG0603-0839d.png
参详远准春秋近稽汉晋谨追上尊号为皇太后礼官
撰谥用崇寝庙
  诸侯崇所生母议
后汉许慎五经异义云妾母之子为君子得尊其母为
夫人按春秋公羊说妾子立为君母得称夫人故上堂
称妾屈于嫡下堂称夫人尊行国家则士庶起为人君
母亦不得称夫人父母者子之天也子不得爵命父母
至于妾子为君爵其母者以妾夲接事尊者有所因也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9a 页 WYG0603-0840a.png
谷梁说鲁僖公立妾母成风为夫人入宗庙是子而爵
母也以妾为妻非礼也故春秋左氏说成风得立为夫
人母以子贵谨按尚书舜为天子瞽瞍为士明起于匹
庶者子不得爵父母也至于鲁僖公本妾子尊母成风
为小君经无讥文公羊左氏义是也郑玄驳曰礼丧服
父为长子三年以将傅重故也众子则为之周明无二
嫡也女君卒贵妾继室摄其事耳不得复立夫人鲁僖
公妾母为夫人者乃缘庄夫人哀姜有杀子般闵公之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9b 页 WYG0603-0840b.png
罪应贬故也(哀姜薨于齐贬之经在僖元年冬十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去姜是也桓夫)
(人文姜弑公贬之经在庄元年春三/月夫人逊于齐其与姜氏轻重差也)近汉吕后杀戚夫
人及庶子赵王不仁废不得配食文帝更尊其母薄后
非其比耶妾子立者得尊其母礼未之有也袁准正论
云时俗之论曰庶子为公可以尊其母为夫人春秋之
义母以子贵按隐公二年夫人子氏薨五年考仲子之
宫上称夫人下不应复言仲子明其以妾为妻也秦人
来归成风之禭不称夫人明其私尊不通于邻国也左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0a 页 WYG0603-0840c.png
氏傅曰并后匹嫡乱之夲也(袁准曰并后如夫人者六/是也匹嫡元妃卒立妾为)
(夫人/是也)公羊亦云母以子贵○说曰谷梁云秦人来归成
风之襚秦不云夫人也就外不云夫人而见正焉夫身
为国君而母为妾庶子孙所不忍臣下所不安故私称
于国中不加境外此人子之情国人之私而止于礼法
之正也假有庶子数人并为三公欲各尊其母将何以
止之非圣人无法此大乱之道也
  支庶立为天子追尊夲亲议(汉/) (后汉/) (魏/) (齐/)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0b 页 WYG0603-0840d.png
汉宣帝追尊祖卫太子史皇孙诏曰故皇太子在湖未
有号谥有司请曰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故降其父母
不得祭尊祖之义也陛下为孝昭帝后承祖宗之祀制
礼不踰闲谨行视孝昭帝所为史皇孙谥宜曰悼母曰
悼后比诸侯王园置奉邑三百家曰悼园故皇太子谥
曰戾置奉邑二百家曰戾园史良姊曰戾夫人置守冢
三十家园曰戾后园置长丞周卫奉守如法有司复言
礼父为士子为天子祭以天子悼园宜称尊号曰皇考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1a 页 WYG0603-0841a.png
立庙因园为寝以时荐享益奉园人满千六百家尊戾
夫人曰戾后置园奉邑及益戾园各满三百家哀帝初
入为太子祖母傅太后母丁后皆在国自以定陶恭王
为称(按元帝傅昭仪有宠产一男为定陶恭王帝崩昭/仪随王归国称定陶太后恭王薨子代为王王母)
(曰丁姬成帝无继嗣立定陶王为太子诏移楚孝王为/定陶王奉恭王后诏傅太后与丁后自居定陶国成帝)
(崩太子立/是为哀帝)及即位高昌侯董宏上言宜立定陶恭王后
为皇太后事下有司(宏曰秦庄襄王母夲夏氏而为华/阳夫人所子及即位俱称太后今)
(宜立定陶恭王/后为皇太后)左将军师丹大司马王莽共劾奏宏知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1b 页 WYG0603-0841b.png
皇太后至尊之号天下一统而称引亡秦以为比喻诖
