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通典 卷十九 第 1a 页 WYG0603-02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典卷十九
唐 京 兆 杜 佑 君 卿 纂
职官
伏羲氏(太/皞)以龙纪故为龙师名官(师长也龙化其官长/故为龙师春官为青)
(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张晏曰庖羲氏将兴神龙负图而至因以名师与其官)
(也/)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水名(共工氏以诸侯霸有/九州者以受水瑞故)
(以水名/其官)神农氏以火纪故为火师火名(火德也故为炎/帝春官为大火)
通典卷十九
唐 京 兆 杜 佑 君 卿 纂
职官
伏羲氏(太/皞)以龙纪故为龙师名官(师长也龙化其官长/故为龙师春官为青)
(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张晏曰庖羲氏将兴神龙负图而至因以名师与其官)
(也/)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水名(共工氏以诸侯霸有/九州者以受水瑞故)
(以水名/其官)神农氏以火纪故为火师火名(火德也故为炎/帝春官为大火)
通典 卷十九 第 1b 页 WYG0603-0210b.png
(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也神农有火星之瑞因以名师与官也)黄帝则
云师云名(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
(为黄云也黄帝有景云之/应因以名师与其官也)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
鸟纪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凤鸟知天时故/以为历正之官)玄
鸟氏司分也(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伯赵氏司至也(伯赵伯劳/也以夏至)
(鸣至冬/至止)青鸟氏司启也(青鸟鸧鴳也以立春/鸣立秋止鴳音晏)丹鸟氏司
闭也(丹鸟鷩雉也以立秋来立冬去入/大水为蜃以上四鸟皆历正之属)祝鸠氏司徒也
(祝鸠鹪鸠也鹪鸠孝/故为司徒主教民)鴡鸠氏司马也(鴡鸠王鴡也挚而/有别故为司马主)
云师云名(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
(为黄云也黄帝有景云之/应因以名师与其官也)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
鸟纪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凤鸟知天时故/以为历正之官)玄
鸟氏司分也(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伯赵氏司至也(伯赵伯劳/也以夏至)
(鸣至冬/至止)青鸟氏司启也(青鸟鸧鴳也以立春/鸣立秋止鴳音晏)丹鸟氏司
闭也(丹鸟鷩雉也以立秋来立冬去入/大水为蜃以上四鸟皆历正之属)祝鸠氏司徒也
(祝鸠鹪鸠也鹪鸠孝/故为司徒主教民)鴡鸠氏司马也(鴡鸠王鴡也挚而/有别故为司马主)
通典 卷十九 第 2a 页 WYG0603-0211a.png
(法/制)鸤鸠氏司空也(鸤鸠鴶鵴也鸤鸠平均故为司空/平水土鸤音尸鴶音秸鵴音匊)爽
鸠氏司寇也(爽鸠鹰也挚故/为司寇主贼盗)鹘鸠氏司事也(鹘鸠鹘雕/也春来冬)
(去故为司事鹘音骨雕音陟/交反似山鹊而小至春多声)五鸠鸠民者也(鸠聚也治/民尚聚故)
(以鸠/为名)五雉为五工正(五雉雉有五种西方曰鷷雉东方/曰鶅雉南方曰翟雉北方曰鵗雉)
(伊洛之南/曰翚雉)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夷平/也)九扈为九农
正(扈止也止人使不淫放也扈有九种春扈鳻鶞夏扈/窃玄秋扈窃蓝冬扈窃黄棘扈窃丹行扈唶唶宵扈)
(啧啧桑扈窃脂老扈鴳鴳以九扈为九农之号各随其/宜以教民事者也鶞音敕伦反唶音子夜反啧音壮革)
(反/)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
鸠氏司寇也(爽鸠鹰也挚故/为司寇主贼盗)鹘鸠氏司事也(鹘鸠鹘雕/也春来冬)
(去故为司事鹘音骨雕音陟/交反似山鹊而小至春多声)五鸠鸠民者也(鸠聚也治/民尚聚故)
(以鸠/为名)五雉为五工正(五雉雉有五种西方曰鷷雉东方/曰鶅雉南方曰翟雉北方曰鵗雉)
(伊洛之南/曰翚雉)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夷平/也)九扈为九农
正(扈止也止人使不淫放也扈有九种春扈鳻鶞夏扈/窃玄秋扈窃蓝冬扈窃黄棘扈窃丹行扈唶唶宵扈)
(啧啧桑扈窃脂老扈鴳鴳以九扈为九农之号各随其/宜以教民事者也鶞音敕伦反唶音子夜反啧音壮革)
(反/)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
通典 卷十九 第 2b 页 WYG0603-0211b.png
事(言德不能致远瑞始以民事命官也此郯子对鲁昭/公之辞仲尼闻之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乃)
(见于郯子/而学之)又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社稷五祀是尊是
奉(五官之君长能修其业者死配/食于五行之神为王者所尊奉)春官木正曰勾芒(正/官)
(长也取木生勾曲而/有芒角其祀重也)夏官火正曰祝融(祝融明貌也/其祀黎也)秋
官金正曰蓐收(秋物摧蓐而可/收也其祀该也)冬官水正曰玄冥(水阴/而幽)
(冥其祀修/及熙焉)中官土正曰后土(土为群物之主故称后也/其祀为勾龙焉在家则祀)
(中霤在野/则祀社)唐尧之代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
敬授人时(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故/尧命之使敬顺昊天昊天言元气广大星四)
(见于郯子/而学之)又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社稷五祀是尊是
奉(五官之君长能修其业者死配/食于五行之神为王者所尊奉)春官木正曰勾芒(正/官)
(长也取木生勾曲而/有芒角其祀重也)夏官火正曰祝融(祝融明貌也/其祀黎也)秋
官金正曰蓐收(秋物摧蓐而可/收也其祀该也)冬官水正曰玄冥(水阴/而幽)
(冥其祀修/及熙焉)中官土正曰后土(土为群物之主故称后也/其祀为勾龙焉在家则祀)
(中霤在野/则祀社)唐尧之代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
敬授人时(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故/尧命之使敬顺昊天昊天言元气广大星四)
通典 卷十九 第 3a 页 WYG0603-0211c.png
(方中星辰日月所会历象其分节敬记/天时以授人也此举其目下别序之)分命羲仲宅嵎
夷曰𤾉谷(宅居也东表之地称嵎夷旸明也日出于谷/而天下明故称𤾉谷𤾉谷嵎夷一也羲仲居)
(治东方/之官)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寅敬宾导秩序也岁起于/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东)
(方之官敬导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申命羲叔宅南交(申重也南/交言夏与)
(春交举一隅以见之/此居治南方之官)平秩南讹敬致(讹化也掌夏之官/平序南方化育之)
(事敬行其教以致其功/四时同之亦举一隅)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昧冥也/日入于)
(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昧谷曰西则嵎夷/东可知此居治西方之官掌秋天之政)寅饯纳日平
秩西成(饯送也日出言导日入言送因事之宜/秋西方万物成平序其政助成物也)申命和
夷曰𤾉谷(宅居也东表之地称嵎夷旸明也日出于谷/而天下明故称𤾉谷𤾉谷嵎夷一也羲仲居)
(治东方/之官)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寅敬宾导秩序也岁起于/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东)
(方之官敬导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申命羲叔宅南交(申重也南/交言夏与)
(春交举一隅以见之/此居治南方之官)平秩南讹敬致(讹化也掌夏之官/平序南方化育之)
(事敬行其教以致其功/四时同之亦举一隅)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昧冥也/日入于)
(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昧谷曰西则嵎夷/东可知此居治西方之官掌秋天之政)寅饯纳日平
秩西成(饯送也日出言导日入言送因事之宜/秋西方万物成平序其政助成物也)申命和
通典 卷十九 第 3b 页 WYG0603-0211d.png
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北称朔亦称方言一方则/三方见矣北称幽则南称)
(明从可知也都谓所聚也易谓岁改易于北方平均在/察其政以顺天常上总言义和敬顺昊天此分别仲叔)
(各有/所掌)允釐百工庶绩咸熙(允信釐治工官绩功咸皆熙/广也言定四时成岁历以告)
(时授事则能信治百/官众功皆广叹其善)内有百揆四岳(四岳分主四方诸/侯者也周礼正义)
(曰四岳四时之官主四岳之事始羲和之时主四岳者/谓之四伯至其死分岳事置八伯皆王官其八伯唯驩)
(兜共工放齐鲧四人而已馀四人无文可知故书傅云/惟元祀巡狩四岳八伯尧始以羲和为六卿春夏秋冬)
(者并掌方岳之事是为四岳出则为伯其后稍死分置/八伯以九州而言八伯者据畿外八州也畿内不置伯)
(以乡遂之吏主之四岳之外更有百揆之官者但尧初/天官为稷至尧试舜天官之任则谓之百揆舜又命禹)
(明从可知也都谓所聚也易谓岁改易于北方平均在/察其政以顺天常上总言义和敬顺昊天此分别仲叔)
(各有/所掌)允釐百工庶绩咸熙(允信釐治工官绩功咸皆熙/广也言定四时成岁历以告)
(时授事则能信治百/官众功皆广叹其善)内有百揆四岳(四岳分主四方诸/侯者也周礼正义)
