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四
卷七十四 第 1a 页 WYG1250-077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怀麓堂集卷七十四
           明 李东阳 撰
 文后稿十四
  题跋
   题宋理宗御笔后
宋理宗御笔七言律诗一首后有赐吴潜三字又有庚
戌二字印盖淳熙十年履齐公为参政时所赐也明年
卷七十四 第 1b 页 WYG1250-0776b.png
公入相又明年遂罢开庆元年再相明年复罢方其向
用之时恩礼优渥至以文事相与以治效相愿不旋踵
而疏斥废弃若未始有者君子之难合而易退固如此
故苟非道交义合乃徒以言辞礼猊为轻重其可恃也
哉吾乡先达学士刘先生题是卷慨君子小人之并用
盖公绍定间为郎官时上疏有云毋并用君子小人以
为包荒毋兼容邪说正论以为皇极其于理宗固窥之
深矣今阅世累代迹其故实犹以为朝廷之盛事不亦
卷七十四 第 2a 页 WYG1250-0776c.png
重可慨哉先生之题为公裔孙学正原熙原熙之孙为
今行人宗周持卷视予纸墨图印完好如故自其家观
之其文与献亦足徵矣因赘于末简而归之
   书赵松雪十七帖后
古之名能家者未始不有所师法世传松雪翁临右军
十七帖不啻数十本他可知已学书者以晋为正松雪
书虽骨格有可议而得其风韵最多正坐是哉此帖充
道宫谕所藏遇所得意往往有咄咄逼人之势较之其
卷七十四 第 2b 页 WYG1250-0776d.png
所自书虽妥贴未逮而奇拔过之亦岂非述法之易而
创制之难乎后之学松雪者失其风韵而规规骨格之
间是宜其弗逮远矣
   书东莱先生手稿后
右东莱先生送张孟远序稿一通旧藏于孟远外孙潘
日敏氏元季金华诸名士如胡汲仲柳道传吴正传皆
有题识知为先生手笔无疑但纸墨磨灭前一行已不
可句每行下一字皆横截以去以意属读仅可成篇而
卷七十四 第 3a 页 WYG1250-0777a.png
汲仲乃称孟远为孟阳不知何据按孟远名杰于义为
近意者有别字邪抑其误也其前有朱崇者自称为宋
遗民幸生于三四十年之前得以讲明诸老之学因叹
后生者视咸淳又隔一宇宙且与日敏所识皆不书年
号而书甲申元世祖二十一年也是时宋既改物宿儒
故老犹有感于文轨之迁革宗社之黍离而不忍自附于
肤敏祼将之列先生之遗风善俗于此尚未泯也及
其既久而并此失之乃徒以前朝故物相夸耀何哉艾
卷七十四 第 3b 页 WYG1250-0777b.png
都宪德润所藏古书画甚富近得此帖独宝重之间以
视予予于此亦有感焉若先生之文章道德天下后世
所共知兹不敢赘也
   书沈石田诗稿后
右石田沈君启南诗稿若干卷吴文定公序之详矣初
文定以写本一帙视予欲有所序述尝观拟古诸歌曲
爱其醇雅有则忽忽三十馀年闻石田年益高诗日益
富至若干卷总之为若干首间始刻于苏州而文定已
卷七十四 第 4a 页 WYG1250-0777c.png
捐馆舍翰林吴编修南夫来自苏则以石田之意速予
予怃然感之夫形声之在天下皆出于自然然亦有诗
歌以为声藻绘以为形者其大用之朝廷邦国固未暇
论而闾巷山林之下或不能无若论其至亦可以通鬼
神夺造化降于后世乃流为技艺之末而造其妙者犹
以为难说者谓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二者盖
相为用而不两能若诗之为声尤其重且难者也石田
寄意林壑博涉古今图籍以毫素自名笔势横绝夐出
卷七十四 第 4b 页 WYG1250-0777d.png
蹊径片楮疋练流传遍天下情兴所到或形为歌诗题
诸卷端互以相发若是者不过千百之十一故多以画
掩其诗及其抚事触物感时怀古连篇累牍则藏于其
家非遇知者敛不自售今既梓行而人诵则诗掩其画