误圣朝不道帝新立谦让纳用莽丹言免宏为庶人(时/傅)
(太后大怒要欲必/称尊号诖音挂)后帝白令太皇太后下诏尊定陶恭
王为恭皇(哀帝初成帝母称太皇太/后成帝赵皇后称皇太后)又曰春秋母以子
贵遂尊傅太后为恭皇太后丁姬为恭皇后中郎将冷
裒复奏言定陶恭皇太后恭皇后皆不宜复引定陶藩
国之名以冠大号车马衣服宜皆称皇置吏二千石以
下各供厥职又宜为恭皇立庙京师帝复下议有司皆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2a 页 WYG0603-0841c.png
以为宜如裒言大司空师丹又曰圣王制礼取法天地
故尊卑之礼所以正天地之位不可乱也今定陶恭皇
太后恭皇后以定陶恭为号者母从子妻从夫之义也
欲立官置吏车服与太皇太后并非所以明尊无二上
之义也定陶恭皇号谥前已定义不得复改礼父为士
子为天子祭以天子其尸服以士子无爵父之义尊父
母也为人后者为之子故为所后服斩衰三年降其父
母周明尊夲祖而重正统也孝成皇帝圣恩深远故为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2b 页 WYG0603-0841d.png
恭王立后承祭祀今恭皇长为一国太祖万代不毁恩
义已备陛下既继体先帝特重大宗承宗庙天地社稷
之祀义不得复奉定陶恭皇祭入其庙今欲立庙于京
师而使臣下祭之是无主也又亲尽当毁空去一国太
祖不隳之祀而就无主当毁不正之礼非所以尊厚恭
皇也由是上怒策免丹后岁馀下诏曰汉家之制推亲
亲以著尊尊定陶恭皇之号不宜复称定陶其尊恭皇
太后为帝太后丁后为帝后后更号帝太后为皇太后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3a 页 WYG0603-0842a.png
太后崩合葬称孝元傅皇后陵其后为王莽毁发贬号
○后汉安帝建元元年有司上言皇考清河孝王至德
纯一含弘光大既受帝祉载生明圣旧章法制宜有尊
号不宜称王宜曰孝德皇妣曰孝德后祖妣宗贵人曰
敬德后诏曰其告祠高庙使司徒震持节大鸿胪特进
乐平侯常副奉策玺绶到清河上尊号桓帝即尊位追
尊祖河间孝王曰孝穆皇妣赵氏曰孝穆后考蠡吾侯
曰孝崇皇母曰孝崇园贵人灵帝即位追尊祖为孝元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3b 页 WYG0603-0842b.png
皇妣夏氏为孝元后考为孝仁皇母董氏为慎园贵人
○魏文帝制以后如以旁枝入嗣大位不得加父母尊
号诏曰依汉祖之尊太上皇是也且礼不以父命辞王
父命汉氏诸侯之入皆受天子之命允于宗也而犹顾
其私亲僣拟天号岂所谓为人后之义哉后代若有诸
侯入嗣者皆不得追加其私考为皇妣为后也敢有佞
媚妖惑之人欲悦时主缪建非义之事以乱正统者此
股肱大臣所当禽诛也其著乎甲令书之金策藏诸宗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4a 页 WYG0603-0842c.png
庙副乎三府尚书中书亦当各藏一通○齐明帝即尊
位追尊考始安贞王为景皇妣妃为懿后
  追锡命议
后汉许慎五经异义云春秋公羊谷梁说王使荣叔锡
鲁桓公命追锡死者非礼也死者功可追而锡如有罪
又可追而刑耶春秋左氏讥其锡篡弑之君无讥锡死
者之文也
  王侯在丧袭爵议(夺情附○魏/) (大唐/)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4b 页 WYG0603-0842d.png
魏尚书奏以故汉献帝嫡孙杜氏乡侯刘康袭爵假授
使者拜授康素服夺情议按周礼天子公卿诸侯吉服
皆玄冕朱里玄衣纁裳有丧凶则变之麻冕黼裳邦君
麻冕蚁裳云麻冕者则素冕麻不加采色又变其裳亦
非纯吉亦不纯凶汉氏承秦改六冕之制以玄冠绛衣
一服而已有丧凶之事则变吉服以从简易故诸王薨
遣使者拜嗣子为王则玄冠缞绖服素以承诏命事讫
然后反丧服考之前典则差周书论之汉室则合常制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5a 页 WYG0603-0843a.png
王肃议尊者临卑不制缞麻故为之素服今康处三年