(曰四岳四时之官主四岳之事始羲和之时主四岳者/谓之四伯至其死分岳事置八伯皆王官其八伯唯驩)
(兜共工放齐鲧四人而已馀四人无文可知故书傅云/惟元祀巡狩四岳八伯尧始以羲和为六卿春夏秋冬)
(者并掌方岳之事是为四岳出则为伯其后稍死分置/八伯以九州而言八伯者据畿外八州也畿内不置伯)
(以乡遂之吏主之四岳之外更有百揆之官者但尧初/天官为稷至尧试舜天官之任则谓之百揆舜又命禹)
通典 卷十九 第 4a 页 WYG0603-0212a.png
(为百揆皆/天官也)外有州牧侯伯(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虞舜有天下
以伯禹作司空使宅百揆(禹代鲧为崇伯入为天子司/空治洪水有成功言可用之)
弃作后稷播百榖契作司徒敷五教(布五常/之教)皋繇作士正
五刑(士理/狱官)垂作共工利器用(垂臣名共谓供/其百工职事)伯益作虞
育草木鸟兽(虞掌山/泽之官)伯夷秩宗典三礼(秩序宗尊也三/礼天地人之礼)
(伯夷臣/名姜姓)夔典乐教胄子(胄长也谓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以歌诗蹈之舞之教长国)
(子中和祗/庸孝友)和神人(命夔使/勉之)龙作纳言出纳帝命(纳言喉/舌之官)
(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必以信)盖亦为六官以主天地四时也(崔/灵)
以伯禹作司空使宅百揆(禹代鲧为崇伯入为天子司/空治洪水有成功言可用之)
弃作后稷播百榖契作司徒敷五教(布五常/之教)皋繇作士正
五刑(士理/狱官)垂作共工利器用(垂臣名共谓供/其百工职事)伯益作虞
育草木鸟兽(虞掌山/泽之官)伯夷秩宗典三礼(秩序宗尊也三/礼天地人之礼)
(伯夷臣/名姜姓)夔典乐教胄子(胄长也谓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以歌诗蹈之舞之教长国)
(子中和祗/庸孝友)和神人(命夔使/勉之)龙作纳言出纳帝命(纳言喉/舌之官)
(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必以信)盖亦为六官以主天地四时也(崔/灵)
通典 卷十九 第 4b 页 WYG0603-0212b.png
(恩曰自颛顼以来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故重黎/之后世掌天地官号曰羲和唐尧受之乃置天地四时)
(之官命羲和之后使复旧职而掌天地之事又分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使主四时为六卿之任及其末年舜)
(摄百揆改地官为司徒秋官为士冬官为司空春官为/秩宗故尚书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分命和仲和叔等)
(使主四时之事又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地官之事也皋繇作士五刑有服秋官之任也)
(禹作司空以平水土冬官之职也伯夷为秩宗典朕三/礼此春官之所司也又周礼正义曰稷为天官羲和为)
(夏官共为/六官也)夏后氏之制亦置六卿(甘誓曰乃召/六卿是也)其官名
次犹承虞制(礼记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殷制天
子建天官先六太曰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典
(之官命羲和之后使复旧职而掌天地之事又分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使主四时为六卿之任及其末年舜)
(摄百揆改地官为司徒秋官为士冬官为司空春官为/秩宗故尚书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分命和仲和叔等)
(使主四时之事又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地官之事也皋繇作士五刑有服秋官之任也)
(禹作司空以平水土冬官之职也伯夷为秩宗典朕三/礼此春官之所司也又周礼正义曰稷为天官羲和为)
(夏官共为/六官也)夏后氏之制亦置六卿(甘誓曰乃召/六卿是也)其官名
次犹承虞制(礼记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殷制天
子建天官先六太曰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典
通典 卷十九 第 5a 页 WYG0603-0212c.png
司六典(典犹法也此盖殷时制也周制太宰为天官太/宗曰宗伯宗伯为春官太史以下属焉太士以)
(神仕/者)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
众(众谓群臣也此亦殷时制也周制司士属司/马太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六官)天子之
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府主/藏六)
(物之税者此亦殷时制也周制皆属司徒司土土均也/司木山虞也司水川衡也司草稻人也司器角人也司)
(货卝人也卝/音革猛反)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
草工典制六材(此亦殷时制也周制皆属司空土工陶/旊也金工筑冶凫㮚锻桃也石工玉人)
(磬人也木工轮舆弓庐匠车梓也兽工函鲍韗韦裘也/唯草工职亡盖谓作萑苇之器韗音吁援反旊音方往)
(神仕/者)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
众(众谓群臣也此亦殷时制也周制司士属司/马太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六官)天子之
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府主/藏六)
(物之税者此亦殷时制也周制皆属司徒司土土均也/司木山虞也司水川衡也司草稻人也司器角人也司)
(货卝人也卝/音革猛反)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
草工典制六材(此亦殷时制也周制皆属司空土工陶/旊也金工筑冶凫㮚锻桃也石工玉人)
(磬人也木工轮舆弓庐匠车梓也兽工函鲍韗韦裘也/唯草工职亡盖谓作萑苇之器韗音吁援反旊音方往)
通典 卷十九 第 5b 页 WYG0603-0212d.png
(反/)五官致贡曰享(贡功也享献也致其岁终之功于王/谓之献也太宰岁终则令百官府各)
(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也)五官之长曰伯(谓为三公也周/礼九命作伯)千
里之内为王畿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
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
国以为州州有伯(属连卒州犹聚也伯帅正亦长也凡/长皆因贤侯为之殷之州长曰伯虞)
(夏及周/皆曰牧)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帅三百三十六
长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
右曰二伯(老谓上/公也)周成王既黜殷命参考殷官制为周
(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也)五官之长曰伯(谓为三公也周/礼九命作伯)千
里之内为王畿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
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
国以为州州有伯(属连卒州犹聚也伯帅正亦长也凡/长皆因贤侯为之殷之州长曰伯虞)
(夏及周/皆曰牧)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帅三百三十六
长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
右曰二伯(老谓上/公也)周成王既黜殷命参考殷官制为周
通典 卷十九 第 6a 页 WYG0603-0213a.png
礼以作天地四时之名谓之六卿(改太宰为天官冢宰/太宗为春官宗伯司)
(徒为地官司马为夏官司/寇为秋官司空为冬官)立天官冢宰掌邦治地官司
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
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事(六官之职皆总属于冢宰/故论语曰君薨百官总已)
(以听于冢宰尔雅曰冢大也冢/宰则太宰于百官无所不主)各有徒属周于百事(崔/灵)
(恩曰夫百王不同各置官礼为禅让相傅者亦不得不/改但所以改者少非禅让之世者变易必多以革人视)
(听所以禅让不改多者以禅让道同人未为弊故不改/者多非禅让之世须变人情故必多改故王者之兴必)
(有改官之礼此周/礼所兴之意也)岁终天子斋戒受谏(谏当有/所改为)六卿以
(徒为地官司马为夏官司/寇为秋官司空为冬官)立天官冢宰掌邦治地官司
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
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事(六官之职皆总属于冢宰/故论语曰君薨百官总已)
(以听于冢宰尔雅曰冢大也冢/宰则太宰于百官无所不主)各有徒属周于百事(崔/灵)
(恩曰夫百王不同各置官礼为禅让相傅者亦不得不/改但所以改者少非禅让之世者变易必多以革人视)
(听所以禅让不改多者以禅让道同人未为弊故不改/者多非禅让之世须变人情故必多改故王者之兴必)
(有改官之礼此周/礼所兴之意也)岁终天子斋戒受谏(谏当有/所改为)六卿以
通典 卷十九 第 6b 页 WYG0603-0213b.png
百官之成质于天子(质犹平也谓/平其计要)百官斋戒受质(受平/报也)
然后休老劳农(飨食/之也)成岁事(断计/要也)制国用自周衰官失
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有变易暨秦兼天下建皇帝之
号(五帝自以德不及三皇故自去其皇号三王又以德/不及五帝自损称王秦自以德兼二代故兼称之)
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
