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1212-02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部集卷十八     元 吴师道 撰
  题跋
   仪礼经注点校记异后题
昔昌黎韩公尝患仪礼难读读之难故读者少而善本
亦少也永嘉张淳忠甫校定又别为一书以识其误号
为精密而朱子犹笑其不能正释文之谬故其辑经传
集解考正文字详著条下幸惠后学大矣许君益之点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1212-0249b.png
抺是书按据注疏参以朱子所定将使读者不患其难
独不鄙夷而以下教时时一二小见特效之君或有取
焉往复数年必欲毫发无恨而后已本既定传藏于家
杜君原父令其徒蒋师文传点君又见东莱吕子点校
本且记与令本异者见示盖吕以成都石经校印本标
其异者于上而注中多改涂增字其标者意两存之而
涂改则断以己意此非吕子不敢也考之吕集附录从
子乔年记吕子标抺书首出仪礼岂即此本耶凡吕子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1212-0249c.png
所标抺必点句读吾乡故家所藏史记资治通鉴之类
可证也乔年谓一字一句点画皆有深意而所得之精
多见于此愚因杜君而获此又岂非幸欤顾未及示许
君携以远行暨归则君已殁而不及见矣今所录自丧
服后缺其句读与许君不同者除改字再句勿论凡十
有三条欲质而无从固所深恨然十一卷中不同者仅
止此条馀无不合益叹君之精诣绝识使及见之当有
以自信而世之未知君者于此亦可以见其学矣吕本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1212-0249d.png
虽非完尤当宝惜恐其久而放失者也谨著标字于前
而并列二家占句之异于后且序其所以然者若夫学
者有志于古而求通圣人之制度而又䆒观先儒之用
心则有全书在焉
   灵棋经后题
灵棋经卜占法也隋经籍志有十二灵棋卜经一卷其
法用十二子上中下各四掷而布之视其所得之卦而
断之以其辞除阴漫无象卦凡一百二十有四繇辞古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1212-0250a.png
雅似焦赣易林南齐江溢尝占得金碗玉杯之辞今见
初吉卦晁无咎求志赋讯黄石以吉凶兮棋十二而星
罗曰繇小而棋大兮何有颠沛今见卷首升腾卦张宣
公云其家先魏公所藏其说甚有理以十二子验阴阳
奇耦之数若阴胜阳必不佳在静江时旱卜云堂上流
水堂下行舟已而果雨今见阴掌卦上句作中庭水深
文微异按其书有曰一本云云此或别传也王伯厚纪
闻引异苑谓出张文成受法于黄石公行师用兵万不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1212-0250b.png
失一东方朔密以占众事愚谓此亦后人依托传会今
其书有商山四皓养行道之言文成四皓并时安得有
此知不然也宣公目之以有理而发明其说以见其所
以灵非苟然者阴阳在天地间不可相无然圣人之于
易也尝崇阳而抑阴进阳而退阴阳胜阴者常吉阴胜
阳者常凶莫非自然之理也是法窥见此妙虽微黄石
文成亦岂常人也哉予家先大父畜此书甚敬信之纸
背有绍兴十一年棋兵官记所占验事三象内第七卦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1212-0250c.png
为人剪去岁久纸烂祭法以后残缺俾儿辈重写因题
   时所性文钞后题
吾邦素为文物之渊宋乾淳中东莱吕成公倡明正学
四方来者至千馀人而莫盛于婺清江时氏名铸字寿
卿者公同年进士与弟鋹长卿率其家群从子弟十数
人悉从公游又为婺之盛若沄若澜若泾尤时氏之秀
成公辑书说自秦誓溯洛诰未毕而卒澜以平昔所闻
纂成之今所行书传是也少章字天彝澜之季子虽不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1212-0250d.png
及公门而习闻父兄已熟又天才绝出能推明阐大之
著撰为最多乡先辈中杰然者也某早闻先生长者称
其文极意访求始于亲友陈氏得所性前稿十卷时子
自序云新天子即位之十九年年四十有五盖淳祐癸
卯也其诗文各以类从谓是料简十分之一尔次于金
华游氏见所性藁类分而无卷其所作逮宝祐末似是
晚岁全书欲假而不可意尝慊然也近从叶君审言得
所性丛稿起嘉定甲戌止淳祐壬(缺/)惟用编年不复铨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1212-0251a.png
序凡三十六卷而第九卷至十六卷缺幸获传钞而又
恨其不全因念非得游氏本不能足之间语叶君君假
以来于是复为钞补而总为目录记之合诗文数千篇
为二十册亦盛矣其中有系于经史者易序赞诗论语
孟子赘说读二汉史杂书战国策杂事篇若其易诗书
