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一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WYG1250-032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怀麓堂集卷三十一
              明 李东阳 撰
 文稿十一
  记
   华容县学重修记
岳州华容县学在县治南旧地苦水国朝洪武初始迁于北
一里许基构宏丽久乃浸圯天顺间知县许杰尝修庙庭备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WYG1250-0321d.png
祭器有意于学未逮也成化己亥湖广按察佥事李公文中
行部至县询于知县鲍德暨教谕颜信训导习善知学久不
治慨然曰吾事也吾不以烦民乃取赢于官得白金数百而
命府知事吴正董其役凡门庑堂室以楹计者数十瓦甓木
石髹采丹垩剔朽除秽易为坚完焕然大新观者改视闻者
易听以为盛举于是县官师儒合而言曰李公之功吾徒曷
敢忘惟刻石纪事昭于后世俾引而无穷者吾徒事也兵部
郎中刘君时雍上京师以诸君意属予请为记予惟士之学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WYG1250-0322a.png
将以为世用也然必养而后成故其平居穷理明义使
中有定见而力足以守之于是出而应世酬物庶几不
失其正盖必断于取舍得失之际然后不为利害生死
所移易自易及难由恒达变涵养成就岂一朝一夕之
故哉国家之养士知其不可易而成也故学校以居之
师传以教之堂庑斋室之居廪给馔食之制课之以书
史文艺之业肄之以祭祀饮射之礼申之以孝悌忠直
廉耻之义日涵月泳使学成而德立然后禄而官之其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WYG1250-0322b.png
勤且厚固如此士之庐居而馔食者念夫养我者之厚
必畜德积学以称为士曰其无负兹馔与兹舍也于是
出而有守与责则念夫爵我禄我者之重必致志竭力
建功业以称为臣曰其无负此爵与此禄也苟群趋旅
逐以学宫为传舍则他日之出视科目将必若蹊径然
一得志则弃不复顾求其以名检易贵富断为此而不
为彼也亦难矣然则士之养于国者恶可不思所以自
养哉华容文献地多奇才伟器登巍科名列卿者踵相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WYG1250-0322c.png
属方圣天子渴贤图治贤有司又振而承之兴学明教
亦进德修业之基也他日有以名行功业不为物夺卓
然在天下使而乡之士不为虚名今日之举不为美观
而吾之文不为虚言者非国家建学养士之意哉亦非
吾李公及予之心哉公暨子同举进士以刑部员外郎
出佐湖臬尝预立边功救荒除盗锄强暴植柔懦有功
吾民盖不独于学政为然故并书之
   山阴陈氏祠堂记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WYG1250-0322d.png
监察御史陈君直夫葬父文林公于山阴时山阴故业
荡尽僦居于杭暨复葬其母某孺人始卜地建屋为祠
堂以祭考妣上及于高祖而下逮于所当祔买田数亩
以共祭物岁时用考亭家礼及旁考诸书以修祭事盖
其家生产阔略而祭祀之礼未尝少阙服食疏俭仅足
为寒暑朝夕而飨荐之物未尝不洁尝慨然曰此吾父
之所欲为者也吾子孙不可以不知也乃走书京师属
予文及服阕北上再命而南则以予文归而刻之石初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WYG1250-0323a.png
直夫大父讳某从事浙藩为仇吏所案身既瘐死家亦
尽破文林公方弱岁远戍交阯至梧州归籍京师晚就
义于南京以卒其心盖未尝一日忘山阴也及其没而
返葬仇家怨吏皆澌尽灰灭无复存者而公闾里耀丘
陇安孙子蕃盛有百世不摇之势则其游魂精气往来
下上于松楸桑梓间者宁有时而既邪且公当交阯之
役宁知其不死于道路幸而不死亦当为文身之鬼及