百揆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汉初因循而不革随时
宜也其后颇有所改(孟康注汉书曰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则为中)
(朝丞相以下至于六/百石等则为外朝)王莽篡立慕从古官而吏民弗安
然后休老劳农(飨食/之也)成岁事(断计/要也)制国用自周衰官失
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有变易暨秦兼天下建皇帝之
号(五帝自以德不及三皇故自去其皇号三王又以德/不及五帝自损称王秦自以德兼二代故兼称之)
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
百揆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汉初因循而不革随时
宜也其后颇有所改(孟康注汉书曰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则为中)
(朝丞相以下至于六/百石等则为外朝)王莽篡立慕从古官而吏民弗安
通典 卷十九 第 7a 页 WYG0603-0213c.png
亦多虐政遂以乱亡(当更始之时官爵皆群小贾竖语/有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
(尉烂羊头/关内侯)光武中兴务从节约并官省职费减亿计(后/汉)
(建武六年诏曰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官吏尚繁于是/司𨽻州牧条奏并省四百馀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废丞相与御史大夫而以三司综理众务洎于叔世事
归台阁论道之官祗备员而已魏与吴蜀亦多依汉制
晋氏继及大抵略同(山公启事曰晋制诸坐公事者皆/三年乃得叙用其中多有好人令)
(逍遥无事臣以为略依左迁法随资裁减之亦足惩戒/而官不失其用诏善之又傅玄奏曰诸官有病满百日)
(不差宜令去职优其/礼秩既差而复用)泰元六年改制减费损吏士职员
(尉烂羊头/关内侯)光武中兴务从节约并官省职费减亿计(后/汉)
(建武六年诏曰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官吏尚繁于是/司𨽻州牧条奏并省四百馀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废丞相与御史大夫而以三司综理众务洎于叔世事
归台阁论道之官祗备员而已魏与吴蜀亦多依汉制
晋氏继及大抵略同(山公启事曰晋制诸坐公事者皆/三年乃得叙用其中多有好人令)
(逍遥无事臣以为略依左迁法随资裁减之亦足惩戒/而官不失其用诏善之又傅玄奏曰诸官有病满百日)
(不差宜令去职优其/礼秩既差而复用)泰元六年改制减费损吏士职员
通典 卷十九 第 7b 页 WYG0603-0213d.png
凡七百人(时议省州郡县半吏以赴农功荀勖议以为/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
(心昔萧曹相汉载其清静此清心也汉文垂拱几致刑/措此省事也光武并合吏员县官国邑才置十一此省)
(官也魏太和中遣王人四出减天下吏员正始中亦并/合郡县此省吏也今必欲求之于本则宜以省事为先)
(设官分职委事责成量能授任思不出位若欲省官窃/谓九寺可并于尚书兰台宜省付三府至东晋桓温又)
(表曰愚谓门下三省秘书著作通可减半古以九卿综/事不专尚书今事归内台则九卿为虚设皆宜省并若)
(郊庙籍田之属则临/时权兼事讫省矣)爰及宋齐亦无改作(宋时定制新/长吏有以父)
(母疾去官禁锢三年山阴令沈叔任父疾去职御史中/丞郑鲜之上议曰所以为其制者涖官不久则奔竞互)
(生故杜其欲速之情以申考绩之实耳今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损义疾理莫此为大诏从之于是自二品以)
(心昔萧曹相汉载其清静此清心也汉文垂拱几致刑/措此省事也光武并合吏员县官国邑才置十一此省)
(官也魏太和中遣王人四出减天下吏员正始中亦并/合郡县此省吏也今必欲求之于本则宜以省事为先)
(设官分职委事责成量能授任思不出位若欲省官窃/谓九寺可并于尚书兰台宜省付三府至东晋桓温又)
(表曰愚谓门下三省秘书著作通可减半古以九卿综/事不专尚书今事归内台则九卿为虚设皆宜省并若)
(郊庙籍田之属则临/时权兼事讫省矣)爰及宋齐亦无改作(宋时定制新/长吏有以父)
(母疾去官禁锢三年山阴令沈叔任父疾去职御史中/丞郑鲜之上议曰所以为其制者涖官不久则奔竞互)
(生故杜其欲速之情以申考绩之实耳今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损义疾理莫此为大诏从之于是自二品以)
通典 卷十九 第 8a 页 WYG0603-0214a.png
(上父母及为祖父母后者坟墓崩毁及疾病放属辄去/并不禁锢又刘祗为中书郎江夏王义恭领中书监服)
(亲不得相临表解职也孝武诏曰昔二王两谢俱至崇/礼自今三台五省悉同此例又诏曰方镇所假礼白版)
(郡县年限依台除食/禄三分之一不给送)官司有三台五省之号(三台盖两/汉旧名五)
(省谓尚书中书门/下秘书集书省也)郡县有三岁为满之期(宋州郡县居/职者以三周)
(为小/满)梁武受终多遵齐旧然而定诸卿之位分配四时
(说在列/卿中)置戎秩之官百有馀号(梁武帝时置百二十五/号将军为二十四班)
陈遵梁制不失旧物(陈依梁制年未满三十者不得入/仕唯经学生策试得第诸州迎王)
(簿西曹左奏及经为挽郎得仕其诸郡唯正王任丹阳/尹经迎得出身庶姓尹不得必有奇才异行殊勋别降)
(亲不得相临表解职也孝武诏曰昔二王两谢俱至崇/礼自今三台五省悉同此例又诏曰方镇所假礼白版)
(郡县年限依台除食/禄三分之一不给送)官司有三台五省之号(三台盖两/汉旧名五)
(省谓尚书中书门/下秘书集书省也)郡县有三岁为满之期(宋州郡县居/职者以三周)
(为小/满)梁武受终多遵齐旧然而定诸卿之位分配四时
(说在列/卿中)置戎秩之官百有馀号(梁武帝时置百二十五/号将军为二十四班)
陈遵梁制不失旧物(陈依梁制年未满三十者不得入/仕唯经学生策试得第诸州迎王)
(簿西曹左奏及经为挽郎得仕其诸郡唯正王任丹阳/尹经迎得出身庶姓尹不得必有奇才异行殊勋别降)
通典 卷十九 第 8b 页 WYG0603-0214b.png
(恩旨叙用者不在常例其相知表启通举者每常有之/亦因年考校黜陟之既不为此式所以勤惰无辨凡选)
(官无定期阙即补多更年互迁官未必即进班秩其官/唯论清浊从浊官得微清即胜于转若有迁授或由别)
(敕任移转一人为官则即诸官多须改动陈书曰旧式/拜官皆在午后唯拜蔡景历为度支尚书日驾幸玄武)
(观帝恐景历是日不/得预宴特令早拜)后魏昭武之即王位初置官司分
掌众职(以燕凤为右长史/许议为郎中令)然而其制草创名称乖疏皇
始元年道武平并州始建台省置百官封公侯将军刺
史太守尚书郎等官悉用文人天兴中太史言天文错
乱当改王易政故官号数革(初道武制官皆拟远古云/鸟之义诸曹走使谓之凫)
(官无定期阙即补多更年互迁官未必即进班秩其官/唯论清浊从浊官得微清即胜于转若有迁授或由别)
(敕任移转一人为官则即诸官多须改动陈书曰旧式/拜官皆在午后唯拜蔡景历为度支尚书日驾幸玄武)
(观帝恐景历是日不/得预宴特令早拜)后魏昭武之即王位初置官司分
掌众职(以燕凤为右长史/许议为郎中令)然而其制草创名称乖疏皇
始元年道武平并州始建台省置百官封公侯将军刺
史太守尚书郎等官悉用文人天兴中太史言天文错
乱当改王易政故官号数革(初道武制官皆拟远古云/鸟之义诸曹走使谓之凫)
通典 卷十九 第 9a 页 WYG0603-0214c.png
(鸭取飞之迅疾也以伺察候宫禁谓/之白鹭取其延颈远视他皆类此)至孝文太和中王
肃来奔为制官品百司位号皆准南朝改次职令以为
永制(凡守令以六年为/满后经六年乃叙)又作考格以之黜陟(太和十八/年诏曰古)
(者三载考绩三考黜陟朕今三载一考考便黜陟各令/当司考其优劣为三等六品以下尚书重问五品以上)
(朕与公卿亲论善恶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本位)又宣武帝行考陟之法
任事上中者三年升一阶散官上第者四载登一级孝
明以后授受多滥(自明帝孝昌以后天下多难刺史太/守皆为当部督虽无兵事并立佐僚)
(所在颇为烦扰及东魏静帝时齐神武作相高隆之表/请自非实在边要见有兵马者悉皆断之又时诸朝贵)
肃来奔为制官品百司位号皆准南朝改次职令以为
永制(凡守令以六年为/满后经六年乃叙)又作考格以之黜陟(太和十八/年诏曰古)
(者三载考绩三考黜陟朕今三载一考考便黜陟各令/当司考其优劣为三等六品以下尚书重问五品以上)
(朕与公卿亲论善恶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本位)又宣武帝行考陟之法
任事上中者三年升一阶散官上第者四载登一级孝
明以后授受多滥(自明帝孝昌以后天下多难刺史太/守皆为当部督虽无兵事并立佐僚)
(所在颇为烦扰及东魏静帝时齐神武作相高隆之表/请自非实在边要见有兵马者悉皆断之又时诸朝贵)
通典 卷十九 第 9b 页 WYG0603-0214d.png
(多假常侍以取貂蝉之饰隆之自表解侍中并陈诸假/侍服者请亦罢之又自军国多事冒窃官者不可胜数)
(隆之奏请复检括得五万馀人/而群小喧嚣隆之乃惧而止)北齐创业亦遵后魏台
省位号多类江东(以门下省掌献纳谏正中书省管司/王言秘书省典司经籍集书省掌从)
(容讽议中常侍省掌出入/门閤御史台察紏弹劾)后主临御爵禄犬马(御马及/犬乃有)
(仪同郡公之号籍以旃罽食物十馀种其宫婢阉人商/人胡人杂户歌舞人见鬼人滥富贵者万数至末年太)
(宰三师大司马大将军三公等官亦/并增员而授或两或三不可称数)后周之初据关中
犹依魏制及平江陵之后别立宪章酌周礼之文建六
官之职其他官亦兼用秦汉(他官谓将军都督刺/史太守之类是也)隋文
(隆之奏请复检括得五万馀人/而群小喧嚣隆之乃惧而止)北齐创业亦遵后魏台
省位号多类江东(以门下省掌献纳谏正中书省管司/王言秘书省典司经籍集书省掌从)
(容讽议中常侍省掌出入/门閤御史台察紏弹劾)后主临御爵禄犬马(御马及/犬乃有)
(仪同郡公之号籍以旃罽食物十馀种其宫婢阉人商/人胡人杂户歌舞人见鬼人滥富贵者万数至末年太)
(宰三师大司马大将军三公等官亦/并增员而授或两或三不可称数)后周之初据关中
犹依魏制及平江陵之后别立宪章酌周礼之文建六
官之职其他官亦兼用秦汉(他官谓将军都督刺/史太守之类是也)隋文
通典 卷十九 第 10a 页 WYG0603-0215a.png
帝践极百度伊始复废周官还依汉魏其于庶僚颇有
损益凡官以四考而代(又制凡官以理/去职听并执笏)至炀帝初存稽
古多复旧章(百官不得计考增级如有德/行功能灼然显著者擢之)大业三年始
行新令有三台五省五监十二卫十六府(殿内尚书门/下内史秘书)
(五省也谒者司隶御史三台也少府长秋国子将作都/水五监也左右翊左右骁左右武左右屯左右禦左右)
(候十二卫也左右备身左右监门等凡十六府也或是/旧名或是新置诸省及左右卫武候领军监门府为内)
(官自馀/为外官)于时天下繁富四方无虞衣冠文物为盛矣既
而渐为不道百度方乱号令日改官名月易图籍散逸
