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四
卷三十四 第 1a 页 WYG1256-049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震泽集卷三十四     明 王鏊 撰
  杂著
   春王正月辩
春秋书春王正月左氏曰周正月也建子非春而以为
春为胡安国之学者曰以夏时冠周正书王正者存周
之正冠以春示行夏之时之义也是为改月不改时夫
改月不改时时则夏也月则周也上下不相值寒暑不
卷三十四 第 1b 页 WYG1256-0496b.png
相蒙下之所系将安从从夏乎从周乎圣人书法不当
如是之悖戾也为蔡九峰之学者曰商周所谓正朔者
以是月为岁首朝会聘问颁历授时于是始焉耳时不
改月亦无改也诗言七月流火六月徂暑周礼正月始
和吕览月令中星皆与夏正合前乎商之建丑也其书
即位曰元祀十有二月后乎秦之建亥也其书始建国
曰元年冬十月曷尝改乎是说也于经史合矣其如春
秋之所书何桓八年冬十月雨雪僖十年冬大雨雪桓
卷三十四 第 2a 页 WYG1256-0497a.png
十四年春正月无冰成元年二月无冰庄七年秋无麦
苗定元年冬十月陨霜杀菽则何以为异而书之左传
僖五年正月日南至礼记孟献子曰正月日至可以有
事于上帝七月日至可以有事于祖又将何以通之且
时月既不改矣孔子告颜渊何必曰行夏之时贾谊于
文帝时何必请改正朔乎为孔安国郑康成之学者曰
商周之正朔非独改月时亦改也后汉陈宠传冬至阳
气始萌天以为正周以为春十二月阳气上通地以为
卷三十四 第 2b 页 WYG1256-0497b.png
正殷以为春十三月阳气已至人以为正夏以为春三
微成著以成三统是说也于春秋所书合矣其如诸经
有不合且天时人事有不便乎曰惟其不便故孔子不
取不然何独取于夏时哉是其说之不一儒者苦之以
为千古不决之论愚尝反覆求之而得其说夫商周有
天下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以新天下之耳目也安有
不改月可改时独不可改乎夫春夏秋冬之名安始哉
亦圣人始名之建子之月一阳所始独不可为春乎午
卷三十四 第 3a 页 WYG1256-0497c.png
未之月阴气所始独不可为秋乎冬夏亦然商周既以
是新天下之耳目而天下习于夏正已久且天时人事
为顺故行之官府则从时王之制民间所行犹多从夏
春秋所书朝廷之正也诸经所载或因民间之旧乎汲
冢周书云亦越我周王致伐于商改械以垂三统至于
敬授民时巡狩烝享犹自夏焉且周礼有正月又有正
岁周时二正实兼行之矣何独民间哉曰是义也曷从
受之曰受之孔子春王正月孔子之所书行夏之时孔
卷三十四 第 3b 页 WYG1256-0497d.png
子所以告颜子也
   获麟说
春秋何以终于获麟杜预之言曰感麟而作因以为终
也予以为不然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
春秋作又曰世道衰微孔子惧作春秋孔子伤当世之
乱为万世法戒而作春秋也岂独为一麟哉假而麟不
至春秋将不作耶郑众贾逵服虔谓孔子自卫反鲁修
经已成麟感而至胡安国亦曰箫韶作而凤凰仪春秋
卷三十四 第 4a 页 WYG1256-0498a.png
成而麒麟至余又以为不然孔子尝曰凤鸟不至河不
出图吾已矣夫伤不得致此瑞也孔子删诗定书系易
正礼乐功亦至矣不闻有所谓瑞独春秋成而麟至乎
假而麟不至春秋将何所终耶且既为瑞矣又见获于
锄商何哉然则春秋曷为以是终吾以为纪异也春秋
书灾不书瑞麟者圣王之瑞也时至春秋乱臣贼子接
迹于天下日食星殒地震山崩水旱霜雹六鹢退飞鸲
鹆来巢多麋有𧌒史不绝书斯时也麟曷为至哉不当
卷三十四 第 4b 页 WYG1256-0498b.png
至而至焉兹瑞也所以为异也有年大有年祥也非所
有而有焉则为异麟祥也非所至而至焉则为异楚狂
之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兹其麟之衰乎虽然麟为
圣人出也为己出而伤焉孔子其有感乎吾道其终不
行乎所谓吾已矣夫者故以是终焉
   河源辩
客有问河源者王子曰是非余所及履也虽然予以为
必出于昆崙曰子何以知之曰予以理知之山与水同
