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四
卷六十四 第 1a 页 WYG1250-065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怀麓堂集卷六十四
              明 李东阳 撰
 文后稿四
  序
   乐平乔氏族谱序
大原乐平乔氏谱自处士安始其先莫可推而知也盖自旧
谱燬于兵久弗克继其九世孙工部侍郎讳毅欲次第为谱
卷六十四 第 1b 页 WYG1250-0659b.png
未果而卒其子兵部郎中讳凤亦然郎中之子中书舍人宗
太常少卿宇皆学于都御史杨公应宁及于宇既为谱宗稍
加删定手写成帙比请杨公为序首简复奉以质予予见其
法简义实断自其所可知者其间叙次纪载悉放欧阳氏为
之曰是可以传已夫姓氏之见于左传者五世本公子谱皆
因之宋郑渔仲推衍其说乃有所谓以地与居为氏者若守
桥山之冢则为桥氏周秦以上史失其传汉始有以儒宦显者
后周文帝命去木为乔取高远之义后之为乔者皆桥也自
卷六十四 第 2a 页 WYG1250-0660a.png
因生胙土之典废多世守其氏顾民生日繁族不易辨
延至隋唐之际官有簿状家有谱系以相稽也及簿状
之弊则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甚者谓朝廷大臣须
公卿子弟为之谱牒之弊则贫而富者耻言其先贱而
贵者不录其祖乃或矫托冒昧以求相胜姓氏之不足
信也固宜今簿状之见于官者应试有卷中式有录惟
殿试之录则刻其祖父兄弟之名与职以传其间家世
贵显者亦不多见乐平之乔三世进士具载于所谓录
卷六十四 第 2b 页 WYG1250-0660b.png
其见于谱也亦然论者每以乔木拟世臣木盖乔氏改
氏之义而世臣又其家所固有此谱之所为重也然所
重乎谱者非官之谓盖亦有世德焉若工部之端厚兵
部之明伟乃乔氏之所以为重而二子者皆以文学为
业图显于厥世兹谱之修岂独载名与系为稽质簿状
之具哉思前史之失传慨近谱之不可推幸而可知者
得姓改氏之由而已则自身之所受传之以及于无穷
者固存乎其人而谱亦恶可阙哉且名之载于国史者
卷六十四 第 3a 页 WYG1250-0660c.png
秘不可见而诰敕之褒锡碑志之纪述歌诗序记之赠
遗酬答皆足以备观而互證故以次书之不在谱中论
乔氏之世于此取焉可也
   金溪吴氏族谱序
湖广布政司参议吴君懋贞以其父封给事中正夫君
所修族谱来请曰吾吴氏之谱逸久矣吾祖若清府君
暨若渊若浩二叔祖有遗志焉若渊之没吾父检其故
箧则见其所自修者而未尝出示盖慎之也吾父乃仿
卷六十四 第 3b 页 WYG1250-0660d.png
康斋先生所为谱质诸欧阳氏之法博采旁證以足其
所未备又冠以宗图附以世德仕宦墓田家范及团拜
合祭诸仪八年而后成乡之为谱者莫加焉盖吾族始
浚仪唐大史兢八世而为宣公者居于蜀子孙散处于
抚旴赣邵之间金溪抚地也又五世而为四四者宋开
禧时始徙竹溪为今族凡九世而至世忠以年计者三
百矣而吾谱始成请序所以作之意夫姓之分而为氏
其类甚繁惟国世最大且著而其后亦或忽其所出吴
卷六十四 第 4a 页 WYG1250-0661a.png
之于鲁去黄帝未久也而昏礼已失况其他乎后世以
氏为姓若简矣然大而望于郡小而望于乡者亦不能
皆明其所由分虽大且著如国氏者徒袭其空名而已
幸而知其所自出而不知其所由分其与无所出者等
也谱之作其容以已乎哉天下之吴皆出于泰伯今居
竹溪之乡者再分于金溪一分于抚而与旴赣及邵皆
分于浚仪其前所由分者莫得而知也由是观之虽散
在天下者皆然而何抚旴赣邵之云乎哉夫使浚仪以