其归老京师可谓幸矣又孰知其优游容与卒返于所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WYG1250-0323b.png
生之地以终其身以飨其子孙邪盖陈氏之复祀于此
者以直夫故也直夫之归虽仕且显而身负俸薄其难
已甚然而必至于此而后已者以其亲之志乎此也不
如是不足以慰吾亲故苟吾力之所及者无不为也直
夫贤乎哉今夫有堂焉以居有田焉以祭无难为之势
而有可守之业为陈氏之子孙者亦易矣其或弗构弗
穫弗修而居弗职而祀可以为而不为者岂其子孙哉
岂其祖考之所望者哉君子之为教必本诸身而先乎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WYG1250-0323c.png
其亲直夫之所自尽可以教矣为子孙者亦可以观矣
作陈氏祠堂记
   南巡图记
吾湖南天下巨藩北按河南北东为南畿东连江西东
南为广东西抵四川西南为贵州而西北为陜西疆境
所接半天下地方数千里其间名山大泽如衡岳武当
洞庭云梦为形胜之会其上则奇峰峻岭回滩激濑人
迹不能及下则连山洪涛千叠百折其势若排云而降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WYG1250-0323d.png
远则平原沃壤曼延映带茫然不绝盖天下之奇观备
矣夫自有山川以来炎黄舜禹之迹殆无容议他如屈
原之忠义庞德公之隐逸羊叔子之惠爱周公瑾陶士
行之功烈周濂溪张南轩之道学李太白柳子厚苏子
瞻之词赋遗宫故治荒台断址之所在高可仰深可溯
清可挹喜可以慕而悲可以叹者皆于是乎见焉君子
之至于是以广见闻恢积蓄宣达情抱无乎不可而况
握符建节有民人社稷之寄得以施号令树勋业于其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WYG1250-0324a.png
间哉华亭侯公公矩自刑部员外郎出佥湖广宪事郎
中过君太璞奚君时享壮公兹行摭景之尤胜者绘为
图釐为数十题与诸名能诗者赋诗为赠谓予湖人请
记图左予家湖之东陬而生于京师盖尝历黄州观武
昌望汉阳经岳州以至长沙吾藩之胜已略具于胸中
矣感时怀古或有所见而不得与高人奇士倾写万一
今公往矣其亦有感于兹乎抑古之论巡行者听谣颂
以审其哀乐纳市贾以观其好恶讯簿书以考其争讼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WYG1250-0324b.png
览车服以等其奢俭省作业以察其趣舍以公之贤咨
诹措置以周我邦邑必有其道声迹所及岂徙动山岳
而扬波涛也若远游之文登高之赋皆公馀事乃求之
游观玩乐之间亦奚取乎兹图也哉
   友爱堂记
临江之新淦铙为望族伯曰顺亨仲曰道亨者又饶氏
之长而贤者也性友爱家食千指居恒共㸑子姓薰习
虽群从分处怡然如同胞焉道亨间请于兄曰家之幸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WYG1250-0324c.png
不贰者以吾兄弟在也吾兄弟能之吾子孙或未必能
也请有以昭德示训顺亨乃名其堂曰友爱之堂翰林
编修刘君景元吉人也居既比郡又数所经地尝交于
道亨知其事为详比同直史馆举以告予既乃请记其
所谓友爱堂者夫孝友天性也父子兄弟天属也人之
善皆性乎天而伦有疏戚行有先后必自属于天者始
焉父子亲之至者也兄弟同出于父子故友与孝相因
而不相远凡有兄弟者皆然芸童牧竖卉裳椎髻之民
卷三十一 第 7b 页 WYG1250-0324d.png
无不知兄弟之爱也及其天既丧则虽经生学士或不
能之于此而不厚则亦无所不薄矣噫夫妇朋友皆人
合于人伦差后然其厚者在夫妇则曰如兄如弟在朋
友则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今于所谓兄弟者顾或疏
之如涂人甚之如寇雠非特夫妇朋友之不若理欲之
相远固若是甚哉予尝求其故矣人之所欲莫甚于衽
席亦莫甚于货利家之为祸恒必由之京兆之由汝南
之缪清河之乙皆以此起衅而其止也则或以理悔或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WYG1250-0325a.png