卷三十四 第 5a 页 WYG1256-0498c.png
原天下之山起于昆崙天下之水出于昆崙无疑也曰
子不闻乎昔元世祖欲穷河源遣使行四五千里至吐
番朵甘思西部有曰鄂端诺尔者华言星宿海也有水
百泓望之如列星此河源也踰昆崙二十馀日矣予曰
西域之迹发自张骞骞所历诸国甚久且远东汉之世
大秦条支安息至于海滨四万里外重译贡献班超遣
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未睹所谓昆崙也何元使得
之易乎禹本纪言河出昆崙去嵩高五万里外国图云
卷三十四 第 5b 页 WYG1256-0498d.png
从大晋西七万里得昆崙之墟今元使行不及五千里
云已踰之何昆崙之近乎自昔言昆崙者皆在西北元
使所图乃在西南何也然则元使所谓昆崙者果昆崙
乎所谓星宿海者果河源乎未可知也尔雅云河出昆
崙虚色白并千七百川色黄山海经云昆崙之丘河水
出焉东南流注于汜天之水洋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丑
涂之水黑水出焉西流注于大杆淮南子云昆崙之墟
河水出其东北陬赤水出其东南陬洋水出其西北陬
卷三十四 第 6a 页 WYG1256-0499a.png
雪山高五百由旬山顶有阿耨达池池东有恒伽河从
象口出共五百河流入东海南有新颖河从牛口出共
五百河流入南海西有博叉河从马口出共五百河流
入西海北有斯陁河从狮子口出共五百河流入北海
康泰扶南传曰恒水之源出昆崙有五大源分流为诸
水洛书曰河自昆崙出于重野径积石为中国之河张
骞云于寘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
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古书所纪先后一辙
卷三十四 第 6b 页 WYG1256-0499b.png
岂皆不可信而元使独可信乎曰为其得之亲见也曰
古之至人夫独非亲见凿空以欺后世乎释氏生于天
竺穆王宴于瑶池夫独非亲见乎而疑之也然则元使
其诬乎曰吾尝考之河有两源一出于寘一出昆崙之
墟且汉使亦尝穷河源矣谓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
天子案古图书名其山为昆崙然非古所谓昆崙也元
使所见其殆是乎若昆崙之墟彼固未之睹也且天竺
诸国有身热头痛之坂县度之阨热风夏雪毒龙恶鬼
卷三十四 第 7a 页 WYG1256-0499c.png
猛虎狮子之害元使亦尝历此乎禹本纪言河出昆崙
昆崙其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
上有醴泉瑶池淮南子载昆崙之上有木禾珠树玉树
悬圃阆风十洲记谓弱水绕之上有金台玉阙之类元
使亦尝睹此乎虽其神怪恍惚不可尽信而河源之出
于是不可诬也近有佛图调者谓钟山西六百里有昆
崙郭璞谓别自有小昆崙也则昆崙固非一乎曰昆崙
之远近不一然则河源恶乎定曰水经云昆崙在西北
卷三十四 第 7b 页 WYG1256-0499d.png
河水出其东北陬东南流入渤海其一源出于寘之南
山北流与葱岭合东注蒲昌海郭璞云河出昆崙潜行
地下至于寘国复分流岐出合而东注盐泽复行积石
为中国河此定论也予见近世之论河源者每以一夫
之目废千古之论故为之辩
   性善对
秉之问于拙叟曰自昔言性者多矣至孟子而定至程
子朱子而明后世言性者不能易也子亦有异闻乎曰
卷三十四 第 8a 页 WYG1256-0500a.png
无以异也子思子曰天命之谓性记曰人生而静天之
性也易曰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是皆性善之谓也
吾又何言乎曰性吾知其善也其所以善吾不知也子
其有以喻之曰而欲知而之性之善乎盍反而内观乎
寂然不动之中而有至虚至灵者存焉湛兮其非有也
窅兮其非无也不堕于中边不杂于声臭当是时也善
且未形而恶有所谓恶者哉恶有所谓善恶混者哉恶
有所谓三品者哉曰性惟虚也惟灵也所谓仁义礼智
卷三十四 第 8b 页 WYG1256-0500b.png
者安从生曰性其犹鉴乎鉴者善应而不留物来则应