卷六十四 第 4b 页 WYG1250-0661b.png
前之谱存则由大史而上可以至于封国受氏者岂惟
浚仪虽天下可也然则吴氏之谱之作其容以已乎哉
且谱之义所以尊祖敬宗而睦族者也故必有孝弟之
实心而后能作有孝弟之实行而后能守无其实而徒
有其文则其弊抑有甚焉封君敦厚崇礼以率其宗布
政君之在谏垣文学论议志存实用有成绩矣旬宣之
泽又将于此乎推然则吴氏之谱由是而传之以及于
无穷岂不可哉为子孙者知作谱之难而思守之之不
卷六十四 第 5a 页 WYG1250-0661c.png
易亦求其实而已矣
   群书集事渊海后序
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故孔氏之教博文
为先约礼次之盖有所识斯有所畜而不博则无以为
约也近古之世事简而文未繁其为学者多要而寡博
维史法既立变而为传记之书条分缕积以至于汗牛
充栋其势不能尽或纂略举要俾易于求索庶几尽其
所谓博有志于稽古者随所得而资焉顾天下之事为
卷六十四 第 5b 页 WYG1250-0661d.png
端不齐善恶成败纷揉百出必于是择而从之善者法
恶者戒则凡见诸纪录者虽人殊事异皆我之师也若
夸多斗捷采华叶而弃本根支离决裂而卒无所归宿
甚者谬取偏见为强辩诐行之资则虽博也将安取之
而况于略乎故博固贵乎要而所谓要者非书之谓也
有群书集事渊海者盖国初人所辑不著姓名凡四十
七卷自君臣而下至外国为门十为目五百七十二为
事之条其多以数千计大扺皆集诸书事略自春秋战
卷六十四 第 6a 页 WYG1250-0662a.png
国讫于元季每条之下必注其所出若可谓博而要矣
内官监左少监贾公性在司礼出纳机密雅尚文事购
而得之图欲捐赀镂板以便初学病其字大小募善书
者录之稍拓其式质疑计舛程工计日累数月而后毕
亦可谓勤矣比以公务携至内阁请序末简意恳甚予
夙抱书癖今且老不能遍阅也因为之浩叹而书之
   寿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九十诗序
弘治乙丑今天子新嗣大位恭上两宫尊号覃恩天下
卷六十四 第 6b 页 WYG1250-0662b.png
时太子太保吏部尚书三原王公致政于家年及九十
特赐敕备物遣使询问仍月如旧所给米二石岁加舆
隶二人盖盛举也于是部院以下诸公皆赋诗为公寿
户部尚书韩公贯道以首简授予乃为之说曰人之寿
以百岁为期虽或过之而弗及者天下皆是也七十谓
之稀年八十谓之中寿以九计者虽闾阎之下亦难其
人况公卿乎昔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
齿盖齿之尊者闻见广而猷虑熟惟有爵者能见之然
卷六十四 第 7a 页 WYG1250-0662c.png
非德性之坚定气节之完固则亦有鲜终之戒多辱之
议故三者必兼贵而互尚之然就问之礼珍从之物非
九十者不与也王公生永乐全盛时闻祖宗之遗风馀
烈历宣德正统间乐育庠序沾富教之泽历内寺外郡
以至方岳当天顺励精之日熙洽既久上安下恬暨于
成化之季极矣而力自振奋弹压权势劾佞邪而置之
法一咈意则浩然引去身退而名益高比弘治更化之
初特起为吏部执法秉政为谗邪所间竟不失其正以
卷六十四 第 7b 页 WYG1250-0662d.png
去自政体风俗之大罔不周知刑狱水利兵戎人物之
务遍尝而历试其敛而弗用也有遗力焉今耳目聪明
筋力如故高谈剧饮之暇书卷不去手平生所著意见
及典籍格言历代奏议日取而阅之虽兴寄冲漠而爱
君体国之念犹耿耿不能忘也昔文潞公以太师致仕
复起而归年过九十史称国家当隆盛之时其大臣必