以家教或以官训而后能上无明有司内无贤父兄徇
欲忘理衅起而不能救甘心而终身焉者盖亦多矣可
胜道哉可胜叹哉予以为二者之弊有父兄所难言者
故极论之为饶氏孙子戒友爱之泽将于是乎徵来者
勉之
   南山草亭记
天下之山以南称者不知其几也泗之盱眙有山焉南
直县北枕淮在州之南故亦曰南山宋米元章有诗称
卷三十一 第 8b 页 WYG1250-0325b.png
为东南第一山并书三大字于石故又谓之第一山然
南山之名固在也自汴水入淮涛浪冲激一泻千里而
兹山实当其冲为景最胜邑人陈君德修居东北隅尝
诛茅构亭适际山半以周览宇宙流观江湖凭几据榻
则目回颈间有舟车杖屦旬日之所不能至盖兹山之
尤胜者也予尝渡淮西望去旴眙为里尚数百不及见
兹山登所谓草亭者然与君同甲第又同朝数闻君言
且得其图观之虽不躬至而能言其胜也古之人其名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WYG1250-0325c.png
与迹必托物藉地以传其居南山者汉有四皓晋有陶
渊明唐则有卢藏用数人者之贤不肖固较然明也今
所谓南山者同名而异地出处进退宜于此有择焉君
起科第历曹省出牧州郡其途甚正羞捷径而不为者
也出而当右文崇教求贤如不及之世是方输志效力
之不暇又何嫚骂之避而矰缴之逃乎若渊明丁江左
叔世假辞于折腰寄兴于采菊见山之外始出终处亦
非果于忘世而君遽效之亦弗类矣乎盖仕之有止犹
卷三十一 第 9b 页 WYG1250-0325d.png
行之必有归寐之必有寤也君子知仕之道则必知止
之义故虽融显向进之身为预为敛退可据之地示不
为贪冒计也以君之贤得志行义功成而退岂不绰然
有馀裕于兹乎若退之赞侑之诗摩诘看云之兴固暮
年馀事未足为兹亭重也君在金华有善政吾之言当
于是乎徵故为君记之
   海月庵记
鹿场吴先生居城东辟地北邻得萧履庵旧圃堂于西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WYG1250-0326a.png
北堂东荣隙地可丈许为庵东乡尽圃之趣而未有名
也方与客夜游见明月出东海缘空而上启扉眺之则
轩窗几席之际皆月也乃名其庵曰海月客曰夫海月
之所出也月出海而行于天下其光则有形者所同受
也是海且不得专而况庵乎先生曰吾尝观乎月月之
光行不择乎地施不择乎物方其在吾庵也犹其在海
也海则海庵则庵随所在而系之名是故海月者天下
称之矣且吾尝观乎海盖惟海之大可以槩月之光天
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WYG1250-0326b.png
下之物莫加焉吾得月之光而槩乎吾心则吾之在吾
庵也犹吾之在海也由是言之则自吾之圃以及轩窗
几席皆可以系乎月而独吾庵乎使吾之心不异乎月
则吾庵之受之也无愧色矣客曰善乃相与赋海月庵
诗遂定名云
   衡州府学重修记
衡之学旧在石鼓山宋开庆间燬于兵徙今金鳌寺地
元至正间学正吴刚中辈售城西南宋李肯斋故宅建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WYG1250-0326c.png
庙及学复燬于兵国朝洪武三年知衡州府高从训训
导杜文德辈于庙后建明伦堂进德正心诚意明善四
斋久且坏成化八年知府徐君孚病其湫隘乃与郡人
给事中刘君昊及训导黎文刘翚谋徙于旁左隙地四
十馀丈盖是学凡四徙而地益善中南乡为堂五间崇
二丈六尺前为露台方八丈崇五尺左右为四斋各三
间如堂之乡而名皆仍其旧堂后为亭名曰光霁又后
为馔堂三间曰养源外为大门及仪门以间计者各三
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WYG1250-0326d.png
易灵星门柱以石其崇三丈会徐君以疾归未毕也十
三年光山何君来知府事益修拓之以教授刘庆训导
李实王重检校庞抡董其事徙其门乡回雁峰挹东洲
桃浪诸水绘堂斋门庑皆用五采庙后建尊经阁为间
五崇三丈有奇阁之隙为官廨五区各九间斋之两翼
为号房以间计者四十为崇各文有六尺而楼其上学