物去则空鉴何有焉鉴无有而能有其有者也曰性惟
虚也惟灵也则惟其善者也而恶安从生曰其生于蔽
乎气质者性之所寓也亦性之所由蔽也气质异而性
随之譬之珠焉䃍于澄渊则明䃍于浊水则昏䃍于污
秽则秽䃍于澄渊上智是也䃍于浊水凡庶是也䃍于
污秽下愚是也故曰气质异而性随之曰朱子曰气以
成形理亦赋焉天果物物而付之耶曰天地间偪塞充
卷三十四 第 9a 页 WYG1256-0500c.png
满皆气也气之灵则性也人得气以生而灵随之譬之
月在天物各随其分而受之江湖淮海此月也池沼此
月也沟渠此月也坑堑亦此月也岂必物物而授之亦
随其所受而不同曰所谓虚灵者果性乎是心也非性
也曰子以心性为二乎心者月之魄也性者月之光华
也情者光华之发于物者也非有异也曰子之言性也
与诸儒同而亦有不同焉者将非韩愈氏所谓杂佛老
而言之者乎曰非也孔子曰心之神明是谓性
卷三十四 第 9b 页 WYG1256-0500d.png
   读墨
始吾读孟子而知杨墨之害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
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而拒之甚严已而
读韩昌黎集有曰儒与墨同是尧舜同非桀纣孔子必
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则曰韩子排佛老者也胡进墨
如是而以为疑及今得墨子读之有所谓上贤明鬼兼
爱非乐节用其词循循然若与吾儒不异且动以大禹
为准然后知韩之取之不为无据而颇疑孟子为过既
卷三十四 第 10a 页 WYG1256-0501a.png
而思之古之所谓异端者非皆抗然与吾道为敌而自
外于吾儒也其始盖亦窃吾道之似以文其说特其用
意过当有毫釐之差韩子盖阔略其毫釐之失而取之
取之于以见韩之大孟子辨析毫釐之际而辟之辟之
于以见孟之正二者皆不为无见而孟氏严矣然墨子
又有所谓非儒者则抗然与儒为敌而自外于正则疑
非墨之本文也盖墨之徒相里勤五侯之属为之庄子
所谓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者乎不然韩子安得取之
卷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1256-0501b.png
然其始不绝其流必至于汎滥墨之后有所谓佛氏者
出焉炽然驾其说谓与孔子并且将举天下而从之所
谓涓涓不绝必为江河于乎吾于是而后知孟氏之虑
之远也
   书皮日休集后
予观袭美与鲁望倡和跌宕怪伟真所谓两雄力相当
者及读其集所谓文薮者亦多感慨激昂六箴有检身
敕己之志反招逐疠有抑邪扶正之志鹿门隐书有闵
卷三十四 第 11a 页 WYG1256-0501c.png
时病俗之志七爱三羞有伤今怀古之志文中子碑配
享昌黎请孟子为学科又几于知道者及读唐书则曰
黄巢入关以为翰林学士朱子纲目亦书之惊曰袭美
乃至是耶读其文未尝不悲其志壮其词惜其遭时之
不幸也守之不固也而以为恨曾不得与王维郑虔为
伍一日览陆务观渭南集曰袭美晚遁吴越死焉有子
光业为吴越相四世孙公弼在庆历间名士也方吴越
时中原隔绝乃有妄人造谤谓袭美隳节巢贼宋景文
卷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1256-0501d.png
喜取小说入正史公弼书欲辩之于朝不及而卒尹师
皮子良墓志亦云曾祖日休避广明之难徙籍会稽
及钱氏王其地遂依之官太常博士赠礼部尚书则其
事益信矣于乎袭美千载之冤至是始雪矣不独雪袭
美之冤亦以雪吾儒之耻也曰南部新书亦载巢令日
休作谶语有裹头三屈律之语遂为所害何耶此亦传
闻之语也然亦可见其不屈于贼矣曰后之为史则何
如曰所闻异词所传闻异词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此春
卷三十四 第 12a 页 WYG1256-0502a.png
秋之法也
   答问
或问十二辰所肖何谓也曰是非吾儒之所讲也虽然
尝闻之于人二十八宿分布周天以直十二辰每辰二
宿子午卯酉则三而各有所象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