有耆艾之福推其有馀足庇当世公之风声气节高年
盛福大略近之潞公有八子历要官公子六人其半皆
卷六十四 第 8a 页 WYG1250-0663a.png
在仕籍孙男十有三人曾孙三人而来者尚未艾亦今
人之所鲜见者也然则侈称乐道形诸赋颂以播之乡
国传之天下为衣冠盛事亦恶可已哉六子者某某承
裕为刑科左给事中刑科予礼部所举士知其清简有
家法每询公居起状兹特奉使命便道归省因以诸公
之意序是诗而畀之为寿觞侑云公字宗贯号介轩石
渠老人则暮年所更号者也
   寿兵部尚书刘公七十诗序
卷六十四 第 8b 页 WYG1250-0663b.png
吾友兵部尚书刘公时雍以弘治乙丑十二月二十五
日初度寿七十同年进士之在朝者太子太保刑部尚
书闵公辈凡六人皆赋诗以寓颂祷之意循私例也昔
公为户部侍郎已以老乞归先皇帝遣使赐敕俾总督
广东西军务敦迫以行又召入兵部乃悉其忠勤为国
状廷宣面谕若家人父子然及屡乞休退必优诏勉留
至于六七今天子嗣位公复引年在告疏三上上特申
先志累赐褒嘉辞益恳而留之悆切然公虽身在廊庙
卷六十四 第 9a 页 WYG1250-0663c.png
而山林泉石之兴未尝一日忘于怀也夫人之德业必
老而后成而兵之政为尤甚故蹇叔以老而知止王剪
以老而知进非勇夫少年所能及兹当新政之初边务
委积心计手应旁通曲当而中所执守断不为势利所
夺迹其平生所治水利边储民食诸事猷虑愈熟而志
气不少衰虽引年之礼知足之戒乃士君子之常而朝
廷之所眷注天下所望以为重者固不容释也近世有
外夷闻其执政而不敢内侵见其风采而相与叹美者
卷六十四 第 9b 页 WYG1250-0663d.png
然则公之寿其在今日亦恶可少哉且平居意气相许
皆欲以自见于世及壮而相励以有成老而相要以有
终者则不能以皆同予六人者与公同举而予又与同
业出入外内劳逸之不齐者亦多矣今诸公同朝而立
分曹而掌爵齿勋业相辉映惟予最少且劣公之视予
盖不啻十年以长而予亦老矣则公之寿可知而亦恶
可以易得哉书不云乎天惟纯佑命则商实又云天寿
平格保乂有殷多则实寿则长贤才之有益于国也如
卷六十四 第 10a 页 WYG1250-0664a.png
此此古之大臣所以与其同列者盖将为天下留之而
亦为天下颂之也是诗之作固以附诸君奭之义予不
善为祝寿之辞惟同年之寿如闵公者已四五作此予
所谓例也则今之寿公岂敢后于诸公哉六人者人再
赋得诗十二章为一卷书以齿序者诗为寿作也
   阙里志序
阙里志志阙里也阙里者吾孔子所居之地道德政教
之所从出文献之所在其志之也固宜古者有列国之
卷六十四 第 10b 页 WYG1250-0664b.png
史而又有四方之志九丘之籍至周犹存为外史所掌
孔子述职方以除之者大抵皆是物也封建既废史
惟朝廷有之至汉而备其法有帝纪有世家年表有传
有志事分而代辑及东汉南阳撰作风俗志后郡县始
各自为志则兼地里人物文章制度而有之而史之法
略具盖虽穷陬僻壤或不能无况吾孔子以教为政司
马迁之史特著世家齿于有国历代帝王褒崇封谥愈
久益隆其钟灵毓圣之地非一郡一县比也宋元间族
卷六十四 第 11a 页 WYG1250-0664c.png
人宗翰辈间有纪述久而弗传国朝成化末今山东布
政使张君泰知邹县尝辑孔颜孟三氏志其传未广也
弘治甲子重建阙里孔庙成东阳奉敕代告周览遐慕
欲为一书巡抚都御史徐公源及衍圣公闻韶力赞其
议比归至德州巡按御史陆君称卢君翊及布政使曹
君源等合书以请适闻提学副使陈君镐有事于此因
举以属之取所定凡例稍加润饰且以孔氏实录孔庭
纂要素王纪事世家补钞本致之以备采择陈君乃参
卷六十四 第 11b 页 WYG1250-0664d.png
阅孔氏所藏祖庭广记与凡遗碑断刻诸书所载踰年