之前衢建绰楔四左曰文逵右曰文庙其外曰宾贤曰
毓秀越二年乃成盖是学历二守而功益盛前此未尝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WYG1250-0327a.png
有也学生朱奇贡京师教授君寓书于予请纪成事予
闻而叹曰古之人蓬户以为儒陋巷以为贤待教而兴
者谓之凡民待声色而喻者谓之中人其学之笃有如
此者今官居而廪食董以有司诲以儒官岁试月课礼
劝而朴罚数者亦详且劳矣而士往往惰于学岂古今
人固若是远哉抑所以教之者异也夫使数者之政一
有阙虽古之人不足以为教独其所为教有不专恃乎
此盖必申孝悌敦忠信又必自其身推之官郡县则端
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WYG1250-0327b.png
行操职师傅则崇德艺清源而正表则得于观感者不
患其不古若而况有惩劝匡辅之政翼而行之邪自法
律书簿之政行学校之具亦弛不治身教之义盖无复
论矣上之不教而专责乎士岂不难哉然为士而不自
奋于古之人姑以云有待乎上亦士之耻也何君干力
有惠政其在学校尤极致意而教授君辈亦惓惓不置
其教可推而识也为之士者固将踊跃振迅争先进之
为快而况好学慕义出乎天性如衡人者哉予邻郡人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WYG1250-0327c.png
且君同年进士嘉君之绩喜诸乡士之且有成也作衡
州府学重修记君名珣字廷瑞起家南京户部主事迁
员外郎陟今官
   江都县学科贡题名记
江都于扬为属邑旧文献地也自国朝洪武初建学置
师设科举岁贡之法茅拔而进者时不乏人山阴董君
豫来宰是邑政事之暇著贤书稽宦牒得科贡之士若
干人曰此而弗识无以示后学乃汇次其名刻石学宫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WYG1250-0327d.png
之庭石既成则驰书京师请予记夫名有贵贱有贤不
肖贵与贱为虚称贤与不肖为定论故君子不以穷达
得失为计而疾不称不畏无闻殆以是耳盖自公卿大
夫以及士农工贾皆有名其始𨽻于版籍甚微也升于
庠陟于国学其名始有以别于人人及学于乡选于礼
部皆录名于梓以传进士其最著者故录其家世邑里
加详又题名刻石树之国学皆令典所不可阙者而其
名籍所在若府州县者又私与题其名于学宫则国学
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WYG1250-0328a.png
之遗意有司者之事也夫使士之名于此者大足以传
天下而小足以传之一乡不亦荣甚矣乎及其名载宦
籍功施而事见司铨覈者岁考秩计执公论者从旁而
议之某廉某秽某勤某惰皆判不可掩而凡官职之小
大不与焉殁而传于史册或有奸宄贪浊者人得指其
名而斥之其或免乎是而庸庸碌碌泯没而无闻者又
不知其几也其忠孝贞洁卓然称为名臣铭鼎彝书竹
帛历万世而不朽者于是始得为真名而所谓崇卑贵
卷三十一 第 14b 页 WYG1250-0328b.png
贱皆泯焉不复论矣然则为士者其可以此自恃乎哉
江都之士由科贡而升者或居侍从或居风宪以至于
州县学校之官其以政绩著者盖多矣今考诸鼎彝史
册之间亦尝有其人乎后进之士仰遗风慕馀光志感
行励必有勃然于此者亦今日之名启之也若羡荣慕
贵徇虚称而忘实用则兹名也适足以为訾议之资石
恶足恃哉董君以进士出宰有政誉尤注意学校此其
馀绪也
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WYG1250-0328c.png
   敦本堂记
敦本堂者吾友职方郎中刘君时雍所作也刘氏宋南
渡时有都统制讳宝者从岳武穆平湖南武穆死弃官
隐华容华容之刘氏自都统始由都统传六世至天泽
天泽有弟天浩为元兵所掠后得诸京兆以归以次子
元辅后之已而天浩亦生子元英子孙世继于是天浩
之后益盛而天泽之再传顾绝由元辅三传为赠御史
居敬四传为按察副使广居始以本宗还系天泽之谱
卷三十一 第 15b 页 WYG1250-0328d.png
而于天浩之宗犹惓惓终身焉职方御史之孙按察之