损益凡官以四考而代(又制凡官以理/去职听并执笏)至炀帝初存稽
古多复旧章(百官不得计考增级如有德/行功能灼然显著者擢之)大业三年始
行新令有三台五省五监十二卫十六府(殿内尚书门/下内史秘书)
(五省也谒者司隶御史三台也少府长秋国子将作都/水五监也左右翊左右骁左右武左右屯左右禦左右)
(候十二卫也左右备身左右监门等凡十六府也或是/旧名或是新置诸省及左右卫武候领军监门府为内)
(官自馀/为外官)于时天下繁富四方无虞衣冠文物为盛矣既
而渐为不道百度方乱号令日改官名月易图籍散逸
通典 卷十九 第 10b 页 WYG0603-0215b.png
不能详备大唐初职员多因隋制虽小有变革而大较
不异(高祖制文官遭父/母丧者听去职)贞观六年大省内官凡文武定
员六百四十有二而已(显庆元年初制拜三师三公亲/王尚书令雍州牧开府仪同三)
(司骠骑大将军左右仆射并临轩册授太子三少侍中/中书令诸曹尚书诸卫大将军特进镇军辅国大将军)
(光禄大夫太子詹事太常卿都督及上州刺史在京者/朝堂受册又制文武官五品以上老及病不因罪解者)
(并听同/致仕例)龙朔二年又改京司及百官之名(改尚书省为/中台门下省)
(为东台中书省为西/台其馀官司悉改之)咸亨元年复旧至于武太后再易
庶官或从宜创号(改尚书省为文昌台门下省为鸾台/中书省为凤阁御史台为肃政台及)
不异(高祖制文官遭父/母丧者听去职)贞观六年大省内官凡文武定
员六百四十有二而已(显庆元年初制拜三师三公亲/王尚书令雍州牧开府仪同三)
(司骠骑大将军左右仆射并临轩册授太子三少侍中/中书令诸曹尚书诸卫大将军特进镇军辅国大将军)
(光禄大夫太子詹事太常卿都督及上州刺史在京者/朝堂受册又制文武官五品以上老及病不因罪解者)
(并听同/致仕例)龙朔二年又改京司及百官之名(改尚书省为/中台门下省)
(为东台中书省为西/台其馀官司悉改之)咸亨元年复旧至于武太后再易
庶官或从宜创号(改尚书省为文昌台门下省为鸾台/中书省为凤阁御史台为肃政台及)
通典 卷十九 第 11a 页 WYG0603-0215c.png
(诸寺卫等名又/置控鹤府官员)或参用古典(改六尚书为天/地四时之官)天授二年
凡举人无贤不肖咸加擢拜大置试官以处之试官盖
起于此也(试者未为正命凡正官皆称行守其阶高而/官卑者称行阶卑而官高者称守官阶同者)
(并无行守字太后务收物情其年二月十道使举人并/州石艾县令王山耀等六十一人并授拾遗补阙怀州)
(录事参军崔献可等二十四人并授侍御史并州录事/参军徐昕等二十四人并授著作郎魏州内黄县尉崔)
(宣道等二十二人并授卫佐校书御史等故当时谚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把椎侍御史碗脱校书郎试)
(官自此/始也)于是擢人非次刑网方密虽骤历荣贯而败轮
继轨(神功元年制曰自今本色出身解天文者进转官/不得过太史令音乐者不得过太乐鼓吹署令医)
凡举人无贤不肖咸加擢拜大置试官以处之试官盖
起于此也(试者未为正命凡正官皆称行守其阶高而/官卑者称行阶卑而官高者称守官阶同者)
(并无行守字太后务收物情其年二月十道使举人并/州石艾县令王山耀等六十一人并授拾遗补阙怀州)
(录事参军崔献可等二十四人并授侍御史并州录事/参军徐昕等二十四人并授著作郎魏州内黄县尉崔)
(宣道等二十二人并授卫佐校书御史等故当时谚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把椎侍御史碗脱校书郎试)
(官自此/始也)于是擢人非次刑网方密虽骤历荣贯而败轮
继轨(神功元年制曰自今本色出身解天文者进转官/不得过太史令音乐者不得过太乐鼓吹署令医)
通典 卷十九 第 11b 页 WYG0603-0215d.png
(术者不得过尚药奉御阴阳卜筮者不得过太卜今解/造食者不得过司膳寺诸署今又制其有从勋官品子)
(流外国官参佐视品等出身者自今不得任京清显要/等官若累阶应至三品者不得进阶每一阶酬勋两转)
(如先有上柱国者听回授期以上亲必/有异行奇材别立殊效者不拘此例)神龙初官复旧
号(凡武太后/所改之官)二年三月又置员外官二千馀人(国初旧/有员外)
(官至此大增加兼超授诸阉官为员外官者亦千馀人/中书令李峤初自地官尚书贬通州刺史至是召拜吏)
(部侍郎峤志欲曲行私惠求名悦众冀得重居相位乃/奏请大置员外官多引用势家亲识至是峤又自觉铨)
(衡失序官员倍多/府库由是减耗)于是遂有员外(员外官其初但云员/外至永徽六年以蒋)
(孝璋为尚药奉御员外特置仍同正员自是员外官复/有同正员者其加同正员者唯不给职田耳其禄俸赐)
(流外国官参佐视品等出身者自今不得任京清显要/等官若累阶应至三品者不得进阶每一阶酬勋两转)
(如先有上柱国者听回授期以上亲必/有异行奇材别立殊效者不拘此例)神龙初官复旧
号(凡武太后/所改之官)二年三月又置员外官二千馀人(国初旧/有员外)
(官至此大增加兼超授诸阉官为员外官者亦千馀人/中书令李峤初自地官尚书贬通州刺史至是召拜吏)
(部侍郎峤志欲曲行私惠求名悦众冀得重居相位乃/奏请大置员外官多引用势家亲识至是峤又自觉铨)
(衡失序官员倍多/府库由是减耗)于是遂有员外(员外官其初但云员/外至永徽六年以蒋)
(孝璋为尚药奉御员外特置仍同正员自是员外官复/有同正员者其加同正员者唯不给职田耳其禄俸赐)
通典 卷十九 第 12a 页 WYG0603-0216a.png
(与正官同单言员外者/则俸禄减正官之半)检校试摄判知之官(摄者言敕/摄非州府)
(版署之命检校者云检校某官判官者云判某/官事知者云知某官事皆是诏除而非正命)逮乎景
龙官纪大紊复有斜封无坐处之诵兴焉(景龙中有太/平安乐长宁)
(宜城等诸公主及皇后陆氏妹郕国夫人李氏妹崇国/夫人并昭容上官氏与其母沛国夫人郑氏上官柴氏)
(贺娄氏女巫陇西夫人赵氏皆叙用亲识亦多猥滥或/出自臧获或由于屠贩多因赂货累居荣秩咸能别于)
(侧门降墨敕斜封以授焉故时人号为斜封官时既政/出多门迁除甚众自宰相至于内外员外官及左右台)
(御史多者则数踰十倍皆无厅事可以处之故/时人谓之三无坐处谓宰相御史及员外官也)先天以
来始惩其弊(玄宗御极宰相姚元崇宋璟兼吏部尚书/大革奸滥十去其九时有殿中侍御史崔)
(版署之命检校者云检校某官判官者云判某/官事知者云知某官事皆是诏除而非正命)逮乎景
龙官纪大紊复有斜封无坐处之诵兴焉(景龙中有太/平安乐长宁)
(宜城等诸公主及皇后陆氏妹郕国夫人李氏妹崇国/夫人并昭容上官氏与其母沛国夫人郑氏上官柴氏)
(贺娄氏女巫陇西夫人赵氏皆叙用亲识亦多猥滥或/出自臧获或由于屠贩多因赂货累居荣秩咸能别于)
(侧门降墨敕斜封以授焉故时人号为斜封官时既政/出多门迁除甚众自宰相至于内外员外官及左右台)
(御史多者则数踰十倍皆无厅事可以处之故/时人谓之三无坐处谓宰相御史及员外官也)先天以
来始惩其弊(玄宗御极宰相姚元崇宋璟兼吏部尚书/大革奸滥十去其九时有殿中侍御史崔)
通典 卷十九 第 12b 页 WYG0603-0216b.png
(涖太子中允薛昭讽帝曰先朝所授斜封官恩命已布/而姚元崇宋璟等沮先帝之明归怨陛下道路谤讟天)
(下称冤奈何与万人为仇敌恐有非常之变上以为然/乃下诏曰诸缘斜封别敕授官先令停任宜并量材叙)
(用监察御史柳泽又上疏极言不可其斜封官得免罪/戻已沐恩私旬月之内频烦降旨前敕令至冬处分后)
(敕又令替人却停将何以/止奸邪将何以惩风俗)至开元二十五年刋定职次
著为格令(此格皆武德贞观之旧制永徽初已详定之/至开元二十五年再删定焉至二十八年又)
(省文武六品以下官三百/馀员及诸流外番官等)盖尚书省以统会众务举持
绳目门下省以侍从献替规駮非宜中书省以献纳制
册敷扬宣劳秘书省以监录图书殿中省以供修膳服
(下称冤奈何与万人为仇敌恐有非常之变上以为然/乃下诏曰诸缘斜封别敕授官先令停任宜并量材叙)
(用监察御史柳泽又上疏极言不可其斜封官得免罪/戻已沐恩私旬月之内频烦降旨前敕令至冬处分后)
(敕又令替人却停将何以/止奸邪将何以惩风俗)至开元二十五年刋定职次
著为格令(此格皆武德贞观之旧制永徽初已详定之/至开元二十五年再删定焉至二十八年又)
(省文武六品以下官三百/馀员及诸流外番官等)盖尚书省以统会众务举持
绳目门下省以侍从献替规駮非宜中书省以献纳制
册敷扬宣劳秘书省以监录图书殿中省以供修膳服
通典 卷十九 第 13a 页 WYG0603-0216c.png
内侍省以承旨奉引(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凡六省)御史台以肃
清僚庶九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为九寺)五监(少府将/作国子)
(军器都水/为五监)以分理群司六军(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为六军)十六
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左右威左右领军/左右金吾左右监门左右千牛为十六卫)以严其
禁禦一詹事府二春坊(有左右春坊又有/内坊掌閤内诸事)三寺(家令寺/率更寺)
(太仆/寺)十率(左右卫左右司禦左右清道左/右监门左右内侍凡十率府)俾乂储宫牧
守督护分临畿服(京府置牧馀府州/置都督都护太守)设官以经之置使
以纬之(按察采访等使以理州县节度团练等使以督/府军事租庸转运盐铁青苗营田等使以毓财)
清僚庶九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为九寺)五监(少府将/作国子)
(军器都水/为五监)以分理群司六军(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为六军)十六
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左右威左右领军/左右金吾左右监门左右千牛为十六卫)以严其
禁禦一詹事府二春坊(有左右春坊又有/内坊掌閤内诸事)三寺(家令寺/率更寺)
(太仆/寺)十率(左右卫左右司禦左右清道左/右监门左右内侍凡十率府)俾乂储宫牧
守督护分临畿服(京府置牧馀府州/置都督都护太守)设官以经之置使
以纬之(按察采访等使以理州县节度团练等使以督/府军事租庸转运盐铁青苗营田等使以毓财)
通典 卷十九 第 13b 页 WYG0603-0216d.png
(货其馀细务因事置使者不可悉数其转运以/下诸使无适所治废置不常故不别列于篇)自六品
以下率由选曹居官者以五岁为限于是百司具举庶
绩咸理亦一代之制焉(一岁为一考四考有替则为满/若无替则五考而罢六品以下)
(吏部注拟谓之旨授五品以上则皆敕除自至德之后/天下多难甄才录效制敕特拜繁于吏部于是兼试员)
(外郎倍多正员至广德以来乃立制限州县员外兼试/等官各有定额并云额内溢于限者不得视职其有身)
(带京官冗职资名清美兼州县职者云占阙焉即如正/员之例官以三考而代无替四考而罢由是官有常序)
(焉/)
第一历代官制要略
以下率由选曹居官者以五岁为限于是百司具举庶
绩咸理亦一代之制焉(一岁为一考四考有替则为满/若无替则五考而罢六品以下)
(吏部注拟谓之旨授五品以上则皆敕除自至德之后/天下多难甄才录效制敕特拜繁于吏部于是兼试员)
(外郎倍多正员至广德以来乃立制限州县员外兼试/等官各有定额并云额内溢于限者不得视职其有身)