而后成其法以阙里为主附颜孟诸弟子之名氏事行
而体统尊摹先圣肖貌及地形庙制而图像著述世家
宗泒特为世表而谱系明叙礼乐制度之法因革损益
而典式具若诏诰敕祝之颁布章牍笺表文移之出纳
往复罔不备载而阙疑订舛芟繁剔伪惟其所当凡为
卷十有三为目十有四为文累若千万言于是我国家
之尊师重道度越前古者粲然大明于世亦孔氏之家
卷六十四 第 12a 页 WYG1250-0665a.png
史也盖有此地必有此书阙于二千年而成于一旦不
可谓不难矣天下之学圣人者读其书法其道想像其
容仪而不可得见至其宅里林庙必惕然感之于心然
殊方而产限地以游固有终老而莫自遂者羹墙见尧
河洛思禹得是书而观之景行希圣之念不油然而兴
乎嗟夫金石虽坚不免磨灭断裂之患板锓楮印递相
禅续则可以至于无穷由今日以至于无穷者必自是
书始故以徐公之意为序适佥事黄君绣归自京师因
卷六十四 第 12b 页 WYG1250-0665b.png
畀之俾刻于阙里置于所谓奎文阁者御史金君洪继
按其地于是书有力焉故并书之而徐黄修建之绩具
在志中兹不复列云
   南京工部尚书陈公之任诗序
今年夏南京工部尚书缺吏部廷荐一人以请户部右
侍郎益都陈公廉夫实膺首荐值允命以行公自天顺
甲申至正德丙寅历三朝四十三年自户部至今部为
四署自主事至今官为八命资最深其始在户部专领
卷六十四 第 13a 页 WYG1250-0665c.png
钱谷尝督粮大同赈荒北畿催漕官河皆奉敕专事具
有劳绩在山西布政积官银至五十馀万两奏减给边
粮价八十馀万两抚治郧阳捕剧盗三百馀人招流民
十万馀口复入户部总京储积馀粮七十馀万石革马
房冒给刍豆价岁不下三十万两先朝之末诏诸司陈
弊政公所陈数事独能力诋权贵不少为假借其用心
亦勤矣而性素朴直随事尽职不自衒耀以取名誉循
次就格以至于今以郎中六荐而得参政以布政再考
卷六十四 第 13b 页 WYG1250-0665d.png
而得都御史以侍郎一荐而得尚书是何前日之拂而
今日之通耶屈伸往来之理固相寻于无穷然非其实
足以致之则车折马踣中道而废者亦多矣吾同年进
士二百五十人官至尚书者先后十有七方其始也回
翔迤逦每后于诸科而资格所积名实所致终有不可
遏者于公之行宁不重有所感哉夫君子苟知屈伸之
理出于自然则怨尤之意不萌于中希觊之私不移于
外修身尽职以俟命于天而已今两京并峙六曹分职
卷六十四 第 14a 页 WYG1250-0666a.png
工之与户皆国用民力所关而出纳之数作止之节以
今校昔则有专与减之异公其益殚厥职勿诿为远地
勿视为末务以无负于民与国使天下知其所自致者
非偶然而得也诸同年在朝者五人各赋诗二首为赠
公以明年丁卯寿跻七十远弗及贺则预为致之以赠
同举公之先通议府君尝教京学予髫龀时所受业者
予之视公宜不在诸公后也故既为诗又序诸卷端
   迁葬志序
卷六十四 第 14b 页 WYG1250-0666b.png
迁葬志志迁葬也是迁也有合葬之道焉言迁者统于
尊也有族葬之制焉不遍及者专其事也当其未迁也
悲思怨慕积懑怫郁不平之情诚有不得已者一迁合
间而昭穆之相从世代之相系上祖祢而下及于子若
孙虽死而若生虽亡而若存者吾亲之心其将安乎吾
亲安则吾之情亦得以少慰矣而况封赠之典葬祭之
赐崇名备物皆徼朝廷之宠以为家世荣又平生意望
之所不敢及者徒恃吾祖吾父之行足以感乎天而得
卷六十四 第 15a 页 WYG1250-0666c.png
乎君失乎彼顾得乎此亏于前乃盈于后若影响符契
之相应者恶可以不志哉故兹志作而天道明兹志作
而君赐彰兹志作而世德著兹志作而孝子之情见非
徒不得已于迁而亦不容已于志也志凡四卷首载诰
敕谕祭之文次之以奏疏公牍次以祝文奠章又次则