丧在缞绖之中若因丧以命之则无复素服若以尊崇
王命则吉服以拜受按尚书康王受策命吉服而受之
事毕又以吉服出应门内以命诸侯皆出然后王释冕
反丧服故臣以为诸侯受天子之命宜以吉服又礼处
三年之丧而当除父兄之丧服除服卒事然后反丧服
则受天子命者亦宜服其命服使者出反丧服即位而
哭既合于礼又合人情诏从之○按成王崩康王即位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5b 页 WYG0603-0843b.png
上宗奉同瑁王再拜三祭(按郑玄曰即位必醴之者以/神之哜成之也以醴哜成之)
(者醴浊饮至齿不入口曰哜既/居重丧但行其礼而不取其味)又礼始冠加爵亦皆醴
之所以加崇以成其尊也又汉旧仪诸王嫡子嗣位受
拜毕立于门外使者既出拜送还升哜醴讫又再拜正
与康王即位事同古今相参事无违者王肃又议凡奉
神祭祀则有受祚之爵嘉庆事则有醮醴之仪若君薨
而太子即位孤之位无醮醴之仪成王病困乃召群臣
训以敬保元子明日成王崩既大敛群臣以策书宣成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6a 页 WYG0603-0843c.png
王命以命康王是为受顾命之戒非即位之事王从三
宿三祭上宗曰飨而不哜醴也此王者随时之礼非常
行之典不可以为拜诸侯嫡子之仪袭爵之日乃孝子
孝孙所以增哀戚之怀非礼之所施且谓之王命所加
而使者又既出谓之受神之醴复非馈奠之时按拜陈
思王子志为济北王又与今异犹须王哜醴毕然后使
者出今㩀郑玄说即位醴之以成其礼犹愈于使者既
出不设馈奠而独哜醴臣犹以为非礼之衷今京师廷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6b 页 WYG0603-0843d.png
拜诸侯嗣子无事有哜醴天子赐诸侯大夫冕弁服于
太庙归设奠服赐服于斯乎有冠醮而无冠醴此谓诸
侯大夫以平吉受赐衣于天子太庙归设祭于其庙服
赐服而受冠醴之礼也可依此使者既出公犹服命服
设奠而告又礼小祥之祭然后哜之此自告其庙非王
命之所加如礼不哜既告反服即位而哭既合于礼又
合人情诏从之高堂隆议拜受仪按旧典天子遣使者
赍车服策命命诸侯嗣位之礼上卿为使者嗣君遣上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7a 页 WYG0603-0844a.png
卿吉服迎于境自吉服劳于郊馆宗庙致飧饩告期日
受命于祖庙设丧主几筵于户牖之前命车设于庭西
上安车驷马皆在车之东使者奉策服印绶加诏版策
命其上升自西阶东面内史在右嗣君端委以入升自
阼阶西面立使者以皇帝命命冕内史赞之嗣君降于
两阶间北面再拜稽首使者宣命曰无下拜嗣君升成
拜内史加诏版策命于服上以东嗣君进而西迓受于
两楹间皆旋复位嗣君释端委服降升成拜如初使者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7b 页 WYG0603-0844b.png
降出升车嗣君拜送于门外修享赠饯之礼使归嗣君
送至于境嗣君释冕服素弁葛环缞绖袳(昌氏/反)袂修奠
祭之礼告于殡宫讫乃释弁绖反丧服此其大略也其
他则同之○大唐武德二年正月尚书左丞相崔善为
奏曰欲求忠臣必于孝子比为时多金革颇遵墨绖之
义丁忧之士例从起复无识之辈不复戚容如不纠劾
恐伤风俗制曰文官遭父母丧听去职调露二年中书
舍人欧阳通起复夲官每入朝必徒跣至城门外然后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8a 页 WYG0603-0844c.png
著靴袜而朝直宿在省则席地藉藁非公事不言亦未
启齿归衣缞绖号恸无恒(国朝夺情者多矣/唯通能合典礼)武太后长
安三年正月敕三年之丧自非从军更籍者不得辄奏
起复至广德二年三月敕三年之丧谓之达礼自非金
革不可从权其文官自今以后并许终制一切不得辄
有奏请
 
 
通典 卷七十二 第 18b 页 WYG0603-0844d.png
 
 
 
 
 
 
 
 通典卷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