子也盖尝推明先志以为二祖皆始自都统礼于始祖
有墓祭之义而都统墓久弗识谱传在故宅后数步许
乃即其地为堂每岁春秋之仲与凡为刘氏者望都统
之墓祭于堂而二祖之子孙皆在焉祭毕而燕以世次
叙坐立令子弟读家规讲古今善恶成败以垂戒之乃
名其堂曰敦本属予记以示于祭与燕者礼曰人本乎
祖又曰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凡此者情之所自致
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WYG1250-0329a.png
者也然服穷于五世祀止于四代而墓归于一生人之
情盖有不但已者而礼寔制之君子使礼足以达情而
情不至于害礼斯可矣天泽之以次子继其弟礼也御
史按察以所后之有继继绝于所生者亦礼也二祖不
可并祭又祧而不及祭则生我者之恩与我后者之义
不得以兼尽而二祖之子孙将益离矣于是有不得已
焉与其无据而祭于家孰若有所据而祭于墓与其离
于二而偏孰若统于一而备则都统之墓祭亦礼也求
卷三十一 第 16b 页 WYG1250-0329b.png
其墓而不得则于其近者求之堂而不庙时举而不亵
非礼之以义起者乎夫知都统之为始祖则二祖之子
孙与凡为刘氏者皆知出于一本而不容以不合由是
言之则刘氏之裔虽分为数支衍为几世散为百千指
无害其为同也而况二祖之后乎君子谓斯堂设而尊
祖之道明斯堂设而敬宗之谊尽斯堂设而收族之义
备职方之情其达于礼矣且古之亲亲者未尝不本诸
其身今职方材谞行谊显于家孚于乡扬于朝著台省
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WYG1250-0329c.png
之间身教之道于斯乎在登斯堂者使皆材谞如职方
行谊如职方又溯而求之按察之刚直御史之端谅以
至于二祖之友悌则称为都统之后可以无愧矣苟徒
俎豆升降以为祭樽斝酬献以为燕恶足以尽职方敦
本之义哉
   漳州府进士题名记
科举之制中选者必揭名于榜榜不过一再揭又刻名
于梓以为录则传之四方显且加久而进士科尤重则
卷三十一 第 17b 页 WYG1250-0329d.png
又刻名于石树之国学以示后世其显且久盖倍蓰焉
国家之重科名如此若四方郡县人才所自出地又以
为国学所立石非观国游学者不可得见乃或效兹遗
制立石学宫使凡天下之生于其地游于其学者皆得
知进士之为重是其名与国学同久而其显也抑人有
甚焉然此特有司之事不著于令故科举之士恒有而
兹石不恒建惟文献之富及政制之周且密者则有之
漳州府有七属县县之附郭者曰龙溪府学之士多龙
卷三十一 第 18a 页 WYG1250-0330a.png
溪出二学之举进士者科不乏人有司汇次名氏题于
府学之壁自始题至续录阅若干岁矣吾友姜君用贞
来知府事观于学宫见其粉墨剥落寖不可辨乃砻巨
石刻其名以府县分列以科目年岁为先后虚其左以
俟续刻者寓书京师属予记予惟国之于士也非独贵
富其身而又显其名故在乡选有贡士之名在科甲有
进士之名天下之名为尊官显爵者未尝不藉此以为
重及控名责实台有评省有覈周达无滞者名能官洁
卷三十一 第 18b 页 WYG1250-0330b.png
清不污者名廉吏守节不挠者名忠臣而其大者则纪
于太常书于景钟藏于金匮石室天下之所谓名者至
于此而后定则所谓官尊爵重者皆不足恃况科目乎
夫科目之设将以求贤才为天下用也贤才非天下所
常有故岁计之不过数百藩计之不过数十而乡计之
不过数人于此之中求所请廉能忠节之大者盖一代
而不数见也故为士者非徒荣名之难而令名为尤难
此石虽久未足赖以为重也而况有贪污邪佞者出乎
卷三十一 第 19a 页 WYG1250-0330c.png
其间人顾将指而议之邪夫士而不能为官为吏为臣
不可以名进士人而不廉不能不忠不可以名为人由
是言之则无俟乎作养激厉之政亦可以兴矣而况有
作而激之者邪漳大郡其举进士为尊官著伟绩有兹
石所不能载者而其名固在也苟名兹石者皆感厉奋
发以廉能忠节为天下用使后之论者求之金匮石室
之间则兹石也不益为科目光邪若筌蹄经史梯航科
目惟兹石之为慕则其自待于世亦轻矣姜君嘉兴人
卷三十一 第 19b 页 WYG1250-0330d.png