碑志铭状而杂记诸诗又以次附焉
   篁墩文集序
文之见于世者惟经与史经立道史立事载道之文易
卷六十四 第 15b 页 WYG1250-0666d.png
书诗春秋礼乐备矣书与春秋虽亦纪事而道固存焉
及其渐晦则孟子扩之又晦则韩子发之文而愈晦则
周程张朱诸子大阐明之自是而后殆无所复事乎作
者纪事之文自左传迁史班汉书之后惟司马通鉴欧
阳五代史若朱子纲目则取诸春秋亦以寓道而非徒
事也道无穷而事亦无穷故作者亦时有之若序论策
义之属皆经之馀而碑表锡志传状之属皆史之馀也
二者分殊而体异盖惟韩欧能兼之吾朱子则集其大
卷六十四 第 16a 页 WYG1250-0667a.png
成故虽未尝极力于史之馀者而观其所论议则可知
己历代以来忽于考据者多失之疏略而不该于用浅
于造诣者多失之支离汗漫而无所归纷纷藉藉以就
于澌尽泯灭之地无怪乎其然也吾友篁墩陈先生资
禀灵异少时一目数行下英宗朝以奇童被荐入翰林
观中秘书用诗学及第读诵常至夜分遂能淹观群籍
下上其论议订疑伐舛厥功惟多及研究理道求古人
为学之次第久而益有所见而于朱子之说尤深考覈
卷六十四 第 16b 页 WYG1250-0667b.png
自以为得我师焉赜探隐索注释经传旁引曲证而才
与力又足以达之虽皆出于经史之馀而宏博伟丽成
一家言质诸今世殆绝无而仅有者也顾中遭忌嫉晚
罗奇祸经济之用不能尽白于世其所自见不过进讲
经幄及于储宫校正纲目预修续编之类而已若金梓
所刻卷帙所录家藏而人诵自都邑以遍于天下贻之
后世则虽巧诋深嫉者亦恶能使之无传哉功名富贵
固士之所不道乎独慨先生年不及下寿虽所谓文亦
卷六十四 第 17a 页 WYG1250-0667c.png
未竟其所欲为者耳先生之文有篁墩前稿后稿三稿
续稿百二十卷没之七年为正德丙寅其门人辈摘而
刻于徽州名曰篁墩文粹论者以为未尽其选越明年
丁卯知府何君歆暨知县张九逵徵于其子锦衣千户
埙得全稿焉将并锓诸梓以示来者而埙请序于予予
与先生同举京闱且同官甚久最其为文悼其不大用
以没故为天下道而因以附吾私云先生所辑有道一
编心经附注程氏统宗谱贻范集共百馀卷别行于世
卷六十四 第 17b 页 WYG1250-0667d.png
皇明文衡瀛贤奏对录宋逸民录又百馀卷藏于家不
在集中
   黎文僖公集序
东阳昔从文僖黎公先生游举业之暇获见所为古文
歌诗诸作时公方以状元及第文名满天下自公卿以
下外暨藩郡购者踵相接公每用短素相方格正书不
复属草运笔命意不废问答而词整意足动数千百言
月累岁积至盈几案公亦不自爱惜或为人所持去及
卷六十四 第 18a 页 WYG1250-0668a.png
往反故邑回翔旧都道途箧笥间逸失过多公既致政
归弃诸生越数年其长子南康知府民牧亦卒次子山
西右布政使民表辑其家遗稿得若干篇多出传写亥
豕不可读东阳乃与刘司马时雍杨大宰应宁参互校
订釐为若干卷而民表实锓梓以传公尝论古人之文
大抵以丰裕充赡为尚以雕饰削刻为病东阳虽在髫
丱颇能测识公意因进而请曰此非孟氏知言养气之
旨乎公曰得之矣盖文章之与事业大抵皆气之所为
卷六十四 第 18b 页 WYG1250-0668b.png
气得其养则发而为言言而成文为声者皆充然而有
馀措而为行行而为事功者亦毅然而不可夺顾养在
我而用不用系乎时故韩昌黎苏眉山之气见于文章
韩忠献富文忠之气见于功业虽所就不同其在天下
皆有不可泯者公积学未仕时累诎科第而志益坚在
翰林上书执政救言官得罪者固已气盖一时矣居尝
遭值猜嫉而放言高论不少为迁就及其登华陟峻犹
不免于投闲置散而定力雅操未尝苟同于世故虽功
卷六十四 第 19a 页 WYG1250-0668c.png
业未能尽见其所养者固存今即其文观之其所谓丰