论孟大义六十馀卷春秋四志八表日记二十馀册皆
无所考则今之所得又特其细者而已盖尝稽诸成公
之教主乎义理而不遗度数之微本乎经术而不废词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1212-0251b.png
藻之华故举业课试之文独丽泽兼行其所以作人盖
本末具举能进于是者亦戛乎难矣今观时子之学根
极宏深贯穿幽邃凡三代而上皇帝圣贤之奥秦汉而
下成败治乱英雄才智设施之略无所不窥诗出入诸
家由盛唐而上追晋魏文用师法溯宋东都以前而逮
古作者峻洁精工法度森严岂惟雄视吾邦盖一代之
伟才也矧其知尊考亭之学而敬其徒(如称张丈元德/李敬子燔先生)
(白鹿洞诸作及吾/乡王何二公之类)议论未尝少悖可谓无忝成公之门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1212-0251c.png
者矣年馀五十始登一第用荐者擢史馆简阅未上而
罢固其自负高忌者中之所致脱益落落子女俱丧煢
然自伤恐枉平生之心乃手自编次具见其所为序冀
览者毋以露才诮我哀而存之愚尝读而深察其意往
往见其叹时世之衰叔阳德之标季凛乎旦夕之忧而
悲夫嘻嘻者之犹不悟也则其自伤又岂独文而已哉
然异时士以文取显耀时子之文何啻度越时辈千百
而卒穷以死彼其伤时人之不知而犹冀后人之知使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1212-0251d.png
后来果有知之者岂不足以慰斯人于九原而塞其悲
也哉此予之所以拳拳而不能自已也比尝过清江问
其故居高甍大第化为飞尘百年文献埽迹无馀幸是
编犹存岂可使泯泯沉没传而广之可也古今作者之
文尝患于多少则易传时子尝自料简岂亦虑此万一
遇贤而有力者依仿昔所料简为之刋布亦易事耳世
未必无其人也姑识于此以俟
   柳常博所藏禊帖后题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1212-0252a.png
定武兰亭昭陵旧石既亡薛道祖摹刻仅存遂为他本
之冠宋季贾似道购求东南士大夫所藏委其客廖莹
中简较诸本剟取字之善者以磬命国工王用和刻之
号为最精亚于薛本馀尽下品也赵公子昂书法妙近
世每爱临禊帖既没亦为难得今道传常博具有之联
为一卷真可谓三绝矣薛本初属莹中今在申屠大用
廉访家贾本或云史八右丞取去今道传乃于吴君章
副枢家榻得之二刻犹传定武典刑未泯泯也因念贾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1212-0252b.png
氏迷国怙权假文艺粉饰一时以才伎自效若莹中者
盖深知古人笔意然不特此耳其所校刻九经今亦为
天下善本视兰亭功又过焉是虽不以人废若其党附
之罪则公以此而少恕也士之所从可不慎哉可不慎

   题胡古愚所作大拙先生传后
柳柳州赋愚溪以愚自命而又言虽不合于俗颇以文
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盖不甘于愚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1212-0252c.png
也他日寓词乞巧抱拙终身人或以为未然东易胡君
古愚为大拙先生陈信作传大槩言其淡泊迂滞不利
进取至称其能文章喜诗善书则又有不拙者存殆亦
愚溪之意夫胡君既自比于古之愚者矣而见大拙则
又喜为之书流传京师诸公从而赞述之以古愚之言
不妄故也柳州不能使人信其拙而先生得胡君而信
其真拙者欤
   题东坡所赠李方叔诗真迹后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1212-0252d.png
李方叔以文学受知大苏公知贡举欲取而失之卒不
第而终观公此诗深自愧咎盖惜当时之失士而非以
为己私略不置嫌疑其间广大光明有古人之风焉异
时方叔祭公文云皇天后土明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
川还千古英灵之气感慨激烈遗佚而不怨两贤哉大
方者字允蹈杨诚斋尝称其少作思故乡赋似耶居寔
及举其诗警句数联云晚以鹖冠为杂买场此卷中或
记汪季路语其尝投谒曾觌觌以启阜陵不契而罢夫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1212-0253a.png
因觌以求知谬矣使其知名托杨公以传则不为此可
也乌乎士之处世或附青云以显或附泥涂而污观于
李氏子孙者可以审所择矣
   跋王荆公手书
丞相荆公与人书间每有匆匆字先儒谓丞相何缘有
许多忙迫时今此帖亦云俗事纷纷灭裂上问岂以为
信笔常语而不之察耶公书字学王濛要为萧散高远
非馀人所可及也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1212-0253b.png
   致严堂记跋