(带京官冗职资名清美兼州县职者云占阙焉即如正/员之例官以三考而代无替四考而罢由是官有常序)
(焉/)
第一历代官制要略
通典 卷十九 第 14a 页 WYG0603-0217a.png
第二三老五更 三公总叙(四辅二/大附) 太师 太
傅 太保 太宰 太尉 司徒 司空
大司马 总叙三师三公以下官属
第三宰相(并官属/)
门下省 侍中(侍郎议给事中起散骑常侍/ 谏 大夫 居 补阙)
(馆拾遗/ 校书) (典仪/) (城门郎/) (符宝郎/) (弘文/)
中书省 中书令(侍郎贤舍人/ 集 学士) (通事舍人/史官 主)
(书/)
傅 太保 太宰 太尉 司徒 司空
大司马 总叙三师三公以下官属
第三宰相(并官属/)
门下省 侍中(侍郎议给事中起散骑常侍/ 谏 大夫 居 补阙)
(馆拾遗/ 校书) (典仪/) (城门郎/) (符宝郎/) (弘文/)
中书省 中书令(侍郎贤舍人/ 集 学士) (通事舍人/史官 主)
(书/)
通典 卷十九 第 14b 页 WYG0603-0217b.png
第四尚书上
尚书省(并总论/尚书) 录尚书 尚书令 仆射
(左右丞/) (左右司郎中/) (员外郎附/)
历代尚书(八座/附) 历代郎官 历代都事主
事令史 行台省
第五尚书下
吏部尚书(侍郎员郎中/中 外郎) (员外郎中司封郎/司勋郎 员外)
(郎/) (考功郎中/) (员外郎/)
尚书省(并总论/尚书) 录尚书 尚书令 仆射
(左右丞/) (左右司郎中/) (员外郎附/)
历代尚书(八座/附) 历代郎官 历代都事主
事令史 行台省
第五尚书下
吏部尚书(侍郎员郎中/中 外郎) (员外郎中司封郎/司勋郎 员外)
(郎/) (考功郎中/) (员外郎/)
通典 卷十九 第 15a 页 WYG0603-0217c.png
户部尚书(侍郎员郎中/中 外郎) (员外郎中度支郎/金部郎 员外)
(郎/) (仓部郎中/) (员外郎/)
礼部尚书(侍郎员郎中/中 外郎) (员外郎中祠部郎/膳部郎 员外)
(郎/) (主客郎中/) (员外郎/)
兵部尚书(侍郎员郎中/中 外郎) (员外郎中职方郎/驾部郎 员外)
(郎/) (库部郎中/) (员外郎/)
刑部尚书(侍郎员郎中/中 外郎) (员外郎中都官郎/比部郎 员外)
(郎/) (司门郎中/) (员外郎/)
(郎/) (仓部郎中/) (员外郎/)
礼部尚书(侍郎员郎中/中 外郎) (员外郎中祠部郎/膳部郎 员外)
(郎/) (主客郎中/) (员外郎/)
兵部尚书(侍郎员郎中/中 外郎) (员外郎中职方郎/驾部郎 员外)
(郎/) (库部郎中/) (员外郎/)
刑部尚书(侍郎员郎中/中 外郎) (员外郎中都官郎/比部郎 员外)
(郎/) (司门郎中/) (员外郎/)
通典 卷十九 第 15b 页 WYG0603-0217d.png
工部尚书(侍郎员郎中/中 外郎) (员外郎中屯田郎/虞部郎 员外)
(郎/) (水部郎中/) (员外郎/)
第六御史台 御史大夫 中丞 侍御史 殿
中侍御史 监察侍御史 主簿
第七诸卿上
总论诸卿(少卿附/)
太常卿(丞协主簿/ 律郎) (博士郊太祝/两京 社署) (奉礼郎/太乐署)
(汾鼓吹署太太医署/ 祠署 公庙署) (太卜署/) (廪牺署/)
(郎/) (水部郎中/) (员外郎/)
第六御史台 御史大夫 中丞 侍御史 殿
中侍御史 监察侍御史 主簿
第七诸卿上
总论诸卿(少卿附/)
太常卿(丞协主簿/ 律郎) (博士郊太祝/两京 社署) (奉礼郎/太乐署)
(汾鼓吹署太太医署/ 祠署 公庙署) (太卜署/) (廪牺署/)
通典 卷十九 第 16a 页 WYG0603-0218a.png
光禄卿(丞署主簿醢太官署/酝 掌 署) (珍羞署/) (良/)
卫尉卿(丞署主簿车武库署/宫 公 司马令) (武器署候守/左右都)
宗正卿(丞署主簿/庙) (崇玄署/) (诸陵署/) (太/)
太仆卿(丞署主簿府乘黄署牧典厩署/牧 车 署 诸 署) (典/)
大理卿(正/事) (丞/监) (主簿/) (狱丞/) (司直/) (评/)
第八诸卿中
鸿胪卿(丞/) (主簿/) (典客署/) (司仪署/)
司农卿(丞署主簿官上林署总太仓署仓钩/盾 导 署 苑 监 诸 监)
卫尉卿(丞署主簿车武库署/宫 公 司马令) (武器署候守/左右都)
宗正卿(丞署主簿/庙) (崇玄署/) (诸陵署/) (太/)
太仆卿(丞署主簿府乘黄署牧典厩署/牧 车 署 诸 署) (典/)
大理卿(正/事) (丞/监) (主簿/) (狱丞/) (司直/) (评/)
第八诸卿中
鸿胪卿(丞/) (主簿/) (典客署/) (司仪署/)
司农卿(丞署主簿官上林署总太仓署仓钩/盾 导 署 苑 监 诸 监)
通典 卷十九 第 16b 页 WYG0603-0218b.png
(尉司竹监典温泉汤监等诸屯监/ 等官 农中郎将 官) (搜粟都/)
太府卿(丞藏主簿常诸市署/右 署 平署) (平准署/) (左/)
秘书监(丞郎秘书郎/作 佐郎) (校书郎字正字太著/校书正 附 史)
(局令/) (丞/)
殿中监(丞舍尚食局乘尚药局辇尚衣局御/尚 局 尚 局 尚 局 奉)
(直长/)
第九诸卿下
内侍省(内侍内内常侍掖内给事宫内谒者/监 寺伯 庭局 闱局)
太府卿(丞藏主簿常诸市署/右 署 平署) (平准署/) (左/)
秘书监(丞郎秘书郎/作 佐郎) (校书郎字正字太著/校书正 附 史)
(局令/) (丞/)
殿中监(丞舍尚食局乘尚药局辇尚衣局御/尚 局 尚 局 尚 局 奉)
(直长/)
第九诸卿下
内侍省(内侍内内常侍掖内给事宫内谒者/监 寺伯 庭局 闱局)
通典 卷十九 第 17a 页 WYG0603-0218c.png
(奚官局/) (内仆局/) (内府局/)
少府监(少监染丞掌主簿署中尚左尚右尚/ 织 冶等 暴室等丞)
将作监(丞署主簿校左校署园右校署/官 中 署 东 主章令) (甄/)
国子监(祭酒助司业太丞/士 教 学) (主簿/广文) (国子博/四门)
(律学/) (书学/) (算学等博士/)
军器监(丞/) (主簿/) (甲坊署/) (弩坊署/)
都水使者(丞/) (主簿/) (舟楫署/) (河渠署/)
第十武官上
少府监(少监染丞掌主簿署中尚左尚右尚/ 织 冶等 暴室等丞)
将作监(丞署主簿校左校署园右校署/官 中 署 东 主章令) (甄/)
国子监(祭酒助司业太丞/士 教 学) (主簿/广文) (国子博/四门)
(律学/) (书学/) (算学等博士/)
军器监(丞/) (主簿/) (甲坊署/) (弩坊署/)
都水使者(丞/) (主簿/) (舟楫署/) (河渠署/)
第十武官上
通典 卷十九 第 17b 页 WYG0603-0218d.png
将军总叙 左右卫(并亲/卫) 左右骁卫 左
右武卫 左右威卫 左右领军卫 左右
金吾卫 左右监门卫 左右千牛卫 左
右羽林卫 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等军附)
第十一武官下
大将军(并官/属) 车骑将军 卫将军 前后
左右将军 四征将军 四镇将军 四安
将军 四平将军 杂号将军 监军(军师/祭酒)
右武卫 左右威卫 左右领军卫 左右
金吾卫 左右监门卫 左右千牛卫 左
右羽林卫 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等军附)
第十一武官下
大将军(并官/属) 车骑将军 卫将军 前后
左右将军 四征将军 四镇将军 四安
将军 四平将军 杂号将军 监军(军师/祭酒)
通典 卷十九 第 18a 页 WYG0603-0219a.png
(理曹掾属附/)
三署郎官叙 中郎将(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 虎贲
中郎将 四中郎将(东西/南北) 杂中郎将 折
冲府(果毅别捋等附/)
三都尉(奉车/) (驸马/) (骑/) (奉朝请附/)
第十二东宫官
太子六傅(三太/三少) 太子宾客 太子詹事(丞/)
(主簿/司直) 太子庶子(中允人司议郎舍中舍人/ 舍 通事 人 谕)
三署郎官叙 中郎将(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 虎贲
中郎将 四中郎将(东西/南北) 杂中郎将 折
冲府(果毅别捋等附/)
三都尉(奉车/) (驸马/) (骑/) (奉朝请附/)
第十二东宫官
太子六傅(三太/三少) 太子宾客 太子詹事(丞/)
(主簿/司直) 太子庶子(中允人司议郎舍中舍人/ 舍 通事 人 谕)
通典 卷十九 第 18b 页 WYG0603-0219b.png
(德书赞善字崇文馆学士藏洗马直文学设/校 正 典膳 药 内 典)
(等宫门/ 郎) 太子家令(丞仓主簿司食官署/典 署 藏署)
太子率更令(丞簿/主) 太子仆(丞厩主簿/ 牧署) 左
右卫率府(副率以/下官属) 左右司禦率府 左右
清道率府 左右监门率府 左右内率府
太子旅贲中郎将 太孙官属附
第十三王侯总叙 历代王侯封爵(公主并官属/附)
第十四州郡上
(等宫门/ 郎) 太子家令(丞仓主簿司食官署/典 署 藏署)
太子率更令(丞簿/主) 太子仆(丞厩主簿/ 牧署) 左
右卫率府(副率以/下官属) 左右司禦率府 左右
清道率府 左右监门率府 左右内率府
太子旅贲中郎将 太孙官属附
第十三王侯总叙 历代王侯封爵(公主并官属/附)
第十四州郡上
通典 卷十九 第 19a 页 WYG0603-0219c.png
司𨽻校尉 州牧刺史 总论州佐(别驾/治中)
(主簿祭功曹书佐中部郡国从事/佐 酒从事 正) (典郡书/)
都督(总管节度团练都统等使附/)
都护
第十五州郡下
京尹(京兆尹南左冯翊守右扶/风 河 尹 留 附) 郡太守
总论郡佐(郡丞军别驾功长史仓司马户录/事参 司 司 司)
(司兵博司法中司士通参军事官经学博士/ 医 士 正 守 五 掾 督邮)
(主簿祭功曹书佐中部郡国从事/佐 酒从事 正) (典郡书/)
都督(总管节度团练都统等使附/)
都护
第十五州郡下
京尹(京兆尹南左冯翊守右扶/风 河 尹 留 附) 郡太守
总论郡佐(郡丞军别驾功长史仓司马户录/事参 司 司 司)
(司兵博司法中司士通参军事官经学博士/ 医 士 正 守 五 掾 督邮)
通典 卷十九 第 19b 页 WYG0603-0219d.png
(郡/尉) 县令 总论县佐(丞附主簿/百) (尉/) (五/)
乡官 镇戍关市官
致仕官
第十六文散官 开府仪同三司 特进 光禄
大夫以下
武散官 骠骑将军 辅国将军 镇军将
军以下 诸校尉附
勋官
乡官 镇戍关市官
致仕官
第十六文散官 开府仪同三司 特进 光禄
大夫以下
武散官 骠骑将军 辅国将军 镇军将
军以下 诸校尉附
勋官
通典 卷十九 第 20a 页 WYG0603-0220a.png
内官(命妇附/)
第十七禄秩(干力内/ 帐) (直衣仗身閤庶仆士亲事/执 防 邑 士)
(力并门夫/等 附) 致仕官禄 职田公廨田
第十八秩品一(并命数/)
第十九秩品二(并命数/)
第二十秩品三(并命数/)
第二十一秩品四(并命数/)
第二十二秩品五
第十七禄秩(干力内/ 帐) (直衣仗身閤庶仆士亲事/执 防 邑 士)
(力并门夫/等 附) 致仕官禄 职田公廨田
第十八秩品一(并命数/)
第十九秩品二(并命数/)
第二十秩品三(并命数/)