蔚充赡者盖若是盛也况亦有不尽其传者乎然观室
者必观其隅后之学者闻公名因其文而论其世亦可
以识其大矣东阳获奉绪馀忝窃科第侥冒禄位非徒
学力未至而才不称事于公殆有愧焉又不能蒐采放
失俾无遗憾谨序次其所仅存者而因以附名姓于后
云公字大朴别号朴庵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文僖其赐
谥也
卷六十四 第 19b 页 WYG1250-0668d.png
   匏翁家藏集序
匏翁家藏集七十卷吴文定公所著而手自编辑者也
为诗三十卷不分体制以年月先后为序文四十卷则
分体汇载而先后亦隐然寓乎其间盖惟辑其所可识
而散佚于世者弗与也公既返葬其子中书舍人奭刻
梓于家未毕也比阕服上京师以属公从子奕数月报
诗卷成又数月报文卷成奭特以告予请序首简予览
之怅然叹曰言之成章者为文文之成声者则为诗诗
卷六十四 第 20a 页 WYG1250-0669a.png
与文同谓之言亦各有体而不相乱若典谟训诰誓命
爻象之谓文风雅颂赋比兴之为诗变于后世则凡序
记书疏箴铭赞颂之属皆文也辞赋歌什吟谣之属皆
诗也是其去古虽远而为体固存彼才之弗逮者粗浅
跼滞欲进而不能强其或过之不失之奇巧则失之诘
屈不失之夸诞则汗漫而无所归于是作者虽多而文
之体益微矣然言发于心而为行之表必其中有所养
而后能言盖文之有体犹行之有节也若徒为文字之
卷六十四 第 20b 页 WYG1250-0669b.png
美而行不掩焉则其言不过偶合而幸中文以古名者
固若是乎哉公少以经学为程试既而遍读左传迁史
韩柳欧苏诸家之文欲尽弃其旧业及为部使所迫取
甲科官史局文名满天下老居台阁弗究厥施而终始
于所谓文者故其为诗深厚醲郁脱去凡近而古意独
存其为文典而不俗鬯而不汎约诸理义以成一家之
言由是观之则其识见之真正行履之端恪情趣之冲
泊无累者不待挹其容仪聆其论议而后可知也其文
卷六十四 第 21a 页 WYG1250-0669c.png
之传世固不可少哉昔人为一代数人一人数篇其澌
尽泯灭者弗论今求之成帙之间非世所最选者亦难
乎其为观矣知言君子执体裁而求之公之文其有取
之无穷而读之不厌者乎然则其散佚者尚博而求之
以尽白于天下无徒曰家藏云尔
   太师英国公张公寿七十诗序
礼有之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商人
贵富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诗书所称不一而足齿
卷六十四 第 21b 页 WYG1250-0669d.png
之于天下亦重矣至于史籍所载不可缕数姑以将帅
言之汉则张苍马援唐则王忠嗣郭子仪宋则种师道
韩世忠皆有爵位功德而戚里之旧则惟伏波汾阳二
人而已然其忧远之迹劬勚之力盖有不偿其所得者
可不谓难乎英国公姓张氏字廷勉其先出开封之祥
符厥祖河间忠显王从太祖高皇帝起义兵累功擢指
挥同知从太宗文皇帝定内难没于东昌配食太庙厥
考定兴忠烈王以世荫累功封信安伯新城侯进英国
卷六十四 第 22a 页 WYG1250-0670a.png
公食禄三千石赐诰券加太师知经筵事监修三朝实
录号奉天靖难推诚宣力辅运佐理武臣阶特进光禄
大夫勋柱国没于土木朝廷建世忠祠命有司修祀事
公年九岁即嗣公爵掌后军都督府事总五军十二营
兵马经筵实录亦如之爵之贵莫有能过者也有姑与
姊为两朝贵妃世号国戚于亲亦有光焉其为人敦诗
说礼执恭守俭劳而不伐恒久而不易居常应事不动
声色而冠冕百辟为三军所倚属四方所传诵中外所
卷六十四 第 22b 页 WYG1250-0670b.png