浮屠氏割恩弃爱自放于礼法之外儒者之道判乎不
能入也孝经曰祭则致其严此儒者之言而祭则儒者
之礼也惠本师以是名其堂何居窃闻宏明普炤大师
者惠本之父也以父为师殁而奉焉故堂所以名之也
乌乎父子之道天性也墨者夷之厚葬其亲孟子知其
心有所不安而故诘之施由亲始一言又其本心之明
不可得而息者是以卒能慨然而受命今之惠本有取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1212-0253c.png
于夫子致严之词其过人远矣使有孟子者因其明以
发之则一归于正岂出于夷之下哉
   刘谦字说后题
程子曰有其德而不居谓之谦其释大象曰外卑下而
内蕴高大朱子亦曰以卑蕴高谦之象也国子刘生名
谦前欧阳祭酒字以蕴高且发明有而不居之说以告
之其义取程朱正矣顷愚尝读易至是卦窃以为一阳
在五阴之中九三为成卦之主通一卦观之则亦小蕴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1212-0253d.png
大卑蕴尊虚蕴实之象虽与上下二象地中有山异而
义亦无不合故彖经曰谦亨君子有终而传曰谦尊而
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终也惟九三一爻独曰君子有
终其与彖合圣人之所指亦百在矣因生示此卷故辄
附其说以就正于有道焉
   舒噜元帅复姓卷跋
契丹肇迹唐末盛强于五季舒噜者其后族姓也又以
萧并称徵诸史可见金灭辽改舒噜为舒穆噜以其国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1212-0254a.png
贱者之称不道甚矣今云南元帅存道公抗言于朝而
复其故雪数百年之耻而摅祖考之愤其志可谓壮矣
孟子曰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以恶
姓妄加诸人有不可改乎此所谓自外至者也然卷中
有谓舒噜为萧系出梁武梁武在江左与朔漠殊绝不
知何所㨿也后世之崛起特兴而自为姓或与旧姓同
者多矣奚必出于一耶愿从存道问焉以祛所疑
   道源文献录后题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1212-0254b.png
宋庆元中赵忠定公之贬朱子伪学之禁至今言之者
未尝不为之切齿痛心也小人欲空天下之善类者必
加以党之名自司马文正公主程子而党论起赵忠简
公复收召程氏门人而道学禁至是复诋以伪凡三变
矣马公几至斲棺二赵皆死远方而程朱仅免其祸可
谓烈矣夫道丧千数百年至斯人而明大贤固所尊信
小人岂能诚服宜其嫉诋而欲害之深也忠定有定策
大勋诚贯日月当时不察而至此极则尤可憾尔乌乎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1212-0254c.png
天不欲道之昌耶则奚为而生斯人也天寔生斯人又
奚为而滋是祸也此宋之所以不竞也崇宁党碑立而
天下为靖康绍兴正人逐而国势为江左庆元伪禁又
甚则势愈蹙而时益季幸而侂胄之诛足以颇申士气
章显于其后者仅足以矫前失迹其君臣有负于天之
启佑斯道者固已多矣我朝许文正公得朱子之学以
佐圣祖夫其地之相绝世之相后也而其志若合符节
岂非异哉上赖天纵聪明宏度卓越崇厉表章而程朱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1212-0254d.png
氏之书遂衣被四海道之大明未有若今日者兹固排
禁扼塞者有以启之于是而知天意之真有在也忠定
诸孙某录其祖之言行出处而并附以诸儒名之曰道
源文献录乌乎朱子之道行则忠定之志不没兹固相
为无穷而其可以为世戒者尤著也是编其有不传哉
   跋东坡枯木竹石杨补之墨梅
右东坡先生枯木竹石及逃然杨补之墨梅折枝二作
虽不同时皆绝品也坡公一代宗工使补之早及其门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1212-0255a.png
被赏识岂减文与可李伯时辈者哉然坡公之画人见
之者特以为文章学行之馀事而补之为人有高节文
词字画皆清雅遒丽而世独以梅称士之艺名者真乃
不幸哉
   赵明仲所藏姚子敬书高彦敬诗
房山高尚书与吴兴姚先生人品高胜故其词章翰墨
自有天趣此卷姚书高诗诗似王维张籍书似杨凝式
上沂王大令使人想见其翛然埃壒之表宜夫二人者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1212-0255b.png
之相得为深也某于高公声迹不相及子敬则间东西
州皇庆中有孙伯劳者出子敬所书陆氏馆中诸诗及
手选乐府一帙小楷极精欣慕之甚尝作诗送孙以末
章致意暨赵君明仲往来吾州则知子敬为详而明仲
亦且过称予以欺子敬交以未识为恨耳泰定初明仲
为常山簿相见则曰子敬亡矣为言其一月前似疾非
疾屏居敷山中绝食惟日饮水曰人肠胃秽恶皆食所