第二十一秩品四(并命数/)
第二十二秩品五
通典 卷十九 第 20b 页 WYG0603-0220b.png
职官一
历代官制要略(官数公官品相设官沿革更封爵/ 三 宰 三老五 禄)
(秩/)
官数
唐六十员(尚书云建官惟百郑玄云虞官六十唐官未/闻尧舜同道或皆六十并属官而言则皆有)
(百/)○夏百二十员(尚书云夏商官倍则当/二百郑玄曰百二十)○殷二百四
十员(明堂位二百郑/玄曰二百四十)○周六万三千六百七十五员(内/二)
(千六百四十三人外诸侯国官六万一/千三十二人按礼记王制计之殷制同)○汉自丞相至
历代官制要略(官数公官品相设官沿革更封爵/ 三 宰 三老五 禄)
(秩/)
官数
唐六十员(尚书云建官惟百郑玄云虞官六十唐官未/闻尧舜同道或皆六十并属官而言则皆有)
(百/)○夏百二十员(尚书云夏商官倍则当/二百郑玄曰百二十)○殷二百四
十员(明堂位二百郑/玄曰二百四十)○周六万三千六百七十五员(内/二)
(千六百四十三人外诸侯国官六万一/千三十二人按礼记王制计之殷制同)○汉自丞相至
通典 卷十九 第 21a 页 WYG0603-0220c.png
佐史凡十三万二百八十五员(哀帝时数兼诸/府州郡胥吏)○后汉
七千五百六十七员○晋六千八百三十六员○宋六
千一百七十二员○齐二千一百三员○后魏七千七
百六十四员○北齐二千三百二十二员(并内/官)○后周
二千九百八十九员(并内/官)○隋一万二千五百七十六
员(内官二千五百八十一外/郡县官九千九百九十五)○大唐一万八千八百五
员(内官二千六百二十一外郡/县官一万六千一百八十五)
官品
七千五百六十七员○晋六千八百三十六员○宋六
千一百七十二员○齐二千一百三员○后魏七千七
百六十四员○北齐二千三百二十二员(并内/官)○后周
二千九百八十九员(并内/官)○隋一万二千五百七十六
员(内官二千五百八十一外/郡县官九千九百九十五)○大唐一万八千八百五
员(内官二千六百二十一外郡/县官一万六千一百八十五)
官品
通典 卷十九 第 21b 页 WYG0603-0220d.png
周官九命○汉自中二千石至百石凡十六等○后汉
自中二千石至十石凡十三等○魏秩次多因汉制更
置九品○晋宋齐并因之○梁因之更置十八班班多
为贵○陈并因之○后魏置九品品各置从凡十八品
自四品以下每品分为上下阶凡三十阶○北齐并因
之○后周制九命每命分为二以正为上凡十八命○
隋置九品品各有从自四品以下每品分为上下凡三
十阶自太师始焉谓之流内流内自此始焉(炀帝除上/下附唯留)
自中二千石至十石凡十三等○魏秩次多因汉制更
置九品○晋宋齐并因之○梁因之更置十八班班多
为贵○陈并因之○后魏置九品品各置从凡十八品
自四品以下每品分为上下阶凡三十阶○北齐并因
之○后周制九命每命分为二以正为上凡十八命○
隋置九品品各有从自四品以下每品分为上下凡三
十阶自太师始焉谓之流内流内自此始焉(炀帝除上/下附唯留)
通典 卷十九 第 22a 页 WYG0603-0221a.png
(正从各/九品)又置视正二品至九品品各有从自行台尚书
令始焉谓之视流内视流内自此始○大唐自流内以
上并因隋制又置视正五品视从七品以署萨宝及正
祓谓之视流内又置勋品九品自谓卫录事及五省令
史始焉谓之流外流外自此始(勋品自齐/梁即有之)
设官沿革(略举崇著者其当部之官长虽品秩下/者亦附此)
黄帝 六相(尧有十/六相)为之辅相不必名官○少皞 司
徒(前汉尝加大/后汉又加大)司马(项羽加大汉以后/曰大后周又加大)司空(前汉加大/改御史大)
令始焉谓之视流内视流内自此始○大唐自流内以
上并因隋制又置视正五品视从七品以署萨宝及正
祓谓之视流内又置勋品九品自谓卫录事及五省令
史始焉谓之流外流外自此始(勋品自齐/梁即有之)
设官沿革(略举崇著者其当部之官长虽品秩下/者亦附此)
黄帝 六相(尧有十/六相)为之辅相不必名官○少皞 司
徒(前汉尝加大/后汉又加大)司马(项羽加大汉以后/曰大后周又加大)司空(前汉加大/改御史大)
通典 卷十九 第 22b 页 WYG0603-0221b.png
(夫为之后/周又加大)司寇(后周有内司寇/卿后又加大)○唐 羲和 羲仲
羲叔 和仲 和叔 州牧○虞 太师 太保 纳
言(隋及大唐尝/改侍中为之)后稷 秩宗 士 共工 虞○夏
九卿○商 太宰(晋宋齐梁陈/改太师为之)太宗 太史 太祝
太士 太卜 司士 司土 司木 司水 司草
司器 司货 太子太师 太子太保 太子太傅
太子少傅 方伯○周 太傅 少师 少保 冢宰
(后周/加大)宗伯(后周/加大)内史(秦置内史治京师如诸郡守后周/有内史中丞大夫隋改中书为内)
羲叔 和仲 和叔 州牧○虞 太师 太保 纳
言(隋及大唐尝/改侍中为之)后稷 秩宗 士 共工 虞○夏
九卿○商 太宰(晋宋齐梁陈/改太师为之)太宗 太史 太祝
太士 太卜 司士 司土 司木 司水 司草
司器 司货 太子太师 太子太保 太子太傅
太子少傅 方伯○周 太傅 少师 少保 冢宰
(后周/加大)宗伯(后周/加大)内史(秦置内史治京师如诸郡守后周/有内史中丞大夫隋改中书为内)
通典 卷十九 第 23a 页 WYG0603-0221c.png
(史监令大唐亦尝/以中书为内史)太仆正(至汉为太仆梁为卿大唐尝/为司驭卿又尝为司仆卿)
大将军(自战国/时楚置)前后左右将军(周末/置)○秦 太尉 左
右丞相 丞相(后周末/加大)相国侍中(本丞相史隋改为纳/言又改为侍内大唐)
(尝为纳言或为左/相或为黄门监)黄门侍郎(后周纳言大夫大唐为鸾/台侍郎又改为门下侍郎)
散骑常侍(魏加侍郎又加员外又/加通直大唐分为左右)少府吏在殿中主发
书谓之尚书四人(汉置五人其一人为仆射四人/分曹后汉为五曹至晋有六曹)尚书
令仆射(汉置左右大唐尝改为左右匡政或为/左右丞相武太后尝为文昌左右相)尚书丞
(至汉置四人后汉减二人为/左右丞大唐尝为左右肃机)御史大夫(大唐尝为大司/宪武太后又尝)
大将军(自战国/时楚置)前后左右将军(周末/置)○秦 太尉 左
右丞相 丞相(后周末/加大)相国侍中(本丞相史隋改为纳/言又改为侍内大唐)
(尝为纳言或为左/相或为黄门监)黄门侍郎(后周纳言大夫大唐为鸾/台侍郎又改为门下侍郎)
散骑常侍(魏加侍郎又加员外又/加通直大唐分为左右)少府吏在殿中主发
书谓之尚书四人(汉置五人其一人为仆射四人/分曹后汉为五曹至晋有六曹)尚书
令仆射(汉置左右大唐尝改为左右匡政或为/左右丞相武太后尝为文昌左右相)尚书丞
(至汉置四人后汉减二人为/左右丞大唐尝为左右肃机)御史大夫(大唐尝为大司/宪武太后又尝)
通典 卷十九 第 23b 页 WYG0603-0221d.png
(改为肃政又/分为左右)奉常(汉改曰太常后改曰奉常又改为太/常后汉为奉常自后为太常梁谓之)
(卿大唐尝为奉常/卿又尝为司礼卿)郎中令(汉为光禄勋后汉尝为郎中/令魏为光禄勋梁除勋字谓)
(之卿大唐尝为司宰卿又/尝为司膳卿又为光禄卿)卫尉(汉尝为中大夫令至梁/谓之卿至大唐尝为司)
(卫/卿)宗正(汉尝改为宗伯至大唐尝/为司宗卿又尝为司属卿)治粟内史(汉改曰大/农令又改)
(曰大司农后汉末为大农魏为司农至梁/谓之卿后魏又加大大唐尝为司稼卿)主爵中尉(汉/以)
(右扶风/代之)廷尉(二汉梁北齐为大理梁谓之卿隋代曰/廷尉大唐尝为详刑卿又为大理卿)典
客(汉改为大鸿胪又尝曰大行至梁除大字谓之/卿大唐为同文卿又尝为司宾卿又为鸿胪卿)典属
国少府(至梁谓之卿大唐尝为内府监/亦尝为尚方监又为少府监)将作少府(汉改/为大)
(卿大唐尝为奉常/卿又尝为司礼卿)郎中令(汉为光禄勋后汉尝为郎中/令魏为光禄勋梁除勋字谓)
(之卿大唐尝为司宰卿又/尝为司膳卿又为光禄卿)卫尉(汉尝为中大夫令至梁/谓之卿至大唐尝为司)
(卫/卿)宗正(汉尝改为宗伯至大唐尝/为司宗卿又尝为司属卿)治粟内史(汉改曰大/农令又改)
(曰大司农后汉末为大农魏为司农至梁/谓之卿后魏又加大大唐尝为司稼卿)主爵中尉(汉/以)
(右扶风/代之)廷尉(二汉梁北齐为大理梁谓之卿隋代曰/廷尉大唐尝为详刑卿又为大理卿)典
客(汉改为大鸿胪又尝曰大行至梁除大字谓之/卿大唐为同文卿又尝为司宾卿又为鸿胪卿)典属
国少府(至梁谓之卿大唐尝为内府监/亦尝为尚方监又为少府监)将作少府(汉改/为大)
通典 卷十九 第 24a 页 WYG0603-0222a.png
(匠梁为大匠卿隋为将作大监又改为大匠大唐亦尝/为大匠又尝为缮工监又尝为营缮监又为将作监)
中尉(汉武更名/执金吾)中书谒者令仆射(至汉尝以宦者为之/魏为中书监令专掌)
(机务隋为内史监令寻改为内史又改为内书又为内/史令大唐复为中书令尝为右相又为内史又为紫薇)
(令/)詹事(大唐尝改为端尹又尝改/为宫尹少詹事并为少尹)中庶子庶子(晋改庶/子为左)
(右隋罢中大唐/尝为左右中护)太子家令(大唐尝为/宫府大夫)率更令(大唐尝为/司更大夫)
仆(大唐尝为/御仆大夫)率内史(理京师汉分为左右又/置京兆尹左冯翊代之)郡守(汉改/为太)
(守后魏每部置三太守隋置通/守谓之二守隋之通守并佐贰)大中二大夫(大唐并/为文散)○
汉 领尚书事(至后汉为/录尚书事)三公曹尚书常侍曹尚书主
中尉(汉武更名/执金吾)中书谒者令仆射(至汉尝以宦者为之/魏为中书监令专掌)
(机务隋为内史监令寻改为内史又改为内书又为内/史令大唐复为中书令尝为右相又为内史又为紫薇)
(令/)詹事(大唐尝改为端尹又尝改/为宫尹少詹事并为少尹)中庶子庶子(晋改庶/子为左)
(右隋罢中大唐/尝为左右中护)太子家令(大唐尝为/宫府大夫)率更令(大唐尝为/司更大夫)
仆(大唐尝为/御仆大夫)率内史(理京师汉分为左右又/置京兆尹左冯翊代之)郡守(汉改/为太)
(守后魏每部置三太守隋置通/守谓之二守隋之通守并佐贰)大中二大夫(大唐并/为文散)○
汉 领尚书事(至后汉为/录尚书事)三公曹尚书常侍曹尚书主
通典 卷十九 第 24b 页 WYG0603-0222b.png
客公卿事(后汉改为吏曹主选举又为选部魏为吏部/宋尝置两员大唐尝改为司列太常伯又尝)
(为天/官)中书侍郎(东晋尝为通事郎隋为内史侍郎又为/内师侍郎大唐为内史侍郎又为中书)
(侍郎又为/紫薇侍郎)御史中丞(后魏曰中尉大唐改治书侍/御史为之尝为司宪大夫)光禄
大夫(优宠者则加银章青绶至魏晋则又加/金章紫绶齐尝置左右至隋为散官)中散大夫
(王莽置大/唐为文散)太皇太后卿长信少府(太后以下卿以至/于陈自后魏无)皇
太后卿长信少府皇后卿大长秋(隋有令大唐/改为内侍)中常侍
(大唐为/内常侍)都水使者(至宋尝为水衡令梁曰大舟卿隋尝/为都水监大唐尝为司津监又尝为)
(水衡/都尉)骠骑(后汉加大将军/大唐为武散)游击(大唐为/武散)卫 车骑 骁
(为天/官)中书侍郎(东晋尝为通事郎隋为内史侍郎又为/内师侍郎大唐为内史侍郎又为中书)
(侍郎又为/紫薇侍郎)御史中丞(后魏曰中尉大唐改治书侍/御史为之尝为司宪大夫)光禄
大夫(优宠者则加银章青绶至魏晋则又加/金章紫绶齐尝置左右至隋为散官)中散大夫
(王莽置大/唐为文散)太皇太后卿长信少府(太后以下卿以至/于陈自后魏无)皇
太后卿长信少府皇后卿大长秋(隋有令大唐/改为内侍)中常侍
(大唐为/内常侍)都水使者(至宋尝为水衡令梁曰大舟卿隋尝/为都水监大唐尝为司津监又尝为)
(水衡/都尉)骠骑(后汉加大将军/大唐为武散)游击(大唐为/武散)卫 车骑 骁
通典 卷十九 第 25a 页 WYG0603-0222c.png
骑(梁置/左右)伏波 骑 材官 轻车 楼船 横海 护