子也室火猪璧水㺄亥也奎木狼娄金狗戌也胃土雉
昴日鸡毕月乌酉也觜火猴参水猿申也井木犴鬼金
羊未也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午也翼火蛇轸水蚓巳
卷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1256-0502b.png
也角木蛟亢金龙辰也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卯也尾
火虎箕水豹寅也斗木獬牛金牛丑也天禽地曜分直
于天以纪十二辰而以七曜统之此十二肖之所始也
敢问纳音何谓也曰天干地支互相临遇则无专一之
统故立纳音之法犹律吕旋相为宫一音之中纳五音
焉十二辰纳六十音犹宫商角徵羽旋相为宫而成六
十音也律吕之法同类娶妻隔八生子甲子亦然甲子
娶乙丑而生壬申壬申又娶癸酉而生庚辰庚辰又娶
卷三十四 第 13a 页 WYG1256-0502c.png
辛巳而无所生者三元之义备天地之道于是乎止也
相比而异其阴阳故称妻相异而同其纳音故称子敢
问纳甲何谓也曰朱子曰是惟京房之法参同契以之
寓行持进退之候离为日坎为月坎离日月之正体也
月离于日而有弦望自望至晦循环出没为八干之纳
甲以卦之阴阳消长为晦明阳而明阴而晦每月初三
变坤为震昏时月出庚故庚归震初八上弦变震为兑
昏时月在丁上故丁居兑十五变兑为乾昏时月在甲
卷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1256-0502d.png
上故月盈壬甲而壬甲从乾望后月生魄变乾为巽旦
时月在辛上故辛归巽二十三日下弦变巽为艮旦时月
在丙上故丙归艮二十八后变艮为坤旦时月在乙上
故月没乙癸而乙癸向坤也所谓纳甲者此之谓也
   谪解
王子解内阁机务屏居洞庭之野客有自燕来者俨然
造焉俯而贺仰而吊曰盖闻士之生也皆欲有为以自
见而患无其位有其位患无其具有其具患无其时大
卷三十四 第 14a 页 WYG1256-0503a.png
夫致身黄阁秩跻一品位列三孤为百辟之具瞻与天
子相唯诺有其位矣射策甲科养高中秘翱翔乎诗书
之苑哜嚅乎道义之原探隐颐则入于渺茫致广大则
穷乎灏噩有其具矣遭时承平奸珰盗政恶熟罪盈乘
射隼之势收豮豕之功有其时矣斯时也不闻有所建
明用劢相我国家一旦括囊卷而怀之自遁荒野上负
九重之知下孤四海之望意者其有遗行乎窃为大夫
不取也王子起而谢曰唯然诚有之凡子之所以谪我
卷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1256-0503b.png
者皆是也我又何辞焉虽然子之所睹者时也所昧者
势也龙骧万斛之舟得风焉朝三江暮五湖石尤为逆
咫尺不能自致白羲绿駬之得康庄也过都越国追风
逐电絷之于庭跛鳖先之干将莫邪之遇佽飞也决浮
云绝地纪藏之箧笥则与寸铁无异且夫强弱势也难
易时也为可为于可为之时易为可为于不可为之时
难方天下有事也法制未立人人自便耕钓版筑之贤
贩缯屠狗之徒皆得以自奋故曰易及其无事也民心
卷三十四 第 15a 页 WYG1256-0503c.png
一矣奸雄息矣法制定矣社稷固矣中外相安循习故
事用一贤不见其为益用一不贤不见其为损俗渐敝
而不知法渐隳而不恤外有治平之名内有不测之忧
故曰难于乎上下之不交也久矣以明主在上人思效
忠使得赐清宴之间承宽和之色发愤懑抒胸臆图安
危于掌上列是非于阶前上以安社稷下以庇苍生谁
独无志乎而动则关格狐凭城以献妖蛇当道而肆螫
君之求治甚急也有障焉莫通于下臣之纳忠甚切也
卷三十四 第 15b 页 WYG1256-0503d.png
有障焉莫达于上一齐之傅不胜众楚之咻一日之暴
不胜十日之寒一人植之十人拔之如之何其可也是
故以宇文黑獭之中才辅以区区之苏绰犹能建制立
法以垂后贾谊之经制范仲淹之才略值汉宋之盛不
能更化以成一代之制岂才之不如彼哉势则然也客
曰吾闻之道无常体与时委蛇知者能因时以为势随
势以为功因时为势则难者易随势为功则弱者强子
产之相郑也焚载书赂伯石卒以郑安王猛之相秦也
卷三十四 第 16a 页 WYG1256-0504a.png
斩樊世逐仇滕乃以秦霸小人在位吾力能去乎则乘