致吾将以是荡涤而澿清之家人来候者悉遣归留一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1212-0255c.png
子侍明日语子曰汝知之乎男子不死于妇人之手命
扶起坐而逝乌乎其死亡之际如此世之知之者特末
耳明仲以予雅敬之故见辄道子敬事谨识而不忘时
距其殁已七年今又十八年矣明仲子肃携此卷来京
师邀予题因记前语明仲见之能无感乎
   坡公书东皋子传
昌黎韩公谓醉乡之徒偃蹇不与世接犹未能平其心
于是焉托昏冥以逃者也东坡谪惠州日自酿酒与野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1212-0255d.png
人道士同醉殆亦有托焉尔其自言饮少而见人酣适
则同其乐者未知视屈大夫餔糟啜醨之意何如也某
性不解饮饮不至一合数年前因强饮致目眚肠癖今
遂根著不去闻杯罂之气则疾为之动盖绝交矣然在
官居乡宴集未尝不与不敢以己之不饮而妨人之饮
每低首煦煦导人为欢而与之处者祗见其枯燥严冷
以为厌苦近觉其然一切谢拒遂无复与为传侣者虽
欲效东皋子东坡翁所为不可得矣因览此卷为之太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1212-0256a.png

   许益之秋夜杂兴诗
右古诗十二首白云先生许君益之之所作也乙亥之
夏某病目甚剧至秋稍平则以文字承教于君君劝以
损读省思母为此无益也一日忽寄是诗来且以诗言
之曰吾欲子之见之尔慎母和也盖君平时罕作诗以
为不发于兴趣之真不关于义理之微不病而呻吟者
皆非也然则此岂苟作哉观其文貌音节上溯晋魏而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1212-0256b.png
寄兴高远旨味渊泳则有得于紫阳夫子感兴之遗者
也既不鄙而教我又虑其苦心动疾而爱我君之于我
乃至此哉后二年而君卒又二年某归自江东始克拜
其墓下绝响仅存手墨如故嗟九原之不作悼知已之
寔稀因叙梗槩于后为之辍笔泫然
   司马丞相人物记
右温国司马文正公人物记考其间书元祐元年或书
丙寅正公为相时也盖因其所见所接者记之而时疏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1212-0256c.png
其才行贤否于下他日所以黜陟进退者在此亦昔人
夹袋之意真宰相职业也当是时公已有疾方延见天
下士大夫不舍日夜而又手自疏写不以为劳则虽周
公之吐哺握发其何以异于此哉天不少延不得究其
引用忠贤之志而所记如蔡京卞曾布辈亦未知其何
以处之也乌乎惜哉此册有宋孝宗标题史弥远跋语
弥远能言进贤退不肖为宰相能事而身自戾之亦一
鉴也元识二十七叶今缺一二藏贞献公孙琏家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1212-0256d.png
   题危太朴所藏诸卷
    范德机墨迹
昔人称道所美于其人则曰风尘物表于其文则曰不
食烟火语于其字画则曰萧然有林下风今观范君德
机词翰而想其人真足以当之矣至治元年某试礼部
君时为弥封官已往谒则已赴江西之宪幕矣遂不获
识至今以为恨耳
    又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1212-0257a.png
予读范君诗至雨止修竹间流萤夜深至洒然异之闻
之太朴曰昔与先生秋夜不寐微步山中得此句喜甚
且曰语太幽殆类鬼诗当以他语映带之因足成此章
今观中仲跋语知奇宝横前识者无不能辨之也
    吴草庐遗墨
春秋春王正月之说愚尝按据经传定以为周正改而
未敢自信也窃谓最可据者左氏云王周正月杜征南
注周王之正月也因览征南长历凡天时星日之纪既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1212-0257b.png
无不合则证验尤显谓此足以决之矣今观草庐吴公
考律历志商太甲周文王冬至在十二月周武王师初
发以殷十二月戊子后三日得周正月辛卯朔其后大
寒在二月惊蛰在三月(时以惊蛰为/建寅月中气)然后有以信愚说
之亦可信也太朴以此示教岂非幸耶又获观勉务实
学诸诗及往复书翰期奖甚至太朴方以文学名动京
师选入延阁继今发扬推演出其所谓有原者真不负
其师之训哉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1212-0257c.png
    包恢宏斋所作约斋说
约之为义前说详矣窃观先儒释经必以所释字贴本
文又随其意而上下之然后其义可得而通焉以约之约
固为少然曰处少则不顺故以穷困释之约礼之约固
为要然曰要之以理则不通若曰反而束之以极其要
则善也守约所守者约也说约说到至约也所守者约
之约要也说约之约与详对少而要也是皆不可以不
察也详说之约又专以说言而与诸条不同也夫析理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1212-0257d.png