军(至大唐/为勋官)度辽 贰师 蒲类 强弩 戈船 奋威
建威 积射 二十一将军 奉车骑驸马三都尉
(至梁尚主/者为之)司隶校尉(督察三辅隋有司隶大夫/大唐京畿采访使亦其职)刺史(刺/举)
(郡县至/隋治人)都护 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 特进(大/唐)
(为文/散)诸加官(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侍中为之)○后汉 贼曹尚书尚
书侍郎三十六人(初称尚书郎中满岁称尚书郎三岁/称侍郎五岁迁大县令魏有尚书郎)
(晋又有郎中隋初置三十六侍郎后置员外郎一人后/又六曹各置侍郎每曹有郎有员外郎大唐改曹郎为)
军(至大唐/为勋官)度辽 贰师 蒲类 强弩 戈船 奋威
建威 积射 二十一将军 奉车骑驸马三都尉
(至梁尚主/者为之)司隶校尉(督察三辅隋有司隶大夫/大唐京畿采访使亦其职)刺史(刺/举)
(郡县至/隋治人)都护 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 特进(大/唐)
(为文/散)诸加官(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侍中为之)○后汉 贼曹尚书尚
书侍郎三十六人(初称尚书郎中满岁称尚书郎三岁/称侍郎五岁迁大县令魏有尚书郎)
(晋又有郎中隋初置三十六侍郎后置员外郎一人后/又六曹各置侍郎每曹有郎有员外郎大唐改曹郎为)
通典 卷十九 第 25b 页 WYG0603-0222d.png
(郎/中)秘书监(后又置令大唐尝为兰台太/史少监为侍郎又尝为麟台)武卫(至隋置左/右大唐为)
(左右鹰/扬卫)辅国(晋加大宋改为辅/师大唐为武散)四征 四镇 四安
虎牙 征虏 捕虏 横野 鹰扬 讨逆 讨虏
破虏等将军 四中郎将 都督(至晋/加大)河南尹 留守
班同三司(前汉文帝以宋昌为卫/将军亚三司未为官也)仪同三司(魏有开/府仪同)
(三司晋有开府仪同三司后魏有仪同三司北齐有开/府仪同三司又有仪同三司后周有开府仪同又有上)
(开府仪同大将军至隋为散/官又诸卫各置开府一人)八座○魏 五兵尚书(至/后)
(魏有七兵尚书隋曰兵部大唐尝为司戎/太常伯或为夏官或为武部又为兵部)度支尚书(吴/有)
(左右鹰/扬卫)辅国(晋加大宋改为辅/师大唐为武散)四征 四镇 四安
虎牙 征虏 捕虏 横野 鹰扬 讨逆 讨虏
破虏等将军 四中郎将 都督(至晋/加大)河南尹 留守
班同三司(前汉文帝以宋昌为卫/将军亚三司未为官也)仪同三司(魏有开/府仪同)
(三司晋有开府仪同三司后魏有仪同三司北齐有开/府仪同三司又有仪同三司后周有开府仪同又有上)
(开府仪同大将军至隋为散/官又诸卫各置开府一人)八座○魏 五兵尚书(至/后)
(魏有七兵尚书隋曰兵部大唐尝为司戎/太常伯或为夏官或为武部又为兵部)度支尚书(吴/有)
通典 卷十九 第 26a 页 WYG0603-0223a.png
(户部晋以后为度支至隋为民/部大唐尝为度支又为户部)祠部曹尚书(至后魏有/仪曹尚书)
(后周有礼部隋置礼部尚书大唐尝/为司礼太常伯或为春官又为礼部)殿中监(秩甚卑隋/曰殿内监)
(大唐尝为中/禦府大监)中卫(晋分为左右卫将军隋改为/左右翊卫大唐复为左右卫)中领军
(寻改曰领军隋改为左右屯卫大唐尝为左/右戎卫又尝为左右玉铃卫又为左右领军)镇军 冠
军 游骑(大唐并/为武散)四平 镇北 虎威 抚军 凌江
宁朔等将军 行台○晋 三公尚书掌刑狱起部
尚书(有事即置/事毕即省)国子祭酒(唯宋曰总明观祭酒大唐尝/为大司成又为成均祭酒)
中军 龙骧 宁远(大唐为/武散)○宋 殿中将军○齐
(后周有礼部隋置礼部尚书大唐尝/为司礼太常伯或为春官又为礼部)殿中监(秩甚卑隋/曰殿内监)
(大唐尝为中/禦府大监)中卫(晋分为左右卫将军隋改为/左右翊卫大唐复为左右卫)中领军
(寻改曰领军隋改为左右屯卫大唐尝为左/右戎卫又尝为左右玉铃卫又为左右领军)镇军 冠
军 游骑(大唐并/为武散)四平 镇北 虎威 抚军 凌江
宁朔等将军 行台○晋 三公尚书掌刑狱起部
尚书(有事即置/事毕即省)国子祭酒(唯宋曰总明观祭酒大唐尝/为大司成又为成均祭酒)
中军 龙骧 宁远(大唐为/武散)○宋 殿中将军○齐
通典 卷十九 第 26b 页 WYG0603-0223b.png
都官尚书(至隋改为刑部大唐常为司刑太常伯/又尝为秋官又改为宪部又为刑部)○梁
太府卿(大唐尝为外府卿/又尝为司府卿)云麾 中武 壮武 明
威 定远(大唐并/为武散)宇宙等大将军始以太常等名卿分
为四时凡十二卿○后魏 柱国(至大唐/为勋官)天柱二大将
军 诸少卿○后周 军器○隋 左右武候府大将
军(大唐为/金吾卫)左右监门府将军(大唐改/府为卫)大总管通守(佐太/守)
折冲府 正议 通议 朝议 朝请 朝散等大夫
左右骁卫府(大唐除/府字)○大唐 太子宾客(汉之四/皓非官)左
太府卿(大唐尝为外府卿/又尝为司府卿)云麾 中武 壮武 明
威 定远(大唐并/为武散)宇宙等大将军始以太常等名卿分
为四时凡十二卿○后魏 柱国(至大唐/为勋官)天柱二大将
军 诸少卿○后周 军器○隋 左右武候府大将
军(大唐为/金吾卫)左右监门府将军(大唐改/府为卫)大总管通守(佐太/守)
折冲府 正议 通议 朝议 朝请 朝散等大夫
左右骁卫府(大唐除/府字)○大唐 太子宾客(汉之四/皓非官)左
通典 卷十九 第 27a 页 WYG0603-0223c.png
右千牛卫 左右屯营(后改为羽林/军尝改为卫)左右威卫(尝改左/右豹韬)
(卫/)左右龙武将军 平章事 知政事 参知机务
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军国重事 节度使 采访使
宣威(武/散)怀化 归德等将军(并武散以授/归义蕃官)
封爵
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唐虞夏建国凡五等
曰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周
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
(卫/)左右龙武将军 平章事 知政事 参知机务
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军国重事 节度使 采访使
宣威(武/散)怀化 归德等将军(并武散以授/归义蕃官)
封爵
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唐虞夏建国凡五等
曰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周
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
通典 卷十九 第 27b 页 WYG0603-0223d.png
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秦爵二十等(最高彻/侯乃得)
(食县其次关内侯食租税于关内/馀十八等大庶长以下则如吏职)○汉国王国侯亭侯
三等(王皆裂地侯以户数为差分人自此始汉初论功/封列侯者凡百四十三人食邑者除租每户一岁)
(更输钱/二百)○后汉亦三等(皇子封王其郡为国其列/侯虽寇邓元勋不过四县)○魏
王公侯伯子男次县侯次乡侯次亭侯次关内侯凡九
等(关内侯为虚/封自此始)○晋亦有王公侯伯子男又有开国郡
公县公郡侯县侯伯子男及乡亭关内等侯凡十五等
(王大国二万户三军兵五千次国一万户二军兵三千/下国五千户一军兵千五百其公之制如五千户国侯)
(食县其次关内侯食租税于关内/馀十八等大庶长以下则如吏职)○汉国王国侯亭侯
三等(王皆裂地侯以户数为差分人自此始汉初论功/封列侯者凡百四十三人食邑者除租每户一岁)
(更输钱/二百)○后汉亦三等(皇子封王其郡为国其列/侯虽寇邓元勋不过四县)○魏
王公侯伯子男次县侯次乡侯次亭侯次关内侯凡九
等(关内侯为虚/封自此始)○晋亦有王公侯伯子男又有开国郡
公县公郡侯县侯伯子男及乡亭关内等侯凡十五等
(王大国二万户三军兵五千次国一万户二军兵三千/下国五千户一军兵千五百其公之制如五千户国侯)
通典 卷十九 第 28a 页 WYG0603-0224a.png
(如不满五千户国并置一军千人/其伯子男以下各有差不置军)○宋皆因晋制唯大
小国皆三军(至孝建中凡国官属不得/称臣于其主改称下官)○齐因之梁因
前代(定制诸王言曰令境内称之曰殿下公侯言曰教/境内称之曰第下皆自称曰寡人相已下表疏如)
(臣而不称臣文书/下群官皆曰告)○陈有郡王嗣王藩王开国郡公开
国县公侯伯子男沐食侯乡亭侯开国中关外侯凡十
二等○后魏有王开国郡公散公侯散侯伯散伯子散
子男散男凡十一等(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北齐
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后周有公侯伯子男五等○
小国皆三军(至孝建中凡国官属不得/称臣于其主改称下官)○齐因之梁因
前代(定制诸王言曰令境内称之曰殿下公侯言曰教/境内称之曰第下皆自称曰寡人相已下表疏如)
(臣而不称臣文书/下群官皆曰告)○陈有郡王嗣王藩王开国郡公开
国县公侯伯子男沐食侯乡亭侯开国中关外侯凡十
二等○后魏有王开国郡公散公侯散侯伯散伯子散
子男散男凡十一等(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北齐
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后周有公侯伯子男五等○
通典 卷十九 第 28b 页 WYG0603-0224b.png
隋有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凡九等○大
唐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郡公县公开国侯伯子凡
九等(并无其土加实封者乃给租庸自武德至天宝实/封者百馀家自至德至大历三年实封者二百六)
(十五/家)
三公
夏商以前云天子无爵三公无官(伊尹曰三/公调阴阳)○周以太
师太傅太保曰三公○汉以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为
三公○后汉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天地灾变则/皆策免自太)
唐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郡公县公开国侯伯子凡
九等(并无其土加实封者乃给租庸自武德至天宝实/封者百馀家自至德至大历三年实封者二百六)
(十五/家)
三公
夏商以前云天子无爵三公无官(伊尹曰三/公调阴阳)○周以太
师太傅太保曰三公○汉以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为