亦未可知而惜予之不尽见也姑以是复南夫且终文
定之诺云石田名周苏之长洲人石田其所自号年八
十有一
   书蒙翁书刘静修诗后
卷七十四 第 5a 页 WYG1250-0778a.png
外舅蒙泉岳公谪戍肃州时尝书刘静修幼安濯足渊
明归来图二诗肃州藏之几五十年矣常侍御承恩西
巡得而归募善绘者为二图共梓为卷间览而伤之静
修天下士也二图之题故非漫作我公以忠直致祸几
死不测其书此诗则感流寓之久念遄归之乐托志寄
兴确然不失乎正者亦已深矣东阳尚友古人景慕前
哲无能为一辞之赞尝读静修诗集有所拟述辄附
录于后云
卷七十四 第 5b 页 WYG1250-0778b.png
   书文公先生系辞本义手稿后
太常少卿兼翰林侍读费君子充得晦庵先生易系
本义稿本数纸皆乌丝栏大小字分经注书间有窜易
即所窜易与世所传定本亦或不同其意同而辞异者
不敢悉举如游魂为变注曰魂既游则魄降而为变定
本乃曰魂游魄降散而为变盖其初说似微有次第之
可议而定说则见魂魄相离无分先后之意方为精当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注曰一与六相得合而为水二与七
卷七十四 第 6a 页 WYG1250-0778c.png
相得合而为火定本乃曰一与二三与四各以奇耦为
类而自相得一与六二与七皆两相合而语录亦曰相
得如兄弟取其奇耦之相为次第有合如夫妇取其奇
耦之相为生成又曰甲乙木丙丁火相得甲与已乙与
庚相合盖初说止一义定说则于经文而字各字皆有
著落而义益完足矣先生明圣学传道统之功固无俟
论至于训释经传剖析义理茧丝牛毛各极其至而明
畅妥帖无复遗憾天下莫加焉先生尝自谓字字从分
卷七十四 第 6b 页 WYG1250-0778d.png
金等子上称来今观命意造语累易而后定然后知其
用心之密也今之学者苟能诵习而讲求之虽中人可
以见道使此义作于宋之前彼以文章名一代者得而
观之岂复疑于是书至以为非孔所作哉
   苏子由告身跋
右宋苏文定公辙告身一通乃大观二年徽宗造八宝
成肆赦加授中奉大夫者藏于霍山裔孙文斌景泰元
年文斌卒妻仵氏守节不嫁抚其三岁孤虎底于成成
卷七十四 第 7a 页 WYG1250-0779a.png
化四年以旧业为邻人所侵携虎持诰愬于巡抚都御史
王公竑王公见其卷轴断裂惟故绫诰词及三省官名
尚书省全印尚存谓仵曰此尔家世泽不可弃也仵以疋
绢属六安卫张千户为之装饰张诬为质物责贷金若
干两有所赴愬辄遣人遮止之后仵死虎孱不能直张
亦贫甚以诰予范千户易谷六斛指挥使张时颇涉书
史掩而得之弘治十三年过庐州为知府马君金道其
事遂以遗马马携至南京装饰复完访苏氏后无所得
卷七十四 第 7b 页 WYG1250-0779b.png
至十八年始得虎乃取而归之嗟夫故家文献惟制诰
为重盖国之典命在焉然唐之中世已有以告身易一
醉者若宋之盛时此诏方下不数年所谓八宝者几为
俘物至于岁久代易子孙坟墓皆失其故里是物之存
乃屡经于丧乱之变累脱于攘窃之手而后得可不谓
难哉然则物之存亡得丧固有数焉而马君之希古好
德公天下之物而不为私者亦不可泯也故既记所建
三苏祠又为题其卷尾苏之后人其自今永宝之哉
卷七十四 第 8a 页 WYG1250-0779c.png
   跋聚芳亭卷
少保湖州闵公朝瑛出其七世祖介甫提举聚芳亭卷
视予介甫盖其祖字本不仕提举则乡俗所称如待诏
将仕之类耳记一通乃元至正间绍兴路儒学正陈遇
所著称亭扁为九皋学士所书而不举其姓字亦已逸
去矣诗若干首皆东南人士而缁黄之徒亦与焉诗不
必皆工其字画往往得松雪馀绪有赵相生赵肃者尤
为近似意者或其族人有陈恂者号亦山则学正之族
卷七十四 第 8b 页 WYG1250-0779d.png
无疑也又有平湖钱永寿平湖本汉故邑后隶海盐本
朝宣德间始析为县隶嘉兴府嘉湖固邻郡地平湖或