不精则服行必差苟例视之以训诂之学而务儱侗宏
阔之言好同而恶异喜大而耻小其弊可胜既哉
    文丞相与危公书
文丞相后来忠义轩天地人所共知当其在庶僚外郡
而与之托交惓惓礼意不少怠若危君子仁者非有过
人之识其能若是哉丞相权直学士院时草诏以义切
责贾似道忤意迁罢终抗不阿危君宰仁和闻贾欲荐
擢之即解印绶去盖其志节之合如此宜其以类而相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1212-0258a.png
求也乃若以夙学硕儒自居而附丽权奸奉行其法以
厉民者有之矣视此能无愧乎
    虞学士书南丰拟岘台记荆公诗及所作曾
    文定公祠堂记
南丰先生记拟岘台谓其山溪之形儗乎岘山也使他
人属笔必更引羊叔子事而先生终篇但述风物游观
之胜与夫裴使君简静之治而已盖众人之所以必言
乃先生之所不必言也王文公诗则终始引羊叔子以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1212-0258b.png
致美裴君盖赋咏之作又与纪实不同各一奇也邵庵
虞公并取以书之厥有旨哉又尝闻先生既为台记裴
畀田若干亩即先生所置义田在今临川后湖者此亦
奇事虞公记先生祠叙义田而不及此何耶
范文正置义田于苏子孙至今遵守不废尝叹以为世
之若此者一家耳今读虞公所著南丰先生祠堂记知
先生亦有义田在临川金溪二县世守规约与范氏不
殊两家盛德之长异哉夫以范公之忠义功名天下所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1212-0258c.png
倚赖而甫参大政以没位不满德焉曾氏三兄弟子宣
为相子开终翰先生止西掖名位有差子开虽亦贤而
魁然以儒学文章重者莫先生若也嗟夫宋之贤人君
子若范公之与先生者希矣其君之国不能保而二家
之田独至今存自将传之无穷则当时不究其施有人
足恨而其子孙所以为凭藉扶持者又岂竭其势力之
所可能者观于此者足以有省矣
文定公初置义田令本房子孙不得食文昭公增置田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1212-0258d.png
乃令食之太朴熟见其家规约云尔文定之不自私文
昭之均其施皆可喜也
   题牟成父所作邓平仲小传及济邸事略后
隆山牟君成父之父祖仕宋皆有列于朝君早侍左右
凡典章故实具能言之号称博洽此其书邓平仲及济
邸事以遗曹士弘者盖士弘以史事自任故属之如此
吴曦之诛寔杨巨源结李好义举义之功为安丙辈媢
忌掩没今陈监丞众仲跋语举以为言当矣前代记曦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1212-0259a.png
之事详者惟李心传尝读其朝野杂记亦略于巨源近
有续陈均宋编年者颇载巨源事而多舛错虽能书安
丙杀其参议官杨巨源而复以擅杀孙忠锐之罪归之
大槩当时功归于丙故其事不白惟俞文豹吹剑录其
载巨源本末并所撰治书及丙与彭辂谋夺巨源兵令
樊世显杀之于大安城下又言其妻子流离困苦状使
人愤惋蜀多义士编年亦并载平仲之志壮矣使牟君
不记世未必知之也史弥远废济邸罪状明著宋季诸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1212-0259b.png
公文字班班可见郑清之乃自附于善类者故牟君特
发其隐耳韩昌黎所谓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
牟君所记二事有焉然予又尝见方回跋某人宝庆录
谓济邸切齿杨后弥远所为于是弥远与后密谋废之
弥远既访求得理宗杨后欲见其人因策士日令理宗
入内庭后于帘中审视之计遂定今牟君谓宁宗崩弥
远夜召理宗入使杨谷杨石白后后持不可七往返以
危言胁之乃从与方所记异以事推之方记当是也予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1212-0259c.png
畴昔好听遗老之谈说见稗官野史有可以备纪述者
辄不忍弃如俞方所云皆录藏于家今不能悉记姑诵
其略以附焉吁牟君予不及识今不可复作矣吾侪之
晚出者亦且老后来尚复有谈及此者乎良可慨已
   荅陈众仲问吹剑录
承问俞文豹吹剑录旧在宣城吴子彦家阅其先丞相
履斋公藏书见之中载杨巨源诛吴曦事为安丙媢忌
杀之读之使人愤痛又一段陆子遹宰溧阳以田六千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1212-0259d.png
馀亩献史弥远大为民害其事亦可怒俞括苍人文字
一册著论诋诸葛孔明云其兄文虎尝以其说应举又
记朱文公列唐仲友仲友在台州时眷一官妓严蕊奴
者文公捕送狱值某提刑行部问意欲何处去妓赋词
以荅有去也如何去住云云遂释之俞谓文公迁怒见
其议论乖异遂不全抄止录杨陆二事及杂说数条于