瞻慕观德者于此取焉可也且自服圭组以来六十年
历事列圣值重熙之世燮调默运于三公甲胄不烦于
大将吁谟乎庙堂之上镇定乎要荒之外七子五孙冠
组环列夙夜之勤晨昏之乐有并行而不相悖者福履
之盛盖一代而不数见也今寿登七十而耳聪目明志
力不倦郊庙之扈从营府之号令以至冠盖游行之节
歌壶燕飨之礼校之少壮无少异焉圣天子方重老成
尚功烈宠禄优渥体貌隆重视前古而无让公之寿固
卷六十四 第 23a 页 WYG1250-0670c.png
得于天其益思无负于吾君也哉正德庚午春三月朔
日实公诞辰新宁伯谭公元助与公世好暨诸勋旧姻
戚赋为歌诗寓颂祷之义以首简见属故先叙其大者
而后及其私云
   清苑傅氏家谱序
吏部左侍郎清苑傅君邦瑞尝作家谱九卷间以视予
曰请为圭序之予观其制首叙姓始按唐世系表谓傅
出姬姓黄帝裔孙大田之后封傅邑因以为氏顾他无
卷六十四 第 23b 页 WYG1250-0670d.png
所据惟商说居傅岩以地为氏虽宋郑樵之博洽亦止
云然晋傅叟郑傅瑕而下亦不可考汉义阳侯介子居
北地北魏长史永居清河皆以地显及其他散处中国
者大抵皆傅岩之后此兹谱之所由始也夫古之为氏
或以国或以官或以地氏非其人之贤殆不之及若傅
氏者是已说之见梦于高宗也与之语果圣人遂立以
为相今其语不可得而闻闻之于既相之后则三篇之
问答非圣莫之能也彼以国与官氏者宜乎众矣其存
卷六十四 第 24a 页 WYG1250-0671a.png
于世者仅可指数而地之氏乃大传而不废非以其人
之故与清苑之传不知出于何郡旧传有小兴周者考
之志记皆无其名邦瑞之曾祖某祖某父某学优而不
仕皆以邦瑞贵累赠如其官而傅氏始显名邦瑞以学
行登甲科官翰苑累迁左春坊谕德侍讲学士在讲筵
史局其所以格心华国者皆逊志之学多闻之训也兹
佐圣天子领铨选当以人事君之责则所谓旁招俊乂
列于庶位者方有赖焉夫以数十年之世系家学至于
卷六十四 第 24b 页 WYG1250-0671b.png
今而可徵非其人之贤其孰能之哉说者乃谓谱系之
法惟出于所知盖自世远姓繁诚亦有疑似冒滥之弊
若傅之为氏殆千百之一二宜不至于冒亦无所与疑
者使人人而能贤世世而能守则兹谱之传虽至于数
千载亦可也谱之作有大义十馀若他望国系传记邑
居坟墓大抵依欧苏例为之其有异者则于名字之上
别系元亨利贞等字为行次叙小善曲艺而疑者虽显
弗书叙女子之嫁而不书其改嫁者盖邦瑞所独见若
卷六十四 第 25a 页 WYG1250-0671c.png
叙姓显则凡历代之贤者皆备录之以为或涉于吾所
同出其例放于学士蒋君敬之而其说则出于大学士
丘文庄公邱与蒋皆希姓庶免于疑与冒者故傅氏因
之然非欲以例天下姓氏之繁也其馀若诰敕赠送铭
志诸文亦以近例附之而其父之遗诗文亦附焉
   锡山钱氏家谱序
锡山钱氏家谱十卷户部郎中荣续修而重刻焉者也
钱氏自汉富春公让始居江东为钜族有六望而常与
卷六十四 第 25b 页 WYG1250-0671d.png
湖皆其一唐富春尉孝璟自湖迁杭实吴越武肃王镠
所出武肃尝作八宗庆裔图推姓氏所始至于少典图
为八十世而岁代绵远合否不可知其曾孙朱赠太师
中书令惟演修之以武肃为第一世至五世而止盖名
同而义异及其再从孙承奉郎进始迁无锡无锡亦常
地也国朝永乐间承奉十世孙文林居士恒及其子梅
堂居士发又修之则略其远世旁裔而于正泒为详其
诸孙种德辈又辑诰劵诗文诸作为传芳等集皆以羽
卷六十四 第 26a 页 WYG1250-0672a.png
翼是谱者然亦未备也弘治辛酉荣伯父梅林居士洪
重加编辑而荣以其父奉直公溥之命实预为之合统
系图本系以文学总而为家谱而名始得正图则自文
僖从子殿直统而上八十有五世皆存之以示所尊自