其乡名昔已有之亦未可知也湖经元乱以张士诚为
我驱除纳之盛世得不转徙故家文献犹有存者少保
公以科甲起家位登三事文学治行为累朝耆旧亢宗
拔族于前有光而其先世之清风雅尚托之冠裳铅椠
之间者吾能徵之矣夫所谓聚芳者名花异卉荡为浮
埃不足深惜而诗书图史遗芬剩馥在其子孙者其来
卷七十四 第 9a 页 WYG1250-0780a.png
未艾谓非少保公之贤而致然哉公与予同举天顺
甲申进士累官太子太保刑部尚书少保则致仕时
加命也予既为补书亭扁于卷首因复识于后如此

   跋宋高宗御书养生论后
右嵇康养生论一卷真草相间用智永千文体后有德
寿御书印德寿宋高宗宫名作于绍兴十八年戊辰实
中兴之二十二年也又九年丙子孝宗受禅始尊高宗
卷七十四 第 9b 页 WYG1250-0780b.png
为太上皇退处德寿又十四年年八十而崩于是宫此
书盖倦勤时笔计其年当过耳顺而楮墨精密乃如此
岂真有得于养生之说故欤史称其博学强记继体守
文而拨乱反正复雠雪耻为末足观于是书者其亦有
所感矣吾友杨应宁都宪得此而藏之敬题其后
   跋王守溪所藏古墨林卷
古墨林一卷守溪王先生所藏也宋苏长公一帖即万
竹山房所刻者与黄山谷蔡君谟二帖皆精习米南宫
卷七十四 第 10a 页 WYG1250-0780c.png
后一帖亦佳前一帖自称醉书而其本朝御府题跋极
其奖许盖宁宗嘉定间笔也张即之小草世所鲜见元
鲜于困学后一帖殊有思致李雪庵以楷书名此一帖
行草亦浑朴可重予尝见其大幅草庵字正如此虞邵
庵一帖称归隐时作然犹当在目眚前也苏昌龄仕伪
吴为学士周伯温为执政其人不足评而词翰皆可取
但周草不及其篆书远甚杨铁崖不以书名而桥杰横
发称其为人陈文东国初名笔松人宗之此一帖校其
卷七十四 第 10b 页 WYG1250-0780d.png
楷书颇似不及姚少师一帖小楷书其诗跋乃后数年
作称侄继代书惟律诗一帖颇效苏书后书与仲温贤
友仲温盖宋克字此亦必国初人而不著名氏不可考
也嘉兴周鼎伯器题其后则遂以为南宫宋恐为误句
但所谓云东逸史者乃前御史姚公缓知此卷为姚氏
物姚亦能书有识鉴故辑此卷为精然其没不二十年
而已再易主矣可胜叹哉卷首三篆字太仆丞金湜本
清书金善摹印篆亦不俗予既跋此卷亦别篆三字于
卷七十四 第 11a 页 WYG1250-0781a.png
后是日在阁署与守静焦先生同观守静云尝闻赵松
雪过酒肆见其帘字驻视久之谓当世书无我逮者而
此书乃过我问知为一僧书则雪庵李溥光也因俟僧
来肩舆往会与语而合荐之朝累官招文馆大学士守
溪亦云姚少师赈济还吴见酒帘字问知为一少年书
呼而见之养以为子大宗官之至太常少卿令其子孙
存焉是代书此跋者也此二事皆奇而相类故附书之
   书柳诚悬处州帖后
卷七十四 第 11b 页 WYG1250-0781b.png
颜鲁公楷法严重而行草流动首尾贯串若无端倪柳
诚悬此帖深稳酝藉与世所传石刻矜持结束弦直而
铁屈者如若出二手观书者固不可一律论哉世恒谓
颜筋柳骨故虽酝藉流动之中所谓筋与骨者固在也
因与克温学士谈二家书法故并及之
   七贤过关图跋
论七贤过关图者多矣会稽刘孟熙霏雪录所载差详
盖黄山谷尝题之曰眉山老书生作此图人物各有意
卷七十四 第 12a 页 WYG1250-0781c.png
态乂谓七子者皆诗人此笔乃少丘壑意以为赵子云
之苗裔摹拟渐密而放浪间远则不逮其言止此不指
为谁某也元曹文贞公伯启集有诗曰清谈飘逸事陵
迟七子高风世所师公室倾危无砥柱服牛乘马欲何
之意指当代清谈之流不知何据今观汉泉集乃无此
诗不知有别本否也录又称虞邵庵有题孟浩然像诗
曰风雪高堂破帽温七人图里一人存又称国初唐愚
士有诗曰七骑从容出帝阍蹇驴骢马襟山犉瀛洲学
卷七十四 第 12b 页 WYG1250-0781d.png
士参差出十八人中一半人则是皆以为唐人矣予观