杨事意欲拈出以矫史氏之失其纸杂夹书帙中久不
见未能抄上杂记也李好义后为总管尝于元夕赋望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1212-0260a.png
江南云思往事白尽少年须曾率三军平国难沿边四
郡一齐收逆党竟封侯元宵夜灯火闹啾啾厅上一员
閒总管门前几个纸灯毬箫鼓胜皇州此乃久不迁怏
怏语一小说中见此而续宋编年乃于曦诛数月后(开/禧)
(二年二/月诛曦)载李好义遇毒死又不知如何也方虚谷亦熟
前朝事记宁宗崩夜召理宗入内一事尤备他日执事
当笔讨论当详录以呈或可为涓埃之助云尔
   张氏先世敕黄后题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1212-0260b.png
右故宋敕黄三道敷文阁待制张公运与其子监𣙜货
务曼容之所受也张氏世居信贵溪裔出唐相文瓘至
待制父子仕南渡后继有显者入国朝开府以玄教兴
备极宠荣群从子皆列在守牧开府之孙德隆宝藏此
轴不惟见其家世之盛而前代典故如太庙行礼及疏
决编排引见差官既除官告身外又复降敕因可考也
三敕在绍兴二十八年三十一年隆兴元年前后首相
则汤思退中则陈康伯当秦桧既死孝宗励志之初而
卷十八 第 24a 页 WYG1212-0260c.png
思退复用当时事势并可知矣
𣙜货交代潘慈明乃吾兰溪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尝
知江州建濂溪书院朱子为作记者仕至秘书丞荆湖
北路转运判官亦名士宜附于此
   张氏墓铭后
士生有纯茂之行被于一家一乡而不能达之远有通
敏之才见于一官一事而不能显于世至于终老隐约
漠然不与世闻予读馀杭张元甫志铭而考其平生殆
卷十八 第 24b 页 WYG1212-0260d.png
若前之所云而深可谓喜幸者有子也君之次子今龙
溪主簿舜咨有隽才而多艺长于从政既得禄及见亲
老寿以没距今且七年来调官京师归而营葬惧隐德
之弗章也求能文词者铭以揭诸墓上时陈众仲监丞
张仲举助教与某同在国子学皆素与舜咨友善者于
是仲举状其行众仲为之铭而俾愚书之以助成其志
焉呜呼人子杨名以终孝而能以善继者扬名之实也
君子立言以垂远而言之足信者传远之道也舜咨既
卷十八 第 25a 页 WYG1212-0261a.png
能孝而陈张之言皆足以取信矣余之书固不足以为
轻重而亦不敢以辞故为之书而识其后以贻之尔
   苏御史治狱记
狱重事也断狱难事也愚尝身亲州县而信其然矣比
岁五府官决囚亦以属吏诣府受约束见其群坐一堂
之上谳议可否动多牵制而专者又病于愎乃若便文
自营曲致疑似以开缓纵应悉论决者必留一二而不
肯尽至若幽隐之冤锻鍊之诬往往而有则未尝䆒心
卷十八 第 25b 页 WYG1212-0261b.png
察之盖其假活人之名以沽阴德而不知阴德之在此
所存既偏则当明者闇此通患也古之论治狱之道者
曰明允曰中曰敬曰慎曰审曰勤曰哀矜曰平恕有一
于此足以为之本未有不能是而可以司民之命也今
观苏公伯修为御史时治狱记十馀事窃为之太息公
所莅湖北一道同列者众矣微公则出入之误尚谁觉
之哉呜呼狱也者造物不能使之生长吏不能使之死
死者可生生者不憾于死其惟苏公乎吾是以推本为
卷十八 第 26a 页 WYG1212-0261c.png
言之也朝廷患狱囚之多滞三岁遣官一诣诸道决之
此良法也近复尼不行殆必有其故矣使人人如苏公
复何虑乎
   吕文穆公诰词
吕文穆公既相宋其从子文靖公文靖公之子正献公
皆相继相为名臣世家与宋始终文穆世居河南文靖
由寿春徙开封建炎渡江裔孙一派侨居吾婺于是东
莱先生出焉先生之祖父暨其季大愚忠公皆葬武义
卷十八 第 26b 页 WYG1212-0261d.png
县之朋招山吕氏遂为婺之望族近益衰微凡谱牒告
身遗像之属为人所购售至冒称苗裔者有之窃尝为
之叹息兹来京师获见文穆进封徐国公加食邑诰一
通盖祥符元年东封泰山霈泽也九世孙某所藏故物
宛然典刑如在非贤子孙不能世守也伯温昆季方进
膺华要河南之世复兴又安得不为之深喜乎
   唐郑浑告身后题
唐神策禁兵官者典领其将校之选重矣今观郑公告
卷十八 第 27a 页 WYG1212-0262a.png
身称左神策军散番兵马使押衙银青光禄大夫简校
国子祭酒兼御史中丞上柱国郑浑可越州都督府司
马馀如故按兵马使押衙职事官也银青光禄大夫阶
官也祭酒检校官也中丞兼官也上柱国勋官也今都
督府司马后告下有守字次兼官上唐制职事官高者
称守词云雅宜进秩则亦非正任也馀如故者他皆无
改也与訾守思同制词云依前件则守思亦授是官也
词云共扬禁垒之威则未尝出外越府都督必在神策
卷十八 第 27b 页 WYG1212-0262b.png
军者遥领无疑也此大顺元年十月当昭宗时中人执
国柄强臣悍将充斥内外而郑公乃以忠勤被褒亦异
矣今几五百年子孙犹得承其家宝藏此诰岂非忠勤
之世有永而弗替欤裔孙元椿自闽来京介友人(缺/)
善书求识其卷因以示王伯循待制考订已悉辄复以
所见附于后云
   汪氏浯村诗跋