承奉迁锡者为第一世下及其诸孙为世十有七则详
其名字官爵居址婚娶生卒以示其所亲而义始明议
礼之家曰是善为谱礼不云乎尊祖故敬宗敬宗故睦
族慨自宗法废而谱牒之学兴士大夫家未必有有之
卷六十四 第 26b 页 WYG1250-0672b.png
未必善今其所谓尊者尊祖敬宗之义也所谓亲者睦
族之义也荣尝谓武肃文禧之被宠垂休者以其忠孝
不以其尊显此吾父之训也苟不慕其尊且显而惟忠
与孝是笃则于正宗不容以不亲夫以迁锡为始祖而
犹图其所谓八十五世者此吾高祖之义也推高祖之
义及于始祖以为有所据而不敢废则于远祖不容以
不尊合是二义以为一家之书前略而后详此专而彼
汎非徒有所据而亦不能无择此谱之所以善也且古
卷六十四 第 27a 页 WYG1250-0672c.png
者族世皆系于官其显者多载之世本外史旁推而互
见钱自得姓受氏之后无论世数其显者武肃谱之矣
武肃之后生犹有籍思懿王俶纳土于宋奏名于有司
者三千人为文武职官者殆及其半然其勋业行迹在
国史者文僖之外无闻焉今其子孙散满吴越所谓六
望又不知分而为几锡之族最繁且盛而数十年未有
显者虽实亦无以自见荣始举进士为京朝官敦孝行
义为宗族重而文艺又足以发之如是谱者观其所自
卷六十四 第 27b 页 WYG1250-0672d.png
叙可知己然则谱之作亦非待其人而然欤使为锡之
后者世世相续皆能尊祖睦族笃忠孝为显扬地则承
奉之泽可以至于无穷望他郡者能各详其所亲而不
失其所尊虽武肃所推而上者其泽亦固在也不然则
谱虽善亦不足恃而况不能为谱者哉
   月桥诗序
攸邑之东北四十里有山焉奇耸峻拔每月出则先见
其巅登高而眺一白万顷景象澄彻待月之高故名曰
卷六十四 第 28a 页 WYG1250-0673a.png
明月山山之麓有桥横亘溪阔其长可数丈凭虚而步
左右顾盻水光滉漾与月下上四无津涯得月之广登
兹山者必于桥故亦名明月桥载在郡志易君孟景世
居之后徙居县南之流塘怀念故业时往来啸傲其间
因号为月桥居士其子舒诰举进士为翰林检讨获封
君如其官于是学士大夫同在史局者询其家世居处
知君性行好尚之贤相与赋月桥之诗以美之舒诰乃
汇而成轴请予序予惟天下之名山巨浸奇踪胜迹或
卷六十四 第 28b 页 WYG1250-0673b.png
以人显或以物著大抵出于通衢大郡者易而发于遐
陬僻壤者难如岱岳之峰以日观名金山之亭以留云
名衡山之峰以回雁名以至蜀江之濯锦匡庐之瀑布
皆以物著他如王右军之兰亭杜子美之浣花裴晋公
之午桥李赞皇之平泉苏子瞻喜雨之亭赵子昂松雪
之斋皆以人显而其弗显者固不可以悉计也人之情
惟其居处之乐如所谓生于斯长于斯聚族属于斯者
其常也若处而仕仕而归有某水某丘童子时所钓游
卷六十四 第 29a 页 WYG1250-0673c.png
之处出于外境亦有见似人而喜者其所处不同其为
情一也易君居家孝友在乡党称信义通经史喜吟咏
藏修登眺之馀抚事触物固有发乎情而感乎人人者
而其子又足以扬之然则兹山之与兹桥也亦岂必通
都大邑饱经而素识者而后为显哉且古之人盖有以
月之恒山之寿为颂祷之辞者君之寿七十有四某日
为初度之辰当秋气寥泬天宇清肃之时歌是诗以为
寿觞之侑君之情其长乐乎兹地与兹景也若济川之
卷六十四 第 29b 页 WYG1250-0673d.png
功平政之惠则舒诰之文雅笃学又以志操持之亦将
有取于兹桥之用也乎其母孺人刘氏与君生同年诞
同月且同被锡命故诸诗并及之予同郡人也尝归茶
陵渡攸江时未与君识不及观所谓月桥者念舒诰之
请故为之序
 
 
 怀麓堂集卷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