三公○后汉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天地灾变则/皆策免自太)
通典 卷十九 第 29a 页 WYG0603-0224c.png
(尉徐防始焉灵帝就长安拜张/温为太尉三公在外自温始也)○魏晋宋齐梁陈后魏
北齐皆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后周以太师太傅
太保为三公(司徒/为卿)○隋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大
唐因之
宰相
黄帝置六相○尧有十六相○殷汤有左右相○周成
王有左右相○秦悼武王始置左右丞相始皇又始置
相国○汉置丞相尝置相国或左右丞相寻复旧成帝
北齐皆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后周以太师太傅
太保为三公(司徒/为卿)○隋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大
唐因之
宰相
黄帝置六相○尧有十六相○殷汤有左右相○周成
王有左右相○秦悼武王始置左右丞相始皇又始置
相国○汉置丞相尝置相国或左右丞相寻复旧成帝
通典 卷十九 第 29b 页 WYG0603-0224d.png
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与大司马丞相是为三公皆宰相
也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亦为宰相○后汉以太尉司
徒司空为宰相献帝复置丞相○魏改丞相为司徒而
文帝复置中书监令并掌机密自是中书多为枢机之
任亦宰相也又置大丞相及相国○晋惠帝改丞相为
司徒寻复旧俱为宰相而中书监令常管机要亦是相
也○宋齐梁陈并相因习或为丞相或为相国多非寻
常人臣之职(或掌机密或录尚书或综朝权或管朝政/或为侍中或给事中或受顾命皆为宰相)
也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亦为宰相○后汉以太尉司
徒司空为宰相献帝复置丞相○魏改丞相为司徒而
文帝复置中书监令并掌机密自是中书多为枢机之
任亦宰相也又置大丞相及相国○晋惠帝改丞相为
司徒寻复旧俱为宰相而中书监令常管机要亦是相
也○宋齐梁陈并相因习或为丞相或为相国多非寻
常人臣之职(或掌机密或录尚书或综朝权或管朝政/或为侍中或给事中或受顾命皆为宰相)
通典 卷十九 第 30a 页 WYG0603-0225a.png
(然中/兼外) (职任机务之司不必他名亦为宰相其有侍中/若宋王弘侍中兼内官若沈演之其例不少即)
(非宰相并在当/时委任而已)○后魏北齐亦置丞相俱为宰相尤重
门下官多以侍中辅政亦宰相也○后周大冢宰亦其
任也其后亦置左右丞相○隋有内史纳言是真宰相
(柳述为兵部尚书参军机密又杨/素为右仆射与高颎专掌朝政)○大唐侍中中书令
为真宰相中间尝改为左右相他官参者无定员但加
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平章事知政事知机务参与政事
及平章国重事之名者并为宰相亦汉行丞相事之例
(非宰相并在当/时委任而已)○后魏北齐亦置丞相俱为宰相尤重
门下官多以侍中辅政亦宰相也○后周大冢宰亦其
任也其后亦置左右丞相○隋有内史纳言是真宰相
(柳述为兵部尚书参军机密又杨/素为右仆射与高颎专掌朝政)○大唐侍中中书令
为真宰相中间尝改为左右相他官参者无定员但加
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平章事知政事知机务参与政事
及平章国重事之名者并为宰相亦汉行丞相事之例
通典 卷十九 第 30b 页 WYG0603-0225b.png
也(其同中书门下三品自贞/观中以兵部尚书李绩始)
三老五更
礼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后汉明帝以李躬为三
老桓荣为五更安帝以李充为三老灵帝以袁逢为三
老○魏高贵乡公以王祥为三老郑小同为五更○后
魏孝文以尉元为三老游明根为五更○后周武帝以
于谨为三老
禄秩
三老五更
礼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后汉明帝以李躬为三
老桓荣为五更安帝以李充为三老灵帝以袁逢为三
老○魏高贵乡公以王祥为三老郑小同为五更○后
魏孝文以尉元为三老游明根为五更○后周武帝以
于谨为三老
禄秩
通典 卷十九 第 31a 页 WYG0603-0225c.png
周制自天子至下士凡六等诸侯国君十卿禄(食二千/八百八)
(十/人)卿四大夫禄(食二百八/十八人)大夫倍上士(食七十/二人)上士倍
中士(食三十/六人)中士倍下士(食十/八人)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
(食九人庶人在官与未/命为士者次国小国同)○汉制自中二千石至百石凡
十二等中二千石(月俸百/八十斛)二千石(百二/十斛)比二千石(百/斛)千
石(八十/斛)六百石(七十/斛)比六百石(六十/斛)四百石(五十/斛)比四
百石(四十/五斛)三百石(四十/斛)比三百石(三十/七斛)二百石(三十/斛)比
二百石(二十/七斛)百石(十六/斛)○后汉大将军三公俸各三百
(十/人)卿四大夫禄(食二百八/十八人)大夫倍上士(食七十/二人)上士倍
中士(食三十/六人)中士倍下士(食十/八人)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
(食九人庶人在官与未/命为士者次国小国同)○汉制自中二千石至百石凡
十二等中二千石(月俸百/八十斛)二千石(百二/十斛)比二千石(百/斛)千
石(八十/斛)六百石(七十/斛)比六百石(六十/斛)四百石(五十/斛)比四
百石(四十/五斛)三百石(四十/斛)比三百石(三十/七斛)二百石(三十/斛)比
二百石(二十/七斛)百石(十六/斛)○后汉大将军三公俸各三百
通典 卷十九 第 31b 页 WYG0603-0225d.png
五十斛凡诸受俸皆半钱半榖延平中定制中二千石
(月俸钱九千/米七十二斛)真二千石(钱六千五百/米三十六斛)比二千石(钱五千/米三十)
(四/斛)千石(钱四千米/三十斛)六百石(钱三千五百/米二十一斛)四百石(钱二千/五百米)
(十五/斛)三百石(钱二千米/十二斛)二百石(钱一千/米九斛)百石(钱八百米/四斛八斗)
腊及立春更班赐有差○宋制州郡秩俸多随土所出
无有定准有父母祖父母年登七十者并给见钱其郡
县田禄以芒种为断(此前去官者则一年秩皆入/前人此后去官者悉入后人)○梁
制一品秩万石二品三品为中二千石四品五品秩为
(月俸钱九千/米七十二斛)真二千石(钱六千五百/米三十六斛)比二千石(钱五千/米三十)
(四/斛)千石(钱四千米/三十斛)六百石(钱三千五百/米二十一斛)四百石(钱二千/五百米)
(十五/斛)三百石(钱二千米/十二斛)二百石(钱一千/米九斛)百石(钱八百米/四斛八斗)
腊及立春更班赐有差○宋制州郡秩俸多随土所出
无有定准有父母祖父母年登七十者并给见钱其郡
县田禄以芒种为断(此前去官者则一年秩皆入/前人此后去官者悉入后人)○梁
制一品秩万石二品三品为中二千石四品五品秩为
通典 卷十九 第 32a 页 WYG0603-0226a.png
二千石○后魏其禄每季一请诸宰人之官各随近给
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
丞六顷更代相付○北齐官秩一品每岁八百疋从一
品七百疋二品六百疋从二品五百疋三品四百疋从
三品三百疋四品二百四十疋从四品二百疋五品一
百六十疋从五品一百二十疋六品一百疋从六品八
十疋七品六十疋从七品四十疋八品三十六疋从八
品三十二疋九品二十八疋从九品二十四疋执事官
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
丞六顷更代相付○北齐官秩一品每岁八百疋从一
品七百疋二品六百疋从二品五百疋三品四百疋从
三品三百疋四品二百四十疋从四品二百疋五品一
百六十疋从五品一百二十疋六品一百疋从六品八
十疋七品六十疋从七品四十疋八品三十六疋从八
品三十二疋九品二十八疋从九品二十四疋执事官
通典 卷十九 第 32b 页 WYG0603-0226b.png
一品以下给公田各有差○后周制禄秩下士一百二
十五石中士以上至大夫各倍之上大夫是为四千石
卿二分孤三分公四分各益其一公因盈数为一万石
其九秩一百二十石八秩至于七秩每二秩六分而下
各去其一二秩一秩俱为四十石○隋京官正一品禄
九百石其下每以百石为差至正四品是为三百石从
四品二百五十石其下每以五十石为差至正六品是为
一百石从六品九十石以下每以十石为差正从八品
十五石中士以上至大夫各倍之上大夫是为四千石
卿二分孤三分公四分各益其一公因盈数为一万石
其九秩一百二十石八秩至于七秩每二秩六分而下
各去其一二秩一秩俱为四十石○隋京官正一品禄
九百石其下每以百石为差至正四品是为三百石从
四品二百五十石其下每以五十石为差至正六品是为
一百石从六品九十石以下每以十石为差正从八品
通典 卷十九 第 33a 页 WYG0603-0226c.png
是为五十石其给皆以春秋二季刺史太守县令则计
户而给禄各以户数为九等之差二佐及郡守县令京
官给职分田一品者给田五顷至五品则为田三顷其
下每品以五十亩为差至九品为一顷外官亦各有职
分田又给公廨田以供○大唐定给禄之制京官正一
品(米七百石钱/六千八百)从一品(米六/百石)正二品(米五百石/钱六千)从二品
(米四百/六十石)正三品(米四百石钱/五千一百)从三品(米三百/六十石)正四品(米/三)
(百石钱四/千二百)从四品(米二百/六十石)正五品(米二百石钱/三千六百)从五品
户而给禄各以户数为九等之差二佐及郡守县令京
官给职分田一品者给田五顷至五品则为田三顷其
下每品以五十亩为差至九品为一顷外官亦各有职
分田又给公廨田以供○大唐定给禄之制京官正一
品(米七百石钱/六千八百)从一品(米六/百石)正二品(米五百石/钱六千)从二品
(米四百/六十石)正三品(米四百石钱/五千一百)从三品(米三百/六十石)正四品(米/三)
(百石钱四/千二百)从四品(米二百/六十石)正五品(米二百石钱/三千六百)从五品
通典 卷十九 第 33b 页 WYG0603-0226d.png
(米一百/六十石)正六品(米一百石钱/二千四百)从六品(米九/十石)正七品(米八/十石)
(钱二千/一百)从七品(米七/十石)正八品(米六十七石/钱一千六百)从八品(米六/十二)
(石/)正九品(米五十七石/钱一千三百)从九品(米五十/二石)从并同外官各
降一等(其干力及防閤/庶仆并别给)内外文武官自一品以下并给
职由京官诸司及郡县又给公廨田并有差
通典卷十九
(钱二千/一百)从七品(米七/十石)正八品(米六十七石/钱一千六百)从八品(米六/十二)
(石/)正九品(米五十七石/钱一千三百)从九品(米五十/二石)从并同外官各
降一等(其干力及防閤/庶仆并别给)内外文武官自一品以下并给
职由京官诸司及郡县又给公廨田并有差
通典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