浯水出琅邪灵门县元次山中兴颂湘江东西中直浯
卷十八 第 28a 页 WYG1212-0262c.png
溪盖磨厓处也浯水罕见称而浯溪特著则以次山故
尔尝见次山名零陵七泉皆于字旁加水浯溪之浯亦
此类至峿台之加山塘亭之加土可见其皆以意为之
也新安汪氏改其所居吴村为吾又加水为浯其慕次
山者欤今读其所自为记谓与世聱牙乐于隐遁叟信
乎其慕次山也次山邈矣叟不徒慕乎其外而慕乎其
中异时浯村之名亦将大著于世岂独浯溪也哉
   辛酉进士题名后题
卷十八 第 28b 页 WYG1212-0262d.png
至治初元某参与奏名今二十有二年矣六十有四人
者东西南北声迹之相闻盖少兹来学馆幸睹题名升
沉存没尤不胜其可慨矣惟吾榜得人见称为盛政事
文学布在中外者夫人能历数之若愚之不才而厕其
间则未知指目者之谓何也然前瞻后顾警谏振饬以
无贻诸公羞则亦不敢不勉而名位之不逮则非所愧
也同年翰林待制赵君伯器以摹本缀帙见示因书其

卷十八 第 29a 页 WYG1212-0263a.png
   又
至元六年秋某被国子助教之命时李好文惟中自浙
东宪佥入为司业同北上继而惟中别除一时同年多
在成均者司业王思诚致道监丞司彦恭典簿赵琏
伯器明年至正改元惟中擢祭酒某亦忝进博士致道
彦恭皆以御史选出佥诸道宪伯器迁刑部主事又明
年惟中为西台治书侍御史伯器迁今官至正后自外
任入者宝源库提举舍克赫子正秘书大监巴图尔丹
卷十八 第 29b 页 WYG1212-0263b.png
至道侍仪使廉惠山哈雅公亮礼部侍郎台哈布哈兼善
子正不久卒官兼善近出守绍兴今在京师者惟伯器
致道公亮暨某四人中间聚散可见自始至今相与最
久者伯器耳然某与伯器不但同年之好自其祖贞献
公时受知于今三世馀三十年他人无是也兹其所以
为尤厚也欤
   米元晖云山图
往年过京口登北固眺金焦俯临大江时春雨初霁江
卷十八 第 30a 页 WYG1212-0263c.png
上诸山云气涨漫冈岭出没林树隐见恨无老杜荡胸
之句为之登挥乃今倏见此图知海岳庵中人笔力之
妙能尽得予当日所睹掩卷追念不觉惘然
 书法画法至元章元晖父子而变盖其书以放易庄
 画以简代密然于放而得妍简而不失工则二子之
 所长也
   李西台书
唐诗文体凡屡变晚季遂不逮惟书字迄三百年犹有
卷十八 第 30b 页 WYG1212-0263d.png
贞观永徽以来风骨气韵李西台虽在宋初实唐人书
法之终也过此则益变而下矣乃知古人法度能世守
之未有不善者笔札细事尔可以考世变焉
   题仪礼点本后
北山何先生标点仪礼其本用永嘉张淳所校定者某
从其曾孙景瞻借得之欲求善本传繇而不可得一日
三衢程国表来相与观其书自言适有永嘉本当以见
遗之未几果令其子持至为之喜不自胜殆天有以相
卷十八 第 31a 页 WYG1212-0264a.png
吾志也时方苦痁疾两月馀羸瘠委顿又二月既望瘅
热虽去而馀症未平陈布朱黄奋然命笔人咸劝其不
宜终日偻坐劳手目力者应之曰吾乐此病非所恤也
起十七日至二十九日而毕夫以难读之书使按考注
疏切订文义以分句读非数月之功不可今蒙先正之
成而趣办于半月之间可谓易矣然自今方熟复详玩
䆒前人之用心以通十七篇之奥其敢曰易乎哉使吾
后之人知得是编之若有相而病且不敢废学如此则
卷十八 第 31b 页 WYG1212-0264b.png
庶其宝爱诵习而亦不敢以易视之尤吾之所望也张
淳校本朱子犹有未满今先生间标一二于字音圈法
甚略或发一二字而馀不及盖使人必其自求之耳今
悉仍其旧而不敢有所增也
   书荀子后
顷年因读史记诸书纪荀子岁月而有所疑因参考其
说今观唐仲友考定以为卿游齐去宣王世远皆在襄
王时盖王一说也性恶一言大本已失唐论涩缩而不
卷十八 第 32a 页 WYG1212-0264c.png
敢书末谓李斯韩非非师之过吁何其异也心术之微
固可即此而见矣
吴郡钱佃耕道刋此书于江西漕司据元丰监本参校
自谓特为精好而陈振孙书录亦推其视他本最为完
善今考之则文字讹舛甚多二公盖未尝细察也校刻
之难可不慎欤嘉定中权知隆兴滕强恕再取漫灭者
新之亦未及此强恕字仁伯金华人
再考荀卿岁月春申君死当楚考烈王二十五年齐王
卷十八 第 32b 页 WYG1212-0264d.png
建之二十七年自齐宣王至此为八十六年据鉴大事
记宣王在位二十九年则为七十六年上至宣王元年
凡一百年大事记宣王十八年书聚学士稷下卿年五
十始游齐必在此后逮春申君死当九十馀不可谓卿
不及见宣王也唐氏又以孟子在宣王时卿何不相值
按通鉴宣王二十四年孟子适齐二十九年去齐首尾
六年卿来或在孟子之先难执此为断也且齐襄王元
年至王建二十七年凡四十六年若卿以五十游齐至
卷十八 第 33a 页 WYG1212-0265a.png
此亦九十馀岁月无以异也(大事记襄王五/年卿为祭酒)
   书扬子后
右扬子法言十三卷晋李轨注钱佃用国子监治平中
旧本刋之当时已用宋咸注增入矣今以四注本考之
李注简宋注详凡李注本其文详者皆所增入也其明
注咸曰而误以为李注则佃不考之过也如正文渊骞
篇一段脱三十六字注字讹误甚多或问提行处或然
或否亦有文未断而复提者其校定岂得为精也司马