雪楼程钜夫集有诗曰长庚自是谪仙人予美逢时稷
契臣风雪茫茫五君子醉吟犹得继清尘又尝闻吾友
倪文毅公岳称其父文僖公尝见旧图人各有标目有
王维史白者而不能悉记也吾甥崔礼部杰世兴近得钱
舜卿白描卷自题曰七贤相顾度关时正是天寒雪又
飞大抵功名俱有分跨鞍何事不知归卷后西河李
进者题长句有曰开元天宝全盛时闾阎巷陌皆能诗
卷七十四 第 13a 页 WYG1250-0782a.png
又曰陈平何事有行役况复冲寒欲何适无乃渔阳兵
乱后飘泊天涯共为客又曰宋公七言变风雅崔李王
岑各相亚谁言行辈不同时雪里芭蕉古曾画又海盐李
孟浚题曰摩诰也知偏善画谪仙应是最能诗又三山
泰懋题曰辋川图绘吴兴画太白文章槜李诗海盐李
季衡曰谪仙之问诗无敌辋川绘事尤难匹高岑崔史
总奇才岂少佳章纪行役大抵以为唐人也今此图摹
写遍天下而牛驴羸马毡裘大帽关山风雪之状皆略
卷七十四 第 13b 页 WYG1250-0782b.png
相似盖必有所本者而鉴赏考索之家竟不能得其本
末何哉崔甥间以质予予亦不能悉也姑辑旧闻以

   跋米南宫墨迹卷
右米南宫书七言律绝四首后有毕长史张抡二跋断
为真迹无疑米书与苏黄并价而各不相下大抵苏黄
优于藏蓄而米长于奔放今观此帖则奔放之外有藏
蓄之风焉予所见米书似此绝少评书者自知之
卷七十四 第 14a 页 WYG1250-0782c.png
   屠丹山诗卷
右太子太傅丹山屠公手书长歌一卷以遗赠太保周
文端公者也弘治间二公并为吏户尚书曹署相联接
篇章相倡答胥史僮隶给役不暇大抵周诗尚精凿屠
诗尚捷速体不必同而同于好乐观丹山此卷每章动
数十言亹亹不厌其捷可知已及二公先后致政归不
相见者数岁更化之初相继召用时礼曹事简文端多
引疾在告而丹山以台务倍冗旧兴顿疏不数月文端
卷七十四 第 14b 页 WYG1250-0782d.png
复遂归志此卷盖别时所赠者未几丹山亦复归归又
阅数月而文端之讣至矣嗟夫出处进退士君子之大
闲其间聚散欣戚固有不可得而齐者二公承召而起
奉身而退盖略相同惟文端好得考终赠穹阶加美谥
事定于盖棺之后家传于授简之馀则虽言语词翰皆
文献之所在宜斯卷之长存也文端之仲子尚宝少卿
曾请跋于予盖公治命既为位哭公始得拔笔以附挂
剑之义尚宝乃受而藏之
卷七十四 第 15a 页 WYG1250-0783a.png
   书化度寺帖
予儿时亟闻先憩庵府君称化度寺帖妙出九成宫右
而未获见见汝帖数十字已磨灭不可观每以为恨今
大师英国张公间出所藏旧帖乃驸马李祺家物铭叙略
备其空纸处率用印识若文书家所用盖印者帙后
若赵松雪揭曼硕巙子山诸公皆有题识惟谢端所谓
藏锋王沂所谓神气深稳者最为得之周驰云石刻羽
化已久则此固二百年前物也公博雅好文事尤重世
卷七十四 第 15b 页 WYG1250-0783b.png
泽其永宝之如李氏所识也夫
   书先府君遗墨后
先考赠太学士府君尝衍永字八法变化三十二势式
及结构八十四例著论一道景泰间上之朝既不果用
论例稿手自藏比弃养后发箧见之烂纸断墨殆不能
读而所谓势与式者已失之矣弘治已未内弟太子太
傅成国朱公廷赞尝出所藏势式一帙则府君中年所
书以赠外舅太师庄简公者东阳不觉哭失声于是补
卷七十四 第 16a 页 WYG1250-0783c.png
订家藏论列之复取其所谓势式者汇成全帙以藏越
十馀年属国子生太原宋灏者摹勒大字势式而论例
字少又多残缺东阳乃手录于石而篆题其额曰憩庵
府君字法手稿并刻焉东阳不肖不能嗣其楷法粗以
旧文用存手泽以毕平生之志若其品格意义则有能
书家者在非不肖可得而与也正德某年男东阳书
   书颜鲁公祭文
颜公楷法端严一笔不苟书家者流或颇疑其局滞及
卷七十四 第 16b 页 WYG1250-0783d.png
其属草之际流动飞越莫知端倪如西安所刻坐位帖
者是也漂本序稿予尝见其真迹于蒋御史宗谊家始