与予同举甲申进士廉能有文章其在漳救荒除盗尤
以正乡俗作人才为务非徒为善政者漳之人其亦思
无负于君也哉
   冀州城重修记
冀古州名也自九州制废天下郡县代有沿革今所谓
冀州者𨽻真定府亦古冀域分并州地也州故筑土为
城环城东北有渠以泄滹沱衡漳诸水每雨急水溢渠
不时泄则城为所浸久益圯成化壬寅夏六月雨水大
卷三十一 第 20a 页 WYG1250-0331a.png
至城自北门迤东至于南门坏者二千二百馀丈州人
恟惧哀泣閧不能定莆田李君德美寔知州事出谕民
曰吾在其毋恐惟吾所令乃栅水畚土囊瓦石以蔽水
冲水小却回薄于西门门且坏君露顶跣足吁夭而号
忽有栖苴数百乘流而下比及门覆土下坠若与之会
者于是木石可藉而施水不得入乃徐决渠浍以杀其
势越三日而水去民相贺曰活我者李侯也癸卯之春
沮溺未平君乃议修复会物计费经略既定告于部使
卷三十一 第 20b 页 WYG1250-0331b.png
府长下令于州中帅丁男五千馀人俾就役事断杶榆
诸木坎而橛之刍土瓦甓以次而下下广上杀属于故
垣楼橹睥睨俱崇并峙遂嶷然为完城焉自是役之兴
旸燠以时未浃月而工毕毕之夕大雨如注民赖城以
益安大夫士能诗者皆赋而颂君尤欲刻之金石以纪
岁月乃属君乡人刑部主事林君俊以请于予夫所贵
乎守令者能卫民生捍民患以为之父母者也水患之
至民之死生聚散皆系乎城城存而后民有所恃故曰
卷三十一 第 21a 页 WYG1250-0331c.png
城所以盛民也然则捍菑补敝之责非守土者其谁望
哉菑患之至出乎天数然必修人事以备之应变于仓
卒之时而图安于千百载之后则虽患而不为甚矣苏
文忠公在徐水患既去以为河之塞不塞天也乃修其
城曰水虽复至不能以病徐也是之谓以人事备天数
滹沱之为冀患久矣数十年以来去岁为甚方水之窥
城而入也非栖苴之来虽木石填委无所施其力是城
之全也亦有所谓数焉然非李君赖众恊力以为之备
卷三十一 第 21b 页 WYG1250-0331d.png
水虽少缓未免浸淫之患非其培植修葺俾坚完而不
阙亦岂能豫菑备患垂百岁之利哉且城之设非直为
水患计也设险守国之义固于是乎在冀畿辅地干城
保障之寄不为不重君之功亦岂但捍菑补敝于旦夕
间哉姑记其事如此
   深泽县重建庙学记
保定之深泽旧有庙学宋元丰间垫于水元祐初改建
于城东北隅国朝屡命修治治辄圯比岁尤甚每春秋
卷三十一 第 22a 页 WYG1250-0332a.png
祀朔望谒则索苇为庐栅木为门苟简毕事莫有为远
久计者成化已亥梁侯骥来知县事顾其地势卤泻叹
曰兹不再徙卒无以崇祀兴教实惟我责属初政方殷
未究厥志既踰年入会其财无阙用者出试其民无弗
听令者又左右谋其群大夫士无违议沮事者曰可矣
乃相宜卜吉筑隰为崇辟溢为闳改旧为新迁庙于故
址西南六十步而迁学宫于其阴庙之制为大成殿六
楹东西庑之后为庖为库饰宣圣及四配十哲故像造
卷三十一 第 22b 页 WYG1250-0332b.png
木主题诸贤爵氏制瓷为祭器若干学之制为明伦堂
楹数视殿斋东西各减堂楹之二由堂达门皆缭以屋
为生徒肄业所堂之北为馔堂楹视斋数又北为廨三
区以居学官学之北辟射圃中为射堂楹视馔堂之数
盖自壬寅三月肇工阅岁而落则癸卯二月也夫孔子
之道天下所尊用以为治故庙有祀学有教必先焉而
不敢忽今之有司或异乎是其为赏罚黜陟者非钱榖
之出纳则狱讼之曲直故人悉举而驱之祀可简教可
卷三十一 第 23a 页 WYG1250-0332c.png
略而簿书期会之务不容以暂废罔然莫知也其有事
乎庙与学者或岁计弗赢或民力不裕或政事有未优
则未免偏废不举之弊于是惩其偏而自弛者亦有矣
可胜叹哉是役也节冗储羡取之于官故财集而民不
知出纳明慎具有条籍故用侈而人不疑经画有术施
为有序故事举而他务不废请令于御史受成于郡守
而不私其事故计定而人不见泥分职于丞簿委勤于
幕属参谋于师儒而不专其力故功成而身不自知其
卷三十一 第 23b 页 WYG1250-0332d.png
为劳侯之志固可尚而才优于治者亦槩见矣俟字尚
德陜之咸宁人在深泽招流去暴修敝刱始皆有成绩
为御史所旌而庙学事尤重且劳故记之
 
 
 
 
 怀麓堂集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