卷十八 第 33b 页 WYG1212-0265b.png
公宋咸唐仲友序附录于后以见诸公之推尊杨子者
如此至仲友略及出处而以易之肥遁当之义殊不类
盖亦曲为之辞者吾之所信则有朱子之评在
   书文中子后
程子曰王通隐德君子也其言为人傅会不可谓全书
论其粹处非荀杨所及续经之类皆非其作朱子极论
续经之僣而又曰至于假卜筮象论语而强引唐初文
武名臣以为弟子是乃福畤之所为而非其意二先生
卷十八 第 34a 页 WYG1212-0265c.png
所以论王氏者当矣愚尝观韩子送王含序谓读醉乡
记悲其托于昏冥以逃不遇圣人为之归者以为绩盖
通之弟通之学知尊孔氏与韩同科何以无一言及之
称醉乡之文辞而续经中说乃反不道耶因是而思福
郊福畤与其门人既傅会成书当时耳目犹近故藏于
家而不敢出意数世之后殆不复有辨之者故刘禹锡
李翱始举其名二人与韩同时而韩独不见盖其传犹
未广唐季皮日休司空图好之而始章其出没隐见之
卷十八 第 34b 页 WYG1212-0265d.png
故可知矣然其岁月事实牴牾乖剌终不足以掩后世
之耳目也夫子之于亲弟子之于师其所以尊崇褒美
之者固无不极其至然当以诚心不欺为主虚美诬辞
岂所以为爱也哉不惟自陷于妄伪而反为父师之累
至有不信其真有是人者郊畤门人之罪可胜诛哉因
书之以为世戒
   王彦章画像记后题
欧阳公著五代史书王彦章死节事且健其材壮其志
卷十八 第 35a 页 WYG1212-0266a.png
奇其言深致意焉盖乱世忠义之士少所以抑扬之者
不得不然然其事梁之罪不可掩也故又曰天下恶梁
士不幸生其时不为之臣可也其食人之禄者则必死
人之事若彦章者可谓得其死矣此正论也异时记彦
章画像谓于五代书至于公传未尝不感愤太息恨旧
史残略不备喜得家传而知其详反复德胜之战称以
天下伟男子夙昔想见其人而幸获拜其像以为希慕
之至焉者也嗟乎公于彦章何独惓惓若是哉古之名
卷十八 第 35b 页 WYG1212-0266b.png
将效死而不屈者不少矣岂以纪述之故而不能忘情
耶然亦太谆复矣春秋之法深治乱贼之党公之为史
也自言有取于春秋此独未之思耶子路死于孔悝之
难君子犹谓其徒知食焉不避其难之为义而不知食
辄之食为非义也夫子路特见义之不精岂若彦章党
逆贼而为之用乎权其轻重则死难之美不足以盖党
贼之恶矣乎凡人有所明亦有所蔽欧公蔽于此故明
有所遗韩通不见录也宜哉
卷十八 第 36a 页 WYG1212-0266c.png
   长安志图后题
长安古都邑之冠也周秦汉唐前后相望其山川城郭
宫室之制于法宜书三辅黄图最古宋敏求之志吕大
防之图记皆后出凡前人所述悉具于此矣同年东明
李公惟中治书西台暇日望南山观曲江北至汉故城
临渭水慨然兴怀取志所书以考其迹更以旧图较讹
舛而补订之釐为七图又以自汉及今治所废置名胜
之迹泾渠之利悉附入之总为图二十有二视昔人益
卷十八 第 36b 页 WYG1212-0266d.png
详且精矣书成以寄予览之而有感焉自禹别九州雍
田为上周始居豳太王自豳迁于岐文王徙于丰武王
都镐数圣人突起经营因其地势之雄以兴王业岂非
灼然有见哉平王遭犬戎之难迁于东都始以其地予
秦凡秦汉间言秦之形势者乃周之形势也娄敬浅陋
不学但知有秦而不识文武成康全盛之周未足深恨
而汉之群臣举不知有周一代之治大抵承秦而岐丰
忠厚之俗迄变而不返此可为深恨也夫人之见闻详
卷十八 第 37a 页 WYG1212-0267a.png
近而略远志图所纪唐视汉为详于秦已略周则泯泯
无考矣人徒见后世穷奢极侈千门万户以为壮丽意
谓先生之制必崇尚俭质不厌卑小无动心骇目之观
不知天子之居自有常尊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一本宏
大之规太王为诸侯时绵之诗叙宫室宗庙门社成法
井然况于武王镐京之宅哉周官象魏两观五门内外
之朝其高大深远犹可想见而考工记匠人营国之法
亦有可稽盖以法度为威而威亦非不足也班生云工
卷十八 第 37b 页 WYG1212-0267b.png
知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惜其归美当时而
不曰周室之有制耳今李公作序首言周于汉唐之上
且及夫积累深厚子孙延长之故指周为多独能推䆒
其本始者故愚得以并发所欲言者焉
   米元章帖
宋初书体未离唐蔡忠惠犹谨守法度至黄太史米南
宫始大变矣米公既被徽宗显赏高宗初爱黄后尤嗜
米至贵其子友仁以鉴定所得生死荣遇极矣鲁斋王
卷十八 第 38a 页 WYG1212-0267c.png
先生尝论米书谓当于放中求妍盖他人放则不能妍
放而能妍所以为异览者徒见其欹侧怒张之态而不
察其秀媚映发之姿此鲁斋所以有求妍之说也可谓
善评米书者矣此三帖皆奇前一帖崇宁初米为江淮
制置发运司勾当时蔡京当国在政路者皆其党谒禁
固不足道开阁待天下士正恐得曲学阿世之徒尔何
足望哉
 
卷十八 第 38b 页 WYG1212-0267d.png
 
 
 
 
 
 
 
 礼部集卷十八