知石刻去墨迹远甚恨坐帖真迹之不见于世也此稿
乃在东京时祭伯父文尝于陆詹事廉伯家见之少宰
李叔渊得以相视吴文定公及邃庵杨都宪皆有题识
方与乔亚卿希大三复抚玩又不知此书曾有石刻否
有之当否何如姑识卷末以俟知者
   书陆中书所藏卷后
卷七十四 第 17a 页 WYG1250-0784a.png
呜呼吾友静逸陆先生之卒二十馀年矣其子中书舍
人爰辑予尝所还往简札数十纸为卷盖自筮仕以来
几五十年者皆在焉予展巷缔视猝不知为何人笔
也因抚而叹曰人之少老其异一至此哉当弱龄骤进之
时粗率简略莫知所裁固不可与静逸并驾第意气之
周洽志趣之符合仓卒造次亦不相远而箴规磋切予
得之静逸尤多据时考事诚亦有不可弃者况卷尾一
纸静逸已不及见其于存没聚散之际可胜道邪吾家
卷七十四 第 17b 页 WYG1250-0784b.png
私稿所识不过一二而中书君乃能俱藏并录无所遗
失固趋庭授简之馀事而笃念旧故嗜文好学之谊亦
于是存焉予之始观不觉有宋景文欲焚少作之意徐
而思之知其志之不可咈且自惧老耄之年所得与所
进无几为不足校也乃为之标首跋尾怃然而归之
   书石勒听讲图后
石勒令人讲汉书郦食其劝高祖立六国后以为此法
当失闻留侯諌乃云赖有此耳彼勒以胆力骑射自负
卷七十四 第 18a 页 WYG1250-0784c.png
未尝诵习韬略而及此不可谓不难矣史称勒雅好文
学起兵时立君子营既僣位置史学祭酒其亦有所得
而然乎勒之答徐光云若遇高皇当北面事之与韩彭
比肩及其听讲乃与留侯之见合若高祖所不及然借
箸未还而销印已趣高祖固兼留侯而有之矣且勒亦
非真达义理识事势不过校计于利害之私彼张宾自比
留侯勒所委重所为建议亦不过猾夏干纪之事罪不
容诛寸长一得盖不足置喙于其间也此图殆元人所
卷七十四 第 18b 页 WYG1250-0784d.png
作意气之雄黠耳目之倾注宛若听说发难然者亦独
非有所发感于其间乎观者其不以画视之而以史视也
吾甥崔礼部杰得之予览而有感焉为题其后
   书石鼎联句图卷后
右石鼎联句图一卷凡八段每段摘韩文公序语分书
其次纸缝有小御书印后有宋学士跋语定为宋思陵
书李公麟画观其苦吟傲睨潜行怅望风神意态各极
其妙而笔势图活若真有契会然者谓为公麟真迹固
卷七十四 第 19a 页 WYG1250-0785a.png
宜思陵书意度整暇且当国讳则阙其点书间有遗误
不复窜补揆之事体亦有宜然夫以宴安玩愒之时虽
词章藻绘之事犹足以妨治而养乱若石鼎之诗说者
谓文公寓言戏作非实有此人与此事即有之亦不过
骚人墨客所与资唇吻适情兴者其于身心理政无益
也而况有甚于此者乎此卷盖广信张真人家所藏
故印识犹有所谓留侯世家者比楮墨散脱为家人辈
包裹果物监察御史李自石见而收之叙次表饰完整
卷七十四 第 19b 页 WYG1250-0785b.png
如故因又叹其世家故物而使之散佚不守曾经箓符
剑之不若则道家者流如轩辕弥明者亦难乎其人矣

   书范宽下蜀图卷后
右范宽下蜀图往岁于谦翁徐先生家见之翁精鉴识
相与叹宋初武功之盛绘事之妙翁不可作矣比再见
于其孙尚宝丞文焕嗟乎四三年来蜀寇未靖安得起
翁于九原而与之一慨也耶
卷七十四 第 20a 页 WYG1250-0785c.png
   书藏都宪手稿后
此松厓都宪寿东山司马诗手稿也越数日未登轴而
松厓已物故司马乃为之罢会盖此诗作于十二月中
松厓以明年二月初七十以次当寿曾不几时而竟莫
能待也人生离合之无常可叹哉予既遣人录其诗因
题于稿末以归司马为后来故事时弘治十八年岁未
尽七日松厓没后一日也
 
卷七十四 第 20b 页 WYG1250-0785d.png
 
 
 
 
 
 
 
 怀麓堂集卷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