倾否之势如王猛之于秦不能去乎姑示包荒之量如
子产之于郑则亦何能为哉四凶在朝不害唐尧之治
三竖在侧不废管仲之功王子曰不然吾闻之也薰莸
不可以同藏忠邪不容以两立易之泰曰内君子外小
人君子在内则君子重君子重则小人道消世所以泰
也否曰内小人外君子小人在内则小人重小人重则
君子道消世所以否也安危消长内外轻重孰从生哉
卷三十四 第 16b 页 WYG1256-0504b.png
顾人君所以置之置之安则安置之危则危置之重则
重置之轻则轻昔者申屠安坐而邓通泥首宋璟庭立
而昌宗匍匐吕端锁阁而继恩徬徨韩琦出檄而守忠
黜贬重也权之所在也王嘉发愤不能去一佞倖杨震
连疏不能去一乳媪萧望之以师傅之旧困于石显赵
汝愚以贵戚之重阨于侂胄轻也权之所去也不识今
之所谓重者安在哉在内乎在外乎在彼乎在此乎势
所不在而责其有为犹絷骥于庭而责其千里之步緤
卷三十四 第 17a 页 WYG1256-0504c.png
鹰于韝而责其九霄之翔推舟于陆而责其济川之功
也而可乎且夫患得患失老而不止者贪夫之为也知
止知足超然去之者志士之事也易贵见几而作诗歌
永矢弗谖故士有渊潜而避万乘灌园而却三公颜阖
凿坯而遁弘景挂冠而归韩伯休隐名于药肆申屠蟠
灭迹于树屋梅福潜踪于吴市管宁投老于辽东裴相
开平泉之庄白傅结香山之社此皆哲人不得已之为
也吾将窃取之以为名若夫孔光肃容于迎谒胡广饰
卷三十四 第 17b 页 WYG1256-0504d.png
志于朝章陈咸乞灵于子公杨兴假誉于君房子云浮
湛于莽贤执谊脂韦于伾文段颎事阿保以自通齐丘
树朋党以自固吾诚不能与数子者并故默默甘守乎
丘园
   拟荡平群盗露布
天启昌期薄示无虞之警神资睿算旋成不战之功氛
祲廓清华夷宁谧恭惟皇帝陛下嗣登天位独奋乾刚
扫一时怠玩之风振累世因循之习蠢兹群盗敢尔逆
卷三十四 第 18a 页 WYG1256-0505a.png
天安禄山之反相莫逃子寿先知管叔鲜之流言尚赖
成王不惑鸱鸮成性莫怀好音犬马怙恩忽成反噬陛
下怒形文武之赫斯恩施乾坤之旷荡网开一面计出
六奇置赤心于腹中推洪恩于望外故旌旗所指反侧
归心金鼓才开元恶授首兵车既敕徒劳六月之师干
羽载陈奚俟七旬之格遂使燕齐赵魏四郊之狐兔都
无江汉淮沂万里之波涛咸息此皆德符玄造谋协神
人群策毕收愚罔遗于一得神谟默运道乃出于万全
卷三十四 第 18b 页 WYG1256-0505b.png
四门还穆穆之风万姓睹平平之政臣职居下列目睹
肤公殄螗螂以当辙车筑鲸鲵以为京观武歌七德遂
完保大之名寿祝万年愿进持盈之戒臣无任
   重修善卷寺募缘疏
灵山福地有邦之伟观断刻残碑前人之遗迹如其就
毁自合兴修窃见善卷一寺创自南齐国山有封禅之
碑离墨显象狮之相柱存天篆础纪唐年三李丞相之
所经营桥横玉带诸佛如来之所示现山接铜官虽灵
卷三十四 第 19a 页 WYG1256-0505c.png
光岿尔而独存顾遗像黯然而日䵝钟楼将压佛阁半
欹俾往迹之渐湮乃行道之所隐伏冀仁人义士扶其
颠而持其危庶几剩水残山图其新而复其旧为一时
之胜事种将来之福田其诸檀越具列如左来者续焉
   贺平孝丰贼文
湖之孝丰丘壑巉岩草树丛荟爰有剧寇二姓曰汤许
者据之谓天讨之莫及敢王税之靡供多纳亡命潜怀
异图杀掠齐民燔烧官舍妖狐负城以跳踉脩蛇当道
卷三十四 第 19b 页 WYG1256-0505d.png
而吞噬守土莫敢谁何当宁赫斯震怒遂敕巡抚苏松
等处都御史张公督师讨之公乃檄浙江三司长贰各
简精锐分路进讨又命广德窒其后门太湖遏其前路
东西部署远近邀遮飞鸟翕翼而莫过奔鲸触网而先
觉已乃躬率大军直压贼境甫陈燕乐遂夺昆崙之关
大建鼓旗径出井陉之口贼始惶骇欲战不敌欲窜不
能旋伏道傍延颈受缚崛强心在四郊之横草都无飞
走计穷一片之降幡斯树公乃入其境抚其人赭其垣
卷三十四 第 20a 页 WYG1256-0506a.png
潴其室不遗寸镞扫荡百年之氛不戮一人大开三面
之网钱塘江上市肆不移天目山前讴歌如故朝驰露
布夕降天书某等叨联官次幸睹肤公昔者同其忧今
也共其庆敢无词以贺乎
 
 
 
 
卷三十四 第 20b 页 WYG1256-0506b.png
 
 
 
 
 
 
 
 震泽集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